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融合 共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海外华人华侨研究在国内学术界是一个相对独立研究领域。学者往往从历史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等视角介入,形成了研究成果丰富和研究方法相对完善的研究现状。海外华人华侨文化的研究则是相对较晚才开辟的研究领域,同时对海外华人华侨文化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华文教育和华文传播等比较狭小的研究视域。目前从文化哲学视角系统地介入到海外华人华侨的研究领域是比较缺乏的,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海外华人华侨文化则更为少见。随着世界历史的展开,运用文化哲学理论去观照海外华人华侨文化,以求总结出海外华人华侨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成为必然。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理论观照海外华人华侨文化研究与当前世界历史展开的发展现实有着直接的联系。世界历史的展开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世界化的强力推动下形成的,世界历史的展开在微观而言是由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世界移民活动的直接成果。马克思认为正是资本家开辟了世界市场,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但是,具体而言,世界历史却是在更为广泛的世界移民运动的直接推动下完成的。世界移民运动的展开必然伴随着世界文化的形成,从而世界文化的形成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科学地预见了世界文化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总体趋势,是对人类发展的科学预见,其科学依据正是唯物史观。故而,运用唯物史观客观地考察海外华人华侨文化是其研究深入展开的基础性工程,是华人华侨研究深入和拓展的必然要求。
     海外华人华侨文化在其构成上而言是多种文化传统的混容结果。该文化传统的形成,从现实性而言,是海外华人华侨在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其主体能动地选择、继承和批判既有传统的同时吸收其他文化传统的发展过程。在海外华人华侨文化形成过程中,通过融合、共存和共生的若干整合过程,多种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也即海外华人华侨文化传统。
     海外华人华侨文化传统从文化形态而言是一种混合的文化传统,是若干异质文化交往的产物。该文化传统是多种文化传统的混合体,是如果文化传统的有机整合,而不是若干文化传统的简单拼凑。通过异质文化的交往,多种文化传统得以保留和延续。由此可知,海外华人华侨文化是多种异质文化共生的结果。故而,通过对海外华人华侨文化范式的研究,可以为异质文化交往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既有的文化交往研究往往是从文化发展变化本身出发,其结论也往往缺乏哲学高度,并且只适用于某个具体文化形态,难以总结出普遍的交往规律。随着研究的推进,必然会需要将文化交往置于更为广阔的人类社会整体历史发展的视域中展开研究。随着生产方式的世界化,必然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而世界历史的展开意味着全人类结成更为紧密的生活共同体。共同体生活的发展必然会形成统一的世界文化,这是世界文化最终形成的科学逻辑。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i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research field in China.Common research perspectives include historical,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relations, resulting in abundant research results and comparatively refined researchmethods by far.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s is a new domain,mostly focusing on narrow subject matters such a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diffus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he angle of cultural philosophy in overseas Chinesestudies have been missing, particularly so with Marxist cultural philosophy. As worldhistory unfolds itself,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philosophy on overseas Chinesecultural studies has become a necessity, aiming for the induction of general rules of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developments.
     There exists a direct link between the applic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philosophytheories in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stud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world history. The unfolding of world history has been strongly pushed by the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modes. From a micro view, this unfoldingis a direct result of activities of international immigrants including overseas Chinese.In Marx’s view, it is the capitalists who opened up the world market and started theworld history. But, specifically speaking, world history has indeed been pushed by themore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immigration movements. The unfolding of worldimmigration movements must inevitably be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world cultures, which i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world history development. Based onhis materialistic historical view, the world history theory of Marx scientificallypredict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cultures and world history. Hence, theapplication of materialistic historical view in the objective inspection of overseasChinese cultures is an ever-deepening foundational project, a mandatory request ofin-depth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The form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s is a mixture result of diversifiedcultural traditions. The formation of such cultural traditions, realistically speaking, isa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proactive selecting, criticizing and inheriting existing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as well as other cultures. In this formational process,multiple cultural traditions have been able to integrate among themselves and reach into a new overseas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In respect of cultural forms,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is a blend of diversifiedtraditions, a prodcut of the interaction of heterogeneous cultures. It is an organicintegration instead of simplistic adding-up of various cultures. Multiple culturaltraditions have been able to continue its preservation through interacting withhetereogeneous cultures. Consequently,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paradigms ooverseas Chinese could provide reliable real-life basis for the communication amongdifferent cultures. Existing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usually departs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ultures per se, whose conculsions more oftenthan not lacking in philosophical value, only applicable to particular cultures. It ishigh time to place cultural exchange into the braoder framework of human history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oduction modes is accompanied with theformation of world history, whose unfolding means an ever-closer livingcommmunity of the whole man ki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life willinevitably lead to a unified world culture, proving itself as a scientific logic of thefinal realization of a world culture.
引文
①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译.[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序言.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①彭海军.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诉求.[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23-28.
    ①马相武.跨世纪的文化整合—“面向21世纪的华人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一期,106-108.
    ①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2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7.
    ②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6.26.
    ①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
    ①吴凤斌.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2.
    ①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
    ②E·B·Tylor.The Origins of Culture.[M].New York:Hap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1958,1.
    ③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26
    ①莱斯莉·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译.[M].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98.
    ②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M].上海:商会人民出版社,1999,26.
    ③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④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57.
    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
    ①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1.
    ②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③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
    ④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
    ⑤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康新文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3.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0.
    ①列宁全集(第五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9.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9.
    ④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1.
    ⑤马凌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
    ①马凌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38.
    ②马凌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
    ③马凌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
    ④曾丽雅.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⑤世杰.十年磨一剑——中信实业银行沈阳分行企业文化建设探秘.[J].辽宁经济,2005年09期.
    ⑥徐俊杰.构建中国企业管理之魂的思考.[J].齐鲁学刊,1996年0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0.
    ②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2.
    ①Robert· k·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A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Co.Inc.1968,46.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2.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7.
    ②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②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9.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6.
    ④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38.
    ①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
    ②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65.
    ③塞维斯.文化进化论.黄宝玮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89.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③列宁全集(第六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58.
    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5.
    ⑤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06.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4.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6.
    ①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363.
    ②李瑞环.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①谢觉哉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858.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1.
    ③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61.
    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6.
    ⑤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2.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③罗干.政法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68.
    ①叶剑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30.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0.
    ③列宁全集(第五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2.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7.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
    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5.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
    ②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2.
    ③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4.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1.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4.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4.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1.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36.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①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359.
    ②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基于深圳市龙岗区的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大学,2011年.
    ①Elie·Halevy.The Growth of Philosophical Radicalism.[M].London:Faber and Gwyer Limited,1934,504.
    ②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1,115.
    ③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1,4.
    ①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1,3-4.
    ②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1,26.
    ①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1,27.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3.
    ③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54-355.
    ①翁奕波.战后海外华人宗族社团的演变和特征.[J].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7卷,81~87.
    ②朱东芹.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合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156.
    ③施坚美.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许华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148.
    ④George Windsor Earl.The Eastern Seas,or Voyages and Discoveries in the Indian Archipelago in1832-1883-1834.London:W·H·Allen,1937,170.
    ⑤施坚美.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许华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148.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4.
    ①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199.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5,28.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5,27.
    ①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200.
    ②周南京.世界华侨华人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99.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2.
    ②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1.
    ③石沧金.马来西亚妇女组织简析.[J].东南亚研究,2005,第1期,75-85.
    ④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华侨社会团体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28.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
    ①Nan Lin.Social Capital—A Theore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Lond,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1,2.
    ②Nan Lin.Social Capital—A Theore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Lond,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1,4.
    ③Nan Lin.Social Capital—A Theore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Lond,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1,13.
    ④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02-203.
    ①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基础.邓方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354.
    ②Nan Lin.Social Capital—A Theore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Lond,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1,4.
    ③Nan Lin.Social Capital—A Theore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Lond,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1,42.
    ④亚力山大·波茨.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学中的缘起和应用.李蕙斌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26.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0.
    ②韩德政.韩国华侨重教育,自办侨校九十载.载于华声报,1994年4月1日.
    ①沈永林.五缘文化研究二十年述评.[J].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140-145.
    ②沈永林.五缘文化研究二十年述评.[J].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140-145.
    ③苏宗伟.五缘理论在海西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5.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38.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0.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2.
    ④马慧玥.近代海外华人宗亲组织特征初探—以海峡殖民地为研究对象.[J].法治研究,2011年第1期,60-65.
    ⑤注释:所谓六姓共祖,是指洪、江、翁、方、龚、汪六姓结成的社会网络团体。
    ⑥注释:所谓三姓共祖,指刘、关和张三姓。根据传说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的故事演化而来。
    ⑦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3.
    ①翁奕波.战后海外华人宗族社团的演变及其特征.[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3卷第1期,81-87.
    ②福建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福建省华侨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81.
    ①吴泰.晋江华侨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5.
    ②曾智良.晋江人侨居菲律宾大事记. http://www1.jinjiang.gov.cn/szx/newstext.asp?id=15909.
    ③庄国土.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26.
    ④庄国土.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440.
    ⑤庄国土.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442.
    ①林其琰.五缘文化与海外商贸网络.[J].福建学刊.1997年第1期,48-54.
    ②陈传仁.海外华人的力量—移民的历史和现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58.
    ③林其琰.五缘文化与海外商贸网络.[J].福建学刊.1997年第1期,48-54.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3,第三期,95~77.
    ③龙佳解.论儒家的道德自修理论及其现代效用.[J].求索,2006,第三期,166~170.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3.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③宋全成.欧洲的中国新移民:规模及特征的社会学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44-150.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80.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5.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5.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①杨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3期,37-40.
    ②朴真樉.中朝经济文化交流史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7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5.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4.
    ②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47.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7.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①钱乘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68.
    ②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
    ①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5.
    ②倪世雄.文明与秩序—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J].太平洋学报,1998年第3期.
    ②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中文版序言第2页.
    ③Manalansan Iv.Cultural Compass:Ethnographic Exploration of Asian America.[M].Philadelphia:TempleUniversity Press,2000,78.
    ①加藤周一.日本文化的杂种性.杨铁婴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2.
    ②Lott Juanita.AsianAmericans:From Racial Category to Mulriple Identities.[M].Altamera Press,1998,5.
    ①M·Gordon.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M].London:O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56.
    ②R·Park and E·Burgess.The Cit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143.
    ①陆益龙.嵌入式适应模式—韩国华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6.
    ①周敏.唐人街:深具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鲍霭斌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86.
    ①Zia Helen.Asian American Dreams:The Emergence of an Americn People.[M].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00,23.
    ②Ong Paul and Edna Bonacich.The New Asian Immigation in Los Angeles and Global Restructuring.[M].Philadelphia:Temple Unviersity Press,18.
    ①李栋材.海外华人华侨宗亲组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透视.2012年10月,中国社科院东南亚宗教和社会区域发展论坛中的会议论文集.
    ①黄昆章.加拿大华人华侨历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6.
    ②马慧玥.近代海外华人宗亲组织特征初探—以海峡殖民地为研究对象.[J].法治研究,2011年第1期.
    ①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64.
    ①邓河.论近代宗亲组织的存留与演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4月,第22卷第2期.
    ①吕大吉.中国传统宗教与传统道德的历史关联.[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①潘少红.泰国华人宗亲组织的发展轮廓.[J].寻根,2008年第3期.
    ①列宁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47.
    ②列宁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45.
    ①罗素.中国人的性格.王正平译.[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155.
    ①罗素.中国人的性格.王正平译.[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86.
    ②李瑞环.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选自《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1.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
    ②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5.
    ③毛泽东文选(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5.
    ④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7.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6.
    ③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0.
    ①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8.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95.
    ①李瑞环.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选自《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6.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①引自互联网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9%AE%E4%B8%96%E5%83%B9%E5%80%BC.
    ②张晓东.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9期,19-25.
    ③梁孝.抽象人性论、“普世价值”和美国文化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7期,61-66.
    ④钟卫华.不应用西方“普世价值”否定“中国模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127-135.
    ①苗贵田.人权普世价值何以可能.[J].理论探讨,2006年第2期,5-9.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0.
    ①列宁全集(第六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58.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8.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0.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列宁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3]文德尔班.西方哲学史(上、下册).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4]康德.康德全集(1—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安东尼·肯尼.牛津西方哲学史.韩东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7]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8]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9]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10]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2]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3]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6]吉登斯.第三条道路.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李惠斌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8]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0]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21]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2]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23]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2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25]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6]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7]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冯克利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8]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29]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30]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31]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9年。
    [32]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3]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4]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
    [35]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36]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陈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7]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38]李春辉.美洲华侨华人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
    [39]陈碧笙.世界华侨华人简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
    [40]廖建裕.印尼华人文化与社会.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3年。[41]周南京.风雨同舟:东南亚与华人问题.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
    [42]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43]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44]李安山.非洲华侨华人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
    [45]周南京.风云变换看世界--海外华人问题及其他.香港:南岛出版社,2001年。
    [46]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
    [47]曹云华.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48]李天锡.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49]李明欢.欧洲华侨华人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50]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51]黄校连.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探索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2年。
    [52]于凌波.美加华人佛教发展史.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53]李亦园.新加坡华人的家庭与婚姻.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
    [54]李亦园.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下册).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
    [55]陈国霖.帮会与华人次文化.廖剑云译.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
    [56]廖建裕.爪哇土生华人政治1917-1943.李学民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86年。
    [57]颜清皇.海外华人的社会变革与商业成长.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58]颜清皇.新马华人社会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
    [59]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60]沃斯诺尔.文化分析.李卫民译.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61]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62]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63]塞维斯.文化进化论.黄宝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年。
    [64]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5]马凌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66]石奕龙.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
    [67]孙洪斌.文化全球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68]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69]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何锡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70]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71] E·R·塞维斯.文化进化论.黄宝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年。
    [7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赴一凡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73]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丽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74]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75] C·恩伯.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76]詹姆逊著.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7]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78]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79]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论文明.徐洋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80]乌·贝克.全球化与政治.王学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81]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高湘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82]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3]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4]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5]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吴至成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86]凯西·F·奥特拜因.比较文化分析.章智源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87]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88]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89] Elizabeth Sinn.The last Half Century of Chinese Overseas.Hongkong university Pree1998.
    [90] Wang gungwu.The Chinese overseas.The president a Fellows of Havard college2000.
    [91] lee ting hui.Chinese schools in peninsular malaysia.Singapore utopia press prc ltd2001
    [92] Tan Chen-Beng.Chinese Overseas Comparative Cultural Issue.Hongkong university Pree2004.
    [93] Hong Liu.The Chinese Overseas.New york Routlege2006.
    [94] Tan Chee-Beng.Chinese overseas Transnational Networks.New york Routlege2007.
    [95] Elena Barabantseva.Oversea Chinese,ethnis minorities and nationgalism.New york Routlege2011.
    [96] Joy Kooi-Chin.Oversea Chianese Christian Entrepreneurs In Moden China.Tong Anthem pree2012.
    [1]陈刚.全球化与文化认同.[J].江海学刊,2002(5).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3]贺彦凤.论宗教的人生关怀价值.[J].五台山研究,2008[7].
    [4]贺彦凤.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
    [5]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J].美国研究,1994(4)
    [6]廖盖隆.全球走势、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J].理论视野,1995(4).
    [7]刘东超.全球化时代与当代中国文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8]刘永涛.文化与外交: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透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9]汤一介.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10]王鲁娜.文化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现实的物质力量.[J].学术论坛,2005(9).
    [11]吴满意等.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
    [12]许士密.文化生产力的价值理性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J].求实,2007(2).
    [13]阎学通.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政策关系.[J].国际政治研究,2006(1).
    [14]张骥.网络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冲击与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1(4).
    [15]张曙光.全球化:现代性的扩张极其界线.[J].哲学动态,2006,(4).
    [16]栗明鲜.澳洲华人社区认同问题.[J].南洋问题研究,1998(1).
    [17]佟应芬.对东南亚华人文化形成时间的思考.[J].八桂侨史,2001(2).
    [18]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人文化认同的特征.[J].扬州大学学报,2009(9).
    [19]阮岳湘.新加坡华语运动与华人文化认同.[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6).
    [20]唐欣.马克思文化观中的几个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1999年(6).
    [21]李晓东.西方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J].山东社会科学,2001(9).
    [22]刘宏.海外华人社团的国际化:动力、作用、前景.[J].华人华侨历史研究,1998(1)
    [23]方宝璋.略论海外华人四缘组织.[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3).
    [24]申红果.对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的再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2002(2).
    [25]夏宁.哲学阐释学与文化模式.[J].求索,2007(7).
    [26]孙占国.论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选择.[J].长白学刊,1999年(3).
    [27]肖霞.融合与积淀——日本文化模式与儒学的影响.[J].东岳论丛,2002(3).
    [28]陈衍德.试论菲华社会的宗教融合.[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1).
    [29]李庆宗.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与文化模式的选择.[J].理论学刊,2000(1).
    [30]张禹东.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世俗化与非世俗化——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例的研究.[J].宗教学研究,2004(4).
    [31]张禹东.现代普世伦理吁求与多元宗教对话.[J].宗教学研究,2003(2).
    [32]曹云华.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1).
    [33]吴前进.新华侨华人与民间关系发展--以中国--新加坡民间关系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7(2).
    [34]代帆.论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J].东南亚研究,2002(1).
    [35]叶志坚.试论我国文化模式的转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10).
    [36]张禹东.宽容:一种生存方式--以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实践为例.[J].哲学动态,2005(11)
    [37]赵和曼.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3).
    [38]王付兵.印尼苏加诺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及其影响.[J].世界民族,2006(1).
    [39]廖小健.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政策比较研究.[J].史学月刊,2004(3).
    [40]鞠玉华.近代日本华侨华人的同化现象论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1]贺东航.经济与公益活动中的地方政府与华侨华人互动.[J].南洋问题研究,2005(4).
    [42]过放.近现代日本华侨社会的进展与变化.[J].南洋资料译丛,2005(1).
    [43]杨海文.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简论.[J].中州学刊1996(2).
    [44]杨必仪.梁漱溟文化模式论及新儒学的现代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5]谢放.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J].探索与争鸣,1996(1).
    [46]黄心川.中国传统文化与东亚文化模式.[J].当代亚太,1996(5).
    [47]郭星华.当代中国文化模式变迁论.[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7(4).
    [48]张清林.当代中国人的发展形态及其文化分析.[J].兰州学刊,2008(1).
    [49]朱世达.美国的文化模式:对中国文化的启示.[J].美国研究,1994(3).
    [50]颜善文:《文化模式多样化及反欧洲中心论——对<文化模式>一书的文化解读.[J].学术论坛,2006(5).
    [51]田成义.文化哲学的意义:文化模式的变迁与历史发展.[J].学术交流,2003(12).
    [52]莫振良.发展概念的文化内涵与新文化模式的构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53]陈振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化了的文化模式──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究.[J].哲学研究,1995(11).
    [54] Louise S. Spindler:Culture Change,Bienni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1.(Nov.1959)pp.37-66.
    [55] Robert Alun Jones:Durkheim,Frazer,and Smith: The Role of Analogies and Exemplars inthe Development of Durkheim's Sociology of Relig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Vol.92,No.3.(Nov.1986) pp.596-627.
    [56] Gerald Britan:Environment and Choice in Rapid Social Change,American Ethnologist,Vol.3,No.1.(Feb.1976)pp.55-72.
    [57] Raymond Firth: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The Journal of the Royal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Vol.84, No.1/2.(Jan.-Dec.,1954)pp.1-20.
    [58] Sulamith Heins Potter: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Emotion in Rural Chinese SocialLife,Ethos, Vol.16, No.2.(Jun.1988) pp.181-208.
    [59] Otto von Mering:The Question of Ethnic Identity,Council 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Newsletter, Vol.3, No.1.(Feb.,1972) pp.13-15.
    [60] Mayfair Mei-hui Yang:The Modernity of Power in the Chinese Socialist Order,CulturalAnthropology, Vol.3, No.4.(Nov.1988) pp.408-427.
    [61] Clifford Geertz: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 The Indonesian Case,Man, New Series, Vol.19, No.4.(Dec.,1984) pp.511-532.
    [62] Frits Staal:The Sound of Religion,Numen, Vol.33, Fasc.2.(Dec.1986) pp.185-224.
    [63] Alban G. Widgery:Towards a Modern Philosophy of Religion,The PhilosophicalReview,Vol.38, No.5.(Sep.1929) pp.421-438.
    [64] Lien-sheng Yang:Toward a Study of Dynastic Configurations in Chinese History,Harvard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17, No.3/4.(Dec.1954) pp.329-34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