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风起青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郑锦,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国立美术学校的创始人,担任第一任校长长达七年之久。郑锦的美术教育思想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他既是美术界尤其是美术教育界西学东渐的关键点,也是蔡元培“美育代宗教”思想的身体力行者,既是民国初期美术“致用”理念的倡导者,更是中国末世文人、留学画人为美术教育的普及殚精竭虑、倾尽所能的一个缩影。本论文研究的视角聚焦于郑锦前半生的学历及美术教育经历,借由梳理他与同时期经济、政治、社会思潮、文化精英的正向关联,探讨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轫阶段,各种文化思潮、文化力量对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特别是图案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影响的实施途径,并以此为线索,呈现出20世纪上半叶时局变革、文化激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复杂而多元的中国美术教育图景。
     在论述过程中本论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共振”理论,尝试将郑锦这样一个有机体置于同为有机体的历史当中,在特定时期影响历史共振的变量因素与系统的关系梳理中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探寻看似历史的偶然选择背后的必然原因,由此还原他在中国早期图案教学领域的历史地位;同时依托对影响历史振动频率的诸因素的分析,兼顾接受理论中“霍尔模式”的影响,生成适度超前、同频共振是个体最有效的发声方式的结论,并且为今后的设计史个案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Zheng Jin, is the founder and the seven‐year first principle of the first modern national art school in Chinese history. He defines his art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practice with vivid era characteristics. And he is also regarded as the key figure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Orient. In addition, he is known as the executor of the theory that aesthetic educational should replace religion proposed by Cai Yuanpei. Moreover, as the advocator of the “application” concept during the early time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epitome of the scholars of last days and those artists studying abroad, he struggles hard for the widespread of art 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his experiences of early‐year learning and art education, probing how various cultural thoughts and powers influence the art education, and the design education especially during the beginning stages of Chinese modern art education through. Besides, the paper combs the positive incidence between Zheng Jin and the economy, politics, ethos and cultural elites of his period for the carry‐out way of his influences. On its basis, the complicated and multicultural Chinese art education caused by changes of times and cultural agitation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20th century will be presented. During the process, this paper creatively proposes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resonance”, and attempts to put Zheng Jin into the organic history as an organism. It combs the variabl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historical resonance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s to make correspondent value judgment. Our purpose is to pursue inevitable reasons behind the seemingly accidental choices to restore his historical status in the early‐time Chinese design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best expressing way of an individual is to be moderately proceeded yet to achieve the same frequency resonance. And the conclusion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historical resonance frequency when combined with the Hall’s mode of the reception theory,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future individual case study.
引文
3详见郑锦著作《平民教育与平民美术》(平民教育丛书),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七年(1928)四月初版。
    5《美术学院的历史》,【英】佩夫斯纳,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8见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史》序言中关于民国的分期。
    11《岭南近代画人传略》,郑春霆,香港广雅社,1987年版。
    12《广东现代画人传》,李健兒,1941年成书(见此书自序),出版社及具体出版年代待考。
    13香山县志续编(卷三),【清】厉世今主修,汪文丙、张丕基总纂;转引自陈继春《郑锦的生平与艺术》。
    15传统士绅与知识阶层的近代转型,杨小辉,学术界,2007.6
    16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贺跃夫,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8。
    18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贺跃夫,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8。
    19近代广东商人与广东的早期现代化,邱捷,广东社会科学,2002.2
    20清政府派遣幼童出洋留学的成因及其影响,袁汉巨,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8
    21中华民国史大事记第一卷(1905-1915),李新主编,中华书局,2011年7月第一版,第62页。
    22洋务运动史论文选序言,黎澍,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23中国幼童留美史,高宗鲁译注,台北巨人出版社。
    24中华民国史大事记第一卷(1905-1915),李新主编,中华书局,2011年7月第一版,第62页
    25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日】实藤惠秀,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9-40页
    26《革命逸史》(中),冯自由,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656页。
    27《近代中日文化关系研究》,谭汝谦,香港日本文化研究所,1988年版,第14页。
    28《近代日本移植西方文化的特性研究》,陈一平,大连近代史研究第8卷,第395页。
    29《制洋器议》,《戊戌变法》第1册,第32页。
    30《日本杂事诗自序》,《日本杂事诗广注》第23页。
    31《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52。
    32《日本近代史》下册,井上清,铃木正四,中译本,第328—329页。
    33《日本近现代美术教育考略》,邓惠伯,美术研究,1989年第3期。
    34朱伯雄,艺术教育与西方文化情结——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说开去。
    36《京都画坛——日本近代绘画史的一个侧面》,刘晓路,新美术,1989.4。
    38《现实关怀与语言变革:20世纪前半期广东绘画一斑》,李伟铭,广东美术馆。
    39《郑褧裳画引》,梁启超,选自《饮冰室文集》。
    40《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日】实藤蕙秀,谭汝谦、林启彦译,三联书店,1983年,第39页。
    41关于当时留学学生在日本的情形,参见李喜所著《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第二章《留日热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广泛传播》,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平民教育与平民美术》,郑锦,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七年四月初版
    《西洋新派绘画》,郑锦,绘学杂志第一期,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
    《郑褧裳画引》,《饮冰室文集》第五十六卷,梁启超,中华书局乙卯印行
    《岭南近代画人传略》,郑春霆,香港广雅社,1987
    《郑锦的生平与艺术》,陈继春,郑锦纪念画集,临时澳门市政局,2001.11
    《开济功难灭,丹青艺永存——试论艺术教育家、画家郑锦》,蔡星仪,美术观察,2003.5
    《难忘的一九一八——纪念北京国立美专创世人郑锦120周年诞辰》,杨先让,转引自新浪网画家郑锦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ab2d1e0100afbf.html
    《中国近代第一间公立美术学校创立者——郑锦》,谭雪生,美术学报,2008.3
    《不应遗忘的画家、教育家郑锦先生》,陈远,转引自新浪网画家郑锦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engjin1883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郑锦》,叶莹,莫小也,澳门杂志,澳门文化局,2008年夏季刊
    《我的外祖父——郑锦》,汪伦,汪伦文集【自编文集】
    《晏阳初科学思想探析》,史振厚,田红梅,德州学院学报,2001.9
    《晏阳初与“博士下乡”》,程静英,高师函授学刊,1994.12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色与历史价值》,刘一彬,翁静,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
    《19世纪以来澳门美术历程》,吴方洲,陈炳辉,美术,2009.5
    《知识分子“下乡”与近代中国乡村变革的困境——对20世纪30年代县政建设实验的解析》,李伟中,南开大学学报,2009.1
    《澳门美术的起源与流变》,莫小也,艺术探索,2008.2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王志祥,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4
    《民国教育社团与民主教育》,王臣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2007.
    《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张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1
    《晏阳初乡村改造思想初探》,史振厚,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002
    《民国时期平教会的乡村建设活动研究》,梁俊,大连理工学院,硕士,2007留学生与中国美术教育相关研究: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日学人与中国文化的对日传播》,元青,王建明,广东社会科学,2009.1.15
    《留学生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周棉,史学月刊,2005.11
    《20世纪中国美术的留学生》,刘晓路,美术,2000.7
    《各奔东西:纪念近代留学东洋和西洋的中国美术先驱们》,刘晓路,新美术,1998.8
    《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留(游)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胡光华,美术观察,2000.6
    《留学生与中国美学学科的体制化》,夏洁,南师大文学院学报,2007.6
    《日本学生监督处〈官报〉中的留日艺术学生》,红帆,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12
    《晚清时期岭南出国留学生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王晓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12
    《中国现代文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靳明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论民国时期美术史学研究中的“日本影响”》,曹铁铮,曹铁娃,艺术百家,2008.9
    《洋务运动时期幼童留学的当代思考》,何静,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3132
    《从“美术”到“艺术”——中日艺术概念的形成》,王琢,文艺研究,2008.7
    《日本的中国美术研究和大村西崖》,刘晓路,美术观察,2001.7
    《中日文化艺术的交流——译〈日本绘画〉序言》,常任侠,社会科学战线,1979.3
    《中国与日本:激变中的近代东亚美术》,袁宝林,文艺研究,1995.11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兴起的意义》,于安东,巢湖学院学报,2006.3.25
    《徐悲鸿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封加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11.15
    《百年中山美术》,蔡星仪,美术,2008.5
    《继往开来说中山》,梁江,美术,2008.5
    《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马琳,南京师范大学,博士,2006.6
    《中国现代美术大众化的思考》,屈立丰,四川大学,硕士,2004
    《抗日战争时期的澳门美术》,盛恩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6
    《高剑父于岭南画派诸家》,史树青,收藏家,1998.6
    《论“五四”时期蔡元培的美育观》,郭学旺,刘东方,德州学院学报,2009.5
    《忆蔡元培先生》,刘海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10
    《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蔡元培》,马克明,西北美术,1987.10
    《民国早期文化政策研究(1912—1927)》,王亚楠,中央美术学院,2009.5
    《浅谈上海美专的课程来源》,朱波,数位时尚,2009.12
    《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苏全有,乔志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6
    《透视20世纪初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冯建文,美术大观,2009.5
    《陈师曾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闫春鹏,荣宝斋,2009.5
    《中国近代绘画社团研究》,乔志强,浙江大学,博士,2005
    《五四时期的文艺思潮与现代美术教育模式》,罗小丹,宜宾学院学报,2006.5
    《近代中国画创作中诗意淡化之原因探析》,张春宇,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3
    《浅议中国美术教育的近代化进程》,李鹏,科技信息,2007.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夏洁,大学教育科学,2007.12
    《中国近代女子美术教育研究》,古梅芳,荣宝斋,2008.1
    《蔡元培与北大画法研究会》,莫艾,文艺研究,2008.1
    《论画派生成和发展与画家“群体意识自觉”——兼谈国内美术界“打造画派”的美术思潮和行为意识》,帅民风,艺术探索,2005.2
    《20世纪中国美术学研究回顾》,陈池瑜,美术观察,1999.6
    《中国近代绘画史论著述概说》,马鸿增,美术研究,1989.1
    《民族艺术的世纪丰碑——1901至2000年的中国画》,刘西林,国画家,2002.1
    《俞剑华与现代美术史学——以绘画史研究为中心》,朱万章,国画家,2009.4
    《绘画艺术发展的“融合”之路》,徐翠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2
    《林风眠早期家庭生活对其艺术人生的影响》,艺术百家,2010.06
    《中国画在近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处境》,岳黔山,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7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研究和现实观照》,冯晓阳,首都师范大学,博士,2005
    《从北大画法研究会到中国画学研究会——民初画坛致力画学进步的两种取向》,孙瑜,美术研究,2005.11
    《林风眠:变革中国画的先锋》,方圣德,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8
    《近现代美术思潮的兴起与时代性概说》,杨森茂,内蒙古艺术,2002.12
    《广东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谭雪生,美术学报,2002.6
    《金城和中国画学研究会》,云雪梅,美术观察,1999.1
    《百年美术,思潮回望》,梁江,美术,2000.12
    《在科学主义笼罩下的百年中国画》,林木,美术,2001.11
    《近代中国美术发展史》,梁得所,艺术探索,1997.6
    《故宫沧桑》,吕济民,中国博物馆,1995.12
    《岭东美术会和〈美术杂志〉》,黄大德,岭南文史,1993.12
    《现代美术的先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美术的变迁》,费毓玲,陈祖恩,新美术,1981.12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概论》,费毓玲,社会科学,1984.7
    《风格·流派的矛盾斗争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对于中国早期油画的纵向反思》,朱伯雄,陈瑞林,美术,1986.5
    《并不纯粹的“美术”》,巫鸿,读书,2006.3
    《“五四”——新美术运动的开始》,倪贻德,美术,1959.5
    《对“五四”以来美术的思考》,邵大箴,美术,1989.5
    《“五四”——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起点》,瑞林,美术,1989.5
    《“五四”与新美术运动——关于洋化的反思》,李树声,美术,1989.6
    《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孔新苗,山东大学,博士,2005
    《中外绘画融合论研究》,尚可,南京艺术学院,博士,2006
    《躁动的现代艺术之梦——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及传播研究》,王万宏,四川大学,硕士,2003
    《中国现代美术大众化思潮的兴起》,屈立丰,四川大学,硕士,2004
    《浅论京津画派及市场前景》,康乐,中央民族大学,硕士,2006
    《论沈寿对中国刺绣艺术的贡献》,刘凡,东南大学,硕士,2006
    《中山美术家的百年足迹》,蔡星仪,中国文化报,2007.12.30
    《岭南画派中西融合》,张小虎,中国文化报,2001.4.26
    《百年笔墨记中山》,池玉玺,中国文化报,2007.12.26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王伦信,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1
    《中国画现代转型两大途径的形成》,惠蓝,中国美术学院,博士,2004
    《古物陈列所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述评》,段勇,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5
    《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研究》,郭莉,硕士,2006
    《蔡元培教育与学术思想论述》,侯且岸,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
    《刘海粟早期美术思想解读》,封钰,南京艺术学院,2009
    《民初绘画资源的开放——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初中国画》,杭春晓,博士,2005
    《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薛永年,美术观察,2002.4
    《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傅连仲,中国文化遗产,2005.1
    《武英殿与古物陈列所》,段勇,紫禁城,2005.1
    《绘画资源:由“秘藏”走向“开放”——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国初期中国画》,杭春晓,文艺研究,2005.12
    《古物陈列所成立前后》,姜舜源,紫禁城,1988.5
    《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家集群的地域分布及社团活动》,李松,美术,1994.5
    《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校名校长变更初探(1918年—1949年)》,祝捷,美术研究,2007.11
    《我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发展概况》,李永长,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5.1
    《中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兴起背景的比较研究》,曹雪明,南京艺术学院,硕士,2008.6
    《余绍宋1924年出任北京美专校长始末考略》,彭砺志,美术研究,2006.2
    《新式美术教育:作为专业性院校的兴起》,董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1
    《从国立北平艺专论蔡元培的美育实践》,张雁,美术研究,2005.2
    《北平艺专前期若干史实钩沉》,刘晓路,美术观察,1999.11
    《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著名美术史论家俞剑华》,周积寅,美术,1995.5
    《在探索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道路上——中央美术学院80年的回顾》,王宏建,美术,1998.3
    《机遇与应战——林风眠1926年出任北平艺专校长始末考略》,彭飞,美术研究,2003.8
    《我国五十年来艺术教育史料之一页》,姜丹书,美术研究,1959.4
    《雷圭元图案学理论与中国图案学体系的建立》,王翔宇,清华大学,硕士,2004
    《走近中央美术学院历任院长》,唐勇刚,中国文化报,2008.4.1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笔墨当随时代”》,王敏庆,中国文化报,2008.4.29
    《清末民初美术教育研究》,董峰,南京艺术学院,硕士,2004
    《温和的渐进之路——以民初北京地区中国画传统派画家为中心的考察》,杭春晓,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2006
    《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崔跃峰,河南大学,硕士,2006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汪宏,西南师范大学,硕士,2002
    《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2000
    《从中西美术学院的发展历史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徐应枝,硕士,2007
    《清末民初留日画人学人对中国近代美术的影响》,蔡晓妮,硕士,2004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及启示》,张伶俐,河北学刊,2007.4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反思》,曲铁华,李娟,河北师大学报,2003.2
    《民国时期私立高等学校论述》,周楠,李永芳,安徽大学学报,2008.3
    《中国清末民初的美术与社会研究》,苏滨,首都师范大学,博士,2004
    《回望与沉思——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研究(1895—1949)》,陈媛,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9
    《清末士绅在新式教育领域内的活动》,陈敏,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6
    《中国近代大学内部权力研究》,王中海,硕士,2008
    《“教授治校”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引进的回顾与反思》,李涛,硕士,2005
    《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吴国娟,纪念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2009
    《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白娴棠,纪念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2009
    《试论大学的学术权力》,张珏,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
    《论大学的文化品味》,汪向红,浙江大学,2002
    《“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周险峰,纪念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2009
    《试论我国近代大学课程思想的演变及特点》,张亚丽,陈秋生,王根顺,现代教育科学,2008.5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罗志田,历史研究,1995.5
    《兼收并蓄下的“新旧之争”——1917‐1919年北大内部国故派与新文化派的对峙》,刘媛媛,“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