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多中心视野中的民族工作主体多元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族问题的消极作用已经无需赘言,它甚至超越了民族事务本身,外溢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假如民族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经济建设、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将无从谈起。民族工作是中国特有的非学术性概念,其指向包括民族关系、民族权利、民族发展,以及表现在这三个方面的民族问题。中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客观存在,既说明了民族工作不可或缺,又说明了民族工作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现阶段的民族工作基本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主体体制,是以国家民委为核心,通过在地方设置民族事务委员会或者民族宗教局,形成的一套多层网状构架。这种构架的优点是覆盖面广,缺点是容易出现民委与其他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的局面,表现为民委“应当负责”,却“无权负责”;民族事务由“多部门负责”,却“无部门负责”等问题。同时,这种体制还制约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导致社会力量“关心民族事务”,却“回避民族事务”。
     单一主体民族工作在较长时间内保证了中国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时代需要,主体多元化正在成为民族工作的未来走向。本文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大、行政机关、政协、企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少数民族普通公众在内的多元主体,应当在民族工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回答该问题的基础上,本项研究将试图找到一种单一主体民族工作的替代性方案。
     本项研究首先对“民族工作”的概念进行学术化阐释,将其界定为,一种在民族事务委员会等民族工作部门协调下,中国共产党、人大、行政机关、政协、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普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民族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和服务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选用市民社会、多中心治理、政府过程、协商民主作为理论基础。其中,市民社会侧重政治哲学层面的理论指导,多中心治理侧重中观层面的理论应用,政府过程和协商民主侧重运行层面的具体操作。
     本文依次对公权力部门、非公权力组织、普通公众展开分析。
     公权力部门是民族工作的核心主体,清晰定位公权力部门的功能是民族工作主体多元化的关键。在民族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及其统战部门应当起到领导者的作用,人大及其民族委员会应当起到监督者的作用,行政机关及其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具体执行,政协及其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则起到利益整合平台的作用。
     非公权力组织参与民族事务管理主要凭借协商民主等非强制性手段。企业凭借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可以为多元主体参与民族事务管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增加民族社会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事业单位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就业、配置社会资源、增强政府合法性、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社会团体应当在政府机构的引导和帮助下,发挥其约束和监督政府权力、培养民主意识和民主行为、创造和丰富社会资本的作用。
     研究民族工作中的少数民族基本等同于分析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问题。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特指其参与本民族或者民族社会的政治事务。现阶段,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滞后虽然集中表现为政治参与热情不高,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乏必要的参与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和网络发展能够为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提供参与平台。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作者尝试建构“三位一体”的民族工作主体架构。“三位”指的是公权力部门、非公权力组织、个体,“一体”强调的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民族事务管理,虽有主次但均不可或缺。该架构是多中心治理等理论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应用,是对民族工作走向的一种探讨。
     本项研究还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实地调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文章摘编了部分访谈记录,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简单统计。当然,本项研究并非个案研究,实地调查的作用仅是为正文的论述提供佐证,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It is well acknowledged that ethnic issues may have certain negative effectswhich sometimes could be influential not only in ethnic affairs per se, but in everyaspects of social life as well. Managed ineffectively, ethnic affairs will surely threate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stability.“Ethnic work” is a non-academicconcept unique to China’s practice, including ethnic relationships, ethnic rights,ethnic development and issues or problems involved within. Because of the existingproblems, ethnic work is indispensable and subject to change and transition.
     Ethnic work presently inherits basically the unitary factor administration formulaconducted in planned economy, which is a multi-layer network structure centered onthe State Nationalities Affairs Commission with Ethnic Affair Commission or Bureauof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set in lower levels of administration. The advantageof such structure is a wide range of coverage, while the disadvantage is an inclinationof the messy power distribution between ethnic departments and other administrativesections, the possible situation of ethnic departments’“accountability withoutauthority” or relative departments’“responsibility without liability”, for example.Meanwhile, such structure limits the participation from social groups, resulting their“concerned without obligated” in ethnic affairs.
     The unitary factor administration formula secured a long ethnic equality andnational unity. Bu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policy, it cannot meet the demand in the new era and a method of multiple factors'participation is showing the future of ethnic works in China. The paper aims to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for such multiple factors, namely Chinese CommunistParty (CCP),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government, Chinese People's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mmittee (CPPCC), enterprises, public institutions, socialorganizations and ethnic minorities, what kind of roles should they play in the newera of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swer to that question,this study aims to find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unitary factor ethnic administration formula.
     The paper first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concept of ethnic work from a academicperspective, defining as an administrative and service activity centered on ethicaffairs, which is jointly participated by such multiple factors as CCP, NPC,government, CPPCC, enterprises, public institution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averageethnic minority members, under coordination from ethnic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in government,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for example. Upon such definition, thepaper then adopts Civil Society, Polycentric Governance, Government Process and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theoretic basis, in which Civil Society stresses theoreticalguidance i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Polycentric Governance stresses theoreticalapplication in the medium measure, while Government Process and DeliberativeDemocracy serves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In turn, the paper conducts analysis on public power departments, non publicpower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Public power departments are core factors in ethnic work. Making a clear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public power departments is the key to multiple factorparticipation in which CCP and its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s take theleadership, NPC and its Nationalities Committee assume supervisor, government andits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conduct the concrete operation while CPPCC and itsEthnic and Religious Committee perform a benefit integrator.
     Non public power organizations participate in ethnic administration bynon-compulsory channels such a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ith their capital andtechnical advantage, enterprises provide a substantial material basis for multipleparticipations in ethnic work and increase supply for ethnic public facilities andservices. Public institutions promote employ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 reasonablyallocate social resources, enhance the government legitimacy and innovate publicservice system. Social organizations perform their role restraining and supervising thegovernment power, cultivating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r, creating andenriching the social capital under guidance and help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stud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ethnic work basically equals analyzing their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y ethnic minorities specifically refers to the involvement in political affairs in their ethnic group and society. Though presentlytardiness of ethn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epitomized in a low willingness, the mainreason is the lack of a necessary participation platform. Urban community andinternet can provide such a platform.
     The paper tries to establish a “three-in-one” framework for ethnic work in theconclusion part, in which “three” refers to public power departments, non publicpower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while “one” stresses a joint participation in theethic work of multiple factors, playing different roles yet each being indispensable.The framework is the application of Polycentric Governance theory in the field ofethnic work,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f the future of ethnic work.
     This study also conducts certain field researches, upon which the paper edits partof the interview record and makes a brief statistical account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research is not a case study whose field research is to provide supportive evidence todiscussions in the main body, and to set a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引文
1张小蕾、高永久,2009,《城市回族社区权力研究——以天津市S社区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
    2刘超祥,2005,“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民族研究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49-52页。
    2沈林、张继焦、杜宇、金春子,2001,《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第3页。
    3邓行,2004,“论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工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29页。
    4郑信哲、张红,2010,“关于城市民族问题的研究评述”,《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5期,第24页。
    5沈林,2005,“民族工作缺失与民族工作过度——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若干民族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84-86页。
    1邢淑芳,2000,“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28-30页。
    2张锦炎、李莽,2010,“积极做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的民族工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61-65页。
    3靳薇,2006,“少数民族移民与城市其他民族居民的互动及调适——以深圳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第13-18页。
    4陈凤林、陈珏,2007,“城市化对城市民族工作的影响与对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35-38页。
    5王飞、吴大华,2011,“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保障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9-12页。
    1李林凤,2006,“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1期,第51-56页。
    2周竞红,2001,“城市民族关系的结构变化与调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10-15页。
    3郑信哲、周竞红,2002,“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52-59页。
    4吴大华,2005,“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治理对策”,载周大鸣、马建钊主编:《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第12页。
    5汪春燕,2010,“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城市化特点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3期,第86-91页。
    6凌锐,2005,“试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46-48页。
    7陈乐齐,2006,“我国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8-24页。
    1郑长德,2009,“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0期,第47页。
    2岳天明、魏冰,2010,“现代化进程中调适我国民族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3期,第68-73页。
    3马宗保、王卓卓、马天龙,2007,“银川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176-204页。
    4乌力更,2005,“关于民委工作职能化问题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第9-13页。
    5田阡、张小蕾,2009,“城市民族事务部门‘安全阀’定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第12-16页。
    6青觉,2005,“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4-19页。
    7金炳镐、张勇,2007,“中国城市民族区运行现状的调研报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25-31页。
    1徐合平,2006,“完善城市民族立法的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20-23页。
    2沈林、李红杰、金春子、杜宇,2001,《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第172页。
    3陈云,2006,“城市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适应——以武汉市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4期,第42-47页。
    4国家民委党组编,200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第69页。
    5熊坤新、严庆,2007,“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族关系发展与调控”,《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6页。
    6青觉,2009,“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第76-81页。
    7沙玉山,2007,“试论当代中国城市民族管理体系”,《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第32-35页。
    8青觉、严庆,2010,“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应对”,《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1期,第17-22页;张大华,2009,“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作”,《中国民族》2009年第12期,第33-34页。
    1闫丽娟,2006,“民族工作的社区化:城市化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第122-127页。
    2闫丽娟,2007,“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回族社区建设之探讨”,《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25-30页。
    3李林凤,2006,“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支持”,《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76-78页。
    4喇明清、陶斯文、马林英,2004,“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初探——以成都市社区民族工作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2期,第54-58页;白友涛、陈赟畅,2007,“流动穆斯林与大城市回族社区——以南京、上海等城市为例”,《回族研究》2007年第4期,第77-84页。
    5李林凤,2006,“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支持”,《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76-78页。
    6李伟梁,2010,“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2期,第35-40页。
    7江曼琦、翁羽,2010,“少数民族迁移就业的成本和收益与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26-29页。
    1沈林、张继焦、杜宇、金春子,2001,《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第139-157页。
    2周竞红,200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第8-14页。
    3乌兰察夫,2004,“东南沿海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3期,第6-11页;雷海,2002,“浅谈城市民族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4期,第21-26页;李林凤,2011,“‘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13-19页。
    4鲍明,200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9-18页。
    1高永久主编,2005,《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第154-201页。
    2张小蕾、高永久,2009,《城市回族社区权力研究——以天津市S社区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第5-10页。
    3张谋,2007,“政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3-14页。
    1Chung, Jae Ho and Tao-chiu Lam,2004,“China's "City System" in Flux: Explaining Post-Mao AdministrativeChanges”, The China Quarterly,2004(4), pp.945-964.
    2Dreyer, June Teufel,2006,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 (5th edition), Fla.: Universityof Miami, pp.279-303.
    1Dudley, L. and Jr. Poston, Shu Jing,1987,“The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Composition of China's
    2Ethnic Minorit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87(4), pp.703-722.Turner, Sarah,2010,“Challenges and dilemmas: fieldwork with upland minorities in socialist Vietnam, Laos and
    3southwest China”, Asia Pacific Viewpoint,2010(2), pp.121-134.Bulte, Erwin and Nico Heerink, Xiaobo Zhang,2011,“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d ‘the Mystery of MissingWomen’: Ethnic Minorities and Male-Biased Sex Ratios”,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1(1),pp.21-39.
    1Friedmann, John,2006,“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Regional Research,2006(2), pp.440-451.
    2Zhang, L. and Simon X. B. Zhao, J. P. Tian,2003,“Self-help in Housing and Chengzhongcun in China's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3(4), pp.912-937.
    3Baranovitch, Nimrod,2003,“From the Margins to the Centre: The Uyghur Challenge in Beijing”, The ChinaQuarterly,2003(3), pp.726-750.
    4Baranovitch, Nimrod,2007,“Inverted Exile: Uyghur Writers and Artists in Beijing and the PoliticalImplications of Their Work”, Modern China,2007(4), pp.462-504.
    1Li, Heming and Philip Rees,2000,“Population Displace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the YangtzeRiver, Central China: Relocation Policies and Migrant View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2000(6), pp.439-462.
    2Gu, Kai and Geoffrey Wall,2007,“Rapid urbanization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in China: The case of HainanIsland”,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2007(2), pp.158-170.
    3Pyong, Gap Min,1992,“A Comparison of the Korean Minorities in China and Japa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Review,1992(1), pp.4-21.
    4Chan, Kam Wing,2010,“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There is No Future as aLabourer; Returning to the Village has No Mea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0(3), pp.659-677.
    1Hutchison, Ray and Jerome Krase,2007, Ethnic landscapes in An urban world, Oxford: JAL press.
    2Cornet, Candice,2010,“Fieldwork among the Dong national minority in Guizhou, China: Practicalities,obstacles and challenges”, Asia Pacific Viewpoint,2010(2), pp.135-147.
    1McKinnon, John,2010,“Ways of see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Participatory research engagement in Yunnan,China, with ethnic minority Hani participants”, Asia Pacific Viewpoint,2010(2), pp.164-178.
    2[日]松本真澄,2003,《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北京:民族出版社,第2-3页。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0,《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375-379页。
    2此处主要是指广义上的党组织,即党的组织及其机构,不可以理解为党组或者党委。党组是由国家和地方的国家机关的党内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实现党的方针政策,团结非党干部;指导机关党组织的工作。关于党组、党委等相关概念,可以参见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24页。
    1张谋,2007,“政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8页。
    1王浦劬等著,2006,《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13页。
    1周平,2007,《民族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9页。
    2需要注意的是,伊斯顿所说的系统分析主要是指一般系统分析。参见[美]戴维·伊斯顿,1999,《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序言第6页。
    1Polanyi, Michael,1980, The logic of liberty: reflections and rejoinde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Kooiman, Jan and Martijn van Vliet,1993,“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in Kjell Eliassen, A. and JanKooiman, eds., 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lessons from contemporary European experience, London: Sage
    2Publications Ltd.Rhodes, R. A. W.,1994,“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1996(4),
    3pp.652-667.Rhodes, R. A. W.,2000,“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ierre, Jon, eds., Debating Governance:
    4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54-90.Hirst, Paul,2000,“Democracy and Governance”, in Pierre, Jon, eds.,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and Democrac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3-35.
    1Aristotle,1998, Politics,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Reeve, C. D. C., 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p.28-29.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143页。
    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查尔斯·M·蒂伯特、罗伯特·瓦伦,2000,“大城市地区的政府组织”,载[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61-66页。
    2[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2000,“多中心”,载[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70页。
    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2000,“多中心”,载[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73页。
    1Wolman, Harold and Michael Goldsmith,1992, Urban Politics and Policy: A Comparative Approach,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pp.17-18.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51页。
    1陆道平,2008,“多中心治理下的苏南乡镇治理模式创新”,《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7期,第39页。
    1俞可平,1993,“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45页。
    1[德]黑格尔,1961,《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97页。
    2[德]黑格尔,1961,《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85页。
    3[法]莫里斯·迪韦尔热,2007,《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第12页。
    4马克思、恩格斯,1995,“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70页。
    5恩格斯,199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4页。
    6恩格斯,199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45页。
    1[法]托克维尔,1991,《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4页;Tocqueville, Alexis de,2010, Democracy in America,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Inc, p.97.
    2[美]安东尼·奥罗姆,1989,《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张华青、孙嘉明等译,倪世雄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4页。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第35页。
    4[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2007,《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蔚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236页。
    1沈越,1990,“‘市民社会’辨析”,《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44-51页。
    2何增科,1994,“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第67-81页。
    3朱英,1996,“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122-136页。
    4袁祖社,1999,“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发育及其文化价值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99-103页。
    5王逸舟,2000,“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28-38页。
    6张志东,1998,“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296-305页。
    7朱士群,1995,“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第41-45页。
    8施雪华、曹胜,2011,“新中国60年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68页。
    1唐士其,1996,“‘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65页。
    2陈天祥、徐于琳,2011,“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广州启智队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55-168页。
    3李保平,2011,“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回族宗教组织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79-82页。
    1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2-9页。
    2[美]托马斯·威尔逊,1986,《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熊希龄、吕德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页。
    3[美]托马斯·威尔逊,1986,《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熊希龄、吕德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9页。
    1[美]托马斯·威尔逊,1986,《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熊希龄、吕德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页。
    2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5页。
    3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6页。
    4[美]杰克·普拉诺等著,1986,《政治学分析辞典》,胡杰译,张宝训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31页。
    5[美]戴维·杜鲁门,2005,《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胡伟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作者前言第16页。
    1[美]戴维·杜鲁门,2005,《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胡伟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作者前言第16页。
    2[美]艾伦·C.艾萨克,1987,《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胡谆、唐亮译,唐亮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320页。
    3许超,2010,“政府过程理论研究述评”,《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38页。
    4根据朱光磊的理解,“政府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过程”(Political Process),这两个概念在内容上近乎等值。参见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4页。
    5王沪宁,1987,《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3-94页。
    6王沪宁,1987,《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6页。
    1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44-56页。
    2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5页。
    3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总序第3页。
    4朱光磊、赫广义,2005,“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42-47页。
    5胡伟的这一定义较多借鉴了杰克·普拉诺等人的观点。“(过程是)一连串的相关行动或操作。过程是指活动、行动和急剧的变化,它与较平稳或较缓慢的结构变化因素不同。这种社会过程的研究方法把社会生活看作是时间上的事件变化,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关系、状态或状况。”“研究政治过程的方法,是作为早期强调研究较固定的结构和正式的机构的一种反动而出现的。”参见[美]杰克·普拉诺等著,1986,《政治学分析辞典》,胡杰译,张宝训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30-131页;胡伟,1998,《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页。
    1张英秀,2010,“政府过程视阈中的‘两会’机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7期,第4页。
    2郜绍辉,2011,“‘组织’和‘渠道’的双重建构:治理中国群体性事件的一个框架”,《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11页。
    3崔金云,2005,“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权威”,《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第23-25页。
    4张承伟、程志亮,2006,“试论政府过程再造”,《软科学》2006年第1期,第57-58页。
    5赫广义,2011,“地方政府过程模式的创新与价值——以宿迁、昆明地方政府的公共行政实践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46页。
    1林尚立,2003,“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第20页。
    2Goodin, Robert E. and Simon J. Niemeyer,2003,“When Does Deliberation Begin? Internal Reflection versusPublic Discussion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2003(4), pp.627-649.
    12Elster, Jon.,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Dryzek, John S.,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 Oxford: Oxford
    3University Press, p.3.Bessette, Joseph.,1980,“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majority principle in republican government”, in Goldwin,R. and W. shambra, How Democratic is the Constitution?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pp.102-116.
    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5Dryzek, John S.,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2004,《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2003,《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2002,《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9-193页。
    1邱国良、戴利朝,2007,“困境与出路:协商民主与村级选举制度的完善——以江西省若干村选举为研究对象”,《求实》2007年第11期,第88-91页。
    2陈家刚选编,2004,《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代序部分。
    3齐卫平、陈朋,2008,“协商民主研究在中国:现实景观与理论提升”,《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第15页。
    4陈家刚,2007,“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第85-91页。
    5吴兴智,2010,“协商民主与中国乡村治理”,《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第38-41页。
    1朱勤军,2004,“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8-67页。
    2王道坤,2006,“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39-45页。
    1何包钢、王春光,2007,“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56-73页。
    2常士誾,2010,“发展协商民主,完善中国特色的族际政治整合”,《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第2-11页。
    1田钒平,2010,“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协商民主决策机制的完善”,《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第12-21页。
    2何包钢,2006,“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05版。
    1周小川、杨之刚,1992,《中国财税体制的问题与出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214-215页。
    1朱光磊、张志红,2005,“‘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1-112页。
    2张志红,2005,《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9页。
    3高永久、秦伟江,2006,“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动因、模式和路径选择”,《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238页。
    4柳建文,2007,“中国区域差距的政治视角及调控策略”,《理论导刊》2007年第9期,第6-10页。
    1周振超,2005,“打破职责同构:条块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9期,第104-105页。
    2谢庆奎,2000,“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28页。
    2朱光磊、孙涛,2005,“‘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106页。
    3贺东航、孔繁斌,2011,“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70页。
    1陈云生,2001,《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雷振扬主编,2010,《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1陈乐齐、王旭东,2004,“民族工作社会化之路越走越宽”,《中国民族报》2004年06月15日,第02版。
    1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59页。
    2吴敬琏,1999,《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第28页。
    1李晓丰,201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路径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1期,第54-57页。
    1黄大岸、王庆春、王君伟,2003,“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恩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农村经济》2003年第8期,第26-27页。
    2李志杰,2005,“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3期,第8-12页。
    3唐亮,2005,“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利益协调方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29-35页。
    1少数研究者持不同意见,例如,陆学艺在对苏联和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一些资料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认为,1956年至1978年的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说法并不正确。参见陆学艺,200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说法的剖析”,《求实》2003年第11期,第4-6页。本文取多数研究者的观点。
    2杨继盛,2006,《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第28-40页。
    3陆学艺,2010,“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第7页。
    4李强使用的是“利益群体”或者“利益集团”,而非“阶级”、“阶层”。在他看来,这样行文一是为了避免陷入“历史误区”,受到“群众心里”的影响;二是与阶级、阶层相比,利益群体、利益集团更能突出各个社会利益群体正处在分化、解组、重新整合阶段。参见李强,2002,《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99-120。
    5朱光磊等著,2007,《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1-18页。
    1赵卫华,2011,“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新趋势”,《人民论坛》2011年第30期,第56-57页;周颖,2012,“论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对‘效率与公平’的双重影响”,《特区经济》2012年第1期,第118-120页。
    2杨海蛟、林毅,2010,“新中国60年阶级阶层社会结构变迁与政治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9-12页。
    3朱光磊编著,2008,《政治学概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82-84页。
    4巴果,2009,“当前西藏社会阶层分化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初探”,《西藏研究》2009年第4期,第58页;谢作栩、谭敏,2009,“我国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34页。
    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4年以后,中国政府对人口流动的控制逐渐松动。1984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
    2马戎,2009,“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9页。
    3马戎,2009,“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第11-13页。
    1杨军昌,2007,“论西北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第27-29页。
    2方盛举,2007,《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5-78页。
    1林钧昌,2009,《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237页。
    1林尚立,1998,《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287-288页。
    2周平、方盛举、夏维勇,2007,《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24页。
    1周光辉,2001,“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01-120页。
    2关海庭、徐鸣,2010,“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政治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第93页。
    1刘霞、严晓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应急管理,认为广义的应急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活动,狭义的应急管理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阶段实施的动态管理活动。参见刘霞、严晓,2011,“我国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挑战与重构”,《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94页。
    1赵丽华,2008,“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事务委员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01页。
    2周竞红,2004,“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满族研究》2004年第4期,第27页。
    3迟丽华,2006,“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78页。
    4许才明,2005,“民族乡政府管理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2页。
    1陈纪、高永久,2009,“论民族政治民主的内涵、运行条件及作用”,《世界民族》2009年第6期,第30页。
    2石亚洲,2008,“我国民族政策制定的特点与优化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第15页。
    3谭徽在,2010,“湖北探索和建立民族工作社会化新格局”,《中国民族报》2010年01月15日,第02版。
    1张小蕾、董堃,2011,“加强政治沟通是实现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的必要方法”,《社科纵横》2011年第2期,第9页。
    1张勇,2006,“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满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2-3页。
    1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33页。
    1吴铸新,2010,“全球治理与权威重构——兼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700页。
    1周红云,2010,“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第115页。
    2周平,200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政治问题”,《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87页。
    1王邦佐等编著,2000,《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79页。
    2梁莹,2005,“论我国社会资本的发展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第57页。
    1胡仙芝,2001,“从善政向善治的转变——‘治理理论与中国行政改革’研讨会综述”,《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第24页;李景鹏,2001,“中国走向‘善治’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第16页。
    2赵声馗,2009,“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凉山彝族家支治理经验研究”,《前沿》2009年第12期,第109-110页。
    3陈晓莉,2011,“功能转换与实现:多元化治理模式中的村级党组织”,《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第139-142页。
    1谢岳,2005,“完善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第45-47页。
    2曾长秋、赵剑红、罗珍,2004,“关于完善人大制度的若干思考”,《行政与法》2004年第10期,第51页。
    3殷焕举、李晓波,2011,“人大代表专职化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第72-73页。
    1杨成,2011,“论人大代表的质询权及其有效行使”,《行政与法》2011年第3期,第59-60页。
    1蔡定剑,2010,《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80-89页。
    2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342-343页。
    1曾令发,2006,“人大监督制度创新:渊源、借鉴与路径”,《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6期,第11页。
    1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设立于1983年的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内务司法委员会设立于1988年的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设立于1993年的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设立于1998年的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2宋蜀华,2003,“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前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68页。
    3杨光,2003,“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完善时应注意的问题”,《满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34-35页。
    4周伟,2009,“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15-116页。
    1王飞、吴大华,2011,“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保障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11页。
    1燕继荣,2011,“变化中的中国政府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6期,第139页。
    1陈惠丰,2010,“关于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54页。
    2王邦佐,2005,“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66页。
    3周清,2011,“科学正确地理解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新视野》2011年第5期,第42页。
    4郑宪,2010,“试析人民政协职能的发展与创新”,《新视野》2010年第2期,第18页。
    1黄福寿,2007,“人民政协制度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第113-115页。
    2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2005,《比较政治制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77页。
    3关于政协两大主题的说法,可以详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等相关规定。
    1刘俊杰,2012,“人民政协政治协商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路径”,《中州学刊》2012年第1期,第7-9页。
    1廖珍玉、王志,2009,“试论完善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第42页。
    2张宏光,2010,“增强政协提案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思考”,《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第14页。
    3陈凤鸣,2010,“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求实》2010年第S1期,第42页。
    1辛刚国,2011,“社会发展与人民政协功能的拓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54-55页。
    1Kok, Peter and Ton van der Wiele, Richard McKenna, Alan Brown,2001,“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2Audit within a Qua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1(3), pp.285-297.Wood, Donna J.,1991,“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4),pp.691-718.
    1徐大建,2006,“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53页。
    1邓泽宏、何应龙,2010,“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的政府作用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第45页。
    1昝淑珍,2009,“试析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0期,第101页。
    1张勤,2003,“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0期,第29页。
    1胡利平、石墨,2006,“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问题与对策”,《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59页。
    2赵立波,2011,“再论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期,第40页。
    1成思危主编,2000,《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第245-250页。
    2刘太刚,2005,“事业单位改革: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契机”,《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1期,第73页。
    3孙静,2005,“中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度绩效与组织设计”,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0页。
    1赵立波,2005,“论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现实描述与理论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第68页。
    2朱光明,2006,“政事分开与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4页。
    2王澜明,20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回顾”,《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6期,第8-9页。
    1孔超,2007,“公共服务制度的系统构建——论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64页。
    2李春林、孔春梅、张战勇等,2007,“事业单位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以内蒙古的实践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第97页。
    3中央编译局课题组,2011,“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第171-172页。
    1[美]罗伯特·A.达尔,2010,《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页。
    1洪晓梅,2008,“转型时期中国社团功能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06页。
    1[美]E·博登海默,2004,《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369-377页。
    1D. Putnam, Robert,1995,“Turning in, Tur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1995(4), pp.664-683.
    2何增科主编,2000,《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5页。
    1[美]朱莉·费希尔,2002,《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邓国胜、赵秀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3页。
    2王名等研究者使用的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与本文中使用的社会团体和市民社会没有本质区别。参见王名、刘培峰,2004,《民间组织通论》,北京:时事出版社,第45页。
    1[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1989,《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第5页。
    1王浦劬等著,2006,《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66页。
    2石亚洲、沈桂萍,2003,“我国少数民族政治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2期,第35页。
    1周平,1997,“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分析”,《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72页。
    2高永久等编著,2008,《民族政治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第187页。
    1徐琳,2002,“现代社会政治参与若干问题探析”,《求实》2002年第11期,第55页。
    1柳建文,2005,“少数民族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途径——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一项实证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9-17页。
    2王佳,2011,“浅论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以黑龙江省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族为例》,《满语研究》2011年第1期,第131页。
    1刘玉芝,2011,“政府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地位与作用”,《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47-49页。
    2王明生、杨涛,20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4页。
    3李生,2011,“少数民族地区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及致因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24页。
    1杨丽、徐刚,2007,“边疆多民族地区村民自治考察与思考——基于新疆农民政治参与视角”,《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89-91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2008,《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2页。
    3陈纪,2008,“公共选择视角下的政治行为: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解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99页。
    1马凯,2010,“深化认识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中央国家机关政务公开工作”,《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3期,第7-9页。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务公开课题组,2005,“中央政府政务公开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1期,第90-91页。
    3红梅,2011,“扩大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分析”,《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2期,第91页。
    1[美]乔万尼·萨托利,2009,《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6-129页。
    1张明新,2011,“互联网时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检验政治知识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49页。
    2[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2011,《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第232页。
    1有研究者认为,宗教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社会现象,对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参见尹毅、李卫宁、叶红,2003,“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政治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23页。
    2[美]罗伯特·A.达尔,1987,《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38页。
    1[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1989,《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第69页。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2008,《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
    徐湘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2007,《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第179页。
    2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92-99页。
    3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03-131页。
    1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50-154页。
    [1]巴果,2009,“当前西藏社会阶层分化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初探”,《西藏研究》2009年第4期,第58-64页。
    [2]白友涛、陈赟畅,2007,“流动穆斯林与大城市回族社区——以南京、上海等城市为例”,《回族研究》2007年第4期,第77-84页。
    [3]鲍明,200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9-18页。
    [4]蔡定剑,2003,《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
    [5]蔡定剑,2010,《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2005,《比较政治制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曾令发,2006,“人大监督制度创新:渊源、借鉴与路径”,《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6期,第9-11页。
    [8]曾长秋、赵剑红、罗珍,2004,“关于完善人大制度的若干思考”,《行政与法》2004年第10期,第51-53页。
    [9]常士誾,2010,“发展协商民主,完善中国特色的族际政治整合”,《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第2-11页。
    [10]陈凤林、陈珏,2007,“城市化对城市民族工作的影响与对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35-38页。
    [11]陈凤鸣,2010,“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求实》2010年第S1期,第42-44页。
    [12]陈惠丰,2010,“关于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51-57页。
    [13]陈建樾、周竞红主编,2010,《族际政治在多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陈纪,2008,“公共选择视角下的政治行为: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解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96-100页。
    [15]陈纪、高永久,2009,“论民族政治民主的内涵、运行条件及作用”,《世界民族》2009年第6期,第28-36页。
    [16]陈家刚,2007,“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第85-91页。
    [17]陈家刚选编,2004,《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8]陈乐齐,2006,“我国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8-24页。
    [19]陈乐齐、王旭东,2004,“民族工作社会化之路越走越宽”,《中国民族报》2004年06月15日,第02版。
    [20]陈天祥、徐于琳,2011,“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广州启智队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55-168页。
    [21]陈晓莉,2011,“功能转换与实现:多元化治理模式中的村级党组织”,《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第139-142页。
    [22]陈云,2006,“城市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适应——以武汉市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4期,第42-47页。
    [23]陈云生,2001,《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4]成思危主编,2000,《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5]迟丽华,2006,“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6]崔金云,2005,“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权威”,《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第23-25页。
    [27]邓行,2004,“论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工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29-32页。
    [28]邓泽宏、何应龙,2010,“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的政府作用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第45-48页。
    [29]方盛举,2007,《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
    [30]高永久、柳建文,2010,“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政治整合及其适度性”,《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58-63页。
    [31]高永久、秦伟江,2006,“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动因、模式和路径选择”,《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235-238页。
    [32]高永久主编,200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33]高永久主编,2005,《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34]郜绍辉,2011,“‘组织’和‘渠道’的双重建构:治理中国群体性事件的一个框架”,《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11-13页。
    [35]关海庭、徐鸣,2010,“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政治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第91-96页。
    [36]国家民委党组编,200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
    [3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0,《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38]韩俊,2008,《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39]何包钢,2006,“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05版。
    [40]何包钢、王春光,2007,“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56-73页。
    [41]何增科,1994,“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第67-81页。
    [42]何增科主编,2000,《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3]贺东航、孔繁斌,2011,“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61-79页。
    [44]赫广义,2011,“地方政府过程模式的创新与价值——以宿迁、昆明地方政府的公共行政实践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46-51页。
    [45]红梅,2011,“扩大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分析”,《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2期,第90-94页。
    [46]洪晓梅,2008,“转型时期中国社团功能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7]胡利平、石墨,2006,“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问题与对策”,《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58-62页。
    [48]胡伟,1998,《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49]胡仙芝,2001,“从善政向善治的转变——‘治理理论与中国行政改革’研讨会综述”,《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第22-24页。
    [50]黄大岸、王庆春、王君伟,2003,“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恩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农村经济》2003年第8期,第25-28页。
    [51]黄福寿,2007,“人民政协制度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第113-115页。
    [52]江曼琦、翁羽,2010,“少数民族迁移就业的成本和收益与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26-29页。
    [53]金炳镐,2006,《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54]金炳镐、张勇,2007,“中国城市民族区运行现状的调研报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25-31页。
    [55]靳薇,2006,“少数民族移民与城市其他民族居民的互动及调适——以深圳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第13-18页。
    [56]孔超,2007,“公共服务制度的系统构建——论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64-68页。
    [57]喇明清、陶斯文、马林英,2004,“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初探——以成都市社区民族工作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2期,第54-58页。
    [58]雷海,2002,“浅谈城市民族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4期,第21-26页。
    [59]雷振扬主编,2010,《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60]李保平,2011,“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回族宗教组织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79-82页。
    [61]李春林、孔春梅、张战勇等,2007,“事业单位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以内蒙古的实践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第95-98页。
    [62]李汉林,2004,《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3]李景鹏,2001,“中国走向‘善治’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第16页。
    [64]李林凤,2006,“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1期,第51-56页。
    [65]李林凤,2006,“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支持”,《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76-78页。
    [66]李林凤,2011,“‘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13-19页。
    [67]李强,2002,《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68]李生,2011,“少数民族地区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及致因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24-27页。
    [69]李伟梁,2010,“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2期,第35-40页。
    [70]李晓丰,201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路径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1期,第54-57页。
    [71]李晓西主编,2008,《中国经济改革30年·市场化进程卷》,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72]李志杰,2005,“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3期,第6-12页。
    [73]梁莹,2005,“论我国社会资本的发展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第53-59页。
    [74]廖珍玉、王志,2009,“试论完善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第42-44页。
    [75]林钧昌,2009,《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76]林尚立,1998,《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77]林尚立,2003,“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第19-25页。
    [78]林尚立,2007,“公民协商与中国基层民主发展”,《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第13-20页。
    [79]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0]凌锐,2005,“试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46-48页。
    [81]刘超祥,2005,“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民族研究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49-52页。
    [82]刘建军,2000,《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83]刘惊海、施文正主编,2003,《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84]刘俊杰,2012,“人民政协政治协商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路径”,《中州学刊》2012年第1期,第6-10页。
    [85]刘太刚,2005,“事业单位改革: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契机”,《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1期,第70-73页。
    [86]刘霞、严晓,2011,“我国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挑战与重构”,《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94-100页。
    [87]刘玉芝,2011,“政府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地位与作用”,《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44-50页。
    [88]柳建文,2005,“少数民族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途径——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一项实证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9-17页。
    [89]柳建文,2007,“中国区域差距的政治视角及调控策略”,《理论导刊》2007年第9期,第6-10页。
    [90]柳斋,2001,“吉林把民委委员制落到实处”,《中国民族报》2001年04月06日,第01版。
    [91]陆道平,2008,“多中心治理下的苏南乡镇治理模式创新”,《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7期,第37-39页。
    [92]陆学艺,200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说法的剖析”,《求实》2003年第11期,第4-6页。
    [93]陆学艺,2010,“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第1-11页。
    [94]陆学艺主编,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5]马凯,2010,“深化认识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中央国家机关政务公开工作”,《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3期,第7-9页。
    [96]马戎,2009,“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9页。
    [97]马戎,2009,“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第2-13页。
    [98]马戎编著,2004,《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9]马宗保、王卓卓、马天龙,2007,“银川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176-204页。
    [100]马宗保,2002,《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01]纳日碧力戈,2000,《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02]齐卫平、陈朋,2008,“协商民主研究在中国:现实景观与理论提升”,《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第13-20页。
    [103]青觉,2005,“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4-19页。
    [104]青觉,2009,“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第76-81页。
    [105]青觉、严庆,2010,“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应对”,《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1期,第17-22页。
    [106]邱国良、戴利朝,2007,“困境与出路:协商民主与村级选举制度的完善——以江西省若干村选举为研究对象”,《求实》2007年第11期,第88-91页。
    [107]荣仕星等著,2009,《中国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108]沙玉山,2007,“试论当代中国城市民族管理体系”,《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第32-35页。
    [109]沈林,2005,“民族工作缺失与民族工作过度——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若干民族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84-86页。
    [110]沈林、李红杰、金春子、杜宇,2001,《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
    [111]沈林、张继焦、杜宇、金春子,2001,《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
    [112]沈越,1990,“‘市民社会’辨析”,《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第44-51页。
    [113]施雪华、曹胜,2011,“新中国60年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66-71页。
    [114]石亚洲,2008,“我国民族政策制定的特点与优化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第12-15页。
    [115]石亚洲、沈桂萍,2003,“我国少数民族政治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2期,第35-38页。
    [116]宋大涵主编,2003,《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17]宋蜀华,2003,“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前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66-72页。
    [118]孙静,2005,“中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度绩效与组织设计”,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9]孙玉刚,2011,“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分析研究的理论视角”,《学术探索》2011年第1期,第89-93页。
    [120]谭徽在,2010,“湖北探索和建立民族工作社会化新格局”,《中国民族报》2010年01月15日,第02版。
    [121]唐亮,2005,“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利益协调方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29-35页。
    [122]唐士其,1996,“‘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65-72页。
    [123]田钒平,2010,“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协商民主决策机制的完善”,《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第12-21页。
    [124]田阡、张小蕾,2009,“城市民族事务部门‘安全阀’定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第12-16页。
    [125]汪春燕,2010,“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城市化特点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3期,第86-91页。
    [126]王邦佐,2005,“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65-67页。
    [127]王邦佐等编著,2000,《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28]王道坤,2006,“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39-45页。
    [129]王飞、吴大华,2011,“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保障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9-12页。
    [130]王沪宁,1987,《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31]王佳,2011,“浅论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以黑龙江省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族为例》,《满语研究》2011年第1期,第128-132页。
    [132]王澜明,20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回顾”,《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6期,第7-12页。
    [133]王名、刘培峰,2004,《民间组织通论》,北京:时事出版社。
    [134]王明生、杨涛,20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5-21页。
    [135]王希恩,2009,《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6]王希恩主编,2002,《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北京:民族出版社。
    [137]王希恩主编,2010,《民族过程与中国民族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138]王兴伦,2005,“多中心治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96-100页。
    [139]王逸舟,2000,“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28-38页。
    [140]乌兰察夫,2004,“东南沿海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3期,第6-11页。
    [141]乌力更,2005,“关于民委工作职能化问题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第9-13页。
    [142]吴大华,2005,“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治理对策”,载周大鸣、马建钊主编:《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第9-20页。
    [143]吴敬琏,1999,《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44]吴仕民主编,2002,《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法制建设》,北京:民族出版社。
    [145]吴兴智,2010,“协商民主与中国乡村治理”,《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第38-41页。
    [146]吴铸新,2010,“全球治理与权威重构——兼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698-703页。
    [147]谢庆奎,2000,“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26-34页。
    [148]谢岳,2005,“完善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第43-48页。
    [149]谢作栩、谭敏,2009,“我国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30-35页。
    [150]辛刚国,2011,“社会发展与人民政协功能的拓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53-56页。
    [151]邢淑芳,2000,“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28-30页。
    [152]熊坤新、严庆,2007,“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族关系发展与调控”,《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6页。
    [153]徐大建,2006,“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51-57页。
    [154]徐合平,2006,“完善城市民族立法的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20-23页。
    [155]徐琳,2002,“现代社会政治参与若干问题探析”,《求实》2002年第11期,第54-55页。
    [156]许才明,2005,“民族乡政府管理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57]许超,2010,“政府过程理论研究述评”,《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35-41页。
    [158]闫丽娟,2006,“民族工作的社区化:城市化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第122-127页。
    [159]闫丽娟,2007,“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回族社区建设之探讨”,《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25-30页。
    [160]燕继荣,2011,“变化中的中国政府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6期,第135-139页。
    [161]杨成,2011,“论人大代表的质询权及其有效行使”,《行政与法》2011年第3期,第57-61页。
    [162]杨光,2003,“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完善时应注意的问题”,《满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31-35页。
    [163]杨海蛟、林毅,2010,“新中国60年阶级阶层社会结构变迁与政治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3-12页。
    [164]杨继盛,2006,《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65]杨军昌,2007,“论西北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第27-32页。
    [166]杨丽、徐刚,2007,“边疆多民族地区村民自治考察与思考——基于新疆农民政治参与视角”,《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89-92页。
    [167]叶裕民主编,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12卷)——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
    [168]殷焕举、李晓波,2011,“人大代表专职化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第72-74页。
    [169]尹毅、李卫宁、叶红,2003,“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政治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21-24页。
    [170]俞可平,1993,“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45-48页。
    [171]袁祖社,1999,“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发育及其文化价值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99-103页。
    [172]岳天明、魏冰,2010,“现代化进程中调适我国民族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3期,第68-73页。
    [173]昝淑珍,2009,“试析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0期,第98-101页。
    [174]张承伟、程志亮,2006,“试论政府过程再造”,《软科学》2006年第1期,第57-59页。
    [175]张大华,2009,“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作”,《中国民族》2009年第12期,第33-34页。
    [176]张宏光,2010,“增强政协提案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思考”,《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第13-15页。
    [177]张锦炎、李莽,2010,“积极做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的民族工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61-65页。
    [178]张明新,2011,“互联网时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检验政治知识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49-57页。
    [179]张谋,2007,“政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0]张勤,2003,“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0期,第29-31页。
    [181]张文山,2005,《自治权理论与自治条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182]张小劲、景跃进著,2008,《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3]张小蕾、董堃,2011,“加强政治沟通是实现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的必要方法”,《社科纵横》2011年第2期,第9-11页。
    [184]张小蕾、高永久,2009,《城市回族社区权力研究——以天津市S社区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
    [185]张英秀,2010,“政府过程视阈中的‘两会’机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7期,第4-9页。
    [186]张勇,2006,“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满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1-9页。
    [187]张志东,1998,“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296-305页。
    [188]张志红,2005,《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89]赵立波,2005,“论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现实描述与理论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第63-68页。
    [190]赵立波,2011,“再论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期,第38-42页。
    [191]赵丽华,2008,“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事务委员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00-103页。
    [192]赵声馗,2009,“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凉山彝族家支治理经验研究”,《前沿》2009年第12期,第106-110页。
    [193]赵卫华,2011,“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新趋势”,《人民论坛》2011年第30期,第56-57页。
    [194]郑宪,2010,“试析人民政协职能的发展与创新”,《新视野》2010年第2期,第17-18页。
    [195]郑信哲、张红,2010,“关于城市民族问题的研究评述”,《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5期,第21-26页。
    [196]郑信哲、周竞红,2002,“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52-59页。
    [197]郑长德,2009,“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0期,第43-49页。
    [198]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务公开课题组,2005,“中央政府政务公开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1期,第86-91页。
    [1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1996,《中国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中央编译局课题组,2011,“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第169-176页。
    [203]周光辉,2001,“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01-120页。
    [204]周红云,2010,“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第113-121页。
    [205]周竞红,2001,“城市民族关系的结构变化与调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10-15页。
    [206]周竞红,200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第8-14页。
    [207]周竞红,2004,“论中国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机制的发展和创新”,《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第21-31页。
    [208]周竞红,2004,“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满族研究》2004年第4期,第23-31页。
    [209]周平,1997,“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分析”,《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68-74页。
    [210]周平,200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政治问题”,《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82-89页。
    [211]周平,2007,《民族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12]周平、方盛举、夏维勇,2007,《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北京:人民出版社。
    [213]周清,2011,“科学正确地理解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新视野》2011年第5期,第41-43页。
    [214]周伟,2009,“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11-117页。
    [215]周小川、杨之刚,1992,《中国财税体制的问题与出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16]周颖,2012,“论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对‘效率与公平’的双重影响”,《特区经济》2012年第1期,第118-120页。
    [217]周振超,2005,“打破职责同构:条块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9期,第103-106页。
    [218]朱光磊,2008,《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19]朱光磊、赫广义,2005,“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42-47页。
    [220]朱光磊、孙涛,2005,“‘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103-111页。
    [221]朱光磊、张志红,2005,“‘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1-112页。
    [222]朱光磊等著,2007,《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23]朱光明,2006,“政事分开与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0-116页。
    [224]朱勤军,2004,“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8-67页。
    [225]朱士群,1995,“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第41-45页。
    [226]朱维群,2012,“对当前民族领域问题的几点思考”,《学习时报》2012年02月13日,第01版。
    [227]朱英,1996,“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122-136页。
    [228]邹敏,2009,《论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源与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马克思、恩格斯,1995,“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1-640页。
    [2]恩格斯,199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7-203页。
    [3]恩格斯,199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01-353页。
    [4][澳]约翰·S.德雷泽克,2006,《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5][德]黑格尔,1961,《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2002,《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2003,《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德]尤尔根·哈贝马斯,2004,《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俄罗斯]B.A.季什科夫,2008,《民族政治学论集》,高永久、韩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
    [11][法]莫里斯·迪韦尔热,2007,《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12][法]托克维尔,1991,《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3][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2011,《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4][美]E·博登海默,2004,《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5][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6][美]艾伦·C.艾萨克,1987,《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胡谆、唐亮译,唐亮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7][美]安东尼·奥罗姆,1989,《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张华青、孙嘉明等译,倪世雄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8][美]戴维·杜鲁门,2005,《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胡伟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美]戴维·伊斯顿,1999,《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美]弗朗西斯·福山,2007,《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美]格雷厄姆·沃拉斯,1997,《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2][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1992,《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2008,《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2007,《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5][美]杰克·普拉诺等著,1986,《政治学分析辞典》,胡杰译,张宝训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6][美]罗伯特·A.达尔,1987,《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7][美]罗伯特·A.达尔,2010,《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8][美]乔万尼·萨托利,2009,《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9][美]塞缪尔·P.亨廷顿,2008,《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0][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1989,《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31][美]托马斯·威尔逊,1986,《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熊希龄、吕德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32][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2000,“多中心”,载[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69-96页。
    [3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查尔斯·M·蒂伯特、罗伯特·瓦伦,2000,“大城市地区的政府组织”,载[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61-66页。
    [34][美]朱莉·费希尔,2002,《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邓国胜、赵秀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5][日]松本真澄,2003,《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北京:民族出版社。
    [36][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2007,《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蔚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7][英]迈克尔·博兰尼,2002,《自由的逻辑》,冯银江、李雪茹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38][英]詹姆斯·布赖斯,2001,《现代民治政体》,张慰慈等译,郭旭、付俊等校,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Aristotle,1998, Politics,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Reeve, C. D. C.,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p.28-29.
    [2]Baranovitch, Nimrod,2003,“From the Margins to the Centre: The Uyghur Challenge inBeijing”, The China Quarterly,2003(3), pp.726-750.
    [3]Baranovitch, Nimrod,2007,“Inverted Exile: Uyghur Writers and Artists in Beijing and the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ir Work”, Modern China,2007(4), pp.462-504.
    [4]Bentley, Arthur F.,1995,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A Study of Social Pressures, NewBrunswick (U. S. A.) and London (U. 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5]Bessette, Joseph.,1980,“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majority principle in republicangovernment”, in Goldwin, R. and W. shambra, How Democratic is the Constitution? Washington,D. 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p.102-116.
    [6]Bulte, Erwin and Nico Heerink, Xiaobo Zhang,2011,“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d ‘theMystery of Missing Women’: Ethnic Minorities and Male-Biased Sex Ratios”, Oxford Bulletin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1(1), pp.21-39.
    [7]Chan, Kam Wing,2010,“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There isNo Future as a Labourer; Returning to the Village has No Mea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0(3), pp.659-677.
    [8]Chung, Jae Ho and Tao-chiu Lam,2004,“China's "City System" in Flux: Explaining Post-MaoAdministrative Changes”, The China Quarterly,2004(4), pp.945-964.
    [9]Cornet, Candice,2010,“Fieldwork among the Dong national minority in Guizhou, China:Practicalities, obstacles and challenges”, Asia Pacific Viewpoint,2010(2), pp.135-147.
    [10]D. Putnam, Robert,1995,“Turning in, Tur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Capital in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1995(4), pp.664-683.
    [11]Dreyer, June Teufel,2006,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 (5th edition),Fla.: University of Miami.
    [12]Dryzek, John S.,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Dudley, L. and Jr. Poston, Shu Jing,1987,“The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Composition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87(4),pp.703-722.
    [14]Elster, Jon.,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Friedmann, John,2006,“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6(2), pp.440-451.
    [16]Goodin, Robert E. and Simon J. Niemeyer,2003,“When Does Deliberation Begin? InternalReflection versus Public Discussion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2003(4),pp.627-649.
    [17]Gu, Kai and Geoffrey Wall,2007,“Rapid urbanization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in China:The case of Hainan Island”,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2007(2), pp.158-170.
    [18]Hirst, Paul,2000,“Democracy and Governance”, in Pierre, Jon, eds., Debating Governance: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3-35.
    [19]Hutchison, Ray and Jerome Krase,2007, Ethnic landscapes in An urban world, Oxford: JALpress.
    [20]Kok, Peter and Ton van der Wiele, Richard McKenna, Alan Brown,2001,“A CorporateSocial Responsibility Audit within a Qua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 Journal of BusinessEthics,2001(3), pp.285-297.
    [21]Kooiman, Jan and Martijn van Vliet,1993,“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in KjellEliassen, A. and Jan Kooiman, eds., 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lessons from contemporaryEuropean experie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2]Li, Heming and Philip Rees,2000,“Population Displace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Area of the Yangtze River, Central China: Relocation Policies and Migrant View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2000(6), pp.439-462.
    [23]McKinnon, John,2010,“Ways of see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Participatory researchengagement in Yunnan, China, with ethnic minority Hani participants”, Asia Pacific Viewpoint,2010(2), pp.164-178.
    [24]Polanyi, Michael,1980, The logic of liberty: reflections and rejoinders, Chicago: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
    [25]Pyong, Gap Min,1992,“A Comparison of the Korean Minorities in China and Japa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92(1), pp.4-21.
    [26]Rhodes, R. A. W.,1994,“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Studies,1996(4), pp.652-667.
    [27]Rhodes, R. A. W.,2000,“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ierre, Jon, eds.,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54-90.
    [28]Richard, D., and M. Smith,2002,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in the United Kingdom,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Tocqueville, Alexis de,2010, Democracy in America,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Inc.
    [30]Turner, Sarah,2010,“Challenges and dilemmas: fieldwork with upland minorities in socialistVietnam, Laos and southwest China”, Asia Pacific Viewpoint,2010(2), pp.121-134.
    [31]Wolman, Harold and Michael Goldsmith,1992, Urban Politics and Policy: A ComparativeApproach,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32]Wood, Donna J.,1991,“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1991(4), pp.691-718.
    [33]Zhang, L. and Simon X. B. Zhao, J. P. Tian,2003,“Self-help in Housing and Chengzhongcunin China's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3(4),pp.912-93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