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宗派佛教”到“学派佛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其早期形态,是在华人重理性的“学问欲”之文化精神涵化下,洵以一种旨在探求真际之学派而奠定基础,其制度化宗教层面之建构,彼时尚未完备。经汤用彤、任继愈诸先生的研究,魏晋南北朝之佛教,当以“学派佛教”立名。所谓“学派佛教”者,其组织构成相对松散,具有开放性,在理论上呈现多元化,“爱吾师更爱真理”之士间出其中,即具备相近思想趣向与相似价值关怀维度之种种佛学学术群体。
     隋唐以降,佛教之各宗派门户逐渐形成,兹后之佛教,可名之“宗派佛教”。而所谓“宗派佛教”者,其社会组织相对稳定,具有严密的科层制和排他性,其理论渐趋教条化,必唯某一权威宗主之马首是瞻,也就是强调信仰至上的制度化宗教。
     然宗派佛教之发展,历经千余年,其“门户见深,入主出奴”等弊端,日趋严重,迨至清季,义学衰微,宗风不振,此种现象,诚可视为制度化宗教中僵化的组织制度与世俗因素,渐成思想活力之枷锁桎梏。当此状况,佛教如欲复兴,必须要寻回作为宗教最深层最本质的内涵,也就是恢复追问“无限”的精神渴求。反思隋唐以来宗派佛教的弊端,须重振中古学派佛教“求学问”的热忱,从“宗派佛教”归复“学派佛教”之源头活水,构成中国现代佛教思想的基本走向。
     现代中国“学派佛教”之创立,以五四前后的启蒙文化为时代背景,并以《大乘起信论》真伪之争为学派分化之契机,佛教从传统的宗派义学中发生了三系转型,依次为法相、华严、禅宗,分别由居士、学者、寺僧群体中蕴育而出,重振“学派佛教”之格度,开创时代佛教之新局面。
     首先,在此时期现代性文化的冲击下,立足于儒释道传统的中国学人们一直面临如何调适自身的思想体系,以迎合或争衡于西学的问题。从金陵刻经处到支那内学院一系的杨仁山、欧阳竟无、吕澂等居士学者,复兴了佛学传统中最具理性思辨特质的法相唯识学,他们立足于唯识,开展了对汉传佛教传统宗派的深入批判。就此一系佛学的主观出发点言,自然是希图正本清源以回归印度唯识学宗旨,但客观上则反映出一种发掘佛教体系内的理性成分以回应并争胜于西方科学理性的一种文化努力,他们倡导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结论后之研究”等方法建构,莫不显现如是用意。由此,唯识学构成一种现代性视阈下的“批判哲学”。
     其次,晚清以来,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的思想家,若谭嗣同、康有为、章太炎诸氏,多曾出入于佛学,尤对华严一系别有所衷。《大乘起信论》真伪之争发生后,作为典型“中国化”佛学的华严思想颇受争议,遂另觅途径,学统流入现代新儒家之中。现代新儒家所立足的理论模式,事实上一直仍在张之洞以来的“中体西用”思维框架内,他们的文化理想,是如何安立一个代表中国文化传统之优越性的主体作为“本位”,以吸纳、消化并“统驭”西学。其中,若早期的马一浮、熊十力,及较后的方东美、唐君毅等,皆立足斯目的,对华严思想大加阐扬,由此,华严宗思想在新儒家学者群体中实现了现代转型,构成了一种“本位哲学”。
     最后,作为制度化佛教的现代发展,也深刻受到了“学派佛教”复兴的影响和冲击,佛教学术精神对其之影响,便是“人间佛教”的创立,“人间佛教”是以禅宗为主体的寺僧教团在现代性潮流中的世俗化之发展结果,其诸多入世性之理论特点,亦均可追溯至中国禅宗思想。故“人间佛教”诚亦可视为禅宗的一种现代性转型。
     总体而言,中国现代“学派佛教”开展之源流,上承宗派佛教之义学传统,并由明清以来的文化思想、特别是清代儒家经学所奠定的学术范式而完成了其复兴的文化准备,并在西方启蒙理性的冲击下而呈现出来。20世纪初以来“学派佛教”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与现代性思潮的相互调适,亦应标志着中国佛教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路径。
In the initial stage, due to the cultural influence that the Chinese value the rational, th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s one way to truth, far away from the institutionalized religion. The studies of scholars, such as Sir Tangyongtong and Renjiyu, etc, point out the Buddhism in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could be named as "school Buddhism". As one academic community,"school Buddhism" has loose organization, open position and multiple theories.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sects of Buddhism were formed gradually. The rest of the Buddhism could be named as "sect Buddhism". As an institutionalized religion which puts Faith in the first,"sect Buddhism" has relatively stable organization, strict and exclusive classing, and dogmatized theor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the Buddhism became more and more rigid and exclusiv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had to face the most serious crisis of perishment. At that case, searching out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religion was the only way to revive Buddhism, also was to renew the spirit of pursuiting of the "infinite" Introspect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sect Buddhism" must reemphasize the academic pursuit of "school Buddhism" in the ancient times. Returning "sect Buddhism" to "school Buddhism" constitutes the basic trend of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i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it also takes the examination of Mahayana-Sraddhotpada-sastra as a time for school differentiation. Vijnana-vada, Hua-yan, Zen are developed by recluses, scholars, monks respectively, those revive "school Buddhism" and create a new phrase.
     Firstly, recluses, such as Yangrenshan, Ouyangjingwu, Lvcheng, etc, coming from the lineage of Jinling scriptural press and The Chinese Metaphysical Institute, revive Vijbana-vada which highlights the rational from Indian Buddhism. And depend on it, they carry out to criticize Chinese Buddhism. Although on the surface, they attempt to return to Indian Vijbana-vada, in the history view, their trying reflects the efforts to develop the rational in Buddhism, so as to meet the Western rational science.
     Secondly,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each school of radical ideologists, such as Tansitong, Kangyouwei, Zhangtaiyan, etc, all have researched Buddhism,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Hua-yan thought. As one kind of "Chinese Buddhism", Hua-yan has raised huge controversy after the examination of Mahayana-Sraddhotpada-sastra, but been accepted by Modern New Confucianism. The Modern New Confucianism hope Hua-yan can be a tool for advoc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refore, among them, Mayifu, Xiongshili in the early time, and Fangdongmei, Tangjunyi in the later, etc, are all full play Hua-yan thoughts.
     Finally, the founda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s one result of the academic spirit in Buddhism."Humanistic Buddhism" is a kind of secularization, much of its characteristics can be traced back to Zen. That's why the "Humanistic Buddhism" can be regard as a kind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Ze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school Buddhism" is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thoughts of "sect Buddhism", completely prepared with the culture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in Qing dynasty, and finally comes out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modern enlightenment. Since the early20's,"school Buddhism"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mutual accommodation with modern culture, it also mark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Buddhism in quite a long period.
引文
①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
    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③所谓“华严复兴”,自应与学界公认的“唯识复兴”一样,能够重新形成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广泛影响方可谓“复兴”。
    ④对此,论文的相关部分将有所介绍。
    ⑤见《禅学研究》(第六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⑥见《阅江学刊》,2009年第1期。
    ⑦见《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4期。
    ⑧ 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p68-75.
    ⑧参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167-169页。
    ⑨任继愈:《佛教研究的方法和方向》,见《任继愈禅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329页。
    ①参见[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1卷,关世谦译,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70页。
    ①八宗为大乘佛教之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②上述八宗再加上成实、俱舍二宗,则为十宗。此外尚有九宗、十一宗、十三宗之说,不赘。
    ③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89页。
    ④梁启超:《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见《梁启超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6页。
    ①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12页,90-98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23-24页。
    ③[美]托马斯·奥戴:《宗教社会学》,刘润忠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90页。
    ④汤用彤:《论中国佛教无“十宗”》,见《会通中印西》,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203页。
    ①任继愈:《汉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见《任继愈禅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92-93页。——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②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1页。
    ①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1页。
    ②[日]冢本善隆:《魏晋佛教的展开》,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244页。
    ③梁启超:《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见《梁启超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2-13页。
    ④就本文所涉及,举凡内学院居士、近代革新家、现代新儒家、倡导人间佛教者们,他们本来便是通常意义的学派。
    ⑤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派佛教”的整体状况中也可得到印证,若彼时对佛学感兴趣的士大夫,亦均被视作佛教人士。若《高僧传》卷七载:“度江以来,则王导、周顗、庾亮、王濛、谢尚、郄超、于坦、王恭、王谧、郭文、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顗,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并禀志归依,厝心崇信。”——事实上,这些人中的多数只是对佛教表示一定的好感,并在不同程度上研究过佛学。然就后世佛教史的撰述而言,这些人的有关思想早已被纳入为研究对象。甚至可以说,在当时“学派佛教”的环境下,某些僧人也未必以佛家之说为绝对律令,若刘宋时期撰写《白黑论》的沙门慧琳,对佛教的种种基本理论竟亦有所质疑,兹亦不影响其僧人身份。——而本论文中将作为考察对象的,若近代革新家、现代新儒家等文化群体,他们对待佛学之态度,亦多与魏晋好佛之士大夫绝相类似,将他们各视为“学派佛教”之一系,殆无疑问。
    ①[美]托马斯·奥戴:《宗教社会学》,刘润忠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90页。
    ②梁启超原注曰:《梁高僧传》卷七《竺道生传》:生著《佛性当有论》……等,笼罩旧说,妙有渊旨,而守文之徒,多生嫌嫉,与夺之声,纷然竞起。又六卷《泥洹》(即《涅槃》)先至京都,生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于是大本未传,孤明先发,独见忤众。于是旧学以为邪说,讥愤滋甚,遂显大众,摈而遣之……(生)投迹庐山,……众咸共敬服,后《涅槃》大本于至南京,果称阐提悉有佛性,与前所说合若符契。”读此可见长安旧侣之若何专制,与夫创立新说之若何忤俗,又可见远公之在庐山,实为当时佛教徒保留一自由天地也。
    ③梁启超:《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见《梁启超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45页。
    ①[美]托马斯·奥戴:《宗教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96-97页。
    ②奥戴所说宗教问题中主要五个二律背反为:其一,就动机而言,超越的,无利害关系的追求与趋利动机的二律背反。其二,象征意义则是超验的神圣形象同借助经验表述的例行公事的呆板形式的二律背反。第三是行政机构打造的秩序既保证了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将对终极的追求激发的变化与创造视作威胁,进一步使组织结构复杂而精致,从而变成自身发展的障碍。第四就是通常说的言意关系,为保证教旨的一致性,必须借用日常的语言表述超凡性的感召,以致言诠成为一种得言忘意,墨守陈规的程式,于是强调“言虽灭意,而意犹生言”。第五就权利而论,对具有感召力的神圣形象的皈依,原本基于信众的自愿,而制度化的宗教组织不仅规范信众的意愿,同时,组织的领袖又仰仗权利强化信仰,实现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国家,即宗教与权利的联结,随时随处表现宗教组织的张力与冲突。上述种种,无论对宗教组织,还是对社会,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功能上,这也是一种二律背反。——见氏著《宗教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98-109页。并参见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5页。
    ③梁启超:《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见《梁启超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5页。
    ④圣严:《禅的体验·禅的开示》,见《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4辑第3册,93页。
    ⑤敬安:《衡山清凉寺碑》,见《八指头陀诗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471页。
    ①[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金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4页。
    ②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5页。
    ③必须指出,吾人所理解的20世纪以来“学派佛教”的兴起,并非是对“宗派佛教”的全然替代,而是以之为能代表时代精神特点的佛学新思潮。——正如清代朴学之兴起后,亦不妨碍宋明理学的持续传承,然吾人今讲清代思想学术之特色者,必以朴学为宗。现代“学派佛教”与“宗派佛教”之关系,亦应如是。
    ④梁启超:《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见《梁启超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5页。
    ⑤其中居士与学者的身份,略有交叉,不过基本的分野还是清晰的,体现在佛学的研究方法上,学者的态度立足于求知而非基于信仰,是历史、理性的分析而非如居士群体的“结论后之研究”,重在知解而非信行。——参见麻天祥:《科学与理性的佛学百年》,见《佛学百年》,2008年,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1-12页。
    ⑥参见麻天祥:《科学与理性的佛学百年》,见《佛学百年》,2008年,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1-12页。
    ⑦应该指出,在近代早期,三个群体所认同的佛教学说,亦是互有交涉的。笔者认为,以《大乘起信论》真伪之争为分界,上述学派才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此论详诸后文。
    ①蔡培:《西学宜名为新学说》,载《新闻报》,1897年2月27日。
    ②范思祖:《华人宜习西学仍不能废中学论》,见《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二。
    ③冯自由:《政治学序言》,此及以上二则材料均转引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90-591页。
    ④参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24-26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56页。
    ①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71页。
    ①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5-17页。
    ①宋育仁编:《采风记》(清光绪刊本)卷三,第9-10页。
    ②参见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见许纪霖,宋宏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7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62页。
    ②章太炎:《清儒》,见《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476页。
    ③章太炎:《说林(下)》,见《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9页。
    ④章太炎:《清儒》,见《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473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64-65页。
    ②参见欧阳恩良:《晚清今文经学的嬗变》,见《云梦学刊》,2003年1期。
    ③康有为:《孟子微》,见《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页。
    ①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95页。
    ②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页。
    ③康有为:《孟子微》,见《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3页。
    ④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296页。
    ⑤笔者2004年前后曾撰《佛学研究的三个方法》一文,文中谓近现代若汤用彤、胡适、吕澂诸先生“以科学的考证为途径,追本溯源以观其流变,使佛教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可以完整地展现出来,此方法多受乾嘉汉学的影响”,这显然近于古文派的“我注六经”;而新儒家们多“将佛学本身视作一种开放的体系,继承了佛学中国化的趋势,亦多认为汉地诸宗的义理变异是佛学本身的创新与发展,他们以佛学为载体,以自创一新体系为目的”,这显然更近于今文派的“六经注我”。此系昔年少作所言,固不足道,篇末将对此问题再详作总结和分析。
    ①俞樾:《诸子平议》,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②笔者按:此言“和仲”,为古史传说时代主西方之官。尧命他居于西士昧谷,观察日落,劝导农作,确定秋分的时间。见《史记·五帝本纪》。
    ③邹伯奇:《论西法皆古所有》,见徐世昌主编:《清儒学案》(第9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4594-4595页。
    ①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253页。
    ②黄遵宪:《日本国志》(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777页。
    ③曾纪泽:《使西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62页。
    ④陈炽:《盛世危言序》,见郑观应:《盛世危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⑤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4页。
    ①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中国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见王沉森等:《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223-224页。
    ②参见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中国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见王汎森等:《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224-228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1页。
    ④张相:《佛学大纲序》,见谢无量:《佛学大纲》,扬州:广陵书社,1994年。
    ① [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何兆武译,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22页。
    ②[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何兆武译,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24页。
    ③[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何兆武译,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26-27页。
    ①[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128-129页。
    ②张芝联:《二十年来演讲录》,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168-169页。
    ③参见邓晓芒:《新批判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萧萐父:《文化反思答客问》,见《吹沙集》,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65页。
    ①鲁迅:《文化偏至论》,见《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8页。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见《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178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81页。
    ③鲁迅:《破恶声论》,见《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29页。
    ④参见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⑤麻天祥:《中国近代佛教的再思考》,见《云梦学刊》,2004年5期。
    ①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黄夏年编:《欧阳竟无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90页。
    ②张曼涛:《当代中国的佛教思想》,见《哲学与文化》月刊,1979年第六卷,323页。
    ①参见[美]克拉克:《东方启蒙:东西方思想的遭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13页,123页,120页。
    ②参见[法]梅谦立:《耶稣会士对中国佛教的早期研究》,见《汉语佛性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13-216页。
    ③现在看来,佛教的那些思想成分显然不能直接等同于“现代性”的因子,如果毫无顾忌地进行生硬的比附,恐怕也是有些浅薄的。彼时学者的这种理解,毋宁说是一种诠释学意义上的,为我所用式的解读,不过,对于佛教而言,存在能够使近人产生这种诠释向度的成分,本身已颇值得研究和思考了。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34页。
    ①[日]岛田虔次:《中国思想史研究》,邓红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73页。
    ②王氏且言:“世界学问,不出科学、史学、文学。故中国之学,西国类皆有之;西国之学,我国亦类皆有之,所异者,广狭疏密耳……由此学问之事,本无中西。”见氏著:《<国学从刊>序》,《观堂集林》(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76-877页。
    ③语出《孟子》,钱锺书亦有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笔者按:当代学界,多愿致力考索文化之差异,若中西之异,古今之异,此人与彼人之异,似无往而不异者。此种研究,虽亦有其价值意义,然谈异者竟多忘其同,古今圣哲之所关注,无外人类生存与宇宙终极之重大问题。举凡人类各族群之文化,虽地域有别,然生存之困境乃至终极之关怀,显非迥异,而思考主体“人”之思维先天结构,生理心理,日用常行,非有二致。故古今中西之学,固应同在异先,此显而易见者也。
    ④[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28页。
    ⑤[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28页。
    ⑥[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82页。
    ①太虚:《人生的佛教》,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3册,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238页。
    ②太虚:《评宝明君<中国佛教之现势>》,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25册,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03页。
    ③印顺:《中国禅宗史》,见《印顺法师著作集》40册,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4页。
    ①章太炎:《支那内学院缘起》,见黄夏年编:《章太炎集·杨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33页。
    ②美国人,即鲁迅先生所推崇的那本《中国人的气质》之作者。
    ③明恩溥:《中国的振拔》,107-108页。转引自[美]白德满:《太虚——人生佛教的追寻与实现》,郑清荣译,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8年,57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81页。
    ②鲁迅对于杨仁山的赞誉,见其弟子徐梵澄的回忆文章《星花旧影》;马一浮对杨仁山刻经事业的推崇,见其《尔雅台答问续编卷六·告书院学人书八》;陈撄宁对杨仁山思想的敬仰,见其《读<化声叙>的感想》一文。
    ③梁启超:《<大乘起信论>考证》,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934年,5页。
    ①转引自黄夏年:《<大乘起信论>研究百年之路》,见《普门学报》第6期,2001年。
    ②参见张曼涛编:《<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①吕澂:《起信与楞伽》,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294-303页。
    ②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346-356页。
    ③见程恭让:《<楞伽经>如来藏段梵本新译及对吕澂关于魏译相关经文批评的再批评》,见《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54-58页。
    ①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下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552页。
    ②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5页。
    ③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8-109页。
    ④欧阳竟无:《摄大乘论叙》,见《藏要叙经》,南京:金陵刻经处,2004年,29页。
    ①欧阳竟无:《维摩诘所说经叙》,见《藏要叙经》,南京:金陵刻经处,2004年,3页。
    ②欧阳竟无:《孔佛》,见《孔学杂著》,南京:金陵刻经处,2004年,11-12页。
    ③欧阳竟无:《大乘密严经叙》,见《藏要叙经》,南京:金陵刻经处,2004年,26-27页。
    ④王恩洋:《<大乘起信论>料简》,见张曼涛编:《<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15页。
    ①欧阳竟无:《杨仁山居士传》,见《内学杂著》(下),南京:金陵刻经处,2004年,1-2页。
    ②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90页。
    ③欧阳竟无对于华严、天台思想的批判,次章有关欧阳的专节将有具体介绍。
    ①吕澂:《大乘起信论考证》,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369页。
    ②吕澂:《楞伽如来藏章讲义》,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262-265页。
    ③《大正藏》卷31,第48页。
    ④《大正藏》卷31,第49页。
    ⑤吕澂:《楞伽如来藏章讲义》,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263-264页。
    ⑥吕澂:《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3)》,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1423页
    ①吕澂:《观行与转依》,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3)》,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1378页
    ①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太虚大师全书》9册(光盘版),新竹:印顺文教基金会,2006年,1377-1378页。
    ②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太虚大师全书》9册(光盘版),新竹:印顺文教基金会,2006年,1379页。
    ③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太虚大师全书》9册(光盘版),新竹:印顺文教基金会,2006年,1374页。
    ④太虚:《评<大乘起信论考证>》,见《太虚大师全书》25册(光盘版),新竹:印顺文教基金会,2006年,29-37页。
    ①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29册(光盘版),新竹:印顺文教基金会,2006年,9页。
    ②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7册(光盘版),新竹:印顺文教基金会,2006年,7页。
    ③印顺:《如来藏之研究》,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39册(光盘版),新竹:印顺文教基金会,2006年,247页。
    ④印顺:《印度之佛教》,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33册(光盘版),新竹:印顺文教基金会,2006年,281页。
    ①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7册(光盘版),新竹:印顺文教基金会,2006年,7-10页。
    ②圣严:《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为主》,见《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6-7页。
    ①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见《饮冰室合集》专集23,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页。
    ②梁启超:《<大乘起信论>考证》,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934年,第4-5页。
    ①梁启超:《<大乘起信论>考证》,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934年,第85页。
    ②马一浮:《涵养致知与止观》,见《马一浮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93-94页。
    ③熊十力:《致吕澂(1943年4月7日)》,见《熊十力论学书札》,上海,上海书店,2009年,23页。
    ①参见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19-241页。
    ②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20页。
    ①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359页。
    ②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4页。
    ③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6页。
    ④本文划分此三系佛学思想,各有其深厚之渊源和复杂的流变之过程,并非因一某时机而突然产生的,故本文谓三系思想以《大乘起信论》真伪之公案为契机“呈现”,是清晰化地表现出来的意思。
    ①参见拙文:《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见《法音》,2009年第3期。
    ①《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见《大正藏》,第50册,225页。
    ②圣严:《禅的体验·禅的开示》,见《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4辑第3册,93页。
    ①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4-16页
    ②《卍新纂续藏经》,第65册,369页。
    ③《形新纂续藏经》,第65册,371页。
    ④《宗门语不可乱拟》,见《卍新纂续藏经》,第68册,591页。
    ⑤黄宗羲:《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见《黄宗羲全集》第10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528页。
    ①《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十九,见《卍新纂续藏经》73册,602页。
    ②《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二十,见《卍新纂续藏经》73册,603页。
    ③《示李居士》,见《卍新纂续藏经》68册,586页。
    ④《竹窗随笔·经教》,见《莲池大师全集》(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403页。
    ⑤《杂问一章》,见《莲池大师全集》(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山版社,2011年,1784页。
    ⑥智旭:《灵峰宗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65页。
    ⑦参见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59-160页。
    ⑧《卍新纂续藏经》53册,917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①《卍新纂续藏经》55册,420页
    ②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60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2-53页。
    ②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见《胡适文存》一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285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89页。
    ④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见《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6-167页。
    ①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86页。
    ②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册,转引自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8页。
    ③参见释圣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49页。
    ①以上征引智旭之《辟邪集》均据网络版。
    ②释圣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54页。
    ③见章太炎:《建立宗教论》,见《章太炎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212页。
    ①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释氏学堂内班课程刍议》,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37页。
    ②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与夏穗卿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07页。
    ③吕澂:《亲教师欧阳先生事略》,见《欧阳渐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425页。
    ①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7页。
    ②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7页。
    ①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见《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511页
    ②若林镇国的《空性与现代性——从京都学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诠释学》(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唐忠毛的《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均在此方面作出了颇具启示的比较研究。
    ①欧阳竟无:《杨仁山居士事略》,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93页。
    ②欧阳竟无:《杨仁山居士事略》,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94页。
    ③参见武延康、纯一编:《杨仁山居士年谱初稿》(未刊本),第21页。转引自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通史》(第十四卷),201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48页。
    ④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释氏学堂内班课程刍议》,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37页。
    ⑤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与日本南条文雄书二十二》,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44页。
    ①欧阳竟无:《杨仁山居士事略》,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95页。
    ②若蔡元培主持北大,开启“兼容并包”之一代新风,厥功甚伟,而蔡氏亦不以专门的学术研究名世。
    ③[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王雷泉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9页。
    ④参见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81页。
    ⑤《上欧阳中鹄书十》,见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468页。
    ⑥楼宇烈:《中国近代佛学的振兴者——杨文会》,见《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
    ①关于杨仁山“教尊贤首”之宗趣,论文第二部分讲华严学时将再系统介绍。
    ②杨仁山:《阴符经发隐》,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68页。
    ③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与郑陶斋书》,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06页。
    ④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三身义》,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31页。
    ⑤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般若波罗密多会演说三》,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42页。
    ⑥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与李澹缘书一》,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11页。
    ⑦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重刊净士四经跋》,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67页。
    ⑧欧阳竟无:《杨仁山居士事略》,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95页。
    ①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答释德高质疑十八问》,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81页。
    ②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佛学研究会小引》,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40页。
    ③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与陈仲培书》,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①杨仁山:《十宗略说》,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4页。
    ②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与夏穗卿书》,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07页。
    ③欧阳竟无:《(瑜伽师地论)叙》,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83页。
    ①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与释幻人书二》,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94页。
    ②杨仁山:《评小粟栖<念佛圆通>》,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74页。
    ③蓝吉富:《吕澂居士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见《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④吕澂:《亲教师欧阳先生事略》,见《欧阳渐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425页。
    ①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6-37页。
    ②欧阳竞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7页。
    ①欧阳竟无:《<内学>叙》,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70-80页。
    ②欧阳竟无:《再答陈真如书》,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58-359页。
    ③欧阳竟无:《支那内学院院训释》,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08页。
    ①熊十力:《与梁漱溟论宜黄大师》,见《中国哲学》第1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9页。
    ②欧阳竟无:《孔佛概论之概论》,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28页。
    ③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599-600页。
    ①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页。
    ②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页。
    ③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页。
    ①欧阳竟无:《以俗说真之佛法谈》,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3页。
    ②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页。
    ③欧阳竟无:《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辞》,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5页。
    ④欧阳竟无:《今日之佛法研究》,见《欧阳竞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9页。
    ①赵林:《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奥古斯丁主义与托马斯主义》,见《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1期,28页。
    ②龚隽:《欧阳竟无思想中的三个论题》,见《哲学研究》,1999年第12期,52页。
    ①欧阳竟无:《今日之佛法研究》,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0贞。
    ②欧阳竟无:《摄大乘论叙》,见《藏要叙经》,南京:金陵刻经处,2004年。
    ③欧阳竟无:《辨唯识法相》,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92页。
    ①欧阳竟无:《<瑜伽师地论>叙》,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61页。
    ②欧阳竟无:《瑜伽真实品叙》,见《藏要叙经》,南京:金陵刻经处,2004年。
    ①参见程恭让:《抉择于真伪之间——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44-145页。
    ②欧阳竟无:《复张君劢书》,见《欧阳大师遗集》第二册,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年,1796页。
    ①欧阳竟无:《(大般涅槃经)叙》,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55页。
    ②欧阳竟无:《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叙》,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24页。
    ③郭朋,廖自力,张新鹰:《中国近代佛学思想史稿》,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71页
    ④欧阳竟无:《辨二谛三性》,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87-88页。
    ⑤欧阳竟无:《辨二谛三性》,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89页。
    ⑥欧阳竟无:《复张君劢书》,见《欧阳大师遗集》第二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年,1796页。
    ①欧阳竟无:《孔佛概论之概论》,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28页。
    ②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41页。
    ③吕澂:《观行与转依》,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3)》,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1378页
    ①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7页。
    ②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40页。
    ③欧阳竟无:《(大般涅槃经)叙》,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56页。
    ①欧阳竟无:《<大般涅槃经>叙》,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58页。
    ②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6-37页。
    ③参见刘成有:《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153-154页。
    ④吕澂:《亲教师欧阳先生事略》,见《欧阳渐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425页。
    ①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6页。
    ②蔡元培:《<鲁迅全集>序》,见《石头记索引》,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122-123页。
    ①转引自释纯一:《追忆吕澂先生》,网络版。
    ①蓝吉富:《吕澂居士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见《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②赵朴初:《吕激先生悼词》,网络版。
    ①吕澂:《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3)》,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1417-1418页。
    ②欧阳竟无:《孔佛概论之概论》,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28页。
    ③吕澂:《楞伽如来藏章讲义》,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262-265页。
    ④《大正藏》31册,48页。
    ①吕澂:《楞伽如来藏章讲义》,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263-264页。
    ②吕澂:《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3)》,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1423页。
    ③吕澂:《观行与转依》,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3)》,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1378页。
    ④吕澂:《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3)》,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1418页。
    ①吕澂:《起信与楞伽》,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293页。
    ②吕澂:《楞严百伪》,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370页。
    ③吕澂:《楞严百伪》,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370页。
    ①吕澂:《大乘起信论考证》,见《吕激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369页。
    ②吕澂:《禅学述原》,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396-409页。
    ①吕澂:《禅学述原》,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400页。
    ②参见林镇国:《形上学、苦难与解脱——“批判佛教”论争的反思》,见[美]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主编:《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07-308页。
    ①吕澂:《观行与转依》,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3)》,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1378页。
    ②印顺:《印度之佛教》,新竹:正闻出版社,1985年,268页。
    ③巨赞:《探讨中国佛学有关心性问题的书札》,见《巨赞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303页。
    ①参见周贵华:《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202-206页。
    ②参见[日]松本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参见拙文:《近代学者的菩提达磨研究——以汤用彤先生为中心的考察》,《井冈山大学学报》,2008年5期。
    ①吕澂:《禅宗——唐代佛家六宗学说略述之三》,见《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69-371页。
    ②吕澂:《禅学述原》,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401页。
    ③在《禅学述原》中这里吕澂先生是先断定了道信思想的所有特质皆来源于《起信》。而事实上,一个学人思想的形成,肯定是复杂多源的。——后来吕徵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P.207)中,则明确指出道信思想“还吸收了《楞伽》以外的当时比较流行的《无尽意经》《法华经》《维摩经》《般若经》等”。
    ④《大正藏》第85册,1685页。
    ①《大正藏》第47册,82页。
    ②吕澂:《谈谈初期禅宗思想的几个问题》,见《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09页。
    ③吕澂:《大乘起信论考证》,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369页。
    ①吕澂:《禅学述原》,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408页。
    ②吕澂:《禅宗——唐代佛家人宗学说略述之三》,见《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69-371页。
    ③《大正藏》第37册,377页。
    ④《大正藏》第37册,529页。
    ⑤参见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2页。
    ①吕澂:《禅学述原》,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408-409页。
    ①吕澂:《禅宗——唐代佛家六宗学说略述之三》,见《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70页。
    ②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61-263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04页。
    ①《宗门语不可乱拟》,见《卍新纂续藏经》第68册,591页。
    ②释敬安:《衡山清凉寺碑》,见《八指头陀诗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471页。
    ①刘成有:《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188页。
    ①任继愈:《<汉译佛教经典哲学>评介》,见凤凰出版社网站。
    ②汤用彤:《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见《会通中印西》,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11页。
    ③吕澂:《缘起与实相(上)》,见《吕澂佛学论著选集(3)》,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1343页。
    ①参见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参见[美]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主编:《修剪菩提树一一“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日]松本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周作人:《望越篇》,转引自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1页。
    ②唐忠毛:《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页。
    ③[美]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主编:《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66页
    ①参见宋立道:《现代佛教——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见觉醒编:《佛教与现代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②[英]关大眠:《佛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7页
    ①杜继文:《中国华严宗通史序》,见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①[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1卷,关世谦译,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8-19页。
    ②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121,129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1-2页。
    ②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11页。
    ③《大正藏》第50册,732页。
    ①参见方立天:《法藏》,见《方立天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3-14页。
    ②《大正藏》第30册,703页。
    ①《大正藏》第45册,499页。
    ②《大正藏》第45册,499页。
    ③《大正藏》第45册,499页。
    ④《大正藏》第45册,499页。
    ①方立天:《法藏》,见《方立天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0-81页。
    ②《大正藏》第45册,499页。
    ③《大正藏》第31册,135页。
    ①参见霍韬晦:《唯识五义》,见《华岗佛学学报》第6期,1983年,319页。
    ②《大正藏》第45册,499页。
    ①参见方立天:《法藏》,见《方立天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5-86页。
    ②《大正藏》第45册,499页。
    ③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124页。
    ①《瑜伽论记》原文有错乱,日本最澄(767-822)撰《法华秀句》引此文作:“《大庄严论》第二卷云:无佛性人谓常无性人。欲来之时,诸大德论无性人,云:若至本国必不生信,愿于所将论之内,略去无佛性之话。戒贤呵云:弥离车人!解何物而辄为彼指?”(见蓝吉富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网络版)
    ①《大正藏》,第45卷,484页。
    ②《大正藏》,第45卷,485-488页。
    ①《大正藏》,第45卷,637页
    ②《大正藏》,第45卷,484页。
    ①参见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2页。
    ②杜继文:《中国华严宗通史序》,见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③参见[日]龟川教信:《华严学》,释印海译,新竹:无量寿出版社,1988年,10页。
    ④《大正藏》第45册,514页。
    ①《大正藏》第45册,620页。
    ②《大正藏》第36册,702页。
    ③《大正藏》第9册,450页。
    ①《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见《大正藏》第45卷,503页。
    ②《大正藏》,第45卷,515页。
    ③参见方立天:《法藏》,见《方立天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2页。
    ①参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96页。
    ②《大正藏》,第45卷,508页。
    ③《大正藏》,第45册,507-508页。
    ④《大正藏》,第45卷,507页。
    ⑤参见魏道儒:《华严宗的性起学说》,见《华严学与禅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74页。
    ①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411页。
    ②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见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25页。
    ③谭嗣同:《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56页。
    ④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17年8月23日),见《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85页。
    ①黄夏年编:《章太炎集·杨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63-64页。
    ②《大正藏》第10册,844-846页。
    ③《大正藏》第10册,32页。
    ①参见周贵华:《普贤愿行与净土——以华严系经为中心》,见魏道儒等编:《普贤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85-186页。
    ②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下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321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④《大正藏》第10册,846页。
    ①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下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255页。
    ②《大正藏》第9册,489页。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84-185页。
    ④谭嗣同:《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53-254页。
    ①认为《华严经》与华严宗之义理有根本不同的现当代学者,似惟吕澂先生一人,他说“华严宗和《华严经》各有分际,是不应混同的”,认为华严宗人在“法界缘起”的诠释角度上抛弃了《华严经》中的社会平等思想,成为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工具(见其《华严宗——唐代佛家六宗学说略述之二》一文)。不过从他的文章看,此观点的提出,立足于他隐含的立足于唯识学的宗派立场——他特别强调“转依”(即转识成智)这个唯识学理念,但《华严经》事实上是如来藏系经典,虽亦被唯识宗人认可,但内中并无“转依”方面的内容。就此问题,吕澂先生的论述角度,存在“以宗教说明历史”的先入之见,颇显牵强。——我们上文提及,“法界缘起”的义理来源是《华严经》的“如来性起”,“如来性起”本是从佛境界上讲的。而华严宗人根据“性起”讲的“法界缘起”,则成了解释当下一切现象的世界观。这虽然有些过度诠释的倾向,不过从《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论说来看,也完全能说得通,显然不能说是彻底违反了经义。
    ①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下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56页。
    ②魏道儒:《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见《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365页。
    ③魏道儒:《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见《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374页。
    ① [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76-77页。
    ②一玄在《读华严经记》长文中,便梳理了“十玄无碍”和“六相圆融”的经典依据,甚为充分,可以参考。见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华严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15-184页。
    ③杨仁山:《阴符经发隐》,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68页。
    ④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0页。
    ⑤杨仁山:《与日本南条文雄书二》,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27页。
    ①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53页。
    ②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页。
    ③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1页。
    ④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6-17页。
    ⑤《大正藏》第46册,774页。
    ⑥《大正藏》第45册,483页。
    ⑦《大正藏》第9册,616页。
    ①杨仁山:《与释幻人书二》,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93页。
    ②杨仁山:《起信论真妄生来法相图跋》,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67页。
    ③杨仁山:《与郑陶斋书》,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06页。
    ④参见吕澂:《华严宗——唐代佛家六宗略述之二》,见《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979年,353-368页。
    ⑤参见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403-513页。
    ⑥杨仁山:《与陈仲培书》,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00页。
    ①杨仁山:《等不等观杂录·学佛浅说》,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33页。
    ②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7页。
    ③杨仁山:《重刊净土四经跋》,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66-267页。
    ④杨仁山:《与陈仲培书》,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00页。
    ⑤杨仁山:《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略论》,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4-65页。
    ⑥杨仁山:《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略论》,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4页。
    ⑦杨仁山:《代陈栖莲答黄掇焦书一》,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22页。
    ① 《大正藏》第10册,846页。
    ②《大正藏》第10册,846页。
    ③杨仁山:《十宗略说》,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5页。
    ④杨仁山:《十宗略说》,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页。
    ⑤杨仁山:《坛经略释》,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73页。
    ⑥徐文蔚:《香华庄严杂著》,天津:天津刻经处,1931年,14页。
    ⑦杨仁山:《论语发隐》,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57
    ①杨仁山:《阴符经发隐》,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68页。
    ②杨仁山:《道德经发隐》,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78页。
    ①杨仁山:《道德经发隐》,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78-179页。
    ②杨仁山:《学佛浅说》,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32-233页。
    ③杨仁山:《贤首法集叙》,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58
    ①杨仁山:《华严部佛学书目》,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杨仁山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44页。
    ②罗琤:《金陵刻经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58-181页。
    ①净源为宋代华严宗人。
    ②今《大正藏》等通行本为六卷本
    ③今《大正藏》等通行本为十二卷本
    ④欧阳竟无:《杨仁山居士传》,见《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79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76页。
    ②麻天祥:《晚期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423页。
    ③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89页。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57页。
    ②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461页。
    ③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461页。
    ④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十》,见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468页。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47页。
    ②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57页。
    ③谭嗣同:《致汪康年·三》,见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493页。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73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79页。
    ③熊十力:《读经示要》,见《熊十力全集》第3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55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360页。
    ⑤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493页。
    ⑥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33页。
    ⑦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17页。
    ⑧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佛学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413页。
    ⑨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上海:上海书店,第5页。
    ①马克思本人的著作里并没有提到任何与将哲学史机械划分为唯心、唯物二元对立的东西,有人考证其来源是出自前苏联总管意识形态的口丹诺大(1886-1948)为迎合斯大林的意旨,在1940年代正式提出。参见张亮:《政治的逻辑与哲学史——重读日丹诺夫1947年6月24日的讲话》,《学术界》2006年3期。
    ②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93页。
    ③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91页。
    ④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228-229页。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31页。
    ②[日]岛田虔次:《关于中国近世的主观唯心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见《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7页。——需要说明的是,岛田先生自然也是不赞成那种唯物、唯心的划分法的,他这里的话颇带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味道。
    ③《大正藏》,第45册,710页。
    ④参见[日]小野泽精一等编:《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329-330页。——该书关于唐代宗密的部分为镰田茂雄所撰。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90页。
    ②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54页。
    ③这里参考和采纳了蔡日新《浅析<仁学>的哲学思想框架》一文的观点(见《船山学刊》1997年第1期),唯蔡氏将这里分解为九个层次,似是无心之误,另外对于“天”的理解笔者与蔡氏亦有出入。
    ④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51-352页。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70页。
    ②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92页。
    ③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93页。
    ④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93-294页。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92页。
    ②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39页。
    ③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12-313页。
    ④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13页。
    ⑤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15页。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57页。
    ②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71页。
    ③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557页。
    ④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556页。
    ⑤谭嗣同所谓的“仁”出自宋明儒学“万物一体之仁”之传统,对此,岛田虔次在其《关于中国近世的主观唯心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中论述透辟,参见其《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3-52页。
    ⑥[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转引自麻天祥:《佛学与人生——近代思想家的佛学思想》,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40页。
    ⑦康有为治学独断草率之问题,其弟子梁启超亦不讳言,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66页。
    ⑧康有为为了标榜自我而多篡改史实而伪造史料之处,今人研究颇多,证据丰富。可参见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⑨转引自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21页;萧书注释谓出自陆乃翔、陆敦骙等著《南海康先生传》,经笔者核查该书无此语,待考。
    ①康有为:《我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1页。
    ②康有为:《我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页。
    ③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见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4页。
    ④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通史》第14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64页
    ⑤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66-67页。
    ⑥参见朱维铮:《从<实理公法全书>到<大同书>》,见《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241-243页。
    ⑦康有为:《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350页。
    ①康有为:《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11页。
    ②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738页。
    ③康有为:《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341页。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68页。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69页。
    ⑥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737页。
    ①朱维铮:《康有为大同论二种·导言》,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33页。
    ②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见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25页。
    ③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3页。
    ④康有为:《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88页。
    ①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见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17页。
    ②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见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11页。
    ③杜继文:《中国华严宗通史序》,见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④其弟子鲁迅先生语,见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66页。
    ⑤[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1卷,关世谦译,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8-19页。
    ⑥[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1卷,关世谦译,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19页。
    ⑦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67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79页。
    ②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见《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66页。
    ③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见《鲁迅回忆录(上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248页。
    ④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录》,见《章太炎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45页。
    ⑤此段及以下的关于章太炎在佛学方面之编年经历,主要参考和引用章念驰:《章太炎与佛教的关系及其佛学特色》,见《我的祖父章太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9-93页。
    ①章太炎:《答铁铮》,见《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374-375页。
    ①章太炎:《答铁铮》,见《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370页。
    ②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见《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66-167页。
    ③章太炎:《人无我论》,见《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29页。
    ④章太炎:《建立宗教论》,见《章太炎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12页。
    ⑤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录》,见《章太炎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45页。
    ⑥《大正藏》第9册,476页。
    ①章太炎:《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序》,见《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487-488页。
    ②章太炎:《齐物论释》,见《章太炎全集》第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4页。
    ①章太炎:《齐物论释》,见《章太炎全集》第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31页。
    ②章太炎:《菿汉三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78页。
    ③章太炎:《齐物论释》,见《章太炎全集》第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31-33页。
    ①《大正藏》第45册,504负。
    ②章太炎:《齐物论释》,见《章太炎全集》第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32页。
    ③《大正藏》第45册,507-508页。
    ①章太炎:《齐物论释》,见《章太炎全集》第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32页。
    ②章太炎:《章太炎演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07-108页。
    ③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见《欧阳竞无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90页。
    ①章太炎:《齐物论释》,见《章太炎全集》第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36页。
    ②见《大正藏》第35册,115页。
    ③章太炎:《建立宗教论》,见《章太炎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98页。
    ④在华严宗人看来,“一性起”即法界缘起;但章太炎的用法是附加了自己将之融合如来藏真常心体系之后的理解,太炎讲“性起”,应是与传统的法界缘起示以区别。
    ①章太炎:《章太炎演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08页。
    ①《大正藏》第45册,637页。
    ②《大正藏》第45册,637页。。
    ③《大正藏》第35册,215页。
    ①关于《起信论》与华严学的关系问题,参见萧萋父译释:《大乘起信论》,高雄:佛光出版社,2009年,217-218页。
    ②[日]岛田虔次:《中国思想史研究》,邓红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73页。
    ①参见郑大华:《马一浮》,见《中国历代思想家(现代卷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18-19页。
    ②按:郑大华著之《马一浮》中谓般若学会创于1924年,误,马氏于《般若会约》文末所署年份为甲寅,甲寅年应为1914年。
    ③马一浮:《般若会约》,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862页。
    ④马一浮:《般若会约》,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867页。
    ①马一浮:《般若会约》,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865页。
    ②马一浮:《般若会约》,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863页。
    ③参见郑大华:《马一浮》,见《中国历代思想家(现代卷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10-11页。
    ④马一浮:《语录类编》,见《马一浮集》第三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1089页。
    ⑤马一浮:《语录类编》,见《马一浮集》第三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1089页。
    ⑥参见陈永革:《马一浮对佛教心法的知性诠释:以华严禅为例》,见吴光编:《马一浮思想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299-300页。
    ⑦马一浮:《四书序写本跋》,见《马一浮集》第二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117页。
    ①马一浮:《答某上座》中所引来书,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745页。
    ②马一浮:《示王紫东》,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608页。
    ③参见邓新文:《马一浮六艺一心论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9页。
    ④马一浮:《观象卮言》,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452页。
    ⑤马一浮:《答金蓉镜》,见《马一浮集》第二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494页。
    ①马一浮:《致蒋再唐》,见《马一浮集》第二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502-503页。
    ②马一浮:《论语大义七(易教下)》,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188页。
    ③马一浮:《论六艺统摄于一心》,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20页。
    ④马一浮:《太极图说赘言》,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713页。
    ⑤马一浮:《举六艺明统类是始条理之事》,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25页。
    ⑥马一浮:《举六艺明统类是始条理之事》,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25页。
    ⑦马一浮:《拟浙江大学校歌》,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99页。
    ⑧马一浮:《太极图说赘言》,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713页。
    ①马一浮:《太极图说赘言》,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713-714页。
    ②参见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③马一浮:《释至德要道》,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223页。
    ④参见马一浮:《释五孝》,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235页。
    ⑤马一浮:《春秋教(下)》,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209页。
    ⑥马一浮:《涵养致知与止观》,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81页。
    ⑦马一浮:《示张立民》,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560页。
    ①马一浮:《释三才》,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240页。
    ②马一浮:《尔雅台答问续编·示语一》,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567页。
    ①熊十力:《船山学自记》,见《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页。
    ②熊十力:《心书·自序》见《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页。
    ③熊十力:《张纯一存藁序》,见《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7页。
    ④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壬辰删定记》,见《新唯识论》,上海:上海书店,2008年,113页。
    ①参见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8-9页。
    ②马一浮:《新唯识论序》,见《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9-40页。
    ③熊十力:《摧惑显宗记》(托名“黄庆”述),上海:上海书店,2008年,99页。
    ①蔡元培:《新唯识论序》,见《熊十力全集(卷二)》,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4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见《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280-281页。
    ③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休文本),见《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23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50页。
    ②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见《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27页。
    ③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见《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27页。
    ④太虚:《略评<新唯识论>》,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25册,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44页。
    ①盂令兵:《论熊十力哲学体系中的华严宗思想特征》,见《中国文化论坛》2004年3期,124页。
    ②参见熊十力:《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13-314页。
    ③熊十力:《新唯识论问答》,见《熊十力全集(卷八)》,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209页。
    ④熊十力:《十力语要·与汤锡予》,见《熊十力全集(卷四)》,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235-236页。
    ①熊十力:《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08页。
    ②吕澂、熊十力:《辩佛学根本问题:吕澂、熊十力往复函稿》,见《中国哲学》第1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72页。
    ③熊十力:《原儒》,见《熊十力全集(卷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23页。
    ④石峻:《熊十力先生的思想道路》,见《玄圃论学集——熊十力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55-56页。
    ⑤冯友兰:《怀念熊十力先生》,见《玄圃论学集——熊十力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31页。
    ①方东美:《方东美先生演讲集》,台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55页。
    ②方东美:《哲学三慧》,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4页。
    ③方东美:《哲学三慧》,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5页。
    ①方东美:《哲学三慧》,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10页。
    ②许逖:《雪涕终宵哭先生——悼东美恩师》,见《哲学与文化月刊》第四卷第8期。
    ③方东美:《与熊子贞先生论佛学书》,见《中国大乘佛学》,台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653页。
    ④参见李安泽:《生命理境与形而上学——方东美哲学的阐释与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46页。
    ⑤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251页。
    ①参见蒋国保,余秉颐:《方东美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63-64页。
    ②杨士毅:《方东美先生纪念集》,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83页。
    ③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323页。
    ①方东美:《方东美先生演讲集》,台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291页。
    ②韩路易:《方东美先生哲学研讨会主题致辞》,台北,1987年。
    ③方东美:《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之疏离”》,见《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07页。
    ④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下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194页。
    ⑤方东美:《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之疏离”》,见《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07页。
    ①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下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第30-31页。
    ②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163页。
    ③参见李志军:《疏离与圆融——方东美华严宗教哲学研究》(博士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Ⅱ页。
    ④参见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19-21页。
    ①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2页
    ②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年,172页。
    ③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388页。
    ④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398页。
    ①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402页。
    ②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413页。
    ③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120页。
    ④笔者按:此“它”指华严哲学。
    ⑤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125页。
    ①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册,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129页。
    ②胡适:《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见《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92页。
    ③任继愈:《朱熹与宗教》,见《任继愈禅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96页。
    ④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3页。
    ⑤王国维:《<国学丛刊>序》,《观堂集林》(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75页。
    ①转引自张云江,李玉芳,朱丽晓:《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略论唐君毅先生对中国佛教思想发展历程的诠释》,见《宗教学研究》,2005年4期。
    ②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466页。
    ③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98页。
    ④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94页。
    ⑤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476页。
    ①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469页。
    ②参见李杜:《唐君毅》,见《中国历代思想家》现代(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394页。
    ③笔者昔年亦曾有此种类似的体悟,虽不敢妄比于前贤,然此种经验,诚心灵求索历程中之弥足珍贵者。
    ④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478页。
    ⑤参见郭齐勇:《熊十力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252页。
    ⑥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自序),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5页。
    ①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45页。
    ②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667页。
    ③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361-362页。
    ④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77页。
    ⑤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213-214页。
    ①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215页。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540页。
    ③张曼涛:《当代中国的佛教思想》,见《哲学与文化》月刊,1979年第六卷,323页。
    ④张曼涛:《当代中国的佛教思想》,见《哲学与文化》月刊,1979年第六卷,324页。
    ⑤唐君毅(执笔):《中国文化与世界》,见《唐君毅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515页。
    ⑥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自序,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1页。
    ①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9-10页。
    ②参见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自序,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1-2页。
    ③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259页。
    ④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183页。
    ①参见徐嘉:《现代新儒家与佛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62页。
    ②参见张云江:《心通九境——唐君毅与华严宗》(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28页。
    ③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280页。
    ④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264页。
    ⑤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264-265页。
    ①参见张云江:《心通九境——唐君毅与华严宗》(硕十学位论文),2005年,35-36页。
    ②唐君毅:《理想的人文世界》,见《中国哲学思想论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260页。
    ③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481页。
    ④参见单波:《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266页
    ①参见李杜:《唐君毅》,见《中国历代思想家》现代(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413-414页。
    ②吴有能:《从多元文化的视点论新儒学的当代相关性——以唐君毅先生的判教观为中心》,见《儒学与21世纪中国——构建、发展“当代新儒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365页。
    ③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4页。
    ①参见[韩]金忠烈:《华严宗思想背景及其理论构造》,见《华严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33-134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1页。
    ③[日]荒木见悟:《佛教与道教(序论)》(杜勤,舒志田等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2-3页。
    ①[日]荒木见悟:《中国佛教基本性格的演变》,见《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廖肇亨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43页。
    ②[日]荒木见悟:《中国佛教基本性格的演变》,见《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廖肇亨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44页。
    ③[日]荒木见悟:《佛教与道教》(杜勤,舒志田等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4页。
    ④[日]荒木见悟:《佛教与道教(序论)》(杜勤,舒志田等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3页。
    ⑤[日]荒木见悟:《佛教与道教》(杜勤,舒志田等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7页。
    ①章太炎:《诸子学略说》,见《章太炎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62页。
    ②特别是所谓“第二代新儒家”中,与国民党专制政权文化宣传的某些合作,甚至有意迎合,如所周知,显然亦不能回避。
    ③任继愈:《武则天与宗教》,见《任继愈禅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24-125页。按:着重号系笔者所加。
    ①参见[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28页,133页。
    ②这里的“上帝”显然可以理解为任何宗教中的超自然力量。
    ③L·希纳:《经验研究中的世俗化概念》,转引自[美]冯德麦登:《宗教与东南亚现代化》,张世红译,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12页。
    ④太虚:《人生的佛教》,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3册,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328页。
    ①太虚:《人生佛教开题》,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3册,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219页。
    ②印顺:《佛在人间》,见《印顺法师著作集》14册,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23-24页。
    ③赵朴初:《佛教常识笞问》,网络版。
    ①约翰·北川:《原始宗教、古典宗教与现代宗教》,转引自[美]白德满:《太虚——人生佛教的追寻与实现》,郑清荣译,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8年,299-300页。
    ②参见[美]白德满:《太虚——人生佛教的追寻与实现》,郑清荣译,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8年,301页。
    ③可参见昆恩(Christopher S. Queen)与金恩(Sallie B. King)等编辑的《人世佛教:亚洲的佛教解放运动》一书(Engaged Buddhism:Buddhist LiberaTion Morements in Asia.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
    ④[英]关大眠:《佛学》,郑柏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7页。
    ①宋立道:《现代佛教: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见觉醒编:《佛教与现代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②[美]白德满:《太虚——人生佛教的追寻与实现》,郑清荣译,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8年,302-303
    ①太虚:《评宝明君<中国佛教之现势>》,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25册,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03页。
    ①胡适:《中国禅学的发展》,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0页。
    ②胡适:《中国禅学的发展》,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9-40
    ①欧阳竟无:《心学大意》,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欧阳竟无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76-77页。
    ②胡适:《中国禅学的发展》,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0页。
    ③胡适:《答汤用彤教授书》(1928.7.21),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6页。
    ①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14页。
    ②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2页。
    ③张中行:《禅外说禅》,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2页。
    ①张中行:《禅外说禅》,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2页。按:张中行所引文依据为《坛经》宗宝本。
    ②见《五灯会元》,《人正藏》80册,127页。
    ③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36页。——以下《坛经》引文均依敦煌本。
    ①参见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37页。
    ②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60-61页。
    ③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40页。——按,传世宗宝本《坛经》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亦此意义,且更为人所熟知。
    ④参见钱穆:《中国思想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4年,170-171页。
    ①钱穆:《<六祖坛经>大义》,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四),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156-157页。
    ②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29页。
    ③印顺:《中国禅宗史》,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4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4页。
    ④赖永海:《佛学与儒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218页。
    ⑤《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见《大正藏》47册,929页。
    ①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43页。
    ②[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34页。
    ③[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34页。
    ④[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王雷泉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⑤“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这两个概念并用于太虚的著作中,就其本人而言,应倾向于“人生佛教”对于二者的同异,笔者同意邓子美教授的看法,即均针对于佛教教理的革新,就个人而言是“人生的”,就社会而言是“人间的”。参见氏著《当代人间佛教思潮》,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2页。
    ①参见洪修平:《太虚与近代佛教的革新运动及人间佛教的提倡》,见《佛学研究》1995年刊。
    ②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台北:中华佛教文化馆,1974年,107页。
    ③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9),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71-1372页。
    ①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9),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74-1375页。
    ②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9),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72页。
    ③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9),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74页。
    ④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9),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72-1373页。
    ①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9),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74页。
    ②太虚:《佛法总抉择谈》,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9),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75页。
    ③太虚:《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1),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525页。
    ④[美]白德满:《太虚——人生佛教的追寻与实现》,郑清荣译,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8年,101页。
    ⑤释圣严:《中国现代佛教四大思想家》,转引自[美]白德满:《太虚——人生佛教的追寻与实现》,郑清荣译,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8年,101页。
    ⑥太虚:《中国佛学》,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550页。
    ①太虚:《中国佛学》,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550页。
    ②太虚:《中国佛学》,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551-552页。
    ③太虚:《中国佛学》,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552-553页。
    ①太虚:《佛学源流及其新运动》,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930页。
    ②太虚:《评宝明君<中国佛教之现势>》,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25册,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03页。
    ③郭朋:《太虚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16页。
    ④太虚:《人生佛学的说明》,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3),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208-209页。
    ①太虚:《人生佛学的说明》,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3),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206页。
    ②太虚:《由人成佛之路》,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8),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412-413页。
    ③太虚:《自传》,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9),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84-185页。
    ①太虚:《人生佛教之目的》,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3),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234页。
    ②太虚:《人生佛教之目的》,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3),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236页。
    ③参见邓子美,陈卫华,毛勤勇:《当代人间佛教思潮》,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71页。
    ④太虚:《新与融贯》,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1),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451页。
    ⑤太虚:《自由史观》,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4),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282页。
    ①参见李广良:《禅宗的自由精神》,见《佛学研究》2003年刊。
    ②太虚:《自由史观》,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4),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347页。
    ③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255页。
    ④章太炎:《答铁铮》,见《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374-375页。
    ⑤陈洁:《现代民主视域下的禅宗制度》,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1期,23页。
    ①转引自陈美华:《个人、历史与宗教——印顺法师、“人间佛教”与其思想源流》,见《中华佛学学报》第15期,2002年,436页。
    ②印顺:《无诤之辩》,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60页。
    ③[日]关口真大:《<中国禅宗史>要义》,关世谦译,见印顺编:《法海微波》,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259-266页。
    ①参见印顺:《中国禅宗史》,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4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24页。
    ②印顺:《中国禅宗史》,见《印顺法帅著作集》(册4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28-129页。
    ③印顺:《中国禅宗史》,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4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19-120页。
    ④印顺:《中国禅宗史(序)》,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4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0页。
    ①印顺:《中国禅宗史》,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4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426页。
    ②印顺:《中国禅宗史》,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4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426页。
    ③胡适:《荷泽大师神会传》,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59页。
    ①胡适:《荷泽大师神会传》,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45页。
    ②胡适;《中国禅学的发展》,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54页。
    ③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89页。
    ④胡适:《楞伽宗考》,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97页。
    ⑤胡适:《楞伽宗考》,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96页。
    ⑥参见江灿腾:《从大陆到台湾:近七十年来关于中国禅宗史研究的争辩与发展(1925-1993)》,见《新视野下的台湾近现代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28-383页。
    ①张曼涛编:《六祖坛经研究论集·本集编辑旨意》,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2页。
    ②胡适:《荷泽大师神会传》,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53贝。
    ③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63页。
    ①胡适:《荷泽大师神会传》,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53页。
    ②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68-69页。
    ③胡适:《荷泽大师神会传》,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54页。
    ④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69-70页。
    ①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70页。
    ②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82页。
    ①以上参见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82-89页。
    ②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91页。
    ③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91页。
    ④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92页。
    ⑤印顺:《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93页。
    ①印顺:《中国禅宗史》,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40),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34页。
    ②释圣严:《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见《法鼓报》2006年6月1日第8版。
    ①释圣严:《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见《法鼓报》2006年6月1日第8版。
    ②释圣严:《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见《法鼓报》2006年6月1日第8版。
    ③释圣严:《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见《法鼓报》2006年6月1日第8版。
    ④释圣严:《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见《法鼓报》2006年6月1口第8版。
    ⑤释圣严:《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见《法鼓报》2006年6月1日第8版。
    ⑥释圣严:《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见《法鼓报》2006年6月1日第8版。
    ⑦胡适:《中国禅学的发展》,见《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0
    ①释秆圣严:《动静皆自在》,《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4辑第15册,36页。
    ②释圣严:《禅钥》,《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4辑第10册,14-15页。
    ③释圣严:《圣严法师教话头禅》,《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10辑第6册,25-26页。
    ①释圣严:《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见《法鼓报》2006年6月1日第8版。
    ②释圣严:《禅门》,见《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4辑第11册,90页。
    ③参见陈平坤:《法鼓山圣严法师所倡“心灵环保”的中华禅精神》,见《第六届青年佛教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2011年,326页。
    ④释圣严:《学术论考Ⅱ》,见《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3辑第9册,59页。
    ①释圣严:《自家宝藏——如来藏经语体译释》,《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7辑第10册,61页。
    ②释圣严:《人间世》,《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8辑第9册,68页。
    ③释圣严:《法鼓家风》,《法鼓全集》2005网络版,第8辑第11册,55页。
    ④参见陈平坤:《法鼓山圣严法师所倡“心灵环保”的中华禅精神》,见《第六届青年佛教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2011年,341页。
    ⑤见维基百科,“释圣严”条目。
    ①释净慧:《佛法·生活禅·夏令营》,《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3页。
    ②释净慧:《佛法·生活禅·夏令营》,《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0页。
    ③释净慧:《佛法·生活禅·夏令营》,《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4页。
    ④释净慧:《佛法·生活禅·夏令营》,《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8页。
    ⑤释净慧:《<六祖坛经>与生活禅》,《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16页。
    ⑥释净慧:《第八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讲话》,《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66页。
    ⑦释净慧:《何处青山不道场》,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6年,22页。
    ①释净慧:《生活禅开题》,《生活禅钥》,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64页。
    ②释净慧:《佛法·生活禅·夏令营》,《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6页。
    ③释净慧:《生活禅开题》,《生活禅钥》,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64-165页。
    ④释净慧:《菩提心、般若见与息道观》,网络版。
    ⑤净慧法师虽偶亦将其“修息道观”之法门上溯至原始佛教的“安那般那”之类,但就其具体实践而言,事实上最重视的还是天台之“六妙门”。
    ①释净慧:《菩提心、般若见与息道观》,网络版。
    ②释净慧:《何处青山不道场》,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6年,22页。
    ③参见释净慧:《<敦煌写本坛经>是“最初”的<坛经>吗?》,《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82-91页。
    ④高永顺:《论生活禅的理论、实践及意义》(硕士毕业论文),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33页。
    ①参见[日]松本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8页。
    ②参见麻天祥:《神圣与世俗的相辅相成——生活禅、人间佛教入世转向的几个理论问题》,见《第二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下)》,湖北黄梅,2011年,1页。
    ①参见任继愈:《朱熹与宗教》,见《任继愈禅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98页。
    ①《大正藏》第48册,1144页。
    ②《卍新纂续藏经》第68册,6页。
    ③《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584页。
    ④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48页。
    ①太虚:《人生佛学的说明》,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3,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205页。
    ②印顺:《佛在人间》,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14,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7页。
    ③龚隽:《从现代性看“人间佛教”——以问题为中心的论纲》,见方立天,学愚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④太虚:《人群政制与佛教僧制》,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2,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1109页。
    ①_太虚:《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见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24,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437页。
    ②印顺:《佛法是救世之光》,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14,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408页。
    ③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见《印顺法师著作集》册28,印顺文教基金会光盘版,2006年,65页。
    ① Robert Redfiel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p68-75.
    ②参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167-169页。
    ③葛兆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96页。
    ①参见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19-20页。
    ②儒家六经,谓《诗》、《书》、《礼》、《易》、《乐》、《春秋》,然今文学派认为古无《乐经》,《乐》包含于《诗》《礼》中,故他们只承认五经。
    ③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507页。
    ④章太炎:《与人论朴学报书》,见《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54页。
    ①章太炎:《征信论(下)》,见《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59页。
    ②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见《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6-167页。
    ③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267页。
    ④故宫博物院藏《杰士上书汇录》卷三
    ⑤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见《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7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见《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99页。
    ②康有为:《中庸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11年,75页。
    ③参见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熊十力:《十力语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59页。
    ②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中国文化与世界》,见唐君毅:《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唐君毅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346页。
    ③参见郑家栋:《现代新儒家概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1页。
    ④参见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42-43页。
    ①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254页。
    ①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145页。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见《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40-41页。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主编,2008年。
    《卍新纂续藏经》,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主编,2008年。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欧阳竟无编:《藏要》,上海书店,1991年。
    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1990年。
    《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杨曾文校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大乘起信论》(萧萐父译释),佛光出版社,2009年。
    徐世昌主编:《清儒学案》,人民出版社,2010年。
    黄夏年主编:《民国时期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华宇出版社,1986年。
    黄夏年主编:《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麻天祥主编:《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012年。
    王寿南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九州出版社,2011年。
    杨仁山:《杨仁山居士遗著》,金陵刻经处版,2004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3-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986年。
    章太炎:《菿汉三言》,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章太炎:《章太炎演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康有为:《我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华书局,1956年。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98年。
    谭嗣同:《仁学》(姚彬彬导读、注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梁启超:《<大乘起信论>考证》,商务印书馆,1934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2008年。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胡适:《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欧阳竞无:《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金陵刻经处版,2004年。
    王雷泉编:《欧阳竟无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印顺法师文教基金会光碟版,2006年。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华书局,1962年。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联经出版社,1998年。
    萧蓖父主编:《熊十力全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马一浮:《马一浮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滕复编:《马一浮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齐鲁书社,1991年。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出版社,2009年。
    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中华佛教文化馆,1974年。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方东美:《方东美先生演讲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
    方东美:《哲学三慧》,三民书局,1984年。
    方东美:《生生之德》,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
    方东美:《华严宗哲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成均出版社,1984年。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
    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文殊出版社,1987年。
    印顺:《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印顺法师文教基金会光碟版,2006年。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
    任继愈:《任继愈禅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
    任继愈:《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1-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郭朋:《明清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朋:《印顺佛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郭朋、廖自力、张新鹰:《中国近代佛学思想史稿》,巴蜀书社,1989年。
    郭朋:《太虚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释圣严:《法鼓全集》,网络版,2005年。
    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
    张中行:《禅外说禅》,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张芝联:《二十年来演讲录》,三联书店,2007年。
    萧萐父:《吹沙集》,巴蜀书社,1991年。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释净慧:《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方立天:《方立天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麻天祥:《佛学与人生——近代思想家的佛学思想》,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麻天祥:《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近现代中国佛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麻天祥:《中国近代学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麻天祥:《汤用彤评传》,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麻天祥主编:《佛学百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麻天祥:《如是我闻:麻天祥佛学与宗教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立道:《世界佛教》,河北省佛学院,2000年。
    方广錩:《佛教典籍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林镇国:《空性与现代性——从京都学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诠释学》,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
    江灿腾:《明清民国佛教思想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魏道儒:《华严学与禅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邓晓芒:《新批判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蒋国保,余秉颐:《方东美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卢升法:《佛学与现代新儒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邓子美,陈卫华,毛勤勇:《当代人间佛教思潮》,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徐嘉:《现代新儒家与佛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程恭让:《抉择于真伪之间: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向平:《救世与救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刘成有:《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
    唐忠毛:《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张华:《杨文会与中国近代佛教思想转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罗琤:《金陵刻经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邱敏捷:《印顺<中国禅宗史>之考察——兼与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研究的比较》,妙心出版社,2009年。
    [日]岛田虔次:《中国思想史研究》(邓红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1卷(关世谦译),佛光出版社,1994年。
    [日]镰田茂雄:《中国華厳思想史の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78年。
    [日]龟川教信:《华严学》(释印海译),无量寿出版社,1988年。
    [日]荒木见悟:《佛教与道教》(杜勤,舒志田等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年。
    [日]长谷部幽蹊:《明清佛教史研究序说》,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
    [日]小野泽精一等编:《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李庆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日]松本史郎:《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德]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2001年。
    [美]彼得·贝克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美]托马斯·奥戴:《宗教社会学》(刘润忠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霍巴德、史万森主编:《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龚隽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王雷泉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美]白德满:《太虚——人生佛教的追寻与实现》(郑清荣译),法鼓文化出版社,2008年。
    [美]克拉克:《东方启蒙:东西方思想的遭遇》(于闽梅,曾祥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郏斌祥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麻天祥:《中国近代佛教的再思考》,见《云梦学刊》,2004年第5期。
    麻天祥:《神圣与世俗的相辅相成——生活禅、人间佛教入世转向的几个理论问题》,见《第二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下)》,湖北黄梅,2011年。
    宋立道:《现代佛教——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见觉醒编:《佛教与现代化》,宗 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魏道儒:《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见《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
    楼宇烈:《中国近代佛学的振兴者——杨文会》,见《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
    蓝吉富:《吕澂居士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见《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张曼涛:《当代中国的佛教思想》,见《哲学与文化》,1979年第6卷。
    赵林:《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奥古斯丁主义与托马斯主义》,见《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1期。
    龚隽:《欧阳竟无思想中的三个论题》,见《哲学研究》,1999年第12期。
    龚隽:《从现代性看“人间佛教”——以问题为中心的论纲》,见方立天,学愚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
    霍韬晦:《唯识五义》,见《华岗佛学学报》(第6期),1983年。
    张亮:《政治的逻辑与哲学史——重读日丹诺夫1947年6月24日的讲话》,见《学术界》,2006年3期。
    蔡日新:《浅析<仁学>的哲学思想框架》,见《船山学刊》,1997年第1期。
    黄夏年:《<大乘起信论>研究百年之路》,见《普门学报》,2001年第6期。
    程恭让:《<楞伽经>如来藏段梵本新译及对吕澂关于魏译相关经文批评的再批评》,见《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圣严:《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为主》,见《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
    陈永革:《马一浮对佛教心法的知性诠释:以华严禅为例》,见吴光编:《马一浮思想新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孟令兵:《论熊十力哲学体系中的华严宗思想特征》,见《中国文化论坛》,2004年3期。
    张云江,李玉芳,朱丽晓:《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略论唐君毅先生对中国佛教思想发展历程的诠释》,见《宗教学研究》,2005年4期。
    陈美华:《个人、历史与宗教——印顺法师、“人间佛教”与其思想源流》,见《中华佛学学报》第15期,2002年。
    陈平坤:《法鼓山圣严法师所倡“心灵环保”的中华禅精神》,见《第六届青年佛教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2011年。
    陈洁:《现代民主视域下的禅宗制度》,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姚彬彬:《现代佛学思想系谱之分野——以<大乘起信论>真伪之争为契机》,见《中 华佛学研究》(第12期),2011年。
    姚彬彬:《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见《法音》,2009年3期。
    姚彬彬:《本觉与本寂——吕澂先生的禅宗研究》,见《法音》,2008年8期。
    姚彬彬:《试论近代居士佛教中的华严学》,见、《佛学研究》2011年卷。
    姚彬彬:《近现代新儒家的华严思想探析》,见《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姚彬彬:《启蒙思潮与中国近代佛教——以支那内学院一系佛学为中心的考察》,见《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1期。
    姚彬彬:《略论废名与熊十力关于唯识“种子”义之辩》,见《佛教文化》,2010年2期。
    姚彬彬:《对天台宗哲学价值取向之分野——以欧阳竟无、牟宗三为主要视角》,见《宗教学研究》,2011年3期。
    龚隽:《<大乘起信论>与佛学中国化》(博士学位论文),导师:萧萐父,武汉大学,1993年。
    李志军:《疏离与圆融——方东美华严宗教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导师:麻天祥,武汉大学,2011年。
    张云江:《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论唐君毅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哲学诠释》(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张风雷,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张云江:《心通九境——唐君毅与华严宗》(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陈兵,四川大学,2005年。
    高永顺:《论生活禅的理论、实践及意义》(硕士学位论文),中南民族大学,导师:王萌,2011年。
    姚彬彬:《信仰与启蒙——支那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中国佛教传统批判》(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宋立道,贵州大学,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