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政治中的中国青年党(1923-1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青年党是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的一个重要党派,成立于五四后,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的政党政治演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拟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结合青年党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探讨青年党与民国政党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青年党“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是,由于中国是在没有形成现代化社会力量与新兴阶级力量的情况下,被迫卷入现代化潮流的。这就决定: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缺乏一个社会主导力量。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潮流中,传统儒家意识形态也逐渐崩溃。缺乏社会主导力量与信仰危机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双重困境。
     20世纪20年代意识形态型政党的兴起,使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摆脱了上述困境。由少年中国学会演变而来的青年党与中国共产党以及新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成为意识形态政党的典型代表。由于不同的现代国家建构设计与途径,这些政党之间时而竞争时而合作,在复杂的分合演变中推动中国政党政治的演进。
     1924-1927年,青年党与国共两党为争夺现代国家建构的领导角色,在意识形态、组织建设以及军事力量方面展开竞争,最终国民党暂时取得领导者角色,实现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中国政党政治由此进入下一阶段。1928—1937年,青年党在国共两党的夹缝中求生存。国民党的压迫与青年党内部高层的斗争,特别是军事力量培植的功亏一篑,导致青年党不得不进行政党转型——放弃革命而改走宪政,即被迫放弃现代民族国家领导角色的竞争,转而与国民党合作,通过国民党设计的合法平台参与中国民主国家的建构。中国共产党在遭遇挫折后,逐渐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为与国民党竞争中国现代国家建构领导角色的最有力对手,以国共两党为主体框架的中国政党政治格局基本形成。1937—1945年,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后,青年党改善与国共两党关系,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方面参与民族国家的建构;一方面继续以国防参议会及后的国民参政会等合法平台,掀起国统区的两次宪政运动,积极推动中国民主国家的建构。在此过程中,青年党与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并肩作战,在国共之外形成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即第三方面,中国政党政治由此继续演进,形成了以国共为主、第三方面并存的新格局。1945—1949年,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即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国家的问题。此时,国共两党成为现代国家建构领导角色的强势竞争对手,第三方面则成为影响国共孰胜孰负的一个重要政治变量。此时,青年党在组织分裂与国民党分化策略的影响下,逐渐脱离第三方面。内战爆发后,在非国即共的政治抉择面前,青年党出于历史与现实政治的考量,投奔国民党,企图通过与国民党的合作实现自己的现代国家建构理想。内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新的领导者,并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中国特色政党政治新格局。国民党则失去大陆政权,青年党也只能以政治出局的命运结束了自己在大陆的历史。
     现代国家建构包含民族国家建构与民主国家建构两个维度,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发展逻辑即在优先实现民族国家建构的同时,必须处理好与民主国家建构的关系,争取做到两个维度协同推进。因此,以群体出现的中国政党必须在首先争取成为现代国家建构领导角色,同时要处理好现代国家建构两个维度的关系。
     纵观青年党的发展演变历程,由于意识形态凝聚力不够、组织动员能力不强、社会基础薄弱,特别是军事力量培植的功亏一篑,导致其失去了竞争现代国家建构领导角色的地位。无法成为现代国家建构的领导者,不仅意味着其民族国家建构的设计无从实现,就是其民主国家建构的设计也失去了依托空间。因此,青年党的发展、演变与政治命运,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发展逻辑合理推进的结果。同样,该逻辑同样可以解释国共两党的发展演变与政治命运。推而广之,民国政党政治演进也是该逻辑支配下的合理产物。
Chinese Youth Party (CYP) was an important party in Republic China (1923-1949), which was founded after May4th Movement and moved to Taiwan in1949with Kuomintang (KMT).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arty Politics from1920s to the late1940s. This paper is plann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P and Party Politics of Republic China and to discuss the reasons of failure of CYP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and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YP's birth,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Constructing a modern state is a basic task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However, China was involved in the modernization without the forces of modern society and new classes, which decid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state in China was lack of leading social force. In addition, about1920s, the Confucian ideology was getting collapsed gradually in the unconventional trend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refore, lacking of the leading social force and the crisis of belief formed double troubles of constructing a modern state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ideology parties grew up in1920s, China walked out from these two trouble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ideology parties were CYP which was developed from The Young China Associa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CPC) and KMT. Because of the designs and paths of the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were different among these parties, they sometimes cooperated and sometimes competed, which lead to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Party Politics in the end.
     From1924to1927, on the purpose of striving for leadership, CPY, the CPC and KMT began to compete in the area of ideology,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military force. Finally, KMT became a temporary leader and achieve its objective of united the country in form. Hence, Party Politics of Republic China came into the next stage. From1928to1937, CYP fought for survival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CPC and KM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KMT's crackdown and the internal power struggle of itself, especially the failure of military force cultivation, CYP had to transform-abandoning revolution and taking the way of constitutionalism reform. In other words, in order to taking part in building a modern state, CPY was forced to cooperate with KMT through legal channels instead of competing for the leadership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modern st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CPC explored ways of "rural areas encircling the cities"and "seizing the power by armed force", which made the CPC became the most competitive rival of KMT in fighting for the leadership of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in China. From1937to1945, the nation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gradually rose to a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Therefore, CYP improve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CPC and KMT and took part in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On the one hand, CYP participated in the nation state constr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CYP waved two constitutional movements in ruling area of KMT through some legal channels, such as National Defense Council, National Political Assembly and etcetera on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a democratic state in China. In the meanwhile, CYP fought against Japanese with other parties and independents, which formed an important political force besides the CPC and KMT, namely middle force. In this circumstance, the new structure of Party Politics of Republic China was formed and developed, in which the CPC and KMT played a leading role, while the middle force took the second. From1945to1949, China was facing the problem of where to go, namely, the problem of building what kind of a modern state. During this time, the CPC and KMT were the most competitive rivals and the middle force had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olitical variable in this competition. However, CYP was breaking away gradually from the middle force due to the strategies of organizational divi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carried out by KMT. And at the outbreak of KMT-CPC civil war,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politics, CYP finally chose to support KMT for its own ideals of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After the civil war, the CPC became the new leader of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and the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syste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d been officially formed. KMT lost its regime in mainland and CYP had to wipe out from new Chinese parties' politic formation.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contains two dimensions-nation state construction and democracy state construction. And there is a certain tension between these two dimensions. The log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is giving priority to the nation state construction, while taking democracy state construction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make sure that these two dimensions work well with each other and move ahead altogether. To achieve this goal, except for competing to become the leader of building a modern state, all Chinese parties have to deal with the two dimensions properly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CYP, it can be found that CYP failed to be a leader of constructing a modern state because of its lack of ideological cohesion, organizational ability and social basis, especially its failure of military force cultivation, which lead to CYP's plan of nation state construction cannot be realized and its design for democracy state construction also lost relying space. In conclusion, the evaluation and political fate of CYP are reasonable resul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Similarly, this logic can be applied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political fate of the CPC and KMT. By a logical extension of this point, the evaluation of Party Politics of Republic China is also a reasonable product of this logic.
引文
① 王国维:《静安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178页。
    ① 与民社党相关的论著有——左玉河:《张东荪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郑大华:《张君劢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许纪霖:《无穷的困惑——黄炎培、张君劢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① Chen Lau Kit-ching,The Chinese Youth Party(1923-1945),Hong Kong:Centre of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72.
    ① 菊池贵晴:《曾琦与国家主义青年党》,《中国第三势力史论》,东京:汲古书院1987年版。
    ② Roger B.Jeans,Roads Not Taken:The Struggle of Opposition Parties Twentieth-Century China, Westview Press.1992.
    ② 周淑真:《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② 张圻福:《论醒狮派》,《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③ 严怀儒、高军、刘家宾:《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简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④ 黄元起:《中国现代史》(上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⑤ 宋春:《中国的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 袁柏顺:《关于中国青年党研究的几点思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② 刘福会:《是右派,还是中间派——关于中国青年党在旧政协会议定性问题再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③ 康之国:《曾琦国家主义思想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① 陈正茂:《曾琦与民国政治》,载《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第65—112页。
    ② 康之国:《曾琦政治思想的渊源》,《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③ 张少鹏:《五四前后曾琦与梁启超的关系》,《江汉论坛》2005年第6期。
    ④ 陆建洪、田子渝:《试论少年中国学会的性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易新涛:《浅析少年中国学会的性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⑤ 李晴霞:《“少年中国学会”的演进轨迹》,《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王俊彦:《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始末》,《炎黄春秋》2001年第11期。周淑真:《少年中国学会述评》,《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4期。
    ⑥ 李永春:《“问题与主义”之争和少年中国学会》,《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任鲁萍:《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及其历史启示》,《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李义彬:《少年中国学会内部的斗争》,《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2期。杨剑龙:《新文化与旧传统的冲突——论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教论争》,《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⑦ 周淑真:《少年中国学会与五四精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吴小龙:《五四运动与少年中国学会》,《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
    ⑧ 吴小龙:《毛泽东与少年中国学会》,《炎黄春秋》2002年第7期。李永春、肖志伟:《毛泽东与少年中国学会》,《毛泽东研究》2007年第1辑。余三乐:《毛泽东与少年中国学会》,《北京档案史料》1995年第2期。 韩凌轩:《李大钊同志与少年中国学会》,《北方论丛》1980年第5期。叶菊珍:《张闻天与少年中国学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余三乐:《邓中夏与少年中国学会》,《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6期。刘爱国:《刘仁静与少年中国学会的关系》,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刘思华:《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少年中国学会》,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① 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35—193页。
    ② 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9页。
    ③ 侯建明:《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国家主义的论争》,《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 赵德教:《国家主义派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反革命活动——兼谈共产党人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赵德教:《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主义派的政治思想批判》,《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第1期。
    ①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6—101页。
    ②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1919—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第263-305页。
    ③ 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4-77页。
    ④ 张少鹏:《民初的国家主义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毕业论文,第220—227页。
    ① 赵德教、李永芳:《试论青年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活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② 吴伟荣:《试论抗战时期的中国青年党》,《民国档案》1991年第1期。
    ③ 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51—196页。
    ① 常保国:《中间党派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宪政运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89页。
    ② 唐长久:《论中国民主同盟性质的三次历史性转变》,《理论月刊》2005年第5期。叶汉明:《从“中间派”到“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同盟在香港(1946—1949)》,《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
    ③ 邱钱牧、林建柏:《试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与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罗大正:《中国民主同盟在抗战后期的作用》,《历史教学》2008年第16期。
    ④ 戚如高、潘涛:《张澜与中国民主同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阿牛曲哈莫、肖高林、罗登华:《黄炎培淡出民主政团同盟原因初探》,《西南民主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
    ⑤ 秦立海.:《中国民主同盟组织演变述评》,《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① 汪朝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中间党派的政治抉择》,《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
    ① 桑兵:《先锋与本体的冲突——壬寅浔溪公学第二次风潮述论》,李国章、赵昌平主编:《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3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132页。
    ① 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② 慕良泽,高秉雄:《现代国家构建——多维视角的述评》,《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③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④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⑤ [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转引自王琰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1页。
    ① 钱穆:《国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1页。
    ②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①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
    ② 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② 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③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页。
    ④ 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1916(10)
    ①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序第3页。
    ② 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
    ③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序第3页。
    ① 李璜:《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与成立》,台北:《传记文学》第35卷第1期。
    ② 张允侯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19—220页。
    ③ 曾琦:《会务报告·发刊词》,载《会务报告》第一期。
    ④ 李璜:《五四运动与少年中国学会》,台北:《传记文学》第16卷第4期。
    ①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① 张允侯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318—319页。
    ① 张允侯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319页。
    ② 在《少年中国》月刊三卷十一期康白情、孟寿椿等对杭州大会提案里曾追述过这件事。该提案指出:“两年前北京同人复上海同人函……当时王君总揽北京会务,函为王君手笔,固未尝经会议定其内容而后着笔者也。”
    ① 张允侯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320-325页。
    ① 张允侯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327—328页。
    ② 同上,第345页。
    ① 张允侯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346页。
    ① 《粱漱溟全集》(第6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00-601页。
    ① 以上均见张允侯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352—365页。
    ② 代表文章有:李义彬:《少年中国学会内部的斗争》,《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2期。
    ①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2册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② 同上,第26页。
    ① 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26页。
    ②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2册下),第515页.
    ③ 同上,第476页。
    ④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中),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第879页。
    ①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2册下),第849页。
    ①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② 李璜:《中国青年党之诞生》,《传记文学》第17卷第3期。
    ③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第1360页。
    ④ 同上,第1384页。
    ⑤ 黄欣周编:《何鲁之先生文存》台北:青城出版社1978年,第265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65页。
    ② 《旅法华人反对列强共管中国铁路纪事》,《少年中国》第4卷第8期。
    ③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2册下),第775页。
    ④ 同上。
    ⑤ 王永祥,孔繁丰:《中共旅欧支部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南开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① 李璜:《中共在欧扩大组织及鼓动斗争(1923—1924)》,《传记文学》第17卷第2期。
    ② 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下),第416页。
    ③ 王永祥,孔繁丰:《中国旅欧支部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南开学报》1981年第6期。
    ④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68页。
    ⑤ 同上。
    ⑥ 同上。
    ①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7-38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94页。
    ③ 同上,第1396—1397页。
    ④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293页。
    ⑤ 张允侯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546页。
    ⑥ 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下),第436页。
    ⑦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93页。
    ① 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下),第460-461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79页.
    ③ 同上,第1394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94—1404页。
    ② 同上,第1397页。
    ③ 李璜:《中国青年党之诞生》,台北:《传记文学》第17卷第3期。
    ④ 本段及下两段参考李璜:《中国青年党之诞生》,台北:《传记文学》第17卷第3期。
    ① 李富春,刘伯庄:《向团中央的报告》(1924年3月22日),《党的文献》1991年第1期。
    ① 刘炎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下),第483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95页。
    ③ 同上,第1400页。
    ④ 李璜:《中国青年党之诞生》,台北:《传记文学》第17卷第3期。
    ⑤ 陈启天:《寄园回忆录》,台北: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3页。
    ②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10页。
    ① 1925年4月团广州地委报告曾谈到:《向导》“107期晚寄到广州,明朝广州《民国日报》关于中山死之评论,竟出一样口气”。《广东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1辑,第412页。
    ②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③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第92—93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86-87页。
    ③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94页。
    ④ 曾琦:《国家主义者与国民党》,《醒狮》第66期。
    ⑤ 方庆秋:《中国青年党》,第105页。
    ⑥ 同上,第104—107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603页。
    ② 李璜:《山东交涉的近况如何?》,《醒狮》第193期。
    ③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87-89页。
    ④ 同上,第131页。
    ① 《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5页。
    ② 肖楚女:《中国赤化与帝国主义的一直压迫》,《中国青年》第102期,1925年11月20日。
    ③ 吕芳上:《从改革与革命到告别革命: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省思》,孙康宜、吕芳上编:《变:新局面的创革》,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丛刊,第10号,2001年。转引自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九二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④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2—123页。
    ①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100-102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6页。
    ③ 《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4页。
    ④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2册),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1979年版,第212页。
    ⑤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⑥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62--463页。
    ①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2册),第519页。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62页。
    ③ 同上。
    ④ 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下),第481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8页。
    ⑥ 同上,第126页。
    ⑦ 陈启天:《国家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客观比较》,《醒狮》第106期。
    ⑧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397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136-137页。
    ② 同上,第326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5页。
    ④ 《陈独秀文章选编》(下),第45—46页。
    ① 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下),第480—481页。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下),第162页。
    ③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102页。
    ①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3页。
    ② 同上,第110-111页。
    ③ 同上,第109—110页。
    ④ 同上,第104页。
    ⑤ 陈启天:《国家主义的政治原理一斑》,《醒狮》第193期。
    ① 《国家主义浅说》,中国青年党、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1929年8月编印本,第42-43页。转引自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9—1949)》(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3页。
    ③ 《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5页。
    ④ 同上,第350页。
    ⑤ 同上,第658页。
    ⑥ 曾琦:《国家主义者与国民党》,《醒狮》第66期。
    ⑦ 余冀达:《余之客观的国家主义谈》,广州《民国日报》副刊《星期评论》,第8期,1927年7月4日。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中),第683—684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20—121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中),第679页。
    ②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98页。
    ③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22页。
    ④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104页。
    ① 《瞿秋白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465页。
    ② 伏之、楚女:《对于国家主义的一个观察》,《中国青年》第83期。
    ③ 从中共立场言,可以看作为“不行动”;从青年党立场言,意味着由于革命策略的差异,从而不参与中共的行动。
    ④ 楚女:《谁叫醒狮派学李汉俊》,《中国青年》第86期。
    ① 《告孤军社醒狮社诸君及一般国家主义的青年》,《中国青年》第107期。
    ② 《答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告爱国同胞》,《醒狮》第62期。
    ③ 《评醒狮社孤军社的回响》,《中国青年》第107期。
    ④ 《陈独秀文章选编》(下),第287页。
    ① 超麟:《替段棋瑞辩护之国家主义者》,《向导》第148期。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下),第161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⑤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⑥ 同上,第61--62页。
    ① 《恽代英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65—667页。
    ② 《瞿秋白文集》(第3卷),第460-462页。
    ① 国民党上海中央执行部(1925年夏至1926年1月,国民党上海中央执行部为国民党右派所控制)与青年党,一度在“反赤”的口号下有共同合作之意,后因孙文主义学会的反对而作罢。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5页。
    ① 王来棣:《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几个问题》,《浙江学刊》1981年第3期。
    ② 《宣传委员会谈学生代表情形》,广州《民国日报》,1923年8月22日。
    ③ 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略》,台北:商务出版社1951年版,第112页。
    ④ 《团上海地委学生部关于学生运动情况的报告(1925.3—9)》,《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4期。
    ① 章伯锋主编:《近代史资料》(总76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6—118页。
    ② 《国民党上海学生同志会宣言》,《申报》,1924年6月23日。
    ③ 《广州青年党员大会宣言》,广州《民国日报》,1924年8月7-8日。
    ④ 《吴倚伧国民党现状报告》,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1月15日。
    ⑥ 《“一大”前后》(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41页。
    ① 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② 同上,第15页。
    ③ 同上,第30页。
    ①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1919—1929)》,第284—289页。《团武昌地委半年来的工作报告——关于组织、宣教、工农、学生工作情形》(1925年8月27日),《湖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1983年版,第108页。《林根致团中央信——因工作不能离鄂去沪(1925年5月22日)》,《湖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1983年版,第72页。
    ② 李璜:《回国任教与对当时学术界的观察(1924—1926)》,台北:《传记文学》第21卷第5期。
    ③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113页。
    ④ 李璜:《回国任教与对当时学术界的观察(1924—1926)》,台北:《传记文学》第21卷第5期。
    ⑤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中),第1624页。
    ① 李璜:《回国任教与对当时学术界的观察》台北:《传记文学》第21卷第5期。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彭学沛:《今后的党员》,《中央日报》,1928年2月18日。
    ① 曾琦:《国家主义者与国民党》,《醒狮》第66期。
    ② 《鄂中华大学之一场武剧》,《申报》,1926年6月19日。
    ③ 《邵元冲日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页。
    ① 冯双编:《邹鲁年谱》(上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1页。
    ②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1919-1929)》,第346页。
    ③ 详见《醒狮》第78、81、82、88期与《中国学生》第22、23合期,30期。
    ④ 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第77页。
    ⑤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132页。
    ① 《第九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宣言》,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7月30日。
    ② 左舜生:《共产党是可与合作的吗?》,《醒狮》第60期。
    ③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148页。
    ④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53—54页。
    ⑤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1919—1929)》,第305页。
    ⑥ 《中国少年自强会解散宣言》,《觉悟》,1926年11月28日。
    ① 曾琦:《哀“左乃大泽中”之青年》,《醒狮》第223-225合期。
    ②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第635页。
    ③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1919—1929)》,第415页。
    ④ 《学生妇女文化的团体组织原则宣传大纲》,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30年版,第4-5页。
    ⑤ 古楳:《敬告信仰国家主义的有志青年》,《醒狮》第44期。
    ① 李璜:《回国任教与对当时学术界的观察》,台北:《传记文学》第21卷第5期。
    ② 王奇生:《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③ 陈启天:《寄园回忆录》,第146页。
    ④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编》(5),香港:大东图书公司印行1978年版,第194—202页。
    ⑤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119—120页。
    ⑥ 朱文伯:《为青年党何去何从再说几句话》,台北:《民主潮》,第34卷第9期。转引自陈云卿:《中国青年党的创建与初期发展(1923—192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8年硕士论文,第161页。
    ① 陈启天:《寄园回忆录》,第147页。
    ① 另据段慎修(曾任青年党中央常委、中央检审委员、北平市党部委员长、湖南省党部委员长、中央内务部长等职)回忆,青年党区分一级党员与二级党员是在1930年,且一、二级党员的划分与汪潜的回忆恰巧相反,社会分子为一级党员,原有基干分子为二级党员(段慎修:《中国青年党的真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44辑(总144期),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1年版,第80页)。因此划分并无实质影响,按逻辑习惯,故采汪氏之说。
    ① 青年党命令各地方党部组织别动团体,作为对外活动的组织,便于吸收中间分子为党、团员。别动团体多由各地的“社”担任。
    ②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43-44页。
    ③ 《文史资料选辑》第44辑(总144期),第80页。
    ④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44页。
    ⑤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237页。
    ① 《文史资料选辑》第44辑(总144期),第74页。
    ②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第232、235页。
    ④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辑),第470页。
    ① 余家菊:《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版,第233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129页。
    ③ 同上,第85—86页。
    ④ 同上,第313页。
    ① 《答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告爱国同胞》,《醒狮》第62期。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330页。
    ③ 同上,第132页。
    ④ 同上,第330页。
    ⑤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95—100页。
    ① 李璜:《回国任教与对当时学术界的观察》,台北:《传记文学》第21卷第5期。
    ② 沈云龙主编:《曾琦先生日记选》,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212页。
    ③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188页。
    ④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555—1556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625页。
    ② 《蒋总司令就职宣言》,1926年7月9日。转引自罗志田:《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
    ③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213页。
    ④ 丁守和:《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⑤ 李璜:《我卷入了国民革命的政治漩涡中》,台北:《传记文学》第22卷第1期。
    ① 《宁孙提倡酲狮周报》,《上海商报》,1927年2月9日。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中),第716页。
    ③ 李璜:《九一八事变与东北义勇军》,台北:《传记文学》第19卷第3期。
    ①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47—57页。
    ① 据杨天石研究,中山舰的调动与中共并无关系,见杨天石:《“中山舰事件”之谜》,《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② 李琯卿:《对蒋介石整理党务案之怀疑》,《醒狮》第87期。
    ③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142—143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163—164页。
    ② 同上,第181页。
    ③ 《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第25页;陈启天:《寄园回忆录》,第168、173页。
    ④ 陈启天:《寄园回忆录》,第152页。
    ①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09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587—1588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556页。
    ②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12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415—426页。
    ①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1-1112页。
    ② 同上,第1129-1130页。
    ①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1158页。
    ② 吴其昌:《梁启超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221页。
    ③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1130页。
    ④ 同上,第1192-1193页。
    ① 李璜:《内争不已,外患方殷》,台北:《传记文学》,第22卷第3期。
    ②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
    ③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第35页。
    ① 高军,李慎兆,严怀德,王桧林:《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2-564页。
    ② 《近事杂评·党政府组织法》,《醒狮》第190期。
    ③ 转引自周淑真:《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第95页。
    ④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中),第707页。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中),第707页。
    ② 同上,第711页。
    ③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711页。
    ① 转引自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② 同上,第219页。
    ③ 同上,第217页。
    ④ 同上,第218页。
    ① 陈正茂编著:《曾琦先生年谱》,台北:区泽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88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189—190页。
    ③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162—163页。
    ④ 转引自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02页。
    ⑤ 同上。
    ① 李璜:《内争不已,外患方殷》,台北:《传记文学》,第22卷第3期。
    ② 《文史资料选辑》(第144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③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79-81页。
    ①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254页。
    ② 冯爱群编:《胡适之先生纪念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3年第2版,第158页。
    ③ 《胡适全集》(第2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④ 同上,第398页。
    ①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46-47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468-469页。
    ③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46-47页。
    ④ 《王捷侠等告青年党书》,《国闻周报》,第10卷第31期附录。
    ①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559—1660页。
    ② 转引自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08页。
    ③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
    ① 天津《大公报》,1933年4月21日。
    ② 天津《大公报》,1933年4月19日。
    ③ 同上。
    ① 《国闻周报》第10卷第31期。
    ② 《国闻周报》第10卷第34期。
    ③ 陈启天:《寄园回忆录》,第165页。
    ④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182、196页。
    ① 张魁堂:《张学良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108页。
    ② 李璜:《翁照垣与长城抗日之役》,台北:《传记文学》第22卷第5期。
    ③ 转引自周淑真:《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第133—134页。
    ① 李璜:《翁照垣与长城抗日之役》,台北:《传记文学》第22卷第5期。
    ②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
    ③ 同上,第303页。
    ① 陈启天:《取消党治是取消什么?》,《民声周报》第22期,1932年4月16日。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191—194页。
    ③ 《中国各小党派现状》,第39页。转引自邱钱牧:《中国政党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①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45—246页。
    ② 《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致全国各界通电》,《民声周报》第20期。
    ③ 《民声周报》第22期。
    ① 《民声周报》第20期。
    ② 《国难会议情形不佳》,《国闻周报》第9卷第14期,
    ③ 李璜:《九一八事变与东北义勇军》,台北:《传记文学》第19卷第3期。曾琦:《五年来朝野协力之回顾》,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57页。
    ④ 《国难会议情形不佳》,《国闻周报》第9卷第14期,
    ⑤ 《中国各小党派现状》,第39页。转引自邱钱牧:《中国政党史(1894—1949)》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2页。
    ⑥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429页。
    ① 《国难会议开幕会员代表陶孟和致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件,转引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第4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0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上),第427-428页。
    ③ 陈启天:《国民救亡运动的三大目标》,《民声周报》第12期。
    ①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23页。
    ②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81),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①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81),第34页。
    ② 同上,第37页。常燕生:《常燕生先生遗集·常燕生先生年谱》,台北市常燕生先生七旬诞辰纪念委员会1967年版。
    ③ 陈永年:《青年党外史》,《文萃》第45期。
    ④ 天津《大公报》,1935年5月29日。
    ① 《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第106页。
    ② 陈正茂等编:《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589页。
    ③ 鹿锡俊:《蒋介石与1935年中日苏关系的转折》,《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① 转引自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191页。
    ② 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54-155页。
    ①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11页。
    ② 而据李璜回忆,在陈布雷征求意见时,李璜、左舜生婉拒。详见李璜:《学钝室回忆录》(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36页。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57页。
    ③ 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④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5),台北:文海出版社,第511页。
    ⑤ 李璜:《学钝室回忆录》(下),第437—438页。
    ①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63—264页。
    ② 同上,第264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29—1936)》(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48—449页。
    ② 孟广涵主编;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纪实(上),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172页。
    ③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22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版,第55页。
    ④ 孟广涵主编: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纪实(上),第175页。
    ⑤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8—606页。
    ⑥ 孟广涵主编:《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纪实》(上),第177页。
    ⑦ 李璜:《学钝室回忆录》(下),第423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62页。
    ② 左舜生:《写在西安事变以后》,《国论》月刊,第2卷第5期,1937年1月15日。
    ① 孟广涵主编:《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纪实》(上),第428页。
    ② 同上,第601—602页。
    ③ 《周恩来年谱(1898—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
    ④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486—487页。
    ⑤ 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56页。
    ① 余家菊:《关于国民参政会》,《半月文摘》1938年第1期。
    ② 邱钱牧:《中国政党史(1894—1949)》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2-783页。
    ① 沈云龙编:《曾慕韩先生遗著》,台北:中国青年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54年版,第220页。
    ② 同上,第150-162页。
    ①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68—271页。
    ② 张执一编:《抗战中的政党和派别》,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年版,第95-96页。
    ① 黄美真、张云编:《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9页。
    ② 同上,第397页。
    ③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78页。
    ④ 黄美真、张云编:《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第689页。
    ⑤ 同上,第749—750页。
    ① 黄美真、张云编:《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第701页。
    ② 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97页。
    ③ 1939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议,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
    ④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11--214页。
    ⑤ 《周佛海日记全编》(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581页。
    ⑥ 汪精卫想给予曾琦伪考试院长一席,曾答以允为考虑,但后来以血压过高不能胜任为词婉谢。详见黄美真编著:《伪廷幽影录:对汪伪政权的回忆》,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100页。
    ① 邱钱牧:《中国政党史(1894—1949)》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9页。
    ②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65页。
    ①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00-206页。
    ①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03页。
    ② 魏宏运:《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7页。
    ① 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84,185页。
    ② 袁冬林、袁士杰编:《浦熙修记者生涯寻踪》,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③ 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85页。
    ④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5),第543页。
    ⑤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37页。
    ①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04—205页。
    ① 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550页。
    ② 黄美真、张云编:《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第329页。
    ① 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第46页。
    ②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第77—78页。
    ③ 《抗战以来》,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46年版,第44页。
    ① 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第584—585页。
    ② 雷震:《中国宪政运动史》,转引自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第78页。
    ③ 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第583页。
    ① 王明、博古致中共中央书记处电(1939年9月12日),转引自周淑真:《中国青年党的在大陆和台湾》,第174页。
    ② 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第52页。
    ③ 同上,第594-596页。
    ④ 同上,第593页。
    ① 《国民参政会第四次大会闭会词》,转引自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第98页。
    ② 后增补至25人。
    ③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00页。
    ④ 后发起人增加至25人,中共参政员董必武、秦邦宪,国民党参政员李中襄亦加入其中。
    ①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修正案》(1940年3月30日国民参政会宪政期成会通过),转引自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第109-110页。
    ② 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第667页。
    ③ 《参政会第五次会议,讨论宪草修正案》,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4月6日。
    ④ 闻黎明:《“国民大会议政会刍议”——抗战时期改革中央政治体制的重大设计》,《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王世杰日记手稿本》(1940年4月6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第253页。
    ⑤ 邹韬奋:《对宪政的最后挣扎》,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第155页。
    ① 邹韬奋:《对宪政的最后挣扎》,第155页。
    ① 吴伟荣:《试论抗战时期的中国青年党》,《民国档案》1991年第1期。
    ②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248—249页。
    ①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教学参考资料(1941—-1949)》,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32-33页。
    ① 张执一编:《抗战中的政党和派别》,第87-88页。
    ②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252-253页,961—962页。
    ③ 张执一编:《抗战中的政党和派别》,第88页。
    ① 《周恩来年谱(1898—1949)》,第503页。《皖南事变后各小党派及地方实力派、国民党左派的反应》,《皖南事变》编纂委员会:《皖南事变》,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7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163页。
    ② 同上,第163页。
    ③ 2月15日,毛泽东、陈绍禹等七位中共参政员联名致电参政会秘书处,表示:“在政府未予裁夺前,泽东等碍难出席”,又称删电。该处通知书即指删电。
    ④ 逢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12页。
    ① 1941年2月28日,《黄炎培日记》(第7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② 同上,第71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7—58页。
    ②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165页。
    ③ 1941年3月2日,《黄炎培日记》(第7卷),第72页。
    ④ 逢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第315页。
    ⑤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171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172页。
    ② 同上,第173页。
    ③ 后救国会沈钧儒、陶行知等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三党三派”的政治联盟。
    ① 龙显昭编:《张澜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页。
    ②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159页。
    ③ 吴伟荣:《试论抗战时期的中国青年党》,《民国档案》,1991年第1期,第114页。
    ④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178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356—360页。
    ② 同上,第359—360页。
    ①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360-361页。
    ① 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外交文书》,1943年中国卷,第334页。转引自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第209页。
    ② 许汉三编:《黄炎培年谱》,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③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554—555页。
    ① 《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4册)(1943年9月17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第153页。
    ② 同上,1943年10月5日,第169页。
    ③ 同上。
    ① 《宪政实施协进会为发动研讨宪草告全国人民书》,《宪政月刊》第2号,1944年2月1日。
    ② 《蓉市民主宪政促进会召开成立大会》,《新华日报》,1944年2月24日。
    ③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08—210页。
    ①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346页。
    ② 同上,第357页。
    ①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① 林伯渠:《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下),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667页。
    ② 《蒋主席元旦昭告军民,安危胜败枢纽今年——充实战力确立信心争取胜利,召开国民大会不待军事结束》,《大公报》,1945年1月1日。
    ③ 《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5册)(1945年1月4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第3页。
    ④ 同上,1945年1月15日,第11页。
    ① 李松林、齐福麟、许小军、张桂兰:《中国国民党大事记(1894.11—1986.1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359页。
    ②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第342页。
    ① 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下),第1469—1471页。
    ②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105页。
    ② 唐纵:《在蒋介石身边八年》,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608页。
    ① 沈云龙编:《曾慕韩先生遗著》,第272页。
    ② 同上,第271-272页。
    ③ 《梁漱溟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④ 吴伟荣:《试论抗战时期的中国青年党》,《民国档案》1991年第1期。
    ①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七编(3)),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版,第48—50页。
    ②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92页。
    ③ [美]福雷斯特·C波格:《马歇尔传(1945—195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① 《周恩来年谱(1898-1949)》,第636页。
    ②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87页。
    ①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南京市委员会编:《周恩来一九四六年谈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版,第12页。
    ③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95页。
    ① 孟广涵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53页。
    ② 孟广涵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第344-355页。
    ③ 同上,第356-357页。
    ① 同上,第358页。
    ② 孟广涵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第394—397页。
    ③ 同上,第382页。
    ④ 同上,第390页。
    ① 孟广涵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第423—425页。
    ① 孟广涵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第482-483页。
    ② 同上,第482—483页。
    ③ 同上,第25页。
    ④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⑤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94页。
    ⑥ 孟广涵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第468—469页。
    ① 《周恩来年谱(1898-1949)》,第661页。
    ②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288页。
    ③ 和平建国纲领要由改组后各党派与无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来实施:国民大会的召集要由联合政府来执行;军事问题的整编统编等,都要在联合政府的领导与监督下进行。
    ①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页。
    ② 龙显昭编:《张澜文集》,第253—254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增刊第六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1页。
    ② 曾琦放弃了交涉权,交与非政协代表左舜生与李璜,从事于奔走说话。
    ③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229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增刊第六辑),第92页。
    ② 除前7项中共无法接受的军事即制宪要求外,最后一项提出在中共接受这7项条件下,国民党就下令停战,同时“在下令之同时共产党应宣布参加国民大会,并提出代表名单”。
    ③ 《中共中央南京局》,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453页。
    ④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增刊第六辑),第95页。
    ① 《中共中央南京局》,第453页。
    ②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5),第557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增刊第六辑),第111页。
    ① 《中共中央南京局》,第174页。
    ② 《中共中央南京局》,第112页。
    ③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1页。
    ④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242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增刊第六辑),第114页。
    ⑥ 刘邵唐主编:《传记文学丛刊》(第2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54页。
    ① 《中共中央南京局》,第524—525页。
    ② 《中共中央南京局》,第454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增刊第六辑),第121页。
    ④ 同上,第121—122页。
    ① 同上,第12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增刊第六辑),第128、123页。
    ③ 《中共中央南京局》,第455页。
    ④ 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02页;汪幸福:《蒋介石胁迫民青两党参加伪国大》(上、下),《名人传记》(上半月)2011年第6、7期。
    ① 同上,第531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增刊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8页。
    ③ 《中国国民党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第4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1页。
    ①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308页。
    ② 据张玉法统计,对该修正案的批评意见累计达420余件之多。张玉法:《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版,第290页。
    ③ 《新中国日报》(成都版),1946年12月19日。转引自陈正茂:《周旋于国共之间:青年党左舜生在民国三十五年时的政治动向析探》,《北台湾通识学报》2011年第7期。
    ④ 陈旭麓:《五四后三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24页。
    ①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第1091页。
    ②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5页。
    ③ 沈云龙主编:《曾琦先生日记选》,第120页。
    ④ 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第312页。
    ①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311页。
    ② 吴世昌:《和谈一年》(1947年2月8日),储安平主编:《观察》第1卷第24期。
    ① 王宗荣:《国民党的“行宪国大”与总统副总统选举》,《民国档案》1991年第4期。
    ② 《近代中国》第19期。转引自朱汉国主编:《中华民国史》(第1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8页。
    ③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第1179—1180页。
    ① 王宗荣:《国民党的“行宪国大”与总统副总统选举》,《民国档案》1991年第4期。
    ② 刘健清,王家典,徐梁伯主编:《中国国民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28页。
    ③ 王宗荣:《国民党的“行宪国大”与总统副总统选举》,《民国档案》1991年第4期。
    ④ 同上。
    ⑤ 上海《大公报》,1948年3月28日。
    ① 上海《大公报》,1948年3月29日。
    ② 上海《大公报》,1948年3月29日。
    ③ 朱宗震,陶文钊:《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6页。
    ④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332页。
    ① 同上,第335页。
    ② 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第334—338页。
    ① 彭付芝编:《台湾政治与经济》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84页。
    ① 王雪超:《战后政党政治中的中国青年党》,《历史教学》2012年第5期。
    ① 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1]毛泽东选集(1—4).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逢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刘炎.周恩来早期文集(上、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1993.
    [5]中共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恽代英.恽代英文集(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中、下).北京:三联书店,1984.
    [8]瞿秋白文集(3).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9]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1).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2).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3).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9).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少年中国学会周年纪念册.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
    [14]沈云龙编.曾慕韩先生遗著.台北:文海出版社,1954.
    [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25—1927)内部刊行,1957.
    [16]华中工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资料室.五四运动文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
    [17]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18]中央编译局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1—3).北京:三联书店,1959.
    [19]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10).北京: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1960.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四川省志编辑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12).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
    [21]黄欣周编.常燕生先生遗集·政论与时评(上).台北:常燕生先生七旬诞辰纪念委员会,1967.
    [22]常燕生先生遗集·常燕生先生年谱.台北:常燕生先生七旬诞辰纪念委员会,1967.
    [23]李满康等.曾慕韩先生逝世廿周年纪念集.中国青年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印行,1971.
    [24]中国青年党中央党部编.中国青年党建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中国青年党中央党部,1973.
    [25]沈云龙主编.曾琦先生日记选.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26]黄欣周编.何鲁之先生文存.台北:青城出版社,1978.
    [27]秦孝仪编.革命文献(第48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79.
    [28]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
    [29]张允侯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北京:三联书店,1979.
    [30]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2、3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1979.
    [31]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1).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32]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2).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33]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3).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增刊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
    [35]魏宏运.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3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5).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37]钟离蒙,杨凤麟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1集第12册).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
    [38]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七编(3)).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
    [39]孙子和编:民国政党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81.
    [40]李义彬主编.中国青年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29—1936)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2]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革命问题教研室.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教学参考资料(1941—1949).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1982.
    [43]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44]高军,李慎兆,严怀德、王桧林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45]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46]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
    [47]王传誉.曾琦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48]邵元冲日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9]许汉三编.黄炎培年谱.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50]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51]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下).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5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53]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党建教研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3).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党建教研室,1986.
    [5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合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22辑).中华书局,1987.
    [55]方庆秋主编.中国青年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56]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5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58]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下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9]章伯锋主编.近代史资料(总76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6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6).北京:中华书局,1989.
    [61]王世杰日记(手稿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62]皖南事变.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
    [63]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中共中央南京局.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
    [64]龙显昭编.张澜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6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11、1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67]万仁元,方庆秋主编.蒋介石年谱初稿.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
    [68]孟广涵主编.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纪实(上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6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小党派.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
    [70]黄欣周,陈正茂、梅渐农主编.曾琦先生文集(上、中、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16),1993.
    [71]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7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南京市委员会编.周恩来一九四六年谈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73]陈正茂主编.左舜生先生晚期言论集(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28),1996.
    [74]陈正茂编著.曾琦先生年谱.台北:区泽股份有限公司,1996.
    [7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第1、2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7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政治.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77]陈正茂.左舜生年谱.台北:台湾国史馆,1998.
    [78]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1—1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144、145).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
    [80]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8).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81]胡适.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82]黄炎培日记(第7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83]冯双编.邹鲁年谱(上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84]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5).台北:文海出版社.
    [1]张葆恩编.国难文选.青年生活社,1936.
    [2]张执一编.抗战中的政党和派别.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
    [3]一大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
    [4]“一大”前后(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回忆恽代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黄元起.中国现代史(上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7]蔡尚思等.论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8]朱建华,宋春主编.中国近现代政党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9]黄美真、张云编.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0]杨幼炯.中国政党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11]严怀儒,高军,刘家宾.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简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12]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13]李世平.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4]彭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十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15]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6]王德昭.从改革到革命.北京:中华书局,1987.
    [17]宋春.中国的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8]高军,王桧林、杨树标.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9]朱建华.中国近代政党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20]梁实秋.梁实秋怀人丛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21]唐纵.在蒋介石身边八年.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
    [22]张魁堂.张学良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23]邱钱牧主编.中国政党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24]赵锡骅编:民盟史话(1941—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5]周淑真.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6]丁守和.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7]邱树森,陈振江等编.新编中国通史(第四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28]夏晓虹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29]朱义禄,张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30]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三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1]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
    [32]袁冬林、袁士杰.浦熙修记者生涯寻踪.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33]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5]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 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6]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7]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8]许德珩.许德珩回忆录——为了民主与科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3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40]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1]赵晓呼.政党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4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3]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44]梁培宽编.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45]陈宇翔.中国近代政党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46]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7]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8]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49]周佛海.周佛海日记全编(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50]郑大华编.梁漱溟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51]吴其昌.梁启超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52]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53]方敏.“五四”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4]彭付芝编著.台湾政治与经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55]戚如高,潘涛.张澜与中国民主同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56]陶东风.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57]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
    [58]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9]杨旭盟.移植与异化——民国初年中国政党政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0]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61]廖继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6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3]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64]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5]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时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66]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
    [67]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8]常崇宇.大陆中国青年党人的归宿.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69]谢彬,戴天仇.民国政党史:政党与民初政治.北京:中华书局,2007.
    [70]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1905—194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1]付春杨.民国时期政体研究(1925—1947).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72]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3]杨天宏.政党建置与民国政治走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4]秦立海.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1944—1949年的中国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5]刘景泉,郭德宏主编.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76]常保国.中间党派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宪政运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77]俞祖华,赵慧峰.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78]纪亚光,秦立海,裴莘.战后中国政党与政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79]王福琨,邓群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80]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81]黄美真.伪廷幽影录:对汪伪政权的回忆.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82]邓野.民国的政治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3]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4]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85]曾琦先生追悼会.追悼曾琦先生纪念集.曾琦先生追悼会编印,1951.
    [86]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略.台北:商务出版社,1951.
    [87]左舜生.中国现代名人轶事.香港:九龙自由出版社,1954.
    [88]陈启天.寄园回忆录.台北:商务印书馆,1965.
    [89]张梦九.人海沧桑六十年.台北:五洲出版社,1971.
    [90]冯爱群编.胡适之先生纪念集.台北:学生书局,1973.
    [91]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台北:食货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
    [92]刘邵唐主编:民国大事日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93]周策纵.五四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79.
    [94]沈云龙.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
    [95]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五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
    [96]陈三井.勤工俭学运动.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81.
    [97]李璜.学钝室回忆录(下卷).香港:明报月刊社,1982.
    [98]中国青年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左舜生先生纪念集.中国青年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84.
    [99]陈启天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陈启天先生纪念集.中国青年党中央党部出版社,1985.
    [100]李国祈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民族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
    [101]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顾(1914—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57),1989年.
    [102]邹韬奋.对宪政的最后挣扎.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103]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
    [10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1994.
    [10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106]刘青峰编.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107]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1919—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71).1994.
    [108]余家菊.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
    [109]陈正茂.少年中国学会之研究.台北:中国青年党党史资料丛刊(14),1996.
    [110]沈云龙.现代政治人物述评.台北:文海出版社.1997.
    [111]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台北:台湾联经出版社,1999.
    [112]陈正茂.在野的声音——青年党人的时代关怀及其政治参与.台北:新文京开发,2005.
    [113][美]肯尼斯·雷,约翰·布鲁尔.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1946—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114][美]福雷斯特·C波格.马歇尔传(1945—195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115][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16][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17][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8][意]G·萨托利著,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9][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李义彬.少年中国学会内部的斗争.北京: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2期
    [2]韩凌轩.李大钊同志与少年中国学会.哈尔滨:北方论丛.1980年第5期
    [3]王来棣.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几个问题.杭州:浙江学刊,1981年第3期
    [4]王永祥,孔繁丰.中共旅欧支部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天津:南开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5]王永祥.中共旅欧支部和旅欧共青团是怎样学习革命理论的.天津:天津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6]赵德教.国家主义派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反革命活动——兼谈共产党人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开封: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
    [7]邱钱牧,林建柏.试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与意义.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8]赵德教.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主义派的政治思想批判.新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第1期
    [9]洪廷彦.“醒狮派”的国家主义.上海:史林.1986年第3期
    [10]邓才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青年党.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11]团上海地委学生部关于学生运动情况的报告(1925.3—9).上海: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4期
    [12]陆建洪,田子渝.试论少年中国学会的性质.武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87年第4期
    [13]杨天石.“中山舰事件”之谜.北京: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14]赵德教,黄才华.试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年党与国民党的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15]李富春,刘伯庄.向团中央的报告(1924年3月22日).北京:党的文献.1991年第1期
    [16]吴伟荣.试论抗战时期的中国青年党.南京:民国档案,1991年第1期
    [17]赵德教,李永芳.试论青年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活动.郑州: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18]周淑真.少年中国学会述评.北京: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4期
    [19]易新涛.浅析少年中国学会的性质.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20]赵文莉.浅谈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青年党.新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21]任鲁萍.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及其历史启示.北京: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
    [22]邱钱牧.论中国青年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北京: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4期
    [23]李良玉.关于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考辨.南京: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24]余三乐.邓中夏与少年中国学会.北京: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6期
    [25]余三乐.毛泽东与少年中国学会.北京:北京档案史料.1995年第2期
    [26]崔良桐.维护中央权威与中国现代化.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27]闻黎明.闻一多与“大江会”——试析20年代留美学生的“国家主义观”.北京: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8]闻黎明.“国民大会议政会刍议”——抗战时期改革中央政治体制的重大设计.北京: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
    [29]崔志海.梁启超与五四运动.北京: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30]秦立海.中国民主同盟组织演变述评.济南: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31]袁柏顺.关于中国青年党研究的几点思考.湘潭: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2]许纪霖.三种危机与三种思潮——20世纪中国的思想史.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33]王奇生.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北京: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34]吴小龙.“少年中国”的理想追求及其分化——简评少年中国学会.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35]高晓林.论抗战时期中国青年党与国共两党的关系.哈尔滨:理论探讨.2000年第4期
    [36]周淑真.少年中国学会与五四精神.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37]冯筱才.理想与利益:浙江省宪自治运动新探.北京: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38]刘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石家庄: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
    [39]王俊彦.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始末.北京:炎黄春秋.2001年第11期
    [40]刘伟,谢永川.赵世炎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成都:毛泽东思想研 究.2002年第6期
    [41]吴小龙.毛泽东与少年中国学会.北京:炎黄春秋.2002年第7期
    [42]叶菊珍.张闻天与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3]罗志田.北伐前几年胡适与共产党的关系.北京: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44]叶汉明.从“中间派”到“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同盟在香港(1946—1949).北京: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
    [45]谢宝耿.置身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知识分子研究——许纪霖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46]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一九二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北京: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47]李丹阳.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与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起源.开封: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48]田嵩燕.国家主义派的国家观.哈尔滨:学术交流.2004年第6期
    [49]康之国.曾琦政治思想的渊源.开封: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50]李庆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共产党人世界眼光的培养.哈尔滨:理论探讨.2005年第1期
    [51]罗志田.走向“行动的时代”:“问题与主义”争论后的一个倾向.北京: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52]李晴霞.“少年中国学会”的演进轨迹.桂林: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3]吴小龙.五四运动与少年中国学会.北京: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
    [54]唐长久.论中国民主同盟性质的三次历史性转变.武汉:理论月刊.2005年第5期
    [55]张少鹏.五四前后曾琦与梁启超的关系.武汉:江汉论坛.2005年第6期
    [56]韩锦标.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兰州: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57]李默海.中国国家建设的历史、特点与启示.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8]王红光,黄颖.政党、国家与社会:现代政治基本架构的分析.北京: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59]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轴.成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
    [60]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上海: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
    [61]李永春.“问题与主义”之争和少年中国学会.合肥: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
    [62]李永春,肖志伟.毛泽东与少年中国学会.湘潭:毛泽东研究.2007年第1辑
    [63]夏世忠.“国家主义派”的民族主义思想评析.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
    [64]许丽英.周恩来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5]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我国党政关系演进的一种解读.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4期
    [66]侯建明.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国家主义的论争.长春: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
    [67]罗大正.中国民主同盟在抗战后期的作用.天津: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第8期
    [68]曾辉.1927—1931年间中国青年党与国民党关系述略.青岛: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9]容志.从阶级革命到制度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国家建设与社会重构.西安: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
    [70]鹿锡俊.蒋介石与1935年中日苏关系的转折.北京: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期
    [71]李华.国家的三面相与政党——国家关系的三重逻辑.西安: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
    [72]邵宇.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困境与政党的政治应对.沈阳: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73]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延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74]汪海清.自相矛盾的政党——以抗战时期的中国青年党的两面性为视角的考察.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0期
    [75]叶国文.政党、国家与社会——中国共产党60年执政方式转变的政治逻辑.杭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76]杨光斌.制度变迁中的政党中心主义.成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77]王建华.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一项基于中国情境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上海:复旦学报.2010年第2期
    [78]许纪霖.“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北京: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79]郭燕来.社会·政党·国家:意识形态合法性的生成——对中国意识形态走向现代的思考.昆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80]任剑涛.政党、民族与国家——中国现代政党-国家形态的历史-理论分析.南京:学海.2010年第4期
    [81]张浩.社会资本、政党权威与现代国家构建.成都:天府新论.2010年第6期
    [82]袁伟时.民初宪政格局崩毁再审视——以袁世凯和国民党为中心的考察.徐州: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83]许忠明.民初政党政治与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哈尔滨:理论探讨,2012年第1期
    [84]檀江林,田萌.中华民国时期两种现代民族国家构建模式探悉.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85]熊秋良.行宪国大代表选举中的政党博弈——以民、青两党与国民党为考察对象.开封:史学月刊.2012年第9期
    [86]郭正昭.王光祈与少年中国学会(1918—1936)——民国学会个案探讨之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1年第2期
    [87]黄福庆.五四前夕留日学生的排日运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2年第3期
    [88]余英时.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香港:明报月刊.1983年12月号
    [89]陈三井.周恩来旅欧时期的政治活动(1921—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5年第14期
    [90]陈正茂.曾琦与民国政治.台北: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论文集.1993年
    [91]周昌龙.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个人主义的诊释.新竹:汉学研究.1994年第12卷第2期
    [92]黄金麟.革命与反革命——“清党”再思考.台北:新史学.2000年第11卷第1期
    [93]金观涛、刘青峰.中国个人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形态初探.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4年8月号
    [94]陈正茂.周旋于国共之间:青年党左舜生在民国三十五年时的政治动向析探,台北:北台湾科技学院通识学报.2011年第7期。
    [95][法]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北京: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韩]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上海:复旦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2]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3]张少鹏.民初的国家主义派研究.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4]陈云卿.中国青年党的创建与初期发展(1923—192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8年硕士论文
    《晨报》、《广州民国日报》、《上海民国日报》、《汉口民国日报》、《少年中国》、《向导周报》、《醒狮周报》、《中国青年》、《赤光》、《国论月刊》、《民声周报》、《新路半月刊》、《铲共半月刊》、《观察》、《传记文学》(台北)、《国闻周报》、《芜湖》、《申报》、《中央日报》、《大公报》、《上海商报》、《宪政月刊》、《新华日报》
    [1]Chester C.Tan,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Garden City N.Y.Doubleday & Co.,1971.
    [2]Genevieve Barman,Nicole Dulioust,The Communists in the Work and Study Movement in France,Republican China,1988.
    [3]Karl Popper,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vol.1,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4]Roger B.Jeans,Roads Not Taken.The Struggle of Opposition Parties Twentienth-Century China, Westview Press,1992.
    [5]James D.Seymour.China's Satellite Parties,M.E.Sharpe Inc,1987.
    [6]Poul Bailey,The Chinese Work-Study Movement in France, China Quarterly, no.115,1988.
    [7]Edmund S.K..Fung,The Alternative of Loyal Opposition.the Chinese Youth Party and Chinese Democracy,1937-1949,Modern China.Vol.17.No.2,1991.
    [8]菊池贵晴.曾琦と国家主义青年党について.中国第三势力史论.东京:汲古书院,1987.
    [9]石川启二.中国に于ける教育独立论の系谱——少年中国学会と国家主义派.山梨大学教育学部纪要,第7号,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