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代名臣刘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王朝是在元末农民起义基础上,由农民出身而深受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影响的朱元璋创建的一个延承封建宗法社会关系和君主专制政治统治的封建王朝。经过明前期诸帝调整生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经济,以及强化君主专制,确立程朱理学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等等政策和措施的实行,不仅重建和稳定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秩序,并且大大推进了封建社会在各个方面的深入发展,形成明前期的盛世局面。然而,自明英宗正统时期开始直到正德年间,封建社会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激化。豪强地主强占土地,农民流离失所,起义频起。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皇权控制下,以司礼监与内阁为代表的内廷宦官势力与外朝文官集团之间权力地位的争夺与转换,直接影响着朝政的治乱兴衰,从而形成这一时期明王朝动荡纷乱的政治局面。期间虽曾有过被后人誉为“弘治中兴”的短暂稳定,却最终难以挽阻封建统治危机不断深化的趋势。
     明代名臣刘健就生活在这个由前期盛世向后期衰败转变过程中的,被称为“动荡衰微”的明代前中期。
     宣德八年(公元1433),刘健出生于河南府洛阳县西南部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庭。当时的洛阳刘氏家族和当地其他许多家族一样在长期农耕经济方式和儒家伦理思想文化影响下,形成了勤俭朴质、直道行事,恭行孝义、和睦乡邻,重视读书求学、尊崇正统儒教的风尚。这种氛围对刘健个性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和当时许多士子一样,刘健自幼便在洛阳那种充满理学风尚的文化氛围里,在学术与科举相结合的求学过程中接受了儒家那种人格精神和思想意识的培养。在刘健早期的社会交往中,如阎禹锡、白良辅那样的洛中理学名士,或如毕享、许进那样以理学为学习内容的科举士子,甚至如赵锡、李祥那样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儒家礼教风范的人物,都曾对刘健个性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强化了他以理学为宗、注重践履的政治意识和思想品格。
     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刘健中进士,改庶吉士,入翰林。自此开始了其长达46年的仕政历程。在第一阶段16年的翰林生涯中,刘健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史官,主要从事编撰典籍、侍从讲读、主考乡试,以及其它书记类事务。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他升右谕德,次年转左庶子,9年后升任少詹事。这期间虽然仍从事修书、讲读,主考等“不关政本”的事务,但作为东宫属官,却使他得以与皇太子朱祐樘,即未来的明孝宗之间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关系,这为他后来在孝宗时期政治上施展抱负奠定了基础。成化二十三年(1487)十一月,孝宗即位不久即擢刘健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从此终孝宗之世。刘健在内阁以其独有的严谨认真、果敢善断、不偏不倚的为政风格,发挥着劝谏启沃、辅养君德,论思建言、赞画政务的作用。在辅成“弘治中兴”中写下其政治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孝宗驾崩后,刘健以顾命元臣的身份,与同官李东阳、谢迁等在武宗初政时期,以新皇即位诏书为纲领,实行了一系列宽恤民力、安抚流民、清查皇庄、抑制兼并、裁汰冗滥、节省开支,以及其它清理弊政的政策与措施,从而使朝政一度呈现“新政”气象。但由于武宗宠信内侍宦官,日事游逸娱乐,不仅使“新政”举步惟艰,且使刘健等人的地位岌岌可危,其职权作用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和限制。在率领文官集团反对宦官势力失败的情形下,刘健被迫致仕,结束了他的仕政历程。但在宦官擅权乱政的形势下,他仍被榜为“奸党”之首,削爵夺敕。直到明世宗即位后,才完全恢复他原有的政治地位和待遇。
     刘健历事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五朝。他与孝宗间长期的师生之谊、致政意识的一致性,以及个性的互补等因素,形成君臣间较为融洽和谐的关系。这奠定了辅成“弘治中兴”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但他谨守儒学传统,执着于致政追求的风格却与自幼好逸乐,无视礼教规范和传统君德的武宗之间极易产生矛盾与冲突。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了刘健等文官集团与宦官势力斗争中的失败,并由此宣告了刘健政治生涯的结束。
     刘健与其他朝臣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因其政治地位和交往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无论是在天顺、成化年间受朝中重臣如李贤、彭时等人的器重,或是在弘治、正德年间与徐溥、李东阳、谢迁等阁臣的融洽,抑或是与王恕、马文升、刘大夏、韩文、白昂、闵硅、.戴珊等部院诸卿之间的协调,以及在后期为政中受到许多后辈官员政治上的支持等等,都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其致政意识中的共性基础。当然,因年资、经历的差别,以及同年、乡故的特殊关系,刘健也确与某些朝臣之间具有亲疏不同的私人关系,如与张元祯、祁顺、郑纪间的知交,与丘浚、程敏政、吴宽、李梦阳、何景明等人间的某种隔阂,与焦芳之间的仇隙等等。这些在实际上都对刘健的政治活动产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影响。但总的来看,刘健谨守规矩的风格限制了他在朝廷人事方面过多施加个人的影响。而他疏于识人之偏向,也并未造成对朝政事务较大的影响。
     刘健存世的著述并不丰富,但从中仍可看出其“以道事君”、追求致政的政治意识,以及崇儒兴学、注重实政实务,摒弃佛道异教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意识与他在文作上崇义理、信礼教,重实务,轻虚饰的风尚是相通相应的。刘健著述的体裁以奏疏及实政碑记类为主,也时常有诗文之作。而这些诗文作品大都与其政务活动相关,单纯应酬性、消闲性诗文在刘健著述中极为少见。刘健的著述在语言风格上所表现的刚正气势,也与他端谨严正的个性与为政风格是一致的。
     明清时期官方和民间对刘健的认识,虽因朝代不同或官、私立场角度差别而在一些具体评述中呈现不同特色和风格,但就其政治功绩、人品、个性,及为人处事作风、识见、文才等多方面,大多给予了正面肯定和赞扬。但是,随着近代以来社会变革和人们政治观念的深刻变化,刘健作为历史名臣的形象逐渐隐没于人们的视野之外,只剩下民间传说中还演绎着以前的片断史迹。至于当代,在“大众史学”与戏说历史以及史学领域,对刘健的关注正日益增加,并由此引发着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研究。
     通过对刘健个性、思想意识、政治作为及其影响的多角度、多层次考察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刘健的确无愧于封建社会一代名臣的政治形象。他“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气节、执着于儒家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践履封建礼教的道德品格和风尚,至今也有令人敬佩之处。然而,正因为他秉承着儒家君臣意识又自觉地接受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制约和规范,从而注定了他的政治理想不仅不能最终实现,甚至连他个人的命运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他政治生涯兴败起落的巨大反差,正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背景下政治人物命运的典型写照。可见,人的个性的全面解放必有赖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社会政治的不断进步。这便是研究刘健对当今社会政治建设的一种启示。
Based on the peasant uprising in the later stage of Yuan dynasty, Ming dynasty was founded by Zhu Yuanzhang, a peasant with the deep influence of the feudal landlord class ideology. This dynasty succeeded to the feudal family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political rule of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of feudal dynasty. After the early emperors'implementing some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cluding adjusting the relation of production, mitigating social conflicts, developing social economy, strengthening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and establish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cheng and zhu's nee-Confucianism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All these not only reconstructed and stabilized the basic order of the feudal society, but also greatly promoted the feudal society'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all aspects, and gave rise to the prosperous in early Ming dynasty. However, from the Zhengtong period to zhengde period, the feudal society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cute. Tyrannical landlords were having seized land. Farmers were becoming destitute and homeless. People had frequently uprising. Within the ruling class, the struggle for right and interest wa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Under the control of imperial power, the fighting for right power and status between the civil service group and the eunuch group, which were represented respectively by cabinet agency and sili servant administration, having given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had led to the troublous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is period. Although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as something a short-term governmental stable which was named "Hongzhi resurgence," but it wasn't able to resist the stronger trend of feudal rule crisis.
     The famous minister in Ming dynasty, Liu Jian, lived in the just prophase known as "unrest and declination", in which the Ming dynasty had being transformed from thrive in the early stage to the decline in the later stage.
     In the eighth year of the reign of Xuande emperor(AD1433), Liu Jian was born in an ordinary landlord family in southwest Luoyang county. With the deep influence of the long-term farming economy and the Confucian ideology and culture, the Liu's family in Luoyang, as well as many other families in this region, had formed their live style:thrifty and simple, upright and honest, concord with the neighbors, Caring for the family members, paying attention to reading and study, complying with orthodox Confucian culture, etc. This kind of atmosphere had a profound effect to the formation of Liu Jian's personality. As other young learners, Liu Jian who was in Luoyang where was full of Neo-Confucianism culture atmosphere had combin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ith the academic studying, and then his personality and spirit were trained with Confucianism. Among Liu Jian's early social relations, some people like Yan Yuxi and Bai Liangfu who were named as Confucians in Luoyang, or like Bi Heng and Xu Jing who were Neo-Confucianism learners, even like Zhao Xi and Li Xiang who lived up to the Confucian moral style characters, had gave a important effect to Liu Jian's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ed his Confucian political ideology, made him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Confucianism's practice.
     In the fourth year of Tianshun years of the reign of Yingzong emperor (AD1460), Liu Jian passed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became a Hanlin Shuji Shi. Then his political profession began and it reached to46years. In the first16years, just as an ordinary official historian, Liu Jian was mainly engaged in compiling books, assisting to the emperor's read and study, presiding over the provincial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other secretary affairs. In1476, the twelfth year of Chenghua years, he was promoted to be You Yude, In next year he became Zuo Shuzi and then was promoted to Shao Zhanshi at nine years later. During this time, he had to do the same things like before and all these things were "none of government affairs", but as an East Palace official, it provided he a chance to made a unusual relationship with Zhu Youtang, the crown prince, as well as the future. emperor. This experience offered he the better foundation to realize his political ambition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ign of Xiao Zong emperor. In November of the last year of Chenghua period, the Xiao Zong emperor who just enthroned promoted Liu Jian to the assistant 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Rites, the Hanlin Academician, and the. assistant administrator as a cabinet minister. From this time to the end of Hongzhi period, as a cabinet minister and with his unique political manner which was showed rigorous, earnest, resolute, independent and so on, Liu Jian ha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ssisting the "Hongzhi Resuscitating" with remonstrating and enlightening the emperor's moral character, providing advice and reference, and assisting to handle the affairs of state. This had made the glorious of his political career.
     After the Xiao Zong emperor's died, Liu Jian went with other cabinet ministers like Li Dongyang, Xie Qiang. As the entrusted great ministers, they had put a lot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to effect like giving relief to people, placating the refugees, checking up the imperial country estate, restricting landowners'merger, reducing redundant officials, restraining the superfluous, and other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clean the maladministration. These measures'carrying out based on the program which was wrote in the new emperor's enthronement edict. Thereby the affairs of state once enjoyed "New Deal" weather. However, Wu Zong emperor trusted and depended on the eunuch to handle affairs and did entertainment as day's things. So it not only made the "New Deal" difficulty, but also put Liu Jian into the awkward or even in jeopardy. Liu Jian couldn't play his functions and powers as a grand secretary. With the failure of the civil group opposed against the eunuch power that Liu Jian had led and participated in, he was obliged to resign and ended his political profession. But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eunuch dominated the state affairs, Liu Jian couldn't avoid being list as the head of the "evil Party" and being cut away his official ranking and titular honors. Until Shi Zong emperor ascended the throne, Liu Jian's original political status and treatment was completely restored.
     Liu Jian had passes through the period of the reign by Ying Zong emperor, Xian Zong emperor, Xiao Zong emperor, Wu Zong emperor and Shi Zong emperor of Ming dynasty. There was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Xiao Zong emperor based on their long-term teacher-and-student friendship, something the same political aspiration and the relative complementary of their personality. This had laid the important basis and conditions to assist the "Hongzhi Resuscitating". But his keeping the tradition of Confucianism, clinging to the political pursuit had bring about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ion with Wu Zong emperor's being keen on libertinism and ignoring the rules of the traditional monarch's character. It is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that eventually led to the failure of Liu Jian and the civil group when they were opposed against the eunuch power, and thus ended Liu Jian's official care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u Jian and other ministers of the imperial court were diverse in the different period with the unlike communicative ways based their dissimilar official status and personality. But whether was regarded highly by the great ministers as Li Xian, Peng Shi in Tianshun and ChengHua years, or was harmonious with the other ministers in the cabinet like Xu Pu, Li Dongyang and Xie Qian in HongZhi and ZhengDe years, or was cohere with the headers of other departments such as Wang Shu, Ma Wensheng, Liu Daxia, Han Wen, Bai Ang, Min Gui, Dai Shan,etc. or even was strongly supported by many young officials in government during the later phase of his official profession, all these in a considerable degree depended on the common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cours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seniority, experience, or the township and the same year Jin shi, Liu Jian indeed had the different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courtiers. Zhang Yuanzhen, Qi Shun and Zheng Ji were his intimate friends; Qiu Jun, Cheng Minzheng, Wu Kuan and Li Mengyang maybe have something estrangement or misunderstanding with him; but Jiao Fang feuded against him. In fact, this interpersonal relation had more or less impact to Liu Jian's political practice. But Liu Jian's demeanor generally limited his influence on the organization personnel, and his slip in knowing person also had less effect to the affairs of state.
     Liu Jian's writings were not very rich, from which we still can see hi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assisting emperor by following principle" and the pursuit of benevolent government, as well as his idea trait of worshiping Confucianism,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litical practice, rejec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etc. This kind of ideology was corresponding to his writing style like advocating and trusting in doctrin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actual practice and looking down on the tinsel. The article genres of Liu Jian's works mainly were the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and the inscriptional records. But sometimes he also wrote poetries and verses, and these works often were related with government affairs. He seldom wrote poetry or verse for the reason of pure entertainment or passed time idly. The language style of the strong momentum, in Liu Jian's works also was consistent with his governing style.
     Since the different standpoint and the disparity of dynast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realization of Liu Jian from official, the nongovernmental and the folk were distinction in evaluating style. As for Liu Jian's political merit, knowledge and talent, personality, the style of doing things and other aspects, the commentaries had mostly given the positive affirmation and praise. However, with the profound changes of society and the huge change of people's political ideas in modern times, Liu Jian's figure as a famous official in history have faded out of people's sight. There is only the romance story in a legend based on some of his historic experience. But the attention on Liu Jian in the "public history" and playfu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field are increasing. Then a comprehensive awareness and research of Liu Jian will come true before long.
     In various angles, the inspecting and studying of Liu Jian's personality, ideology, political do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se, may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Liu Jian is indeed worthy of the famous minister of feudal society. The moral courage of "serves the prince according to the right, and retires when it can not do so", the ideologism of pursuing to the Confucian political ideals, the style of fulfilling the feudal moral, all these are also admirable in this times. But his obedience to the monarch-and-subject awareness of Confucian and consciously submitting to the restriction and criterion of feudal autocracy are the just reasons of the failure to carry out his political ideal and it even determines his lot. The huge contrast of ups and downs of Liu Jian's official profession is the typical portrayal of politicians in the feudal monarchy political environment. So the liberation of Man will depend on the all-round improvement of the society, especially the progress of the political. This is the revelation for Toda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research of Liu Jian.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118—11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342页。
    ① 尚钺:《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64年第3期。
    ② 《列宁选集》第1卷,第26页。
    ③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① 颜中其:《近几年历史人物研究状况述评》,东北师大学报编辑部编《历史人物论集》1983年4月版,第368页。
    ① 《明世宗实录》卷74之“嘉靖六年三月壬午”条。
    ②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① 《明史》卷72《职官一》。
    ② 《明史》卷72《职官一》。
    ③ 据华中师范大学洪早清的博士论文《明代阁臣群体研究》中的统计,明代阁臣任职15到20年的,约占6.2%,20年以上的约占2.4%。而按他的说法,刘健在阁时间是19年,为首辅时间是9年。
    ① 刘俊虎:《中兴名臣,一代儒相》,《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②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第8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第202、216、217页。
    ③ 刘重日:《中国史稿》第6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120页。
    ④ 王毓铨:《中国通史》第9卷中古时期·明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⑤ 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73页。
    ⑥ 汤刚、南炳文:《明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72—292页。
    ① 杨国祯、陈友平:《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154页。
    ② 张自成:《一口气读完大明史》,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16页。
    ③ 孙景峰、李金玉:《正说明朝三百年》,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6月,第128—129页。
    ④ 黎东方:《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17页。
    ⑤ 蔡东藩:《明史演义》上册,上海文化出版社,1981。
    ① 王其榘:《明史内阁制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月,第153页。
    ② 王其榘:《明史内阁制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月,第159-164页。
    ③ 张国:《中国治国思想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10月。
    ④ 南炳文:《佛道密秘宗教与明代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61、62页。
    ⑤ 王丙岐:《中国古代佞幸史》(下),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302-306页。
    ⑥ 萧少秋:《中国历代君臣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12月,第600-601页。
    ⑦ 冯克诚、王海燕:《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1页。
    ⑧ 朱绍侯:《中国历代宰相传略》,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1309-1310页。
    ⑨ 王兴亚、郑传斌:《中原文化大典·人物典·人物传》(下),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7-109页。
    ① 林延清、傅美林:《中华人物传库·明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358-365页。
    ② 许大龄、王天有:《明朝十六帝》,北京:紫金城出版社1991年3月。
    ③ 郭厚安:《弘治皇帝大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月,第40-41页。
    ④ 李洵:《正德皇帝大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月。
    ⑤ 南炳文、李小林:《弘治中兴述略》,《南开史学》1981年第2期。
    ① 朱子彦:《论明孝宗与“弘治中兴”》(《求是学刊》1989年第6期。
    ② 刘太祥:《中国古代帝王顾问制度》《南都学坛》2009年1期。
    ③ 刘太祥:《中国古代王朝“中兴”局面的形成原因》,《南都学坛》2006年4期。
    ④ 赵永翔:《关于“弘治中兴”之评价问题》(《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⑤ 洪早清:《明代阁臣群体研究》,华中师大博十论文,2007年。
    ① 吴琦、唐洁:《寿龄与政治:明代阁臣寿龄及其影响因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4期。
    ①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0《史乘考误一》中称:“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当笔之士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无所避而不欲书,即书,故无当也。”清人徐乾学在《明史例案》卷2《吴兴嘉业堂刊本》也指出:明之《实录》,“莫详于弘治,而焦芳之笔,褒贬殊多颠倒。”
    ① 冯尔康《古代传记史籍的分类与运用》,南开大学《中国历史与史学》编辑组编《中国历史与史学——祝贺杨翼骧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8月,第8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4页。
    ② 《列宁全集》第1卷,第38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9—42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8—479页。
    ③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99页。
    ① 耿云志:《蓼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37页。
    ②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精辟地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5页)所以,通过对明清时人对刘健认识的评价的考察与分析,正可以认识那个时代的价值标准与倾向,从而认识刘健与那个时代对人的要求的关系。
    ①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83—184页。
    ② 李屏南:《人物评价论》,岳麓书社 2000年,第10-21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3《醉太平小令》。
    ② 汤纲、南炳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第44页。
    ① (明)解缙:《天潢玉牒》,《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第24页。
    ② (明)高岱:《鸿鱿录》卷2《延揽群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7页。
    ① (明)刘辰:《国初事迹》,《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91,第13页。
    ② (明)谈迁:《国榷》卷6“洪武八年十月丁亥”条。
    ③ 《明太祖实录》卷6“戊戌年十二月辛卯”条。
    ④ 《明太祖实录》卷179“洪武十九年八月辛卯”条。
    ⑤ 《明太祖实录》卷252“洪武三十年四月癸巳”条:卷254“洪武三十年七月戊申”条。
    ⑥ 《明太祖实录》卷49“洪武三年二月庚午”条。
    ⑦ 《明太祖实录》卷39“洪武二年二月甲午”条。
    ① 吴晗:《朱元璋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第167页。
    ② 《皇明祖训》首章。
    ① 《明史》卷73《职官志二》。
    ② 《明史》卷2《太祖本纪》。
    ③ 《皇明祖训》首章。
    ④ 《明史》卷215骆问礼传。
    ⑤ (明)张萱:《西同闻见录》卷63《兵部》。
    ⑥ 《明太祖实录》卷239“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己丑”条。
    ① 《明史》卷116《诸王传一》。
    ② 《明史》卷132蓝玉传。
    ③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胡蓝之狱》。
    ① 《明史》卷5《成祖本纪一》。
    ② 《明太宗实录》卷229“永乐十八年九月J‘亥”条。
    ① 《明史》卷4《恭闵帝本纪》。
    ② 《明史》卷149夏原吉传。
    ③ 《明史》卷7《成祖本纪三》。
    ④ (明)谈迁:《国榷》卷21“宣德五年九月丙午”条。
    ⑤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25。
    ⑥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25。
    ⑦ 《明史》卷137安然传。
    ⑧ 《明史》卷72《职官志序》。
    ⑨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3《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
    ① 《明史》卷109《宰辅年表序》。
    ② 《明史》卷72《职官志》。
    ③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9。
    ④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9。
    ⑤ 杜婉言、方志远:《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九卷·明代》,人民出版社,1996,第97页。
    ⑥ 杜婉言、方志远:《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九卷·明代》,人民出版社,1996,第98页。
    ① 张耐冬:《宏观中国史·盛世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第143页。
    ① 见林金树《明代政治史研究的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06期。另参见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本文涉及明代政治的分期问题,基本以此为据。故于本节凡引述此二种论著内容,不再单独作注。
    ② 《明史》卷78《食货二》。
    ① 杨国帧,陈支平:《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第108页。
    ② 《明史》卷213张居正传。
    ① 《明史》卷309李自成传。
    ① 《明史》卷8《仁宗本纪》。
    ② 《明史》卷8《仁宗本纪》。
    ③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8《仁宣致治》。
    ① 朱子彦:《明代“仁宣之治”述论》,《史学集刊》1985年第3期。
    ② 《明史》卷71《食货志一》。
    ③ 《明史》卷9《宣宗本纪》附赞语。
    ④ 朱子彦:《明代“仁宣之治”述论》,《史学集刊》1985年第3期。
    ⑤ 《明史》卷148杨士奇传。
    ⑥ 《明史》卷113后妃传。
    ⑦《明史》卷113后妃传。
    ⑧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9《王振用事》。
    ⑨ 《明史》卷148杨溥传。
    ①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8《仁宣致治》。
    ② 《明史》卷148附赞语。
    ③ 《明史》卷148杨士奇传。
    ④ 《明史》卷148杨士奇传、杨溥传。
    ⑤ 《明史》卷12《英宗后纪》附赞语。
    ① 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117页。
    ② 《明史》卷304王振传。
    ③ 《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庚午”条。
    ④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7《汪直用事》。
    ① 《明史》卷171王骥传。
    ① (明)沈节甫《纪录汇编》卷23《古穰杂录摘抄》,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4,第220页。
    ② 《明英宗实录》卷123“正统九年十一月丁亥”条。
    ③ 《明宪宗实录》卷156“成化十二年八月庚辰”条。
    ④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① 《明孝宗实录》卷12“弘治元年三月己卯”条。
    ②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附语。
    ③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7《汪直用事》。
    ④ 《明史》卷15《孝宗本纪》。
    ⑤ 《明史》卷304怀恩传。
    ⑥ 《明孝宗实录》卷17“弘治元年八月壬子”条。
    ① 《明史》卷70马文升传。
    ②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⑨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附评语。
    ④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附评语。
    ⑤ (明)陈建、沈国元:《皇明从信录》卷25“弘治十八年六月”条。
    ① 《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② 李梦芝:《论弘治帝的历史地位》,《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③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1。
    ④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⑤ 《明孝宗实录》卷43“弘治三年闰九月癸巳”条。
    ⑥ 《明孝宗实录》卷117“弘治九年九月已酉”条。
    ⑦ 李梦芝:《论弘治帝的历史地位》,《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①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②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辛卯”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71,“正德十四年二月乙丑”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1。
    ⑤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① 《明通鉴》卷42“正德二年一月”第8条。
    ② 《明通鉴》卷42“正德三年八月辛巳”第24条。
    ③ 《明通鉴》卷42“正德二年三月”第18条。
    ④ 《明史》卷304刘瑾传。
    ⑤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刘瑾用事》。
    ⑥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①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32《流贼》,上海:中华书局,1959,第759页。
    ②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5《平河北盗》。
    ① 《孟子·尽心上》。
    ② 《论语·颜渊》。
    ③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④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曾择之之二》。
    ①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度制》。
    ② 《论语·尧曰》。
    ③ (汉)《春秋繁露·天人对策》。
    ④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明祖文义》。
    ⑤ (清)夏燮:《明通鉴》卷1《太祖纪一》。
    ① (清)赵翼:《二史札记》卷32《明祖文义》。
    ② 《明太祖实录》眷144“洪武十五年夏四月丙戌”条。
    ③ 《明太祖实录》卷46“洪武二年十月辛巳”条。
    ④ (清)傅维麟:《明书》卷62《学校志》。
    ⑤ 《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十月癸丑”条。
    ⑥ 《明太祖实录》眷177“洪武十九年春正月丁朱”条。
    ⑦ 《明太祖实录》眷73,洪武五年三月辛亥”条。
    ⑧ 《大浩续编》7《明孝》,《明朝开国文献》第1册,台湾学生书局,1966,第104页。
    ① (清)孙承译:《天府广记》卷63《(胡广)视学诗序》。
    ② (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1《朴斋记》,中华书局,1998,第9页。
    ③ (汉)董仲舒:《王道通三》。
    ④ 《孟子·尽心上》。
    ① 《孟子·公孙丑上》。
    ② 《宋史·道学三》。
    ③ 《孟子·离娄上》。
    ④ 《论语·八佾》。
    ⑤ 《论语·乡党》。
    ⑥ (明)谈迁:《国榷》卷9“洪武二十一年四月乙卯”条。
    ⑦ 《论语·先进》。
    ⑧ 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第34页。
    ⑨ 《论语·八佾》。
    ① 《论语·泰伯》。
    ② 《孟子·万章下》。
    ①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
    ② 《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① 李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68页。
    ② 《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③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后序》。
    ④ (明)于慎行:《谷山笔尘》。
    ⑤ 《明史》卷95《刑法志三》。
    ①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6《明祖用法最严》。
    ②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8《仁宣致治》附赞语。
    ③ 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中华书局,1981,第115页。
    ① 李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13页。
    ② 《孟子·离娄下》。
    ③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3《责臣罪已》,中华书局,1981,第219页。
    ④ 《明史》卷306《阉党传序》。
    ①《明史》卷141方孝孺传。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师说》。
    ③《明史》卷141方孝孺传。
    ④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4《大行皇帝挽诗》,宁波出版社,2000,第826页。
    ⑤ (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70《逊志斋集》。
    ⑥ 《明史》卷141,附赞语。
    ⑦ (明)于谦:《于谦诗选·咏煤炭》,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第43页。
    ⑧ (明)于谦:《于谦诗选·前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第4页。
    ①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
    ②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采》卷32《土木之变》。
    ③ 《明史》卷148附赞语。
    ④ 《明史》卷148附赞语。
    ⑤ 《明史》卷148杨士奇传。
    ⑥ 《明史》卷148杨荣传。
    ⑦ 《明史》卷148杨溥传。
    ① 《明史》卷148马愉传。
    ② (明)黄景防:《国史唯疑》卷3。
    ③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9《王振用事》。
    ④ 《明史》卷282薛碹传。
    ⑤ 《明史》卷176岳正传。
    ①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② 《明史》卷181李东阳传。
    (?)(明)李贽:《初潭集》卷24《痴臣》。
    ①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首叙》。
    ②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祖茔奠基》。
    ① 据《元史》卷《百官志七》,在元代地方行省下设路,路下设有万户府。万户府主官为达鲁花赤一名,佐官为万户。
    ② (明)刘龙《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致仕胸巷刘文靖公行状》,《紫岩文集》卷41。
    ③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④ (明)谢迁:《大明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刘公神道碑》,《(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⑤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⑥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祖茔奠基》。
    ⑦ 《明太祖实录》卷130“洪武十三年三月壬子”条。
    ⑧ 明人谢迁撰刘荣神道碑文记载,刘荣有孙7人,孙女4人。查1985年《洛阳刘氏家
    谱》刘宽有子3人。可知刘龙所撰刘健行状所称刘亮有子4人为确实。但三种史料无一记述4女分属刘宽、刘亮的实际情况。
    ① (明)李东阳:《大明陕两三原县儒学教谕致仕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刘公神道碑铭》,《(弘治)洛阳郡志》卷24。
    ②《明史》卷82《食货六》。
    ③ 李国钧、王炳照等:《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4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第243页。
    ④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⑤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⑥ 《(嘉庆)洛阳县志》卷8《土地记三》。
    ①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位家屯中和寨之由来》。
    ②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③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④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位家屯中和寨之由来》。
    ⑤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位家屯中和寨之由来》。
    ① 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2026页。
    ② 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1963页。
    ③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45“刘太师”。
    ④ 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十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2030页。
    ⑤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刘氏家史轶事拾锦》。
    ①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位家屯中和寨之由来》。
    ② (明)温如春:《太师谥文靖刘公祠堂记》,《(乾隆)洛阳县志》卷15。
    ③ 《(乾隆)洛阳县志》卷2《地理志·形胜》。
    ① 《(乾隆)洛阳县志》卷2《地理志》。
    ② 《(乾隆)洛阳县志》卷15《艺文志四》。
    ③ 《(乾隆)洛阳县志》卷13。
    ① 《(乾隆)洛阳县志》卷2,《地理志》引《晋书·地理志》。
    ② 《(乾隆)洛阳县志》卷2,《地理志》引《隋书·地理志》。
    ③ 《(弘治)河南郡志》卷2,《风俗》。
    ④ 《(乾隆)洛阳县志》卷2,《地理志》引《宋史·地理史》。
    ⑤ 《(乾隆)洛阳县志》卷2,《地理志·风俗》。
    ⑥ 《(弘治)河南郡志》卷2,《风俗》。
    ① 《(乾隆)洛阳县志》卷2《地理志·形胜》。
    ② 《(乾隆)洛阳县志》卷2《地理志·风俗》。
    ① 《(乾隆)河南府志》卷40《人物志三》。
    ②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
    ③ 《明史》卷282曹端传。
    ④ 《明史》卷282曹端传。
    ⑤ (清)黄宗羲:《明濡学案·河东学案》上
    ①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①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②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③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位家屯中和寨之由来》。
    ④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⑤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①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②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③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④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⑤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⑥ (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卷78《文后稿》15。
    ⑦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①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宗派诗简介》。
    ②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宗派诗简介》。
    ①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②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2《刘文靖健》。
    ③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①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上。
    ② 《二程粹言》卷2《论学书》。
    ③ 《明史》卷170曹端传。
    ④ (明)薛瑄:《薛敬轩先生文集》卷1《答阎禹锡书》。
    ⑤ 《明史》卷282薛瑄传。
    ① (明)温如春:《太师谥文靖刘公祠堂记》,《(乾隆)河南府志》卷85。
    ② (明)杨一清:《少师刘文靖公神道碑铭》,《(乾隆)河南府志》卷85。
    ③ 《明史》卷282阎禹锡传。
    ① 《明史》卷282阎禹锡传。
    ② 《(嘉庆)洛阳县志》卷8《土地记》附坊表。
    ③ 《(雍正)河南通志》卷61阎禹锡传。
    ④ 《明史》卷282阎禹锡传。
    ⑤ (明)薛瑄:《薛敬轩先生文集》卷1《答阎禹锡书》。
    ⑥ 《(雍正)河南通志》卷61阎禹锡传。
    ⑦ 《(雍正)河南通志》卷61阎禹锡传。
    ① 《(弘治)河南郡志》卷14。
    ② 《(嘉庆)洛阳县志》卷44白良辅传。
    ③ (明)阎禹锡《环翠亭记》,《(乾隆)河南府志》卷85。
    ④ 《(弘治)河南郡志》卷14。
    ① 《(弘治)河南郡志》卷14。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③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① (明)丘浚:《明故正议大夫资治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毕公墓志铭》,《(弘治)河南郡志》卷29。
    ② 《(弘治)河南郡志》卷29。
    ③ 《(弘治)河南郡志》卷29。
    ① 《(弘治)河南郡志》卷14《人物志》。
    ② 《(弘治)河南郡志》卷14《人物志》。
    ③ (明)刘健:《明故封昭勇将军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李公墓碑铭》,《(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① (明)刘健《封吏部士事赵君墓志铭》,《(弘治)河南郡志》卷30。
    ① 李德伟:《个性心理学:研究·测量·理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第57页。
    ①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②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③ 李德伟:《个性心理学:研究·测量·理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第57页。
    ① 李德伟:《个性心理学:研究·测量·理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第58页。
    ①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② (明)项笃寿:《今献备遗》卷19刘健传。
    ③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刘健传。
    ④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2刘健传。
    ⑤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刘健传。
    ⑥ (明)焦竑:《熙朝名臣实录》卷11刘健传。
    ①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0刘健传。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③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2刘健传。
    ④ (明)贾咏:《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靖刘公健墓志铭》,(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43。
    ①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45《事物类·刘太师》。
    ② (明)彭时:《彭文宪公笔记》卷上。
    ③ 据郭培贵考证此次考选15名庶吉士中,福建2人,浙江2人,江西1人,南直江都1人,其余分别来自北直和山西、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郭培贵《明代科举史事编年考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第86页。
    ④ (清)万斯同:《明史》卷237刘健传。
    ⑤ (明)尹直:《謇斋琐缀录》卷3。
    ① 《明史》卷70《选举二》。
    ② 《明英宗实录》卷313“天顺四年三月已丑”条。
    ③ 《明史》卷70《选举二》。
    ④ 《明史》卷70《选举二》。
    ⑤ 《明英宗实录》卷344“天顺6年庚子”条。
    ⑥ (明)彭时:《彭文宪公笔记》卷上。
    ① 《明史》卷70《选举二》。
    ② (明)彭时:《彭文宪公笔记》卷上。
    ③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刘健传。
    ④ 《明宪宗实录》卷8“天顺八年八月戊戌”条。
    ⑤ 《明宪宗实录》卷11“天顺八年十一月丙寅”条。
    ⑥ 《明史》卷73《职官二》。
    ⑦ 《明史》卷73《职官二》。
    ① 《明史》卷73《职官二》。
    ② 《明宪宗实录》卷45“成化三年八月丁巳、戊午”条。
    ③ (明)尹直:《謇斋琐缀录》卷2。
    ④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3。
    ⑤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7《游览》。
    ⑥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① (明)尹直:《謇斋琐缀录》卷2。
    ② 《明宪宗实录》卷154“成化十二年六月戊戌”条。
    ③ 《明史》卷73《职官二》。
    ① 《明史》卷73《职官二》。
    ② 《明宪宗实录》卷274“成化二十二年正月戊辰”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
    ④ 《宪宗实录》卷175“成化十四年二月戊申”条。
    ⑤ 《明史》卷55《嘉礼三》。
    ①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② 《明宪宗实录》卷249“成化二十年二月甲子”条。
    ③ (明)黄佐:《翰林記》卷14“考会试”。
    ④ 《(乾隆)河南府志》卷89。
    ①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② (明)贾咏:《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靖刘公健墓志铭》,(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4《内阁三》。
    ③ 《(乾隆)洛阳县志》卷15《艺文四》。
    ④ 《明孝宗实录》卷7“成化二十三年五月乙卯”条。
    ① (明)张维新:《华岳全集》卷3。
    ② 《(弘治)河南郡志》卷21。
    ③ 《(乾隆)重修洛阳县志》卷15。
    ④ (明)陆深:《俨山外集》卷6。
    ① 《明孝宗实录》卷54“弘治四年八月戊辰”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91“弘治七年八月乙丑”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34“弘治十一年二月丙申”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5“成化二十三年十月丁亥”条。
    ⑤ 《明孝宗实录》卷6“成化二十三年十月甲辰”条。
    ⑥ 《明孝宗实录》卷7“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乙卯”条。
    ⑦ 《明史》卷109《宰辅年表序》。
    ① 刘太祥:《中国古代王朝中兴局面的形成原因》,《南都学刊》2006年第4期。
    ② 《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③ (明)张元汴:《馆阁漫录》卷7“弘治元年七月丙寅”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36“弘治三年七月已未”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91“弘治七年八月已巳”条。
    ③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0刘健传。
    ④ (明)陈建:《皇明从信录》卷24“弘治十年九月”。
    ⑤ (明)黄佐:《翰林记》卷8“申救”。
    ⑥ (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吴宽谢迁”条。
    ① (明)雷礼:《皇明大政紀》卷17。
    ① 《明史》卷181徐溥传。
    ② 《孝宗实录》卷97“弘治八年二月乙丑”条。
    ① 《明史》卷168刘吉传。
    ② 《明史》卷181徐溥传。
    ③ (清)万斯同:《明史》卷237徐溥传。
    ④ 《明孝宗实录》卷154“弘治十二年九月戊辰”条。
    ⑤ 《(乾隆)河南府志》卷85。
    ⑥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① (明)尹直:《謇斋琐缀录》卷7。
    ② 《明孝宗实录》卷74“弘治六年四月丁酉”条:《明孝宗实录》卷75“弘治六年五月丙戌”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0“弘治元年闰正月”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54“弘治四年八月丁卯”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123“弘治十年三月戊申”条。
    ②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重修会典”。
    ③ (明)张宏道、张凝道:《皇明三元考》卷8。
    ④ (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100。
    ⑤ (明)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5。
    ⑥ 《明孝宗实录》卷12“弘治元年三月丙子”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135“弘治十一年三月已亥”条。
    ② 《明史》卷55《嘉礼三》。
    ① 《明孝宗实录》卷142“弘治十一年十月丙子”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42“弘治十一年十月丁亥”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42“弘治十二年正月乙西”条。
    ④ (明)焦竑:《玉堂丛说》卷5。
    ⑤ 《明孝宗实录》卷146“弘治十二年正月戊子”条。
    ⑥ “三杨”中杨十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明史》卷148杨溥传)。杨十奇
    ① 蔡明伦:《论明万历中后期言官对神宗的批判》,《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① 《明孝宗实录》卷154“弘治十二年九月戊辰”条。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③ 《明孝宗实录》卷134“弘治十一年二月丙申”条。
    ① 《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② 《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③ 《明史》卷109《宰辅年表序》。
    ④ 《明史》卷72《职官一》。
    ① 《明孝宗实录》卷171“弘治14年2月丙戌”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94“弘治15年12月已酉”条。
    ③ (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192《振鹭集一卷》
    ④ (清)梁国治:《国子监志》卷48《金石三》。
    ⑤ (清)徐开任:《明名臣言行录》卷52。
    ⑥ (明)涂山:《明政统宗》卷18“弘治十五年”附记。
    ⑦ 《明孝宗实录》卷196“弘治十六年二月辛卯”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202“弘治十六年八月癸卯”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169“弘治十三年十二月已西”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42“弘治十一年十月丙子”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122“弘治十年二月甲戌”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61“弘治十三年四月壬子”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162“弘治十三年五月丙辰”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216“弘治十七年九月丁巳”条。
    ③ (明)陈洪谋:《治世余闻》附录《治世余闻佚文一则》。
    ④ (明)陈建:《皇明从信录》卷25“弘治十八年四月”。
    ①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② 《明世宗实录》卷74“嘉靖六年三月壬午”条。
    ③ (明)温如春:《太师谥文靖刘公祠堂记》,《(乾隆)洛阳县志》卷15《艺文四》。
    ④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2刘健传。
    ⑤ 《明孝宗实录》卷217“弘治十七年十月戊辰“条。
    ① (清)汤斌:《拟明史稿》卷17刘健传。
    ②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③ (明)李贽:《续藏书》卷11刘健传。
    ④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① 《明孝宗实录》卷154“弘治十二年九月丙戌”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202“弘治十六年八月癸卯”条。
    ①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② 《明孝宗实录》卷154“弘治12年9月戊寅”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55“弘治12年10月壬辰”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166“弘治13年9月丙寅”条。
    ⑤ 《明孝宗实录》卷188“弘治15年6月辛亥”条。
    ⑥ (明)陈建:《皇明从信录》卷25。
    ① (明)雷礼:《皇明大政记》卷18。
    ② (清)傅维麟:《明书》卷126刘健传。
    ③ 《明史》卷148杨士奇传。
    ④ 《明孝宗实录》卷193“弘治十五年十一月丁丑”条。
    ⑥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2“阁臣赐蟒之始”。
    ⑥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19《王礼考》。
    ① 《(乾隆河南府志》卷89《艺文志十五》。
    ② (明)尹守衡:《皇明史窃》卷68附赞语。
    ③ 《明世宗实录》卷74“嘉靖六年三月壬午”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庚寅”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辛卯”条。
    ②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① (明)涂山:《明政统宗》卷18“弘治十八年六月壬辰”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4“弘治十八年八月丙辰”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2“弘治十八年六月戊午”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2“弘治十八年六月已未”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3“弘治十八年七月戊戌”条。
    ① (明)雷礼:《国朝列卿记》卷11刘健传。
    ② 《明武宗实录》卷9“正德元年正月甲午”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戊辰”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丁丑”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辛亥”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辛亥”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12“正德元年五月癸未”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17“正德元年九月辛卯”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6“弘治十八年十月已卯”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14“正德元年六月庚午”。
    ③ 《明武宗实录》卷16“正德元年八月辛未”。
    ① 《明史》卷188刘蓓传。
    ② 《明武宗实录》卷7“弘治十八年十一月庚寅”条。
    ③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4。
    ① 《明史纪事本末》卷43《刘瑾用事》。
    ② 《明史》卷304刘瑾传。
    ③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卷1。
    ④ 《明史》卷304刘瑾传。
    ① 《明史》卷304刘瑾传。
    ①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戊辰”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癸酉”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2“正德元年四月庚申”条。
    ①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① 《明史》卷306焦芳传。
    ②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③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① 《明史纪事本末》卷43《刘瑾用事》。
    ② 《明武宗实录》卷46“正德四年春正朋乙卯”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47“正德四年二月丙戌”条。
    ④ 《明史》卷306焦芳传。
    ⑤ 《明武宗实录》卷58“正德四年十二月庚戌”条。
    ⑥ (明)涂山:《明政统宗》卷19记事在八月,四川巡抚都御史林俊有请“召先朝故老刘健、谢迁、林瀚、王鏊、韩文修复旧政”疏。
    ①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③ (明)陆楫:《蒹葭堂杂着摘抄》。
    ① (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90。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③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
    ④ (清)汤斌:《拟明史稿列传》(二)。
    ① 《明世宗实录》卷2“正德十六年五月壬子”条。
    ② 《明世宗实录》卷2“正德十六年五月丙辰”条。
    ③ 《明世宗实录》卷2“正德十六年五月丙辰”条。
    ① 《明世宗实录》卷2“正德十六年五月丙辰”条。
    ② 《明世宗实录》卷14“嘉靖元年五月丁卯”条。
    ③ 《明世宗实录》卷15“嘉靖元年六月乙未”条。
    ④ 《(乾隆)河南府志》卷89。
    ⑤ 《(乾隆)河南府志》卷85。
    ① 《明世宗实录》卷8“正德十六年十一月戊寅”条。
    ② 《明世宗实录》卷27“嘉靖二年五月壬午”条。
    ③ (明)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1杨一清传。
    ① 刘烨编译《荣格的性格哲学》,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① (明)邓元锡:《皇明书》卷17刘健传。
    ① 《明孝宗实录》卷8“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辛卯”条。
    ① (明)雷礼:《国朝列卿记》卷11刘健传。
    ② 《明世宗实录》卷2“正德十六年五月丙辰”条。
    ③ (清)汤斌:《拟明史稿》卷10刘健传。
    ④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① 《明世宗实录》卷21“嘉靖二年正月庚午”条。
    ② 《明世宗实录》卷29“嘉靖二年七月庚寅”条。
    ③ 《明世宗实录》卷65“嘉靖五年六月乙亥”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5“成化二十三年十月癸巳”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6“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甲辰”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7“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乙卯”条。
    ④ 《明史》卷182王恕传。
    ①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②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附录《治世余闻佚文一则》。
    ① 《明孝宗实录》卷47“弘治四年正月壬寅”条。
    ② 刘太祥:《中国古代王朝中兴局面的形成原因》,《南都学刊》2006年第4期。
    ③ 《明孝宗实录》卷46“弘治三年十二月庚申”条。
    ④ (清)谷应泰:《明事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① 《明孝宗实录》卷7“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乙卯”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25“弘治二年四月壬子”条。
    ③ 《明宪宗实录》卷235“成化十八年十二月辛未”条。
    ④ 《明史》卷184杨守陈传。
    ① 《明孝宗实录》卷186“弘治十五年四月癸亥”条。
    ② 《明史》卷168刘吉传。
    ③ 《明史》卷181徐溥传。
    ④ 《明武宗实录》卷137“正德十一年五月庚戌”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217“正德十七年十月戊辰”条。
    ① (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90刘健传。
    ② 《明孝宗实录》卷1起首语。
    ③ 《明孝宗实录》卷202“弘治十六年八月庚申”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118“弘治九年十月已卯”条。
    ① 《明史》卷168万安传。
    ② (清)万斯同:《明史》卷237刘健传。
    ③ (明)邓元锡:《皇明书》卷17刘健传。
    ④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⑤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2刘健传。
    ①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附。
    ②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庚寅”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附。
    ④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⑤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附。
    ①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附。
    ②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附。
    ③ (清)汤斌:《拟明史稿》卷17。
    ④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附。
    ① 《明孝宗实录》卷154“弘治十二年九月戊辰”条。
    ② 《明史》卷181徐溥传。
    ③ 《明武宗实录》卷37“正德三年四月乙卯”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129“弘治十年九月壬子”条。
    ⑤ 《明孝宗实录》卷75“弘治六年五月癸已”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1。
    ②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3《宫闱·郑旺妖言》。
    ③ 《明武宗实录》卷1。
    ④ 《明武宗实录》卷1。
    ⑤ (明)吕毖:《明朝小史》卷16。
    ① 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桂林第一版,第314、315页。
    ② (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卷8《东宫》。
    ③ (明)王世贞:《奔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
    ① 李洵:《正德皇帝大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月,第29页。
    ② 《明孝宗实录》卷84“弘治七年正月壬辰”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89“弘治七年六月丙寅”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112“弘治九年四月甲午”条。
    ⑤ 《明孝宗实录》卷203“弘治十六年九月丁卯”条。
    ① (明)雷礼:《国朝列卿记》卷11刘健传。
    ② 《明武宗实录》卷6“弘治18年10月已卯”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首。
    ④ 《明孝宗实录》卷224“弘治十八年五月辛卯”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2“弘治十八年六月已未”
    ② 《明武宗实录》卷6“弘治十八年十月已卯”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7“弘治十八年十一月庚寅”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9“正德元年正月甲午”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辛亥”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已卯”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16“正德元年八月辛未”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7“正德元年九月辛卯”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18“正德元年十月戊午”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66“正德五年八月已酉”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67“正德五年九月庚申”条。
    ②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刘健传。
    ① 《明史》卷176李贤传。‘
    ② 《明史》卷176吕原传。
    ③ 《明宪宗实录》卷130“成化十一年三月辛未”条。
    ④ 《明宪宗实录》卷48“成化三年十一月丁卯”条。
    ⑤ 《明宪宗实录》卷70“成化五年八月辛酉”条。
    ⑥ 《明宪宗实录》卷119“成化九年八月丙子”条。
    ① 颜广文:《明代庶吉士制度考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② 《明史》卷176彭时传。
    ③ 《明史》卷184《张元祯传》。
    ① 颜广文:《明代庶吉士制度考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② (明)李默:《吏部职掌·文选清吏司·文选三·求贤科·考庶吉士》。
    ③ 《明英宗实录》卷312“天顺四年二月壬申”条。
    ④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4《内阁三》。
    ⑤ 《明英宗实录》卷213“天顺四年三月已丑”条。
    ① (明)陆楫:《蒹葭堂杂着摘抄》。
    ② (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卷65《庶吉士》。
    ③ (明)张元忭:《馆阁漫录》卷5“成化四年六月”条。
    ④ 《明英宗实录》卷344“天顺六年九月庚子”条。
    ⑤ 《明史》卷176李贤传。
    ⑥ 《明宪宗实录》卷37“成化二年十二月甲寅”条。
    ⑦ 《明宪宗实录》卷139“成化十一年三月辛未”条。
    ① (明)李绍文:《世说新语》卷3《雅量》。
    ② 《明孝宗实录》卷14“弘治元年五月庚午”条。
    ③ 《明宪宗实录》卷70“成化五年八月”条。
    ④ 《明史》卷176彭时传。
    ① 《明孝宗实录》卷82“弘治六年十一月丁未”条。
    ① 《明史》卷168刘吉传。
    ② 《明史》卷168刘吉传。
    ③ 《明孝宗实录》卷97“弘治八年二月戊午”条。
    ④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丘浚传。
    ⑤ (明)王鏊:《守溪长语》卷11丘浚传。
    ① 《明史》卷181丘浚传。
    ② 《明史》卷181丘浚传。
    ③ (明)郑纪:《奉少师刘先生》,《东园文集》卷10。
    ① (明)吴俨撰徐溥《行状》,《国朝献征录》卷14《内阁三》。
    ②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2《徐溥传》。
    ③ (明)《王文恪公笔记》“徐溥”条。
    ④ 《明史》卷181李东阳传。
    ⑤ 《明世宗实录》卷127“嘉靖十年六月辛亥”条。
    ⑥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0。
    ① 《明史》卷181谢迁传。
    ②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105谢迁传。
    ③ (明)倪宗正:《文正谢公年谱》正德元年条,(明)谢迁:《归田稿》卷首附。
    ④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⑤ (明)谢迁:《归田稿》卷3《祭胸庵老先生文》。
    ⑥ (明)谢迁:《归田稿》卷3《祭西涯先生文》。
    ⑦ (明)尹守衡:《皇明史窃》卷46李东阳传。
    ⑧ (清)谷应秦:《明史纪事本末》卷43《刘珑用事》。
    ① 《明史》卷181后赞语。
    ② 《明史》卷109《宰辅年表》序。
    ③ 《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① 《明史》卷111《七卿年表》序。
    ① 本表所列仅限于掌本部院事者。凡以兼职出巡地方、督仓场、掌寺司事者不在此列。
    ② 《明史》卷182王恕传。
    ① 《明史》卷182王恕传。
    ② 《明武宗实录》卷37之“正德三年夏四月乙卯”条。
    ③ 《明史》卷182王恕传。
    ④ 《明史》卷182王恕传。
    ⑤ 《明史》卷182马文升传。
    ⑥ 《明史》卷182刘大夏传。
    ⑦ 《明孝宗实录》卷194之“弘治十五年十二月庚申”条。
    ⑧ 《明史》卷183彭昭传。
    ⑨ 《明史》卷183周经传。
    ⑩ 《明史》卷183耿裕传。
    ① 《明史》183倪岳传。
    ② 《明孝宗实录》卷180之“弘治十四年十月甲寅”条。
    ③ 《明史》卷183闵硅传。
    ④ 《明史》卷183戴珊传。
    ⑤ 《明孝宗实录》卷201之“弘治十六年七月庚寅”条。
    ⑥ 《明史》卷185李敏传附。
    2 《明史》卷185贾俊传。
    ①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9。
    ② 《明史》卷184周洪谟传。
    ③ 《明孝宗实录》卷48“弘治四年二月戊辰”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37“正德三年四月乙卯”条。
    ⑤ 《明史》卷182王恕传。
    ⑥ 《明史》卷178秦紘传。
    ⑦ 《明史》卷183何乔新传。
    ⑧ 《明史》卷183彭韶传。
    ① 《明孝宗实录》卷“弘治4年2月辛未”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64“正德五年六月壬辰”条。
    ⑨ 《明孝宗实录》卷108“弘治九年正月戊戌”条。
    ④ 《明史》卷186许进传。
    ⑤ 《明武宗实录》卷66“正德五年八月癸卯”条。
    ⑥ (明)刘健:《光禄大夫太保谥文恪耿公墓志铭》,《(弘治)河南郡志》卷30。
    ① 《明史》卷304刘瑾传。
    ②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4引《弇州别记》焦芳传。
    ③ 《明史》卷306焦芳传。
    ④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2。
    ⑤ 《明史》卷306焦芳传。
    ⑥ 《明史》卷178余子俊传。
    ① 《明世宗实录》卷65“嘉靖五年六月庚辰”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80“正德六年十月壬辰”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8“弘治十八年十二月癸酉”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142“正德十一年十月壬子”条。
    ⑤ 《明孝宗实录》卷180“弘治十四年十月甲寅”条。
    ⑥ 《明孝宗实录》卷201“弘治十六年七月庚寅”条。
    ⑦ 《明武宗实录》卷61“正德五年三月乙酉”条。
    ⑧ 《明武宗实录》卷95“正德七年十二月戊辰”条。
    ⑨ 《明孝宗实录》卷193“弘治十五年十一月丁亥”条。
    ⑩ 《明孝宗实录》卷178“弘治十四年八月已酉”条。
    11 《明史》卷186张敷华传。
    12 《明武宗实录》卷2“弘治十八年六月辛未”条。
    13 《明孝宗实录》卷184“弘治十五年二月癸亥”条。
    ① 《明史》卷85贾俊传。
    ② 《明武宗实录》卷156“正德十二年十二月壬子”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22“正德二年正月辛亥”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153“正德十二年九月乙西”条。
    ⑤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48。
    ⑥ 《明史》卷186韩文传。
    ⑦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卷30。
    ① 《(雍正)河南通志》卷46《选举三》。
    ② 《(乾隆)河南府志》卷32《选举三》。
    ③ 《明英宗实录》卷313“天顺四年三月丙戌”条。
    ④ 《明英宗实录》卷344“天顺六年九月庚子”条。
    ⑤ 《明英宗实录》卷330“天顺五年七月壬戌”条。
    ① (明)陈建:《皇明从信录》卷21。
    ② (明)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4。
    ③ 《明史》卷165王得仁传。
    ④ 《明宪宗实录》卷290“成化二十三年五月戊午”条。
    ⑤ 王鸿鹏:《中国历代榜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160页。
    ① 《明史》卷161陈选传。
    ② 《明史》卷180王徽传。
    ③ (明)张元祯:《与同年诸公书,《东白张先生文集》卷21。
    ① (明)李东阳:《明故嘉义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赠礼部尚书汪公墓志铭》,《怀麓堂集》卷84。
    ② 《明孝宗实录》卷156“弘治十二年十一月已未”条。
    ③ (清)汤斌:《拟明史稿》卷16汪谐传。
    ④ 《明史》卷158黄孔昭传。
    ⑤ 《明武宗实录》卷44“正德三年十一月戊申”条。
    ① (明)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1。
    ② 《明武宗实录》卷9“正德元年正月戊戌”条。
    ③ (明)陆应阳:《广舆记》卷18郑纪传。
    ④ 《明史》卷184张元祯传。
    ⑤ 《明武宗实录》卷20“正德元年十二月甲戌”条。
    ⑥ 《明史》卷184张元祯传。
    ⑦ 《明武宗实录》卷20“正德元年十二月甲戌”条。
    ① (明)陆应阳:《广舆记》卷18郑纪传。
    ② 《明武宗实录》卷44“正德三年十一月癸卯”条。
    ③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34郑纪传。
    ④ 《明武宗实录》卷44“正德三年十一月癸卯”条。
    ⑤ (明)郑纪:《奉少师刘先生》,《东园文集》卷10,饮定四库全书,集部,第1249册。
    ⑥ (明)郑纪:《简刘希贤》,《东园文集》卷10。
    ⑦ (明)刘健:《少师刘健送致仕序》,《东园文集》附录《名公叙述》。
    ① (明)陈建:《皇明从信录》卷21。
    ② (明)黄佐才:《广州人物传》卷16祁顺传。
    ③ (明)黄佐才:《广州人物传》卷16祁顺传。
    ④ (明)张元祯:《奉胸菴刘先生书》,《东白张先生文集》卷21。
    ① (明)焦竑:《熙朝名臣实录》卷11刘健传。
    ② 《明世宗实录》卷94“嘉靖七年闰十月庚寅”条。
    ③ 《明史》卷286何景明传。
    ① 《明史》卷286何景明传。
    ② (明)万斯同:《明史》卷388何景明传。
    ③ (明)刘龙:《紫岩文集》第41卷。
    ④ (明)陆深:《知命录》,《俨山外集》卷6。
    ⑤ (清)傅维麟:《明书》卷126刘健传。
    ⑥ 《明武宗实录》卷87“正德七年五月癸酉”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51“正德四年六月戊子”条。
    ②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2刘宇传。
    ③ (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4。
    ④ 《明武宗实录》卷51“正德四年六月戊子”条。
    ⑤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2刘宇传。
    ⑥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3。
    ⑦ 《明孝宗实录》卷214“弘治十七年七月癸卯”条。
    ⑧ (明)黄景防:《国史唯疑》卷4。
    ① 《(弘治)河南府志》卷14第3-4页。
    ②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3《刘瑾用事》。
    ③ 《明史》卷286李梦阳传。
    ④ 《明史》卷286李梦阳传。
    ⑤ (明)李梦阳:《空同集》卷38《秘录》。
    ① (明)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1。
    ② 《明史》卷286李梦阳传。
    ③ 《明史》卷286李梦阳传。
    ④ 《明史》卷286李梦阳传。
    ⑤ (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4。
    ① 《明史》卷194林俊传。
    ② 《明史》卷187洪钟传。
    ③ (清)万斯同:《明史》卷254洪钟传。
    ① (清)查继佐:《罪惟录》罪惟录列朝逸传卷32洪钟传。
    ② 《明史》卷180刘逊传。
    ③ (明)郑晓:《今言》卷3第284条。
    ④ 《明史》卷184吴宽传。
    ⑤ (明)王鏊:《震泽纪闻》卷下《吴宽谢迁》。
    ⑥ (明)黄景防:《国史唯疑》卷4。
    ⑦ (明)程敏政:《篁墩集》卷51。
    ① 《明史》卷286程敏政传。
    ② 《明孝宗实录》卷184“弘治十五年二月癸亥”条。
    ③ (明)李默:《孤树裒谈》卷9。
    ④ 《明史》卷286程敏政传。
    ⑤ (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4。
    ⑥ 《明世宗实录》卷117“嘉靖九年九月甲寅条”条。
    ⑦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3。
    ① 《(乾隆)河南府志》卷89。
    ② 《(乾隆)河南府志》卷89。
    ③ 《明史》卷187马中锡传。
    ①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卷1。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刘健行状。
    ③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6。
    ④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6《马中丞卿》。
    ⑤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6《马中丞卿》。
    ⑥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2。
    ① (明)康海:《对山文集》,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五月影印本,第32页。
    ②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2。
    ③ 《明史》卷188朱应登传。
    ④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3。
    ⑤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8。
    ⑥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⑦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①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
    ② 《明武宗实录》卷95“正德七年十二月已酉”条。
    ③ 《明史》卷286陆深传。
    ④ (明)陆深:《知命录》,《俨山外集》卷6。
    ①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
    ① (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卷170《谦斋文录》。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①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③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刘氏家史轶事拾锦》。
    ① 《明孝宗实录》卷6“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甲辰”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28“弘治二年七月辛未”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66“弘治五年八月癸卯”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99“弘治八年四月戊寅”条。
    ⑤ 《明孝宗实录》卷139“弘治十一年七月乙卯、癸亥”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77“正德六年七月乙丑”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64“正德五年六月乙酉”条。
    ③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刘健传。
    ① 《明孝宗实录》卷154“弘治十二年九月丙戍”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65“弘治十三年八月辛亥”条。
    ⑨ 《明武宗实录》卷187“弘治十五年五月壬辰”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6“弘治十八年十月已卯”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辛亥”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161“弘治十三年四月癸丑”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90“弘治十五年八月已巳”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93“弘治十五年十一月丁酉”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204“弘治十六年十月乙卯”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14“正德元年六月庚午”条。
    ⑥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辛亥”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癸酉”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46“弘治十二年正月乙酉”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46“弘治十二年正月戊子”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154“弘治十二二年九月丙戌”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193“弘治十五年十一月丙申”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戊辰”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癸酉”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戊辰”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4“弘治十八年八月丙辰”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142“弘治十一年十月丙子”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14“正德元年六月庚午”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204“弘治十六年十月乙卯”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208“弘治十七年二月戊申”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187“弘治十五年五月壬辰“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77“弘治十四年闰七月已巳”条。
    ① (明)刘健:《重修邹县孟子庙记》,刘培桂:《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齐鲁书社,2005年9月,第174页—175页。
    ① (明)刘健:《重修文庙记》,《(弘治)偃师县志》卷3。
    ② (明)刘健:《重修邹县孟子庙记》,刘培桂:《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齐鲁书社,2005年9月,第175页。
    ③ (明)刘健:《重修邹县孟子庙记》,刘培桂:《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齐鲁书社,2005年9月,第175页。
    ④ (明)刘健:《重修邹县孟子庙记》,刘培桂:《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齐鲁书社,2005年9月,第175页。
    ⑤ (明)刘健:《重修阙里三氏学记》,(明)陈镐:《阙里志》卷10。
    ⑥ (明)刘健:《延平书院记》,《(嘉靖)延平府志》艺文志卷1。
    ⑦ (明)刘健:《延平书院记》,《(嘉靖)延平府志》艺文志卷1。
    ① (明)刘健:《延平书院记》,《(嘉靖)延平府志》艺文志卷1。
    ② (明)刘健:《延平书院记》,《(嘉靖)延平府志》艺文志卷1。
    ③ (明)刘健:《重修文庙记》,《(弘治)偃師縣志》卷3。
    ④ (明)刘健:《重修阙里三氏学记》,(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卷34。
    ① (明)刘健:《延平书院记》,《(嘉靖)延平府志》艺文志卷1。
    ② (明)刘健:《重修文庙记》,《(弘治)偃师县志》卷3。
    ③ (明)刘健:《重修文庙记》,《(弘治)偃师县志》卷3。
    ④ (明)刘健:《庆云县儒学重修记》,《(嘉靖)河间府志》卷5。
    ① (明)刘健:《庆云县儒学重修记》,《(嘉靖)河间府志》卷5。
    ② (明)刘健:《庆云县儒学重修记》,《(嘉靖)河间府志》卷5。
    ⑤ (明)刘健:《百泉书院记》,《(雍正)河南通志》卷45。
    ④ (明)刘健:《庆云县儒学重修记》,《(嘉靖)河间府志》卷5。
    ⑤ (明)刘健:《庆云县儒学重修记》,《(嘉靖)河间府志》卷5。
    ① (明)刘健:《盐池东门记》,(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12。
    ② (明)刘健:《盐池东门记》,(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12。
    ③ (明)刘健:《盐池东门记》,(清)蒋兆全:《河东盐法备览》卷12。
    ④ (明)刘健:《抚宁修造碑文》,(光绪)抚宁县志》卷4。
    ① (明)刘健:《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记》,《(万历)开封府志》卷32。
    ② (明)刘健:《高邮州新开康济河记》,(明)杨宏,谢纯:《漕运通志》卷10,方志出版社,2006年4月。
    ③ (明)刘健:《高邮州新开康济河记》,(明)杨宏,谢纯:《漕运通志》卷10,方志出版社,2006年4月。
    ④ (明)刘健:《高邮州新开湖修筑记》,(明)杨宏,谢纯:《漕运通志》卷10,方志出版社,2006年4月。
    ⑤ (明)刘健:《伊洛两渠水利重浚记》,《(弘治)河南郡志》卷22。
    ⑥ (明)刘健:《伊洛两渠水利重浚记》,《(弘治)河南郡志》卷22。
    ⑦ (明)刘健:《伊洛两渠水利重浚记》,《(弘治)河南郡志》卷22。
    ⑧ (明)刘健:《祭西岳之神文文》,(明)张维新:《华岳全集》卷3。
    ① (明)刘健:《谭侯壮节祠记》,《(万历)顺天府志》卷4。
    ② (明)刘健:《谭侯壮节祠记》,《(万历)顺天府志》卷4。
    ① 《明孝宗实录》卷94“弘治七年十一月癸卯,,条。
    ② (明)刘健:《彭氏世忠堂铭》,《(光绪)湖南通志》卷35。
    ③ (明)程敏政:《奉志奠章告几筵文》,《篁墩集》卷51。
    ④ (明)刘健:《明故汇议大夫资治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毕公墓表》,《(弘治)河南郡志》卷29。
    ⑤ (明)刘健:《光禄大夫太何谥文属耿公墓志铭》,《(弘治)河南郡志》卷29。
    ① (明)刘健:《封吏部主事赵君墓志铭》,《(弘治)河南郡志》卷30。
    ② (明)刘健:《明封吏部主事赵君墓志铭》,《(弘治)河南郡志》卷30。
    ① (明)丘浚:《明故正议大夫资治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毕公墓志铭》,《(弘治)河南郡志》卷29。
    ② (明)刘健:《明故封昭勇将军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李公墓碑铭》,《(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③ (明)刘健:《明故汇议大夫资治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毕公墓表》,《(弘治)河南郡志》卷29。
    ④ (明)刘健:《光禄大夫太保谥文恪耿公墓志铭》,《(弘治)河南郡志》卷30。
    ① (明)刘健:《南京刑部尚書隙公道神道碑》,(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48。
    ② (明)刘健:《兵部尚书贞庵李公介墓表》,(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40。
    ① (明)刘健:《(群书集事渊源)序》,佚名《群书集事渊源》上册,岳麓出版社1991年7月据弘治刻本影印,第1页。
    ② 《(乾隆)河南府志》卷101。
    ③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7《赏誉》。
    ① 《(万历)顺天府志》卷6。
    ② (明)吴宽:《赠衍圣孔公袭封还阙里诗序》,(明)陈镐《振鹭集·序》。
    ③ (明)陈镐:《振鹭集·序》。
    ① (明)张翰:《松窗梦语》卷6《盛遇纪》。
    ② (明)高拱:《高文襄公集》卷7《论养相才》。
    ①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5《方正》。
    ② (明)黄佐:《翰林记》卷4《公署教习》。
    ③ (明)邓元锡:《皇明书》卷17刘健传。
    ① (明)雷礼:《国朝列卿记》卷11刘健传。
    ② 《明孝宗实录》卷193“弘治十五年十一月丁酉”条。
    ① (明)刘健:《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万历)开封府志》卷32。
    ② 《明孝宗实录》卷142“弘治十一年十月丙子”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87“弘治十五年五月壬辰”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188“弘治十五年六月庚午”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戊辰”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癸酉”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8“正德元年十月庚申”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19“正德元年十一月癸巳”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29“正德二年八月壬午”条。
    ① 《明孝宗实录》卷7“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巳”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8“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辛卯”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146“弘治十二年正月乙酉”条。
    ④ 《明孝宗实录》卷184“弘治十五年二月癸亥”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5“弘治十八年九月戊申”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5“弘治十八年九月戊申”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1“正德元年三月壬辰”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12“正德元年四月壬申”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15“正德元年七月壬午”条。
    ⑥ 《明武宗实录》卷18“正德元年十月戊午”条。
    ⑦ 《明武宗实录》卷18“正德元年十月癸酉”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22“正德二年闰正月庚戌”条。
    ②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癸酉”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4“正德先年六月庚午”条。
    ④ 《明武宗实录》卷16“正德元年八月辛未”条。
    ⑤ 《明武宗实录》卷12“正德元年四月庚申”条。
    ⑥ 《明武宗实录》卷18“正德元年十月庚午”条。
    ⑦ 《明武宗实录》卷24“正德二年三月辛未”条。
    ⑧ 《明武宗实录》卷41“正德三年八月甲申”条。
    ① 《明世宗实录》卷2“正德十六年五月丙辰”条。
    ② 《明世宗实录》卷65“嘉靖五年六月乙亥”条。
    ① 《明神宗实录》卷64“万历五年七月戊子”条。
    ② (明)贾三近:《皇明两朝疏抄》卷12。
    ③ 《明神宗实录》卷204“万历十六年十月丙子”条。
    ④ 《明神宗实录》卷205“万历十六年十一月戊寅”条。
    ⑤ (明)黄日升:《颂天胪笔》卷8。
    ⑥ (明)黄日升:《颂天胪笔》卷6。
    ① 《明史》卷168刘吉传。
    ② 《明史》卷180汤鼐传。
    ③ 《明史》卷182刘大夏传。
    ④ 《明史》卷183后附赞语。
    ⑥ 《明史》卷304刘瑾传。
    ① (清)傅桓:《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06。
    ② (清)张廷玉等:《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卷15。
    ③ (清)傅桓:《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08。
    ① 《明史》卷306刘宇传。
    ② 《明史》卷304刘瑾传。
    ① (清)刘统勋:《评鉴阐要》卷11。
    ① 《(弘治)河南郡志》卷24。
    ①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② 《(乾隆)河南府志》卷89艺文志。
    ①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
    ② (明)费宏:《费文宪公摘稿》卷19。
    ③ (明)李默:《孤树褒谈》卷10。
    ①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25。
    ② (明)张岱:《石匮书》卷123。
    ③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7。
    ④ (明)张师绎:《月鹿堂文集》卷4。
    ⑤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太庙功臣配享》。
    ① (明)陈建:《皇明从信录》卷15。
    ② (明)邓元锡:《皇明书》卷17。
    ③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
    ④ 《(乾隆)河南府志》卷89艺文志。
    ⑤ (明)陆深:《俨山外集》卷6《知命录》。
    ① (明)邓元锡:《皇明书》卷17谢迁传。
    ②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2。
    ③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
    ④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
    ⑤ (明)李贽:《续藏书》卷11。
    ⑥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2《刘文靖健》。
    ⑦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6。
    ① (明)焦竑:《熙朝名臣实录》卷26李梦阳传。
    ② (明)皇甫录:《皇明纪略》。
    ③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④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4。
    ① 《(乾隆)河南府志》卷89。
    ② (明)李梦阳:《空同集》卷61。
    ③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5。
    ④ (明)李梦阳:《空同集》卷45《凌溪先生墓志铭》。
    ⑤ (明)陆深:《俨山外集》卷14《停骖录》。
    ① (明)邓元锡:《皇明书》卷17。
    ②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
    ③ (明)李默:《孤树褒谈》卷9。
    ④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卷1。
    ⑤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
    ① (明)邓元锡:《皇明书》卷1。
    ② (明)张岱:《石匮书》卷123。
    ③ (明)项笃寿:《今献备遗》卷19。
    ④ (明)章潢:《图书编》卷85。
    ⑤ (明)陆楫:《蒹葭堂杂着摘抄》。
    ① (明)陆楫:《蒹葭堂杂着摘抄》。
    ② (明)郭良翰:《续问奇类林》卷9“器量”。
    ③ (明)李默:《孤树褒谈》卷9。
    ④ (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4。
    ⑤ (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4。
    ⑥ (明)钟惺:《隐秀轩集》卷25。
    ① 《(乾隆)河南府志》卷之85。
    ②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2。
    ① (清)傅维麟:《明书》卷126。
    ② (清)汤斌:《拟明史稿》卷17。
    ③ (清)任启运:《史要》卷7。
    ① (清)汤斌:《拟明史稿》卷17。
    ② (清)傅维麟:《明书》卷126。
    ③ (清)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之11中。
    ④ (清)傅维麟:《明书》卷146。
    ① (清)王夫之:《宋论》卷3。
    ② (清)吴世杰:《甓湖草堂集》文集卷3。
    ③ (清)李塨:《阅史郄视》续1卷。
    ④ (清)龚自珍:《定盦续集》卷2。
    ⑤ (清)杜文澜:《古謡谚》卷14。
    ① (清)任启运:《史要》卷7。
    ② (清)孙宝瑄:《忘山庐日记》“戊戌(光绪二十四,公元1898)年十月初一日”
    ③ (清)葛士浚等:《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5。
    ④ (清)吴骞:《愚谷文存》卷6。
    ⑤ (清)夏之蓉:《半舫斋古文》卷3。
    ⑥ (清)夏之蓉:《读史提要录》卷12。
    ⑦ (清)陈法:《易笺》卷3。
    ① (清)魏禧:《左传经世钞》卷20。
    ② (清)梁维枢:《玉剑尊闻》卷9。
    ③ (清)姜宸英:《湛园集》卷4《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论》。
    ④ (清)袁枚撰:《随园诗话》卷2。
    ⑤ (清)王士祯:《池北偶记》卷14“朱文公书”。
    ①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6。
    ②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19“文人之多”。
    ③ (清)查慎行:《人海记》,扫叶山房民国4年(1915)版本,第80页。
    ④ (清)来集之:《倘湖樵书》卷2。
    ⑤ (清)平步青:《旧相起授他官》,《霞外攘屑》卷1。
    ① (清)褚人获:《坚瓠集》八集卷4。
    ② (清)梁章巨:《退庵随笔》卷6。
    ③ (清)汪师韩:《韩门缀学》卷2。
    ④ (清)严遂成:《明史杂咏》卷2;《(乾隆)河南府志》卷101。
    ⑤ (清)罗惇衍:《集义轩咏史诗钞》卷54。
    ⑥ (清)闵华:《澄秋阁集》3集卷2。
    ① (明)陈洪漠:《治世余闻》上篇卷1。
    ② (明)皇甫录:《皇明纪略》。
    ③ 《明史》卷182王恕传。
    ④ (明)刘龙:《紫岩文集》第41卷。
    ⑤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4。
    ⑧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
    ①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0。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第41卷。
    ③ 《(乾隆)河南府志》卷89。
    ④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45。
    ① (明)陆深:《俨山外集》卷6。
    ② (明)王世贞:《皇明奇事述》卷1“正德万历三相”。
    ③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卷1。
    ④ (明)黄道周:《博物典汇》卷1。
    ① (明)谢肇淛:《五杂组》卷2刘健传。
    ②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2。
    ③ (清)叶珍:《明纪编遗》卷5。
    ① 1985年《洛阳刘氏家谱·拔迁祖茔》。
    ① 国家牡丹园“园中八景”简介www.yxhenan.com/aspx/newsNyl.aspx?id=685。
    ① 国家牡丹园“园中八景”简介www.yxhenan.com/aspx/newsNyI.aspx?id=685。
    ② 孙景峰、李金玉:《“光明俊伟”的刘健》,《正说明朝三百年》,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6月,第128页。
    ③ 张嵌:《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57页。
    ④ 张嵌:《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58页。
    ① 张嵚:《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59页。
    ② 张嵚:《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59页。
    ③ 张嵚:《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60页。
    ④ 张嵚:《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62页。
    ⑤ 张嵚:《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61页。
    ① 张嵚:《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64页。
    ② 张嵚:《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61页。
    ③ 张嵚《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64页。
    ① 《明太祖实录》卷66“洪武四年六月庚戌”条。
    ② 《明太宗实录》卷158“永乐十二年十一月甲寅”条。
    ③ 《明史》卷282《儒林传》。
    ④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0刘健传。
    ⑤ (明)尹守衡:《皇明史窃》卷68。
    ⑥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⑦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①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②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引《双溪杂记》。
    ③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刘健传。
    ④ (明)陆深:《停骖录》,《俨山外集》卷14。
    ⑤ 《明孝宗实录》卷165“弘治十三年八月辛亥”条。
    ⑥ 《明武宗实录》卷16“正德元年八月辛未”条。
    ⑦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刘健传。
    ⑧ 《明武宗实录》卷11“正德元年三月丁亥”条。
    ⑨ 《明武宗实录》卷17“正德元年九月戊寅”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6“弘治十八年十月已卯”条。
    ② 《明孝宗实录》卷142“弘治十一年十月丙子”条。
    ③ 《明孝宗实录》·卷204“弘治十六年十月乙卯”条。
    ④ (明)王阳明:《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辄止》,《王阳明全集·外集四》卷22,《附山东乡试录》。
    ⑤ 《明孝宗实录》卷146“弘治十二年正月乙酉”条。
    ⑥ 《明太祖实录》卷176“洪武十八年十月已酉”条。
    ⑦ 《明孝宗实录》卷187“弘治十五年五月壬辰”条。
    ⑧ 《明孝宗实录》卷177“弘治十四年闰七月已巳”条。
    ① 《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戊辰”条。
    ②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③ (清)全祖望:《明孝宗御篷纪》,《鮚埼亭集》卷30。
    ① 《明史》卷179章懋传。
    ② 《明史》卷181徐溥传。
    ③ (明)李东阳:《李东阳集》第二卷《应诏陈言奏》,岳麓书社1985年,第281-282页。
    ④ 《明史》卷181王鏊传。
    ⑤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0刘健传。
    ⑥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3。
    ⑦ (明)唐枢:《国琛集》下卷。
    ①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2刘健传。
    ②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③ 《明孝宗实录》卷224附“弘治十八年六月庚申”条。
    ④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⑤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4。
    ⑥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⑦ 《明世宗实录》卷74“嘉靖六年三月壬午”条。
    ①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1刘健传。
    ② (明)杨一清:《少师刘文靖公神道碑铭》,《(乾隆)河南府志》卷89。
    ①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末记。
    ②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③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2《弘治君臣》。
    ④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2。
    ① (明)陆楫:《蒹葭堂杂著摘抄》。
    ② 《明史》卷181刘健传。
    ③ (明)陆深:《溪山余话》。
    ④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4。
    ①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3。
    ② (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4。
    ③ (清)汤斌:《拟明史稿》卷10刘健传。
    ④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0刘健传。
    ⑥ 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055页。
    ①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卷1。
    ② 毛佩奇、张自成:《中国明代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6页。
    ③ (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4。
    ① (明)陆深:《溪山余话》。
    ② 《明武宗实录》卷17“正德元年九月辛卯”条。
    ③ 《明武宗实录》卷17“正德元年九月辛卯”条。
    ④ (明)尹守衡:《皇明史窃》卷68刘健传。
    ⑤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3《刘瑾用事》。
    ⑥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刘健传。
    ① (明)刘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8《惑溺》。
    ② 《明史》卷181李东阳传。
    ③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卷1。
    ④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卷1。
    ⑤ 刘婧:《论李东阳的政治活动》,黑龙江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 韦庆远:《试论李东阳》,《明史研究论丛》,2004年,第六辑。
    ① 《明史》卷181李东阳传。
    ② 《明史》卷182刘大夏传。
    ③ (清)查继佐:《罪惟录》志卷32《谣讽录》。
    ④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卷1。
    ① (明)尹守衡:《皇明史窃》卷68刘健传。
    ① (明)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刘健传。
    ② (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4。
    ① 刘龙撰刘健《行状》称刘亮生四子,刘健行三。
    ② 明人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卷2引述了明人郎瑛《七修类稿》关于刘健初生月余有僧人相面之说,而清人叶珍《明纪编余》则记此事在刘健3岁之时。
    ① 此据徐昌治《昭代芳摹》卷23,《皇明从信录》卷25则记事在16年九月。
    ② 此据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90刘健传。而《昭代芳摹》卷23、《皇明从信录》卷25则记事在十六年冬十月。
    ③ 《皇明大政记》卷18记事在弘治十七年九月。
    ① 明人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177记事在弘治十四年。
    ② 刘龙撰刘健《行状》、贾咏撰刘健《墓志铭》、杨一清撰刘健《神道碑》、温如春撰刘健《祠堂记》同言弘治11年《大明会典》成刘健升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何乔远《名山藏》刘健传中同之。此实录所记则书成在15年底,而因此加官在16年2月。似更合理。再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重修会典”条记“书成于弘治十五年,赐名《大明会典》。进呈之日,上御奉天殿受之,宴总裁刘健等于礼部,命英国公张辅侍宴,典极隆重。即日孝宗御制《序》序之,但未及刊行”。所记情形与实录相吻合。《拟明史稿》卷10刘健传中记载,多不依凭上列传记初本,而与实录及其它笔记记事相类,故也称为16年。
    ① 《罪惟录》志卷5记之。
    ① 刘龙、贾咏、杨一清、温如春所撰刘健行状、墓志、神道碑以及祠堂记文中同言弘治十一年以《大明会典》书成而升刘健为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时,即荫成恩为中书舍人,则不可靠。
    ②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4引贾咏撰刘健《墓志铭》后附《孤树裒谈》、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2记为此,《罪惟录》帝纪卷10则记为奏铸钱、茶、马、场法等之弊。
    ③ (清)徐开任:《明名臣言行录》卷52马卿传。
    ① 杨一清撰刘健《神道碑》记并赠官三代。而贾咏《墓志铭》记“再赠三代悉如其官。”
    ② 黄佐《翰林记》卷9“经筵恩赉”记有“赐宴及白金采币有差”之恩遇。
    ① 《皇明大政记》卷19记疏事在八月。
    ② 《明政统宗》卷19。
    ③ 《皇明大政记》卷19记此疏上于九月,且“上付诸司议之”。此说似不当,因此时武宗已少有听从刘健等人言事者。
    ④ 《馆阁漫录》卷9记事在四月:“壬子。故事,进玉牒于文华殿行礼。太赏寺少卿兼侍读学士杨时早畅以为玉牒所载甚重,宜于奉于殿进呈,庶尽尊祖敬宗之义。内阁大学士刘健等与礼训议从其言,乃更定仪注行这。”《礼部志稿》卷65则记正月刘健已上言进玉牒事重。
    ⑤ 刘龙撰刘健《行状》中言:“遣中使就第赐宝镪袭衣,给传还乡。有司月继廪米五石,岁遣舆隶八名,玺书褒谕,有‘完名全节世以为难,载籍所稽,良不多见’之语。时以为确论。”
    ①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② 《明政统宗》卷19记此在五月。
    ③ 《明政统宗》卷19记八月,四川巡抚都御史林俊有请“收召先朝故老刘健谢迁林瀚王鏊韩文修复旧政”疏。
    ④ 《明武宗实录》“正德5年9月庚申”条记:九月,礼部请求归还以前所追夺刘键等人受赐玉带、衣服等物未获允。
    ① 见于明代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90、何乔远《名山藏》卷70、《国朝列卿记》卷11等书卷中刘健传。
    ② (明)刘龙:《紫岩文集》卷41。
    ③ 《明世宗实录》卷15“嘉靖元年六月乙未”条及其它各书皆如此记。杨一清《神道碑》则记“加赐公廪米二石,舆隶二名。”
    ① 明人涂山《明政统宗》卷21记此在嘉靖三年十二月。
    ② 温如春撰刘健《祠堂记》、贾咏撰刘健《墓志铭》皆言于乙酉年即嘉靖四年卒,且年九十四。贾并言其距生“宣德八年二月八日也。”《明世宗实录》卷74“嘉靖六年三月壬午”条,《明史》卷181刘健传、《罪惟录》帝纪卷12皆言其卒于嘉靖六年三月。
    ③ 杨一清撰刘健《神道碑》记其墓在北邙平乐乡之原。
    ① 见于明人焦竑《熙朝名臣实录》卷17,明人雷礼《国朝列卿纪》卷25。
    ① 清人夏之蓉撰《读史提要绿》卷12中有相同议论。
    01、《左传》,北京:线装书局,2007。
    02、《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
    03、《孟子》,郭庆财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04、(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
    05、(宋)朱 熹:《朱文公文集》,上海涵芬楼影印四部丛刊。
    06、(宋)程 颢、程 颐:《二程粹言》,中华书局,1985。
    07、《宋史》,中华书局,1977。
    08、《元史》,中华书局,1976。
    09、(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文灏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001、杨士奇等:《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02、杨士奇等:《明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03、杨士奇等:《明仁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04、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05、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06、刘 吉等:《明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07、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08、费 宏等:《明武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09、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10、张居正等:《明穆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11、叶向高等:《明神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12、叶向高等:《明光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13、温体仁等:《明熹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014、徐溥、李东阳等:《明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17—6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15、谈 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1958。
    016、张元汴:《馆阁漫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58册,齐鲁书社,1997。
    017、涂 山:《明政统宗》,《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2、3册,北京出版社,1997。
    018、薛应旗:《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5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19、徐昌治:《昭代芳摹》、《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43册,北京出版社,1997。
    020、卢上铭:《辟雍纪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1册,齐鲁书社1997。
    021、廖道南:《殿阁词林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5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22、黄 佐:《翰林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23、黄 佐:《南雍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4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24、黄 佐:《广州人物传》,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025、俞汝楫:《礼部志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597至59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26、张宏道、张凝道:《皇明三元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1册,齐鲁书社,1997。
    027、王 圻:《续文献通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61-7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28、徐日久:《五边典则》,《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025-026册,北京出版社,1997。
    029、李 贤:《明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72-47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30、陈 宣、乔缙:《(弘治)河南郡志》,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弘治12年刻本。
    031、魏 津:《(弘治)偃师县志》,上海古籍书店,1962。
    032、郑庆云:《(嘉靖)延平府志》,上海古籍书店,1961。
    033、樊 深:《(嘉靖)河间府志》,上海古籍书店,1981。
    034、曹 佥:《(万历)开封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76册,齐鲁书社,1997。
    035、沈应文、张元芳:《(万历)顺天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08册,齐鲁书社,1997。
    036、刘 浚:《孔颜孟三氏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4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037、陈 镐:《阙里志》,扬州:江苏广陵书社,2004。
    038、杨 宏、谢 纯:《漕运通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
    039、万 表:《皇明经济文录》、《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018-019册,北京出版社,1997。
    040、杨 鹤:《薜文清公年谱》,《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38,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041、薛 瑄:《薛敬轩先生文集》,《丛书集成初编》,北京:1985。
    042、李 贤:《古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43、彭 时:《彭文宪公笔记》,中华书局,1985。
    044、柯 潜:《竹岩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45、尹 直:《謇斋琐缀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9册,齐鲁书社,1997。
    046、佚 名:《群书集事渊海》,岳麓出版社,1991。
    047、丘 浚:《重编琼台藁》,《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48、徐 溥:《谦斋文录》,《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49、倪 岳:《青溪漫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50、郑 纪:《东园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51、张元祯:《东白张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75册,齐鲁书社,2001。
    052、陈 镐:《振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92册,齐鲁书社,1997。
    053、李东阳:《燕对录》,《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54、李东阳:《怀麓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55、谢 迁:《归田稿》,《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56、刘大夏:《刘大夏集》,长沙:岳麓书社,2009。
    057、程敏政:《篁墩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58、何乔新:《椒邱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59、王 鳌:《震泽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60、王 鳌:《震泽纪闻》,《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61、林 俊:《见素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62、倪 谦:《倪文僖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24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63、刘 龙:《紫岩文集》,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11年刻本。
    064、章 懋:-《枫山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65、马中锡:《东田遗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6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66、何景明:《何大复集》,李淑毅等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067、梁 储:《郁洲遗稿》,《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68、石 珐:《熊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69、陈献章:《陈献章集》,孙通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7月。
    070、张师绎:《月鹿堂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陆辑》第30册,北京出版社,2000。
    071、唐 枢:《国琛集》,《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072、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73、项笃寿:《今献备遗》,《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6)》031册,明文书局印行,1991。
    074、凌迪知:《万姓统谱》,《中华族谱集成》第1册,巴蜀书社,1995。
    075、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齐鲁书社,1997。
    076、李 乐:《见闻杂记》、《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77、茅元仪:《掌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66册,据明崇祯元年刻本影印。
    078、耿定向:《先进遗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104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79、王世贞:《弇山史料前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12册,齐鲁书社,1997。
    080、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华书局,1985。
    081、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弇州续稿》,《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79-128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82、陈 建:《皇明通纪集要》,《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034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083、陈 建:《皇明从信录》,《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84、刘 昌:《中州名贤文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16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085、郎 瑛:《七修类稿》,上海书店,2001年8月。
    086、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7册,齐鲁书社,1997。
    087、黄光升:《昭代典则》,《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5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88、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至万历刻本。
    089、李梦阳:《空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90、林希元:《林次崖文集》,诒燕堂,清乾隆18年(1753)。
    091、陆应阳:《广舆记》,《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018册,北京出版社,1997。
    092、吕 毖:《明朝小史》,《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019册,北京出版社,1997。
    093、魏学洢:《茅檐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9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94、夏良胜:《东洲初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6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95、谢肇淛:《五杂组》,《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037册,北京出版社,1997。
    096、徐应秋:《玉芝堂谈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18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97、钟 惺:《隐秀轩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048册,北京出版社,1997。
    098、鲍应鳌:《明臣谥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5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099、杨一清:《杨一清集》,唐景绅等点校,中华书局,2001。
    100、焦 竑:《国朝献征录》,《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25-5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1、焦 竑:《熙朝名臣实录》,《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2、焦 竑:《玉堂丛语》,中华书局,1981。
    103、吴伯舆:《国朝内阁名臣事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5,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104、徐 绂:《明名臣琬琰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5、黄 训:《名臣经济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43—44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6、唐鹤征:《皇明辅世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7、尹守衡:《皇明史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15—3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8、邓元锡:《皇明书》,《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14—3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9、王守仁:《王阳明先生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0一51册,齐鲁书社,1997。
    110、费 宏:《费文宪公摘稿》,《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1、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5—136册,齐鲁书社,1997。
    112、贾三近:《皇明两朝疏抄》,《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6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3、张 卤:《皇明嘉隆疏钞》,《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66—4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4、章 潢:《图书编》,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
    115、郭良翰:《续问奇类林》,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刊本。
    116、沈 鲤:《亦玉堂稿》,《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128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7、朱国祯:《涌幢小品》,《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8、何乔远:《名山藏》,《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25—42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9、张 宣:《西园闻见录》,《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68一117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0、郑 晓:《吾学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24-4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1、郑 晓:《今言》,中华书局,1984。
    122、黄 瑜:《双槐岁钞》,中华书局,1999。
    123、于慎行:《谷山笔尘》,中华书局,1984。
    124、陈洪漠:《治世余闻》、《继世纪闻》,中华书局,1985。
    125、张 翰:《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
    126、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
    127、陆 深:《玉堂漫笔》,《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8、陆 深:《俨山外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85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9、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30、顾起元:《客座赘语》,《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31、顾起元:《雪堂随笔》,《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080册,北京出版社,1997。
    132、李 贽:《续藏书》,中华书局,1959。
    133、雷 礼:《国朝列卿纪》,《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22册,上海占籍出版社,2002。
    134、雷 礼:《皇明大政纪》,《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5、陈仁锡:《陈太史无梦园初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060册,北京出版社,1997。
    136、陈懿典:《陈学士先生初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078-079册,北京出版社,1997。
    137、黄日升:《颂天胪笔》,《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005-0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38、张 岱:《石匮书》,《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1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9、黄景昉:《国史唯疑》,台湾:正中书局,中华民国71年第2版。
    140、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
    141、杨 廉、徐 咸:《新刊皇明名臣言行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020册,北京出版社,1997。
    142、张维新:《华岳全集》,《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部》第7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43、徐学聚:《国朝典汇》,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01、夏 燮:《明通鉴》,岳麓书社,1999。
    02、张廷玉:《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同文升记书局,1904。
    03、传 恒《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19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04、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80。
    05、万斯同:《明史》,《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24-3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6、王鸿绪:《明史稿》、《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9)》第95册。
    07、汤 斌:《拟明史稿》、《四库未收书辑刊·陆辑》第5册,北京出版社,2000。
    08、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09、孙奇逢:《中州人物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5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0、陈 鹤:《明纪》,世界书局,:1935年10月。
    11、傅维鳞:《明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38—40册,齐鲁书社,1997。
    12、查继佐:《罪惟录》,《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3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文 庆:《国子监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51-75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嵇 璜:《续通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3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5、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
    16、傅泽洪:《行水金鉴》,《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7、葛士浚等:《皇朝经世文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41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
    18、田文镜、王士俊:《(雍正)河南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535-53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9、龚崧林等:《(乾隆)重修洛阳县志》,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石刻本。
    20、宋如林等:《(嘉庆)松江府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68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1、史梦兰:《(光绪)抚宁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23,,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2、李瀚章、裕禄等:《(光绪)湖南通志》。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
    23、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
    24、孙承泽:《畿辅人物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19册,齐鲁书社,1997。
    25、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868—869册,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7。
    26、孙承译:《天府广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27、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
    28、徐开任:《明名臣言行录》,《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9、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
    30、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
    31、黄宗羲《明文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45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2、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书店,1985。
    33、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4、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1964。
    35、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
    36、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1。
    37、王士祯:《香祖笔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87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8、姚之骃:《元明事类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18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9、孔继汾:《阙里文献考》,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
    40、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41、俞 樾:《茶香室四钞》、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42、袁 栋:《书隐丛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3、刘统勋:《评鉴阐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9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4、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四库未收辑刊·壹辑》第24册,北京出版社,2000。
    45、叶 珍:《明纪编遗》、《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019册,北京出版社,1997。
    46、张 英:《御定渊鉴类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982-99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7、任启运:《史要》,国家图书馆藏嘉庆二十二年刊。
    48、姜宸英:《湛园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9、陆陇其:《三鱼堂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2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0、储大文:《存研楼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2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1、杜文澜:《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
    52、郭梦星:《午窗随笔》,《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63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3、梁维枢:《玉剑尊闻》,《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7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4、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5、夏之蓉:《半舫斋古文》,《四库未收书辑刊·玖辑》第26册,北京出版社,2000。
    56、夏之蓉:《读史提要录》,《四库未收书辑刊·贰辑》第30册,北京出版社,2000。
    57、陈法:《易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58、魏禧:《左传经世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9、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0、查慎行:《人海记》, 叶山房民国4年(1915)。
    61、来集之:《倘湖樵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46册,齐鲁书社,1995。
    62、平步青:《霞外攈屑》,《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6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3、褚人获:《坚瓠集》,《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60、116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4、梁章钜:《退庵随笔》,《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5、汪师韩:《韩门缀学》,《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6、陆以湉:《冷庐杂识》,《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4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7、吴世杰:《甓湖草堂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5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8、吴骞:《愚谷文存》,《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8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9、罗惇衍:《集义轩咏史诗钞》,《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0、闵华:《澄秋阁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7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1、留云居士:《明季稗史初编》,上海书店,1988年。
    72、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1984。
    73、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后》,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7。
    74、吴煊:《读史笔记》,台湾广文书局,1972。
    75、李塨:《阅史郄视》,中华书局,1985。
    76、龚自珍:《定盒续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7、钱椒:《补疑年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8、钱保塘:《历代名人生卒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1月。
    79、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上海书局,1989年10月。
    80、张惟骧:《疑年录汇编》,小双寂庵刊本。
    0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
    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20、21卷,人民出版社,1998。
    03、《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8。
    04、黎 澍,蒋大椿:《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8。
    0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
    06、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6。
    07、赵继颜 仝晰纲 刘德增:《古代中国研究新视野》,济南出版社,1990。
    08、邓京力:《历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9。
    09、吴仲炎:《新视角史志改革纵横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10、李惠国:《社会科学新方法大系》,重庆出版社,1995。
    11、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12、《中国历史与史学·祝贺杨翼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南开大学《中国历史与史学》编辑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13、李屏南:《人物评价论》,长沙:岳麓书社,2000。
    14、李德伟《个性心理学:研究·测量·理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15、尚 钺:《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64年第3期。
    16、颜中其:《近几年历史人物研究状况述评》,东北师大学报编辑部编《历史人物论集》,1983。
    01、孟 森:《明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02、孟 森:《明清史讲义》(上册),中华书局,1981。
    03、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04、杨国祯、陈友平:《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
    05、汤 刚、南炳文:《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06、张耐冬:《宏观中国史·盛世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07、张 嵌:《被遗忘的盛世》,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9。
    08、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09、毛佩奇、张自成:《中国明代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71卷·明代政治史》,人民出版社,1994。
    11、刘泽华、葛 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12、张 国:《中国治国思想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3、李 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4、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5、杜婉言、方志远:《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九卷·明代》,人民出版社,1996。
    16、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7、陈支平:《第九届明史国院学术讨论会暨傅衣凌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厦 门大学出版社,2003。
    18、南炳文:《辉煌、曲折与启示:20世纪明史研究回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9、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0、冯尔康:《古代传记史籍的分类与运用》,南开大学《中国历史与史学》编辑组编,《中国历史与史学——祝贺杨翼骧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21、引得编纂处:《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中华书局,1987。
    22、李小林、李晟文:《明史研究备览》,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23、李小林:《万历官修本朝正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王俊义、黄爱平:《清代的学术与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25、郭培贵:《明代科举史事编年考证》,科学出版社,2008。
    26、于浩:《明代名人年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7、刘海涵:《何大复先生年谱》,信阳刘氏龙潭精舍,1921。
    28、王丙岐:《中国古代佞幸史》(下),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
    29、萧少秋:《中国历代君臣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30、丁守和:《中国历代奏议大典》,哈尔滨出版社,1994。
    31、梁廷灿、陶容、于世雄等:《历代名人生卒年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5月。
    32、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姜亮夫全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33、杨家骆:《历代人物年里通谱》,世界书局,1993。
    34、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02。
    35、刘培桂:《孟子林庙历代名臣石刻集》,齐鲁书社,2005年9月。
    36、赵所生、薛正兴:《中国历代书院志》(全16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7、洛阳刘氏:《刘氏家谱》,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复印本,1985。
    38、郑天挺:《探微集》,中华书局,1980。
    39、东北师大学报编辑部:《历史人物论集》,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983。
    40、冯克诚、王海燕:《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辅》之四,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41、朱绍侯:《中国历代宰相传略》,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
    42、高 阳:《明朝的皇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3、许文继、陈时龙:《正说明朝十六帝》,中华书局,2005。
    44、许大龄、王天有:《明朝十六帝》,紫金城出版社,1991。
    45、吴 晗:《朱元璋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46、方志远:《成化皇帝大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47、郭厚安:《弘治皇帝大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8、李 洵:《正德皇帝大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9、孙景峰、李金玉:《正说明朝三百年》,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50、张自成:《一口气读完大明史》,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
    51、黎东方:《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2、蔡东藩:《明史演义》,上海文化出版社,1981。
    01、任崇丢:《论朱元璋对待儒士的态度》,《中州学刊》1982年第4期。
    02、王西昆:《论朱元璋用人》,《史学月刊》1983年第5期。
    03、朱鸿:《明成祖与永乐政治》,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77。
    04、部厚安:《论仁宣之治》,《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05、赵中男:《论朱高炽的历史地位》,《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06、赵中男:《论朱瞻基的历史地位》,《北方论丛》2004年第4期。
    07、赵中男:《明洪宣时期历史特点论略》,《求是学刊》1997年第2期。
    08、毛佩奇:《英宗·王振·土木之变》,《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2007。
    09、朱子彦:《明代“仁宣之治”述论》,《史学集刊》1985年第3期。
    10、朱子彦:《论明孝宗与“弘治中兴》,《求是学刊》,1989年第6期。
    11、南炳文、李小林:《弘治中兴述略》,《南开史学》1981年第2期。
    12、赵永翔:《关于“弘治中兴”之评价问题》,《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3、李梦芝:《论弘治帝的历史地位》,《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14、滕新才:《明武宗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15、李 洵:《明武宗与猪禁》,〈史学集刊?1993年第2期。
    16、杜建国:《明代皇族教育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
    17、谢贵安:《明武宗娱乐生活的阶段性特征》,《紫禁城》,2010年第8期。
    18、赵伟:《以道事君:方孝孺与明初士大夫政治文化》,《东方论坛》2011年第1期。
    19、陈剩勇:《于谦的悲剧:一个政治学的解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0、赵毅、刘国辉:《略论明初“三杨”权势与“仁宣之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1、李叔毅:《何景明问题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22、韦庆远:《试论李东阳》,《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2004。
    23、刘 婧:《论李东阳的政治活动》,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2。
    24、郭平安:《李梦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25、刘俊虎:《中兴名臣,一代儒相》,《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6、刘浪:《多行不义必自毙:明太监刘瑾之死》,《领导文萃》,2010年第24期。
    27、刘太祥:《中国古代帝王顾问制度》,《南都学坛》,2009年第1期。
    28、刘太祥:《中国古代王朝“中兴”局面的形成原因》,《南都学坛》2006年第4期。
    29、王义保:《近年来国内专制主义理论研究述论》,《学术论坛》2006年第10期。
    30、南炳文、林金树等《明清时代的历史特点及其走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版)》2005年06期。
    31、林金树:《明代政治史研究的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第6期。
    32、赵玉田:《明代的国家建制与皇储教育》,《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33、洪焕椿:《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的基本特征》,《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34、郭厚安:《关于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的问题》,《西北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35、郭厚安:《假皇权以肆虐的奴才——论明代的宦官》,《甘肃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
    36、赵 毅、刘晓东等:《16-17世纪中国社会结构问题笔谈》,《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37、李小林:《清代的明史学》,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编:《清王朝的建立、阶层及其它》,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38、万 明:《论传统文化与明初对外政策》。《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
    39、胡 丹:《明代“朝班”考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1期。
    40、洪早清:《明代阁臣群体研究》,华中师大博士论文,2007。
    41、吴琦、唐洁:《寿龄与政治:明代阁臣寿龄及其影响因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4期。
    42、陈志刚:《论明代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的演变》,《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43、吴建军:《明代内阁与中央政权体制演变的互动关系》,《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4、程 方、杨继致:《明代皇权与中央双轨辅政体制述评》,《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5、唐金英:《明代翰林院的政治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6、冷 东:《明清两代宦官专政与封建专制的关系》,《汕头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47、李 渡:《明代皇权与宦官关系论略》,《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48、颜广文:《明代庶吉士制度考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49、王尊旺:《明代庶吉士考论》,《史学月刊》2006年第8期。
    50、邹长清:《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51、张连银:《明代乡诚、会诚评卷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52、暴鸿昌:《论明中期才士的傲诞之习》,《求是学刊》,1993年第2期。
    53、蓝东兴:《归隐:晚明士大夫的政治退避与个性张扬》,《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54、赵 园:《原君·原臣——明清之际士人关于君主、君臣的论述》,《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
    55、蔡明伦:《明代言官与阁臣关系述论》,《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6、向燕南:《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张扬与历史评论》,《史学月刊》,2005年第4期。
    57、左东岭:《论台阁体与仁、宣士风之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