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解读凉山彝族死给事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梳理社会学对自杀的研究为起点,将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的视角进行比较,指出人类学视角可能对自杀研究有新的贡献。凉山彝族社会中的死给事件正好为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提供了现实的民族志案例。社会学对自杀的研究为了脱离前人将研究局限于个体的视角,因而表现出对自杀群体和自杀率规律的关注。凉山彝族的死给案例则提供了从具体个案和个体层面研究自杀的可能性,也为研究者理解当地人的“地方性知识”——当地人对死给自杀的认知及认知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为了获得对死给事件的理解,本文首先从分析当地人对死给事件的认识入手,归纳出当地人对死给的两种认知系统:社会关系互动和宗教信仰。从社会关系互动层面看:死给的发生起因于社会关系互动;死给升级为人命案纠纷是社会关系互动的升华;纠纷的解决和赔偿是对社会关系的梳理和调整。笔者试图指出:首先,人们在死给事件的社会互动中所追求的不是经济赔偿,而是名誉和面子的恢复;其次,引发纠纷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矛盾纷争,而是为矛盾纷争提供一种解决的途径,最终实现社会关系的修复。从宗教信仰层面看,人们将死给归为凶死类别,并认为死给是凶死鬼作祟的结果。死给具有不洁的性质,因此需要举行一系列仪式除秽。否则死者将不能顺利回归祖先的住地,成为祖灵。活着的人也可能受到凶死鬼的危害。人们对凶死鬼的信仰是人们认识死给事件的信息来源。它反映了彝族人的世界观:人所生活的世界不仅有人和人的互动,还有人和鬼神的互动。宗教信仰是彝族人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也是死给事件背后重要的意义系统。死给事件从发生到最后解决都贯穿了彝族人的信仰。死给事件中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以及纠纷赔偿中对仪式的偿付项目直接体现了彝族人的信仰在死给事件中的意义。
     分析表明,死给事件中包含了凉山彝族传统社会文化模式的所有基本元素:家支组织、习惯礼法、祖灵崇拜。这些基本元素是死给事件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死给事件能够得到理解和解释的基本点。在对死给事件背后的彝族社会文化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指出个体能动性与结构之间的张力,即死给在具体实践中表现出的策略性。然而,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仍然离不开外在社会文化结构的束缚和形塑。
     总之,凉山彝族对死给这一特殊自杀现象的不同认知和处理方式是对前人自杀研究的重要民族志补充。死给体现了彝族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另一种方式,是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
Starting from sorting through suicide study of Sociology, this dissertation comparesthe angle of Sociology with the angle of Anthropolog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ngle ofAnthropology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suicide. The Sigei event in Liangshan Yisociety provides quite a practical ethnographic case for Anthropologic study. In order tofree from limitation of former study focusing on individual suicide practitioner,Sociologic study of suicide appears to be more interested in suicide group and suiciderate. While Liangshan Yis' Sigei practice makes it possible to study suicide fromindividual level in specific suicide cases, and to understand Yi people's local knowledge,which contains local people's cognition on Sigei suicide and their practice instructed bytheir cogni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Sigei, 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firstly how local peopleexplain Sigei event and generalizes two cognitive systems from their explanation: socialinteraction and religion. On the level of social interaction system, Sigei event is causedby social interaction; the upgrading from Sigei to death dispute shows the highlight ofsocial interaction; mediating death dispute and compensation are a way of sorting out andadjusting social relationship. The author tries to point out that, firstly, what people pursuein the dispute is not economic compensation, but regaining of lost face and honor;secondly, the purpose of triggering dispute is not to raise new conflict and fight, but toprovide a way to solve problem and regain former social relationship. On the level ofreligion, people believe that Sigei is a bad way to die, and it is caused by a kind of evilnamed bbyssy. Sigei contains unclean element, and a series of rituals are needed toremove the unclean element. If not, the dead would not be able to return ancestors'paradise and become good god. Living people might also be harmed. People's belief inbbyssy is their resource of explaining Sigei event. It reflects their world view: there is notonly interaction between living people, but also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s andsupernatural spirits. Relig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Yi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and it provides a system of meaning for Yis' Sigei practice. It runs through the wholeSigei event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and its meaning in Sigei event is presented bydifferent religious rituals and compensation items specifically paid for religious rituals indeath dispute.
     Analysis above shows that Sigei event contains all factors of Yis' traditional socialcultural mode: clan system, customary law, and ancestor worship. These factors explainwhy Sigei practice still exists now,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Sigei even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social cultural mode of Yi society, the author tries to make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tension between subjective activity andobjective structure, which is showed as strategic Sigei in practical Sigei cases. However,individual activity still can't get out of the limitation and bound of social culturalstructure.
     In conclusion, Liangshan Yis' special cognition on Sigei event and their practice is animportant ethnographic supplementation to the study of suicide. It expresses Yi people'sway of “pursuing happy life” and is a challenge to western values.
引文
1[法]加缪著,郭宏安译:《加缪文集I》,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86页。
    2[法]乔治米诺瓦著,李洁、林泉喜译:《自杀的历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327页。
    3[法]乔治米诺瓦著,李洁、林泉喜译:《自杀的历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383页。
    5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格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6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7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8[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6页。
    9[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导论。
    10[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15页。
    11以下对自杀研究成果的叙述均参考了Jack Douglas(杰克·道格拉斯)的The Social Meanings of Suicide(《自杀的社会意义》)。
    12Jack Douglas. The Social Meanings of Suicid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13Jack Douglas. The Social Meanings of Suicid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P82.
    14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15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87页。
    16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85页。
    17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74页。
    18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60页。
    19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61页。
    20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87页。
    2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60页。
    22[法]乔治米诺瓦著,李洁、林泉喜译:《自杀的历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2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4页。
    24[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59页。
    25[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64页。
    26[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5页。
    27[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62页。
    28[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页。
    29[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7页。
    30[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138页。
    3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9页。
    3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35页。
    3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397页。
    34[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371页。
    3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36[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37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38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39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85页。
    40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52页。
    41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53页。
    42[挪威]弗雷德里克巴特、[奥]安德烈金格里希、[英]罗伯特帕金、[美]西德尔西尔弗曼著,高丙中、王晓燕、欧阳敏、王玉珏译:《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00页。
    43[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44[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45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46[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5页。
    47[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0页。
    48[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二版序第18页。
    49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第21页。
    50果吉·宁哈、岭福祥主编:《彝文〈指路经〉译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635页。
    51周星文章中所用的死吉比是指“相互死给”。笔者认为,死给并非一定是相互的,所以用“死果比”可能更恰当一些。
    52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02页。
    54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28页。
    55海来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0页。
    57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58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59陈金全、巴且日伙主编:《凉山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2页。
    62[法]加缪著,郭宏安译:《加缪文集I》,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63内部资料:“有关凉山彝族历史的若干情况——根据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政协委员座谈资料整理”,1957年2
    65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0页。
    66马林英著:《彝族妇女文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128页。
    67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51页。
    68[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24页。
    69[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37页。
    70[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37页。
    71张海洋、胡英姿:“凉山彝族婚改内容解析——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的互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72胡庆均:《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4页。
    74海来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8页。
    75巴莫尔哈著:《古代彝族纠纷调解法》(彝文),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44页。
    76海来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77根据《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整理:海来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6页。
    79海来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82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著:《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84果吉·宁哈、岭福祥主编:《彝文〈指路经〉译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635页。
    89果吉·宁哈、岭福祥主编:《彝文〈指路经〉译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639页。
    93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49页。
    94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28页。
    95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53页。
    96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46页。
    97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29页。
    98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43页。
    99根据《凉山彝族习惯法集成》案例整理:海来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1页。
    100马都:彝族人在为死者送灵时将死者的灵魂引到用竹子做成的灵牌上。这个灵牌称为马都。
    101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71页。
    102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56页。
    103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51页。
    105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第58页。
    106英热、立言阿巫等整理翻译:《彝族习惯法》(彝文),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6页。
    108吉木哈学:“仪式、认知与表达——以彝族毕摩仪式为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第61页。
    109巴莫阿依著:《彝族祖灵信仰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63页。
    110巴莫阿依著:《彝族祖灵信仰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18页。
    111[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贇译:《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导言。
    112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74页。
    113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75页。
    114[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0页。
    115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86页。
    116张海洋、胡英姿:“凉山彝族婚改内容解析——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的互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21页。
    117[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118[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119马林英著:《彝族妇女文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120英热、立言阿巫等整理翻译:《彝族习惯法》(彝文),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9页。
    121巴莫尔哈著:《古代彝族纠纷调解法》(彝文),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21页。
    122巴莫尔哈著:《古代彝族纠纷调解法》(彝文),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21页。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巴莫阿依著:《彝族祖灵信仰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
    [5]巴莫阿依著:《彝人的信仰世界——凉山彝族宗教生活田野报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6]巴莫尔哈著:《古代彝族纠纷调解法》(彝文),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
    [7]巴莫曲布嫫著:《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8]陈金全、巴且日伙主编:《凉山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樊富珉、张天舒主编:《自杀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挪威]弗雷德里克巴特、[奥]安德烈金格里希、[英]罗伯特帕金、[美]西德尔西尔弗曼著,高丙中、王晓燕、欧阳敏、王玉珏译:《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1]果吉·宁哈、岭福祥主编:《彝文〈指路经〉译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12]海来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何兆雄:《自杀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
    [14]侯艳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15]胡庆均:《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6][法]加缪著,郭宏安译:《加缪文集I》,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17]季建林、赵静波编著:《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美]卡尔门林格尔著,冯川译:《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19][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选编:《中国彝文典籍译丛第2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年。
    [21][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贇译:《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22]马林英著:《彝族妇女文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
    [23]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
    [24]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编:《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内部发行),1996年。
    [25]内部资料:“有关凉山彝族历史的若干情况——根据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政协委员座谈资料整理”,1957年2月。
    [26][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27][法]乔治米诺瓦著,李洁、林泉喜译:《自杀的历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
    [28]王明雯:《凉山彝族习惯法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29]温志大编著:《超越死亡——自杀行为防治》,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0]吴飞:《自杀与美好生活》,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7年。
    [31]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32]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3]吴仁兴、陈荣霞编著:《死亡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34]谢丽华主编:《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报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35]杨怀英主编:《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
    [36][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7]英热、立言阿巫等整理翻译:《彝族习惯法》(彝文),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
    [38]翟书涛:《选择死亡:自杀现象及自杀心理透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39]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
    [40]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著:《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年。
    [41]郑晓江、钮泽成编著:《解读生死》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2]钟继荣:《揭开自杀之谜》,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
    [4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4]Jack Douglas. The Social Meanings of Suicid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45]蔡璐:“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自杀”,[硕士学位论文],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46]邓成英:“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47]吉木哈学:“仪式、认知与表达——以彝族毕摩仪式为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48]江荣华:“青少年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7。
    [49]雷亮中:“不洁、歧视与村落:麻风和麻风村的故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0]谭艳:“认知疗法与老年人自杀预防”,[硕士学位论文],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7。
    [51]杨洪林:“云南小凉山彝汉纠纷解决方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2]周小燕:“拉祜族和纳西族自杀行为的跨文化心理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8。
    [53]蔡富莲:“凉山彝族传统习惯法中的信仰因素”,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54]景军、张杰、吴学雅:“中国城市老人自杀问题分析”,见《人口研究》,2011年5月。
    [55]习煜华:“纳西族殉情现象及其社会心理原因分析”,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6]云南省精神病院:“拉祜族人自杀原因分析”,见《健康心理学》,1995年,第3卷第1期。
    [57]云南省精神病院、云南思茅地区精神病院:“云南澜沧战马坡村拉祜族民俗宗教与自杀现状调查”,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6卷第4期。
    [58]张海洋、胡英姿:“凉山彝族婚改内容解析——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的互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59]张杰、景军等:“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见《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