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花山庙女神与“女书”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湖南江永县社下村的花山庙,又称姑婆庙,是解放前“女书”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里面供奉着坐化成仙的谭氏姐妹二人,当地人也称其为姑婆女神。过去每逢庙会,周围县乡的妇女便会带着用“女书”写成的祷文,成群结队的来到这里祭祀姑婆女神,把祷文唱给姑婆后放在香案上或直接烧掉,祭祀完毕后妇女们.还要汇聚到一起进行唱“女歌”等系列活动。花山庙上演的这些活动,为“女书”的使用和传承提供了较好的途径。建国后,花山庙在“破四旧”等运动中遭到破坏,坍塌殆尽,仅剩一片废墟,“女书”也成为破除对象遂销声匿迹。2006年,在当地热心民众的努力下,大家仿照传说中的庙宇样式重建了花山庙,重塑了姑婆神像,恢复了花山庙会。有学者认为,花山庙重建不仅可以满足民众信仰的一般性需求,还可以为“女书”的自然传承提供最佳途径。“女书”曾经是姑婆女神信仰中专门沟通神、人的文字,具有神圣象征,在当今“女书”已经失去其存在土壤的情况下,“女书”在宗教活动中的特殊作用依然可以通过女神信仰得到恢复。
     已往“女书”研究中,学界较多关注的是“女书”的文字性质、起源、族属等语言学问题,以及与“女书”有关的女性风俗,如坐歌堂文化、结老同、赛女红、不落夫家等,研究成果丰硕,为揭开“女书”身上的种种谜团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但略显不足的是,这些成果中,对与“女书”有关的花山庙女神信仰的研究较少,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又确实是密不可分地。鉴于此,本文意在综合历史文献、民间传说、“女书”研究已有成果以及本人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花山庙女神信仰进行综合研究,尝试分析或建构女神信仰与当地女性习俗、“女书”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为花山女神信仰及“女书”未来之发展提供一些思路。本文除绪论外共有五个章节:
     第一章为“揭开花山女神的神秘面纱”。本章从花山庙女神的“坐化传说”以及广泛存在于江永及其周边区域的类似主题传说入手,分析出现这种主题传说的社会根源,并同妈祖等其他女神信仰相比较,指出花山庙女神的传说与当地的女性婚姻观念、女性习俗有关,而且她们的婚姻观念和习俗深受当地的宗教信仰影响,“女书”也通过神话传说和女神信仰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第二章为“女书的起源和发展”。本章从“女书”这种文字的造字者传说入手,这些传说都有女性曾经被社会隔离而后发明了“女书”才得以和亲友取得联系的内容。以此为线索,通过历史文献梳理,发现当地的社会形态,尤其是男女地位于明代开始发生变化,官方礼教深入江永等受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地区,引发了当地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过程,形成了一个“女性社会”,并且女性通过女神信仰等活动使“女书”成为女性的专用文字。
     第三章为“女神信仰的隐喻世界”。本章分析了女神信仰地区的民众宗教观念,特别是本节以女神信仰的“坐化传说”为突破点,认为现实社会中的女性抗婚习俗有可能是这种传说的来源。江永女性的抗婚习俗,与我国东南地区的金兰契、自梳女等不婚习俗之间有部分相同点,而血盆思想、“妙善”观音信仰、民间教派如红阳教、斋教等宗教信仰及其思想是这种抗婚习俗产生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为“女神信仰的社会变迁”。本章以花山庙重建和女神信仰活动恢复为中心,分析了花山庙宗教活动恢复的原因和动力,比较了当下女神在民众信仰活动中所承担的功能的历时性变化,认为“女书”在当代女神信仰的恢复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五章为结语,即“女神信仰发展之路:由信仰而文化”。本章分析了花山庙女神信仰和“女书”文化在当下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认为,只有还原花山庙本身所具有的“女书”文化,在其民间信仰场所的基础上,再承担起“女书”文化再传承的功能,实现“信仰”和“文化”的兼顾,才能实现花山庙和“女书”的共荣。
The Huashan Temple which also known as Gupo Temple, is located in SheXia village in Jiangyo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1949year ago, women came over in droves at temple festivals to worship the goddess, carrying their prayers that were written with Nushu which is a special written language used and understood only by women in Jiangyo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In the temple fair women used this kind of words to express their demands and worries toward the goddess. After that, they got together to hold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singing Niishu. These active heritages provide a platform for Nushu, so that many scholars think that Huashan Temple is one active center of Nushu.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folk believes has been seen as feudalistic superstition and been criticized even forbidden for some time, so did the Huashan Templ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Huashan Temple was rebuilt and some of the religious activities was restored with the help of the enthusiastic local people in2006.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the Huashan Temple reconstruction can not only meet people's believes demands, but also provide a best way for Niishu's natural heritage. Nushu has special characters when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goddess. In nowadays, though Niishu has lost its existence basics, the sacred nature of the words maybe still provide a new path for it.
     In past Niishu studies, many scholars put more attention on linguistic problems of Nushu and the local custom of women, but the imperfect thing is that few people do the work of resear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odness of the Huashan Temple and those religious activities which very close to the Nushu text.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want to do a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uashanTemple goddess faith on the basic of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folklore,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Niishu and my personal field research, and then analyze or 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ddess with the local custom and the Nushu culture, providing some idea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The chapter Ⅰ is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the Huashan goddess". In this part, we start the research from the legend of the goddess in Huashan Temple and other similar theme around here.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legend of the goddess in Huashan Temple is related to local women marriage ideas and their customs, and in fact their concept of marriage was influenced by the local religious believes and customs. Nushu also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ddess through the legends.
     The chapter Ⅱ i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ushu". By the influence of Chu culture, women in the southern China had higher social position than other areas until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en the government took the Neo-Confucianism as the society's dominating thinking to push "women educations" The original women ethics was replaced by the official Neo-Confucianism, making the two kinds of culture meeting, colliding, compromising and combining. As a result, a closed women society with an obvious gender consciousness formed in Jiangyong areas. In this process, Nushu became the women's social communication tool and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The chapter Ⅲ is "The metaphor of the world of the goddess faith".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people's religious believes in the areas that the goddess existed on the basic of the goddess "death legend"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finding that the custom of the refuse to marry in the realistic society of the local women is the source of this kind of legend. This custom in Jiangyong was similar to the sworn sisters and self-banning in the southeastern China.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blood basin, the avalokitesvara worship of Miao Shan, the ideals of some folk sects such as the red Yang religion and the Zhai relig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produce the custom.
     The chapter Ⅳ is "The social change of the goddess of faith". This chapter takes the Huashan Temple reconstruction and the goddess belief activities as the key of the analysis. On top of this, it analyses the reasons and the impetus for the religious activity recovery. Meanwhile, it compared to the different of the goddess's functions in popular religion activity in nowadays from history, and it believes that Nushu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godd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ith.
     The chapter Ⅴ is "The future of the goddess:Form faith to culture". This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Huashan goddess believes and Nushu culture, and thinks that only taking the Huashan Temple returnig to the Nushu culture that it owns in the past, can the role of folk believes become to the kind of women's culture.
引文
①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②有学者将“女书”定义为狭义层面的“女字”属性,而将“女书作品”“女书物件”与产生女书的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并称为广义的女书概念即“女书文化”,这种分类方法也是可取的:“狭义的概念是指女书作为一种独特的性别文字,包括其字体的形态、语音、笔画结构、组合方式、使用功能等到,它仅限于妇女交流、使用,区别于其它任何文字:广义的概念指女书是一种文化,包括产生这种文化的人文地理、女书流传区域各种风俗习惯以及用女书文字写成的作品和写有这种文字的物体。”参见谢明尧、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宫哲兵:《女书:中国女性为自己创造的文字》,《中国民族》2005年第7期,第29页。
    ①参见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路遥:《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述评·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③参见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参见金泽:《中国民间信仰》,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⑤参见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①(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宫哲兵:《宗教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③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④周星:《“民俗宗教”与国家的宗教政策》,《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第129页。
    ①参见叶舒宪:《神话——原型批判》,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原型与跨文化阐释》,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结构主义神话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英)弗雷泽:《金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②王建民:《维克多·特纳与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5-9页。
    ③(美)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①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如石峰就认为,“女神”在中国民间宗教中何以如此重要和自成一格,这是由中国社会的特点决定的。在中国家庭中,妇女扮演了两种角色:母亲、姐妹/妻子、儿媳。母亲和姐妹对家庭的结构(稳定团结)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妻子和儿媳则起到消极的作用。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已婚妇女因其对家庭稳定起破坏作用的一面而被看着是“污染”之源。参见石峰:《道德、权力与社会秩序:一个社区女神与女魔的传说及象征》,《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第44页。
    ②(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①刘斐玟:《开显Geertz的深描阐微:女书文本的叙说、阅读与展演》,台湾人类学刊2007年5(1)期,第65页。
    ②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序言》,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2页。
    ③杨莉:《宗教与妇女的悖向关系》,《宗教学研究》1991年第Z2期,第49页。
    ④相关研究可参考刘勤:《女神降格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郑凯赔:《明清妇女的生活想像空间——评高彦颐<闺塾师:十七世纪中国的妇女与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36页。
    ②(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61页,第418页。
    ①(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104灭。
    ①(清)蒋云宽:《近游杂缀》。
    ②宫哲兵:《女书时代考》,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5期,第60页。
    ①2012年版8月1日采访稿,地点为江永县城何静华家中。何静华对我讲述的花山庙姑婆来历与她接受何研采访时的讲述略有出路,参见何研:《花山庙祭祀与女书习俗访谈》,《神州民俗》2011年第1期,第19-20页。
    ①刘秀丽:《“姊妹坐化”宗教主题研究》,《文化遗产》2010年第3期,第139-140页。
    ②刘秀丽:《“姊妹坐化”宗教主题研究》,《文化遗产》2010年第3期,第141页。
    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9ed0330100fe24. html.
    ④刘三姐四处传歌,云游两广,胜迹处处。她年少时在广东梅县,叫刘三妹:在广西宜山、广东清远、肇庆、阳春时已经成年,叫刘三姐:在广东阳江、广西富川时已经成婚,叫刘三妈、刘三姑、刘三娘。参见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6页。
    ⑤钟敬文选编:《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1-42页。
    ①杨宗红:《富川梧州瑶刘仙娘传说的文化解读》,《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②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②张紫晨:《柳田国男和日本民俗学》,《江苏社联通讯》1983年第S1期,第28页。
    ①参见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3-134页。
    ②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③湖南省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道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716页。
    ①杨齐福:《近代福建社会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②刘秀丽:《“姊妹坐化”宗教主题研究》,《文化遗产》2010年第3期,第143页。
    ③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
    ②《国语》
    ③陶思炎:《妈祖信仰略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95页。
    ④徐晓望:《妈祖信仰史研究》,海风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⑤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言妈祖“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黄公度言妈祖“平生不厌混巫”:李俊甫《莆阳比事》言妈祖“生而神异,能言人休咎”:黄岩孙《仙溪志》言妈祖“为巫,能知人祸福”。参见徐晓望:《妈祖信仰史研究》,海风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①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载郑振满,丁荷生编:《福建宗教碑铭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徐晓望:《妈祖信仰史研究》,海风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页。
    ①曾继梧:《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上册)第一卷《花山条》,和济印刷公司1931版,湖南省图书馆藏书。
    ①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56页。
    ②参见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①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②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①邝丽莎:《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曾继梧:《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上册)第一卷《花山条》,和济印刷公司1931版,湖南省图书馆藏书。
    ①赵丽明主编,周硕沂注译:《中国女书集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①参见湖南省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道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119页。
    ①宫哲兵:《女书文字新发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95页。
    ①宫哲兵:《女书文字新发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94-95页。
    ②宫哲兵:《女书文字新发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95页。
    ①宫哲兵:《湖南省江永县之外的女书重大发现》,《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95页。
    ①维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序》,刘珩、石毅译,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②赵丽明、宫哲兵:《女书一-一个惊人的发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③潘慎,梁晓霞:《原始母系社会的文化——江永女书》,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①参见谢志民著:《女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4期,第90-91页。
    ①宫哲兵:《论江永女书决非先秦古文字》,《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115页。
    ②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③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①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②宫哲兵:《女书兴衰的社会原因》,《求索》1992年第1期,第73页。
    ①(美)查尔斯·霍顿·库利:《社会过程》,洪小良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美)查尔斯·霍顿·库利:《社会过程》,洪小良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②刘斐玟:《从“以情为意”到“意由境转”:湖南江永女书与“诉可怜”》,载余安邦主编:《情、欲与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所2003年版,第232页。
    ③吴永章:《论楚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研究》1992年第6期,第82页。
    ④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34页。
    ⑤吴永章:《论楚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研究》1992年第6期,第77页。
    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蒋立甫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100页。
    ①李建国:《试析楚、苗文化的亲缘关系》,《贵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第23页。
    ②骆晓戈:《楚文化对湖南妇女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从》1995年第2期,第39页。
    ③宫哲兵、宫步坦:《中国南方女性的奇风异俗及成因新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17页。
    ①田汝成:《炎徼纪闻》卷四《蛮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程颐、程颢:《河南程氏遗书》,载《二程集》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3页。
    ③陈剩勇:《理学“贞节观”、寡妇再嫁与民间社会——明代南方地区寡妇再嫁现象之考察》,《史林》2001年第2期,第22页。
    ①毛佩琦:《明教化厚风俗——朱元璋推行教化的几个特点》,《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第195灭。
    ②《明史》卷三百十八,文渊阁国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③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④《礼部志稿》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清)李亨特,平恕,徐嵩修纂:《乾隆绍兴府志》卷三十六,《祠祀志一·府城隍庙》。
    ②赵秀丽:《明代女性教化体系的建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01页。
    ③《孝义传》,《明史》卷二百九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④(清)周鹤修、王缵纂:《永明县志》(上册),康熙四十八年版(1709)版,第97页
    ①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①傅美蓉:《女书与性别身份认同》,《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22页。
    ①骆晓戈:《女性学背景下的江永女书研究》,《艺海》2010年第2其,第95页。
    ②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胡驰珠:《蚁形字歌》,载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224页。
    ④(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⑤(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①李春燕、赵丽明:《再现女书中的“清明上河图”》,载宫哲兵、李庆福编:《抢救世界文化遗产——女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1页。
    ①傅美蓉:《女书与性别身份认同》,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22页。
    ②相关研究可参考刘勤:《女神降格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版。
    ③杨莉:《宗教与妇女的悖向关系》,《宗教学研究》1991年版Z2期,第49页。
    ①(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61页,第182页。
    ②(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61页,第183页。
    ③郑凯赔:《明清妇女的生活想像空间——评高彦颐<闺塾师:十七世纪中国的妇女与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36页。
    ①(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61页,第418页。
    ②张文:《民间慈善: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途径——立足于宋朝的考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19-123页。
    ①(明)于慎行:《登泰山记》,《皇明文征》卷五十五。
    ②(清)于成龙:《于清端政书》,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③康熙时人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提到的:“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戏者,此性天中之诗与乐也,未有不看小说听说者,此性天中之性与春秋也,未有不信占卜鬼神者,此性天中之易与礼也,圣人六经之教,原本人情。”
    ①黄一斓:《明晚期女性热衷宗教节日旅游之原因——基于同期小说的考察》,《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180页。
    ②黄一斓:《明晚期女性热衷宗教节日旅游之原因——基于同期小说的考察》,《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180页。
    ①萧凤霞:《妇女何在——抗婚和华南地域文化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第31页。
    ②吴永章:《瑶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425页。
    ③关于盘王的身份历来争执不一,主要争议集中在盘王与盘古、盘瓠之间关系,有“盘王盘古说”“盘王盘瓠说”“盘王非盘古、盘瓠说”,“盘古即盘瓠”说等。盘王的真实身份与本文并无太大关联,故不作详考,相关内容可参考:姚宝暄:《盘古、盘瓠神话源于昆仑神话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第55-60页;黄珏:《盘古盘瓠盘王辨识》,《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4期,第40-42页:李本高:《瑶族<评皇券碟>中的盘瓠考》1991年第4期,第43-46页;张雄:《略谈瑶人<过山榜>中“盘王”祭祀及文化渊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第49-54页;张有隽:《瑶族远祖盘瓠传说再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第50-57页。
    ④曾祥委:《田野视角:客家的文化与民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①(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第二版),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③张有隽:《瑶族宗教信仰史略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第108页。
    ④张有隽:《瑶族宗教信仰史略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第91页。
    ①张有隽:《瑶族宗教论集》,广西瑶族研究学会1986年版,第123页。
    ②张有隽:《瑶族宗教信仰史略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第62页。
    ①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②李庆福、冯广艺等主编:《永州女书》,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①周星:《“民俗宗教”与国家的宗教政策》,《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第129页。
    ②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①曾继梧:《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上册)第一卷《花山条》,和济印刷公司1931版,湖南省图书馆藏书。
    ②何素花:《清初士大夫与妇女——以禁止妇女宗教活动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第3期,第69-70页。
    ①周硕沂根据社下村谭土贵提供的资料重录,赵丽明主编:《中国女书集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0-531页。
    ②参见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这是江永县龙田村名何银色的孤女的女书祷文,她自由丧父,母亲守节,生活比较艰苦。参见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①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60页。
    ①参见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中、下三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①赵丽明主编,周硕沂注译:《中国女书集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③赵丽明教授认为老同行客中没有同性恋现象,宫哲兵教师在田野调查中证实了行客中确实有部分老同会成为同性恋人,或者发生同性性爱行为。参见宫哲兵:《女书与行客——女性同性恋者的作品与情感》,《中国性科学》2003年第4期。
    ④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⑤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8页。
    ①康熙版《永明县志》卷十一。
    ①宫哲兵:《女书与行客——女性同性恋者的作品与情感》,《中国性科学》2003年第4期。
    ②参见马建钊、乔建、杜瑞乐主编:《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③杨齐福、汪炜炜:《民国时期惠安女集体自杀现象之探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第90页。
    ④挽鹅:《民俗志怪·跳壑》,转引自杨齐福、汪炜炜:《民国时期惠安女集体自杀现象之探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①湖南省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道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716页。
    ①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②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92页。
    ③邓尼丝·拉德纳·卡莫迪:《妇女与世界宗教》,徐均尧、宋立道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0页。
    ④宋尧厚:《论<血盆经>在中国的发展》,刘晨译,刘平校,《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第38页。
    ①宋尧厚:《论<血盆经>在中国的发展》,刘晨译,刘平校,《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第41页。
    ②如明末兴起的弘阳教,在经卷中有一部《混元弘阳血湖宝忏》,就是其飘高祖师模仿道教《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而作。内容是说:“南阎一切女子,生男养女,秽污不净,冲犯神祇,罪业无边。”死后则堕入“血湖地狱”受苦:此湖内之水,浪如播波,搅扰秽污,有五色之相。但是阳间犯戒女人,尽送此处受报。个个手执磁碗,食饮血水。饮者便可,若有不饮者,傍有大力鬼王,手拿狼牙大棒,苦挎无情。血水饮尽,方得出期。此乃女人血湖地狱之苦也。然而,这种骇人听闻的苦痛,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若有女人欲免血湖之苦,命请弘阳道众,启立血湖圣会,或一日,或二日,三五日,并一夜,请行法事,讽诵弘阳诸品赦罪诸经,礼拜血湖宝忏,申文发奏于佛祖圣前,赦释千愆凡世间一切妇女,皆免堕血湖之苦。”这部经还宣扬:前辈先人,己入血湖地狱受苦者,只要后辈儿孙,启建弘阳道场,诵念《血湖宝忏》,礼拜飘高祖师,同样可以把她们的鬼魂从“血湖地狱”之中,搭救出来,得到超升。参见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7页。
    ①于君方:《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陈怀宇、姚崇新、林佩莹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96-297页。
    ②刑莉:《观音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①(英)杜德桥:《妙善传说——观音菩萨缘起考》,巨流图书公司1990年版,第105-106页。
    ②于君方:《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陈怀宇、姚崇新、林佩莹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37页。
    ③马建钊、乔建、杜瑞乐主编:《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
    ①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②江灿腾、侯坤宏、杨书濠:《战后台湾汉传佛教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586页。
    ③于君方《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陈怀宇、姚崇新、林佩莹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37页。
    ①王丽英:《道教南传与岭南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李远国:《道教符篆与咒语的初步探讨》,《中国道教》,1991年第3期,第23页。
    ③李养正:《道教概论》,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89页。
    ④刘师培:《术数学术史》,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⑤刘晓明:《中国符咒文化大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①李远国:《道教符篆与咒语的初步探讨》,《中国道教》1991年第3期,第26页。
    ②周进隆:《中国女书起源新探及书法》,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43页。
    ③周进隆:《中国女书起源新探及书法》,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页。
    ①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0页。
    ②陈耀庭:《道教礼仪》,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①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乌鲁木齐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参见王书献:《道教教育方式及其影响》,《中国道教》1999年第2期:赵改萍、侯会明:《从教化对象看 马丹阳的传教特点》,《中国道教》2005年第6期。
    ①邓艳珍:《女书生成源起析辨》,《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第59页。
    ①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页。
    ①高丙中:《从文化遗留物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日常生活的现代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版6月12日,第7版。
    ①不仅如此,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②(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③(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萧俊明:《文化的误读——泰勒文化概念和文化科学的重新解读》,《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33页,他认为这种数量上的辉煌并未带来质的飞跃,反而预示着一种衰退。
    ②(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①高丙中:《从文化遗留物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日常生活的现代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版6月12日,第7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页。
    ①(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②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晰、石毅、李昌银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③傅铿:《论传统·译序》,(美)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④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①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50页。
    ②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9-150页。
    ①刘晓春:《民族一国家与民间记忆》,《文艺争鸣》2001年第1期。
    ②(罗)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期。
    ③刘正爱:《祭祀与民间文化的传承》,载金泽、陈进国主编:《宗教人类学》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①(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57页。
    ②(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等:《传统的发明》,顾杭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范丽珠:《中国北方乡村民间宗教的复兴及其策略》,《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第6期,第62页。
    ①刘自标:《试析江永“女书”与瑶族的历史渊源》,《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第86期。
    ①俞黎嫒:《农业村落神灵崇拜的现代适应俞发展——以福建闽清金沙堂张圣君信仰为例》,陈志平主编:《一统多远文化的宗教学阐释:闽台民间信仰论丛》,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8页。
    ①林美容:《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中央研究院民族季研究所集刊》1986年版秋季版第62期,第54页。
    ②林美容:《从祭祀圈到信仰圈》,张炎宪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辑,台北:中央民族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8年版,第97页。
    ③哈正利:《社会变迁与学科发展:台湾民族学人类学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④许嘉明认为祭祀圈是指“以一个主祭神为中心,信徒共同举行祭祀所属的地域单位。其成员则以主祭神名义下之财产所属的地域范围内之住民为限”。参见许嘉明:《祭祀圈之于居台湾汉人社会的独特性》,《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8年第6期,第64页。施振民认为:“祭祀圈是以主神为经而以宗教活动为纬建立在地域组织上的模式”,而村庙制度或许可以替代墟市成为农村地方的中枢。参见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中研院民族所集刊》1973年第36期,第204页。林美容认为,祭祀圈是指为了共同信仰而共同举行祭祀的居民所属的地域单位。主要包括共神信仰、地域单位、共同祭祀活动、共同祭祀组织和共同祭祀经费几个方面。参见林美容:《从祭祀圈到信仰圈》,张炎宪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8年版,第93页。
    ⑤哈正利:《社会变迁与学科发展:台湾民族学人类学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①“信仰圈”是指以某一神明或(和)其分身之信仰为中心,其信徒所形成的志愿性宗教组织,信徒的分布有一定的范围,通常必须超越地方社区的范围,才有信仰圈可言”。林美容还指出了她所界定的信仰圈与祭祀圈的不同之处:一是信仰圈是以一神信仰为中心,祭祀圈则祭祀多神;二是信仰圈的成员资格是志愿性的,祭祀圈的成员资格则为义务性强迫性的;三是信仰圈是区域性的,祭祀圈则是地方性的;四是信仰圈的活动是非节日性的,而祭祀圈的活动是节日性的。参见林美容:《从祭祀圈到信仰圈》,张炎宪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8年版,第105-106页。
    ①陈进国:《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评述——以大陆地区为中心》,路遥编:《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②陈进国:《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评述——以大陆地区为中心》,路遥编:《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①伦玉敏:《中国女书研究三十年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66页。
    ②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版,第1页。
    ①王风华:《女书文化资源开发的女性主义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25页。
    ①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4-168页。
    ②王志清:《借名制:“民间信仰”在当代的生存策略——烟台营子村关帝高诞生的民族志》,刑莉主编:《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138页。
    ①Robert Redf 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68-75.
    ②郑萍:《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读书》2005年第7期,第11页。
    ①参见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①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版,第4页。
    ②参见伦玉敏:《中国女书三十年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①刘其印:《龙崇拜的活化石》,《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
    ②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60页。
    ①范丽珠:《中国北方乡村民间宗教的复兴及其策略》,《甘肃理论学刊》2010第6期。第68页。
    1、(清)周鹤修、王缵修:《永明县志》,康熙48年版(1709)。
    2、(清)盛赓、李镜蓉修:《道州志》,光绪4年版(1878)。
    3、曾继梧:《湖南各县调查笔记》,和济印刷公司1931版,湖南省图书馆藏书。
    4、《江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
    5、《江永县志》,方志出版社2008年版。
    6、《道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1、宫哲兵主编:《妇女文字和瑶族千家恫》,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2、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宫哲兵:《宗教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
    4、赵丽明、宫哲兵:《女书一-一个惊人的发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高银仙、义年华著,宫哲兵编著:《女书: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妇女新知基金会出版部1991年版。
    6、宫哲兵、李庆福编:《抢救世界文化遗产一女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9、李荆林:《女书与史前陶文研究》,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
    10、史金波、白滨、赵丽明主编:《奇特的女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1、李庆福:《女书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李庆福、冯广艺等主编:《永州女书》,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3、赵丽明主编,周硕沂译注:《中国女书集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赵丽明编:《中国女书合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15、(日)远藤织枝、黄雪贞主编:《女书的历史与现状一解析女书的新视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骆晓戈:《女书与楚地妇女》,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17、骆晓戈:《潇水流域的江永女书》,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18、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宫哲兵、唐功暐编著:《女书通》,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0、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1、谢明尧、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25、(美)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美)米尔希·埃利亚德著:《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鲁奇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27、(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8、(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9、(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0、(美)库利:《社会过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1、(美)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胡志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2、(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美)于君方:《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陈怀宇、姚崇新、林佩莹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34、(美)邝丽莎:《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6、(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7、(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38、(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9、(英)弗雷泽:《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0、(英)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1、(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
    42、(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43、(英)杜德桥:《妙善传说——观音菩萨缘起考》,巨流图书公司1990年版。
    44、(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45、(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6、(罗)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7、(德)西美尔:《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49、(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50、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2、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3、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4、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钟敬文选编:《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56、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7、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李养正:《道教概论》,中华书局1989年版。
    59、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60、陈志平主编:《一统多远文化的宗教学阐释:闽台民间信仰论丛》,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1、戴康生:《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2、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3、奉恒高主编:《瑶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64、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5、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7、高师宁,杨凤岗主编:《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8、黄应贵主编:《空间、力与社会》,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5年版。
    69、何星亮主编:《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0、哈正利:《社会变迁与学科发展:台湾民族学人类学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71、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72、金泽:《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3、金泽:《中国民间信仰》,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4、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75、江灿腾、侯坤宏、杨书濠:《战后台湾汉传佛教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
    76、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77、李亦园:《宗教与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李亦园、庄英章主编:《民间宗教仪式之检讨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民族学会1985年版。
    79、李向平:《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0、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1、路遥:《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2、刘晓明:《中国符咒文化大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83、马建钊、乔健、杜瑞乐主编:《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8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85、宋兆麟:《生育神与性巫术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86、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金泽、宋立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87、吴永章:《瑶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88、吴永章.《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89、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90、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1、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
    92、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3、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4、王明生:《瑶族历史览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95、王建新、刘昭瑞编:《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6、王丽英:《道教南传与岭南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7、刑莉:《观音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
    98、徐晓望:《妈祖信仰史研究》,海风出版社2007年版。
    99、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0、叶舒宪:《原型与跨文化阐释》,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1、叶舒宪:《结构主义神话学》(增订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02、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3、杨齐福:《近代福建社会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04、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05、张有隽:《瑶族宗教论集》,广西瑶族研究学会1986年版。
    106、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07、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8、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9、张晓:《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0、曾祥委:《田野视角:客家的文化与民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1、周进隆:《中国女书起源新探及书法》,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1、宫哲兵:《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2、宫哲兵:《“女书”兴衰的社会原因》,《求索》1992年第1期。
    3、宫哲兵:《女书所反映的妇女生活》,《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
    4、宫哲兵:《女书时代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5期。
    5、宫哲兵:《论江永女书决非先秦古文字》,《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6、宫哲兵:《女书文字新发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7、宫哲兵:《湖南省江永县之外的女书重大发现》,《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8、宫哲兵:《女书:中国女性为自己创造的文字》,《中国民族》2005年第7期。
    9、宫哲兵:《宫步坦中国南方女性的奇风异俗及成因新探》,《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10、谢志民:《江永“女书”概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11、谢志民:《“女书”是一种与甲骨文有密切关系的商代古文字的孑遗和演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
    12、谢志民:《“女书”语法结构中的百越语底层》,《民族语文》1992年第4期。
    13、谢志民:《从“女书”刀币字看其在先秦的流传地域》,《中南氏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
    14、刘斐玟:《书写与歌咏的交织:女书与湖南江永妇女的双重视维》,《台湾人类学刊》2003年1(1)期,第1-49页。
    15、刘斐玟:《从“以情为意”到“意由境转”:江永女书与“诉可怜”》,载余安邦主编:《情、欲与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年版,第225-288页。
    16、刘斐玟:《文本与文境的对话:女书三朝书与妇女的情意音声》,《台湾人类学刊》2005 年3(1)期,第87-142页。
    17、刘斐玟:《开显Geertz的深描阐微:女书文本的叙说、阅读与展演》,台湾人类学刊2007年5(1)期,第63-107页。
    18、刘守华:《湖南江永女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3期
    19、李庆福:《女书文化研究20年》,《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20、潘慎、梁晓霞:《原始母系社会的文化——江永女书》,《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21、杨仁里:《江永女书发生期之我见》,《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2、纪军,《女书叙事诗的叙事特点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3、彭阳:《女书中的集体无意识表达》,《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24、刘秀丽:《妇女研究中“压迫—反抗”叙述模式的困境——以江永女书研究为例》,《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25、钟云萍:《“父权制”思想对江永女书中女人婚姻的影响》,《船山学刊》2009年第2期。
    26、骆晓戈:《女性学背景下的江永女书研究》,《艺海》2010年第2期。
    27、傅美蓉:《女书与性别身份认同》,《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
    28、伦玉敏:《“女书”起源研究的争鸣及其学术意义》,《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9、伦玉敏:《“女书”与江永“女性社会”内在关系解析》,《贵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30、伦玉敏:《中国女书研究三十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31、伦玉敏:《女书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中国宗教》2012年第12期。
    32、伦玉敏:《“女书”起源新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33、(美)萧凤霞:《妇女何在——抗婚和华南地域文化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
    34、陈剩勇:《理学“贞节观”、寡妇再嫁与民间社会——明代南方地区寡妇再嫁现象之考察》,《史林》2001年第2期。
    35、邓艳珍:《女书生成源起析辨》,《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
    36、范丽珠:《中国北方乡村民间宗教的复兴及其策略》,《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第6期。
    37、黄一斓:《明晚期女性热衷宗教节日旅游之原因——基于同期小说的考察》,《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38、何素花:《清初士大夫与妇女——以禁止妇女宗教活动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第3期。
    39、何研:《花山庙祭祀与女书习俗访谈》,《神州民俗》2011年第1期。
    40、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41、高丙中:《从文化遗留物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日常生活的现代历程》,《中国社会科学 院院报》2007年版6月12日,第7版。
    42、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43、林美容:《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中央研究院民族季研究所集刊》1986年版秋季版第62期。
    44、林美容:《从祭祀圈到信仰圈》,张炎宪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辑,台北:中央民族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8年版。
    45、李建国:《试析楚、苗文化的亲缘关系》,《贵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46、李远国:《道教符篆与咒语的初步探讨》,《中国道教》1991年第3期。
    47、骆晓戈:《楚文化对湖南妇女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丛》1995年第2期。
    48、刘其印:《龙崇拜的活化石》,《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
    49、刘自标:《试析江永“女书”与瑶族的历史渊源》,《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50、刘晓春:《民族一国家与民间记忆》,《文艺争鸣》2001年第1期。刘秀丽:《“姊妹坐化”宗教主题研究》,《文化遗产》2010年第3期。
    51、毛佩琦:《明教化厚风俗——朱元璋推行教化的几个特点》,《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52、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中研院民族所集刊》1973年第36期。
    53、许嘉明:《祭祀圈之于居台湾汉人社会的独特性》,《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8年第6期。
    54、石峰:《道德、权力与社会秩序:一个社区女神与女魔的传说及象征》,《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55、宋尧厚:《论<血盆经>在中国的发展》,刘晨译,刘平校,《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
    56、陶思炎:《妈祖信仰略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7、吴永章:《论楚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研究》1992年第6期。
    58、王建民:《维克多·特纳与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9、王书献:《道教教育方式及其影响》,《中国道教》1999年第2期。
    60、王志清:《借名制:“民间信仰”在当代的生存策略——烟台营子村关帝庙诞生的民族志》,刑莉主编:《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萧俊明:《文化的误读——泰勒文化概念和文化科学的重新解读》,《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62、杨莉:《宗教与妇女的悖向关系》,《宗教学研究》1991年第Z2期。
    63、杨齐福、汪炜炜:《民国时期惠安女集体自杀现象之探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64、杨宗红:《富川梧州瑶刘仙娘传说的文化解读》,《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6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6年第4期。
    66、张紫晨:《柳田国男和日本民俗学》,《江苏社联通讯》1983年第S1期。
    67、张文:《民间慈善: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途径——立足于宋朝的考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8、周星:《“民俗宗教”与国家的宗教政策》,《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
    69、郑萍:《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读书》2005年第7期。
    70、赵改萍、侯会明:《从教化对象看马丹阳的传教特点》,《中国道教》2005年第6期。
    71、赵秀丽:《明代女性教化体系的建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10年。
    2、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3、俞黎媛:《福建张圣君信仰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刘秀丽:《文化身份的建构——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民瑶”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5、任双霞:《大泽山老母信仰的转变》,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6、纪军:《女书叙事诗与女性叙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7、祁岩:《女性社会的女神信仰》,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8、刘勤:《女神降格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7年。
    1)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2) 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 published the Basic books, Inc, 1973.
    3) FEI-WEN LIU:From Being to Becoming:Nushu and Sentiments in a Chinese Rural Community. American Ethnologist,31(3):422-439,2004.
    4)FEI-WEN LIU:Narrative, Genre, and Conceptuality:The Niishu-Transcribed Liang-Zhu Ballad in Rural South China. Asian Ethnology 69(2):241-264,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