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争与存在—文言的现代命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与民族危亡的双重时代主题下,中国整个思想文化体系与面貌都发生了巨变。其中“文言”渐趋“没落”,“白话”成为社会通行语言是影响最大的变化之一。汉语文的语言载体与表现形式的变革,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思想文化的变革。白话文成为社会主流语言一百年来,汉语文无论从内涵还是面貌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另一方面,现代汉语文建设过程中一直争议不断。及至当代,国人母语能力的普遍下降与文学创作、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困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许不止一个,但如果从现代汉语文形成的源头与过程来思考,就不能忽视“文言”对现代汉语文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要想在现代白话文语境下讨论“文言”的地位与价值,这就既需要回顾百年来文言在汉语文形成过程中的争议和境遇,同时也要考察文言在这百年来的实际生存状况到底如何。
     文言以及文白问题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是在五四白话文运动时期达到高潮的。在白话文运动时期,秉持不同文化理念和现代汉语文建设思想的学人们,大体上形成了以倡导彻底打倒文言而推崇纯白话的“白话倡导者”一派,和表示坚持以传统文言为基础进行语言改良的“文言守护者”一派。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成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一次大讨论。此后百年,两派流脉不绝,其争论也持续了一个世纪。在一定程度上,理清百年来关于文言和白话等相关语言论争,不但能够梳理近代以来的汉语书面语面貌变化的根源、脉络,还可以借此把握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倾向。
     以文言为核心角度去考察语言论争,首先我们要重新客观回顾、评价“文言守护者”们对文言性质与价值的观念和认识。在五四白话文运动高喊文言已“死”的呼声中,文言守护者基于对文学、文化理念上的不同理解,直接导致了他们与白话倡导者对文言性质定位的针锋相对。他们认为文言并没有死去,否认语言的阶级属性,认为文言在语文修习、艺术表现力等诸方面仍有其特定的价值和作用。但这并不是说文言守护者就像我们惯常认识的那样是反对文学革命的,事实上他们想通过改良中国文学来实现改变现代中国社会的初始目的,是与新文化倡导者一致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与白话倡导者的文化理念和改良措施不同。
     一般惯常认为五四白话倡导者是积极倡导白话、号召打到文言的,但实际上我们相对缺乏关于他们对文言的认识和表现的研究。通过对白话倡导者阵营内部意见分歧的考察,会发现他们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理念上是很重视文言对现代汉语文建设的价值的。再者,通过考察新文学作家的创作实践与文言的关系,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白话倡导者对文言实际的客观认识,以及对文言的复杂心理情结。
     除了重点考察五四时期之外,还要梳理五四之后直至新世纪对文言的争论以及对汉语特色新的认识和思考。文白之争并没有随着五四白话文运动落潮而结束,关于汉语书面语的面貌、发展以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有很多因时代发展而出现的问题成为了新的讨论焦点。百年的讨论,既让人们不断对汉语书面语的过去和现状重新思考、咀嚼;更让我们逐渐摆脱了过去因模仿西方理论从而造成对汉语的片面化认识,转而开始认识汉语本身的特点,为汉语文研究和良性发展提供了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百年来关于文言的争论一直没有断绝,可文言在汉语文应用上从未真正消失过,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在文艺创作方面,不但文言已经深入影响、融合进现代白话文之中,甚至旧体诗词和各式旧式文体的创作也仍然存在。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私人空间,文言在各式应用文体中也都不同程度的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最后,文言在作为文化传承的语文教育中的变化历程也是耐人寻味的,近代以来文言教育随着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而逐渐衰落。而近些年来,文言及传统文化对母语教育的特殊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语文教育中的文白比例、教学教法等话题的反思与讨论也逐渐走向深入。
     总之,考查近代以来百年,白话文逐渐成为正统语言过程中,文言与白话之间的互动过程;辨析在白话文为大势所趋的历史与现实中,主张和倡导“文言”价值和应用功能学说的理论流脉,并以当代眼光重新审视,从中发现和讨论对汉语文发展有益的理念;考察文言在现代语境下社会生存的实际状况;梳理文言在语文教育中的发展变化和理念探讨,对当下语文观念的新变和语文教育的改革予以思考。
In modern time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overall ideology and culture system of China in the double theme of "Dissemin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Orient" and "the fate of the nation hanging in the balance". Classical Chinese tends to "decline". Vernacular Chinese is used in the society which holds a greatest impact. A transformation on the language carrier and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directly influence people's thought and way of thinking, even decid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verall ideology and cul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For nearly a century since vernacular Chinese becomes the mainstream language, Chinese has entered a new era in both connotation and appeara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have been debates over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modern Chinese. Until the contemporary era, we began to think much of the decline of native tongue proficiency and the dilemma of literary creation or Chinese education, there might be dozens of reasons for this, while if we consider the origins and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e can not ignore the significance of Classical Chinese on modern Chinese. If we discuss the status and value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we need review the controversy on classical Chines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formation in the past century, meanwhile the actual living condi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should also be investigated.
     Classical Chinese and "argument on literary and colloquial" formed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 which actually came to a climax in the May4th Vernacular Movement. In this period, scholars with different views are against classical Chinese and formed a fiction who thought highly of pure vernacular Chinese and another one who try to meliorate based classical Chinese which could be called"classical Chinese defenders". There was a heated argument upon this, which proved to be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in modern China. The arguments continued in the following century. To a degree, sorting out the argument between classical and vernacular Chinese will clearly see the origin and the thread for the change of modern Chinese, meanwhile we can also seize the tendency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for Chinese society.
     If we investigate this argument centering on classical Chinese, we should first objectively review and evaluate those notions and cognition those classical-Chinese opponents on the nature and value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the May4th Vernacular Movement which called out classical Chinese is passed away, those opponents for classical Chinese were diametrically opposed to those against it. They thought classical Chinese did not pass away, they denied the class attribute of language and thought classical Chinese has particular value and function. This does not mean the defenders are against literature revolution, actually they just tried to change the society through improving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is unanimous to those opponents, the difference lie in the different cultural logos and ameliorative measures.
     It used to think the opponents for May4th Vernacular Movement would be actively for vernacular Chinese and call for the end of classical Chinese, however, we relatively lack of those studies that show their understanding on classical Chinese. Through investigation on their diverse views, it can be found that most of them thought highly of the value classical Chines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reation of new literature authors and classical Chinese, we can clearly see the understanding of vernacular-Chinese opponents on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ir complex thinking towards classical Chinese.
     Besides May4th Period, the following period until new century and thinking on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were also considered."argument on literary and colloquial" did not come to an end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May4Vernacular Movement. Discussion on the look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lasted for the whole century, new questions appear ed and became the focus. The discussion let people have more chances to think and rethink, which let us be away from those biased opinions and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ose features of Chinese itself which whol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moder Chines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classical Chinese never really vanished away though there always arguments towards it. In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not only classical Chines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verse in classical forms were also in use. In social life, classical Chinese played a unique role in both public area and private space.
     Lastly,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Chinese education in also thought-provoking. In modern times, education on classical Chinese decline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hole education system. In recent years, people bega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classical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n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recollec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portion of literary and colloquial in Chinese education and pedagogics have been getting deeper and more mature.
     In all,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process that vernacular Chinese became the mainstream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assical and vernacular Chinese in the last century; it argues that in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that taking vernacular Chinese as the mainstream, classical Chinese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and reviewed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 Chinese;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time is also considered; it consi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Chinese education, the change of Chinese notions and the reform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引文
1 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页。
    1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第18页。
    2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4号。
    3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
    1 张中行:《文言和白话》,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页。
    1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李大钊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2 郑振铎:《新与旧》,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133页。
    3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1号,1918年1月15日。
    1 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李大钏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页。
    2李大钊:《矛盾生活与二重负担》,《李大钊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3 孤桐(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周刊》第1卷第9号,1925年9月12日,7页。
    4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5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6 章行严(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7 孤桐(章士钊):《说(车军)》,《甲寅周刊》第1卷第7号,1925年8月29日,5页
    1 吴芳吉:《再论开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第21期,1923年9月。
    2 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第21期,1923年9月。
    3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第18页。
    4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5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1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2 胡适:《新文学运动之意义》,《晨报副镌》,1925年第49期。
    3 胡适:《新文学运动之意义》,《晨报副镌》,1925年第49期。
    4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5 胡先骕:《评<尝试集>》,《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6 朱经农:《胡适文集·第二卷·附朱经农原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68页。
    1 邵祖平:《论新旧道德与文艺》,《学衡》第7期,1922年7月。
    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2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贝。
    3 周作人:《文学革命运动》,《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第6页。
    4 仲密(周作人):《平民文学》,《每周评论》第5号,1919年1月19日。
    1 仲密(周作人):《平民文学》,《每周评论》第5号,1919年1月19日。
    2 陈独秀:《我们为甚么要做白话文》,《晨报》1920年2月12日。
    3 傅斯年:《文学革命申义》,《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1月15日。
    1 《本刊启事一》,《甲寅周刊》第1卷第1号,1925年7月18日。
    2 章士钊:《杂记》,《甲寅周刊》第1卷第2号,1925年7月23日。
    3 《学衡杂志简章》,《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1 涤洲:《恶滥与洁雅》,《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935年,第212贞。
    2 涤洲:《恶滥与洁雅》,《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第212页。
    3 涤洲:《恶滥与洁雅》,《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第212-213页。
    4 唐钺:《告恐怖白话的人们》,《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第257页。
    1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2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3 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4 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5 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15日。
    6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2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3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新青年》第5卷第2号,1918年8月15日。
    4 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1922年。
    2 胡先骕:《文学之标准》,《学衡》第31期,1924年7月。
    3 易峻:《评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学衡》第79期,1933年。
    4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5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6 吴芳吉:《三论开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第31期,1924年7月。
    1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2 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第21期,1923年9月。
    3 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第21期,1923年9月。
    4 胡先骕:《评尝试集(续)》,《学衡》第2期,1922年2月。
    1 吴学昭:《吴必与陈寅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9页。
    2 梅铁山编:《梅光迪文存·致胡适信四十六通·第三十三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538页。
    3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1922年1月第1期
    4 胡先骕:《中国文学改良论》,《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第103页。
    5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55页。
    6 易峻:《论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学衡》第79期,1933年7月。
    1 梅光迪:《致胡适信四十六通·第三十七函》,梅铁山编《梅光迪文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5页。
    2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
    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2 梅光迪:《致胡适信四十六通·第三十七函》,《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545页。
    1 林纾:《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许桂亭选注《林纾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95页。
    2 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3-15页。
    3 梅光迪:《致胡适信十六通·第三十七函》,《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544页
    1 梅光迪:《致胡适信四十六通·第三十七函》,《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544页
    2 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5-16页。
    3 梁启超:《十五小豪杰·译后语》,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4页。
    4 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1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24页。
    2 梅光迪:《致胡适信四十六通·第三十七函》,梅铁山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5页。
    3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4 易峻:《论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学衡》第79期,1933年7月。
    1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55页。
    2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08页。
    3 胡适:《寄陈独秀》,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4 陈独秀:《通信》,《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1 易峻:《论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学衡》第79期,1933年7月。
    2 梅光迪:《致胡适信四十六通·第三十六函》,梅铁山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2页。
    3 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第15期,1923年3月。
    4 梅光迪:《致胡适信四十六通·第三十七函》,梅铁山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3页。
    1 胡先骕:《评“尝试集”》《学衡》第1期1922年1月,第20页。
    2 胡先骕:《评“尝试集”》《学衡》第1期1922年1月,第20页。
    3 胡先骗:《评“尝试集”》《学衡》第l期1922年1月,第16页。
    4 胡先骕:《评“尝试集”》《学衡》第1期1922年1月,第17页。
    5 胡适:《四十自述》,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第87页。
    6 胡适:《中国新闻学运动小史》,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55页。
    7 胡先骕:《评尝试集》,《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1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55页。
    2 胡适:《寄陈独秀》,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3 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第21期,1923年9月。
    4 胡先骗:《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学衡》第18期1923年6月。
    1 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学衡》第18期1923年6月。
    2 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学衡》第18期1923年6月。
    3 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学衡》第18期1923年6月。
    4 胡适:《五十年以来中国之文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15页。
    5 邵祖平:《论新旧道德与文艺》,《学衡》第7期,1922年7月。
    1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1922年4月第4期。
    2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1922年4月第4期。
    3 谭桂林:《二十世纪初文言白话论争的中西之辩》,《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3期。
    1 汪吟龙:《白话与科学》,《甲寅周刊》第1卷第5号,1925年8月15日。
    2 梁家义:《白话文学驳义》,《甲寅周刊》第1卷第30号1926年2月6日。
    3 章士钊:《创办国立编译馆呈文》,《甲寅周刊》第1卷第5号,1925年8月15日。
    4 董世祚:《予何》,《甲寅周刊》第1卷第29号,1926年1月30日。
    1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2 吴宓译:《钮康氏家传》,《学衡》第8期1922年8月。
    3 易峻:《论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学衡》第79期,1933年7月。
    4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1 乐黛云:“在古今中西的坐标上,《学衡》派一方面不同意革命论和进化论,与激进派和自由派相抗衡;另一方面强调变化和发展,因而超越了当时的旧保守主义;在引介西学方面则以全面考察,深及根底,取我所需,抛弃期纠缠的“体用”框架而独树一帜,成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年5月)
    2 汤用彤:《评近人之文化研究》,《学衡》1922年12月第12期
    3 孤桐(章士钊):《评新文学运动》,《甲寅周刊》第1卷第14号,1925年10月17日。
    4 胡适:《“老章又反叛了!”》,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3页。
    1 孤桐(章士钊):《答适之》,《甲寅周刊》第1卷第8号,1925年9月5日。
    2 孤桐(章士钊):《答适之》,《甲寅周刊》第1卷第8号,1925年9月5日。
    3 章士钊:《文论》,《甲寅周刊》第1卷第39号,1927年1月8日。
    1 张申府:《我所认识的章行严先生》,《所忆:张申府忆旧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74页。
    2 章士钊:《文论》,《甲寅周刊》第1卷第39号,1927年1月8日。
    3 鲁迅:《再来一次》,《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316页。
    1 湘君:《小学教材与语体文之检讨》,《江苏教育》第3卷第5-6期,1934年。
    2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3 陈小豪:《白话不通》,《甲寅周刊》第1卷第8号,1925年9月5日。
    4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1 刘孝存:《白话文》,《甲寅周刊》第1卷第11号,1925年9月26日。
    2 孤桐(章士钊):《文俚平议》,《甲寅周刊》第1卷第13号,1925年10月10日。
    1 唐钺:《文言文的优胜》,《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第250页。
    2 胡适之讲 孟侯记:《新文学运动之意义》,《晨报副镌》1925年10月第49期。
    1 唐钺:《告恐怖白话文的人们》,《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256-257页。
    2 胡适:《从文学革命到文艺复兴》,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35页。
    3 李春阳:《白话文运动的危机(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贝。
    1 王力:《文话平议》,《甲寅周刊》第1卷第35号,1926年3月。
    2 章士钊:《评新文学运动》,《甲寅周刊》第1卷第14号,1925年10月17日。
    1 转引自(美)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水牛出版社1980年,第193页。
    2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3页。
    1 易峻:《论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学衡》第79期,1933年7月。
    2 徐景铨:《桐城古文学说与白话文学说之比较》,《文哲学报》1922年第1期。
    1 徐景铨:《桐城古文学说与白话文学说之比较》,《文哲学报》1922年第1期。
    2 易峻:《评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学衡》第79期,1933年7月。
    1 易峻:《论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学衡》第79期,1933年7月。
    2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足什么?》《新青年》第7卷5
    3 梅光迪:《人文主义和现代中国》,梅铁山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90页。
    4 邵祖平《论新旧道德与文艺》,《学衡》第7期,1922年7月。
    1 《答任叔永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2 《答朱经农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1 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新青年》第5卷第3号。
    1 《答朱经农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1 《答朱经农原书》,欧阳竹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67页。
    2 《答任叔永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1 《答朱经农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2 《答朱经农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3 《答朱经农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4 《答朱经农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1 《答朱经农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2 《答米经农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3 《答朱经农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1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52页。
    2 《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
    3 《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
    1 《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2 《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3 《答任叔永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4 《答任叔永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1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55页
    2 胡适:《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40页。
    1 胡适:《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41-342页。
    2 胡适:《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44页。
    3 胡适:《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344页。
    4 胡适:《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346页。
    5 胡适:《再答任叔永》,《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347页。
    6 胡适:《答经农》,《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化书局1993年版,第350页。
    1 《答任叔永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2 《答任叔水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3 《答任叔水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1 《答任叔永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2 《答任叔永原书》,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9页。
    3 胡适:《答经农》,《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集1199年版,第351页。
    1 胡适:《答朱经农》,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1-72页。
    1 杨喆:《白话文问题之商榷》,《清华周刊》第186期,1920年。
    2 梁朝威:《改良中文刍议》,《清华周刊》第186期,1920年。
    1 傅斯年:《<新潮>发刊旨趣书》,《新潮》第1卷第1号,1919年月1日。
    2 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新潮》第1卷第4号,1919年4月。
    3 《国故月刊社记事录》,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第3册,第27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1923年1月。另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2 《刘师培致公言报》,《北京大学日刊》第341号,1919年3月24日。
    3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1页。
    1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6页。
    2 胡适:《新思潮的意文》,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7页。
    3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页。
    4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1923年1月。另见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5 郑振铎:《文艺从谈》,《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
    1 沈雁冰:《改革宣言》,《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
    2 沈雁冰:《文学研究会章程》,《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
    3 陈独秀:《寸铁·国学》,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1 吴稚晖:《箴洋八股化之理学》,《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310页。
    2 钱玄同:《汉字革命与国故》,《晨报五周年特刊》1923年。
    3 茅盾:《文学界的反动运动》,《文学周报》第121期,1924年5月12日。
    4 胡适:《致钱玄同》,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60页。
    5 《研究所国学门第四次恳亲会纪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第1卷第1号,1926年6月。
    6 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17页。
    1 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12页
    2 郭沫若:《整理国故的评价》,《创造周报》第36期,1924年1月13日。
    3 鲁迅:《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4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1 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
    1 《文学革命之反响(及答信)》,《新青年》第4卷第3号,1918年。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
    1 傅斯年:《文学革命申义》,《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 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1 “降及汉世,政教失而学术息,章句兴而性灵蔽。武功力张,吐辞流于夸诞。小学深修,奇字多人赋篇。独夫在上,谀声大作。心灵不起,浮泛成文。故能义贫而词富,情寡而文繁,炫耀博学,夸张声势,大而无当,放而无归,瓠落而无所客。于是六义大国,夷为三仓附庸,抒情之文,变作吏胥之录。相如唱之,杨雄和之,犹然天下从风,斯文弊之始也。”——《文学革命申义》
    2 傅斯年:《文学革命申义》,《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 傅斯年:《文学革命申义》,《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2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1号,1919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3 傅斯年:《文学革命申义》,《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1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2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3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7页。
    1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2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1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2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3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1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第18页。
    2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3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4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2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1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2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3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另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4 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页。
    1 沈雁冰:《答梁绳袆》,《小说月报》第13卷第1号,1922年1月。
    2 胡适:《致顾颉》,《小说月报》第14卷第4号,1923年4月。
    3 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艺术与生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4 周作人:《国语文学谈》,《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5 周作人:《国语文学谈》,《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1 周作人:《国语文学谈》,《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2 周作人:《国语文学谈》,《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3 鲁迅:《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义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4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1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2 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3 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4 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1 鲁迅:《准风月谈·谈蝙蝠》,《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1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5页。
    2 鲁迅:《而已集·“公理”之所在》,《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4页。
    3 鲁迅:《而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8页。
    1 鲁迅:《准风月谈·晨凉漫记》,《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贝。
    2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3 鲁迅:《南腔北训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526页。
    4 胡适:《通信》,《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
    5 胡适:《谈新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负。
    6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另见《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7 斯提(叶圣陶):《骸骨之迷恋》,《文学旬刊(周报)》第19期,1921年11月11日。
    1 鲁迅:《集外集·序言》,《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 周作人:《秉烛淡》,《人境庐诗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2 郁达夫:《谈诗》,《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24页。
    3 《闻一多全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1 《闻一多全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1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国语文学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3贝。
    1 郁达夫:《钓台题壁》,《郁达夫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65页。
    2 郁达夫:《谈诗》,《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24贝。
    1 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2 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3 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页。
    1 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时代公论》第3卷6期110号,1934年。
    2 湘君:《小学教材与语体文之检讨》,《江苏教育》第3卷第5-6期,1934年。
    1 扬灵:《从文言文的毒害谈到“文心”》,《新生》第1卷第21期,1934年。
    2 胡山源:《文言文的价值》,《白修》第76期,1939年。
    3 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时代公论》第3卷6期110号,1934年。
    1 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时代公论》第3卷6期110号,1934年。
    2 柳诒微:《小学国语教材之疑问》,《时代公论》第3卷第12期,1934年。
    3 任叔水:《为全国小学生请命》,《独立评论》第109号,1934年。
    1 汪懋祖:《禁习文言言强令读经》,《时代公论》第3卷6期110号,1934年。
    2 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时代公论》第3卷6期110号,1934年。
    3 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时代公论》第3卷6期110号,1934年:
    1 余景陶:《小学读经与学习文言文》,《时代公论》第3卷第115号,1934年。
    2 湘君:《小学教材与语体文之检讨》,《江苏教育》第3卷第5-6期,1934年。
    3 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时代公论》第3卷6期110号,1934年。
    4 余景陶:《小学读经与学习文言文》,《时代公论》第3卷第115号,1934年。
    1 曹翼远:《卫白话》,《时代公论》第3卷122号,1934年。
    2 曹翼远:《卫白话》,《时代公论》第3卷122号,1934年。
    3 曹翼远:《卫白话》,《时代公论》第3卷122号,1934年。
    4 吴研因:《辟小学参用文言与初中毕读孟子及指斥语体文诸说》,《中华教育界》1934年第2期。
    1 余景陶:《小学读经与学习文言文》,《时代公论》第3卷第115号,1934年。
    2 余景陶:《小学读经学习文言文》,《时代公论》第3卷第115号,1934年。
    3 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时代公论》第3卷6期110号,1934年。
    1 金絮如:《文言白话大众语论战之经过及其批判》,《众志月刊》第2卷第3期,1934年。
    2 曹翼远:《卫白话》,《时代公论》第3卷122号,1934年。
    3 穆木天:《从文言文之复活谈到国文教学问题》,《社会月报》第1卷第3期,1934年。
    1 龚启昌:《读了<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以后》,《时代公论》第3卷第113号,1934年。
    2 胡适:《所谓“中小学文言运动”》,《独立评论》第109号,1934年。
    3 何鲁成:《一个中小学教页的意见》,《独立评论》第112号,1934年。
    1 《北方学者对于大众语各问题的意见》,《社会月报》第1卷第4期,1934年。
    1 姜琦:《我对于所谓“大众语”的几个意见》,《社会月报》第1卷第4期,1934年。
    2 张世禄:《因文法问题谈到文言白话的分界》,陈望道等著《中国文法革新论从》,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第76页。
    1 张世禄:《因文法问题谈到文言白话的分界》,陈望道等著《中国文法革新论从》,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7页。
    2 张世禄:《因文法问题谈到文言白话的分界》,陈望道等著《中国文法革新论从》,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8页。
    3 张世禄:《因文法问题谈到文言白话的分界》,陈望道等著《中国文法革新论从》,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80页。
    4 张世禄:《因文法问题谈到文言白话的分界》,陈望道等著《中国文法革新论从》,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81页。
    1 周祖谟:《从“文学语言”的概念论汉语的雅言、文言、古文等问题》,《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56年3期,第128页。
    2 周祖谟:《从“文学语言”的概念论汉语的雅言、文言、古文等问题》,《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56年3期,第134页。
    3 周祖谟:《从“文学语言”的概念论汉语的言、文言、古文等问题》,《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利版)》,1956年3期,第132-133页。
    4 郭绍虞:《五四与文学语言》,《照隅室语言文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38页。
    5 郭绍虞:《再论文言白话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第49页。
    1 高明凯、徐通锵:《“五四”运动与白话文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
    1 高明凯、徐通锵:《“五四”运动与白话文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第89页。
    2 舒芜:《“文白之争”温故录》,《新文学史料》1979年3期,第48页。
    3 束芜:《“文白之争”温故录》,《新文学史料》1979年3期,第49页。
    1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2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5页。
    1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7页。
    2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10页。
    3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10页。
    1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15页。
    2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17页。
    3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18页。
    4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18页。
    1 范钦林:《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与郑敏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2期,第113页。
    2 范钦林:《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与影郑敏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2期,第113页。
    3 范钦林:《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与郑敏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2期,第115页。
    4 范钦林:《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与郑敏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2期,第116页。
    1 郑敏:《关于<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商榷之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119页。
    2 郑敏:《关于<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商榷之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120页。
    3 郑敏:《关于<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商榷之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120页。
    4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语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122页。
    1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6
    1 郑敏:《关于<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商榷之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118页。
    1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第7页。
    2 《编辑絮语:关于传统和现代》,《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111页。
    3 许明:《文化激进主义历史维度——从郑敏、范钦林的争论说开去》,《文学评论》1994年4期,114贝。
    1 许明:《文化激进主文历史维度——从郑敏、范钦林的争论说开去》,《文学评论》1994年4期,116页。
    2 张志忠:《世纪末回眸: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考》,《文艺评论》1998年第1期,第42页。
    3 张志忠:《世纪末回眸: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考》,《文艺评论》1998年第1期,第44页。
    4 陈刚:《“五四”意义再评价》,《学海》2000年第3期,第43页。
    5 陈刚:《“五四”意义再评价》,《学海》2000年第3期,第44页。
    1 刘炎生:《评新保守主义思潮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调》,《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2张颐武:《重估“现代性”与汉语书面语论争——一一个九十年代文学的新命题》,《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第109页。
    3 张颐武:《重估“现代性”与汉语书面语论争——一一个九十年代文学的新命题》,《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第113页。
    4 陈来:《二十世纪文化运动中的激进主义》,《东方》1996年第3期。
    1 王元化:《关于近年的反思答问》,《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1期,第3页。
    2 王元化:《关于近年的反思答问》,《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1期,第5页。
    3 王元化:《我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炎黄春秋》1998年第5期,第27页。
    4 王元化:《对于“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第12页。
    1 王元化:《对于“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第11页。
    2 《诗探索》编者按,《诗探索》1995年第2期。
    1 吴晓东:《期待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汉语诗学》,《诗探索》1996年第11期。
    2 李怡:《传统:误读中的生长》,《诗探索》1996年第1期。
    3 石虎:《论字思维》,《诗探索》1996年第2期。
    4 石虎:《论字思维》,《诗探索》1996年第2期。
    1 徐德江:《“字思维”对语言学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诗探索》1997年2期。
    2 王岳川:《汉字文化与汉语思想——兼论“字思维”理论》,《诗探索》1997年第2期。
    3 王岳川:《汉字文化与汉语思想——兼论“字思维”理论》,《诗探索》1997年第2期。
    1 章亚昕:《“字思维”与汉诗学》,《诗探索》,1998年2期。
    2 洪迪:《字思维是基于字象的诗性思维》,《诗探索》2003年Z1期。
    3 高玉:《“字思维”语言学辩论》,《诗探索》,2000年Z2期,第84页。
    4 高玉:《“字思维”语言学辩论》,《诗探索》,2000年Z2期,第85页。
    5 高玉:《“字思维”语言学辩论》,《诗探索》,2000年Z2期,第88页。
    1 顾伟凡:《“字思维”:汪曾祺小说语言的诗学功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9年1期。
    2 西渡:《字思维、传统与现代性》,《诗探索》,2003年Z1期,第56页。
    3 西渡:《字思维、传统与现代性》,《诗探索》,2003年Z1期,第56页。
    1 西渡:《字思维、传统与现代性》,《诗探索》,2003年Z1期,第60页。
    2 西渡:《字思维、传统与现代性》,《诗探索》,2003年Z1期,第58-59页。
    3 西渡:《字思维、传统与现代性》,《诗探索》,2003年Z1期,第61-62页。
    1 黄河:《汉字:传统与现代——“字思维”说的商榷》,《诗探索》,1997年8期,第52页。
    2 黄河:《汉字:传统与现代——“字思维”说的商榷》,《诗探索》,1997年8期,第53页。
    3 黄河:《汉字:传统与现代——“字思维”说的商榷》,《诗探索》,1997年8期,第56页。
    4 段从学:《形而上学的“字思维”及其讨论》,《诗探索》1999年2期,第132页。
    1 沈奇:《可能与局限——关于“字思维”与现代汉诗的几点断想》,《诗探索》2002年11期。
    1 “本位”这个词有三个意思:第一,可以指最重要、最根本的单位,作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的单位。第二,可以指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这种单位还可以不止一个。譬如英语的语法基本单位就有语素、词、短语、句子等;第三,指的是语言基本结构单位,语法研究的“基本粒子”。(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1 潘文国,《字体位与汉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2 徐通锵:《“字体位”和语言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1 在徐通锵看来,“字”是汉语研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结构单位。“词”,在汉语中没有“根”,而形、音、义三位一体育=的“字”才是汉语与汉文化的“根”,因此,要真正研究汉语,就必须从“字”这个汉语的本位入手,这是汉语言研究的核心和基础。他认为汉语属于语义型语言,汉语语法为语义语法。印欧语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它的研究重点是语法结构,属于语法型语言。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潘文国则更进一步,提出了汉字是汉民族的第二语言,将文字也视为一种语言。并且以“字本位”从语音、语义、语形、语用等多方位研究汉语,取得了系统化的成绩。郜元宝更是由“字本位”相对于西方的“语音中心主义”,提出了“音本位”的说法,认为“音本位”与“字本位”是一种参照对立的关系,足两种语言观念,分别适合中西方不同的语言性质。
    1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4页。
    1 赵炎秋:“其一是语言与文化的二律背反。从语言发展的规律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白话取代文言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另一方面,从与过去的联系和文化的传承来看,文言文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与地位。……其二,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二律背反。一方面,书面语言必须适应口头语言,必须随着口头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书面语言又必须与口头语言保持一定的距离。”(《近现代文白之争及其反思》,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9月)
    1 李燕:《北京晚报》2001年4月11日
    1 吴海发:《二十世纪中国诗词史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9页。
    1 “也曾对月发幽情,偷向吴刚诉不平。破巷残更风最厉,昏灯暗壁夜难明。须知怀壁原无罪,强欲出师终有名。大好头颅劫灰里,秋帏几处唤儿声!”(叶元章、徐通翰:《中国当代诗词选》,第97页。)
    2 “相思南国,望苍茫,千里人间寒食,柳絮蚕花人已去,多情月色添白。李靖城头,演秋声赋,八桂山生色。田歌欧啸,湘漓击岸合拍。准教断送流年,问天阒阒,雨打春潮激。园里轮声犹断续,芍药空留残碧。李慧娘魂,谢瑶环血,好个真消息。同时昭雪,山阳正好闻笛。”(叶元章、徐通翰:《中国当代诗词选》,第795页。)
    3 叶嘉莹《鹊踏枝》:“爱向高楼凝望眼,海阔天遥,一片沧波远。仿佛神山如可见,孤帆便似追寻遍。明月多情来枕畔,九畹滋兰,难忘芳菲愿。消息故园春意晚,花期日日心头算。”
    1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汀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2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汀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17-218页。
    3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8页。
    4 汪曾祺:《关于小说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1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版,第97-101页。
    1 乔布斯情书原文:"We didn't know much about each other twenty years ago. We were guided by our intuition; you swept me off my feet. It was snowing when we got married at the Ahwahnee, Years passed, kids came, good times, hard times, but never bad times. Our love and respect has endured and grown. We've been through so much together and here we are right back where we started 20 years ago-older, wiser-with wrinkles on our faces and hearts. We now know many of life's joys, sufferings, secrets and wonders and we're still here together. My feet have never returned to the ground."
    2 养布斯情书白话译文:“20年前我们相知不多,我们跟着感觉走,你让我着迷得飞上了天。当我们在阿瓦危举行婚礼时天在下雪。很多年过去了,有了孩子们,有美好的时候,有艰难的时候,但从来没有过糟糕的时候。我们的爱和尊敬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与日俱增。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现在我们回到20年前开始的地方——老了,也更有智慧了——我们的脸上和心上都有了皱纹。我们现在了解了很多生活的欢乐、痛苦、秘密和奇迹,我们依然在一起,我的双脚从未落回地面。”(《乔布斯传》)
    3 “回首廿秋余,桃李韶光轻。相逢何必识,灵犀一点明。青青了衿据,悠悠我心旌。飞雪皎白花,阿城永誓铭。岁月如飞矢,儿女已成荫。生涯共欢苦,同气利断余。贞爱坚磐石,相敬胜朋宾。畴昔多风雨,真情久弥新。经历愈明达,霜鬓各星星。人情交悲欢,世事纷浮云。执手同终始,白首长相亲。南柯梦未足,更约来世盟。”
    1 " I heard, that your settled down已闻君,诸事安康。That you, found a girl and your married now.遇佳人,不久婚嫁。ButI couldn't stay away, I couldn't fight it.避之不得,遑论与相抗。Nothing compares, no worries or cares.无可与之相提,切莫忧心同挂念。”
    1 《申报》(同治十一年)1873年第42号。
    2 “铅条出售:启者,本行今有铅条一百五十顿,均系正牌,其价照失眠洁发,贵客欲买者,请至本行面议可也。四月十九日。倍享行告白。”(《申报》(同治十一年)1873年第25号。)
    3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1 《申报概括》1935年5月。
    1 《人民日报》1985年8月25日。
    2 《湖北日报》1980年1月25日。
    3 《中国青年报》1995年6月2日。
    4 《老人与世界》2002年5期。
    1 原载《文汇报》,1993年6月5日。选自李瑞山编著《语文素养高级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3页。
    1 教育部总务局文书科公报室:《教育公报》,1938年(民国二十九年)第21期。
    2 《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教育公报》,1938年(民国二十九年)第1期。
    1 叶绍钧:《十三经索引》,开明书店1934年。
    1 张大千:《清湘老人书画编年·序》,罗维扬选编《现代文言》,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页。
    1 陈平原:《陈夏买书志·序》,罗维扬选编《现代文言》,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1 韩石山编《徐志摩全集》第6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2 《徐志摩致陆小曼信》:“眉眉:简直的热死了,昨夜还在西山上住。又病了,这次的病妙得很,完全是我眉给我的。昨天两顿饭也没有吃,只吃了一盆蒸馄饨当点心,水果和水倒吃了不少;结果糟透了。小到半夜就发作……”(韩石山编《徐志摩全集》第6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1 毛泽东:《致章士钊》,罗维扬选编《现代文言》,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
    2 胡风:《段札四则》,罗维扬选编《现代文言》,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页。
    1 郑观应:《复蔡毅若观察书》,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1页。
    1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清议报全编》第三集卷十二。
    2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清议报全编》第三集卷十二。
    1 《奏定中学堂章程》(1904年),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18页。
    2 《奏定大学堂章程》(1904年),璩鑫圭、堂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40页。
    3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璩鑫圭、堂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页。
    1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页。
    2 《奏定中学堂章程》(1904年)璩鑫圭、堂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19页。
    3 《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12年),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69页。
    4 《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1912年),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78页。
    1 《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1912年),球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91页。
    2 《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1913年),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页。
    3 《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736页。
    4 袁世凯:《特定教育纲要》,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53页。
    5 《颁定教育要旨》,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63页。
    6 《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37-738页。
    1 《国语统一进行方法议案》,北京大学月刊,1919年第1卷第4期。
    2 胡适:《国语讲习所同学录序》,《胡适问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1 《安徽省之学制改革》,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8贝。
    1 《安徽省之学制改革》,璩鑫圭、唐良炎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0灭。
    2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 王兴田、陈水秀:《<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正主义方向必须批判》,《人民教育》1966年第6期。
    1 董纯才:《改革我们的中学国文教学》,《人民教育》1950年第2期。
    2 李长之:《论中学语文课本中关于古典文学部分的取材》,《语文教学》1952年第8期。
    3 向锦江:《中学语文课本必须适当地编选古典文学作品》,《人民日报》1953年3月29日。
    1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2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3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6页。
    4 编者:《关于改进语文教学》,《人民教育》1956年8期,第15页。
    1 黄岑:《高中古典文学教材的分量重了些》,《人民教育》1956年9期,第36页。
    2 赵生明:《我对编选文学课本的看法》,《人民教育》1956年11期,第41灭。
    3 果鲁英、吴达泉:《新教材中古典文学的比重大了》,《人民教育》1956年11期,第45贝。
    4 李慕白:《作品的典范性是编辑文学课本的主要原则》,《人民教育》1956年9期,第37页。
    5 李慕白:《作品的典范性是编辑文学课本的主要原则》,《人民教育》1956年9期,第38页。
    1 王季、何保:《不要片面强调学古典文学的作用——对李慕白生的“作品的典范性是编辑文学课本的主要原则”一文的意见》,《人民教育》1956年11期,第42页。
    2 李慕白:《从文学教学的目的任务谈起——答王季、何保两同志》,《人民教育》1957年1期,第54页。
    3 《关于文学教材的分量和质量》,《“语文教学问题讨论”来稿摘要》,《人民教育》1956年12期。
    1 金魁之:《应该按照从古到今的文学史系统编排高中文学课本》,《人民教育》1956年9期,第40页。
    2 宋育喃:《我对高中文学课本选编的意见》,《人民教育》1956年10期,第49页。
    3 吴鹤九:《教材不宜只选狄义的文学作品》,《人民教育》1956年12期,第47页。
    4 金魁之:《应该按照从古到今的文学史系统编排高中文学课本》,《人民教育》1956年9期,第40贝。
    5 《关于文学教材的编排体系》,《“语文教学问题讨论”来稿摘要》,《人民教育》1956年12期。
    1 耶非《在语文教学问题上两种指导思想的争论》,《人民教育》1958年8期,第15页。
    2 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
    1 曾松:《中学生要不要学习文言文》,《教育与进修》,1984年3期,第36页。
    2 周善芳:《文文文教学的种种弊端》,《中学语文教育》1985年第10期。
    3 李中毅:《中学文言文教学之我见》,《乐山师专学报》1985年7期,第99页。
    4 李保初、周靖:《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意义》,《教学与管理》1985年4期。
    5 丁绍洛:《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许昌学院学报》1982年4期。
    6 曾仲珊:《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问题》,《娄底师专学报(语文教学专刊)》1984年4期,第125贝。
    1 徐崇寿:《中学文言文教材编选管见》,《语文教育通讯》1982年5期。
    2 李中毅:《中学文言文教学之我见》,《乐山师专学报》1985年7期,第99页。
    3 曾仲珊:《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问题》,《娄底师专学报(语文教学专刊)》1984年4期,第127页。
    4 谢磊:《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规律的用运》,《兰州学刊》1982年6期。
    5 陈钟梁:《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语文教学的哲学思考》,《语文学习》1987年第8期。
    6 边奇、裕民、方越:《中学语文教育的现代人文体系刍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88年第1期。
    7 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主义——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语文学习》编《教学争鸣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 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编《教学争鸣录》,上海教
    育出版社2000年版。
    1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4期。
    2 张必锟:《学文言诵读不可》,《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6期,第36页。
    3 王庆锋:《文言文教学要做到两重视一舍弃》,《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4期,第28页。
    4 蒋益明:《文言文教“五读法”》,《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4期,第32页。
    1 摩罗:《请文言文退出基础教育》,《粤海风》2001年5期。
    2 王晓华:《勿做汉语的不肖传人——与摩罗先生商榷》,《粤海风》2001年6期。
    3 蒋寅:《应该退出的是现代汉语文章》,《粤海风》2001年6期。
    1 毕耕:《文言复兴论》,《探索与争鸣》2003年11期,第127页。
    2 韩晓:《复兴还是复辟——就“复兴文言”与毕耕老师商榷》,《兰州学刊》2006年3期。
    3 韩军:《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22日。
    1 王尚文:《“文白并重”是开历史倒车》,《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22日。
    2 西渡:《文言是我们的“家”吗?》,《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
    1 桑哲:《“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1期。
    1 简·爱切生著,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84页。
    2 简·爱切生著,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页。
    1 吕叔湘:“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言,却足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 《新青年》、《学衡》、《甲寅周刊》、《每周评论》、《时代公论》、《少年中国》、《现代评
    论》、《国学丛刊》、《申报》等原始刊物
    1.暴希明.汉字文化论稿.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3.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4.陈洪,李瑞山等.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究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5.陈洪,张洪明主编.文学和语言的界面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6.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
    7.陈平原编.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8.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9.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0.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续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
    11.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3.陈学恂、田正平.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14.陈雪虎.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6.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邓伟.分裂与建构:清末民初文学语言新变研究(1898-191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8.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9.杜小真,张宁编译.德里达中国讲演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20.付琼.文学教育视角下的文学选本研究:以家塾文学选本为中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21.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2.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3.郜元宝.汉语别史:现代中国的语言体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
    24.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5.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6.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8.顾黄初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9.郭国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30.郭绍虞.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1.郭双林.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
    3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郭预衡.历代散文史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9年
    35.郭志刚主编,罗成琰等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古今之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
    36.韩高年.诗赋文体源流新探.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37.韩立群.中国语文革命:现代语文观及其实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38.何晓明.返本与开新: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39.胡适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40.胡适.白话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
    41.黄仁贤,高时良.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42.季剑青.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3.焦润明.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44.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45.李林荣.嬗变的文体:社会历史景深中的中国现当代散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6.李荣启.文学语言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47.李瑞山.语文素养高级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8.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49.李新宇.突围与蜕变——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观念形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50.李杏保,顾黄初,刘国正,章熊.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
    51.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5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53.林少阳.“文”与日本的现代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54.刘东,文韬.审问与明辨:晚清民国的“国学”论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55.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6.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7.刘琴.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58.刘世生,朱瑞青.文体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9.刘志基.汉字体态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60.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长沙:岳簏书社,2010年
    61.鲁迅博物馆,李何林,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增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62.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63.罗维扬选编.现代文言.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
    64.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65.梅铁出编.梅光迪文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6.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67.欧阳哲生编.傅斯年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8.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潘懋元,刘海峰.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0.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
    7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72.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73.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74.钱中文,刘方喜,吴子林.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5.璩鑫圭,唐良炎.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76.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77.璩鑫圭,童富勇.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78.璩鑫圭.鸦片战争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79.尚杰.中西:语言与思想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0.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81.沈甲威.“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82.宋小庆等.关于中国本位文化问题的讨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
    83.孙郁.鲁迅与胡适.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84.谭桂林等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西之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85.汤志钧,陈祖恩,汤仁泽.戊戌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86.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87.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8.王丽.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89.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90.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州: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91.魏继洲.形式意识的觉醒:五四白话文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
    92.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93.吴波.文学与语言问题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
    94.吴晓峰.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95.吴学昭.吴必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6.武吉庆.五四前后的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派.价值观比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97.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98.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99.夏晓虹.梁启超文选.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00.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1.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2.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3.于龙.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
    104.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5.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6.张传敏.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7.张隆华,曾仲珊,刘国正,顾黄初,章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8.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109.张向东.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110.张新颖,坂井洋史.现代困境中的文学语言和文化形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
    111.张艳华.新文学发生期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济南:出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2.张昭兵.辕与轮: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113.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
    114.张中行.文言津逮.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15.张中行.文言与白话.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16.赵志伟编著.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7.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8.周志强.汉语形象中的现代文人自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9.朱竞编.汉语的危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120.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121.民国教育部文牍政令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版。
    122.殷梦霞,李强.民国教育公报汇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
    12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4.(德)海德格尔,孙周兴.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25.(德)卡西尔(Cassirer,E.).甘阳: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26.(法)马里翁著,方向红译.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2009年
    127.(法)雅克·德里达,杜小真.声音与现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28.(法)雅克·德里达,佘碧平译.多重立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29.(法)雅克·德里达,汪堂家译.论文字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130.(美)丹图著,周建漳译.叙述与认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13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钱佼汝,李白修.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
    132.(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133.(美)林毓生,穆善培译.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4.(美)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135.(美)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6.(美)周策纵,周子平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7.(日)藤枝晃著,李运博泽.汉字的文化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138.(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岑麒祥,叶蜚声(注释解说词),高名凯(译者).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1.李春阳.白话文运动的危机(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1978—2008)(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0
    3.赵亚宏.《甲寅》月刊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4.张经建.当代格律诗词创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刘婕.重估《学衡》——学衡派的历史痕迹及现代意义(硕十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彭亚非.原“文”——论“文”之初始义及元涵义.文学评论,2005年4期
    2.陈飞.古“文”原义——“人本”说.文学评论,2007年5期
    3.陈飞.古“文”实义说略.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4期
    4.郭梨华.中国哲学中“文”的精神内涵初探.中国哲学史,2003年4期
    5.林少阳.“文”的思想史.读书,2004年7期
    6.陈彦烽、李畅友.古代文论中“文”及其相关诸范畴史论.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1期
    7.李顺刚.“文”与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文艺研究,1993年1期
    8.傅道彬.春秋时代的“文言”变革与文学繁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6期
    9.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3、4期
    10.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1.刘晓明.“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1期
    12.周志强、孙嘉卿.一个伟大传统的失落与重建——从汉语形象角度看白话文改革.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4期
    13.文贵良.同归与开拓:语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
    14.王一川.近五十年文学语言研究札记.文学评论,1999年4期
    15.罗新慧.尚“文”之风与周代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7月
    16.文贵良.语言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3月
    17.文贵良.知言:周作人的文学汉语实践与现代美文的发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期
    18.严家炎.“五四”新体白话的起源、特征及其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1月
    19.潘文国.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
    20.潘文国.哲学语言学——振兴中国语言学的首要之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21.郭勇.现代语言观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梁启超语言研究的文化意义.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22.高玉.语言的三个维度与文学语言学研究的三种路向.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3期
    23.吴承学.中国文体学:回归本土与本体的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5期
    24.章勇.论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对应用文的“革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期
    25.梁淑辉.刘半农应用文教学思想及其历史贡献.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期
    26.刘东方.论傅斯年的现代白话语言观.文学评论,2007年5期
    27.尹奇岭.白话·文言·文体间性.东方论坛,2011年第5期
    28.任小娟.话语权的转移:从文言到白话.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期
    29.文宗理.离开文化母体文学能走多远——对“言文合一”运动的重新思考.社会科学家,2008年8月
    30.徐时仪.略论汉语文白的转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
    31.钱晓宇.文言与白话之争的当代反思——以五四白话文运动为中心探讨语言革新的复杂性.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5期
    32.付建舟.中国传统文学观的现代余绪.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3.陈古彪.论“五四”时期的文言一致.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4.岳凯华.走向民间:从“活的文学”到“人的文学”—论五四激进文人的文学革命策略.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2期
    35.邓伟.论晚清报章体与文言发展.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36.阮咏梅.论“言文互动”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7月
    37.于晴,包莉秋.重新审视政治需要下的白话文运动.作家杂肢,2011年20期
    38.李春阳.白话文运动中的鲁迅.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5期
    39.高卫红.从文言到白话——“五四”前后新闻文体语言变迁探析.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11期
    40.贾猛,崔明海.认同与困惑:近代白话文推行的社会反应.学术界,2011年06期
    41.毕耕.文言复兴论.探索与争鸣,2003年11期
    42.韩晓.复兴还是复辟——就“复兴文言”与毕耕老师商榷.兰州学刊,2006年3期
    43.韩军.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24日)
    44.西渡.文言是我们的“家”吗?.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
    45.徐时仪.略论文言与白话的特色.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2月
    46.魏明.复兴文言接续传统.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47.刘坚勇.浅析公文语言的文言特征.现代语文,2002年4期
    48.舒芜.“文白之争”温故录.新文学史料1979年3期
    49.赵炎秋.近现代文白之争及其反思.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5期
    50.周海波.文白之争与五四文学的批评策略.东方论坛,1997年2期
    51.王珍源,莫书武.论上世纪文白之争的几次高潮及对语文教育的影响.现代语文,2009年7月
    52.常江虹.现代汉语中的历史阴影——试析现代文学中的语言论争.唐都学刊,1999年1月第15卷第1期
    53.张宝明.新青年派与学衡派文白之争的逻辑构成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2期
    54.朱利民.重评胡适与“学衡派”关于语言的论争.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55.李志.国境之外的五四新文学“革命”——论南洋地区华文文学中的“文白之争”.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11月
    56.汤文辉,黄斌.印刷术与“文白之争”——白话文运动的媒介学分析.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
    57.高名凯,徐通锵.“五四”运动与白话文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
    58.谭桂林.二十世纪初文言白话论争的中西之辩.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3期,
    59.罗玉明.20世纪30年代文言白话之争及其影响.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
    60.吴晓峰.国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白话之争.学术论坛,2005年第10期
    61.熊焰.论现代文言文的生存机制.学术研究,2007年第5期
    62.崔明海.近代文言教育边缘化的开端——白话文如何进入国民学校.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
    63.李诠林.日据时期台湾的现代文言创作.神州,2011年8月
    64.张宝明.“文白不争”引发的历史悲情——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看现代性的两副面孔.学术界,2005年2期
    65.赵静.话语权力的交锋——对白话文运动的重新解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
    66.陈平原.当代中国的文言与白话.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67.晏鸿鸣.文言性质新论——古代汉民族共同语说述略.江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68.杨四平.纠缠于新的审美原则的合法性——论20年代新诗理论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3期
    69.李刚、倪波.《学衡》创刊与出版始末.新世纪图书馆,2003年第3期
    70.段怀青.《学衡》与东南大学.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71.王泉根.吴必主编《学衡》杂志的初步考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0年第4期
    72.孙媛.吴必与《学衡》整合的文化现代性理路.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1年1月
    73.陈宝云.柳冶徵与《学衡》.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年9月
    74.范红霞.吴必与柳诒徵的《学衡》情结.南都学刊(人文社科学报),2005年9月
    75.[韩国)李泰俊.《学衡》与《新青年》的文学论争.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
    76.刘炎生.“学衡”派果真不反对新文化吗——新文学家与“学衡”派论争评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12期
    77.王桂妹,林红.对峙的意义——从理解《学衡》到反思五四文化激进主义.西南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9月
    78.乐黛云.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年5月
    79.苏桂宁.《学衡》的文化立场——关于20世纪初中国文化选择的一种考察.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80.董群.《学衡》论学者精神与责任.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5月
    81.李广琼.精英定位与“新旧”文化融合理念——论《学衡》语体的文化意义.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4月
    82.李建中.试论《学衡》诸子的文化模式与历史命运.陕两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年6月
    83.段怀清.文化精英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抑或文化保守主义?——试论《学衡》前后胡先骕的思想文化主张.江西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09年
    84.洪峻峰.估《学衡》与重估《学衡》——为鲁迅一辩.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8期
    85.孟庆澍.《甲寅》杂志的发起、传布和停刊.励耘学刊,2008年2期
    86.孟庆澍.《甲寅》与《新青年》渊源新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5期
    87.岳升阳.《甲寅》月刊与《新青年》的理论准备.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89年1期
    88.陈刚.“五四”意义再评价.学海2000年03期
    89.王元化.我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炎黄春秋,1998年05期
    90.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03期
    91.范钦林.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与郑敏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02期
    92.郑敏.关于《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商榷之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02期
    93.傅杰、王元化.关于近年的反思答问.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01期
    94.王岳川.汉字文化与汉语思想——兼论“字思维”理论.诗探索,1997年02期
    95.黄河.汉字:传统与砚代——“字思维”说的商榷.诗探索,1997年03期
    96.翁文娴.论“字思维”的前卫能力.诗探索,2010年07期
    97.段从学.形而上学的“字思维”及其讨论.诗探索,1999年01期
    98.魏家川.智者乐水:“字思维”与原始思维的诗性感悟.诗探索,2005年03期
    99.西渡.字思维、传统与现代性.诗探索,2003年Z1期
    100.洪迪.字思维是基于字象的诗性思维.诗探索,2003年Z1期
    101.许明.文化激进主义历史维度——从郑敏、范饮林的争论说开去.文学评论,1994年4期
    102.李怡.传统:误读中的生长.诗探索,1996年01期
    103.吴琦幸.汉字的符号功能.文艺研究,1989年01期
    104.郑敏.何谓“大陆新保守主义”.文艺争鸣,1995年05期
    105.刘炎生.评新保守主义思潮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调.2003年07期
    106.张志忠.世纪末回眸: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考.文艺评论,1998年01期
    107.郑敏.一场关系到21世纪中华文化发展的讨论:如何评价汉语及汉字的价值.诗探索,1996年04期
    108.张颐武.重估“现代性”与汉语书面语论争—一个九十年代文学的新命题.文学评论,1994年0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