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巴金小说形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作家。目前,关于巴金小说思想意义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其形式研究还很不充分。论文以巴金自1929年至1949年间创作的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巴金小说形式的特征、功能及其生成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诗学意义。论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分五章。
     导论部分主要就课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述评,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从语言角度进入巴金小说文本,具体讨论巴金小说的叙述语、对话和独语三种话语场景在前后期的变化。叙述语在早期有明显的焦灼情绪的渗入,后期则心理化色彩凸显,这种转变是巴金对小说话语形式的一次突围尝试。交互型对话、错位型对话和申述型对话等三种对话类型,在巴金前后期小说中的使用发生了变化,对话主体由双主体向单主体的过渡,与作家深层心理文化意识的变迁有关。巴金小说对不同独语方式的运用,鲜明地呈现出其小说语言的心理化倾向。虽然巴金小说的语言有时不够简洁精美,但其语言的想象力和情感色彩,为小说文本形式带来了独特意蕴,这是巴金小说语言对中国现代小说诗学的独特贡献。
     第二章从时空形式角度探讨巴金小说对时间与空间的处理方式。巴金小说以时间的当前化这种时间定位、时间跨度的变化和时序变形等叙事策略以及不同时间意象的时间隐喻方式构成了小说的时间形式,并以瞬间的共时呈现、空间性并置和空间意象的内在对峙等空间形式,共同凸显了人在现在时态中的“临界境遇”。同时,论文还从巴金的时空意识的衍变角度分析了巴金小说时空形式的生成原因。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巴金小说的叙事样态及其对小说形式的影响。首先,巴金小说有着明显的询问的叙事姿态,不断地提出问题却迟迟没有答案,思索成为一种小说思维,延宕、争辩和游离是在形式化维度上的诗学表达。其次,巴金小说还有着主题复现和细节复现等重复叙事样态,它体现出作家对某些问题的持续思考,小说形式也因之具有了开放性、未完成性的特点。再次,巴金小说的心理化叙事表现为物象生命化、情感空间化和心态动作化,实现了对人物的心灵探索和读者的心理调控等双重心理建构。另外,论文还从总体上对文化心理变迁中的巴金小说叙事风貌进行了考察。
     第四章从主导性的故事形态出发,分析了巴金小说的反向离合结构、复向回旋结构、多向嵌套结构等三种结构方式。不同的结构方式是巴金小说故事要素或叙事单元间的形式化呈现,而这些形式架构中的“隐义”的生成,蕴含着作家巴金某些秘而不宣的核心质素存在,主要体现在叙事心理、文化立场和小说观念三个方面。另外,这三种结构方式,可以作为巴金小说形式的一种类型化概括,也是巴金对某种理想态小说文本形式的一种设想,还体现着巴金对小说形式发展的一种多层面、开放性的实验思路:在小说类型上,实现了多种小说类型因素的融合。
     第五章对巴金小说的交流情境进行了研究。在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方面,巴金小说有着鲜明的追求情感真实性与多元化叙述的倾向,体现的是作家对现实经验与小说虚构之间进行边界弥合的努力,也是对小说表达形式的探索。在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方面,巴金对普通读者的重视使巴金小说深具着交流的品格和特质,而巴金与批评家的关系中可以见出批评家的声音既砥砺了巴金的艺术探索,也呈现着巴金在艺术上独立、个人性的写作姿态。
     结语从小说形式发展的可能性角度,对巴金小说形式的诗学意义进行了衡估,并在中国现代小说诗学的视野中思考了巴金小说写作的文学史价值。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a Jin is a an important writer. Today theoretical study on thoughts originated from Ba Jin's novels has dug in while the formal studies are far from enough. In this paper, we take Ba Jin's novels from1929to1949as research objective and carry out study on Ba Jin's novels regar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and discusses its the significance of poetics in Chinese modern novel history.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introduction, mai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main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origin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esis, research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are reviewed,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thinking, method, innovation point of this paper and relevant difficultie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text of Ba Jin's novels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 with focus on the narrative language of Ba Jin, dialogue and monologue change of three discourses at early and later phase of Ba Jin's career as novelist. Narrative have obvious anxiety mood in the early infiltration, and later turn to the psychological movement. Therefore, this change is a breakthrough of Ba Jin discourse attempt. Interactive dialogue, dialogue and the dialogue type dislocation of three types of dialogue, changes in Ba Jin's novel, dialogue consists of double subject transition to a single subject, related to changes in deep psychological culture consciousness of writers. Application of Ba Jin's novels of different monologue mode, highlights the psychological color the novel language. Ba Jin novel language is not very simple and elegant, but its language imagination and emotion in Ba Jin's novels, brought the unique implication for the novel text, this is Ba Jin's unique contribution to poetics language in Chinese modern novel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Ba Jin's handling techniques of time and space. Ba Jin's novels in the time of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urrent location, the time span of the change and the timing of deformation of narrative strategy, and different time images constitute a novel form of time, presentation, when the spatial juxtaposition and space image in the confrontation of space form, common highlight "the critical situation" in the present tense.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generating reasons of space-time form in Ba Jin's novels from the angle of evolution of space-time consciousness in Ba Jin.
     The third chapter concentrates on three narrative patterns of Ba Jin's novels. First of all, Ba Jin's novels possesses obvious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antly asking questions but has no answer. delay, debate and free of dimensions of the poetic expression in the formalized dimension. Secondly, Ba Jin's novels feature repeated narration theme reproduction and detail reproduction patterns. It reflects the writer continuous thinking of some problems, the novel also has the spirit of openness. Once again, the psychological narrative in Ba Jin's novels showed images of life, emotion and mentality to action,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on the spiritual exploration and readers realized dual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change of cultural psychology in the Ba Jin novel narrative style were investigated.
     The fourth chapter examines Bajin's dominant story patter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reverse clutch structure, complex convolution structure, multiple nested structure of three kinds of structure. Different structure styles are story elements, or narrative unit between formal presentation, and such forms of architecture in the "hidden meaning" generation, contains the core quality writer Ba Jin some keep secret,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of narrative psychology, cultural position and novel ideas.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se three kinds of mode, can be used as a type of general Ba Jin novel form, an idea is Ba Jin on some ideal state novel textual forms, also embodies the Ba Jin of the novel form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level, open experimental ideas:in the novel type,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a variety of the novel type of factors.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communication context on Ba Jin's novels. In terms of relations of author and text, Ba Jin's novels are pursuing goals of emotional truthfulness and multidimensional narrative. In doing this, it demonstrates Ba jin's efforts f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realism experiments and fictional novels and it also serves trial for novel expression. When it comes to author and reader, Ba jin attachers importance to average reader and therefore his novel features communication. From Relations of Ba jin and critic, we can see that criticism forges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by Bajin, meanwhile,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independent art style of his work.
     Conclusion,from the possible perspective of novel development, we carry out evaluation of novel poetic significance and reflect the literature history of Bajin's novel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modern novel poetics.
引文
① 如周莎白、熊雪林的《巴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一文,对新时期以来在巴金研究中“一边倒”的高评价倾向提出了批评。葛红兵的《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芙蓉》1999年第6期。)一文认为,巴金的语感太“嫩”,作品文体纯粹是对左拉的复制,而且还要降一等级看待。周长才的《巴金与诺贝尔文学奖》(《外国文学》2000年第5期)一文认为,巴金的小说只有《寒夜》值得一读,其它的大部分小说令人反感,这是对巴金小说经典性的颠覆。另外,林贤治的《巴金的道路》(《文艺争鸣》2001年第3期)一文则以激烈的言辞对巴金做了否定性评判,该文认为巴金在四五十年代从思想独立向为政治服务的转变是不容原谅的。与此同时,这个时期还有大量质疑《随想录》的文学性的批评文章。这种种针对巴金的批评和对巴金作品的质疑声音,在客观上都影响着巴金小说向经典的定位。
    ② 温如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6页。
    ① 王瑶;《论巴金的小说》,《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
    ② 扬风:《巴金论》,《人民文学》,1957年7月号。
    ③ 李存光:《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西宁: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④ 谭兴国:《巴金的生平和创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⑤ 张慧珠:《巴金创作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⑥ 汪应果:《巴金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在第2版中,正文未作改动,只在《再版后记》中对巴金早期世界观的论述进行了新的简略评判,对本论文引证影响不大。
    ① 艾晓明:《青年巴金及其文学视界》,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在第2版中,正文未作改动,只在《再版后记》中对巴金早期世界观的论述进行了新的简略评判,对本论文引证影响不大。
    ② [法]明兴礼:《巴金的生平和著作》,王继文译,上海:文风出版社,1950年。本文据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
    ③ [韩]朴兰英:《巴金:文学与无政府主义之间》,首尔:hanul出版社,2006年。
    ④ [日]河村昌子:《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状况与巴金的<寒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2期。
    ① 刚果伦:《一九二九年中国文坛的回顾》,《现代小说》第3卷第3期,1929年12月15日。
    ② 王淑明:《新生》,《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书报副刊”,1934年4月1日。
    ③ 老舍:《读巴金的<电>》,青岛《刁斗》第2卷第1期,1935年4月1日。
    ④ 无咎:《略论巴金的《家》三部曲》,《奔流文艺丛刊》第2辑,1941年2月15日。
    ⑤ 徐中玉:《评巴金的(家)、(春)、〈秋)》,江西赣县《时代中国》第6卷第2期、第3期,1942年2、3月。
    ⑥ 张民权:《巴金小说的生命体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第2版。第2版中,作者是对原书稿未作改动作为上编收入的。
    ⑦ 宋曰家:《巴金小说人物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⑧ 知诸:《巴金著译的考察》,《现代文学评论》第2卷第3期、第3卷第1期合刊,1931年10月20日。
    ⑨ 贺玉波:《巴金论》,《现代中国作家论》(第2卷),上海:上海大光书局,1932年10月。
    ① 刘西渭:《<爱情的三部曲>——巴金先生作》,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1月3日.
    ② 惕若(茅盾):《<文学季刊>第二期内的创作》,《文学》第3卷第1号,1934年7月1日。
    ③ 贺玉波:《巴金论》,《现代中国作家论》(第2卷),上海:上海大光书局,1932年10月。
    ④ 刘西渭:《<神·鬼·人>——巴金先生作》,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2月27日。
    ⑤ 惕若(茅盾):《<文学季刊>创刊号》,《文学》第2卷第2号,1934年2月1日。
    ⑥ 长之:《憩园》,《时代与潮文艺》第4卷第3期,1944年11月15日。
    ⑦ 康永年:《寒夜》,《文艺工作》第1号“文艺批评”,1948年5月20日。
    ⑧ 万慧蓉:《论巴金的历史小说》,巴金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编:《世纪的良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14-219页。
    ⑨ 王金柱:《语言艺术大师巴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
    ⑩ 郝荣斋、刘奕:《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
    11 李树德:《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谈巴金小说<春天里的秋天>中的明喻》,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五四新文学精神的薪传:巴金研究集刊》(卷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① 陈思和李辉:《巴金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2版,并改名为《巴金研究论稿》,其中第一部分为《巴金论稿》内容,只是略作文字修订或补正,基本上呈现历史原貌结构,对本论文的引证影响不大。
    ② 吕汉东:《心灵的旋律——对巴金心灵与文本的解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③ 袁振声:《茅盾与巴金艺术比较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④ 花建:《巴金小说艺术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⑤ 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⑥ 辜也平:《巴金创作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⑦ [日]山口守、坂井洋史:《巴金的世界》,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① 马云:《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个性》,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③ 刘志荣:《文学的<家>与历史的“家”》,《复旦学报》,2009年第6期。
    ④ 周立民:《新与旧:巴金关于“家”的叙述》、赵静:《<家><春><秋>艺术感染力之叙事学阐释》,均载于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股奔腾的激流:巴金研究集刊》(卷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⑤ 李树槐:《论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模式》,《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⑥ 刘俐俐:《多层叙述的艺术力量与“幸福”话题的当代延伸——巴金<复仇>艺术价值构成机制》,《中州学刊》,第2007年第2期。
    ⑦ 张文龙:《“祖—父—子”结构与封建家族制度的解休——论巴金的家族小说》,[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06年。
    ⑧ 黄长华:《巴金小说叙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① 辜也平:《期待与互动中的同构——巴金创作的共时接受研究》,《东南学术》,2002年4期。
    ② [日]坂井洋史:《重读<家>——略谈读者接受文本的机制及其“关于‘人’的想象”》,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股奔腾的激流:巴金研究集刊》(卷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③ 辜也平:《巴金创作的接受研究》,陈思和、辜也平主编:《巴金:新世纪的阐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④ 杨天舒:《巴金小说的接受研究(1929-1949)》,《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⑤ 陈思广:《新时期以来的<寒夜>接受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7期。
    ① 辜也平:《<家>的影视改编的历时考察》,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股奔腾的激流:巴金研究集刊》(卷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② [日]山口守:《巴金作品<家>文本的变容——关于小说·戏剧·电影》,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股奔腾的激流:巴金研究集刊》(卷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③ 刘福泉:《<激流>:穿越时代的隧道——论<家>、<春>、<秋>的影视改编》、赵志刚:《青春是美丽的——关于越剧<家>》,均载于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股奔腾的激流:巴金研究集刊》(卷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④ [日]山口守:《巴金<家>与香港电影》、李佳:《“家”“国”想象的变迁——以<家>的改编史为个案的研究》,均载于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五四新文学精神的薪传:巴金研究集刊》(卷六),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⑤ [美]奥尔格·朗:《巴金和他的作品——两次革命期间的中国青年》,纽约:哈佛大学出版社,1967年。
    ⑥ [韩]朴兰英:《关于<家>在韩国的出版简况和我与巴金先生的对话》,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股奔腾的激流:巴金研究集刊》(卷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⑦ [俄]罗季奥诺夫:《巴金研究在俄罗斯》,《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俄]罗季奥诺夫:《巴金创作在俄罗斯》,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粒麦子落地: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⑧ [法]安必诺著杨振译:《巴金在法国的接受》,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粒麦子落地: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① 龚明德:《巴金<家>的修改》(可参见巴金研究丛书编委会:《巴金研究论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和《<家>的版本变迁》(可参见《文事谈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两文,对《家》的文本修改和版本变迁进行了研究。辜也平:《巴金创作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此著第四章第四节考释了《家》的“异文”情况,从而梳理了《家》的版本流变过程及其背后作家的文学匠心。
    ② 金宏宇:《(家)的版本源流与修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也可参见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此著关于《家》的版本研究共3万多字。
    ③ 周立民:《<寒夜>的修改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问题》,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粒麦子落地: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④ 金宏宇、彭林祥:《<寒夜>版本谱系考释》,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双美丽的眼睛:巴金研究集刊》(卷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① 乔世华:《论解放后巴金对(寒夜)的阐释和修改》,陈思和、辜也平主编:《巴金:新世纪的阐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② 张民权:《巴金小说与民族文化传统》,《天津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
    ③ 潘显一:《论巴金小说的传统文化意识》,《文艺研究》,1992年第2期。
    ④ 曹书文:《论巴金小说创作中的传统积淀》,《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论巴金小说创作中的“家族情结”》,《学术论坛》,2001年第5期。
    ⑤ 刘福泉、王新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念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⑥ 肖明翰:《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和巴金家族小说比较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⑦ 邵宁宁:《家园仿徨:《憩园》的启蒙精神和文化矛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⑧ 李怡:《文学的区域特色如何成为可能——以巴金与巴蜀文化关系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5 期。
    ① 童龙超:《论巴金文学创作的“反地域文化”特征——兼谈对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的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② 谭洛非主编:《巴金与中西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③ 余思牧编:《巴金与中外文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
    ④ 贾蕾:《巴金与域外文化》,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7页。
    ② 可参见花建:《巴金小说艺术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两部著作都有专节论及语言问题,前者从叙事角度、词语、句子和音调等文体方面,后者从朴素、明朗、欧化等技巧方面,分别概括了巴金小说的语言特点,但最终都指向艺术特色这一维度。
    ③ 参见王金柱的《语言艺术大师巴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该著的下篇对巴金小说的语言风格、修辞艺术、第一人称手法、排比、欧化句式、心理刻画等特点进行了介绍,是对巴金小说语言艺术进行的专门研究。郝荣斋、刘奕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该著是从修辞学角度,对小说《家》在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和标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解读、赏析。
    ④ [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9页。
    ⑤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下),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566页。
    ⑥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7页。
    ① [英]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於宁、徐平、昌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88页。
    ① 巴金:《灵魂的呼号(代序)》,《电椅》,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第11页。
    ① 陈思和:《关于巴金<春梦>残稿的整理与读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 刘西渭:《<雾><雨>与<电>——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1月3日。
    ① 陈思和、李辉:《巴金创作风格的演变》,贾植芳等编:《巴金作品评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114页。
    ② 巴金:《狮子》,《复仇》,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年8月,第124-125页。
    ③ 巴金:《爱情的三部曲·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36年4月。
    ④ 巴金:《<往事与随想>后记(一)》,《巴金译文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480页。
    ① 巴金:《灭亡》,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第88页。本文中《灭亡》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另,因为巴金小说的版本较为复杂,有些小说在同一年份就有不同版次出现,故本文为避免发生混淆,凡是涉及巴金小说版本的注释全部注明具体月份,而其它引文所涉及的著作因不存在此问题,故只注明出版年,特此说明。
    ① 巴金:《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第7页。本文中《家》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40页。
    ① [苏]巴赫金:《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吴晓都译,见《巴赫金全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8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① 巴金:《雨·自序》,《雨》,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1月,第4页。
    ② 刘西渭:《<雾><雨>与<电>——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1月3日。
    ①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昆德拉访谈录》,谭立德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小说的艺术——小说创作论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66页。
    ② 老舍:《读巴金的<电>》,青岛《刁斗》第2卷第1期,1935年4月1日。
    ③ 谷非:《粉饰、歪曲、铁一般的事实——用<现代>第一卷的创作做例子,评第三种人论争中的中心问题之一》,《文学月报》第1卷5月号、6月号合刊,1932年12月15日。
    ④ 巴金:《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3月,第220页。本文中《电》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江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页。
    ① 巴金:《我的幼年》,《中流》第一卷第一期,1936年9月5日。
    ② 巴金:《我的几个先生》,《中流》第一卷第二期,1936年9月25日。
    ③ 巴金:《写作生活底回顾》,《巴金短篇小说集》(第1集),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2月,第15页。
    ① 巴金:《谈<灭亡>》,《巴金论创作》,李小林等编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88页。
    ① 巴金:《春》,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3月,第29页。本文中《春》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康永年:《寒夜》,《文艺工作》第1号“文艺批评”,1948年5月20日。
    ② 可参见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花建:《巴金小说艺术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王金柱:《语言艺术大师巴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
    ① 巴金:《寒夜》,上海: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第4页。本文中《寒夜》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日]河村昌子:《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状况与巴金的<寒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2年第2期。
    ① 李扬:《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42-43页。
    ① 李扬:《那些年,那些事——“五四”前后知识者心态的再反省》,《博览群书》,2009年第5期。
    ② 李扬:《文化立场与曹禺的创作转向》,《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① 周立民:《〈寒夜〉的修改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问题》,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粒麦子落地: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17页。
    ② 刘再复:《“五四”中心理念及其历史语境》,《共鉴“五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02页。
    ③ 周立民:《五四之子的世纪之旅》,《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11期,第67-71页。第二章第四节“抗战与改革”部分对巴金的无政府主义信仰与他在抗战时期的文学书写之间的纠结与背离关系有深入分析。
    ① 沈从文:《给某作家》,《文学月刊》第二卷第四期,1935年12月16日。
    ② 王金柱:《语言艺术大师巴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201页。该著在下篇的第十章重点概括了巴金小说中的四种欧化句式,并从表达效果上分析了它们的利弊。另,可参见袁振声的《巴金小说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38-144灭。该著第七章“语言艺术”的第二节谈到了巴金小说的欧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移用外来句式,主要有四种方式:二是对修饰成分的精细设置和运用,增强了语言表述的精密性。
    ② 巴金:《关于<海的梦>》,《巴金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8页。
    ④ 巴金:《谈我的“散文”》,《巴金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36-537页。
    ① 秦弓:《荆棘上的生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① 可参见辜也平的《巴金创作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金宏宇的《〈家)的版本源流与修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周立民的《<寒夜>的修改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问题》(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粒麦子落地: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金宏宇、彭林祥的《<寒夜>版本谱系考释》(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双美丽的眼睛:巴金研究集刊》(卷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等著述。在这些关于巴金小说《家》和《寒夜》的版本研究中,都表达了巴金对小说语言以及小说形式颇具艺术匠心的观点。
    ② 袁国兴:《老舍小说的话语方式》,《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③ [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07页。
    ① 巴金:《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5月,第435-436页。本文中《秋》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黄子平:《命运三重奏:〈家)与“家”与“家中人”》,《“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① 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5页。
    ① 吕若涵:《“论语派”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5页。
    ② 钱钟书:《论文人》,《人·兽·鬼 写在人生边上》,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79页。
    ① [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见《巴赫金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① 格非:《记忆与对话》,《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②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14-215页。
    ① 王瑶:《论巴金的小说》,《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
    ① 郁达夫:《日记文学》,《艺文私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① 巴金:《我的幼年》,《中流》第一卷第一期,1936年9月5日。
    ②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③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
    ①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5页。
    ② 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① [美]内森·K·茅、刘村彦:《巴金和他的<寒夜>》,李今译,见张立慧、李今编:《巴金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56-157页。
    ② 花建:《巴金小说艺术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139页。
    ③ 汪曾祺:《<年关六赋>序》,《江曾祺全集》(第5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9页。
    ①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3页。
    ② [英]伊利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吕六同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602页。
    ①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4-82页。
    ② 叶世祥:《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160-161页。
    ③ 叶世祥:《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④ 叶世祥:《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173页。
    ⑤ 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⑥ 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① 巴金:《沦落·题记》,《沦落》,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
    ② 马大康、叶世祥、孙鹏程:《文学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93页。
    ① 巴金:《忆》,《作家》第一卷第四号,1936年7月15日。
    ② 巴金:《我的心》,《平等月刊》第二卷第三期,1929年3月25日。
    ③ 巴金:《作者的自剖》,《现代》第一卷第六期,1932年10月1日。
    ④ 巴金:《爱情的三部曲·总序》,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4月。
    ⑤ 巴金:《<灭亡>作者底自白》,《开明》(月刊)第22期,1930年6月。
    ① 巴金:《作者的自剖》,《现代》第一卷第六期,1932年10月1日。
    ② 巴金:《<激流>总序》,《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第1-2页。
    ③ 巴金:《<激流>总序》,《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第3页。
    ① 鲁迅:《两地书·四》,《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0页。
    ② 巴金:《作者的自剖》,《现代》第一卷第六期,1932年10月1日。
    ③ 巴金:《<激流>总序》,《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
    ① 韩石:《中国古典家庭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及其时间形式》,《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3期。
    ② 此段话原出自巴金的短篇小说《在门槛上》(《大陆杂志》第一卷第七期,1933年1月1日),是由小说中一个与作家有着近似出身和气质的主人公说出的。后来,1937年2月巴金写作《关于<家>(十版代序)——给我的一个表哥》时予以引用,作为对自己旧家庭的概括和情感态度的表述。
    ①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王峻岩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206页。
    ②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0页。
    ③ [美]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45页。
    ④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72页。
    ⑤ 巴金:《家·后记》,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
    ① 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
    ① 此处的“戏剧性效果”特指矛盾冲突的激烈紧张程度。夏志清认为巴金的“《灭亡》所代表的革命小说品类是英雄式戏剧的复活”,《秋》是“一出饶有道德意义的戏剧”,《寒夜》也是“一出道德剧”。夏氏的这些判断基本上是从小说故事的内在矛盾冲突角度来谈的,可参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4页,第181页,第252页。本文认为,从时间形式的处理上来看,巴金的小说叙事节奏变化较大,易于产生戏剧性效果。
    ①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9页。
    ②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①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59页。
    ① 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② 所谓独立自足性是指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符号,既要本身形式与意义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又要具有独立的表现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上与人类情感相通的特征。这类似于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异质同构”关系,正如阿恩海姆所说:“那些不具意识的事物——一块陡峭的岩石、一棵垂柳、落日的余晕、墙上的裂缝、飘零的落叶……都和人体具有同样的表现性。”(可参见[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腾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23页。)所谓超语言性就是指“作家从生活中体验到了一个很深刻的、难于言传的意,可他又想把这个难传的“意”传达出来,作家就会觉得营造意象是可取的,意象的具体感性的画面,可以把许多难以言说的‘意’表现出来,这也就是说一般语言写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语言无法传达的意念,于意象而被说被说清道明了,这样意象就超越了语言。”(可参见童庆炳:《现代诗学问题十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96页。)
    ① 巴金:《我的梦》,《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1934年1月1日。
    ① 巴金:《灭亡·序》,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第2页。
    ① 陈思和、李辉:《巴金研究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4页。
    ② 黄子平:《命运三重奏:<家>与“家”与“家中人”》,《“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44页。
    ① 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2-25页。
    ② 巴金:《灵魂的呼号(代序)》,《电椅》,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第2页。
    ① 废名:《竹林的故事》,吴晓东编:《废名作品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14页。
    ② 巴金:《<爱情的三部曲>作者的自白——答刘西渭先生》,《爱情的三部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4月,第937-938页。
    ① 巴金:《<爱情的三部曲>作者的自白——答刘西渭先生》,《爱情的三部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4月,第930-931页。
    ① [德]本雅明:《讲故事的人》,张耀平译,见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01页。
    ② [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157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方杰、方宸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
    ①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②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③ 唐小兵:《最后的肺病患者:论巴金的<寒夜>》,《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11页。
    ④ 车红梅:《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情结”——以鲁迅、巴金、曹禺的创作为例》,《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⑤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①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72页。
    ①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② 龙迪勇:《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思想战线》,2005年第6期。
    ③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译者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④ 陈德志:《隐喻与悖论:空间、空间形式与空间叙事学》,《江西社会科学》,2009第9期。
    ⑤ [美]西蒙·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6页。
    ⑥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学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⑦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学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6页。
    ①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学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6页。
    ② 陈少华:《二项冲突中的毁灭——〈寒夜)中汪文宣症状的解读》,《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③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0页。
    ①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9页。
    ②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155页。
    ③ 马云:《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个性》,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该著第三章第一节“巴金小说的情感空间”对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花园”意象和《寒夜》中的“母亲的小屋”意象所具有的空间化叙事倾向进行了读解,由此而引申出对中国传统中的“花园文化”的探讨颇富新意。另,张宇的《花园:往事追忆与革命姿态——重读巴金的<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该文从“花园”意象对巴金小说的往事回忆和革命姿态进行的分析,也是从意象切入文本的解读。
    ④ 周立民的《“家”与“街头”——巴金叙述中的“五四”意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
    ① 巴金:《新生》,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9月,第16页,第65页,第71页,第82页,第102页,第124页,第169-170页,第171页。本文中《新生》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② 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170页。
    ①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①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1年,第148页。
    ② 刘俐俐:《多层叙述的艺术力量与“幸福”话题的当代延仲——巴金<复仇>艺术价值构成机制》,《中州学刊》,2007年第2期。
    ① 巴金:《重来马赛》,《巴金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85页。
    ② [苏]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自春仁译,见《巴赫金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48页。
    ①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页。
    ① 张鸿声:《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都市女性》,《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66页。
    ① 巴金:《憩园》,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10月,第1-2页。本文中《憩园》的引文均山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汪曾祺:《社会性·小说技巧》,《汪曾祺全集》(第8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0页。
    ② 马大康、叶世祥、孙鹏程:《文学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
    ③ 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汪曾祺全集》(第3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61页。
    ① 刘西渭:《<雾><雨>与<电>——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1月3日。
    ② 可参见巴金:《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上海:自由书店,1930年7月。本文采用的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初版重印本。此著鲜明地显现出巴金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个人化理解,如伦理化倾向、绝对自由、工团主义等方面反映了巴金早期的思想状况。
    ③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193页。
    ① 刘西渭:《<雾><雨>与<电>——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1月3日。
    ① 唐小兵:《最后的肺病患者:论巴金的<寒夜>》,《英雄和凡人的时代: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①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73页。
    ② [苏]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白春仁译,见《巴赫金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4-275页。
    ① 巴金:《灵魂的呼号<代序>》,《电椅》,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第6页。
    ①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昆德拉访谈录》,谭立德译,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小说的艺术——小说创作论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②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③ 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① 王晓明:《王晓明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07页。
    ① [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19-120页。
    ② [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43页。
    ① 陈思和:《现实战斗精神的绝望与抗争:〈电〉》,陈思和、李存光主编:《生命的开花:巴金研究集刊》(卷一),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138页。
    ② 例如,写于1932年10月的《灵魂的呼号》中说:“我不是个艺术家。人说生命是短促的,艺术是长久的,我却以为还有一个比艺术更长久的东西。那个东西迷住了我。为了它我甘愿舍弃艺术。艺术算得什么?假若它不能够给多数人带来一点光明,假若它不能够对黑暗给一个打击。”在写于1933年冬天的《我的梦》则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质询写文章和话语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完全是浪费生命。两文可参见散文集《生之忏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第49-61页,第25-31页。
    ③ 摩罗:《孤独的巴金——如何理解作家》,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④ 巴金:《我希望能够不再提笔》,《我与文学》(《文学》一周年纪念特刊),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7月。后作为《将军·序二》收入小说集《将军》,收入《生之忏悔》时,改题为《我与文学》。
    ⑤ 巴金:《沉默·序》,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第1页。
    ① 参见巴金:《春雨》,《沉默》,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在这篇小说中,巴金的原注是:“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Cervantes,1547-1616)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主人公,读骑士小说入了迷,拿着长矛骑着瘦马出去行侠仗义,他甚至把风车当作了巨人。因此有人把热情地、单纯地信仰正义的人称为:堂·吉河德。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Skakespeare,1564-1616)的剧本《哈姆雷特》的主人公,一个替父亲报仇的丹麦王子。有人把他当作一个跟堂·吉诃德完全相反的典型,一个迟疑不决的怀疑派的代表。”
    ①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43页。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
    ②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0-181页。
    ① [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见《巴赫金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9-280页。着重号为引文所原有。
    ① 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① 张民权:《巴金小说的生命体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此著认为,剑云与觉新虽有相近的性格特征,即忍耐、不反抗,但具体个性却颇有差异,前者是特殊身世养成了本分、自暴自弃的性格,故多表现为谦卑,后者是出于现实利害的考虑而放弃反抗,则含有一种人生的练达。本文采用此说。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9-180页。
    ②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①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74-75页。
    ①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5-146页。
    ① [法]米歇尔·莱蒙:《法国现代小说史》,徐知免、杨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236页。
    ① 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93页。
    ① 巴金:《雨》,《发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12月,第17页。本文中的短篇小说《雨》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② 巴金:《死去的太阳》,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1月,第174-175页。本文中《死去的太阳》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巴金:《窗下》,《发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12月,第53页。本文中《窗下》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② 周立民:《新书刊——巴金叙述中的“五四意象”之一》,《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③ 徐岱:《小说形态学》,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8页。
    ① 巴金:《关于<家>(十版代序)——给我的一个表哥》,《家》,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1月,第10版。
    ① 李今:《巴金在家庭题材小说中的两难境地》,谭格非主编:《巴金与中西文化——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65-267页。
    ② 巴金:《生之忏悔·题记》,《生之忏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第4页。
    ③ 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④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4页。
    ① 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98页。
    ② 刘东:《没有意志的意志哲学家》,周国平主编:《诗人哲学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7-128页。
    ① 巴金:《月夜》,《将军》,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8月,第115页、117页、118页、120页。本文中《月夜》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85页。
    ② 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6-122页。
    ③ 花建:《巴金小说艺术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175-181页。
    ④ 马云:《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个性》,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9-156页。
    ① 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第87-96页。
    ① 龙泉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合点上——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分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① 巴金:《我的幼年》,《中流》第一卷第一期,1936年9月5日。
    ① 巴金:《灭亡·序》,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第2页。
    ① 蒋俊、李兴芝:《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5页。
    ② 李存光编:《巴金研究资料》(上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33页。
    ① 巴金:《作家靠读者养活——关于传记及某些文艺现象与徐开垒的谈话》,《文汇》月刊,1989年第1期。
    ① [以]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28-29页。
    ② [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79页。
    ③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5页。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4页。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②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
    ①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5页。
    ② [美]威廉·莱尔:《故事的建筑师语言的巧匠》,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334页。
    ① 刘西渭:《(神·鬼·人)》,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2月27日。
    ① 汪曾祺:《说短》,《汪曾祺全集》(第3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3页。
    ② 例如《家》单行本初版中,作者曾在序言里预告将会继续写它的续篇《群》,内容是已经离开旧家进入社会的高觉慧的人生活动。但是,《群》两次开篇书写都未写出,反而是间断性地插入了《春》和《秋》两部小说。即使《秋》写完后,作者还念念不忘要写那部《群》,在初版本《秋·序》里作家再次预告:“这次我终于把《家》的三部曲完成了。”“作为《激流》之四的《群》不再是高家的事了。”
    ① 花建:《巴金小说艺术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94页。
    ①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萧天佑译,见《卡尔维诺文集》,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60页。
    ② 赵景深:《短篇小说的结构》,《文学周报》第283期,1927年9月25日。
    ① 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① 吴晓东、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① [苏]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晓河译,见《巴赫金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233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② 张清华:《成长·“类成长小说”——当代小说诗学关键词之四》,《小说评论》,2012年第5期。
    ① 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49页。
    ① 王瑶:《论巴金的小说》,《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
    ① 巴金:《写作生活底回顾》,《巴金短篇小说集》(第1集),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2月,第13页。
    ② 巴金:《巴金论创作》,李小林等编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90-91页。
    ③ 巴金:《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巴金选集》(第1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① 刘志荣:《文学的“家”与历史的<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① 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4页。
    ① 陈思和、李辉认为:巴金的憎恨不仅仅是针对反人性的压迫者,同样也针对反人性的被奴役者。在他看来,面对摧残人性的野蛮势力的压迫,不抵抗,不斗争,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性扭歪的表现,也同样要反对。可参见陈思和、李辉:《巴金研究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页。本文采用此说。
    ① 巴金:《<爱情的三部曲>总序》,《爱情的三部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4月,第28页。
    ② 巴金:《复仇》,《复仇》,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年8月,第15-16页。本文中《复仇》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巴金:《灵魂的呼号(代序)》,《电椅》,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第5-6页、9页、11-12页。
    ① 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
    ② 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页。
    ③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路遥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90页。
    ① 巴金:《谈我的短篇小说》,贾植芳、陈思和等编:《我的写作生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86-487页。
    ② [日]河村昌子:《怎样看待鸣凤之死》,《世纪的良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6-177页。
    ② 巴金:《死去的太阳·序》,《死去的太阳》,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1月,第8页。
    ③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社,2003年,第123页。
    ① [美]西蒙·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35页。
    ② 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8页。
    ③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2页。
    ① 巴金:《灵魂的呼号(代序)》,《电椅》,《电椅》,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第6-7页。
    ② 巴金《谈我的短篇小说》,《巴金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519页
    ③ 巴金《论我的短篇小说》,《巴金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520页
    ④ 巴金《祝<萌芽>复刊》,《巴金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336页
    ① [美]珀西·卢伯克:《小说技巧》,方土人、罗婉华译,见《小说美学三种》(《小说技巧》、《小说面面观》、《小说结构》),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80页。
    ② 巴金:《论我的短篇小说》,《巴金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523页。
    ③ 巴金:《论我的短篇小说》,《巴金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519页。
    ④ 李树槐:《论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模式》,《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0-81页。
    ② 巴金:《<序跋集>再序》,《巴金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319页。
    ③ 巴金:《致树基(代跋)一》,《巴金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555页。
    ④ 常风:《巴金:<爱情三部曲>》,李存光编:《巴金研究资料汇编》(1922-1949)(中),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11年,第0533页。
    ① 刘西渭:《<神·鬼·人>》,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2月27日。
    ② 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① 巴金:《复仇·自序》,《复仇》,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年8月,第2页。
    ② 刘西渭:《<神·鬼·人>》,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2月27日。
    ③ 巴金:《萌芽·付印题记》,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8月,第1-2页。
    ④ 刘西渭:《<神·鬼·人>》,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2月27日。
    ⑤ 巴金:《巴金短篇小说集(第1集)·后记》,《巴金短篇小说集》(第1集),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2 月,第450页。
    ① 巴金《谈我的短篇小说》,《巴金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519-520页。
    ② 巴金:《寒夜·后记》,上海: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第368页。
    ① 巴金:《雨·自序》,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1月,第1页。在这篇序言中,巴金对自己创作计划的预告,原文为“我还想称我的另外三部小说《灭亡》——《新生》——《黎明》为‘革命的三部曲”。但后来巴金并未创作小说《黎明》,而是写出了同样具有革命色彩的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故本文将之纳入“革命的三部曲”之内,特此说明。
    ②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转引自郭志刚著《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③ 巴金的小说三部曲形式带有很多补续性质,就是说往往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写作计划,而是追加式的补充续写行为。即使有些三部曲事先可能做了写作计划,甚至还向读者做了预告,但结果却是:要么未能完整写出,如《革命的三部曲》第三部《黎明》后付阙如;要么写成了别的内容,如《家·初版后记》中预告说“用了二十三四万字我写完了一个家庭底历史。假如我底健康允许我,我还要用更多的字来写一个社会底历史,因为我底主人翁是从家庭走进到社会里面去了。如果还继续写的话,第二部底题名便是《群》。虽然不一定在何处发表,总有机会和读者见面的。”但后来写出的《春》和《秋》并不是在《群》里所事先计划写的内容。
    ① 巴金:《苦笑呻吟与呼号——给我的哥哥》,《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27-29日。收入散文集《生之忏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时题名改为《我的呼号——给我的哥哥》。
    ② 刘西渭:《<神·鬼·人>》,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2月27日。
    ① 巴金在1936年致黛莉的书信(落款时间为:四月二十夜十二时)中提到此事,“我现在正着手在修改《家》,而且不久就要写《群》了。我去年写过几页,以后又搁了笔。”(可参见巴金:《巴金致黛莉的第二封信》,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4页。)从这段话中可知,巴金在1935年就已开始动笔写《群》了,但未写出遂搁笔。另外,巴金在写于1936年5月的《家·五版题记》中开篇又提到此事:“《家》出版后两年半,我动笔写它的续篇,才有机会重读它。”(可参见巴金:《家·五版题记》,《巴金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436页。)在这句话里提到的《家》的续篇就是《群》。因《家》的初版本出版时间是1933年5月,据此推算,这里说的《群》的动笔时间应是在1936年年初,而且是在1935年搁笔后的再次动笔续写。
    ② 巴金:《巴金致黛莉的第二封信》,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① 巴金:《巴金致黛莉的第四封信》,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① 巴金:《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3月,第105页。
    ②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③ 鲁迅:《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64页。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
    ① 巴金:《马赛的夜》,《电椅》,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第181-185页。本文中《马赛的夜》的引文均出自此版,不再特别注明。
    ①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7页。
    ①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页。
    ② [法]兹维坦·托多洛夫:《文学作品分析》,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73页。
    ③ 巴金:《忆》,《作家》第一卷第四号,1936年7月15日。
    ① 巴金:《巴金论创作·序》,李小林等编选:《巴金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4页。
    ② 巴金:《灵魂的呼号(代序)》,《电椅》,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第10页。
    ③ 巴金:《光明·白序》,《光明》,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5月,第2页。
    ① 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在巴金致黛莉的第二封信中写到,《春》已刚刚开始写作,但巴金就答复读者黛莉说淑英会有自己的春天的。可以推测在前面的信件中,黛莉曾经对淑英命运表示过关注。
    ② 巴金:《秋·序》,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4月,第3页。
    ③ 杨天舒:《巴金小说的接受研究(1929-1949)》,《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 巴金:《萌芽·付印题记》,《萌芽》,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8月,第1-2页。
    ② 巴金:《将军·后记》,《将军》,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8月,第338页。
    ③ 巴金:《将军·后记》,《将军》,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8月,第339页、240页。
    ④ 巴金:《春蚕》,香港:《大公报》,1980年5月6日。
    ① 巴金:《批评家》,《文学季刊》,1934年创刊号。
    ② 巴金:《再说批评家》,《文学季刊》,1934年第1卷第2期。
    ③ 巴金:《再说批评家》,《文学季刊》,1934年第1卷第2期。
    ④ 巴金:《再说批评家》,《文学季刊》,1934年第1卷第2期。
    ⑤ 巴金:《致<十月>》,香港:《大公报》,1981年8月8日。
    ⑥ 巴金:《(巴金选集)·后记》,《巴金选集》(第10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5页。
    ⑦ 巴金:《(巴金选集)·后记》,《巴金选集》(第10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6页。
    ① 刘西渭:《<雾><雨>与<电>》——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天津《大公报·文艺》,1935年11月3日。
    ② 辜也平:《巴金创作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4页。
    ③ 巴金:《憩园·后记》,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10月,第247-248页。
    ① 巴金:《寒夜·后记》,上海: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第368页。
    ② 巴金:《寒夜·后记》,上海: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第370页。
    ① 巴金:《关于<龙·虎·狗>》(节录),贾植芳、陈思和等编:《我的写作生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75-176页。
    ② 本文认为,巴金对文学创作是持有高度敬意并且颇具匠心的。没有一个作家像巴金一样如此重视自己的作品,包括反复阐释自己的作品、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与批评家因为自己的作品发生争辩、与各种读者保持密切联系来关注读者的阅读感受等等,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性格、道德品质、政治信仰外,还有着深深的文化心理原因:对自己作品的不自信、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不自信,即使在写作上已颇具艺术水准的时候仍是如此。同时,这种心理也时时如芒在背,促使他在创作中投入更多的艺术匠心。本文正是基于巴金对自己作品的这种匠心,才将其小说形式作为解析的切入点,探讨其在小说诗学上的独创性的。
    ③ 巴金:《(巴金选集)·后记》,《巴金选集》(第10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4-245页。
    ① 巴金:《死去的太阳·序》,《死去的太阳》,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1月,第7页。
    ② 巴金:《<激流>总序》,《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第2页。
    ③ 巴金:《写作生活底回顾》,《巴金短篇小说集》(第1集),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2月,第8-9页。
    ① 巴金:《巴金选集·后记》,《巴金选集》(第十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45页。
    ② 在二十世纪末,《亚洲周刊》曾邀请全球知名学者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前12部小说(集)中巴金的《家》和《寒夜》两部小说均入选,这12部小说(集)分别是:《呐喊》、《边城》、《骆驼祥子》、《传奇》、《围城》、《子夜》、《台北人》、《家》、《呼兰河传》、《老残游记》、《寒夜》、《彷徨》。虽然这种评选结果不可能符合全球所有人的标准,但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反映出巴金的《家》和‘《寒夜》在经典化道路上是最值得期待的小说。另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类书籍出版数量统计,《家》是除了《红楼梦》之外出版数量最多的小说。而《寒夜》也是巴金小说在艺术上被当前学界认可度最高的代表作。上述这些遴选与统计结果显示,巴金的《家》和《寒夜》在巴金小说中是最具经典意义的,也不妨说是20世纪具有经典意义的小说。转引自吴晓东:《文学的诗性之灯》,上海:上海书店,2010年,第62页。
    ③ 王海波:《谈巴金的<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版情况》,陈思和、李存光主编:《巴金研究集刊》(卷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97页。
    ④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145页。
    ⑤ [苏]巴赫金著,白春仁译:《史诗与小说——长篇小说研究方法》,《巴赫金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 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45页。
    ①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34页。
    ② [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一部分第19节),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2页。
    ③ 汪曾祺:《随笔写生活》,《汪曾祺全集》(第5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99页。
    ①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昆德拉访谈录》,谭立德译,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小说的艺术——小说创作论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59页,第60页。
    ② [法]兹维坦·托多罗夫:《诗学》,赵毅衡译,见《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① 可参见周作人的《<晚间的来客>译后附记》和郁达夫的《小说论》,两文载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1页,第437页。
    ② 可参见施蛰存的《小说中的对话》和梁实秋的《现代的小说》,两文载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1页,第258-259页。
    ③ 沈从文:《<月下小景>题记》,《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5页。
    ④ 吴福辉:《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前言》(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⑤ 苏雪林:《沈从文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6页。
    1.巴金:《灭亡》,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
    2.巴金:《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上海:自由书店,1930年7月。
    3.巴金:《死去的太阳》,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1月。
    4.巴金:《复仇》,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年8月。
    5.巴金:《雾》,上海:中国书局,1931年11月。
    6.巴金:《雨》,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1月。
    7.巴金:《海底梦》,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8月。
    8.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
    9.巴金:《光明》,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5月。
    10.巴金:《沙丁》,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
    11.巴金:《电椅》,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
    12.巴金:《抹布》,北平:星云堂书店,1933年4月。
    13.巴金:《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
    14.巴金:《萌芽》,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8月。
    15.巴金:《新生》,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9月。
    16.巴金:《将军》,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8月。
    17.巴金:《沉默》,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
    18.巴金:《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3月。
    19.巴金:《神·鬼·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1月。
    20.巴金:《雪》,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1月。
    21.巴金:《巴金短篇小说集》(第一集),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2月。
    22.巴金:《沦落》,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
    23.巴金:《巴金短篇小说集》(第二集),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4月。
    24.巴金:《爱情的三部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4月。
    25.巴金:《发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12月。
    26.巴金:《春》,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3月。
    27.巴金:《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4月。
    28.巴金:《利娜》,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
    29.巴金:《火》(第一部),重庆:开明书店,1940年12月。
    30.巴金:《火》(第二部),上海:开明书店,1942年1月。
    31.巴金:《还魂草》,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4月。
    32.巴金:《巴金短篇小说集》(第三集),上海:开明书店,1942年6月。
    33.巴金:《小人小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4月。
    34.巴金:《火》(第三部),上海:开明书店,1945年7月。
    35.巴金:《憩园》,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10月。
    36.巴金:《第四病室》,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公司,1946年1月。
    37.巴金:《寒夜》,上海: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
    38.巴金:《巴金全集》(1-2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994年。
    39.巴金:《巴金选集》(1-10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
    40.巴金:《巴金文集》(1-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962年。
    41.巴金:《巴金译文全集》(1-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42.巴金:《佚简新编》,李存光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43.巴金:《我的写作生涯》,贾植芳、陈思和等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44.巴金:《巴金论创作》,李小林等编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45.巴金:《写作生活的回顾》,王毅钢选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3.[英]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於宁、徐平、昌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
    4.[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5.[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6.[美]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7.[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8.[法]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王文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9.[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1.[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法]热拉尔·热奈特: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3.[法]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4.[荷]米克·巴尔: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5.[以]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姚锦清、黄虹伟、付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16.[美]华莱士·马丁: 《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8.[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21.[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2.[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3.[美]阿恩海姆等:《艺术的心理世界》,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5.[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26.[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王峻岩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27.[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28.[美]西蒙·查特曼: 《故事与话语》,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29.[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30.[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31.[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3月。
    32.[法]茨维坦·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33.[法]萨特:《福克纳小说中的时间:<喧哗与骚动>》,《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34.吕六同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下),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35.方珊:《形式主义文论》,王岳川主编:《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丛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6.程正民:《艺术家个性心理和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7.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8.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9.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张寅德编选: 《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1.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42.徐岱:《小说形态说》,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43.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4.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5.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6.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世界诗学大辞典》,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
    47.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8.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49.董小英:《叙述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0.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51.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53.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4.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5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李存光编:《巴金研究文献题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李存光编:《巴金研究资料》(上中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
    3.李存光主编:《巴金研究资料》(上中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4.李存光编:《巴金研究资料汇编》(1922-1949)(上、中、下),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11年。
    5.李存光:《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
    6.谭兴国:《巴金的生命和创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7.张慧珠:《巴金创作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8.艾晓明:《青年巴金及其文学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9.汪应果:《巴金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牟书芳:《巴金研究纵横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法]明兴礼:《巴金的生平和著作》,王继文译,上海:文风出版社,1950年。
    12.[美]奥尔格·朗:《巴金和他的作品——两次革命期间的中国青年》,纽约:哈佛大学出版社,1967年。
    13.贾植芳等编:《巴金创作评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公司,1985年。
    14.张立慧、李今:《巴金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15.花建:《巴金小说艺术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16.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17.陈思和:《巴金研究的回顾与瞻望》,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18.巴釜研究丛书编委会编:《巴金研究论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
    19.谭洛非主编:《巴金与中西文化——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20.巴金与二十世纪研讨会编:《世纪的良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21.余思牧主编:《巴金与中外文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
    22.谭洛非、谭兴国:《巴金美学思想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23.牟书芳:《巴金研究纵横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24.宋曰家:《巴金小说人物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
    25.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6.吕汉东:《心灵的旋律——对巴金心灵与文本的解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27.袁振声:《茅盾与巴金艺术比较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28.陈思和、周立民编:《解读巴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
    29.周立民编:《巴金手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肖明翰:《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和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31.[日]山口守、坂井洋史:《巴金的世界》,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32.陈思和、李辉:《巴金研究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33.张民权《巴金小说的生命体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34.辜也平:《巴金创作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35.王金柱:《语言艺术大师巴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
    36.郝荣斋、刘奕:《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
    37.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38.贾蕾:《巴金与域外文化》,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
    39.陈思和:《巴金研究十年(1978—1988)》,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年。
    40.陈思和、辜也平主编:《巴金:新世纪的阐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41.陈思和、李存光主编:《生命的开花:巴金研究集刊》(卷一),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
    42.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粒麦子落地: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43.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双美丽的眼睛:巴金研究集刊》(卷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44.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股奔腾的激流:巴金研究集刊》(卷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5.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巴金研究集刊》(卷五),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46.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五四新文学精神的薪传:巴金研究集刊》(卷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47.陈思和、李存光主编:《讲真话:巴金研究集刊》(卷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
    48.余秋雨、李致、陈思和等:《巴老与一个世纪——“走近巴金”系列文化演讲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49.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0.刘慧英编:《巴金:从炼狱走来》,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
    51.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52.摩罗:《孤独的巴金——如何理解作家》,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年。
    53.吴福辉:《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4.钱理群:《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56.[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57.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8.吴承笃:《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从社会诗学到文化诗学》,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59.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60.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61.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
    62.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63.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4.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65.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66.龙泉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合点上——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分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67.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68.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9.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0.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心理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
    7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
    72.温如敏、陈晓明等:《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及其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3.李永东:《颓败的家族——家族小说的文化与叙事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74.程丽蓉:《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75.马大康、叶世祥、孙鹏程:《文学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76.史成芳:《诗学中的时间概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7.刘光耀:《诗学与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7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79.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80.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8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82.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83.马云:《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个性》,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
    84.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85.叶世祥:《流浪的灵魂: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诗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6.格非:《小说叙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87.叶世祥:《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
    88.谭君强:《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89.郑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90.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增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91.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92.李扬:《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93.张新颖:《沈从文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94.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95.郭宝亮:《王蒙小说文体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6.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97.易晓明:《意义与形式——英美作家作品风格生成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98.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99.吴晓东:《文学的诗性之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
    1.王瑶:《论巴金的小说》,《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
    2.扬风:《巴金论》,《人民文学》,1957年7月号。
    3.周立民:《五四之子的世纪之旅》,《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11期。
    4.[日]河村昌子:《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状况与巴金的<寒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2期。
    5.刘志荣:《文学的<家>与历史的“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6.李树槐:《论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模式》,《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7.刘俐俐:《多层叙述的艺术力量与“幸福”话题的当代延伸——巴金<复仇>艺术价值构成机制》,《中州学刊》,2007年第2期。
    8.潘显一:《论巴金小说的传统文化意识》,《文艺研究》,1992年第2期。
    9.曹书文:《论巴金小说创作中的传统积淀》,《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0.曹书文:《论巴金小说创作中的“家族情结”》,《学术论坛》,2001年第5期。
    11.刘福泉、王新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念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2.严浩岗:《不同生命欲求之间的冲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3.邵宁宁:《家园仿徨:《憩园》的启蒙精神和文化矛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14.张宇:《花园:往事追忆与革命姿态——重读巴金的<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
    15.周立民:《“家”与“街头”——巴金叙述中的“五四”意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
    16.王玉春:《诠释与自我诠释——序跋文:解读巴金的重要向度》,《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17.李晓红:《从“家”出走和从“国”出走——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的动因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8.李扬:《文化立场与曹禺的创作转向》,《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19.李扬:《那些年,那些事——“五四”前后知识者心态的再反省》,《博览群书》,2009年第5期。
    20.袁国兴:《老舍小说的话语方式》,《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21.龙迪勇:《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思想战线》,2005年第6期。
    22.陈德志:《隐喻与悖论:空间、空间形式与空间叙事学》,《江西社会科学》,2009第9期。
    23.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24.吴晓东、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25.张清华:《成长·“类成长小说”——当代小说诗学关键词之四》,《小说评论》,2012年第5期。
    26.顾广梅:《现代性语境下成长的迷梦、幻灭与神话——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叙事类型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7.郑家建:《小说类型与小说诗学——中国现代小说类型研究引论(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