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术村与都市民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艺术村是当代中国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文化现象。艺术村发轫于90年代初期的北京圆明园画家村,在当代则形成了以北京798、宋庄艺术村为主,中小型艺术村散布全国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既是我国当代艺术与当代民俗开枝散叶的结果,也是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艺术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艺术村是国民艺术品位发展中的排头兵,先锋艺术能够泛化为普遍艺术、普遍艺术能够泛化为日常民俗,从而实现艺术向都市民俗的演变。
     本文的习作目的在于,分析艺术村这种新兴的都市民俗具有怎样的具体的特点、发展模式,分析这些艺术村存在的理由与当前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选取了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昙华林艺术村作为研究的对象,从宏观与微观两条平行的主线上进行研究。
     从宏观上,笔者以星星画会、圆明园画家村、798地区与新兴的艺术区为例,分析了我国艺术村发展的四个具体阶段:萌芽时代、地下时代、破冰时代与繁惑时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基本上分析了我国的34个主要的艺术村,并对其中的成败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国艺术村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要素:空间要求、人才需求、初始动力、时代与市场的需求以及克瑞斯玛型的领袖人物。对我国当代艺术村发展上的不均衡,提出艺术村发展所面临的两大困境:来自外部的拆迁顽症和来自内部的商业性渗入。为解决这些艺术村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市场化经营、计划性管理的艺术村发展方略。笔者认为我国艺术村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主要特征为先锋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共存、高雅艺术与市民生活的融合、艺术村的发展进入艺术空间与生活空间重叠的新的时代特征。
     从微观上,笔者对我们的特殊对象,武汉昙华林这个我国第四代艺术村进行了研究,首先尽量用民俗学的语言对这条历史老街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发展进行分析,也重点强调了这条老街的精神传统。昙华林首先是一条历史老街,拥有璀璨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有着兼包并蓄的精神传统。在这条老街中建设的艺术村,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对昙华林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昙华林现状的评价:从总体上说,昙华林艺术村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目前从艺术家的人数、艺术品的销售水平、艺术村内的产业结构与产业链都还远远未能完成。在对昙华林发展现状进行深度分析之后,认为昙华林目前面临着发育不良、艺术正义、艺术变质与未老先衰四个困境,这四个困境的解决需要在对全国艺术村的发展进行研究后中得到解释与解决。其次,分析昙华林艺术村目前所遇到的困难,认为昙华林所表现出的问题,事实上也是我国艺术村发展中所存在的共通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市场性经营、计划性管理是解决这四大困境的主要方法。最后,笔者分析了昙华林的发展路在何方。笔者认为,从我国艺术村的总体的发展阶段来说,昙华林艺术村属于我国第四代艺术村,昙华林艺术村的发展前景是一种传统与现代交汇、生活与艺术共融的双重空间,昙华林的发展方向是走向一种更为和谐的文化交融的都市民俗区。
     在昙华林为何以及如何走向都市民俗区的研究中,笔者总结了都市民俗区的内涵、要素与意义,认为都市民俗区的出现既是提高我国民众文化教育水平的方法,也是一种促进当代艺术的推广的方法。继而,笔者研究了都市民俗区的具体内容,以及在昙华林建立都市民俗区的具体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在对昙华林所存在问题的解答中,笔者形成了包括十个战略的昙华林艺术村发展规划。笔者认为,昙华林艺术村的明天也正是我国艺术村发展的明天,这种发展的趋势不仅仅符合艺术自身的逻辑,也同样遵循了我国政府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文化强国精神。
     在篇章安排上,本文总共分为了五个大章,其中第一章是研究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计划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研究对象昙华林艺术村的历史、现状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宏观上分析我国艺术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提出我国艺术村发展的四个阶段与我国艺术村的发展方向;第四章在第三章的研究成果的帮助下分析昙华林艺术村的困境与前景,提出昙华林艺术村的双重空间发展道路,分析昙华林如何最终实现由艺术村向都市民俗区的转型;第五章进行总结与展望。
     希望本人的研究能够为昙华林艺术村的发展提供到一些帮助,更希望这种研究能够为日后的艺术村研究者或都市民俗的研究学者提供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Art Zones is a special product of art and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folklore. It is not only a kind of industry cluster, but also a cluster of artists. Art Zones originated from the early90's Beijing Old Summer Palace painter Villeage, in the contemporary is established in Beijing in798, Songzhuang Art Zones, small art Zones spread the national pattern. This kind of pattern formation, is a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contemporary folk branching of the results, but also an art as a process of special economic form boarded the stage of histor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art Zones, because art Zones is the vanguard of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rtistic taste. The avant-garde art can precipitate widespread art, popular art can precipitate as everyday folk.Thus made it possible for art to tranform into urban folklore.
     This paper tries to do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Z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lore, and I chose the Tanhua Lin Art Zon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will proceed from the macroscopic and the microscopic perspectives in parallel.
     Macroscopically,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four stages of Chinese art Zones development:the embryonic period, underground period, the ice-break and development period and a new round of prosperity. In the study, the author also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34art Zones of every period, summarizes their developmen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rt Zones rules,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space requirements, personnel requirements, initial power and other requirements, in the art Zones development crisis,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removal from external pressure and commercial capital invasion from internal pressure. Finally, the author summrized a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marketing develpement and planning management. Now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rt Zones is entering a new development mod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vant-garde art and folk culture, the coexistence of high art and life of the people, the fusion art Zones development into art space and living space of overlapping features of new era.
     Microscopically, we focus on Wuhan Tan Hualin, one of the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China's art Zones. Tanhua Lin at first is a historical street, with splendid culture and history, more and package and storage of the spiritual tradition. In this street of construction art Zones, there are successful place, also have the deficiencies. Generally speaking, Tanhua Lin Art Zones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hain from the artist's number, art sales levels, art Zones far failed to complete the. At the same time, after the deep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anhua Lin, think Tanhua Lin is currently faced with dysplasia, culture justice, art metamorphism and prematurely senile, these four dilemmas. More specifically, the author listed a strategy of ten clauses.And finally, management, planning management market is the main method to solve the four problems, Tanhua Lin Art Zones tomorrow i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rt Zones tomorrow, is the dual space for art and urban folklore. The direction of Tanhualin's development goes toward to a more harmonious urban folk area blend of cultur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future of TanHualin is also the tomorrow of the Nation's art zone, 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follow the logic of art itself, and also follows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Cultural power strategy which was put forward in the report of the eighteenth big meeting.
     In the chapter arrange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propose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research projects and research objects, research methods; second chapter is a history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f object Tanhua Lin Art Zones, with an "outsider" perspectiv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rt Zones from a macroscopic view,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our stage of China's Art Zones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art Zones;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spects Tanhua Lin Art Zones i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help, put forward double space the Tanhualin historical art Zones development path;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ummary and prospect.
     I hope my research can provide some help to Tanhua Lin Art Zone,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for researchers in the future art Zones or urban folklore studies.
引文
1 参见高丙中,1994,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页。
    2 参见钟敬文,1998, 《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16页。
    3 参见高丙中,1994,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页。
    4 参见康保成,2012, 《生活就是民俗——关于民俗文化与都市发展的若干思考》, 《民俗研究》第01期。
    5 生活世界是最先由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提到的,其根本目的是希望将人类关注的重点由纯粹的理性、科学与工业化的视角转移到人文、伦理与现实生活的视角,生活世界概念的提出是哲学界两百年来迷信、依靠物理学,甚至产生出绝对理性主义后,对自身的一种反思。
    6 参见高丙中,1994,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38页。
    7 参见陶思炎,2004, 《都市民俗学体系与都市民俗资源保护》,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2期。
    8 参见高丙中,1994,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03页。
    9 参见菅丰,陈志勤,2008, 《城市化·现代化所带来的都市民俗文化的扩大与发展——以中国蟋蟀文化为素材》, 《文化遗产》第04期。
    10 参见蔡丰明,2001, 《上海都市民俗》,上海:学林出版社。
    11 参见孙江,2008, 《“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 北京:人民出版社。
    12 参见孔建华,2009, 《北京798艺术区发展研究》, 《新视野》第01期。
    13 参见蓝蓝,2008, 《北京798艺术区的荣耀与梦想》, 《中国信用卡》第15期。
    14 参见张玉玲, 《798是没落了,还是升级了?》, 《光明日报》,2011-07-07。
    15 参见高丙中,2011, 《民俗学的学科定位与学术对象》,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6期。
    16 参见徐经泽,简涛,叶涛,1989, 《民俗学与民俗社会学》, 《民俗研究》第01期。
    17 参见李芳英,2005, 《生活世界:在舒茨的视域中》,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18 参见许连军,李云安,2006,《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民俗研究对象变迁论》,《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19 参见刘宁波,1993, 《北京都市民俗文化的复合性》, 《北京社会科学》第01期。
    20 参见李扬,工新艳,2009, 《中日两国都市民俗文化研究刍论》, 《东方论坛》第04期。
    21 参见高小康,中山大学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都市民俗》, 《社会科学报》,2007-05-24。
    22 参见菅丰,陈志勤,2008, 《城市化·现代化所带来的都市民俗文化的扩大与发展——以中国蟋蟀文化为素材》, 《文化遗产》第04期。
    23 参见姜又春,2008, 《传统商镇的行业信仰、禁忌与语言——一项都市民俗志的调查研究》,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第12期。
    24 参见蔡利民,2002, 《都市民俗研究的新成果——读蔡丰明的《上海都市民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25 参见冯桂林,1994, 《都市民俗特征刍议》, 《江汉论坛》第02期。
    26 参见邓琼飞,2008, 《论中国都市民俗的包容性特征》, 《世纪桥》第01期。
    27 参见陶思炎,2004, 《论乡村民俗与都市民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28 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555.htm
    29 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44838.htm?func=retitle
    30 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65263.htm#sub6190449
    31 参见杨朝伟,2006, 《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武汉:武汉出版社。
    32 参见《抗战中的周恩来与张伯苓》,载南开大学招生网:http://zsb.nankai.edu.cn/shownews.asp?newsid=547
    33 参见武昌区志网对私立中华大学的介绍,网址:http://www.whfz.gov.cn/wcqz/mc.jx/lsdg/201002/t20100223_32117.shtml
    34 部分所述昙华林相关历史,来源于武汉市昙华林居委会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45 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95033.htm
    46 参见杨朝伟,2006, 《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武汉:武汉出版社。
    37 该堂1951年由政府接管,即今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前身。
    38 该院解放初由政府接管,即今湖北中医院的一部分。
    39 参见《楚天都市报》2012年7月27日报导, 《昙华林两百居民拈起绣花针》,网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07-27/content_6562026.html
    40 本部分历史建筑的记录,主要参见于昙华林居委会提供的资料,以及网络相关信息整理而成。
    41 摘自武汉建设网昙华林报导,章开沅寻根昙华林,htt.p://whty.whjs.gov.cn/content/2004-12/22/content_8840.htm
    42 摘自新浪新闻中心报导,哭泣的“江夏民居”,http://news.sina.com.cn/c/2005-01-07/17105462324.shtml
    43 摘自长江日报网站,刘谦定报导,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3-05/03/content_267734.htm
    44 摘自网络,http://bi.bai.du.com/%EA%BC%BB%AA%C1%D6%D1%D0%BE%BF/bloR/item/40deb0031acl53a047aec2c4a.html
    45 摘自博客《昙华林名人故居》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1e82c10100u6qk.html
    46 个斑马的”,或者“个板玛”的,是武汉市井间的口头语,类似于“丫的”、“我勒个去的”、或者“fuck”但意义可褒可贬,视具体的语境而定。
    47 丛林:义称十方丛林,高等佛教禅寺,可以开堂传戒,全国公选主持,与之对应的不能开堂传戒,只能内部选举主持的为子孙小庙。
    48 此处内容主要参考杨朝伟,2006, 《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武汉:武汉出版社。
    49 参见2004, 《打造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十点建议》, 《世纪行》第09期。
    50 参见卢贤华,李咏成毛丽萍, 《彰显人文武昌保护开发昙华林》, 《人民政协报》,2004/11/16。
    51 参见黄思明, 《文化创意激活百年昙华林》, 《湖北日报》,2007-11-28。
    52 参见刘富道,2004, 《走进昙华林的遐想》, 《武汉文史资料》第04期。
    53 参见王旭,张衔春,2010,《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武昌昙华林街区为例》,《华中建筑》第07期。
    54 参见张璞玉,崔秀芳,2011, 《旧城改造背景下的传统社区演变——以湖北武昌昙华林社区为例》, 《建设科技》第17期。
    55 本次对话是笔者与当代人的随机对话,并不是访谈问卷上设计好的题目。由于笔者常去调查,经常在章女士家中购买饮料,因而比较熟悉。
    56 参见徐幸子,马飒,杨添一,郭文博,欧阳毓婷,2011,《昙华林不再“昙花一现”——昙华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调查》, 《科教导刊(中旬刊)》第09期。
    57 参见李修建,2010,《798艺术区与当代中国的红色波普艺术》,《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58 参见理查德·瓦因,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巴巴拉·波拉克,张康,2007,《艺术与金钱金钱决定一切》《艺术与投资》第07期。
    59 参见刘敏,万一,《北京798艺术区调查:一个文化产业改革的“基层范本”》,《中国改革报》,2010-10-09。
    60 参见孟究文,2005, 《移动的家园——十年自由艺术村》, 《艺术评论》第05期。
    61 参见汪继芳,1991, 《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
    62 参见汪继芳,1991,《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
    63 参见汪继芳,1991, 《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
    64 参见王征,徐志伟,2009, 《忆昔圆明园的那些艺术家》, 《中关村》第10期。
    65 参见贾方舟,陈履生,李永存,赵权利,2003, 《一种为了“自由”和“艺术”的生存方式——关于“画家村”里的艺术家生存状态的谈话》, 《美术观察》第10期。
    66 摘自世纪在线艺术网.圆明园画家村大事记http://www.e1200o?en/reports_detail.php?ilnfolD--6767.htm
    67 参见李修建,2010,《798艺术区与当代中国的红色波普艺术》,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68 参见冯博-,2008, 《栖居与行旅——关于北京798艺术区》, 《艺苑》第01期。
    69 参见许兰武,2010, 《宋庄北漂画家最后的乌托邦》, 《记者观察(上半月)》第9期。
    70 参见许兰武,2010, 《宋庄北漂画家最后的乌托邦》, 《记者观察(上半月)》第9期。
    71 参见万一,王树成.李杨, 《北京798艺术区命运难料》, 《经理日报》,2005/01/15。
    72 参见刘明亮,2010, 《北京798艺术区:市场语境下的田野考察与追踪》,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73 参见蓝蓝,2008, 《北京798艺术区的荣耀与梦想》, 《中国信用卡(生活)》第8期。
    74 参见刘明亮,2010, 《北京798艺术区:市场语境下的田野考察与追踪》,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75 参见周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798“保卫战”:电子城到艺术区的华丽转身》,《中国经济导报》,2010-08-12。
    76 参见周岚,2009, 《僭越与合谋:798异托邦的空间实践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7 参见万一,王树成李杨, 《北京798艺术区命运难料》, 《经理日报》,2005/01/15。
    78 参见丁凯,2005, 《大由子艺术区”逃离”拆迁》, 《北京规划建设》第01期。
    79 参见田呢,2011,《《798的困境》, 《中国美术》第3期。
    80 同上。
    81 参见李修建,2010,《《798艺术区与当代中国的红色波普艺术》,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82 参见高晓红,2009, 《好一个艺术工厂——北京798艺术区》, 《城建档案》第1期。
    83 参见宋轶,2008, 《艺术区工作室何去何从?》, 《艺术与投资》第02期。
    85 参见刘明亮,2010, 《北京798艺术区:市场语境下的田野考察与追踪》,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86 参见杨卫,著名批评家策展人, 《当艺术区论为地产的嫁衣》, 《上海证券报》,2011-07-22。
    57 第三代艺术村中的一些特例如广东深圳小谷围艺术区可能没有失去艺术村的改造权,因为归根结底,小姑为艺术村不是政府建设,而是由画家们购买土地,在新房建设中创造的“私产”,艺术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帮助,但艺术村本身并不属政府所有。当然,随着2007年小姑为艺术村被剿杀,艺术村被夷为平地,艺术家所具有的改造权力瞬间化为乌有。
    88 参见《深圳布吉大芬油画村转型之路举步维艰》, 《深圳特区报》,2012-08-16。
    89 参见周红玉,2006, 《大山子文化艺术区向左走,向右走?》, 《新经济导刊》第18期。
    90 参见罗斌,2009, 《上海市画廊之集群经营模式分析——以上海800艺术区、M50为例》
    91 参见陈炯,2011, 《中韩艺术区规划建设比较——以Heyri艺术区与北京宋庄为例》, 《新美术》第01期。
    92 参见李伟东,2010, 《从798艺术区看城市文化空间的成长与功能》, 《绥化学院学报》第06期。
    93 参见舒东平,2004, 《798故事篇之艺术家的故事》, 《北京规划建设》第5期。
    94 参见杨卫,著名批评家策展人, 《当艺术区论为地产的嫁衣》, 《上海证券报》,2011-07-22。
    95 参见舒东平,2004, 《798故事篇之艺术家的故事》, 《北京规划建设》第5期。
    96 参见李伟东,2010, 《从798艺术区看城市文化空间的成长与功能》, 《绥化学院学报》第06期。
    97 参见罗斌,2009, 《上海市画廊之集群经营模式分析——以上海800艺术区、M50为例》,上海硕士学位论文。
    98 另一方面,从心理上来说,笔者也在思索,艺术家的聚落是否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于社会边缘化的一种反映?对于被人驱逐、不解、视为异类的一种补偿心理?
    99 参见舒东平,2004,《798故事篇之艺术家的故事》,《北京规划建设》第5期。
    100 参见张利语,2010,《中国当代艺术中精神性的缺度——798艺术区、艺术市场、人文责任及其他》,《天津美术学院学报》第1期。
    101 参见汪继芳,1991,《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
    102 参见舒东平,2004,《798故事篇之艺术家的故事》,《北京规划建设》第5期。
    102 参见李修建,2010,《《798艺术区与当代中国的红色波普艺术》,《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Ol期。
    103 参见赵力,2011,《”以小窥大”——798艺术区引发的艺术市场的判断》,《中国美术》第3期。
    105 参见许兰武,2010, 《宋庄北漂画家最后的乌托邦》, 《记者观察(上半月)》第9期。
    106 参见赵之枫,曹浩伟,禹永万,2011, 《土地制度改革视角下的艺术村规划研究》, 《华中建筑》第11期。
    107 参见左岸, 《艺术区:自发VS筹建》, 《上海证券报》,2007-08-18。
    108 参见孙国胜、宋继瑞,本报特约记者, 《宋庄艺术区不会消失》, 《上海证券报》,2008-01-04。
    109 参见亨利·列斐伏尔,2003, 《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10 参见周岚,2009, 《僭越与合谋:798异托邦的空间实践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1 参见文非,2010, 《流浪中的京城艺术区》, 《记者观察(上半月)》第9期。
    112 参见高玮,2010, 《蓝顶青年艺术村:青年的艺术乌托邦》, 《四川党的建设 (城市版)》第12期。
    113 参见王瑞芸,2011, 《美国的艺术区和艺术营》, 《艺术评论》第10期。
    114 参见从维熙,2001, 《艺术的失落——美国闲笔》, 《北京观察》第4期。
    115 参见田呢,2011, 《798的困境》, 《中国美术》第3期。
    116 参见田呢,2011,《798的困境》, 《中国美术》第3期。
    117 参见张利语,2010, 《中国当代艺术中精神性的缺席——798艺术区、艺术市场、人文责任及其他》,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第1期。
    118 参见英霞,2008, 《我用艺术庇护”生命”——一位艺术家的内心自白》, 《现代职业安全》第1期。
    119 参见李修建,2010,《《798艺术区与当代中国的红色波普艺术》,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期。
    120 参见程宝刚,2011, 《中国798艺术村现象》, 《大众文艺》第3期。
    121 参见田呢,2011,《798的困境》, 《中国美术》第3期。
    122 参见张利语,2010, 《中国当代艺术中精神性的缺席——798艺术区、艺术市场、人文责任及其他》,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第1期。
    123 参见胡锦涛,2012,中共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1]Adam, Maxwell J. R.,2011, 《The Gueguencista Experience:Masquerade, Embodiment, and Decolonization in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Western Nicaragua》, Queen's University (Canada)。
    [2]Anonymous,2011,《Grace Hotels Group; Grace Hotels Expands Into Asia With Acquisition of Acclaimed Yi House Boutique Hotel in Beijing's Iconic 798 Art District》, 《China Weekly News
    [3]Bechter, Frank Daniel,2009,《Of deaf lives:Convert culture and the dialogic of ASL storytell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3362460学位论文。
    [4]Bhattarai, Sewa,2011,《Comparison of persecution narratives in folktales of Nepal and Europe》, We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1493802学位论文。
    [5]DADARA,胡晶,2011, 《Echanghibition Bank艺术与金钱的关系——以谢泼德费尔雷,班克斯艺术市场为例》, 《东方艺术》第15期。
    [6]Dunphy, Heather Victoria,2011,《Trust, Friendship and Hogwarts Houses:An Ethnography of Harry Potter Fans》,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MR81404学位论文。
    [7]Hammond, Kelly,2011,《DOWN A NARROW ROAD:IDENTITY AND MASCULINITY IN A UYGHUR COMMUNITY IN XINJIANG CHINA》,《Arab Studies Journal》第1期。
    [8]McNabb, Caroline Louise,2011,《Negotiations of power in Mexican and Mexican American women's narratives》, University of Oregon1497129学位论文。
    [9]Michel de Guerrero, Joanne,2010,《Oapan Nawa Folktales:Links to the pre-Hispanic Past in a Contemporary Indian Community of Mexico》,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3447437学位论文。
    [10]Miller, Eric,2010,《Ethnographic videoconferencing, as applied to songs/chants/dances/games of South Indian children, and language learning》,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3429159学位论文。
    [11]Movius, Lisa,2008, The Art of the Deal. Arthur Frommer's Budget Travel. New York, United States, New York.11:44-45。
    [12]Mullins, Willow G.,2010,《Philanthropic tourism and artistic authenticity: Cultural empathy and the western consumption of Kyrgyz art》,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3488931学位论文。
    [13]Sherman, Sharon R.,2004, The 2004 Archer Taylor Memorial Lecture:Focusing In: Film and the Survival of Folklore Studies in the 21st Century. Western Folklore. Chico, Chico.63:291-318。
    [14]Siporin, Steve,2000,《On scapegoating public folklore》,《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第447期。
    [15]Tang, Yuankai,2004,798:Beijing's art community. Beijing Review. Beijing, United Kingdom, Beijing.47:34-35。
    [16]Tovar, Mario Alberto,2011,《Influence of Academic Education and Language on Knowledge of Susto Treatments》, Walden University3465648学位论文。
    [17]Young, Kathryn E.,2011,《Living culture embodied:Constructing meaning in the contra dance community》, University of Denver1501052学位论文。
    [18]丁凯,2005, 《大山子艺术区”逃离”拆迁》, 《北京规划建设》第1期。
    [19]丁学华,2010, 《对“中国式”艺术区现象的思考》, 《艺术.生活》第04期。
    [20]丁学华,2010, 《对中国“艺术区现象”的思考》,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4期。
    [21]也斯,1996, 《香港文化空间与文学》,香港:青文书屋。
    [22]于一丁,武洁,2003,《武汉月湖文化艺术区·琴台文化艺术中心概念规划方案国际征集评述》, 《规划师》第6期。
    [23]于尔约·索达曼,陈丽,2010,《芬兰菲斯卡艺术村历史、艺术、设计、创意、自然的和谐》, 《时代建筑》第6期。
    [24]小君, 《尤伦斯基金会收藏展在北京798厂艺术区举行》, 《中华新闻报》,2008-08-29。
    [25]万一,王树成 李杨, 《北京798艺术区命运难料》, 《经理日报》,2005/01/15。
    [26]尹鸿,2010, 《探索商业与美学的平衡——2009年中国电影艺术备忘》, 《当代电影》第03期。
    [27]云菲张亚萌,本刊记者, 《艺术区的吸引力在于艺术本身》, 《中国艺术报》,2007-12-11。
    [28]仇静,2010,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南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孔建华,2007,《宋庄: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区——北京市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的发展研究》, 《艺术与投资》第03期。
    [30]孔建华,2009, 《北京798艺术区发展研究》, 《新视野》第1期。
    [31]文非,2010, 《流浪中的京城艺术区》, 《记者观察(上半月)》第9期。
    [32]文卿,2007, 《艺术区的价值要在于艺术》, 《建筑与文化》第08期。
    [33]方川,2005, 《20年来城市民俗研究的开拓、精进与前瞻》,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01期。
    [34]木木,赵毅炜,2007,《当艺术遭遇旧厂房——798(京),M50(沪)LOFT创意艺术区之视觉乐章》, 《东方艺术》第9期。
    [35]王元之,2010,《漫步昙华林——访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教授》,《美术教育研究》第05期。
    [36]王文君,武传太,2012,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产生与消失》, 《黑龙江科技信息》第09期。
    [37]王正明,2004,《经济文化发展与民俗文化》,《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第02期。
    [38]王再峰,2006, 《胡宏观:游走于艺术与商业之间》, 《理财杂志》第11期。
    [39]王旭,张衔春,2010,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武昌昙华林街区为例》, 《华中建筑》第07期。
    [40]王志兴,2012, 《中国北京草场地艺术村落考察》,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1]王岩,2009, 《798艺术区首次回应“画廊倒闭风潮”》, 《艺术市场》第07期。
    [42]王征,徐志伟,2009, 《忆昔圆明园的那些艺术家》, 《中关村》第10期。
    [43]王昀, 《西溪湿地艺术村H地块会所建筑群》, 《中华建筑报》,2011-12-13。
    [44]王欣,2008, 《从LOFT文化看城市褐色地带的开发与利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5]王欣东,2009,《外来文化对中国都市传统民俗的影响及其原因》,《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S1期。
    [46]王建玉,2010, 《当代艺术在西安的生存状态之片断》, 《美苑》第01期。
    [47]王春花,见习记者谭君, 《岳麓艺术村悄然治乱》, 《湘声报》,2007-03-02。
    [48]工姝环,2008, 《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9]王素慧,本报记者,《火爆艺术区加租,水涨船高还是杀鸡取卵?》,《民营经济报》,2007-01-24。
    [50]王耕夫,1999, 《艺术家的痛苦》, 《上海艺术家》第05期。
    [51]王彩霞,本报记者闫雪静本报通讯员华锴,《“798”艺术区环境展新貌》,《北京日报》,2008-07-04。
    [52]王智华,2005, 《文博昙华林历史街区》,
    [53]王新艳,2010,《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4]王瑞芸,2011, 《美国的艺术区和艺术营》, 《艺术评论》第10期。
    [55]王霞,龙琦,2006, 《艺术与市场_-商业利润驱使下的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 《中国陶瓷》第1期。
    [56]王伟强,2008, 《游荡在798)), 《中外建筑》第2期。
    [57]王凯,唐承财,刘家明,2011,《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游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旅游学刊》第09期。
    [58]王咏,2011,《文化遗产与国家认同——社会学视野中的古琴艺术变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第4期。
    [59]_王学海,2005, 《艺术的生存策略与它的突围——艺术家和美学家的一次对话》, 《社会科学论坛》第11期。
    [60]王彦恩,2009,《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1]王沣,2010, 《浅谈我国民俗文化的现代社会学意义》, 《中国商界(上半月)》第08期。
    [62]左岸, 《艺术区:自发VS筹建》, 《上海证券报》,2007-08-18。
    [63]左婧,2008, 《会展设计师在艺术与商业之间玩平衡》, 《新前程》第10期。
    [64]本刊记者,2008,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空降北京798艺术区》, 《艺术与投资》第05期。
    [65]田呢,2011,《798的困境》, 《中国美术》第3期。
    [66]田强,2007,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7]宁泽群,金珊,2008, 《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考察:一个市场自发形成的视角》, 《旅游学刊》第03期。
    [68]任娓娓,记者, 《一个艺术村带动了5亿文化产值》, 《绍兴日报》,2009-11-14。
    [69]吉灿忠,2011, 《网络中国武术“文化空间”的文化角色》,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06期。
    [70]吉灿忠,2011, 《武术“文化空间”论绎》,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71]吉灿忠,邱丕相,李世宏,2010,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所遭遇的抵牾及其理论调适》,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第06期。
    [72]向云驹,2008, 《论“文化空间”》,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73]朴松爱,樊友猛,2012,《文化空间理论与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 《旅游学刊》第04期。
    [74]朱宜初,1986, 《略论民俗的产生》,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01期。
    [75]朱晓鸣,2009, 《物质与精神的对白杭州意内雅西岸国际艺术区办公空间》, 《室内设计与装修》第12期。
    [76]朱锫,2009, 《叶源西溪湿地艺术村AB地块》, 《城市环境设计》第12期。
    [77]江玉祥,2006, 《古镇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四川省情》第08期。
    [78]老庸,2008, 《798艺术区的N种生存方式》, 《商业文化》第04期。
    [79]艾禾,2006, 《798艺术区:商业了又能怎样?》, 《商业文化》第15期。
    [80]艾萍,2009, 《上海都市民俗特征初探》, 《贵州社会科学》第02期。
    [81]庄浩, 《798艺术区独特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 《中华建筑报》,2009-01-17。
    [82]何志丰,2001, 《文化事业小谷围艺术村简介》,广东人民出版社。
    [83]何林,2005, 《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结构》,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4]何峰,柳肃,2011,《张谷英村乡土建筑的开放空间艺术特色》,《热带地理》第4期。
    [85]何路,1994, 《圆明园画家村探秘》, 《开发区导刊》第02期。
    [86]余悦, 《民俗文化与当代都市生活解构》, 《江西日报》,2007-06-19。
    [87]余静,2010, 《品《西游记》谈艺术之变迁》, 《电影评介》第10期。
    [88]余颖,2010, 《村庄·民俗·民间美术》,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89]君珂,2006, 《蔡明徜徉北花园艺术区之梦》, 《中国新时代》第08期。
    [90]宋小宇,2012, 《赛马会艺术村》, 《中华手工》第01期。
    [91]宋轶,2008, 《艺术区工作室何去何从?》, 《艺术与投资》第02期。
    [92]李玉臻,2008,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 《学术论坛》第09期。
    [93]李志农,乔文红,2011,《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拉斯节”为例》, 《学术探索》第04期。
    [94]李明明,2010, 《大稿国际艺术区打造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圣地》, 《中国科技财富》第11期。
    [95]李芳英,2005, 《生活世界:在舒茨的视域中》,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96]李金明,2002, 《民族文化艺术村——紫克》, 《今日民族》第08期。
    [97]李俊,陈琴,张述林,蒋坤富,2011,《古镇民俗资源保护与传承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02期。
    [98]李柳赞,许燕滨,2012, 《都市语境中的南宁民俗节庆文化研究》,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第02期。
    [99]李秋香,李麦产,2009,《引导开封仁和屯文化艺术村形成的机制研究》,《开封大学学报》第01期。
    [100]李英,1995, 《金钱崇拜与艺术生产——评一种崇尚金钱的艺术观》, 《哲学研究》第10期。
    [101]李倍雷,2010, 《艺术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艺海》第3期。
    [102]李修建,2010, 《798艺术区与当代中国的红色波普艺术》,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期。
    [103]李娜,楼嘉军,2008, 《南京民俗文化旅游优化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第09期。
    [104]李娜,记者, 《会同原创艺术村作品羊城开展》, 《珠海特区报》,2008-01-07。
    [105]李娟,辛轩本报记者,《厂房变画室发展创意产业》,《成都日报》,2009-06-15。
    [106]李斌,黎云,易蓓,2007,《传统与现代之间:城市古井民俗文化的变迁》,《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107]李琤,本报记者,《798艺术区:热闹背后的冷思考》,《中国文化报》,2011-10-20。
    [108]李煞,2009,《找寻失落的文明——以现代视野看鄂伦春民俗音乐文化的变迁》,《艺术研究》第01期。
    [109]李慧蓉,2006, 《武汉历史街区再生式保护、更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0]李义淳,2012, 《网络艺术区对当代艺术生活的影响》, 《新闻爱好者》第05期。
    [111]李伟东,2010, 《从798艺术区看城市文化空间的成长与功能》, 《绥化学院学报》第06期。
    [112]李剑英,商报记者,《原生态艺术村的产业化第一步》,《北京商报》,2009-08-24。
    [113]李扬,王新艳,2009,《中日两国都市民俗文化研究刍论》,《东方论坛》第0,4期。
    [114]李扬,王新艳,2009, 《中日两国都市民俗文化研究刍论》,《东方论坛》第04期。
    [115]李浈,雷冬霞,2007, 《情境再生与景观重塑——文化空间保护的方法探讨》, 《建筑学报》第05期。
    [116]李砚耘,2006, 《秋天的昙华林》, 《审计月刊》第11期。
    [117]李红, 《都市民俗风情游走俏鹏城》, 《深圳商报》,2005-05-07。
    [118]李红秀,2005,《艺术的失衡与救赎—评北村《老木的琴》》,《当代文坛》第2期。
    [119]李阳,2009, 《城乡民俗变迁与社会转型关系研究》, 《文化学刊》第06期。
    [120]杜曦云,2010, 《聚居于艺术区:利弊共存,利大于弊》, 《美术观察》第05期。
    [121]杜书瀛,2004, 《后现代:生活与艺术合一了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汕头大学学报》第03期。
    [122]沙尚琪, 《艺术家群落是艺术区上游》, 《上海证券报》,2011-07-22。
    [123]沙尚琪, 《艺术区必然商业》, 《上海证券报》,2011-07-18。
    [124]汪继芳,1991, 《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
    [125]肖丽梅,2002, 《“小谷围”艺术村(三) 《俗家雅赏》》, 《城市住宅》第07期。
    [126]京文, 《艺术与旅游并举798艺术区旅游开发再引争议》, 《中国改革报》,2009-09-02。
    [127]周文杰,周红路,2011,《逍遥游:艺术家的精神生活方式》,《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128]周瓦,2008, 《一家美术馆拉得动一块艺术区吗?》, 《艺术与投资》第06期。
    [129]周尚意,杨鸿雁,孔翔,2011, 《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 《地理研究》第09期。
    [130]周舒,2008,《《798工厂50年:艺术与商业之间》, 《艺术.生活》第01期。
    [131]周超, 《宾县文化艺术村开门纳客》, 《黑龙江日报》,2010-11-02。
    [132]周雅,2011,《浅析设计中艺术与商业的关系》,《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33]周新萌,刘塨,2006,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中外建筑》第01期。
    [134]周岚,2009,《僭越与合谋:798异托邦的空间实践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35]周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798“保卫战”:电子城到艺术区的华丽转身》,《中国经济导报》,2010-08-12。
    [136]周爱民,1998, 《传统与现代——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状态》,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第01期。
    [137]周红玉,2006, 《大山子文化艺术区向左走,向右走?》, 《新经济导刊》第18期。
    [138]周辉,梁惠娥,2006, 《略论服装陈列行走在艺术与商业之间》, 《国外丝绸》第04期。
    [139]周静, 《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贵州日报》,2004-10-15。
    [140]孟凡军,2006,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现代前卫艺术对传统艺术审美的颠覆》, 《福建艺术》第05期。
    [141]孟玉芳,2010, 《艺术区迁向何方?》, 《东方艺术》第03期。
    [142]孟建芬,2010, 《旅游投资 西溪三期艺术村酒店和农耕文化酒店项目建设启动》,方志出版社。
    [143]孟宪文,2005, 《移动的家园--十年自由艺术村》, 《艺术评论》第5期。
    [144]岩本通弥,蒋鲁生,2000, 《日本都市民俗》, 《民俗研究》第04期。
    [145]岳娜,2011, 《现实生活与艺术的和谐发展》, 《中国证券期货》第03期。
    [146]杭辰, 《杭州建中国首个国家湿地艺术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7-19。
    [147]林天强,2011, 《当代艺术与798方式》, 《中国美术》第3期。
    [148]林春峰,1998, 《“新民俗”与“旧民俗”:现代卫拉特民俗生活(1949年—1996年)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西北民族研究》第01期。
    [149]林震浩,2002, 《风俗习惯K000410上海都市民俗》,湖北人民出版社。
    [150]武洪滨,2011, 《多头定位下的博弈共生——中国艺术区十年嬗变中的矛盾形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第04期。
    [151]武晓霞,方焘育,2010, 《商业运作对群众艺术的影响》, 《艺术百家》第z2期。
    [152]芬子,本报记者薛易, 《十国艺术家牵手大山子艺术区》, 《华夏时报》,2004/04/14。
    [153]邵宇,2005, 《都市民俗旅游论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154]金丽婷,王伟业,1996, 《清代满汉民俗变迁的思考》, 《学术交流》第01期。
    [155]阿列西·艾尔雅维奇,周正兵,2006, 《当代生活与艺术之死:第二、第三和第一世界》, 《学术月刊》第03期。
    [156]阿福,曹杨,2009, 《北京艺术区》, 《城市环境设计》第02期。
    [157]阿福,曹杨,2009, 《艺术区与城市发展》, 《城市环境设计》第02期。
    [158]青木孝夫,2001, 《日本近代化与艺术的变迁》, 《文艺研究》第1期。
    [159]侯兵,黄震方,徐海军,2011, 《文化旅游的空间形态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综述与启示》, 《旅游学刊》第03期。
    [160]侯婷,2007,《建筑功能的嬗变——浅谈大山子艺术区的改造》,《艺术与设计(理论)》第10期。
    [161]俞孔坚,林里,苏欣,国宪,邵飞,张林,李鑫,丛鑫,冯耀华,2009, 《画布798艺术区环境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第07期。
    [162]姜又春,2008, 《传统商镇的行业信仰、禁忌与语言——一项都市民俗志的调查研究》,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第12期。
    [163]姜吉佳,2010, 《北京当代艺术家聚落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64]姜焕文,2005,《违法建筑,为何得不到纠正——所谓“民俗博物馆”违法建筑诞生的调查》,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第12期。
    [165]姚慧荣,2009, 《中国当代艺术公共领域的建构——以1985年至今的美术变迁为例》,
    [166]柯提斯·卡特,帅慧芳,2011,《中国当代艺术:来自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挑战》,《艺术百家》第3期。
    [167]柏贵, 《蜀中艺术区:震荡中依然完整》, 《中国文化报》,2009-04-30。
    [168]洪晖,郑星,2004,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当代诠释——谈武汉月湖文化艺术区概念规划设计》, 《中外建筑》第05期。
    [169]胡友斌,李皓晟,2004, 《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对策——以武汉市武昌昙华林地区为例》, 《规划师》第12期。
    [170]胡劲华, 《解密中国边缘艺术家生存现状》, 《北京科技报》,2005/10/26。
    [171]胡扬,2012, 《昙华林艺术村的前世今生》, 《中国艺术》第02期。
    [172]胡晓燕, 《我市首个“文化艺术村”动工》, 《黄山日报》,2010-04-11。
    [173]胡绍宗,2007,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都市民俗语境》, 《西北美术》第04期。
    [174]胡绍宗,2008, 《谈当代油画创作的都市民俗语境》, 《艺术教育》第08期。
    [175]胡贵玉,李青青,2009,《切实加强监管破解资金难题转变处理方式湖北着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中华建设》第08期。
    [176]胡颖,本报记者巩峥通讯员,《旧厂房变艺术区龙骨山下聚才俊》,《北京日报》,2010-11-05。
    [177]范迪安,2005, 《艺术区:城市的“线粒体”》, 《北京规划建设》第05期。
    [178]苗伟,2010, 《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文化环境的本体论维度》, 《思想战线》第01期。
    [179]英霞,2008,《我用艺术庇护”生命”——一位艺术家的内心自白》,《现代职业安全》第1期。
    [180]倪瑞霖,1983, 《穷艺术家的生活剪影——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简介》, 《音乐爱好者》第02期。
    [181]唐文明,记者彭磊通讯员周树荣,《昙华林百年建筑陆续还原》,《湖北日报》,2008-07-17。
    [182]唐瑞,2008, 《民族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变迁——以泸沽湖的摩梭文化为例》, 《新西部(下半月)》第08期。
    [183]唐嘉耀,辛建荣,2000,《民俗的传承、创新及其旅游开发》,《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3期。
    [184]娜,本报记者于, 《北京大山子艺术区面临生死劫》, 《中国商报》,2005-06-09。
    [185]徐文营,本报记者李丹, 《北京七九八艺术区:展现当代艺术的风采》, 《经济日报》,2010-10-10。
    [186]徐幸子,马飒,杨添一,郭文博,欧阳毓婷,2011, 《昙华林不再“昙花一现”——昙华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调查》, 《科教导刊(中旬刊)》第09期。
    [187]徐家玲严长元, 《环铁艺术区:拿什么特色来提速?》, 《中国文化报》,2007-10-14。
    [188]徐鑫,2011, 《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及其影响》,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9]徐华龙,2001, 《都市泛民俗文化的时尚化倾向》, 《民族艺术》第04期。
    [190]徐经泽,简涛,叶涛,1989, 《民俗学与民俗社会学》, 《民俗研究》第01期。
    [191]徐颖,本报记者郑昊, 《废墟中崛起的“艺术区”能走多远》, 《陕西日报》,2009-02-06。
    [192]桂胜,卢安宁,2008, 《现代传媒对民俗传承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第07期。
    [193]殷金娣,1993, 《圆明园“画家村”见闻》, 《瞭望周刊》第17期。
    [194]殷海霞,2012, 《现代都市新民艺探究》, 《美术教育研究》第08期。
    [195]秦媛媛,2011, 《解读上海大东方画家村的当代艺术现象》, 《安徽文学(下半月)》第2期。
    [196]袁方,2011, 《北京798艺术区小画廊的计划学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7]袁平,2007,《论艺术变迁的动力》,《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198]郝青,本报记者, 《艺术区的商业生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3-18。
    [199]高小康,中山大学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都市民俗》, 《社会科学报》2007-05-24。
    [200]参见高丙中,1994,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03页。
    [201]高丙中,2011, 《民俗学的学科定位与学术对象》,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6期。
    [202]高名潞,2008,《论前卫艺术的本质与起源——从比格尔的《前卫理论》出发》,《文艺研究》第6期。
    [203]高秉江,2002,《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先验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5期。
    [204]高岭,2010, 《从新蓝顶看全国艺术区生态的发展模式》, 《大艺术》第0l期。
    [205]高晓红,2009, 《好‘一个艺术工厂——北京798艺术区》, 《城建档案》第1期。
    [206]高玮,2010, 《蓝顶青年艺术村:青年的艺术乌托邦》,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第12期。
    [207]崔金哲,2008, 《浅谈新生代艺术家的生存策略》, 《美术大观》第05期。
    [208]崔瑾,2012, 《论民间剪纸艺术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中的价值——以山西民间剪纸为例》,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209]崔璇,2010, 《新时代老工厂文化传奇——关于798艺术区的思考》, 《科技创新导报》第08期。
    [210]崔鹏,2004, 《都市生活与艺术》, 《东方艺术》第01期。
    [211]常晓攀,2011,《北京艺术家村:中国当代艺术遭遇”现代性”的缩影》,《美术教育研究》第4期。
    [212]康保成,2012, 《生活就是民俗——关于民俗文化与都市发展的若干思考》, 《民俗研究》第01期。
    [213]曹亮功,2004,《建筑策划综述及其案例(续)案例之三:回龙观艺术村建筑策划案》,《华中建筑》第05期。
    [214]曹薇薇, 《香港牛棚艺术村的前世今生》, 《中国房地产报》,2007-04-09。
    [215]梁洁,2006, 《台北国际艺术村印象》, 《艺术·生活》第04期。
    [216]梁雪琴,记者徐文营 通讯员,《北京建设798艺术区文化新地标》,《经济日报》,2010-08-28。
    [217]梅芸,2010, 《武昌历史街区昙华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分析》, 《华中建筑》第08期。
    [218]理查德·瓦因,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巴巴拉·波拉克,张康,2007, 《艺术与金钱金钱决定一切》, 《艺术与投资》第07期。
    [219]符郁,本报记者,《北京“大山子艺术区”的命运》,《经济观察报》,2004-03-08。
    [220]郭学东,1991, 《民俗文化与艺术欣赏》, 《民俗研究》第01期。
    [221]陶立璠,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 《现代化带来的民俗文化的变迁》, 《中国民族报》,2004-02-06。
    [222]陶思炎,2002,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223]陶思炎,2004,《都市民俗学体系与都市民俗资源保护》,《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2期。
    [224]陶思炎,2004,《论乡村民俗与都市民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225]陶思炎,2012, 《论民俗艺术传承的要素》, 《民族艺术》第02期。
    [226]陶婧,黄芳余君记者, 《南昌水城艺术村招商工作启动》, 《南昌日报》,2011-01-19。
    [227]陶婧,黄芳记者,《南昌水城艺术村迎来首批艺术家》,《南昌日报》,2010-01-10。
    [228]陶磊,康伯州,赵明亮,2012,《悦的生活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室内设计与装修》第02期。
    [229]傅莹,2012, 《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自由艺术家经营状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0]彭永馨,2011, 《中国画色彩的文化心理变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231]景志明,1995, 《艺术需要崇高》, 《西昌师专学报》第03期。
    [232]景怀宇,2012, 《北京艺术区的品牌建设刍议》, 《艺术评论》第01期。
    [233]景怀宇,张旗,2012, 《北京艺术区品牌建设模式的探究》, 《艺术与设计(理论)》第Z1期。
    [234]曾祥远,李远,2005, 《艺术化的生活与艺术设计》, 《艺术教育》第06期。
    [235]曾德平,2011,《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迈向启迪的世俗式艺术生活朝圣》,《当代艺术与投资》第07期。
    [236]曾毅,黄力黎,2007, 《浅谈艺术商品化》, 《社会科学家》第S1期。
    [237]曾红,2009, 《香港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西九文化区)发展模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38]焦润明,2001,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 《江苏社会科学》第05期。
    [239]程万里,2006, 《科学与民俗之间的和谐及冲突》, 《美与时代》第12期。
    [240]程宝刚,2011, 《中国798艺术村现象》, 《大众文艺》第3期。
    [241]程绮瑾, 《北京“798”艺术区遭遇“变更期”》, 《中国文化报》,2007-03-18。
    [242]童冬胜,2006, 《为了城市的记忆——昙华林重点工程档案工作初见成效》, 《湖北档案》第03期。
    [243]童乔慧,刘娅妮,2011, 《武汉近代领事馆建筑》, 《华中建筑》第09期。
    [244]舒东平,2004, 《798故事篇之艺术家的故事》, 《北京规划建设》第5期。
    [245]舒东平,2004,《从798文化艺术区,谈近现代建筑的保护——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嘉广》, 《北京规划建设》第04期。
    [246]舒东平,2004,《对于798艺术区的保护,就是对北京文化保护的思路——访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王德禄》, 《北京规划建设》第04期。
    [247]舒锐, 《“丐帮”强讨,恶的民俗要依法矫正》, 《法制日报》,2012-05-10。
    [248]舒阳,2005, 《北京大山子艺术区:下一个苏荷?》, 《艺术评论》第5期。
    [249]菅丰,陈志勤,2008, 《城市化·现代化所带来的都市民俗文化的扩大与发展——以中国蟋蟀文化为素材》, 《文化遗产》第04期。
    [250]覃力,2010, 《深圳大学艺术村设计》, 《建筑学报》第02期。
    [251]覃文柯,2012, 《昙华林历史街区改造的反思》, 《山西建筑》第32期。
    [252]葛亮,丁援,2011, 《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城市规划》第10期。
    [253]董春晓,2007, 《艺术的命运与现代媒介技术的变迁》, 《江西社会科学》第8期。
    [254]董海,2004,《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地铁公共艺术品与乘客心理》, 《上海艺术家》第03期。
    [255]董翠,王敏,2008, 《浅析Loft空间的自由与局限性——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艺术与设计(理论)》第02期。
    [256]路艳霞, 《中国当代艺术呼唤基金会制度》, 《北京日报》,2007-05-30。
    [257]路艳霞,本报记者,《濒临拆迁的一号地“起死回生”》,《北京日报》,2010-07-06。
    [258]雷新, 《京城艺术区面对拆迁之痛》,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06-21。
    [259]雷新, 《艺术区“拆迁”之痛》, 《人民政协报》,2010-06-17。
    [260]廖慧贞,2012, 《客家民俗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探寻》,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第01期。
    [261]熊博文,2012, 《以昙华林为例看历史街区保护改造研究》, 《山西建筑》第0l期。
    [262]裴蕾, 《成都艺术区:有人欢喜有人愁》, 《中国文化报》,2011-02-17。
    [263]裴蕾,本报记者, 《成都艺术区,怎样走得更好?》, 《四川日报》,2011-02-12。
    [264]潘倩菲,2010, 《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65]蔡大忠,记者吴昊通讯员, 《月湖文化艺术区“绿妆”初成》, 《长江日报》,2007-06-05。
    [266]蔡丰明,2001, 《上海都市民俗》,上海:学林出版社。
    [267]蔡丰明,2009, 《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及主要形式》,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268]蔡亦骁, 《草场地艺术区:在萧条中成长》, 《中国文化报》,2009-05-07。
    [269]蔡利民,2002, 《都市民俗研究的新成果——读蔡丰明的《上海都市民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270]蔡利民,2002, 《读《上海都市民俗》》, 《民俗研究》第02期。
    [271]戴艾迪,2010, 《“艺术车间”—西安纺织城艺术区产业历史建筑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72]薛易,本报记者, 《大山子艺术区挽救进行时》, 《华夏时报》,2004/03/23。
    [273]薛庆元,蔡芸本报记者, 《民俗专家:人们对传统民俗认识有误区》, 《中国消费者报》,2006-06-26。
    [274]薛红亮,2011, 《民俗变迁中的新农村建设——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4期。
    [275]魏文霞,2010, 《作为收编的亚文化——以798艺术区为例》,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第8期。
    [276]魏宏歆,1991, 《试论民俗的社会作用》, 《民俗研究》第01期。
    [277]严建伟,田迪,2006, 《大山子艺术区的LOFT文化现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78]严斌,本报记者,《“五朵金花”年内要建5个艺术村》,《成都日报》,2007-02-28。
    [279]严黎,2009, 《对于武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思考——从昙华林的保护说起》, 《安徽文学(下半月)》第02期。
    [280]严长元,实习生徐家玲记者, 《艺术区须有独立的品质》, 《中国文化报》,2007-12-02。
    [281]乌丙安,1996, 《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 《民俗研究》第02期。
    [282]乌丙安,2007,《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民间文化论坛》第01期。
    [283]乔迁,2009, 《福兮?祸兮?谈经济危机之下的艺术市场》, 《雕塑》第2期。
    [284]从维熙,2001, 《艺术的失落——美国闲笔》, 《北京观察》第4期。
    [285]关昕,2009, 《文化空间构建与传统节日保护》, 《文化学刊》第05期。
    [286]关溪莹,2006, 《民俗变迁与族群发展——广州世居满族的宗祠祭祀》,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287]冯山云,2004,黄河文化与小程民间艺术村.中国非物质文化贵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休
    [288]冯明玲,2010, 《艺术与商业之间》, 《黑龙江科技信息》第16期。
    [289]冯桂林,1994, 《都市民俗特征刍议》, 《江汉论坛》第02期。
    [290]冯博一,2008, 《栖居与行旅——关于北京798艺术区》, 《艺苑》第01期。
    [291]刘凡,2011, 《民俗的生产与消费——民俗变迁的经济学视角》,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03期。
    [292]刘士林,2011, 《文化产业语境下的民俗文化创新》, 《民族艺术》第02期。
    [293]刘世哲,2010, 《略论民俗的形成与演变》, 《民族学刊》第1期。
    [294]刘宁波,1993, 《北京都市民俗文化的复合性》, 《北京社会科学》第01期。
    [295]刘成群, 《石家庄有了自己的艺术区》, 《河北日报》,2007-04-12。
    [296]刘狄菲,2010, 《朝阳局队完成798艺术区专项调查》, 《数据》第09期。
    [297]刘明亮,2010, 《北京798艺术区:市场语境下的田野考察与追踪》,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298]刘明亮,201 1, 《对北京798艺术区当下发展困境的分析》, 《文艺理论与批评》第Ol期。
    [299]刘迎曦,2009, 《都市民俗学视野下的上海月份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300]刘凌林, 《小谷围艺术村的遭遇》, 《中国企业报》,2004-06-15。
    [301]刘砥砺, 《北京:798艺术区将扩大一倍》, 《中国文化报》,2007-10-09。
    [302]刘敏,万一, 《798艺术区一个文化产业改革的“基层范本”》, 《西部时报》,2010-10-12。
    [303]刘敏,万一, 《北京798艺术区调查:一个文化产业改革的“基层范本”》, 《中国改革报》,2010-10-09。
    [304]刘富道,2004, 《走进昙华林的遐想》, 《武汉文史资料》第04期。
    [305]刘国柱,2009, 《艺术风格演化的建模与仿真》
    [306]刘晓丹,2007, 《金钱在“强暴”艺术么》, 《艺术市场》第04期。
    [307]刘晓春,1999, 《民俗传承的地方性研究—以客家乡村社会为个案》,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第01期。
    [308]刘涛,记者文远竹, 《舞龙强讨“买路钱”:违法!》, 《新华每日电讯》,2002-02-23。
    [309]刘统霞,2008, 《被表述的民俗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10]刘静,胡涛琼,2011, 《艺术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案例分析——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大江周刊(论坛)》第4期。
    [311]剑平,2004, 《从“大学城”与“艺术村”之争说起》, 《中关村》第06期。
    [312]华晔子,2011, 《从798艺术区看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营销》第8期。
    [313]华锴 李明,通讯员, 《798艺术区展出当年工厂老照片》, 《北京日报》,2008-07-10。
    [314]卢成仁,2007,《涵化的另一面: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再发现——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乡傣族艺术变迁为例》, 《云南社会科学》第4期。
    [315]卢焕堂,2012, 《浅谈群众文化在民俗活动中的创新》, 《群文天地》第02期。
    [316]卢贤华,李咏成 毛丽萍, 《彰显人文武昌保护开发昙华林》, 《人民政协报》2004/11/16。
    [317]卫华,2010, 《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以19世纪巴黎波希米亚俱乐部为个案》, 《浙江学刊》第4期。
    [318]叶雷,2011,《除非喜欢,否则别投资艺术——读蔡康永《艺术里的金钱游戏》》,《艺术市场》第15期。
    [319]吕天璐,本报记者, 《上苑艺术区前途未卜》, 《中国文化报》,2010-03-26。
    [320]吕江波,孙思,2010, 《武汉月湖文化艺术区现状调查及建议》, 《华中建筑》第5期。
    [321]吴永富,1981,《艺术与金钱——巴尔扎克谈艺术小札》,《天津师院学报》第02期。
    [322]吴林, 《博洛尼涉足地产打造艺术区》, 《中国房地产报》,2006-07-10。
    [323]吴林, 《蔡明:艺术区不可复制》, 《中国房地产报》,2006-07-10。
    [324]吴挺,曹滢 实习生:张雪, 《宋庄:在艺术与商业间挣扎》, 《经济参考报》,2006-11-03。
    [325]吴彩萍,2006, 《传统艺术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三明学院学报》第03期。
    [326]吴斯缪,2010,《如果时光倒流,我不会再选择进驻艺术区》,《美术观察》第05期。
    [327]娄轩,2008, 《创意产业之北京艺术群落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28]孙宁,2005, 《798大山子艺术区》, 《美术大观》第01期。
    [329]孙冰,曹海鹏,2010, 《京城艺术区,何处去?》, 《中国经济周刊》第14期。
    [330]孙思,2010, 《武汉月湖文化艺术区现状评析及优化研究》,
    [331]孙萌,2009,《后工业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方法解读中国城市艺术区发展和规划》, 《国际城市规划》第6期。
    [332]孙国胜、宋继瑞,本报特约记者, 《宋庄艺术区不会消失》, 《上海证券报》2008-01-04。
    [333]应昊,2009, 《黑车,一包艺术区的方便面》, 《东方艺术》第15期。
    [334]张士闪,2009,《温情的钝剑:民俗文化在当代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中国农村观察》第02期。
    [335]张元章,记者, 《会同原创艺术村昨正式开村》, 《珠海特区报》,2007-07-28。
    [336]张利语,2010, 《中国当代艺术中精神性的缺席——798艺术区、艺术市场、人文责任及其他》,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第1期。
    [337]张佳,记者, 《多建几个“七九八”艺术区》, 《团结报》,2009-01-24。
    [338]张昀,2002, 《新疆都市民族民俗文化述略》, 《青海民族研究》第0l期。
    [339]张俊杰,2011, 《乌鲁木齐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0]张娟娟,罗亦君,2003, 《复调的矛盾——《饥饿艺术家》浅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4期。
    [341]张培,孟朝,聂庆娟,王中华,李艳,2009, 《艺术与生活同构——北京宋庄画家村环境改造》, 《安徽农业科学》第25期。
    [342]张彩霞,2005, 《论民俗的变迁与革新——从中、西节日比较看民俗革新》, 《社会科学家》第03期。
    [343]张智烽,2010,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杭州民俗体育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4]张雄艳,2010, 《走西口移民与晋蒙交汇区村落的民俗文化变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5]张楠,2010, 《艺术区形成和发展的传播学思考——宋庄画家聚集区的媒介性征》,《社会科学家》第10期。
    [346]张璞玉,崔秀芳,2011, 《旧城改造背景下的传统社区演变——以湖北武昌昙华林社区为例》, 《建设科技》第17期。
    [347]张鑫,王秋明, 《艺术村,承载嵊州旅游的新梦》, 《中国旅游报》,2010-07-19。
    [348]张劲松, 《纽约苏荷区的旧街区改造》, 《中国房地产报》,2011-02-28。
    [349]张宝全, 《艺术区:城市的记忆》, 《经理日报》,2006-11-29。
    [350]张宝全,2005,《艺术区的形成是文化自信开始的象征》,《北京规划建设》第05期。
    [351]张晓萍,李鑫,2010,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 《学术探索》第06期。
    [352]张桥贵,1989, 《论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与变迁》, 《思想战线》第05期。
    [353]张艳玲,肖大威,2010,《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空间保护研究》,《华中建筑》第07期。
    [354]无,2012,《从威尼斯到798——中国味道“弥漫·北京”》,《中国美术》第1期。
    [355]时亚军, 《河南平顶山:民俗艺术村活跃》, 《中国文化报》,2008-03-02。
    [356]杨·巴雅尔,2006, 《当代社会与民俗复兴》,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357]杨克, 《小岛上的“艺术村”》, 《中国艺术报》,2004-02-27。
    [358]杨吟,本报记者, 《香港艺术机构的生存状态》, 《经济观察报》,2007-08-13。
    [359]杨志疆,2010, 《艺术的世外桃源——韩国Heyri艺术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新建筑》第4期。
    [360]杨佩芬,2010, 《中国当代艺术的道德缺失》, 《美与时代(下)》第03期。
    [361]杨敏,2007, 《“活着的过去”和“未来的过去”——民俗制度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视野》, 《学习与实践》第11期。
    [362]杨朝伟,2006, 《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武汉:武汉出版社。
    [363]杨朝晖,2006, 《民俗意象的创新与民俗心理结构》, 《美与时代》第11期。
    [364]杨琳,本报记者,《新媒体艺术家金江波:游走于艺术与商业之间》,《上海证券报》,2007-10-22。
    [365]杨萌,2012, 《昙华林街区的历史文化积淀》, 《武汉文史资料》第12期。
    [366]杨卫,2005, 《圆明园画家村》, 《艺术评论》第05期。
    [367]杨卫,徐志伟,2009, 《圆明园十年》, 《中关村》第10期。
    [368]杨卫,著名批评家策展人, 《当艺术区论为地产的嫁衣》, 《上海证券报》2011-07-22。
    [369]杨宪武,201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空间”的认识——以孔府饮食为例》《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S4期。
    [370]杨时,2009, 《寒风吹进798》, 《中国市场》第11期。
    [371]杨晓芳, 《首本“798艺术区”专著两个封面凸显匠心》,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07-17。
    [372]编译,毛莉, 《日本:把闲置学校变成艺术区》, 《中国文化报》,2010-07-17。
    [373]缪冬梅,2002, 《点击网络艺术村》, 《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第Z1期。
    [374]罗世华, 《生活模仿艺术远甚艺术模仿生活》, 《光明日报》,2004-05-20。
    [375]罗彩霞,2012,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76]罗斌,2009,《上海市画廊之集群经营模式分析——以上海800艺术区、M50为例》,上海硕士学位论文。
    [377]罗静雯,记者, 《“中国巫山杨柳坪艺术村”挂牌》, 《重庆日报》,2011-11-28。
    [378]苏小卫, 《站在艺术与商业之间》, 《文艺报》,2010-09-29。
    [379]苏言,2008, 《牛棚艺术村:香港的创意产业区》, 《沪港经济》第4期。
    [380]苏燕,李啸虎,2008, 《略论现代社会的民俗传承》, 《现代经济信息》第10期。
    [381]荆菁,尚捷袁玥, 《二十二院街:CBD中的艺术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4-29。
    [382]萧放,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族报》,2006-03-03。
    [383]蒋多, 《台湾画廊再掀798艺术区海外入驻热潮》, 《中国文化报》,2005-08-05。
    [384]蒋慧,2009, 《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空间特征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5]蒋耀辉,2004, 《精神消费与艺术生存状态》, 《文艺研究》第0l期。
    [386]蓝蓝,2008, 《北京798艺术区的荣耀与梦想》, 《中国信用卡》第15期。
    [387]蓝蓝,2008, 《北京798艺术区的荣耀与梦想》, 《中国信用卡(生活)》第8期。
    [388]记者, 《我省吾屯热贡文化艺术村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青海日报》2006-06-04。
    [389]记者, 《深圳布吉大芬油画村转型之路举步维艰》, 《深圳特区报》,2012-08-16。
    [390]记者,2002, 《“小谷围”艺术村》, 《城市住宅》第05期。
    [391]记者,2002, 《山清水秀21世纪桃花源·人杰地灵90房舍艺术村》, 《建筑技术及设计》第5期。
    [392]记者,2003, 《第二节重点项目规划设计四、月湖文化艺术区·琴台文化艺术中心概念规划》,武汉出版社。
    [393]记者,2004, 《打造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十点建议》, 《世纪行》第09期。
    [394]记者,2005, 《10月7日 798艺术区仁艺术中心展出“情劫”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95]记者,2005, 《社会事业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改造工程启动》,
    [396]记者,2006, 《日本艺术展览公司进驻莫干山路艺术村》, 《上海艺术家》第03期。
    [397]记者,2006, 《第二节规划设计与研究八、武汉市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规划》,武汉出版社。
    [398]记者,2007, 《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简介吾屯热贡文化艺术村》,新华出版社。
    [399]记者,2008,《世界顶级画廊巨鳄佩斯落户798艺术区》,《西部广播电视》第07期。
    [400]记者,2008, 《“北村艺术区”在成都新都区落成》, 《大艺术》第01期。
    [401]记者,2009, 《(2008)第四届“农民街”当代艺术年展暨北村艺术区首届开放展》,《大艺术》第01期。
    [402]记者,2009, 《北京国际雕塑艺术区展览馆 北京国际雕塑艺术区展览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03]记者,2009, 《伍月 关键词“互动时代:中国雕塑学会艺术交流中心开幕展”798艺术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04]记者,2009, 《从SOHO艺术区到CHEALSEA艺术区——艺术与商业的演绎》, 《城市环境设计》第02期。
    [405]记者,2009, 《创新载体办“讲坛”解放思想促发展》, 《学习月刊》第24期。
    [406]记者,2009, 《夹缝中生存的798艺术区》,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407]记者,2009, 《艺术区与城市发展》, 《城市环境设计》第2期。
    [408]记者,2010, 《“九五至尊”赵红尘个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艺术与投资》第04期。
    [409]记者,2010, 《小洲暨小洲艺术区一期开幕艺术博览会》,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第01期。
    [410]记者,2010, 《日本新泻县松代町艺术村中心》, 《建筑技艺》第08期。
    [411]记者,2010, 《杭州西溪湿地艺术村E酒店》,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第02期。
    [412]记者,2010, 《艺术高地高地艺术区开放展》, 《大艺术》第01期。
    [413]记者,2010, 《蓝顶青年艺术村开村仪式》, 《大艺术》第01期。
    [414]记者,2011, 《共同幻想——西溪湿地艺术村三期工程H地块》,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第08期。
    [415]记者,2011, 《年度成长艺术机构:今日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三里屯village艺术区》, 《东方艺术》第01期。
    [416]记者,2011, 《杭州西溪湿地艺术村N地块》, 《城市环境设计》第09期。
    [417]记者,2011,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作品选》, 《艺术教育》第02期。
    [418]记者,2011, 《电子工业文明成功转型的典范“798”艺术区发展历程综述》, 《创意设计源》第02期。
    [419]记者,2012, 《百年老街新貌——昙华林艺术村》, 《长江论坛》第04期。
    [420]记者,2012, 《武汉K11艺术村:“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艺术与投资》第01期。
    [421]记者:张玉玲, 《798是没落了,还是升级了?》, 《光明日报》,2011-07-07。
    [422]许兰武,2010, 《宋庄北漂画家最后的乌托邦》, 《记者观察(上半月)》第9期。
    [423]许连军,李云安,2006, 《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民俗研究对象变迁论》,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424]许连军,李云安,2006, 《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民俗研究对象变迁论》,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425]谢三山,肖衡林,2012,《武昌昙华林老街改造与开发利用》,《中华建设》第03期。
    [426]谭秦,独立艺评人, 《艺术区和房地产:可以互利也可以互害》, 《上海证券报》,201 1-07-18。
    [427]参见费孝通,2002, 《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第
    [428]贾方舟,陈履生,李永存,赵权利,2003, 《一种为了“自由”和“艺术”的生存方式——关于“画家村”里的艺术家生存状态的谈话》, 《美术观察》第10期。
    [429]赵力,2011, 《”以小窥大”——798艺术区引发的艺术市场的判断》, 《中国美术》第3期。
    [430]赵之枫,曹浩伟,禹永万,2011, 《土地制度改革视角下的艺术村规划研究》, 《华中建筑》第1 1期。
    [431]赵宏光,周超本报记者, 《二龙山风景区辟建“艺术村”》, 《哈尔滨日报》2010-11-08。
    [432]赵春安,2011, 《渐趋于艺术生活化的宋辽金铜镜》, 《东方收藏》第04期。
    [433]赵洪生,2007, 《对当代艺术发展的生态和区域的思考——以798大山子艺术区为例》, 《美术研究》第02期。
    [434]赵娟,2009, 《民间艺术的文化变迁与艺术传承》, 《电影评介》第22期。
    [435]赵莉,2006, 《论艺术赞助一从上海画家村的兴衰谈起》, 《艺术百家》第2期。
    [436]赵博, 《798艺术区欲转型创意产业园》, 《今日信息报》,2006-03-15。
    [437]赵权利,2003,《从艺术群落到艺术社区一种为了”自由”和”艺术”的生存方式—关于”画家村”里的艺术家生存状态的谈话》, 《美术观察》第10期。
    [438]赵继敏,2010, 《社会文化空间与北京艺术区区位的变迁》, 《城市间题》第05期。
    [439]车瑞,2006,《挣扎与毁灭——精神阉割的悲剧》,《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440]邓大情,2011, 《近代小说中的上海民俗》,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第08期。
    [441]邓安庆,王海燕,2012, 《方方《武昌城》评介》, 《文学教育(上)》第04期。
    [442]邓琼飞,2008, 《论中国都市民俗的包容性特征》, 《世纪桥》第01期。
    [443]郑先聪,本报记者, 《废置的车间“大修”成高雅艺术村》, 《四川日报》2010-09-14。
    [444]郑辰阳,2010,《大房子,小社区北京宋庄艺术公社》,《室内设计与装修》第2期。
    [445]郑杭生,陆益龙,2010,《把握交融趋势,推进学科发展——论当代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关系》,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446]钟敬文,1996, 《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北京:中华书局。
    [447]钟敬文,1998, 《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448]阳光,记者韩晓玲、实习生田鑫馨、通讯员,《专家呼吁保护昙华林历史建筑》,《湖北日报》,2004/03/26。
    [449]陆洁,记者刘伟 拱墅报道组,《运河文化艺术区正在拱宸桥两岸崛起》,《杭州日报》,2009-06-03。
    [450]陆军,王林,2006, 《创新:民俗文化旅游整合开发的原动力——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例》,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第04期。
    [451]陆晓明,王伟,2003,《城市绿心文化公园——武汉月湖文化艺术区的创作思想》《建筑学报》第09期。
    [452]陈正平,2004,《与时俱进:发展先进的民俗文化》,《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4期。
    [453]陈炯,2011,《中韩艺术区规划建设比较——以Heyrj艺术区与北京宋庄为例》,《新美术》第1期。
    [454]陈炯,2011, 《艺术区形态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455]陈家坪,本报见习记者, 《798艺术区逃往何处》, 《财经时报》,2005-06-06。
    [456]陈彬,本报记者, 《艺术区从未远离闹市》, 《科技日报》,2010-04-19。
    [457]陈媛茜,2011,《《春天来到昙华林》的同性之爱与人性自省》,《时代文学(上半月)》第06期。
    [458]陈翠,万红金, 《深圳22艺术区彰显艺术价值》, 《深圳商报》,2010-05-10。
    [459]陈燕,2012,《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新闻爱好者》第10期。
    [460]陈默,2009, 《(2009)首届高地艺术区开放展》, 《大艺术》第02期。
    [461]陈桦,2011, 《视觉语境下的西南民俗印记——以重庆为例浅析西南都市民俗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美术教育研究》第05期。
    [462]陈桦,2012,《画之影像:重庆都市民俗最直白的呈现——以郑力为例浅析西南都市民俗对当代绘画的影响》, 《大众文艺》第11期。
    [463]陈辉,本报记者, 《石佛艺术村探路国际化》, 《河南日报》,2007-07-27。
    [464]陈迹,2011, 《再现360行那遥远的记忆》, 《新闻前哨》第02期。
    [465]静子,2011, 《村上隆:艺术与商业的联姻》, 《东方艺术》第9期。
    [466]韦仁忠,2008, 《关于民俗变迁、文化整合的新思考——甘肃省天祝县汉、藏民族杂居村落藏族生活变化探微》,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4期。
    [467]韩凌,齐瑞文,2009,《苏荷区的保护对中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启示》,《科技广场》第06期。
    [468]韩风,2010,《工业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北京798艺术区案例分析》,《装饰》第12期。
    [469]顾黎明,赵晶,2007,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艺术心理治疗述评》,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第4期。
    [470]马子雷,本报记者, 《宋庄“中央艺术区”:符号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报》,2010-09-02。
    [471]马剑,孙琳,2007, 《民族互动与社会转型中的民俗变迁——以近代张家口地区为中心》,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第05期。
    [472]马晓红,1998,《民俗语言的传承与流变》,《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473]马继东,2004, 《马未都的公式:艺术品=金钱》, 《艺术市场》第10期。
    [474]鲍里斯·格洛伊斯,李佳,2011, 《艺术与金钱》, 《当代艺术与投资》第12期。
    [475]黄文洁,2012, 《城市弱势空间的再生与重构》, 《山西建筑》第13期。
    [476]黄功翔,2011, 《浅谈纯艺术与商业艺术的发展》, 《成功(教育版)》第18期。
    [477]黄志凌,2003, 《城市民俗文化创新与转型思考》,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第04期。
    [478]黄思明,记者涂亚卓 严运涛通讯员欧新梅实习生, 《文化创意激活百年昙华林》,《湖北日报》,2007-11-28。
    [479]黄荔,记者,《GBD北花园艺术区建筑设计邀请赛欢迎全球创意者》,《建筑时报》2007-02-15。
    [480]黄源,2003, 《走出室内一北京大山子艺术区观后感》, 《时代建筑》第6期。
    [481]黄剑,2006, 《现代艺术生活化现代生活艺术化——黄剑公共艺术创作感言》, 《雕塑》第02期。
    [482]黄艳,2007, 《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化的生活——陈设艺术的环境功能》, 《装饰》第07期。
    [483]黄龙光,2009, 《民间仪式、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84]齐燕,1981, 《仓库里的艺术家——纽约苏荷区艺术动向》, 《美术》第05期。
    [485]龙羽,2011, 《一个画廊经营者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金融博览》第0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