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侗族社会结构与生存策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侗族生活在黔、桂、湘三省交界地带,历史上,这一区域的人们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侗族社会的生存危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性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战乱、匪盗、械斗、苛政等方面;二是自然性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农业灾害、粮食短缺、瘟疫等方面,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短缺。因为持续的生存危机的存在,可以说侗族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族群,安全原则成了社会建构的基本准则。本文以一个村落为个案,从聚落形态、村与村的关系、村与寨的关系、主体信仰、社会分层、民间权威、家庭结构、社会网络、生育观念、婚姻观念等方面对侗族社会结构进行了剖析,揭示了侗族社会的一整套生存策略和生存伦理。
     无论是社会性危机还是自然性危机都促成了这一区域人口不断地迁徙。人口的迁徙不仅形成了多民族杂居的格局,也使侗族融入了相当程度的外族血统。落荒而来的移民从两个方面构建了自身的生存保障系统,一是个人(家庭)层面的保障,主要应对的是自然(物质)性的生存危机;二是村寨(族群)集体层面的保障,主要应对的是社会性的生存危机。当一个社会过于强调某种需求时,它很容易丧失或忽视其他的机会,安全与发展的两难在侗族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得以体现。
     当人们面对严峻的生存压力时会自然依赖群体性的力量,侗族人民从三条路径获得这种力量。首先是建立地域共同体。零散的移民通过高度的聚居构建了一个个规模巨大的村寨,一座村寨就是一座防御性的堡垒。这种在“安全第一”原则下选择的聚落形态严重背离了生态原则,最突出的问题是加重了农耕的负担和严重的火灾威胁。其次是建立社会共同体。各方而来的移民通过结拜兄弟、共同的村落祖先崇拜——萨崇拜构建了一个村落整体的拟制血缘宗族,从精神层面形成了统一的社会认同。在这个拟制的宗族体内,根据落寨(定居)的先后、经济的贫富、鬼蛊的有无建立社会等级秩序,贫穷的、后落寨的移民则可能沦入半人半鬼的境地处于社会底层。村落祖先的祭祀仪式体现了这种社会等级安排。寨老权威的存在维持了村落在行动上的统一性,是维护村落公益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寨老行为也强烈体现了个人意志而可能违背集体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存在不断的迁徙,后来的移民为了获得村落的庇护归附于迁入地的社会体系,村落社会的主体架构依然稳定。最后是村落联盟的建立。当生存的压力足够大时就需要建立超越一村一寨的地域(族群)性的行动单位,村落联盟——款便是这样的行动单位。一个村寨会根据具体的情势需要参加多个(多次)的合款。合款根据事本主义的原则建立村与村的关系,不受村寨关系好恶的影响。除合款之外,侗族村寨之间还存在两种持久性的互动关系:互访和械斗。互访建立村际世交关系;械斗则形成世仇。村寨集体层面的世交或世仇关系基本上不影响个人层面的交往。
     个人(家庭)层面的生存策略主要是为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很大程度也受到集体生存策略的限制。农民通过囤积粮食来防备可能的歉收,通过维持大家庭模式为老人、单身汉等弱势成员提供生活保障,通过生育儿子为自己的老年贮备体力,这些是在个人(家庭)可控的范围内所做的选择。超越个体家庭能力所及的生活难题则要依赖结拜兄弟、姻族、歌班所建构的社会网络的支持。为了建立更有力的社会网络,村民倾向于在村内通婚,同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又限制了婚姻选择,由此造成了包办婚姻与青年人自由恋爱的严重冲突,出现了“不落夫家”和“貌合神离”的夫妻关系模式。
     新中国建立以来,因为国家控制力量的增强,社会危机得以解除,集体层面的生存压力可以说已经消失。由此我们看到,原本紧密的聚落开始向外围扩散,传统的社会等级观念在年轻一代变得淡化,寨老的权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村寨间的合款也仅限于娱乐性的内容。但是,目前来说这些变化都还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村民的社会认同,村寨社会的内聚力依然强大,经常性的民间集体行动为我们展示了这种力量。随着村民大规模的外出打工和国家对农村的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的出台,他们开始有机会从村落之外获得物质资源,基本的温饱有了保障。现在的问题是,饥荒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村民试图通过囤积粮食和生育儿子来应对近期和长远的饥荒,这种策略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不仅限制了他们生活的改善也使出生性别比畸高,大量的男人失去了婚配的机会。
Dong nationality lives in the border area of Guangxi, Guizot, Hunan. In history, inthis area people are faced with serious challenges for survival. The survival crisis comefrom two aspects: one is the social crisis, mainly in the war, bandits, fights, tyranny; theother is a natural disaster, mainly in agricultural disaster, food shortages, plagues andother aspects, and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s the shortage of food. Because of theexistence of the continuing survival crisis, it can say the Dong is an insecure group,security becomes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rinciple.
     This paper takes a village as a case, from the settlement patter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village and village, the main belief,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 civil authority,family structure, social network, birth idea,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other aspects, toanalyz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reveal a set of strategies of survival and survivalethics of the society of the Dong.
     Either social crisis or natural crisis has contributed to people’s continuing migrationin this area. Population migration not only formed a multi-ethnic mixed cultural pattern,also make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foreign descent into the Dong. The immigrants builttheir own survival guarantee system from two respects, one is individual (familial)levels of security, mainly dealing with natural (material) survival crisis; the other is avillage (ethnic) group’s level of security, mainly dealing with social crisis. When asociety emphasizes only a need, it is easy that lose or ignore other opportunities, thedilemma of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is reflected at all levels of the society of theDong.
     When people face great pressure for survival will depend on the strength of groupsnaturally, the Dong people obtain this force from the three paths. The first is toestablish regional community. Sporadic immigrations construct large villages; a villageis a defensive fortress. The “safety first” principle of choosing settlement forms asignificant departure from the principle of ecology,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s toaggravate farming and face with a severe fire threat. This was followed by theestablishment of community. The immigrations construct a prepared blood lineagethrough the sworn brothers, and the village common ancestor worship formed a unifiedsocial identity. In the fiction of lineage, social hierarchy has been established accordingto the time of settling, economic condi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ghost, the poor and later settling immigration may fall into the bottom of society. Village ancestral ritereflects this kind of social class arrangement. The folk authority exists to maintain theunity in action of the villagers, which is the essential condition to maintain the publicwelfare, but the authorities’ behavior also strongly reflects the personal will and mayviolate collective interests. From this we can see that, although the presence of constantmigration, later immigrant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village asylum moved into the socialsystem, the main body of social structure remains stable. The last is a village alliance.When the pressure of survival is large enough to requir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ctiveaction among villages, village alliance--Kuan is such action unit. A village according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participates in more than one (one time) of alliance, which is akind of relationship beyond the feelings of liking or disliking between village andvillage. In addition to village alliance, there still exist two kinds of persistentinteraction relations: mutual visiting and fighting. Mutual visiting forms thegenerational friendship and fighting results in a feud. The collective relationshipbasically does not affec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 survival strategy of individual (family) levels is to obtain basic living security,largely constrained by the collective survival strategy. The farmers hoard food toprevent possible failures, maintain the family pattern to provide life insurance for theelderly, bachelors and other vulnerable members, and birth sons for their old age,which are in individual (family) controllable range of choices. Beyond individualfamily ability the problems of life depend on supporting of social network consisted ofsworn brothers, marriage family, singing group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tronger socialnetwork, the villagers tend to marry in the village, and social hierarchy limits thechoices of marriage, which results in a conflict between arranged marriages by parentswith freely loving among the young people, and the relationship model of “notfollowing the husband”and“unite outwardly but divide at heart”between husband andwife.
     Since new China is built, because of enhancement of the country control force,social crisis are lifted, the collective level survival pressure can be said to bedisappeared. Thus we see, originally closer settlement began to external proliferation,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social hierarchy in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is desalinating,folk authority has also been questioned more and more, the closing village alliance isconfined to entertaining content. However, at present, these changes are not enough toradically change the village’s social identity; the village social cohesion is still strong, recurrent folk collective action shows us the strength. As the mass of migrant workersand a series of supportive policies for rural area, they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obtainmaterial resources from the outside of a village, the basic food and clothing has aguarantee. The question now is that the brandish famine consciousness does not go andthe strategy, trying to hoard food and birth sons to cope with the recent and long-termfamine, has resulted in serious consequences. It not only limits the improvement oftheir life but also forms an abnormal high sex ratio at birth which makes many menlose their mating opportunities.
引文
①参见[英]杰西·洛佩兹、[英]约翰·斯科特著、允春喜译:《社会结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参见[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正文第11-12页。
    ③参见[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④参见[日]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⑤参见[美]彼特·布劳著,王春光、谢圣赞译:《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①参见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8页。
    ②参见潘蛟所作的“译者序”,载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译者序”第4-5页。
    ①参见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版,第150-151页。
    ②参见费孝通著:《个人.群体.社会——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载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347页。
    ③参见[英]杰西.洛佩兹、[英]约翰.斯科特著、允春喜译:《社会结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④参见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导论)第1-25页。
    ⑤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0页。
    ①参见孙立平著:《“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②参见刘玉照著:《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③参见张一平著:《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变》,《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④参见许欣欣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158页。
    ⑤参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中国网,2002年2月4日。
    ①参见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6页。
    ②参见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③参见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和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④参见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0页。
    ①参见[美]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②参见[美]杜赞奇著,王明福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参见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④参见王铭铭著:《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
    ⑤参见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167页。
    ⑥《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3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页。
    ①参见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②见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③同上,第7页。
    ①罗康隆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余达忠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石干成著,华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④朱慧珍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⑤邓敏文、吴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①参见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147页。
    ②裴宜理成功论证了淮北的生态不稳定性与持续的社会动荡之间的关系,大量有关“农民为何要造反”的研究基本上都采取此种逻辑定式,参见[美]裴宜理著,池子华、刘平译:《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48-271页。
    ③参见张佩国著:《整体生存伦理与民族志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①参见[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①参见《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后文提到的《侗族简史》均指此版本,不再作注明。
    ①《侗族简史》,第16-17页。
    ②参见石开忠:《新中国成立后五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参见贵州省从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从江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第33页。后文所指“《从江县志》”均为此版本,不再作注明。
    ②参见《从江县志》,第36-40页,第2页。
    ①参见《从江县志》,第107页。
    ①参见邓敏文:《序言侗文化的根基》,载于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②黔东南州民宗局的几位领导认为,在“黎、从、榕”中,又以从江侗族最为“原生态”,所以他们把我推荐到了从江县。
    ③参见《侗族简史》,第2-3页。
    ④按照斯科特观点,侗族本是有文字的民族,因为他们主要来自有文字的汉族地区,之所以后来变得没有了文字是移民们为逃避国家统治而有意识放弃了文字,因为文字是服务于国家统治的,没有文字可以更好的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在这里,放弃文字是一种政治取向和生存策略。参见斯科特:《文明缘何难上山?》,载于王晓毅、渠敬东编:《斯科特与中国乡村》,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97页。
    ①《侗族简史》,第26-31页。
    ②同上,第26-35页。
    ①《侗族简史》,第42-60页。
    ①以上明清时期的战事摘于《侗族简史》,第42-77页。
    ②参见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①《侗族简史》,第58页。
    ②《侗族简史》,第56页。
    ③通常主要包括了今天贵州境内的黎平、榕江、从江等县。
    ④清朝在今榕江、从江一带设置“新疆六厅”即是此意。
    ⑤参见费孝通著:《兄弟民族在贵州》,三联书店,1951年版,第32页。
    ⑥参加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页。
    ⑦彼时还不分苗侗,统称为“苗”。
    ①参见费孝通著:《兄弟民族在贵州》,三联书店,1951年版,第18-19页。
    ②摘自高坪乡侗研会编:《高黄、桃源、高坪旅游风情集》(资料汇编),2000年5月,打印稿。
    ③参见《从江县志》,第49页。
    ①参见《从江县志》,第64页。
    ①《侗族简史》,第49页、第65页。
    ②有关欧补变的资料来自从江县志办1984-1988年收集,撰文者:潘一频(侗族)。收录在高坪乡侗研会编:《高黄、桃源、高坪旅游风情集(资料汇编)》,2000年5月,打印稿。
    ①参见吴大旬:《试论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的专制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光绪《黎平府志》卷5上《武备志第五保甲》。
    ②尤其在1949年11月解放军主力部队进入从江县后又旋即离开向西追击国民党桂系部队,国民党残余势力及地方匪帮乘势而起,直到1953年,桃源村一带还有匪帮活动。参见《从江县志》,第494-496页。
    ①参见周联合:《论保甲法的体制性腐败》,《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3期。
    ①参见张德美:《清代保甲制度的困境》,《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②石绍基因参加“黔湘桂边区反共救国军”被新政府关进监狱,等他出狱时,她的妻子(原保长王化武的女儿)和一对儿女已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死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又参加了当地一个反政府组织,再次入狱。
    ③参见《从江县志》,第479页。
    ①参见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②参见《从江县志》,第163页。
    ③更高海拔的苗寨虽然生产力水平明显落后于较低海拔的侗寨,但有大山阻隔,在集体化时期他们受政策冲击相对较小,反而比侗寨更有生活保障。
    ①那里农业条件远比黔东南恶劣,山高水低,典型的喀斯特地质。
    ②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页。
    ③参见[美]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2页。
    ①参见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②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③侗族学者邓敏文认为,“从村寨结构和文化特质上看,古老的侗寨也具有防卫性军事营垒的功能”,“凡此种种,都说明侗寨来源于古代防卫性的军事营垒”。参见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序言.侗人文化的根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相似的观点参见张泽忠、吴鹏毅、胡宝华等著:《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①参见梁聪著:《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会的契约规范与秩序——以文斗苗寨契约文书为中心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页。
    ①参见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①现在一栋“标准”的木楼约需250根杉木。
    ②2011年在我调研期间,高黄村又发生火灾,烧毁6栋木楼烧死2人。
    ①参见《从江县志》,第13-32页,第534-535页。
    ①有一说法是可能组建于清雍正或乾隆年间,但没有证据,应该很不可信。像这种具有很强地域认同感,能称之款组织的款,应该形成于更早的年代,发生在严重的动乱时期,国家认同和中央政权非常虚弱的时期。参见欧潮泉、姜大谦编著:《侗族文化词典》,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②参见欧潮泉、姜大谦编著:《侗族文化词典》,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第185页。
    ③参见徐晓光:《仅隔一日立下的款碑——从从江高坪与增冲款碑看侗族联合大款区“定约”活动》,《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①参见石开忠著:《侗族款组织及其变迁》,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①参见欧潮泉、姜大谦编著:《侗族文化词典》,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05页
    ②参见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193页。
    ③参见《从江县志》,第107页。
    ①参见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编印:《贵州省从江县丙梅区和平乡高鱼寨侗族社会经济、榕江县忠诚区车江乡侗族社会经济调查资料》,1964年,第14页。
    ②2011年桃源村发起斗牛约款,会议地址也选在此处,其是位于桃源村与高黄村交界处的一处空地。
    ③参见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编印:《贵州省从江县丙梅区和平乡高鱼寨侗族社会经济、榕江县忠诚区车江乡侗族社会经济调查资料》,1964年,第14页。
    ①参见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侗族简史》,第252页。
    ①参见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②参见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61页。
    ①参见《从江县志》,第253-255页。
    ①鼓楼的击鼓节奏分为两类,一是战时击鼓法,二是娱乐时击鼓法。娱乐时击鼓人不固定,但战时击鼓有专人负责,其他人严禁击鼓。
    ②战时祭萨鸣放三枪,其他事项祭萨则是鸣放三声铁炮。
    ③有关宗族械斗的论述可参见[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139页。
    ①参见刘小京:《略析当代浙南宗族械斗》,《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①参见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61-467页。
    ①以下两首侗族大歌的汉语译词译者不祥,摘自高坪乡侗研会编:《高黄、桃源、高坪旅游风情集(资料汇编)》,2000年5月,打印稿。
    ①腊伯、德岑、鸠见、固化、花亮、潘姓、岩多、德麻、固堂、岑胖、安宝为各房族侗语称谓,弄向、新华为桃源的两个邻村。
    ②即前四年的春节从简,第五年大操大办,村寨举行盛大的祭祀、娱乐活动。
    ③摘自高坪乡侗研会编:《高黄、桃源、高坪旅游风情集(资料汇编)》,2000年5月,打印稿。
    ④《从江县志》,第163页。
    ①参见崔海洋著:《人与稻田——贵州黎平高岗侗族传统生计研究》,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②参见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166页。
    ①参见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8-285页。
    ②在原作中,三十、三公、头朝中没有石姓,应该是漏记,本文加上了“石”姓。另原作中四大房族中也漏记了欧姓、徐姓、姜姓。
    ①如此多的杂姓都是民国时期迁来的说法应该很不可靠。
    ②参见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308页。另可参见诸多对高鱼村的研究,这个村号称“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就是因为他们将古老的人口控制传统保持的比较好。
    ③参见《从江县志》第13页,第654-664页。
    ①这里我们不考虑众多“隐匿者”的改姓现象,如桃源村的原欧姓为免受欧补变的牵连改为贾姓,潘c的祖辈是外来的土匪,谁又知道他是否真姓潘呢?还有本村民国年间携公款逃走的保长吴某,在异姓他乡他还敢姓吴吗?在一个不稳定的社会,“隐匿者”和“逃亡者”必然是移民群体中的一部分。
    ②“九十九公款”是南部侗族非常盛行的说法,相传清乾隆年间,九十九个侗寨的寨老在古州(今榕江)约款,开始同姓结婚,也就是侗族意义上的“房族”之间的同姓可结婚,便于村内通婚。
    ③在调研中,时时会感受到村里人对“外来者”的防范意识,事事守口如瓶,遮遮掩掩。
    ④一些出自本村本寨的侗族作者讲述自己出生的村落时也认识不清,很容易误导他人。可参见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①参见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55页。
    ①侗家人对祖母的称谓为“萨”。
    ②参见杨筑慧编著:《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145页。另:桃源人称萨坛为“社堂”,本文为方便读者阅读,采用了各种文献中较为常用的“萨坛”这一称谓。
    ③参见王铭铭:《神灵、象征与仪式:民间宗教的文化解释》,收录于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90页。
    ④参见吴秋林著:《众神之域——贵州当代民族民间信仰文化调查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①参见[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②“萨”的一种称谓之一。
    ③参见《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侗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129页。
    ④参见杨筑慧编著:《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145页。
    ③掌萨者是一个在世间守护萨神的事灵者,这是一个世袭性质的职位,大概是与萨神有特定关系的后人。参见吴秋林著:《众神之域——贵州当代民族民间信仰文化调查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31页。
    ①参见[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遒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
    231-233页,第259页。
    ①参见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②参见石开忠著:《侗族款组织及其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8页。
    ①参见《从江县志》,第108页;同样的描述还可参见《侗族简史》,第33-34页。
    ①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大多极为简略,让人不明所以。最有深度的成果可参见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183页,第572-576页。
    ①参见方舟子著:《真有蛊毒吗》,《中国青年报》,20011年8月17日,第11版。
    ②参见费孝通著:《兄弟民族在贵州》,三联书店出版社,1951年版,第5页;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①参见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179页。
    ②参见曹端波:《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分层与层级婚》,《思想战线》,2008年第5期。
    ③参见傅安辉、余达忠著:《九寨民俗——一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104
    页。
    ①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197页。
    ①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页。
    ②参见[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③参见李培林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④参见[美]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⑤参见梁漱溟著:《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3页,
    ⑥参见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①参见[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敬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57页。
    ②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③参见王铭铭著:《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①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页。
    ②参见贺雪峰著:《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7页。
    ②参见郭宇宽著:《大山深处的民间社会——对黔东南侗乡自治传统和寨老制度的田野考察》,《南风窗》,2004年8月上半期。
    ①参见崔海洋著:《人与稻田——贵州黎平高岗侗族传统生计研究》,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6页。
    ②这里我没有把现代的、属于村委会掌握的公共财产包括在内,如村小学、消防设备等。
    ①参见石开忠著:《侗族款组织及其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223页。
    ①参见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190页。
    ①参见冯祖贻等:《侗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①参见石开忠著:《侗族款组织及其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页。
    ①参见[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②参见《从江县志》,第177-178页。
    ①《从江县志》,第419-420页。
    ②参见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③《从江县志》,第91-92页。
    ④《从江县志》,第81-82页。
    ⑤《从江县志》,第177页。
    ⑥粮仓都建在寨外的山坡上而无人看守,如果有人想去偷粮肯定轻而易举,实际上这种事多年也不会发生一起。小偷小摸在侗寨内极少发生,而外面的人翻山越岭来偷一担粮食又显得不划算。
    ⑦与桃源一村之隔的高岗村也是如此,参见崔海洋著:《人与稻田——贵州黎平高岗侗族传统生计研究》,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①《从江县志》的数据统计反映的当地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如全县粮食总产量1979年是6900万公斤,1981年是5100万公斤,1984年是6177万公斤,1985年是4841万公斤,1990年是7116万公斤。参见《从江县志》,第177-178页。
    ②确切说应该是乞讨,因为桃源人基本都在村内通婚所以他们很少有从外村寨借粮的亲密社会关系;再则,灾害通常是区域性的,相邻村寨通常会同时缺粮,这样村民只有到较远的陌生村寨乞讨。乞讨在粮食经常性短缺的区域会演化成一种农民增加收入的习惯或冬季性职业,参见[美]裴宜理著,池子华、刘平译:《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8页。在侗苗文化中,对乞讨行为不仅不排斥,甚至认为乞讨者上门会给施舍者带来福气,以致外出乞讨也能成为一种习俗。离从江县城不远有一个著名的苗寨——岜沙,村民至今保持着外出乞讨的传统,每逢周边村寨有重大节日,岜沙村民便成群结队前往行乞。2010年,桃源村新米节期间,便有数十个岜沙人开着车前来,其中不乏身着民族盛装的未婚女青年。
    ①传统的分家一般要等到家庭中所有儿子都结婚后才进行,我称之“一次性分家”。“系列分家”借用MyronCohen的概念,指儿子们各自结婚之后便分家单过,发生几次分家的现象。参见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①参见张泽忠、吴鹏毅、胡宝华等著:《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②在上一章我对寨老们实际上有颇多负面评价,但寨老们在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方面都可以说堪称楷模。
    ①参加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①参见刘宗碧:《从江高鱼侗族生育习俗的文化价值理念及其与汉族的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参见杨军昌、王希隆:《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期。
    ③参见杨军昌:《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论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④参见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编:《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86-387页.
    ⑤参见杨军昌、王希隆:《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期。
    ①参见黔东南州人口计生委:《强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06年。
    ②本地的溺婴方法并不是将婴儿置于水中淹溺,而是将酒滴入婴儿的口里,让其慢慢地醉死,认为这样死去的婴儿便会回到他们的祖先那里,参见敖曼著:《计划生育“天下第一村”——探析高鱼侗寨数百年人口、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因》,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4页;另有研究者在邻近的黎平县调研时也了解到当地侗族目前还有溺女婴的行为,参见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①《通告》上载明:“溺婴属于故意杀人行为,将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举报溺婴、弃婴行为的,每例奖励10000元”等。为了不给我的调研对象和我自己惹上麻烦,恕本文不能提供具体的溺婴案例
    ②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①贺雪峰对我老家——湖北荆门农民的生育观念是这样描述的:人们已经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想通了,看穿了,生一个养一个尽一尽做人的义务,生男生女都一样,就很少有超生多育的事情发生。见贺雪峰著:《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①参见陈俊杰:《农民生育观念:浙东越村考察》,载于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8-299页。
    ②李银河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农民把生育子女作为老年生活保险的方式,原因在于村落经济基本上仍属于非货币经济的范畴,以货币储蓄形式作为养老手段的可能性非常之小。见李银河著:《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1-95页。
    ③不仅本村没有入赘婚,整个侗族传统上都是排斥入赘婚的,这里就有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矛盾:侗族村寨是由不断迁徙的移民组合而成的,它不是血缘宗族村落,对迁入者没有血缘排斥,村寨本身也是一个封闭的通婚团体,那又为何不能接受入赘婚呢?如果将其解释为家族观念的影响是缺少说服力的,这种解释看参见张泽忠、吴鹏毅、胡宝华等著:《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阎云祥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207页;李银河著:《生育与村落文化》,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③我在有关“寨老与社会控制”一章已做过一些介绍。在整个侗族社会都保持着良好的敬老传统,有兴趣的读者还可参阅廖君湘著:《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152页。
    ①李银河在山西的调查也注意到当地农民将生儿子与德行联系起来的现象。见李银河著:《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119页。
    ②参见张泽忠、吴鹏毅、胡宝华等著:《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①参见曹端波:《侗族传统婚姻选择与社会控制》,《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②云南的哈尼族也是如此,参见王清华、史军超著:《云海中的奇婚女性》,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
    11页;丁桂芳、黄彩文:《哈尼族奕车人离婚现象的人类学分析》,《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①参见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①参见杨筑慧:《当代侗族择偶习俗的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①参见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183页。
    ①参见潘洪钢:《历史上南方少数民族的性选择自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②参见宫哲兵、宫步坦:《中国南方女性的奇风异俗及其成因新探》,《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①参见李亦园:《汉化、土著化或社会演化》,收录于《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7-368页。
    ②费孝通调查的广西花蓝瑶也是如此,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①参见阎云翔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①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②现在因为有的家庭有了摩托车、拖拉机,所以有了夫妻乘同一辆交通工具出行的现象。
    ③类似有费孝通的描述,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148页。
    ①参见裴宜理著:《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70-271页。
    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陆学艺:《内发的村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
    9.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王铭铭、潘忠党:《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7.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8.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段友文:《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中华书局,2007年版。
    23.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4.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周罗庚、夏禹龙、谢维俭:《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26.张军、王晓毅、王峰:《传统村庄的现代跨越》,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7.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9.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4.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年版。
    35.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6.金耀基著:《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英]杰西.洛佩兹、[英]约翰.斯科特著,允春喜译:《社会结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8.[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梁粤译:《安达曼岛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出版。
    41.[英]马凌诺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2.[英]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3.[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褚建芳、阎昌书、赵旭东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4.[英]埃德蒙.R.利奇著、杨春宇、周歆红译:《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5.[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6.[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日]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8.[美]彼特·布劳著,王春光、谢圣赞译:《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9.[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0.[美]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51.[美]黄宗智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52.[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遒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3.[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4.[美]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5.[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敬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56.[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58.[美]裴宜理著,池子华、刘平译:《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9.[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0.[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61.[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2.[加]朱爱岚著,胡玉坤译:《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3.[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4.[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5.[英]弗兰克.艾利思著,胡景北译:《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6.[英]特德.C.卢埃林著,朱论译:《政治人类学导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8.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69.贵州省从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从江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0.吴浩:《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71.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费孝通:《兄弟民族在贵州》,三联书店出版社,1951年版。
    73.吴大旬:《清朝治理侗族地区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74.梁聪:《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会的契约规范与秩序——以文斗苗寨契约文书为中心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5.欧潮泉、姜大谦:《侗族文化词典》,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76.石开忠:《侗族款组织及其变迁》,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77.刘锋、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崔海洋:《人与稻田——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传统生计研究》,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9.杨筑慧:《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杨筑慧:《中国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侗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82.吴秋林:《众神之域——贵州当代民族民间信仰文化调查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83.冯祖贻等:《侗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4.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85.敖曼:《计划生育“天下第一村”——探析占里侗寨数百年人口、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因》,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86.杨国仁、吴定国等:《侗族祖先哪里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7.杨国仁:《侗族坐夜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8.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89.杨通山等:《侗乡风情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90.傅安辉、余达忠:《九寨民俗:一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1.张世珊、杨昌嗣:《侗族文化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2.刘芝风:《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3.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94.罗康隆:《“桃源”深处一侗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5.罗康智、罗康隆:《传统文化中的生计策略——以侗族为案例》,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96.余未人:《走进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97.余达忠:《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98.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99.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100.张泽忠、吴鹏毅、胡宝华等:《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0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编印:《贵州省从江县丙梅区和平乡占里寨侗族社会经济、榕江县忠诚区车江乡侗族社会经济调查资料》,1964年5月。
    102. W.A.Havil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Orando Florida, Harcourt,1993.
    103. Howard, Michael: Contemporary Cultural Anthropology,4th Edition,Hp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3.
    104. Kutsche, Paul: Field Ethnography: A Manual for Doing CulturalAnthropology, Pretice-Hall, Inc.,1998.
    105. Lewellen, Ted C.: Political Anthropology: An Introduction, GreenwoodPublishing Group, Inc.,1992.
    106. Hammersley, Martyn: Ethnography: Principles in Practice, London,Rout-ledge,1995.
    108.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109.刘玉照:《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110.张一平:《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变》,《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111.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12.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和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113.张佩国:《整体生存伦理与民族志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114.石开忠:《新中国成立后五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15.吴大旬:《试论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的专制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16.周联合:《论保甲法的体制性腐败》,《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3期。
    117.张德美:《清代保甲制度的困境》,《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118.徐晓光:《仅隔一日立下的款碑——从从江高增与增冲款碑看侗族联合大款区“定约”活动》,《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119.刘小京:《略析当代浙南宗族械斗》,《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120.曹端波:《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分层与层级婚》,《思想战线》2008年第5期。
    121.郭宇宽:《大山深处的民间社会——对黔东南侗乡自治传统和寨老制度的田野考察》,《南风窗》2004年8月上半期。
    122.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123.刘宗碧:《从江占里侗族生育习俗的文化价值理念及其与汉族的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124.杨军昌、王希隆:《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期。
    125.杨军昌:《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论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26.曹端波:《侗族传统婚姻选择与社会控制》,《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127丁桂芳、黄彩文:《哈尼族奕车人离婚现象的人类学分析》,《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128.杨筑慧:《当代侗族择偶习俗的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29.洪钢:《历史上南方少数民族的性选择自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30.宫哲兵、宫步坦:《中国南方女性的奇风异俗及其成因新探》,《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31.潘艳勤:《布岱人的“弄桥”仪式与“不落夫家”——以中越边境的其逐屯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