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政策试点”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策试点”,是中国治理实践中所特有的一种政策测试与创新机制,具体类型包括各种形式的试点项目、试验区等。作为标识中国政策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关键词,“政策试点”是被运用得最为频繁的改革工具之一。在中国各个层级、各个地区里分布着大量各式各样的政策试点实践。中国政策实践中所广泛存在的“先行先试、典型示范、以点促面、点面结合、逐步推广”等特有词汇和术语亦是根源于此。“政策试点”以其特定的功能和鲜明的特质,给本土政策过程带上了中国风格的深刻印记,是中国改革事业的整个策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在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一项治理策略和方法论工具,“政策试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对治国理政经验进行不断总结和升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政策试点”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土地改革实践中的主动探索。在经历了各个历史阶段的不断洗礼之后,“政策试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被大规模地运用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了深深根植于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关键性机制。同时,伴随着这一演化过程,“政策试点”在发展主线、内容构成、作用方式、运行规范等方面亦产生了相应的规律性变化。
     “政策试点”发展至今天,其相关要素、主要特征已基本确定下来,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框架。在组成类型方面,可以将“政策试点”划分为两大类七小类:第一个大类型是试点项目,具体又可分为探索型试点、测试型试点和示范型试点等三个小类型;第二个大类型是试验区,具体又可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部省共建试验区、国务院部委指导建设的试验区、地方自建试验区等四个小类型。在运行过程方面,“政策试点”在实践操作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稳定的程序和自成系统的做法,可以将其归纳为“两阶段十环节”,它具体是指“先试先行”和“由点到面”这前后两个阶段,以及分别与之对应的选点、组织、设计、督导、宣传、评估以及部署、扩点、交流、总结等共计十个环节。而在这些一般性步骤及环节的背后,还可以进一步将“政策试点”运行过程的内在逻辑及其作用机制抽象为“吸纳—辐射”,其实质是在于强调将试验点的探索权限与上级政府及时有效的控制权限进行充分结合,这是隐含于“政策试点”技术性操作过程背后的精妙逻辑所在。
     从出现到发展至今,“政策试点”所展现出的生命力与活力,与其在各种治理实践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政策活动中所施展出的功能密不可分。这首先体现在“政策试点”对制度变迁及政策调整过程中的“内容供给”方面有着相应的贡献,即由于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在制度探索方面呈现出“要素整合”这一特点,而“政策试点”作为致力于实现“要素整合”的基础性方法论工具,需要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容支持。同时,“政策试点”还为确保整个过程稳步前行而提供了重要的“形式保障”,这具体包括控制改革风险、化解推行阻力、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成功几率等。
     “政策试点”的存在及演化是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综合而成,“均衡性治理”——即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的均衡性逻辑导向,则是这其中最为基础和根本的一个影响因素,是制约“政策试点”的深层次逻辑渊源。“均衡性治理”指的是中国国家治理的结构、功能及行为等诸方面都在不同程度地遵循着均衡性这一逻辑,基本实现形式则是通过确保“正式”的制度性模块与“准正式”的机制性模块这两大板块之间维持着动态的均衡性,并使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来优化治理模式,提高治理绩效。“均衡性治理”昭示着整个治理架构致力于在彼此相异的治理模块之间形成相互配合和补充,也即“制度性”、“实体性”要素集合与“准正式性或非正式性”、“软体性”要素集合之间的对立统一,使它们构成中国国家治理总体特征的一体两面。正是出于保持和维系这一均衡性的考虑,一系列对照于正式制度设置的“准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机制和工具应运而生,“政策试点”便是其中之一。“政策试点”以其特定的优势及作用形式,服从服务于这一治理导向。这一逻辑导向传递到了“政策试点”的内涵与外延等各个层面,并且随之带来了各种衍生性影响,包括政策时差、政策势差等。以这一逻辑认识为起点和基础,可以对未来“政策试点”的总体发展思路做出相应的考量。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shidian), whose types including different forms ofexperimental point programs and experimental areas, is a distinctive mechanismaiming at policy test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Chinese policy process. As thekeywords exist in Chinese policy process, especially exist in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opening-up,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is the most popular reforming methods andpolicy tools.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experimental practices in each level andvarious regions in China. Those special words and terms which widespread inChinese policy practice and process, such as the First Trial (xianshi xianxing), ModelDemonstration (dianxing shifan), Proceeding from Point to Surface (youdiandaomian), Integrating Point and Surface (dianmian jiehe) and Promoting Gradually(zhubu tuiguang), which are also come from the practices of policy experimentalpoint.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make policy adjustments and innovation practices inChina carry with a distinctive Chinese style through its own particular functions,which is the indispensable strategy in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up.
     As a strategy and tool originated in China,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is graduallydeveloping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and governmentsumming up governing experience.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can be traced back toCCP’s practices and explorations in the period of revolutionary war, especially in theperiod of land reforming. After experienced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policyexperimental point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which has became a key mechanism rooted in Chinapolicy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developmental path,content component, acting mode, operational quality along with the developingprocess of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Developing up to now,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isbasically formed. In the component typ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point programs (include exploration-oriented experimental point, testing-orientedexperimental point, demonstration-oriented experimental point) and experimentalareas (include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experimental area, experimentalarea built through the province-ministry cooperation, experimental area built underthe guidance of state council ministries, experimental area built by local governmentown).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has developed a completeset of relative stability procedures,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irst Trial(including6steps: selecting points, organizing, designing, supervising,propagandizing, appraising) and Proceeding from Point to Surface (including4steps:deploying, extending, exchanging, summarizing). And these procedures can befurther reduced to “absorption-radiation”, which emphasizes on the fully combiningthe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al points with the control of authority. That is the keypoint concerned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From be born up to now,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has showed prominentvitalit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functions in lots of policy practices, especiallyin the policy activities during reform and opening-up. Firstly, policy experimentalpoint provides corresponding contents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policy adjustment.Due to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presenting a characteristic of“elements integrated”, and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is a fundamental tool thatfocuses on providing corresponding contents for it. At the same time, policyexperimental point provides important protection for the whole transformationprocess with kinds of forms, which includes controling risk, dissolving the resistance,reducing the cost, raising the success rate.
     The emerging and developing of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is affected by manydifferent factors, and one of the most basic and fundamental factors is “balancedgovernance”, which is the logic influencing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Balancedgovernace, that is, the balance of Chinese governing system, which means in order toachieving the aims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governing performance, then maintainingthe balance between the form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the quasi-formal elements, and ensuring that they can play a joint role. Balanced governance shows it focusingon the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overning modules, that is, thecharacteristics of unities and opposites between form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thequasi-formal elements. Just for this aim, a series of quasi-formal and informalmechanisms and tools arise,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is one of them. Policyexperimental point conforms to the governing guiding with its particular advantagesand functions. This guide influences every aspect of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andalso brings kinds of derivative effects, including out of step and conflict originatedfrom policy differences. Basing on this argument, we can outlook the developmentdirection of policy experimental point.
引文
①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0页。
    ③《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9页。
    ④万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日报》,1986年7月31日。
    ①这些研究分支包括政策话语理论(discourse theory)、协商式决策(deliberative policymaking)、推论式政策分析(discursive policy inquiry)、参与式政策分析(participatory policy analysis)、全球公共政策网络(globalpublic policy network),等等。
    ①徐湘林:“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困境及其本土化出路”,《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1期。
    ①关于各种“领导小组”等政策协调机构在政策过程中的定位和作用,可参见拙作《中国“小组机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②郭巍青、岳经纶、涂峰:“2000—2010年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综述”,载《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10年卷》(白钢、史卫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①张宇:“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7期。
    ①Stephen Van Evera. Guide to Methods for Students of Political Scienc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p.97.
    ①Thomas G. Rawski.“Implications of China’s Reform Experience.”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4, December1995. Cao Yuanzheng, Qian Yingyi and Barry Weingast.“From Federalism,Chinese Style to Privatization, ChineseStyl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7(1),1999. Gérard Roland. Transition and Economics: Politics, Markets andFirm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2000. Qian Yingyi.“How Reform Worked in China.” in In Search ofProsperity: Analytic Narratives on Economic Growth, edited by D.Rodri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②Douglass C. Nort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0. Douglass C. North.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2005.
    ①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 Notes on the New Physics of Chinese Power. London: TheForeign Policy Centre, Spring2004.
    ②Barry Naughton.“Singularity and Replicability in China’s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Presentation at theAmerican Economics Association Meetings, San Francisco, CA, January3,2009.
    ①Sebastian Heilmann.“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 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Process.” The China Journal, No.59, January2008. Sebastian Heilmann.“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China’sEconomic Rise.” Studies of Comparative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43, No.1, Mar2008. SebastianHeilmann and Elizabeth J. Perry, eds. Mao's Invisible Han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韩博天:“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分级制政策试验”,《开放时代》,2008年第5期;韩博天:“中国异乎常规的政策制定过程:不确定情况下反复试验”,《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韩博天:“通过试验制定政策:中国独具特色的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②谢庆奎、燕继荣、赵成根:《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242页。
    ①吴幼喜:“改革试点方法分析”,《改革与战略》,1995年第4期。
    ②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3—354页。
    ③胡伟等:《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中国道路与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9—298页。
    ④胡宁生:“体制转轨阶段公共政策创新特点分析”,《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①张维为:“一个奇迹的剖析:中国模式及其意义”,《红旗文稿》,2011年第6期。
    ②朱秦:“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模式反思与制度选择”,《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③魏淑艳:《中国公共政策转移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9—251页。
    ①黄宗智:“跨越左右分歧:从实践历史来探寻改革”,《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
    ②“国家‘试验新区’之争”,《瞭望》,2007年第13期。
    ③吴幼喜:“改革试点方法分析”,《改革与战略》,1995年第4期。
    ④黄秀兰:“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试验”,《探索》,2000年第3期。
    ①张骏生主编:《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②刘钊、万松钱、黄战凤:“论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试点’方法”,《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张建伟:“变法模式与政治稳定性——中国经验及其法律经济学含义”,《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Sebastian Heilmann.“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 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Process.” The China Journal, No.59, January2008. Sebastian Heilmann.“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China’sEconomic Rise.” Studies of Comparative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43, No.1, Mar2008. SebastianHeilmann and Elizabeth J. Perry, eds. Mao's Invisible Han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韩博天:“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分级制政策试验”,《开放时代》,2008年第5期;韩博天:“中国异乎常规的政策制定过程:不确定情况下反复试验”,《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韩博天:“通过试验制定政策:中国独具特色的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①王绍光:“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王绍光:“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
    ①刘培伟:“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试验——中国改革‘实践’机制的一种新解释”,《开放时代》,2010年第4期。
    ②张建伟:“‘变法’模式与政治稳定性——中国经验及其法律经济学含义”,《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③黄秀兰:“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试验”,《探索》,2000年第3期。
    ④张骏生主编:《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①孔径源:“国家综改试验区:东中西互动格局形成”,《瞭望》,2008年第10期。
    ②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放导报》,2006年第2期;郝寿义、张换兆、赵军:“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理论模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郝寿义、张换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制度空间传导机制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张换兆、郝寿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与制度的空间演化分析”,《财经研究》,2007年第1期;李竹兰、郝寿义:“授权立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法律保障的需求”,《开放导报》,2007年第2期;郝寿义:“论综合配套改革的特征、路径与目标”,《开放导报》,2007年第6期;张换兆、郝寿义:“综合配套改革与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郝寿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义、政策设计和动力机制”,《城市》,2008年第6期;郝寿义:“综合配套改革机制研究”,《开放导报》,2008年第6期;蒋宁、郝寿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机制研究——‘委市会商’制度设计”,《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郝寿义主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③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的效应、形态与机理探索”,《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6期;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空间扩散机理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王家庭、季凯文:“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研究”,《城市》,2007年第9期;王家庭、季凯文:“我国开发区制度创新扩散的微观机理与实证分析”,《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王家庭、张换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的解释”,《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①吴幼喜:“改革试点方法分析”,《改革与战略》,1995年第4期。
    ②黄秀兰:“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试验”,《探索》,2000年第3期。
    ③徐湘林:“‘摸着石头过河’与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政策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张建伟:“‘变法’模式与政治稳定性——中国经验及其法律经济学含义”,《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②刘钊、万松钱、黄战凤:“论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试点’方法”,《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③冯栋、何建佳:“政策试验的要件构成及其优化对策”,《行政论坛》,2008年第1期。
    ①刘培伟:“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试验——中国改革‘实践’机制的一种新解释”,《开放时代》,2010年第4期。
    ②李竹兰:“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立法保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沈桂龙:“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政策法律协调问题研究”,《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④李燕、张颖春:“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经验探索与启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2期。
    ⑤黄秀兰:“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试验”,《探索》,2000年第3期。
    ①刘钊、万松钱、黄战凤:“论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试点’方法”,《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②冯栋、何建佳:“政策试验的要件构成及其优化对策”,《行政论坛》,2008年第1期。
    ①施红星、方志耕、阮爱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系统设计”,《开放导报》,2007年第2期。
    ②陈振明、李德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1期。
    ③肖金成:“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如何加快”,《人民论坛》,2008年第5期。
    ④李燕、张颖春:“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经验探索与启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2期。
    ①李竹兰:“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立法保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②沈桂龙:“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政策法律协调问题研究”,《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①当然,现实中经常也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某个地方或部门的创新成果被相关上级认为具有启发意义,由此将其“追认为”试点项目,并进行推广。
    ①Barry Naughton.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Cambridge, Mass.: MIT Press,2007, pp.
    406—408.
    ①当然,与“试点项目”相类似,“试验区”在现实中也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虽然原本是属于其他类型的特殊区域,如被相关上级认为具有启发意义,由此将其“追认为”试验区,并对其进行宣传和推广。
    ①参见[日]大岳秀夫:《政策过程》,傅禄永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
    ②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30页。
    ③徐湘林:“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①Walter Bagehot. The English Constit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②Thomas Woodrow Wilson. Congressional Government: 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 Mineola, N.Y.: DoverPublications,2006..
    ③Arthur Fisher Bentley.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A Study of Social Pressur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08.
    ④David B. Truman.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Politics Interest and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Alfred A. Knoof,1951.
    ⑤Gabriel A. Almond and G. Bingham Powell,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Boston: 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8.
    ①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2002、2008年;朱光磊:《中国政府与政治》,台湾扬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2010年。
    ②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③Charles E. Lindblom.“The 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19, No.2,1959.Charles E. Lindblom.“Still Muddling, Not Yet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39, No.6,1979.Charles E. Lindblom. Politics and Markets: The World’s Political-Economic System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7. Charles E. Lindblom and Edward J. Woodhouse.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3r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1993.
    ①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9页。
    ②胡伟等:《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中国道路与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4页。
    ①Everett M. Roger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3.
    ②Anelissa Lucas.“Public Policy Diffusion Research: Integrating Analytic Paradigms.” Science Communication4,1983.
    ③Adam J. Newmark.“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Policy Transfer and Diffusion.” 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Vol.
    19, No.2,2002.
    ④Jack L. Walker.“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mong the American St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3,1969.
    ⑤Jean-Robert, Tyran and Rupert, S.“The Diffusion of Policy Innovation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 No.15,2005.
    ⑥Virginia Gray.“Innovation in the States: A Diffusion Stud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7,1973.
    ⑦Lawrence A. Brown and Kevin R. Cox.“Empirical Regularities in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nals of the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61,1971.
    ⑧Anelissa Lucas.“Public Policy Diffusion Research: Integrating Analytic Paradigms.” Science Communication4,1983.
    ①Frances S. Berry and William D.Berry.“State Lottery Adoptions as Policy Innovations: An Event HistoryAnaly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4,1990. Frances Stokes Berry.“Sizing Up State PolicyInnovation Research.” Policy Studies Journal, Vol.22,1994.
    ②Michael Mintrom.“Policy Entrepreneurs and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Science, Vol.41,1997. Michael Mintrom and S. Vergari.“Policy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 Case ofState Education Reform.”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60,1998.
    ③Paul A. Sabatier,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2nd edi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2007.
    ①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24页。
    ②Kenneth Lieberthal and Mich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③王沪宁:“集分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协同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④Christine P.W. Wong.“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 The Paradox of Fiscal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28, December1991.
    ⑤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⑥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5年。
    ⑧Barry R. Weingast, Yingyi Qian and Gabriella Montinola.“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48, No.1, October1995.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Yasheng Huang.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during the Reform Er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②石康:“中央和地方的授权原则分析”,《财贸经济》,1996年第12期。
    ③谢志岿:“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需要两次分权———对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项新探索”,《江海学刊》,1998年第1期。
    ④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⑤Linda Chelan Li. Centre and Provinces: China1978-1993, Power as Non-Zero-Sum.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8.李芝兰:《跨越零和:思考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⑥徐斯勤:“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陆的财政制度与政策:财政单一议题范围内相关研究之评析”,《中国大陆研究》(台湾大学),1993年第2期。
    ⑦薄贵利:“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专刊。
    ⑧Zhao Hongwei. Political Regime of Contemporary China.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02.
    ⑨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⑩郑永年:“要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联合早报》(新加坡),2006年8月22日。
    11刘祖云:“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学海》,2007年第1期。
    12许成钢:“政治集权下的地方经济分权与中国改革”,《比较》,第36辑(吴敬琏主编,中信出版社,2008年)。
    13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周振超:“轴心辐射模式:一个制度性分权长期难以推行的解释框架”,《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3页。
    ②Leslie Lipson. The Great Issues of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1997.
    ①朱光磊:“政府过程的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①Daniel Lerner and Harold D. Lasswell. The Policy Science: Recent Development in Scope and Method. Stanford,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James Anderson.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 Praeger,1975. Gary D.Brewer and Peter Deleon. The Foundations of Policy Analysis. Monterey, C.A.: Brooks/Cole,1983. Charles Jon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Belmont, C.A.: Wadsworth,1984. Dennis Palumbo. Public Policy inAmerica: Government in Action. Orlando, F.L.: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4.
    ②John Kindon.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4. Paul A.Sabatier and Hanks C. Jenkins-Smith, ed. 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 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1993. Michael Howlett and M.Ramesh.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Policy Subsy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aul A. Sabatier,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2nd edi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2007.
    ①Sebastian Heilmann.“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 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Process.” The China Journal, No.59, January2008. Sebastian Heilmann and Elizabeth J. Perry, eds. Mao'sInvisible Han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2011.
    ①刘宝联:“从后田暴动到金沙分田——邓子恢早期土地革命实践”,《炎黄纵横》,2007年第10期。
    ①《邓子恢传》,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0—9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0页。
    ①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第70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7页。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03页。
    ④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第704—706页。
    ⑤Sebastian Heilmann.“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 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Process.” The China Journal, No.59, January2008.
    ①李雪峰:《李雪峰回忆录——太行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第105—107页。
    ①参见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二、三、四、五卷),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994、1994、2000年。
    ①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五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
    ②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五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3页。
    ③David Goodman. Deng 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 Political Biography. London: Routledge,1994,pp.41-45.
    ①“老区”是指日本投降以前的解放区,“半老区”是指日本投降至全国大反攻时解放的地区,“新区”是指解放战争进入反攻后开辟的地区。
    ②参见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辑1945-194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①《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3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8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①周恩来:“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51年11月3日。
    ②刘子久:“论试点”,《学习》,1953年第10期。
    ③“典型试验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人民日报》社论,1963年9月20日。
    ①“典型试验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人民日报》社论,1963年9月20日。
    ②根据德国学者韩博天(Sebastian Heilmann)和库福斯(Peter Kuhfus)的研究,在20世纪30至40年代期间,苏联所进行的地方小规模试验中偶尔使用过类似于“试点”的词汇——“实验点”(опытный пункт),但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就不再使用了;在中国,“试点”一词最早出现在东北地区的相关工作中。参见Sebastian Heilmann.“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 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Process.” The China Journal, No.59, January2008.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0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374页。
    ④《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9页。
    ①万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日报》,1986年7月31日。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0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⑥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0页。
    ①钟坚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1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41—1242页。
    ①谷牧:“关于经济特区建设和沿海十四个城市进一步开放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1985年1月17日。
    ②谷牧:“关于经济特区建设和沿海十四个城市进一步开放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1985年1月17日。
    ①王仕元主编:《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改革出版社,1994年,第30页。
    ①王辉:《渐进革命:震荡世界的中国改革之路》,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第25—28页、第94—9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0页。
    ①朱光磊、于丹:“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新阶段——对中国政府转变职能过程的回顾与展望”,《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6期。
    ①钟坚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92—493页。
    ①《国务院公办厅关于印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02号),2008年7月15日。
    ①国家体改委生产司编:《如何制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方案》,改革出版社,1995年,第25—31页。
    ①Elizabeth J. Perry.“Studying Chinese Politics: Farewell to Revolution?” The China Journal, No.57, January2007.
    ①“国务院同意部分城市进行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新华社北京2011年1月27日电。
    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就房产税改革试点答记者问”,新华社北京2011年1月27日电。
    ①“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新华社北京2011年10月26日电。
    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公布”,新华社北京2011年11月17日电。
    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答记者问”,新华社北京2011年11月17日电。
    ①“重庆以重点区域示范推动统筹城乡改革成效初显”,新华社重庆2011年6月30日电。
    ②《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5﹞2199号),2005年10月27日。
    ①《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3420号),2007年12月
    13日。
    ②《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试点示范作用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贡献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1158号),2010年5月28日。
    ①Barry Naughton.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Cambridge, Mass.: MIT Press,2007, pp.
    406—408.
    ②“顺应新形势办出新特色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作用”,《人民日报》,2005年9月20日。
    ①“综改试验区5年路线图:尚未结束的中国式放权之路”,《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8月16日。
    ①“我国基本形成东中西部互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格局”,新华社上海2010年6月21日电。
    ①孔泾源:“国家综改试验区:东中西互动格局初成”,《瞭望》,2008年第10期。
    ②“综改试验区5年路线图:尚未结束的中国式放权之路”,《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8月16日。
    ③“综改试验区审批闸门收紧地方项目变脸”,《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7月5日。
    ①“教育部与重庆市将共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试验区”,新华社重庆2008年7月24日电。
    ②“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新华社武汉2008年8月4日电。
    ①“教育部与地震灾区成都市共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新华社成都2009年4月5日电。
    ②“教育部与湖南省共建长株潭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湖南日报》,2009年8月17日。
    ③“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新华社北京2010年3月3日电。
    ①“教育部与天津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人民网天津2005年8月19日电。
    ②“教育部与四川省签共建职教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13日。
    ①“河南省教育部共建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20日。
    ②“广西设立全国首个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新华社广西2009年3月12日电。
    ①“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将建立”,新华社北京2009年3月12日电。
    ②“教育部贵州共建毕节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新华社北京2010年3月4日电。
    ①“教育部与江苏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31日。
    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天津共建以创业带动就业试验区”,新华社天津2008年12月27日电。
    ①“重庆成为我国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改革试验区”,新华社重庆2008年8月10日电。
    ②“水利部与重庆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中国水利报》,2008年3月
    14日。
    ③“卫生部与重庆共建统筹城乡卫生发展试验区”,新华社北京2008年10月10日电。
    ②“综改试验区5年路线图:尚未结束的中国式放权之路”,《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8月16日。
    ③“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政府网,2012年3月28日。
    ④“周小川行长率中国人民银行调研组赴浙江温州开展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调研”,中国人民银行网,2012年4月10日。
    ①《教育部关于确定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01〕5号),2001年11月5日。
    ②《教育部关于确定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01〕5号),2001年11月5日。
    ③《教育部关于确定第二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通知》(教职成〔2003〕7号),2003年12月15日。
    ④《教育部关于确定第三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通知》(教职成〔2006〕10号),2006年7月16日。
    ⑤《教育部关于重新公布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09〕4号),2009年8月2日。
    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国科发社字﹝2007﹞112号),2007年3月20日。
    ①有关于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资料,这里主要参考了“我国农村政策决策机制分析”(邱爱军、孟育建著,载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和“先行一步——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等文章(陈枫著,载于中国开发区综览编委会所编《中国开发区综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年,第124—132页)以及《农村改革的反思》一书(史啸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中的相关内容。
    ②《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中发〔1987〕5号),1987年1月22日。
    ①《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1〕65号),1991年10月11日。
    ②《关于印发<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农政发〔2010〕3号),2010年11月17日。
    ②“综改试验区5年路线图:尚未结束的中国式放权之路”,《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8月16日。
    ③《教育部关于重新公布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09〕4号),2009年8月2日。
    ①“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新华社北京2010年12月5日电。
    ①《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3号),2004年1月13日。
    ②“申新闸门暂落国家综改区布局初定”,《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2月14日。
    ①关于各种“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在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详细情况,可参见拙作《中国“小组机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①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2010年10月24日。
    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编制要求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5〕2441号),2005年11月14日。
    ②“中国首次成立国家教育咨询机构推进教育改革”,新华社北京2010年11月18日电。
    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评估工作的通知》(卫办农卫发〔2006〕51号),2006年
    3月23日。
    ②“卫生部通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评估工作”,新华社北京2006年9月27日电。
    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2010年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7号),2010年4月19日。
    ①“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经验交流会在沈阳举行”,新华社沈阳2008年9月2日电;“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新华社南京2009年8月14日电。
    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级政府做出选择的动机和标准,并不在本研究的讨论范围之内,此处只描述上级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
    ①“安徽铜陵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有望全国推广”,《京华时报》,2011年9月5日。
    ①“重庆土改实验推倒重来”,《南风窗》,2008年23期。
    ①“翼城人口特区一个县尘封25年的二胎试验”,《南方周末》,2010年10月14日。
    ①Barry Naughton.“Singularity and Replicability in China’s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Presentation at theAmerican Economics Association Meetings, San Francisco, CA, January3,2009.
    ②Sebastian Heilmann.“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 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Process.” The China Journal, No.59, January2008. Sebastian Heilmann.“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China’sEconomic Rise.” Studies of Comparative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43, No.1, Mar2008. SebastianHeilmann and Elizabeth J. Perry, eds. Mao's Invisible Han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①“改革?违法?安徽宣城试点农房流转调查”,《东方早报》,2008年7月24日。
    ①王绍光:“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②David L. Shambaugh.“Introduction: The Evolving and Eclectic.” in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DavidShambaugh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1-14. David Shambaugh. China's CommunistParty: Atrophy and Adap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 p.181.
    ①马德普:“渐进性、自主性与强政府——分析中国改革模式的政治视角”,《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①Sebastian Heilmann.“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China’s Economic Rise.” Studies of Comparativeand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43, No.1, Mar2008.
    ②邹东涛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
    356页。
    ①王绍光:“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
    ①石磊、张翼、寇宗来:“演进中的‘中国模式’:战略、机制与架构”,《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①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七五”时期卫生改革提要》,1989年2月14日。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1997年1月15日。
    ①徐湘林:“摸着石头过河与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政策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②“立足国情循序渐进”,《人民日报》,2012年4月5日。
    ①马德普:“渐进性、自主性与强政府——分析中国改革模式的政治视角”,《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②Zhou Xueguang.“The Cost of Centralization in China.” Modern China Studies, Vol.41, No.2,1994.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8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5—156页。
    ②徐湘林:“摸着石头过河与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政策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谷牧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①王绍光:“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
    ②Kang Chen, Gary H. Jefferson and Inderji Singh.“Lessons from China’s Economic Reform”, Journal ofComparative Economics,1992, Vol.16, No.2.
    ③《谷牧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2—403页。
    ①田培炎:“公务员制度试点的回顾与反思”,《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①“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2008年12月18日电。
    ②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①Sebastian Heilmann and Elizabeth J. Perry, eds. Mao's Invisible Han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Governance i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②Andre Laliberte and Narc Lanteigne. The Chinese Party-state in the21th Century: An Adaptation andReinvention of Legitimacy. New York: Routledge,2004.
    ①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0页。
    ①周望:《中国“小组机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7—208页。
    ①Nassim Taleb. The Black Swan: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London:Penguin.2008.
    ①林毅夫、蔡昉、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答记者问”,新华社北京2011年11月17日电。
    ①张建伟:“‘变法’模式与政治稳定性——中国经验及其法律经济学含义”,《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夏波光:“社保初期改革:摸‘试点’过河——访原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局长傅华中”,《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第12期。
    ②张建伟:“‘变法’模式与政治稳定性—中国经验及其法律经济学含义”,《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政协委员强烈反对征房产税请政府给宪法留面子”,《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月26日。
    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就房产税改革试点答记者问”,新华社北京2011年1月27日电。
    ①党国英:“改革试点要法制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9期。
    ①“省直管县改革出现‘疲劳症’”,《南方周末》,2012年2月2日。
    ②“国土部清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部分试点已被叫停”,经济观察网,2011年8月23日。
    ①聂辉华:“对中国深层次改革的思考:不完全契约的视角”,《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1期。
    ①“‘试验策略’的变与不变”,《人民日报》,2007年6月27日。
    1.《陈云年谱》(上、中、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2.《陈云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邓小平年谱》(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
    7.《邓子恢传》,人民出版社,1996年。
    8.《谷牧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9.《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万里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
    14.白钢、史卫民主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10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16.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20.樊纲:《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1.改革开放三十年编写组:《改革开放三十年——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22.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23.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良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若干历史经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24.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试点组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验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25.国家体改委办公厅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件汇编》,改革出版社,1990年。
    26.国家体改委生产司编:《如何制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方案》,改革出版社,1995年。
    27.郝寿义主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
    28.胡鞍钢、胡联合:《转型与稳定:中国如何长治久安》,人民出版社,2005年。
    29.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30.胡伟等:《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中国道路与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1.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32.李雪峰:《李雪峰回忆录——太行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
    33.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年。
    34.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5.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
    36.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37.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8.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9.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二、三、四、五卷),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994、1994、2000年。
    40.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1.王辉:《渐进革命:震荡世界的中国改革之路》,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
    42.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43.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44.王绍光:《分权的底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
    45.王仕元主编:《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改革出版社,1994年。
    46.魏淑艳:《中国公共政策转移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47.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5年。
    48.谢庆奎、燕继荣、赵成根:《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49.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0.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与政策过程》,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
    51.徐湘林:《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中信出版社,2004年。
    52.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3.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4.姚洋:《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2008年。
    55.于光远、杜润生:《改革忆事》,人民出版社,2009年。
    56.俞可平、倪元铬编著:《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57.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8.张金马主编:《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59.张骏生主编:《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60.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61.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62.郑新立主编:《现代政策研究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63.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6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人民出版社,2009年。
    6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全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
    6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
    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1986、1988年。
    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年。
    6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年。
    7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1991、1991、1993年。
    7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1996、1997、1999年。
    7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2000、2001、2003年。
    7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74.中国共产党编年史编委会编:《中国共产党编年史》(全12册),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75.中国开发区综览编委会:《中国开发区综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年。
    76.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
    77.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辑1945—194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7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八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7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80.钟坚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81.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2.周望:《中国“小组机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83.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84.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85.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6.邹东涛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87.邹东涛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88.[美]邹党:《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年。
    89.[日]大岳秀夫:《政策过程》,傅禄永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
    1.薄贵利:“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专刊。
    2.蔡禾:“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开放时代》2012年第2期。
    3.曹正汉:“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4.陈庆云、鄞益奋:“西方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进展”,《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陈振明、李德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1期。
    6.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7.陈振明:“21世纪中国政策科学的研究方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8.陈振明:“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9.陈振明:“政策科学的起源与政策研究的意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10.党国英:“改革试点要法制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9期。
    11.邓正来:“‘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2.丁煌、定明捷:“国外政策执行理论前沿评述”,《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1期。
    13.丁煌:“发展中的中国政策科学——我国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的回眸与展望”,《管理世界》,2003年第2期。
    14.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15.冯栋、何建佳:“政策试验的要件构成及其优化对策”,《行政论坛》,2008年第1期。
    16.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
    17.冯仕政:“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开放时代》2011年第1期。
    18.干咏昕:“政策学习:理解政策变迁的新视角”,《东岳论丛》,2010年第9期。
    19.韩博天:“通过试验制定政策:中国独具特色的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3期。
    20.韩博天:“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分级制政策试验”,《开放时代》,2008年第5期。
    21.韩博天:“中国异乎常规的政策制定过程:不确定情况下反复试验”,《开放时代》,
    22.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放导报》,2006年第2期。
    23.郝寿义、张换兆、赵军:“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理论模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4.郝寿义、张换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制度空间传导机制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5.郝寿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义、政策设计和动力机制”,《城市》,2008年第6期。
    26.郝寿义:“论综合配套改革的特征、路径与目标”,《开放导报》,2007年第6期。
    27.郝寿义:“综合配套改革机制研究”,《开放导报》,2008年第6期。
    28.贺东航、孔繁斌:“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29.胡鞍钢:“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人民论坛》,2012年第9期。
    30.胡宁生:“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创新模式研究”,《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
    31.胡宁生:“体制转轨阶段公共政策创新特点分析”,《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32.胡宁生:“中国社会转型中战略变迁的公共政策学解释——西方公共政策非线性过程理论的中国应用”,《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33.胡象明:“政策科学的中国化与理论创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4.黄秀兰:“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试验”,《探索》,2000年第3期。
    35.黄宗智:“跨越左右分歧:从实践历史来探寻改革”,《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
    36.黄宗智:“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37.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8.黄宗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开放时代》,2012年第1期。
    39.蒋宁、郝寿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机制研究——‘委市会商’制度设计”,《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
    40.孔径源:“国家综改试验区:东中西互动格局形成”,《瞭望》,2008年第10期。
    41.李燕、张颖春:“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经验探索与启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2期。
    42.李芝兰:《跨越零和:思考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3.李竹兰、郝寿义:“授权立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法律保障的需求”,《开放导报》,2007年第2期。
    44.李竹兰:“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立法保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5.林尚立:“社会科学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经验的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46.林尚立:“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三十年政治发展的反思”,《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1期。
    47.刘宝联:“从后田暴动到金沙分田——邓子恢早期土地革命实践”,《炎黄纵横》,2007年第10期。
    48.刘培伟:“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试验——中国改革‘实践’机制的一种新解释”,《开放时代》,2010年第4期。
    49.刘晓鹏:“‘试验策略’的变与不变”,《人民日报》,2007年6月27日。
    50.刘钊、万松钱、黄战凤:“论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试点’方法”,《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51.刘子久:“论试点”,《学习》,1953年第10期。
    52.刘祖云:“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学海》,2007年第1期。
    53.马德普:“渐进性、自主性与强政府——分析中国改革模式的政治视角”,《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54.聂辉华:“对中国深层次改革的思考:不完全契约的视角”,《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1期。
    55.聂辉华:“中国改革:从摸石头过河到架桥过河”,《炎黄春秋》,2011年第11期。
    56.彭志国:“从理性、权力到官僚政治视角的转变——对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研究的述评”,《理论探讨》,2005年第2期。
    57.渠敬东:“坚持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学科视角,处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问题”,《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8.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59.人民日报评论部:“立足国情循序渐进”,《人民日报》,2012年4月5日。
    60.社论:“典型试验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人民日报》,1963年9月20日。
    61.沈承诚:“地方政府伪创新的机理探究及反伪举措——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考量”,《理论探讨》,2006年第2期。
    62.沈桂龙:“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政策法律协调问题研究”,《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63.沈士光:“‘试点政治’为改革探路”,《学习时报》,2011年5月30日。
    64.施红星、方志耕、阮爱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系统设计”,《开放导报》,2007年第2期。
    65.石康:“中央和地方的授权原则分析”,《财贸经济》,1996年第12期。
    66.石磊、张翼、寇宗来:“演进中的‘中国模式’:战略、机制与架构”,《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67.宋卫清:“国家间公共政策的转移——概念、研究态势和理论”,《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4期。
    68.万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日报》,1986年7月31日。
    69.王沪宁:“集分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协同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70.王家庭、季凯文:“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研究”,《城市》,2007年第9期。
    71.王家庭、季凯文:“我国开发区制度创新扩散的微观机理与实证分析”,《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
    72.王家庭、张换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的解释”,《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73.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空间扩散机理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74.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的效应、形态与机理探索”,《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6期。
    75.王骚:“动态均衡视角下的政策变迁规律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4期。
    76.王绍光:“不应淡忘的公共决策参与模式:群众路线”,《民主与科学》,2010年第1期。
    77.王绍光:“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
    78.王绍光:“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79.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80.吴幼喜:“改革试点方法分析”,《改革与战略》,1995年第4期。
    81.肖金成:“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如何加快”,《人民论坛》,2008年第5期。
    82.萧功秦:“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转型体制”,《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
    83.萧功秦:“从转型政治学看三十年中国变革”,《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5期。
    84.谢志岿:“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需要两次分权———对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项新探索”,《江海学刊》,1998年第1期。
    85.徐斯勤:“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陆的财政制度与政策:财政单一议题范围内相关研究之评析”,《中国大陆研究》(台湾大学),1993年第2期。
    86.徐湘林:“‘摸着石头过河’与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政策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87.徐湘林:“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88.徐湘林:“改革战略与中国奇迹——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研究述评”,《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6期。
    89.徐湘林:“公共政策研究基本问题与方法探讨”,《新视野》,2003年第6期。
    90.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91.徐湘林:“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困境及其本土化出路”,《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1期。
    92.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93.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94.许成钢:“政治集权下的地方经济分权与中国改革”,《比较》,第36辑(吴敬琏主编,中信出版社,2008年)。
    95.薛澜、陈玲:“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西方学者的视角及其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
    96.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97.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98.贠杰:“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现状分析”,《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1期。
    99.张换兆、郝寿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与制度的空间演化分析”,《财经研究》,2007年第1期。
    100.张换兆、郝寿义:“综合配套改革与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01.张建伟:“‘变法’模式与政治稳定性——中国经验及其法律经济学含义”,《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02.张军:“中国的渐进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经济学家》,1996年第3期。
    103.张维为:“一个奇迹的剖析:中国模式及其意义”,《红旗文稿》,2011年第6期。
    104.张宇:“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7期。
    105.郑永年:“要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联合早报》,2006年8月22日。
    106.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07.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08.周其仁:“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做对了什么’”,中国改革论坛,2012年4月5日。
    109.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110.周业安:“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与绩效研究的批判性回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11.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112.周振超:“轴心辐射模式:一个制度性分权长期难以推行的解释框架”,《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
    113.朱德米:“公共政策扩散、政策转移与政策网络——整合性分析框架的构建”,《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14.朱光磊、于丹:“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新阶段——对中国政府转变职能过程的回顾与展望”,《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6期。
    115.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6.朱光磊:“政府过程的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17.朱秦:“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模式反思与制度选择”,《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18.朱旭峰:“中国政策过程:国家、政府与社会——专栏导语”,《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4期。
    119.朱旭峰、王海渊:“国际组织在政策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以UNDP参与中国小额信贷政策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
    120.朱亚鹏:“政策创新与政策扩散研究述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 Almond, Gabriel A. and G. Bingham Powell,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Process and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8.
    2. Anderson, James E.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 Praeger,1975.
    3. Anderson, James E.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Boston: WadsworthPublishing Co Inc.,2010.
    4. Ann Florini, Hairong Lai and Yeling Tan. China Experiments: From LocalInnovations to National Refor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2.
    5. Babbie, Earl.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WadsworthPublishing,2009.
    6. Bagehot, Walter. The English Constit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 Bennett, Colin J. and Michael Howlett.“The Lessons of Learning: ReconcilingTheories of Policy Learning and Policy Change.” Policy Sciences, Vol.25,Number3,1992.
    8. Benson, David and Andrew Jordan.“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PolicyTransfer Research? Dolowitz and Marsh Revisited.”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9, Issue3,2011.
    9. Bentley, Arthur F.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A Study of Social Pressure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08.
    10. Berry, Frances S.“Sizing Up State Policy Innovation Research.” Policy StudiesJournal, Vol.22,1994.
    11. Berry, Frances S. and William D.Berry.“State Lottery Adoptions as PolicyInnovations: 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4,1990.
    12. Bramall, Chris.“Out of Darkness: Chinese Transition Paths.” Modern China, Vol.36, No.4, July2009.
    13. Brewer, Gary D. and Peter Deleon. The Foundations of Policy Analysis.Monterey, CA: Brooks/Cole,1983.
    14. Brown, Lawrence A. and Kevin R. Cox.“Empirical Regularities in the Diffusionof Innov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61,1971.
    15. Cao, Yuanzheng, Qian Yingyi and Barry Weingast.“From Federalism, ChineseStyle to Privatization, Chinese Styl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7(1),1999.
    16. Chen Kang, Gary H. Jefferson and Inderji Singh.“Lessons from China’sEconomic Reform.”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16, No.2,1992.
    17. Chung, J. H.“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A Mid-Term Appraisal.” The China Quarterly, Vol.142, No.2,1999.
    18. Corne, Peter Howard.“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e PRC.” The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50, No.2,2002.
    19. Crane, George 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Inc.,1990.
    20. Dolowitz, David and David Marsh.“Who Learns What from Whom: a Review ofthe Policy Transfer Literature.” Political Studies, Vol.44, Issue2, June1996.
    21. Dolowitz, David P. and David Marsh.“Learning from Abroad: The Role ofPolicy Transfer in Contemporary Policy-Making.” Governance, Vol.13, Issue1,January2000.
    22. Dror, Yehezkel. Policymaking under Adversity.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Books,1986.
    23. Dunn, William N. and Rita Mae Kelly, eds. Advances in Policy Studies Since1950(Vol.10of Policy Studies Review Annual). New Brunswick, N.J.:Transaction Books,1992.
    24. Dye, Thomas R.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6th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Inc.,1987.
    25. Dye, Thomas R.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Education, Inc.,2008.
    26. Easton, David.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79.
    27. Evans, Mark and Jonathan Davies.“Understanding Policy Transfer: AMulti-Level,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77,Issue2, Summer1999.
    28. Evera, Stephen Van. Guide to Methods for Students of Political Science. Ithaca,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29. Fewsmith, Joseph. Dilemmas of Reform in China: Political Conflict andEconomic Debate. New York: M. E. Sharpe,1994.
    30. Fuglister, Katharina.“Where does Learning Take Place? The Role of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in Policy Diffusion.” European Journal ofPolitical Research, Vol.51, Issue3, May2012.
    31. Gilardi, Fabrizio.“Who Learns from What in Policy Diffusion Processe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54, Issue3, July2010.
    32. Goodin, Robert E.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 eds. A New Handbook of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3. Goodman, David. Deng 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 PoliticalBiography. London: Routledge,1994.
    34. Goodnow, Frank Johnson.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A Study in Government.New York: Macmillan Co.,1900.
    35. Gray, Virginia.“Innovation in the States: A Diffusion Study.” American PoliticalScience Review, Vol.67,1973.
    36. Heilmann, Sebastian and Elizabeth J. Perry, eds. Mao's Invisible Hand: The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 Chin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37. Heilmann, Sebastian.“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 The Origins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 Process.” The China Journal, No.59, January2008.
    38. Heilmann, Sebastian.“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China’s Economic Rise.”Studies of Comparative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43, No.1, Mar2008.
    39. Hill, Michael and Christopher Ham. The Policy Process in the Modern State.New York: Prentice Hall,1997.
    40. Howlett, Michael and M.Ramesh.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Policy Subsy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1. Huang, Yasheng.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Political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2. James, Oliver and Martin Lodge.“The Limitations of ‘Policy Transfer’ and‘Lesson Drawing’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1,Issue2, April2003.
    43. Jones, Charl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Belmont, Calif:Wadsworth,1984.
    44. Jude, Howell China Opens Its Doors: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Transition.Hertfordshire: Wheatsheaf Publishing Co.,1993.
    45. Kasper, Wolfgang and Manfred E. Streit.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Social Orderand Public Policy.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1998.
    46. Kelman, Steven. Making Public Policy: A Hopeful View of American Government.New York: Basic Books,1987.
    47. Kindon, John.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and Company,1984.
    48. Kruschke, Earl R. and Byron M. Jackson. Santa Barbara. The Public PolicyDictionary. CA.: ABC-Clio,1987.
    49. Laliberte, Andre and Narc Lanteigne. The Chinese Party-state in the21thCentury: An Adaptation and Reinvention of Legitimacy. New York: Routledge,2004.
    50. Lampton, David M.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51. Landsberg, M. Hart.“The Chinese Reform Experience: A Critical Assessment.”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Vol.43, No.1,2011.
    52. Lasswell, Harold D. A Pre-view of Policy Sciences. New York: American Elsevier,1971.
    53. Lerner, Daniel and Harold D. Lasswell. The Policy Science: Recent Developmentin Scope and Method.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54. Li, Linda Chelan. Centre and Provinces: China1978-1993, Power asNon-Zero-Su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5. Lieberthal, Kenneth and David M. Lampton, eds.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92.
    56. Lieberthal, Kenn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57. Lieberthal, Kenneth. 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NewYork: W.W.Norton&Company, Inc.,1995.
    58. Lindblom, Charles E.“Still Muddling, Not Yet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Review, Vol.39, No.6,1979.
    59. Lindblom, Charles E.“The 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 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19, No.2,1959.
    60. Lindblom, Charles E. and Edward J. Woodhouse.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3rd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1993.
    61. Lindblom, Charles E. Politics and Markets: The World’s Political-EconomicSystems. New York: Basic Books,1977.
    62. Lipson, Leslie. The Great Issues of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1997.
    63. Litwack, John M. and Yingyi Qian.“Balanced or Unbalanced Development:Special Economic Zones as Catalysts for Transi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Economics, Vol.26, No.1,1998.
    64. Lucas, Anelissa.“Public Policy Diffusion Research: Integrating AnalyticParadigms.” Science Communication, No.4,1983.
    65. MacFarquhar, Roderick and John K, 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China Vol.14: The People’s Republic, Part1: 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China1949–196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6. MacFarquhar, Roderick and John K, 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China, Vol.15: The People’s Republic, Part2: Revolutions within the Chineserevolution,1966–198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67.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Politics of China: The Eras of Mao and Deng.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68. Mertha, A. C.“China’s ‘Soft’ Centralization: Shifting Tiao/Kuai AuthorityRe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184, No.4,2005.
    69. Mintrom, Michael and S. Vergari.“Policy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Diffusion:the Case of State Education Reform.”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60,1998.
    70. Mintrom, Michael.“Policy Entrepreneurs and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41,1997.
    71. Mytelka, Lynn K. and Keith Smith.“Policy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Theory: anInteractive and Co-evolving Process.” Research Policy, Vol.31, Issues8–9,December2002.
    72. Nagel, Stuart S. ed. Encyclopedia of Policy Studies. New York: M. Dekker,1994.
    73. Nagel, Stuart S. Policy Studies: Integration and Evaluation. 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8.
    74. Naughton, Barry J.“Singularity and Replicability in China’s DevelopmentalExperience.” presentation at the American Economics Association Meetings, SanFrancisco, CA, January3,2009.
    75. Naughton, Barry J.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1978-199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76. Naughton, Barry J.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Cambridge,Mass.: MIT Press.2007.
    77. Newmark, Adam J.“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Policy Transfer and Diffusion.”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Vol.19, No.2,2002.
    78. North, Douglass C.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79. Palumbo, Dennis. Public Policy in America: Government in Action. Orlando, F.L.: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4.
    80. Parsons, Wayne. Public polic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policy analysis. London: Edward Elgar,1995.
    81. Perry, Elizabeth J.“Studying Chinese Politics: Farewell to Revolution?” TheChina Journal, No.57, January2007.
    82. Qian, Yingyi.“How Reform Worked in China.” In In Search of Prosperity:Analytic Narratives on Economic Growth, edited by D.Rodrik.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83. Ramo, Joshua Cooper. The Beijing Consensus: Notes on the New Physics ofChinese Power.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Spring2004.
    84. Rawski, Thomas G.“Implications of China’s Reform Experience.” The ChinaQuarterly, No.144, December1995.
    85. Rogers, Everett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4th edition). New York: The FreePress,1995.
    86. Roland, Gérard Transition and Economics: Politics, Markets and Firms.Cambridge, Mass.: MIT Press,2000.
    87. Sabatier, Paul A. and Hanks C. Jenkins-Smith, eds. Policy Change andLearning: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1993.
    88. Sabatier, Paul A.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2nd edition).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2007.
    89. Saich, Tony.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 Palgrave PublishersLtd.,2001.
    90. Shambaugh, David e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0.
    91. Shambaugh, David. China's Communist Party: Atrophy and Adaptation.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
    92. Shipan, Charles R. and Craig Volden.“The Mechanisms of Policy Diffusion.”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52, Issue4, October2008.
    93. 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94. Stone, Diane.“Learning Lessons and Transferring Policy across Time, Space andDisciplines.” Politics, Vol.19, Issue1, February1999.
    95. Stone, Diane.“Non-Governmental Policy Transfer: The Strategies ofIndependent Policy Institutes.” Governance, Vol.13, Issue1, January2000.
    96. Taleb, Nassim. The Black Swan: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London:Penguin.2008.
    97. Townsend, James R. and Brantly Womack. Politics in China. Boston: 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6.
    98. Truman, David B.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Politics Interest and PublicOpinion. New York: Alfred A. Knoof,1951.
    99. Tyran, Jean-Robert and Rupert Sausgruber.“The Diffusion of Policy Innovation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 No.15,
    2005.
    100. Valente, Thomas W.“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nd Policy Decision-Making.”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43, Issue1, March1993.
    101. Vogel, Ezra F.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Cambridge,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2011.
    102. Vogel, Ezra F. One Step Ahead in China: Guangdong under Reform.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03. Walker, Jack L.“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mong the American State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3,1969.
    104. Weingast, Barry R., Yingyi Qian and Gabriella Montinola.“Federalism, Chinese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Vol.48, No.1, October1995.
    105. Wilson, Thomas Woodrow. Congressional Government: A Study in AmericanPolitics. Mineola, N.Y.: Dover Publications,2006.
    106. Wolman, Harold and Ed Page.“Policy Transfer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AnInformation–Theory Approach.” Governance, Vol.15, Issue4, October2002.
    107. Wong, Christine P.W.“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 TheParado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No.128, December1991.
    108.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London: Sage,2009.
    109. Zhao, Hongwei. Political Regime of Contemporary China.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02.
    110. Zhou, Xueguang.“The Cost of Centralization in China.” Modern China Studies,Vol.41, No.2,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