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角度全面回顾总结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背景、历程、内容、成就、影响及启示。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为指导的“一条线”外交战略已显现出越加明显的局限性,因为它的理论思维模式还是产生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二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忽略了战后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对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时代性质的判定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过度夸大了世界战争的危险,强调了战争的紧迫性,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加以调整。
     从外交战略调整的背景和历程看,进入198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客观上要求调整中国外交战略,改变20世纪70年代的联美反苏的“一条线”战略。在国内,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这就需要外交工作的积极配合,为新时期的战略任务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在国际上,苏联由于陷入阿富汗战场,内外交困,国力下降,在与美国争霸世界中力不从心,被迫调整内外政策;美国则反守为攻,咄咄逼人。在这种新的国际形势下,继续联美反苏,显然不利于国际战略力量平衡,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同时,在主观上,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国以来的对外战略进行了认真深刻的反思,对世情、国情的把握越来越熟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越来越成功。这些国际、国内,主观、客观等多种因素推动了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外交理念的创新,具体又包括时代观、结盟观、开放观、外交目标、外交原则、领土冲突解决等方面。这个层面的调整最为深刻,影响也更加持久;二是在新外交理念指导下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的调整,具体又包括:中国调整了对美国、苏联、日本、欧共体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与苏联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美国适当拉开了距离,不再搞战略关系,中国还调整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与发展中国国家的关系,与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关系。总而言之,这次调整是全方位的、多领域的。
     1980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取得了重大成就。首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次外交战略调整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使中国得以成功应对80年代末国内风波造成的对中国国际处境的不利影响和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的国际形势动荡,迅速适应了冷战结束所带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从而推进了中国外交在后冷战时期继续顺利作为、继续顺利发展。
     1980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对当前和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对外战略的制定具有诸多有益启示。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实践,不墨守成规;要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转化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管控热点问题,不断提高正确处理国际事务、应对国际局势的能力;要坚持开展全方位外交,同所有的国家都来往,广交朋友,不当头,不扛旗,不树敌,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对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ering thecount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adjust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diplomatic strategy in the1980s, the history, content, achievements, impact andinspiration.
     The course of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to adjust the background, into the1980s,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which calls for theadjustment of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to change the United Artists in the1970sagainst the Soviet Union,"one line" strategy. In the country, the focus of the partyand the country's shift from class struggle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 the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is requires activelycooperate with the diplomatic work to create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conditions forthe strategic task of the new era. Internationally, the Soviet Union into a battlefield inAfghanistan, the downturn, national strength decline, powerless in the world with theU.S. hegemony, was forced to adjus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ies. United Statesanti-defensive to the offensive and aggressive. In this new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ocontinue the Alliance with the U.S. against the Soviet Union is clearly not conduciveto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balance of power, is not conducive to safeguarding worldpeace and stability. Subjectively, with the emancipating the mind, the ideological line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established,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leadership with Comrade Deng Xiaoping as the core of the external strategy since thefounding of a seriously deep reflection. International, national, subjective, objective, avariety of factors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in the1980s has rich connotation,including two levels: First, the diplomatic concept of innovation, specific and includethe concept of the times, the alliance concept, open concept, foreign policy objectives,diplomatic principle of territorial conflicts to solve and so on. Adjustment of the levelof the most profound and more lasting imp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diplomatic concept of external strategy and external relations adjustments specificand include: China to adjust on the United States, Soviet Union, Japan, the EuropeanCommunity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alizationof relations with the Soviet Union opened up a ga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proper, andno longer engage in strategic relationships, and China also adjusted its relations withneighboring count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tate relations with theUnited Nation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lationship. All inall, this adjustment, comprehensive, multi-domain.
     Adjustment of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in the1980s has made significantachievements. First of all,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to create apeacefu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o promote domestic economic and socialdevelopment, enhance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hina's internationalstatus. The more far-reaching diplomatic strategy adjustment significance is thatChina's success of response to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thedomestic turmoil caused by the late1980s and early1990s,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Unio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drastic changes in EasternEurope turbulence to adjust rapidly to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brought about theworld situation changes, thereby advancing China's diplomacy in the post-Cold Warcontinue to develop.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in the1980s, adjustment, on the enactment of thecurrent and future foreign strate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many usefulinsights. The most critical i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entralized and unified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diplomatic work. To emancipate themind, seek truth from facts, advance with the times, blaze new trails, innovativediplomatic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ather thanrigid. To adhere to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s, andtransformed into each other i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seize theopportunities, meet challenges and overcome these risks, control of the hot issues,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handli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ability torespond to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o adhere to the all-round diplomacy, and fromall countries, make friends, do not take the lead, do not carry the flag, not enemies, beyond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systems and ideologies. Starting and ending points ofthe external work, in the final analysis,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引文
①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②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34页。
    ③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5-16页。
    ①贾庆国:《中国的崛起与中国外交的调整》,郑宇硕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64-69页。
    ②Sanqiang Jian,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s Adaptive Behavior:China’s Indeppendent Foreign Policy1982-1989,(Lanham.New York.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96).
    ③Quansheng Zhao,Inte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 Micro-Macro Linkage Approach,(Hong Kong an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④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8-362页。
    ⑤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第9-20页。
    ⑥哈里什·卡普尔主编:《开放中的中国—国外专家对我外交政策调整的分析》,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1页。
    ①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
    ②高放:《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9期。
    ③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40-441页。
    ①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彭致斌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中文版序言。
    ②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37页。
    ③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④高放:《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9期。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40-441页。
    ②哈里什·卡普尔:《开放中的中国—国外专家对我外交政策调整的分析》,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1页。
    ③Robert G. Sutter,Chinese Foreign Policy:Development after Mao,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6,preface.
    ④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40-441页。
    ⑤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②朴瑞玲:《论8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1998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第2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2-1473页。
    ②《批准中苏条约及协定》,《人民日报》1950年4月13日。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人民日报》1956年9月28日。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16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22-33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66页。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28-230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642页。
    ①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506-509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1957-196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5页。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1957-196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35页。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1957-196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46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1966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②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1965年8月1日《人民日报》。
    ③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①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09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880页。
    ③毛泽东在中央文革碰头会上的谈话,1969年3月22日。转引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881页。
    ④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72页。
    ①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7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第276页。
    ③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一个驻蒙外交官的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第92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091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59页。
    ③《毛泽东外交文选》,第604页。
    ④[俄]奥列格·特罗扬诺夫斯基:《跨越时空》(徐葵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319页。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7页。
    ②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673-674页。
    ③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7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第600-601页。
    ②《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3、7-1974、7》,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页。
    ②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4-315页。
    ②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5-317页。
    ③《华国锋在毛泽东追悼大会上致悼词》,197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①《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6、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8页。
    ②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③《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④《莫斯科为什么攻击中美建交》,1978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⑤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383页。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95-398页。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4-35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0页。
    ②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①哈里什·卡普尔主编:《开放中的中国—国外专家对我外交政策调整的分析》,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1页。
    ①《人民日报》,北京,1977.11.1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8-29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9-310页。
    ①以下关于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经过的叙述参考了程中原:《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经过》,《百年潮》2009年第8期。
    ①《学好文件抓住纲》,《人民日报》1977年2月7日。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1978年5月10日。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第二卷,第1024-1025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19-320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第二卷,第102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日报》1981年7月1日。
    ②《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9-24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②《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38页。
    ③《认识中国未来动向的钥匙-胡耀邦总书记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讲话》,1986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④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载《国际政治讲座》(续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19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6页。
    ⑥《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3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6-417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③《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①袁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外交评论》2005年第3期,第78页。
    ②李慎之:《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第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3-234页。
    ④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4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页。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第30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6-127页。
    ③《吴学谦谈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人民日报》1987年1月1日。
    ④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87年11月4日。
    ⑤《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第412页。
    ①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87年11月4日。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3页。
    ⑤《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我对外工作》,《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5日。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五七-一九九七》,第333-334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947页。
    ①参见郝雨凡:《美国对华政策内幕1949-1998》,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年,第447-44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77页。
    ①郝雨凡:《美国对华政策内幕1949-1998》,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年,第448页。
    ②(美)罗伯特·S·罗斯著,丛凤辉等译:《风云变换的美中关系1969-198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③(美)罗伯特·S·罗斯著,丛凤辉等译:《风云变换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257页。
    ①程振声:《李先念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对外工作》,《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6期。
    ②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金光耀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27、528、529页。
    ③《邓小平年谱》,第708页。
    ④《邓小平年谱》,第712页。
    ①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②黄华:《亲历与见闻》,第358页。
    ③程振声:《李先念与改革开发初期的对外工作》,《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6期。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第86、89、103页。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第4页。
    ③姬韦:《苏联经济进入持续低速度发展时期》,《瞭望》1982年第8期。
    ④《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10-211页。
    ⑤《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第2页。
    ①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5页。
    ②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载《国际政治讲座》(续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18页。
    ③《徐向前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340页。
    ①程瑞声:《“文革”后关于调整外交政策的探索》,《在务虚会上的发言》,《给胡耀邦的“万言书”》,http://blog.voc.com.cn/chengruisheng/
    ①《李一氓和宦乡建言外交政策》,口述/何方,采写/邢小群、涧青,《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83期。
    ②宗道一:《周南口述》,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28页。
    ③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82年9月8日。
    ①华庥:《探讨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兼答某些“中国问题专家”》,《瞭望》1982年第10期。
    ①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2年9月8日《人民日报》。
    ②详见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③《徐向前传》,第340页。
    ④《邓小平年谱1975-1997》,第891页。
    ①程振声:《李先念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对外工作》,《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6期。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五七-一九九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1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6-128页。
    ①赵紫阳:《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报告》,《人民日报》1986年4月14日。
    ②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
    ①《宦乡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73页。
    ①《邓小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27页。
    ②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1页。
    ③《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5页。
    ①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第69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5页。
    ①《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人民日报》1970年1月1日。
    ②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69年4月28日。
    ③《周恩来年谱(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600页。
    ④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73年9月1日。
    ⑤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664页。
    ①转引自《我国代表团长在一般性辩论中的发言》(1976年10月5日),《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6、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页。
    ②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69年4月28日。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331页。
    ⑤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73年9月1日。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17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524页。
    ③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77年8月23日。
    ④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69年4月28日。
    ⑤《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584页。
    ⑥《周恩来年谱(1949-1976)》,第410页。
    ⑦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1639页。
    ①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73年9月1日。
    ②《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③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77年8月23日。
    ④《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5.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6-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41页。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第28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4页。
    ①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3页。
    ③《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我对外工作》,《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5日。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44页。
    ①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②《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人民日报》1977年11月1日。
    ①《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人民日报》1977年11月1日。
    ②《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人民日报》1977年11月1日。
    ③钟岩:《我国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世界知识》1979年第1期,第15页。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449页。
    ②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8页。
    ④《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五七-一九九七》,第333-334页。
    ①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①《邓小平年谱》,第53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7页。
    ③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载《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18页。
    ①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4页。
    ①《毛泽东同志论我国对外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1-52页。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16-17页。
    ③《毛泽东外交文选》,第161页。
    ④《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45页。
    ⑤《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18页。
    ①《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599页。
    ②《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64年12月31日。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47-149页。
    ②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③《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260页。
    ④《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51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页。
    ②方海:《批判洋奴哲学》,载《红旗》1976年第4期。
    ①黄一兵:《出访活动与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和提出》,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238-241页。
    ②《邓小平年谱》,第329页。
    ③谷牧:《中国对外开放的风风雨雨》,《半月谈》,1998年第15期。
    ①黄一兵:《出访活动与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和提出》,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229-232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4日。
    ①《李强部长在香港谈我国外贸政策他说,政府之间和非政府之间的贷款,中国都可以接受》,《人民日报》1978年12月19日。
    ②王寿椿、许煜主编:《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第7-8页。
    ③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第1版。
    ④岳岩:《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人民日报》1991年10月18日。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第100页。
    ②《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8日通过,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三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430页。
    ③杨公素:《对新中国“革命外交”的几点回顾》,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47页。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3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88-92页。
    ②徐焰:《试论建国后毛泽东的战备思想》,载《环球同此凉热-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48页。
    ①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80页。
    ②徐焰:《试论建国后毛泽东的战备思想》,载《环球同此凉热-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编),第249页。
    ③《科学决策知识讲座》,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3页。
    ④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
    ③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224-238页。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45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9页。
    ①董俊蓉:《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原则和策略》,《理论前沿》2004年第7期。
    ①参见外交部档案馆编:《伟人的足迹—邓小平外交活动大事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
    ①参见外交部档案馆编:《伟人的足迹—邓小平外交活动大事记》,第201页。
    ①王兆国主编:《当代中国的统一战线》,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①王立:《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90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7页。
    ①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673-674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7页。
    ③《毛泽东外交文选》,第600-601页。
    ④《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3、7-1974、7》,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4页。
    ①《华国锋在毛泽东追悼大会上致悼词》,197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②《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6、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8页。
    ③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引报刊。
    ④《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⑤莫斯科为什么攻击中美建交》,1978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383页。
    ②蒋元椿:《论苏联的东亚战略》,1981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③裴默农:《略论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关系》,198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①《耿飚在布朗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强调苏联侵阿越南侵柬关系世界斗争全局各国必须作出正确抉择给予战略回答》,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①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360页。
    ②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453页。
    ①郝雨凡:《美国对华政策内幕1949-1998》,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年,第447-448页。
    ②郝雨凡:《美国对华政策内幕1949-1998》,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年,第448页。
    ①(美)罗伯特·S·罗斯著,丛凤辉等译:《风云变换的美中关系1969-198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46页。
    ②(美)罗伯特·S·罗斯著,丛凤辉等译:《风云变换的美中关系1969-198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57页。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458-459页。
    ②熊志勇:《美国与中国—迈向新世纪的回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9页。
    ③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第602-606页。
    ②《华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③《邓副总理同美国广播电视界的谈话》,《世界知识》1979年第5期。
    ①《章文晋团长在联大三十六届会议上指出苏联霸权主义侵略扩张仍是世界和平主要威胁把苏联的“和平攻势”看作它正在考虑退却是不符合实际的》,198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203-213页。
    ①汤士稼:《中苏谈判杂忆》,《外交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35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213-215页。
    ①马叙生:《我亲历的中苏关系正常化过程》,《百年潮》1999年第4期。
    ①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19-21页。
    ②《李一氓和宦乡建言外交政策》,口述/何方,采写/邢小群、涧青,《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83期。
    ①钱其琛:《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回忆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战略决策》,1998年月20日《人民日报》。
    ②钱其琛:《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回忆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战略决策》。
    ③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附录13,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455页。
    ④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464页。
    ①钱其琛:《外交十记》,第15页。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第11页。
    ③王钊贤:《最近几年中苏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载《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79-81页。
    ①参见杨军、王秋彬:《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参见杨军、王秋彬:《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151页。
    ①参见杨军、王秋彬:《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
    ②参见杨军、王秋彬:《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三卷,第92页。
    ②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三卷,第92页。
    ①《李光耀回忆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还击战》,《领导文萃》2008年第7期。
    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第三卷,第109-110页。
    ①以下关于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情况的叙述,参考了凌青:《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与联合国》,《党史博览》2005年第4期。
    ①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64-265页。
    ①《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②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66-267页。
    ③张清敏:《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世界知识》2004年第4期。
    ①张清敏:《对众多不同国家的一个相同政策》,《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
    ②张清敏:《对众多不同国家的一个相同政策》,《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
    ①张清敏:《对众多不同国家的一个相同政策》,《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
    ②金鑫,《关于开拓新世纪我国多边外交工作的几点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
    ①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616-618页。
    ②参见《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续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页。
    ③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320-321页。
    ①邢松鹤同志关于“一九七三年会计年度概算”问题的发言,《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2续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73页。
    ②中国代表团关于联合国紧急部队和脱离接触观察部队经费筹措问题的发言,《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5、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5页。
    ③庄焰同志关于延长中东联合国紧急部队的任期问题的发言,《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3.7-1974.7)》,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9页
    ④安理会继续讨论中东问题并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派联合国紧急部队去中东“监督停火”,黄华代表阐明
    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没有参加投票,讨论过程暴露苏美力图利用阿拉伯国家暂时困难从中渔利争夺势力范围,见《人民日报》1973年10月27日
    ①凌青,《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与联合国》,《党史博览》2005年第4期。
    ②中国总理在联大举行纪念联合国成立40周年特别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10月24日,1985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322-323页。
    ②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323页。
    ③凌青关于我对联合国部队费用立场的发言,《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81.7-12)》,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第150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中国外交概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385-386页。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我对外工作》,上引报刊,第1版。
    ②宦乡:《纵横世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229-230页。
    ①Pamela C. Harrinan,“In China,Kremlin Watching,”The New York Times,August19,1987.
    ②Robert A. Scalapino,The Polotics of Development:Perspectives on Twentieth-Century Asia(Cambridge,Mass:Harvrd University Press,1989),pp.80-84.
    ③宦乡:《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当前国际关系》,载《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21-22页。
    ④叶军:《70年代以来的苏联对外政策》,载《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146页。
    ①卢世光等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95-396页。
    ②庄去病:《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因素》,载《中美关系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70页。
    ③Winston Lord,“Sino-American Relations:No Time for Compacency,” a speech on May28,1986,DSB,Vol.86,No.2114,September1986,pp.49-50.
    ①钱其琛:《外交十记》,第3页。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第15页。
    ③钱其琛:《外交十记》,第11页。
    ④王钊贤:《最近几年中苏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载《国际政治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79-81页。
    ①钱其琛:《外交十记》,第38页。
    ①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第371页。
    ②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第433页。
    ①《陈云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809页。
    ①《陈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0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史》,第26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3页。
    ③曲星:《中国外交50年》,527-528页。
    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史》,第265页。
    ①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2007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②庄去病:《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因素》,载《中美关系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70页。
    ③Winston Lord,“Sino-American Relations:No Time for Compacency,” a speech on May28,1986,DSB,Vol.86,No.2114,September1986,pp.49-50.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第38页。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534页。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512-517页。
    ②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533页。
    ①曲星:《中国外交50年》,第541-545页。
    ①钱其琛,《深入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外交工作》,《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①杨洁篪:《学以致用知行并进—提高科学办外交的能力和水平》,《求是》2011年第15期。
    ①杨洁篪:《新中国外交60年与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学习时报》2009年10月26日。
    1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3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4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5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6黄华:《亲历与见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7吴冷西:《十年论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周恩来年谱(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0《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云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3《徐向前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14宗道一:《周南口述》,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15宦乡:《纵横世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1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17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18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彭敏谦:《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23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编:《战争与战略理论集粹》,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5张季良主编:《国际关系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26赵克增:《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7王缉思:《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28王缉思:《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宦乡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基本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30姜长赋、罗伯特·罗斯主编:《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冷战冲突与克制的再探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3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32叶永烈:《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33叶永烈:《陈伯达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
    34资中筠:《斗室中的天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一个驻蒙外交官的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37卢世光等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39王寿椿、许煜主编:《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0陈章仁主编:《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
    41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2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44杨正位:《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朴瑞玲:《论8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1998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46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47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48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9张清敏:《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3《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6《毛泽东同志论我国对外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8《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0《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5.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1《李锐反“左”文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2《怎样认识国际形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4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编:《环球同此凉热-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5《科学决策知识讲座》,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6、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7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编:《国际政治讲座》,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年版。
    1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
    1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0《宦乡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顾龙生编:《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22《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3《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4萧延中编:《晚年毛泽东》,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25郑宇硕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
    1哈里什·卡普尔主编:《开放中的中国—国外专家对我外交政策调整的分析》,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彭致斌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3[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4[美]保罗·肯尼迪编:《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5[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6[日]佐藤英夫:《对外政策》(王晓滨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7[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8[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2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美]迈克尔·斯温、阿什利·特利斯:《中国大战略》(洪允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5[美]迈克尔·曼德尔鲍姆:《国家的命运:19世纪和20世纪对国家安全的追求》(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俄]奥列格·特罗扬诺夫斯基:《跨越时空》(徐葵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7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8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金光耀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9《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0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上海市对外贸易局国际贸易研究室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
    21[美]伊利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2[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
    23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4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
    1邝杨:《〈对外政策变化的政治学〉简介》,载《欧洲》1999年第3期。
    2高放:《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9期。
    3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5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
    6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东亚区域治理中的中国途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
    7冯惠云:《防御性的中国战略文化》,载《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
    8李钢:《外交决策中的认知和人格因素》,载《科学决策》1998年第2期。
    9牛军:《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转的前夜》,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0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1朱良:《无私无畏追求真理的王稼祥》,载《当代世界》2006年第9期。
    12沈志华、李丹慧:《晚年的外交战略:探索和矛盾》,载《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
    13牛军:《两个视角的交叉点》,载《世界知识》2006第17期。
    14林蕴晖:《陈云谈“文化大革命”未能避免的原因》,载《党史纵横》2006年第10期,
    15《尼克松访华前美方对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分析》,载《中共党史资料》2006年第2期,
    16杨公素:《对新中国“革命外交”的几点回顾》,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
    17钟岩:《我国对外工作的新局面》,载《世界知识》1979年第1期。
    18《邓副总理同美国广播电视界的谈话》,载《世界知识》1979年第5期。
    19汤士稼:《中苏谈判杂忆》,载《外交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0李慎之:《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
    21《李一氓和宦乡建言外交政策》,口述/何方,采写/邢小群、涧青,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83期。
    22华庥:《探讨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兼答某些“中国问题专家”》,载《瞭望》1982年第
    10期。
    23方海:《批判洋奴哲学》,载《红旗》1976年第4期。
    24魏秉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载《红旗》1974年第1期。
    25刘国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6谷牧:《中国对外开放的风风雨雨》,载《半月谈》,1998年第15期。
    1《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我对外工作》,198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2于光远:《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科学研究》,1982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3《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2006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4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六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5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1965年8月1日《人民日报》。
    6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7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
    8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3年9月1日《人民日报》。
    9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10华国锋:《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78年3月7日《人民日报》。
    11《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1970年1月1日《人民日报》。
    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13《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1962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14《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乘胜前进》,1977年1月1日《人民日报》。
    1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
    16人民日报编辑部:《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
    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17《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6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18林彪:《在首都人民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67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19裴默农:《略论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关系》,198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20《章文晋团长在联大三十六届会议上指出苏联霸权主义侵略扩张仍是世界和平主要威胁把苏联的“和平攻势”看作它正在考虑退却是不符合实际的》,198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21《黄华外长在纽约一次晚宴上谈中美关系问题》,1982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22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23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2007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24《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25《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三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3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1] Allison,Graham T.,Essence of Decision: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le Crisis,(Boston:LittleBrown,1971).
    [2] Carlsnaes,Walte,“On Analysing the Dynamic of Foreign Policy Change:A Critique andReconceptualization”,Coopetation and Conflict,(1993)28.
    [3] Collins,John M.,Grand Strategy:Principles and Pratices,(Amapolis:Naval InstitutePress,1973).
    [4] Falkowski,Lawrence S.(ed.), Psychological Model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estviewPress,1979).
    [5] Gottstein,Klaus (ed.), Mutual Perceptions of L ong-Range Goals: Can the United Statesand the Soviet Union Cooperate Permanently?(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1).
    [6] Goldstein,Avery,Rising to the Challenge: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 Security,(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7] Goldmann,Kjell,“Change and Stabilit一in Foreign Policy:Détente as a problem ofStabilization”,World Politis,(1982)34.
    [8] Hermann,Charles F.,“Changing Course: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Policy”,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0)34.
    [9] Holsti, K.J.(ed.),Why Nations Realign: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in the PostwarWorld(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82).
    [10] Harding,Harry,ed.,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1980s(New Haven and London:YaleUniversity Press,1984).
    [11] Janis,Irving,Groupthink: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83).
    [12] Jian,Sanqiang,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s Adaptive Behavior:China’s IndeppendentForeign Policy1982-1989,(Lanham.New York.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America,Inc,1996).
    [14] Johnson,Alastair Iain,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History,(Princeton:Prince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5] kim,Samuel S.(ed.),China and the World(Boulder:Westive Press1984).
    [16] Levy,Jack S.,“Learning and Foreign Policy:Sweeping a ConceptualMinefiel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ing1994).
    [17] Legro,Jeffrey W.,Rethinking the World,(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
    [18] Mingst,Karen,Essential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99).
    [19] Manwaring,Max G.,Edwin G. Corr and Robert H. Dorff,eds.,The Search for Security:A U.S.Grand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s,2003).
    [20] Ness,Petter Van,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Peking’s Support for Wars ofNational Liber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0).
    [21] Rosenau,James N.(ed.),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The FreePress,1969).
    [22] Rosati, J.A.-J.D.Hagan-M.W.Sampso(eds.),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HowGovernments Respond to Global Change(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4).
    [23] Sutter,Robert G.,Chinese Foreign Policy:Development after Mao(New York:PraegerPublishers,1986).
    [24] Vertzberger,Yaacov Y.I.,Misperceptions in Foreign Policymaking:the Sino-IndianConflict,1959-1962,(Boulder:Westview Press,1984).
    [25] Welch,David A.,Painful Choices-A Theory of Foreign Policy Change,(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2005).
    [26] Williams,Phil, Donald M. Goldstein, and Jay M. Shafritz (eds.), Classic Readings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3.
    [27] Wallace,William,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London:Macmillan,1971).
    [28] Walt,Stephen M.,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
    [29] Young,Michael D.,“Is There Method in Our Madness? Ways of Assessing Cognition i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2, No.1(May,1998).
    [30] Yahuda,Michael,Towards the End of Isolation:China’s Foreign Policy After Mao(Londonand Basingstoke: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3).
    [31] Zhao, Quansheng,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Oxfor and New York: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