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演变轨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是贯穿在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鲜明主题。共产主义是马克思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途径与目标。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问题的批判,在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发展观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不仅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社会发展观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构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整体发展论、社会发展综合动力论、社会发展辩证决定论和社会发展价值论。从而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发展、什么促使社会发展、怎样实现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为了谁”等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决定马克思没有用固定模式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途径。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具体体现在马克思“历史环境”思想中。马克思“历史环境”思想说明社会主义如何发展要根据具体的历史环境。但是,在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本文认为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经历了由科学到空想再到科学的两个大的否定之否定阶段。第一个否定之否定阶段就是列宁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实践初探。这一否定之否定阶段是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再到新经济政策和列宁晚年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构成的。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历史方向的改变,从而使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由理论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却超越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使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陷入空想,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经验教训的反思,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重新找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正确途径。列宁晚年在新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全面地思考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究竟应该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这不仅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发展观念的彻底扬弃,也是对列宁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观念升华;第二个大的否定之否定阶段是由新经济政策和列宁晚年、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构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并没有按照列宁的思路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相反,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陷入了空想。毛泽东虽然试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最终还是没有走出苏联模式的发展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彻底走出了苏联模式的发展误区,其具体路径就是在坚持马克思社会整体进步的发展要求、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实质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这“一脉”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历史环境面临的发展问题,实现有重点的从经济、政治到文化分布发展,通过邓小平时期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观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越:其一、科学发展观昭示着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其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社会整体发展的最优化原则。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实践证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无法解决当代世界的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展示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当代价值。本文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要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国作为在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审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与实践结合的内在规律。
“What i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society and how do we realize it” is thedistinctive theme that has run through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to scientificdevelopment view. Communism is the way and goal that Marx applied to resolvesocial development issues. By criticizing the development issues in capitalist societyand absorbing the reasonable factors of development views in modern westerncountries, Marx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socialist development view, which not onlycorrectly revealed the developing law of human society and laid the scientific theoryfoundation for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but presented a concrete idea to the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society.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mainly includes such theories in socialdevelopment as the holism, the comprehensive dynamics theory, dialecticaldeterminism and the value theory, which systematically gives answers to questionssuch as “what is social development? What can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Howand for whom ca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e realized?” The unity of theory andpractice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means thatMarx didn’t use a set pattern to formulate the concrete ways and approaches for socialdevelopment. This principle is specifically embodied in Marx’s thought of historicalenvironmen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is in accordance withthe specific historical environment. However, in realistic practice of socialism, ithas been a tortuous process for people to know what on earth the socialistdevelopment is and how to realize it. This thesis maintain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with the socialist practice has experienced two bigphases of negative negation. The first negatively negating stage is Stalin’s initialprobe to the practice of Marx socialist development view. This process is constitutedby three phases and two negations, evolving from the victory of Russian OctoberRevolution to at-war Communism Policy to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to Lenin’slater years. It was the victory of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led by Lenin thatmarked the change of world history direction and put into practice the theory of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The implement of at-war Communism Policy, however,surpassed the reality of backward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involved Marx’scommunism ideal into fantasy. In retrospect to the lessons taught by at-warCommunism, Lenin implemented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again found the correctapproach to combine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socialist countries based on backward economy and culture. at his later years, Lenincomprehensively thought about the concrete way to how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society can be realized on the basis of backward economy and culture, which not onlythoroughly discard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in the period of at-war communism, butalso elevated Lenin’s thought of building proletarian regime on backward economicand cultural basis. The second negatively negating stage is made up of three phasesand two negations, that is,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Lenin’s later years, Sovietsocialism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viet socialism didn’t,according to the Lenin’s thought, combine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with thepractical socialism. On the contrary, in the practice of soviet socialism, Marx’scommunism was put into fantasy. Mao Zedong didn’t escape the mold of sovietsocialism although he once tried a road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style socialism thoroughly gets out of thewrong development mode of soviet socialism. It maintains Marx’s developmentrequirement of whole society progress, and insists the essence of depending on thepublic to realize human’s freedom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n thesefoundations 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issue encountered in specific historicalenvironment, it distributes the development into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socialdevelopment view has different performances in different periods: at first, DengXiaoping put forwar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based on the productivity; then thethird generation of the leading collective of the party in the core of Jiang Zemingrealize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in the core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later thesocial development view is increasingly people oriented. These performances realizethe advance of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with the times. Scientific developmentview, as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ist development theory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has its rich meaning of theory, which mainly embodies the historical leap of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Firs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reveals thecore value of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Seco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reflects Marx’s optimal criteria of the whole society development. Meanwhile,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lso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at present. It has been foundthat the development theory of western countries cannot solve the developmentproblems encountered in contemporary worl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surpasse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theory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 furthermorereveals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view. The final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is as follows: The inherent law that Marx socialistdevelopment must interact with practice should be scanned from the aspect ofsocialist development, which particularly refers to the socialist development ofrelatively backward countries, especially China whose socialist development is builton relatively backward foundation.
引文
①黄平、崔之元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段平《﹤从共产党宣言﹥看“科学发展观”》.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第3期。
    ②张秀荣《毛泽东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6第5期。
    ③孟凡强《从“猫论”诠释看“两手抓”与科学发展观的承继性》.载《理论研究》2005第2期。
    ④张宏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第4期。
    ⑤王东、刘芃君《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三大源头综合创新论》.载《党政干部学刊》2007第9期。
    ①参见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①庞元正、丁冬红《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①[美]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27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叶泽雄《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②〔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价值新论》,胡万福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版,第1页。
    ①[美]w 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三版序言,第2页。
    ①[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②参见[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中译本再版序言。
    ③[美]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
    ①参见洪晓楠、杨慧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①参见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6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①参见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参见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5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②参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1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8页。
    ①《欧文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52页。
    ②《欧文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53页。
    ③《欧文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51页。
    ①《傅立叶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0-35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4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6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5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5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53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5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1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47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4页。
    ②同上书第51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009年版,第526-5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6页。
    ③参见张凌云《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学术研究》,1994年(4)。
    ④参见《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实质》,载《光明日报》1990-07-09。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7-358页。
    ①《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页。
    ②《列宁选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页。
    ①《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8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4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1页。
    ①《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14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页。
    ①《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第289-290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③《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④《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6页。
    ⑤参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中《日记摘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347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6页。
    ②参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①参见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7期。
    ②参见李明三、杨煌《苏联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兴亡》,载《当代思潮》2001年第3期。
    ①隋启炎《苏美经济比较》,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
    ①顾海良《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140页。
    ①《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1页。
    ①《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214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③《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302-303页。
    ①引自1992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②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153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⑦《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8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8页
    ①参见《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0-475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第4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③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①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②李君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在2006年4月7日科学发展观网上理论座谈会上的主题发言。
    ①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6月2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98页。
    ①新华网2008年12月19日。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50页。
    ①参见《科学发展观铸就辉煌“十一五”》,《金融时报》2010年10月13日。
    ①参见《辉煌十五年:书写科学发展观的精彩答案》,《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3日。
    ②参见《欧洲抨击美国》,转引自《参考消息》,北京2002年5月26日。
    ③[美]莱斯特罗瑟《资本主义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318页。
    ①张世鹏等《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②参见[西]埃斯特万.巴伦蒂《两种全球化》,转引自《参考消息》,北京2002年7月29日。
    ③《人民日报》,2000年5月20日。
    ①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6月2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114页。
    ①参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50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70页。
    ①参见〔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在这部书中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批判。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个人丧失了合理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奴役人的手段和工具,人丧失了其自主性。
    ①参见史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
    13页。
    ①[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4]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论社会主义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毛泽东文稿.第6-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
    [14]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傅立叶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王锐生,黎德化.读懂马克思.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马仲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北京:同心出版社,1997年版。
    [3]丰子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与探求.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丰子义著.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丰子义著.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丰子义,杨学功著.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丰子义著.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赵家祥,丰子义.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熊吕茂.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王继荣著.“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东方社会道路问题在研究——兼论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尹保云.走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颜晓峰,谈万强.发展观的历史进程(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吕世荣,周宏.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邱耕田.发展哲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谢立忠,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8]高清海等.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张凌云.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20]雷振扬.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1]王荣栓.重读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郭根山.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道路——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视角.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3]艾福成等.马克思社会哲学的当代阐释.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张云飞.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刘森林.重思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7]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刘林.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9]王聚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沉思.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张琢.国外发展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1]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九十年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新论选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3]郝敬之.整体马克思.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34]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35]田启波.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杨鲁慧.重点与全面:当代中国辩证发展理论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张改枝.邓小平发展理论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8]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王怀超.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0]叶山土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41]张锐,王有洛等.《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沉思》,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王晶雄,王善平.社会发展:反思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43]漆思.中国共识——中华复兴的和谐发展道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何怀远.发展观的价值纬度——“生产主义”的批判与超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5]程新英.发展的意蕴——发展观的历史嬗变与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价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叶泽雄.当代社会发展观导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7]严强,魏姝.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视角.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高燕宁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9]庞元正,丁冬红.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0]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51]郝立忠.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2]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解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张一兵.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赵天成,李娟芬.马克思的幽灵与现实——运用当代阐释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5]林源.马克思走进新世纪.南昌: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6]顾海良.从十四大到十六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7]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陈海燕.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论——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2]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昌: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3]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江丹林.《东方复兴之路——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5]吴晓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6]刘福森,张维久.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探索.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
    [67]范燕宁.新时期中国发展观——兼论当代发展观的比较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8]范燕宁.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孙承叔.真正的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1]刘炯忠,叶险明.拨开社会历史的迷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2]叶险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3]陈学明,马拥军.走进马克思.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74]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75]魏礼群.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6]夏文斌.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7]赵小芒.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成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8]刘晓云.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理论新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79]蔡普民.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审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0]赖亦明.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1]孙新彭.时代性质断定与社会主义实践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2]史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3]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4]冯东飞.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2008年版。
    [85]张冬生,黄兴华.科学发展观的多维视角.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86]王鑫.邓小平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7]顾玉兰.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
    [88]李晓西.中国:新的发展观.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89]张有恒.发展观与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0]黄平,催之元.全球化与中国——“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1]洪晓楠,杨慧明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93]隋启炎.苏美经济比较.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4]顾海良.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5]张世鹏等.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9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俄〕鲍.斯拉文著.(孙凌齐译)被无知侮辱的马克思——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98〔美〕雷迅马著.(牛可译)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99〔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著.(杨衍永等译)帝国主义与依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00]〔德〕沃尔夫冈.豪格著.(朱毅译)十三个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再阐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01]〔法〕路易.阿尔都塞著.(顾良译)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02]〔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3]〔法〕埃蒂安.巴利巴尔著.(王吉会译)马克思的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4]〔美〕威廉姆.肖著.(阮仁慧等译)马克思的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05〔美〕佛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6]〔英〕戴维.麦克莱伦著.(王珍译)马克思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7]〔英〕特里.伊格尔顿著.(李扬等译)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108]〔美〕兹.布热津斯基著.(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9]〔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胡万福译)人类价值新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0]〔美〕罗斯托著.(郭熙保、王松茂译)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1]〔美〕莱斯特.罗瑟著.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年版。
    [11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年版。
    [1]梁波.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趋势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袁初明.发展观演变的哲学思考.江海纵横,2008年,第2期。
    [3]丰子义.发展理论研究的发展——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角看.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4]丰子义.关于生产力发展的跨越问题.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5]丰子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周泽之.科学发展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7]高和荣.论马克思人的“类中心”社会发展理论.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8]鲁从明.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9]于幼军.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0]吴兆雪,杨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11]张明映.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大形态理论及其意义.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12]方世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3期。
    [13]石太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论纲.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4期。
    [14]杨俊一.马克思社会发展“三维模式”的当代反思.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15]葛恒云.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江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6]牛先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17]赵曜.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探讨,2006年,第5期。
    [18]彭萍萍.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若干观点研究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19]孙凯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社会、自然、协调持续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4期。
    [20]董强,徐建龙.从发展观的演变谈和谐社会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21]李强,张国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
    [22]朱炳元.资本论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22]田启波.科学与价值:科学发展观的双重哲学纬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23]罗归国.现代化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24]黄禧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价值纬度——从《共产党宣言》说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4期。
    [25]李可敏.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4期。
    [26]杜建国.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
    [27]吴晓明.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本质特征与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28]徐琴.现代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29]蒋正峰.论以人为本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30]袁银传,韩玲.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8期。
    [31]赵成,梁树发.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贡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1期。
    [32]朱春燕.马克思发展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33]陈志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现代性模式的新探索.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1期。
    [34]李少云,屈炳祥.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科学发展——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7期。
    [35]李世坤.论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继承与发展——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理论学刊,2008年,第7期。
    [36]裴小革.资本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37]方时娇.马克思恩格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与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38]钟添生,邓彦.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追求.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2期。
    [39]于新东.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五个坚持”.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0]庄福龄.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及其在新世纪的理论升华.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41]庄前生.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42]蒋学模.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3]王锐生.现代性、马克思的人的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学术研究,2005年,第10期。
    [44]王志林.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失误及其启示.理论月刊,2003年,第1期。
    [45]姜建成.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嬗变.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46]吴敬琏.从“人本”视角看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5期。
    [47]周建超.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48]吴忠良.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49]丁祥艳.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理论导刊,2007年12月。
    [50]韩清恩.试论科学发展观对主客体关系的超越与新建构.理论学刊,2007年,第9期。
    [51]孟庆仁.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2]严书翰.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东南学术,2005年,第3期。
    [53]王洪胜.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发展意蕴.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54]徐鸿武,魏宛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55]陈向义.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主义的关系探析.哲学研究,2007年,第5期。
    [56]徐宗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57]王家芳.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求实,2007年,第6期。
    [58]高连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59]梁忠明等.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学习论坛,2008年,第8期。
    [60]白树霞.论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3期。
    [61]王永贵,邱斌.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62]张秀荣.毛泽东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
    [63]淳悦俊.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贡献.实事求是,2008年,第2期。
    [64]江丹林.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65]刘新宜.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东方社会跨越发展观——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另一种解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66]刘灵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贡献.求实,2004年,第4期。
    [67]李春生.论“以人为本”的科学依据.兰州学刊,2006年,第3期。
    [68]李庆华.论马克思恩格斯以人为本发展观探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69]苏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掌握整体性思想方法.学习论坛,2009年,第3期。
    [70]苏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握整体性思想.理论探索,2009年,第4期。
    [71]苏伟.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精神”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1期。
    [72]李维意,杜萍.论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理论探索,2009年,第2期。
    [73]侯泰之.论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方法——“整体性要求”的理论内容.探索,2008年,第5期。
    [74]邓军.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学术论坛,2005年,第3期。
    [75]尚庆飞.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观.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76]杜志清.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1期。
    [77]陈若松.论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原则.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78]陈若松等.论江泽民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观产生的条件.求索,2004年,第4期。
    [79]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7期。
    [80]许苏静.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问题的不懈探索.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81]王涛.新发展观实践.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82]王志林.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失误及其启示.理论月刊,2003年,第1期。
    [83]胡映兰.论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84]张秀荣.毛泽东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6年第5期。
    [85]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
    [86]姬金峰.逆序发展:矛盾及其问题——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87]刘书林.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3期。.
    [88]肖引.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反思.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89]庾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视野下中经济全球化的价值思考.学术论坛,2011年,第12期。
    [90]隋秀英.评吉登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错误理解.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1].W.W.Rostrow:TheStagesofEconomicGrowth,bridgeUniversityPress,1960.
    [2].ANewConceptofDeveloPment,TheUnitedNationsEdueationalScientific andCu1turalorganization,Paris,1983.
    [3].Howord Parsens,Marx and Angeles Study on Bionomics,London,GreenwoodPublisher,197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