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隋朝君臣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君臣关系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也是研究传统政治的首要问题。本文之所以选择隋朝作为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研究的对象,一是基于隋朝在制度创立、思想完善以及历史地位等方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呈现出来的重要性。二是鉴于隋朝在创立、速盛与速亡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殊性。三是因为在过去的研究中,史界对隋朝全面性的探究,力度和深度都很欠缺,目前尚未发现从专门视角对隋朝君臣关系进行整体性的阐释及其类似的著作。笔者认为,这对于整体把握隋朝历史的政治动向,乃至于对整个中国古代君臣关系主要脉络的把握,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政治思想的角度阐释隋朝君臣关系的逻辑体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和重要内容。本文所关注者,并非是个别的君臣关系,而是从各个影响君臣关系的政治脉络,如天命、伦理、制度、行为、观念等层面,以思想为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隋朝君主与臣僚权力之间的结构与运作,并结合隋朝君主与前朝宗室、与皇室等几个特殊的君臣关系层面,从隋朝文、炀二帝的具体用人理论等政治实践的诸多层面和角度进一步对隋朝君臣思想进行印证,检视隋朝君臣之间的互动和博弈,捕捉隋朝君臣确立与速亡的特殊性和深层次原因。
     本文首先从哲理、伦理、制度、利益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君臣关系的四大因素,并论证了各种因素对君臣关系的双重影响。
     对哲理性因素的研究,除了从天命的角度阐述天立人君、君权天赋的理论基础外,还从星象、五行的变化对君臣关系的双重影响做了系统的探究。
     对伦理性因素的研究,着重分析了仁义、礼乐的道德规范和忠信、孝悌的行为规范对君臣关系的影响,并结合具体事例阐明了在出现忠孝难两全的选择性困境时的统治思想。
     对制度性因素的研究,从政治称谓、权力分配、礼制内容、法令内容以及君臣之喻的角度论述了制度性因素的几个层面,并分析了在政治制度的影响下,君臣权力的相互制约关系。
     对利益性因素的研究,从政治功名、政治权力、政治形势、物质利益以及生计问题的角度论述了利益性因素的几个层面,并分析了隋朝维护政治利益的方式和手段。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隋朝与前朝宗室、与周边少数民族、与皇室、与“不臣者”四种特殊的君臣关系,以辨明隋朝君主在面对不同背景、不同成分的特殊臣僚群体时,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政治思想与行为方式。接着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和层面考察了文、炀二帝的用人思想及其特点,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系统研究隋朝君臣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隋朝建立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考察了隋朝速亡的原因等问题,深化了对隋朝君臣关系确立与速亡的思考,提出隋朝的速亡并非是统治思想理念的问题,只是在运行过程中因没有始终遵循而出现了偏向。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arch and Subjec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relations in ancient China, as well as the essential issue to be studied in traditional politics.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the Sui Dynast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on the Monarch-Subject Relationship (MSR) in ancient China on these bases:1.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i Dynasty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ystem, ide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historical status, etc.;2.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Sui Dynasty's foundation, rapid development and abrupt downfall;3. The strength and depth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mong historians are in short supply. The 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MSR in the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or the similar works has not yet been foun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a noteworthy issue with regard to a grasp of the overall political trend in the Sui Dynasty history, and even to the whole MSR in ancient China.
     To explain the logic system of the MSR politically and ideologically is the main angle and important content of this study. The emph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not on individual relationships, but the structure of the Monarch's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among the officials at court. It is, by means of ideology, a complete and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ccording to the political threads that had various impacts upon the MSR, such as destiny, ethics, system, deportment, conception and so on. By combining with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many levels and aspects for the Emperors Wen and Yang's specific personnel theories to make further evidence about the Monarch-Subject's ideology in the Sui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parses the interaction and gaming, and captures the particularity and deep-seated reasons about the MSR establishment and abrupt downfall.
     This dissertation oriented the MSR in the Sui Dynasty, sift from the destiny, ethics, system and interests, respectively.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monstrate the doubl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MSR.
     like the study of philosophical factors. In addition to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destiny that the Monarch was nominated&authorized by the Celestial, a systematic study is also made on the double impact of the changes on the MSR from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stars" and "the five elements origin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study of ethical factors focuses on the protocol and music, Monarch's wisdom, loyalty, filial piety and other aspects that affected the MSR.
     The study of the system and interests is not only analyzed at several levels, but also the mutual restraint between the Monarch and Subject. Meanwhile it expounds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nd interests of the MSR in the Sui Dynasty.
     On this basis, This dissertation make a further studies on the four spec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following:former imperial clan, peripheral minorities, royal family and "non-loyalists",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and a summary, which identifies the Monarch's reflections with administrative ideology and deportment in the face of special official group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ranks. Then, From the practical angle, This dissertation enriches a further review of the two emperors'personnel theori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where practice justifies theory, and theory determines practice.
     Based on the preceding summary, This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abrupt downfall of the Sui Dynasty, and concludes the contingency and inevitability for its establishment. The cause of the abrupt downfall was not the ruling idea itself, but the deflection only, because the ruling idea was not always followed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引文
① 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7页。
    ②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传说的暴君与湮没的史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8-182页,考察了杨广之后的几个小皇帝,被杀时燕王谈只有16岁,代王侑只有15岁。
    ③ 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第118页。
    ①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35页。
    ① 如汤成业《隋文帝政治事功之研究》(台北:精华印书馆,1967年),仲伟烈《隋文帝家世史料笺注搞》(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施建中《隋文帝评传一沿革随时再统华夏的英主》(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黄中业《隋文帝杨坚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韩异《隋文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惠焕章、贾鹏《隋文帝杨坚百迷》(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等。
    ② 如韩隆福《隋炀帝评传》(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王占君《隋炀帝》(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胡戟《隋炀帝新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袁刚《隋炀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刘善龄《细说隋炀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
    ① 赵云旗:《隋文帝政治思想研究》,《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第31-36页。
    ② 李青岭:《隋文帝德法兼施的行政管理思想》,《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79-81页。
    ③ 商爱玲、张鸿:《隋炀帝“以民为本”、“天下为公”思想再解析》,《天府新论》2009年第6期,第130-133页。
    ④ 如崔明德《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王寿南《隋唐史》、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等均有详细的论述。其中隋与突厥、吐谷浑、西域、高丽等的关系,以及隋朝所采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思想是讨论的重点。
    ⑤ 关于佛教思想,张礼刚《浅论隋唐佛教隆兴的主要原因》(《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蔡光辉《隋唐时期佛教兴盛的表象及其原因探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等均对文、炀二帝崇信佛教及隋唐时期佛教兴盛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在道教政策方面,杨会萍《隋朝二帝与道教》(《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S1期)指出文、炀帝对道教崇信的表现。李刚《隋炀帝与道教》(《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研究了隋文帝崇奉道教的原因及对道教的发展。段塔丽《略论隋朝统治与道教》(《晋阳学刊》1998年第2期)论述了隋朝统治与道教的关系。隋代儒佛道三教在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王洪军《论隋朝统治者的宗教政策》(《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指出隋朝统治者之所以实行崇佛重道、二教并重的政策,与当时思想领域的发展态势相关,也与隋朝统治者利用符瑞图谶以得天下大有干系,故绝对不允许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⑥ 如管彦波《简论隋文帝的治边思想与治边措施》(《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第126-131页)分析了隋文帝“无隔华夷”、“文轨攸同”的治边思想,“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治边方略和“严防边塞”、“清边制胜”的治边措施。
    ⑦ 如王洪军《试论杨坚的法制思想》(《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5期)指出隋文帝“弘风训俗,导德齐礼”的法制指导思想,“以轻代重,化死为生”的立法思想,“慎狱恤刑”的执法思想,以及其立法毁法,法外用刑,使隋朝迅速走向衰亡。杨圣琼《论<贞观政要>中唐太宗的法律思想—兼与隋文帝法律思想之比较》(《华夏文化》2004年第1期)通过比较唐太宗与隋文帝的法律思想,指出唐太宗的法律思想是对隋文帝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⑧ 如张文才《略论隋文帝的军事思想》(《军事历史》1992年第4期)论述了隋文帝“伐罪吊人”的战争观、练兵选将的治军思想、因敌制胜的战争指导和适应形势发展的战略转变;谢国良《魏晋南北朝隋唐军事思想述略》(《烟台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介绍了隋唐时期的军事思想状况及其发展;陆春炎《隋唐宋元时期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介绍了隋唐宋元时期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
    ⑨ 受“关中本位政策”的影响,一般认为因隋文帝在关陇集团的辅助下夺取政权,故在隋朝政权中,隋文帝实行排挤山东和江南势力的政策。关于此,姜望来《魏周隋唐关陇集团与山东势力》(武汉: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指出隋文帝军事上取得关陇勋贵武力支持而迅速平定三方之乱,政治上则得到山东势力之鼎力合作而牢固掌握中枢政权。因山东势力出力甚多,所以文帝一改北周压抑山东人之政策,对山东人士颇加招纳与援引。至于江南势力,王永平《隋文帝从政弊失论》(《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3期)认为隋文帝灭陈后,对江南本土实行高压政策,对入关的江南士人也不吸纳,迫使他们发生分化,不同程度地对隋的政治稳定与国家统一造成了危害。高敏《隋初江南地区反叛的原因初探》(《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4期)则指出灭陈后江南的反叛,并非是隋文帝压制的结果,而是隋文帝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反叛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复陈,更不是为了反对统一,而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种种特权。韩昇《隋文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也指出,在隋文帝的统治初期,虽然山东和江南人士在权力中心所占比例甚低,但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统一的时间太短,这些地区官员的政治立场尚未经受考验,文帝对他们还不熟悉,因此还谈不上委以重任的问题。但是,在六部尚书以下官职中,山东和江南人士占有相当比例亦是不争的事实……文帝对于山东和江南人士还是能够兼容并包,量才录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日益安定之后,他们也越来越多地登上政治舞台,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甘怀真《隋文帝时代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以总管为例》(转引自中国唐代学会编辑委员会《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也认为隋文帝统治时,不断吸收各种社会精英加入政权, 并让出了许多高级文官的位子,但他认为文帝对军事将领的人事安排显得相对保守,军权主要掌握在原关陇集团手中。
    ① 崔明德:《论隋文帝民族关系理论体系中“君臣一体”思想》,《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第90-94页。
    ② 马晓丽:《论隋文帝“君臣一体”的民族关系思想》,《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346-351页。
    ③ 汤勤福:《隋文帝废立太子刍议》,《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第29-34页。
    ④ 王玉来:《隋开皇年间易储史事考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⑤ 韩国磐:《隋炀帝夺位真相》,《读书通讯》1947第145期,第8-10页。
    ⑥ 唐华全:《试论隋文帝废立太子的原因》,《河北学刊》1991年第5期,第75-81页。
    ⑦ 张先昌:《隋文帝“易宫换储”探析》,《河南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第25-28页。
    ⑧ 姚建根:《隋文帝皇子们的悲剧》,《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第241-242页。
    ① 关于隋与北周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杨坚代周立隋的原因。如胡如雷《北周政局的演变与杨坚的以周代隋》,《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2期;李海波《隋文帝代周》,《沧桑》2008年第5期;林静薇《西魏北周的姓氏政策与杨坚代周建隋之关系》,《中正历史学刊》2007年第9期;杨翠微《论杨坚代周建隋》,《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等。关于隋与后陈的关系,集中在隋得以灭陈的原因,如樊广平《杨坚建隋以及对全国的统一》,《文科教学》1996年第1期;乔潮《隋朝完成国家统一的原因探析》,《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杨力军《隋统一原因浅析》,《晋中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刘万云《隋时北方统一南方的原因浅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胡如雷《隋朝统一新探》,《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施建中《隋统一原因再探—兼论隋文帝平陈方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关于隋与后梁,吴昌叶《萧氏后梁研究》(扬州: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研究了隋朝的撤藩与后梁的灭亡。指出隋之废梁,与当时北强南弱、北方必然统一南方的历史形势发展直接相关。毛汉光《隋唐政权中的兰陵萧氏》(引自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系统论述了兰陵萧氏即梁武帝后裔一系在隋唐政权中的地位。王永平、杨桂元《南北朝后期及隋唐之际入北之萧梁皇族人物及其文化业绩》(《阅江学刊》2010年第3期)分析了南北朝后期及隋唐之际萧梁皇族人物及其文化业绩。
    ① (日)清宫刚:《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君臣观、道家思想与文学》,商聚德审校,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①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页。
    ②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学而上》,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7页。
    ③ 梁治平:《法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21页。
    ④ 郑洁、陈金明:《和谐社会是视野中的伦理制度化论析》,《江汉论坛》2005年第6期,第63页。
    ⑤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七《里仁上》,第232页。
    ⑥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第十七《性恶篇第二十三》,沉啸寰、王星贤点校,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36页。
    ① 魏征:《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55页。史臣曰:“高祖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晦明藏用,故知我者希。始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与能之议,未为当时所许,是以周室旧臣,威怀愤惋”。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七四,宣帝太建十二年六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421页。
    ① 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第1页。
    ② 焦循:《孟子正义》卷四《梁惠王下》,沈文倬点校,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15页。
    ③ 焦循:《孟子正义》卷十九《万章上》,第643页。
    ④ 吴毓江:《墨子校注》卷八《名鬼下》,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41页。
    ⑤ 吴毓江:《墨子校注》卷四《兼爱下》,第178页。
    ⑥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8页。
    ①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五《郊祭第六十七》,第509页。
    ② 班固:《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80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69页。
    ④ 《隋书》卷一《杨素传》,第13页。
    ⑤ 《隋书》卷七《礼仪志二》,第139页。
    ⑥ 司马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9页。
    ⑦ 《隋书》卷七《礼仪志二》,第140页。
    ① 《隋书》卷五七《卢道衡传》,第1407页。
    ② 马宁:《孟子的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1页。
    ③ 曾德雄:《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浙江学刊》2005年第3期,第116页。
    ④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1页。
    ⑤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一九《大略篇第二十七》,第504页。
    ⑥ 沈晌:《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12-2215页。
    ⑦ 陈寿:《三国志》卷六一《陆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404-1405页。
    ①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
    ② 《隋书》卷四八《杨素传》,第1290页。
    ③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6页。
    ④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6页。
    ⑤ 许结:《说<浑天>谈<海潮>-兼论唐代科技赋的创作与成就》,引自南京大学中文系《辞赋文学论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40页。
    ⑥ 《隋书》卷五七《卢道衡传》,第1409页。
    ①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页。
    ②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2页。
    ③ 《全隋文》卷一八《李德林二·天命论》,第205页。
    ④ 《隋书》卷六九《王劭传》,第1604页。
    ⑤ 《隋书》卷七八《来和传》,第1773页。
    ⑥ 《隋书》卷七八《韦鼎传》,第1771页。
    ⑦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59页。
    ⑧ 《全隋文》卷一八《李德林·天命书》,第205页。
    ⑨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页。
    ① 《隋书》卷七八《万宝常传》,第1784页。
    ② 《隋书》卷五十《郭荣传》,第1320页。
    ③ 《隋书》卷一七《律历志中》,第420页。
    ④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1-12页。
    ⑤ 《隋书》卷六《礼仪志一》,第117页。
    ⑥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3-14页。
    ⑦ 《资治通鉴》卷一七九,文帝仁寿元年十一月条,第5589页。
    ⑧ 《隋书》卷三《礼仪志一》,第118页。
    ⑨ 《隋书》卷一九《天文志上》,第524-525页。
    ① 《隋书》卷六九《王邵传》,第1602-1606页。
    ② 《隋书》卷三八《刘防传》,第1134页。
    ③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6页。
    ④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77页。
    ⑤ 《全隋文》卷二一《王邵·舍利感应记》,第27页。
    ⑥ 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八《释道密传》,续修四库全书,第12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95页。
    ⑦ 那连提耶舍:《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下,引自《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9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5年,第86-87页。
    ⑧ 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一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288册,第619页。
    ① 《全隋文》卷八《观王雄·庆舍利感应表》,第86页。
    ② 《全隋文》卷五《炀帝二·敕度一千人出家》,第56页。
    ③ 杨天宇:《礼记译注·祭法第二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00页。
    ④ 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9-42页。
    ⑤ 《隋书》卷一九《天文志上》,第532页。
    ⑥ 《隋书》卷一九《天文志上》,第532页。
    ⑥ 《隋书》卷一九《天文志上》,第540页。
    ①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11页。
    ②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13页。
    ①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08页。
    ② 《隋书》卷二十《天文志中》,第543页。
    ③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10页。
    ④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11页。
    ⑤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11页。
    ⑥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12-613页。
    ①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09页。
    ② 司马迁:《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第五》,第1321页。
    ③ 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五星聚》,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51页。
    ④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10页。
    ⑤ 《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第614页。
    ①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3页。
    ② 《隋书》卷一七《律历志中》,第420页。
    ③ 《隋书》卷六九《袁充传》,第1612页。
    ① 《隋书》卷三四《经籍志三》,第1039页。
    ② 司马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355页。
    ③ 萧统:《文选》第六卷《左太冲魏都赋》注引《七略》,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7页。
    ④ 房玄龄:《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00页。
    ⑤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5页。
    ⑥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1页。
    ⑦ 《隋书》卷五七《卢道衡传》,第1410页。
    ⑧ 《隋书》卷五七《卢道衡传》,第1412页。
    ⑨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1页。
    ① 《隋书》卷六十《崔仲方传》,第1448页。
    ②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33页。
    ③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41页。
    ①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24页。
    ②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19页。
    ③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19页。
    ④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下》,第631页。
    ①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30页。
    ②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31页。
    ③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下》,第649页。
    ④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53页。
    ①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50页。
    ②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52页。
    ③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45页。
    ④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21页。
    ①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45-646页。
    ②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48页。
    ③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47页。
    ④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54页。
    ⑤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65页。
    ①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58页。
    ②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62页。
    ③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56页。
    ④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57页。
    ⑤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57页。
    ①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69页。
    ②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69-670页。
    ① 张家蕙:《中国伦理思想导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8页。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6页。
    ③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学而上》,第27页。
    ④ 王通:《文中子中说》第六卷《礼乐》,郑春颖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⑤ 《文中子中说》第五卷《问易》,郑春颖译注,第104页。
    ⑥ 《文中子中说》第五卷《问易》,郑春颖译注,第97页。
    ⑦ 《文中子中说》第二卷《天地》,郑春颖译注,第35页。
    ⑧ 《文中子中说》第五卷《问易》,郑春颖译注,第90页。
    ⑨ 《文中子中说》第五卷《问易》,郑春颖译注,第90页。
    ⑩ 《文中子中说》第五卷《问易》,郑春颖译注,第90页。
    11 《文中子中说》第五卷《问易》,郑春颖译注,第91页。
    ① 《文中子中说》第五卷《问易》,郑春颖译注,第92页。
    ② 《文中子中说》第六卷《礼乐》,郑春颖译注,第112页。
    ③ 《文中子中说》第一卷《王道》,郑春颖译注,第19页。
    ④ 《文中子中说》第三卷《事君》,郑春颖译注,第50页。
    ⑤ 《隋书》卷六十《于仲文传》,第1451-1452页。
    ⑥ 《隋书》卷八三《吐谷浑传》,第1844页。
    ⑦ 《隋书》卷五五《周摇传》,第1376页。
    ⑧ 《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第1109页。
    ⑨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第682页。
    ① 《文中子中说》第六卷《礼乐》,郑春颖译注,第116页。
    ② 杨天宇:《礼记译注·曲礼第一》,第2页。
    ③ 杨天宇:《礼记译注·礼运第九》,第271页。
    ④ 《文中子中说》第十卷《关朗》,郑春颖译注,第183页。
    ⑤ 《文中子中说》第六卷《礼乐》,郑春颖译注,第110页。
    ① 《隋书》卷七三《循吏传》序,第1673页。
    ② 《隋书》卷六《礼仪志一》,第106页。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2页。
    ④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8页。
    ⑤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8页。
    ⑥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3页。
    ⑦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11-412页。
    ⑧ 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一《帝王部》总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2页。
    ⑨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5页。
    ⑩ 《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第262页。
    11 《隋书》卷十一《礼仪志六》,第236页。
    12 《隋书》卷十《礼仪志五》,第191页。
    ① 《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第369页。
    ②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第一四《乐论篇第二十》,第379-380页。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4页。
    由《隋书》卷七五《何妥传》,第1712页。
    ④ 《隋书》卷四七《柳昂传》,第1278页。
    ⑤ 《隋书》卷七六《孙万寿传》,第1735页。
    ⑥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5页。
    ⑧ 《隋书》卷七《礼仪志二》,第140页。
    ⑨ 《隋书》卷六七《裴蕴传》,第1574-1575页。
    ① 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2页。
    ② 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第546页。
    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页。
    ④ 吴毓江:《墨子校注》卷四《兼爱下》,第180页。
    ⑤ 吴毓江:《墨子校注》卷四《兼爱上》,第154页。
    ⑥ 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第502页。
    ① 马融:《忠经·忠谏章第十五》,郑玄注,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9页。
    ② 刘向:《说苑校证》卷九《正谏》,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6页。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3页。
    ④ 《隋书》卷五五《高劢传》,第1374页。
    ⑤ 《隋书》卷四六《张焽传》,第1261页。
    ⑥ 《隋书》卷六十《崔仲方传》,第1448页。
    ⑦ 《资治通鉴》卷一七五,宣帝太建十三年三月条,第5440页。
    ⑧ 《资治通鉴》卷一七五,宣帝太建十三年十月条,第5448页。
    ⑨ 《隋书》卷六四《王辩传》,第1520页。
    ⑩ 《隋书》卷六二《王韶传》,第1474页。
    11 《隋书》卷六二《赵绰传》,第1485页。
    12 《隋书》卷四一《苏威传》,第1185页。
    13 《资治通鉴》卷一七八,文帝开皇十七年二月条,第5556页。
    ①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3页。
    ② 《旧唐书》卷六二《李纲传》,第2373页。
    ③ 《隋书》卷五六《张衡传》,第1392页。
    ④ 《隋书》卷七八《庾耿传》,第1770页。
    ⑤ 《隋书》卷七八《虞季才附子质传》,第1768页。
    ⑥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0页。
    ⑦ 《隋书》卷五六《张衡传》,第1392页。
    ⑧ 《隋书》卷七八《庾季才附子质传》,第1768页。
    ⑨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34页。
    ⑩ 《隋书》卷六七《虞世基传》,第1573页。
    ① 《隋书》卷六七《虞世基传》,第1569-1574页。
    ② 《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第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8页。
    ④ 《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第四》,第46页。
    ④ 《贞观政要》卷五《忠义第十四》,第153-154页。
    ⑤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08页。
    ① 《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第1266页。
    ②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卷五三三《孙甫二》,成都: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90年,第208页。
    ③ 《周书》卷四十《颜之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20页。
    ④ 《隋书》卷六五《李景传》,第1531页。
    ⑤ 《隋书》卷六三,史臣曰,第1505页。
    ⑥ 《隋书》卷三七《李穆传》,第1116页。
    ①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2页。
    ② 《隋书》卷六十《崔仲方传》,第1448页。
    ③ 《隋书》卷六一《郭衍传》,第1469页。
    ④ 《隋书》卷三七《梁睿传》,第1127页。
    ⑤ 《隋书》卷三七《李穆附兄子崇传》,第1123页。
    ⑥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卷三五《文帝开皇元年六月》,见《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0册,第760页。
    ⑦ 《隋书》卷四七《柳机传》,第1272页。
    ⑧ 《隋书》卷六六《荣毗附兄建绪传》,第1559页。
    ⑨ 赵翼:《陔余丛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322页。
    ⑩ 曹文柱:《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第286页。
    11 《隋书》卷三八,史臣曰,第1144页。
    ① 《隋书》卷四一《苏威传》,第1190页。
    ② 《隋书》卷四一,史臣曰,第1192页。
    ③ 《隋书》卷四三,史臣曰,第1218页。
    ④ 《隋书》卷七一《皇甫诞传》,第1641页。
    ⑤ 《隋书》卷三九《豆卢勣附子毓传》,第1158页。
    ⑤ 《隋书》卷七一,史臣曰,第1658-1659页.
    ① 《隋书》卷五十《郭荣传》,第1320页。
    ② 《隋书》卷六三《卫玄传》,第1501-1505页。
    ③ 《隋书》卷七三《刘旷传》,第1685页。
    ④ 《隋书》卷三九《骨仪传》,第1149页。
    ⑤ 《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1566页。
    ⑥ 《隋书》卷六三《樊子盖传》,第1490页。
    ⑦ 《隋书》卷五十《宇文庆传》,第1315页。
    ① 《贞观政要》卷五《忠义第十四》,第152页。
    ②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4页。
    ③ 《隋书》卷五八《许善心传》,第1424-1431页。
    ④ 《隋书》卷六五《周罗喉传》,第1524页。
    ⑤ 《隋书》卷八十《谯国夫人传》,第1802页。
    ① 《贞观政要》卷五《忠义第十四》,第153页。
    ② 《旧唐书》卷五九《屈突通传》,第2321页。
    ③ 《旧唐书》卷五四《窦建德传》,第2237页。
    ④ 《旧唐书》卷一《高祖纪上》,第7页。
    ⑤ 《旧唐书》卷四《高宗纪上》,第70页。
    ⑥ 《旧唐书》卷二《太宗纪上》,第34页。
    ⑦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第42页。
    ⑧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第42页。
    ⑨ 《旧唐书》卷七七《杨元享传》,第2675页。
    ① 李学勤:《孝经注疏》卷三《三才章第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②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学而上》,第13页。
    ③ 焦循:《孟子正义》卷一五《离娄上》,第532页。
    ④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四《为政下》,第121页。
    ⑤ 李学勤:《孝经注疏》卷一《天子章第二》,第5-8页。
    ⑥ 《隋书》卷七二《孝义传》序,第1661页。
    ⑦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学而上》,第10页。
    ⑧ 《隋书》卷七二《孝义传》序,第1661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6页。
    ② 《隋书》卷七五《何妥传》,第1710页。
    ③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8页。
    ④ 《隋书》卷七六《王頍传》,第1732页。
    ⑤ 道世:《法苑珠林》卷五五《破邪篇·引证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657页.
    ① 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一七零《太平经钞癸部·救四海知优劣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30页。
    ② 王明:《太平经合校》卷八六《来善集三道文书诀》,第321页。
    ③ 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一一四《不可不祠诀》,第605页。
    ④ 王明:《太平经合校》卷四七《上善臣子弟子为君父师得仙方诀》,第136-137页。
    ⑤ 李防:《太平御览》卷六五九《道部一·道》引《智慧经》,第2944页。
    ⑥ 《隋书》卷五七《卢道衡传》,第1411页。
    ⑦ 焦循:《孟子正义》卷一八《万章上》,第641页。
    ⑧ 李学勤:《孝经注疏》卷一《天子章第二》,第5页。
    ⑨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59页。
    ⑩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3页。
    ①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2页。
    ② 《隋书》卷六一《宇文述传》,第1464页。
    ③ 《隋书》卷五六《令狐熙传》,第1385页。
    ④ 《隋书》卷七二《田德懋传》,第1663页。
    ⑤ 《隋书》卷六二《柳彧传》,第1481页。
    ⑥ 《隋书》卷六二《柳彧传》,第1481-1482页。
    ⑦ 《隋书》卷六六《李谔传》,第1544页。
    ⑧ 焦循:《孟子正义》卷一五《离娄上》,第532页。
    ① 《隋书》卷三《高祖纪下》,第46页。
    ② 《隋书》卷七二《纽回传》,第1668页。
    ③ 《隋书》卷七二《李德饶传》,第1670页。
    ④ 《隋书》卷七二《薛濬传》,第1664页。
    ⑤ 《隋书》卷七二《郭俊传》,第1667页。
    ⑥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2页。
    ⑦ 《隋书》卷八十《孝妇覃氏传》,第1810页。
    ⑧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第797页。
    ⑨ 《隋书》卷七二《翟普林传》,第1669页。
    ① 《隋书》卷七二《田德懋传》,第1663页。
    ② 《隋书》卷七二《郭俊传》,第1667页。
    ③ 《隋书》卷三九《于义附子宣道传》,第1146页。
    ④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第681页。
    ⑤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2页。
    ⑥ 《隋书》卷八《礼仪志三》,第157页。
    ⑦ 《隋书》卷五八《许善心传》,第1425页。
    ⑧ 《隋书》卷三《炀帝纪下》,第72页。
    ⑨ 《隋书》卷三《炀帝纪下》,第75页。
    ⑩ 《隋书》卷六三《樊子盖传》,第1491页。
    11 《隋书》卷六四《来护儿传》,第1515页。
    12 《隋书》卷七六《王胄传》,第1741页。
    ①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6页。
    ②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4页。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5页。
    ④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2-63页。
    ⑤ 《隋书》卷三八《郑译传》,第1137页。
    ⑥ 《隋书》卷八十《刘昶女传》,第1808页。
    ⑦ 《隋书》卷六二《柳或传》,第1481页。
    ① 《隋书》卷七二《王颁传》,第1666页。
    ② 《隋书》卷七二《郎方贵传》,第1669页。
    ③ 《隋书》卷八十《孝女王舜传》,第1806页。
    ④ 李学勤:《孝经注疏》卷五《圣治章第九》,第34页.
    ⑤ 李学勤:《孝经注疏》卷一《开宗明义章第一》,第3-4页。
    ⑥ 李学勤:《孝经注疏》卷七《广扬名章第十四》,第46页。
    ⑦ 杨天宇:《礼记译注·祭义第二十四》,第621页。
    ①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四《为政下》,第121页。
    ② 李学勤:《孝经注疏》卷六《五刑章第十一》,第40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第1874页。
    ④ 《隋书》卷八一《靺鞨传》,第1822页。
    ⑤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2页。
    ⑥ 《隋书》卷五一《长孙览传》,第1328页。
    ⑦ 《隋书》卷六一《郭衍传》,第1470页。
    ⑧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0页。
    ⑨ 《隋书》卷六五《李景传》,第1531页。
    ⑩ 甘怀真:《中国中古时期的君臣关系》,引自氏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8-224页。
    ① 《晋书》卷二十《庾纯传》,第1399页。
    ②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0页。
    ③ 《隋书》卷六十《段文振传》,第1458页。
    ④ 《隋书》卷五十《李安传》,第1322-1324页。
    ⑤ 《隋书》卷五七《卢思道传》,第1400页。
    ⑥ 《隋书》卷七四《燕荣传》,第1695页。
    ① 《隋书》卷四一《高颖传》,第1180页。
    ②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195页。
    ② 《隋书》卷六二《柳彧传》,第1481页。
    ④ 《隋书》卷四六《张焽传》,第1262页。
    ⑤ 《隋书》卷五三《贺娄子干传》,第1353页。
    ⑥ 《隋书》卷四七《韦世康附弟冲传》,第1270页。
    ⑦ 《隋书》卷七一《陈孝意传》,第1656页。
    ⑧ 《隋书》卷五一《长孙览传》,第1328页。
    ⑨ 《隋书》卷三九《于义附子宣道传》,第1146页。
    ⑩ 《隋书》卷六二《赵绰传》,第1485页。
    11 《隋书》卷七二《薛濬传》,第1664页。
    ①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五《顺命第七十》,第518页。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七《天道施第八十二》,第604页。
    ③ 张分田:《亦主亦奴一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④ 《资治通鉴》卷一七六,长城公至德二年十月条,第5477页。
    ①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二《基义第三十一》,第321页。
    ① 黎翔凤:《管子校注》卷十五《任法第四十五》,第906页。
    ②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3页。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1页。
    ④ 《隋书》卷六二《刘行本传》,第1478页。
    ⑤ 张鸿:《<太平经>政治思想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62页。
    ① 《隋书》卷七三《柳俭传》,第1683页。
    ② 《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第1253页。
    ①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第792页。
    ② 杜佑:《通典》卷一四《选举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42页。
    ③ 雷闻:《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兼论其与两汉上计制之异同》,选自荣新江:《唐研究》卷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④ 《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1562页。
    ⑤ 《隋书》卷七三《房恭懿传》,第1679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八三,炀帝大业十二年正月条,第5702页。
    ②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2页。
    ③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2页。
    ①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2页。
    ② 《隋书》卷八一《高丽传》,第1816页。
    ③ 《隋书》卷四十《虞庆则传》,第1175页。
    ①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第23页。
    ② 《贞观政要》卷六《俭约第十八》,第186页。
    ①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第797页。
    ② 谢肇淛:《五杂俎》卷之十三《事部一》,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256-257页。
    ① 范晔:《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第1658页。
    ② 班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第2257页。
    ③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4页。
    ④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89页。
    ⑤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7页。
    ⑥ 《隋书》卷三八《刘昉传》,第1134页。
    ⑦ 《隋书》卷四十《虞庆则传》,第1175页。
    ⑧ 《隋书》卷六七《裴蕴传》,第1576页。
    ⑨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8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七八,文帝开皇十七年二月条,第5536页。
    ② 《隋书》卷五三《史万岁传》,第1354页。
    ③ 《隋书》卷六一《云定兴传》,第1467页。
    ④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7页。
    ⑤ 《隋书》卷四五《庶人谅传》,第1246页。
    ① 《隋书》卷三七《李穆传》,第1118页。
    ② 《隋书》卷七四《元弘嗣传》,第1701页。
    ③ 《隋书》卷四十《元胃传》,第1177页。
    ④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2页。
    ⑤ 《隋书》卷五三《史万岁传》,第1356页。
    ⑥ 《隋书》卷五五《乞伏慧传》,第1378页。
    ⑦ 《隋书》卷七五《刘炫传》,第1720页。
    ① 《隋书》卷六七《裴蕴传》,第1576页。
    ② 《隋书》卷五二《贺若弼传》,第1346页。
    ③ 《隋书》卷五六《宇文强传》,第1391页。
    ④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3页。
    ⑤ 《隋书》卷五二《贺若弼传》,第1346页。
    ⑥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3页。
    ⑦ 《隋书》卷五四《李彻传》,第1368页。
    ⑧ 《隋书》卷五六《张衡传》,第1396页。
    ⑨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4页。
    ⑩ 《资治通鉴》卷一七六,长城公祯明元年十一月条,第5492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3页。
    ② 《隋书》卷三八《郑译传》,第1137页。
    ③ 《隋书》卷七九《独孤罗附弟陀传》,第1791页。
    ④ 《隋书》卷四四《滕穆王瓒附嗣王纶传》,第1222页。
    ⑤ 《隋书》卷四四《卫昭王爽附嗣王集传》,第1224页。
    ⑥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8页。
    ⑦ 《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31页。
    ⑧ 《隋书》卷四十《元宵传》,第1177页。
    ⑨ 《隋书》卷六二《柳或传》,第1484页。
    ⑩ 《隋书》卷六四《鱼俱罗传》,第1518页。
    ① 周绍良:《全唐文新编》卷六四五《对宪宗论朋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7275页。
    ② 《隋书》卷四一《苏威传》,第1187页。
    ③ 《隋书》卷一七《律历志中》,第435页。
    ④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5页。
    ⑤ 《隋书》卷四七《柳肃附从子謇之传》,第1276页。
    ⑥ 《隋书》卷三八《刘防传》,第1134页。
    ⑦ 《隋书》卷七十《李密传》,第1627页。
    ⑧ 《隋书》卷七四《田式传》,第1694页。
    ① 《隋书》卷七十《李子雄传》,第1620页。
    ② 《隋书》卷七七《李士谦传》,第1754页。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5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8页。
    ② 《隋书》卷八十《陆让母传》,第1807页。
    ③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3页。
    ④ 《隋书》卷五五《张威传》,第1379页。
    ⑤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0页。
    ⑥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4页。
    ⑦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7页。
    ⑧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87页。
    ⑨ 《隋书》卷五六《薛胃传》,第1388页。
    ① 《隋书》卷六五《吐万绪传》,第1539页。
    ② 《隋书》卷六五《董纯传》,第1540页。
    ③ 《隋书》卷六十《段文振传》,第1459页。
    ④ 《隋书》卷五二《韩擒虎传》,第1343页。
    ⑤ 《隋书》卷六三《史祥传》,第1496页。
    ⑥ 《隋书》卷六一《宇文述传》,第1466页。
    ⑦ 《隋书》卷四七《韦世康附弟冲传》,第1270页。
    ① 《周书》卷二《文帝纪下》,第30页。
    ② 王溥:《唐会要》卷八一《勋》,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91页。
    ③ 《隋书》卷四十《虞庆则传》,第1175页。
    ④ 《隋书》卷五三《达奚长儒传》,第1350页。
    ⑤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2页。
    ⑥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5页。
    ⑦ 韩理洲:《全隋文补遗》卷一《杨坚·重赠李敬族定州刺史诏》,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① 《隋书》卷三七《李穆传》,第1118页。
    ② 《隋书》卷五一《长孙览传》,第1328页。
    ③ 《隋书》卷三九《窦荣定传》,第1151页。
    ④ 《隋书》卷八四《突厥传》,第1870页。
    ⑤ 《隋书》卷五十《庞晃传》,第1322页。
    ⑥ 《隋书》卷四三《观德王雄传》,第1217页。
    ⑦ 《隋书》卷五十《郭荣传》,第1321页。
    ⑧ 《隋书》卷六一《宇文述传》,第1467页。
    ⑨ 《隋书》卷八四《突厥传》,第1876页。
    ⑩ 《隋书》卷六三《杨义臣传》,第1499页。
    ① 《隋书》卷六八《宇文恺传》,第1591-1593页。
    ②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6页。
    ① 《隋书》卷三九《豆卢勣附子毓传》,第1158页。
    ② 《隋书》卷六四《麦铁杖传》,第1512页。
    ③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第967页。
    ④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0页。
    ⑤ 《隋书》卷五七《卢道衡传》,第1413页。
    ①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7页。
    ② 吴宗国:《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隋唐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22页。
    ③ 《隋书》卷二,史臣曰,第55页。
    ① 转引自张国钧:《邓小平的利益观》,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② 贾谊:《新书校注》卷第九《修正语上》,阎振益、钟夏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60页。
    ③ 魏征:《群书治要》卷三一《六韬·阴谋》,吕效祖点校,福州:鹭江出版社,2004年,第494页。
    ④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十五《难一》,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52页。
    ⑤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九《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第321页。
    ⑥ 班固:《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21页。
    ① 《隋书》卷五三《贺娄子千传》,第1351页。
    ② 《隋书》卷六三《史祥传》,第1493页。
    ③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34页。
    ④ 《隋书》卷五一《长孙晟传》,第1336页。
    ⑤ 《隋书》卷五六《薛胄传》,第1387页。
    ⑥ 《隋书》卷六四《沈光传》,第1513-1514页。
    ⑦ 《隋书》卷四八,史臣曰,第1296页。
    ⑧ 《隋书》卷五二《贺若弼传》,第1345页。
    ⑨ 《隋书》卷四十《梁士彦传》,第1164页。
    ① 《周书》卷二一《尉迟迥传》,第351页。
    ②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八《宣帝》,第620页。
    ③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2页。
    ①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1页。
    ② 《旧唐书》卷六三《裴矩传》,第2407-2409页。
    ③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高祖武德九年十二月条,第6029页。
    ④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四《阳货上》,第1206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4页。
    ② 《隋书》卷四十《虞庆则传》,第1175页。
    ③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第682页。
    ④ 《隋书》卷五二《贺若弼传》,第1345页。
    ⑤ 《隋书》卷七四《赵仲卿传》,第1696-1697页。
    ⑥ 《资治通鉴》卷一八二,炀帝大业七年二月条,第5655-5656页。
    ⑦ 《贞观政要》卷八《刑法第三十一》,第247页。
    ⑧ 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转引自周祖文《叛乱与革命:如何理解农民起义》,《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4期,第48-51页。
    ① 《隋书》卷六七《虞世基传》,第1573页。
    ② 《隋书》卷六七《裴蕴传》,第1575-1576页。
    ③ 《隋书》卷三九《骨仪传》,第1149页。
    ④ 《隋书》卷七十《杨玄感传》,第1617页。
    ⑤ 王弼注:《老子》五十七章,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5页。
    ⑥ 王弼注:《老子》三章,诸子集成本,第2页。
    ①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七《里仁上》,第1062-1063页。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六《保位权第二十》,第219页。
    ③ 《隋书》卷六二《柳或传》,第1482-1483页。
    ④ 《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第1253页。
    ⑤ 《隋书》卷四六《长孙平传》,第1255页。
    ⑥ 《隋书》卷六三《元寿传》,第1497页。
    ⑦ 《隋书》卷七十《杨玄感传》,第1617页。
    ① 《隋书》卷六三《樊子盖传》,第1490页。
    ②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第15页。
    ③ 佚名:《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八《论隋文帝不委任臣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7册,第565页,范祖禹曰:“书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1又日:‘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此舜皋陶所以赓歌而相戒也。夫君以知人为明,臣以任职为良,君知人则贤者得行其所学,臣任职则不贤者不得苟容于朝,此庶事所以康也。若夫君行臣职,则丛脞矣;臣不任君之事,则情矣。此万事所以堕也。君人者,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寒署各司其序,则不劳而方物生矣。君不可以不逸也,所治者大所司者要也,臣不可以不劳也,所治者寡所职者详也。不明之君不能知人,故务察而多疑,欲以一人之身代百官之所为,则虽圣智亦日力不足矣,故其臣下事无大小皆归之君,政有得失不任其患,贤者不得行其志,而持禄之士得以保其位,此天下所以不治也。是以隋文勤而无功,太宗逸而有成,彼不得其道而此得其道故也”。
    ④ 《旧唐书》卷七五《张玄素传》,第2639页。
    ⑤ 王弼:《周易注》,引自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4页。
    ⑥ 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第178页。
    ⑦ 李万寿:《晏子春秋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2页。
    ① 李万寿:《晏子春秋全译》,第167页。
    ②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4页。
    ③ 《隋书》卷九《礼仪志四》,第174页。
    ④ 《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第262页。
    ⑤ 《隋书》卷一十《礼仪志五》,第203页。
    ⑥ 《隋书》卷一十《礼仪志五》,第209页。
    ⑦ 《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第262页。
    ⑧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0页。
    ⑨ 《隋书》卷四五《秦孝王俊传》,第1239-1240页。
    ⑩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0页。
    11 《隋书》卷六《礼仪志一》,第119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3页。
    ②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1页。
    ③ 《隋书》卷四六《长孙平传》,第1254页.
    ④ 《隋书》卷六一《郭衍传》,第1496页.
    ⑤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第684页。
    ⑥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9页。
    ⑦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2页。
    ⑧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9页。
    ⑨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2页。
    ① 韩理洲:《全隋文补遗》卷一《杨广·营东都成大赦诏》,‘第7页。
    ②《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1-67页。
    ③ 《隋书》卷五一《长孙览附从子炽传》,第1329页。
    ④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20页。
    ⑤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6页。
    ⑥ 《隋书》卷五一《长孙览附从子炽传》,第1329页。
    ⑦ 《隋书》卷七三《房恭懿传》,第1673页。
    ⑧ 《隋书》卷七三《梁彦光传》,第1657页。
    ① 《隋书》卷七三《刘旷传》,第1685页。
    ② 《隋书》卷七十《杨玄感传》,第1636页。
    ③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第672页。
    ④ 张分田:《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第652-653页。
    ① 《隋书》卷六二《柳或传》,第1482页。
    ① 《隋书》卷五十《宇文庆传》,第1314页。
    ② 《隋书》卷六六《郎茂传》,第1554页。
    ③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2页。
    ④ 《旧唐书》卷五十《刑法志》,第2133页。
    ①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2页。
    ②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九《隋文帝》,第628页。
    ③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6-717页。
    ④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6页。
    ⑤ 《隋书》卷五五《张威传》,第1379页。
    ⑥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3页。
    ① 《隋书》卷六五《吐万绪传》,第1539页。
    ① 《旧唐书》卷七十《戴胄传》,第2531页。
    ② 《隋书》卷三八《刘防传》,第1131页。
    ③ 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第15页。
    ④ 张分田:《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第701页。
    ①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6-13页。
    ②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1页。
    ③ 《隋书》卷七九《独孤罗传》,第1789页。
    ④ 《隋书》卷六十《于仲文传》,第1453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七五,宣帝太建十三年五月条,第5441页。
    ②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5页。
    ③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3页。
    ④ 《隋书》卷八五《王充传》,第1896页。
    ⑤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199页。
    ① 《隋书》卷六六《柳庄传》,第1551页、
    ② 《周书》卷四八《萧岿传》,第865页载:“及隋文帝执政,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各起兵。时岿将帅皆密请兴师,与迥等为连衡之势,进可以尽节于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岿固以为不可”。
    ③ 《隋书》卷六六《柳庄传》,第1551页。
    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82页。
    ⑤ 《隋书》卷六六《柳庄传》,第1551页。
    ⑥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4页。
    ⑦ 《隋书》卷八《礼仪志三》,第158页。
    ① 《隋书》卷七九《萧岿传》,第1792页。
    ② 《隋书》卷七九《萧岿传》,第1792页。
    ③ 《隋书》卷七九《萧岿传》,第1792页。
    ④ 《隋书》卷七九《萧岿传》,第1793页。
    ⑤ 《隋书》卷七九《萧岿传》,第1792页。
    ① 《隋书》卷七九《萧岿传》,第1794页。
    ② 《旧唐书》卷六三《萧璃传》,第2399页。
    ③ 《资治通鉴》卷一七五,宣帝太建十三年二月条,第5438页。
    ④ 《隋书》卷五七《薛道衡传》,第1406页。
    ⑤ 《资治通鉴》卷一七六,长城公祯明元年二月条,第5489页。
    ⑥ 《资治通鉴》卷一七六,长城公祯明元年十一月条,第5494页。
    ⑦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29-30页。
    ①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6页。
    ② 《隋书》卷三八《皇甫绩传》,第1140页。
    ③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18页。
    ④ 《隋书》卷五四《杜整传》,第1366页。
    ⑤ 《隋书》卷六十《崔仲方传》,第1449页。
    ⑥ 《隋书》卷五五《高劢传》,第1373页。
    ⑦ 《隋书》卷五四《王长述传》,第1262页。
    ⑧ 《隋书》卷三七《梁睿传》,第1127页。
    ⑨ 《隋书》卷四八《杨素传》,第1282页。
    ⑩ 《全隋文》卷一六《卢思道传》,第178-180页。
    11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1页,载平陈时南征大军“合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卷五七《薛道衡传》第1407页,载:“量其(陈)甲士,不过十万。西自巫峡,东至沧海,分之则势悬而力弱,聚之则守此而失彼。”然李燕捷《隋平陈战争浅析》(《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2期,第125-136页)通过计算分析兵力对比,认为隋朝双方的兵力不是五十一万八千与十万之比,而是近三十万与约二十五万之比。
    ① 《隋书》卷五七《薛道衡传》,第1407页。
    ② 《北史》卷六八《贺若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81-1382页。
    ③ 《隋书》卷六十《崔仲方传》,第1449页。
    ④ 《隋书》卷五七《薛道衡传》,第1407页。
    ⑤ 李延寿:《南史》卷十《陈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6页。
    ⑥ 《资治通鉴》卷一七六,长城公祯明二年十一月条,第5501页。
    ①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八《后主》,第633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文帝开皇九年正月条,第5506-5510页。
    ③ 《隋书》卷三八《皇甫绩传》,第1140页。
    ④ 《隋书》卷五七《薛道衡传》,第1407页。
    ① 陶圣希:《中国法制之社会史的考察》,台北:食货出版社,1979年,第716页。
    ② 《陈书》卷二八《鄱阳王伯山传》,第361页。
    ③ 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一五《隋文帝杀宇文氏子孙》,王树民校证,第333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9页。
    ②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卷三六《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十月》,见《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0册,第783页。
    ①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卷三五《北周静帝大象二年五月》,见《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0册,第749页。
    ②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卷三五《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八月》,见《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0册,第751页。
    ③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卷三五《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八月》,见《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0册,第752页。
    ① 韩理洲:《全隋文补遗》卷一《杨坚·颁下突厥称臣诏》,第2页。
    ② 《隋书》卷八一《靺鞨传》,第1822页。
    ③ 《隋书》卷八四《突厥传》,第1867页。
    ④ 《隋书》卷六七《裴矩传》,第1579-1580页。
    ① 《隋书》卷八三《吐谷浑传》,第1843-1844页。
    ② 《隋书》卷六三《卫玄传》,第1501页。
    ③ 《隋书》卷六三《刘权传》,第1504页。
    ① 《隋书》卷六十《段文振传》,第1459页。
    ② 《隋书》卷四七《柳肃附从子謇之传》,第1273页。
    ③ 《隋书》卷六五《董纯传》,第1540页。
    ④ 《隋书》卷八四《突厥传》,第1874页。
    ⑤ 《隋书》卷八三《附国传》,第1859页。
    ① 《隋书》卷三七《梁睿传》,第1126-1127页。
    ② 《隋书》卷五三《史万岁传》,第1355页。
    ③ 《隋书》卷四七《韦世康附弟冲传》,第1270页。
    ① 《隋书》卷五七《薛道衡传》,第1406页。
    ② 《隋书》卷八四《西突厥传》,第1878页。
    ③ 《隋书》卷八四《西突厥传》,第1878-1879页。
    ① 《隋书》卷四十《虞庆则传》,第1174页。
    ② 《隋书》卷四一《苏威附子夔传》,第1191页。
    ① 《隋书》卷八三《高昌传》,第1847页。
    ② 《隋书》卷四七《柳肃附从子謇之传》,第1275页。
    ③ 《隋书》卷八四《突厥传》,第1870页。
    ④ 《隋书》卷五一《长孙晟传》,第1333页。
    ⑤ 《隋书》卷五一《长孙晟传》,第1334页。
    ⑥ 《隋书》卷四一《苏威附子夔传》,第1187页。
    ⑦ 《隋书》卷八四《西突厥传》,第1879页。
    ⑧ 《隋书》卷八四《突厥传》,第1686页。
    ① 《隋书》卷五一《长孙晟传》,第1336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炀帝大业三年四月条,第5632页。
    ③ 《隋书》卷八一《百济传》,第1819页。
    ④ 《隋书》卷六二《刘行本传》,第1477页。
    ① 《隋书》卷八一《高丽传》,第1815-1816页。
    ②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5页。
    ③ 《隋书》卷八四《突厥传》,第1875页。
    ④ 《隋书》卷六七《裴矩传》,第1581页。
    ① 《旧唐书》卷六一《温彦博传》,第2360页。
    ② 左丘明:《春秋左传集解》卷二《桓公》,桓公十八年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28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3页。
    ② 《隋书》卷六二《裴肃传》,第1487页。
    ③ 《隋书》卷六二《元岩传》,第1476页。
    ④ 《隋书》卷七十《李子雄传》,第1620页。
    ⑤ 《隋书》卷六二《元岩传》,第1476页。
    ① 《隋书》卷四七《柳肃附从子謇之传》,第1276页。
    ② 《隋书》卷四七《柳肃附从子謇之传》,第1276页。
    ③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0页。
    ④ 《隋书》卷四六《苏孝慈传》,第1259页。
    ⑤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一二《朱子九·论官》,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28-2729页。
    ①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18页。
    ②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24页。
    ③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29-1230页。
    ④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0页。
    ⑤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0页。
    ⑥ 《资治通鉴》卷一八0,文帝仁寿四年正月条,第5602页。
    ⑦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九《隋文帝》,第641页。
    ①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0-1231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七九,文帝开皇二十年三月条,第5571页。
    ③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23页。
    ④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3页。
    ⑤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5页。
    ⑥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5页。
    ⑦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6页。
    ① 《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第1109页。
    ② 《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第665页。
    ③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2页。
    ④ 《隋书》卷三六《宣华夫人陈氏传》,第1110页。
    ⑤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2页。
    ⑥ 《隋书》卷四十《元胄传》,第1177页。
    ⑦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2页。
    ⑧ 《隋书》卷五六《张衡传》,第1391-1392页。
    ⑨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3-1234页。
    ①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6页。
    ② 《隋书》卷四八《杨素附弟约传》,第1293页。
    ③ 《隋书》卷六一《宇文述传》,第1464页。
    ④ 《隋书》卷六一《郭衍传》,第1470页。
    ⑤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0页。
    ⑥ 《隋书》卷五五《侯莫陈颖传》,第1381页。
    ⑦ 《北史》卷一一《隋本纪上》,第419页。
    ⑧ 韩理洲:《全隋文补遗》卷一《杨坚·答蜀王敕》,第3页。
    ① 《隋书》卷六六《梁毗传》,第1559页。
    ② 吴兢:《贞观政要》卷二《纳谏第五》,第73-74页。
    ③ 韩异:《隋文帝传》,第270页。
    ④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8页。
    ⑤ 《资治通鉴》卷一七五,宣帝太建十四年正月条,第5455页。
    ⑥ 《隋书》卷六六《房彦谦传》,第1566页。
    ⑦ 《资治通鉴》卷一八0,文帝仁寿四年正月条,第5614页。
    ⑧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25页。
    ① 《隋书》卷六三《史祥传》,第1495页。
    ② 《隋书》卷六一《郭衍传》,第1470页。
    ③ 《隋书》卷三六《后妃传》序,第1105页。
    ④ 关于独孤皇后的存年,史料记载不一,《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第1109页,记年50;《北史》卷14《隋文献皇后独孤氏传》第533页,记年59。据陶广峰《隋文献独孤皇后存年考辨》(《史学月刊》1987年第5期,第23-24页)、韩异《隋史考证九则》(《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96页)、王光照《隋文献独孤皇后与开皇世政治》(《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4期,第74-75页)等文考证,均认为皇后应存年59,然王文逆推孤独皇后生于大统九年(542),陶文和韩文均认为是大统十年(543),本文参考谢宝富《北朝婚龄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71-73页)以当时年龄多用虚岁的习惯,采纳了独孤皇后生于大统十年(543),卒于仁寿二年(602),享年59岁的考证。
    ① 《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第1108页。
    ② 《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第1108页。
    ③ 《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第1108-1109页。
    ④ 《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第1109页。
    ⑤ 《隋书》卷三六《文献独孤皇后传》,第1109页。
    ⑥ 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一五《隋独孤后妒及臣子》,王树民校证,第334页。
    ⑦ 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一五《隋独孤后妒及臣子》,王树民校证,第334页。
    ① 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引自四库全书存目,史部第28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338页。
    ②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147页。
    ③ 《旧唐书》卷六,史臣曰,第133页。
    ④ 刘健明:《<隋书·列女传>的贞列观念》,引自荣新江:《唐研究》卷七,第250页。
    ① 《隋书》卷四四,史臣曰,第1226页。
    ① 《隋书》卷四三《观德王雄传》,第1216页。
    ② 《隋书》卷四三《观德王雄传》,第1216页。
    ③ 《隋书》卷四三《杨子崇传》,第1215页。
    ④ 《隋书》卷四四《滕穆王瓒附嗣王纶传》,第1221-1222页。
    ① 《隋书》卷四四《蔡王智积传》,第1225-1226页。
    ② 《隋书》卷四四,史臣曰,第1226页。
    ① 《隋书》卷七六《崔儦传》,第1733-1734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八四,恭帝义宁元年八月条,第5760页。
    ③ 《隋书》卷五十《元孝矩传》,第1317页。
    ④ 《资治通鉴》卷一七五,宣帝太建十三年十月条,第5447页。
    ⑤ 韩昇:《隋文帝时代中央高级官员成分分析》,《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第101页。
    ① 班固:《白虎通义》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页。
    ② 《隋书》卷一《文帝纪上》,第13页。
    ③ 《隋书》卷九《礼仪志四》,第188页。
    ① 《隋书》卷三七《李穆传》,第1117页,。
    ② 《隋书》卷五十《元孝矩传》,第1317页。
    ① 《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第1267页。
    ② 《隋书》卷四六《张煚传》,第1262页。
    ③ 《隋书》卷四九《牛弘传》,第1309页。
    ④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1页。
    ⑤ 《隋书》卷四一《苏威传》,第1186-1187页。
    ⑥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1页。
    ⑦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6页。
    ⑧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8页。
    ⑨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2页。
    ⑩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5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炀帝大业六年二月条,第5650页。
    ②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83页。
    ③ 杜佑:《通典》卷一四《选举二·历代制中》第343页,载“炀帝始建进土科”;《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第3430页,载杨绾上疏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关于进士科的设立时间以及进士科设立是否标志着科举制的确立等问题,学界有过长期而深入的讨论,可参看杜文五、宁欣的综述,见《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9-110页。
    ④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87页。
    ⑤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八《选举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9页。
    ① 隋朝建立后,在选官制度中,隋朝比较注重才学,意在以才学取代门第观念,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选官制度中的才学标准,并非在短时间被能够完全贯彻,门第也不会随着王朝的更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八《选举考一》,第269页载,文帝开皇间“虽有秀才之科,而上本无求才之意,下亦无能应诏之人,间有一二,则反讶之,且嫉之矣”。“杜正元开皇举秀才,试策高第。时海内惟正元一人举秀才,余常贡者随例铨注讫,正元独不得进止。曹司以策过杨素,素怒曰:‘周、孔更生,尚不得为秀才,刺史何忽妄举此人!’素志在试退正元,乃手题使拟司马相如《上林赋》、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班固《燕然山铭》、张载《剑阁铭》、《白鹦鹉赋》,曰:‘我不能为君住宿,可至未时令就。’正元及时并了,素大惊曰:‘诚好秀才。’其弟正藏亦举秀才,苏威监选。时射策甲第者合奏,曹司难为别奏,抑为甲科。正藏诉屈,威怒,改为丙第。正伦亦举秀才。隋世天下举秀才不十人,而正元一门三秀才”。故评曰:“苏威儒者也,亦复沮抑正藏。士生斯时,何其不幸邪!”高明士《隋唐五代史》第46-47页,认为隋文帝废九品官人法之举,不能视为朝廷欲废止门阀制度,只能视为修正并改良。世袭享有政治权利的门阀子第人数到了隋代已经过多,没有那么多的职位可供他们占用,故门阀本身也必须制定一套客观的出身入仕法,隋代的考试制度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士族之间“圈内竞争”的问题。再就结果而言,由于通过贡举制而上升的人数在隋代尚属稀少,还不能看出这项制度对于社会阶级的变动有何明显的影响。但长远而言,贡举(即其后的科举)还是提供了中下层士大夫晋升的管道,到了唐中期以后,中下层士大夫已有取代士族之势,但此变化是以渐不以骤。
    ② 韩理洲:《全隋文补遗》卷一《杨坚·令山东卅四州刺史举人敕》,第1-2页。
    ③ 《隋书》卷六四《李圆通传》,第1507-1508页。
    ① 《隋书》卷六四《陈茂传》,第1508-1509页。
    ② 《隋书》卷六四《张定和传》,第1509-1510页。
    ③ 《隋书》卷六四《麦铁杖传》,第1511-1512页。
    ④ 《隋书》卷六八《宇文恺传》,第1587-1595页。
    ⑤ 《隋书》卷七三《房恭懿传》,第1679页。
    ⑥ 《隋书》卷六十《于仲文传》,第1451-1452页。
    ⑦ 《文中子中说》第十卷《关朗篇》,郑春颖译注,第182页。
    ⑧ 《文中子中说》第四卷《周公篇》,郑春颖译注,第70页。
    ① 吴兢:《贞观政要》卷五《诚信第十七》,第180页。
    ② 《隋书》卷六五《李景传》,第1531页。
    ③ 《隋书》卷五二《韩擒虎传》,第1340页。
    ④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79-1184页。
    ⑤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4页。
    ①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8页。
    ① 《隋书》卷九《礼仪志四》,第181-182页。
    ② 《隋书》卷七五《刘炫传》,第1721页。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3页。
    ④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0页。
    ⑤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3页。
    ⑥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23页。
    ⑦ 《隋书》卷五六《卢恺传》,第1384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8页。
    ②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5页。
    ③ 《隋书》卷五六《令狐熙传》,第1386页。
    ④ 《隋书》卷七三《公孙景茂传》,第1680页。
    ⑤ 《隋书》卷六七《裴蕴传》,第1574页。
    ⑥ 《隋书》卷八十《郑善果母传》,第1805页。
    ⑦ 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一五《隋文帝杀宇文氏子孙》,王树民校证,第332页。
    ① 《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第1267页。
    ②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20页。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5页。
    ④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第15页。
    ⑤ 《周书》卷八《静帝纪》,第135页。
    ⑥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第773页。
    ⑦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94页。
    ⑧ 万斯同:《隋大臣将相年表》,选自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第4693页。
    ①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第773页。
    ②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第773页。
    ③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22页。
    ④ 《隋书》卷五八《杜台卿传》,第1421页:“博陵曲阳人也……及周武帝平齐,归于乡里……开皇初,被征入朝”。
    ⑤ 《隋书》卷六九《王劭传》,第1601页:“太原晋阳人也……齐灭,人间,不得调……高祖受禅,授著作佐郎”。
    ⑥ 《隋书》卷七五《马光传》,第1717页:“武安人也……开皇初,高祖征山东义学之士,光与张仲让、孔笼、窦士荣、张黑奴、刘祖仁等俱至,并授太学博士,时人号为六儒”。
    ⑦ 《隋书》卷七六《崔儦传》,第1733页:“清河武城人也……齐亡,归乡里……开皇四年,征授给事郎,寻兼内史舍人”。
    ① 韩昇:《隋文帝时代中央高级官员成分分析》,《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第101-102页。
    ②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0-1202页。
    ③ 韩理洲:《全隋文补遗》卷一《杨坚·重赠李敬族定州刺史诏》,第3页。
    ④ 《隋书》卷八《礼仪志三》,第163页。
    ⑤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7页。
    ⑥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199页。
    ①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②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7页。
    ③ 《资治通鉴》卷一七七,文帝开皇十年二月条,第5527页。
    ④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8页。
    ⑤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0页。
    ⑥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7页。
    ⑦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207页。
    ① 《隋书》卷四一《苏威传》,第1181页。
    ② 《隋书》卷五十《庞晃传》,第1322页。
    ③ 《隋书》卷四三《观德王雄传》,第1216页。
    ④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1页。
    ⑤ 《隋书》卷四三《观德王雄传》,第1216页。
    ⑥ 《隋书》卷四十《梁士彦传》,第1164页。
    ⑦ 《隋书》卷四十《宇文忻传》,第1167页。
    ① 《隋书》卷四三《观德王雄传》,第1216页。
    ② 《隋书》卷五六《薛胄传》,第1388页。
    ③ 《隋书》卷六《礼仪志一》,第117页。
    ④ 《隋书》卷三七《李穆附子浑传》,第1120-1121页。
    ⑤ 《隋书》卷三八《郑译传》,第1137页。
    ⑥ 韩异:《隋文帝的“雄猜”与开皇初期政局》,《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第31-36页。
    ① 《隋书》卷三七《梁睿传》,第1128页。
    ② 《隋书》卷四十《王世积传》,第1173页。
    ③ 《隋书》卷三七《梁睿传》,第1128页。
    ④ 《旧唐书》卷一《高祖纪上》,第2页。
    ⑤ 《隋书》卷四十《宇文忻传》,第1167页。
    ⑥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62页。
    ① 《隋书》卷五八《柳(?)传》,第1423页。
    ② 《隋书》卷七六《虞自直传》,第1742页。
    ③ 《隋书》卷五八《柳臀传》,第1423页。
    ④ 《隋书》卷七六《诸葛颖传》,第1734页。
    ⑤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0页。
    ⑥ 袁刚:《隋炀帝传》,第131页。
    ① 《旧唐书》卷七五《韦云起传》,第2631页。
    ② 《隋书》卷七五《儒林传》序,第1707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42页。
    ②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6页。
    ③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8页。
    ④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2页。
    ⑤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75页。
    ⑥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炀帝大业六年二月条,第5650页。
    ⑦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83页。
    ⑧ 万斯同:《隋大臣将相年表》,选自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第4693页。
    ① 《隋书》卷四一《苏威传》,第1188页。
    ② 韩昇:《隋炀帝传》,第471-472页。
    ① 《隋书》卷六七《虞世基传》,第1572页。
    ② 《隋书》卷六七《虞世基传》,第1572页。
    ③ 《资治通鉴》卷一八二,炀帝大业十一年正月条,第5694页。
    ④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⑤ 《资治通鉴》卷一八二,炀帝大业九年四月条,第5671页载:“素恃功骄倨,朝宴之际,或失臣礼。帝心衔而不言,素亦觉之。及素薨,帝谓近臣曰:‘使素不死,终当夷族’。玄感颇知之,且自以累世贵显,在朝文武多父之故吏,见朝政日紊,而帝多猜忌,内不自安,乃与诸弟潜谋作乱”。牛致功、赵文润《隋唐人物述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1页也指出直接促使杨玄感起兵的原因莫过于其父杨素的下场。田廷柱《隋唐士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63页也认为杨玄感因受猜忌而被迫 铤而走险。滕新才《杨玄感起兵和隋末农民战争》(《文史杂志》1994年第4期)第14-15页认为杨玄感除家仇外,见天下怨声载道,隋朝统治有灭亡之势,故家仇、国恨两因素促成杨玄感的反叛。
    ① 《旧唐书》卷七七《杨纂传》,第2673页。
    ② 《隋书》卷四八《杨素传》,第1294页。
    ③ 《隋书》卷七一《游元传》,第1644页。
    ④ 《隋书》卷七十《杨玄感传》,第1616页。
    ⑤ 《隋书》卷七八《萧吉传》,第1777页。
    ⑥ 《资治通鉴》卷一八二,炀帝大业九年四月条,第5676页。
    ⑦ 王三北、严文科:《隋代国家权力与私家权力的矛盾—兼论隋朝灭亡的原因》,《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第80-85页。
    ⑧ 《隋书》卷七十《杨玄感传》,第1615页。
    ① 《隋书》卷七六《虞绰传》.第1740页。
    ② 《隋书》卷七六《王宵传》,第1742页。
    ③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第131页,认为“杨玄感有推翻隋炀帝之心,未必有结束隋朝之意。”王素:《大河滚滚》(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也认为杨玄感没有称帝,说明杨玄感反炀帝而不反隋。
    ④ 《隋书》卷七八《瘐季才附子质传》,第1768贡。
    ⑤ 汪篯《宇文化及及之杀炀帝及其失败》(引自唐长孺:《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79-288页,认为起事者多为关陇人,而被杀外廷大臣皆为南人,因此认为此次事变与隋炀帝朝南北两系大臣冲突有关。韩昇《论隋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对隋亡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第90-98页,认为隋炀帝改变关中本位政策重用南人,结果导致两派人士的冲突,故有江都事变的发生。与此持相同意见的还有何德章《江淮地域与隋炀帝的政治生命》(《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88-95页:王永平《隋代江南人士的浮沉》(《历史教学》1995年第1期)第42-54页等。
    ⑥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第639页。
    ⑦ 《隋书》卷六五《赵才传》,第1541页。
    ① 《隋书》卷八五《宇文化及传》,第1889页。
    ② 《隋书》卷六七《裴蕴传》,第1576页。
    ③ 王光国:《论隋末江都事变》,《江海学刊》1988年第3期,第125-129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八0,文帝仁寿四年正月条,第5613页。
    ② 关于此事,《陈书》、《南史》的记载一致,但与《隋书》不一。《陈书·后主张贵妃传》第131页,曰:“晋王广命斩贵妃,膀于青溪中桥。《南史·后主张贵妃传》第348页,曰:“晋王广斩之(贵妃)于清溪中桥”。《隋书·五行志下》第657页,曰:“隋师执张贵妃而戮之”,并未指出张贵妃之死由何人所戳。笔者认为,高颎和杨广在俘获陈后主、张贵妃、孔贵嫔后,应不会私自对他们作出处置,而这里单杀张贵妃,极有可能是高颎为了阻止杨广而行此计策。此处所引为《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1页。
    ③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2页。
    ④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4页。
    ⑤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4页。
    ⑥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4页。
    ① 《隋书》卷四一《苏威传》,第1188页。
    ② 《隋书》卷四九《牛弘传》,第1310页。
    ③ 魏征著,吕效祖主编:《新编魏征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
    ④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太宗贞观二年六月条,第6053页。
    ① 韩国磐在《隋唐五代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2-23页,指出“杨坚不仅是关、陇集团上层强有力的军事统帅,而且是皇亲国戚,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58-59页,指出杨坚是“六世纪典型的西北贵族”,“杨氏通过与非汉族的名门进行深谋远虑的联姻,以确保他们的地位不衰,特权长存”。杨坚“娶北方非汉族中权势最大的门第之一独孤氏的女儿为妻。这样,他在三十几岁时已是一个有成就的、攀名门为亲的军人”。高明士《隋唐五代史》(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第37页,指出“杨坚在北周朝廷中,实为皇亲国戚,此一背景颇有利于坚之篡代”。
    ② 胡如雷:《隋文帝杨坚的篡周阴谋与即位后的沉猜成性》,选自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144-148页。
    ③ 吴枫:《隋唐五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0页,指出:“杨坚执政后,他能团结一批北周政权中的上层分子,并积极进行了一些革新工作,因而取得了关陇豪族的支持和广大汉族人民群众的好感。长时期的北方外族统治大权,终为以杨坚为首的汉族地主政权所代替”。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上》,第2页。
    ② 《隋书》卷四四《滕穆王瓒传》,第1221页。
    ③ 关于杨坚与独孤氏的结婚年代,史无明文。《隋书·文献独孤皇后传》载独孤后卒年是在仁寿二年(602),时年50。又载“(独孤)信见高祖(杨坚)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可见这场婚姻由独孤信所亲定。而独孤信于北周孝闵帝元年(557)三月被赐自尽。若以独孤后存年50,逆推皇后出嫁是在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当时独孤信已死约9年,显然与史事不合。又据《北史·隋文献皇后独孤氏传》载记时年59。若以此逆推,则皇后出嫁为孝闵帝元年(557),独孤信三月自杀,在一月至三月这三个月中,独孤信是有足够的时间将女儿嫁出的。此处参考陶广峰《隋文献独孤皇后存年考辨》(《史学月刊》1987年第5期),第23-24页。
    ④ 《资治通鉴》卷一七0,临海王光大二年七月条,第5274页。
    ⑤ 《隋书》卷二《高祖纪上》,第2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上》,第3页。
    ② 《周书》卷九《宣帝杨皇后传》,第146页。
    ③ 《隋书》卷三八《郑译传》,第1136页。
    ④ 《隋书》卷三九《刘昉传》,第1131页。
    ⑤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3页。
    ①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一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第284页。
    ② 佚名:《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六《文帝炀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7册,第551页。
    ③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八《宣帝》,第619页。
    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772页。
    ⑤ 关于宣帝驾崩日期,《周书·宣帝纪》与《隋书·高祖纪》所记不同,史学界一般按《资治通鉴》卷一七四“宜帝太建十二年五月”条,第5409页记载:“坚恐诸王在外生变,以千金公主将适突厥为辞,征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认为五王为杨坚诓骗到京城的。然据《周书·赵僭王招传》第203页记载:“(大象)二年,宣帝不豫,征招及陈、越、代、滕五王赴阙。比招等至而帝已崩”,认为五王为宣帝下诏征入京城的。笔者认为,年仅22岁的宣帝暴病,并未料到一病不起,但在病情加重自感时日不多的情况下,诏五王入京处理后事,这才合乎常情。然宣帝在下诏第二日便薨,刘昉等矫诏辅政之心应已早生,故而诏书是否得到传达已不得而知。此处所引为《周书·宣帝纪》,第124页。
    ⑥ 《隋书》卷三八《刘昉传》,第1131-1132页。
    ⑦ 《隋书》卷三八《郑译传》,第1137页。
    ⑧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5页。
    ①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198-1199页。
    ②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772页。
    ①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1-1142页载:“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高祖将之东第,百官皆不知所去。高祖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往往偶语,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要么被杀头,要么臣服,可见,杨坚大权在握,很多朝臣为武力胁迫所致。
    ② 吴枫:《隋唐五代》,第20页。
    ③ 高明士:《隋代中国的统一—兼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选自史念海:《唐史论丛》(第七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1页。
    ④ 沈炳震:《唐书宰相世系表订伪》卷二,选自《二十五史补编》,第7579页。
    ⑤ 见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格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第288-290页;王永兴《杨隋氏族问题述要-—学习陈寅恪先生史学的一些体会》,收于《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上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5-372页。
    ⑥ 韩异:《隋文帝传》,第34-37页。
    ①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2页。
    ②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299页。
    ③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275页。
    ④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56页。
    ⑤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346页
    ⑥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244页
    ⑦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326页
    ⑧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14页。
    ⑨ 韩昇:《隋文帝传》,第324-327页。
    ⑩ 韩昇:《隋文帝时代中央高级官员成分分析》,《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第101页载:周隋嬗替乃汉人推翻胡人政权的斗争,不能成立;毋宁说,隋朝纠正了北朝的歧视汉人政策。
    11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3页。
    12 《隋书》卷六六《郎茂传》,第1554页。
    ① 《隋书》卷五十《宇文庆传》,第1314页。
    ②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4页。
    ③ 《周书》卷八《静帝纪》,第132页。
    ④ 《周书》卷二一《尉迟迥传》,第349-351页。
    ① 《周书》卷二一《司马消难传》,第354页。
    ② 《周书》卷二一《王谦传》,第353页。
    ③ 《隋书》卷三八《柳裘传》,第1139页。
    ④ 《隋书》卷三七《李穆传》,第1116页。
    ⑤ 《周书》卷三十《于翼传》,第526页。
    ⑥ 《周书》卷三十《窦炽传》,第520页。
    ⑦ 《周书》卷三十,史臣曰,第530页。
    ①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八《宣帝》,第619页。
    ② 《隋书》卷三八《刘防传》,第1131页。
    ③ 《隋书》卷三八《柳裘传》,第1138-1139页。
    ④ 《隋书》卷三七《李穆传》,第1116页。
    ⑤ 《隋书》卷三七《梁睿传》,第1127页。
    ⑥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2页。
    ⑦ 《周书》卷三十《窦炽传》,第520页。
    ① 《隋书》卷三八《文献独孤皇后传》,第1108页。
    ② 《隋书》卷七八《庾季才传》,第1166页。
    ③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772页。
    ④ 《周书》卷三十《窦炽传》,第520页。
    ⑤ 《隋书》卷六二《裴肃传》,第1486页。
    ⑥ 《隋书》卷四七《柳机传》,第1272页。
    ① 《周书》卷九《宣帝杨皇后传》,第146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七五,陈宣帝太建十三年二月条,第5436页。
    ③ 《隋书》卷六六《荣毗附兄建绪传》,第1559页。
    ④ 《隋书》卷三九《窦荣定传》,第1150页。
    ⑤ 《隋书》卷三八《郑译传》,第1136页。
    ⑥ 《隋书》卷六三《杨义臣传》,第1498页。
    ⑦ 《隋书》卷六六《李谔传》,第1543页。
    ⑧ 《隋书》卷七八《韦鼎传》,第1771页。
    ⑨ 《隋书》卷五十《郭荣传》,第1320页。
    ①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1页。
    ② 《隋书》卷五十《庞晃传》,第1321页。
    ③ 《隋书》卷六六《郎茂传》,第1554页。
    ④ 《隋书》卷四十《宇文忻传》,第1166页。
    ⑤ 《隋书》卷四十《元谐传》,第1170页。
    ⑥ 《隋书》卷四六《长孙平传》,第1254页。
    ⑦ 《隋书》卷四十《王谊传》,第1169页。
    ⑧ 《隋书》卷五十《宇文庆传》,第1314页。
    ⑨ 《隋书》卷六十《崔仲方传》,第1447-1448页。
    ⑩ 《隋书》卷六十《于仲文传》,第1451-1452页。
    11 《隋书》卷四七《柳昂传》,第1276页。
    ① 《隋书》卷五一《长孙晟传》,第1329-1330页。
    ② 《隋书》卷四八《杨素传》,第1282页。
    ③ 《隋书》卷四六《张煚传》,第1262页。
    ④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79页。
    ⑤ 《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198页。
    ⑥ 《隋书》卷三八《柳裘传》,第1139页。
    ⑦ 《隋书》卷三七《李穆附兄子崇传》,第1123页。
    ⑧ 《隋书》卷三七《梁睿传》,第1127页。
    ① 《隋书》卷四七《韦艺传》,第1268-1269页。
    ② 《隋书》卷三八《卢贲传》,第1143页。
    ③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第3页。
    ④ 《隋书》卷六十《段文振传》,第1458页。
    ⑤ 《隋书》卷三九《元景山传》,第1153页。
    ① 《隋书》卷三九《源雄传》,第1154页。
    ② 《隋书》卷六十《于仲文附从父弟玺传》,第1457页。
    ③ 《隋书》卷六十《于仲文传》,第1451页。
    ④ 《隋书》卷五四《王长述传》,第1362页。
    ⑤ 《隋书》卷六三《杨义臣传》,第1498-1499页。
    ⑥ 《隋书》卷四十《元谐传》,第1170页。
    ⑦ 《隋书》卷三九《窦荣定传》,第1150页。
    ① 《周书》卷二七《辛威传》,第447-448页。
    ① 《隋书》卷四四《滕穆王瓒传》,第1221页。
    ② 据《隋书·卫昭王爽》第1223页载,杨爽“六岁而太祖(杨忠)崩”。据《周书·武帝纪上》第75页载,杨忠崩于北周天和三年(568)七月,逆推杨爽应生于北周保定二年(562),故杨坚大定元年(581)改朝换代时杨爽为19岁.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5页。
    ① 《贞观政要》卷六《政体第二》,第15页。
    ② 《贞观政要》卷六《杜谗邪四二十三》,第200页。
    ③ 孙玉芝:《隋亡实肇因于文帝》,《北方论丛》1997年第1期,第48-53页。
    ④ 王永平:《隋文帝从政弊失论》,《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3期,第24页。
    ⑤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4页。
    ⑥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4页。
    ① 曹治怀:《隋文帝不悦儒学专尚刑名辨析》,《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57页。
    ②赵云旗:《论隋文帝与隋代的儒学》,《孔子研究》1988年第3期,第35页。
    ③ 《隋书》卷七五《儒林传》,第1706页。
    ④ 《隋书》卷七五《房晖远传》,第1716页。
    ⑤ 《隋书》卷七五《刘焯传》,第1718页。
    ⑥ 《隋书》卷七五《王孝籍传》,第1726页。
    ⑦ 《隋书》卷七五《马光传》,第1718页。
    ⑧ 《隋书》卷七十《李密传》,第1626页。
    ⑨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卷三六《文帝仁寿元年六月》,见《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0册,第798页。
    ⑩ 郭伟川:《论隋唐政治制度与军事政策》,转引自王元化:《学术集林》第17卷,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第234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3-51页。
    ②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262页。
    ③ 刘学智:《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43页。
    ④ 张先昌、许瑛:《试论隋代前期的文化教育政策—兼评隋文帝“不悦儒术”说》,《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第127页。
    ⑤ 高明士:《隋文帝“不悦学”“不知乐”质疑—有关隋代立国政策辨正》,《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第十四期》1988年第7期,第248页。
    ⑥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5页。
    ① 赵云旗:《简评隋文帝》,《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1期,第12-1页。
    ② 孙绪秀、赖红卫:《隋文帝的用人政策》,《山东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85-90页。
    ③ 王士立:《评隋文帝之用人》,《历史教学》1984年第3期,第15-18页。
    ④ 《资治通鉴》卷一七四,宣帝太建十二年六月条,第5421页。
    ⑤ 《隋书》卷四十《王世积传》,第1172页。
    ⑥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3页。
    ①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4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七八,文帝开皇十七年六月条,第5556页。
    ③ 《隋书》卷四五《秦孝王俊传》,第1240页。
    ④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4页。
    ⑤ 汤勤福:《隋文帝诛杀佐命功臣质疑—隋史研究之一》,《上饶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第33页。
    ⑥ 马俊民:《补<隋书·宰相表>兼论隋政权核心构成的演变及其特征》,转引自张国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06页。
    ⑦ 张先昌、陶伟乔:《隋文帝“薄于功臣”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57页。
    ① 汤勤福:《隋文帝诛杀佐命功臣质疑—隋史研究之一》,《上饶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第30页。
    ② 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1页。
    ③ 谭平:《中国古代皇位嫡长子继承制的计量分析》,《成都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32页。
    ① 《旧唐书》卷一零七《庶人瑛传》,第3259页。
    ② 甘怀真:《隋文帝时代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以总管为例》,引自中国唐代学会编辑委员会《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488页。
    ③ 姜望来:《魏周隋唐关陇集团与山东势力》,武汉: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8页。
    ④ 《隋书》卷三八《郑译传》,第1132-1137页。
    ⑤ 《隋书》卷四一《高颎传》,第1181-1182页。
    ① 《隋书》卷四十《元谐传》,第1170页。
    ② 《隋书》卷四十《元胃传》,第1177页。
    ③ 高敏:《隋初江南地区反叛的原因初探》,《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4期,第261页。
    ④ 韩昇:《隋文帝传》,第269页。
    ⑤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113页。
    ⑥ 罗嗣忠:《重评隋朝短祚而亡的原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第95页。
    ① 赵云旗:《论隋代速亡的原因》,《晋阳学刊》1984年第6期,第81页。
    ② 李殿元:《重新评价农民起义》,《文史杂志》2009年第1期,第52-56页。
    ③ 赵云旗:《简评隋文帝》,《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1期,第15页。
    ④ 《贞观政要》卷八《辨兴亡三十四》,第256页。
    ⑤ 《隋书》卷四六《长孙平传》,第1254页。
    ⑥ 《隋书》卷六一《郭衍传》,第1496页。
    ⑦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第684页。
    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39-54页。
    ②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2页。
    ③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第54页。
    ④ 《旧唐书》卷七五《张玄素传》,第2643页。
    ①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21-45页。
    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40-49页。
    ③ 万绳楠:《论隋炀帝》,《史学月刊》1959年第9期,第1-4页。
    ④ 魏福昌:《隋炀帝是不折不扣的暴君—与万绳楠同志商榷》,《史学月刊》1959年第12期,第8-10页。
    ⑤ 曹永年、周增义:《论隋炀帝的“功”与“过”—兼与万绳楠先生商榷》,《史学月刊》1959年第12期,第9-11页。
    ⑥ 朱先治:《对“论隋炀帝”一文的几点意见》,《史学月刊》1960年第1期,第23页。
    ⑦ 赵云旗:《评隋炀帝的历史功绩》,《晋阳学刊》1986年第1期,第35-40页。
    ⑧ 韩隆福:《论隋炀帝的历史作用》,《安徽史学》1986年第3期,第13页。
    ⑨ 赵克尧:《隋炀帝的再评价》,《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第81-89页。
    ⑩ 吴思强:《<隋炀帝的再评价>异议》,《温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第15-21页。
    11 黄惠贤:《略论隋炀帝之暴政》,《武汉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第39页。
    ① 韩乐学:《试评隋炀帝》,《西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第24页。
    ② 陈开科:《韩隆福教授的史学研究》,《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121页。
    ③ 张国刚:《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④ 赵云旗:《论隋代的速亡》,《晋阳学刊》1984年第6期,第77-83页。
    ① 所桂萍:《隋朝法制与隋朝兴亡的辩证统一》,《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第74-76页。
    ② 沈国峰:《略论隋王朝的封建法制和它的兴亡史》,《政法论坛》1979年第1期,第71-74页。
    ③ 张承宗、陈学贵:《试论杨坚家庭关系与隋朝的灭亡》,《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24-29页。
    ④ 魏承思:《论隋王朝的经济政策及其灭亡》,《历史教学问题》1985年第3期,第9-12页。
    ⑤ 于赓哲:《隋炀帝的“效率”与唐太宗的“公平”》,《人民论坛》2009年第8期,第60-61页。
    ⑥ 岑仲勉:《隋唐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5页。
    ⑦ 朱明:《论隋代兵制与隋亡之关系》,《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120-126页。
    ⑧ 黄冬云:《军事改革对隋朝灭亡的影响》,《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3-5页。
    ⑨ 梁中实:《也论隋王朝的速亡—谈道德世风在隋朝灭亡中的影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第36-44页。
    ⑩ 杨际平、苏述:《论隋王朝的政治路线及其兴亡》,《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75年第2期,第33-37页。
    ① 董省非:《论隋炀帝的二重性格与隋朝速亡》,《丽水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第61-71页。
    ② 杨际平:《炀帝其人与隋朝的二世而亡》,《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15-21页。
    ③ 罗嗣忠:《隋炀帝的个性特征及其社会后果》,《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70-75页。
    ④ 黄冬云:《隋炀帝的性格缺陷及其影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94-97页。
    ⑤ 罗嗣忠:《浅谈铸成隋炀暴君的客观历史必然性》,《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23-27页。
    ⑥ 周鼎初:《试论隋炀帝暴政的实质及其社会根源》,《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第60-66页。
    ⑦ 刘胜:《浅论隋炀帝、唐太宗与隋亡唐兴的关系》,《汉中师院学报》1992年第1期,第44-47页。
    ①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47页。
    ② 柏杨:《中国人史纲》,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③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四年六月条,第6079页。
    ④ 《贞观政要》卷六《杜馋邪第二十三》,第204页。
    ⑤ 易沙白:《帝王春秋》,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65页。
    ⑥ 易沙白:《帝王春秋》,第103页。
    ⑦ 《贞观政要》卷九《安边第三十六》,第278页。
    ⑧ 《贞观政要》卷十《畋猎第三十八》,第285页。
    ①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147页。
    ② 白云扬:《隋炀帝和唐太宗的“暴君、明君”之辨》,《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107-110页。
    ③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146页。
    ④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5页。
    ⑤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5页。
    ⑥ 袁刚:《隋炀帝传》,第730-732页。
    ⑦ 韩隆福:《论隋炀帝的历史作用》,《安徽史学》1986年第3期,第13页。
    ⑧ 韩隆福:《一个有伟大贡献的“暴君”—评袁刚<隋炀帝传>兼纪念隋炀帝研究所成立五周年》,《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87页。
    ⑨ 韩隆福:《隋炀帝评传》,第1页。
    ① 韩隆福:《一个有伟大贡献的“暴君”—评袁刚<隋炀帝传>兼纪念隋炀帝研究所成立五周年》,《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88页。
    ② 周鼎初:《隋炀帝的暴政是其对儒家思想的彻底背叛》,《江汉论坛》1995年第6期,第41-43页。
    ③ 王蓉:《从“有命在天”到“我实负百姓”一从商纣王、项羽、隋炀帝的政治意识看古代中国政权合法性观念的演变》,《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85页。
    ④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59页。
    ⑤ 《隋书》卷六一《宇文述传》,第1464页。
    ⑥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4页。
    ⑦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第1232页。
    ⑧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8页。
    ⑨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4-69页。
    ⑩ 《旧唐书》卷七三《孔颖达传》,第2601页。
    11 《资治通鉴》卷一八二,炀帝大业十一年正月条,第5694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太宗贞观二年四月条,第6053页。
    ②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83页。
    ③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7-68页。
    ④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83页。
    ⑤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第716-717页。
    ⑥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2-63页。
    ⑦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第61-63页。
    ① 《贞观政要》卷十《畋猎第三十八》,第295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炀帝大业八年正月条,第5658页。
    ③ 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第166页。
    ④ 《资治通鉴》卷一八0,文帝仁寿四年正月条,第5613页。
    ① 《隋书》卷七九《外戚传》序,第1718页。
    ② 《隋书》卷四四,史臣曰,第1226页。
    ③ 《资治通鉴》卷一八二,炀帝大业九年四月条,第5678页。
    ④ 佚名:《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六《文帝炀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7册,第551页。
    ⑤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第94页。
    ⑥ 袁刚:《隋炀帝传》,第730页。
    ① 《资治通鉴》卷一八二,炀帝大业十一年十月条,第5699-5700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八三,炀帝大业十二年七月条,第5705-5706页。
    ③ 《隋书》卷七十,史臣曰,第1636页。
    ④ 罗嗣忠:《隋炀帝的个性特征及其社会后果》,《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70-75页。
    1.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1900
    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7-3430
    3.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5-295
    4.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6,348
    5.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419,533,1381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21,1355,1369
    7.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131,361
    8.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30-865
    9.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257,2181,4080
    10.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658,1874,2269
    1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5421-6079
    12.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2
    13.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75:219-604
    14.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1491
    15.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600,800,1399
    16.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8:619-641
    17.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342-343
    18.王通.文中子中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5-182
    19.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58:27-205
    20.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269
    21.万斯同.隋将相大臣年表[A].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C].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59:4693,7579
    22.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0-1206
    23.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5-643
    24.吴毓江.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154-341
    25.黎翔风.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13,906
    26.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379,436,504
    2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352
    28.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271,600,621
    2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5
    30.韩理洲.全隋文补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2-7
    31.许慎.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57,118,178,502
    32.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332-334
    33.赵翼.陔余丛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322
    34.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136-730
    35.纪昀等.文渊阁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551-1051
    36.顾廷龙等.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5:295,619
    37.柏杨.中国人史纲[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47
    38.岑仲勉.隋唐史[M].上海:中华书局,1982:75
    39.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4
    40.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8,62,77,113,146-147
    41.陶圣希.中国法制之社会史的考察[M].台北:食货出版社,1979:716
    42.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49
    43.高明士.隋唐五代史[M].台北:里仁书局,2006:37,46-47
    44.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411-412
    45.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2
    46.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88-224
    47.高殉.隋朝法制与统一秩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5-136
    48.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2-23
    49.韩隆福.隋炀帝评传[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1
    50.韩异.隋文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4-37,269-270,324-327
    51.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52.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9-42
    53.林天蔚.隋唐史新论[M].台北:东华书局,1980:383-402
    54.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135
    55.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34-35
    56.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772,782
    57.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1-45,1262
    58.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M].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27,131
    59.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M].台北:稻香出版社,2002:284
    60.刘学智.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43
    61.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3-21
    62.倪正茂.隋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1-164
    63.牛致功,赵文润.隋唐人物述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1
    64.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8
    65.汤成业.隋文帝政治事功之研究[M].台北:精华印书馆,1967:1-200
    66.唐长孺.汪篯隋唐史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79-288
    67.田廷柱.隋唐士族[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63
    6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373
    69.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111
    69.王寿南.隋唐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6:1-82
    70.王仲荦.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35
    71.王宝祥.隋史新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1-19
    72.王素.大河滚滚[M].北京:中华书局,2001:21-25
    73.吴枫.隋唐五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0
    74.吴宗国.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隋唐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0-22
    75.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66,221
    76.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87
    77.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2:14-346
    78.易沙白.帝王春秋[M].长沙:岳麓书社,1984:65,103
    79.袁刚.隋炀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1,471,730-732
    80.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53
    81.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34
    82.张分田.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652-653,701
    83.张家蕙.中国伦理思想导论[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8
    84.张国刚.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16
    85.周远廉,吴宗国.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隋唐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0-22
    86.周良霄.皇帝与皇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05-352
    87.曹文柱.中国文化通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286
    88.(日)清宫刚.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君臣观、道家思想与文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1.
    89.白云扬.隋炀帝和唐太宗的“暴君、明君”之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6):107-110
    90.曹永年,周增义.论隋炀帝的“功”与“过”—兼与万绳楠先生商榷[J].史学月刊,1959,(12);9-11
    91.曹治怀.隋文帝不悦儒学专尚刑名辨析[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2):57
    92.陈金凤,梁琼.山东士族与隋朝政治论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6):66-70
    93.崔明德.论隋唐时期和亲的影响[J].甘肃杜会科学,1994,(3):92-96
    94.崔明德.论隋唐和亲的特点[J].天府新论,1995,(2):76-81
    95.崔明德.论隋文帝民族关系理论体系中“君臣一体”思想[J].社会科学辑 刊,1996,(3):90-94
    96.陈开科.韩隆福教授的史学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6):121
    97.董省非.论隋炀帝的二重性格与隋朝速亡[J].丽水师专学报,1987,(1):61-71
    98.高敏.隋初江南地区反叛的原因初探[J].中国史研究,1988,(4):261
    99.高明士.隋文帝“不悦学”“不知乐”质疑一有关隋代立国政策辨正[J].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88,(7):248
    100.管彦波.简论隋文帝的治边思想与治边措施[J].贵州民族研究,2006,(2):126-131
    101.胡如雷.隋文帝评价[J].社会科学战线,1979,(2):149-158
    102.胡如雷.周隋之际的“三方之乱”及其平定[J].河北学刊,1989,(6):57-66
    103.胡如雷.北周政局的演变与杨坚的以隋代周[J].社会科学战线,1990,(2):162-171
    104.胡如雷.隋朝统一新探[J].历史研究,1996,(2):46-55
    105.韩异.论隋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对隋亡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1987,(2):90-98
    106.韩昇.隋炀帝伐高丽之谜[J].漳州师院学报,1996,(1):51-53
    107.韩异.隋炀帝“辽东之役”刍议[J].军事历史,1997,(2):34-36
    108.韩异.南方复起与隋文帝江南政策的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1998,(2):28-34
    109.韩异.隋文帝时代中央高级官员成分分析[J].学术月刊,1998,(9):101-102
    110.韩异.隋史考证九则[J].厦门大学学报,1999,(1):96
    111.韩异.隋文帝的“雄猜”与开皇初期政局[J].史学月刊,1999,(3):31-36
    112.韩昇.隋文帝弑君与被弑说考证[J].学术研究,2002,(2):97-103
    113.何德章.隋文帝对江南的控制及其失策[J].西南师范大学,1993,(2):73-78
    114.何德章.江淮地域与隋炀帝的政治生命[J].武汉大学学报,1994,(1):88-95
    115.韩国磐.隋炀帝夺位真相[J].读书通讯,1947,(145):8-10
    116.韩国磐.简论隋朝的统一[J].历史教学,1962,(5):2-8
    117.韩隆福.论隋炀帝的历史作用[J].安徽史学,1986,(3):13-16
    118.韩隆福.隋炀帝南逃江都及其评价[J].益阳师专学报,1996,(3):90-92
    119.韩隆福.一个有伟大贡献的“暴君”—评袁刚<隋炀帝传>兼纪念隋炀帝研究所成立五周年[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5):87-88
    120.黄冬云.隋炀帝的性格缺陷及其影响[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4):94-97
    121.刘胜.浅论隋炀帝、唐太宗与隋亡唐兴的关系[J].汉中师院学报,1992,(1):44-47
    122.刘万云.隋时北方统一南方的原因浅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6):79-82
    123.罗嗣忠.重评隋朝短祚而亡的原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1):95
    124.罗嗣忠.浅谈铸成隋炀暴君的客观历史必然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1):23-27
    125.罗嗣忠.隋炀帝的个性特征及其社会后果[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1):70-75
    126.李燕捷.隋平陈战争浅析[J].中国史研究,1985,(2):125-136
    127.李殿元.重新评价农民起义[J].文史杂志,2009,(1):52-56
    128.李文才.隋末“江都之交”新探—兼论隋短祚而亡的主要原因[J].人文杂志,1995,(1):95-97
    129.李青岭.隋文帝德法兼施的行政管理思想[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6):79-81
    130.林静薇.西魏北周姓氏政策与杨坚代周建隋之关系[J].台湾中正历史学 刊,2007,(9):159-188
    131.马晓丽.论隋文帝“君臣一体”的民族关系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2005,(3):346-351
    132.孙绪秀,赖红卫.隋文帝的用人政策[J].山东大学学报,1996,(4):85-90
    133.孙玉芝.隋亡实肇因于文帝[J].北方论丛,1997,(1):48-53
    134.施建中.隋统一原因再探—兼论隋文帝平陈方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2):23-29
    135.宋冬九,韩隆福.隋炀帝对江南人才群体形成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30-32
    136.石红,唐李佩.隋文帝与隋炀帝思想差异之探析[J].唐都学刊,2010,(6):48-52
    137.商爱玲,张鸿.隋炀帝“以民为本”、“天下为公”思想再解析[J].天府新论,2009,(6):130-133
    138.沈国峰.略论隋王朝的封建法制和它的的兴亡史[J].政法论坛,1979,(1):71-74
    139.所桂萍.隋朝法制与隋朝兴亡的辩证统—从<开皇律>修定及其实施谈起[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1):74-76
    140.谭平.中国古代皇位嫡长子继承制的计量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1998,(4):32
    141.陶广峰.隋文献独孤皇后存年考辨[J].史学月刊,1987,(5):23-24
    142.滕新才.杨玄感起兵和隋末农民战争[J].文史杂志,1994,(4):14-15
    143.汤勤福.隋文帝诛杀佐命功臣质疑—隋史研究之一[J].上饶师专学报,1986,(3):30-33
    144.汤勤福.隋文帝废立太子刍议[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7,(1):29-34
    145.谭平.中国古代皇位嫡长子继承制的计量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1998,(4):32
    146.唐华全.试论隋文帝废立太子的原因[J].河北学刊,1991,(5):75-81
    147.魏福昌.隋炀帝是不折不扣的暴君—与万绳楠同志商榷[J].史学月刊,1959,(12):8-10
    148.王士立.评隋文帝之用人[J].历史教学,1984,(3):15-18
    149.王光照.隋文献独孤皇后与开皇世政治[J].中国史研究,1988,(4):74-75
    150.王三北,严文科.隋代国家权力与私家权力的矛盾—兼论隋朝灭亡的原因[J].西北师大学报,2002,(2):80-85
    151.王永平.隋代江南人士的浮沉[J].历史教学,1995,(1):42-54
    152.王永平.隋文帝从政弊失论[J].历史教学问题,1995,(3):24
    153.王光国.论隋末江都事变[J].江海学刊,1988,(3):125-129
    154.万绳楠.论隋炀帝[J].史学月刊,1959,(9):1-4
    155.吴思强.(隋炀帝的再评价)异议[J].温州师院学报,1989,(1):15-21
    156.袁刚.杨隋出自山东寒庶[J].文史哲,1999,(6):46-50
    157.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3):44-48.
    158.袁刚.暴君隋炀帝评价的论‘辨—关于暴君之暴的政治分析[J].南都学坛,2002,(4):21-28
    159.杨际平,苏述.论隋王朝的政治路线及其兴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75,(2):33-37
    160.杨际平.炀帝其人与隋朝的二世而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4):15-21
    161.杨力军.隋统一原因浅析[J].晋中师专学报,1999,(3):47-50
    162.杨希义.隋文帝评价中的若干问题刍议[J].西北大学学报,1983,(4):29-35
    163.姚建根.隋文帝皇子们的悲剧[J].兰州学刊,2005,(6):241-242
    164.曾德雄.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J].浙江学刊,2005,(3):116
    165.张先昌.隋文帝“易宫换储”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1995,(5):25-28
    166.张先昌,陶伟乔.隋文帝“薄于功臣”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1):57
    167.张先昌,许瑛.试论隋代前期的文化教育政策—兼评隋文帝“不悦儒术”说[J].贵州社会科学学报,2009,(9):127
    168.张承宗,陈学贵.试论杨坚家庭关系与隋朝的灭亡[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4):24-29
    169.赵云旗.论隋代速亡的原因[J].晋阳学刊,1984,(6):81
    170.赵云旗.隋文帝政治思想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1984,(4):31-36
    171.赵云旗.评隋炀帝的历史功绩[J].晋阳学刊,1986,(1):35-40
    172.赵云旗.论隋文帝与隋代的儒学[J].孔子研究,1988,(3):35
    173.赵云旗.简评隋文帝[J].历史教学问题,1991,(1):12-15
    174.赵克尧.隋炀帝的再评价[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4):81-89
    175.周鼎初.隋炀帝的暴政是其对儒家思想的彻底背叛[J].江汉论坛,1995,(6):41-43
    176.周鼎初.试论隋炀帝暴政的实质及其社会根源[J].湖北大学学报,1995,(6):60-66
    177.臧嵘.略论隋末杨玄感的起兵[J].历史教学,1962,(7):18-22
    178.朱先治.对<论隋炀帝>一文的几点意见[J].史学月刊,1960,(1):23
    179.高明士.隋代中国的统一——兼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A].史念海.唐史论丛[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81-126
    180.甘怀真.隋文帝时代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以总管为例[A].中国唐代学会编辑委员会.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488
    181.郭伟川.论隋唐政治制度与军事政策[A].王元化.学术集林[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234
    182.胡如雷.隋文帝杨坚的篡周阴谋与即位后的沉猜成性[A].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144-148
    183.黄永年.从杨隋中枢政权看关陇集团的开始解体[A].王化元.学术集林[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54-168
    184.雷闻.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兼论其与两汉上计制之异同[A].荣新江.唐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89
    185.刘健明.隋江都事变考释[A].荣新江.唐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5-293
    186.马俊民.补<隋书·宰相表>兼论隋政权核心构成的演变及其特征[A].张国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C].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406
    187.瞿林东.评<隋书>史论[A].瞿林东.唐代史学论稿[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73-188
    188.胡娜.唐初<隋鉴>思想研究——以<贞观政要>为中心的探讨[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5-33
    189.姜望来.魏周隋唐关陇集团与山东势力[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28
    190.马宁.孟子的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1
    191.吴昌叶.萧氏后梁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34-36
    192.辛向勇.唐人的隋史观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3-4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