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20-1937: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于新文学而言,民初中学的国文教育是新文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场域与途径。清末民初教育制度在“一波三折”的沿革中对白话新文学产生了知识诉求,变动的教育宗旨则体现出了与新文学相似的启蒙意识,并且为新文学由文学文本到国文教材的知识身份转换提供了制度预设。胡适等人瞩目于教育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作用,驱使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实现了合流,新文化、新教育与新文学三者之间形成了深层次互动。在教育实践上,新文学通过国文教材选文进入了国文教育领域,并在1927年之前完成了知识身份的转变,具备了法定知识身份,占领了权威的知识生产空间,继而开始了自身的知识生产及传播。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围绕着技能性教育和思想性教育的国文教育目标,新文学的知识体系通过教材选文、课堂讲授、作文写作这一知识生产系统逐渐固定下来。新文学的一部分作品在这个生产场域中获得了经典性。但是,在不同阶段,受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国文教育中新文学的选目、存在空间以及知识结构、知识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1927年之前与1927年之后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在知识生产上面临着不一样的文化语境,前者与五四新文化关联紧密,后者则与国民党的文化统治息息相关,二者深刻影响着两个时期中学国文教育中新文学的知识生产。在知识生产的具体环节上,教材选文与课堂讲授是新文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渠道,中学国文课堂的作文写作则解构并深化了新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涵养了学生的新文学意识,发展了中学生的新文学想象,更为新文学培养了潜在的新生力量。此外,中学的课外国文阅读与出版机构的新文学出版作为社会助力在中学课堂之外促进了新文学的传播以及新文学意识、新文学力量的养成。作为新文学知识身份转换与生产媒介环境的中学国文教育围绕新文学、新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具有了文学公共领域的特征。在这个公共领域内,新文学、新文化、新教育三者之间的关联互动,体现了新文学身份转换与知识生产的内在理路。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dium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For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evolvement of middle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modern literature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ows the appeal of new knowledge.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vernacular, the education objectiv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nlightenment of literature, 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u shi and others focused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education function, they made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and th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In education practice,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the Chinese materials by the way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and completed the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before the1927. At the same time,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d the legal status of knowledge and took over the authorit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space, then it started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ts own.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around skills teaching and the thought education goal, the knowledge of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the new knowledge identity through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 lectures and writing practice.In the period of teaching, the part of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gradually obtained the classic. But, in different stage, affected by soci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s space, structure and concept also changed. Before1927and after1927, 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 was facing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former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spirit of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fatt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rule of the Kuomintang. These two exert heavy influence up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the new literature in the middle school teaching. In wa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are the important way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 The writing practice deepen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s in the high school. These cultivated the students' new literary consciousness and their new literature imagination, and also cultivated the newborn power for new literature. In addition, as social powers,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materials and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 expand the spread of the new literature, and promote to form a new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As the medium of literary knowledge identity conversion and productio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ublic literary sphere in the respect of spreading and production of the new culture. Within the public literary sphere, the new literature, new culture and new education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which have embodied the inner logic between the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and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the new literature.
引文
① 南帆、王晓明、韩少功、葛兆光、黄子平、李陀:《寻求为生活的文学》,《读书》,2003年第10期,第2页。
    ② [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① 该文刊于《师大月刊》,1932年第2期。后与王恩华的《国难后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目提要》结合在一起题名为《三十年来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目提要》,于民国廿六年(1937年)由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出版。王文刊于《师大月刊》1934年《三十二周年纪念专号》。
    ①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10页。
    ② 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52页。
    ①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光明日报》,2000年8月11日。
    ② 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55页。
    ③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 如1923年胡适起草的《高级中学第一组必修的特设国文课程纲要》明确说明高级中学的国文主要是使学生略知中国文学变迁沿革的历史、使学生了解古文学与国语文学在历史上的相当位置、引起学生研究文学的趣味。在教学内容上,划分为六个时期,最后一个时期是革命与建设的时期,但是落实到当时出版的高级中学国文教科书选文,新文学作品的数量却是很少。同年颁布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强调的也是“培养欣赏中国文学名著的能力、增加使用古书的能力、继续练习用文言作文的能力”,对于语体文仅有“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一条。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都强调古文名著,虽有古白话的名著,但是却没有强调新文学的作品。见《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285页
    ② 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③ 在此教本的上册中收录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易卜生主义》、《新生活》以及新诗《一念》、《老鸦》等:叶绍钧的小说《义儿》、《云翳》,冰心的《梦》、郭沫若的《牧羊少女》:诗歌部分还收录了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西伯利亚》、刘延陵的《水手》、冰心的《繁星》《歧路》《使命》等。这些文章在后来的初中国文教本中大都出现,影响更大。
    ① 见1929年颁布的《高级中学普通科国文暂行课程标准》,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6-287页。
    ② 如该阶段流行的沈颐编选,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华国文》(六册)全是文言文选,南京书店出版的徐公美等人编注的《新学制中学国文教科书高中国文》(六册)共选文288篇,其中有少量的翻译篇目以及近人的白话文章,二者相加共有15篇。仅在第三册中收录了胡适《文学进化的观念》、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周树人的《读书杂谈》、郭沫若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四篇现代散文。在罗根泽、高远公选编北平文化学社出版的《高中国文》六册中,语体文所占比例很小,第一册为四分之一,第二册为五分之一,第三册为六分之一。在朱剑芒选编世界书局出版的《高中国文》(三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江恒源的《国文读本》(四册)、孙俍工由神州国光社出版的《国文教科书》中,语体文所占的比例极少,新文学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③ 参见《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303页。
    ① 所谓的新文学传统或者现代文学传统,主要借鉴了温儒敏先生的概念。在其《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及《中国现代文学的阐释链与“新传统”的生成》等文中,他认为“新传统”是指新文学传统或者现代文学传统,是近百年来逐步积淀下来,成为有别于古代文学的那些常识或普遍性的思维与审美方式。虽然形成时问较短,但和古代传统一样(许多情况下可能是古今并存或者古今融合一体的),已经作为民族语言想象“共同体”而存在,以其权威性量不断入侵、影响后起的创作,甚至无孔不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当代文学/文化发展的规范力置。分别见温儒敏:《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8年第2期,第3页。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的阐释链与“新传统”的生成》,《学术月刊》,2008年11期,第1页。
    ① 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吴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② 钱理群:《反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③ 参见《新青年》刊载的读者李濂镗写给杂志记者的信,见《新青年》三卷二号,书信栏第12页。
    ① 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上海群益书社,1918年,第29-30页。
    ②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51页。
    ③ 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2-83页。
    ④ 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2-83页。
    ① 所述文章分见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3、99、133、154页。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③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胡适文集》(第十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
    ④ 凌独见:《新著国语文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331-332页。
    ①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1年中国文学史》,徐志啸导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285页。
    ② 黎锦熙著:《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36页。
    ③ 黎锦熙著:《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37页。
    ① 见朱自清:《论国语教育》,《冬日的梦》(中册),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77页。
    ① 陈平原:《知识生产与文学教育》,《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第94页。
    ② 陈平原:《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书城》,2004年第2期,第44页。
    ① [日]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董炳月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①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上 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202页。
    ① 易晖:《作为“现代性工程”的中国现代文学——评罗岗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第183页。
    ①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1-96页。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③ 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一册),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④ 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一册),王栻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页。
    ① 陈平原:《从新教育到新文学》,《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两教育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贝。
    ② 王本朝:《从晚清到五四中国文学转型的制度闸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99页。
    ③ [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利》,刘健芝等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页。
    ① 陈宝泉:《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北平文化学社印行,1927年版,第1页。
    ①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38页。
    ②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版,第144-145页。
    ③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版,第146页。
    ④ 张百熙:《进呈学堂章程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舒新城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
    ⑤ 《钦定中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舒新城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92页
    ① 《钦定中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舒新城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93页
    ② 《钦定中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舒新城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96页
    ③ 《钦定中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舒新城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95页
    ① 张百熙等:《奏请添派重臣会商学务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贝。
    ② 张百熙等:《奏请添派重臣会商学务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球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8页。
    ③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① 《奏定中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8页。
    ② 《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0页。
    ③ 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各学堂管理总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三辑),沈云龙主编,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80页。
    ① [美]费正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3页。
    ② 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一册),王栻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43页。
    ③ 李新宇:《戊戌惨败与中国现代知识分了的诞生》,《当代小说》,2010年第3期,第70-71页。
    ① 孙中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词》,《孙中山集外集》,陈旭麓、郝盛潮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②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③ 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④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4页。
    ⑤ 蔡元培:《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① 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②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敦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③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5-56页。
    ④ 蒋维乔、陆费逵:《临时政府公报·第四号》,《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朱有璩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⑤ 《教育部禁用前清各书通告各省电文》,《临时政府公报》(第32号),1912年3月8日。
    ① 《中学校令实行规则》,《教育杂志》,第4卷第8号,1912年11月。
    ② 《教育部饬京内外各学校中小学修身及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务以孔子之言为指归文》,1914年6月24日,载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页。
    ③ 《学校系统改革案》,《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90页。
    ① 蔡可:《“语文”、“文学”宜分科》,《读书》,2004年第1期,第114页。
    ② 《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③ 参见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页。
    ④ 参见193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6页。
    ① 《奏定中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7页。
    ② 《钦定中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3页。
    ③ 佚名:《说国民》,《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丁守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④ 佚名:《教育泛论》,《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丁守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① 佚名;《教育泛论》,《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丁守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37-338页。
    ② 《学部秦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52页。
    ③ 《学部奏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尘、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53页。
    ④ 佚名:《教育泛论》,《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丁守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⑤ 林砺儒、程时烓:《中国之中等敦育》,《中国新教育慨况》,舒新城编,中华书局,1928年版,第78页。
    ① 林砺儒、程时烓:《中国之中等教育》,《中国新教育概况》,舒新城编,中华书局,1928年版,第79页。
    ② 《特定教育纲要》,《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48页。
    ③ 袁世凯:《颁定教育要旨》,1915年1月,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4-253页。
    ④ 《教育宗旨研究案》,《教育调查会第一次会议报告》,载《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45页
    ⑤ 参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开明书店出版,1934年版,第8页。
    ⑥ 参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开明书店出版,1934年版,第8页。
    ⑦ 舒新成:《中华民国教育小史》,中华书局,1931年版,第10页。
    ① 舒新成:《中华民国教育小史》,中华书局,1931年版,第10页。
    ② 李新宇:《启蒙五题》,《齐鲁学刊》,2003年第3期,第120-121页。
    ③ [美]彼德·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④ 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6贝。
    ⑤ [美]彼德·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贝。
    ⑥ 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1页。
    ①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火全集》(第一卷),李新宇、周海婴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85页。
    ① 陈平原:《新教育与新文学》,《中国大学上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① 康有为:《请开学校折》,《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丁守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244页。
    ① 张丌熙:《进呈学堂章程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3页。
    ② 张百熙:《进呈学堂章程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璩鑫圭、唐良炎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负。
    ③ 施蛰存:《文学之贫困》,《施蛰存七十年文选》,陈了善、徐如麒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页。
    ① 左玉河:《从“经世之学”到“分科立学”》,《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31页。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第117-118页。
    ③ 章清:《“采西学”:学科次第之论辩及其意义》,《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第108+109页。
    ① 叶渭渠:《20世纪日本文学史》,青岛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② 李春:《文学翻译如何进入文学革命——Literature"概念的译介与文学苹命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期,第85页。
    ③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第113页。
    ① 李春:《文学翻译如何进入文学革命——"Literature"概念的译介与文学革命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期,第87页。
    ②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10页。
    ③ 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52页。
    ①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新教育》,1919年,第2卷第2期,第123页。又见,《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1月19日i,总第480期,第2版。
    ② 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负。
    ③ 参见《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白话文范参考书》的广告,载《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封底,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①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70页。
    ②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67页。
    ③ 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页。
    ①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8页。
    ②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5页。
    ③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6页。
    ①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5页。
    ② 王风:《晚清拼音化与白话文催发的国语思潮》、《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见《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夏晓虹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③ 王风:《晚清拼音化与白话文催发的国语思潮》,《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夏晓虹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① 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93页。
    ② 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8页。
    ③ 倪海曙:《清末汉语拼章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9页。
    ① 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见《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夏晓虹等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②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57页。
    ③ 钱玄同:《高元<国音>序》,《钱玄同文集·汉字改革与国语运动》(第3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④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2页。
    ⑤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4-25页。
    ① 钱玄同:《高元<国音>序》,《钱玄同文集·汉字改革与国语运动》(第3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9贝。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①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4-315页。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① [美]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教科书政治学》,候定凯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③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21页。
    ① 阮真:《几种现行初中国文敦科书的分析研究》,《岭南学报》,1929年第1期,第102页。
    ② 该处的统计,包括没何署名的文章,如《每周评论发刊词》等。
    ③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68-69页。
    ① 参见《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的“编辑大意”,《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第1页。
    ② 见《白话文范》第一卷广告词,载《白话文范》第一卷的卷底,《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③ 参见《白话文范》的卷底广告,《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① 赵景深著,陈子善编:《现代文人剪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155页。
    ② 洪北平:《新文谈》,《教育杂志》,1920年第12卷第4号。
    ① 洪北平:《新文谈》,《教育杂志》,1920年第12卷第4号。
    ① 据韩一宇的考察,胡适译的《最后一课》是都德作品汉译的第一篇,最初以《割地》的篇名发表在1912年11月5日的上海《大共和日报》。此后,同一译本又在留美学生编辑的《留美学生季报》1915年春季号以《割地》之名重刊。1919年,亚东图书馆出版《短篇小说集》,以《最后一课》为题收入该译本。这一译本又在二十年代初开始,在白话文进入基础教育的背景下,被收入由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成为都德这部作品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译本,最有力地参与了汉语语境中都德形象的构造。参见:韩一宇《都德<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1期,第139页。需要说明的是,韩文提及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就是本文分析的由洪北平编选的《白话文范》。
    ① 黎锦熙:《三十年来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目提要》,《国文月刊》,1932年第2期。
    ① 参见“例言”,载沈熔编《国语文选》(第一册),上海大东书局,1923年版,第1页。
    ② 罗常培:《罗常培文集》(第5卷),王均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① 参见“编辑大意”,《中学国语文读本》(第一册f),上海世界书局,1923年版.第1页。
    ② 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① 参见“编辑大意”,沈星一编:《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版,第1-2页。
    ① 黎锦熙:《三十年来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口提要》,《师大月刊》,1932年第2期。
    ① 沈仲九:《对于中等学校国文教授的意见》,《教育潮》,1919年,第一卷第五期。
    ② 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教育杂志》,1920年,第十二卷第二号。
    ③ 何仲英:《国语文底教材与小说》,《教育杂志》,1920年,第十二卷第十一号。
    ④ 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载《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页。
    ⑤ 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教育杂志》,1922年,第十四卷第一号。
    ① 黎锦熙:《三十年来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目提要》,《师大月刊》,1932年第2期。
    ① 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教育杂志》,1922年,第十四卷第一号。
    ② 胡适等:《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页。
    ③ 胡适等:《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① 这部分讨论内容参见1917年5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三卷三号中与陈独秀讨论西文译名的通信、钱玄同倡导横行书写、刘半农对分段、标点符号等“形式上的事项”的阐释、胡适与读者黄觉僧等的讨论以及对陈望道的相关答复等。
    ② 读者李濂镗写给《新青年》胡适的信,见《新青年》三卷二号,1917年4月1日,书信栏,第12-13页。
    ③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科学话语共同体》,三联书店,2004年,第1138页。
    ④ 张向东:《“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书写形式”苹命——横行书写分段新式标点符号》,《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第166页。
    ① 参见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② 参见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③ 参见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④ 参见“编辑大意”,《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赵景深编,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一册,第1页。
    ① 参见“编辑大意”,《国语与国文》(第一册),朱文叔编,陈棠校,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1页。
    ① 韦悫:《教育方针讨论》,载《国立大学联合会月刊》,1928年第8期。
    ② 朱子爽:《中国国民党教育政策》,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印行,1931年版,第1-2页。
    ① 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上海开明书书店,1934年版,第8页。
    ② 参见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页。
    ③ 参见《全国宣传会议第三日》,《中央日报》,1929年6月6日。
    ① 所谓的教育之弊主要是学校教育与人民实际生活分离、教育之功用不能养成身心健全之分子、各级教育偏重高玄浅薄之理论未能以实际材料促生产之发展、教育制度缺乏中心主义这四个方面。而四弊相承才导致了“共党虚伪偏激之教义得以乘间侵入,贻重大危害于我国家,而几乎摇动国民党之根本”的现象。参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8页。
    ② 赵景深:《志摩师哀辞》,载邱明正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76刘大杰、陈子展、赵景深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491页。
    ③ 赵景深:《回忆丁西林》,《我与文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1页。
    ④ 参见“编辑大意”,载《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1册),赵景深编选,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1页。
    ⑤ 参见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① 参见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② 参见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③ 参见“编辑火意”,载《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一册),赵景深编选,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1页。
    ④ 王侃如、徐伯和、金书樵等:“初中国文教科书例言,载《新学制中学国文教科书初中国文》,1931年,南京书店出版。
    ① 在郑国民的考察中,第一种情况的五种教材是傅东华、陈望道编的基本教科书初级中学用《国文》: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朱支叔编的《国语与国文》,中华书局,1929年版;北平师大附中的初级中学《国文读本》,附中国文丛刊社,1932年版;赵景深编的《混合国语教科书》,北新书局,1930年版;周颐甫的《国文教本》,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二种情况的教材是王灵皋编的《国文评选》,上海亚东图书馆,1931年版;孙俍工的《国文教科书》,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第三类是王伯祥编的《开明国文读本》,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四类有张弓编的《初中国文教本》,大东书局,1930年版;江苏扬州中学国文分科会议编的新学制中学国文教科书《初中国文》,南京书店,1931年版;陈椿年编的新亚教本《初中国文》,新亚书店,1932年版。参见郑国民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124页。
    ① 刘大白:《白屋书信》,上海大众书局,1936年版,第18贝。
    ② 刘大白:《白屋书信》,上海大众书局,1936年版,第19-21页。
    ③ 参见“编辑火意”,载《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一册),赵景深编选,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1页。
    ④ 参见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敦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⑤ 参见“编辑大意”,载《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一册),赵景深编选,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1页。
    ① 梁启超:《中学国文教材不宜采用小说》,载《现代中国》(第3辑),陈平原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 陈启文:《中学的国文问题》,载《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③ 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0-142页。
    ① 王季思:《中学国文教学问题》,《王季思全集》(第四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② 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叶陶集》(第十六卷),江苏救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2页。
    ③ 汪懋祖:《禁习文文与强令读纤》,《时代公论》,1934年5月4日,第110号。
    ④ 王季思:《中学国文教学问题》,《王季思全集》(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① 叶圣陶:《从焚书到读书》,《叶圣陶集》(第十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② 叶圣陶:《国文试题与科举精神》,《叶圣陶集》(第十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③ 参见《杜聿成致钱玄同信》,载《国语月刊》,1925年11月22日,第24期。
    ④ 参见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⑤ 参见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页。
    ⑥ 叶圣陶:《新课程标准与中学生》,《叶圣陶集》(第十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① 参见《现行教育法令大全》,世界书局,1931年版,第173贝。
    ② 蒋介石:《为学做人与复兴民族之要道》,《新生活运动要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编,1939年版,第85页。
    ① 参见1923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276页。
    ② 参见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火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周作人:《国语文学谈》,《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②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2页。
    ① 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3页。
    ① 周作人:《平民文学》,《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① 周作人:《诗的效用》,《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00页。
    ① 周作人:《诗的效用》,《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00贝。
    ② 胡适:《新文学的建设理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卷),赵家壁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48页。
    ③ 胡适:《新文学的建设理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卷),赵家壁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50页。
    ④ 参见“编辑大意”,载施蛰存等注释、柳亚了等校订的《初中当代国文》(第六册),上海中学生书局,1934年版,第1页。
    ① 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二》,《周作人文类编9夜读的境界》,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34页。
    ② 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文类编2千年百眼》,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③ 周作人:《泽泻集自序》,《周作人文类编9夜读的境界》,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38页。
    ④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⑤ 冯三味:《小品文三讲》,大光书局,1936年版,第2页。
    ① 沈仲九《对于中等学校国文教授的意见》,《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页。
    ① 何仲英:《国语文底教材与小说》,《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153页。
    ②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编,1923年版,第122页。
    ③ 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文学周报·第七卷》(第326-350期),开明书店,1929年版,第622页。
    ① 冯三味:《小品文三讲》,大光书局,1936年版,第4页。
    ② 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
    ③ 李素伯:《小品文研究》,新中国书局,1932年版,第89-90贝。
    ④ 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二》,《周作人文类编9夜读的境界》.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34页。
    ⑤ 冯三味:《小品文三讲》,大光书局,1936年版,第28页。
    ⑥ 叶绍钧:《写作什么》,载《阅读与写作》,夏丐尊、叶绍钧著,开明书店,1939年版,第28页。
    ① 夏丐尊、叶圣陶等:《开明作文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241页。
    ② 夏丐尊、叶圣陶等:《开明国文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31页。
    ③ 夏丐尊、叶圣陶等:《开明国文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31-32页。
    ① 夏丐尊、叶圣陶等:《开明国文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32-33贝。
    ② 夏丐尊:《教学小品文底一个尝试》,《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90页。
    ① 仲云:《新文艺的建设》,《文学周报·第四卷》(第276-300期),开明书店,1928年,第82页。
    ② 蔡元培:《北京孔德学校二周年纪念会演说词》,《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① 见钱秉雄《我所见到的孔德学校》,载《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7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页。
    ① 陈钦生:《驳随感录第三十七条》,《新青年》,1919年2月15日,第6卷2号。
    ① 成仿吾:《<呐喊>的评论》,《创造季刊》,1924年1月,2卷2期。
    ② 西谛:《呐喊》,《文学周报·第四卷》(第276-300期),开明书店,1928年,第50页。
    ③ 见葛涛、谷红梅《鲁迅:百年被告》,转引自《聚焦“鲁迅事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65页。
    ④ 何仲英:《国语文底教材与小说》,《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151页。
    ① 曾秋士:《关于鲁迅先生》,《展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
    ② 宫白羽:《白羽正传·话柄》,正华学校出版,1939年版,第82页。
    ③ 鲁迅:《孔乙己》,《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8页。
    ④ 此文为日本记者丸山昏迷所写的《周树人氏》,载于1923年第59期的《北京周报》,当时署名“昏迷生”。参见:《鲁迅名篇问世之后》,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① 冯文炳:《呐喊》,《晨报副刊》,1924年4月13日。
    ② 该文刊于邵洵美编的《金屋》月刊中第一卷第23期,1929年2月1日,3月1日,文章对鲁迅的小说、杂文几乎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如批判《药》“复杂凌乱,令人不解”,《风波》中的七老爷是作者的傀儡,《明天》是套的日本人的一句诗,《白光》、《不周山》统统都是“失败”、“失败”,《故乡》虽是“顶好的一篇,但结尾议论可删”等等,唯独对《孔乙己》笔下留情。
    ③ 该文刊于邵洵美编的《金屋》月刊,第一卷第23期,1929年2月1日,3月1日。
    ④ 许钦文:《鲁迅的<孔乙己>》,《青年界》,1935年第4期。
    ① 参看叶圣陶在:《国文杂志》第一卷第一期的“未厌居文谈”中所作出的分析,《国文杂志》,1924年5月15。
    ② 周作人:《阿Q正传》,《周作人文类编10八十心情》,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③ 鲁迅:《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2页。
    ①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3页。
    ②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84页。
    ③ 鲁迅:《咬嚼之余》,载《集外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9页。
    ① 教育部:《审定敦科用图书规程》,载《近代中国教育史资熑·民国编》(上),【日】多贺秋五郎编,台湾文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142页。
    ① 参见1912年颁布的《中学校领施行规则》,《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② 黎锦熙:《三十年来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目提要》,《师大月刊》,1932年第2期。
    ③ 参见《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第32页。
    ④ 参见1923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⑤ 参见1923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① 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82页。
    ② 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火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89页。
    ③ 193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96页。
    ④ 《民国八年十月全国教育联合会请废止教育宗旨宣布教育本义》,《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开明书店出版,1934年版,第9页。
    ⑤ 《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所定学制标准》,《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8页。
    ⑥ 《民国十五年中华教育改进社会议决之教育宗旨》中规定“爱国爱民”的教育宗旨包括注意本国文化,己发展民族精神;实施军事教育,以养成强健体格;酌施国耻教育,以培养爱国志操;促进科学教育,以增益基本技能四条内容。参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开明书店出版,1934年版,第10贝
    ⑦ 《民国十八年四廿六日国民政府公布之中华民国教育宗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开明书店出版,1934年版,第8负。
    ① 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意见》《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187页。
    ② 参见“编辑大意”,叶绍钧、顾颉刚等:《新学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国语》(第二册),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1页。
    ① 何仲英:《国语文底教材与小说》,《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151页。
    ① 参见“编辑大意”,载夏丐尊、叶绍钧编《国文百八课》(第一册),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1页。
    ① 杜卫·佛可马:《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李会芳译,《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选编,北京在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① 参见“初级中学国文教本编辑条例”,载张弓编,蔡元培、江恒源校:《初中国文教本》(第一册),大东书局,1933年版,第1页。
    ①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蔡元培全集》(第3卷),高平叔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7页。
    ② 蔡元培:《在国语讲习所演说词》,《蔡元培全集》(第3卷),高平叔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27页
    ③ 蔡元培:《<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序》,《蔡元培全集》(第3卷),高平叔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6页。
    ① 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文振庭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173-174页。
    ② 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文振庭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③ 汪懋祖:《中小学文言运动》,《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文振庭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2页。
    ④ 许梦因:《告白话派青年》,《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文振庭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1页。
    ⑤ 蔡元培:《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50页。
    ⑥ 蔡元培:《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50-551页。
    ⑦ 蔡元培:《关于读经问题》,《蔡元培教育论集》,《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第572页。
    ① 叶至善:《开明书店的<活页文选>和<国文讲义>》,《中国图书商报》,1999年4月16日。
    ② 夏丐尊等:《开明国文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290页。
    ① 夏丐尊:《闻歌有感》,《开明国文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213页。
    ② 赵景深:《志摩师哀辞》,载《徐志摩年谱》,陈从周编,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1页。
    ① 赵景深:《近代文学从谈·序》,《近代文学从变》,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1934年第3版,第1-2页。
    ② 赵景深:《志摩师哀辞》,载《徐志摩年谱》,陈从周编,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4页。
    ③ 丰了恺:《悼夏丐先生》,《缘缘堂随笔》,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④ 朱光潜:《敬悼朱佩弦先生》,《艺文杂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4页。
    ① 载《教育丛刊》(第二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编,1920年。
    ② 载《教育杂志》,1920年,第十二卷第二号。
    ③ 载《少年中国》,1920年,第一卷第十二期,第二卷第一期。
    ④ 载《教育杂志》,1922年,第十四卷第八号。
    ⑤ 载《教育杂志》,1922年,第十四卷第四号。
    ⑥ 载《中等教育》,1923年,第二卷第五期。
    ⑦ 载《学生杂志》,1923年,第十卷第十一期。
    ⑧ 载《新教育》,1924年,第九卷第一、二期合刊。
    ⑨ 载《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二十二卷第一期。
    ⑩ 浦江清:《论中学国文》,《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浦汉明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页。
    ① 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载《教育丛刊》(第二集),1920年。
    ② 参见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载《教育杂志》,1920年,第十二卷第二号。
    ③ 参见何仲英:《国语文底教材与小说》,载《教育杂志》,1920年,第十二卷第十一号。
    ④ 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载《少年中国》,1920年,第一卷第十二期,第二卷第一期。
    ① 胡适:《论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44页。
    ② 徐雁平:《从中学国文教科书看近世文学观念的转变》,载《现代中国》(第三辑),陈平原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③ 胡适:《论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43页。
    ④ 何仲英:《国语文底教材与小说》,载《教育杂志》,1920年,第十二卷第十一号。
    ① 参见“编辑大意”, 范祥善、周予同、叶绍钧等编:《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② 参见“编辑大意”,秦同培编《中学国语文读本》(第一册),上海世界书局,1923年版。
    ③ 郎损:《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茅盾选集》(第五卷),四川文芝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原文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8号。
    ④ 郎损:《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茅盾选集》(第五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⑤ 郎损:《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茅盾选集》(第五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原文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8号。
    ① 郎损:《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茅盾选集》(第五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原文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8号。
    ② 雁冰:《读<呐喊>》,《时事新报》副刊《文学》第九十一期,1923年10月8日。收录于《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③ 雁冰:《读<呐喊>》,《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16页。
    ④ 鲁庄、云奇:《小说年鉴》,小说研究社出版,1923年版,第51页。
    ⑤ Y生:《读<呐喊>》,《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⑥ Y生:《读<呐喊>》,《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① Y生:《读<呐喊>》,《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0页。
    ② Y生:《读<呐喊>》,《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③ 成仿吾:《<呐喊>的评论》,《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李宗英、张梦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6页。
    ④ 戴淑青选编:《语体文学读本》,文艺书局出版,1931年,第62页。
    ① 王梅痕选编:《注释现代小说选》,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5页。
    ② 宋文瀚、朱文叔:《新编初中国文》(第四册),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244、253页。
    ③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及决议案》,中央执行委员会刊行,1924年4月版,第3页。
    ①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及决议案》,中央执行委员会刊行,1924年4月版,第3页。
    ② 王伯祥编:《开明国文读本参考书》(第一册),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157-160页。
    ① 王伯祥编:《开明国文读本参考书》(第一册),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157-160页。
    ① 朱剑芒,陈霭麓:《初中国文指导书》(第一册),世界书局,1931年版,第53-55页。
    ② 郎损:《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茅盾选集》(第五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①《开明活页文选注释》(第三册),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146页。
    ①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载《梁实秋散文选集》,徐静波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130页。
    ② 参见“编辑大意”, 赵景深选编《初级中学北新混合国语》,北新书局,1931年版,第1页。
    ① 夏丐尊、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开明国文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34页。
    ① 叶楚伧、汪懋祖、孟宪承、汪定奕编《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正中书局,1934年版,第43页。
    ② 参见“编辑大意”,载叶楚伧主编《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第一册),正中书局,1934年版,第1-2页。
    ③ 郑逸梅:《正中书局推销所谓国定本教科书》,《艺海—勺续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0页。
    ① 王侃如、徐伯和等:《新学制中学国文教科书初中国文》(第一册),南京书店,1931年版,第21页。
    ② 沈荣龄等选编、汪懋祖等校:《实验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大华书局,1934年版,第1页。
    ③ 朱剑芒:《初中国文》(第一册),世界书局,1933年版,第46页。
    ④ 宋文翰选、朱文叔校:《新编初中国文》,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178-179页。
    ①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6页。
    ② 参见“编辑大意”, 赵景深选编《初级中学北新混合国语》,北新书局,1931年版,第1-2页
    ③ 赵景深选编:《现代小品文选·序》,载《现代小品文选》(上册),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版,第4页。
    ④ 钟敬文:《背影》,《钟敬文文集》(第三卷),杨占升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页。
    ① 赵景深选编:《初级中学北新混合国语》(第三册),北新书局,1932年版,第37-38页。
    ② 夏丐尊:《教学小品文》,载《夏丐尊散文译文精选》,夏弘宁选编,中国文联出版社,第160页。原文刊载于《学生杂志》,1923年,第十卷第十一期。
    ③ 参见“编辑大意”,载施蛰存等编《初中当代国文》(第二册),中学生书局,1934年版,第1页。
    ④ 宋文瀚编、朱文叔校:《新编初中国文》(第三册),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30-31页。
    ① 参见“编辑大意”,宋文瀚编、朱文叔校《新编初中国文》(第三册),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1页。
    ② 浦江清:《朱白清先生传略》,《浦江清文史杂文集》,蒲汉明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③ 高远东:《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1年第1期,第222页。
    ① 章锡琛:《周作人散文钞·序》,-载《周作人散文钞》,章锡琛编,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1-2页。
    ② 阿英:《周作人的小品文》,载《回望周作人·其文其书》,孙郁、黄乔生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③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9页。
    ④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
    ⑤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八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页。
    ① 胡适:《胡适口述白传》,《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
    ② 钱玄司:《<尝试集>序》,载胡适著《尝试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① 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胡适文集》(第九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② 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胡适文集》(第九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
    ③ 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胡适文集》(第九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④ 胡适:《<尝试集四版>自序》,《胡适文集》(第九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①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徐志啸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页。
    ② 胡适:《<尝试集>白序》,《胡适文集》(第九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2-83页。
    ③ 朱光灿:《中国现代诗歌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④ 胡适:《谈新诗》,《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⑤ 曹幕管:《论文学无新旧之异》,载《学稳》,1924年8月,第32期。
    ① 吴仁援:《汉诗现代化新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② 朱湘:《文学与年龄》,载《江行的晨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③ 朱剑芒:《朱氏初中国文》(第一册),世界书局,1931年版,第61页。
    ① 刘大白:《<旧梦>付印白记》,载《刘大白研究资料》,肖斌如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110页。
    ①朱剑芒:《初中国文指导书》(第一册),世界书局,1931年版,第29页。
    ②刘大白:《从旧诗到新诗》,载《刘大白研究资料》,肖斌如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页。
    ③刘大白:《文腔革命与国民革命底关系》,载《刘大白研究资料》,肖斌如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2-163页。
    ① 林喜杰:《群体性解读与想象——新诗教育研究》,首都师范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①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② 高语罕:《语体文作法》,黄华社,1933年版。
    ③ 叶绍钧:《作文论》,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8页。
    ④ 《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① 穆济波:《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载《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5页。
    ② 穆济波:《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载《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敦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7页。
    ① 谢美云编:《语体文选及其作法》,乐华图书公司,1934年,第1页。
    ② 叶绍钧:《作文论》,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2页。
    ① 参见孟宪承《初中作文教学法之研究》,《二十世纪前朋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6-387页。
    ② 孟宪承《初中作文教学法之研究》《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91-394页。
    ③ 夏丐尊等:《开明国文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0页。
    ① 夏丐尊等:《开明国文讲文》(第二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526页。
    ② 赵景深:《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一册),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1页。
    ① 朱剑芒:《朱氏初中国文》(第一册),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10页
    ② 朱剑芒:《朱氏初中国文》(第一册),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3页。
    ③ 朱剑芒:《朱氏初中国文》(第一册),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5页。
    ① 《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② 黄洁如:《中学生作文订误》,大公书店,1934年版。
    ③ 胡怀琛:《作文研究》,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4页。
    ④ 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载《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124页。
    ① 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载《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163页。
    ② 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载《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240页。原文载《改造》杂志,1922年第四卷第九、十号。
    ③ 张文昌:《中学国文教学底几个根本问题和实际问题》,载《_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7-423页。
    ④ 胡怀琛:《作文研究》,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8页。
    ① 夏丐尊、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开明国义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210页。
    ② 夏丐尊、叶圣陶、宋去彬、陈望道:《开明国义讲义》(第一册),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212页。
    ① 陈访先编:《中学生国文成绩》,1934年版,第1-2页。
    ② 陈访先编:《中学生国文成绩》,1934年版,第1-2页。
    ③ 冯三味:《小品文作法》,大江书铺,1932年11月版。
    ① 朱德发、张光芒:《五四文学文体新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131页。
    ② 朱德发、张光芒:《五四文学文体新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137页。
    ① 万宝康:《革新与革心》,载《中学生国文成绩》,陈访先编,1934年版,第1-12页。
    ② 伊人:《研究文学的方法》,载《中学生国文成绩》,陈访先编,1934年版,第31-35页。
    ① 张延甲:《最快乐的一天》,《中学生国文成绩》,陈访先编,1934年版,第328页。
    ① 张延甲:《最快乐的一天》,《中学生国文成绩》,陈访先编,1934年版,第334页。
    ① 阮真:《中学生国文课外阅渎书籍选目及研究计划》,《中华敦育界》,1930年第18卷第2期,第1页。
    ② 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全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8-159页。
    ③ 周予同:《对十普通中学国文课程志教材的建议》,《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① 朱经农:《对于初中课程的讨论·国语科的内容》,《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 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31页。
    ② 肖楚女:《中学国文修学指导》,《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5页。
    ③ 阮真:《中学生国文课外阅读书籍选目及研究计划》,《中华教育界》,1930年第18卷第2期,第10页。
    ④ 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火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55页
    ① 周予同:《中学国文学习法之商榷》,《学生杂志》,第16卷6号。
    ② 林轶西:《初中国文科读书问题之研究》,《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敦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43-347页。
    ① 阮真:《中学生国文课外阅读书籍选目及研究计划》,《中华教育界》,1930年第18卷第2期。
    ① 阮真:《中学生国文课外阅读书籍选目及研究计划》,《中华教育界》,1930年第18卷第2期。
    ① 参见洪超编选的《中学生文学读本》,中学生书局,1931年版。
    ① 参见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页。
    ② 胡兰成:《中学生国文课外读物的一点商榷》,《教育论坛》,1932年第2卷第2期,第29-30页。
    ③ 胡兰成:《中学生国文课外读物的一点商榷》,《教育论坛》,1932年第2卷第2期,第30页。
    ④ 胡兰成:《中学生国文课外读物的一点商榷》,《教育论坛》,1932年第2卷第2期,第29-30页。
    ① 崔久安:《自述读国文之经过》,《中学生国文成绩》,陈访允编,1934年版,第202页。
    ② 刘慧贞:《阅读课外书籍之必要与选择》,《中学生国文成绩》,陈访先编,1934年版,第167-170页。
    ③ 茅盾:《我曾经穿怎样紧的鞋了》,《我与文学》,郑振铎、傅东华编,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版,第61页。
    ① 穆木天:《我主张多学习》,《我与文学》,郑振铎、傅东华编,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版,第319页。
    ② 叶紫:《我怎样与文学发生关系》,《我与文学》,郑振铎、傅东华编,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版,第40页。
    ① 王万骏:《河畔有感》,《中学生国文成绩》,陈访先编,1934年版,第341页。
    ① 陈原:《陈原书话》,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② 张静庐:《教科书之发刊概况》,《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杂志出版社,1953年版,第219页。
    ③ 陆费逵:《中华书局宣言书》,《中华教育界》(创刊号),1912年,第21页。
    ① 孙源:《我从这儿起步》,《我与开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71页。
    ② 黄裳:《关于开明的回忆》,《我与开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③ 转引唐弢《撕碎了的<旧梦>》,《晦庵书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0页。
    ① 章锡琛:《章锡琛自传》,《绍兴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绍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1991年版,第37页。
    ② 章锡琛:《章锡琛自传》,《绍兴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绍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1991年版,第39页
    ① 朱白清:《教育家的夏丐尊先生》,《慧者心白清:朱白清笔下的人生风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121页。
    ② 朱光潜:《回忆上海立达学园和开明书店》,《邵东文史》(第一辑),中国政协湖南省邵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年版,第86页。
    ① 唐锡光:《开明的历程》,《我与开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291页。
    ① 叶圣陶:《开明书店二十周年》,《将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135页。
    ② 叶桐:《新文学传播中的开明书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第189页。
    ① 夏丐尊:《<十年>序》,《十年》,开明书店,1937年7月版,第1-2页。
    ① 唐锡光:《开明的历程》,《我与开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294页。
    ② 叶至善:《开明书店的<活页文选>和<国文讲义>》,《中国出版年鉴》,2000年1月出版,第669页。另见:叶至善《开明书店的(活页文选>和(国文讲义>》,《中国图书商报》,1999年4月16日。
    ① 章锡珊:《开明活页文选》,《中国编辑》,2003年第3期,第89页。
    ② 陈原:《我与开明书店》,《陈原出版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37-438页。
    ① 陈原:《我与开明书店》,《陈原出版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39页。
    ② 胡绳:《我和中学生》,《我与开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③ 《<一般>的诞生》,《一般》(第一卷第一号),开明书店,1926年9月5日,第2-3页。
    ① 陈伯吹:《牧歌声声一线牵》,《我与开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② 孙源:《我从这儿起步》,《我与开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
    ① 田世英:《饮水思源忆开明》,《我与开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① 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译,参见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126页。
    ①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②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② 陶东风:《文学公共领域的理想类型与应然品格》,《东方丛刊》,2008年第4期,第6页。
    ①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80页。
    ②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 陶东风:《文学公共领域的埋性类型与应然品格》,《东方从刊》.2008年第4期,第7页。
    ① 陶东风:《文学公共领域的理想类型与应然品格》,《东方丛刊》,2008年第4期,第8-14页。
    ②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78页。
    ③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80页。
    ④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83页。
    ⑤ 张鸿声:《中国的公共领域及其他——简论现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本土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93页。
    ①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淡”谈起》,《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页。
    ② 郭剑鸣:《关于中国近世文学公共领域的思考》,《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第136页。
    ③ 仲红卫、张进:《论清末民初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及特征》,《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第50页。
    ④ 仲红卫、张进认为,中国近世的文学公共领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近世中国的文学公共领域一直是作为政治发展的“附庸”而出现的,出现于清末民初列强入侵打乱了社会旧有秩序和步伐的背景下,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只是提供了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间接的社会基础,而救亡才是推动其形成的直接原国,这就决定了此时的文学公共领域虽然在事实上宣传和推广了以“民权”、“自由”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是倡导者和参与者却仍然是从挽救民族危机的单一角度来理解它。其次,文学公共领域中“公众”的组成不是一般的市民阶级,即新兴的资产阶级,而是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和社 会参与意识的知识分子。最后,文学公共领域在地区发展上表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性。事实上,文学公共领域只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少数城市中才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实质性发展。见《论清末民初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及特征》《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第54--55页。
    ① 梁淑雯:《公共领域与文艺报刊:晚清“乌托邦话语”形成之考察》,《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第128-137页。
    ② 李宗刚:《新式教育下的公共领域与五四文学的发生》,《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115-119页。
    ① 陶履恭:《社会》,《新青年》,1917年3卷2号
    ② 陈独秀:《<新青年>宣言》,《新青年》,1919年7卷1号
    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新青年》,1918年5卷2号。
    ④ 陈独秀:《人生真义》,《新青年》,1918年4卷2号。
    ⑤ 胡适:《不朽》,《新青年》,1919年6卷2号。
    ① 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198页。
    ② 本表录于罗廷光的《教育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其中的“中学”一类为当时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合设的学校。
    ① 本表统计数据来白《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度全国中等教育慨况》,教育部统计室编纂,1936年版,第72-73页、74-75页。
    ①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②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度全国中等教育慨况》,教育部统计室编籑,1936年版,第64-65页。
    ③ 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敦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7页。
    ④ 参见《教育杂志》,1913年第5卷第12号。
    ⑤ 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载《陈独秀教育论著选》,戚谢美、邵祖德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①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② 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陈平原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①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水明等译,长沙月麓书社,1999年版,第500页。
    ② 周作人:《思想革命》,《周作人文类编Ⅰ中国气味》,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173页。
    ③ 余虹:《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第23页。
    ① 高玉:《语言运动与思想革命——五四新文学的理论与现实》,《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第146-147页。
    ② 胡适:《国语运动的历史》,《教育杂志》,1921年第13卷第11期,第9页。
    ① 胡适:《白话文法》,《胡适文集》(第十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③ 转引胡适:《中国新文学火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8页。
    ④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⑤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6负。
    ⑥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埋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8页。
    ①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③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④ 胡适:《逼上梁山》,《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⑤ 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⑥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页。
    ⑦ 胡适:《寄陈独秀》,《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火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①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② 胡适:《论小说及白话韵文》,《新青年》,1918年1月15日,第4卷第1号。
    ③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7-48页。
    ④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
    ① 胡适:《论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② 周作人:《理想的国语》,《周作人文类编9夜读的境界》,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9页。
    ③ 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文类编9夜读的境界》,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3页。
    ④ 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学艺》,1920年4月20日,第2卷第1号。
    ⑤ 此处及以下引文参见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文类编9夜读的境界》,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2页。原文载《东方杂志》1922年19卷第17号。另载《国语月刊》1922年第1卷第10期。
    ① 钱玄同:《国文的进化》,《钱玄同文集》(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② 钱玄同:《理想的国语》,《饯玄同文集》(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230页。
    ③ 以上引文参见《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文类编9夜读的境界》,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4-778页。
    ④ 胡适:《逼上梁山》.《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① 周作人:《死文学与活文学》,《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② 周作人:《思想革命》,《周作人文类编1中国气味》,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最初发表在《每周评论》,1919年3月2日,第11期。
    ①周作人:《思想革命》,《周作人文类编1中国气味》,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173页。最初发表在《每周钾论》,1919年3月2日,第11期。
    ②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东方杂志》,第十九卷第十七号,1922年,第10页。
    ③周作人:《思想革命》,《周作人文类编1中国气味》,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173页。最初发表在《每周评论》,1919年3月2日第11期。
    ④饯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学问题》,《钱玄同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⑤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钱玄同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166页。
    ① 钱玄同:《<尝试集>序》,《钱玄同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②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钱玄同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① 钱玄同:《施行教育不可迎合旧社会》,《钱玄同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② 钱玄同:《世界语名著选序》,《钱玄同文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①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2页。
    ②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蔡元培文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6页。
    ① 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② 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154页。
    ①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②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陈独秀教育论著选》,戚谢美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③ 罗家伦:《通信》,《新潮》(第2卷第2号),1919年12月,第367页。
    ① 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56页。
    ② 陈独秀:《答胡子承(思想革新)》,《陈独秀教育论著选》,戚谢美、邵祖德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① 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胡适文集》(第二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② 周作人:《我学国文的经验》,《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189页。
    ③ 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文类编9夜读的境界》,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2页。原文载《东方杂志》1922年19卷第17号。另载《国语月刊》,1922年第1卷第10期。
    ④ 以上引文见周作人:《复古的反动》,《周作人文类编3本色》,钟叔河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71-372页
    ① 仲九:《对于中等学校国文教授的意见》,《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贝。
    ② 穆济波:《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页。另见:1923年《中等教育》第2卷第5期。
    ① 仲九:《对于中等学校国文教授的意见》,《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103页。
    ②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① 穆济波:《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59页。
    ① 穆济波:《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8-269页。
    ② 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③ 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135页。
    ① 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140页。
    ② 何仲英:《国语文底教材与小说》,《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① [日]竹友藻风:《文学与教育之三:文学与少年教育》,天锡译,《湖南教育》,1929年第17期,第2页。
    ① 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教育杂志》
    《文学周报》
    《中华教育界》
    《新教育》
    《新青年》
    《学衡》
    《国语月刊》
    《学生杂志》
    《一般》
    《中学生》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
    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陈宝泉:《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北京:北京文化学社,1927年版。
    光华大学教育系、国文系:《中学国文教育论丛》,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舒新城:《中国新教育概况》,中华书局,1928年版。
    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阮真:《中学国文校外阅读研究》,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
    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
    阮真:《中学国文各学程教学研究》,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
    朱子爽:《中国国民党教育政策》,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印行,1931年版。
    黎锦熙:《三十年来中等学校国文选本书目提要》,《师大月刊》,1932年第2期。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
    黎锦熙、王恩华著:《中等学校国文选目提要》,北平: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出版,1934年版。
    教育部编订:《中学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阮真著:《中学国文教学法》,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版。
    庄俞、贺圣鼐:《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9月版。
    蒋伯潜著:《中学国文教学法》,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版。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王云五:《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王云五文集》(第五卷),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日]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民国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见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各学堂管理总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三辑》,沈云龙主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83年版。
    “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法规汇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沈云龙主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86年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杜曹甬、商金林编:《夏丐尊论语文教育》,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黎锦熙著:《黎锦熙论语文教育》,张鸿苓、李桐华编,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高平叔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胡适:《胡适教育论著选》,白吉庵、刘燕云编,北京:人民敦育出版社,1994年版。
    刘国正编:《叶圣陶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陈独秀著:《陈独秀教育论著选》,戚谢美、邵祖德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北京图书馆、人民教育出版社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之《中小学教材》,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钱玄同著:《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郑国民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钱理群著:《语文教育门外谈》,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洪北平、何仲英:《白话文范》(四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5—1920.12版。
    朱毓魁:《国语文类选》(六册),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版。
    沈星一编,黎锦熙、沈颐校:《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三册),上海:中华书局1924.8-1928.7年版。
    秦同培等编:《中学国语文读本》(三册),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
    陈彬稣、蔡元培《新时代国语教科书》(六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张弓编,蔡元培、江恒源校:《初中国文教本》(六册),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版。
    沈熔:《国语文选》(六册),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版。
    王伯祥:《开明国文读本》(六册),上海:开明书店,1932.7-1933.4版。
    周颐甫、蔡元培等:《国文教本》(六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罗根泽、高远公、黎锦熙:《初中国文选本》(六册),上海:立达书局,1933年版。
    施蛰存等编著,柳亚子等校订:《初中当代国文》(六册),上海:中学生书局,1934年版。
    张文治、喻守真、张慎伯:《初中国文读本参考书》(六册),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版。
    朱文叔、舒新城、陆费逵:《初中国文读本》,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孙怒潮等:《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朱文叔编选,陈棠校:《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上海:新国民图书社,1928年版
    宋文瀚编、朱文叔校:《新编初中国文》,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沈熔龄、王定奕等编、汪懋祖等审校:《试验初中国文》(六册),南京:南京书局,1934年版。
    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编:《国文读本》,北平:北平文化学社出版。
    夏丐尊、叶绍钧:《国文百八课》(四册)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版。
    朱剑芒:《朱氏初中国文》(六册),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版。
    叶圣陶、夏丐尊、陈望道、宋云彬:《开明国文讲义》(三册),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
    潘尊行:《初中精度国文范程》(一册),1933年版。
    陈望道、傅东华:《基本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六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王伯祥:《开明国文读本参考书》(三册),上海:开明书店,1932-1933年版。
    洪超编:《中学生文学读本》,上海:中学生书局,1931年版。
    鲁庄、云奇:《小说年鉴》,上海:小说研究社出版,1923年版。
    戴淑青编选:《语体文学读本》,上海:文艺书局出版,1931年版。
    王梅痕编选:《注释现代小说选》,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
    高语罕:《语体文作法》,上海:黄华社,1933年版。
    谢美云编:《语体文选及其作法》,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4年。
    胡怀琛:《作文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叶绍钧:《作文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陈访先编:《中学生国文成绩》,1934年。
    李素伯:《小品文研究》,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
    朱剑芒:《初中国文指导书》(三册),上海:世界书局,1931年版。
    张震南、范耕研等:《中学国文述教》,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周倩丝:《现代国文讲话》,北平:现代文化出版部,1933年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
    凌独见:《新著国语文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及决议案》,中央执行委员会刊行,1924年4月版。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版。
    高本汉:《中国语与中国文》,张世禄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郑振铎、傅东华编:《我与文学》,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版。
    赵景深:《近代文学丛谈》,上海:新文化书社,1934年第3版,
    黎锦熙著:《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刘大白:《白屋书信》,上海:大众书局,1936年版。
    冯三味:《小品文三讲》,南京:大光书局,1936年版。
    夏丐尊:《十年》,上海:开明书店,1937年7月版。
    蒋介石:《新生活运动要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编,1939年版。
    阮无名:《中国新文坛秘录》,上海:南强书局,1939年版。
    宫白羽:《白羽自传·话柄》,正华学校出版,1939年版。
    朱子爽编:《中国国民党政纲政策概要》,上海:独立出版社,1944年版。
    《中国国民党宣言集》,中国文化服务社,1946年版。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上海杂志出版社,1953年版。
    刘大白:《白屋说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唐弢:《晦庵书话》,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朱光潜:《艺文杂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程靖宇著:《新文学家回想录》,见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96辑,台北:文
    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83年版。
    蔡元培著:《蔡元培全集》,高平叔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铁仙编:《新文学的先驱——<新青年><新潮>及其他作品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我与开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
    严复:《严复集》,王栻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肖斌如编:《刘大白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版。
    孙中山:《孙中山集外集》,陈旭麓、郝盛潮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浦江清:《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浦汉明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冰心著,卓如编:《冰心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叶圣陶著:《叶圣陶出版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
    郑逸梅:《艺海一勺续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朱光灿:《中国现代诗歌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平原、夏晓红、钱理群、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胡适著:《胡适文集》,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周作人:《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钱玄同著:《钱玄同文集》,刘思源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丁守和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钱理群:《反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子展著:《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徐志啸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德发、贾振勇:《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第三卷),杨占升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耿传明:《现代性的文学进程——20世纪中国文学的动力与趋向考察》》,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科学话语共同体》,三联书店,2004年版。
    黄开发:《文学之用——从启蒙到革命》,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程光炜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德威、陈平原、宋伟杰:《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宋剑华:《前瞻性理念——三维视角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王季思:《王季思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吴仁援:《汉诗现代化新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平原:《大学何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夏晓虹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梅家玲:《文化启蒙与知识生产——跨领域的视野》,麦田出版社,2006年版。
    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平原主编:《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朱白清:《冬日的梦》,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童庆炳、陶东风选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李会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罗常培:《罗常培文集》(第5卷),王均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景深著,陈子善编:《现代文人剪影》,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新宇:《盗火者严复》,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耿传明:《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鲁迅著:《鲁迅大全集》,李新宇、周海婴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李新宇:《帝国黄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章建刚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译,参见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月麓书社,1999年版,
    [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利》,刘健芝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日]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董炳月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法]P.布尔迪约.J_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左芙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彼德·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王皖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教科书政治学》,候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闫光才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吴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李国英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日]近藤邦康:《救亡与传统——五四思想形成之内在逻辑》,丁晓强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周振鹤:《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张光芒:《论五四文学现代文体意识的觉醒》,《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朱德发、张光芒:《五四文学文体新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叶桐:《新文学传播中的开明书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余虹:《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光明日报》,2000年8月11日。
    高远东:《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左玉河:《从“经世之学”到“分科立学”——近代早期的学术分科观念及分科方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罗志田:《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的学科定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罗志田:《抵制东瀛文体:清季围绕语言文字的思想论争》,《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刘晓明:《“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高玉:《语言运动与思想革命——五四新文学的理论与现实》,《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田正平、朱宗顺:《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转化——晚清书院嬗变的历史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李新宇:《启蒙五题》,《齐鲁学刊》,2003年第3期。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郭剑鸣:《关于中国近世文学公共领域的思考》,《学术研究》,2004年第12肌
    仲红卫、张进:《论清末民初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及特征》,《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李扬:《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李宗刚:《新式教育下的公共领域与五四文学的发生》,《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张鸿声:《中国的公共领域及其他——简论现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本土化》,《首都师范火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王本朝:《从晚清到五四:中国文学转型的制度阐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李新宇:《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成年礼》,《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5期。
    罗振亚:《新诗解读说略》,《文艺评论》,2006年第6期。
    李新宇:《新文化运动为何“覆孔孟”——以陈独秀为例》,《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
    耿传明:《清末民初的社会心理变异与文学兴替》,《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刘进才:《国文教学中的文言与白话问题——以三四十年代“中学生国文程度”讨论为个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4期。
    章清:《“采西学”:学科次第之论辩及其意义——略论晚清对“西学门径”的探讨》,《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姚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小学新文学教育——以教材为考察对象》,《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4期。
    陶东风:《文学公共领域的理想类型与应然品格》,《东方丛刊》,2008年第4期。
    温儒敏:《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的阐释链与“新传统”的生成》,《学术月刊》,2008年11期。
    易晖:《作为“现代性工程”的中国现代文学——评罗岗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乔以钢:《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罗振亚:《悖论与焦虑:新文学中的“文体互渗”》,《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李新宇:《五四:现代国家理念的形成——以陈独秀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
    武明春:《论早期新诗在中学的传播》,《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李斌:《论1930年代<中学生>杂志倡导的白话文观念》,《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李怡、程骥:《论五四新文学的认同焦虑及其危机体验》,《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李新宇:《戊戌惨败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诞生》,《当代小说,2010年第3期。
    张向东:《“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书写形式”革命——横行书写分段新式标点符号》,《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陈剑晖:《文体的内涵、层次与现代转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栗永清:《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崔明海:《近代文言教育边缘化的开端:白话文如何进入国民学校》,《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
    桑兵:《文与言的分与合——重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
    蔡可:《“五四”之后中学文学教育的形态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期。
    夏晓虹:《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官方资源》,《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许纪霖:《现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
    许纪霖:《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历史嬗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李春:《文学翻译如何进入文学革命——"Literature"概念的译介与文学革命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期。
    褚金勇:《启蒙的抑或政治的?——解读“五四”白话文传播的历史密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梁淑雯:《公共领域与文艺报刊:晚清“乌托邦话语”形成之考察》,《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沈卫威:《民国文学教育中的大历史与小细节》,《文艺研究》,2012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