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教育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唐代教育与文学的关系。在唐代,教育和文学均处于昌盛发达时期,教育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作用于文人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他们具备文学创作能力的必要前提,因而也是影响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一极。
     第一章,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在教育制度方面,唐代有中央和地方的两级官学制以及合法化和多样化的私学。与此同时,唐代具备有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教育制度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唐代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其显著表现是教育受众的增加和教育普及面的扩大,这是导致唐代文人群体扩大的重要成因。
     第二章,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尊圣崇儒是唐代的基本教育思想,唐初这一思想的提出强化了部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儒道自任意识,加剧了其人生矛盾,使他们的作品充满张力。高宗后期和武后时期,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尊圣崇儒教育思想被有意淡化,官僚系统对人才的需求使教育与仕进紧密结合,教育思想中功利的一面尤为凸显,这对文人进取意识的强化产生了一定影响。盛唐社会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较多,社会能吸纳的人才相对较少,教育培养的人才多为礼乐之士,官僚系统更需要吏能之士,教育思想和教育结果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士人的人生理想和实际遭遇因为这些矛盾出现错位,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复杂的心态。中晚唐士人从科举与教育关系的角度对教育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代教育思想,但所提出的改革策略很难实施,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中晚唐教育的困境。复古思潮中复兴“师道”的思想,是这种反思的延续,它力图发掘教育传承儒家道统的独立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知识阶层对唐王朝的心理认同。儒道传承的落空以及对政权认同的淡化使知识分子进退失据,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无所依凭的游移心态。
     第三章,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唐代经学教育有完整的体系。太宗时期和高宗前期,官方经学教材《五经正义》的编纂使经学简化,教材统一,加以科举试帖经的要求,使得章句成为记诵对象,儒家经典作为语言和典故材料融入文人的知识储备库从而进入了他们的文学创作。盛唐时期经学教育偏重于《孝经》,强调伦理,这与此一时期雅正雄浑的文学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关联。安史乱后经学教育重心下移,由中央官学主导转而为私学中士人主导,这带动了士人在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中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使用以表达士人在社会思想领域探索的诗文中文与道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为诗为文努力创新,很少蹈袭前人。
     第四章,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唐代文学教育的兴起有这一时期独有的成因,唐前文学在形式和技巧上的发展、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以及科举取士重文学的刺激都是重要因素。唐代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类书、《文选》和诗格等,文学教育的具体活动就是依托于这些文学教育内容传承文学知识和创作经验,它具有从语言材料到声律规则再到技巧门径的明显上升的层次性,这导致在文学教育和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出从阅读积累到模仿熟练再到体会感悟的逐级提高的过程。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在唐人的创作中留下了较为鲜明的印迹,在内容的借鉴、题材的取资、典故的吸纳、对偶的采用方面最为明显。
     第五章,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唐代之所以出现众多杰出的文学家,与他们自幼接受过良好教育密不可分。本章从考察唐代有代表性的三部蒙书——《蒙求》、《太公家教》和《兔园策府》入手探讨唐代蒙书与童蒙教育的关系,并进而对中原内地和敦煌地区这两大童蒙教育版块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者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两地迥然有别的童蒙教育使他们各自的诗歌创作所发生的构思上的精巧与随意,题材上的狭窄与丰富,语言上的文雅与通俗,表现手法上的多样与单一的变化。
     第六章,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唐代教育的普及使女性成为受教育群体的一部分。本章从唐代现存两部女教书——《女孝经》和《女论语》切入,藉以考察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以及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女性诗歌创作的影响。诗歌教育的特有方式和女红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女性诗歌中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经史教育之于女性创作最显著的影响是女性诗歌中经史语典的大量化用;道德礼法是唐代女性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这表现在道德礼法内容在她们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唐代女性受教育的成效,除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之外,妓女传唱和寡母教孤也是两种与唐代文学密切相关的展示方式。
     第七章,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唐代教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接收留学生是其最显著的表现。与此相适应,唐代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唐代特设宾贡科以满足留学生在唐及第的愿望,对于宾贡及第的留学生,在管理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宽松度。留学生在唐期间与唐代文人多有诗歌交往,这不仅密切了唐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而且对双方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本国教育体制构建和汉文学发展两个领域。
     第八章,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高祖武德年间。从藏书、授徒和地点三个方面考察,真正具有教育性质的书院实源于山林寺院。唐五代书院主要由地方士人和地方家族创办,这折射出唐五代时期士从世家大族向地方士人转型的特征。此外,唐五代书院还初步表现出与当时学术思想潮流的密切关联。习业书院的士人习古文,读经典,又不限于章句,自觉阐发儒经精义以求救世治乱,这既凸显了儒家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强烈的拯时淑世精神,也反映出崛起于书院的地方士人受到了当时儒学复兴这一时代新风气的影响。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literature of TangDynasty. In Tang Dynasty, education and literature both in the prosperous period.Education ei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way of acting on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structure of the literati and to improve their literary taste, it is the necessary premiseof literary creation ability, and also the important pole that affect the prosperity and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in Tang Dynasty.
     The first chapter, the socializa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literati group in Tang Dynasty.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Tang Dynasty has the centraland local two levels system and leg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private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 Tang Dynasty has favorabl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conditions. These factors and the education system both contributed to the educationresource socialization, it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re the increased of the educated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educational popularization, which are the result of theexpansion of the literati group in Tang Dynasty.
     The second chapter, the 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thought and the literati andliterature. Statue of saint worship was the basic education thought, this thoughtreinforce some literati’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ofConfucianism, aggravate the contradictions of their life, so that their works were fullof tension. The late of Gao Zong and Wu Zhou period, due to the political dominationneed, statue of saint worship education thought is intended desalt, the bureaucraticsystem of the demand to the talent made education and official closely combined,education utilitarian side was highlighted particularly, this produced certain effect onthe strengthening of literati’s enterprising spirit.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environment in Sheng Tang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ut theeducated was more, the society can absorb talent was relatively less,the talentseducation training of scholars, but bureaucratic system needs more.There was aparadox among education ideas, educ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results and thepractical needs of society.
     The third chapter, the educ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ang Dynasty and itsinfluence on literature. The educ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ang Dynasty has thecomplete system. Tai Zong period and the early of Gao Zong period, the compilationof school teaching material Wu Jing Zheng Yi simplifie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unifie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makevocabulary become the memorizing object,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s the languageand allusions materials into literati’s knowledge reserve and then enter their literarycreation. The educ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Sheng Tang period was emphasis onXiao Jing and ethical education, it has certain correl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literary style in this period. After the arbitrary of An and Shi,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the educ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moved down, leading by the state governmenteducation changed to leading by the literati in private education. This led to theenhancement of scholars’ subject consciousness in social thought and cultural fields,the connection between Wen and Dao in the poems which use to express their ideas insocial exploration was closed. At the same time, they strived to innovate their poemsand articles, rarely slavishly follow their predecessors.
     The fourth chapter, the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TangDynasty. The prosperous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has its unique reasons.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form and skill before Tang Dynasty, the fashion of favorliterature in the society, imperial examination literary stimuli were all importantfactors. The main content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were Lei book, Wen Xuan and thebooks of poetic style and so on. Literature education was based on the specificactivity of these contents inheritance the literature of knowledge and the experienceof creation. It has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vel which from the language material tothe rhythmic rules and skills, this resulted in the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learningstyle was also reflected from the accumulation of reading to mimic the skills toappreciate sentiment by improving process. Literature education of Tang Dynasty leftrelatively distinct imprinting in the literati’s literature creation, in the contentreference, subject to obtain funding, allusions to absorb, dual aspect adoption tracesthe most obvious.
     The fifth chapter, children’s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poems in Tang Dynasty. There were so many distinguished writers emerged in Tang Dynasty,because they have received a good education in their childhood. This chapterexamines three representative children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books——Meng Qiu,Tai Gong Jia Jiao and Tu Yuan Ce Fu to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books and children’s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And then to compare china mainlandand Dun Huang regions of the two children’s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section whichfrom education content, education way and educator.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two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children education so that their respective poems occurredsome changes, such as elegance and random on ideas, narrow and rich on subjectmatter, elegant and popular on language, variety and single on style.
     The sixth chapter, women’s education and women’s literary activities.Thespread of education in Tang Dynasty make women become part of the educated group.This chapter entered from two existing female teaching books——Nv Xiao Jing andNv Lun Yu, which inspects femal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the influence created fromdifferent education content of female. Moral conten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of women’s education in Tang Dynasty, this demonstrated in their poetry was moralcontent frequently appeared. Poetry education and manual education together madefemale poems appeared in the pastiche and femal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mostsignificant effect of history and classic education was many history and classiclanguage used in women’s poem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 of women inTang Dynasty, in addition to the performance of poetry writing, prostitutes sung, andthe widowed mother taught solitary also the two presentation were closely related tothe literature of Tang Dynasty.
     The seventh chapte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of Tang Dynasty and thecultural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groups. In Tang Dynasty, education has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receive was the mostsignificant performance. To adapt, Tang Dynasty has a mature and completeinternational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It set up Bin Gong to meet the internationalstudents’ desire of pass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gave a lot of loose in the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at passed the examination. Internationalstudents have many literary contacts with the literati in Tang Dynasty, this was not only closed the 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neighboringcountries, but also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both sides of the literary creation. Thecultural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groups mainly in two areas, one was in their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uilding, the other was in development of Chineseliterature in their countries.
     The eighth chapter, academy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literati in transition oflat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The name of“academy” first appeared in Gao Zu perio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books,education and place of inspection, truly academy has the educational nature real fromthe mountains and temples. The academies in Tang Dynasty were mainly founded bylocal literati and local families, which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i fromaristocratic families in the transition to the local literati in Tang Dynasty. In addition,Academies preliminary demonstrated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cademic trend at thattime. The literati learning in academies were learning and reading the classics, butthey not limited to literal words. Furthermore, they consciously elucidated the essence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n order to save the world, which also highlighted theConfucian literati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righteous spirit and reflected the localliterati’s rise in the academies by the impact of the new culture of this era of therevival of Confucianism.
引文
①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脚注的民国纪年均应为公元纪年
    ①罗时进《唐代文学研究再拓展的空间》,《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第143页。
    ①孙培青《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①笔者另有专文论述,见《21世纪唐代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回顾》,《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①韩宗礼《试论教育资源的效率》,《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第60-70页。
    ②王善迈《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③参看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页。
    ①[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卷十九《五蠹》,第1112页。
    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55页。
    ③《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4页。
    ④《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4页。
    ⑤《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4页。
    ⑥《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4页。
    ⑦《后汉书》卷六《孝质帝纪》,第281页。
    ⑧《史记》卷一二一《倪宽传》,第3125页;《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第3411页。
    ①《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340页。
    ②《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113页。
    ③《汉书》卷八九,第3626页。
    ④《汉书》卷八九,第3626页。
    ①班固《东都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后汉文》卷二四,第605页。
    ②《三国志·魏书》卷十五,第464页。
    ③《南齐书》卷九《礼志上》,第145页。
    ④《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卷一二五,第2177页。
    ①《晋书》卷八六《张轨传》,第2222页。
    ②《宋书》卷十四《礼志一》,第364页。
    ③《宋书》卷九三《雷次宗传》,第2293页。
    ④《宋书》卷五五《傅隆传》,第1553页。
    ①《南齐书》卷三九《陆澄传附王摛传》,第687页。
    ②《梁书》卷二《武帝纪》,第50页。
    ③《陈书》卷三三,第434页。
    ④《北史》卷八一,第2704页。
    ①《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第97页。
    ②《魏书》卷四六《李 传》,第1039页。
    ③《北史》卷三一《高允传》,第1126页。
    ④《北史》卷三三《于栗磾附寔弟翼传》,第857页。
    ⑤《周书》卷四五,第806页。
    ①《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第1159页。
    ②《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第1159页。
    ③《唐会要》卷三五《学校》,第634页。
    ①《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第1159页。
    ②宋大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206页。书院应当也是唐代私学的一种重要类型,宋著未列。笔者将辟专章讨论这一问题,详见本文第八章。
    ①姚崇新《唐代西州的官学》,《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63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吐鲁番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四册,第7-9页。64TKM:28(a)、31(a)、37/1(b)、37/2(b)。
    ②王永兴《唐灭高昌及置西州、庭州考论》,《北大史学》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唐灭高昌的史实为: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率军击灭麴氏高昌王国蒲昌、天山五县。贞元八年(792)前后,西州为吐蕃占领,标志着西州时代的结束。自贞观十四年至贞元八年前后,西州存在了约一个半世纪。
    ③《唐六典》卷三十《三府都护州县州县官吏》“下州”条规定:“户不满三万者为下州。”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第523页。
    ④《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陇右道》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32页。
    ①《唐六典》卷三十《三府都护州县州县官吏》“下州”条,第524页。
    ②《唐六典》卷三十《三府都护州县州县官吏》“诸州属县”条,第529-531页。
    ③参看姚崇新《唐代西州的官学》,《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64页。
    ④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624页。
    ①参看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第233页。
    ②《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1890页。
    ③《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1890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1890页。
    ⑤《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⑥《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①《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1891页。
    ②《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③《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1891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1891页。
    ⑤《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⑥《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1891页。
    ⑦《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⑧《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1892页。
    ⑨《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⑩《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1892页。
    ①《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②《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③《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儒学传》,第4940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九〇“高祖武德七年二月”,第5976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正月”,第6832页。
    ①《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②《新唐书》卷四十九《百官志下》,第1312页。
    ③《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第1159页。
    ④参看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156-157页。
    ⑤《新唐书》卷四十九《百官志三》,第1253页。
    ①《三国志·魏书》卷十五《刘馥传》,第464页。
    ②《北史》卷三一《高允传》,第1126页。
    ③《唐会要》卷三十五,第635页。
    ④《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第97页。
    ①宋大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第168页。
    ②《全唐诗》卷五四四,第6293页。
    ③《唐摭言校注》卷十“海叙不遇”条,第207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四七《韦安之》,第2751页。
    ⑤《太平广记》卷三一三《庞式》,第2480页。
    ①《新唐书》卷一九八《孔颖达传附王恭传》,第5645页。
    ②《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三变”条,第60页。
    ③《新唐书》卷一九八《马嘉运传》,第5645页。
    ④《旧唐书》卷一八七《王义方传》,第4876页。
    ⑤《新唐书》卷一六八《柳宗元传》,第5142页。
    ⑥《新唐书》卷一五一《袁滋传》,第4823页。
    ①《新唐书》卷一六O《吕温附温传》,第4967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九《贾公彦传附李玄植传》,第4950页。
    ③《唐语林校证》卷四《栖逸》,第393页。
    ④颜真卿《汎爱寺重修记》,《全唐文》卷三三七,第3419页。
    ①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第390页。
    ①[宋]宋敏求编,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卷一O五,第
    491页。
    ②[唐]吴兢撰,谢保成点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六《慎所好》,第330页。
    ③《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第215页。
    ④《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上》,第4940页。
    ⑤《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第59页。
    ⑥《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上》,第4940页。
    ⑦《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上》,第4942页。
    ①《旧唐书》卷二四《礼仪志》,第919页。
    ②《新唐书》卷七《顺宗本纪》,第205页。
    ③《新唐书》卷十四《礼乐志》,第355页。
    ④唐王朝在高祖武德七年(624)颁布均田令,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再次颁布均田令。但玄宗这次颁布均田令时,均田制已濒临崩溃前夕。唐代的史料,对于武德七年的均田制,叙述的比较简略,而对于
    ①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第390页。
    ②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第362页。
    ③《唐会要》卷六六《东都国子监》,第1160页。
    ④郑余庆《请抽京外官俸料修孔子庙堂奏》,《全唐文》卷四七八,第4886页。
    ①《册府元龟》卷四九五《邦计部·田制》,第5623页。
    ②《太平广记》卷四九九《韦宙》,第4095页。
    ③《韩愈全集校注》,《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第2335页。
    ④《旧唐书》一五五《窦群附兄常传》,第4122页。。
    ⑤《旧唐书》卷一六三《王质传》,第4266页。
    ⑥《太平广记》卷四五一,第3685页。
    ⑦《太平广记》卷三四二,第2715页。
    ⑧《唐才子传校笺》卷三,第577页。
    ①《后汉书》卷七八《蔡伦传》,第2513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四五《钜鹿守》,第1042页。
    ③[唐]裴铏著,穆公校点《传奇》/《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151-1152页。
    ①《唐摭言校注》卷十“韦庄奏请不及第人近代者”条,第219页。
    ②张绍勋《中国印刷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③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④《中国印刷史话》,第17页。
    ⑤《元稹集》卷五一,第555页。
    ⑥《大唐传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896页。
    ⑦《旧唐书》卷一四九《蒋乂传》,第4028页。
    ⑧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韩愈全集校注》,第941页。
    ⑨《旧唐书》卷一五九《韦处厚传》,第4187页。
    ⑩《冬日寄小侄阿宜》,《樊川文集》卷一,第9页。
    11《唐摭言校注》卷十“韦庄奏请不及第人近代者”条,第217页。
    ①[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8页。
    ②周祖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①《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武德四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改曰弘文馆。……神龙元年,改弘文馆曰昭文馆,以避孝敬皇帝之名。二年曰修文馆。……景云中,减其员数,复为昭文馆。开元七年曰弘文馆。”第1209页。
    ②《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门下省有弘文馆,生三十人。东宫有崇文馆,生二十人。”第1160页。崇文馆置于贞观十三年,《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贞观十三年,东宫置崇文馆。”第1163页。
    ③《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垂拱元年,改国子监曰成均监。”第1266页。
    ①毛汉光《中古中国社会史论》,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37-38页。
    ②毛汉光《中古中国社会史论》,第146页。
    ③其中,《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中所列私学类型尚有寺观中的儒学教育,亦即习称的寺学。寺学在敦煌地区较为发达,主要侧重于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在笔者所搜检到的唐代文学家接受教育的途径中,未有见到此类记载,故而这一类在文中没有涉及。此外,本文所指的私人授学,是一种提高性的再教育,而非基础启蒙教育。
    ④《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第1159页。
    ①《礼记正义》卷四十《学记第十八》,《十三经注疏》,第1521页。
    ①《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序》,第4940页。
    ②唐高祖《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诏》,《全唐文》卷一,第25页。
    ①唐高祖《令诸州举送明经诏》,《全唐文》卷三,第35页。
    ②唐高祖《赐学官胄子诏》,《全唐文》卷三,第36页。
    ③《全唐文》卷四,第54页。
    ①房玄龄《请尊孔子为先圣议》,《全唐文》卷一三七,第1398页。
    ②唐太宗《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庙诏》,《全唐文》卷八,第99页。
    ①《礼记正义》卷十一《王制第五》,《十三经注疏》,第1321页。
    ②参看俞定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特点》,见李兆祥《儒家教育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94页。
    ③[五代]王定保撰,姜汉春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卷一“述进士上”,第7页。
    ④[美]包弼德撰,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8页。
    ⑤宋大川,王建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①[唐]吴兢撰,谢保成点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一,第29
    ①《论语注疏》卷二十《尧曰第二十》,《十三经注疏》,第2535页。
    ②《孟子注疏》卷一《梁惠王章句上》,《十三经注疏》,第2670页。
    ③《孟子注疏》卷十三《尽心上章句上》,《十三经注疏》,第2763页。
    ④《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12页。
    ⑤《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03页。
    ⑥《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04页。
    ①唐高祖《令诸州举送明经诏》,《全唐文》卷三,第35页。
    ②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11页。
    ③唐高祖《令诸州举送明经诏》,《全唐文》卷三,第35页。
    ①《全唐文》卷四,第54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序》,第4939页。
    ③唐高祖《即位告天册文》,《全唐文》卷三,第43页。
    ①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页。
    ②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全唐文》卷四六五,第4748页。
    ①《隋书》卷七六《文学传序》,第1730页。
    ②《周书》卷四一《庾信传论》,第745页。
    ①参看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第25页。
    ②[唐]王勃撰,[清]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卷四,第128页。
    ③参看张海明《关于初唐文学思想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51页。
    ①[唐]卢照邻撰,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卷六,第311页。
    ②《南阳公集序》,《卢照邻集校注》卷六,第311页。
    ①《王子安集注》,第61页。
    ②《王子安集注》,第61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①《唐会要》卷三五《褒崇先圣》,第636页。
    ②杜晓勤《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第140-148页。
    ③《王子安集注》卷二,第38页。
    ①《卢照邻集校注》卷六,第366页。
    ②《卢照邻集校注》卷六,第311页。
    ③骆宾王《答员半千书》,[唐]骆宾王撰,[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卷八,第279页。
    ④[唐]杨炯撰,徐明霞点校《杨炯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五《公卿以下冕服议》,第75页。
    ⑤《杨炯集》,第190页。
    ⑥《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第2992页。
    ①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②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王子安集》卷五,第164页。
    ③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子安集》卷八,第229页。
    ④《杨炯集》卷二《出塞》,第23页。
    ⑤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骆临海集笺注》卷一,第16页。
    ⑥《卢照邻集校注》卷四《五悲·悲穷道》,第201页。
    ⑦《释疾文》,《卢照邻集注》卷五,第239页。
    ⑧《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第3589页。
    ①《卢照邻集校注》卷四《五悲·悲才难》,第183页。
    ②《王子安集》卷五,第147页。
    ①《王子安集》卷八,第229页。
    ②《全唐诗》卷五七,第686页。
    ①《骆临海集笺注》卷三,第75页。
    ②《王子安集》卷八,第237页。
    ③《卢照邻集校注》卷一,第6页。
    ④《旧唐书》卷九四,第2992页。
    ⑤《旧唐书》卷一九O《王勃传附兄勔传》;《全唐文》卷二二八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
    ⑥《骆临海集笺注》卷四,第157页。
    ①《王子安集》卷二,第37页。
    ②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①《卢照邻集校注》卷四《五悲·悲穷道》,第201页。
    ②《卢照邻集校注》,第48页。
    ③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第29页。
    ①[美]宇文所安撰,贾晋华译《初唐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②[明]施广重《唐诗近体》卷一。
    ③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卷四引吴北江语,第407页。
    ①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②《论语注疏》卷八《泰伯第八》,《十三经注疏》,第2486页。
    ③《论语注疏》卷十九《子张第十九》,《十三经注疏》,第2531页。
    ④《论语注疏》卷十三《子路第十三》,《十三经注疏》,第2506页。
    ⑤《论语注疏》卷十五《卫灵公第十五》,《十三经注疏》,第2516页。
    ①吾淳《儒家伦理的精英定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页。
    ②《论语注疏》卷五《公冶长第五》,《十三经注疏》,第2473页。
    ③《论语注疏》卷六《雍也第六》,《十三经注疏》,第2477页。
    ④《论语注疏》卷卷十七《阳货第十七》,《十三经注疏》,第2524页。
    ⑤《孟子注疏》卷七《离娄章句上》,《十三经注疏》,第2717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②[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全汉文》卷二十五,第266页。
    ③《汉书》卷七五《夏侯胜传》,第3159页。
    ④《汉书》卷八《房凤传》,第3620页。
    ⑤《新唐书》卷四五《选举志》,第1174页。
    ⑥[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卷一O五《政事·崇儒》,第490页。
    ⑦《唐大诏令集》卷一O二《政事·举荐上》,第472页。
    ①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第527页。
    ②《新唐书》卷四《则天顺圣武皇后纪》,第81页。
    ③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第129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O五“则天后长寿元年”,第6485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O五“则天后长寿元年”,第6477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O五“则天后长寿元年”,第6478页。
    ①《新唐书》卷一一七《裴炎传附裴伷传》,第4249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七《俞文俊传》,第4883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O二“高宗上元元年”,第6374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O二“高宗上元二年”,第6376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O二“高宗永隆元年”,第6397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O四“则天后天授二年”,第6473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O五“则天后长寿二年”,第6490页。
    ⑤参看陈学恂,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39页。
    ①《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附子嗣立传》,第2866页。
    ②刘海峰《唐代的教育与选举制度》,《计算力学学报》2001第1期,第74-80页。
    ①《全唐文》卷三《令诸州举送明经诏》,第35页。
    ②《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第1159页。
    ③《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第17页。
    ④《旧唐书》卷八七《裴炎传》,第2843页。
    ⑤《旧唐书》卷八九《狄仁杰传》,第2885页。
    ⑥《旧唐书》卷八五《张文瓘传》载:“(张文瓘)事母兄以孝友闻。”第2814页。
    ⑦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严耕望史学论集》,第265-266页。
    ①《通典》卷十五《选举三》,第357-358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O二“高宗上元元年”,第6374页。
    ①[唐]员半千《陈情表》,见《全唐文》卷一六五,第1682页。
    ②《旧唐书》卷八六《章贤太子贤传》,第2831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O二“高宗永隆元年”,第6397页。
    ④《旧唐书》卷七三《薛收传附元超从子稷传》,第2591页。
    ①《旧唐书》卷七四《崔仁师传》,第2622页。
    ②《旧唐书》卷九四《卢藏用传》,第3000页。
    ③《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附子承庆传》,第2862-2863页。
    ④《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序》,第4942页。
    ⑤[唐]李治《严考试明经进士诏》,《全唐文》卷十三,第161页。
    ⑥《唐会要》卷七五《帖经条例》,第1375页。
    ⑦《旧唐书》卷一八五《杨玚传》,第4820页。
    ⑧[唐]杨绾《条奏贡举疏》,《全唐文》卷三三一,第3356-3357页。
    ①赵国权,孟亚《权力、教育与思想世界》,《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130-134页。
    ②[唐]赵匡《举选议》,见《全唐文》,卷三五五,第3602页。
    ①《新唐书》卷九九《崔仁师传附崔湜传》,第3992页。
    ②《旧唐书》卷七四《崔仁师传》,第2622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O七“则天后长安三年”,第6564-6565页。
    ②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53页。
    ①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全唐文》卷二三八,第2412页。
    ②陈子昂《谏政理书》,徐鹏校点《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九,第207页。
    ③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全唐文》卷二三八,第2412页。
    ④《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第3097页。
    ⑤《旧唐书》卷八九《王方庆传》,第2901页。
    ①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九龄)神道碑》,《全唐文》卷四四O,第4489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O《沈佺期传》,第5017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七九,第1331页。
    ①《旧唐书》卷一九O《陈子昂传》,第5021页。
    ②陈子昂《谏用刑书》,《陈子昂集》卷九,第214页。
    ③陈子昂《答洛阳主人》,《陈子昂集》卷二,第25页。
    ①《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第3097页。
    ②《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第3097页。
    ③张九龄《上姚令公书》,见《全唐文》卷二九O,第2942页。
    ④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九龄)神道碑》,《全唐文》卷四四O,第4489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第6823页。
    ①《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第165页。
    ②《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第3057页。
    ①《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第3057页。
    ②《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第3097页。
    ③《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第1962页。
    ①《唐会要》卷三十五《经籍》,第644页。
    ②《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第3430页。
    ①《全唐文》卷二六,第299页。
    ①《旧唐书》卷九八《刘祥道传》,第2751页。
    ①杨玚《谏限约明经进士疏》,《全唐文》卷二九八,第3027页。
    ②《剑桥中国隋唐史》,第299页。
    ③《太平广记》卷七六《乡校叟》:“唐宰相窦易直,初名秘,家贫,就乡校授业。”第481页。同书卷二二三《窦易直》:“窦相易直,幼时名秘。家贫,就业村学。第1712页。同书卷二二四《卖馅媪》:“唐马周字宾王,少孤贫,明诗传。落魄不事产业,不为州里所重。补博州助教,日饮酒。”第1719页。同书卷三O九《蒋琛》:“霅人蒋琛,精熟二经,常教授于乡里。”第2444页。
    ①刘清海《试论唐代应试诗的命题及其和<文选>的渊源》,《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76-79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八《张琇传附兄瑝传》,第4933页。
    ③《旧唐书》卷一O六《李林甫传》,第3236页。
    ①《隋书》卷七五《刘炫传》,第1721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三年”,第6708页。
    ①张说《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全唐文》卷二二九,第2314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卷十一《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第1038页。
    ①张说《齐黄门侍卢思道碑》,《全唐文》卷二二七,第2290页。
    ②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全唐文》卷二二五,第2275页。
    ③王觌《十八学士图记》,《全唐文》卷二六九,第2732页。
    ①张九龄《大唐故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集贤院学士赠太子少保东海徐文公神道碑铭并序》,《全唐文》卷二九一,第2953页。
    ②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诗详注》卷一,第73页。
    ①《王维集注》卷四,第392页。
    ②[唐]高适撰,孙钦善校注《高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
    ①杨绾《条奏贡举疏》,《全唐文》卷三三一,第3356页。
    ②杨绾《条奏贡举疏》,《全唐文》卷三三一,第3357页。
    ①杨绾《上贡举条目疏》,《全唐文》卷三三一,第3357页。
    ②杨绾《上贡举条目疏》,《全唐文》卷三三一,第3357页。
    ③《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第3432页。
    ④《旧唐书》卷一九O《贾曾传附子至传》,第5030页。
    ①权德舆《进士策问五道》,《全唐文》卷四八三,第4934页。
    ②《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3页。
    ③《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第1169页。
    ①《全唐文》卷四八二,第4922页。
    ②《唐摭言校注》卷五《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第115页。
    ①《全唐文》卷五一一,第5195页。
    ②《全唐文》卷五三二,第5401页。
    ③《新唐书》卷一六五《权德舆传》,第5079页。
    ④《全唐文》卷六五三,第6641页。
    ①《旧唐书》卷一四八《权德舆传》,第4002页。
    ②权德舆《明经策问七道》,《全唐文》卷四八三,第4937页。
    ①《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第4518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O《李商隐传》,第5077页。
    ①《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第1167页。
    ②《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第1168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四九“宣宗大中八年”,第8055页。
    ②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351页。
    ③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第300页。
    ④陈飞《唐代策问的表达体式》,《文学遗产》2008年1期,第50页。
    ①韩愈《师说》,《韩愈全集校注》,第1508页。
    ①《韩愈全集校注》,第2662页。
    ②《原性》,《韩愈全集校注》,第2686页。
    ①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59页。
    ②李翱《复性书》,《全唐文》卷六三七,第6433页。
    ③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王子安集》卷四,第128页。
    ④《韩愈全集校注》,第2707页。
    ①《韩愈全集校注》,第1909页。
    ②陈寅恪《论韩愈》,《历史研究》1954年2期,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续编》。
    ③《朱子语类》卷一三七,第5296页。
    ④苏轼《韩愈论》,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四,第113页。
    ⑤参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中国文学史》(下),第468页。
    ①韩愈《唐柳州刺史柳子厚墓志铭》,《韩愈全集校注》,第2391页。
    ②舒元舆《上论贡士书》,《全唐文》卷七二七,第7487页。
    ①《全唐文》卷七八九,第8258页。
    ②《类说校注》卷十一《芝田录》,第348页。
    ①《韩愈全集校注》,第1602页。
    ①《韩愈全集校注》,第1477页。
    ②《韩愈全集校注》,第1464页。
    ③《韩愈全集校注》,第1590页。
    ④《韩愈全集校注》,第2770页。
    ⑤韩愈《荐士》,《韩愈全集校注》,第355页。
    ⑥韩愈《调张籍》,《韩愈全集校注》,第703页。
    ①柳宗元《《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81页。
    ②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全唐文》卷六四O,第6466页。
    ③皇甫谧《韩文公墓志铭》(并序),《全唐文》卷六八七,第7039页。
    ④《全唐文》卷五三八,第5461页。
    ⑤张籍《上韩昌黎书》,《全唐文》卷六八四,第7007页。
    ⑥《韩愈全集校注》,第1326页。
    ①[唐]孟郊撰,韩全欣校注《孟郊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卷一,第10页。
    ②《孟郊集校注》卷六,第215页。
    ③《孟郊集校注》卷一,第18页。
    ①《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4页。
    ②[唐]刘禹锡撰,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版,卷一,第50页。
    ①《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五,第330页。
    ②[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8页。
    ①[唐]杜牧撰,陈允吉点校《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卷一,第10页。
    ②《樊川文集》卷四,第70页。
    ③《樊川文集》卷三,第57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0页。
    ①《贞观政要集校》卷七,第384页。
    ②《旧唐书》卷七三《令狐德棻传》,第2597页。
    ③《旧唐书》卷七七《孔颖达附马嘉运传》,第2603页。
    ④《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第71页。
    ①《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第1160页。
    ①《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第1163页。
    ②《唐六典》卷二十一,第559页。
    ③《新唐书》卷三十四《选举志》,第1159页。
    ④《新唐书》卷三十四《选举志》,第1160页。
    ⑤《新唐书》卷三十四《选举志》,第1160页。
    ①《唐会要》卷七十,第1398页;又见殷侑《请试三传奏》,见《全唐文》卷七五七,第7855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五《杨玚传》,第4816页。
    ③《唐会要》卷七六《三史三传附》,第1657页。
    ①《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第1159页;《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第1265页。
    ②《全唐文》卷七五七,第7855页。
    ①《唐会要》卷七七,第1657页。
    ②《太平广记》卷三一O,第2456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第2458页。
    ④《汉书》卷八八《房凤传》,第3620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五九,第1911页。
    ⑥《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第1213页。
    ①《汉书》卷八八《丁宽传》,第3598页,同卷《梁丘贺、京房传》,第3601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第50页。
    ③皮锡瑞《经学历史》,第152页。
    ④《旧唐书》卷七三,第2603页。
    ⑤《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一,第265页。
    ⑥《旧唐书》卷一八九《王元感传》,第4963页。
    ①《唐六典》卷二“吏部考功员外郎”条。
    ②[唐]杜佑,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卷十五《选举典》。
    ③《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①《唐语林校证》卷八,第713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五《杨玚传》,第4820页。
    ③[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卷七五《选部下·帖经条例》。
    ①《旧唐书》卷一九〇《刘宪传》,第5016页。
    ②《初唐诗》,第75页。
    ③《王子安集注》卷三,第80页。
    ①《王子安集注》卷三,第103页。
    ②《南史》卷六九《顾野王传》,第1688页。
    ③《旧唐书》卷七六《李百药传》,第2571页。
    ①《旧唐书》卷一二三《杨绾传》,3430-3431页。
    ①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王子安集注》卷四,第128页。
    ②宇文所安《初唐诗》,第81-87页。
    ③参看宇文所安撰,贾晋华译《盛唐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①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7页。
    ②《汉书》卷八八《孟喜传》,第3599页。
    ①《旧唐书》卷一九三《徐文远传》,第4942-4943页。
    ②《后汉书》卷七九《蔡玄传》,第2588页。
    ①《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第3593页。
    ②《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峤传》,第4367页。
    ③《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第2992页。
    ④《送劼赴太学序》,《王子安集注》卷八,第251页。
    ⑤《山亭兴序》,《王子安集注》卷九,第261页。
    ⑥杨炯《王子安集原序》,《王子安集注》,第60页。
    ①《旧唐书》卷十七《文宗本纪》,第571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第150页。
    ③《新唐书》卷二O一《文艺传序》,第5725页。
    ①唐玄宗《将行释奠礼令》,《全唐文》卷二十,第234页。
    ②《旧唐书》卷二四《礼仪志》:“丁巳,皇太子释奠于太学。”第919页。
    ①唐玄宗《禁止生徒问难不经诏》,《全唐文》卷三一,第353页。
    ①唐玄宗《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全唐文》卷三一,第344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撰,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一O“睿宗景云元年”:“太平公主以太子年少,意颇易之;既而惮其英武,欲更择暗弱者立之以久其权,……太子左右,亦往往为公主耳目,太子深不自安。”第6656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O“玄宗先天元年”,第6671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O“玄宗先天元年”,第6671页。
    ②唐玄宗《立郢王嗣谦为皇太子制》,《全唐文》卷二一,第245页。
    ③唐玄宗《令举实才诏》,《全唐文》卷二六,第299页。
    ④《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第2205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195页。
    ①《旧唐书》卷七七《孔颖达传》,第2602页。
    ②《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第1891页。
    ③《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第4522页。
    ④刘子玄《孝经老子注易传议》,《全唐文》卷二七四,第2784页。
    ⑤《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第183页。
    ①唐玄宗《颁重注孝经诏》,《全唐文》卷三二,第354页。
    ②《论语注疏》卷一《学而》,《十三经注疏》,第2457页。
    ③马一浮《论语大义》,见《复兴书院讲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①[汉]董仲舒撰,阎丽译注《春秋繁露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五行对第三十八,第185页。
    ②《春秋繁露译注》,五行对第三十八,第186页。
    ③《新唐书》卷一八五《韦机传附岳子景骏传》,第4797页。
    ①张九龄《大唐故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集贤院学士赠太子少保东海徐文公神道碑铭(并序)》,《全唐文》卷二九一,第2953页。
    ②吴兢《让夺礼表》,《全唐文》卷二九八,第3020页。
    ①[明]黄佐《唐音类选序》,见[明]潘光统《唐音类选》,明嘉靖刊本。
    ②《全唐诗》卷一九六,第2012页。
    ①《孟子注疏》卷七《离娄下》,《十三经注疏》,第2717页。
    ②徐复观《儒家精神的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民主评论》1952年3卷。
    ③《孝经注疏》卷八《感应章》,《十三经注疏》,第2559页。
    ①张说《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铭》,《全唐文》卷二三一,第2243页。
    ②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全唐文》卷四四O,第4491页。
    ③《旧唐书》卷一一五《高适传》,第3328页。
    ①《新唐书》卷二O一《杜审言传附甫传》,第5738页。
    ②《盛唐诗》,第210页。
    ③[唐]殷璠撰,王克让注《河岳英灵集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页。
    ①《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第1962页。
    ①《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序》,第5637页。
    ①《旧唐书》卷一八四《鱼朝恩传》,第4763-4764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四《鱼朝恩传》,第4763-4764页。
    ③《旧唐书》卷二四《礼仪志》,第923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二四“代宗大历元年”,第7190页。
    ⑤《旧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第3634页。
    ①《旧唐书》卷一一九《常衮传》,第3445页。
    ①《全唐文》卷四六《增修学馆制》,第504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四“代宗永泰元年”,第7188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二四“代宗大历元年”,第7188-7191页。
    ④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韩昌黎全集校注》,第2443页。
    ⑤郑余庆《请抽京外官俸料修孔子庙堂奏》,《全唐文》卷四七八,第4886页。
    ①舒元舆《问国学记》,《全唐文》卷七二七,第7492页。
    ②《全唐诗》卷六O六,第6999页。
    ③《旧唐书》卷一二七《乔琳传》,第3576页。
    ①《韩昌黎全集校注》,第1762页。
    ②柳宗元《与太学诸生书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三四,第868页。
    ①《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第4490-4491页。
    ②《新唐书》卷二OO《啖助传》,第5705页。
    ③《新唐书》卷二OO《啖助传》,第5706页。
    ①啖助《春秋统例自序》,《全唐文》卷三五三,第5582页。
    ②《全唐文》卷六二六,第6322页。
    ③《全唐文》卷五八八,第5941页。
    ④《旧唐书》卷一八九《陆质传》,第4977页。
    ⑤《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六“经部二十六·春秋类一”,第333页。
    ⑥《全唐文》卷五八八,第5941页。
    ①《春秋集传纂例》卷一《啖氏集传注义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6-381页。
    ②《春秋集传纂例》卷一《啖氏集传注义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6-381页。
    ③《春秋集传纂例》卷一《啖氏集传注义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6-381页。
    ④《新唐书》卷二OO《啖助传》,第5707页。
    ①《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第4509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二《阳城传》,第5132页。
    ③《旧唐书》卷一八五《袁滋传》,第4829页。
    ④《旧唐书》卷一七七《杨收传》,第4595页。
    ⑤《太平广记》卷二五六“唐五经”,第1719页。
    ①《新唐书》卷二O一《藩镇魏博列传序》,第5921页。
    ②[唐]陆质《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300页。
    ①[唐]陆质《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全唐文》卷六三一,第6369页。
    ③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0页。
    ①《新唐书》卷二〇〇《啖助传》,第5707页。
    ②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春秋书》,《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18页。
    ①吕温《人文化成论》,《全唐文》卷六二八,第6342页。
    ②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柳宗元集》卷四十,第1052页。
    ③《与李翱书》,《韩愈全集校注》,第1386页。
    ①《答尉迟生书》,《韩愈全集校注》,第1462页。
    ②《送陈秀才彤序》,《韩愈全集校注》,第1668页。
    ③参看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第144页。
    ①蒙文通《评〈学史散篇〉》,《图书季刊》第2卷第2期,后收入蒙默编《蒙文通文集》第3卷《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402、409页。
    ②《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义第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新唐书》卷一九四《阳城传》,第5569-5570页。
    ①《新唐书》卷一九四《阳城传》,第5571页。
    ②《旧唐书》卷二九二《阳城传》,第5133页。
    ③《旧唐书》卷二九二《阳城传》,第5133页。
    ④《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重修集传义第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新唐书》卷二OO《啖助传》,第5706页。
    ⑥[唐]皎然撰,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卷五《复古通变体》,第330页。
    ⑦权德舆《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全唐诗》卷三二一,第3617页。
    ①孟浩然《吊卢殷》,《全唐诗》卷三八一,第4277页。
    ②[唐]李肇等《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卷下,第57页。
    ③皇甫湜《答李生第二书》,《全唐文》卷六八五,第7021页。
    ④[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卷二《诗概》,第49页。
    ⑤[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韩昌黎诗”条。
    ①《韩愈全集校注》,第78页。
    ②《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35页。
    ③《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18页。
    ①[唐]刘禹锡撰,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版,卷六,第402页。
    ②《全唐诗》卷三七一,第4165页。
    ①[明]陆时雍撰,任文京,赵冬岚点校《诗镜》,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诗镜总论》,第11页。
    ①郭英德《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特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74页。
    ①曹丕《典论·论文》,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五二,第720页。
    ②[西晋]陆机撰,金涛声校点《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一《文赋》,第1页。
    ③[梁]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中华书局2011年版,卷四《立言篇》下。
    ④[清]王夫之撰《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卷一《内篇》上,第566页。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卷二《明诗》,第67页。
    ①《北史》卷八一《文苑传》,第2779页。
    ①《旧唐书》卷七二《虞世南传》,第2564页。
    ②[唐]梁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卷八《文章》,第123页。
    ③[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一《言语》,第34页。
    ④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宇文所安《初唐诗》,第4页。
    ②《新唐书》卷一O五《上官仪传》,第4035页。
    ①《旧唐书》卷九四《李峤传》,第2993页。
    ②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8页。
    ③参看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页。
    ①《全唐文》卷一五五,第1584页。
    ②《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第1163页。
    ①《通典》卷一五《选举三》,第357-358页。
    ②《全唐文》卷六五三,第6644页。
    ①《旧唐书》卷一八九《曹宪传》,第4945页。
    ②《新唐书》卷一二三《曹宪传》,第5640页。
    ③《旧唐书·李善传》:“李善者,扬州江都人。……尝注解《文选》,分为六十卷,表上之。赐绢一百二十匹,诏藏于秘阁。除潞王府记室参军,转秘书郎。乾封中,出为经城令。坐与贺兰敏之周密,配流姚州。后遇赦得还,以教授为业,诸生多自远方而至。”《旧唐书·李邕传》:“李邕,广陵江都人。父善,尝受文选于同郡人曹宪。后为左侍极贺兰敏之所荐引,为崇贤馆学士,转兰台郎。敏之败,善坐配流岭外。会赦还,因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年老疾卒。”《新唐书卷·李邕传》:“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为文选注,敷析渊洽,表上之,赐赍颇渥。……居汴、郑间讲授,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选学。”
    ④[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清昭代丛书本,第11页。
    ①《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第1169页。
    ②《全唐文补遗》第八辑,第116页。
    ③《唐才子传校笺》卷三,第586页。
    ④《全唐文》卷五六三,第5706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第2491页。
    ⑥(长安007)《大周故衮州都督彭城刘府君墓志铭并序》,见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92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第1205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第1157页。
    ①《全唐文》卷三三四,第3381页。
    ②《全唐文》卷三四九,第3538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93页。
    ④《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二《蒋乂传》,第4531页。
    ⑤《全唐文》卷三四四,第3493页。
    ⑥《全唐文》卷六五三,第6644页。
    ⑦《唐才子传校笺》卷五,第320页。
    ⑧《太平广记》卷一七九,第1332页。
    ①《元稹集》卷三十,第351页。
    ②戎昱《赠岑郎中》诗曰:“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见《全唐诗》卷二七O,第3008页。
    ③刘得仁《贺顾非熊及第其年内索文章》诗曰:“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见《全唐诗》卷五四四,第6289页。
    ④《唐诗纪事》卷七O《郑谷》:“谷,字守愚,袁州人,故永州刺史之子。幼年,司空图与刺史同院,见而奇之曰:“曾吟得丈丈诗否?”曰:‘吟得。’”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卷七O,第1040页。
    ⑤《太平广记》卷一八一《杜牧》:“武陵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天子选才俊,武陵敢不薄施尘露。向者偶见大学生数十辈,扬眉抵掌读一卷文书。就而观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若其人,真王佐才也。侍郎官重,恐未暇披览。’于是缙笏,朗宣一遍。郾大奇之。”第1349页。
    ⑥《全唐文》卷七四一,第7666页。
    ①《大唐新语》卷九,第137页。
    ②《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第1563页。张说以宰相知集贤院事,为学士之首,故注文言张说“类集要事”。而实际工作,则以副知院事徐坚为首。
    ③《旧五代史》,《梁书》卷一七《成汭传》,第230页。
    ④参张振谦《唐代三部类书对唐诗的影响》,《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1期,第53-58页。
    ⑤参看下编第五章《唐代的童蒙教育与儿童诗》。
    ⑥[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南卷“论文意”,第1331页。
    ①宋人萧元登的《古今诗材》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入类书类,《提要》云:“是书取唐宋人诗分类编辑,或录全篇,或割取一二联及数句,惟绝句则全载。”
    ②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歌的普及》,见氏著《诗歌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251页。
    ③《全唐文》卷三六四,第3693页。
    ④[宋]刘克庄《后村集》,四部丛刊景旧钞本,卷一七五,第1260页。
    ①胡志昂《鈤藏古抄本李峤咏物诗注》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②川口久雄《平安朝日本汉文学史》,明治书院1964年版。
    ③《太平广记》卷四四七,第3658页。
    ④《全唐文》卷七七九,第8136页。
    ①[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序》,《全唐文》卷一四六,第1478-1479页。
    ①《旧唐书》卷八六《孝敬皇帝弘传》,第2828页。
    ②《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31页。
    ③《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32页。
    ①[清]阮元《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见《揅经室三集》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二二,第312页。
    ③《文选》卷二二,第315页。
    ①[清]汪师韩撰,[清]孙志祖辑《文选理学权舆》自序,清光绪十五年复读画斋刻本。
    ②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诗歌的创作趋势》,《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第74页。
    ③《初唐诗》,第5页。
    ①《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天卷序,第24页。
    ①《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东卷“二十九种对”,第760页。
    ②张海明《关于初唐文学思想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50-57页。
    ①《旧唐书》卷八O《上官仪传》,第2743页。
    ②[唐]杨炯《<王勃集>序》,见《全唐文》卷一九一,第1931页。
    ③《<王勃集>序》,见《全唐文》卷一九一,第1931页。
    ④《旧唐书》卷一九O《乔知之传》,第5012页。
    ⑤《旧唐书》卷一九O《贺知章传附贺朝、齐融、张若虚、邢巨、包融传》,第5035页。
    ⑥《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36页。
    ①章太炎《国学概论》,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107页。
    ②[美]高友工《律诗美学》,见乐黛云,陈珏《北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①《全唐诗》卷五九,第704页。
    ②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见《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第238页。
    ③《初唐诗》,第168页。
    ④《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37-1338页。
    ⑤《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12页。
    ①《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15页。
    ②《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29页。
    ③《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70页。
    ①[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见[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64页。
    ②《文镜秘府论汇较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391页。
    ①《文镜秘府论汇较汇考》南卷“论文意”,第1283页。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131页。
    ①《文选》,第3页。
    ②骆鸿凯《文选学》,中华书局1989年版,卷七。
    ③参看刘鹏《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页。刘鹏从实用便捷和书籍印刷流通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唐代的一些词臣任职秘府并编纂多部类书、总集,其全面接触和阅读前代文献的机会较多,但贫寒士子和勋贵大臣,或不具备物质条件,或不具备时间和文化条件,想要遍览《文选》中所收历代作家别集,是不可能的事,而阅读和钻研萧统‘历观文囿,泛览辞林’之余所选的文苑精华,则是自然而然的。”他同时也指出,在具体作家的研究中,对许敬宗一类人以及某些大作家别集流传较为广泛的事实也应稍加注意。
    ④《旧唐书》卷一九O《卢照邻传》,第4987页。
    ①[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3页。
    ②[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一,第11页。
    ③周勋初《李白“三拟”<文选>说阐微》,《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④《文选》卷二十九,第420页。
    ⑤《李太白全集》卷十七,第822页。
    ⑥《文选》卷二十七,第385页。
    ⑦《李太白全集》卷七,第403页。
    ①[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十四,第1248页。
    ②[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456页。
    ③[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卷三一,第2094页。
    ①刘鹏《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附录《李德裕与文选》,中国社科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全唐文》卷七O三,第7217页。
    ③《卢照邻集》卷二,第84页。
    ④《文选》卷二十三,第329页。
    ①《卢照邻集》卷二,第73页。
    ②《文选》卷二十三,第337页。
    ③《李太白全集》卷十五,第705页。
    ④《文选》卷二二,第315页。
    ①《文选》卷二一,第308页。
    ②《文选》卷三一,第450页。
    ③《李太白全集》卷九,第496页。
    ④《文选》卷二十九,第410页。
    ⑤《杜诗详注》卷一,第73页。
    ⑥《文选》卷七,第121页。
    ⑦《杜诗详注》卷六,第485页。
    ①《文选》卷十九,第266页。
    ②《文选》卷二,第44页。
    ③《白居易集笺校》卷三,第127页。
    ④《文选》卷一九,第272页。
    ⑤《文选》卷二十一,第298页。
    ⑥《全唐诗》卷四七五,第5401页。
    ①傅璇琮《李德裕年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273页。开成元年三、四月间,甘露之变刚过,打击李德裕的政治势力李训、郑注等朋党已经瓦解,其年冬,李德裕由洛阳改浙西,赴润州,开成二年五月又由浙西观察使该为淮南节度使,代牛僧孺。他在淮南所作诗,大多为怀念平泉山居之作。
    ②《文选》卷二一,第305页。
    ③《文选》卷二一,第297页。
    ④《卢照邻集》卷二,第78页。
    ①李详《李审言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①《文选》卷一九,第274页。
    ②《李太白全集》卷二五,第1146页。
    ③《杜诗详注》卷十七,第1499页。
    ①《文选》卷三十三,第470页。
    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第100页。
    ③《文选》卷二十三,第334页。
    ④《文选》卷二十九,第412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五,第1748页。
    ②《全唐诗》卷四七五,第5408页。
    ③《文选》卷二一,第305页。
    ①《白居易集笺校》卷二,第77页。
    ②《容斋随笔》卷十五,第408页。
    ①《全唐诗》卷四七五,第5393页。
    ②《文选》卷五十七,第788页。
    ①《文选》卷二十五,第353页。
    ②《杜诗详注》卷二,第144页。
    ①《李审言文集》,第84页。
    ②《韩愈全集校注》,第367页。
    ③《李审言文集》,第35页。
    ①[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贺拉斯,杨周翰译《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1页。
    ①[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四,第76-79页。
    ①《全唐诗》卷四六八,第5322页。
    ②《全唐诗》卷六五六,第7539页。
    ③《杜诗详注》卷十五,第1320页。
    ①《杜诗详注》,第1322页。
    ②《全唐诗》卷六七九,第7786页。
    ③《全唐诗》卷六六三,第7601页。
    ④《全唐诗》卷一六O,第1653页。
    ⑤《全唐诗》卷七五四,第8574页。
    ⑥《诗学诗艺》,第138页。
    ①[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见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521页。
    ②[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449页。
    ①《文选》卷二,第36页。
    ②《杜诗详注》卷四,第333页。
    ③《文选》卷十二,第179页。
    ④《杜诗详注》卷十六,第1332页。
    ⑤《文选》卷二十九,第409页。
    ⑥《全唐诗》卷四七五,第5397页。
    ⑦《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20页。
    ①《文选》卷二一,第296页。
    ②《文选》卷二十九,第410页。
    ③[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卷九O,第1564页。
    ④《文选》卷二十九,第409页。
    ⑤《初学记》卷二十五,第608页。
    ①《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二一,第62页。
    ②《白居易集笺校》卷十六,第1032页。
    ③《白氏六帖》卷十八,第95页。
    ④《白居易集笺校》卷三一,第702页。
    ⑤《文选》卷二十九,第412页。
    ⑥[唐]韩愈撰,屈守元,常思春校注《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22页。
    ⑦《文选》卷一三,第194页。
    ⑧《杜诗详注》卷三,第240页。
    ①《文选》卷十七,第239页。
    ②《文选》卷二十八,第404页。
    ③《杜诗详注》十三,第1156页。
    ④《艺文类聚》卷九九“比肩”类引郭璞《尔雅图赞》:“有若自然,同心共膂。”第1717页。
    ⑤“太祖(曹操)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者,清酒为圣人。”见《艺文类聚》卷七二“酒”类引《魏略》,第1247页。
    ⑥汉末蒋翊归隐后于宅中辟三径,唯与知交往来,后以三径喻隐者所居。事见《文选》卷四五陶渊明《归去来辞》李善注引《三辅决录》,第636页。
    ⑦高驾指高车良马,比喻高才。《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第410页。
    ①《初学记》卷三十,第727页。
    ②《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一,第464页。
    ③《初学记》卷一,第5页。
    ④《杜诗详注》卷九,第724页。
    ⑤《文选》卷十六,的235页。
    ⑥《杜诗详注》卷十七,第1499页。
    ⑦《杜诗详注》卷一,第8页。
    ⑧《文选》卷十六,第224页。
    ①《艺文类聚》卷九十九,第1709页。
    ②《文选》卷二十九,第413页。
    ③《艺文类聚》卷四,第81页。
    ④《全唐诗》卷六一五,第7098页。
    ⑤[宋]刘克庄《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页。
    ⑥[清]袁枚《随园诗话》,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⑦《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636页。
    ①《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800页。
    ②《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801页。
    ③《李商隐诗歌集解》,第698页。
    ④[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历代诗话续编》,第405页。
    ⑤《李商隐诗歌集解》,第700页。
    ⑥韩愈《荐士》有“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典出《文选》卷九班昭《东征赋》注:“《尸子》曰:‘卵生曰啄,胎生曰乳。’”第144页。
    ⑦韩愈《送区弘南归》中有“朝暮盘羞恻庭闱”句,指区弘之母在家想念儿子而忧伤。典出《文选》卷十九束皙《补亡诗·南陔》:“眷恋庭闱,心惶不安。”李善注:“庭闱,亲之所居。”第272页。
    ①《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东卷,第678页。
    ②《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东卷,第688页。
    ③《旧唐书》卷一百九十,第5078页。
    ①《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675页。
    ②《李商隐诗歌集解》,第891页。
    ①[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第248页。
    ②《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东卷“二十九种对”,第713页。
    ③《李商隐诗歌集解》,第469页。
    ④《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263页。
    ⑤《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东卷“二十九种对”,第739-741页。
    ⑥《李商隐诗歌集解》,第505页。
    ⑦《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769页。
    ⑧《全唐五代诗格校考》,第370-383页。
    ①《全唐诗》卷五七三,第6671页。
    ②[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1页。
    ③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④[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见《历代诗话续编》,第10111页。
    ⑤《全唐五代诗格校考》,第397-416页。
    ⑥《全唐诗》卷八三八,第9444页。
    ①《瀛奎律髓汇评》,第437页。
    ②《全唐诗》卷八四三,第9528页。
    ③[明]周敬,周珽《唐诗选脉汇通评林》,见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④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七,第588页。
    ①《全唐诗》卷二四三,第731页。
    ②《全唐诗》卷四六四,第5273页。
    ③《李贺诗集》卷二,第61页。
    ①《全唐诗》卷二九七,第3371页。
    ②[唐]罗隐著,雍文华校辑《罗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3页。
    ③《全唐诗》卷八八,第970页。
    ①[宋]吴坰《五总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谢伋《四六谈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唐]温庭筠撰,曾益笺注《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④《温飞卿诗集笺注》,第64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七四,第1291页。
    ②[宋]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版,卷四,第89页。
    ①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①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②《唐摭言校注》卷九,第181页。
    ③[唐]李肇等撰《唐国史补因话录》卷下,第51页。
    ④[汉]刘向撰,尚蕊,张佩芳编译《古列女传》,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版,卷一,第9页。
    ⑤[唐]孙思邈撰,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⑥《元稹集》卷二十九《论教本书》,第343页。
    ⑦《旧唐书》卷八十八,第2866页。
    ①《隋书》卷三二,第942页。
    ②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氏著对唐代蒙书研究用力甚勤,考究详备。将敦煌蒙书分为识字类、知识类和德行类。可参看。
    ③《敦煌蒙书研究》,第1页。
    ①喻岳衡《传统蒙学丛书》,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页。
    ②唐代蒙书在中原内地和敦煌地区大体一致,现有研究成果有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熊承涤《谈谈中国古代的儿童教材》,《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第1期;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敦煌学》第八辑;姚崇新《唐代西周的私学与教材――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二》,《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
    ③[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以下简称《提要》。
    ①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册。
    ②段文杰《甘肃藏敦煌文献》,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③李良《表》和李华《序》,唐雯《<蒙求>作者新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3期,第19页)一文已有校勘,但鉴于唐文中仍有缺漏之处(比如关系李良《表》的作年而争议较大的时间,日本古钞本所载“天宝五年八月一日”等未能录出),也为下文论述方便起见,本文重做校录,特此说明。
    ④[清]杨守敬著,张雷校点《日本访书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⑤《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所收该表原文,此字为“競”,当是“竞”的繁体字。见《续修四库全书》,第565页。张雷标点本此字沿用繁体字。唐雯《<蒙求>作者新考》此处作“兢”,误。见《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3期,第19页。
    ①张雷校点本此处断句为“不敢轻传,达识者所务训蒙而已。”误。见《日本访书志》,第180页。
    ②[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卷十四,第424页。
    ③《宋史》卷二O七,第5300页。
    ④[清]范邦甸《天一阁书目》,清嘉庆文选楼刻本,卷三,第163页。
    ⑤[宋]晁公武著,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卷十四,第672页。
    ⑥[宋]王尧臣《崇文总目》,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六,第62页。
    ⑦[宋]王尧臣著,[清]钱东垣辑释《崇文总目辑释》,清汉筠斋丛书本,卷三,第100页。
    ①[宋]郑樵《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六十八,第1599页。按,郑樵所记“唐李澣”当为“唐李瀚”之误,“澣”与“瀚”当是形近而讹。
    ②[清]丁仁《八千卷楼书目》,民国本,卷十八,第338页。
    ③《全唐诗》卷八八一,第9960页。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五,第1775页。
    ⑤《直斋书录解题》所载《蒙求》作者为“李翰”,而非“李瀚”,周氏所言不确。
    ⑥[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清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卷六十,第92页。
    ⑦傅璇琮《唐代宗朝翰林学士传》,见氏著《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⑧《<蒙求>作者新考》,第22页。
    ①傅璇琮先生认为《蒙求》作者当为李瀚,因敦煌本、日本诸本、两宋时目录及其它史志目录记载都做“瀚”。然仔细考察,不仅敦煌文献记载“瀚”、“翰”相混杂,而且宋代及后代的各种文献著录也并不一致。傅先生此论或为文献审查中的疏忽所致。见氏著《寻根索源:蒙求流传与作者新考》,《寻根》2004年第6期,第64页。
    ②《<蒙求>作者新考》,第22页。
    ③[明]李贤《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三,第108页。
    ④傅璇琮《唐代宗朝翰林学士传》,见氏著《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第165页。
    ①[宋]李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卷三九八,第2019页;《全唐文》卷四一二,第4221页。
    ②《寻根索源:蒙求流传与作者新考》,第63-64页。
    ③《全唐文》,《唐文拾遗》卷六十七,第1126页。
    ④《旧唐书》卷十三,第372页。
    ⑤《旧唐书》卷一四O,第3831页。
    ⑥《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第206页。
    ①《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第221页。
    ②[清]徐松著,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卷二十四,第1001页。
    ③《宋史》卷二六二《李涛传附弟澣传》,第9062页。
    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十五,第1101页。
    ⑤[宋]欧阳修,徐无党《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二十九,第320页。
    ⑥《宋史》卷二O八,第5349页。
    ⑦[宋]释文莹《玉壶清话》,清知不足斋丛书本,卷二,第11页。
    ⑧《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十五,第1101页。
    ①《旧唐书》卷一O三,第3187页。
    ②《全唐诗》卷二六一,第2903页。
    ③《旧唐书》卷三八,第1385页。
    ④《寻根索源:蒙求流传与作者新考》,第59页。
    ①《全唐诗》卷六九二,第7950页。
    ②《敦煌蒙书研究》,第245页。
    ③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六,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63-964页。
    ④《寻根索源:蒙求流传与作者新考》,第59页。
    ①《旧唐书》卷一九O《李华传》,第5048页。
    ②《新唐书》卷二一六《李华传》,第5776页。
    ③《全唐文》,《唐文拾遗》卷三八八,第3945页。
    ④杨承祖《李华江南服官考》,《王叔岷先生八十寿庆论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6月。
    ⑤《李遐叔文集》卷三,第63页。
    ⑥[唐]李华《李遐叔文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关于李华任司封员外郎时之行迹,江州浔阳至上饶,唐雯《<蒙求>作者新考》已有论述。但李华至浔阳之前先至鄂州的行迹唐文未能考出,为求论述完整起见,笔者不惮辞费,对李华从江州浔阳至上饶之行迹亦予以叙述。特此说明,以示不
    ①《柳宗元集》卷一O,第257页。
    ②《柳宗元集》卷一O,第259页。
    ③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页。
    ④永泰二年(766)改元大历,大历元年亦为766年。
    ⑤《寻根索源:蒙求流传与作者新考》,第59页。
    ①《旧唐书》卷九,第214页。
    ②《旧唐书》卷九,第217页。
    ③《旧唐书》卷四十二,第1790页。
    ④《旧唐书》卷十,第251页。
    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四,第853页。
    ②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页。
    ③周凤五《敦煌写本太公家教研究》,台湾明文书局,中华民国七十五年五月,第78页。
    ①王重民《太公家教考》,载《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1950年7月,第69-76页。
    ②高国藩《敦煌写本<太公家教>初探》,《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1期,第66页。
    ③《敦煌写本太公家教研究》,第79页。
    ①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357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9页。
    ②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350页。
    ③[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四,第118页。
    ①《史记》卷三十八,第1607页。
    ②《史记》卷四,第108页。
    ③《史记》卷三十二,第1477页。
    ④蒋鸿礼《读变枝谈》,《敦煌研究》1992年第3期,第102-116页。
    ⑤《史记》卷一一七,第3000页;《汉书》卷五十七,第2530页。
    ⑥[晋]皇甫谧撰,[明]吴琯校《高士传》,古今逸史本,第48册,第6页。
    ⑦《史记》卷八十三,第2465-2469页。
    ⑧[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三十五,第911-913页。
    ①[唐]李商隐《义山杂纂》,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张求会《陈寅恪佚文<敦煌写本太公家教>考释》,《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175-180页。
    ③周丕显《敦煌“童蒙”、“家训”写本之考察》,《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第16-24页。后收入氏著《敦煌文献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④高国藩《敦煌写本<太公家教>初探》,《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1期,第64-77页;汪泛舟《<太公家教>考》,《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48-55页。
    ⑤朱凤玉《太公家教研究》,《汉学研究》第4卷第2期,第389-408页;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357页。
    ①《陈寅恪佚文<敦煌写本太公家教>考释》,第177页。
    ①参看汪泛舟《<太公家教>考》,第48-49页。
    ②《全唐文》卷六三五,第6411页。
    ①王重民《太公家教考》,《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1950年7月,第69页。
    ②王重民《太公家教考》,第69页。
    ③[宋]朱熹撰,[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九十六,第2476页。
    ④[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卷一,第15页。
    ⑤王重民《太公家教考》,《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1950年7月,73页。
    ⑥汪泛舟《<太公家教>考补》,《兰州学刊》1986年第6期,第81页。
    ①《补元史艺文志》卷一,第15页。
    ②《玉照新志》卷三,第49页。
    ③[明]朱国桢《涌幢小品》,明天启二年刻本,卷十八,第269页。
    ④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第75页。
    ⑤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材研究》,第228页。
    ⑥[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2004年版,卷二十五,第310页。
    ⑦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9页。
    ①[明]郭勋《雍熙乐府》,四部丛刊续编本,卷二,第51页。
    ②[明]郭勋《雍熙乐府》卷十三,第73页。
    ③[清]钱仪吉《碑传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卷五十二,第1505页。
    ④[清]李绿园撰,栾星校注《歧路灯》,中州书画社1980年版,第22页。
    ①《敦煌蒙书研究》,第371页。
    ②[法]戴密微撰,廖伯元,朱凤玉译《<王梵志诗附太公家教>引言》,《敦煌学》第九辑,中华民国七十四年一月,第109-117页。
    ③[韩]林东锡《朝鲜译学考》,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82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中华书局2010年版,卷三,第223页。
    ⑤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49页。此种看法占大多数,前揭的研究者几乎都认为《太公家教》一书为一部童蒙读物。郑阿财、朱凤玉认为该书不仅是一部通俗蒙书,也可视为唐以前
    ①[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第49页。
    ②周法高《家训文学的源流》,见氏著《中国语文论丛》,台湾正中书局1963年版,292页。
    ③祝士媛《儿童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27页。
    ①[宋]项安世《项氏家说》,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卷七,第53页。
    ②李珠,皮明麻《中外教论荟萃》,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页。
    ③中央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页。
    ①《兔园策府》作者杜嗣先相关问题可据台湾大学叶国良先生发现的《杜嗣先墓志》得以辨明,此志文鲜未学者所注意。
    ②[宋]王应麟撰,乐保群,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卷十五,第
    670页。
    ③[清]张岱《夜航船》,清钞本,卷八,第174页。
    ④《兔园策府》原文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265-274页校录甚详,本文所引原文皆依此本。
    ⑤郭长城《敦煌本兔园策府叙录》,《敦煌学》第八辑,1984年第7期,第47页。
    ①刘进宝《敦煌本<兔园策府·征东夷>产生的历史背景》,《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第111页。
    ②屈直敏《敦煌本<兔园策府>考辨》,《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第126-129页。
    ③《敦煌蒙书研究》,第264页。
    ①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盛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盛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罗斯科学出版社社东方文学部2000年版,第12册,第139页。
    ②《敦煌蒙书研究》,第180页。
    ③[宋]尤袤《遂初堂书目》,清海山仙馆丛书本,第18页。
    ④《困学纪闻》卷十五,第670页。
    ①《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四,第650页。
    ②[清]叶德辉考证《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丛书集成续编第三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卷一,第259页;卷二,第296页。
    ③《宋史》卷二O八,第5352页;卷二O九,第5408页。
    ④[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二二八,第1827页。
    ⑤[明]陈第《世堂藏书目录》,清知不足斋丛书本,第32页。
    ⑥[日]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古逸丛书本之十九,第45页。
    ⑦《观堂集林》卷二十一,第502页。
    ⑧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116页。
    ⑨屈直敏《敦煌本<兔园策府>考辨》,第129页。
    ①闻一多《唐诗杂论》,第4页。
    ②周丕显《敦煌文献研究》,第146页。
    ③郭长城《敦煌本兔园策府叙录》,第49页。
    ④[清]杭世骏《订讹类编》,民国嘉业堂丛书本,卷一,第16页。
    ⑤详见下文考释。
    ⑥《杜嗣先墓志》见叶国良《石学续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133页《唐代墓志考释八则》。这篇由杜嗣先之子杜维骥撰写的墓志中对杜氏事迹记载颇详,为《兔园策府》相关问题争端的解决提供了重要史料,为论述方便起见,笔者特将志文摘录标点,详见下文。
    ①杜嗣先墓志详见下文。
    ②《旧唐书》卷七十六,第2660页。
    ③《旧唐书》卷七十二,第2570页。
    ④《旧唐书》卷三,第49页。
    ①《新唐书》卷八O,第3575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O四,第6457页。
    ③详见下文。
    ④《观堂集林》卷二十一,第502页。
    ①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116页。
    ②周丕显《敦煌文献研究》,第163页。
    ③屈直敏《敦煌本<兔园策府>考辨》,第129页。
    ④《观堂集林》,卷二十一,第502页。
    ⑤刘进宝《敦煌本<兔园策府·征东夷>产生的历史背景》,《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第111页。
    ⑥郭长城《敦煌本兔园策府叙录》,第50页。
    ①王三庆《敦煌类书》,丽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3年版,第117-119页。
    ②[日]那波利贞《唐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东京创文社1974年版,第237页。
    ③屈直敏《敦煌本<兔园策府>考辨》,第128页。
    ①叶国良《石学续探》,第127-129页。
    ①《旧唐书》卷六十八,第2057页。
    ②[宋]赵明诚《金石录》,中华书局1991年版,卷四,第87页。
    ③郭长城《敦煌本兔园策府叙录》,第50页。
    ①[宋]欧阳修,徐无党《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五十五,第631页。
    ②[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周书》卷一二六,第1656页。
    ①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第19页。
    ②《新唐书》卷四十四,第1161页。
    ③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第131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卷七十六,第1393页。
    ①《全唐文》卷一五五,第1584页。
    ②《敦煌蒙书研究》,第267页。
    ③[宋]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版,卷十九,第350页。
    ①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116页。
    ②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敦煌学》第八辑;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在讨论敦煌童蒙教育之前,有必要对唐代敦煌地区的整体情况做一介绍。唐代敦煌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初盛唐时期。敦煌自武德二年(619)成为唐代治域,到建中二年(781)被吐蕃占领,期间的162年,敦煌史上称之为初、盛唐时期。这一时期的敦煌学校大致有州学(州学内不仅儒家经典教育,还有医学、道学)、县学和义学。第二个时期是蕃占期,从建中二年(781)到大中二年
    (848),其间60多年时间被吐蕃占领。这一时期,敦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打破了固有传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州县学和官私学校均被寺学所取代。第三个时期是归义军时期。从大中二年
    (848)张议潮起义成功到北宋景祐三年(1036),这段时间长达288年,但属于唐五代的是113年。此一时期学校和教育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既有官学(包括州学、县学和伎术院学,州学除经学外,还有阴阳学),也有义学、寺学、社学和坊巷之学。
    ③[德]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①[清]王筠《教童子法》,见徐梓,王雪梅《蒙学辑要》,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8页。
    ②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郑阿财、朱凤玉二先生将蒙书分为识字类(包括综合识字类、杂字类、俗字类)、知识类(包括综合知识类、历史知识类、习文知识类、算术知识类)、德行类(一般类、家训类、格言诗类)。
    ③不少学者持此看法,如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敦煌学》第八辑,第255页。姚崇新《唐代西周的私学与教材――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二》,《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第6页。事实上,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蒙书作为敦煌地区童蒙教育的教材,有不少是自中原传入的。由于不同蒙书在不同阶段流行的盛衰更替,有的在中原散佚不存,但却因在敦煌地区流传而赖敦煌写卷得以面世。因此,两地所用蒙书大体一致应该是符合事实的。
    ④周绍良《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部第三册,卷四O九,第4800页。
    ①《全唐文》卷二七四,刘子元《自叙》,第2789页。
    ②参看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8页。
    ③阙名《唐故使持节沂州诸军事沂州刺史李府君(志)墓志铭》,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6页。
    ④《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五《与元九书》,第2792页。
    ⑤《全唐文》卷七六O,许浑《乌丝栏诗自序》,第7903页。
    ⑥(长安007)《大周故衮州都督彭城刘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92页。
    ⑦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①《太平广记》卷四四七,第3658页。
    ②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七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③《全唐文》卷三四九,第3538页。
    ④《太平广记》卷一七九,第1332页。
    ⑤《元稹集》卷五一,第555页。
    ⑥《全唐诗》,卷五四四,第6289页。刘得仁《贺顾非熊及第其年内索文章》诗曰:“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
    ⑦[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卷七O,第1040页。《唐诗纪事》卷七O《郑谷》:“谷,字守愚,袁州人,故永州刺史之子。幼年,司空图与刺史同院,见而奇之曰:“曾吟得丈丈诗否?”曰:‘吟得。’”
    ①[苏]M·B·加梅佐主编,戚长福译《年龄和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页。
    ②《全唐诗》卷二七O,第3008页。
    ③《杜诗详注》卷四,第326页。
    ④《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30页。
    ⑤《新唐书》卷一百二,第3973页。
    ①《旧唐书》卷一四八,第4002页。
    ②《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29页。
    ③《全唐诗》卷七六五,第8685页。
    ④骆宾王七岁赋《咏鹅》诗,见《唐诗纪事》卷七;杜甫七岁咏凤凰,见《杜诗集注》;薛元超八岁作《咏竹》诗,见《全唐文补遗》第一辑,崔融《大唐故中书令兼检校太子左庶子户部尚书汾阴男赠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秦城武渭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薛公(元超)墓志铭并序》;刘晏十岁作《咏王大娘戴竿》,见《太平广记》卷一七五,诗见于《唐诗纪事》卷二五,《全唐诗》卷一二O;杨牢六岁作《咏棋》,见《唐诗纪事》卷五三;李义府八岁作《咏乌》,见《唐语林》卷三等等。唐代诗人的早慧现象已有学者论及。参看郭绍林《唐代的早慧现象》,收入郭绍林《隋唐历史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⑤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⑥[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卷四,第96页。
    ①《杜诗详注》卷十一,第893页。
    ②《唐诗纪事》卷四十八,第732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第2329页。
    ④《全唐诗》卷二九七,第3371页。
    ⑤《全唐文》卷四三二,张怀瓘《六体书论》,第4407页。
    ⑥《杜诗详注》卷三,第240页。
    ⑦《新唐书》卷一九八,第5646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第1618页。
    ②《全唐文》卷一三四,第1348页。
    ③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八辑,颜真卿《唐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虚己)墓志铭并序》,第57页。
    ④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三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页。
    ⑤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四辑,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2页。
    ⑥书法虽不是贡举的科目,但却是铨选“身、言、书、判”的试项之一。
    ⑦除中央官办小学之外,各地乡里村学虽为朝廷明令设置,但其性质应为官助私办。
    ⑧《新唐书》卷四十四,第1159页。
    ①李冬梅《唐五代敦煌学校部分教育档案简介》,《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第67页。
    ②参看姚崇新《唐代西周的私学与教材――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二》,第8页。
    ③姚崇新《唐代西周的私学与教材――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二》,第8页。
    ④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第261页。
    ⑤项楚《敦煌诗歌导论》,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280页。本文所引王梵志诗均据此本,不再一一标示。
    ⑥《敦煌诗歌导论》,第303页。
    ①《敦煌诗歌导论》,第306页。
    ②次篇文辞呆板,整齐而少趣味,不甚受欢迎。参看雷侨云《敦煌儿童文学》,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147页。
    ①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唐五代书仪研究》,第2页。
    ③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公司,民国八十二年四月,第1页。
    ④李冬梅《唐五代敦煌学校部分教育档案简介》,《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第66页。
    ①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23-328页。
    ②李冬梅《唐五代敦煌学校部分教育档案简介》,第67页。
    ③《敦煌诗歌导论》,第204页。
    ④李冬梅《唐五代敦煌学校部分教育档案简介》,第67页。
    ①《新唐书》卷一百二,第3978页。
    ②《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58页。
    ③《全唐文》卷五六六,韩愈《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第5725页。
    ①《全唐文》卷七四一,韩昶《自为墓志铭》,第7666页。
    ②《太平广记》卷四O九,第3315页。
    ③《旧唐书》卷一七七,第4617页。
    ④《旧唐书》卷一二四,第3530页。
    ⑤宋社洪《唐代乡学性质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第253页。
    ⑥刘海峰《唐代乡村学校与教育的普及》,《教育评论》1990年第2期,第61-63页。
    ⑦《南齐书》卷五四《顾欢传》载:“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也。……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八岁,诵《孝经》、《诗》、《论》。”[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卷五四,第928页。
    ⑧《唐大诏令集》卷一五O,第537页。
    ①《唐会要》,卷三十五,第635页。
    ②《全唐文》卷三一O,第3149页。
    ③《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五,第2793页。
    ④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王豹《大唐故东南面招讨副使宁江军节度观察处置兼云□搉盐制置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乐安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西方公(邺)墓志铭并序》,第439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第1226页。(开元105)《唐故处士王君之碣》。
    ⑥《太平广记》卷四十四,第274页。
    ⑦《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十四,第950页。
    ⑧《旧唐书》卷一O七,第4067页。
    ⑨《唐诗纪事》卷六十六,第994页。
    ⑩[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341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七五,第1305页。
    ②《旧唐书》卷一八九,第4940页。
    ③《全唐文》卷八八八,第9279页。
    ④邓洪波《唐代地方书院考》,《教育评论》1990年第2期,第60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六六,第2909页。
    ②《全唐诗》卷七六六,第8701页。
    ③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所论属于成年士子的高等教育,而非童蒙阶段的初级教育。
    ④《敦煌蒙书研究》,第61页。
    ①[日]白须净真《在地豪族、名族社会》,收入《讲座敦煌(3)敦煌の社会》,东京大夷出版社,1980;[日]池田温《唐朝氏族志の考察》,《北海道大学文学部纪要》,1965年13:2及《敦煌の历史背景》,《东洋学术研究》,1985年24:1。
    ②参看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第254页。
    ①《新唐书》卷一五三,第4952页。
    ②《唐才子传》卷七,第320页。
    ③《太平广记》卷七十六,第481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O九,第2444页。
    ⑤《旧唐书》卷一七O,第4341页。
    ⑥《樊川文集》卷二十,《敦煌郡僧正慧苑除临坛大德制》,第305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第470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O九,第2444页。
    ②《太平广记》卷三八四,第3066页。
    ③《太平广记》卷二五六,第1997页。
    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第19页。
    ⑤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于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第24页。
    ①《文赋》,[晋]陆机撰,金涛声点校《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一,第4页。
    ②[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丙编卷三,第288页。
    ③兰天《试论唐代咏物诗的艺术成就》,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1期,第72页。
    ④[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724页。
    ①《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九,第4631页;《全唐诗》卷一O九,第1126页。
    ①《全唐诗》卷四七二,第5361页。
    ②[南朝·梁]宗懔撰,姜彦稚点校《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4页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③[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郭绍虞编选,富寿荪点校《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46页。
    ①李浩对此有论述,参看《唐代三大地域士族与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10页。
    ②[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见丁福保《清诗话》,第93页。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452页。
    ②[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34页。
    ③《诗境》,第3页。
    ④《清诗话续编》,第2245页。
    ⑤《全唐诗》卷七八三,第8845页。
    ⑥事见《太平广记》卷一七五,第1303页;诗见《全唐诗》卷五四七,第6315页。
    ①《全唐诗》卷八二三,第9275页。
    ①北图玉字91(8317)《七阶礼佛名经》卷背。
    ①参看赵楠《唐代教育诗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6页。
    ②《唐代教育诗研究》,第69页。
    ③《全唐文补遗》第一辑,崔融《大唐故中书令兼检校太子左庶子户部尚书汾阴男赠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秦城武渭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薛公(元超)墓志铭并序》,第69页。
    ④《唐诗纪事》卷十,第148页。
    ⑤俞琰《咏物诗选》,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第2页。
    ⑥兰翠《论唐代咏物诗与士人生活风尚》,《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第20页。
    ①[唐]刘长卿撰,储仲君校注《刘长卿诗集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05页。
    ②《全唐诗》卷三三三,第3736页。
    ③朱广贤《写作学概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④[唐]王梵志撰,项楚校《王梵志诗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①《诗经·大雅·灵台》曰:“经史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郑玄笺曰:“灵台,实观气象之台。而曰灵者,文王之化行似神之精明故也。”《十三经注疏》卷十六,第524页。
    ②《全唐诗》卷四七二,第5361页。
    ③[唐]韦庄撰,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卷二,第78页。
    ④《王梵志诗校注》,第203页。
    ①参看《敦煌的学校教育》,第140页。
    ②《敦煌诗歌导论》,第310页。
    ③郑国铨,周文柏,陈传才《文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8页。
    ①《全唐诗》卷七一九,第8255页。
    ②《全唐诗》卷七一九,第8255页。
    ③[清]王灏《御制佩文斋广群芳谱》,清康熙刻本,卷八八,第1393页。
    ④《全唐诗》卷七四,第815页。
    ⑤葛承雍《唐长安黑人来源寻踪》,《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1期,第5页。
    ⑥《旧唐书》卷一九七,第5270页。
    ⑦《新唐书》卷二二二,第6301页。
    ①《全唐诗》卷三八五,第4339页。
    ②《唐人佚事汇编》卷三八,第2109页。
    ③《全唐诗》卷七六二,第8649页。
    ①[德]黑格尔撰,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57页。
    ②[英]伯特兰·罗素著,傅雷译《幸福之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页。
    ③陈帼眉,沈德立《幼儿心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4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天授042)《唐将仕郎张君墓志铭并序》,第823页。
    ①《全唐诗》卷七四,第815页。
    ②《全唐诗》卷七九,第864页。
    ①[清]贺贻孙《诗筏》,见《清诗话续编》,第193页。
    ②《旧唐书》卷四六,第2006页;《新唐书》卷五八,第1486页。按:据《新唐书·艺文志》,唐代的十五部女教书分别为:魏征《列女传略》、武后《列女传》、《孝女传》、《古今内范》、《内范要略》、《保傅乳母传》、王方庆《王氏女记》、《王氏王嫔传》、《续妒记》、郑氏《女孝经》、尚宫宋氏《女论语》、薛蒙妻韦氏《续曹大家女训》、王溥妻杨氏《女诫》、王琳妻韦氏《女训》,再加上《因话录》卷三《商部下》、《唐语林》卷四贤媛所载的元沛妻刘氏《女仪》。日本学者山崎纯一先生在《关于唐代的两部女训书<女论语>、<女孝经>的基础研究》一文中认为,除了长孙皇后的《女则要录》和武则天的《凤楼新诫》之外,“留传到今天,只有书名或篇幅完整的总共有六部。”此统计数字甚误。山崎先生文见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187页。
    ①关于《女孝经》的研究成果,有香港学者黄嫣梨《<女孝经>与<女论语>》,日本学者山崎纯一《关于唐代的两部女训书<女论语>、<女孝经>的基础研究》,二文均见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另有杨欣《<女孝经>东传日本考略》,见《文献》2009年第2期。
    ②《全唐文》卷九四五,第9816页。
    ③《宋史》卷二O六,第5221页。
    ④[宋]王尧臣《崇文总目》,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六,第57页。
    ⑤[宋]王尧臣撰,[清]钱东垣辑释《崇文总目辑释》,清汗筠斋丛书本,卷三,第93页。
    ⑥[明]祁承爜《澹生堂藏书目》,清宋氏漫堂钞本,第33页。
    ⑦[清]范邦甸《天一阁书目》,清嘉庆文选楼刻本,卷三,第131页。
    ⑧[清]傅维鳞《明书》,清畿辅丛书本,卷七七,第761页。
    ⑨[清]钱曾《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録》,清钱氏述古堂钞本,卷五,第37页。
    ⑩[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三,第96页。
    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五,第1239页。
    ②[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一六,第268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二,第35页。
    ④[明]凌迪知《万姓统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四O,第2161页。
    ⑤刘德仁,杨明,赵心愚等《中国少数民族名人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94页。
    ⑥《魏书》卷一一三,第3012页。其改姓缘由为:“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同书,第3005页。
    ①《全唐文》卷九四五,第9816页。
    ②《全唐文》卷三八,第266页。
    ③何光岳,聂鑫森《中华姓氏通书――陈姓》,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④但也有例外,侯莫陈超一辈中,自己兄弟三人名起、超、越均为同一偏旁,涣之子道和懔又不符合这一特点,济之子杰、俊更是与这一习惯不符。
    ⑤如此,则郑氏当为永王妃之叔母,而非山崎先生所说的姑母。山崎文见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65-166页。
    ⑥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773页。
    ⑦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6页。
    ⑧黄嫣梨《女孝经与女论语》,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203页。
    ①[明]黄治徵注,余应虬校《新绣图像郑氏女孝经句解》,日本内阁文库藏。转引自山崎纯一《关于唐代的两部女训书<女论语>、<女孝经>的基础研究》一文。
    ②山崎纯一先生在《关于唐代的两部女训书<女论语>、<女孝经>的基础研究》持此说,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58页—187页。
    ③[宋]孙奕撰《示儿编》,元刘氏学礼堂刻本,卷七,第36页。
    ④《全唐文》卷九四五,第9817页。
    ⑤[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卷二,第11页。
    ⑥《全唐文》卷九四五,第9817页。
    ①《新唐书》卷八三,李璘传,第3612页。按:香港学者黄嫣梨在《<女孝经>与<女论语>》一文中称李璘是“中矢薨”。此说为《旧唐书》之记载,见卷一百七十,第3265页。但比较两《唐书》记载,《新唐书》所载之“被皇甫侁所杀”似乎更接近史实,详见笔者下文论述。黄文见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②《全唐文》卷三八,第419页。
    ③[日]仁井田升,栗劲等《唐令拾遗》,长春出版社1989年版,卷十,第275页。
    ④《新唐书》卷四四,第1160页。
    ⑤《新唐书》卷五,第144页。
    ⑥《旧唐书》卷四六,第1980页。
    ⑦《新唐书》卷二OO,第5690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五,第1239页。
    ②[清]尤侗《艮斋杂说》,清康熙刻西塘全集本,卷一,第54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五,第1239页。
    ②山崎纯一在《关于唐代的两部女训书<女论语>、<女孝经>的基础研究》中就曾质疑道:“没有阐明永王为何许人。加之,此书为什么始出《宋史》,也没有说明。”见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63页。
    ①《旧唐书》卷一百七,第3264页。
    ②《新唐书》卷八二,第3611页。
    ③《旧唐书》卷十,第246页。
    ④《新唐书》卷八二,第3612页。
    ⑤《新唐书》卷八二,第3612页。
    ①[宋]佚名《宣和画谱》,明津逮秘书本,卷七,第27页。
    ②[清]庞元济《虚斋名画録》,清宣统乌程旁氏上海刻本,卷一,第19页。
    ①[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卷一一四,第2880页。
    ②[明]秦元方《熹庙拾遗杂咏》,旧钞本,第13页。
    ③[明]郭正域《合并黃离草》,明万历刻本,卷一五,第219页。
    ④[明]金幼孜《金文靖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九,第234页。
    ⑤[明]韩雍《襄毅文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四,第160页。
    ⑥[清]李调元《童山集》,清乾隆刻函海道光五年增修本,卷二四,第202页。
    ①[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清宣统上海商务印书馆,第1159页。
    ②[宋]陈振孙《直斋书録解题》,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卷十,第162页。
    ③[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明万历刻本,第25页。
    ④[明]李东阳撰《怀麓堂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七三,第647页。
    ①孙培青《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八四,第2786页。
    ③[清]徐乾学藏《传是楼书目》,清道光八年味经书屋钞本,第96页。
    ①高世瑜《宋氏姐妹与<女论语>论析——兼及古代女教的平民化趋势》,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27页。
    ②山崎纯一《关于唐代两部女训书<女论语><女孝经>的基础研究》,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58页。
    ③山崎纯一《唐代女训书二点<女论语><女孝经>考》,樱美林大学《中国文学论丛》1979年第7号。
    ④山崎纯一《从教育观点看中国女性史资料的研究——<女四书>和<新妇谱三部书>》,日本出版社明治书院,1986年版。
    ⑤《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①《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②高世瑜先生认为宋氏姐妹的生年大约在760-775年之间。高世瑜先生文《宋氏姐妹与<女论语>论析——兼及古代女教的平民化趋势》,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28页。关于宋氏姐妹的生年笔者另有浅见,详见下文论述,但宋氏姐妹的生活时间大体是在唐代中期是没有疑问的。
    ③《旧唐书》卷一二四,《薛嵩传》,第3525页。
    ④《旧唐书》卷一三二,第3674页。
    ①《唐六典》卷二十,第541页。
    ②[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三O,第859页。
    ③[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卷一八O,第4768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玄宗天宝十四载”引《通鉴考异》,第6946页。
    ⑤《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⑥《新唐书》卷七七,第3508页。
    ⑦《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⑧《新唐书》卷七七,第3508页。
    ①高世瑜《宋氏姐妹与<女论语>论析——兼及古代女教的平民化趋势》,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28页。
    ②《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③[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卷二八,第768页。
    ①《礼记集解》卷二八,第769页。
    ②黄嫣梨《女孝经与女论语》,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205页。
    ③《新唐书》卷四四,第1160页。
    ①《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②《礼记集解》卷二八,第769页。
    ③《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①《旧唐书·李抱真传》卷一三二,第3649页。
    ②高世瑜《宋氏姐妹与<女论语>论析——兼及古代女教的平民化趋势》,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28页;《唐诗纪事》卷七九,第1132页。
    ③《全唐诗》卷二九七,第3370页。
    ①《新唐书》卷七七,第3508页。
    ②《全唐文》卷六四七,第6558页。
    ③见下文详述。
    ④《唐诗纪事》卷七九,第1132页。
    ⑤《新唐书》卷七七,第3508页。
    ⑥《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⑦高世瑜《宋氏姐妹与<女论语>论析——兼及古代女教的平民化趋势》,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33页。
    ①转引自高世瑜《宋氏姐妹与<女论语>论析——兼及古代女教的平民化趋势》,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35页。
    ②《新唐书》,卷七七,第3508页。
    ③《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67页。
    ④《旧唐书》卷六四,《舒王元名传》,第2433页。
    ⑤[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二一,第1312页。
    ⑥[清]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清钞本,卷二五,第422页。
    ①《新唐书》卷七七,第3508页。
    ②《旧唐书·职官志二》卷四三,第1821页;《新唐书·百官志一》卷四六,第1188页;《唐会要》卷二六,《命妇朝皇后》,第574页。三书所载大体相同。
    ③《唐会要》卷三,第39页。
    ④《唐会要》卷三,第39页。
    ⑤孙晓晖《唐代的卤薄鼓吹》,《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62页。
    ①《唐六典》卷一四,第407页。
    ②《唐会要》卷三八,《服纪下·葬》,第809页。
    ③《唐会要》卷三八,第810页。
    ④《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⑤《新唐书》卷七七,第3508页。
    ①[宋]郑樵《通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六五,艺文略第三,第1559页。
    ②[明]焦竑《国史经籍志》,明徐象橒刻本,卷三,第92页。
    ③此条目下内容又为“若华(当为莘)著女论语,若昭申释之。”见〔清〕陈弘谋辑《五种遗规》之《教女遗规》,淸乾隆四年至八年培远堂刻汇印本,卷上,第69页。
    ④[清]储大文《存砚楼二集》,淸乾隆十九年刻本,卷一一,第143页。
    ⑤《存砚楼二集》卷一五,第189页。
    ⑥[清]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清钞本,卷二五,第422页。
    ⑦《新唐书》卷七七,第3508页。
    ⑧《旧唐书》卷五二,第2198页。
    ⑨《旧唐书》卷五二,第2199页。
    ⑩《新唐书》卷七七,第3508页。
    11《旧唐书》卷五二,第2199页。
    ①《旧唐书》卷五二,第2199页。
    ②《旧唐书》卷五二,第2199页。
    ③《旧唐书》卷五二,第2199页。
    ④《旧唐书》卷五二,第2199页。
    ①[清]袁枚《小仓山房集》,清乾隆刻增修本,卷三,第486页。
    ②[清]田雯《古欢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七七,第74页。
    ③[清]陈昌齐(道光)《广东通志》,清道光二年刻本,卷三一一,第4353页。
    ④[清]冯金伯《国朝画识》,清道光刻本,卷十七,第180页。
    ⑤[淸]杭世骏《道古堂全集》,清乾隆四十一年刻本,诗集卷二六,第621页。
    ⑥[淸]戚学标《鹤全文钞续选》,清嘉庆十八年刻本,卷六,第67页。
    ⑦详见日本学者山崎纯一《关于唐代的两部女训书<女论语>、<女孝经>的基础研究》,见《唐宋女性与社会》,第161页。
    ①[清]章学诚著,裴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卷五《妇学》,第531页。
    ①[清]蓝鼎元《女学》卷首,《闽漳浦鹿州全集》,第1页。
    ②[唐]李商隐《义山杂纂》,岳麓书社2005年版,卷一,第11页。
    ③《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第587页。
    ④《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第267页。
    ⑤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426页。
    ⑥[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三《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第326页。
    ⑦《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71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天宝197)《大唐故监察御史赵郡李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墓志铭并序》,第1668页。
    ⑨《唐代墓志汇编》,(开成013)《唐故崔夫人墓志》,第2176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仪凤034)《大唐慈州□□□元善妻公孙氏墓志》,第648页。
    ②崔藏曜《大唐颍川郡夫人三原县令卢全寿故夫人陈氏(照)墓志铭并序》,《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72页。
    ③《义山杂纂》,第7页。
    ④[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补遗《识字乱情》,第462页。
    ⑤《太平广记》卷二七一,第2137页。
    ⑥《太平广记》卷四二九,第3487页。
    ⑦《太平广记》卷二九八,第2372页。
    ⑧《唐代墓志汇编》,第1630页。
    ⑨《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永徽008)《大唐故邳国夫人段氏墓志》,第59页。
    ⑩《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龙朔006)《大唐故闻喜县主墓志》,第121页。
    1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咸亨023)《大唐房陵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第201页。
    ①陈尚君《唐代女诗人甄辨》,《文献》2010年第2期,第10-25页。据陈尚君先生的考辨结果,今知有名录记载的近150位唐女诗人中可以确认唐代实有其人的女性作者为76人,在传闻和疑似之间者凡19人,可以确认虚构、误认或后出者为42人。笔者文中所言95人之数,就是可以确认的76人与疑似的19人之和。
    ②崔藏曜《大唐颍川郡夫人三原县令卢全寿故夫人陈氏(照)墓志铭并序》,《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72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075)《唐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第853页。
    ④孙备《唐乡贡进士孙备夫人于氏墓志铭》,《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391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075)《唐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第853页。
    ⑥《唐才子传校笺》卷三,第25页。
    ①《全唐诗》卷四七七,第5435页。
    ②李胤《唐陇西李氏十七娘(第娘)墓志铭并序》,《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61页。
    ③《太平广记》卷四六,第289页。
    ④《太平广记》卷二五六,第1991页。
    ⑤《太平广记》卷三五一,第2780页。
    ⑥《唐才子传校笺》卷五,第320页。
    ①《全唐诗》卷一八九,第1931页。
    ②[唐]李冶,薛涛,鱼玄机著,陈文华点校《唐女诗人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③《全唐诗》卷五二二,第5970页。
    ④《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37页。
    ⑤叶葱奇编订《李贺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7页。
    ⑥《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38页。
    ⑦《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21页。
    ①《全唐诗》卷二一四,第2244页。
    ②《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10页。
    ③詹锳《李太白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卷十四,第2397页。
    ④《唐女诗人集三种》,第45页。
    ⑤《全唐诗》卷二九二,第3324页。
    ⑥《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24页。
    ①《全唐诗》卷一六O,第1651页。
    ②《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20页。
    ③有学者认为这首诗中所提及的友人是鱼玄机的同乡,还认为鱼玄机的祖籍不在长安,而在江陵。见彭志宪,张燚著《鱼玄机诗编年译注》,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④《全唐诗》卷八OO,第9004页。
    ⑤《全唐诗》卷一四一,第1437页。
    ⑥《李太白全集》卷六,第335页。
    ⑦《唐女诗人集三种》,第50页。
    ⑧《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第369页。
    ⑨《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17页。
    ⑩《全唐诗》卷五七四,第6682页。
    ①《全唐诗》卷八O一,第9013页。
    ②[明]钟惺《名媛诗归》卷十二,上海图书馆藏明末刻本,第535页。
    ③《全唐诗》卷八O一,第9015页。
    ④《全唐诗》卷一八一,第1846页。
    ①《唐女诗人集三种》,第30页。
    ②[明]杨慎《升庵诗话》,中华书局2008年版,卷十四,第683页。
    ①《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4页。
    ②《名媛诗归》卷十一,第472页。
    ③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④《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1页。
    ⑤《唐女诗人集三种》,第26页。
    ⑥[明]赵世杰《古今女史》,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崇祯刻本(影印),卷四。
    ⑦《全唐诗》卷七,第69页。
    ①[明]赵世杰《历代女子诗集》,上海扫叶山房1922年影印版,卷三。
    ②《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28页。
    ③《诗镜》卷四八,第1132页。
    ④《唐女诗人集三种》,第96页。
    ⑤《全唐诗》卷一四,第9026页。
    ①《全唐诗》卷八OO,第9006页。
    ②《全唐诗》卷八OO,第9004页。
    ③《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6页。
    ①《全唐诗》卷七九九,第8992页。
    ②武则天《织锦回文记》,《全唐文》卷九七,第1006页。
    ③《太平广记》卷二七一,第2133页。
    ①转引自张宏生,张雁编《古代女诗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②《唐女诗人集三种》,第5页。
    ①《南史》卷五十六,第1391页。
    ②《全唐诗》卷八O一,第9013页。
    ③《全唐诗》卷七九九,第8989页。
    ④《晋书》卷五二,第1443页。
    ⑤《晋书》卷三六,第1075页。
    ⑥《毛诗正义》卷六,《十三经注疏》,第372页。
    ①《唐女诗人集三种》,第33页。
    ②《名媛诗归》卷十三,第580页。
    ③《全唐诗》卷八O一,第9015页。
    ④《唐女诗人集三种》,第43页。
    ⑤《后汉书》卷五八,第1867页。
    ⑥《晋书》卷五二,第1443页。
    ①《晋书》卷九八,第2581页。
    ②《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17页。
    ③《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05页。
    ④《礼记正义》卷二四,《十三经注疏》,第1430页。
    ⑤《毛诗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第297页。
    ⑥《晋书》卷三一《武悼杨皇后传附左贵嫔传》,第960页。
    ⑦《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12页。
    ⑧《史记》卷五六,第2052页。
    ①[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见丁福保《清诗话》,第934页。
    ②《晋书》卷八O,第2100页。
    ③《唐女诗人集三种》。
    ④《名媛诗归》卷十三,第584页。
    ⑤《毛诗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第283页。
    ⑥《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25页。
    ①《毛诗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第297页。
    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七,第992页。
    ③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03页。
    ④《晋书》卷三一,第962页。
    ⑤《唐女诗人集三种》,第126页。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六,《十三经注疏》,第1452页。
    ②《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第586-592页。
    ③《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第272页
    ①《义山杂纂》,第26页。
    ②《唐代墓志汇编》,第1850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第444页。
    ④《唐代墓志汇编》,第1196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13页。
    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023页。
    ⑦《唐文拾遗》卷二五,第10651页。
    ⑧王晓骊,刘婧渊《解语花——传统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①《全唐诗》卷八O二,第9033页。
    ②《名媛诗归》卷十五,第673页。
    ③《全唐诗》卷七九九,第8996页。
    ④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262页。
    ①《唐女诗人集三种》,第74页。
    ①《名媛诗归》卷十三,第579页。
    ①唐代的艺术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妓女,典籍中也有很多其他身份的女性学习丝竹管弦的记载,鉴于后者与文学没有关联,故而本文此处只讨论与文学相关的妓女的艺术教育。
    ②[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页。
    ③《新唐书》卷二十二,第476页。
    ④《新唐书》卷二十二,第478页。
    ⑤参看雷良波,陈凤阳,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
    ⑥[唐]孙棨《北里志》,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404页。
    ⑦《全唐诗》卷一三O,第1324页。
    ⑧《全唐诗》卷二九二,第3324页。
    ⑨[五代]王仁裕,丁如明点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卷上,第75页。
    ⑩[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唐]南卓等《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
    26页。
    ①[唐]孙棨《北里志》序,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403页。
    ②《北里志》,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405页。
    ③《北里志》,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408页。
    ④《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卷下,第90页。
    ⑤《全唐诗话》卷一,《历代诗话》,第78页。
    ⑥《旧唐书》卷一四一,第3772页。
    ⑦《旧唐书》卷一四一,第3771页。
    ⑧[宋]范摅《云溪友议》,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4页。
    ①《碧鸡漫志》卷一,见《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第55页。
    ②胡应麟辨析此事曰:“适五十始作诗,藉令酣燕狭邪,必当年少,何缘得以诗句与二王绝赌?一也。又令适学诗后,则是时龙标业为闾丘所害,无缘复与高狎,二也。乐天郑胪墓志第言昌龄、之涣更唱迭和,绝不及高,高集亦无与之涣诗,三也。”见《少室山房笔丛》卷四一《庄岳委谈下》,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424页。
    ③《碧鸡漫志》卷一,《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第56页。
    ④参看吴相洲《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王灼《碧鸡漫志》卷一,《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第51页。
    ①《元稹集》卷十三,第145页。
    ②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23页。
    ③严耕望《从师问学六十年》,见《钱宾四先生与我》,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11页。
    ④[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二六,第275页。
    ⑤《碧鸡漫志》卷一,见《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第55页。
    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1959年版,第4册,第155页。
    ⑦《声调四谱图说》卷末《七言绝句》。
    ①参看王书奴《中国娼妓史》,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②《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第1067页。
    ③《碧鸡漫志》卷一,见《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第66页。
    ④[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一四O,第3333页。
    ⑤《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第1068页。
    ⑥[清]江顺诒辑,宗山参订《词学集成》卷一,见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21页。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卷,第4页。
    ②雷良波等《中国女子教育史》,第86页。
    ③清如《论女学》,《中国新女界杂志》1907年第2期。
    ④此论题张国刚《唐代寡居妇女的生活世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有涉及,但张文论述重点不在此。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有专章论述,可参看。
    ①《唐摭言校注》卷九,第180页。
    ②[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容斋四笔》卷五《饶州风俗》,第666页。
    ①[日]井深大《怎样教育婴幼儿》,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②转引自诗云《改造妈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第3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大中124)《唐故荥阳郑夫人墓志》,第2348页。
    ④《唐代墓志续集》,第621页。
    ⑤《唐代墓志续集》,(天宝070)《大唐故锺府君墓志铭》,第633页。
    ①[法]安德烈·莫洛阿撰,傅雷译《人生五大问题》,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39-41页。
    ①谢泳《“寡母抚孤”现象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3期,第208页。
    ①新罗曾一度以唐为宗主国,但近代关于唐代新罗留学生这一论题的研究者多将新罗视为外国。其他如渤海、大食、高丽、百济等也被视为外国。如严耕望、谢海平、党银平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皆采用这一标准。本文亦循此例。
    ②参看方亚光《唐代对外开放初探》,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①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79页。
    ①参看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①参看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刘国楠,王树英《印度各邦历史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①[英]赫·乔·韦尔斯著,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译《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29页。
    ①[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页。
    ②[日]原白代著,伟君节译《武则天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1页。
    ③《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第4383页。
    ④《剑桥中国隋唐史》,第347页。
    ①参看方亚光《唐代外事机构论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②《旧唐书》卷一九九《高丽传》,第5321页;《册府元龟》卷一七O《帝王部·来远》。
    ③《资治通鉴》卷一九七,“太宗贞观十八年”,第6215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一年”,第6247页。
    ⑤《全唐文》卷十二,高宗皇帝《分立弥射为兴昔亡可汗步真为继往绝可汗诏》,第147页。
    ⑥《全唐文》卷二十七,玄宗皇帝《安置降蕃诏》,第311页。
    ⑦《全唐文》卷二十六,玄宗皇帝《放还蕃诸宿卫子弟诏》,第299页。
    ⑧《新唐书》卷四三《地理志七下》,第1119页。
    ①《唐会要》卷六六《鸿胪寺》,第1151页。
    ②详见本章第二节《唐代留学生与宾贡科》。
    ③《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四年”,第6085页。
    ④《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第1346页。
    ⑤《全唐文》卷八O一,陆龟蒙《耒耜经》,第8417页。
    ⑥《全唐文》卷九四八,第9840页。
    ①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5页。
    ②胡戟《唐代粮食亩产量——唐代农业经济述论之一》,《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第74—75页。
    ③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4页。
    ④《通典》卷四O,第1108页。
    ⑤《旧唐书》卷一O五,第3222页。
    ⑥《唐六典》卷二十,第541页。
    ⑦《唐大诏令集》卷一O九《禁大花绫锦等敕》,第519页。
    ⑧《唐六典》卷二十,第546页。
    ⑨《唐国史补因话录》卷下,第60页。
    ①[清]徐松著,李健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卷三,第127页。
    ②[唐]韦述著,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卷三,第49页。
    ③《全唐文》卷二六O,《谏幸西京疏》,第2635页。
    ④《唐会要》卷八六《市》,第1582页。
    ⑤[宋]沈括《平山堂记》,见[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七六五《职方典》,第121册之39页。
    ⑥《全唐诗》卷三O一,第3430页。
    ⑦《全唐诗》卷四八一,第5470页。
    ⑧《全唐文》卷三一六,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第3205页。
    ⑨《太平广记》卷四O三《紫羜羯》,第3251页。
    ①《全唐文》卷七四四,卢求《成都记序》,第7702页。
    ②牟发松《唐代草市略论——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第38页。
    ③《全唐文》卷六五三,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称“予尝于平水市中”云云,而其下又注:“平水,镜湖旁草市名。”第6644页。
    ④《全唐文》卷七五三,杜牧《为堂兄慥求灃州启》,第7806页。
    ⑤《太平广记》卷四十三《卢山人条》,第270页。
    ⑥《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第2998页。。
    ⑦《全唐文》卷七五一,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第7788页。
    ⑧[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四册),台湾幼狮翻译中心编译1978年版,第79页。
    ⑨鲁迅《坟·看镜有感》,《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①《唐六典》卷五,第163页。
    ②《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第2998页。
    ③《唐语林校证》卷一,第61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九七,“太宗贞观十八年”,第6209页。
    ①甘乃光《中山全集分类索引》,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1年版,第1196页。
    ②《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第5635页。
    ③[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卷一二八,第632页。
    ①《唐代诏令集》卷一O三,第476页。
    ②胡锡年《唐代的日本留学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第35—47页。
    ③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第441页。
    ④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34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23页。
    ⑥《旧唐书》卷一九八《天竺传》,第5307页。
    ⑦《唐会要》卷四二《历》,第749页。
    ①钱宝琮《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10页。
    ②《全唐诗》卷三五七,第4028页。
    ③《白居易笺校》,卷二十四《眼病二首》,第1671页。
    ④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⑤《旧唐书》卷一九九《新罗传》,第5335页。
    ⑥《旧唐书》卷一九九《新罗传》,第5336页。
    ⑦《唐会要》卷三十六《蕃夷请经史》,第667页。
    ①《唐会要》卷三十六《蕃夷请经史》,第667页。
    ②《新唐书》卷一O四《于志宁传附修烈传》,第4007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九《高丽传》,第5320页。
    ④《旧唐书》卷一九九《新罗传》,第5337页。
    ①党银平《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3页。
    ②胡锡年《唐代的日本留学生》,第35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第4941页。
    ④《唐摭言校注》卷一《两监》,第12页。
    ⑤《唐会要》卷六十六,第1160页。
    ⑥《唐会要》卷六十六,第1160页。
    ⑦《旧唐书》卷四十四,第1890页。
    ①《唐会要》,卷六十六,第1160页。
    ②蒋菲菲,王小甫《中韩古代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③《渤海国志长编》卷一,上册,第41页。
    ④《唐会要》卷三十六,《附学读书》,第668页。
    ①[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
    ②[日]森克己《遣唐使》,至文堂1966年版,第121页。
    ③[日]森克己《遣唐使》,第121页。
    ④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曾做表列举姓名,共得149人,但其中包括了可能只到新罗留学和虽然已被派定入唐留学但实际未曾出发的约各十名在内,还有些人是怕渡海借故逃避。如果去除这二十余人,剩下的也就一百二十余人。森克己《遣唐使》一书所得结论基本相同。
    ⑤森克己《遣唐使》,121页。
    ⑥《日本后纪》,“延历廿四年十二月廿四日”。
    ⑦《续日本纪》,卷三十三,列传第四十。
    ①《唐会要》卷三十六,《附学读书》,第668页。
    ②《全唐文》卷一OOO,第10337页。
    ③《东史纲目》第一册,卷五,第499页。
    ④《全唐文》卷六O三,第2697页。
    ⑤[日]空海《弘法大师空海全集》,日本筑摩书房昭和五十九年,卷五,第749页。
    ⑥《桂苑笔耕集》,卷十九,第693页。
    ⑦《东史纲目》第一册,卷五,第499页。
    ⑧《三国史记》,韩国明文堂1988年版,卷十一,第303页。
    ①《延喜式》卷三十《大藏省》。
    ②《唐会要》卷三十五《学校》,第634页。
    ③《唐会要》卷一百,第1792页。
    ④《日本书纪》卷二十五,“天万丰日天皇”。
    ⑤《旧唐书》卷一九九《日本传》,第5341页。
    ①开元二年(714)唐政府曾有一道诏令,禁止向外国人出口或出售的某些商品,其中主要有锦、绫、罗、縠、绣、织、 、绢、丝、牦牛尾、真珠、金、铁等物品。见《唐会要》卷八十六,第1581页。想必留学生所购买之香药当也是当时的违禁物品。唐王朝之所以有如此规定,当如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中所称:“由于唐政府惟恐失去其应得的一份利润,所以外国人最想带回本国的那些货物,也恰恰正是唐朝的官吏最着意加以监视的货物。”见是书,第24页。
    ②《全唐诗》卷一七五,第1789页。
    ③《唐会要》卷三十六《附学读书》,第667页。
    ④《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全集》第56页。
    ⑤《全唐文》卷一OOO,第4593页。
    ⑥《新唐书》卷四十四,第1159页。
    ⑦李黄振《崔致远生平事迹与汉诗创作研究》,第147页。
    ①姚嶂剑《遣唐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②《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全集》第56页。
    ③《东史纲目》卷五,第499页。
    ④《新唐书》卷一九九《新罗传》,第6204页。
    ⑤《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第6182页。
    ①可参看[日]中村新太郎著,张柏霞译《日中两千年——人物往来与文化交流》,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2页。
    ②《续日本纪》卷三十“称德纪五·神户景云三年十月癸亥”。
    ③《续日本纪》卷三十三“天宗高绍天皇”。
    ④《日中两千年——人物往来与文化交流》,第107页。
    ⑤《续日本后纪》卷十“承和八年正月甲午”。
    ⑥[日]藤原基经《文德实录》,卷五“仁寿三年六月辛酉”。
    ⑦《续日本后纪》卷八“承和六年三月丁酉”。
    ⑧详见本章第二节。
    ①《旧唐书》卷一九九《新罗传》,第5339页。
    ②《新唐书》卷二二O《百济传》,第6206页。
    ③《唐六典》卷二十一《国子监》,第558页。
    ④《东史纲目》卷五,第499页。
    ⑤《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崔文昌侯全集》,第57-59页。
    ⑥党银平《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第76页。
    ①参看姚嶂剑《遣唐使》,第42页。
    ②唐汝谦《<对唐代的日本留学生>一文的补充意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第69页。
    ①《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崔文昌侯全集》,第60-63页。
    ②《册府元龟》卷九九九,第11724页。
    ③《日本书纪》卷二十二“丰御食炊屋姬天皇”。
    ①《册府元龟》卷九九九,第11560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九,第5341页。
    ①《周礼注疏》卷二,《十三经注疏》,第648页。
    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四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305页。
    ③《梁书》卷三十二,第462页。
    ④《旧唐书》卷一九五,第5196页。
    ⑤《韩愈集校注》,第1253页。
    ⑥《隋书》卷七十三,第1675页。
    ⑦《周礼注疏》卷十,《十三经注疏》,第707页。
    ⑧[清]厉筌《事物异名录》,清乾隆刻本,卷十二,第161页。
    ①《全唐诗》卷三二四,第3642页。
    ②《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六,第2814页。
    ③《唐六典》卷三十,第748页。
    ④《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第5635页。
    ⑤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第432页。
    ⑥《全唐文》卷二十八,第317页。
    ①[朝鲜]安鼎福《东史纲目》,韩国景仁文化社1987年版,卷五,第499页。
    ②《新唐书》卷六十,第1617页。
    ③《唐文拾遗》卷六十九,《全唐文》,第11138页。
    ④高明士《宾贡科的起源与发展——兼论科举的起源与东亚士人共同出身之道》,《唐史论丛》第六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96页。
    ⑤《太平广记》卷五十三,第329页。
    ⑥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第432页。
    ⑦高明士《宾贡科的起源与发展》,第71页。
    ①谢海平《唐代留华外国人生活考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24页。
    ②谢海平《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第118页。
    ③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页。
    ④[朝鲜]金台俊著,张琏瑰译《朝鲜汉文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⑤党银平《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第51页。
    ⑥[朝鲜]徐居正《东文选》,韩国民族文化刊行会1992年版,卷八十四,第346页。
    ①《东文选》第四册卷八十四,第349页。
    ②《玉海》卷一一六《咸平宾贡》引《登科记》。
    ③[朝鲜]安鼎福《东史纲目》,韩国景仁文化社1987年版,卷五,第499页。
    ①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年版,卷十,第24页。
    ②《全唐文》卷七六七,第3539页。
    ③崔致远《与礼部裴尚书瓒状》,《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崔文昌侯全集》,第66页。
    ④《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崔文昌侯全集》,第64页。
    ①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②[宋]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版,四笔卷五,第686页。
    ③《登科记考补正》,第1088页。
    ①[新罗]崔致远撰,党银平校注《桂苑笔耕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卷十八,第625页。
    ②《桂苑笔耕集》卷十八,第645页。
    ③[明]郑麟趾《高丽史》,明景泰二年朝鲜活字本,卷二十八,第1138页。
    ④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9-102页。
    ⑤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卷一一三,第1716页。
    ⑥《宋会要辑稿》,大东书局,选举九之八,第57页。
    ①《宋代科举与文学》,第214页。
    ②白寿彝《中国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79页。
    ①参看《大唐开元礼》卷五十四、六十九、七十二;《通典》一百十七《开元礼纂要》十三。
    ②成大庆《崔文昌侯全集》,韩国成均馆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孤云先生文集》卷一,第58页。
    ①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年版,卷十,《诸臣列传》,第226页。
    ②《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崔文昌侯全集》,第64页。
    ③《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崔文昌侯全集》,第66页。
    ④《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崔文昌侯全集》,第64页。
    ⑤《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崔文昌侯全集》,第66页。
    ①参看李黄振《崔致远生平事迹与汉诗创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6页。
    ②《全唐诗》卷六九一,第7933页。
    ③《全唐诗》卷八三六,第9418页。
    ①[朝鲜]金宗直《占毕斋集》卷一,《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第12册,韩国景仁文化社1988年版,第
    407页。
    ②[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韩国明文堂1988年版,卷十,第99页。
    ③党银平《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第27页。
    ④《唐会要》卷五十九“主客员外郎”条,第1028页。
    ⑤《唐会要》卷九十五“新罗”条,第1712页。
    ①如金可纪留唐时,就是“登唐科第语唐音”(章孝标《送金可纪归新罗》)。留唐学生朴处士也是“学得中华语”(顾非熊《送朴处士归新罗》)。
    ②《全唐诗》卷六三八,第7305页。
    ③《东史纲目》卷五,第511页。
    ④[朝鲜]徐有榘《校印桂苑笔耕集序》,《桂苑笔耕集》,第5页。
    ⑤《孤云先生文集》卷一,《崔文昌侯全集》,第62页。
    ①《太平广记》卷五十三,第329页。
    ②《全唐诗》卷五O六,第5753页。
    ①转引自严绍璗《日本<千载佳句>白居易诗逸句辑稿》,《文史》第23辑,第23页。
    ②“朝衡”日本名为阿倍仲麻吕,又称仲满。汉姓既做“朝”,《新唐书·日本传》说他“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晁仕历左补阙、仪王友……擢衡为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又做“晁”,如王维有《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李白有《哭晁卿衡》诗等。盖当时“朝”、“晁”二字可互通混用,为求行文统一起见,本文一律用“晁衡”。
    ③《新唐书》卷一九九,第5341页。
    ①《全唐诗》卷一三八,第1405页。
    ②武安隆《遣唐使》,第99页。又据北宋人邵思《姓解》,晁衡还出任过拾遗,武安隆推测为左拾遗,且认为晁衡担任此职应该在任校书以后,左补阙之前。见武安隆《遣唐使》,第100页。
    ③胡锡年《隋唐时代中日关系中的二、三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第51-52页。
    ④武安隆《遣唐使》,第99页。
    ⑤张步云《唐代中日往来诗辑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页。
    ⑥《全唐诗》卷一二九,第1320页。
    ①武安隆《遣唐使》,第100页。谢海平《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台湾文史哲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年六月,第67页。
    ①《王维集校注》,第317页。
    ②《王维集校注》,第319页。
    ③[唐]司空图著,[清]袁枚著,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1页。
    ①《全唐诗》卷一二七,第1289页。
    ②《全唐诗》卷七三二,第8375页。按,此诗载《文苑英华》卷二九六,作者为胡衡,明高棅《唐诗品汇》卷七十六载此诗,亦作胡衡。这两处记载之误当是“朝”与“胡”形近而讹。
    ③《唐才子传校笺》卷三,第463页。
    ④《全唐诗》卷二O五,第2142页。
    ①《全唐诗》卷四七四,第5374页。
    ②郑子瑜《谈中日文人的赠答诗》,《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第61页。
    ③《全唐诗》卷一八四,第1886页。
    ①《全唐诗》卷一七五,第1789页。
    ②安琪,薛天纬《李白年谱》,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89页。
    ③《新唐书》卷四十九,第1314页。
    ④谢海平《唐代文人与来华外国人之文字交》,第110页。
    ⑤《全唐诗》卷二O二,第2113页。
    ⑥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唐史研究丛稿》,第440页。
    ⑦[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5页。
    ①[明]唐汝询选释,王振汉点校《唐诗解》,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卷二,第31页。
    ②《唐代中日往来诗辑注》,第4页。
    ③《全唐诗》卷二五六,第2869页。
    ④《河岳英灵集注》,第84页。
    ⑤《河岳英灵集注》,第85页。
    ⑥《唐诗解》卷二,第31页。
    ⑦谢海平《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第111页。
    ①《唐代中日往来诗辑注》,第80页。
    ②《全唐诗》卷六O四,第6987页。
    ③《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第113页。
    ④《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第76页。
    ⑤《日中文化交流史》,第135页。
    ⑥《全唐诗》卷五七三,第6667页。
    ①谢海平《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第76页;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135页。
    ②《全唐诗》卷八一三,第9150页。
    ③姚合《送无可上人游越》曰:“懒读经文求作佛,愿攻诗句觅升仙。”《全唐诗》卷四九六,第5623页。
    ④[朝鲜]徐居正《东文选》,韩国民族文化刊行会1992年版,卷八十四,第346页。
    ⑤[日]大江维时编纂,宋红校订《千载佳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又见《全唐诗·全唐诗逸》卷中,第10193页。
    ①《千载佳句》,第21页。
    ②《千载佳句》,第68页。
    ③《全唐诗·全唐诗逸》卷中,第10193页。
    ④《旧唐书》卷三十八,第1390页。
    ⑤杨庆华《中韩朝唐代友好诗歌选粹》,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①《全唐诗·全唐诗逸》卷中,第10193页。
    ②党银平《韩国汉文学之祖——崔致远》,《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2期,第75页。
    ③《桂苑笔耕集校注》卷二十,第751页。
    ④《崔致远在中国》,见韦旭昇《韦旭昇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三卷,第645页。
    ①《桂苑笔耕集》卷二十,第765页。
    ②《崔致远在中国》,《韦旭昇文集》第三卷,第643页。
    ③《崔文昌侯全集》,第28页。
    ④《崔文昌侯全集》,第208页。
    ①李黄振《崔致远生平事迹与汉诗创作研究》,附录一《崔致远年谱》,第213页。《桂苑笔耕集序》曰:“自年十二,离家西泛。”
    ②《全唐诗》卷八四八,第9603页。
    ③谢海平《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第113页。
    ④《千载佳句》,第147页。朴昂《寻太一王山人路次云际寺》诗存录一联:“明主十征何谢病,烟霞不许作尧臣。”
    ①《全唐诗·全唐诗逸》卷中,第10194页。
    ②《册府元龟》卷九九九,第11560页。
    ③《东史纲目》卷五,第346页。
    ④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唐史研究丛稿》,第433页。
    ⑤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6页。
    ⑥《全唐诗·全唐诗逸》卷中,第10194页。
    ①《三国史记》卷四十六,第534页。
    ②汪德振《罗隐年谱》,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页。
    ③柳晟俊《罗隐诗与崔致远诗之关系》,《国际中国学研究》第三辑,第26-29页。
    ④《罗隐诗与崔致远诗之关系》,第28页。
    ⑤数据据[唐]罗隐撰,雍文华校辑《罗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甲乙集》中所收罗隐诗歌统计。
    ①《罗隐集·甲乙集》,第46页。
    ②《罗隐集·甲乙集》,第132页。
    ③《罗隐集·甲乙集》,第104页。
    ④《桂苑笔耕集校注》卷二十,第751页。
    ⑤《桂苑笔耕集校注》卷二十,第765页。
    ⑥[清]洪亮吉著,陈迩冬校点《北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卷六,第99页。
    ①[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卷三,第62页。
    ②《崔文昌侯全集》,第29页。
    ①《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第120页。
    ②《东文选》记载韩邦文献《东人文》(已佚)的编选缘起时就提到这点说:中国文人在与韩邦士子相交接时,“间有求见东人文字者,予直以未有成书对。退而耻焉,于是始有撰类书之志。……起于新罗崔孤云,以至忠烈王时,凡名家者,得诗若干首,题曰五七;文若干首,题曰千百;骈俪之文若干首,题曰四六。总而题其目曰东人之文。……欲观东方作文体制,不可舍此而他求也。”既然中土文人在与外邦士子交接的过程中有过求取对方文字的举动,且在这种情况的鼓动下,自留学生崔致远始韩邦文人开始选编自己的作品集,这就说明,唐代文人在与崔致远及其他留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也曾有求取对方文字,虚心学习借鉴的举措。见《东文人文序》,《东文选》第四册卷八十四,第349页。
    ①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曾有过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的论争,认为中国文化植根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故称黄色文明,西方文化源于海洋,故称蓝色文明。黄色文明的最终归宿是蓝色文明。参看顾易生《读书随感》,见曹积三,闫桂笙《当代百家话读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6页。笔者于此不涉及两种文明的论争,而是仅借用这两个概念,意在说明唐代文人多生活在大片坚实的黄土地上,面对和熟悉的是稳固厚实可靠的大地,对海洋不甚了解;而新罗和日本两国都临海而居,来自这两个国家的留学生长期生活在海边,面对和熟悉的是浩瀚汪洋的大海。这种差别甚大的生活环境使唐代文人诗歌中对海的描写在他们接触留学生前后有很大变化。
    ②《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志》载:“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第1146页。
    ③日本学问僧圆载《入唐求法巡礼记》载:“登州牟平县唐阳陶村之南边,去县百六十里,去州三百里,从此东有新罗国。得好风两三日得到新罗。”见[日]圆仁著,白化文等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卷一,第150页。
    ①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会昌037)《大唐故中大夫行内侍省给事员外同正员上柱国赠绯鱼袋王公墓志铭并序》,第2237页。
    ②日本第十次遣唐使船位狂风所颠簸,在海上漂流了34天,才漂抵福州一带。第九次遣唐使的第二船就一度被吹回中国,再次出发抵达日本时,比第一船整整晚了两年。
    ③《续日本书纪》卷三十五《天宗高绍天皇》。
    ①武安隆《遣唐使》,第89页。
    ②[日]佚名著,丰子恺译《落洼物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①《落洼物语》,第18-19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五,第152页。
    ③《史记》卷六,第1369页。
    ④《史记》卷六,第249页。
    ⑤《史记》卷十二,第455页。
    ①《全唐诗》卷三八二,第4281页。
    ②《全唐诗》卷六四七,第7423页。
    ③《全唐诗》卷一O一,第1078页。
    ④《全唐诗》卷三,第33页。
    ⑤《全唐诗》卷三十七,第第483页。
    ⑥崔融《关山月》,《全唐诗》卷六十八,第764页。
    ⑦李白《初月》,《全唐诗》卷一八五,第1889页。
    ⑧长孙佐辅《楚州盐壒古墙望海》,《全唐诗》卷四六九,第5336页。
    ⑨孟郊《杂曲歌辞·出门行二首》,《全唐诗》卷二十四,第309页。
    ⑩贺知章《晓发》,《全唐诗》卷一一二,第1145页。
    ①《全唐诗》卷二九五,第3352页。
    ②《全唐诗》卷四六七,第5308页。
    ①《全唐诗》卷六O六,第7001页。谢海平先生认为:“唐人所称日东,多指日本,惟此诗称‘地即同正朔’,而邻邦之中,唯新罗至唐高宗以后奉唐为正朔,则此处日东当指新罗。又‘门外人侵径’句亦可为证。”见氏著《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第127页。
    ②王维《送晁秘书监还日本国》,《王维集校注》,第319页。
    ①《全唐诗》卷一七五,第1789页。
    ①《延喜式》卷三十《大藏省》。
    ②《桂笔耕集校注》卷十八《献生日物状五首》,第651页。
    ③《全唐诗》卷二六六,第2958页。
    ④《全唐诗》卷六O六,第7001页。
    ⑤《全唐诗》卷三八四,第4319页。
    ①唐代诗人颜萱写给与之有密切交往的日本学问僧圆载的赠诗《送圆载上人》曰:“禅林几结金桃重,梵室重修铁瓦轻。”《全唐诗》注曰:“日本金桃,一实重一斤。”见《全唐诗》卷六三一,第7240页。
    ②日本学问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记》中称他带入唐土的物品有:“水精念珠两串,银装刀子两柄,班笔廿管,螺子三口。”可证前唐留人员也水精的传入的渠道之一。《入唐求法巡礼记校注》卷一,第65页。
    ①[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第199页。
    ②《全唐诗·全唐诗逸》卷中,第10193页。
    ①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卷中,第75页。
    ②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73页。
    ③赵济润《韩国文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①高明士《日本古代学制与唐制的比较研究》,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五年十二月,第260页。
    ②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二卷,第552页。
    ③高明士《日本古代学制与唐制的比较研究》,第76-77页。
    ①《日本古代学制与唐制的比较研究》,第99页。
    ②《三国史记》,卷十《新罗本纪第十》,第277页。
    ①[朝鲜]金台俊著,张琏瑰译《朝鲜汉文学史》,第8页。
    ②《日本书纪》卷二十二《丰御食炊屋姬天皇》。
    ③《四佳集》“文集补遗二·杂著类”,《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第11册,韩国景仁文化社1988年版,第305页。
    ④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第78页。所谓庙学制,指于学校内建置圣庙,并在圣庙内举行学礼。唐代于贞观二年(628)年诏令学校专祀孔、颜,以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贞观四年(630)诏令全国州县官学建置孔庙。这一诏令将庙学制普遍推广于地方县学,庙学制由此定型。此后,孔庙与学校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遍及全国各地。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十三经注疏》,第1405页。
    ②《续日本纪》“大宝元年(701)二月十四日”条。
    ③《续日本纪》“宝龟六年十月”条。
    ④刘晓峰《尊师之礼“释奠”在日本———儒家思想影响日本的一个侧面》,《文史知识》2002年第6期,第96页。
    ①《续日本纪》,卷二十九《称德纪四》·神户景云二年秋七月辛丑。
    ②李性雨《韩人学选》卷一引,安国大田市学民文化社1990年版,第50页。
    ③《三国史记》卷八《新罗本纪八·圣德王》,第10页。
    ④[日]多贺秋五郎《唐代教育史の研究》,东京不昧堂1953年版,第85页。
    ⑤高明士《唐代的释奠礼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大陆杂志》第六十一卷第五期,第232页。
    ①《续日本纪》卷二十九,称德纪四·神户景云二年秋七月辛丑。
    ②藤原基经《文德实录》,卷五“仁寿三年(853)六月辛酉”。
    ③《三国史记》卷四十三《新罗本纪第十》,第471页。
    ④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卷三十二《学术志一·汉学》,第1233页。
    ⑤《续日本纪》“神护景云三年(769)十月”条。
    ①高明士《日本古代学制与唐制的比较研究》,第96页。
    ②[日]水戶藩主德川光圀《大日本史》,明治四十四年东京吉川弘文馆排印本,第2册,卷九《孝德天皇纪》,第7页。
    ③《续日本后纪》卷十“仁明天皇”。
    ④党银平《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第135页。
    ⑤[韩]洪瑀钦《韩国文学接受中国文学影响的历史》,《北华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30页。
    ⑥[日]绪方精维著,丁策译《日本汉文学史》,中华民国六十九年四月,第58页。
    ①《日本汉文学史》,第25页。
    ②王勇《遣唐使时代的书籍之路》,《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70页。
    ③《延喜式》卷三十《大藏省》。
    ④《旧唐书》卷一九九,第5341页。
    ⑤《旧唐书》卷一九九,第5341页。
    ⑥《全唐诗》卷五七二,第6632页。
    ①《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日本古逸丛书本,第41—44页。
    ②蔡毅《日本汉籍与唐诗研究》,见氏著《日本汉诗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6页。
    ③所谓“翻案”小说,是日本古代小说中的一个类型。它以中国小说作品为原型,取其主题、情节、人物和故事,换以日本的名称,重新编织成篇。这种翻案小说,在镰仓时代已经相当发达,一直沿袭到江户中期。参看严绍璗《日本古代小说的产生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国外文学》1982年第2期,第44页。
    ④《浦岛子传》单篇已不传,今存从《丹后风土记》中辑出的佚文,载《日本群书类从·文笔部》。见严
    ①《旧唐书》卷一四九,第4023页。
    ②马兴国《<游仙窟>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日本研究》1987年第4期,第69页。
    ③田海燕《金玉凤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版,第一册。
    ①叶渭渠,唐月梅《日本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君岛久子《金沙江の竹娘说话――チべツ族の传承竹取物语》,《文学》,岩波书店1973年3月;伊藤清司《かぐヵやの诞生》,讲谈社1973年2月。
    ②[日]冈村繁《中古文学と王朝文学》,汲古书院1987年版。
    ③《日中文化交流史》,第158页。
    ④《日本小说史》,第6页。
    ①《续日本后纪》卷五《仁明天皇》“承和三年五月”条。
    ②《续日本纪》卷三十三《天宗高绍天皇》“宝龟六年冬十月”条。
    ③《日本汉文学史》,第61页。
    ④晁衡汉诗仅存《归国定何年》和《衔命使本国》两首。见陈福康《关于晁衡的汉诗》,《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00-103页。收录有自小野篁以下,从承和至延喜的诗人,二十卷,由大江维时所编的平安朝汉诗集《日观集》,也已散佚。见《日本汉文学史》,第64页。吉备真备、橘势逸等其他日本留学生所作汉诗文大都不存。
    ⑤《三国史记》卷八《新罗本纪第八》,第4页。
    ①《三国史记》卷一一《新罗本纪第十一》,第303页。
    ②《东史纲目》卷五,第一册,第499页。
    ③《旧唐书》卷一四九《张荐传》,第4023页。
    ④《白氏长庆集后序》,《白居易集笺校》外集卷下,第3916页。
    ⑤《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66页。
    ①《东文选》卷十九,第346页。
    ②[高丽]释子山夹注,查屏球整理《夹注名贤十抄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卷中,第113页。
    ①《夹注名贤十抄诗》卷下,第171—172页。
    ②《桂苑笔耕集校注》卷二十,第763页。
    ③《夹注名贤十抄诗》卷中,第113页。
    ④《夹注名贤十抄诗》卷中,第118页。
    ⑤金台俊《朝鲜汉文学史》,第31页。
    ①《夹注名贤十抄诗》卷中,第112页。
    ②《送进士曹松入罗浮》,《夹注名贤十抄诗》卷下,第161页。
    ③《唐才子传校笺》卷十,第421页。
    ④[朝鲜]金相勋《我国汉诗的故事》,朝鲜国立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第76页。
    ⑤金台俊《朝鲜汉文学史》,第19页。强首以下五人事迹及文章已湮没无考。强首所作文章多为汉文体例的外交文翰,他的文章在推进三国统一大业方面功勋卓著。新罗文武王曾高度评价其文章说:“强首以文章自任,能以书翰致意于中国及丽济二邦,故能结好成功。我先王请兵于唐,以平丽济者,虽曰武功,亦由文章之助焉。”朝鲜学者金台俊也说:“强首能以文章推进统一三国之大业,功勋卓著。……他用美文丽辞魅惑唐帝,诱唐东征,击灭丽济。”但强首这些汉文如今多散佚不存,今见《三国史记》卷六《新罗本纪》所录无名氏之《册安胜封高丽王文》、《文武王大赦文》以及文武王的《答唐行军总管薛仁贵书》,后世一般认为是强首所作。
    ①金台俊《朝鲜汉文学史》,第8页。
    ②《桂苑笔耕集校注》卷十,第336页。
    ①[朝鲜]徐居正《笔苑杂记》,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卷一,第5页。
    ②《桂苑笔耕集校注》卷十六,第534页。
    ③《桂苑笔耕集校注》卷十八,第391页。
    ①《桂苑笔耕集校注》卷十八,第392页。
    ②参看倪文波《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5-117页。
    ③《桂苑笔耕集校注》卷十七,第572页。
    ④[高丽]崔瀣《送奉使李中父还朝序》,见《东文选》卷八十四,第346页。
    ①[朝鲜]金台俊著,全华民译《朝鲜小说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②《孤云先生事迹》,《全集》,第445页。
    ③金台俊《韩国汉文学史》,第41页。
    ①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②[清]袁枚著,赵新德校点《随园随笔》卷十四,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47页。
    ③丽正书院,也成丽正修书院,又称丽正殿书院。《新唐书·百官志》载:开元六年(718),乾元殿改称丽正修书院,专设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开元十一年(723)又于广顺门外置书院。开元十二年东都明福门外也置丽正书院。从记载可知,自开元五年至开元十二年(717-724),唐玄宗先后在乾元殿、光顺门外、明福门外三处置丽正书院,抄书、修书和校书。集贤书院又称集贤殿书院,乃是丽正书院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改换的新名称。《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开元十三年(725)夏,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丽正书院改为集贤殿书院。随后,光顺门外、明福门外的丽正书院也改为集贤书院。
    ①《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第1213页。
    ②(雍正)《陕西通志》卷二十七。
    ③(嘉靖)《青州府志》卷九。
    ④(弘治)《保定郡志》卷十六《寓贤》,卷二十二《古迹》。
    ⑤《全唐文》卷三七一,第3787页。
    ⑥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邓洪波《唐代地方书院考》,《教育评论》1990年第2期。
    ⑦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5页。
    ⑧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5页。
    ⑨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页。
    ①李国钧《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②(同治)《丰城县志》。
    ③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④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⑤袁枚《随园随笔》卷十四有书院之名起于丽正、集贤的记载。近人盛朗西和刘海峰均认为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即为书院的起源。参看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三年,第1页。刘海峰《唐集贤书院有教学活动》,《上海高教研究》1991年第2期。
    ⑥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9页。
    ⑦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见《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9页。
    ⑧班书阁《书院藏书考》,载《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①《全唐文》卷六七五,第6897页。
    ②《全唐文》卷六七六,第6905页。
    ③《全唐文》卷六七六,第6905页。
    ④[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页。
    ⑤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⑥张绍勋《中国印刷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⑦《唐代墓志汇编》,第1861页。
    ①《太平广记》卷四一七,第3398-3399页。
    ②《全唐文》卷七四二,第7676页。
    ③[清]吴任臣著,徐敏霞,吴莹点校《十国春秋》,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二九,第420页。
    ④《全唐文》卷七四二,第7675页。
    ⑤《韩愈全集校注》,第1851页。
    ⑥《太平广记》卷一九六,第1473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一三,第2480页。
    ②《唐才子传校笺》卷四,第72页。
    ③[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一一三,第2508页。
    ④《全唐诗》卷五四四,第6293页。
    ⑤《唐摭言校注》卷十“海叙不遇”条,第207页。
    ⑥《十国春秋》卷三一《南唐十七·刘洞传》,第448页。
    ⑦[清]郑方坤《五代诗话》卷三引《雅言杂载》,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九《衡州石鼓书院记》,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第1805页。
    ②《全唐文》卷八八八,第9279页。
    ③(光绪)《湖南通志》卷六九赵长翁《儒林书院记》。
    ④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页。
    ⑤阮元《左海文集》卷首,《致陈寿祺》。
    ⑥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第264页。
    ⑦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东莱集》卷六。
    ①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50页。
    ②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第2页。
    ③陈古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④李才栋《直面书院研究中的分歧与辨析》,卞孝萱,徐雁平《书院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9页。
    ①《全唐文》卷五三二,第5401页。
    ②《全唐文》卷七二七,第7492页。
    ③《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第1159页。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九,第1805页。
    ②《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第4页。
    ③《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第37页。
    ④《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第36页。
    ①《隋书》卷三三,第990页。
    ②戴维·约翰逊《中国中世的门阀政治》,第47-51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OO“高宗显庆四年”,第6315页。
    ④《新唐书·选举志》称为“诸卫三卫监门直长。”包弼德将之统称为“卫官”,本文借用这一称谓。
    ①《中华帝国早期的门阀家族:博陵崔氏个案研究》,第103-108页。
    ②崔瑞德《官僚制》,第2页。
    ③黄清涟《唐代文官的选任》,第248-249页。
    ①崔瑞德《官僚制》,第48-49页。唐代最负盛名的进士科每年只录取30人左右。根据崔瑞德的计算,在
    737年,进士科考试为那些需要品官担任的职位提供的官员几乎不超过2.5;明经科产生的官员是其两倍。与其他出仕方式相比,通过科举并不是一条获得选官资格的方便途径。
    ②这对认为门第才能使人拥有做官资格的看法是一个挑战。在玄宗朝,这甚至变成了党派之间的问题。参看葛晓音《盛唐“文儒”的形成和复古思潮的滥觞》,《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第274-295页。
    ③《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第35页。关于安史之乱所引起的“士”的变化详见该书50-51页。
    ④《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第51页。
    ①松洲书院虽以书院为名,但实为乡校。皇寮书院创办时间尚不能确定为唐为宋。故而此处不将这两所书院计算在内,下文讨论也不予涉及。参看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20-21页。
    ②东佳书院为唐代创办,五代复建,统计以1所计。
    ③(康熙)《江西通志》卷一二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702页。
    ④(康熙)《江西通志》卷二二,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30页
    ⑤徐锴《陈氏书堂记》,《全唐文》卷八八八,第9279页。
    ⑥[宋]文莹《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84年版,卷上,第16页。
    ①范仲淹《窦谏议录》,见《范文正公别集》,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卷四,第17页。。
    ②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3页。
    ③《宋史》卷三O六,第10107页。
    ④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4页。
    ⑤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8页。
    ⑥(康熙)《奉新县志·人物志》。
    ⑦[宋]徐应云《梧桐书院记》,同治《奉新县志》卷二。
    ⑧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4页。
    ①(康熙)《江西通志》卷二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09页
    ②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48页。
    ①《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第37页。
    ②《全唐文》卷六二七,第6332页。
    ①《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1页。
    ②《旧唐书》卷九一二,第5132页。
    ③《唐才子传校笺》卷三,第529-530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四七,第2751页。
    ⑤《十国春秋》卷一五,第413页。
    ⑥《十国春秋》卷二九,第419页。
    ⑦有学者认为中唐后期的儒学复兴运动,表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它不是依靠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提倡,而是由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在朝儒家士人通过谏议、论辩的方式自下而上地推动;第二,或者由一些有政治抱负却在野的儒家知识分子在山林寺院,以私人讲学的形式,研讨、继承并宏扬着传统的儒学文化。参看牛春生《唐代儒学盛衰概观》,《宁夏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第67-73页。
    ①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之际为例》,《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7期,第109-124页。
    ②毛泽东曾论及书院中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在1920年起草的《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说:书院的优点有三:“一来是师生的感情甚笃;二来是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三来是课程简而研讨周,可以悠游暇豫,玩索有得。”
    ③《全唐诗》卷四九六,第5621页。
    ④《全唐诗》卷六七八,第7766页。
    ⑤《太平广记》卷四一七,第3394页。
    ⑥《太平广记》卷六八,第424页。
    ⑦《旧五代史·晋书》卷九四,第1253页。
    ①《全唐文》卷五O二,第5110页。
    ①《全唐文》卷六二八,第6334页。
    ②《全唐文》卷六八八,第7047页。
    ③《全唐文》卷六八八,第7048页。
    ④《全唐文》卷六八八,第7075页。
    ①《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全唐文》卷七四二,第7673页。
    ③《全唐文》卷七四二,第7778页。
    ①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6页。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房杜于河汾之学,后来多有议论。”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四:“王福畤为博士,执许敬宗之谥不改,无忝河汾之学矣。”
    ②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第61页。
    ③宋人司马光虽疑《中说》所记有不实之处,但深信实有王通其人,实有《中说》一书。见《邵氏闻见后录》卷六;清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也认为王通实有其人,《中说》实有其书,见是书卷十子部一;今人尹协理、魏明也持相同看法,见《王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④尹协理、魏明《王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李小成《文中子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此外,有张新民《文中子事迹考辨》
    (《文献》1995年第2期)、徐朔方《王通门人辨疑》(《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①据笔者统计,《中说》所载问学于王通的众人,名字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薛收,共54次;其次为董常,共46次;再次为贾琼,共40次。此外,程元16次,姚义13次。
    ②本文所引《中说》,均据张沛《中说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该书将《中说》各卷各条编码,本条5.31,即指《中说》第五卷《问易篇》之第三十一条。以下所引同此。
    ①尹协理、魏明《王通论》,第43页。
    ①《中说》5.28:“子谓李靖智胜仁”,《中说》6.17子曰“李靖之智”。另外,《中说》2.3子曰“靖也惠而断”,“惠”也是智。
    ②《中说》2.13:李靖问任智如何,子曰:“仁以为己任。小人任智而背仁为贼,君子任智而背仁为乱。”可证。
    ①贾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贾著之说为一些论著所接受,如童岳敏《河汾之学与初唐文学观的构成》(《辽东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②王绩《游北山赋》自注等几种材料以及《中说》中出现的有名有姓有身份的59人中,除去经学界考证不可能和王通见面的杨素、苏威、李德林、薛道衡、苏夔等人,有诗文存世的有王绩、薛收、温彦博、杜淹、魏徵、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窦威、温大雅、陈叔达、王珪、李密、李伯药、张玄素、凌敬、王福畤、李播、刘炫、杨玄感、贺若弼等21人。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三五《选举考八·童科》,第329页。
    ②《文献通考》卷三五《选举考八·童科》,第329页。
    ③《后汉书》卷六一,第2021页。
    ④《三国志》卷十五,第465页。
    ①《梁书》卷二,第48页。
    ②《隋书》卷七八,第1767页。
    ③《全唐诗》卷一三二,第1342页。
    ④《新唐书》卷四十四,第1159页。
    ①《全唐文》卷三,高祖皇帝《擢史孝谦诏》,第37页。
    ②《新唐书》卷一一二,第4161页。
    ③《旧唐书》卷一九O,第5015页。
    ④《新唐书》卷一一二,第4162页。
    ⑤《新唐书》卷四四,第1162页。
    ①《新唐书》卷一九九,第5661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O,第4998页。
    ③[明]陈道(弘治)《八闽通志》,明弘治刻本,卷六二,第1138页。
    ④《新唐书》卷七八《淮安王神通传》,第3527页。
    ⑤《旧唐书》卷一九O,第5000页。
    ⑥《新唐书》卷二O一,第5741页。按,神童是对幼年聪慧儿童的称呼,如杨收年幼善文咏,被时人称为神童。见《新唐书》卷一九七《杨收传》。而童子科及第者多为聪慧年幼的孩童,所以,童子科也称神童举。如《旧唐书·杨炯传》称其“幼聪敏博学,善属文。神童举,拜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再如《旧唐书·刘晏传》:“年七岁,举神童,授秘书省正字。”高明士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径直将童子科称作神童科,他在《隋唐贡举制度》中说:“太宗时代实际设立者至少有八种,此即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书、明算、神童(童子)等。”见是书,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七十七年,第86页。
    ①《唐才子传校笺》卷一,第36页。
    ②《全唐文》卷一九O,第1915页。
    ③两《唐书》记载应更正为:神童举,次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二年经应制举后方补校书郎。
    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65页。
    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隋文》卷二O,第228页。
    ⑥《大唐新语》卷八,第119页。
    ⑦《旧唐书》卷一OO,第3132页。
    ⑧[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卷二八,第772页。
    ⑨《旧唐书》卷九八,第3079页。
    ⑩《王维集校注》卷九,第760页。
    ①《唐代墓志汇编》,第1573页。
    ②《全唐文》卷七三一,第7546页。
    ③《新唐书》卷五九,第1512页。
    ④《新唐书》卷一三九,第4631页。
    ⑤[清]严长明(乾隆)《西安府志》,清乾隆刊本,卷四一,第681页。
    ⑥《旧唐书》卷一二三,第3511页。
    ⑦《新唐书》卷一四九,第4797页。
    ⑧[清]沈青峰《陕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三O,第1230页。
    ⑨《新唐书》卷一三九,第4638页。
    ⑩《新唐书》卷一三九,第4632页。
    ①《登科记考补正》卷七,第297页。
    ②《唐故东都留守防御都押衙兼都虞侯正议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南阳张府君夫人河南鞏氏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汇编》,第2385页。
    ③《旧唐书》卷六四,第2427页。
    ④《旧唐书》卷一一六,第3392页。
    ⑤《唐代墓志汇编》,第2022页。
    ①《旧唐书》卷一九O,第5057页。
    ②[清]嵆正筠(雍正)《浙江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八一,第4407页。
    ③《全唐文》卷八七五,第9156页。
    ④《登科记考补正》卷二三,第990页。
    ⑤《太平广记》卷一七五,第1304页。
    ⑥《全唐文》卷八二四,第8685页。
    ⑦[宋]李俊甫《莆阳比事》,清嘉庆宛委别藏本,卷一,第8页。
    ⑧《太平广记》卷八五,第553页。
    ①《唐会要》卷七六,第1399页。
    ②《唐会要》卷七七,第1402页。
    ③《唐会要》卷七七,第1401页;《册府元龟》卷六四一,第2109页所载亦同。
    ④《韩昌黎集校注》,第204页。
    ①《册府元龟》卷六四O,第2104页;《唐会要》卷七六,第1399页。
    ②《唐语林校证》卷三,第309页。
    ①《新唐书》卷五九,第1512页。
    ②《旧唐书》卷十一,第275页。
    ③《唐会要》卷七六,第1399页。
    ④《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34页。
    ⑤《册府元龟》卷六四O,《贡举部·条制第二》,第2103页。
    ⑥《册府元龟》卷六四O,《贡举部·条制第二》,第2104页。
    ⑦《唐会要》卷七六,第1399页。亦载:“至大历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敕:童子举人,取十岁以下者。习一经兼《论语》、《孝经》。每卷诵文十科全通者,与出身。仍每年冬本贯申送礼部,同明经举人例考试讫闻奏。”
    ⑧《唐会要》卷七六,第1399页。
    ⑨《唐会要》卷七六,第1399页。
    ①《唐会要》卷七七,第1401页;《册府元龟》卷六四一,《贡举部·条制第三》,第2109页所载亦同。
    ②《旧唐书》卷七九,第2725页。
    ③《旧唐书》卷一四七,第3975页。
    ①《旧唐书》卷一六八,第4377页。
    ②(神功012)《大周故朝议大夫行乾陵令上护军公士独孤府君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汇编》,第921页。
    ③(圣历013)《唐故至孝右率府翊卫清河崔君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汇编》,第933页。
    ④(开元390)《唐故朝散大夫国子司业上柱国开府君墓志并序》,《唐代墓志汇编》,第1426页。
    ⑤(大和063)《唐故安定梁君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汇编》,第2141页。
    ⑥《全唐文补遗》(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⑦《旧唐书》卷一五一,第4083页。
    ⑧(开成015)《大唐故杨府君墓志铭》,《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34页。
    ⑨《大唐新语》卷八,第119页。
    ⑩《旧唐书》卷一OO《王丘传》;《新唐书》卷一二九《王丘传》。
    11《旧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
    12《旧唐书》卷一九O,第5056页。
    ①《册府元龟》卷七七三,第2792页。
    ②《册府元龟》卷七七三,第2792页。
    ③《唐会要》卷七六,第1402页。
    ④《唐会要》卷七六,第1402页。
    ⑤[清]顾炎武撰,[清]黄汝诚集释《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卷一七,第1345页。
    1.清.阮元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清.皮锡瑞,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4.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宋.范晔,唐.李贤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6.晋.陈寿,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8.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9.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10.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11.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12.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
    13.唐.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
    14.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15.唐.魏徵.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
    16.五代.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18.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19.宋.欧阳修,徐无党.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清.吴任臣,徐敏霞,吴莹点校.十国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
    22.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23.宋.司马光,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24.明.郑麟趾.高丽史.明景泰二年朝鲜活字本.
    25.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6.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长春: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
    27.唐.李肇.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8.五代.王仁裕,丁如明点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9.唐.杜佑,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30.清.章学诚,裴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31.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2.唐.李林甫,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
    3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
    34.汉.刘向,尚蕊,张佩芳编译.古列女传.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
    35.元.辛文房,傅璇琮等校笺.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0.
    36.周勋初.唐人佚事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7.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8.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9.唐.梁肃,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
    40.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5.
    41.唐.李商隐.义山杂纂.长沙:岳麓书社,2005.
    42.唐.张鷟,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
    43.唐.崔令钦,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北京:中华书局,1982.
    44.唐.南卓等.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45.五代.王定保,姜汉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6.宋.王谠,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
    47.宋.王应麟,乐保群,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学纪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8.宋.孙光宪,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北京:中华书局,2002.
    49.宋.范摅.云溪友议.北京:中华书局,1959.
    50.宋.洪迈,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
    51.宋.罗大经,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
    52.宋.文莹.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北京:中华书局,1984.
    53.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
    54.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上海书店,2001.
    55.南朝·梁.宗懔,姜彦稚点校.荆楚岁时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
    56.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7.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8.唐.吴兢,谢保成点校.贞观政要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
    59.宋.宋敏求,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唐大诏令集.北京:学林出版社,1992.
    60.日.仁井田升,栗劲.唐令拾遗.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
    61.清.徐松,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6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
    63.清.徐松,李健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64.唐.韦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65.宋.陈振孙,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6.宋.晁公武,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7.宋.赵明诚.金石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
    68.清.杨守敬,张雷校点.日本访书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69.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7.
    7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71.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
    72.战国.韩非,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3.汉.董仲舒,阎丽译注.春秋繁露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4.梁.萧绎,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
    75.宋.张君房,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北京:中华书局,2003.
    76.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
    7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
    78.梁.萧统,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
    79.宋.李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
    80.清.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
    81.清.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82.吴钢.全唐文补遗(1-8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5.
    83.周绍良.全唐文新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84.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85.张步云.唐代中日往来诗辑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86.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87.西晋.陆机,金涛声校点.陆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88.胡志昂.鈤藏古抄本李峤咏物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9.唐.王勃,清.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0.唐.卢照邻,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
    91.唐.骆宾王,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92.唐.杨炯,徐明霞点校.杨炯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93.唐.陈子昂,徐鹏校点.陈子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
    94.唐.李华.李暇叔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95.唐.王维,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96.唐.李白,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
    97.詹锳.李太白集校注汇释集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98.唐.杜甫,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99.唐.刘长卿,储仲君校注.刘长卿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100.唐.韩愈,屈守元,常思春校注.韩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101.唐.孟郊,韩全欣校注.孟郊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102.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3.唐.张籍,徐礼节,余恕诚校注.张籍集系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4.唐.刘禹锡,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
    105.唐.元稹,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6.唐.白居易,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7.唐.李贺,叶葱奇编订.李贺诗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08.唐.李商隐,刘学锴,余恕诚集解.李商隐诗歌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9.唐.李商隐,刘学锴,余恕诚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0.唐.杜牧,陈允吉点校.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1.唐.温庭筠,曾益笺注.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12.唐.王梵志,项楚校.王梵志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3.唐.韦庄,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14.唐.罗隐,雍文华校辑.罗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5.唐.李冶,薛涛,鱼玄机,陈文华点校.唐女诗人集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16.彭志宪,张燚.鱼玄机诗编年译注.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117.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118.范文澜.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19.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20.唐.殷璠,王克让注.河岳英灵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
    121.唐.皎然,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22.唐.司空图,清.袁枚,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续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23.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24.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25.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126.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7.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8.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29.明.唐汝询,王振汉点校.唐诗解.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
    130.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31.明.陆时雍,任文京,赵冬岚点校.诗镜.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
    132.明.杨慎.升庵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8.
    133.清.袁枚.随园诗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34.清.赵翼.霍松林,胡主佑点校.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35.清.洪亮吉,陈迩冬校点.北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36.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37.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8.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9.丁福保.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140.郭绍虞,富寿荪点校.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41.宋.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0.
    142.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9.
    143.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4.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5.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46.唐.欧阳询,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47.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盛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盛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罗斯科学出版社社东方文学部,1992—2001.
    148.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4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编.英藏敦煌文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15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996.
    151.段文杰.甘肃藏敦煌文献.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1.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2.
    2.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卞孝萱,徐雁平.书院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
    4.陈学恂,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陈古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陈飞.唐代试策考述.北京:中华书局,2002.
    8.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9.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0.陈帼眉,沈德立.幼儿心理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
    11.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3.蔡毅.日本汉诗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5.邓洪波.中国书院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16.邓小南.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7.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18.党银平.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
    19.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0.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79.
    21.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2.傅璇琮.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23.方亚光.唐代对外开放初探.合肥:黄山书社,1998.
    24.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25.高明士.日本古代学制与唐制的比较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86.
    26.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8.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9.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0.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1.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2.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3.蒋菲菲,王小甫.中韩古代关系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4.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5.李兆祥.儒家教育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
    36.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7.李浩.唐代三大地域士族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8.
    38.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9.李国钧.中国书院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40.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41.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2.李珠,皮明麻.中外教论荟萃.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3.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4.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45.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6.乐黛云,陈珏.北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47.骆鸿凯.文选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
    48.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9.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开明书店,1932.
    50.雷良波,陈凤阳,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51.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2.刘国楠,王树英.印度各邦历史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3.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54.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55.马一浮.复兴书院讲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6.蒙默编.蒙文通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5.
    5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59.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60.毛汉光.中古中国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
    61.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62.任半塘.唐声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46.
    63.诗云.改造妈妈.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2000.
    64.孙培青.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6.宋大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67.宋大川,王建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8.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34.
    69.田海燕.金玉凤凰.上海: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
    70.武安隆.遣唐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71.吴相洲.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2.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3.王重民.敦煌古籍序录.北京:中华书局,2010.
    74.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
    75.王国维,彭林整理.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76.王善迈.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7.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8.王彦坤.唐代避讳字汇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
    79.王勇.中日汉籍交流史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
    80.王炳照.中国古代私学与近代私立学校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81.王三庆.敦煌类书.高雄:丽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
    82.王新华.避讳研究.济南:齐鲁出版社,2007.
    83.王晓骊,刘婧渊.解语花——传统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84.王书奴.中国娼妓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85.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86.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
    87.韦旭昇.韦旭昇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88.谢海平.唐代留华外国人生活考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89.谢海平.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90.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91.汪德振.罗隐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92.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93.项楚.敦煌诗歌导论.成都:巴蜀书社,2001.
    94.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95.徐梓,王雪梅.蒙学辑要.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96.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7.叶国良.石学续探.台北: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98.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
    99.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100.喻岳衡.传统蒙学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
    10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2.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S
    103.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
    104.严绍璗,中西进.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文学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05.叶渭渠,唐月梅.日本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6.杨庆华.中韩朝唐代友好诗歌选粹.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107.姚嶂剑.遣唐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108.周祖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
    109.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内容.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10.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1.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
    112.张绍勋.中国印刷史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113.张步云.唐代中日往来诗辑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114.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115.张宏生,张雁.古代女诗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16.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117.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118.郑国铨,周文柏,陈传才.文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119.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20.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21.章太炎.国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7.
    122.周凤五.敦煌写本太公家教研究.台北:明文书局,1986.
    123.周丕显.敦煌文献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124.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25.祝士媛.儿童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26.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93.
    127.赵济润.韩国文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28.中央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英.崔瑞德,阎步克译.官僚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3.英.伯特兰·罗素,傅雷译.幸福之路.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英.赫·乔·韦尔斯,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译.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美.G·阿姆斯特朗,肯奈斯·T·汉森,汤姆·V·赛威治,李长华,李剑,汤杰琴译.教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美.罗伯特·斯莱文,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7.美.宇文所安,贾晋华译.初唐诗.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8.美.宇文所安,贾晋华译.盛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4.
    9.美.包弼德,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0.美.爱德华·谢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美.威尔·杜兰.台湾幼狮翻译中心编译.世界文明史.台北:幼狮文化公司,1978.
    12.美.伊霈霞.中华帝国早期的门阀家族: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78.
    13.德.马克斯·韦伯,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德.马克斯·韦伯,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5.德.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16.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7.德.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法.安德烈·莫洛阿,傅雷译.人生五大问题.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6.
    19.苏.M·B·加梅佐,戚长福译.年龄和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0.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贺拉斯,杨周翰译.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1.日.井上光贞.日本书纪.东京:中央公论社,昭和六十二年.
    22.日.藤原继绳.续日本纪.东京:吉川弘文馆,明治十六年.
    23.日.水戶藩主德川光圀.大日本史.东京:吉川弘文馆明治四十四年排印本.
    24.日.川口久雄.平安朝日本汉文学史.东京:明治书院,1964.
    25.日.绪方精维,丁策译.日本汉文学史.台北:正中书局,1980.
    26.日.空海.弘法大师空海全集.东京:筑摩书房,昭和五十九.
    27.日.大江维时,宋红校订.千载佳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8.日.遍照金刚,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
    29.日.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古逸丛书本.
    30.日.井深大.怎样教育婴幼儿.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
    31.日.木宫泰彦,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32.日.那波利贞.唐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东京:创文社,1974.
    33.日.中村新太郎,张柏霞译.日中两千年——人物往来与文化交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34.日.圆仁,白化文等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记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35.日.森克己.遣唐使.东京:至文堂,1966.
    36.日.佚名,丰子恺译.落洼物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7.日.多贺秋五郎.唐代教育史の研究.东京:不昧堂,1953.
    38.高丽.金富轼,李丙涛注译.三国史记.汉城:韩国明文堂,1988.
    39.高丽.释子山,查屏球整理.夹注名贤十抄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0.新罗.崔致远,韩国.成大庆编.崔文昌侯全集.首尔:韩国成均馆大学出版社,1972.
    41.新罗.崔致远,党银平校注.桂苑笔耕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
    42.朝鲜.安鼎福.东史纲目.首尔:韩国景仁文化社,1987.
    43.朝鲜.徐居正.东文选.首尔:韩国民族文化刊行会,1992.
    44.朝鲜.金台俊,张琏瑰译.朝鲜汉文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45.朝鲜.金相勋.我国汉诗的故事.平壤:朝鲜国立文艺出版社.1961.
    46.朝鲜.金台俊,全华民译.朝鲜小说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戴军.唐代寺院教育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2.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3.刘鹏.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中国社科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4.李黄振.崔致远生平事迹与汉诗创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5.倪文波.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6.宋社洪.唐代士子的教育资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7.童岳敏.唐代的私学与文学.苏州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8.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9.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0.杨金花.《毛诗正义》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1.张永萍.唐五代宋初敦煌教育初探.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2.赵楠.唐代的教育诗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陈尚君.唐代女诗人甄辨.文献.2010(2).
    2.杜晓勤.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文学评论.1995(5).
    3.党银平.韩国汉文学之祖——崔致远.古典文学知识.2008(2).
    4.戴禾.唐代来长安日本人的生活、活动和学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1).
    5.邓洪波.唐代地方书院考.教育评论.1990(2).
    6.胡锡年.隋唐时代中日关系中的二、三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8(3).
    7.胡锡年.唐代的日本留学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1).
    8.韩宗礼.试论教育资源的效率.河北大学学报.1982(4).
    9.康震.唐代私学教育的文学性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6).
    10.徐复观.儒家精神的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民主评论.1952(3).
    11.刘海峰.唐代的教育与选举制度.计算力学学报.2001(1).
    12.刘海峰.唐代乡村学校与教育的普及.教育评论.1990(2).
    13.刘清海.试论唐代应试诗的命题及其和<文选>的渊源.云南大学学报.2006(4).
    14.刘晓峰.尊师之礼“释奠”在日本——儒家思想影响日本的一个侧面.文史知识.2002(6).
    15.刘进宝.敦煌本《兔园策府·征东夷》产生的历史背景.敦煌研究.1998(1).
    16.刘希为.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中国史研究.1993(3).
    17.林良.论儿童文学的艺术价值.儿童读物研究.1965(4).
    18.卢盛江.王昌龄《诗格》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
    19.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敦煌研究.1986(1).
    20.李冬梅.唐五代敦煌学校部分教育档案简介.敦煌学辑刊.1995(2).
    21.郭英德.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特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6).
    22.郭爱川.写作个性化构思能力的培养与突破.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
    23.郭长城.敦煌本兔园策府叙录.敦煌学.1984(7).
    24.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敦煌学.1984(7).
    25.高明士.宾贡科的起源与发展——兼论科举的起源与东亚士人共同出身之道.唐史论丛.1995(10).
    26.高明士.唐代的释奠礼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大陆杂志.第六十一卷第五期.
    27.高国藩.敦煌写本《太公家教》初探.敦煌学辑刊.1984(1).
    28.唐雯.《蒙求》作者新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3).
    29.唐汝谦.《对唐代的日本留学生》一文的补充意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4).
    30.傅璇琮.寻根索源:蒙求流传与作者新考.寻根.2004(6).
    31.方亚光.唐代外事机构论考.中国史研究.1996(2).
    32.马兴国.《游仙窟》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日本研究.1987(4).
    33.牛春生.唐代儒学盛衰概观.宁夏大学学报.1992(4).
    34.清如.论女学.中国新女界杂志.1907(2).
    35.屈直敏.敦煌本《兔园策府》考辨.敦煌研究.2001(3).
    36.沙梅珍.敦煌本类林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敦煌研究.2010(2).
    37.宋社洪.唐代乡学性质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4).
    38.孙晓晖.唐代的卤薄鼓吹.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4).
    39.汪泛舟.《太公家教》考补.兰州学刊.1986(6).
    40.万军杰.试析唐代的乡里村学.史学月刊.2003(5).
    41.王永兴.唐灭高昌及置西州、庭州考论.北大史学.1994(2).
    42.王勇.遣唐使时代的书籍之路.甘肃社会科学.2008(1).
    43.吾淳.儒家伦理的精英定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4.熊承涤.谈谈中国古代的儿童教材.课程·教材·教法.1985(1).
    45.谢泳.“寡母抚孤”现象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3).
    46.郗政民.日本遣唐留学生.西北大学学报.1981(4).
    47.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诗歌的创作趋势.北京大学学报.1996(6).
    48.姚崇新.唐代西州的官学.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1).
    49.姚崇新.唐代西周的私学与教材――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二.西域研究.2005(1).
    50.杨希义.唐代宾贡进士考.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93(6).
    51.严绍璗.日本古代小说的产生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国外文学.1982(2).
    52.严绍璗.日本《千载佳句》白居易诗逸句辑稿.文史.1979(1).
    53.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之际为例.社会科学论坛.2005(7).
    54.赵国权,孟亚.权力、教育与思想世界.河南大学学报.2005(6).
    55.张海明.关于初唐文学思想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2).
    56.张振谦.唐代三部类书对唐诗的影响.中华文化论坛.2008(1).
    57.张国刚.唐代寡居妇女的生活世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3).
    58.张求会.陈寅恪佚文《敦煌写本太公家教》考释.历史研究.2004(4).
    59.郑子瑜.谈中日文人的赠答诗.北京大学学报.1991(5).
    60.周勋初.李白“三拟”《文选》说阐微.郑州大学学报.2006(1).
    61.朱凤玉.太公家教研究.汉学研究.第4卷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