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朝文学思想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北朝文学思想为考察对象,勾勒此一时段内文学思想的大致轮廓,描述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探讨其与同时期南朝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揭示这一阶段文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北朝文学思想从重视文学的政教、美刺作用开始,发展到重视文学的艺术特质、探讨文学的声律等形式问题,最后以重新强调文学的实用功能归于失败、南北文风开始融合而结束。北朝文学思想是从中古文学思想发展到唐代文学思想的过渡阶段,也是文学思想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中间环节。
     第一章通过对十六国文学创作的总体考察,发现无论在诏令、章奏表启、书信等散文,还是在诗赋等韵文的创作中,都表现出了紧贴时政的创作倾向。风格质朴,讲求实用,体现出了质朴和实用相结合的文学思想倾向。十六国文学思想直承两汉,重新强调了文学的政教、美刺功能,本质上是一种“言志”的文学观。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探讨了北魏前期及孝文帝时期文学思想的基本面貌。认为北魏前期文学思想是十六国文学思想的延续,即进一步强化文学与政教的关系,形成了追求政教之用和典正质朴的文学创作倾向。北魏前期文学思想为孝文帝及太和文坛所继承;不过,孝文帝在与群臣唱和赋诗的过程之中,又将诗歌创作视为文人高雅生活情趣的体现,从而表现出了以文学自娱的思想倾向。
     第四章对北魏后期多元发展的文学思想格局进行了考察。认为当时文学思想领域里有三种潮流并存:一为“吟咏情性”的文学思想,重视诗赋创作抒发真情实感、坦露真实情怀的功能,这其实是重抒情、重艺术形式的南朝文学思想对北朝文学的影响,对重视政教之用的文学思想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二是反映现实的文学思想,这是对“缘事而发”等传统文学思想的继承;三是追求慷慨质朴之美的文学思想,以北朝乐府诗歌为代表的诗赋作品,语言质朴,多慷慨劲健之气,这是北方文风和北方文学思想的代表,至此已初步形成。
     第五章以东魏、北齐文学思想为考察对象,认为东魏、北齐文学思想是在北魏后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追求慷慨质朴之美的文学思想正式形成;其次,南方审美衍及东魏、北齐文坛,作家们在对声律、对偶、用典、辞藻等形式的讲求之中,形成了追求“声色”的文学创作倾向。颜之推在文学思想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颜氏家训》在文学致用论、文学创作论、作家论等几个当面都提出了关于文学的见解。
     第六章以西魏、北周文学思想为考察对象。此期文学思想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宇文泰、苏绰等的文体改革。提倡质朴,要求模仿《尚书》和《大诰》为文,对浮艳文风予以严厉打击,这种做法违背了文学和文学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庾信的文学思想。庾信入北之后,更多的接受了北方文风的影响,在创作和文风方面发生了改变,将南北文风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三是北周作家推崇并仿效庾信早期的文风,即形式精美、辞藻华艳、风格绮靡的“徐庾体”,形成追求华艳绮靡之风的文学思想。
     第七章考察了隋代文学思想的基本情况。隋文帝延续了宇文泰、苏绰的文体改革主张,提倡实录,打击华艳文风,在目的、方式、实质、结果等方面都与宇文泰的改革如出一辙,其实也是一种功利主义文学思想的极端表现。隋炀帝即位之后,放弃了关中本位的政策,在文学创作方面南北兼容,表现了其文学思想中南北并重的特点。在炀帝的影响和带动之下,隋代作家的创作大多都是兼容南北,形成了南北文风初步融合的文学思想倾向,成为唐代文学思想的先驱。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Literature thought of Northern Dynasties andSui Dynasty as research object. It's purpose is to try to draw the outline of the Literarythought, and to describe the basic clue of ideological evolution, and to probe into theinterrelationship with the literature of South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and to revealthis state's position and effe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Literaryidea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Sui Dynasty start from focusing on literaryand beauty stab,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omething about fo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rhythm of literature art. At last the literary ideas end up with a failure, whichrenews emphasize on literary utility function; and with the fusion of North-Southstyle. It is a transition stage which comes from South Dynasty to Tang Dynasty, andalso a intermediate link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which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first chapter, though the overall research on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theSixteen Countries, the researcher finds that no matter in the creation of prose like im-perial edict, memorial table, letter or in the creation of verse such as poetry, there is atendency that the literary cre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rrent politics, the style issimple and unadorned, these works pursue practical value and reflect the tendency ofthe combination of plain and practicality in literary thinking. Sixteen Countries lit-erature directly inherits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Western Han Dynasty,which re-emphasizes the literature's function of cultivating people's awareness of pol-itics, eulogizing and satirizing. And in essence,it is a kind of "express will" literatureconcept.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basic appearance of theliterary thought in both the early stage of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the period ofEmperor XiaoWen. It is consider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the liter-ary thought of Northern Wei Dynasty is the persistence of Sixteen Countries’, and it is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forming a ten-dency with pursuing a political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a plain literature thought. The literature thought in early Northern Wei is inherited by the Emperor Xiaowen andthe literary circles. However, when the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communicate witheach other, they often have the idea that creating of poetry is a style of taste and re-flection which belong to literati.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thought pattern in the late stage of Northern Wei. At that time, there are threekinds of trends coexistence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thought. One is Expressing the au-thors’ inner feelings, which focus on expressing the truth feeling and revealing thefuction.This actually is treated as a fashion trends of Northern Dynasty in NorthernDynasties which thinks lyric and forms are very important, and this phenomenon isalso a great shock on the literary thought tha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olitical educa-tion; another is to reflect the realism, which originates form the reality. The third oneis that it advocates a plain literary thought,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is Yuefu Poetrywhich in Northern Dynasties shows plain in language and sorrow in its work style.The works may be deemed as representative in the Northern Literature and NorthernStyle, and the literary thought preliminary comes appearance.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researcher uses the literary thought of Eastern Wei andNorthern Qi Dynasty as its research object, and think that Eastern Wei's and NorthernQi's literary thought develop from the late Northern Wei's. 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theliterary thought of pursuing plain is formed formally; the second on is that the Southaesthetic becomes popular in literary circles, and authors come into being a literarythought which more focus on pursing the "sound and color", in the rhythm, duality,allusion, words and other forms.Yan Zhitui’s literary thought is also important in thisperiod, that is includes three anpects, the literature’s effect,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ethought about authors ect.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researcher uses the literary thought of Western Wei andNorthern Zhou as its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period, the literary thought is consisted of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changing of style of Yuwen tai and Su chuo and so on,which advocate plain style, and encourage literati imitate Shangshu and Dagao, at thesame time repelling rhetorical words. This is contrary to the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rythought; the second part is Yu Xin's literary thought, when he arrives at Northern he appears more Northern literary style in his works, after changing,he combine theNorth-South style of writing well; the third part is the writers of Northern Zhou adoreYu Xin and imitate him, just limi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his style of writing which iscalled "Yuxin Ti", namely pursuing rhetoric.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literary thought in SuiDynasty. Emperor Suiwen continued stylistic reform advise called by Yuwen tai andSuchuo, the effect of Emperor also advocating plain style was a extreme utilitarian-ism in literary thought, and this process in purpose, means, essence, result and otheraspects is so identical with Yuwen tai. After the emperor Suiyang ascended the throne,he gave up the standard, and putted the South-Northern style of writing together. Thiscan be considered a feature of focusing on both Southern and Northern literary style.In the influence and deriving of Emperor Suiwen, the writers in Sui Dynasty mostlyare both compatible with North and South, and forming a style of writing payingmore attention Southern and Northern literary thought, and becoming the pioneer ofthe idea of litera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引文
①刘跃进先生即认为北朝文学研究中,要论述“北方文学的情况及其与南方文学的差别,不能不从西晋覆亡时说起,因为当时所谓南北学风和文风的差异正是由这一政治形势造成的。”见刘跃进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②程章灿先生认为:“文学史上的北朝,应该包括十六国时期。十六国和北魏不仅在社会史上前后相连,在文学史上也彼此联系。”见程章灿著《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③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④余冠英《隋代文学是北朝文学的尾声还是唐代文学的先驱》,《文学评论》1963年第1期。
    ①吴云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465—466页。
    ①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36页。
    ②周建江著《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③周建江著《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郁贤皓《序》第1页。
    ④吴先宁著《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①吴先宁著《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179页。
    ①刘跃进著《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①曹先生在《十六国文学家考略》一文中表明其取舍的标准为:“凡是现在还存留着文章,并且确有文学意味的,当然应该加以论述;其次是《隋书·经籍志》等书载有他们集子或作品篇数的,虽然作品已经散佚,但至少说明他们能够写作,所以也应该加以论述;再一种是史籍中讲到他们曾写过文学作品或赞扬过他们的文学才能的,也予以论述。”文收于《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5—326页。
    ②曹道衡先生的统计容或有遗漏之处,如《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明确记载曾奉李暠之命“作文”的梁中庸就未计入内。此外,严可均《全晋文》中名下有文流传者亦有未计者,如前赵的刘渊、刘粲、刘曜、刘娥、王弥、陈元达、王鉴、康相、乔豫、何苞;后赵的石勒、石虎、石遵、冉闵、夔安、王擢、王波、申锺;前燕的慕容暐、慕容翰、慕容恪、鲁昌、封抽、封裕、鞠彭、常炜、明岌、申胤、申绍;西燕的慕容泓、慕容冲、慕容垂、慕容盛、慕容农、娄会、慕容德、慕容超、慕容钟、韩范、韩、段晖、张华;北燕的冯跋、冯素弗;前秦的苻洪、苻健、苻生、苻丕、苻登、苻庾、王永、王雕、王攸、彭超、裴元略、郭质;后秦的姚弋仲、姚苌、姚兴、姚泓、姚旻、姚嵩、尹纬、李嵩、姜岌、姜虬;前凉的张轨、张实、张茂、张重华、张祚、张天锡、张琠、索遐、纪锡;南凉的秃发利鹿孤、史暠;西凉的李显、氾称;北凉的张披;巴蜀的李特、李雄、李寿、李势、阎式;夏的赫连勃勃。但是,《全晋文》所载大都属于史籍中摘录出来的政令、谏疏之类的文字,有些可能出自别人代笔,并不能证明本人的创作才能,所以曹先生的统计和考辨基本上涵盖了十六国时期文学家的全貌。
    ③曹道衡先生对此如是解释:“《隋书·经籍志》中所以会出现南朝人著作远比北朝多的原因,恐怕与北朝几个政权都没有像南朝那样大力搜集整理图书有关。”《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①刘跃进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8页。
    ②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299页。本文所引《隋书》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③晋制,皇帝的诏令一般用青纸书写,如《晋书·愍怀太子传》:“(惠)帝幸式乾殿,召公卿入,使黄门令董猛以太子书及青纸诏曰:‘遹书如此,今赐死’”;《晋书·楚王玮传》:“玮临死,出其怀中青纸诏”;《晋书·赵王伦传》载赵王伦僭位后,孙秀权重,“伦之诏令,秀辄改革,有所与夺,自书青纸为诏”。
    ④曹道衡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①钟嵘《诗品序》,见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1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69页。本文所引《晋书》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③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43页。本文所引《周书》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①《晋书·武帝纪》载,泰始元年,“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皇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几为燕王,皇从伯父望为义阳王,皇从叔父辅为渤海王,晃为下邳王,瓌为太原王,珪为高阳王,衡为常山王,子文为沛王,泰为陇西王,权为彭城王,绥为范阳王,遂为济南王,逊为谯王,睦为中山王,陵为北海王,斌为陈王,皇从父兄洪为河间王,皇从父弟楙为东平王。”
    ①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114页。
    ②谭其骧著《长水集·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220页。
    ③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3-84页。
    ①谭其骧著《长水集·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0页。
    ②唐杜佑著,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850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胡三省注语,见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877页。本文所引《资治通鉴》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①胡大雷先生指出:“中古时期文学集团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皇子诸王召集宾客或组织官属的形式出现的,实际上,这也是中古时期文学集团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文士文学集团的诞生、形成,给中古时期的文学集团的组织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学观点上情投意合而又自愿聚集在一起的一帮文学家,他们相聚在一起的组织形式虽说是松散的,因为并不具有官属形式,但这种文学集团是日后文学集团的发展趋势”。见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②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③曹道衡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见萨孟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政治》一文,载于《台大社会科学论丛》第一辑。此为转引张仁青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文史哲出版社(台北),1978年版,第232页。
    ②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139页。
    ①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78页。本文所引《北史》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②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四十七至一百六十七中所得十六国时期的文约为356篇,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乐府诗集》、《晋书》、《太平御览》所得韵文约为57篇(尚有一些歌谣谚语未列入统计)。其中,前凉马岌的《宋纤石壁铭》亦见于《晋诗》卷十五,题作《题宋纤石壁诗》,计为一篇。另,《全晋文》中有西凉李暠的存目作品《槐树赋》、《大酒容赋》、《圣帝明王序颂》、《忠臣孝子序颂》、《烈士贞女序颂》5篇,有目无辞,《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载李暠有此作品,故从《晋书》。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统计包括现存、残存以及亡佚的作品在内,是我们现在可知十六国时期曾经有过的作品情况,或许与十六国文学的实际情形有出入,统计的目的只在于探寻十六国文学的大致面貌。
    ③此表不包括“释氏”70篇。
    ④苻朗《苻子》辑得50则,计数为1篇。
    ⑤此处包括沮渠蒙逊9篇与沮渠茂虔1篇,计10篇,严氏入《全宋文》卷六十一。
    ①此表按文体分类,其中傅畅的《自叙》、卢谌的《祭法》、苻朗的《苻子》、李嵩的《行事记》体类不详,姑阙如。
    ②曹道衡《十六国文学家考略》,文载于《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2页。
    ③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①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4—165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四十九,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320页。本文所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皆为此本,不再一一详注。
    ①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268页。
    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四引《前秦录》,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25页。本文所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③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页。
    ①《资治通鉴》卷九十六则云:“舍人杜袭作诗十篇,托言应璩以讽谏。”未知孰是。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035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5页。
    ①关于《统万城铭》的作者,史籍记载不明确,现存争议。周建江先生云:“《统万城铭》的作者有二人之说。《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及《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均言胡义周作。《魏书·胡方回传》及《北史》言曰胡方回作。盖胡义周、胡方回父子也。故难以别是非。曹道衡《十六国文学家考论》言其为胡方回所作,拙著《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言其为胡义周所作。”未知孰是。见周建江著《三国两晋十六国诗文纪事》,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02页。
    ①明吴纳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①汉蔡邕著《独断》,四部丛刊本。
    ②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③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④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①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②明吴纳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③明吴纳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④明吴纳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⑤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①唐杜佑著,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35页。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32页。
    ③汉刘熙著《释名》,丛书集成初编本。
    ④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此说本于《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一·尚书省》,云:“凡上之逮下,其制有六:一曰制,二曰敕,三曰册,天子用之;四曰令,皇太子用之;五曰教,亲王、公主用之;六曰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85页。
    ①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页。
    ②李乃龙,《符命的文体渊源与<文选>“符命”模式》,《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
    ①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②宋郑樵撰《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页。
    ①韩非所说的“文学”指的是文化学术以及言谈辩说等活动,顾易生先生论述韩非的文学观念曰:“‘文学之士’,主要指儒、墨两家。其时儒、墨并为‘世之显学’(《显学》),两家都祖述先王,从事学术文化政治活动。……韩非对当时诸子的文化学术言谈辩说活动是深恶痛绝的”。见顾易生、蒋凡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262页。虽然如此,由于先秦时期,文学尚未从文、史、哲合一的状态独立出来,因而韩非的广义的“文学”概念,实际上也包含了今天所说的文学在内。
    ②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9页。
    ③葛晓音著《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
    ④《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2页。
    ①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1018页。
    ②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1018—1019页。
    ③葛晓音著《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4页。
    ①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②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品藻》所引,见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0页。
    ①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7页。
    ②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7页。
    ①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6页。
    ②王玫,《建安文学在十六国及北朝的接受状况》,《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诗品·卷下》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见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62页。
    ④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0-551页。
    ①语出干宝《晋纪总论》,文收于《文选》卷四十九,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92页。
    ②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
    ③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④如桓温入关,王猛对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晋书·苻坚载记下》附《王猛载记》);如苻朗到南方后的“超然自得”、“忤物侮人”(《晋书·苻坚载记下》附《苻朗载记》);又如张天锡到南方后的种种举止(见《世说新语》之《言语》、《赏誉》)等。
    ①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34页。
    ②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0页。
    ③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36页。
    ①北魏始都盛乐,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
    ②米文平著《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载于《文物》1981年第2期。
    ③吕思勉著《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10页。
    ④吕思勉先生《拓跋氏先世考上》曰:“然安帝统国有九十九姓之说,亦见于(《魏书》)《官氏志》。九十九之数,虽不足信,其曾统有诸姓,则必不尽诬,特不当造作成帝其人,而系之于其时耳。”又曰:“九十九者,合己为百姓也。”见《吕思勉读史札记》第810页、809页。唐长孺先生《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一文也说:“我想九十九加上拓跋自己合成百姓,这正是原始的百姓意义,即是氏族社会中氏族十进制的组织。”见《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350页。
    ①毛汉光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②《魏书·序纪》载:昭皇帝禄官时,“帝自以一部居东,在上谷北,濡源之西,东接宇文部;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以桓帝之弟穆皇帝讳猗卢统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见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6页。本文所引《魏书》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③见唐长孺《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一文,文收于《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
    357-358页。唐先生分析原因道:“第一,贫富阶级在法律面前有了区别,即是富人可以利用其财富赎罪;第二,法律规定了所谓‘大逆’的严厉处罚;第三,法律禁止从古老的氏族公社中遗留下来的男女间自由的关系;第四,法律限制了氏族的血缘仇杀,而用财物作赎金;第五,更重要的是开始用法律写下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
    ①李凭著《北魏平城时代》,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②马长寿著《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逯耀东先生也说:“关于拓跋氏移民代京的情形,从天兴元年(398)到皇兴三年(469)共七十一年间,据《太祖纪》、《太宗纪》、《世祖纪》、等统计,有天兴元年山东六州四十六万口,又同年十二月六州二十二郡二千家,泰常三年(418)龙城万家,始光三年(424)十一月统万七千家,延和三年(434)营丘、成周、辽东等六郡三万家,太延元年(435)七月龙和六千口,太延五年凉州三万余家,太平真君七年(446)长安二千家,太平真君九年西河五千余家,正平元年(451)宋国五万家,皇兴三年(469)青州八千九百户。”“自太祖拓跋珪天兴元年(398),至显祖拓跋弘皇兴三年(469)‘徙青州平齐民于京师’,前后七十年间,北魏共向平城移民十四次,计四十余万口,十四万九千余家。以天兴元年的一次徙民最多。”见逯耀东著《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2、193页。
    ①黄宝实著《中国历代行人考》,台北中华书局印行,1969年增订一版,第155-156页。
    ①吕思勉著《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14页。
    ②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85页。
    ③宋叶适著《习学纪言》卷三十三,四库全书本。
    ①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云:“青齐地区完全是地方豪强掌握的世界,而这些地方豪强却不是土著,多半是随慕容德南渡的河北大姓。”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页。
    ①《魏书·崔玄伯传》附《崔徽传》云:“玄伯弟徽,字玄猷。少有文才,与勃海高演俱知名。……乐安王范镇长安,世祖以范年少,而三秦民夷,恃险多变,乃选忠清旧德之士,与范俱镇。”可能即为神四年所征。
    ②《魏书·许彦传》载:“世祖初,被征,以卜筮频验,遂在左右,参与谋议。”应为神四年所征。
    ③这种说法来源于陈寅恪先生,他说:“汉化在胡族中是一种潮流,但在这种潮流中,也有反汉化的逆流。”见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40页。
    ①毛汉光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①《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赦诏》,收于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六六五,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5页。
    ②清赵翼注,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2-303页。
    ①《魏书·邓渊传》载:“其从父弟晖为尚书郎,凶侠好奇,与定陵侯和跋厚善。跋有罪诛,其子弟奔长安,或告晖将送出之。由是太祖疑渊知情,遂赐渊死,既而恨之。”
    ①《魏书·良吏列传》云:“有魏初拓中州,兼并疆域,河南、关右,遗黎未纯,拥节分符,多出丰沛。”吕思勉先生也认为北魏前期所任汉人“实不过职司文笔而已”,“虏之桢干,仍在其种戚之手”,实权仍掌握在鲜卑宗室及代北武人之手。参见吕思勉著《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20-522页。
    ②崔浩的政治理想包括“齐整人伦,分明姓族”以及恢复五等爵制两个方面,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将北魏变成一个由汉人士族掌握的政权,维护汉人士族的利益,并排斥鲜卑贵族。陈寅恪先生即说:“崔浩欲‘齐整人伦’,即郭林宗以人伦取士之意;崔浩欲‘分明姓族’,即看重家族之意。崔浩选士,是想二者并进,既重家世,又重人伦。家世高卑根据官宦,人伦优劣根据儒学。在崔浩心目中,能具备高官及儒学二条件的姓族,是他所理想的第一等门第。他可说是一个欲藉鲜卑统治力,以施行其高官与儒学合一的贵族政治的人。”见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49页。周一良先生在《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一文中说:“崔浩之‘分明姓族’不但要厘定汉人士庶之别,主要还有提高汉人高门的地位,抑制鲜卑人的作用在内。”文收于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③关于崔浩之死的原因学术界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众说纷纭,据刘国石先生《近20年来崔浩之死研究概况》的总结,大致有四种观点:1、“民族隔阂与民族矛盾的结果”,2、“个人树仇太多所致”,3、“拓跋贵族与王之矛盾转化为与崔浩矛盾的结果”,4、“拓跋焘对崔浩态度变化所致”。文载于《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9期。
    ①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文载于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349页。
    ②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页。
    ①曹道衡著《试论北朝文学》一文,收入《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3页。
    ②钱志熙著《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③吴先宁著《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④胡国瑞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艺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46页。
    ⑤周建江著《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①姚振宗著《隋书经籍志考证》,见《师石山房丛书》第五册,民国开明书店1936年排印本,第839页。
    ②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79页。本文所引《北史》皆为此本,不再详注。
    ①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2页。
    ②按:关于玄言诗正式形成的时间,一种观点认为始于东晋,如檀道鸾认为始于东晋的许询、孙绰;刘勰也认为在东晋,即玄谈在“江左称胜”以后;此外,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也认为始于东晋:“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单乎此。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第二种观点即钟嵘认为始于永嘉,以“王武子辈诗”为代表。其实这两种观点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只不过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正如王锺陵先生所指出的:“檀道鸾之说,注目于过江以后的诗同中朝诗的区别,钟嵘之论,侧重于东晋诗与西晋诗之间的沿续关系,都有道理。”王锺陵先生还认为“玄言诗风永嘉中即已兴起”,“不过,这一时期的玄言诗,没有什么成就。过江而后,郭璞为其‘灵变’的代表,许询诗味其名理之极致,玄言诗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并且在‘转相祖述’的过程中产生了‘作者悉体之’的巨大成就。玄言诗风靡一世,终于使东晋一代成为文学史上的玄言诗阶段。”参见王锺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0页。
    ③殷仲文、谢混只是扭转了玄言风气,玄言诗并未终结,如《南齐书·文学传论》所云:“江左风味,盛道家之言,郭璞举其灵变,许询极其名理。仲文玄气,犹不尽除;谢混情新,得名未盛。颜、谢并起,乃各擅奇;休、鲍后出,咸亦标世。”但此后,山水诗开始日渐成熟,由殷仲文、谢混至谢灵运再到谢朓,山水诗终于取代了玄言诗在诗坛的统治地位,因此可以说,殷仲文、谢混拉开了终结玄言诗的序幕。
    ①胡大雷著《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8-299页。
    ②王锺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③《诗品》卷中“晋弘农太守郭璞”曰:“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中原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有些版本的“中原”二字作“永嘉”,曹旭先生认为“作‘永嘉’,与义较胜。”并解释“中原平淡之体”曰:“此指玄言诗。郭璞文采绚丽,情辞慷慨,拔擢于时流,玄言诗平淡之体,为之一变。故曰‘始变’。”参见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250页。
    ④其实北方的玄风自永嘉南渡之后渐已消歇,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尚有残留,但到北魏前期则不见踪影。唐长孺先生对此早有论述:“永嘉乱后流传于洛阳及其周围地区的玄学随着南渡名士播迁江左,北方老庄之学虽未绝迹,但大抵为僧徒所诵习,以备格义连类,及至姚秦僧肇以后,北方玄学几乎绝响,学术风气与南方迥异。”参见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①张金龙先生《从高允<征士颂>看太武帝神四年征士及其意义》一文对此三十五人有过比较全面的研究,从任职部门来说,“有十五人在中央机构任中下级官吏,其中中书省七人、秘书省三人,廷尉、太常寺及司隶府各一人,基本上都从事文秘工作,几乎无权干预政事。”从所获爵位来说,“近一半人没有爵位,有爵者封爵多较低”。文收于张金龙著《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7页。
    ①参见程章灿著《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301页。
    ②《魏书·高闾传》曰:“高允以闾文章富逸,举以自代,遂为显祖所知,数见引接,参论政治。命造《鹿苑颂》、《北伐碑》,显祖善之。”
    ①高允《鹿苑赋》,见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魏高允集》,四库全书本。
    ②参见程章灿著《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页。
    ③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④吴先宁著《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①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3—134页。
    ①顾易生、蒋凡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曰:“他(扬雄)认为儒家的五经是人类一切文化学术之楷模,也是文学的楷模。所谓‘辩’是兼指理论与文学两个方面的造诣而言,……这样,从先秦儒家的片段论述,到扬雄手里就明白构设了明道、征圣、宗经的理论模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
    531页。
    ②范文澜著《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3页。
    ③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①《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9页。
    ②朱自清著《诗言志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0页。《礼记·乐记》与此基本相同,只是在字句方面稍有差异。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2—263页。
    ②詹福瑞著《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5页。
    ③《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2页。
    ①《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襃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见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9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03页。
    ①“诗言志”中本来就具有情的因素,《毛诗大序》一方面强调“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另一方面又认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吟咏情性”,这是情志合一的观点。学者早已指明了这一点,如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著《中国文学理论史》评价说:“虽然给人一种合而未融的感觉,但确实使我们领会到诗应该包括‘志’和‘情’两个方面,即不但要表现诗人的思想,而且要表达诗人的感情,感情对于诗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詹福瑞先生也深刻地指出了《毛诗序》“以情补志”的特点:“《毛诗序》把情引入诗论,以情补志,揭示了诗歌的抒情性质以及诗作用于读者的情感特征,无疑丰富和深化了‘诗言志’的理论内涵。”参见《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
    46页。
    ①朱自清先生说:“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志’已经指‘怀抱’了。”“这种志,这种怀抱,其实是与政教分不开的。”参见《诗言志辨》,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版,第2—3页。
    ②本章将孝文帝迁都洛阳作为北魏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按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太和十八年(494),时值南齐建武二年。在此之前,南朝文学已经走过了元嘉、永明两个辉煌时期,文学的各种艺术特质已被发现,重视文学自身特质的文学思想也一直是主流。
    ①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8—309页。
    ①朱祖延著《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页。
    ①《小序》云:“《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郑玄曰:“山有草木,以自覆盖,成其高大,喻人君有贤臣以自尊显,既得贤者,置之于位,又尊敬以礼乐,乐之则能为国家之本得寿考之福。”这层意思符合其时情境。按《诗经》中题有“南山”二字者,尚有《齐风·南山》与《小雅·节南山》,然据《小序》所云,二者皆为刺诗,前者为“刺襄公也”,后者为“家父刺幽王也”,均不符合孝文帝之意旨。分别参见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版,第419页、第351页、第440页。
    ②朱自清著《诗言志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中·任成王元澄传》载:“萧赜使庾荜来朝,荜见澄音韵遒雅,风仪秀逸,谓主客郎张彝曰:‘往魏任城以武著称,今魏任城乃以文见美也。’”
    ①《世说新语·文学》载:“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见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4页。
    ①汉武帝“柏梁台联句诗”源于《东方朔别传》,《艺文类聚》卷五十六记载为:“汉孝武皇帝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坐。皇帝曰:‘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曰:‘骖驾驷马从梁来’,大司马曰:‘郡国士马羽林才’,丞相曰:‘总领天下诚难治’,大将军曰:‘和抚四夷不易哉’,御史大夫曰:‘刀笔之吏臣执之’,太常曰:‘撞钟击鼓声中诗’,宗正曰:‘宗室广大日益滋’,卫尉曰:‘周卫交戟禁不时’,光禄勋曰:‘总领从官柏梁台’,廷尉曰:‘平理请谳决嫌疑’,太仆曰:‘循饰舆马待驾来’,大鸿胪曰:‘郡国吏功差次之’,少府曰:‘乘舆御物主治之’,大司农曰:‘陈粟万硕杨以箕’,执金吾曰:‘徼道宫下随讨治’,左冯翊曰:‘三辅盗贼天下尤’,右扶风曰:‘盗阻南山为民灾’,京兆尹曰:‘外家公主不可治’,詹事曰:‘椒房率更领其财’,典属国曰:‘蛮夷朝贺常会期’,大匠曰:‘柱枅薄栌相枝持’,太官令曰:‘枇杷橘栗桃李梅’,上林令曰:‘走狗逐兔张罝罘’,郭舍人曰:‘齧妃女唇甘如饴’,东方朔曰:‘迫窘诘屈几穷哉’。”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1003—1004页。顾炎武认为此诗出自后世伪托,逯钦立辩证曰:“顾炎武《日知录》据“史”、“汉”纪传年表,辨此诗年代官人皆相牴牾,因定为后世依托。然考《汉书·武帝纪》,於建元六年即出大司农一官名,与此牴牾相同。吾人如信班书,不得独疑此诗。且此诗出东方朔别传,此别传即班书朔传所本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7页。清人沈德潜曰:“此七言古权舆,亦后人联句之祖也。”《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1页。
    ②《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元丕传》载:“及高祖还代,丕请作歌,诏许之。歌讫,高祖曰:‘公倾朕还车,故亲歌述志。今经构既有次第,故暂还旧京,愿后时亦同兹适。’”
    ①参见江中柱先生博士学位论文《北朝文人心态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第83页。
    ①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55—256页。
    ②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56页。
    ③陈爽著《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①曹丕《与吴质书》,《文选》卷四十二。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91页。
    ①徐宝余总结出南北朝时期文化交流的形式有七个方面,即:“书籍的流通”、“使者的往来”、“僧道的播迁”、“人员的降附”、“户口的流动”、“边境互市与南北馈遗”,见徐宝余著《庾信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徐著的总结比较全面,本文拟“北来南士”、“使臣交互”、“乐府采集”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②即《上宋前废帝表请葬竟陵王诞》、《乞停更与宋主书表》、《求边戍启》,见《全后魏文》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682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胡三省注语。见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079页。
    ①关于这一点,陈寅恪先生早已指出:“魏孝文帝之欲用夏变夷久矣,在王肃北奔之前亦已有所兴革。然当日北朝除其所保存魏晋残余之文物外,尚有文成帝略取青齐时所俘南朝人士如崔光、刘芳、蒋少游等及宋氏逋臣如刘昶之伦,可以略窥自典午南迁以后江左文物制度。然究属依稀恍忽,皆从间接得来,仍无居直接中心及知南朝最近发展之人物与资料可以依据,此《北史·王肃传》所谓‘孝文虽釐革制度,变更风俗,其间朴略,未能淳’者是也。魏孝文帝所以优礼王肃固别有政治上之策略,但肃之供给孝文帝当日所渴盼之需求,要为其最大原因。夫肃在当日南朝虽为膏腴士族,但肃之学,不独与江左同时伦辈相较,断非江左第一流,且亦出北朝当日青齐俘虏之下(见《魏书》五五及《北史》四二《刘芳传》),而卒能将南朝前期发展至文物制度转轮于北朝以开太和时代之新文化,为后来隋唐制度不祧之远祖者,盖别有其故也。……王俭以熟练自晋以来江东至朝章国故,著名当时。其《丧服记》本为少时所撰,久已流行于世,故掌故学乃南朝一时风尚也。仲宝卒年为永明七年(见《南齐书》、《南史》俭本传),王肃北奔之岁为北魏太和十七年,即南齐永明十一年,在俭卒以后,是肃必经受其宗贤之流风遗著所熏习,虽能抱持南朝之利器,遇北主之新知,殆由于此与?”参见陈寅恪著《隋唐政治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14页。
    ①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4—125页。
    ②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1页。
    ③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卷十四“南北朝通好以使命为重”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
    297页。
    ④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卷十四“南北朝通好以使命为重”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
    294页。
    ①颜延之《应诏燕曲水作诗》作于元嘉十一年(434),时值太武帝延和三年,距太和十七年(493)已有六十年。颜延之卒于孝建三年(456),时值文成帝太安二年。颜延之为元嘉文学著名人物,其《应诏燕曲水作诗》及其他作品流传于北朝应该是很有可能的。
    ①《魏书·宋弁传》载:(宋弁)“迁中书侍郎,兼员外常侍,使于萧赜。赜司徒萧子良、秘书丞王融等皆称美之,以为志气謇谔不逮李彪,而体韵和雅、举止闲邃过之。”
    ②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四十五,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54页。
    ①参见朱祖延著《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27页。
    ②参见朱祖延著《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3—204页。
    ③《史记》、《汉书》均不见有董仲舒诣临江王的记载,恐“临江”乃“胶西”之误。
    ①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44页。本文所引《周书》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①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
    ②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4页。
    ③《魏书·文成五王传·安丰王猛传》附《元延明传》载:“延昌初,岁大饥,延明乃减家财,以拯宾客数十人,并赡其家。”
    ①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55—156页。
    ②《北史·王宪传》附《王昕传》载:“昕少时,与河间邢卲俱为元罗宾友。”
    ①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53页。
    ①《魏书·郑羲传》附《郑道昭传》载:其于宣武朝,“出为平东将军、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将军如故。”郑道昭之子郑述祖《重登云峰山记》文中曰:“大齐河清三年五月廿四日,使持节都督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光州刺史郑述祖字恭文,即魏镇北将军、秘书监,青、相、光三州刺史文恭公荣阳道昭之子,魏大鸿胪卿、北豫州刺史、司空□公严祖之第三弟。先君之临此州也,公与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北豫州顺祖同至此镇。”见严可均辑校《全北齐文》卷七,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864页。可知云峰山在光州境内,郑道昭“登云峰山”诸诗作于其光州刺史任上。
    ②曹道衡先生在《再论北朝诗赋》一文中就认为:郑道昭的有些诗句,“不但古奥,且有鲍照那种险仄的意味。”文载于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307页。
    ①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6页。
    ②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八十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40页。本文所引《乐府诗集》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③关于此诗的本事,《梁书》、《南史》均有记载。《梁书·王神念传》附《杨华传》云:“杨华,武都仇池人也。父大眼,为魏名将。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辞甚悽惋焉。”《南史·王神念传》附《杨华传》载:“华本名白花,武都仇池人。父大眼为魏名将。华少有勇力,容貌瑰伟,魏胡太后逼幸之。华惧祸,及大眼死,拥部曲,载父尸,改名华,来降。胡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
    ①沈德潜著《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340页。
    ②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7页。
    ③沈德潜著《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340页。
    ④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7页。
    ①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四曰:“夫观者,智士之先鉴,能人之善察。究傥来之祸福,详动静之吉凶。得见机前,因之造适。深祈卫定,功务全生。自始之末,行无遗累。理不违此,故谓之真观。”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53页。
    ②此二诗均有两个版本,一为《梁书》本传所载,二为《艺文类聚》卷三十所引,《文苑英华》卷三三四、《诗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魏诗》卷二皆从《艺文类聚》,然两个版本差异极大。曹道衡先生对此辨析曰:“(《梁书》)与《艺文类聚》等书所载出入很大。……这种情况除乐府诗以外是比较少见的。《梁书》在记录这两首诗时说明是‘大略曰’,疑为据当时口头流传而加记录,而《艺文类聚》成于唐初,所据或是北方的书面材料。又,《洛阳伽蓝记》卷二:‘龙华寺’条记,萧综造《听钟歌》三首传于世,今《梁书》所录正是三首。疑是其他二首已佚,《梁书》作者把一诗分而为三,以凑成三首之数。”参见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2页。曹先生的见解精到,今从之,本文取逯钦立本。
    ①参见曹道衡著《再论北朝诗赋》,文收于《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页。
    ①《魏书·李平传》载:“平劝课农桑,修饰太学,简试通儒以充博士,选五郡聪敏者以教之,图孔子及七十二子于堂,亲为立赞。前来台使颇好侵取,平乃画‘履虎尾’、‘践薄冰’于客馆,注颂其下,以示诫焉。”
    ①参见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著《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卢盛江先生也说:“约特总而谱之,或小有更定耳。而谓自约创始者,亦流俗人之见。”见[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91页。
    ②唐封演著、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页。
    ③文收于逯钦立著《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7页。
    ①见[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85—286页。
    ①[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3页。
    ②[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4页。
    ③参见刘跃进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0页。
    ①沈德潜著《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38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2页。
    ①参见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
    ①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29—330页。本文所引《北齐书》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①参见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81页。
    ①《魏书》本传曰:“(阳固)作《刺谗疾嬖幸诗》二首”,《北史》同,可知一为《刺馋诗》,一为《疾嬖幸诗》。逯钦立辑校《北魏诗》卷一题作《刺馋诗》与《疾幸诗》,题目稍有不同。
    ①参见曹道衡著《再论北朝诗赋》,文收于《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306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38—4039页。
    ②《魏书·李平传》附《李谐传》载:“元颢入洛,以为给事黄门侍郎。颢败,除名,乃为《述身赋》曰……”。
    ①此语源于宋玉《九辩》,原作“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王逸注云“心常愤懑,意未服也。”见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3页。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一文中始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意为“谓文章之作,本因作者心有所感,郁积于中,不能自已,乃泄于外而发为文辞。其间有不得不然者也。……作者之感触,又系于其所遭遇。遭遇则既与时代、国家的兴亡盛衰有关,又与其个人运命有关。”参见王运熙、杨明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12页。罗宗强先生认为“不平则鸣”主要是“鸣其不幸、鸣其不平”,参见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8页。
    ②此语源出班固《汉书·艺文志》,本用作对两汉乐府诗的“评论”,其实这种文学思想乃自《诗经》以来反映现实的传统的总结。
    ③通过程章灿先生的研究,我们发现南朝赋虽也有一些“对现实作真实而真诚的表现”的作品,然主流却是具有“唯美化艺术追求”的作品,即“以细腻雕琢的文笔表现花香月影、觥筹交错等贵族生活场景为主的作品,基本上是以软性和暖调为特征的,这是南朝赋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类作品。”参见程章灿著《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页。
    ①参见田余庆著《<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①参见肖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71页。
    ②“北朝乐府诗歌”这一概念,有些学者又称之为“北朝乐府民歌”。其实,这些概念严格说来皆不甚科学和全面,曹道衡先生分析道:“这些产生于北方的作品,有些显然还是十六国时期之作,从时间上说,和一般所理解的‘南北朝’概念不完全相同。其次,这些诗歌虽然产生于北方,但未必都曾被北朝的乐官所采录而谱曲歌唱。而像‘梁鼓角横吹曲’,流传到南朝后多少已曾经过南方乐官加工润饰,有些作品常有南方歌曲的色彩。再次,这些作品中,如‘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高阳王乐人歌》为高阳王元雍的乐人所作,‘杂曲歌辞’中的《杨白华》则为北魏胡太后作,‘杂歌谣辞’中的《咸阳王歌》为北魏咸阳王元禧的宫人所作,都不是民歌。”参见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1—422页。因这些诗歌毕竟曾收录于乐府机构之中(北朝或南朝),故本文称之为“北朝乐府诗歌”。
    ③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62页。
    ①郭绍虞笺释《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3页。
    ①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8页。
    ②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78页。
    ①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8页。
    ②参见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9页。
    ①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78—479页。
    ②肖涤非先生认为《陇头流水歌辞》或参有汉古词,“按魏晋所用汉《横吹曲》有《陇头》,此歌或亦参用汉古词,非尽作于北朝。”《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76页。曹道衡先生也认为包括此二歌在内的《梁鼓角横吹曲》的曲辞有些是承袭《汉横吹曲》的。参见其《关于北朝乐府民歌》一文,文收于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3页。这种现象在乐府诗歌中比较常见,虽然如此,其中毕竟也或有作于北朝的部分,用来作为北朝乐府诗歌的例证也许大致不差。
    ①参见肖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78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435页。
    ②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39—440页。
    ①清沈德潜选《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40页。
    ②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38—339页。
    ①张仁青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第794页。
    ①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1—95页。
    ①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6页。
    ②清沈德潜选《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39页。
    ①“性情渐隐,声色大开”沈德潜对刘宋诗坛的论述,《说诗晬语》卷上曰:“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移来概括东魏、北齐文学思想的特征,也极为合适。见叶燮著、霍松林校注,薛雪著、杜维沫校注,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3页。
    ①参见曹道衡著《论北齐诗歌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
    ①参见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41页。
    ①《北齐书·文苑传序》基本同于《北史》,然有一些字句方面的差异,如“崔德立”作“崔德”,后面少“太傅行参军崔儦”七字。“张彫”作“张雕”,“杨训”作“王训”,“元行恭”作“高行恭”。
    ②武平三年(572)立,承光元年(577)齐亡,文林馆亦随之解体。
    ①《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传》曰:“崔季舒等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联署。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其名,方得免祸。”《观我生赋》自注云:“故侍中崔季舒等六人以谏诛,之推迩日临祸。”
    ②缪钺先生《颜之推年谱》曰:“按崔季舒等之得祸,由于鲜卑之嫉汉人,武人之嫉文士。自祖珽为相,立文林馆,招文士数十人待诏修书,以培养汉族士大夫之势力。……鲜卑贵族及武人皆不悦,故先谋出珽,而后借机害季舒等。”参见缪钺著《读史存稿》,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20—221页。
    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传》载其《观我生赋》自注有曰:“齐武平中,署文林馆待诏者仆射阳休之、祖孝征以下三十余人,之推专掌,其撰《修文殿御览》、《续文章流别》等皆诣进贤门奏之。”
    ④《隋书·李德林传》载:“齐主留情文雅,召入文林馆。又令与黄门侍郎颜之推二人同判文林馆事。”
    ①按:实为67人,萧退应未入文林馆。《北史·萧退传》、《北齐书·萧退传》均未明言其是否曾入文林馆,仅曰:“齐天保中,位金紫光禄大夫,卒。”按天保(550—559)中距武平三年(572)文林馆建立尚有近
    20年,则萧退当卒于文林馆设立之前。
    ②宋燕鹏、高楠,《论北齐文士的地理分布—以“待诏文林馆”籍贯为考察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10月。
    ①《北史·李谐传》曰:“谐为人短小,六指,因瘿而举颐,因跛而缓步,因謇而徐言,人言李谐善用三短。”
    ①黄宝实先生《中国历代行人考》曰:“南北行人之选,既重门第,兼尚风华,浸暇遂为甲族事业,寒素之士,罕得与焉。要而言之,清河博陵之崔,太原之王,范阳之卢,赵郡之李,荥阳之郑,杜陵之杜,北地之望也。有一人六次甚至八次奉使者(赵郡李彪六聘齐,京兆杜杲八聘陈),有一姓仍世衔使命者。(河西宋愔,宋弁祖孙也;广平游雅,游明根从祖兄弟也;一门四使,则荥阳郑羲、郑伯猷、郑诩、郑译,清河崔子侃、崔赡(应为瞻)、崔儦、(博陵)崔子枢;一门五使,则范阳卢玄、卢度世、卢昶、卢元明、卢恺;一门六使,则河间邢颖、邢祐、邢产、邢峦、邢昕、邢亢;而赵郡李奖、李谐、李浑、李绘、李纬、李湛、李骞、李少道、李騊駼、李同轨、李翥、李孝贞,凡十有二使,李顺以尚书使沮渠不与焉。)……至若南朝使人,亦莫不才为类出,地擅时望,如刘缵(再使)、王锡、张畅、张融父子、萧琛(再使)、裴昭明(三使)、颜幼明,以及徐陵(再使)、范云、庾信(再使)之俦,皆见重江左,倾动邻邦,亦庶乎职业外交家矣。……故‘妙简行人’一语,南北纪传,并不绝书,盖欲争胜樽俎,免兴兵戎,于是逞辩斗舌,遂成南北行人之特殊格调。”台湾中华书局印行,1969年增订一版,第199页。
    ①唐刘餗撰、陈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页。
    ②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8—109页。
    ①关于王昕、魏收聘梁的时间,《北史·魏本纪》系于兴和元年(539),曰:“秋八月壬辰,遣兼散骑常侍王元景聘于梁。”《北史·王昕传》则系于元象元年(538),曰:“元象元年,兼散骑常侍,聘梁,魏收为副,并为朝廷所重。”黄宝实先生《中国历代行人考》认为此事当在兴和元年,其曰:“是年(元象元年)使人为郑伯猷,当以本纪为是。”台湾中华书局印行,1969年增订一版,第168页。
    ②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2页。
    ①《北史·崔光传》附《崔劼传》曰:“兴和三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梁”。《北史·李顺传》附《李骞传》曰:“博涉经史,文藻富赡。位散骑常侍、殷州大中正、尚书左丞。以本官兼散骑常侍使梁。”
    ②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2页。
    ③如武定六年,庾信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传。”(《北史·庾信传》)《何逊集》于北魏后期传入洛阳,恐也是南北使臣之功,《北齐书·元文遥传》载:“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河间邢卲试命文遥,‘诵之几遍可得?’文遥一览便诵,时年十馀岁。”
    ①《南史·庾易传》附《庾肩吾传》曰:“齐永明中,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
    ②刘跃进先生《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一书中引赵昌平先生《“文章且须放荡辨”》一文的观点曰:“‘放荡,并不是指淫佚浮荡,而是指不主故常,不拘成法。’”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6页。赵文载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九辑。曹道衡先生也认为,所谓“放荡”,“当然不是指行为放纵,而是说不能有所拘泥,而要有足够的自由和独创。”参见曹道衡著《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0页。詹福瑞先生也认为:“举凡思想无所顾忌,性格倜傥不群,行为不拘礼法,都可以用‘放荡’来形容。萧纲所说的‘放荡’也就是这个意思,指的是诗人从事创作时所要有的摆脱拘忌、不受任何束缚、放任肆意的态度。参见詹福瑞著《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3页。”
    ①参见曹道衡著《论北齐诗歌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
    ②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95页。
    ③此为王安石《钟山即事》里的诗句,宋李壁注曰:“公尝语山谷云:‘古称‘鸟鸣山更幽’,我谓不若‘不鸣山更幽。’’故今诗如此。”见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李之亮补笺《王荆公诗注补笺》,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846页。按,王安石对王籍此二句诗的动静结合之法是相当了解的,惠洪《冷斋夜话》卷五载:“荆公曰:前辈诗云‘风静花犹落’,静中见动意;‘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态。”(宋惠洪、朱弁、吴沆撰,陈新点校《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環溪诗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页。)王安石“一鸟不鸣山更幽”反王籍诗原意而用之,或是宋人求新求变的做法,然“一鸟不鸣山更幽”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恰好可作为北齐本土作家思维方式的极好注解。
    ①《北史·杨播传》曰:“一家之内,男女百口,緦服同爨,庭无间言。魏世以来,唯有卢阳乌兄弟及播昆季,当世莫逮焉。”史臣曰:“杨播兄弟俱以忠毅谦谨,荷内外之任;公卿牧守,荣赫累朝,所谓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而言色恂恂,出于诚至;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汉之陈纪,门法所不过焉。后魏以来,一门而已。”
    ②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4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04页。
    ①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7页。
    ①按:此诗作者有争议,题为韦道逊所作,逯钦立云:“《诗纪》云。观题似韦道逊所作,文苑英华作邢卲,姑列于此。”姑从之。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齐诗》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65页。
    ①《南史·刘峻传》曰:“及峻《类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隋书·经籍志》曰:“《华林遍略》六百二十卷(梁绥安令徐僧权等撰)”,《新唐书·艺文志》曰:“徐勉《华林遍略》六百卷”。
    ②南齐永明年间,王俭酷爱隶事,《南史·陆澄传》:“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南史·王谌传》附《王摛传》载:“(王)俭尝使宾客隶事多者赏之,事皆穷,唯庐江何宪为胜,乃赏以五花簟、白围扇。坐簟执扇,容气甚自得。摛后至,俭以所隶示之,曰:‘卿能夺之乎?’摛操笔便成,文章既奥,辞亦华美,举坐击赏。摛乃命左右抽宪簟,手自掣取扇,登车而去。俭笑曰:‘所谓大力者负之而趋。’”梁武帝也曾召集文士策经史事,《南史·刘峻传》载:“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赉。曾策锦被事,咸言已罄,帝试呼问峻,峻时贫悴冗散,忽请纸笔,疏十余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至于南朝诗歌创作中用典的风行程度已不待言。
    ①《音谱决疑》,史籍所载名称并不一致,据卢盛江先生的统计,主要有:“《北史·李公绪传》附《李概传》称李概撰《音谱》行于世。《隋书·经籍志》:‘《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李概撰’,‘《音谱决疑》二卷,李概撰’。《颜氏家训·音辞》:‘李季节著《音韵决疑》,时有错失。’……”卢盛江先生认为:“李概之书有《音谱决疑》及《修续》两种,《修续》一种或误作《音韵决疑》,故有《隋志》及《颜氏家训》之误。或者《隋志》及《颜氏家训》著录之《音韵决疑》为李概著音韵著作之另一种。”参见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7—328页。
    ①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6—317页。
    ②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180页。
    ③尽管二书都遭到了颜之推的批评,《颜氏家训·音辞》曰:“李季节著《音韵决疑》,时有错失。阳休之造《切韵》,殊为疏野。”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30页。颜之推精于音韵小学,其对二书的指责当属事实。然从刘善经对《韵略》“制作之士咸取则焉,后生晚学,所赖多矣”的评价,以及对李概“钟、蔡以还,斯人而已”的推崇来看,二书在当时文坛所起的指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④《北齐书·徐之才传》,中华书局本校勘记引张元济语,曰:“按体语即反切隐语,见封演《闻见记》(卷二)。”见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50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99页。
    ②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88页。
    ③罗宗强先生说:“所谓三易,也就是明白流畅。”见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7页。
    ①钟嵘对任昉诗歌用典过多也有所批评,《诗品》卷中曰:“昉既博物,动辄用事,所以诗不得奇。少年士子,效其如此,弊矣。”《诗品序》也说:“近任昉、王元长等,词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浸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181页、316页。
    ②参见曹道衡著《论任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文,文收于《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③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45页。
    ④《北史·魏收传》与此同。然此段记载恐有衍文,意有不通之处。《北齐书·魏收传》中华书局本“校勘记”曰:“按如此传,则是章表碑志之外,连作赋也同儿戏,和上文‘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之语矛盾。疑《御览》是,这里衍‘外更’二字。”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98—499页。
    ①程章灿先生《先唐赋辑补》辑录《聘游赋》残存之一句为“珍是淫器,无射高县(悬)”见程章灿著《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①周一良先生《魏收之史学》一文曰:“以上前人论收书失实之诬也。更取它纪传与《北史》相较,则《北史》事实论赞大抵全取《魏书》,惟略有删削,极少改易增添。固是延寿年代稍晚,文献难征,然《南史》与宋齐诸书颇有出入,苟收书芜秽太甚,延寿必大有改易。乃《北史》删《魏书》者十之一,袭《魏书》者十之九,于以知魏收之书详略得当,近于实录,而《北史》之删削翻有过简,致令史事不明者焉。”文收于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9页。
    ②按《北齐书·邢卲传》及《北史·邢峦传》附《邢卲传》的记载,此为其养子邢恕卒时情事,与史实不合,卒者当为邢大宝。《北齐书·邢卲传》中华书局本,校勘记曰:“张森楷云:‘按《北史·邢臧传》(卷四三)言子恕仕隋,卒于沂州长史,则卲不得见其卒也。’按本书卷四九《马嗣明传》(补)叙他为邢卲子大宝诊脉,预知其不出一年便死,果‘未期而卒’,事在高洋时。知死者是卲子大宝,而非其侄恕。‘及卒’
    ①参见曹道衡著《再论北朝诗赋》一文,文收于《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
    308页。
    ①《颜氏家训》成书于隋代,许多学者都有所考证,王利器先生认为:“此书盖成于隋文帝平陈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其当六世纪之末期乎。”(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页)之所以把颜之推的文学思想置于本章加以论述,主要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本书的成书过程可能为断续写成,如曹道衡先生曰:“此书从写作到定稿,经过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偶有所感即随手记下,即或一篇之中的文字也未必作于一时。”(见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9页)因而,虽成书于隋代,但亦有作于北齐的部分,表露了颜之推在北齐时的文学思想;第二,主要体现颜之推文学思想的《文章》篇也代表了北朝时人的观点,如王运熙先生所曰:“《颜氏家训》成书于隋灭陈之后。但颜氏主要活动在南北朝时期,《文章》篇所论主要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家作品,反映了当时人的文学观点;又因颜氏二十余岁后即生活于北方,故习惯上都将他作为北朝文学批评家加以叙述。”(王运熙、杨明著《中古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
    584页)而颜之推在北齐生活的时间最久,故将其视为北齐文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10页。
    ③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37页。
    ①语出《雕虫论》,见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七百四十二,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873页。
    ①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8页。
    ②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事类第三十八》曰:“夫以言传意,自古殆已有不能吻合之患,是故譬喻众而假借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①王运熙、杨明著《中古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曰:“大约古人所作,其长处主要在于能给读者以生气勃勃、个性鲜明、才气纵横之感,即具有‘气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94页
    ②参见张仁青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版,第801页。
    ①王运熙、杨明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曰:“六朝人诗文中运用地名,确实经常不拘于实际距离和方位。有时可视为夸张手法,诗人兴到神会,信手拈来。同时,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其字面上的对偶,意欲增加语言色彩之美,如‘大宛’、‘小月’、‘黄龙’、‘白马’之类,其例不胜枚举。特别是一些拟乐府诗作,所写本非诗人身经日历之事,更常常出现此种情况。在唐代诗文中这种情形仍然不少,《文镜秘府论·地卷·九意》集录种种俪语,以供初学写作者之用,其中即有‘龙城马倦,雁塞人疲’、‘龙城风少,马邑寒多’之类。同卷《北卷·帝德录》(隋人所作)分类列举许多词语,有如类书,其中‘叙远方归向’分东南西北列举地名用语,如积石、流沙、紫塞、玄阙之类,也是供初学写作者用的,都不过是将地名用作辞藻而已,并不拘泥于是否合乎实际地理,可以视为颜之推所说那种情况的一种概括的反映。颜氏对此种情形不满,也表现了一种学者的文学批评眼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88—589页。
    ①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引刘盼遂语。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7页。白居易此言乃其《与元九书》一文中语,见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
    966页。
    ①据《周书·柳庆传》,柳庆卒于天和元年(566),“时年五十”,则其出身于516年,即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此时柳僧习早已入魏。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野,如野人也,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邢昺疏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言文华、质朴相半彬彬然,然后可为君子也。”见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79页。
    ②王运熙先生即认为文质乃针对语言风格的范畴,与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有所不同,其曰:“我国魏晋到唐代文论中谈到文与质的时候,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仔细辨别;但一般都是指语言风格的华美和质朴,而不是指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语言风格当然与内容有密切的关联。在文学史上,提倡质朴的语言风
    ①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4页。
    ①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2页。
    ②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页。
    ③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7页。
    ①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01页。
    ①钱钟书著《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48页。
    ②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928页。
    ①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4页。倪璠注释《滕王逌原序》亦曰:“按此及《北史》皆云文集二十卷,惟《隋书·经籍志》称二十一卷。集中诗赋,多杂梁时旧作,疑是平陈后所得增多一卷。且今所遗留,亦非滕王故本。大抵建业之文,犹有存者,而江陵军火,无遗一字矣。”(同书卷前,第66页)
    ②倪璠在注释庾集的过程中也兼及作品的考辨,现今学界在此基础上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不少精审严谨的文章,如刘文忠《庾信前期作品考辨》(《文史》第27辑,中华书局1986年)、鲁同群《庾信入北仕历及其主要作品的写作年代》(《文史》第19辑,中华书局1983年)、牛贵琥《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与作品的考察》(《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等。一些庾信研究的专著也涉及到了此一问题,主要有林怡《庾信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鲁同群《庾信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徐宝余《庾信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等。
    ①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12页。
    ①《王褒集》,《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一百十三,四库全书本。本文所引王褒作品皆为此本,不再注明。
    ②语出《关于北朝乐府民歌》一文,见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9页。
    ①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注释庾集题辞》,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②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注释庾集题辞》,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页。
    ③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98页。
    ④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99页。
    ①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90页。
    ②清沈德潜著《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49页。
    ③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02页。
    ①清沈德潜著《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45页。
    ②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83页。
    ①《庾开府集题辞》,见明张溥著、孟殷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5页。
    ②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76页。
    ③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4页。
    ④明杨慎著《升庵诗话》卷九,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5页。
    ⑤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75—1276页。
    ①明杨慎著《升庵诗话》卷九,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5页。
    ①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11页。
    ②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82页。
    ③《王司空集题辞》,见明张溥著、孟殷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9页。
    ①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页。
    ②参见曹道衡著《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1页。
    ①宇文逌《庾信集序》,见严可均辑校《全后周文》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02页。
    ②清许梿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絜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页。
    ①参见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页。
    ①陈寅恪先生也说:“隋代上自宫廷,下至民众,实际上最流行之音乐,即此龟兹乐是也。考龟兹乐多出自北齐,如曹妙达者,固是齐人。”参见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1页。
    ①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页。
    ①《隋书·音乐志下》曰:“《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来旧曲。乐器形制,并歌章古辞,与魏三祖所作者,皆被于史籍。属晋朝迁播,夷羯窃据,其音分散。苻永固平张氏,始于凉州得之。宋武平关中,因而入南,不复存于内地。及平陈后获之。高祖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昔因永嘉,流于江外,我受天明命,今复会同。虽赏逐时迁,而古致犹在。可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新定律吕,更造乐器。’”
    ①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①杨金梅《隋代诗人地位之升沉及其对诗歌的影响》,《文学遗产》2011年第6期。
    ②参见朱东润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③参见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页。
    ①张毅著《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序》第4页。
    ①张玉璞《论南北文化交融背景下的隋炀帝诗歌》,《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①语出《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隋炀帝集》,见明张溥著、孟殷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73页。
    ②明张溥著、孟殷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73页。
    ③清沈德潜著《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54页。
    ④语出《南北学派不同论》一文,参见刘师培著《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62页。
    ⑤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0页。
    ①杜晓勤先生曰:“其实,在南北朝中后期存在着三大地域文化体系,也即江左文化、山东文化和关陇文化,而且受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三地之诗歌风格和审美趣尚也不相同,各具特色。……三地诗歌所吟咏之题材也各有侧重,如江左诗歌多表现‘吏隐合一’的闲雅情调,大凡山水诗、艳情诗、宴饮诗、咏物诗、游戏诗都无不是他们为政之暇以文学游处、风流相尚之产物。山东诗歌则多渗透着功名意识和济世热情,述怀言志诗、刺世讽谏诗甚至伦理说教诗,都是他们深厚的儒学功底、强烈的干进心理的反映。关陇人士所写之诗则多与边塞征战有关,如征战诗、侠客诗、思妇诗等。”参见杜晓勤著《地域文化的整合和盛唐诗歌的艺术精神》一文,文载于《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杜先生虽然关于三地诗歌题材的区分略嫌笼统,然其指出三大文化体系的存在则是非常精确的。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10—2711页。
    ②文帝虽也曾任南士以礼乐之事,然总领者却为关中士人,如开皇九年(589),姚察、许善心、虞世基等“议定作乐”,仁寿元年(601),柳、许善心、虞世基、蔡徵等又参与“创制雅乐歌辞”,而这两次活动皆由牛弘负责。仁寿二年,许善心、虞世基等参与修定五礼,掌管者亦是杨素、苏威和牛弘。
    ①杨金梅著《隋代诗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0页。
    ②《隋书·儒林传·马光传》载:“开皇初,高祖征山东义学之士,光与张仲让、孔笼、窦士荣、张黑奴、刘祖仁等俱至,并授太学博士,时人号为六儒。然皆鄙野,无仪范,朝廷不之贵也。”可见,歧视山东士人也是关中本位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①《隋书·儒林传·刘绰传》载:刘绰与杨素、牛弘等人“共论古今滞义前贤所不通者”时,“晋王文学崔赜”也参与其中,则崔赜曾被杨广引为文学之士。
    ①王永平先生指出:“杨素在大业元年荣任隋朝唯一的尚书令,朝中文武多出自其门下,家族势力也得以极度发展,已成为关陇集团新的总代表,对皇权似乎已构成了威胁。炀帝于是‘外示殊礼,内情甚薄’,此后在镇压杨玄感之乱中,对杨素家族及其相关的关陇势力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参见王永平著《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一文,文载于《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①《旧唐书·音乐志》曰:“《泛龙舟》,隋炀帝江都宫作。”《隋书·音乐志下》“(炀帝)大制艳篇,辞极淫绮。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创《万岁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斗百草》、《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及《十二时》等曲,掩抑摧藏,哀音断绝。”而今存《泛龙舟》一诗,却并无“淫绮”之辞,而与民歌情调相近。则炀帝所作《泛龙舟》,或不止此一首,这也可证炀帝乐府诗情调多样。
    ②《旧唐书·音乐志》曰:“《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③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13页。
    ④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16页。
    ①《史记·留侯世家》曰:“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②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16页。
    ③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14页。
    ④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16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6页。
    ①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455页。
    ②叶燮著、霍松林校注,薛雪著、杜维沫校注,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5页。
    ③语出《南北学派不同论》一文,参见刘师培著《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62页。
    ①明陆时雍著《诗镜总论》,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10页。
    ①见杜晓勤著《试论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的作用》一文,文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②《隋书·沈光传》曰:“父君道,仕陈吏部侍郎,陈灭,家于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
    ③逯钦立《隋诗》所录江南作家及作品尚有:虞世南5首,孔德绍10首,刘斌4首,蔡允恭1首。然这些人历隋入唐,一般被看作唐人,其作品在《全唐诗》中亦有辑录,如虞世南入《全唐诗》卷36,孔德绍、刘斌入《全唐诗》卷733,蔡允恭入《全唐诗》卷38。故诸人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①关于这个问题,已有学者指出,王锺陵先生说:“杨广所列评诗的三条标准:词清体润、意密理新二条,为南诗之特色;至气高致远,则北土更其擅长。”参见王锺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6—587页。杜晓勤先生也认为“气高致远”、“词清体润”、“意密理新”三者“非原先的南朝诗人或北朝诗人所独擅”,见杜晓勤著《试论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文载《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①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36页。
    ②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36页。
    ③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3页。
    ④衡阳王乃陈文帝子陈伯信,可知此诗作于陈亡之前。
    ①据逯钦立《隋诗》,隋代江南作家奉和、应诏(应制、应教、应令)类作品的数量为:王胄2首(存诗
    20首),虞世基4首(存诗18首),诸葛颖5首(存诗6首),柳3首(存诗5首),许善心3首(存诗4首),庾自直1首(存诗1首),徐仪1首(存诗1首),沈君道1首(存诗1首)。可见,除王胄和虞世基外,其余作家所作皆以此类作品为主。
    ①卢思道生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西魏文帝大统元年),此年温子昇四十一岁、邢卲四十岁、魏收三十岁、阳休之二十七岁、袁聿修二十五岁、王晞二十五岁(参见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6页)。卢思道小李德林五岁,长薛道衡六岁,李孝贞“生年在东魏初”
    (曹道衡、刘跃进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61页),当与卢思道大致同时,孙万寿则“生于北齐文宣帝天保九年左右”(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55页),天保九年即558年,晚于卢思道24年。可知,卢思道、薛道衡、李德林、李孝贞、孙万寿乃北齐文坛上的后起之秀,他们登上文坛之时,前一辈的作家如温子昇、邢卲、魏收等或已去世,或已进入创作的晚期。
    ①“洞房明月下”句来源于司马相如《长门赋》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空庭绿草深”句来源于班婕妤《自悼赋》之“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复闻隔湘水,犹言限桂林”句来源于张衡《四愁诗》之“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①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②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22页。
    ③语出《南北学派不同论》一文,参见刘师培著《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61页。
    ①曹道衡先生曰:“荡子远行,思妇悲叹,《玉台新咏》中不少作品都有类似的。此诗所写的思妇形象则更近于萧绎的《荡妇秋思赋》和庾信的《荡子赋》。”参见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66—467页。
    ②清沈德潜著《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59页。按:“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乃西晋张协《杂诗十首》“其一”中诗句,“伊威在室,蟏蛸在户”则出自《诗经·豳风·东山》。
    ③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26页。
    ④曹道衡先生说:“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二句,“命意上承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字面则用梁戴暠‘今上关山望,长安树如荠’(《度关山》),由此下开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秋登万山寄张五》)。”并指出,《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重酬杨仆射山亭诗》等诗,在风格上“已与唐代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的某些作品颇为接近。”参见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67—468页。
    ⑤唐刘餗撰、陈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①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34页。
    ②《隋书·辛德源传》曰:“德源素与武阳太守卢思道友善,时相往来。魏州刺史崔彦武奏德源潜为交结,恐其有奸计。由是谪令从军讨南宁,岁余而还。”
    ③王勃《别薛华》末二句曰:“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基本上完全袭用此诗。李白《送友人》有云:“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也从此处化出。王夫之曰:“‘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遂为太白首路。其高下正在神韵间耳。”见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331页。
    ④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⑤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
    ①明王世贞著《艺苑卮言》,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0页。
    ②清吴乔《围炉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8页。
    ③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①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
    ②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20页。
    ③沈德潜著《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56页。
    ①语出《南北学派不同论》一文,参见刘师培著《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62页。
    ②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0页。
    ①清刘熙载撰《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7页。
    ②叶燮著、霍松林校注,薛雪著、杜维沫校注,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5页。
    ①王锺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1页。
    ①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中华书局1996年版,《引言》第5页。
    ①张毅著《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序》第3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汉]班固撰.史记[M].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3.[刘宋]范晔撰.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晋]陈寿撰.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北齐]魏收撰.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南齐]萧子显撰.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9.[唐]李百药撰.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0.[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11.[唐]魏征等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2.[唐]李延寿撰.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3.[唐]李延寿撰.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4.[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5.[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6.[唐]杜佑撰.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7.[南宋]郑樵撰.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8.[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19.[北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20.[北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1.[北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2.[唐]徐坚撰.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3.[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4.[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5.[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注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6.[北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7.[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订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8.[南宋]叶适撰.习学记言序目[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9.[北魏]崔鸿撰.十六国春秋,丛书集成本.
    30.[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辑补,丛书集成本.
    31.[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32.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3.[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34.[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5.[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仲熙点校,陈桥驿复注.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3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7.[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8.[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9.[清]沈德潜选.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40.[唐]刘鋉撰.陈毅中点校.隋唐嘉话[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1.[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2.[唐]封演著、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
    43.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4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4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47.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8.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9.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50.黄宝实.中国历代行人考[M].台北:中华书局,1969年.
    51.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52.刘慧琴.北朝儒学及其历史作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5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4.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55.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56.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
    57.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58.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59.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60.马长寿.乌桓与鲜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61.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62.缪钺.读史存稿[M].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63.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64.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65.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7年.
    66.谭其骧.长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6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6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M].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7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7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72.唐长孺.唐长孺文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4.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75.田余庆.拓跋史探[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76.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77.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78.陈寅恪讲演.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79.李亚农.周族的氏族制与拓跋族的前封建制[M].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
    80.李凭.北魏平城时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81.杜士铎主编.卫广来.张庆捷副主编.北魏史[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
    82.周伟洲.汉赵国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83.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84.何德章.魏晋南北朝史丛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8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8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87.曹文柱.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88.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89.严耀中.魏晋南北朝史考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90.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91.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92.王华山.清河崔氏与北朝儒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93.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94.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95.朱祖延.北魏佚书考[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96.[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97.[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98.[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9.[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00.[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01.[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02.[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103.[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04.[清]吴乔.围炉夜话[M].丛书集成初编本.
    105.[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06.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7.叶燮著.霍松林校注,薛雪著.杜维沫校注,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08.[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
    109.[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10.[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11.[清]许梿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絜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12.[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13.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M].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排印本.
    114.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5.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6.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7.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18.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1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20.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122.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23.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24.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25.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26.曹道衡.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27.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28.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129.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30.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31.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32.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33.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34.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35.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36.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7.任二北.敦煌曲初探[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
    138.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39.钟仕伦.南北朝诗话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40.萧华荣.魏晋南北朝诗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141.葛晓音.八代诗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42.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43.肖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44.罗根泽.乐府文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145.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6.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47.曹旭.诗品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48.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9.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3年.
    150.普惠.南朝佛教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51.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52.张燕瑾.吕薇芬总主编.吴云分卷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153.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4.张仁青.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155.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56.[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57.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8.周建江辑校.三国两晋十六国诗文纪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9.周建江辑校.南北朝隋诗文纪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160.周建江.北朝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61.李开元.管芙蓉.北魏文学简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62.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63.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64.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5.胡大雷.玄言诗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66.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7.王澧华.两晋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68.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9.李维.诗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170.牟华林.温子升集校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171.祝尚书.卢思道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72.张翥,曹萌.历史的庾信与庾信的文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173.鲁同群.庾信传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4.林怡.庾信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75.徐宝余.庾信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176.杨金梅.隋代诗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177.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78.金秬香.骈文概论[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93年.
    179.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
    180.方孝岳.中国散文概论[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
    181.陈柱.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182.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3.梁启勋.中国韵文概论[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
    184.蒋伯潜.蒋祖怡.骈文与散文[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41年.
    185.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186.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87.蔡镇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
    188.蔡锺翔.黄保真.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189.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90.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191.朱自清.诗言志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2.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93.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194.王运熙,蒋凡.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95.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96.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97.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98.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9.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增补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00.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01.[日]兴膳宏.六朝文学论稿.彭恩华译[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202.[日]铃木虎雄著.洪顺隆译.中国诗论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
    203.[日]吉川幸次郎著.高桥和已编.蔡靖泉.陈顺智.徐少舟译.隋玉林校.中国诗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04.[日]青木正儿著.孟庆文译.中国文学思想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
    1.鲁同群.庾信入北仕历及其主要作品的写作年代[J].《文史》第19辑,中华书局1983年.
    2.祝注先.十六国时代少数民族的诗人和诗作[J].民族文学研究,1985(3).
    3.刘文忠.庾信前期作品考辨[J].《文史》第27辑,中华书局1986年.
    4.蒋述卓.北朝质朴文风与佛教[J].文艺理论研究,1988(1).
    5.赵以武.十六国时代河西的局势变化和文化进步[J].兰州学刊,1988(5).
    6.吴先宁.北方文风和庾信后期创作[J].厦门大学学报,1989(1).
    7.赵以武.关于五凉文学的评价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1989(4).
    8.禹克坤.十六国时期民族文学述略[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5).
    9.董淮平.论北魏名臣高允的悲剧命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10.石泰.论十六国时的秦陇文化[J].兰州学刊,1990(2).
    11.吴先宁.乡关之思和隐遁之念——庾信后期作品两大主题论析[J].辽宁大学学报,1990(4).
    12.张国星.北朝文化主潮与文学的式微[J].社会科学辑刊,1991(3).
    13.张国星.北朝文化主潮与文学的式微(续)[J].社会科学辑刊,1991(4).
    14.吴先宁.南北朝经学异同与社会政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4).
    15.赵以武.简析十六国时代河西成为北中国文化中心的原因[J].社科纵横,1991(5).
    16.赵以武.苻朗的生平及其诗文作品[J].甘肃社会科学,1991(5).
    17.曹道衡.论北齐诗歌的历史地位[J].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3).
    18.周建江.北魏皇室文学述论[J].西北师大学报,1993(5).
    19.王步高.斫雕为朴及隋代南北诗风的融合[J].江海学刊,1994(1).
    20.周建江.关于《阿干之歌》的若干问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1.孔毅.东魏北齐的文士及其命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2.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J].历史研究,1995(1).
    23.张金龙.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1995(2).
    24.王大建.隋代文化政策的调整与改革[J].文史哲,1995(3).
    25.佟艳光.北朝末期南北文学观念的交融汇合——论滕王逌的文学思想[J].民族文学研究,1996(1).
    26.曹道衡.论隋代诗歌[J].齐鲁学刊,1997(2).
    27.霍然.论隋代诗歌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J].江汉论坛,1997(2).
    28.韩可弟.宇文三才子——北国诗人宇文毓、宇文招、宇文逌[J].民族文学研究,1997(4).
    29.曹道衡.步履维艰的北朝文学[J].文史知识,1998(2).
    30.刘国石.近20年来崔浩之死研究概况[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9).
    31.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J].历史研究,2001(1).
    32.吴功正.隋代文炀二帝、南北二方的文学审美特征比较[J].齐鲁学刊,2001(4).
    33.吴功正.论隋代的文学审美特征[J].东岳论丛,2001(5).
    34.曹道衡.西魏北周时代的关陇学术与文化[J].文学遗产,2002(3).
    35.张玉璞.论南北文化交融背景下的隋炀帝诗歌[J].江海学刊,2002(3).
    36.张玉璞.隋炀帝与南北文化交融[J].北方论丛,2002(3).
    37.江中柱.高欢、高澄父子与东魏的汉化[J].福州大学学报,2002(4).
    38.王爱华.北魏后期南来吴裴与河东裴氏之比较[J].许昌学院学报,2003(4).
    39.刘怀荣.北齐、北周及隋代的歌诗艺术考论[J].齐鲁学刊,2004(1).
    40.李俊.北朝后期诗歌创作心理的本土认同[J].南都学坛,2004(3).
    41.李蹊.北朝散文质朴之气原因的再阐释[J].山西大学学报,2004(9).
    42.吉定.北周作家李昶及其文学作品的价值[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43.任荣.北齐汉族文人心态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1).
    44.康震.文化整合视野中的诗史进程——论隋代诗歌的文化史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3).
    45.刘国石.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J].社会科学战线,2005(6).
    46.王永平.杨素、杨玄感父子与江左文士之交往——从一个侧面看隋代江南文化的北传[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10).
    47.高人雄.十六国时期的慕容鲜卑歌[J].西域研究,2006(2).
    48.王玫.建安文学在十六国及北朝的接受状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3).
    49.陈恩维.试论模拟与北朝文学的南方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7).
    50.顾向明.王大建.《颜氏家训》中南北朝士族风俗文化现象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2006(7).
    51.牟学林.虞世基仕隋研究——兼论隋代江东士族之入仕[J].社科纵横,2006(12).
    52.孙光.河北士族对北朝文学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7(2).
    53.赵雷.坞堡的社会组织形式对北朝学术、士风及文学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07(6).
    54.陈未鹏.论北魏孝文学对南朝文学的接受[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1).
    55.郭建勋.北朝骚体文学概说[J].《中国楚辞学》第九辑,2007(2).
    56.宋冰.北朝散文“笔”盛于“文”原因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10).
    57.邵正坤.试论北朝以传承儒学为主的家学及其嬗变[J].孔子研究,2008(3).
    58.魏宏利.张鹏.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J].西北大学学报,2008(3).
    59.杜晓勤.北齐文学传统与初唐诗歌革新之关系[J].文学评论,2008(5).
    60.任伟.十六国时期的河西本土文学及其与南北各方的交流[J].河西学院学报,2008(6).
    61.曾美桂.一代枭雄:武人与诗人——杨素的文学贡献[J].江汉论坛,2008(8).
    62.孙大莉.隋炀帝诛杀薛道衡、王胄原因探析——《隋唐嘉话》笺证二则[J].古典文献研究,2009年第00期.
    63.王永平.“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J].学习与探索,2009(2).
    64.孙艳庆.北朝王昕之名士风度及其交游考述[J].扬州大学学报,2009(3).
    65.刘国石.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J].东北师大学报,2009(4).
    66.张泽咸.试论五胡诸国和北魏前期的文学[J].中国史研究,2009(4).
    67.王永平.论北魏孝文帝任用南士及其对南朝文化的汲引[J].学习与探索,2009(5).
    68.王贞春.北朝时期范阳卢氏家族作家及作品概况[J].语文学刊,2009(8).
    69.柏俊才.北魏前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精神[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学报,2010(1).
    70.袁敏.隋代文宗薛道衡生平事迹考辨[J].唐都学刊,2010(1).
    71.宋冰.北朝的训诫文及作家创作心态[J].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3).
    72.高人雄.试论北朝文学研究的框架与视角[J].文学评论,2010(4).
    73.郭鹏.论北周赵王、滕王与庾信的文学交往对南北文风融合的表率和策动[J].民族文学研究,2010(4).
    74.陈玲.浅谈北朝山东文学区文风的嬗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4).
    75.陈玲.刘好运.浅论“本土”视野下的北朝关陇文学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9).
    76.郭建勋.北朝辞赋论[J].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冬之卷.
    77.杨金梅.文学史视野中的隋代诗歌[J].社会学科研究,2011(1).
    78.袁济喜.李俊.论北魏后期两代士人文学旨趣之异同[J].求是学刊,2011(2).
    79.杨金梅.隋代诗人地位之升沉及其对诗歌的影响[J].文学遗产,2011(6).
    1.江中柱.北朝文人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于英丽.隋代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李建国.隋代文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4.王强.隋炀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宋冰.北朝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D].西北大学,2008年.
    8.魏宏利.北朝碑志文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佟艳光.北朝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10.杨龙.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