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黄帝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是中国的奠基者,是中华文明的肇启者。黄帝时期形成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其主要内容包括重视发展经济、注重科技发明、坚持以民为本、构筑道德伦理、建立政治秩序、传承思想宗教、发展文化艺术、追求和谐大同等,其精髓是开放包容、进取创新、自强不息、守信践诺等。五千年来,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黄帝文化不但一直主导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价值。
     论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跨学科的基础上,对黄帝文化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探析,并结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全面挖掘了黄帝文化对民生问题、执政党建设、个人品德建设等重大社会实践问题的现实价值。通过认真梳理黄帝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主要内容、精髓及其历史地位,得出黄帝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可以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为治国理政提供政治借鉴、为文化建设提供源头活水、为生态文明提供伦理典范、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通过研究黄帝文化对解决民生问题的价值,归纳出黄帝文化可以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综合实力提供历史依据、为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提供思想指导、为改善民生和以人为本提供经验借鉴、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人民生产生活环境提供可用资源、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智力支持。通过研究黄帝文化对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价值,总结出黄帝文化对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有益启示:即加强执政党建设必须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执政方略,必须增强科学决策、和谐发展的执政本领,必须弘扬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执政作风。通过研究黄帝文化与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梳理出黄帝文化中含有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学习黄帝文化、传承黄帝文化的过程就是个人品德建设的过程。通过研究黄帝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总结出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根基、黄帝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必须积极发挥黄帝文化的价值,推进黄帝文化的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发展活力。一是推进黄帝文化内容的创新。从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吸进新鲜养分,吸取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使中华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文化的代表。二是推进黄帝文化形式的创新。跟上时代潮流,创作各种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增强黄帝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推进黄帝文化宣传的创新。一要强化媒体宣传,持续扩大黄帝文化的影响;二要强化对海外华人华侨的宣传,增强其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形成齐心协力促进民族复兴的合力;三要强化黄帝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增进全世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为中华民族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The HuangDi is the found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founder of China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A period of the HuangDi culture is the root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e subjec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s the sourc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ay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adhere to the people-based, constructing moral ethics, political order, established religious and expressing thought equal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arts, the pursuit of harmony, its essence is Open inclusive, Continuous innovative and enterprising, Achieve continuous self-improvement, and Keep commitments, etc.To five thousand, extensive and profound, rich in content of the HuangDi culture not only have dominat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have important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On the ba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story,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and other interdisciplinary, the culture of the HuangDi made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combing,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full excavation of the HuangDi Culture on livelihood issues, the ruling party building, individual morality and other major issues of social practice practical value. By carefully comb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angDi generated, main content, the essence of its historical position, results HuangDi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resourc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can provide the power source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political reference for governing the country to provide fo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Fountainhead, providing ethical model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viding spiritual support for national revival.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HuangDi culture to solve the livelihood problems of the value, summed up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HuangDi culture can provide the historical basis,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o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provide guidance for experience, available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o provide intelligence optimization support to enrich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people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eople-oriented. Through the study of HuangDi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s value, summarizes the HuangDi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of Ruling Party Construc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must practice the idea of ruling party for the public, ruling for the people, the ruling strategy must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improv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the ruling ability must enhance th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e must promote the truth-seeking and pragmatic, honest and clean administration styl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valu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HuangDi culture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 create the culture of the HuangDi contains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rsonal character, learning the HuangDi culture is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individual moral character.Through the study of value to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e, summed up the HuangDi culture is the deep root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laid the foundation of unity and solidar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culture, the culture of the HuangDi is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must exert the value of the HuangDi culture active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culture of the HuangDi,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first is an innovation of the HuangDi cultural content.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breathing in fresh nutri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bsorb the merits of each national culture, and actively absorb all fine achieveme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 enrich yourself, enrich oneself, make Chinese culture becom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advanced culture in the world today. The second is to develop the culture of the HuangDi in the form of innovation.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creating a variety of forms, and the popular literature, strengthen the culture of the HuangDi, attraction and appeal to peopl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hird is an innovation of propaganda and culture. The first step i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edia publicity, continue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HuangDi culture; Second, we should streng then propaganda, to overseas Chinese to enhance its national identity,and cultural identity, to form a concerted effort to promote rejuvenation of resultant force; The third step, we need to spread of culture to the world of the HuangDi, enhance the cogni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ll over the world, create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the Chinese national rejuvenation.
引文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出版,第2页。
    ① 李学勤:《黄帝故里古都历代文献汇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页。
    ①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5页。
    ②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6页。
    ① 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4页。
    ② 柏杨:《中国人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52页。
    ③ 候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43页。
    ④ 吕振羽:《中国思想政治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9页。
    ①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3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出版,第85页。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出版,第88页。
    ④ 何君陆、吉雯:《中华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页。
    ① 郭齐勇:《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6页。
    ② 柏杨:《中国人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52页。
    ③ 普罗泰格拉:《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出版,第139页。
    ④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出版,第9页。
    ① 陈松青译注:《老子·庄子·易传》,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199页。
    ②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352页。
    ③ 钱穆:《文化学大义》,九州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4页。
    ④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57页。
    ⑤ 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1页。
    ① 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6页。
    ① 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242页。
    ① (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82页。
    ② 许顺湛:《论裴李岗文化》,《史海荡舟》,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贞。
    ② 李友谋、薛文灿:《裴李岗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6页。
    ①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5页。
    ① 柏杨:《中国人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52页。
    ① (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82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② 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53页。
    ③ 陆玖译注:《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594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②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① 孔子 左丘明著:《春秋左传》,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26页。
    ② 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394页。
    ①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29页。
    ②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2页。
    ③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5页。
    ① 陈桐生译注:《国语》,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第173页。
    ① 陈松青译注:《老子·庄子·易传》,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218贞。
    ②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73页。
    ③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103页。
    ④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310页。
    ⑤ 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835页。
    ① 陆玖译注:《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28页。
    ②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245页。
    ③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201页。
    ④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73页。
    ⑤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47页。
    ⑥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67页。
    ⑦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310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 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②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60页。
    ③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147页。
    ④ 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63页。
    ① 郭霭春编著:《黄帝内经·素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382页。
    ② 任法融译注:《黄帝阴符经》,东方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22页。
    ① 陆玖译注:《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148页。
    ② (汉)宋衷注:《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第107页。
    ① 方韬译注:《山海经》,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第236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② 马克思、恩克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62页。
    ③ 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419页。
    ④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⑤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② 李慧玲吕友仁译注:《礼记·礼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89页。
    ①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199页。
    ① 陈松青译注:《老子·庄子·易传》,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200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② 陈松青译注:《老子·庄子·易传》,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200页。
    ①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67页。
    ②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103页。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第89页。
    ①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67页。
    ②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306页。
    ③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155页。
    ④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372页。
    ⑤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95页。
    ① 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18页。
    ② 顾迁译注:《淮南子》,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第96页。
    ③ 石兴邦:《黄帝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载《黄帝文化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414页。
    ① (汉)宋衷注:《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第11l页。
    ② 司马迁著,杨树增 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③ 司马迁:《史记》,中国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397页。
    ① 孔子左丘明著:《春秋左传》,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44页。
    ②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201页。
    ③ 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尚书》,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第355页。
    ④ 孔子左丘明著:《春秋左传》,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33页。
    ⑤ 陈桐生译注:《国语》,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第157页。
    ⑥ 陈桐生译注:《国语》,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第16页。
    ⑦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171页。
    ① 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124页。
    ② 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273页。
    ③ 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315页。
    ④ 郭齐勇:《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58页。
    ⑤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第104页。
    ①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出版,第3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出版,第79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① 司马迁著,杨树增王传飞评注:《史记》,蓝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2页。
    ① (汉)宋衷注:《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第7页。
    ② 顾迁译注:《淮南子》,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第96页。
    ③ (汉)宋衷注:《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第109页。
    ④ (汉)宋衷注:《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第112页。
    ⑤ (汉)宋衷注:《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第109页。
    ⑥ 柏杨:《中国人史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54页。
    ⑦ (汉)宋衷注:《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第4页。
    ① 方韬译注:《山海经》,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第254页。
    ② 陆玖译注:《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594页。
    ③ 司马迁:《史记》,中国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397页。
    ①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出版,第49页。
    ①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出版,第50页。
    ①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73页。
    ②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86页。
    ③ 李慧玲吕友仁译注:《礼记·礼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246页。
    ① 李慧玲吕友仁译注:《礼记·礼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89页。
    ①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310页。
    ②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73页。
    ③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47页.
    ④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102页。
    ⑤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78页。
    ⑥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199页。
    ⑦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12页。
    ①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2页。
    ② 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14页。
    ③ 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185页。
    ④ 方勇李波译注:《苟子》,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1页。
    ⑤ 方勇李波译注:《苟子》,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5页。
    ⑥ 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5页。
    ① 陈鼓应译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87页。
    ① 石兴邦:《黄帝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载《黄帝文化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412页。
    ① 邓乐群:《当代炎黄文化热的兴起及其时代意义》,载《黄帝文化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48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版。
    [7]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版。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1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三联书店2009年版。
    [13]柏杨:《中国人史纲》[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何君陆、吉雯:《中华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6]郭齐勇:《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18]郭齐勇:《文化学概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许顺湛:《史海荡舟》[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1]李友谋、薛文灿:《裴李岗文化》[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2]傅勤家:《中国道教史》[M],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23]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岳麓书社2010年版。
    [24]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25]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6]孙冯翼:《世本八种》[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27]韩婴:《韩诗外传》[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8]司马迁:《史记历书》[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9]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0]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龙静云:《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现代德治》[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4]黄忏华:《中国佛教史》[M],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35]陈来:《宋明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陈来:《自选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郭齐勇:《自选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郭齐勇:《儒学与儒学史新论》[M],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版。
    [39]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0]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岳麓书社1999年版。
    [41]周展:《文明冲突、恐怖主义与宗教关系》[M],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42]郑慧:《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3]秦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M],中华书局2009年版。
    [44]柏杨:《丑陋的中国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许顺湛:《五帝时代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6]岳金西、岳天雷:《高拱全集》[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7]刘文学:《黄帝故里通鉴》[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8]刘文学:《黄帝故里志》[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9]刘文学:《黄帝赋》[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0]张纯明:《中国政治二千年》[M],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1]孙建国:《传统与变革----中国近代企业信用保证制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2]蒙培元:《人与自然》[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3]扬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54]朱熹:《周易本义朱一忻点校》[M],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5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中华书局1984年版。
    [56]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M],中国书局1983年版。
    [57]扬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年版。
    [58]周风梧:《黄帝内经素问语释》[M],山东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
    [59]王世舜:《尚书译注》[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0]吴茹芝:《黄帝内经译注》[M],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61]方立天:《佛教哲学要义》[M],人大出版社2002年版。
    [62]康中乾:《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3]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4]张燕瑾:《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65]郭齐勇、吴根友:《诸子学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6]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7]刘文学:《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C],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68]杨生茂:《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M],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69]王夫之:《孟子·告子上篇》[M],中华书局1975年版。
    [70]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1]赵虎吉:《后发展国家视角----比较政治学》[M],中山出版社2002年版。
    [72]徐显之:《山海经探源》[M],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
    [73](德)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74](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75](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6](英)赫·乔·韦尔斯著:《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M],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7](美)哈罗德·拉斯维尔著:《政治学》[M],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78](古罗马)西塞罗著:《论至善和至恶》[M],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德)弗里德利希·包尔生著:《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0](美)罗伯特·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与乌邦托》[M],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81](美)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82](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83](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84](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陈旭麓:《清末革命党人的纪年》,《近代史思辨录》[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张文彬:《深入研究黄帝故里古都历史,大力弘扬中华炎黄文化传统》,《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李学勤:《黄帝传说是历史的一部分》,《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罗哲文:《应深入研究黄帝时代的建筑》,《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刘玉娥:《中国‘和’文化源于黄帝》,《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6]钱穆:《黄帝的故事》,《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C],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1]王立群:《史记中有关黄帝的记载和民族和谐思想》,载《华夏源》[J],2007年第2期。
    [2]李学勤:《黄帝与黄帝文化》,载《华夏源》[J],2007年第2期。
    [3]余秋雨:《黄帝是中华文明最早的旗帜》,载《华夏源》[J],2007年第2期。
    [4]王鲁湘:《纪念轩辕黄帝与拜祖的意义》,载《华夏源》[J],2007年第2期。
    [5]牟广丰:《从历史文化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营养》,载《华夏源》[J],2007年第2期。
    [6]余秋雨:《黄帝文化与中华文化》,载《华夏源》[J],2008年第2期。
    [7]张颐武:《全球化经济时代和黄帝文化》,载《华夏源》[J],2008年第2期。
    [8]王立群:《追寻-----作为考古、历史与神话的黄帝》,载《华夏源》[J],2008年第2期。
    [9]于丹:《阅读经典,感悟成长》,载《华夏源》[J],2008年第2期。
    [10]牟广丰:《中华道统与中华文化》,载《华夏源》[J],2008年第2期。
    [11]许文胜:《黄帝的文化遗产一追述黄帝纪元到科技创新》,载《华夏源》[J],2008年第2期。
    [12]罗琨:《探讨黄帝文化与从历史汲取智慧》,载《华夏源》[J],2008年第2期。
    [13]白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解读》,载《天府新论》[J],2009年第1期。
    [14]李学勤:《具茨山岩画发现的意义与黄帝文化带来的启示》,载《华夏源》[J],2009年第2期。
    [15]余秋雨:《把黄帝作为一个文化坐标》,载《华夏源》[J],2009年第2期。
    [16]马未都:《中国人的文化怀念》,载《华夏源》[J],2009年第2期。
    [17]傅佩荣:《国学的学习心得》,载《华夏源》[J],2009年第2期。
    [18]许小年:《创新和我们中华民族复兴》,载《华夏源》[J],2009年第2期。
    [19]廖凯原:《<黄帝四经>新见:中国法治与德治科学观的反熵运行体系》,载《环球法律评论》[J],2011年第2期。
    [20]廖凯原:《试论黄帝文化的形成》,载《环球法律评论》[J],2011年第2期。
    [21]龙静云:《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载《哲学研究》[J],2002年第8期。
    [22]龙静云:《仁政先秦儒家政治伦理的核心及其借鉴价值》,载《道德与文明》[J],2000年第3期。
    [23]龙静云:《防范信用缺失的治本之策》,载《道德与文明》[J],2004年第1期。
    [24]张耀灿、周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意蕴》,载《理论探讨》[J],2005年第2期。
    [25]林剑:《论人的荣辱感的道德价值》,载《江汉论坛》[J],2005年第12期。
    [26]林剑:《论道德律令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载《学术界》[J],2002年第5期。
    [27]江林昌、孙进:《认证夏代始祖大禹》,载《寻根》[J],2003年第4期。
    [28]陆草:《中国人的侠客情结》,载《寻根》[J],2003年第4期。
    [29]王保国:《地理环境与中原文化的特征》,载《寻根》[J],2005年第2期。
    [30]郑慧生:《中国文化中对劳动的崇尚》,载《寻根》[J],2005年第3期。
    [31]田青刚:《商代民族融合与华夏民族的形成》,载《寻根》[J],2005年5期。
    [32]薛瑞泽:《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载《寻根》[J],2005年第5期。
    [33]丛新强:《龙马图腾与华夏审美意识》,载《寻根》[J],2005年第5期。
    [34]何红一:《和谐在民间》,载《寻根》[J],2005年第6期。
    [35]孙进、江林昌:《“有物混成”与中国古代宇宙本体论》,载《寻根》[J],2006年第2期。
    [36]汤一介:《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华文化的定位》,载《中国文化研究》[J],2004年第4期。
    [37]杜飞进、张怡恬:《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载《学习与探索》[J],2008年第1期。
    [38]柏扬:《黄帝王朝与轩辕》,载《炎黄天地》[J],2006年第1期。
    [39]徐友渔:《90年代社会思潮》,载《天涯》[J],1997年第2期。
    [40]崔文:《对<史记>中以黄帝为始缘由的浅析》,载《法制与社会》[J],2009年第8期。
    [41]刘健康:《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论析》,载《理论月刊》[J],2008年第7期。
    [42]刘月岭、郑华萍:《试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公平正义美德的培育》,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1期。
    [43]刘利:《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若干思考》,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1期。
    [44]欧阳爱权、彭江:《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问题域解析》,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4期。
    [45]刘纲纪:《炎黄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现代意义》,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4期。
    [46]周新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研究综述》,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4期。
    [47]徐中:《新中国成立60年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发展轨迹》,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4期。
    [48]刘世平:《社会和谐根源的哲学新探》,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4期。
    [49]夏海军、张燕荣、卢瑶:《理论特征视域下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特色”》,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5期。
    [50]杨金洲:《党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本质的内在关联》,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5期。
    [51]朱志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构建活力社会》,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5期。
    [52]杨艳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特征与思路分析》,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5期。
    [53]戴涛:《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与关注民生在宪政理念上的内在统一》,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6期。
    [54]田恒平:《再论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6期。
    [55]薛玉琴:《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6期。
    [56]刘海龙、郭辉:《生态文明的哲学意蕴》,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7期。
    [57]杨芳:《从专业化到“碎片化”——社会分工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分析》,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7期。
    [58]佟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促进阶层和谐》,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7期。
    [59]魏忠明、李春梅、曹红:《科学发展观:经济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价值向度》,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7期。
    [60]魏丽华:《产业集群升级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基于地方治理的角度》,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7期。
    [61]郑湘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指向》,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8期。
    [62]魏雷东:《论中华文化的和谐意蕴》,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8期。
    [63]俞红:《论文化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8期。
    [64]刘金鹏、李世葵:《孝悌、仁政与社会和谐—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解析与评价》,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8期。
    [65]赵建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思路》,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8期。
    [66]桑春红:《和谐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理路探析》,载《理论月刊》[J],2010 年第8期。
    [67]江静、胡顺强:《中心城市近郊区城市化理论分析》,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8期。
    [68]易明:《关系、互动与协同创新:产业集群的治理逻辑——基于集群剩余的视角》,载《理论月刊》[J],2010年第8期。
    [69]钱国旗、李传军:《黄帝形象的历史塑造及其文化意义》,载《社会科学辑刊》[J],2008年第3期。
    [70]霍彦儒:《炎黄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载《宝鸡社会科学》[J],2007年第2期。
    [71]杨东晨:《炎黄文化与华夏民族的凝聚力》,载《衡阳师专学报》[N],1994年第1期。
    [72]杨东晨:《黄帝与华夏文明——黄帝治理天下及其创造发明概述》,载《西安财经学院学报》[N],2008年第2期。
    [73]胡昌健:《论中国龙神虎神的起源》,载《中国文物报》[N],1988年第25期。
    [74]秦在东.、李凯:《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价值功能》,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2005年第3期。
    [75]刘学智:《辛亥革命前后的“尊黄”运动及其文化意义》,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2011年第40卷第6期。
    [76]龙静云:《以德治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2002年第2期。
    [77]张思齐:《钱穆黄帝观的比较意识》,载《山西大学学报》[N],2008年第2期。
    [78]詹石窗、张欣:《《黄帝四经》的价值观及其意义》,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2009年第2期。
    [79]李岩:《试论黄帝文化的形成》,载《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2005年第8卷第2期。
    [80]康琪:《黄帝文化的传承及其影响》,载《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2008年第26卷第5期。
    [81]赵馥洁:《黄帝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历史哲学的思维方式》,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2011年第41卷第4期。
    [82](加)陈慰中著:《中国以农立国原因探索》,载《寻根》[J],200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