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一个地级城市为个案,分别从地级、镇级、村级三个层次考察了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本文认为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性与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对于农村发展来讲,能否获得与城市相等的发展机会与条件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宏观的农村问题必须透过微观的农村社区得以解决。在梳理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认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通过完善的多元参与、公共服务、资本整合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定能实现农村社区的建设目标,实现城乡之间的融合。
     对于任何一项社会科学研究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探讨是最可靠的方法。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经历了封建社会时期的乡里制、保甲制;民国时期的保甲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队社制、村组制的多次变革后,开始实施的农村社区制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第三次变革,是适应发展变化的国情做出重大战略选择。在对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了我国实施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背景。本文认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是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宏观背景,我国实施的乡镇政府改革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中观背景,村民自治中存在的各种缺失问题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微观背景。在推动实施农村社区建设时,我国部分城市社区与农村已经先期进行了社区建设,已有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使我国农村社区在建设伊始就沿着科学、规范的道路进行。
     作为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农村社区建设要实现管理有序的目标需要转变社会管理方式,建立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公民个人多元参与的格局。多元参与是社会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将社会治理理论的多元化参与引入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理论本土化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目标与方向。
     传统的公共服务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导致农民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目标的实现。随着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必然要求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由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一定信任、规范、关系网络基础上的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变革,传统的社会资本逐渐缺失,新的社会资本还未聚成。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社会资本的存量进行资本整合,为实现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建设目标提供保障。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行的农村社区建设,多元参与的管理体制、服务均等的服务体制、资本整合的运行体制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也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走向。首先,多元参与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与逻辑起点。政治参与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参与机制,才能具有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能性。其次,服务均等是连接多元参与及资本整合的连接点,只有建立完善的服务体制,使农村居民具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会,才能在微观基础上实现农民、社区、国家之间稳固的联系。再次,农村社区建设最终要实现社会的文明与祥和,这就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本的集聚。通过以上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促进顺利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基本成果,建立一个体现公平正义与善治的社会。
     总之,农村社区建设是在“新四化”同步发展中的社区建设,是解决我国转型性社会发展中所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起点上的农村社区建设,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基础性工程。以上全部贯穿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实现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理顺了以城乡关系为核心的各类社会关系,创新了社会管理体系,维护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努力在社会建设进程中为实现城乡居民的“中国梦”而奋斗。
Based on a regional city as a cas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levels of city, town and village under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horiz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issue with overall importance and strategic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our moder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basic pat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our country. For rural development, equal opportunities and conditions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city is the key to realiz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Macroscopic rural problems must be solved through micro rural communities. So, the paper combs and expounds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roblems, considering that the goal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must be realized by establishing the perfect integrate multiple participation, public services, and capital mechanism.
     For an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s the most reliable method is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y. This paper first sorts o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Points out that our country 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has experienced the period of feudal society of the village system, bao-jia system; bao-jia 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eam social system, village group system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ural community system construction is the third change of our rural grass-roots management system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it's a major strategic choice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aper analysis our country's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n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level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transition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government reform in township government is the medium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ll kinds of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villagers' autonomy is a micro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some city and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e existing practice offers helpful experience for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hich can make our country's rural communities develop along scientific and normative way.
     As a reform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should change social management mode, set up the structure of multiple participation of government, societ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 citizens so a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orderly management. Multiple participations are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theory. To introduce multiple participations of social governance theory into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means the localiz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theory. It is the goal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change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
     Becaus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public service, the farmers' basic public service needs can't be met, which influenc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ocial goal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As the farmers' demand for public services is being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the government is inevitably required to change its function, to change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ype government to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rket, society and so on, and finally establish the government-led equ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service system.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and peaceful rural community needs to establish relationships on the basis of trust, regulation, network and needs all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in rural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apital is gradually dismissing, the new social capital hasn't been formed.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must increase the stock of social capital and realize capital integration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multiple participation, equal service system, the integration of capital operation system is the cor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it's also the basic obj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First of all, the pluralistic particip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only if we set up perfect multipl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can we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mobilize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Secondly, the equal service is the point to connect multiple participation and capital integration. Only if we establish the perfect service system to give the rural residents opportunity to share the reform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can we get solid contact between farmers, communities and countries. At las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harmony in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e should mobilize various social strength, integrate various resources to realize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sho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above systems and mechanisms can promote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goals, which can help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hare the basic achievement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build a society of fairness, justice and good governance.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is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the"New Four Moderniztions",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slove problems whice emerged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is the the Starting Pointing of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ristics.Allof these are the only route to pursing urbanization.In the period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prou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farmers has been improved,all kind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has been straightened out,the systems of social management has been innovated, the rural grass-roots regime has been stabled,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re struggling to achieve the Chinese Dream.
引文
①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人民出版社。
    ②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人民出版社。
    ① 《孟子·滕文公上》。
    ② 《邓小平文选》,[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① 罗中枢、王卓著:《公民社会与农村社区治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农业发展1890—1949》,[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中华书局,1986年版;《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M],中华书局,1992年版;[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 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敦煌出版社,1997年版;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993年版;宋恩荣:《晏阳初全集》,[M],科学教育出版社,1989、1992年版;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胡北省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② 项继权:《从“队社”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理论学刊》,2007年第11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共识与分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报》,2008年第9期;《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与边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7期;《新社区是新农村的基础——对湖北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建设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0期。
    ③ 吴理财:《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认同重构的思考》,[J],《学习月刊》,2010年第8期;《农村社区认同与农民行为逻辑一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认同消解之逻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农村社区认同及重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④ 李增元:《农村社区建设中绩效与限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9期;袁方成:《两型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J],《探索》,2010年第1期;袁方成:《农村基层民主的助推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民参与》,[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袁方成李增元:《农村社区自治:村治制度的继替与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1期;程又中李增元:《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在变迁中重建》,[J],《江汉论坛》,2011年第3期;李增元袁方成:《农村社区认同:在管理体制变迁中实现重塑》,[J],《中州学刊》,2012年第1期;李增元 田玉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① 姜大明:《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1月25日,山东省第十二次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① 何中华、林聚任:《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3辑,[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① 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页。
    ② 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M],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页。
    ① 拉里·莱恩:《都市社会中的社区》(英文版),[M],多塞出版社(芝加哥),1987年版,第5页。
    ② 迈克尔·曼:《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袁亚愚等译,[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6页。
    ④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页。
    ⑤ 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⑥ 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fMl,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3页。
    ② 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M],《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
    ③ 蔡禾:《社区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④ 《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Z],民政部,2007年3月29日。
    ① 戚学森:《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② 陈百明:《中国农村社区更新的未来取向》,[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年第12期。
    ③ 罗筱玉:《江西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探索和启示》,[J],《社会工作》,2006年第7期。
    ④ 詹成付:《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讲义》,[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68页。
    ③ 《列宁全集》,第27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0--231页。
    ④ 《列宁全集》,第27卷,[M],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6页。
    ① 《论十大关系》(节选)《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与简介》,[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38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0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6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6页。
    ④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人民出版社。
    ① 《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②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① 樊雅强、陈洪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① 保罗·萨缪尔森:《公共支出的纯理论》,[J],《经济学和统计学评价》,1954年第11期。
    ② 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① 罗伯特·帕特南:《让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100-104页。
    ②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嗍,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② 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页。
    ③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①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②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M],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71页。
    ①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M],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09-110页。
    ②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①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② 《宋史,兵志六》。
    ③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1-32页。
    ① 清:《清朝文献通考》卷22,职役2。
    ② 清:《大清会典》,卷9,户口。
    ③ 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秩官志,官制。
    ④ 明,嘉靖:《莱芜县志》,地理志,乡保。
    ① 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封域志,编里。
    ② 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封域志,编里。
    ① 于建嵘:《岳村政治》,[M],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5页。
    ①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M],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65页。
    ① 中华民国:《续修莱芜县志》,政教志,民治。
    ② 《中共口镇党史大事记1926--1989》,中共口镇党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1990年12月。
    ① 冉绵惠李慧宇:《民国保甲制度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186页。
    ② 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J],《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
    ③ 艾恺:《最后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61页。
    ②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③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993年版,第146页。
    ④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19页。
    ① 晏阳初:《晏阳初全集》,[M],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6页。
    ② 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2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992年版,第34页。
    ① 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1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992年版,第294页。
    ② 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1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992年版,第230页。
    ③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① 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68-370页。
    ① 项继权:《从“队社”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理论学刊》,2007年第11期。
    ② 《全国民主建政成就巨大》,[N],人民日报,1953年3月1日。
    ① 《莱芜市志》,[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行政区域篇。
    ② 《中共口镇党史大事记1926—1989》》,中共口镇党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1990年12月。
    ① 张厚安:《中国农村基层政权》,[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8,71页。
    ② 项继权:《从“队社”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理论学刊》,2007年第11期。
    ① 《莱芜市志》,[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行政区域篇。
    ② 《人民日报》,[N],1985年6月5日。
    ① 《莱芜市志》,[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行政区域篇。
    ① 《莱芜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行政区域篇;《中共口镇党史大事记1926—-1989》,中共口镇党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1990年12月。《中共莱城区委工业区工委莱城工业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核心区旧村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莱城工发(2007)9号),2007年9月3日。
    口镇党委政府:《创新组织设置建设农村新社区》,在莱芜市农村社区党建会议上的典型发言,2010年10月。
    ① 韩永正:《农业比较经济效益转换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7页。
    ① 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整理。
    ②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口,人民出版社。
    ①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
    ① 根据莱芜市《历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
    ② 《莱芜统计年鉴》,2011年,莱芜市统计局。
    ③ 左玉鹏:《莱芜市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3月。
    ① 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 [M],商务出版社,2010年版,导言。
    ① 王先胜:《中国农村基层政权体制》,[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123页。
    ② 张坚石:《地方政府的职能和组织结构》,(下),[M],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5页。
    ①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发[1986]22号),1986年9月26日。
    ③ 李媛媛,陈国申:《从“放权”到“收权”:“简政放权”的怪圈—“莱芜经验”的反思》,阴,《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
    ① 莱芜市基层政权建设办公室,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材料汇编(二),莱芜(内部材料),1988年。
    ② 朱应铭:《简政放权强化乡镇功能》,山东省政治体制改革座谈会材料,1988年4月。
    ① 以上数据来自莱芜市莱城工业区相关年份新农合筹资情况报告。
    ② 以上数据来自莱芜市莱城区民政局救济救灾科相关年份救济情况报表。
    ③ 《莱城工业区(口镇)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
    ① 《人民日报》,[N],1985年6月5日。
    ① 许远旺卢璐:《村治转型与社区重建——后税改时代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变革》,[J],《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
    ② 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8—13页。
    ① 口镇西街村:《实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制,促进农民增收》,莱芜市口镇西街村股权改制情况汇报,2009年10月。
    ① 窦泽秀:《青岛市社区建设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 窦泽秀:《青岛市社区建设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 崔永军:《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28页。
    ① 孟建柱:《加强村落建设促进农村和谐》,[J],《求是》,2006年第21期。
    ① 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湖北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① 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一湖北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① 张兴杰:《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① 《中共诸城市委关于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化发展的意见》,2009年4月7日印发。
    ①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
    ② 马平昌:《统筹谋划锐意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J],《山东政报》,2011年6月。
    ① 根据《2012年莱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后得出。
    ① 口镇党委政府:《创新组织设置建设农村新社区》,在莱芜市农村社区党建会议上的典型发言,2010年10月。
    ② 莱城党建网http://www.lcqdjw.gov.cn/typenews.asp?id=1278
    ① 项继权:《参与式治理:臣民政治的终结》,[J],《社区》,2007年第5期。
    ②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
    ① Harold Dwight Lasswell,and Abraham Kaplan:《Power and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0,p169。
    ② 戴维·杜鲁门:《政府过程—公共利益与舆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295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④ 《列宁全集》第24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⑤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3页。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① 《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莱发[2013]7号。
    ①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
    ① 《莱芜市市委市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莱发(2009)1号);《莱芜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莱芜市委组织部,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年5月26日。
    ② 《孙中山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1页。
    ③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① 丁元竹:《加强社会协同,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J],《学习时报》,2013年2月。
    ①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页。
    ② 《关于推进集中居住区与危房改造的意见》,莱政发[2009]21号。
    ①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
    ① 《莱城工业区村级管理规范》,莱城工业区管理委员会,2008年1月。
    ① 王霄:《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① 赵雪峰:《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管理思想》,[J],《理论月刊》,2011年第5期。
    ② 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影响》,[J],《团结》,2009年第4期。
    ③ 丁元竹:《加强社会协同,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J],《学习时报》,2013年2月。
    ①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民发[2012)162号。
    ①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②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9页。
    ② 李昌麒:《村法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现代法学,2001年第2期。
    ③ 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
    ④ 李昌麒:《村法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现代法学,2001年第2期。
    ① 鲁慎:《城乡差别与城乡关系: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fMl,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6-487页。
    ② 于燕燕:《中国社区建设大全》,[M],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① 胡洪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对比研究》,[J],中南财政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农村杂志社编:《江总书记视察农村》,[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①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2011年3月5日。
    ① 陈光焱:《论农村税费改革的定律约束和取向选择》,[J],《财政研究》,2002年第8期。
    ① 陈崇林:《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② 苏时鹏、张春霞、许文兴、郑逸芳:《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4年7月。
    ①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② 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③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
    ① 以上由历年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情况汇总得出。
    ②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44、345页。
    ② 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86页。
    ①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
    ① 《创新组织设置建设农村新社区》,口镇党委政府,在莱芜市农村社区党建会议上的典型发言,2010年10月。中共莱城区委工业区工作委员会,莱芜市莱城工业区管委会:《中共莱城区委工业区工委莱城工业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核心区旧村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莱城工发[2007]9号),2007年9月3日。
    ① 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②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帕特南:《使民主运作起来》,王列,赖海荣译,[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① 郎友兴、周文:《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① 黄立茀:《苏联社会阶层与苏联剧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 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16页。
    ② 《莱城工业区村级管理规范》,莱城工业区管理委员会,2008年1月。
    ① 以上是笔者与雍和园社区南街村支部书记座谈了解到的情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③ 贾应生、王宗礼:《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197页。
    ① 郑传贵:《转型期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
    ① 以上数据来自莱芜市相关年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3页。
    ①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3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41页。
    ① 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① 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② 陈光:《莱芜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人民网,理论频道,2011年1月20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13778143.html
    ① 贾先文:《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宗族的作用——关于课题“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宗族”研究报告》,[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20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② 《“新四化”同步方能全面建成小康》,金碚,人民日报,2013年4月21日。
    ① 包心鉴:《当代中国:转型性社会发展与创新性社会管理》,[J],《江汉论坛》,2012年第12期。
    ①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5月。
    ② 《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74页。
    ③ 包心鉴:《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J],《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4期。
    ④ 黄蓉生:《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①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5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
    4.[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5.[日]内山雅生:《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6.[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7.[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8.[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年。
    9.[美]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10.[法]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译林出版社,2001年。
    11.[法]布洛赫:《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
    12.[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3.[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
    16.[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
    17.[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9.[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0.[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农业发展1890—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21.[美]霍华德·威亚尔达,娄亚译:《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美]罗伯特·帕特南:《让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3.[美]韩丁:《深翻——一个中国村庄的继续革命纪实》,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8年。
    24.[美]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25.[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26.[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美]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9.杨懋春:《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巨流图书公司,1970年。
    30.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31.蔡宏进:《社区原理》,三民书局,1985年。
    32.蒋和平,朱晓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7年。
    33.黎昕:《中国社区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34.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的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5.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6.肖唐镖:《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7.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38.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
    39.冯钢、史及伟:《社区:整合与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40.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41.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
    42.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43.蔡宏进:《乡村发展的理论与实际》,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44.徐勇:《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5.威学森:《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6.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7.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8.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出版社,1997年。
    49.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0.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51.陆学艺:《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52.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出版社,2002年。
    53.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
    54.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55.吴毅:《村治变迁中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56.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57.延安农村调查团:《米脂县杨家沟调查》,三联书店,1957年。
    58.詹成付:《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讲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59.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60.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
    61.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63.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64.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65.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
    66.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出版社,1997年。
    67.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
    68.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9.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70.荣敬本等:《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71.陈桂棣、春桃:《当代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72.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73.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74.黄荣华:《革命与乡村:农村地权研究(1949-1983)—以湖北省新洲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75.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三联出版社,2001年。
    76.侯永禄:《农民日记:一个农民是生存实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
    77.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78.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79.刘豪兴、冯年根:《乡镇社区的当代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80.孙津:《中国农民问题》,团结出版社,2006年。
    81.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82.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83.郑杭生:《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4.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5.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8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993年。
    87.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科学教育出版社,1989、1992年。
    88.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9.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
    90.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91.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华夏出版社,1996年。
    9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3.王霄:《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9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95.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96.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
    1.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1、2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06年版;第5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贺雪峰主编:《三农中国》,第1-1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
    3.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1999(12)。
    4.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5)。
    5.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战略与管理,2003(3)。
    6.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机制》,中国学术,第12辑,2002年。
    7.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1998(5);1999(3);1999(4)。
    8.秦晖:《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1)。
    9.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一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北京大学学报,1995(2)。
    10.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燕山大学学报,2002(2)。
    11.陈百明:《中国农村社区更新的未来取向》,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12)。
    12.罗筱玉:《江西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探索和启示》,社会工作,2006(7) 。
    13.袁方成:《提升与扩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海外中国农村研究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08(2)。
    14.韩明模:《中国社会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战线,1996(1)。
    15.周沛:《农村社区发展道路与模式比较研究——以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00(10)。
    16.项继权:《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选择》,江西社会科学,2009(1)。
    17.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
    18.项继权:《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与边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7)。
    19.袁方成:《农村基层民主的助推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民参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
    20.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7(4)。
    21.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胡北省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河南社会科学,2006(5)。
    22.李万忠:《影响农村社区发展的三个因素》,乡镇论坛,2010(9)。
    23.张锋,辛晨:《新农村社区整介机制研究》,长白学刊,2007(6)。
    24.李若青:《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分析》,学术探索,2005(10)。
    25.贺爱琳:《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农村工作通讯,2008(1)。
    26.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理论学刊,2007(1)。
    27.袁定明,熊晓梅,周长春:《农村社区化建设思考》,农村经济,2007(9)。
    28.董江爱:《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困境、成因及解决途径》,城市发展研究,2005(2)。
    29.陆学艺:《当前农村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西社会科学,2006(4)。
    30.陆学艺:<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关于开展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中国农村经济,2000(6)。
    31.袁方成:《“两型”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探索,2010(1)。
    32.项继权:《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共识与分歧》,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报,2008(9)。
    33.王明美:《江西村落社区建设: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探索》,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3)。
    34.尹利民,黄成华:《村落社区建设:经验、反思与再造——基于赣南县YD县的调查与分析》,调研世界,2008(8)。
    35.林毅夫:《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9(65)。
    36.孙立平:《城乡关系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商务周刊,2006(6)。
    37.李增元:《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绩效与限度》,中共福建市委党校学报,2008(9)。
    38.袁方成,王剑虎:《社区建设中的农民:认知、意愿和公共需求——基于一项全国性的主题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39.李增元:《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东南学术,2009(3)。
    40.李义波,姚兆余:《农民组织化: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源基础》,行政论坛,2009(3)。
    41.谷桂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8)。
    42.巩村磊:《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村社区发展》,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
    43.段炼:《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2)。
    44.吴杜英:《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国民政,2008(9)。
    45.陈洪侠,王洪涛:《辽西沿海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1)。
    46.孟谦:《社区建设七人谈》,社区,2004(6)。
    47.李培林:《社会生活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48.毛丹:《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10)。
    49.林志斌:《关于“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问题的讨论》,科技导报,1998(9)。
    51.石磊:《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乡村建设》,社会学研究,2004(4)。
    52.吴理财:《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认同重构的思考》,学习月刊,2010(8)。
    53.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与农民行为逻辑—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3)。
    54.吴理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认同消解之逻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4)。
    55.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及重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3)。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07年10月15日)。
    3.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
    4.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
    5.民政部:2006年《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
    6.民政部:2007年《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
    8.山东省:《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2009年3月)。
    9.《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
    1.尹维真:《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刘洋:《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陈雪原:《村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以北京郊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管义伟:《供给、认同与社会融合: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变迁及其后果——对河南省息县的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张群:《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京郊白村调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王梅:《社区政治及其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薛文同:《社会资本转换与社区建设的互动:中国的经验》,复旦大学,2009年。
    8.董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周业勤:《互动论视角下的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上海大学,2008年。
    10.陈晓华:《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1.严小龙:《“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2.曹绪飞:《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
    13.王剑敏:《市民社会视角下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研究》,苏州大学,2006年。
    14.郑传贵:《转型期农村社会资本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5.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6.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7.王长安:《转型期乡村治理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
    18.黄大金:《中国乡村社区治理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温铁军:《重新解读我国农村制度变迁》,中国农村研究网。
    2.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中国农村研究网。
    3.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中国农村中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中国农村研究网。
    4.马芒:《农村社区发展的特征与功能》,中国发展观察网。
    5.温铁军解读新农村建设应放弃单纯追求GDPEB/OL. http//business.sohu.com/20051026/n2405 98651.shtml。
    6.徐楠,胡念飞.新农村建设转移支付或达数千亿、政学两界掀热潮,南方周末2006-02-23。
    7.王晓毅:《村庄的建构与解构》,中国社会学网,2006-07-07。
    8.赵树凯:《农村发展与新的治理范式》,支农网,2006-6-10。
    9.李培林:《农村发展研究的新趋势、新问题》,期刊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