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初文学上承唐末五代衰飒文风,下启熙宁至元祐的文学高峰,属于唐宋之间一个较受冷落的文学史阶段,但又是考察研讨唐宋文学转变和宋代政治、学术、文学走向不能绕开的历史时期。在唐末五代以至宋初的政治文化格局中,这一时期形成了南北两大文学群体,基本涵盖了宋初近百年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宋代政治、学术、文学的演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宋代士大夫大多集官僚、学者、文人三种身份于一体,但相对而言,北方士人重道轻文,南方士人尚文重艺,具有不同的人文品格。在北宋大一统政权建设中,南北双方既有矛盾和冲突,也有协作和融合,既体现在政事上,也反映到学术、文学中。北方文学群体有数支队伍形成文人圈子,颇具道统、文统意识,南方文学群体也代代相传,有主盟斯文的意识和人物。本文尝试揭示宋初南北南大文学群体的形成和文学演进历程,对当时的文人和文学作出适当的叙述和评论。
     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总论,论述唐末五代以来的政治文化格局及其影响下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的构成,在宋初崇文驭武政策下文人士大夫的地位逐渐提高,士风与文风得到改变,北方相继形成以柳开、穆修、石介为首的文学群体,提倡古道,创作古文,入宋南士相继形成以徐铉、杨亿、晏殊、欧阳修为首的文学群体,尚文重艺,推进南文北移,促成南北融合。第二章以丁谓为例,分析宋初政治文化格局下南方士人逐渐崛起的历史演变,非仅为丁谓翻案,更重在探讨宋初南北士大夫的不同处境和作为,作同情之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当时政治、文学的发展。第三章论述南文北移在官方取得巨大成功的西昆体,分析西昆体作家群如何形成、昆体文学如何兴起及其与政治之关联、昆体文学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相互关系。第四章探讨宋朝立国后的七、八十年间词坛萧条寥落的原因,指出随着北宋大一统政权深入运行,南方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歌妓歌舞佐酒的社会风气日趋盛行,作为南方人擅长的文学的词经过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等词人先后由南入北,从南方送至北方,取得“南词”北进的重大进展,开创宋词一代新风。第五章论述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在北方民间推进南文北移,促进南北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斗争对抗,也有相互砥砺合作。第六章分析了北方文派险怪文风的极端即太学体的产生历程,又揭示了作为新一代文坛领袖的欧阳修之文学理念和创作道路,论述了欧阳修排抑太学体的功绩和意义。
The literature of the early Song Dynasty inherited the literary style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also opened up the literary climax from Xining to Yuanyou of Song Shenzong Emperor's Dynasty. It belongs to a deserted literary history stages betwee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period that can not be bypassed when we examine the political changes and observe the academic, literary trend of the early Song Dynasty. In the pattern of political culture from the Five Dynasties to early Song Dynasty, this period formed two large literary groups, covering nearly a century Song literati class, on the Song of political, academic, literary evolution produced a huge and far-reaching effects.As known to all, the literati of Song Dynasty mostly have officers, scholars, authors, these three roles in one body, but relatively speaking, the northern literati pay more attention to "Dao"(道) and despise the literature, the South literati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rt of literature, they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s unified country construction, both north and south sides of literati hav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ut also have collabo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fact, both reflected in the conduct of public affairs, also reflected in the academic and literature. Northern literary group formed several teams literary groups, quite orthodoxy, had system awareness. Southern Literature groups also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re is the main Union gentle awareness and characte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eal the two literary formation of groups, then make appropriate narrative and comments on these officers, scholars and literary.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General, discussing the consists of the North and South literati groups whic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since the Five Dynasties to the policy of raising culture and reducing military in early Song Dynasty. At this time, the status of literati gradually increased to get a new stage. In the North, there formed a literature group which the leader from Liu Kai, Mu Xiu to Shi Jie, they advocated orthodoxy, creatived prose. The South literati formed literary groups which successively led by Xu Xuan, Yang Yi, Yan Shu and Ouyang Xiu, they promoted the Southern literature to North, contributed to the integration with south and north.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d the case of Ding Wei, revealing that in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situation of early Song Dynasty, the literati from south and north had different acts and affairs. Southern literati gradually improved their situations and made rise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It will make us better to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literary and scholarship development in that tim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great success of Southern literati when in Song Zhenzong Emperor's Dynasty, they created Kunti(昆体)literature which adapted to the develop of the construction in that time. They formed a new literary group, had huge contribution to the Prose Movement(古文运动)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at as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unified regime runs deeper, the southern literati's political status gradually improved,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geisha girls sing and dance in banquet increasingly more popular. Ci-poems as the Southerners literature, the cultural ecology is mature day after day. After nearly a century of conservation, up to Renzong's Dynasty, the new tune widely disseminated in Bianjing Jin. Liu Yong, Zhang Xian, Yan Shu and Ouyang Xiu's ci-poems successively developed from South to North, prompted the "South ci-poems " a significant progress into North, so Bianjing followed the West Sichuan's capital Chengdu and Southern Tang's capital Jinling, becoming the altar center of ci-poems which made the continuity and integration of North and South, and creating a new Song ci-poems style.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Luoyang literati group's formation of North So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the literature from south went to north and north-south integration at the early period of Song Dynasty. This group led by south scholars and many north scholars joined in, launched a large-scale literary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activities in North China, embodied the literature's confluence and new changes from north and south. At the same time, it injected new elements and blood to the literary reform movement, open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ang poetry to Song poetry, and the creation of Song prose's simple and natural, comfortable and sof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ivil literature conflict and contradiction, Ou Yangxiu critically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integration of both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literature, combining the literary world, mixing the literature and Tao(道),have the great achievements recognized by each other. He points out the clear direction and set the benchmark for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Luoyang literati group's conflict and the blend factor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ly literature of Song Dynasty, wrote literary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a thick and heavy in colours.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text named Taixue Style(太学体)which has much relationship with northern literati groups. Ouyang Xiu from South knocked it down and established the new atmosphere in literary.
引文
① 近年对这一阶段研究成果梳理较好的是冯志弘《北宋古文运动的形成·绪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10页。朱刚《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第一章也对上个世纪各个时期对“古文运动”研究的思想理路、学术语境作了颇有问题意识的论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42页。
    ② 龚书炽《唐宋古文运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
    ③ 钱冬父《唐宋古文运动》,中华书局上编所,1962年。
    ④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⑤ 金中枢《宋代古文运动》,《新亚学报》1963年五卷二期,收入台湾“国立编译馆”编《宋史研究集》第10辑,1978年,第145-215页。
    ⑥ 赫广霖《宋初诗派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
    ⑦ 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中华书局,2009年。
    ①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一章《宋初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② 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引言》,第1页。
    ③ 沈松勤师在《明清之际词的中兴及其词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一文中将明天启至清康熙前期的半个多世纪视为中国词史上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佐证了文学发展与朝代更替并不同步的事实,也告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般以朝代史为框架的叙写模式的缺陷和弊端。
    ④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0-156页。
    ⑤ 这里稍举几个例子,如刘师培有名文《南北学派不同论》,《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6-258页;周一良《略论南朝北朝史学之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97-105页:吴晗《南人与北人》,《吴晗文集》第一卷,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327-331页。
    ⑥ 参章培恒《从<诗经>、<楚辞>看我国南北文学的差别》,《中国文化》总第1期,1989年7月。
    ① 参吴承学《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初探》,《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② 如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 程杰《北宋京东文人群体及其诗文革新实践》,《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又参氏著《北宋诗文革新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0-321页。
    ④ 张兴武《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南文北进与北道南移》,《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又参氏著《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25-51页。
    ⑤ 沈松勤师《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又收入氏著《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19-151页。
    ⑥ 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
    ⑦ 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⑧ 严迪昌《阳羡词派研究》,齐鲁书社,1993年。
    ⑨ 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⑩ 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凤凰出版社.2009年。
    ① 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五代十国文学编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五代艺文考》,巴蜀书社,2003年。
    ② 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③ 贺中复《论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④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
    ⑤ 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以元白之“元白体”的创作影响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⑥ 成玮《制度、思想与文学的互动——北宋前期诗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⑦ 王祥《北宋诗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学史意义分析》,《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⑧ 王兆鹏《宋词作者的统计分析》,收在氏著《唐宋词史的还原与建构》,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4-94页。
    ⑨ 陈元锋《宋太祖朝翰林学士述论》,《华南农业大学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宋太宗朝翰林学士述论》,《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与诗风嬗变——以杨亿为中心》,《文史哲》2012年第5期。
    ⑩ 任爽《地域冲突与中国古代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求是学刊》1993年第4期;《唐宋之际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地域特征》,《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1 伍伯常《北宋选任陪臣的原则:论猜防政策下的南唐陪臣》,《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十期,2001年,香港。
    12 林煌达《宋初政权与南方诸国降臣的互动关系》,《东吴历史学报》第十二期,2004年12月,台北。
    13 池泽滋子《丁谓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
    ① 张明华《西昆体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② 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郑再时《西昆酬唱集笺注》,齐鲁书社,1986年。
    ③ 曾枣庄《论西昆体》,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④ 周益忠《西昆研究论集》,学生书局,1999年。
    ⑤ 傅蓉蓉《西昆体与宋型诗建构》,文汇出版社,2004年。
    ⑥ 陈植锷《西昆酬唱诗人生卒年考》,《文史》第21辑,1983年。
    ⑦ 吴小如《“西昆体”平议》,《文学评论》1990年第5期。
    ⑧ 李一飞《杨亿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⑨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夏承焘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⑩ 张兴武《崑体文学生态及其创作主体的文化特征》,《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又参氏著《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175-194页。
    11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82页。
    12 董希平、刘尊明《宋初五十年词坛岑寂探因》,《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6期。
    13 诸葛忆兵《宋初词坛萧条探因》,《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
    14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15 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16 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构成》、《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1-152、153-173、174-197页。
    19 王水照《欧阳修学古文于尹洙辨》,《王水照自选集》,第452-467页。
    ① 曾枣庄《北宋古文运动的曲折历程》,《文学评论》1982年第5期。
    ② 葛晓音《欧阳修排抑“太学体”新探》,《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北宋诗文革新的曲折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③ 祝尚书《北宋“太学体”新论》,《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④ 朱刚《“太学体”及其周边诸问题》,《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北宋“险怪”文风:古文运动的另一翼》,《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⑤ 张兴武《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⑥ 东英寿《复古与创新——欧阳修散文与古文复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5-141页。
    ①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
    ② 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1页。又王称《东都事略》卷二三《刘继元传》亦载太祖此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82册,第168页上至下。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引文彦博语,中华书局,2004年,第5370页。
    ② 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绪论《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页。
    ③ 参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 此处借用王德威先生“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语,参见氏著《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导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9页。
    ②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一《吴世家》,中华书局,1974年,第762页。关于五代兵祸相连,干戈不解的情况,可参王伊同《五季兵祸辑录》,《王伊同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175-215页。
    ③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三《朱瑄等传论》、卷六〇《李袭吉传》、卷九八《安重荣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184、802、1302页。
    ④ 欧阳修《本论上》,《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第862页。
    ⑤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一六《唐家人传论》、卷一七《晋家人传论》,第173、188页。
    ⑥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〇七《史弘肇传》、《杨邠传》、《王章传》,第1405-1406、1408、1410页。
    ①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五《唐六臣传》,第375页。并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五(中华书局,1956年,第8643页)。
    ②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八,第253页。并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五(第8643页)。
    ③ 赵令畤《侯鲭录》卷八,中华书局,2002年,第195页。
    ④ 关于唐末五代的隐逸文人,参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0年)第四册相关部分,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之《晚唐卷》、《五代卷》(辽海出版社,1998年),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3-35页),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以元白之“元和体”的创作影响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1-127页),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5-51页)。
    ⑤ 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六上《缮性》第十六,中华书局,1961年,第555页。
    ⑥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七五,第8985-8986页。《旧五代史》卷六六《安重诲传》称安氏“身为中令,任过其才”,“议者以重诲有经纶社稷之大功,然志大才短,不能回避权宠,亲礼士大夫,求周身辅国之远图,而悉自恣胸襟,果贻颠覆”(第874、876页)。
    ①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九,中华书局,2002年,第349页。又据钱易《南部新书》卷癸记载(中华书局,2002年,第173页),明宗另一位养子末帝李从珂也曾作诗赐李专美,诗句实在鄙俚浅陋,不免“诸儒窃笑”之嫌。
    ②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第475-476页。
    ③ 洪迈《容斋续笔》卷一《唐藩镇幕府》,《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27页。
    ④ 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白居易集》卷四九,中华书局,1979年,第1033页。
    ⑤ 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三“风宪”,中华书局,2005年,第25页。又见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八,中华书局,1987年,第693页。关于中晚唐文人入幕府问题,并参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10-213页),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本)、《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本)。
    ⑥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六〇《李袭吉传》,第805页。
    ① 引文依次见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o,第8472、8474、8481、8491页。并参刘昫等《旧唐书》卷二〇《昭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759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四,第8626-8627页。并参刘昫等《旧唐书》卷二O《昭宗本纪》(第778页)。
    ③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四五《张全义传》、卷二四《郭崇韬传》,第490、248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五七、卷二五九,第8363-8364、8430-8431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五八,第8413-8414页。
    ③ 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见氏著《唐宋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89页。
    ④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二四《孙骘传》,第324页。
    ⑤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621、2622页。
    ⑥ 参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第二章《走出五代——10世纪中原王朝统治人群的转变》关 于五代文臣群体变化部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13-148页。
    ① 陶岳《五代史补》卷一《梁·敬翔裨赞》,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5),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2476页。
    ②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一八《敬翔传》,第247-248页。
    ③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四《太祖纪四》,第61页。
    ④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九八《张彦泽传》、卷一O一《隐帝纪上》,第1306、1349页。
    ① 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1页。
    ②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一二六《冯道传》,第1657页。
    ③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一二八《杨凝式传》、《王仁裕传》,第1684、1690页。
    ④ 郑方坤《五代诗话·例言》、邱仰文《五代诗话·序》,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例言之第1页、序之第2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二,第9221页。
    ② 史口《钓矶立谈》,《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四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21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八九《田頵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476、5479页。路振《九国志》卷三《田頵传》亦有相近记载(《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5、37页)。
    ④ 钱俨《吴越备史》卷一,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10),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6203、6218页。并参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七八《吴越世家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1114页。
    ⑤ 钱易《南部新书》卷癸:“高骈在淮南,有贽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旌引烟策。”公说,乃辟为从事。”(第164页)。
    ①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〇二《孙光宪传》,第1463、1464页。
    ②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九O《太祖世家》,第1317、1319页。
    ③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九五《韩偓等传论》,第1372页。
    ④ 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卷六引《闽书》,第255页。又参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九五《黄滔传》,第1373页,有相近记载。
    ⑤ 陶岳《五代史补》卷二,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5),第2494-2495页。原标点错误及误字径改。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七三《何仲举传》有相近记载(第1014页)。
    ① 阮阅编《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引《雅言杂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1-42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二载:“楚王希范始开天策府,置护军都尉、领军司马等官,以诸弟及将校为之。又以幕僚拓跋恒、李弘皋、廖匡图、徐仲雅等十八人为学士。”(第9208-9209页)
    ③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中华书局,1984年,第69页。
    ④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五《高祖本纪上》,第501页。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8685页)、张唐英《蜀梼杌》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页)分别有相近记载。
    ①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四一《张格传》、卷三六《高祖本纪下》,第603、528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八,第8773页。参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六《高祖本纪下》,第519页。
    ③ 赞宁《宋高僧传》卷三O《梁成都府东禅院贯休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749页。
    ④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七《后主本纪》,第531页。
    ⑤ 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卷一引《野人闲话》、《边州闻见录》,第23、25页。张唐英《蜀祷杌》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页)云:“(孟)昶好学,凡为文皆本于理。尝谓李昊、徐光溥曰:王衍浮薄,而好轻艳之辞,朕不为也。’”亦见于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四九《后主本纪》,第712页。
    ⑥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五二《毋昭裔传》,第768-769页。
    ⑦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一《孙鲂传》,第445页。同页还记载孙鲂曾从游于避乱江、淮的唐末都官员外郎郑谷,“尽得其诗歌体法”。
    ① 史口《钓矶立谈》,《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四册,第216、218-219、231页。相近记载参龙衮《江南野史》卷一(《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三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54-156页)。
    ②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五《烈祖本纪》,第197页。
    ③ 马令《南唐书》卷一三《儒者传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9页。
    ④ 郑方坤《五代诗话·例言》,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第3页。
    ① 依次见蔡嵩云《柯亭论词》、陈廷焯《词坛丛话》、王国维《人间词话》,均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4910、4243、3720页。
    ② 冯煦《唐五代词选序》,金启华等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37页。
    ③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话丛编》本,第4242页。
    ④ 王世贞《艺苑卮言》,《词话丛编》本,第385页。
    ⑤ 冯煦《蒿庵论词》,《词话丛编》本,第3585页。
    ⑥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85页。
    ①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六七《卢程传》,第887页。
    ② 郑方坤《五代诗话·例言》,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第2页。
    ③ 参贺中复《论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第216-243页;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以元白之“元和体”的创作影响为中心》,第147-227页;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第88-172页。
    ④ 王弈清《历代词话》卷三,《词话丛编》本,第1138页。
    ⑤ 李商隐《上崔华州书》,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第108页。同书第2256-2257页《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称“次山之作,其绵远长大,以自然为祖,元气为根,变化移易之”,并非以孔孟圣贤为祖,而且说“论者徒日:次山不师孔氏,为非。呜呼!孔氏於道德仁义外有何物?百千万年,圣贤相随于途中耳……孔氏固圣矣,次山安在其必师之邪!”显示出与《上华州书》相同的文学理念。关于此点,可参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中册第294-298页)、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第243-245页)。
    ①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91页。
    ②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与友人论文书》,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九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8325页上至下、第8325页下至第8326页上。
    ③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五五《马胤孙传》,第628-629页。
    ① 牛希济《文章论》,《全唐文》卷八四五,第8877页下至第8878页上。
    ② 牛希济《表章论》,《全唐文》卷八四五,第8878页上至下。
    ① 徐铉《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并序》,曾枣庄等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册,第367页。
    ① 徐铉《御制杂说序》,《全宋文》,第2册,第183-184页。
    ② 李煜文集三十卷,宋时仅存十卷,《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等公私书目均著录为十卷,除诗词外,其文仅见《全唐文》卷一二八载录七篇,陆心源《唐文拾遗》卷一一又补四篇。参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南唐二主年谱》(《夏承焘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0-161页)、张兴武《五代十国文学编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359-360页)。
    ③ 陈彭年《江南别录》,《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四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06、209页。又马令《南唐书》卷五《后主书》亦云“王著《杂说》百篇,时人以为可继《典论》”。(《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6页)
    ①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七,中华书局,1986年,第3042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九《范质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8793-8795页。
    ② 王赓武《冯道——论儒家的忠君思想》,收在氏著《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4-138页。认为宋太祖会用冯道的讨论,在第126页。王先生在文中和注中还根据洪迈《容斋三笔》提到范质这位五代第一个史学家因仰慕冯道,保存了冯氏声名狼藉的自传《长乐老自叙》,这一点也可证明冯道若在宋初还活着,应该会继续在宋廷任官。
    ③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九,第3085页。
    ④ 参陈元锋《宋太祖朝翰林学士述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⑤ 文莹《湘山野录》卷中,中华书局,1984年,第35页。
    ⑥ 龚鼎臣《东原录》,《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1页。
    ① 叶适以为《五凤楼赋》“历陈前代亡国之君淫于土木者为戒,何止讽也!”,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四七,中华书局,1977年,第697页。
    ② 岳珂《桯史》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第3页。标点略有改变。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中华书局,2004年,第62页。参见《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一》、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范祖禹《帝学》卷三。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六〇《党进传》,第9019页。
    ③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第76页。
    ① 以上三条材料依次见《长编》卷七,第171页:《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第8940页;《玉壶清话》卷二,第19页。关于相传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事的讨论,参洪业《半部论语治天下辨》,《洪业论学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405-426页。
    ② 马永卿辑、王崇庆解《元城语录解》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2-13页。
    ③ 曾慥编《类说》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3册,第341页下。参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相近记载。
    ① 《长编》卷七,第171页。孔平仲《孔氏谈苑》卷四系此事于建隆六年,并以为解惑者为陶毅,收在《丁晋公谈录》(外三种),中华书局,2012年,第249页。又见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八,中华书局,2002年,第270页。
    ② 王曾《王文正笔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36册,第271页上。又参孔平仲《孔氏谈苑》卷四,收在《丁晋公谈录》(外三种),第263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第272-273页。
    ④ 陆游纂《避暑漫抄》,《丛书集成初编》本,第6页。《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挥麈后录》等均有相近记录,王夫之认为太祖勒石“不杀士大夫”,“不谓之盛德也不能”(《宋论》卷一,中华书局,1964年,第4页),后世有学者曾质疑此事,参张荫麟《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文史杂志》1941年第7期。
    ①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收在《丁晋公谈录》(外三种),第48页。
    ② 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二,第132页。
    ③ 魏泰《东轩笔录》卷一,第5页。
    ④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七,第3043页。
    ①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15页。
    ②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71-72页。又柳开《与郑景宗书》称“今上(太宗)即位,廷试事亦如太祖。然其优锡殊任,与太祖绝大。盖上多文好学,知变而谋久者也。到于今,上凡八试天下士,获仅五千人,上自中书门下为宰相,下至县邑为簿尉,其间台省郡府、公卿大夫,悉见奇能异行,各竞为文武中俊臣,皆上之所取贡举人也。是与唐取士为用,此变而大者也。”(《全宋文》,第6册,第329页)关于宋初贡举登科人数,参张希清《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393-425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二引宋真宗语,第1875页。
    ④ 参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大象出版社,2006年;同人《宋代科举与文学》,中华书局,2009年。
    ① 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氏著《唐宋史论丛》,第337页。
    ② 柳开《宋故中大夫行监察御史赠秘书少监柳公墓志铭》,《全宋文》,第6册,第400页。
    ③ 柳开《东郊野夫传》,《全宋文》,第6册,第391-392页。同册《答梁拾遗(周翰)改名书》(第289页)、《昌黎集后序》(第355页)都提到柳氏少年时学韩文事。
    ① 柳开《昌黎集后序》,《全宋文》,第6册,第355-356页。柳开在早年攻读韩文的时候整理过韩愈集,参刘真伦《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3-234页;杨国安《宋代韩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
    ① 柳开《应责》,《全宋文》,第6册,第367页。
    ② 韩琦《故崇信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尹公墓表》、《故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师欧阳公墓志铭》,《全宋文》,第40册,第80、119页。
    ③ 柳开《补亡先生传》,《全宋文》,第6册,第393-396页。
    ① 柳开《答臧丙第三书》,《全宋文》,第6册,第297、299页。
    ② 柳开《答梁拾遗改名书》,《全宋文》,第6册,第290页。
    ③ 柳开《上王学士第三书》,《全宋文》,第6册,第282-284页。
    ④ 柳开《答臧丙第三书》,《全宋文》,第6册,第298-299页。
    ①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五o,第755页。
    ② 宋祁《故大理评事张公墓志铭》,《全宋文》,第25册,第142-143页。柳开《宋故昭义军节度推官试大理评事柳君(闵)墓志铭》(《全宋文》,第6册,第410页)载:“孟、仲之女,为董冠、张景之妻。冠、景进士。景学古文,开以仲妻焉。”则柳开似乎已将柳闵之女嫁给张景,没有提到“未归而亡”之事。
    ③ 石介《送进士高枢拱辰》,《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三,中华书局,1984年,第35页。
    ① 王禹偁《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全宋文》,第8册,第159-161页。并参《宋史》卷二七六《臧丙传》,第9398-9399页。
    ② 《宋史》卷三一O《李迪传》,第10171页。张方平《李公(迪)神道碑铭》称:“公学通古今,深博有大度。初从河东柳先生游,每览公文章,未尝不称善,语门人张景、高弁曰:‘复古乎,辅相器也,且陶冶生辈矣。’”《全宋文》,第38册,第183页。
    ③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第67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六,第2721-2723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二《高弁传》,第12832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二《刘颜传》,第12831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二《贾同传》,第12830-12831页。
    ① 柳开《与韩洎秀才书》、《再与韩洎书》、《与任唐徵书》、《送李宪序》、《送马应昌序》、《名系》,《全宋文》,第6册,依次见第339、340、341、344、349、367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九四《胥偃传》、《柳植传》,第9817-9818、9819页。
    ③ 韩琦《故尚书工部侍郎致仕赠工部尚书崔公(立)行状》,《全宋文》,第40册,第60-63页。
    ④ 柳开《赠诸进士诗并序》,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册,第575页。
    ⑤ 王安石《国子博士致仕李君(问)墓志铭》,《全宋文》,第65册,第206页。
    ① 柳开《上符兴州书》、《上窦僖察判书》、《答陈昭华书》,《全宋文》,第6册,依次见第304、309、294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九《王祜传》(原作王祐,其他载籍中也有许多误为王祐),第9242-9243页。
    ③ 徐铉《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全宋文》,第2册,第196-197页。
    ④ 张景《故如京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知沧州军州事兵马钤辖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河东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柳公(开)行状》,《全宋文》,第13册,第355页。又柳开《上王学士第二书》称自己献文后王祜“加之褒扬之赐”(《全宋文》,第6册,第281页);脱脱等《宋史》卷四四O《柳开传》云:“王祜知大名,开以文贽,大蒙赏激。杨昭俭、卢多逊并加延奖。”(第13024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九《梁周翰传》,第13000-13005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九《高锡传》,第9249-9250页。
    ③ 王禹偁《五哀诗·故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制诰贬莱州司马渤海高公锡》,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册,第665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九《范杲传》,第8797-8799页。
    ⑤ 张景《故如京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知沧州军州事兵马钤辖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河东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柳公(开)行状》,《全宋文》,第13册,第355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九《郭② 传》,第13011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并附《刘烨传》,第9071-9075页。
    ③ 尹洙《刘公(烨)墓表》,《全宋文》,第28册,第57-58页。
    ④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全宋文》,第18册,第392页。
    ⑤ 晁公遡《涪州伊川先生祠堂记》,《全宋文》,第212册,第59页。
    ⑥ 陈亮《变文格》,《全宋文》,第279册,第365页。
    ① 晁说之《传易堂记》,《全宋文》,第130册,第263-264页。
    ② 朱震《进周易表》,《全宋文》,第142册,第186页。
    ③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一《程氏易》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9-40页。
    ① 邵伯温《易学辨惑》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册,第404页下。又邵伯温认为穆修“师事华山处士陈抟图南,而传其学”。(同书,第404页上)
    ② 脱脱等《宋史》卷四五七《陈抟传》,第13420-13422页。
    ③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第69页。
    ④ 魏泰《东轩笔录》卷一,第2页。
    ① 王夫之《宋论》卷三,中华书局,1964年,第67-68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五七,第13422-13427页。并参何忠礼《论“隐士”种放其人》,《文史》(中华书局)总101辑(2012年第4辑),第187-196页。
    ② 王禹偁《再授小谏偶书所怀》,《全宋诗》,第2册,第744页。前面提及三首依次见同册第653、731、803页。
    ③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高逸”,中华书局,1981年,第46页。据文莹《玉壶清话》卷八载,陈抟也曾戒种放惜名:“先生(陈抟)有高识,尝戒门人种放曰:‘子他日遭逢明主,不假进取,迹动天阙,名驰寰海。名者,古今之美器,造物者深忌之。天地间无完名,子名将起,必有物败之。戒之!’放至晚节,侈饰过度,营产满雍、镐间,门人戚属,以怙势强并,岁入益厚,遂丧清节,时议凌忽。”(第76-77页)
    ① 王夫之《宋论》卷三,第68页。
    ② 种放《退士传》,《全宋文》,第10册,第220-221页。
    ③ 种放《送张生赴举序》云:“《春秋》元经,则知帝尊乎万物,谪其邪以守正……爱其旨、嗜其辞也,独先元经,何哉?盖文武变化,皆本乎正。正者,正天子之尊者也。盖元经大意,在乎奖正王室,抑弱臣妾,④ 削强乱。故日而月之,则称王政以冠其首;夷而狄之,则称王礼以黜其爵。岂非圣人立正之微旨耶?今之文求乎正者,必宗乎经;宗乎经,必尊乎天子,立国家为事,斯得其正矣。”(《全宋文》,第10册,第214页)可见种放对《春秋》之重视与研究。
    ①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四《陈尧佐传》,第9581-9584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三〇一《薛田传》,第9987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三〇〇《杨偕传》,第9953-9956页。
    ①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文儒”,第71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并附《韩退传》,第13433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二《穆修传》,第13069-13070页。
    ① 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全宋文》,第16册,第31页。
    ② 魏泰《东轩笔录》卷三,第30-31页。参朱弁《曲洧旧闻》卷四“穆伯长自刻韩柳集鬻于相国寺”条,中华书局,2002年,第142页。
    ③ 穆修《答乔适书》,《全宋文》,第16册,第20页。
    ① 苏舜钦《哀穆先生文并序》,《全宋文》,第41册,第137页。
    ② 邵伯温《易学辨惑》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04页上至下。关于宋真宗赏识穆修诗,乔行简《进融堂书解劄子》也有提及:“比者伏读《国史》,至真宗皇帝于禁中壁间见穆修所作诗句,深切叹赏,即问侍臣曰:‘有文如此,公卿何以不荐?’则士之遗逸者,固大臣之所当言,亦圣主之所乐闻也。”(《全宋文》,第292册,第152页)关于穆修与丁谓因揖让先后而龃龉事,李曾伯《谢吴侍郎举监司科启》中也说到:“元城从温国之游,以无书而见取;伯长本晋公之推,因不揖而致衔。此安于分义者略同,而取之故旧者则异。”(《全宋文》,第340册,第266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一《李之才传》,第12823-12825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三三一《祖无择传》,第10659-10660页。
    ③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龙学文集》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1320页上。又永瑢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一五称“无择受经于孙复,学文于穆修,所作皆峭厉劲折,与二人相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23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二《尹源传》,第13081-13085页。又参欧阳修《太常博士尹君(源)墓志铭》,《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第451-452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九五《尹洙传》,第9831-9838页。又参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432-433页。
    ①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全宋文》,第18册,第392-393页。
    ② 蔡襄《苏才翁墓志铭》,《全宋文》,第47册,第256-258页。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钦传》附《苏舜元传》,第13081页。
    ③ 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454-456页。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钦传》,第13073-13081页。
    ①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欧阳修全集》,第614页。
    ② 宋荦《苏子美文集序》,苏舜钦《苏舜钦集》附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52页。
    ③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苏学士集》提要,第1313页下。
    ④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穆参军集》提要,第1308页中。
    ⑤ 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第1046页。
    ⑥ 石介《石曼卿诗集序》,《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八,第212页。
    ① 刘清之《河南穆先生文集跋》,《全宋文》,第258册,第116-117页。
    ②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四九,第733页。
    ③ 陈造《吴门芹宫策问三》,《全宋文》,第256册,第307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八五《地理志》,第2112页。
    ⑤ 刘荀《明本释》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1页。
    ① 石介《泰山书院记》,《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九,第223页。这一名单又见《上杜副枢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四,第159页。
    ② 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一、卷六,《黄宗羲全集》本第三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5、316页。
    ③ 欧阳修《孙明复先生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457-458页。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二《孙复传》,第12832-12833页。
    ① 孙复《答张洞书》,《全宋文》,第19册,第293-294页。
    ② 孙复《上孔给事书》,《全宋文》,第19册,第292-293页。
    ③ 欧阳修《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506-508页。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二《石介传》,第12833-12836页。
    ④ 石介《尊韩》,《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七,第79页。对这一尊韩观点的分析,参何寄澎《北宋的古文运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81-82页。
    ① 石介《过魏东郊》,《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第20页。
    ② 石介《与君贶学士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五,第180页。
    ③ 石介《上蔡副枢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三,第143—144页。
    ④ 石介《怪说上》,《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五,第62页。
    ① 石介《明隐》、《贤李》、《明孔》、《题郓州学壁》、《释疑》、《孙少傅致政小录》,均收在《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九,依次见第95-96、97-98、98-99、99、99-101、101-102页。
    ② 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六,《黄宗羲全集》第三册,第316-317页。
    ① 石介《上蔡副枢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三,第145页。
    ② 石介《上孙先生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五,第182页。
    ③ 石介《上范思远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三,第151-152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五八《姜潜传》,第13444-13445页。
    ② 石介《三豪诗送杜默师雄并序》,《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第13页。
    ③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一引《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第334页。今通行本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无此条。又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八引《青琐集》亦载杜默的豪语诗:“濮州杜默,当年目之为三豪,谓默豪于歌。石守道赴诏作太学直讲,默作《六字歌》送之。今举其豪句云:‘仁义途中驰骋,《诗》《书》府里从容。头角惊杀虾蟹,学海波中老龙。爪距逐出狐兔,圣人门前大虫。推倒杨朱墨翟,扶起仲尼周公。一条路出瓮口,几程身在云中。水浸山影倒碧,春着花梢半红。’因此歌得在三豪之列。又上《永叔诗》云:‘一片灵台挂明月,万丈词焰飞长虹。乞取一杓凤池水,活取久旱泥蟠龙。’其豪例皆此类。”(第93页)
    ④ 王楙《野客丛书》卷二〇,《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0页。
    ①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九,第3085页。
    ②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17页。
    ③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④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第15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第361页)系此事于开宝九年春正月辛未。李防《大宋故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铉)墓志铭》(《全宋文》,第3册,第175页)亦载此事。按:文莹《玉壶清话》卷八(第79页)系此事于宋太宗:“徐骑省铉事江南后主为文馆学士,随(李)煜纳图,太宗苛责以不能讽煜早献图贡,铉对曰:‘臣闻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为人谋国,当百世不倾,讽主纳疆,得为忠乎?’太宗神威方霁,曰:‘今后事我,亦当如是。’”太祖派曹彬攻下南唐,开宝九年正月李煜等至汴梁,此事似应系于太祖,其时太宗尚未即位(该年十月即位),即便有所谓“金匮之盟”,亦不当出“今后事我,亦当如是”之语。当然,太宗即位后再出此语也不无可能。
    ⑤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4页。又不著撰人《道山清话》云:“太祖尝有言:不用南人为相”,“太祖亲写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刻石政事堂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4页)
    ①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06页。
    ②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第60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第157页。
    ④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
    ⑤ 王明清《挥麈录·前录》卷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24页。
    ① 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全宋文》,第222册,第198页。柳开《上卢学士(多逊)书》中说:② “凡近年举进士者,唯开封解为盛,礼部升而中第者十居其五。所以天下之士群来而求荐焉,争先而冀上焉。”(《全宋文》,第6册,第321页)洪迈《容斋续笔》卷一三“金华帖子”条亦云:“予家藏咸平元年孙仅榜盛京所得小录……此榜五十人,自第一至十四人,惟第九名刘烨为河南人,余皆贯开封府,其下又二十五人亦然。不应都人士中选若是之多,疑亦方外人寄名托籍,以为进取之便耳。”(《容斋随笔》,第378页)无论是否外地人托籍京师,开封发解及中第人数特多毋庸讳言,也显示了科举上的南北优劣之势。
    ② 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一,第53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第3347-3348页。
    ① 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序》,《补五代史艺文志》,《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引文又见于马令《南唐书》卷二三《朱弼传》(《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53-154页),基本相同。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第422页。
    ③ 沈括《续笔谈》卷二,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57-958页。又见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李主印象”,《画史丛书》第一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92页。
    ① 刘崇远撰、周广业校注《金华子杂编》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
    ② 马令《南唐书》卷一八《鲁崇范传》,《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20页。钱穆《读史随札》“五代时之书院”亦引《南唐书·鲁崇范传》这段文字,并总结说“五代虽黑暗,社会文化传统未绝,潜德幽光,尚数数见,宜乎不久而遂有宋世之复兴也”,《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2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136页。
    ③ 马令《南唐书》卷二三《朱弼传》,《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53页。
    ④ 龙衮《江南野史》卷六,《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三册,第195页;马令《南唐书》卷一五《陈贶传》,《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02页。
    ① 依次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卷六〇、卷七四,第422、1333、1694页。宋初三史流传不广,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也有记载:“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苏轼文集》卷一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359页。
    ② 李心传《旧闻证误》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第9页。
    ③ 朱弁《曲洧旧闻》卷一,第97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第13044-13049页;《十国春秋》卷二八《徐铉传》,第400-403页;
    ① 李昉《大宋故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铉)墓志铭》,《全宋文》,第3册,第173-177页。田况《儒林公议》载:“江南徐铉归朝,儒笔履素,为中朝士大夫所重。王溥、王祜与之交款,李至、苏易简咸师资之。”《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第124页。朱长文《墨池编》卷三称:“骑省敏于文,为江表冠,中朝士大夫皆推与之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2册,第740页下。不著撰人《宣和书谱》卷二称徐铉“以文雅为世推右,来使本朝,一时士人想望其风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3册,第217页下。
    ② 欧阳修《徐铉双溪院记》,《欧阳修全集》,第2321页。引文中有误,即徐锴(920-974)未曾入宋已去世。在南唐时徐氏兄弟“同有大名于江左,方之士衡、士龙(陆机、陆云)焉”,又与韩熙载并称“当代文宗”,(陈彭年《江南别录》,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四册,第209、207页)其人精于小学,惜乎早卒。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〇载:“宋元宪公(庠)尝问苏魏公(颂):‘徐锴与铉,学问该洽略相同,而世独称铉,何也?’魏公言:‘锴仕江南,早死,铉得归本朝,士大夫从其学者众,故得大其名尔。’”(第155-156页)
    ③ 朱长文《墨池编》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2册,第740页下。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第13045页。李防《徐公(铉)墓志铭》称“军卫之中,书诏填委,公援笔马上,应答如流。以扈跸劳迁给事中,直学士院如故”,《全宋文》,第3册,第173页。
    ② 依次参王应麟《玉海》卷五四(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第1030页下至1031页上)、《玉海》卷一五(第293页上)、《玉海》卷五四(第1022页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第625页)并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一六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34册,第8页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六(第1975页)并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二四“经籍”五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1802页上)。
    ③ 王夫之《宋论》卷二,第37-38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第473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第703-704页。
    ②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第32页。
    ③ 魏泰《东轩笔录》卷一,第3-4页。
    ① 龚鼎臣《东原录》,《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5页。按:徐铉似未曾作过李璟墓志,上文所引“圣人在上,虽善治者不能保其存”出自徐氏《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李煜)墓志铭》,作“圣人无外,善守者不能固其存”,《全宋文》,第2册,第366页。
    ②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第124页。后世王安石有《读江南录》,对该书有赞有弹,亦有同情之推测.中云:“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箕子之说,徐氏《录》为得焉”,“今观徐氏《录》言(潘)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其怪焉。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此人情之常也。以佑观之,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唯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全宋文》,第64册,第279-280页。
    ③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784册,第2页。
    ④ 杨亿《杨文公谈苑》,李裕民辑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77页。又见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89页。《杨文公谈苑》第164-165页记载孔维为人“朴鲁”,出使高丽“举措为其所晒”。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第362页。
    ② 参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第13045页:《宋史》卷二九三《王禹偁传》,第9794页;《宋史》卷三〇六《张去华传》,第10109-10110页;文莹《玉壶清话》卷八,第79页;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四之八,中华书局,1957年,第3824页下。
    ③ 杨亿《杨文公谈苑》,第23页。
    ① 潘汝士《丁晋公谈录》(外三种),中华书局,2012年,第12、13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第13045页。
    ③ 卢文弨《徐常侍文集跋》,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一三,中华书局,1990年,第183页。
    ④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骑省集》提要,第1305页中。
    ⑤ 陈彭年《故散骑常侍东海徐公集序》,《全宋文》,第9册,第227-228页。
    ⑥ 徐铉《故乡贡进士刘君墓志铭》,《全宋文》,第2册,第387页。《郡斋读书志》卷十称徐铉曾为刘鹗《法语》作序(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48页),今已佚失。
    ① 徐铉《翰林学士江简公集序》、《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全宋文》,第2册,第187-188、196页。参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祝尚书《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1-73页。
    ② 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14页。
    ③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第275页。又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二“警句门”载郑文宝警句颇多,第141-142页。
    ①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〇,第97页。李防《大宋故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铉)墓志铭》云:“明年七月,洪州奉新县义门胡仲尧,自豫章具舟楫迎公之丧,葬于洪州新建县西山之鸾冈原,奉遗令从先茔也。”(《全宋文》,第3册,第174页),胡仲尧为胡克顺之长兄,徐铉《洪州华山胡氏书堂记》曾提及之,未知襄理丧事者孰是,然胡家与徐铉关系密切则不容置疑。
    ① 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七《张洎传》,第9215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第437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第725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第749、757页。
    ④ 程俱撰、张富祥校证《麟台故事校证》“残本”卷一,中华书局,2000年,第243页。
    ⑤ 王安石《内殿崇班钱君墓碣》,《全宋文》,第65册,第166页。
    ⑥ 曾巩撰、王瑞来校证《隆平集校证》卷一四,中华书局,2012年,第394页。
    ①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四〇,第524页。此表又见徐松《宋会要辑稿》瑞异一之九,第2069页上。又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第813页,可知献表在至道元年(995)四月。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九三《田锡传》,第9787-9792页。
    ③ 田锡《贻宋小著书》,《全宋文》,第5册,第219页。
    ④ 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中华书局,2010年,第37-38页。
    ① 李调元《赋话》卷五,《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622册,第38页。
    ② 浦铣《复小斋赋话》卷上,浦铣著,何新文、路成文校证《历代赋话校证》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74页。
    ③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第69-70页。参脱脱等《宋史》卷四四O《钱熙传》,第13037-13038页。
    ④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第59页。参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七《刘昌言传》,第9206-9208页。又当时“乡音是处不同”,“闽人以‘高’为歌,荆楚人以‘南’为难,‘荆’为斤,文士作歌,亦多不悟”,参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七引《古今诗话》,第355页。
    ⑤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O《夏侯嘉正传》,第13028-13032页,本传中太宗赐诗句为“狭劣终虽举,通才列上居”。又文莹《玉壶清话》卷七,第65页。
    ① 饶宗颐先生《宋学的渊源——后周复古与宋学初兴》一文中认为,蜀学与南唐学术也融入到宋初学术中,体现出宋学渊源之地域性,又徐铉、句中正等人注重文字、声韵、校勘之学,可见初期宋学中的汉学倾向,见《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4),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440-441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三〇五《杨亿传》,第10079-10083页。并参李一飞《杨亿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 曹彦约《经幄管见》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6册,第37页下至第38页上。
    ① 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七,第9202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第1121页。
    ③ 龙衮《江南野史》卷七,《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三册,大象出版社,第199-200页。又参见阮阅《诗话总龟》卷三七《讥诮门》上,第356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第1307、1324页。
    ⑤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系此事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有较详细记载。(第1920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〇,第1340-1341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〇,第2074页。
    ② 杨亿《杨文公谈苑》,第140-141页。刘吉为杨业雪冤事,见张咏《赠刘吉》诗,句云“冒死雪忠臣”, 自注云“证杨业忠赤,为奸臣所害”,《张乖崖集》卷二,中华书局,2000年,第13页。
    ① 杨亿《杨文公谈苑》,第36页。
    ② 杨亿《杨文公谈苑》,第80-81页。
    ① 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一,第1367-1368页;王应麟《玉海》卷五四,第1031页上至1032页下。
    ① 杨亿《广平公唱和集序》、《答舒州孙推官(仅)》,《全宋文》,第14册,第384、334页。
    ② 苏颂《二乐陵郡公石公(中立)神道碑铭》,《全宋文》,第62册,第56页。
    ③ 杨亿《杨文公谈苑》,第38页。
    ④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五,中华书局,2007年,第69页。
    ⑤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第3页。
    ① 司马光《涑水记闻》附录二《温公日记》,中华书局,1997年,第348页。
    ②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华书局,1979年,第69页。参见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卷一二,中华书局,1994年,第523页。
    ③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夏承焘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01页。
    ④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册,第1388页。
    ⑤ 杨亿《杨文公谈苑》,第84页。
    ⑥ 程俱著、张富祥校证《麟台故事校证》卷二,中华书局,2000年,第65-66页。
    ① 范仲淹《杨文公写真赞》,《全宋文》,第19册,第6页。
    ② 刘克庄《平湖集序》,《全宋文》,第329册,第163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三、卷八五,第1672-1673、1945页。“有贞元、元和风格者,自亿始也”,王偁《东都事略》卷四七《杨亿传》、曾巩《隆平集》卷一三《杨亿传》、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七《杨亿传》皆以为真宗语。
    ④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七《杨砺传》,第9644页,
    ⑤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九《文苑传一》,第12999、13005、13009页。
    ⑥ 欧阳修《六一诗话》,第13页。
    ⑦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22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一《晏殊传》,第10195-10198页。欧阳修《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欧阳修全集》,第350-354页。欧文中《集选》为二百卷。并参夏承焘先生《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夏承焘集》第一册,第195-266页。
    ② 刘攽《中山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287页。
    ③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1、82页。
    ①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第46-47页。又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六引《钟山语录》云:“晏相··诗篇过于杨大年;大年虽称博学,然颠倒少可取者。”(第178页)钱锺书《宋诗选注》称:“他(晏殊)跟当时师法李商隐的西昆体作者以及宋庠、宋祁、胡宿等人不同,比较活泼轻快,不像他们那样浓得化不开,窒塞闷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② 晏殊《与富监丞书》,《全宋文》,第19册,第222页。
    ③ 欧阳修《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欧阳修全集》,第351-354页
    ④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第15页。欧阳修《六一诗话》也说“晏元献公文章擅天下,尤善为诗,而多称引后进,一时名士往往出其门”。(第13页)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称“晏元献公喜推引士类,前世诸公为第一”。(第132页)
    ⑤ 魏泰《东轩笔录》卷三,第28页。这段文字又见欧阳修《归田录·佚文》,第54页。
    ① 王铚《默记》卷中,中华书局,1981年,第22-23页。
    ② 张耒《记外祖李公诗卷后》,《张耒集》卷五三,中华书局,1990年,第811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八,第2512页。宋廷改变文风的诏令颇有成效,欧阳修在嘉祐五年(1060)所作《荐布衣苏洵状》中就说:“往时自国家下诏书戒时文,讽励学者以近古,盖自天圣迄今二十余年,通经学古、履忠守道之士,所得不可胜数。”《欧阳修全集》,第1698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九,第10375-10381页。参吴充《故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太子少师致仕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赠太子太师欧阳公行状》,《全宋文》,第78册,第75-83页:韩琦《故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师欧阳公墓志铭》,《全宋文》,第40册,第115-121页;《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一《欧阳修年谱》,第2595-2625页。
    ② 如尹洙《河南府请解投赞南北正统论一首》就竭力宣扬北方才是正统所在,而且“统而言之,平定南土,方为正统”,见《全宋文》,第28册,第19-21页。
    ③ 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有云:“天圣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寇准持之尤力,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为一时名臣,号称圣宋得人之盛。”《全宋文》,第222册,第198页。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全校本)卷十三“宋世风俗”条云:“宋自仁宗在位四十余年,虽所用或非其人,而风俗醇厚,好尚端方,论世之士谓之君子道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58页)这个“君子道长”的社会之形成,其实也是南北士人合力共振的结果。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三《梅尧臣传》,第13091页。
    ②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208-3209页。
    ③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第22页。
    ①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第491页。
    ② 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800-801页。关于欧梅的韩孟之比,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八引曾仲成语云:“欧阳公有‘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孟穷苦累累,韩富浩穰穰。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等句。圣俞谓苏子美曰:‘永叔自要作韩退之,强差我作孟郊’,虽戏语,亦似不平也。”(中华书局,1983年,第145页)这段公案,王水照先生有中肯详细的论析,参其《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收在《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4-197页。
    ③ 梅尧臣《答王补之书》,《全宋文》,第28册,第159-160页。
    ① 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欧阳修全集》,第1698页。
    ② 欧阳修《试笔·苏氏四六》,《欧阳修全集》,第1983页
    ③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苏洵著、曾枣庄等笺注《嘉祐集笺注》卷一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28-329页。
    ④ 欧阳修《与梅圣俞》(第三十通),《欧阳修全集》,第2459页。
    ①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苏轼文集》卷六三,第1956页。
    ② 李廌《师友谈记》,中华书局,2002年,第44页。
    ③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曾巩集》卷一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234页。
    ④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第994页。
    ⑤ 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曾巩集》卷一六,第254-255页。
    ⑥ 欧阳修《赠王介甫》,《欧阳修全集》,第813页。
    ① 张耒《上曾子固龙图书》,《张耒集》卷五六,第845页。
    ② 毕仲游《欧阳叔弼传》,《全宋文》,第111册,第102页。
    ③ 惠洪《冷斋夜话》卷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19页。
    ④ 吴充《故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太子少师致仕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赠太子太师欧阳公行状》,《全宋文》,第78册,第78页
    ⑤ 韩琦《故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师欧阳公(修)墓志铭》,《全宋文》,第40册,第119页。
    ⑥ 韩琦《故崇信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尹公(洙)墓表》,《全宋文》,第40册,第80页。
    ①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全宋文》,第18册,第392-393页。
    ② 徐次铎《柳先生祠碑》,《全宋文》,第296册,第134页。
    ③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曾巩集》卷一五,第132页。
    ④ 张耒《上曾子固龙图书》,《张耒集》卷五六,第845页。
    ⑤ 吴充《故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太子少师致仕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赠太子太师欧阳公行状》,《全宋文》,第78册,第78页。
    ① 苏轼《六一居士集叙》,《苏轼文集》卷一〇,第316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一《吕公弼传》:“谏官、御史,为陛下耳目,执政为股肱。股肱耳目,必相为用,然后身安而元首尊。”中华书局,1977年,第10213页。
    ②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2-3页。其中除丁家出有丁谓之外,陈家出有陈之奇,范家出有范仲淹,谢家出有谢涛、谢绛等,四家之间亦多有联姻交好等关系,如陈之奇为丁谓外甥,范仲淹曾为谢涛撰神道碑铭。
    ③ 王禹偁《荐丁谓与薛太保书》有云“问其居则曰家颍川”(曾枣庄等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册,第385页),《送丁谓序》称其“告归许田”(《全宋文》,第7册,第426页),许田即在许州,颍川之地。丁谓登第前所作《书异》也提到“淳化元年(990),许夏早”。(《全宋文》,第10册,第267页)
    ④ 范成大《吴郡志》卷十、卷二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20、367页。
    ① 杨亿口述、黄鉴笔录、宋庠整理《杨文公谈苑》,李裕民辑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页。又见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70页。
    ② 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一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71页。
    ③ 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55-56页。
    ④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第20页。
    ①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14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三《丁谓传》,第9566页。
    ③ 王禹偁《送丁谓序》,《全宋文》,第7册,第425-426页。孙何乃蔡州汝阳人,在今河南汝南,文中所称“富春”则其郡望也,“济阳”则是丁谓郡望。
    ④ 参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0-101页。
    ① 王禹偁《荐丁谓与薛太保书》,《全宋文》,第7册,第385页。
    ②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中华书局,1989年,第39页。《全宋诗》,第2册,第804页。
    ① 王禹偁《答郑褒书》,《全宋文》,第7册,第393页。
    ②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1册,第575页。
    ① 丁谓《大搜赋》,《全宋文》,第10册,第246-249页。池泽滋子《丁谓年谱》系此文于端拱二年(989),见氏著《丁谓研究》附录一,巴蜀书社,1998年,第260页。
    ② 丁谓《书异》,《全宋文》,第10册,第267页。
    ③ 石介《祥符诏书记》,《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九,第220页。
    ① 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八“四六名对”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05页。
    ② 丁谓《真宗哀册文》,《全宋文》,第10册,第250-252页。
    ③ 王铚《四六话》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615册,第5页。所引三首已收入《全宋文》(第10册,第263页),文字略有不同。
    ④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第12页。
    ① 王铚《四六话》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615册,第16页
    ②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9-10页。
    ③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第1页。
    ④ 《再赋》“彼美秋江上”用杜诗“鱼龙寂寞秋江冷”典,《梨》“摇摇繁实弄秋光”或用杜诗“秋光近青岑”典,参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138页。
    ⑤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66页。
    ⑥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2册,第1147页。
    ⑦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2册,第1148页。
    ① 关于此社人员与活动情况,可参祝尚书《宋初杭州西湖白莲社考论》,《文献》1995年第3期,又参氏著《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2-256页。
    ②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2册,第757页。
    ③ 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卷上,第35-36页。
    ④ 郑再时按语,见氏著《西昆酬唱集笺注》下册,齐鲁书社,1986年,第343页。
    ① 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二〇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册,第51页。
    ② 杨亿《杨文公谈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83页。
    ③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第12页。
    ④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2册,第1148页。
    ⑤ 魏泰《东轩笔录》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27-28页。
    ⑥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收在《丁晋公谈录(外三种)》,中华书局,2012年,第82页。
    ① 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55-56页。又《东轩笔录》卷三称“《青衿集》百余篇,皆为一字题”。
    ② 据日本学者池泽滋子考证《诗渊》所收91首咏物诗即《青衿集》主体,参氏著《丁谓研究》,第229-232页。
    ③ 范仲淹《岳阳楼记》,《全宋文》,第18册,第420页。
    ④ 滕宗谅《求记书》,《全宋文》,第19册,第187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三《丁谓传》,第9566页。
    ② 曾巩撰、王瑞来校证《隆平集校证》卷四,中华书局,2012年,第163页。
    ③ 苏轼《荔枝叹》,《苏轼诗集》卷三九,中华书局,1982年,第2127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第980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第1032页。按所谓“有诏赦不杀”指同年五月丁丑朔,真宗下旨“益州乱军,除王均及其同谋人不赦外,应胁从军民,如能归顺,并当释之”(同书同卷第1015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第1108页。
    ⑦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第1142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第1144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四,第1179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四,第1187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四,第1189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五,第1215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五,第1221页。
    ⑦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第1231页。
    ⑧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第1276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第1289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第3807-3808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〇,第1341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〇,第1346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二,第1386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六,第1474页。
    ⑦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八,第327、328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八,第1531页。
    ② 沈括《补笔谈》卷二,沈括撰、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54页。
    ①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4页。
    ②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中华书局,1996年,第178页。
    ③ 不著撰人《道山清话》,《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4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〇,第2074页。
    ② 关于宋代的“祖宗家法”,详参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③ 沈松勤《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43页。
    ① 参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中华书局,1994年。
    ② 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全宋文》,第222册,第198页。
    ③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81、586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〇,第680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第818-819页。
    ② 佚名《寇莱公遗事》,《全宋笔记》第二编第一册,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九《宋白传》,第12999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〇,第1340-1341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三,第1402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第1920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第1225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五,第1205页。
    ⑤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
    ①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②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784册,第2页。
    ③ 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一,中华书局,1961年,第53页。其中《册府元龟》(原名《历代君臣事迹》)实则由真宗命令修纂,非太宗也。
    ④ 龙衮《江南野史》卷七,《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三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99-200页。又参见阮阅《诗话总龟》卷三七《讥诮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56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七《陈恕传》,第9202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第1121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第701-703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第725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第192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第201页。
    ⑦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第397页。
    ⑧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第749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第757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第800-801页。
    ① 苏颂《小畜外集序》,《全宋文》,第61册,第347-348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第752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〇,第675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第813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第896-901页。
    ⑥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收在《丁晋公谈录(外三种)》,第52页。
    ①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全宋文》,第7册,第327-328页。并参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第183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第1036-1038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第1064-1065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五,第1217页。
    ① 苏轼《王元之画像赞》,《苏轼文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603页。
    ② 王铚《四六话》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1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第811-812页。又钱若水《太宗皇帝实录》卷八〇亦有相近记载,云张洎与寇准“同秉大事,奉事准愈谨,政事一决于准,洎无所参预,专修时政记,甘言谀词以媚上”。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第834-838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〇,第10814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第828-829页。
    ③ 张洎《李昉罢相制》,《全宋文》,第3册,第341-42页。又见《宋大诏令集》卷六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④ 魏泰《东轩笔录》卷一,第3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七,第1267页。
    ① 全祖望《宋澶渊亲征论》,《鲒埼亭集外编卷三七》,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21-1522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第1284-1285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第1287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二,第1389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第1329页。
    ① 刘挚《毕文简(士安)神道碑》,《全宋文》,第77册,第119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载景德二年四月“丙戌,斩布衣申宗古于西市,坐诣登闻院诬告宰臣寇准与安王元杰谋反故也”。(第1327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二,第1389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第1244-1245页。
    ① 王夫之称“王从珂自将以御契丹于怀州,大败以归而自焚;石重贵自将以追契丹于相州,诸将争叛而见俘于虏;皆孤注也。而真宗之渡河类之。且契丹之兵势方张,而(寇准)饮谑自如,曾无戒惧,则其保天子之南归,而一兵不损,寸土不失,似有天幸焉,非孤注者之快于一掷乎?则钦若之谮言,宜其行矣。”(《宋论》卷三,中华书局,1964年,第59-60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第912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第930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第959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第1057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第1284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第1301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第1313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一,第1376-1377页。
    ⑤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第13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三,第1411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七,第1506-1507页。
    ② 详参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第二章《宋辽间的平等外交关系:澶渊盟约的缔订及其影响》,中华书局,2008年,第11-29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八,第1528-1531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〇,第1560-1561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三《丁谓传》,第9567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亦有相近记载。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第1617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第1611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三,第1899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六,第1488-1489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第1787-1788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七,第2503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三《林特传》,第9565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三,第2153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七《陈彭年传》,第9661-9666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〇,第1830-1831页。
    ③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第95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第1789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〇,第1829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六六《刘承规传》,第13608-13610页。
    ②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五六,中华书局,1983年,第815页。
    ③ 马令《南唐书》卷二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852册,第139页。陆游《南唐书》卷四亦载:“冯延巳、延鲁、魏岑、查文徽与(陈)觉深相附结,内主(宋)齐丘,时人谓之‘五鬼’。”《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853册,第86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第10341-10342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O一,第2331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07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九九《李溥传》,第9938-9940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〇,第2077页。
    ④ 参脱脱等《宋史》卷二九九《薛颜传》,第9943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〇,第1828-1829页。
    ② 陈均编《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七,中华书局,2006年,第137页。又魏泰《东轩笔录》卷二、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二《李沆传》均有相近记载。
    ③ 魏泰:《东轩笔录》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18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三,第2152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五,第2196-2197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三一〇《李迪传》,第10173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五,第2197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05-2206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08-2210、2216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10页。
    ①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第8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11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23-2224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24-2225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30页。
    ① 以上三段引文皆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七,第2257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第2273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第2274-2276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第2278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第2283-2287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第2291-2294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第2298-2300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第2296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第2306页:“太常卿、知濠州王钦若为刑部尚书、知江宁府,衡州团练副使李迪为秘书监、知舒州,容州观察使、左卫大将军、知莱州曹玮为华州观察使、知青州。”
    ⑤ 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三“警句门中”引《古今诗话》,第157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九,第2535页。
    ⑦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三,第2395页。
    ⑧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〇,第2326页:“(天圣元年七月)己丑,给事中、集贤院学士寇碱知邓州。初,上封事者言瑊与丁谓厚善,故自成都代还,特黜之。上谓王曾曰:‘碱有吏干,毋深谴也。’乃有是命。”同书卷一〇一,第2330页:“(天圣元年)八月乙未,以盐铁判官、侍御史刘平为尚衣库使、环庆路钤辖兼知邠州。初,真宗欲用平,丁谓乘间曰:‘平出将家,第宜任边耳。’于是太后思谓言,故有此命。 属羌明珠、磨糜族数反覆,平潜兵杀数千人,以功领宾州刺史。”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五,第2458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九,第2548页。
    ③ 魏泰《东轩笔录》卷三,第27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第2595页。
    ② 曾巩撰、王瑞来校证《隆平集校证》卷四,第163页。
    ③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第63页。
    ④ 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五“丁晋公”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2页。又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属对”之“一字不苟”条,中华书局,2007年,第233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〇,第2830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第576-577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第579-582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第639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五,第1220页。
    ②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咸平集》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1306页上。
    ③ 范仲淹《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全宋文》第19册,第37-38页。
    ④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苏轼文集》卷一〇,第317页。
    ⑤ 王夫之《宋论》卷三,第62页。
    ⑥ 王夫之《宋论》卷三,第62页。
    ① 王夫之《宋论》卷三,第63-64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一《孙爽传》,第12801-12805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四、卷八一、卷九三,第1699、1851、2143页。
    ③ 参吴熊和先生《柳永与宋真宗“天书事件”》,《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0-195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九,第1557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一,第1854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O,第2072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三,第2142页。同页李焘引刘攽作《寇准传》云:“朱能献天书,上以问王旦,旦日:‘始不信天书者,寇准也。今天书降准所,当令准上之,则百姓将大服。’乃使周怀政谕准。准始不肯,而准婿王曙居中与怀政善,曙固要准,准乃从之。”李焘按语指出王旦早卒于天禧元年正月,时间不符,或王钦若实为此,非旦也。我在这里想要指出三点:一、寇准开始不信天书,但后来行为却逐渐迎合其事,虽然不与丁谓等沆瀣一气,但为了官位名声等最终还是妥协的。二、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天书”事件上有决定性的地位,无论真宗是否“使周怀政谕准”或者王曙从中要挟劝进寇准,寇准的这一行为最终是为了迎合真宗,从而改善自己的处境。三、寇准明知朱能天书之诈而上之,原是考虑名位等因素,事实上,此后不久真宗又拜其为相,也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是君臣的互相利用罢了。
    ② 晁说之《传易堂记》,《全宋文》,第130册,第263-264页。
    ③ 何忠礼《论“隐士”种放其人》,《文史》(中华书局)总101辑(2012年第4辑),第187-196页。
    ① 王夫之《宋论》卷三,第67-68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三,第1652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二《穆修传》,第13069页。
    ④ 刘敞《莱公祠堂碑辞》,《全宋文》,第59册,第376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O,第2073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〇,第2080-2081页。
    ②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中华书局,1981年,第21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五,第1944页。
    ④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六《天书降》,《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6册,第211页。
    ⑤ 李覯《李覯集》卷二八,中华书局,2011年,第337页。
    ⑥ 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193-194页。
    ⑦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七,中华书局,1986年,第3044页。
    ⑧ 脱脱等《宋史》卷八《真宗本纪三》,第172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第2271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第2273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第2285页。
    ① 王夫之《宋论》卷三,第72-73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第2291、2296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七,第2494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第2296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一,第2332-2333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三,第2393页。
    ①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九,第214页。
    ① 司马光著、李裕民校注《司马光日记校注》“手录”卷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13-114页。又参见黄以周等辑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中华书局,2004年,第244-245页。
    ②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〇,中华书局,1983年,第159页。
    ① 钱穆《国史大纲》,第589页。
    ② 参詹大和等《王安石年谱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③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一《寇准传》,第9534-9535页。
    ①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1册,第7页。
    ② 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③ 池泽滋子《丁谓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七,中华书局,2004年,第1506页。
    ⑤ 曾枣庄等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册,第385页。
    ①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中华书局,1989年,第39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八,第1518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九,第1797-1798页。脱脱等《宋史》卷一〇四《礼志》七有相近之记载可参看,中华书局,1977年,第2541-2542页。
    ② 魏泰《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18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〇,第1560-1561页。
    ② 吴熊和《柳永与宋真宗“天书”事件》,《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0-195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一,第1851页。
    ④ 曾慥《类说》卷五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73册,第881页下。
    ⑤ 不著撰人《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册,第766-769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中华书局,2004年,第382页。
    ① 田况《儒林公议》卷上,《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②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以太子少詹事汤悦、率更令徐铉并直学士院。太子中允张洎直舍人院。直舍人院自垍始。”(第386页)
    ③ 王明清《挥麈录·前录》卷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24页。
    ④ 分别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卷三四、卷三二,第623-624、749、724页。
    ⑤ 《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第13045页。李昉《徐公墓志铭》也有相近记载:“越四年春,天子率六师亲征太原,并垒既平,遂北幸塞垣,耀兵卢龙。秋七月,凯歌归于京师。军卫之中书诏填委,公援笔马上应答如流,以扈跸劳迁给事中,直学士院如故。”(《全宋文》,第3册,第173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第801页。
    ②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第124页。
    ③ 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一,第53页
    ④ 王应麟纂《玉海》卷五四,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第1030页下至1031页上、第1022页上。
    ⑤ 王应麟纂《玉海》卷一五,第293页上。
    ① 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第625页。
    ② 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六,第1975页。
    ③ 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中华书局,1997年,第3-4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第1307页。与潘慎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同为平章事的北人毕士安、寇准为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名,“上(真宗)不得已而从之”,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同卷,第1324页。
    ⑤ 参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3页。
    ① 参李一飞《杨亿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② 王称《东都事略》卷四七《杨亿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82册,第296页下。
    ③ 脱脱等《宋史》卷三O五《杨亿传》,第10079页。
    ④ 何薳《春渚纪闻》卷一“杨文公鹤诞”,中华书局,1983年,第9页。
    ⑤ 脱脱等《宋史》卷三O五《杨亿传》,第10079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二九六《杨徽之传》,第9866-9869页。
    ② 真德秀《杨文庄公书堂记》,《全宋文》,第313册,第442页。
    ③ 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第5册,第4397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三O五《杨亿传》,第10080页。
    ⑤ 脱脱等《宋史》卷二九六《杨徽之传》,第9869页
    ⑥ 脱脱等《宋史》卷三〇五《杨亿传》,第10080页。
    ⑦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第863页。
    ⑧ 参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五章《暗通宫闱:党争与继位之争》,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第31-52页。但关于这一政治斗争的材料并不多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李焘注曰:“王继恩等谋废立,《实录》、《国史》绝不见其事迹,盖若有所隐讳。”(第862页)
    ① 沈括著、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卷一二,中华书局,1957年,第132-133页。
    ② 对这首诗的分析参朱刚《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31-135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第1243页。
    ① 王称《东都事略》卷四《真宗本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7页下至第48页上。
    ② 苏辙《叙三首·元祐会计录叙》,《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第1050页。
    ③ 司马光《乞省览农民封事割子》,《全宋文》,第55册,第232页。
    ④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23页。
    ⑤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中华书局,1981年,第17页。
    ⑥ 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卷六八、卷六九,第944、1526、1547页,并参王橡《燕翼诒谋录》卷二,中华书局,1981年,第18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第1614页。
    ② 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新校正梦溪笔谈》卷九,第389页。夏承焘先生《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系此事于真宗天禧二年(1018),《夏承焘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07-208页。
    ③ 上两条皆见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页。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六,第1738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16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第916页。
    ⑦ 王禹偁《送正言杨学士亿之任缙云》,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2册,第775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第1054页。又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国朝之制,知制诰必先试而后命,有国以来不试而命者才三人,陈尧佐、杨亿,及修忝与其一尔。”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载“不试而除者”除了欧阳修所记三人外,“自是继之者,惟元祐间苏子瞻一人而已”。
    ② 杨亿《杨文公谈苑》,李裕民辑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79页。
    ①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3册,第1369页。
    ② 杨亿《杨文公谈苑》,李裕民辑校本,第170页。
    ③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3册,第1374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曾记录:“太宗与苏易简论唐时文人,且叹不与李白同时,易简言:‘(钱)易能为歌诗,殆不下李白’,太宗惊喜曰:‘诚如是,吾当白衣召置禁林。’会盗起剑南,事乃止。”(第920页)
    ④ 参杨亿《杨文公谈苑》“唱和联句”条,第94页。
    ⑤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3册,第1367页。
    ⑥ 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三八,中华书局,1960年,第4874-4875页。
    ⑦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35页。
    ① 依次见杨亿《杨文公谈苑》第23、38、97、169页。第二则“陈恕”原误为“余恕”,径改。
    ② 参刘宰《跋杨文公书李义山诗刻后》,《全宋文》,第300册,第30页:真德秀《跋杨文公书玉溪生诗》,《全宋文》,第313册,第200页;袁甫《跋杨文公手抄李义山诗》,《全宋文》,第323册,第424页。
    ③ 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一,第1367-1368页;王应麟《玉海》卷五四,第1031页上至1032页下。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〇,第1341页。
    ② 杨亿《广平公唱和集序》有云:“作文章盟主,实朝廷宗工,天其或者殆以公为儒林之木铎也。”(《全宋文》,第14册,第384页)《答舒州孙推官(仅)》有云:“为斯文之主盟,擅当代之名门。”(《全宋文》,第14册,第334页)杨亿在两文中推宋白和孙仅作为文章盟主,其实也是自身心声的一种流露,与柳开、石介等人推崇时人为继承孔孟道统者亦足比勘。苏颂在《二乐陵郡公石公(中立)神道碑铭》中就称颂杨亿为文坛盟主:“内相杨文公一代英才,主盟斯文。”(《全宋文》,第62册,第56页)
    ③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中华书局,1989年,第115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第1298页)记载略同。
    ① 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第10342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三,第1672-1673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刁衎传》,第13051-13054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舒雅传》,第13041页。并参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一《舒雅传》、马令《马氏南唐书》卷二二《舒雅传》。
    ⑤ 脱脱等《宋史》卷三〇一《张秉传》,第9996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三〇五《薛映传》,第10089-10091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崔遵度传》,第13062-13065页。
    ① 韩琦《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全宋文》,第40册,第121页。
    ② 王禹偁《送张咏序》,《全宋文》,第7册,第422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五,第2699-2700页。
    ④ 杨亿《送集贤李学士员外知歙州序》,《全宋文》,第14册,第370页。
    ⑤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二《李维传》,第9542页。
    ⑥ 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五《李宗谔传》,第9140-9143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三〇五《刘筠传》,第10088-10089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陈越传》,第13066-13067页。
    ① 参杨亿《杨文公谈苑》,第80-89页。
    ② 宋祁《张尚书(咏)行状》,《全宋文》,第25册,第77页。
    ③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6页。
    ④ 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2册,第508页下。
    ① 曾巩著、王瑞来校证《隆平集校证》卷一三,中华书局,2012年,第389页。
    ② 祖之望《浦城从书本西昆酬唱集跋》,杨亿编、王仲荦注《西昆酬唱集注》附录二,中华书局,1980年,第347页。
    ③ 石介《怪说中》,《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62页。
    ① 陈亮《变文格》,《陈亮集》(增订本)卷一二,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页。
    ②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十之四,《朱子全书》,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25页。
    ③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中华书局,1996年,第135页。
    ④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第1056页。
    ⑤ 周振甫选注《李商隐选集》“前言”引钱锺书致周氏函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⑥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六,中华书局,1983年,第124页。
    ① 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7-8页。
    ② 刘攽《中山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287页。
    ③ 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二〇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册,第51页。
    ④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1、82页。
    ⑤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一、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43、211-213页。
    ⑥ 欧阳修《六一诗话》,第13页。
    ① 依次见杨亿《杨文公谈苑》第80、159、157、2-3、135、160、23页。
    ② 参杨亿《杨文公谈苑》第97、57、95、98、153、175页。
    ③ 杨亿《杨文公谈苑》第38页。其中“陈恕”原误作“余恕”,《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四、《诗话总龟》后集卷五“求意门”、《诗人玉屑》卷十六“词意深妙”条、《竹庄诗话》卷十三“李商隐《宫妓》”条引《谈苑》此条均误作“余恕”,实则当为“陈恕”,详参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五十三“李商隐”条(巴蜀书社,1989年,第1452页)及李一飞《杨亿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97-98页)之考证。
    ④ 参脱脱等《宋史》卷三〇〇《李虚己传》,第9973页。
    ① 司马光《涑水记闻》附录二《温公日记》,中华书局,1997年,第348页。
    ②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华书局,1979年,第69页。
    ③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夏承焘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01页。
    ④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册,第1388页。
    ⑤ 杨亿《杨文公谈苑》,第81、84页。
    ① 程俱著、张富祥校证《麟台故事校证》卷二,中华书局,2000年,第65-66页。
    ② 参陈元锋《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第212页。并参同人《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与诗风嬗变——以杨亿为中心》,《文史哲》2012年第5期。
    ③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卷一一九,第3册,第1386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七,第1509-1510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六,第1730页。王钦若这种伎俩还曾用来坑害王旦,《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载:“帝尝示二府《喜雨诗》,旦袖归曰:‘上诗有一字误写,莫进入改却否?’王钦若曰:‘此亦无害。’而密奏之。帝愠,谓旦曰:‘昨日诗有误字,何不来奏?’旦曰:‘臣得诗未暇再阅,有失上陈。’惶惧再拜谢,诸臣皆拜,独枢密马知节不拜,具以实奏,且曰:‘王旦略不辨,真宰相器也。’帝顾旦而笑焉。”(第9545-9546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八引王暤《百一编》,第2030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引《江邻几杂志》,第1589页。同页亦载王嗣宗言《宣曲诗》“述前代掖庭事,词涉浮靡”,真宗下诏风励学者。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〇,第1829页。与这段记载相近的还有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真宗西祀回,召臣僚赴后苑,宣示御制《太清楼聚书记》、《朝拜诸陵因幸西京记》、《西京内东门弹丸壁记》,皆新制也。笑谓近臣曰:‘虽不至精优,却尽是朕亲撰,不假手于人。’语盖旨在杨大年也。”(第8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第1789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九,第2046-2047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八,第1523、1530-1531页。
    ①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卷一一八,第3册,第1372页。
    ②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3页。同卷第6页又云:“钱(易)、杨(亿)二公玉堂暇日改《闲忙令》,大年曰:'世上何人最得闲?司谏拂衣归华山。’盖种放得告还山养药之时也。钱希白曰:③ 世上何人号最忙?紫微失却张君房。’时传此事为雅笑。”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第1601页。杨亿另有一首《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全宋诗》第3册,第1349页)也涉及种放。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O,第1829页。并参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宋史》卷三〇五杨亿本传。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三,第1891-1892页。并参《宋朝事实类苑》卷四〇“杨文公”条。
    ②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第4页。
    ③ 依次见杨亿《杨文公谈苑》第10-12、142、81-83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第9549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O,第1829页。另据《东山谈苑》云:“杨亿在翰苑日,有新幸近臣,欲扳入其党。因间语亿曰:‘君子知微知章,知柔知刚。’亿正色厉声答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六引,中华书局,2003年,第251页)此近臣不云谁人,参上引之文,极有可能是丁谓或其党羽。
    ①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203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10页。
    ③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第8页。
    ④ 吴垌《五总志》,《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95册,第17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五,第1944页。
    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第1787页。
    ① 林逋《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全宋诗》,第2册,第1242页。同册第1230页还有一首《读种先生丁密谏诗》,涉及了“天书”事件的两位重要人物种放和丁谓,但林逋与他们的态度显然不同。
    ② 依次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三、卷九二,第1902、2128页。
    ③ 依次见《全宋文》,第14册,第191、208、317页。
    ① 依次见《全宋文》,第14册,第150、384页。
    ② 杨亿《承天节颂》,《全宋文》,第15册,第6-7页。
    ③ 杨亿《送人知宣州诗序》,《全宋文》,第14册,第386页。
    ④ 杨亿《送倚序》,《全宋文》,第14册,第374页。
    ⑤ 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页。
    ⑥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15页。
    ⑦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第3页。
    ⑧ 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二《李维传》,第9541页。
    ⑨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62-163页。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亦有相似记载。
    ①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第2页。李一飞《杨亿年谱》系此事于景德四年六月(第153-154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第1589页。
    ③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510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五,第1945页。“有贞元、元和风格者,自亿始也”,王偁《东都事略》卷四七《杨亿传》、曾巩《隆平集》卷一三《杨亿传》、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七《杨亿传》皆以为真宗语。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四,第1694页。又大中祥符七年,左正言、直史馆任上的刘筠召试中书,“上览筠所试,特称善”,故迁筠右司谏,并知制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三,第1899页)
    ② 苏颂《小畜外集序》,《全宋文》,第61册,第348页。
    ③ 范仲淹《唐异诗序》,《全宋文》,第18册,第394页。
    ④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六引《室中语》,中华书局,2007年,第516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27页。
    ⑥ 杨亿《李公(沆)墓志铭》,全宋文》,第15册,第64页。
    ⑦ 杨亿《与薛舍人启》,《全宋文》,第14册,第332页。关于宋初希望重现文学的“贞元、元和”气象问题,可参陈元锋《北宋文坛对“元和、长庆”风格之接受及其意义》,《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① 宋祁《石太傅墓志铭》、《石少师行状》,《全宋文》,第25册,第131、70页。
    ②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第87页。
    ③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第46-47页。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也曾言及晏殊论富贵气象:“晏元献公喜评诗,尝曰:“‘老觉腰金重,慵便枕玉凉”未是富贵语,不如“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此善言富贵者也。’人皆以为知言。”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则称“晏同叔自以‘梨花柳絮’取称,然实西昆之一也”。
    ④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6册,第248页下。
    ⑤ 范镇《东斋记事》卷三,中华书局,1980年,第23页。
    ①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第498页。
    ②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卷二九〇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5册,第34696页。
    ③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武夷新集》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1307页下。
    ④ 王铚《四六话·序》,《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615册,第1页。
    ⑤ 周必大《跋宋待制D宁轩自适诗》,《全宋文》,第230册,第409-410页。
    ⑥ 陈仅《竹林答问》,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55页。
    ①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22页。
    ②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第499页。
    ③ 苏舜钦《石曼卿诗集序》,《苏舜钦集》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65页。
    ④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卷一四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册,第1607、1609页。
    ⑤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第302页。
    ⑥ 曾巩《类要序》,《曾巩集》卷一三,中华书局,1981年,第210页。
    ⑦ 刘克庄《平湖集序》,《全宋文》,第329册,第163页。
    ① 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09页。
    ② 欧阳修《六一诗话》,第13页。
    ③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一八、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17、134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第2227页。
    ⑤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四之四引《吕氏家塾记》,《朱子全书》,第12册,第133页。亦见于王构《修辞鉴衡》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1页)。
    ⑥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第24页。
    ① 刘晌等《旧唐书》卷一九〇《李商隐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78页。
    ② 闻一多先生曾探讨过唐初诗歌与类书的关系(闻一多《唐诗杂论·类书与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8页),其实宋初文学与四大书也有一定的联系,讲究学力的昆体则与类书关系尤为密切。
    ③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615页。
    ④ 曾巩《类要序》,《曾巩集》卷十三,第210页。关于《类要》,可参陈尚君《晏殊与<类要>》,收入《陈尚君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8-322页);唐雯《晏殊<类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⑤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诗辨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6页。
    ⑥ 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20页。
    ⑦ 方回《跋许万松诗》,《全元文》卷二一七,第7册,第207页。
    ⑧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一,第886页。
    ⑨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第465页。
    ① 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112页。
    ②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风月堂诗话》提要,第1784页上。
    ③ 蔡居厚《蔡宽夫诗话》,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399-400页。
    ④ 苏轼撰、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卷十六,中华书局,1982年,第841页。
    ⑤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2页。此条亦见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一。
    ⑥ 陈仅《竹林答问》,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本,第2255页。
    ⑦ 全祖望《宋诗纪事序》,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47页。
    ① 石介《祥符诏书记》,《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九,第219-220页。
    ② 参曹彦约《经幄管见》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6册,第37页下至第38页上。
    ③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全宋文》,第18册,第392-393页。
    ④ 杨亿《武夷新集自序》,《全宋文》,第14册,第375页。
    ① 杨亿《温州聂从事云堂集守》,《全宋文》,第14册,第376-377页。
    ② 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2页。
    ③ 王若虚著,胡传志、李定乾校注《滹南遗老集校注》卷三七《文辨》,辽海出版社,2006年,第424页。此条材料据笔者管窥所及,最早似由冯志弘《北宋古文运动的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8页)引用,特为标出,以示不敢掠美。冯书也探讨了杨亿对韩愈如此态度的原因,值得参考(第128-139页)。
    ① 晏殊《与富监丞书》,《全宋文》,第19册,第221-222页。
    ②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62页。
    ③ 详参刘真伦《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杨国安《宋代韩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 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页。
    ②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六,《嘉定钱大昕全集》(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55页。
    ③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第217页。
    ④ 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5页。
    ⑤ 王正德《余师录》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页。
    ①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第3页。
    ② 欧阳修《六一诗话》,第13页。
    ③ 朱东润《梅尧臣作诗的主张》,《中国文学论集》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252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三〇五《刘筠传》,第10089页。
    ①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82页。
    ① 案:整个宋代词人的占籍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据王兆鹏统计,两宋籍贯可考的880位词人中,南方词人746人,占84.8%,词作13939首,占77.7%,北方词人134人,占15.2%,词作3994首,占22.3%(详见《宋词作者的统计分析》,氏著《唐宋词史的还原与建构》,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4—94页)。
    ② 关于宋初词坛沉寂原因分析,已有董希平、刘尊明《宋初五十年词坛岑寂探因》(《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6期),诸葛忆兵《宋初词坛萧条探因》(《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等,但均未涉及宋初词坛从沉寂到兴盛的演变历程。
    ① 牛运震、邱仰文《五代诗话序》,王士禛编《五代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② 史口《钓矶立谈》,《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四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31页。
    ③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一,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6年,第1808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五》,中华书局,1977年,第2230页。
    ⑤ 参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6-124页。
    ⑥ 赵崇柞辑、李一氓校《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2页。
    ⑦ 曾枣庄等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6册,第144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第171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第157页。
    ③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06页。
    ④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中华书局,1984年,第60页。
    ① 王经《默记》卷上,中华书局,1981年,第4页。
    ②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4页。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载:“艺祖御笔:‘用南人为相,杀谏官,非吾子孙。’石刻在东京内中。”中华书局,1996年,第178页。又宋无名氏《道山清话》也有相似的记载。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〇,第2075页。
    ④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⑤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第1717页。
    ⑥ 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全宋文》,第222册,第198页。
    ⑦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第1920页。
    ① 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中华书局,1997年,第3--4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七《陈恕传》,第9202页。
    ③ 胡寅《向芗林<酒边集>后序》,《斐然集》卷一九,中华书局,1993年,第403页。
    ④ 魏泰《东轩笔录》卷五,第52页。
    ⑤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九,中华书局,1983年,第151页。
    ⑥ 曾枣庄等编《全宋文》,第13册,第281页。
    ⑦ 详见沈松勤《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进》,《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① 《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第3347-3348页。
    ② 《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第3345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第49-50页。
    ②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0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第524页。
    ④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第74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二、卷一七O,第2787、4086页。
    ⑥ 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五引《翰府名谈》,中华书局,2003年,第205页。
    ①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5页。
    ②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8页。
    ③ 详王溥《唐会要》卷八六《街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867-1868页。
    ④ 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之一,中华书局,1957年,第6253页上。
    ⑤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页。
    ① 关于北宋都城夜市与宵禁制度的变化,可参梅原郁《宋代的开封与城市制度》,《鹰陵史学》第3、4合辑号,1977年;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32--241页。
    ② 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二,中华书局,2007年,第82页。
    ③ 彭口《墨客挥犀》卷十,中华书局,2002年,第398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第3356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第1341页。
    ①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22页。
    ②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第254页。
    ③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628页。
    ④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词话丛编》本,第84页。
    ⑤ 以上词依次见《全宋词》第24、34、41、45、48、50页。
    ① 宋翔凤《乐府余论》,《词话丛编》本,第2499页。
    ① 祝穆撰、祝洙增订《方舆胜览》卷一一,中华书局,2003年,第197页。
    ② 《全宋文》,第103册,第106页。
    ③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第616页。
    ④ 陈师道《后山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1页。
    ⑤ 刘克庄《跋汤野孙长短句又四六》,《全宋文》,第330册,第93页。
    ⑥ 陈师道《后山诗话》,《历代诗话》本,第314页。
    ⑦ 夏敬观《手批张子野词》,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9页。
    ⑧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话丛编》本,第3782页。
    ⑨ 吴熊和、沈松勤《张先集编年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3、202页。
    ① 李之仪《跋小重山词》,《全宋文》,第112册,第142页。
    ② 苏轼《书游垂虹亭》,《苏轼文集》卷七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2254页。
    ③ 郑樵《通志》卷四九《乐略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626页上。
    ④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2628页。
    ⑤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历代诗话》本,第430页。
    ⑥ 参见饶宗颐《后周整理乐章与宋初词学有关诸问题——由敦煌舞谱谈后周之整理乐章兼论柳永<乐章集>之来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十二册《词学论集》,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207-226页。
    ① 以上词依次见《全宋词》第102、106、126、134页。
    ②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第1341页。
    ③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乐府”,中华书局,1960年,第475页。
    ④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2615页。
    ⑤ 《全宋词》,第121页。
    ⑥ 冯煦《蒿庵论词》,《词话丛编》本,第3585页。
    ① 赵令畴《侯鲭录》卷一,中华书局,2002年,第48页。
    ②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三,《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1596页。
    ③ 刘熙载《词概》,《词话丛编》本,第3689页。
    ④ 刘攽《中山诗话》,《历代诗话》本,第292页。
    ⑤ 冯煦《蒿庵论词》,《词话丛编》本,第3585页。
    ⑥ 参唐圭璋《宋词互见考》,《词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87-406页。
    ⑦ 欧阳修《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欧阳修全集》,第351页。
    ⑧ 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页。
    ① 杨湜《古今词话》,《词话丛编》本,第21页。
    ② 冯煦《庵论词》,《词话丛编》本,第3585页。
    ③ 沈谦《填词杂说》,《词话丛编》本,第632页。
    ④ 刘永济《词论》,中华书局,2007年,第119页。
    ⑤ 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97-210页。
    ① 参沈松勤《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② 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构成》、《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1-152、153-173、174-197页。
    ③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中华书局,1996年,第178页。
    ① 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曾枣庄等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2册,第198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中华书局,2004年,第1920页。
    ③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十七《晋家人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8页。
    ① 杨亿《西昆酬唱集序》,《全宋文》,第14册,第391-392页。
    ②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中华书局,1983年,第82页。
    ③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二《四朝国史本传》,中华书局,2001年,第2677页。
    ④ 曾巩《隆平集》卷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⑤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第81-82页。
    ① 欧阳修《内制集序》,《欧阳修全集》,第597页。
    ②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第81页。
    ③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中华书局,1981年,第24-25页。
    ④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第3页。
    ⑤ 欧阳修《祭谢希深文》,《欧阳修全集》,第691页。
    ⑥ 欧阳修《集古录目序题记》,《欧阳修全集》,第2061页。
    ⑦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第408页。
    ⑧ 梅尧臣著、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33页。
    ⑨ 尹洙《祭谢舍人》,《全宋文》,第28册,第125页。
    ① 邵伯温《易学辨惑》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04页下。
    ① 《欧阳修全集》,第1056页。
    ② 文莹《湘山野录》卷中,中华书局,1984年,第38页。
    ③ 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五,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第371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662页。
    ②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138页。
    ③ 参沈松勤《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
    ④ 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卷二,《丛书集成新编》第12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第526页。
    ⑤ 《欧阳修全集》,第1439-1440页。
    ① 陈师道《后山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0页。
    ② 陈善《扣虱新话》上集卷一“文体”条,《丛书集成初编》第310册,第7页。
    ③ 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卷二,第526页。
    ④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第2页。
    ⑤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22页。
    ① 参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王水照自选集》,第167页。。
    ① 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八引,中华书局,2003年,第273-274页。
    ② 《邵氏闻见录》卷八,第82页。
    ③ 参夏承焘《犯调三说》,《月轮山词论集》,《夏承焘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页440。
    ④ 许昂霄《词综偶评》,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页1550。
    ⑤ 况周颐《餐樱庑词话》,转引自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页175。
    ① 《欧阳修全集》,第1000页。
    ② 尹洙《河南府请解投贽南北正统论一首》,《全宋文》,第28册,第20页。
    ③ 欧阳修《正统论序》,《欧阳修全集》,第265页。
    ④ 欧阳修《魏梁解》,《欧阳修全集》,第298、299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七,第2767页。
    ① 参王水照《欧阳修学古文于尹洙辨》,《王水照自选集》,第452-467页。
    ②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432-433页。
    ③ 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第1045-1046页。
    ④ 《全宋文》,第27册,第356页。
    ⑤ 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一》,《全宋文》,第18册,第340页。
    ⑥ 《欧阳修全集》,第2061、2208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2483页。
    ② 《欧阳修全集》,第1020页。
    ③ 尹洙《宋李侍禁序》,《全宋文》,第28册,第2页。
    ④ 尹洙《志古堂记》,《全宋文》,第28册,第33页。
    ⑤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全集》,第664页。
    ⑥ 欧阳修《与张秀才棐第二书》,《欧阳修全集》,第978页。
    ①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欧阳修全集》,第997-999页。
    ② 《欧阳修全集》,第1050页。
    ③ 欧阳修《与渑池徐宰(无党)》第五通,《欧阳修全集》,第2474页。
    ④ 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255页。
    ⑤ 《欧阳修全集》,第1013页。
    ⑥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中华书局,1983年,第116页。
    ⑦ 欧阳修《与渑池徐宰(无党)》第六通,《欧阳修全集》,第2475页。
    ⑧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曾枣庄等《嘉祐集笺注》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28-329 页。
    ① 石介《怪说中》,《徂徕石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62页。
    ② 陈师道《后山诗话》,第310页。
    ③ 尹洙《答河北都转运欧阳永叔龙图书》,《全宋文》,第27册,第359-360页。
    ④ 尹洙《王公神道碑铭》,《全宋文》,第28册,第53页。
    ⑤ 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欧阳修全集》,第660、 661页。
    ⑥ 欧阳修《试笔·苏氏四六》,《欧阳修全集》,第1983页。
    ⑦ 《归田录》卷一,第16页。
    ⑧ 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页。
    ①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第22页。
    ② 朱弁《曲洧旧闻》卷三,中华书局,2002年,第123页。
    ③ 欧阳修《答孔嗣宗》第二通,《欧阳修全集》,第2484页。
    ① 韩琦《故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师欧阳公墓志铭》,曾枣庄等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0册,第119-120页。
    ②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二,中华书局,2001年,第2636-2637页。
    ① 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44页。
    ② 杨杰《故刘几道状元墓志铭》,《全宋文》,第75册,第266页。
    ③ 王应麟著、翁元圻等注《困学纪闻》(全校本)卷二〇《杂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72-2173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三一〇《李迪传》并附《李肃之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0171、10176页。
    ① 张方平《贡院请诫励天下举人文章》,《全宋文》,第37册,第53-54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八亦载此奏,文字略有不同,如“景祐元年”为“景祐之初”等。(中华书局,2004年,第3821-3822页)
    ② 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七,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4248页下。
    ③ 《宋史》卷二九六《杨察传》,第9856-9857页。
    ① 韩琦《故将作监丞通判陕府张君墓志铭并序》,《全宋文》,第40册,第96-97页。
    ② 祝尚书教授已先此认为以变体擢高第者爲张唐卿,见其《北宋“太学体”新论》,《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收入氏著《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383-392页:又参氏著《北宋科举与文学》,2008年,第427-439页。张兴武教授另有别解,以为景祐元年以变体擢高第者为士建中,见其《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又收入氏著《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中华书局,2009年,第237-254页。按士建中与石介、孙复关系极为密切,如石介曾作《上蔡副枢书》推荐士建中,认为“其道则周公、孔子之道也,其文则柳仲涂、张晦之之文也,其行则古君子之行也”(《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三,中华书局,1984年,第145页),但无论张唐卿还是士建中都出身北方,是北方文派中人,曾受到柳开等北方文人特别是石介的极大影响。
    ①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全宋文》,第18册,第392页。
    ② 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46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第637页。又石介《过魏东郊》诗也道及柳开食人肝与上言复幽州事:④ 两手拏人肝,大床横斗肚”,“幽州恨未复,上书言可取”,《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第21页。
    ⑤ 柳开《答梁拾遗改名书》,《全宋文》,第6册,第289-290页。
    ⑥ 柳开《答臧丙第三书》,《全宋文》,第6册,第297-298页。
    ⑦ 柳开《上王学士第三书》,《全宋文》,第6册,第283页。
    ⑧ 柳开《应责》,《全宋文》,第6册,第367页。
    ⑨ 柳开《知邠州上陈情表》,《全宋文》,第6册,第267页。
    ⑩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中华书局,1960年,第234页。
    ① 王称《东都事略》卷三八《柳开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8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1页。
    ② 张景《故如京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知沧州军州事兵马钤辖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河东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柳公(开)行状》,《全宋文》,第13册,第354-359页。
    ③ 苏舜卿《哀穆先生文》,《全宋文》,第41册,第136-137页。
    ④ 晁说之《传易堂记》,《全宋文》,第130册,第263页。又参邵伯温《易学辨惑》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册,第404页下。
    ⑤ 邵伯温《易学辨惑》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册,第404页下。
    ⑥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22页。
    ⑦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二《穆修传》,第13070页。
    ⑧ 韩琦《故崇信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尹公(洙)墓表》,《全宋文》,第40册,第80页。
    ① 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全宋文》,第16册,第31页。
    ② 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一四,第499页。
    ③ 叶适《习学纪言序目》卷四九,中华书局,1977年,第733页。
    ④ 刘荀《明本释》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3册,第169-170页。
    ⑤ 晁补之《张穆之触鳞集序》,《全宋文》,第126册,第102页。
    ⑥ 石介《归鲁名张生》,《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七,第82页。
    ① 石介《赠李常李堂》,《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三,第30-31页。
    ② 孙复《上孔给事书》,《全宋文》,第19册,第292-293页。
    ③ 孙复《答张洞书》,《全宋文》,第19册,第293-294页。
    ④ 石介《上蔡副枢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三,第143-145页。
    ⑤ 石介《过魏东郊》,《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第20-21页。
    ⑥ 石介《与君贶学士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五,第180页。
    ① 欧阳修《与石推官第一书》、《与石推官第二书》,《欧阳修全集》,第991-993页。
    ② 苏轼《评杜默诗》,《苏轼文集》卷六八,中华书局,1986年,第2131页。
    ③ 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全宋文》,第56册,第98页。
    ④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11页。
    ①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二《刘潜传》,第13071页。
    ② 陈师道《后山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308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二《高弁传》,第12832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〇《柳开传》,第13024页。
    ① 张景《故如京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知沧州军州事兵马钤辖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河东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柳公(开)行状》,《全宋文》,第13册,第355页。
    ②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4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〇,第2075页。
    ④ 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一,中华书局,1961年,第53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第1920页。
    ⑥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第124页。
    ⑦ 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第13045页。
    ⑧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第248页下。
    ① 穆修《答乔适书》,《全宋文》,第16册,第20页。
    ② 上引三句依次见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七、二之二、二之七,第4248页下、第4246页上、第4248页下。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六,第2482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第2512页。
    ② 石介《与君贶学士书》,《徂徕石先生集》卷十五,第180-181页。
    ③ 苏舜钦《哀穆先生文》,《全宋文》,第41册,第137页。
    ① 石介《上范中丞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二,第129-132页。
    ② 石介《贤李》,《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九,第97页。据陈植锷《石介事迹著作编年》,李迪许侄女于孙复在宝元二年(1039),石介此文亦作于同年。(中华书局,2003年,第87-89页)
    ③ 吕祖谦编《宋文鉴》,中华书局,1992年,第1页。
    ① 苏颂《仁宗皇帝谥册文(代曾鲁公)》,《全宋文》,第60册,第165页。
    ② 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欧阳修全集》,第1698页。
    ③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欧阳修全集》,第614页。
    ④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八“唐田弘正家庙碑”,《欧阳修全集》,第2270页。
    ⑤ 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一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88页。
    ⑥ 张方平《贡院请诫励天下举人文章》,《全宋文》,第37册,第53页。
    ⑦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6页。
    ① 陈亮《铨选资格》,《陈亮集》(增订本)卷一二,中华书局,1987年,第134页。
    ② 潜说友《吴郡新建范文正公专祠奉安日讲义》,《全宋文》。第347册,第272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三,第3444页。
    ④ 参诸葛忆兵《范仲淹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0-41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八,第3325页。
    ②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O,中华书局,1989年,第183页。
    ③ 欧阳修《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507页。
    ① 袁裂《枫窗小牍》卷上,《全宋笔记》第四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219页。
    ②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30页。
    ③ 石介《刘栖楚拾遗》,《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四,第55页。
    ④ 永塔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徂徕集》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1312页中。
    ⑤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150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〇,第3637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三,第3716页。
    ③ 石介《怪说中》,《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五,第62页。
    ① 文莹《湘山野录》卷中,中华书局,1984年,第24页。
    ② 欧阳修《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507页。
    ③ 田况《儒林公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第96页。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〇,第4599-4600页。
    ② 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六,第157页。
    ③ 欧阳修《泷冈阡表》,《欧阳修全集》,第393页。
    ① 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欧阳修全集》,第1056页。
    ② 文莹《湘山野录》卷中,第38页。
    ③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第81页。
    ④ 梅尧臣著、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一《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第561页。
    ① 欧阳修《与张秀才棐第二书》,《欧阳修全集》,第978页。
    ② 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欧阳修全集》,第984-985页。
    ③ 欧阳修《上范司谏书》,《欧阳修全集》,第974-975页。
    ④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欧阳修全集》,第989页。
    ①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欧阳修全集》,第998-999页。
    ② 欧阳修《读李翱文》,《欧阳修全集》,第1050页。
    ③ 参葛晓音《北宋诗文革新的曲折历程》,氏著《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1页。并参沈松勤《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近百年文坛的演变历程》,氏著《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50-151页。
    ① 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全集》,第662页。
    ② 欧阳修《与梅圣俞四十六通》,《欧阳修全集》,第2450页。
    ③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十《徐铉双溪院记》,《欧阳修全集》,第2321页。
    ④ 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页。
    ⑤ 欧阳修《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欧阳修全集》,第351页。
    ⑥ 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卷二,《丛书集成新编》第12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第526页。
    ⑦ 孙梅《四六丛话》卷三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7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02页上。
    ① 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第1046页。
    ② 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49册,第122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七,第3563-3565页。其中奏议即欧阳修《详定贡举条状》,又见《欧阳修全集》,第1593-1594页。
    ① 欧阳修《答孙正之侔第二书》,《欧阳修全集》,第1005页。
    ② 沈松勤《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近百年文坛的演变历程》,《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第149-150页。
    ③ 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欧阳修全集》,第24-25页。
    ④ 欧阳修《读徂徕集》、《重读徂徕集》,《欧阳修全集》,第43、46页。
    ① 欧阳修《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506-507页。
    ② 欧阳修《青松赠林子国华》,《欧阳修全集》,第69-70页。
    ③ 孙弈《履斋示儿编》卷七“祖述文意”条,《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5册,第62页。
    ④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八,中华书局,1983年,第140页。
    ① 陈善《扪虱新话》上集,《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10册,第6页。
    ② 韩琦《故崇信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尹公(洙)墓表》,《全宋文》,第40册,第80页
    ③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全宋文》,第18册,第393页。
    ④ 苏轼《六一居士集叙》,《苏轼文集》卷十,中华书局,1986年,第316页。
    ①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曾巩集》卷十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232、234页。
    ② 强至《代上新知南京欧阳龙图状》之一、之二,《全宋文》,第66册,第153、154页。按欧阳修皇祐二年改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故系上文于此年。
    ③ 毕仲游《欧阳叔弼传》,《全宋文》,第111册,第99、102页。
    ④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1页。
    ⑤ 关于欧阳修入主文坛时间,参考洪本健《欧阳修入主文坛在庆历而非嘉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欧阳修散文发展的大致历程,可参考王水照《欧阳修散文创作的发展道路》,《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收入《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32-451页。
    ① 陈造《吴门芹宫策问三》,《全宋文》,第256册,第307页。
    ②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〇九,第2698页。
    ③ 苏轼《谢欧阳内翰书》,《苏轼文集》卷四九,第1423-1424页。
    ④ 苏辙《祭欧阳少师文》,《苏辙集》卷二六,中华书局,1990年,第431页。
    ① 苏轼《谢梅龙图书》,《苏轼文集》卷四九,第1425页。
    ② 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欧阳修全集》,第1716-1717页。
    ③ 参王水照《嘉祐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史意义》,《王水照自选集》,第198-243页,尤其是第236-243页的各地进士名单;曾枣庄《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20页。
    《白居易集》,白居易,中华书局,1979年
    《白雨斋词话》,陈廷焯,《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
    《抱经堂文集》,卢文昭,中华书局,1990年
    《北梦琐言》,孙光宪,中华书局,2002年
    《北宋的古文运动》,何寄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北宋古文运动的形成》,冯志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祝尚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陈元锋,中华书局,2005年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林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王德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碧鸡漫志》,王灼,《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避暑录话》,叶梦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避暑漫抄》,陆游纂,《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863册
    《补五代史艺文志》,顾櫰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009册
    《蔡宽夫诗话》,蔡居厚,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本,中华书局,1980年
    《沧浪诗话校释,严羽著、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昌黎先生集考异》,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陈亮集》(增订本),陈亮,中华书局,1987年
    《陈尚君自选集》,陈尚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春明退朝录》,宋敏求,中华书局,1980年
    《春渚纪闻》,何薳,中华书局,1983年
    《词概》,刘熙载,《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词论》,刘永济,中华书局,2007年
    《词坛丛话》,陈廷焯,《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词学论丛》,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词综偶评》,许昂霄,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徂徕石先生文集》,石介,中华书局,1984年
    《带经堂诗话》,王士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道藏》,不著撰人,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道山清话》,不著撰人,《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785册
    《钓矶立谈》,史口,《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四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
    《丁谓研究》,池泽滋子,巴蜀书社,1998年
    《东都事略》,王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82册
    《东京梦华录笺注》,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卷二,中华书局,2007年
    《东轩笔录》,魏泰,中华书局,1983年
    《东原录》,龚鼎臣,《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280册
    《东斋记事》,范镇,中华书局,1980年
    《读史随札》,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2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独醒杂志》,曾敏行,《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范仲淹研究》,诸葛忆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方舆胜览》,祝穆撰、祝洙增订,中华书局,2003年
    《斐然集》,胡寅,中华书局,1993年
    《风月堂诗话》,朱弁,中华书局,1988年
    《枫窗小牍》,袁褧,《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784册
    《封氏闻见记校注》,封演撰、赵贞信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
    《赋话》,李调元,《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622册
    《庚溪诗话》,陈岩肖,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
    《古今词话》,杨湜,《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归田录》,欧阳修,中华书局,1981年
    《国老谈苑》,王君玉,《丁晋公谈录》(外三种),中华书局,2012年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年,
    《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刘真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蒿庵论词》,冯煦,《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浩然斋雅谈》,周密,中华书局,2010午
    《鹤林玉露》,罗大经,中华书局,1983年
    《洪业论学集》,洪业,中华书局,1981年
    《侯鲭录》,赵令畴,中华书局,2002年
    《后村诗话》,刘克庄,中华书局,1983年
    《后山诗话》,陈师道,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
    《后山谈丛》,陈师道,中华书局,2007年
    《滹南遗老集校注》,王若虚著,胡传志、李定乾校注,辽海出版社,2006年
    《花间集校》,赵崇祚辑、李一氓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陈均编,中华书局,2006年
    《挥麈录》,王明清,中华书局,1961年
    《嘉祐集笺注》,苏洵著、曾枣庄等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心传,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6年
    《江邻几杂志》,江休复,《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
    《江南别录》,陈彭年,《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四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
    《江南野史》,龙衮,《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三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
    《姜斋诗话笺注》,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金华子杂编》,刘崇远撰、周广业校注,《丛书集成初编》本
    《经幄管见》,曹彦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6册
    《荆溪林下偶谈》,吴子良,《丛书集成新编》第12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4年
    《九国志》,路振,《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843册
    《旧唐书》,刘晌等,中华书局,1975年
    《旧闻证误》,李心传,中华书局,1981年
    《旧五代史》,薛居正等,中华书局,1976年
    《郡斋读书志校证》,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柯亭论词》,蔡嵩云,《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孔氏谈苑》,孔平仲,《丁晋公谈录》(外三种),中华书局,2012年
    《寇莱公遗事》,佚名,《全宋笔记》第二编第一册,大象出版社,2006年
    《困学纪闻》(全校本),王应麟著、翁元圻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老学庵笔记》,陆游,中华书局,1979年
    《类说》,曾慥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73册
    《冷斋夜话》,惠洪,中华书局,1988年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刘学锴、余恕诚,中华书局,2002年
    《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历代词话》,王弈清,《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历代赋话校证》,浦铣著,何新文、路成文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麟台故事校证》,程俱著、张富祥校证,中华书局,2000年
    《六一诗话》,欧阳修,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六艺之一录》,倪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34册
    《龙川别志》,苏辙,中华书局,1982年
    《隆平集校证》,曾巩撰、王瑞来校证,中华书局,2012年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扪虱新话》,陈善,《丛书集成初编》第0310册
    《梦溪笔谈校证》,沈括著、胡道静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名臣碑传琬琰集》,杜大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50册
    《明本释》,刘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628册
    《墨池编》,朱长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2册
    《墨客挥犀》,彭(?),中华书局,2002年
    《默记》,王铚,中华书局,1981年
    《南部新书》,钱易,中华书局,2002年
    《南腔北调集》,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南唐书》,马令,《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851-3852册
    《南唐书》陆游,《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853册
    《能改斋漫录》,吴曾,中华书局,1960年
    《廿二史札记校证》,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
    《欧阳修全集》,欧阳修,中华书局,2001年。
    《青箱杂记》,吴处厚,中华书局,1985年
    《清波杂志校注》,周煇撰、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
    《曲洧旧闻》,朱弁,中华书局,2002年
    《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65年
    《全宋诗》,傅璇琮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全宋文》,曾枣庄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
    《全唐文》,董诰等编,中华书局,1983年
    《全元文》,李修生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全祖望集汇校集注》,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饶宗颐,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人间词话》,王国维,《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日知录集释》(全校本),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容斋随笔》,洪迈,中华书局,2005年;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儒林公议》,田况,《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五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
    《邵氏闻见后录》,邵博,中华书局,1983年
    《邵氏闻见录》,邵伯温,中华书局,1983年
    《渑水燕谈录》,王辟之,中华书局,1981年
    《师友谈记》,李扁,中华书局,2002年
    《诗话总龟》,阮阅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诗人玉屑》,魏庆之,中华书局,2007年
    《诗薮》,胡应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十国春秋》,吴任臣,中华书局,1983年
    《十驾斋养新录》,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石介事迹著作编年》,陈植锷,中华书局,2003年
    《石林诗话》,叶梦得,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
    《石林燕语》,叶梦得,中华书局,1984年
    《石洲诗话》,翁方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蜀》,张唐英,《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855册
    《司马光日记校注》,司马光著、李裕民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包弼德著、刘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永瑢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四库全书总目》,永瑢等,中华书局,1965年
    《四六丛话》,孙梅,《续修四库全书》,第1715册
    《四六话》,王铚,《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615册
    《宋稗类钞》,潘永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宋朝事实类苑》,江少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张兴武,中华书局,2009年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何冠环,中华书局,1994年
    《宋大事记讲义》,吕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6册
    《宋大诏令集》,司义祖整理,中华书局,1962年
    《宋代地域文化》,程民生,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宋代东京研究》,周宝珠,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宋代韩学研究》,杨国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宋代科举与文学》,祝尚书,中华书局,2009年。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祝尚书,大象出版社,2006年
    《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沈松勤,商务印书馆,2010年,
    《宋高僧传》,赞宁,中华书局,1987年
    《宋会要辑稿》,徐松,中华书局,1957年
    《宋景文笔记》,宋祁,《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280册
    《宋辽关系史研究》,陶晋生,中华书局,2008年
    《宋论》,王夫之,中华书局,1964年
    《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中华书局,2003年
    《宋诗选注》,钱锺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宋史》,脱脱等,中华书局,1977年
    《宋史纪事本末》陈邦瞻,中华书局,1977年
    《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钱若水修,范学辉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
    《宋元学案》,黄宗羲、全祖望,《黄宗羲全集》本第三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徐自明编、王瑞来校补,中华书局,1996年
    《苏轼诗集》,苏轼,中华书局,1982年
    《苏轼文集》,苏轼,中华书局,1986年
    《苏舜钦集》,苏舜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苏辙集》,苏辙,中华书局,1990年
    《涑水记闻》,司马光,中华书局,1989年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2003年
    《岁寒堂诗话》,张戒,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
    《谈艺录》(补订本),钱锺书,中华书局,1984年
    《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90年
    《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戴伟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本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戴伟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本
    《唐会要》,王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吴丽娱,商务印书馆,2002年
    《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李定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唐诗纪事校笺》,计有功著、王仲镛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
    《唐诗杂论》,闻一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朱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唐宋词汇评·两宋卷》,吴熊和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唐宋词集序跋汇编》金启华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唐宋词人年谱》,夏承焘,《夏承焘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沈松勤,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唐宋词史的还原与建构》,王兆鹏,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唐宋词通论》,吴熊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宋史论丛》,孙国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唐宋之际诗歌演变:以元白之“元和体”的创作影响为中心》,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
    《唐音癸签》,胡震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唐语林校证》,王谠撰、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
    《填词杂说》,沈谦,《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苕溪渔隐丛话》,胡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程史》,岳珂,中华书局,1981年
    《通志》,郑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图画见闻志》,郭若虚,《画史丛书》第一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王安石变法研究史》,李华瑞,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安石年谱三种》,詹大和等,中华书局,1994年
    《王赓武自选集》,王赓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水照自选集》,王水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文正笔录》,王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36册
    《王伊同学术论文集》,王伊同,中华书局,2006年
    《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徐规,商务印书馆,2003年
    《温公续诗话》,司马光,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
    《文献通考》,马端临,中华书局,1986年
    《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曾枣庄,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吴郡志》,范成大,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吴熊和词学论集》,吴熊和,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吴越备史》,钱俨,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10),杭州出版社,2004年
    《五朝名臣言行录》,朱熹,《朱子全书》,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五代诗话》,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五代十国文学编年》,张兴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五代史补》,陶岳,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5),杭州出版社,2004年
    《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张兴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五总志》,吴坰,《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295册
    《西昆酬唱集笺注》,郑再时,齐鲁书社,1986年
    《西昆酬唱集注》,王仲荦,中华书局,1980年
    《西塘集耆旧续闻》,陈鹄,中华书局,2002年
    《习学记言序目》,叶适,中华书局,1977年
    《夏承焘集》,夏承焘,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香祖笔记》,王士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湘山野录》,文莹,中华书局,1984年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中华书局,1975年
    《新五代史》,欧阳修,中华书局,1974年
    《新校正梦溪笔谈》,沈括著、胡道静校注,中华书局,1957年
    《修辞鉴衡》,王构,《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542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中华书局,2004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黄以周等辑注,中华书局,2004年
    《宣和书谱》,《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3册
    《晏殊<类要>研究》,唐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燕翼诒谋录》,王标,中华书局,1981年
    《杨文公谈苑》,杨亿著,李裕民辑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杨亿年谱》,李一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野客丛书》,王桥,《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304-0306册
    《艺苑卮言》,王世贞,《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易学辨惑》,邵伯温,《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册
    《瀛奎律髓汇评》,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余师录》,王正德,《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616册
    《玉海》,王应麟,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
    《玉壶清话》,文莹,中华书局,1984年
    《元城语录解》,马永卿辑、王崇庆解,《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601册
    《月轮山词论集》,《夏承焘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乐府余论》,宋翔凤,《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云麓漫钞》,赵彦卫,中华书局,1996年
    《韵语阳秋》,葛立方,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
    《曾巩集》,曾巩,中华书局,1984年
    《张乖崖集》,张咏,中华书局,2000年
    《张耒集》,张耒,中华书局,1990年
    《张先集编年校注》,吴熊和、沈松勤,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中国散文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文学论集》,朱东润,中华书局,.1983年
    《中山诗话》,刘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
    《中吴纪闻》卷一,龚明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余英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朱子语类》,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
    《竹林答问》,陈仅,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竹庄诗话》何汶,中华书局,1984年
    《庄子集释》,郭庆藩,中华书局,1961年
    《资治通鉴》,司马光,中华书局,1956年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邓小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张兴武,《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北宋“太学体”新论》,祝尚书,《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张希清,《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北宋诗文革新的曲折历程》,葛晓音,《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北宋文坛对“元和、长庆”风格之接受及其意义》,陈元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进》,沈松勤,《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论“隐士”种放其人》,何忠礼,《文史》(中华书局)总101辑(2012年第4辑)
    《论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贺中复,《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欧阳修入主文坛在庆历而非嘉祐》,洪本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欧阳修散文创作的发展道路》,王水照,《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
    《宋初词坛萧条探因》,诸葛忆兵,《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
    《宋初杭州西湖白莲社考论》,祝尚书,《文献》,1995年第3期
    《宋初五十年词坛岑寂探因》,董希平、刘尊明,《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6期
    《宋代的开封与城市制度》,梅原郁,《鹰陵史学》,第3、4合辑号,1977年
    《宋太祖朝翰林学士述论》,陈元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张荫麟,《文史杂志》,1941年第7期
    《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沈松勤,《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
    《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与诗风嬗变——以杨亿为中心》,陈元锋,《文史哲》,2012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