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人选唐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唐人选唐诗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唐代诗歌繁荣与选本兴盛的社会动力与学术渊源,并以汉书学、文选学、类书为切入点勾勒隋唐之际社会思潮的演变轨迹。全面考察《翰林学士集》、《才调集》、《珠英学士集》、《丹阳集》、《荆扬挺秀集》、《河岳英灵集》、《箧中集》的时代特色与批评价值,试图在总体关照与专题拓展的基础上将唐人选唐诗研究向纵深推进。
     第一部分探讨唐人选唐诗生成的历史地域因缘。唐人选唐诗的兴起既是文学现象也是社会现象,与选学兴盛、类书涌现、科举改革、创作繁荣的时代氛围密切相关。初唐时期民间研习之风由“汉书学”转向“文选学”,宫廷喜好由修撰史书转向游宴唱和,科举考试诗赋渐占主导,三股力量互相作用共同推动诗歌创作走向兴盛。“文选学”在“汉书学”的基础上萌芽成长,李善的著述教授活动使得“文选学”由学术一途转向文学一途,至此“文选学”与唐诗发展呈现渐趋清晰的联系。初唐《文选》续作的大量涌现为唐人选唐诗的出现奠定基础,《文选》在选录宗旨、文学追求等方面为唐人选唐诗提供范本,优秀的“唐人选唐诗”多以《文选》为逻辑起点。二者的地域因缘表现在“文选学”由扬润到京师,“诗选学”由京师到扬润,传播路线相同,方向相反,都与扬润地区有着不解之缘。类书兼具史学与文学的双重性质,是史学向文学过渡的重要桥梁。抄撮之风的盛行,赋体文学的发展,藏书事业的兴盛是唐代类书高度繁荣的基础,类书促使诗歌创作走上普泛化、技术化的普及之路,并为唐人选唐诗提供构建模式。唐人选唐诗中选择大于抄撮者多受《文选》影响,如《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抄撮大于选择者多受类书影响,如《翰林学士集》、《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才调集》。
     第二部分衡定唐人选唐诗在文学史、批评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一、唐人选唐诗揭示唐诗的发展历程,由古体——近体,由五言——七言,为文学体裁的内部演变提供佐证。二、唐人选唐诗再现诗歌复古与革新理论的互动与碰撞。唐诗创作在复古与革新的屡次论争中走向高潮,唐人选唐诗亦循此径徘徊前进。三、唐人选唐诗凸显诗歌教化功能与审美功能交替进行的演变历程。四、唐人选唐诗体现诗歌与音乐的密切关系,表明诗、词之间的渗透交融。
     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以崔融、殷璠、元结编选的六部选本为考察重点。崔融《珠英学士集》在701—706间的任何时段成书皆有可能,斯2717抄写较为规范,基本符合“官班为次”的编排规则,但伯3771重出复见,对《珠英学士集》的体例研究帮助极其有限。《珠英学士集》非唱和集,具有相对明确的编选宗旨,折射崔融数年宦海沉浮与两度从军边塞的个人际遇。悲慨之风是《《珠英学士集》的主要风格,过渡性质是《珠英学士集》的时代特色。《珠英学士集》的选本意义在于:一、表明宫廷文人由元老重臣向中举士子转变,新兴阶层迅速崛起并逐渐占据文坛主流,二、是宫廷官员与底层文士交流碰撞的结晶,两者的汇集改变诗歌创作内容与形式长期分离的局面,边塞、闺怨题材已现盛唐风采。三、逐步展现近体律诗由探索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对于殷璠,生平仕宦需要重新认识。殷璠并非一生困守润州,开元中赴京应举,天宝四载彻底离开,曾在京师担任“文学”一职,因而对盛唐诗坛有全面的认识与精准的把握。以殷瑶生平为出发点,以诗歌审视社会,盛中之变天宝三载已经显现。是年盛唐著名诗人王翰、王湾、孟浩然、王维、高适、王昌龄、王之涣、岑参、杜甫悉数登场,又渐趋消失,部分诗人创作已达高峰,而身居高位的贺知章与平步青云的李白同年离京摧毁众多士人理想,天宝三载文坛已经显露中唐风貌,盛唐诗歌先于“安史之乱”十年走向终结。《丹阳集》并未特意凸显“仕宦不达”,是殷璠于长安在宫廷诗风的影响下编撰的地域选本。《河岳英灵集》初选始于长安,主要确定诗人,复选始于丹阳,主要增补作品,杜甫不被选入是时机问题。《荆扬挺秀集》是介于《《丹阳集》与《河岳英灵集》之间的诗歌选本,以荆、扬二州士人为选录重点,兼及润州,似以追溯《文选》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并为《河岳英灵集》的出现奠定基础。元结《箧中集》是第一部既面对“开元盛世”又面对“安史之乱”的选本,主要表现“复古思想”与“写实精神”。元结对上古文学的过度迷恋导致其诗歌理论脱离时代走向偏执,在极端复古之中未能找到正确出路。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social power and academic origins for the prosperity of anthology of Tang po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studies as a means. It takes the anthology of Tang poetr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with the Selection of Literary Works and reference book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detail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critical value of some elections, such as the Imperial Academy Set, Zhuying Bachelor Set, Danyang Set, Jingyang Tingxiu Collection, the Anthology of Great Poets of Tang Dynasty and Qiezhong Set, trying to push the research for anthology of Tang poems advance in depth,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all care and thematic expansio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sperity of the Tang poems and the rise of the elections. During the period about one hundred years from late Sui to early Tang, changes in social thought, from history to literature, were the basis for the prosperity of "Study of the Selection of Literary Works". Cao Xian began "Study of the Selection of Literary Works" and Li Shan completed it, 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reconstructed the literary pattern and impelled poetry writing to prosperity. During the time, the emphasis of correction and writing also shifted from history to literature. Emperors hel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by adding tests and the custom "Xingjuan". Eventually choosing officials through poems became the mainstream. The reference books, which have the dual natures, the historical nature and the literature nature, were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the transition. When people in Tang Dynasty chose poems, they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Selection of Literary Works and reference books.
     The second part mainly evaluates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the Tang Poems Selected in Tang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First of all, the works reveal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ang poems, from old style to modern style, from a four-line poem with five eharaeters to a four-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and provides corroboration for the internal evolution of literary genres. Secondly, the works reappears the interactive collision between restor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restoration and innovation are main ways to promote the internal movement of literary genres. Thirdly, it highlights the alternative evolution of enlightenment function and aesthetic function of poetry. Fourthly, the Tang Poems Selected in Tang Dynasty highlight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music, reflecting the mutual penetration between poetry and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he third part is a special study and mainly discusses Zhuying Bachelor Set, three elections by Yin Pan and Qiezhong Set. The vice of sadness is the main style of Zhuying Bachelor Set and the transitional nature i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two aspects. On one hand, it indicates that the court literati is mainly made up of scholars who have passed the imperial exam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other than patriarchs, and emerging class rose quickly and gradually occupied the literary mainstream. On the other hand, the election is the crystallization as a result of exchange and collision between the court officials and underlying scrib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ade slight changes on the situation that there was a long separ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poetry. The frontier boudoir theme had reflected the elegance of glorious age of Tang Dynasty. Yin Fan was not barricaded in Runzhou all his life. He once had served as a "Literary" in the capital of Tang Dynasty, and thus he ha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accurate grasp about Parnassus of glorious age of Tang Dynasty.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will re-interpret the three elections. Qiezhong Set focused on proving the excerpted poets'life story and socializing creation, explored the creative tendencies and literary ideas of poetry school in Qiezhong Set, combining literary criticism and literary theory, and showed "retro thinking" and "realistic spirit". The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meaning of Qiezhong Set as origin to determine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引文
① 邹云湖:《中国选本批评》,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6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极玄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68页。
    ③ 焦竑:《题锦研斋集》,《焦氏澹园续集》卷9,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64册,第645页。
    ① 汤宾尹:《睡庵大题选序》,《睡庵稿》卷4,四库禁毁书丛刊本,第63册,第76页。
    ② 文德翼:《梅湖草堂近诗删序》,《求是堂文集》卷6,四库禁毁书丛刊本,第141册,第420页。
    ③ 徐师曾:《再与赵淮献书》,《湖上集》卷6,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51册,第131页。
    ④ 王士祯:《答秦留仙宮谕二首》,《带经堂集》卷67,《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34册,第634-635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第2页。
    ①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31,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66-267页。
    ② 孙琴安:《唐诗选本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其中《续又玄集》、《江南续又玄集》重出计一种,误收宋人《唐僧诗》一种未计。
    ③ 吴企明:《唐音质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27—161页.
    ④ 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300—307页。
    ⑤ 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第307—326页。
    ⑥ 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第326—337页。
    ⑦ 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第337—346页.
    ①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第94页。
    ②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第105—110页。
    ③ 张固也:《新唐书艺文志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14—324页。
    ④ 卢燕新:《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352—358页。
    ⑤ 梅新林:《略论唐人的唐诗编纂》,《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第176页。
    ① 吴企明:《唐代诗选学略论》,吴企明:《唐音质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64页。
    ②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88—198页。
    ① 卢燕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与唐人选本批评风尚的嬗变》,《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夏之卷,第60页。
    ② 王志清:《从<中兴间气集>看盛、中唐过渡时期的王维接受》,《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第135页。
    ③ 查屏球:《由皎然与高仲武对江南诗人的评论看大历贞元诗风之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113页。
    ④ 蒋寅:《从<河岳英灵集>到<中兴间气集>——关于大历诗风演变的抽样分析与假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第35页。
    ① 郝润华、张羽:《<国秀集>编选动因探微》,李浩、贾三强主编:《古代文献的考证与诠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25页。
    ② 高翀骅《从<御览诗>看元和诗坛风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38卷第1期,第79页。
    ③ 龚祖培:《<又玄集>考述——兼及辨伪与<全唐诗>补遗》,《文史》第38辑,第171一179页。
    ① 曹丽芳:《韦庄研究》,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34页。
    ② 此处内容包括《唐人选唐诗新编·搜玉小集》前言与《<搜玉小集>考略》两篇文章的内容。
    ③ 伊藤正文撰,李庆译:《论<搜玉小集>》,《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一辑),第454—478页。
    ①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中华书局,1993年,第59页。
    ②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164页。
    ③ 唐元竑:《杜詩搪》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70册,第3页。
    ④ 闻一多:《盛唐诗》,郑临川述评:《间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13页。
    ⑤ 李珍华、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河岳英灵集>》,《中国韵文学刊》第2.3期,第15页。
    ⑥ 张起:《牛溲马浡皆有意不许后生漫涂鸦——唐人选本不选杜诗不能证明杜甫是二流诗人》,《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第47页。
    ⑦ 张起:《牛溲马浮皆有意不许后生漫涂鸦——唐人选本不选杜诗不能证明杜甫是二流诗人》,《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第47页。
    ① 胡明:《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来的唐诗研究》,《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42—43页。
    ② 曾枣庄:《杜甫与唐代诗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4期,第17页。
    ① 曾枣庄:《杜甫与唐代诗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4期,第22页。
    ② 杜晓勤:《杜诗在至德、大历间的流传和影响》,《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第110页。
    ③ 杜晓勤:《杜诗在至德、大历间的流传和影响》,《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第116页。
    ④ 邱睿:《唐人选唐诗无杜诗现象补说》,《文史杂志》,2007年第2期,第55—57页。
    ⑤ 吴淑玲:《唐人选唐诗及敦煌写卷中少见杜诗的传播学因素》,《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第17页。
    ⑥ 杜甫:《泛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因寄岑中允参范郎中季明》,浦起龙著:《《读杜心解》卷3,中华书局,1961年,第442页。
    ⑦ 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读杜心解》卷5,第724页。
    ⑧ 杜甫:《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读杜心解》卷4,第677页。
    ⑨ 杜甫:《同元使君春陵行》,《读杜心解》》卷1,第183页。
    ⑩ 吴淑玲:《唐人选唐诗及敦煌写卷中少见杜诗的传播学因素》,《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第21页。
    ①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19—320页。
    ② 胡可先:《<唐诗类选>选杜诗发徽》,《杜甫研究学刊》,1992年第2期,第37页。
    ③ 张小琴:《<唐人选唐诗>(十种)选、阙杜诗情况分析》,2007年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
    ① 胡可先:《唐人选唐诗与李白诗》。胡可先:《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01—323页。
    ② 卢燕新:《殷瑶<河岳英灵集>选评李白诗刍议》,《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3月,第22卷第1期,第41页。
    ③ 卢燕新:《殷璠<河岳英灵集>选评李白诗刍议》》,《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3月,第22卷第1期,第46页。
    ④ 张文婷:《“唐人选唐诗”忽略陈子昂诗原因探析》》,《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9月,第28卷第9期,第48页。
    ① 孙洪亮、大理:《从“唐人选唐诗”看王昌龄在唐代诗坛地位的变迁》,《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24卷第3期,第95页。
    ② 胡明:《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来的唐诗研究》,《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42—43页。
    ①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87页。
    ① 邹云湖:《中国选本批评》,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导言第1页。
    ② 邹云湖:《中国选本批评》,导言第1页。
    ③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序言第1页。
    ④ 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38页。
    ⑤ 贺严:《清代唐诗选本研究》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⑥ 司马迁:《史记》卷47,中华书局,1963年,第1936页。
    ⑦ 班固:《汉书》卷30,中华书局,1964年,第1708页。
    ⑧ 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第261页。
    ① 此处观点参考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外篇第一章《选本论》,并有所补充。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中华书局,1980年, 第11页。
    ③ 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篇第十七》,第185页。
    ④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8—50页。
    ⑤ 司马迁:《史记》卷47,第1936页。
    ⑥ 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篇第三》,第30页。
    ①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1,《十五国风次序论》,续修四库全书本,第68册,第339页。
    ②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卷2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061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九年》,中华书局,1981年,第1161—1164页。
    ④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3,第131页。
    ⑤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38,第1536页。
    ① 《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86,第5册,第1页。
    ② 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卷4,中华书局,2011年,第852页。
    ③ 魏征等:《隋书》卷35,中华书局,1973年,第1089—1090页。
    ④ 刘申受:《八代文苑叙录》,骆鸿凯:《文选学》,中华书局,1989年,第30页。
    ⑤ 骆鸿凯:《文选学》,第1页。
    ⑥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页。
    ⑦ 王立群:《论20世纪的<文选序>研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29页。
    ⑧ 刘肃:《大唐新语》卷3,中华书局,1984年,第42页。
    ① 高棅编选:《唐诗品汇·历代名公叙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②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146页。
    ③ 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卷9,丛书集成新编本,第56册,第578页。
    ④ 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卷9,丛书集成新编本,第56册,第574页。
    ⑤ 刘肃:《大唐新语》卷9,第133页。
    ① 许殿才:《<汉书>的成就及历史地位》,《文献》,1991年第3期,第131页.
    ② 班固:《汉书》卷100下,第4235页。
    ③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57,第1365页。
    ④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15,第2519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105,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1页。
    ① 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84,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5页。
    ②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7,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5页。
    ③ 颜师古:《汉书叙例》,见班固:《汉书》,第4页。
    ④ 颜师古:《汉书叙例》,见班固:《汉书》,第5页。
    ⑤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59,中华书局,1964年,第1363页。
    ① 洪业、聂崇岐、李书春、赵丰田、马锡用编纂:《汉书及补注综合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序》第1页。
    ② 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39页。
    ③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15,第466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101,第2653页。
    ⑤ 李延寿:《南史》卷58,中华书局,1975年,第1434页。
    ⑥ 姚思廉:《梁书》卷27,中华书局,1973年,第401页。
    ⑦ 李廷寿:《南史》卷69,第1690页。
    ⑧ 房玄龄等:《晋书》卷92,第2377页,
    ⑨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5,中华书局,1983年,第678页.
    ⑩ 房玄龄等:《晋书》卷88,第2289页。
    ① 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卷7,中华书局,1980年,第86页。
    ② 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世界书局,1934年,第2页。
    ③ 蒋伯潜、蒋祖怡著:《骈文与散文》,世界书局,1941年,第14页。
    ④ 班固:《汉书》卷58,第2633—2634页。
    ⑤ 李延寿:《北史》卷82,第2759页。
    ① 李廷寿:《北史》卷82,第2760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73,中华书局,1975年,第2594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73,第2596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73,第2595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55—4956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87,第2843页。
    ⑦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15,中华书局,1975年,第4215页。
    ⑧ 刘昫等:《旧唐书》卷188,第4922页。
    ⑨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5,第4569页.
    ⑩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6,第4597页.
    ①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20,中华书局,1984年,第441页。
    ② 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见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02,第4108页。
    ①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94页。
    ②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7,中华书局,1993年,第530页。
    ③ 班固:《汉书》,颜师古《汉书叙例》第2页
    ④ 班固:《汉书》,颜师古《汉书叙例》第3页.
    ⑤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8,第5640页。
    ⑥ 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68,中华书局,1973年,第1594页。
    ⑦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84,第3677页。
    ⑧ 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76,第1731页。
    ① 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56,第1393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89,第2897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88,第4932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56页。
    ⑤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02,第3978页。
    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02,第3982页。
    ⑦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3,第199页。
    ⑧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105,第2063页。
    ⑨ 陈寿:《三国志》卷9,第290页。
    ①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8,第5656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40,第1001页。
    ③ 李延寿:《南史》卷50,第1239页。
    ① 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2页。
    ② 刘响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56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2,第5754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6页。
    ⑤ 王勃著,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6-67页。
    ⑥ 王勃著,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3,第84页。
    ⑦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24,第1125页。
    ① 魏征等:《隋书》卷76,第1730页。
    ②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页。
    ③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20,第3064页。
    ① 曹道衡:《南北文风之融合和唐代<文选>学之兴盛》,《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第23页。
    ② 顾农:《风教与翰藻——萧统的文学趣味和<文选>的选文趋向》,《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第40页。
    ③ 郎廷槐:《师友诗传录》,丛书集成新编本,第80册,第46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84,第2802页。
    ① 计有功撰,王仲铺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2,第46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96上,第5232页。
    ③ 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3,中华书局,2005年,第20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7下,第553页。
    ⑤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18,第4288页。
    ⑥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17,中华书局,1980年,第7110页。
    ⑦ 刘肃:《大唐新语》卷9,第134页。
    ⑧ 刘肃:《大唐新语》卷9,第134页。
    ① 李善:《唐李崇贤上文选注表》,《文选》,第4页。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2,第5754页。
    ③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巴蜀书社,1989年,第283-284页。
    ④ 张蘑撰:《朝野佥载》补辑,中华书局,1979年,第167页。
    ⑤ 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43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199上,第5320页。
    ① 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12,中华书局,1982年,第116页.
    ② 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140,中华书局,1986年,第3326页。
    ③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浦起龙著:《读杜心解》卷1,中华书局,1961年,第4页.
    ④ 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2,中华书局,1987年,第172页.
    ⑤ 杜甫:《水阁朝霁奉简云安严明府》卷1,《读杜心解》,第120页。
    ⑥ 杜甫:《宗武生日》,《读杜心解》卷5,第759页.
    ⑦ 卢照邻、杨炯著,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杨炯集》卷2,中华书局,1980年,第32页.
    ⑧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29,第1344页。
    ⑨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23,第1115页。
    ⑨ 陈子昂著,徐鹏校点:《陈子昂集》卷2,中华书局,1960年,第24页。
    11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26,第1211页。
    12 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页。
    13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21,第1012页。
    14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2,中华书局,1977年,第95页。
    15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21,第1020页.
    16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5,第737页。
    17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25,第1176页。
    18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8,第451页。
    ①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22,第1044页。
    ②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37,第2628页。
    ③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30,第1409页。
    ④ 李祥著:《李审言文集·媿生丛录》卷2,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63页。
    ⑤ 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30,中华书局,1979年,第690页。
    ⑥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34,第1365页。
    ⑦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83,第3220页。
    ⑧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3,第4373页。
    ⑨ 潘岳:《西征赋》,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68页。
    ⑩ 潘岳:《秋兴赋》,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13,第586页。
    11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58,第1954页。
    12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3,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553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1—22页。
    ① 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年,第1400页。
    ② 卢照邻、杨炯著,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杨炯集》卷10,第161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73,第2590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25页。
    ① 此处统计数据依据王仲牟《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85—901页。
    ② 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1,中华书局,2008年,第467页。
    ③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27页。
    ④ 王溥:《唐会要》卷3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51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上,第4983页。
    ⑥ 王应麟:《玉海》卷2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3册,第696页。
    ⑦ 王应麟:《玉海》卷2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3册,第696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73,第2598页。
    ② 王溥:《唐会要》卷63,第1287—1288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66,第2463页。
    ④ 王溥:《唐会要》卷63,第1288页。
    ① 王溥:《唐会要》卷36,第759页。
    ②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699,第3607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02,第3985页。
    ④ 唐太宗:《赐萧瑀》,《全唐诗》卷1,第19页。
    ⑤ 刘肃:《大唐新语》卷8,第123页。
    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9,第1563页。
    ⑦ 王溥:《唐会要》卷36,第765页。
    ①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9,第1563页。
    ② 李防等:《文苑英华》卷700,第3611页.
    ③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9,第264页。
    ④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9,第263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下,第4970—4971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94,第2991—2992页。
    ③ 高祖、太宗、高宗、武后、中宗五朝君臣唱和情况参考陶敏、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初盛唐卷)、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彭庆生《唐高宗朝诗歌系年考》等著作,限于篇幅表格之中不再逐一注出。
    ④ 表中所列诗歌题目均以《全唐诗》为准,《全唐诗》未收之作参阅《文苑英华》、《翰林学士集》等书。
    ① 刘昫等:《旧唐书·太宗纪》卷三:“(贞观十二年二月)乙丑,次陕州。”
    ② 刘昫等:《旧唐书·太宗纪》卷三:“(贞观十二年)夏五月壬申,银青光禄大夫、永兴县公虞世南卒。”
    ③ 刘昫等:《旧唐书·太宗纪》卷三:“(贞观十五年十一月)壬申,还京师.”途经潼关,疑为此时作。
    ④ 刘昫等:《旧唐书·太宗纪》卷三:“(贞观十六年十一月)丁卯,宴武功士女于庆善宫南门。”
    ⑤ 王溥:《唐会要·书法》卷三五:“至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已上,赐宴于元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群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
    ① 刘昫等:《旧唐书·太宗纪》卷三:“(贞观十九年)十二月戊申,幸并州。
    ② 刘昫等:《旧唐书·杨师道传》卷六十二:“二十一年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五四崔湜《幸白鹿观应制》注:“一作郑愔诗”,考《文苑英华》卷一七八为崔湜诗,从之。
    ② 刘昫等:《旧唐书·中宗纪》卷七:“(景龙三年十二月甲辰)是日幸骊山。”
    ① 肖瑞峰师:《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0一81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62,第2383页。
    ① 刘泊:《安德山池宴》,《全唐诗》卷33,第452页。
    ② 杨续:《安德山池宴集》,《全唐诗》卷33,第453页。
    ③ 杨师道:《安德山池宴集》,《全唐诗》卷33,第453页。
    ④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7,中华书局,2007年,第202页。
    ⑤ 孙诒让:《唐明徵君碑跋》,《籀庼述林》卷8,中华书局,2010年,第264页。
    ⑥ 查正贤:《论初唐休沐宴赏诗以隐逸为雅言的现象》,《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第37—38页。
    ①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69,中华书局,1992年,第2347页。
    ② 杜佑:《通典》卷15,中华书局,1984年,第83页。
    ① 王定保:《唐摭言》卷1,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第4—5页。
    ②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140页。
    ③ 阙名:《请更定三考奏改并及第人数奏》,《全唐文》卷966,中华书局,1983年,第10038页。
    ④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第129—131页。
    ⑤ 高祖:《令诸州举送明经诏》,《全唐文》卷3,第35页。
    ⑥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补正》卷1,第6页。
    ① 杜佑:《通典》卷15,第354页。
    ② 杜佑:《通典》卷15,第354页。
    ③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补正》卷1,第30页。
    ④ 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8,中华书局,1987年,第714页。
    ⑤ 高宗:《条流明经进士诏》,《唐大诏令集》卷106,第549页。
    ⑥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第129页。
    ⑦ 陈铁民:《梁玛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37页。
    ① 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3,第16—17页。
    ② 李昉等:《太平广记》卷179,中华书局,1961年,第1335页。
    ③ 赵匡:《举选议》,《文苑英华》卷765,第4023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9,第229页。
    ⑤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1页。
    ① 李延寿:《北史》卷26,中华书局,1974年,第962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82,第2762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62,第2383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80,第2743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80,第2743页。
    ⑥ 闻一多:《唐诗杂论·类书与诗》,中华书局,2009年,第2页。
    ⑦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54,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7页。
    ⑧ 刘昫等:《旧唐书》卷66,第2463页。
    ① 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3,第15页。
    ② 王溥:《唐会要》卷65,第1328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上,第4995页。
    ④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102,第519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上,第4999页。
    ② 张说:《兵部尚书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文苑英华》卷972,第5111—5112页。
    ③ 王勃著,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31页。
    ①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02,中华书局,1956年,第6374页。
    ② 薛登:《论选举疏》,《全唐文》卷281,第2852页。
    ③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第5页。
    ④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第13页。
    ① 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卷8,中华书局,1996年,第135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上,第5005页。
    ③ 王勃著,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4,第126页。
    ④ 王勃著,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4,第122页。
    ⑤ 王勃著,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4,第133页。
    ① 薛用弱:《集异记》,中华书局,1980年,第9—10页。
    ② 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3,第205页。
    ③ 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6,中华书局,1979年,第914—915页。
    ① 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3,第158页。
    ②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264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19,第3430页。
    ④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8,第5640页。
    ① 俞绍初、许逸民:《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462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6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2,第5754页。
    ④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故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侍读上柱国常山县开国公赠润州刺史马公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05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63页。
    ⑥ 董诰等:《全唐文》卷687,第7035页。
    ⑦ 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3,第22页。
    ⑧ 张彦远辑,洪丕谟点校:《法书要录》卷6,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第167页。
    ⑨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7,第557页。
    ⑩ 杜甫:《水阁朝霁奉简云安严明府》,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中华书局,1961年,第120页。
    11 杜甫:《宗武生日》,《读杜心解》卷五,第759页。
    ① 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30,第690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5—4946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6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6页。
    ①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第1169页。
    ② 李防等:《文苑英华》卷742,第3877页。
    ③ 屈守元:《文选导读》,巴蜀书社,1993年,第86页。
    ④ 刘肃:《大唐新语》卷9,第133—134页。
    ⑤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2,第5754页。
    ① 莫砺锋:《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第278页。
    ②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2,第116页。
    ③ 丁红旗,《关于唐代敦煌教授<文选>的一点臆测》,《敦煌研究》,2011年第1期,第61页。
    ④ 莫砺锋:《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第278—279页.
    ⑤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27页。
    ⑥ 欧阳修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第27页。
    ① [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54页。
    ② 《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86,第5册,第1页。
    ③ 骆鸿凯:《文选学·纂集第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71,第4449页。
    ⑤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序,第2—3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84,第2802页。
    ② 王应麟:《玉海》卷5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4册,第441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第456页。
    ③ 顾农:《风教与翰藻——萧统的文学趣味和<文选>的选文趋向》,《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第40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箧中集》,第299页。
    ① 李防等:《文苑英华》卷714,第3686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国秀集》,第217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又玄集》,第579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才调集》,第691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8页。
    ⑥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第456页。
    ⑦ 吴企明:《唐代诗选学略论》,《唐音质疑录》,第162页。
    ⑧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88,第4168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5—4946页。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8,第564 0页。
    ③ 刘肃:《大唐新语》卷9,第133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6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63页。
    ⑥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七四,第1205页。
    ⑦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2,第5754页。
    ⑧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6页。
    ⑨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8,第5641页。
    ① 智顗:《遗书临海镇将解拔国述放生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隋文》卷32,第4206页。
    ② 魏征等:《隋书》卷4,第93页。
    ③ 权德舆:《广陵诗》,《全唐诗》卷328,第3670页。
    ④ 张祜:《纵游淮南》,《全唐诗》卷511,第5846页。
    ⑤ 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3页。
    ① 殷芸:《殷芸小说》卷6,《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39页。
    ②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卷9,第123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88,第2878页。
    ④ [日]真人元开著,汪向荣校注:《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华书局,1979年,第47—48页,记载鉴真东渡之前曾在扬州市场采购:“[落]脂红绿米一百石,甜豉三十石,牛苏一百八十斤,麴五十石,干胡饼二车,干蒸饼一车,干薄饼一万,番[捻]头一半车;漆盒子盘卅具,兼将[画]五顶像一铺,宝像一铺,金[漆]泥像一躯,六扇佛菩萨障子一具,金字《华严经》一部,金字《大品经》》一部,金字《大集经》》一部,金字《太涅槃经》一部,杂经、章疏等都一百部;月令[障]子一具,行天[障]子一具,道场幡一百廿口,珠幡十四条,玉环手幡八口;螺钿经函五十口,铜瓶廿口;花氍廿四领,袈裟一千领,[裙]衫一千对,坐具一千床;大铜[盂]四口,[竹叶盂]冊口,大铜盘廿面,中铜盘廿面,小铜盘四十四面,一尺铜叠八十面,少铜叠三百面;白藤簟十六领,五[色]藤簟六领;麝香廿[剂],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栈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陆香都有六百余斤;又有毕钵、诃架勒、胡椒、阿魏、石蜜、蔗糖等五百余斤,蜂蜜十斛、甘蔗八十束;青钱十千贯,正炉钱十千[贯],紫边钱五[千]贯;罗补头二千枚,麻靴卅量,席帽卅箇。”
    ⑤ 牛僧孺:《玄怪录》卷3,《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80页。
    ⑥ 魏征等:《隋书·地理志》卷31,第887页。
    ⑦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46—47页。
    ⑧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1,第4332页。
    ① 李昉等:《太平广记》卷273,第2151页.
    ②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26,第1245页。
    ③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25,第1179页。
    ④ 韦庄:《过扬州》,韦庄著,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5页。
    ⑤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卷3,中华书局,2008年,第341页。
    ⑥ 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年,第98页。
    ⑦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3,中华书局,1983年,第2664页。
    ⑧ 魏征等:《隋书》卷76,第1746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46,第1962页。
    ②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82,第5694页
    ③ 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3,第2663页。
    ④ 刘肃:《大唐新语》卷3,第48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06,第3249页。
    ⑥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862,第4549页。
    ⑦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862,第4549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80,第2743页。
    ② 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第19页。
    ③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5,第734页。
    ④ 隋炀帝:《泛龙舟》,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3,第2664页。
    ⑤ 权德舆:《大唐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宮及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崇文馆大学士上柱国岐国公杜公淮南遗爱碑铭并序》,《权载之文集》卷11,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14册,第2页下。
    ⑥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4,第6836—6837页。
    ⑦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43,第1448页。
    ⑧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5,第719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31,第1335页。
    ②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33,第1356页。
    ③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870,第9861页。
    ④ 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集外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91页。
    ⑤ 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卷中,第263页。
    ⑥ 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卷上,第26页。
    ⑦ 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卷中,第164页。
    ⑧ 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集外诗,第424页。
    ⑨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42,第1440页。
    ⑩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42,第1441页。
    11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43,第1448页。
    12 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25,第590页。
    13 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集外诗,第410页。
    ① 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初唐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81页。
    ① 《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35,第3册,第845页。
    ② 闻一多:《唐诗杂论·类书与诗》,第7页。
    ③ 张涤华:《类书流别·义界第一》,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页。
    ④ 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第1页。
    ① 马国翰:《<锱铢囊>序》,《《玉函山房文集》卷3,《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86册,第135页。
    ② 钮树玉:《论淮南子》,《匪石先生文集》卷下,《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63册,第487页。
    ③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卷15,中华书局,1963年,第424页。
    ④ 庄芳荣:《中国类书总目初稿》序,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第1页。
    ⑤ 王应麟:《玉海》卷5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4册,第447页。
    ⑥ 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⑦ 张涤华:《类书流别》,第12页。
    ⑧ 张舜徽:《广校雠略》,第12页。
    ⑨ 张舜徽:《广校雠略》,第13页。
    ①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第26页。
    ② 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卷4,中华书局,2011年,第852页。
    ③ 司马迁:《史记》卷14,中华书局,1950年,第510页。
    ④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中华书局,1980年,第1703页。
    ⑤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22—123页。
    ⑥ 魏收:《魏书》卷91,第1956页。
    ⑦ 房玄龄等:《晋书》卷72,第1910页。
    ⑧ 房玄龄等:《晋书》卷72,第1913页。
    ⑨ 魏征等:《隋书》卷33,第988页。
    ① 姚思廉:《梁书》卷33,中华书局,1973年,第486页。
    ② 姚思廉:《陈书》卷27,中华书局,1972年,第353页。
    ③ 姚思廉:《梁书》卷49,第688页。
    ④ 李延寿:《南史》卷76,第1891—1892页。
    ⑤ 姚思廉:《梁书》卷49,第689页。
    ⑥ 姚思廉:《陈书》卷34,第454页。
    ⑦ 姚思廉:《陈书》卷34,第463页.
    ⑧ 李廷寿:《南史》卷60,第1481页。
    ⑨ 李廷寿:《南史》卷50,第1246页。
    ⑩ 李延寿:《北史》卷83,中华书局,1974年,第2806页。
    ① 李延寿:《北史》卷83,第2793页。
    ②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2,中华书局,1959年,第88页。
    ③ 袁枚:《随园诗话》卷1,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01册,第250页。
    ④ 黄霖编著:《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7—38页。
    ⑤ 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年,第1152页。
    ① 姚范:《援鹑堂笔记》卷37,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49册,第30页.
    ② 张涤华:《类书流别》,第16页。
    ③ 姚思廉:《梁书》卷50,第702页。
    ④ 李延寿:《南史》卷49,第1220页。
    ⑤ 杜宝撰,辛德勇辑校:《大业杂记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⑥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6,第1086页。
    ⑦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77,第1905页。
    ⑧ 张涤华:《类书流别·体制第三》,第16页.
    ⑨ 骆鸿凯:《文选学》,第311页。
    ① 李延寿:《南史》卷49,第1213页。
    ② 李延寿:《南史》卷48,第1189页。
    ③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事类第三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8页。
    ④ 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7页。
    ⑤ 杜宝撰,辛德勇辑校:《大业杂记辑校》,第23页。
    ⑥ 李延寿:《南史》卷52,第1289页。
    ① 李延寿:《北史》卷47,第1737页。
    ②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65,第5121页。
    ③ 魏征等:《隋书》卷32,第908页。
    ④ 郑樵:《通志》卷72,中华书局,1987年,第837页。
    ⑤ 魏征等:《隋书》卷49,第1299页。
    ⑥ 魏征等:《隋书》卷49,第1297页。
    ⑦ 魏征等:《隋书》卷49,第1300页.
    ⑧ 魏征等:《隋书》卷75,第1720页。
    ⑨ 魏征等:《隋书》卷49,第1300页。
    ① 魏征等:《隋书》卷58,第1427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46,第1961—1962页。
    ③ 魏征等:《隋书》卷28,第796页。
    ④ 魏征等:《隋书》卷32,第908页。
    ⑤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82,第5694-5695页。
    ⑥ 孙逢吉撰:《职官分纪》卷15,中华书局,1988年,第378页。
    ⑦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7,第1422页。
    ⑧ 王溥:《唐会要》卷35,第751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185上,第4786页。
    ② 王溥:《唐会要》卷35,第751页.
    ③ 王溥:《唐会要》卷64,第1316页。
    ④ 王溥:《唐会要》卷64,第1320页。
    ⑤ 贾晋华:《隋唐五代类书与诗歌》,《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第127页。
    ⑥ 张涤华:《类书流别》,第43—50页。
    ① 《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36,第3册,第881页。
    ② 《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35,第3册,第850页。
    ③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14,第652页。
    ④ 张涤华:《类书流别》,第21-22页。
    ⑤ 刘肃:《大唐新语》卷9,第137页。
    ① 贾晋华:《隋唐五代类书与诗歌》,《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第127页。
    ② 闻一多:《唐诗杂论·类书与诗》,第5-6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02,3969页。
    ④ 王应麟:《玉海》卷5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4册,第510页。
    ⑤ 刘餗:《隋唐嘉话》中,第15页。
    ⑥ 刘餗:《隋唐嘉话》中,第15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36,第472页。
    ② 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正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428页。
    ③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27,第235—236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第1页。
    ②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188页。
    ①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59,第3974页。
    ② 刘觫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卷下,中华书局,1979年,第40页。
    ③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3,第64页。
    ④ 计有功撰,王种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1,第391—392页。
    ⑤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00,第3611页。
    ①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② 李防等:《太平广记》卷180,中华书局,1961年,第1338页。
    ③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64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0,第719页。
    ②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90,第1562页。
    ③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90,第1564页。
    ① 汤思退:《代守臣谢赐御书周易尚书表》,王应麟:《玉海》卷20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8册,第311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翰林学士集》,第35页。
    ③ 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主编:《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1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70页。
    ① 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主编:《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1缉,第71页。
    ② 卢燕新:《<翰林学士集>题名职官考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第13页。
    ③ 卢燕新:《<翰林学士集>题名职官考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第18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1页。
    ⑤ 刘昫等: 《旧唐书》卷43,第1848页。
    ⑥ 王昶:《金石萃编》卷43,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87册,第556页。
    ⑦ 刘响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7页。
    ⑧ 王昶:《金石萃编》卷41,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87册,第515页。
    ⑨ 刘昫等:《旧唐书》卷72,第2566页。
    ⑩ 王昶:《金石萃编》卷42,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87册,第539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48页。
    ② 董诰等:《全唐文》卷152,第1550—1551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翰林学士集》,第3页。
    ④ 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考论》,第173页。
    ⑤ 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4—175页。
    ⑥ 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第175页。
    ①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327页,
    ①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第326页,
    ②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第329页。
    ③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第327页
    ④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第42页。
    ⑤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42页。
    ①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62页。
    ②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43页。
    ① 卢盛江、张毅、左东岭编:《罗宗强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9年,第394页。
    ②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西北大学中文系主编:《唐代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辑,第684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才调集》,第691页。
    ①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31,第268页。
    ②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卷186,第5册,第14页。
    ③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6,第46页。
    ④ 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09—710页.
    ①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卷186,第5册,第14页。
    ①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卷186,第5册,第14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才调集》,第691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才调集》,第691页。
    ① 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第1552—1553页。
    ① 刘学锴:《温庭筠全集校注》卷11,中华书局,2007年,第1102页。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60,第1607页。
    ③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18,第924页。
    ④ 陆游:《陆游集》卷26,中华书局,1976年,第2232页。
    ① 韦毅:《唐诗类选序》,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14,第3687页。
    ②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5,第444页。
    ③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20,第1069页。
    ① 杜牧:《樊川文集》外集,第336页。
    ②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第2235页。
    ③ 姚宽:《西溪丛语》卷下,中华书局,1993年,第92页。
    ④ 李商隐著,冯浩笺注:《玉溪生诗集笺注》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771页。
    ①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第1288—1289页,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第390—391页。
    ② 胡可先:《杜牧诗文编年补正》,《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第55页。
    ③ 蒋寅:《戴叔伦作品考述》,《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四辑,第266页。
    ④ 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卷2,第201页。
    ① 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第235页。
    ② 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第81页。
    ③ 李防等:《文苑英华》卷255,第1285页。
    ④ 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第232—233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极玄集》,第544页。
    ⑥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24,第808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799,第8990页。
    ②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61,第2063页。
    ③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第4页。
    ④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3册)卷7,中华书局,1990年,第365-366页。
    ⑤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3册)卷7,第366页。
    ①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65,第2192页。
    ②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容斋三笔》卷7,中华书局,2005年,第514页。
    ③ 李嘉言:《李嘉言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4—285页。
    ① 胡震亨:《唐音统签》卷685,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618册,第39页。
    ② 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二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8册,第848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47,第2073页。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60,第1598页。
    ③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卷186,第5册,第14页。
    ④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561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才调集》,第776页。
    ⑥ 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09页。
    ① 刘肃:《大唐新语》卷8,第128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箧中集》,第299页。
    ① 太宗:《五言行经破薛举战地》,《唐人选唐诗新编·翰林学士集》,第21页。
    ② 上官仪:《五言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唐人选唐诗新编·翰林学士集》,第15页。
    ③ 长孙无忌:《五言春日侍宴望海应诏》,《唐人选唐诗新编·翰林学士集》,第16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国秀集》,第229页。
    ②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0,第335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8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第456页.
    ① 韦毅:《唐诗类选序》,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14,第3686页。
    ② 韦毅:《唐诗类选序》,李防等:《文苑英华》卷714,第3686页。
    ③ 韦毅:《唐诗类选序》,李防等:《文苑英华》卷714,第3686页。
    ④ 韦毅:《唐诗类选后序》,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14,第3687页。
    ① 韦毅:《唐诗类选后序》,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14,第3687页。
    ①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31,第268页。
    ② 孙明君:《天下文宗名高希代——唐代宗“期待视野”中的王维诗歌》,《唐代文学研究》第12辑,第261页。
    ① 邓乔彬:《长安文化与王维诗》,《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第101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下,第5053页。
    ④ 杜甫:《解闷十二首》其八,《读杜心解》卷6,第853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28页。
    ⑥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20—121页。
    ⑦ 陈铁民:《唐代的诗坛中心与诗人的地位及影响》,《唐代文学研究》第8辑,第101页。
    ⑧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30页。
    ⑨ 邹云湖:《中国选本批评》,第44页。
    ①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李嘉佑考》,中华书局,1980年,第232页。
    ②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4页。
    ③ 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六首》,《带经堂集》卷14,《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第134册,第103页。
    ④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89页。
    ⑤ 刘熙载:《艺概·诗概》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2页。
    ⑥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第205页。
    ⑦ 沈德潜:《唐诗汇评》,第1492页。
    ⑧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第1册)卷3,第570页。
    ⑨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第323页。
    ⑩ 赵昌平:《从王维到皎然——贞元前后诗风演变与禅风转化的关系》,《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2、3期合刊,第223页。
    11 王志清:《从<中兴间气集>看盛、中唐过渡期的王维接受》,《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第133页。
    12 王志清:《从<中兴间气集>看盛、中唐过渡期的王维接受》,《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第133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第463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第493页.
    ③ 王志清,《从<中兴间气集>看盛、中唐过渡期的王维接受》,《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第135页。
    ④ 刘克庄撰,王蓉贵、向以鲜校点:《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83,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631—4632页。
    ⑤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第258页。
    ⑥ 卞孝萱:《冬青书屋文存》,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⑦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82页。
    ⑧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83页.
    ① 王昌龄《诗格》所引诗歌部分题名内容俱存,部分仅存残句,具体如下:《寄驩州诗》、《见谴至伊水诗》、《题上人房诗》、《送别诗》(春江愁送君)、《送别诗》(河口饯南客)、《上同州使君伯诗》、《上侍御七兄诗》、《登城怀古诗》、《客舍秋霖呈席姨夫诗》、“孤烟曳长林,春水聊一望。”、《送鄢责觐省江东诗》、《宴南亭诗》、《留别诗》、《代扶风主人答》“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旅次周至过韩七别业诗》、《赠李侍御诗》、“眇默客子魂,倏铄川上晖。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送李邕之秦诗》、《山行入泾州》、《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送别诗》“醉后不能语,乡山雨氛氛。”、“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送韦十二兵曹》、“时与醉林壑,因之惰农桑。槐烟稍含夜,楼月深苍茫。”、“桑叶下墟落,鹃鸡鸣渚田。物情每衰极,吾道方渊然。”、“青桂花未吐,江中独鸣琴。”、“还舟望炎海,楚叶下秋水。”、《长歌行》、《塞下曲》、《代扶风主人答》“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剑瘢。”、《《岳阳别李十七越宾》共计33处。
    ② [美]雷纳·韦勒克著,杨岂深、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和第六卷前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0页。
    ① 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102页。
    ② 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98页。
    ③ 陈尚君:《殷瑶<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40—241页。
    ④ 蒋寅:《从<河岳英灵集>到<中兴间气集>——关于大历诗风演变的抽样分析与假说》,《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第28页。
    ⑤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87页。
    ① 即钱起《阙下蹭裴舍人》、《山中寄时校书》,李嘉佑《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皇甫冉《送李录事赴饶州》、《秋日东郊作》、《少师韦鍊师升仙歌》,郎士元《送孙侍郎往容府宣慰》、崔峒《题桐庐李明府官舍》、《同从季卿晴江极目》,张继《夜宿松江》、刘长卿《送严士元》、《题郑山人别业》,李季兰《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灵一《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绝句》、张南史《陆胜宅秋雨中探韵同作》,皇甫曾《早朝日寄所知》。
    ② 包括李益《观回军三韵》(五言六句)在内。
    ③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第1页。
    ① 闻一多:《唐诗杂论·贾岛》,第36页。
    ② 李珍华、傅璇琮:《河岳英灵集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第61—62页。
    ① 陈子昂:《修竹篇序》,陈子昂撰,徐鹏校点:《陈子昂集》卷1,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第15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8页。
    ④ 傅璇琼:《唐人选唐诗新编·箧中集》,第299页。
    ⑤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卷186,第5册,第9页。
    ⑥ 孟二冬:《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92页。
    ⑦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55页。
    ①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5页。
    ②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69—270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国秀集》,第217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箧中集》,第299页。
    ② 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卷1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39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第456页。
    ④ 闻一多:《唐诗杂论·贾岛》,第35—36页。
    ⑤ 董诰:《全唐文》卷765,第7959页。
    ①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55页。
    ②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第301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才调集》,第691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才调集》,第691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才调集》,第691页。
    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第478—479页。
    ⑦ 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其一,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31,第714页。
    ⑧ 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3,第52页。
    ①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并引》,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刘禹锡全集》卷27,中华书局,1990年,第359页。
    ②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卷3,中华书局,1987年,第448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58,第4161页。
    ④ 刘禹锡:《酬杨司业巨源见寄》》,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卷35,第526页。
    ⑤ 王灼:《碧鸡漫志》卷1,巴蜀书社,2000年,第20页。
    ⑥ 韩翃:《送郑员外》,《全唐诗》卷245,第2750页。
    ⑦ 刘肃:《大唐新语》卷8,第128页。
    ⑧ 薛用弱:《集异记》卷2,第11—12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国秀集》,第217页。
    ②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0,第336页。
    ③ 孟棨:《本事诗》卷2,第13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37,第3771页。
    ⑤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55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下,第5052页。
    ① 薛用弱:《集异记》卷2,中华书局,1980年,第9—10页。
    ②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6,第531页。
    ③ 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35,第811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66,第4333页。
    ⑤ 元稹:《重赠》,冀勤点校:《元稹集》卷22,中华书局,1982年,第244页。
    ⑥ 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45,中华书局,1979年,第963页。
    ⑦ 宣宗:《吊白居易》,《全唐诗》卷4,第49页。
    ⑧ 胡震亨著:《唐音癸签》卷26,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28页。
    ① 李泽厚:《美的历程》卷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41页。
    ② 王士祯选,李永祥校注:《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序,齐鲁书社,1995年,第1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又玄集》,第579页。
    ① 贾晋华著:《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89页。
    ② 贾晋华著:《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第489—490页。
    ③ 杜晓勤著:《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1页。
    ④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2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059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78,第2707页。
    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14,第4202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26页。
    ② 刘晌等:《旧唐书》卷102,第3175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9,第5662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75页。
    ⑤ 王溥:《唐会要》卷3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67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191,第5108—5109页。
    ⑦ 赞宁:《宋高僧传》卷4,中华书局,1987年,第67页。
    ⑧ 王溥:《唐会要》卷36,第774—775页.
    ① 王溥:《唐会要》卷36,第775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75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75页。
    ④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60,第1623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41页。
    ⑥ 王溥:《唐会要》卷36,第766—767页。诸人之中高备、常元旦、蒋凤为分别为乔备、韦元旦、符凤之误,吴其昱《敦煌本<珠英集>两残卷考》已经指出,唯李处正为李处直之误证据不足,猜测成分过多,存疑在此。乔侃与吴少微并未参与修撰《三教珠英》,徐俊《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集前记》己详细考证,此不赘述。
    ⑦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20,第1059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42页.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2,第5753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2,第5747页。
    ④ 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卷5,中华书局,2001年,第292页。
    ⑤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第483页
    ⑥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6,第198页。
    ⑦ 刘昫等:《旧唐书》卷78,第2706页。
    ⑧ 刘昫等:《旧唐书》卷73,第2591页。
    ① 董诰等:《全唐文》卷217,第2198页。
    ②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607,中华书局,1960年,第7285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78,第2706页。
    ① 王溥:《唐会要》卷36,第766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6,第130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6,第130页。
    ① 王应麟:《玉海》卷5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4册,第441页。
    ②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20,第1059页。
    ③ 徐俊:《敦煌本<珠英集>考补》,《文献》,1992年第4期,第19页。
    ④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13,中华书局,1992年,第381页。
    ⑤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30,第751—752页。
    ①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14,第400—401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44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17页。
    ④ 沈佺期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集校注》卷二,中华书局,2001年,第135页。
    ⑤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06,第6535页。
    ⑥ 董诰等:《全唐文》卷440,第4489页.
    ⑦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17,第839页。
    ①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2,第5747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74,第2622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75页。
    ④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29,第731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0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183,第4738页。
    ⑦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8,第247—248页。
    ⑧ 董诰等:《全唐文》卷274,第2789页。
    ⑨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26—5027页。
    ① 王溥:《唐会要》卷62,第1278页。
    ② 陈思:《宝刻丛编》卷10,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6页。
    ③ 刘晌等:《旧唐书》卷94,第2996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12页.
    ⑤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88,第971页。
    ⑥ 董诰等:《全唐文》卷280,第2840页。
    ⑦ 王溥:《唐会要》卷75,第1607页。
    ① 王钦若:《册府元龟》卷544,第6527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47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78,第2693页。
    ④ 刘肃:《大唐新语》卷7,第103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44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0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0页。
    ③ 对于“八举科”,徐松解释为:“所谓八科举、四科举者,则是其年以八目设科、以四目设科。非置科之名也。今以制举及第姓氏文章之句可考者,各标其科。”(《登科记考·凡例)))明确指出“八科举”实为八种科目的总称,士人应考其一即可,属于制举范围。徐松将崔融系于上元三年词殚文律科之下,表明词殚文律为八科之一。然而在《登科记考·凡例》之中又有“制科尤有一人连中数科者,员半千、陆元方、崔融、阳峤连中八科。”的记载,前后矛盾表明徐松对“八科举”的认识存在混乱。学者对“八科举”的误解源于宋代,《登科记考·凡例》所举四人新旧唐书记载均有几字之差。员半千,《大唐新语》、《旧唐书》本传均言:“上元初,应八举科,授武陟尉。”《新唐书》卷一一二则为:“凡举八科,皆中。”;陆元方,《旧唐书》卷八八:“元方举明经,又应八科举,累转监察御史。”《新唐书》卷一一六改为:“元方初明经,后举八科皆中。累转监察御史。”;崔融,《旧唐书》卷九四:“初,应八科举擢第,累补宫门丞,兼直崇文馆学士。”《新唐书》卷一一四:“擢八科高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阳峤,《旧唐书》卷一八五下:“仪凤中应八举科,授将陵尉,累迁詹事司直。”《新唐书》卷一三○:“举八科皆中,调将陵尉,累迁詹事司直。”可见宋代开始将“八科举”解为“八科皆中”,以致当今学者吴其昱在《敦煌本<珠英集>中的14位诗人》一文中考及崔融时称:“676年左右成功地经过了8次考试”以《旧唐书》观之,徐松认为“八科举”即“八目设科”的解释更加合理。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94,第2996—3000页。
    ② 王溥:《唐会要》卷64,第1320页。《崇文馆》条:“永隆二年二月六日,皇太子亲行释奠之礼.礼毕,上表请博延耆硕英髦之士,为崇文馆学士,许之。于是薛元超表荐郑祖元、邓玄挺、杨炯、崔融等并为崇文学士。”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第85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6,第124页。
    ⑤ 王昶:《金石萃编》卷64收有《夏日游石淙诗碑》,参与之人如下:太子宾客上柱国梁王武三思、奉宸令张易之、麟台监中山县开国男张昌宗上、鸾台侍郎李峤、给事中阎朝隐、凤阁舍人崔融、奉宸大夫汾阴县开国男薛曜、给事中徐彦伯,司封员外郎于季子,通事舍人沈佺期等。时间为“大周久视元年岁次庚子律中蕤宾十九日丁卯.”则崔融久视元年夏仍在凤阁舍人之任,贬谪当在秋冬之际。
    ⑥ 董诰等:《唐文拾遗》卷26,中华书局,1983年,第10664页。
    ⑦ 董诰等:《唐文拾遗》卷26,第10665页。
    ⑧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8,第766页。
    ⑨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8,第766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77,第2672页。
    ②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554,中华书局,1966年,第2829—2830页。
    ③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8,第765页。
    ④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第6505—6506页。
    ⑤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84,第907—908页。
    ⑥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2,第735页。
    ⑦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8,第764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hh卷68,第768页。
    ② 具体官职不详,宋之问《潜珠篇》:“今乃千里作一尉,无媒为献圣明君。”知其曾历县尉一职。
    ③ 据《旧唐书·李峤传》卷九四:“时岭南邕、严二州首领反叛,发兵讨击,高宗令峤往监军事。峤乃宣朝旨,特赦其罪,亲入獠洞以招谕之,叛者尽降,因罢兵而还。”知李峤早有从军经历。④ 宋之问有《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一诗,时间、地点难以确知,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简谱》认为:“当在高宗仪凤至武后垂拱中,盖天授后,之问行踪多可考。”则《珠英学士集》编撰之前已有从军经历。
    ⑤ 陈子昂《观荆玉篇并序》:“丙戌岁,余从左补阙乔公北征。夏四月,军幕次于张掖河。……时东莱王忠烈亦同旅,闻之大喜。”则王无竞曾与陈子昂一同追随乔知之北征。
    ⑥ 崔湜《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铭》:“公之始至万年也,河洛肇基于天邑,崤函分守于懿亲。鄎国公攸望地在维翰,寄深镇抚。以公文守吏之美,佥为判官。凡有牋践,皆自公出。”表明元希声曾为武攸望僚属。
    ⑦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73页。
    ①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2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1413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73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72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0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7页。
    ⑥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6页。
    ①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读杜心解》卷1,第65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3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9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3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3—54页。
    ⑥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9页。
    ⑦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3页。
    ⑧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8页。
    ⑨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3页。
    ⑩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8页.
    11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9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9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8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7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7页。
    ⑤ 傅璇琼:《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2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8页。
    ②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第187页。
    ③ 徐陵:《玉台新咏笺注》卷1,中华书局,1985年,第21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98,第3061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25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68页。
    ⑦ 刘昫等:《旧唐书》卷74,第2622页。
    ⑧ 刘昫等:《旧唐书》卷94,第3004页。
    ⑨ 董诰等:《全唐文》卷280,第2840页.
    ⑩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75页.
    11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12—5013页。
    ① 刘觫:《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第28页。
    ② 董诰等:《全唐文》卷165,第1682页。
    ③ 骆宾王:《叙寄员半千》,彭定求等:《全唐诗》卷77,第831页。
    ④ 董诰等:《全唐文》卷165,第1682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49页。
    ⑥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72页。
    ⑦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8—69页。
    ⑧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73页。
    ⑨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6页。
    ⑩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7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3页。
    ②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8,第767页。
    ③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8,第767页。
    ④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8,第767页。
    ⑤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此五十二首诗中,计有新体诗二十二首,古体诗三十首。二十二首新体诗中,计有十三首五言四韵诗,二首七言四韵诗,四首五言长诗,三首五言或七言二韵诗。此十三首诗中,竟没有一首完全合律。其中有三首各违律一处,分别为沈佺期之《长门怨》、乔备之《出塞》、胡皓之《夜行黄花川》。四首各违律二处,为崔湜之《班婕好》、马吉甫之《秋夜怀友》、胡皓之《奉使松府》、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0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58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珠英学士集》,第61页。
    ④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第489—490页。
    ① 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71页。
    ② 屡次参与唱和之人的官职以出现频率最高者为准。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80,第2743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80,第2743页。
    ② 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卷3,中华书局,2005年,第15页。
    ① 董诰等:《全唐文》卷295,第2987页。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9,第1563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9,第1562页。
    ④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9,第1563页。
    ① 孙逢吉:《职官分纪》卷15,第381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97,第3057页。
    ③ 陈祖言:《张说年谱》,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第456页。
    ⑤ 计有功撰,王仲鳙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0,第336页。
    ①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3,第4371页。
    ②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87,第959页.
    ③ 刘肃:《大唐新语》卷8,第130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下,第4974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下,第4975页。
    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9,第1563页。
    ①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8,第1477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hh卷190中,第5012页。
    ③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1,中华书局,1987年,第97页。
    ④ 刘肃:《大唐新语hh卷8,第128页。
    ⑤ 陈子昂:《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2年,第257页。此处记载存在舛误,《续古文苑》卷一九收录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有诗十首入《正声》,集十卷著于代。”而《全唐文》卷七三二题目为《大唐剑南东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梓州刺史鲜于公为故拾遗陈公建旌德之碑》:“有《正声集》十卷,著于代。”考陈子昂诗集之名非《正声集》,《全唐文》所录文字有所遗漏,致误。
    ⑥ 白居易:《白居易集》卷42,中华书局,1979年,第927页。
    ① 林宝:《元和姓纂》卷10,中华书局,1994年,第1444页。
    ② 其中《江南曲八首》因包括五言、七言、杂言等,以八首计。
    ③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1,第100页。
    ④ 董诰等:《全唐文》卷225,第2276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14页。
    ⑥ 陈子昂:《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并序》,彭定求等:《全唐诗》卷83,第903页。
    ⑦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彭定求等:《全唐诗》卷83,第902页。
    ⑧ 刘希夷:《晚憩南阳旅馆》,彭定求等:《全唐诗》卷82,第888页。
    ⑨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彭定求等:《全唐诗》卷82,第885—886页。
    ① 曾糙:《类说》,《笔记小说大观》第31编,第6册,卷51,新兴书局,1980年,第3395—3396页。
    ② 董诰等:《全唐文》卷765,第7959页。
    ③ 《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86,第5册,第15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搜玉小集》,第987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搜玉小集》,第988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搜玉小集》,第989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搜玉小集》,第989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搜玉小集》,第990页。
    ⑤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页。
    ⑥ 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5,中华书局,1987年,第448页。
    ⑦ 刘肃:《大唐新语hh卷8,第127—128页。
    ⑧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8,第255页。
    ⑨ 计有功撰,王仲铺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0,第336页。
    ① 孟棨:《本事诗·怨愤第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8页。
    ② 计有功撰,王仲鳙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21,第688页。③ 崔湜《奉和御制白鹿观》、韩休《奉和御制平胡》、杨炯《紫骝》、东方虬《王昭君》、郭元振《王昭君》、徐彦伯《送公主和戎》、崔颢《古意》、徐彦伯《春闺》、沈佺期《春闺》、郑愔《秋闺》、沈佺期《古意》、徐彦伯《闺怨》、张汯《怨辞》、刘幽求《书怀》、苏味道《观灯》、沈佺期《翦綵》、张谔《三日岐王宅》、张谔《满月》、李峤《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张谔《岐王席上咏美人》、崔融《韦长史挽歌》、宋之问《度大庾岭》、崔融《咏宝剑》等23首完全合律。另崔漼《奉和御制平胡》、郑愔《塞外》、徐彦伯《胡无人行》、徐晶《同蔡孚五亭咏》、杜审言《赠苏管记》、陈子昂《白帝怀古》、沈俭期《夜游》、王諲《观灯》、余延寿《人日翦綵》、宋之问《过蛮洞》、宋之问《登越王台》等11首仅一字出律。
    ① 王溥:《唐会要》卷2,第22页。
    ①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0,第335页。
    ② 刘肃:《大唐新语》卷8,第126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94,第2993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94,第2994页。
    ⑤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21,第558页。
    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第1159页。
    ⑦ 王定保:《唐摭言》卷1,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第11一12页。
    ⑧ 王定保:《唐摭言》卷1,第5页。
    ⑨ 王定保:《唐摭言》卷1,第8页。
    ① 董诰等:《全唐文》卷364,第3693页。
    ② 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从<李峤百咏>谈起》,《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第34页。
    ③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9,第702页。
    ④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9,第708页。
    ⑤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0,第720页。
    ①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1962年,第19页。
    ② 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87页。
    ③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① 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61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75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25页。
    ④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1,第381页.
    ⑤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06,第6546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78,第2706页。
    ② 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宋之问集校注》卷1,中华书局,2001年,第394—395页。
    ③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8,第767页。
    ④ 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65—71页。
    ⑤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39页。
    ① 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第18页。
    ② 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第63—64已详细辩证,可参。
    ③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4页。
    ④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4页。
    ⑤ 董诰等:《全唐文》卷242,第2448页。
    ⑥ 王定保:《唐摭言》卷6,第65页。
    ① 卢燕新:《殷璠<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心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第30卷,第6期,第59页。
    ② 李世忠、袁方:《论盛唐诗人悲剧人生之成因——以殷璠<河岳英灵集>所录诗人为考察对象》,《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123页.
    ① 高平:《殷璠的先唐文学史观平议》,《文史资料》,2007年3月号上旬刊,第41页。
    ② 杨胜宽:《从<河岳英灵集>不选杜诗说到殷璠的选诗标准》,《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第1期,第35-36页。
    ③ 王运熙:《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82页。
    ④ 王运熙:《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第491—492页。
    ① 吴功正:《殷璠的诗美学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32卷,第3期,第97页。
    ② 陈铁民:《漫谈<河岳英灵集>的选录标准》,《文学评论丛刊》,第30辑,第140页。
    ③ 赵立新:《唐人选唐诗理想范式的确立》,《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第1期,第8页。
    ④ 任树民:《殷璠“兴象”说再评价》,《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59页。
    ⑤ 张海明:《殷璠<河岳英灵集>诗学思想述略》,《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夏之卷,第43页。
    ① 林继中:《释“神来、气来、情来”说——盛唐文评管窥之一》,《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8页。
    ② 吕玉华:《神来、气来、情来的兴象——<河岳英灵集>之范畴论》,《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第25页。
    ③ 张海明:《殷璠<河岳英灵集>诗学思想述略》,《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夏之卷,第43页。
    ④ 张安祖、杜萌若:《<河岳英灵是集>“神来、气来、情来”说考论》,《文学遗产》,2002年第3期,第34页。
    ⑤ 石海光:《兴象圆融,风骨骏爽,音律和谐——殷璠“神来”说内涵蠡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32卷,第2期,第74页。
    ① 赵昌平:《开元十五年前后——论盛唐诗的形成与分期》,《中国文化》,第2期,第115页。
    ② 戴伟华:《储光羲与<河岳英灵集>》,《唐代文学研究》(第14辑),第361页。
    ③ 吴光兴:《<河岳英灵集>的地域性、派别性问题——兼及“开元十五年”新解》,《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第179页。
    ④ 卢盛江:《殷瑶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月,第39卷,第1期,第23页。
    ①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6页。
    ② 史弥坚修,卢宪纂:《嘉定镇江志》卷18,《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中华书局,1990年,第2525页。
    ③ 董诰等:《全唐文》卷436,第4452页。
    ④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读书附志》,第1235—1236页。
    ⑤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5,第440—441页。
    ⑥ 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第3页。
    ⑦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① 袁郊:《甘泽谣》,《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36—537页。
    ② 王定保:《唐摭言》卷3,第42页。
    ③ 姚合:《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全唐诗》卷496,第5628页。
    ④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9,第558页。
    ⑤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9,第580页。
    ⑥ 王定保:《唐摭言》卷10,第108页。
    ⑦ 刘得仁:《省试日上崔侍郎四首》其二,《全唐诗》卷545,第6304页。
    ⑧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9,第577页。
    ⑨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6,第486页。
    ⑩ 具体参考陈尚君《殷璠<丹阳集>辑考》,“颇疑殷璠从进士试在开元中,因屡试不中,遂绝意仕途,退归乡里,以铨评天下英髦为志。”较为可信,从之。
    11 吴融:《过丹阳》,《全唐诗》卷684,第7858页。
    ① 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第99—100页。
    ②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26,第666页。
    ③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29,729页。
    ④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9下,第1314页。
    ⑤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9下,第1314页。
    ⑥ 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第99页:“‘李考功于此知贡举’当指李希言,但称李希言为考功,则有误。《唐才子传》卷三顾况小传记:‘顾况,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载,天子幸蜀,江东侍郎李希言下进士。’这时正是安史之乱起,长安陷于安史乱兵,贡举试不能在京都举行,于是分遣使臣于东南一带进行考试。《新唐书》卷一二○《崔玄玮传》附子涣传云:‘肃宗立,与韦见素同赴行在。时京师未复,举选不至,诏涣为江淮宣谕选补使,收采遗逸。’(《旧唐书·肃宗本纪》亦载是年‘十一月,诏宰相崔决巡抚江南,补授官吏’)顾况当于此年在苏州应试及第的(见《全唐文》卷五二九顾况《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奔吴为人海。帝乃命祖,掌于春宫,介珪建侯,统江表四十余郡。雷行蛰动,时况摇笔获登龙门’)。不过这时候李希言为礼部侍郎。《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八《唐太守题名》载:‘崔寓,至德二年自江夏郡太守授,其年六月改给事中。李希言:自礼部侍郎兼苏州刺史充节度采访使,转梁州刺史。’”
    ① 杜佑:《通典》卷14,第342页。
    ② 杜佑:《通典》卷14,第342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④ 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卷乙,中华书局,2002年,第26页。
    ⑤ 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卷乙,第21—22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第108页。
    ②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15页。
    ③ 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第82页。
    ① 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第88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84页。
    ③ [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南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61页。
    ④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30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8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上,第4997页。
    ⑦ 王应麟:《玉海》卷54,《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44册,第440页。
    ⑧ [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南卷,第360页。
    ① 张伯伟:《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21页。
    ② 王梦鸥:《唐代诗学著述考》,第16—17页。
    ③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2,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84—85页。
    ①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5,第6857页。
    ②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315,第6857页。
    ③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集注》卷31,中华书局,1977年,第1445—1446页。
    ④ 李白:《驾去温泉宮后赠杨山人》,《李太白集注》卷9,第485页。
    ①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4,中华书局,2008年,第22页。
    ②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卷6,第2608页。
    ③ 杜佑:《通典》卷198,第5440页。
    ①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5,第6862—6863页。
    ② 韩炎:《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兼内侍监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高公(力士)神道碑并序》,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36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7,第5859页。
    ④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4,第6825页。
    ⑤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5,第6859—6860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200上,第5368页。
    ①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7,第6925页。
    ②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5,第6862页。
    ③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5.第6862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34页。
    ① 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45册,第16页。
    ② 参与送别之人以及诗作如下:崔湜《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李峤《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阎朝隐《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韦元旦《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唐远愆《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李适《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刘宪《奉和送金城公主入西蕃应制》、苏颈《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徐彦伯《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张说《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hh、薛稷《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马怀素《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沈佺期《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武平一《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崔日用《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徐坚《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34页.
    ④ 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10,中华书局,2005年,第92页。
    ⑤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5,第6870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106,第3239页。
    ⑦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77,第3499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12,第1147页。
    ②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419,第4613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6,第5607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中,第5035页。
    ⑤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31,第1445—1446页。
    ⑥ 孟棨:《本事诗》卷3,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6页。
    ①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2,中华书局,1981年,第116页。
    ② 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第13页。
    ③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王湾考》,第55页。
    ④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王昌龄考》,第136页。
    ① 李白:《将进酒》,《李太白全集》卷18,中华书局,1977年,第861页。
    ② 李白:《宣州谢跳楼别校书叔云》,《李太白全集》卷3,第180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国秀集》,第217页。
    ④ 李防等:《文苑英华》卷712,第3676页。
    ⑤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第1161页。
    ⑥ 依据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韦承庆(龙朔二年)、李峤(麟德元年)、杜审言(咸亨元年)、宋之问(上元二年)、沈佺期(上元二年)、刘希夷(上元二年)、张说(载初元年)、贺知章(证圣元年)、席豫(大足元年)、张九龄(长安二年)、徐安贞(神龙二年)、张谔(景龙二年)、王翰(景云元年)、张子容(开元元年)、王湾(开元元年)、孙逖(开元二年)、王泠然(开元五年)、赵良器(开元七年)、王维(开元九年)、崔颢(开元十一年)、丁仙芝(开元十三年)、王諲(开元十三年)、敬括(开元十三年)、祖咏(开元十三年)、崔国辅(开元十四年)、李嶷(开元十五年)、王昌龄(开元十五年)、常建(开元十五年)、梁洽(开元二十二年)、杨谏(开元二十二年),李顾(开元二十三年)、崔曙(开元二十六年)、丘为(天宝二年)、高适(天宝八载)等三十四人及第之年明确可知,又徐彦伯、于季子、卢象、薛维翰、万楚、蒋冽、褚朝阳七人及第年份不明。
    ① 《河岳英灵集》中王维《入山寄城中故人》、《淇上别赵仙舟》、《息夫人怨》,高适《塞上闻笛》,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结定襄狱效陶体》、《黄鹤楼》,崔国辅《少年行》,王昌龄《赵十四见寻》、《望临洮》,崔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作因以感兴》,祖咏《游苏氏别业》,李嶷《少年行三首》其三,《国秀集》分别作王维《初至山中》、《河上送赵仙州》、《息伪怨》,高适《和王七度玉门关上吹笛》,崔颢《古游侠》、《结定襄狱效陶体》、《题黄鹤楼》,崔国辅《少年行》,王昌龄《赵十四兄见寻》、《望临洮》,崔曙《登河阳斗门见张贞期题黄河诗因以感寄》,祖咏《蓟门别业》,李嶷《游侠》,诗题内容多有差异,二书所用祖本应当不同。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① 吕玉华:《<丹阳集>考辨》,《文献》,2003年第2期,第54页。
    ② 吕玉华:《<丹阳集>考辨》,《文献》,2003年第2期,第55页。
    ③ 翟付满:《论<丹阳集>选诗标准即其地域文学特色》,《现代语文》,2007年第11期,第11页。
    ④ 陈尚君:《殷璠<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丛考》,第242页。
    ① 陈尚君:《殷璠与<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丛考》,第242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国秀集》,第217页。
    ①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327页。
    ② 王溥:《唐会要》卷60,第1240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88,第2861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85下,第4818页。
    ⑤ 杜佑:《通典》卷26,第736页。
    ⑥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972,第5111页。
    ⑦ 陈尚君:《殷璠<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丛考》,第240页。
    ① 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21,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51页。
    ② 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第52页。
    ③ 杜佑:《通典》卷33,第919—920页。
    ④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第115页。
    ⑤ 欧阳詹:《同州韩城县西尉厅壁记》,李昉等:《文苑英华》卷806,第4259页。
    ⑥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第120页。
    ⑦ 李防等:《太平广记》卷82,中华书局,1961年,第527页。
    ⑧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13,第381—382页。
    ① 孙国栋:《唐代中央重要文官迁转途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
    ② 杜佑:《通典》卷24,第675页。
    ③ 封演:《封氏闻见记校注》卷3,第18—19页。
    ④ 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63,中华书局,1979年,第1326页。
    ⑤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第130页。
    ⑥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94页。
    ⑦ 谈钥纂修:《嘉泰吴兴志》卷16,《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4821页。
    ⑧ 刘昫等:《旧唐书》卷94,第3004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93页。
    ② 储光羲:《夜到洛口入黄河》,《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85页。
    ③ 丁仙芝:《长宁公主旧山池》,《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86页.
    ④ 包融:《送国子张主簿》,《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83页。
    ⑤ 谈献:《清溪馆作》,《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92页。
    ⑥ 张晕:《绝句》,《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91页。
    ⑦ 陈尚君:《殷瑶<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丛考》,第242页。
    ⑧ 吕玉华:《<丹阳集>考辨》,《文献》,2003年第2期,第50页,。
    ⑨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63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64页。
    ② 陈尚君:《殷璠<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丛考》,第241页。
    ③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三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06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92,第5123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85下,第4812—4813页。
    ⑥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104,中华书局,2008年,第531页
    ⑦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七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05页。
    ⑧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七四,第1206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42页。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60,第1603页。
    ③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20,第651页。
    ④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9,第560页。
    ⑤ 陶翰:《晚出伊冈寄河南裴中丞》,《全唐诗》卷146,第1474页。
    ⑥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第280页。
    ⑦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02,第3622页.
    ⑧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第282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第452页。
    ② 王运熙:《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述评》,《学术研究》,1990年第4期,第66页。
    ① 魏征等:《隋书》卷42,第1208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70,第4430页。
    ③ 魏征等:《隋书》卷48,第1296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92,第2947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02,第3170—3171页。
    ⑥ 李防等:《文苑英华》卷714,第3686页.
    ⑦ 郑谷:《读前集二首》其一,《全唐诗》卷675,第7736页。
    ⑧ 吴融:《过丹阳》,《全唐诗》卷684,第7858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②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12,第3676页。
    ③ 戴伟华:《论<河岳英灵集>初选及其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113页。
    ④ 戴伟华:《论<河岳英灵集>初选及其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115—116页。
    ① 戴伟华:《论<河岳英灵集>初选及其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115页。
    ② 戴伟华:《储光羲与<河岳英灵集>》,《唐代文学研究》第十四辑,第369页。
    ③ 戴伟华:《储光羲与<河岳英灵集>》,《唐代文学研究》第十四辑,第373页。
    ① 杨凭:《晚泊江戍》,《唐人选唐诗新编·御览诗》,第438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07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28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83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78页。
    ③ 苑咸:《酬王维并序》,《全唐诗》卷129,第1317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下,第5053页。
    ⑤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16,第533页。
    ⑥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82页。
    ⑦ 王湾:《次北固山下》,《全唐诗》卷115,第1170页.
    ①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59页。
    ②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王湾考》,中华书局,1980年,第51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15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39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47页。
    ⑥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66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72页。
    ②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杜心解》卷1,中华书局,1961年,第5页。
    ③ 陈尚君:《殷璠<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丛考》,第243页。
    ④ 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卷19,中华书局,1990年,第233页。
    ①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中华书局,1987年,第238页。
    ② 郁贤皓:《李白几次到长安》,《李白与唐五代文史考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6页。
    ③ 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5页。
    ④ 王定保:《唐摭言》卷7,第81页。
    ⑤ 李阳冰:《草堂集序》,《李太白全集》卷31,第1445—1446页。
    ⑥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20页。
    ⑦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下,第5053页。
    ① 杜甫:《可叹》,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卷21,中华书局,1979年,第1831页。
    ② 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岑参撰,廖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卷1,中华书局,2004年,第95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39页。
    ④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213页。
    ⑤ 周勋初:《周勋初文集·高适年谱》,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19页。
    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3,第5779页。
    ⑦ 王定保:《唐摭言》卷11,中华书局,1960年,第120—121页。
    ⑧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72页。
    ① 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附编,中华书局,1979年,第2237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77页。
    ③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60,第1609—1610页。
    ④ 陈尚君:《殷璠<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丛考》,第241页。
    ⑤ 参阅陈尚君:《殷璠<丹阳集>辑考》,《唐代文学丛考》,第242页。
    ① 《励耘学刊》(文学卷),2010年第2期,第200页。
    ② 《励耘学刊》(文学卷),2010年第2期,第200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29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15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82—183页。
    ①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78页。
    ②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丹阳集》,第84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78页。
    ④ 沈约:《宋书》卷66,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8页。
    ⑤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65,第5121页。
    ① 姚思廉:《梁书》卷5,中华书局,1973年,第136页。
    ② 魏征等:《隋书》卷76,第1731页。
    ③ 魏征等:《隋书》卷75,第1715—1716页.
    ④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第178页。
    ① 董诰等:《全唐文》卷528,第5368页。
    ②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5,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9页。
    ③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9,第72页。
    ④ 《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49,第4册,第39页。
    ① 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8页。
    ① 许浑:《咸阳城东楼》,《全唐诗》卷533, 第6085页。
    ② 许总:《论元结及<箧中集>诗人的人生态度、文学思想与创作倾向》,《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46页。
    ③ 陶生魁:《元结<箧中集>及其文学批评观》,《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39页。
    ④ 卢华:《元结文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64页。
    ① 程小林:《试论沈千运的诗歌创作》,《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44页。
    ② 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56页。
    ③ 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第269页。
    ① 元结:《箧中集序》,《元次山集》卷7,中华书局,1960年,第100页。
    ② 孙望《箧中集作者事辑》.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均持此说。
    ③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2,京华出版社,2000年,第136页。
    ④ 张籍:《沈千运旧居》,《全唐诗》卷383,第4295页。
    ① 沈千运:《山中作》,《全唐诗》卷259,第2888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31,第3634页。
    ① 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李太白全集》卷15,第711页。
    ② 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全唐诗》卷133,第1351页.
    ③ 元结:《送孟校书往南海》,《元次山集》卷3,第38页.
    ④ 孟云卿:《伤怀赠故人》,《全唐诗》卷157,第1607页。
    ⑤ 元结:《送孟校书往南海》,《元次山集》卷3,第38页。
    ⑥ 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全唐诗》卷190,第1955页。
    ⑦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3,第136页.
    ⑧ 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读杜心解》卷5,第726页.
    ⑨ 《丛书集成初编·金石存》卷4,第123页。
    ①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32册,第17页。
    ②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8,第211页。
    ③ 计有功撰,王仲铺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32,第1124页。
    ④ 元结:《元次山集》卷7,第101页。
    ① 王季友:《酬李十六歧》,《全唐诗》卷259,第2890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90下,第5051页.
    ③ 元稹:《东台去》,《全唐诗》卷409,第4545页。
    ① 杜甫:《可叹》,《读杜心解》卷二,第300—301页。
    ②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21,第7079—7080页。
    ③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22,第7115页。
    ④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22,第7121页。
    ⑤ 《丛书集成初编·金石存》卷4,第123页。
    ⑥ 毕沅:《关中金石记》卷3,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08册,第213页。
    ⑦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1,第4507页。
    ⑧ 刘昫等:《旧唐书》卷39,第1528页。
    ⑨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3,中华书局,1992年,第80页。
    ① 岑参撰,廖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卷1,中华书局,2004年,第95页。
    ②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47,第2773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131,第3634页。
    ④ 郎士元:《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全唐诗》卷248,第2785页。
    ⑤ 钱起:《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长官》,《全唐诗》卷239,第2667页。
    ⑥ 戎昱:《苦哉行五首》,《全唐诗》卷270,第3006页。
    ⑦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724,第3751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131,第3634页。
    ② 李防等:《文苑英华》卷724,第3751页。
    ③ 李防等:《文苑英华》卷724,第3751页。
    ④ 杜甫:《可叹》,《读杜心解》卷2,第300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31,第3634页。
    ⑥ 元结,殷璠等选:《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⑦ 王季友:《还山留别长安知己》,《全唐诗》卷259,第2889—2890页。
    ① 穆彰阿、潘锡恩等:《大清一统志》卷180,第478册,第83页.
    ② 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全唐诗》卷297,第3365页。
    ③ 刘昫等:《旧唐书》卷38,第1396页。
    ④ 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全唐诗》卷297,第3365页。
    ⑤ 钱起:《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全唐诗》卷239,第2667页。
    ⑥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1册,第520页。
    ⑦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37,第2626页。
    ⑧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48,第2786页。
    ① 元结:《元次山集》卷7,第101页。
    ②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5,第439—440页。
    ③ 《唐人选唐诗八种·箧中集》,毛晋汲古阁本,第9页。
    ④ 《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86,第5册,第7页。
    ⑤ 《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19,第6册,第360页。
    ① 徐乃昌:《随盒徐氏丛书》,丛书集成续编本第147册,第507页。
    ②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5,第440页.
    ③ 《唐人选唐诗八种·箧中集》,毛晋汲古阁本,第9页。
    ① 元稹:《别李十一五绝》其三,《全唐诗》卷415,第4589页。
    ②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白居易集》卷十七,第375页。
    ③ 姚合:《题永城驿》,《全唐诗》卷499,第5681页。
    ④ 陆龟蒙:《四明山诗·过云》,《全唐诗》卷622,第7157页。
    ① 鲁迅:《鲁迅全集》卷7,第138页。
    ① 孟云卿:《伤怀赠故人》,《全唐诗》卷157,第1607页。
    ② 李白:《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李太白全集》卷10,第520页。
    ③ 李白:《与韩荆州书》,《李白集校注》卷26,第1539页。
    ④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杜心解》卷1,第5页。
    ⑤ 白居易:《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白居易集》卷5,第93页。
    ⑥ 杨伯峻:《论语译注》卷7,第68页。
    ①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1,第5738页。
    ② 《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86,第5册,第7页。
    ③ 董诰等:《全唐文》卷344,第3495页。
    ① 刘昫等:《旧唐书》卷189上,第4953页。
    ② 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卷6,中华书局,2003年,第331页。
    ③ 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卷6,第332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63,第2403页。
    ⑤ 魏征等:《隋书》卷75,第1705页。
    ① 李华:《元鲁山墓碣铭并序》,《全唐文》卷320,第3249页。
    ② 李华:《三贤论》,《全唐文》卷317,第3214页。
    ③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194,第5564页.
    ④ 元结:《元鲁县墓表》,《元次山集》卷6,第82页。
    ① 董诰等:《全唐文》卷317,第3214页。
    ② 董诰等:《全唐诗》卷154,第1595页。
    ③ 萧颖士:《赠韦司业书》,《全唐文》卷323,第3276页。
    ④ 萧颖士:《过河滨和文学张志尹》,《全唐诗》卷154,第1595页。
    ⑤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203,第5776页。
    ⑥ 李华:《著作郎厅壁记》,《全唐文》卷316,第3204页。
    ① 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全唐文》卷388,第3946页。
    ② 李华:《咏史十一首》,《全唐诗》卷153,第1587页。
    ③ 独孤及:《祭贾尚书文》,《全唐文》卷393,第4001页。
    ④ 刘昫等:《旧唐书》卷119,第3433页。
    ⑤ 刘昫等:《旧唐书》卷119,第3432页。
    ⑥ 刘昫等:《旧唐书》卷119,第3432页.
    ⑦ 杨伯峻:《论语译注》卷3,第30页。
    ⑧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35,第2593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35,第2594页。
    ② 李华:《三贤论》,《全唐文》卷317,第3214页。
    ③ 元结:《元次山集》卷4,第52页。
    ④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54,第1594页。
    ⑤ 元结:《元次山集》卷7,第100页。
    ⑥ 元结:《元次山集》卷1,第1页。
    ①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1,第270页。
    ② 元结:《文编序》,《元次山集》卷10,第155页。
    ③ 元结:《二风诗论》,《元次山集》卷1,第10页。
    ④ 欧阳修撰,徐无党注:《新五代史》卷37,中华书局,1974年,第397页。
    ⑤ 元结:《闵荒诗》,《元次山集》卷2,第18页。
    ⑥ 元结:《《陇上叹》,《元次山集》卷2,第19页。
    ⑦ 班固:《汉书》卷30,第1708页。
    ⑧ 元结:《春陵行》,《元次山集》卷3,第34页。
    ① 元结:《春陵行》,《元次山集》卷3,第35页。
    ② 元结:《贼退示官吏》,《元次山集》卷3,第35页。
    ③ 元结:《农臣怨》,《元次山集》卷2,第21页。
    ④ 元结:《酬孟武昌苦雪》,《元次山集》卷2,第30页。
    ⑤ 元结:《春陵行》,《元次山集》卷3,第35页。
    ⑥ 元结:《题孟中丞茅阁》,《元次山集》卷3,第38页。
    ⑦ 李华:《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全唐文》卷315,第3198页。
    ⑧ 李华:《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全唐文》卷315,第3196页。
    ⑨ 元结:《箧中集序》,《元次山集》卷7,第100页。
    ① 元结:《颂东夷》,《元次山集》卷2,第19页。
    ② 元结:《系乐府十二首》,《元次山集》卷2,第18页。
    ③ 元结:《刘侍御月夜宴会并序》,《元次山集》卷3,第37页。
    ④ 元结:《箧中集序》,《元次山集》卷7,第100页。
    ① 元结:《箧中集序》,《元次山集》卷7,第101页。
    ② 孟云卿:《伤怀赠故人》,《全唐诗》卷157,第1607页。
    ③ 沈千运:《赠史修文》,《全唐诗》卷259,第2887页。
    ④ 于逖:《野外行》,《全唐诗》卷259,第2891页。
    ① 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李太白全集》卷15,第711页.
    ② 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李太白全集》卷15,第711页。
    ③ 独孤及:《夏中酬于逖毕耀问病见赠》,《全唐诗》卷246,第2763页。
    ④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太白全集》卷15,第708页。
    ① 张彪:《北游还酬孟云卿》,《全唐诗》卷259,第2892页。
    ② 王季友:《寄韦子春》,《全唐诗》卷259,第2889页。
    ③ 孟云卿:《悲哉行》,《全唐诗》卷157,第1606页。
    ④ 张彪:《杂诗》,《全唐诗》卷259,第2892页。
    ① 沈千运:《濮中言怀》,《全唐诗》卷259,第2888页。
    ② 张彪:《杂诗》,《全唐诗》卷259,第2892页。
    ③ 沈千运:《感怀弟妹》,《全唐诗》卷259,第2887页.
    ④ 沈千运:《感怀弟妹》,《全唐诗》卷259,第2887页。
    ⑤ 孟云卿:《伤怀赠故人》,《全唐诗》卷157,第1607页。
    ⑥ 元季川:《古远行》,《全唐诗》卷259,第2894页。
    ① 杜甫:《忆昔二首》之二,《读杜心解》卷2,第287页。
    ① 元结:《春陵行》,《元次山集》卷3,第34页。
    ① 杜甫:《同元使君春陵行》,《读杜心解》卷1,第183页。
    ② 元结:《贼退示官吏》,《元次山集》卷3,第35页。
    ③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第456页。
    ④ 董诰等:《全唐文》卷765,第7959页。
    ① 刘肃:《大唐新语》卷8,第128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59,第2891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59,第2887页。
    ②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2,第135页。
    ③ 元结:《箧中集序》,《元次山集》卷7,第100页。
    ④ 王季友:《代贺枝令誉赠沈千运》,《全唐诗》卷259,第2890页。
    ⑤ 杜甫:《可叹》,《杜诗详注》卷21,第1830—1831页。
    ⑥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2,第136页。
    ① 孙望:《箧中集作者事辑》,孙望:《蜗叟杂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3页.
    ② 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五,《杜诗详注》卷17,第1514页。
    ③ 杜甫著,仇兆螫注:《杜诗详注》卷17,第1514页。
    ④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2,第136页。
    ⑤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兴间气集》卷下,第518页。
    ⑥ 元结:《送孟校书往南海》,《元次山集》卷3,第38页。
    ① 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87页。
    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曹寅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岑参撰,廖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岑参撰,刘开扬笺注:《岑参诗集编年笺注》,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随唐五代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陈子昂:《陈子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陈祖言:《张说年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年。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戴叔伦著,蒋寅校注:《戴叔伦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杜甫著,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傅刚:《<文选>版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傅璇琮、谢灼华主编:《中国藏书通史》,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年。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高步瀛著,曹道衡、沈玉成点校:《文选李注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洪迈:《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胡可先(师):《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黄侃平点,黄焯编次:《文选平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黄侃撰,周勋初导读:《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蒋伯潜、蒋祖怡:《骈文与散文》,上海:世界书局,1941年。
    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李防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李浩、贾三强主编:《古代文献的考证与诠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李商隐著,冯浩笺注:《玉溪生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李珍华、傅璇琮:《河岳英灵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刘肃:《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刘觫:《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刘禹锡:《刘禹锡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卢盛江、张毅、左东岭编:《罗宗强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卢照邻、杨炯:《卢照邻集杨炯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卢照邻著,祝尚书笺注:《卢照邻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罗国威:《敦煌本<昭明文选>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罗宗强、郝世峰:《隋唐五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骆宾王著,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骆鸿凯:《文选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孟棨:《本事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穆克宏:《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聂文郁:《元结诗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彭庆生:《初唐诗歌系年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钱易:《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钱钟书:《管锥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清水凯夫:《六朝文学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屈守元:《文选导读》,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孙国栋:《唐代重要文官迁转途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孙望:《蜗叟杂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孙望:《元次山年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续编)》,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陶敏:《全唐诗人名汇考》,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
    陶敏:《唐代文学与文献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万曼:《唐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汪钱:《汪钱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汪习波:《隋唐文选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勃著,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达津:《唐诗丛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9年。
    王梦鸥:《初唐诗学著述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史——随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运熙:《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运熙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魏征、令狐德菜:《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吴企明:《唐音质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吴汝煜:《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肖瑞峰(师):《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肖瑞峰(师)、方坚铭、彭万隆:《晚唐政治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法]谢和耐、苏远鸣等著,耿异译:《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粹》,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徐陵:《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徐松:《登科记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徐松撰,李建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许总:《唐诗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薛用弱:《集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杨承祖:《元结研究》,台北:台湾编译馆,2002年。
    余恕诚,吴怀东:《唐诗与其他文体之关系》,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余恕诚:《唐诗风貌》,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俞绍初、许逸民:《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郁贤皓:《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元结、殷璠等:《唐人选唐诗(十种)》,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国诗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赞宁:《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张涤华:《类书流别》,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徵:《汉书艺文志通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张彦远:《法书要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
    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张鞲:《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勋初:《周勋初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邹云湖:《中国选本批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曹道衡:《南北文风之融合和唐代<文选>学之兴盛》,《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
    陈伯海:《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考索》,《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1缉。
    陈铁民:《梁玙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陈铁民:《唐代诗坛中心与诗人的地位及影响》,《唐代文学研究》,第8辑。
    戴伟华:《储光羲与<河岳英灵集)》,《唐代文学研究》,第14辑。
    戴伟华:《论<河岳英灵集>初选及其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杜晓勤:《杜诗在至德、大历间的流传和影响》,《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
    邓乔彬:《长安文化与王维诗》,《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傅璇琮、龚培祖:《<才调集>考》,《唐代文学研究》,第5辑。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考述<四则>》,《中国韵文学刊》,1994年第1期。
    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从<李峤百咏>谈起》,《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
    顾农:《风教与翰藻——萧统的文学趣味和<文选>的选文趋向》,《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胡可先(师):《(唐诗类选>选杜诗发微》,《杜甫研究学刊》,1992年第2期。
    胡可先(师):《杜牧诗文编年补正》,《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胡明:《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来的唐诗研究》,《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贾晋华:《隋唐五代类书与诗歌》,《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蒋寅:《从<河岳英灵集)到<中兴间气集)——关于大历诗风演变的抽样分析与假说》,《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卢燕新:《<翰林学士集>题名职官考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8期。
    吕玉华:《<丹阳集>考辨》,《文献》,2003年第2期。
    梅新林:《略论唐人的唐诗编撰》,《唐代文学研究》,第6辑。
    孟二冬:《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王立群:《论20世纪的<文选序>研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王志清:《从<中兴间气集>看盛、中唐过渡时期的王维接受》,《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
    吴光兴:《<河岳英灵集>的地域性、派别性问题——兼及‘开元十五年’新解》,《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
    肖瑞峰(师):《李杜诗论新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肖瑞峰(师)、李娟:《“沈宋体”的艺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徐俊:《敦煌本<珠英集>考补》,《文献》,1992年第4期。
    许逸民:《论隋唐“<文选>学”兴起之原因》,《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日]伊藤正文撰,李庆译:《论<搜玉小集>》,《古典文献研究》,第11辑。
    曾枣庄:《杜甫与唐代诗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查正贤:《元兢(诗人秀句序>释论——兼论其诗学对初盛唐诗歌发展之意义》,《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张国举:《孟云卿生年籍里考》,《文学遗产》,1985年第1期。
    赵昌平:《从王维到皎然——贞元前后诗风演变与禅风转化的关系》,《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2、3期合刊。
    赵昌平:《开元十五年前后——论盛唐诗的形成与分期》,《中国文化》,199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