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以“文”立“国性”:论章太炎的“文学”、“国学”观及其时代性思想意义(1900~1910)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后人的描述中主要有两重身份:积极倡导排满的革命家和学问艰深的学者,而这两重身份之间的关系仍然有待于被认识。本文在关于这个特定的思想人物的研究上,正是从这个问题意识出发,试图寻找一条理解章太炎国学研究的政治性的路径。
     章太炎的一生贯穿了中国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个转型的描述,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政治体从朝贡体系的国家形态向一定程度上以现代西方民族国家为范型的国家形态的转变;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是整体性的政教型态向分化的文化型态的转变,也就是传统思想中的“文”被分化成学科建制下的文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等。
     现代文学正是现代中国一个至关重要的建制,随着学界广泛的现代性反思,对于现代文学的反思也逐渐展开。因此,传统思想中的“文”的观念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反思的视野,章太炎的国学研究正是试图在“文”的框架中回应中国现代转型中已经和将要出现的现代性危机。他的国学研究(也就是“文”的实践)正是他力图保存“国性”的主要方式。
     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文”与“国性”及其之间的关系,下篇展开章太炎的国学研究,呈现他如何在诸如小学、文学、史学的研究中具体展开他对国性的理解以及保存国性的方式。
     章太炎继承并重新阐发了传统思想中“文”作为一种文明创制和传承的机制,在这个机制呈现了文明自身的独特性,这表现在:一、文明创制时人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所具有这个文明自身的特性;二、文字的创造、流变,典籍的生成和传承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枢纽。而这些正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明的独特性和生机之所在。
     下篇分别从章太炎的小学、文学和史学研究中读解出他要从中寻找和激活的这些枢纽和机制。小学研究中,他在追源溯流的过程中,将“初文”(最初造的字)作为中国政教创制的原初的型态,并认为这正是“中国”之所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将“六书”中的“转注”与“假借”作为语言文字创造和演变的枢纽,并借此论证古代中国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合法性。在文学研究中,他将文学的观念扩大到一切包括文字、图表在内的书面记载,并通过传统的典籍分类、传承否定了狭义的文学观念,重申政教系统中的文体观应对西方传来的新文体,最终否定了以“感”为基础的新文学观念。在史学研究中,他重申了章学诚的“六经皆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确定信史的道路。通观章太炎的国学研究,他最后确定的方向是以史学来统一国学。而他的史学观念又是原理性的,因此,文字的创制、演变,典籍的生成、传承中的机制和枢纽最终都归于“史学”。
     章太炎的国学研究正是他关于“文”与“国性”一整套思考,这应对了当时今文经学、新史学、启蒙主义对于现代国家创制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政治、文化危机的时刻,章太炎用自己的方式开创出一条确立中国的实体性和主体性的道路,而这正为我们提供了对传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一种参照。
Zhang Taiyan was a important historical figure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who in our description has two identities:a activity revolutionary for abject Manzu and a scholar have profound Knowledge. My study just from this probl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identities.
     The life of Zhang Taiyan through the key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 The description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as follows:in political field, china had been transformed form a traditional country which base on the tributary system to a modern nation which model himself on modern west nation-state; on view of culture, it had been a huge change that the total political pattern becoming a kind of differential culture. In other word,"Wen" in the traditional thoughts, was divided to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logy etc.
     With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ity developing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also be carry on. Zhang Taiyan's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academy was just about these reflections on modernit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on relationship betweenrt "Wen" and "Nationality", and the second about Zhang Taiyan's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academy.
     Zhang Taiyan inherited 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culture" as a cultural creation and inheritance, this mechanism presents the uniqueness of this civilization itself, which is reflected in:first, people's position and role in creation of a civilization which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civilization; second, there are some pivots in process of the creation and rheology of the character and the gener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ancientbooks. These are unique and vitality for a unique civilization just dwelling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we'll interpret Zhang Taiyan try to find and incite these pivots and mechanism from his ancient study, which include linguistics philology history and literature. In his linguistics and philology study,he find a set of character s created in first time, and regarded them as the symbolic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he interpret "Zhuanzhu" and "Jiajie"(two ways for create character) as the pivots in the change of character, finally, he developed his argumentation for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ancient China just as a political community. In the literature study, he expand the literature concept to a very expensive field, include all of the write form, such as character、graphic, on the other hand, he reset literature in the ancient politic framework, and reject the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based on "sensibility". In his history study, he reaffirmed "Liujingjieshi"(The six classics are all history, key word of Zhang Xuecheng), and based on this, he searched a way for confirm the faithful historical account. Finally, Zhang Taiyan consolidate the subjects of ancient Chinese academy to history, in which, nationality should be conservation.
     Zhang Taiyan'developed his thoughts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Wen" and "Nationality" in his ancient study, which are directed against contemporary some projects of modernity, such as, Jinwen Jingxue、New history、Didacticism. Facing eries of political, cultural crisis, in China's transition, Zhang Taiyan with his own way to create a Road to construct entity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China, and it provides us with a reference to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resources.
引文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版,第54页。
    ③ 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①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现代文学述林》,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
    ② 《文学的当代性——上海大学“当代文学60年”圆桌纪要》,蔡翔张旭东主编《当代文学60年回望与反思》,2011年6月,上海大学出版社。
    ① 贺桂梅,《“文化自觉”与“中国”叙述》,《天涯》,2012年第1期。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第363—364页。标点符号沿用原文。
    ① 鲁迅:《全集》第十一卷,第353页。
    ②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序》,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第i页。姜义华的表述是,“章太炎是一位很有特色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家”,见《章太炎思想研究·后记》,姜义华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533页。
    ① 陈雪虎,《“文”的再认——章太炎文论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2页。
    ② [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赵京华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09页。
    ③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27页。
    ① 林少阳,《章太炎的“文”与“修辞”概念解释》,2010年12月香港城市大学“章太炎与东亚学术”学术研讨会。
    ② 陈赞,《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① 岛田虔次:只有伟大的东西才会多灾多难,这是国家和文明的历史中的一大真理。在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转折时期,谭嗣同、章炳麟等显示的这些思想和行动里,固然有着众多矛盾而令人莫名其妙,但我想奉献给他们满腔的敬意。因为这可说才是学者=思想家真正的姿态!其中有着文明的逞强心。《中国思想史研究》,邓红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391页。
    ①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1版。
    ②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面向未来,追新逐异,可谓前所未有,但它只能在自身内部寻求规范。主体性原则是规范的惟一来源。主体性原则也是现代时代意识的源头,反思哲学的出发点是自我意识这一基本事实,这是主体性原则的关键。……黑格尔的哲学满足了现代性自我证明的要求……《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9页。
    ③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版,第479页。
    ④ 张志强,《关于现代主体论述的几点分析》,《开放时代》,2003年10月。
    ①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2版。
    ②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饮冰室文集五,中华书局,1989年第1版。
    ③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1版,第二六页。
    ④ 杨度,《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① 汪晖,《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2版,第12——17页。
    ①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第1版。
    ②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1999年9月第1版。
    ① 章太炎,《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77年,第359-360页。
    ② 朱维铮,《<民报>主编章太炎》,原载《复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五期,题为《<民报>时期章太炎的政治思想》,收入《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291-305页。
    ①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二五四页。
    ②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二五五页。
    ③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二五五页。
    ④ 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1月第1版,第105页。
    ⑤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华民国解》,《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一八三页。
    ① 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5月第1版。
    ①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二五七页。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第1版,第六册,第三八页。
    ②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③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75—103页。
    ① 严复,《<社会通诠>按语》,《严复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1版,第923页。
    ② 钱穆,《余杭章氏学别记》,收入《章太炎生平与学术》,章念驰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版,第二九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正言论》,《国故论衡疏证》,庞俊 郭诚永 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三七页。
    ②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国故论衡疏证》,庞俊 郭诚永 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七五页。
    ③ 章太炎,《历史的价值》(一九二○年十月三十日在湖南教育会演讲),由宸主笔记录,载《大公报》一九二○年十月十日,收入《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二○七页。
    ① 章太炎,《国学概论》,曹聚仁记录。
    ② 章太炎,《在金陵教育改进社演讲劝治史学并论史学利弊(一九二四年七月上旬)》,由程宗潮记录,载《新闻报》一九二四年七月二十日“教育新闻增刊”,收入《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一五二页。
    ③ 章太炎,《在槟城益智书报社欢迎会上之演说》(一九一六年十月十一日)载新加坡《国民日报》一九一六年十月十八日第十版,收入《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年9月第1版,第一六三页。
    ④ 章太炎,《在粤省驻沪国会议员茶话会上之演说(一九一六年七月十五日)》载《时报》一九一六年七月十八日《尚贤堂茶话会上诸名流之演说》,收入《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一五二页。
    ① 章太炎,《在云南三迤会馆之演说(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一日)》载《民国日报》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二日“要闻”《章太炎在云南三迤会馆演说词:南方一再失败之原因,现在救国之两大主义》,收入《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一七八页。
    ② 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一○○页。
    ③ 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一○○页。
    ④ 章太炎,《正学报缘起》,1924年《华国月刊》,转引自《年谱长编》,第68页。
    ⑤ 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一○一页。
    ① 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一○一页。
    ②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7页。
    ① 章太炎,《再与人论国学书》,《章太炎全集》,第四册,第三五五页。
    ② 章太炎,《与人论国学书》,《章太炎全集》,第四册,第三五五页。
    ③ 章太炎,《国学讲习会略说·论诸子学》,转引自《年谱长编》,第217页。
    ④ 章太炎,《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收入《章太炎的白话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7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原学》,章太炎撰,庞俊郭诚永疏证,2008年6月,第1版,第四七四至四七八页。
    ② 李零,《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生活·读书·生活三联书店,2011年1月,第1版,第9页。
    ③ 章太炎,《五朝学》,《章太炎全集》,第四册,第七三页。
    ① 孙歌在《竹内好的悖论》一书中,认为竹内好的思想特质是“机能性”的,而非“实体性”的。所谓“机能性”是由于竹内好总是在状况中思考,保持思考的能动性、紧张性。见孙歌著《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85页。这里借用“机能性”这一说法,用来说明章太炎的“学”并非对象化的学问研究,而是在国学研究过程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从既有的国学系统中寻找文明传承和自我更新的机制,又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了国学。
    ① 陈赟,《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4月。
    ② 陈赞,《文章与礼乐》,《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3月。
    ① 林少阳,《“文”与日本学术思想——汉字圈1700-1990》,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2页。
    ② 胡志德,《重新思考中国近代“文”的简单化》,收入《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74-291页。
    ③ 胡适的原话是:“一种文学的进化,每经过一个时代往往带着前一个时代留下的许多无用的纪念品;这种纪念品在早先的幼稚时代本是很有用的,后来渐渐的可以用不着他们了,但是因为人类守旧的惰性,故仍旧保存这些过去的纪念品。在社会学上,这种纪念品叫做‘遗形物’(Survivals of Rudiments)。如男子的乳房,形式虽存,作用已失;本可废去,总没废去,故叫作‘遗形物’……在中国戏剧进化史上,乐曲部分本可以渐渐废去,但他仍旧存留,遂成一种遗形物’,早就可以不用了,但相沿下来至今不改。西洋的戏剧在古代也曾经过许多幼稚的阶级(段),如和歌(Chorus)、面具、‘过门’、‘背躬’(aside)、武场……等等。但这种‘遗形物’,在西洋久己成了历史上的古迹,渐渐的都淘汰完了。这些东西淘汰干净,方才有纯粹戏剧出世。中国人的守旧性最大,保存的‘遗形物’最多。”《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1918年《新青年》第五卷第四号,《胡适全集》第一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①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讲话》,《民报》,1906年,第六号。
    ① 这里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解释:1、詹锳:德,即宋儒所说“体用”之谓,将文之为德大矣,解释为文之功能、意义。《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2、范文澜认为“德”不同于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中“文德之论,发诸王充《论衡》”句,认为刘勰的“文德”之义为易小畜大象“君子以懿文德”。注本,第五至六页。3、周振甫:文有这三种,即形文、声文.情文.有形即有形文,有声即有声文,有情即有情文,文是形、情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这就是文之为德,所以这个德指属性.《<文心雕龙>论“文德”》,《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八年第三期4、杨明:《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解认为:在:“×之为德”这个语式中,“德”字的含义虚泛化,也就是说重点在“×”,而不在“德”,因此说“×之为德”与单说“×”意思差不多,只是前者语气较为强调而已。故译解“文之为德也大矣”时,无需将“德”译出,而应译作“文这种东西真呀”、“文很伟大呀”;若译作“文的功用”、“文的属性”等,反而不尽妥帖。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
    ① 《文心雕龙注·原道第一》,第三页。
    ① 《文心雕龙注·征圣第二》,第一六页。
    ② 张栻,《双凤亭记》,《湖广通志》(四库全书本)卷一百六
    ③ 司马光,《传家集》,(四库全书本),卷六十。
    ④ [清]顾炎武,《字》,《日知录集释》(全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一二○○页。
    ①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2001年12月第1版,第24页。
    ② 《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5页。
    ① 章太炎,《上李鸿章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77年,第53页。
    ① 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王云五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二页。
    ② 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王云五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三页。
    ③ 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王云五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三页。
    ④ 章太炎,《自述治学》,引自《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倪伟编选,1999年3月第]版,第8页。
    ⑤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会欢迎辞》,《国粹学报》,1906年。
    ⑥ 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王云五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五页。
    ① 章太炎,《致谭献书》(1897年4月20日),《章太炎书信集》,马勇编,2003年1月第1版,第3页。
    ② 《口述少年事迹》,朱希祖:《本师太炎先生口述少年事迹笔记》,《制言》第25期,“太炎先生纪念专号。”
    ③ 《致陶亚魂柳亚庐书》,转引自《年谱长编》,第43页
    ④ 《民国光复》讲稿,转引自《年谱长编》,第45页。
    ① 章太炎,《章太炎选集(注释本)》,朱维铮、姜义华编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110页。
    ② 同上,第113页。
    ③ 钱穆,《余杭章氏学别记》,载《章太炎生平与学术》,章念驰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7月第1版,第二九页。
    ① 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898年,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第三四页。
    ①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会通第十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71页。
    ①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会通第十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71页。
    ① 对于《訄书》初刻本结集和刊印的时间采用朱维铮的说法,见《章太炎全集》第三卷,《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六至七页。
    ② 章太炎,《訄书(初刻本)·独圣下第二十五》,全集,第三卷,第一○五至一○六页。
    ③ 章太炎,《訄书(初刻本)·尊荀第一》,全集,第三卷,第七页。
    ④ 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第15页。
    ①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四卷,《文录》卷一,第四八页。
    ② 转引自《章太炎年谱长编》,第36-37页。
    ①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近代中国学术思想》,桑兵 於梅舫 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6页。
    ②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2008年6月,第二四七页。
    ①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3年1月第1版,第232页。
    ② 傅斯年,《汉语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谈》,《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汉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版,第188页。
    ① 同上书,第187页。
    ② 同上书,第190-191页。
    ③ 赵元任,《国语罗马字研究》,载《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汉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版,第94页。
    ④ 赵元任,《国语罗马字研究》,载《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汉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版,第94页。
    ⑤ 吴稚晖,《吴稚晖先生文存》,无锡周云青编纂,医学书局(上海)民国十四年六月初版,民国十五年一月三版,第四○页。
    ① 赵元任,《国语罗马字研究》,《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汉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版,第91页。
    ② 吴稚晖,《吴稚晖先生文存》,无锡周云青编纂,医学书局(上海)民国十四年六月初版,民国十五年一月三版,第四九页。
    ③ 《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汉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版第28页
    ④ 《胡适全集》,第18卷,第428页。
    ① 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第一四页。
    ② 章太炎,《訄书详注》,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页。
    ① 章太炎,《訄书详注·订文》,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六九页。
    ② 章太炎,《訄书详注·订文》,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六九页。
    ③ 章太炎,《訄书详注·订文》,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六九页。
    ④ 章太炎,《訄书详注·订文》,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七五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六页
    ② 章太炎,《国故论衡·小学略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8页。
    ① 《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2000年12月第一版,第四一五——四一六页。
    ② 《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2000年12月第一版,第四一六页。
    ③ 见《国故论衡·小学略说》。
    ④ “三书说”说法不一。唐兰:象形、象意、形声。《中国文字学》;陈梦家:象形、假借、形声。《殷墟卜辞综述》。裘锡圭认同陈说。
    ⑤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第1版,第102页。
    ⑥ 庞俊、郭诚永对《转注假借说》所作疏证,见《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一八四页。
    ① 段玉裁,《说文叙注》,转引自《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一八五。
    ② 章太炎,《国故论衡·转注假借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一八九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一六页。
    ② 林少阳,《章太炎的“文”与“修辞”概念解释》,2010年12月香港城市大学“章太炎与东亚学术”学术研讨会。
    ①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一六八页。
    ② 章太炎,《馗书详注·正名杂义》,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八四页
    ③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第1版,第6页。
    ④ 1910年5月10日致钱玄同的信中,讲到自己教授小学的心得,他将小学分为五个层次,并建议钱采用:凡治小学,仆拟分为五级,方于教授有益,是下近作仓颉师,试更详之。一、本形本义(就《说文》直解其义及其造字法。)二、音韵(甲:今韵,今纽。乙:古韵,古纽。此学稍繁,然今己有条理。)三、正借相求法(以《说文》本形本义,求《尔雅》、《方言》、群经、古籍之训诂,是为以正相求借。以《尔雅》、《方言》、群经、古籍之训训,求《说文》本形本义,是为以借求正。)四、转注、假借法(上说正借相求,借非六书之假借也,此真假借即是引伸之义,凡一字有数义者属之。转注则限以义同声近者,此校正借相求为约易,然非先知正借相求,则无由推明此旨。)五、文字孳乳法(转注惟有词义,假借惟有引伸之义,一字变为数字,而音义同者,当求何字在先,何字在后。一义变为数义,而字体亦异者,当知本是一字,后乃求分,此所谓文字孳乳法也。)——《章太炎书信集》,马勇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14一115页。
    ⑤ 章太炎,《章太炎书信集》,马勇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14—115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转注假借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一八七页。
    ② 裘锡圭:汉字发展过程里,几乎始终同时存在文字分化和文字合并这两种相反相成的现象。进行分化是为了加强记录语言的明确性,进行合并是为了控制单字的数量。汉字里一般使用的字数从古到今变化不大,显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文字学概要》,第31页。
    ③ 章太炎,《訄书详注·订文》,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八○页。
    ④ 彭春凌,《以“一返方言”抵抗“汉字统一”与“万国新语”——章太炎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论争(1906—1911)》,《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⑤ 章太炎,《馗书·订文》,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七五页。
    ⑥ 章太炎,《馗书详注·正名杂义》,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八○页。
    ⑦ 章太炎,《訄书详注·正名杂义》,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八O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八页。
    ② 章太炎,《訄书详注·正名杂义》,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四六一页。
    ③ 转引自《章太炎年谱长编》,汤志钧编,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10月1版,第130页。
    ① 章太炎,《馗书详注·正名杂义》,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四四八页。
    ② 章太炎,《訄书详注·正名杂义》,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四四九页。
    ③ 章太炎,《馗书详注·正名杂义》,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四五O页。
    ④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载《蓟汉三言》,虞云国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第196页。
    ① 章太炎,《馗书·订文》,罗炳良主编,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25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陈平原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44页。
    ② 戊戌变法时期,长江下游出现了八种白话报:无锡白话报,杭州白话报,苏州白话报,宁波白话报,国民白话报,上海新中国白话报,安徽白话报,长沙言说通俗报,江西新白话报,其他各地有潮州白话报,北京白话报,北京正宗爱国报,伊犁白话报,蒙古白话报。1898年变法时梁启超主持编译局,提倡“直译”,即将“经史各书择其要者,分门编辑”每条“以通俗文译之,务使农工商贾,妇人孺子,凡读书三四年者,即能遍观要书。”陈荣衮,广东新会人,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为全国编写通俗小学教科书的第一人。更不用说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传播新思想的白话小说。——谭彼岸, 《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① 《文变》,《蔡元培全集(三)》,第6页。
    ② 《“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34页。
    ① 《馗书详注·订文》章炳麟著,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八四页。
    ②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三四四页。
    ③ 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九页。
    ④ 《国故论衡疏证·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九页。
    ⑤ 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正言论》,《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三九页。
    ⑥ 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一○页。
    ⑦ 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⑧ ○页。
    ⑨ 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一○页。
    ⑩ 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一一页。
    ① 胡适,《胡适全集》,第18卷,第428页。
    ② 同上书,第430页。
    ③ 章太炎,《訄书详注·订文》,章炳麟著,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七五页。
    ④ 章太炎,《訄书详注·订文》,章炳麟著,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三七五页。
    ⑤ 章太炎,《新方言序》,《章太炎全集》,第七册,第三页。
    ⑥ 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小学略说》,《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一——二五页。
    ① 刘师培,《<新方言>序》,《章太炎全集》(七),一三三页。
    ② 刘师培,《<新方言>序》,《章太炎全集》(七),一三三页。
    ③ 杨雄,《答刘歆书》,转引自《杨雄方言校释汇证》,华学诚汇证,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第一页。
    ④ 刘师培,《<新方言>序》,《章太炎全集》(七),一三四页。
    ①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第1版,第205页。
    ② 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三二一页。
    ① 刘师培,《文说》,《刘师培经典文存》,洪治纲 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25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四七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六三页。
    ② [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一三八页。
    ① 王风,《刘师培文学观的学术资源与论证背景》,载《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陈平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6页。
    ② 曹道衡,《中古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6年2月第1版,第28页。
    ① 曹道衡,《中古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6年2月第1版,第28页。
    ①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二五九页。
    ②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二五九页。
    ③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刘师培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洪治纲主编,2004年,第296页。
    ① 刘勰,《文心雕龙·述志》,《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七二六页。
    ①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3页。
    ② 刘师培,《文说》,《刘师培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洪治纲主编,2004年5月第1版,第225页。
    ① 刘师培,《刘师培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洪治纲主编,2004年5月第1版,第225页。
    ② 刘师培,《论文杂记》,《国粹学报》,1928年,《刘师培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洪治纲主编,2004年5月第1版,第248页。
    ① 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刘申叔先生遗书》之《左盦外集》,《刘师培全集》,第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五四九页。
    ② 王风,《刘师培文学观的学术资源和论争背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陈平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页。
    ③ 章太炎,《在被袁世凯幽禁期间的国学演说》(一九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七日),《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 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三二页。
    ①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第六五七页。
    ② 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第五二○页。
    ① 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第五一九页。
    ②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第五一四页。
    ③ 萧统,《文选序》,《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一页。
    ① 阮元,《文言说》,《研经室三集》,转引自《文心雕龙注》,第一三页。
    ② 阮元,《文言说》,《研经室三集》,转引自《文心雕龙注》,第一三页。
    ③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刘申叔先生遗书》之《左盒外集》,《刘师培全集》,第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五三三页。
    ① 章太炎,《国学概论》,国学十讲,一九二二年四月一日至六月七日在上海江苏教育会讲演,由曹聚仁记录。
    ① 章太炎,《在被袁世凯幽禁期间的国学演说》(一九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七日),《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四一至一四二页。
    ② 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文学总略》,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七二页。
    ① [美]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杨立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25~26页。
    ②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集》,《文史通义校注》,叶瑛 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第1版,第二九七页。
    ③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集》,《文史通义校注》,叶瑛 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第1版,第二九七页。
    ④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集》,《文史通义校注》,叶瑛 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第1版,第二九八页。
    ⑤ 章太炎,《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三二一页。
    ① 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第一七○一页。
    ② 章太炎,《国故论衡·论式》,《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四○五页。
    ③ 章太炎,《国故论衡·论式》,《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三九一页。
    ④ 章太炎,《国故论衡·论式》,《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四一○。
    ① 章太炎,《在被袁世凯幽禁期间的国学演说》(一九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七日),《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四二页。
    ② [清]顾炎武,《日知录·程文》,《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九五四页。
    ③ 章学诚,《文史通义·公言上、下》,《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第1版。
    ④ 顾炎武,《博学于文》、《程文》,《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四○三页、第九五四页
    ① [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版,第58页。
    ①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版,第六页。
    ②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六二页。
    ③ 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59页。
    ④ 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23-224页。
    ⑤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五三页。
    ⑥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五九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辨诗》,《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四一七至四二一页。
    ② 刘勰,《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第五三七页。
    ③ 刘勰,《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第五三八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辨诗》,《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四二三页。
    ② 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二六三页。
    ① 章太炎,《文章流别(一九三二年十月在苏州中学演讲)》,由诸祖耿记录,载《苏中校刊》第六十九期,一九三年十一月上出版,收入《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三三五页。
    ①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1页。
    ②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4页。
    ③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0页。
    ① “六经皆史”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并非章学诚独创,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王阳明,而他的“事、道合一”的说法直接启发了章学诚的“道器合一”、“不离事谈理”。据田河、赵彦昌考证,提过“六经皆史”的思想家先后有钱大昕、顾炎武、袁枚、全祖望、胡应麟、王世贞、王阳明、宋濂、郝经、刘知几、王通、裴松之、以及《论语》、《史记》、《汉书》,最终得出结论,“六经皆史”其最早应渊源于刘向、刘歆父子之《七略》、《别录》,田河赵彦昌,《“六经皆史”源流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② 朱维铮,《章太炎全集》第三卷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一○页。
    ③ 刘巍,《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古文经学为史学》,收入《清代经学与文化》,彭林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④ 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322页。
    ①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论丛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2月第1版,第1页。
    ② [清]章学诚,《报孙渊如书》,《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八六页。
    ③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6月第1版,第4页。
    ④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54~61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三○二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页。
    ②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章太炎,《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三○九页。
    ③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三④ 五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第三○一页。
    ② 章学诚,《文史通义·经解上》,《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第1版第九四页。
    ③ 章学诚,《遗书》,卷一五,第20页。
    ① 章太炎,《征信论》上,《章太炎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五五页。
    ① 章太炎,《征信论》上,《章太炎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五五页。
    ② 章太炎,《征信论》上,《章太炎全集》第四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五六页。
    ③ [清]王先谦,《荀子集释》,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第三四九页。
    ① 章太炎《信史》下,《章太炎全集》第四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六四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四一八~四一九页。
    ① 章太炎,《馗书原教下》,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六七八页。
    ② 章太炎,《訄书原教下》,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六八○页。
    ① 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一九五页。
    ①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666页。
    ② 同上,第671页。
    ③ 侯外庐《章太炎早期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载《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章念驰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43页。
    ①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359页。
    ①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第76页。
    ① 贺桂梅,《“文化自觉”与“中国”叙述》,《天涯》,2012年第1期。
    ② 甘阳,《通三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第1版。
    ③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①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2版,第7页。
    ②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第11页。
    ③ 贺照田,《关于当前学术界问题的讨论》,《开放时代》,2002年01期。
    《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章太炎诗文选注(上)》,章太炎著作编著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章太炎政论选集》,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
    《章太炎选集(注释本)》,朱维铮、姜义华编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章炳麟论学集》,吴承仕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章太炎先生家书》,汤国梨编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章太炎先生学术论著手迹选》,章念驰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章太炎遗嘱》,章念驰注释,见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国学讲演录》,傅杰编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章太炎集》,黄夏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姜玢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刘梦溪主编、陈平原编校,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汤志钧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傅杰编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章太炎诗文选译》,武继山译注,巴蜀书社1997年版。
    《訄书初刻本重订本》,朱维铮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章太炎学术论著》(含检论、齐物论释、庄子解故),刘凌、孔繁荣编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倪伟编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张勇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菿汉三言》,虞云国标点整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訄书详注》,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国故论衡》,陈平原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章太炎经典文存》,洪治纲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章太炎的白话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章太炎书信集》,马勇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国故论衡疏证》,庞俊郭诚永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版。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缩印本)》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记录,陆宗达章念驰顾问,王宁主持整理,梁天俊缮写,中华书局2010年版。
    《章太炎演讲集》,章念驰编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熊月之著:《章太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李润苍著:《论章太炎》,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王沉森著:《章太炎的思想(1868一1919)及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
    姜义华著:《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唐文权、罗福惠著:《章太炎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章念驰编选:《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谢樱宁著:《章太炎年谱摭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何成轩著:《章炳麟的哲学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章太炎纪念馆编:《先驱的踪迹——章太炎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汤志钧著:《改良与革命的中国情怀——康有为与章太炎》,商务印书店有限公司1990年版。
    章念驰著:《沪上春秋:章太炎与上海》,台北三民书局1995年版。
    姚奠中、董国炎著:《章太炎学术年谱》,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张振常主编:《先哲的精神——章太炎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出版社1996年版。
    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张兵著:《章太炎传》,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陶绪、史革新著:《有学问的革命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姜义华著:《章炳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昭军著:《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金宏达著:《太炎先生》,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
    许寿裳著:《章炳麟传》,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王玉华著:《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荣祖著:《康章合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张灏著:《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杨雄方言校释汇证》,华学诚汇证,中华书局2006年版。
    萧统,《文选序》,《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刘勰著:《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章学诚著:《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戴震著:《戴震全集》,杨应芹诸伟奇编,黄山书社2010年版。
    顾炎武著:《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顾炎武著:《日知录集释(全校本)》,黄汝成集释,乐保群吕宗力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刘师培著:《刘师培全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杨度著:《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胡适著:《胡适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平原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洪治纲主编:《刘师培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万仕国编著:《刘师培年谱》,广陵书社2003年版。
    葛兆光著:《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华书局2011年版。
    汪晖著:《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汪晖著:《声之善恶——鲁迅<破恶声论><呐喊自序>讲稿》,2013年1月版。
    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5月第1版
    张旭东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
    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侯外庐著:《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李零著:《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1月,第1版
    张汝伦著:《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赟著:《天下与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罗岗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林少阳著:《“文”与日本的现代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林少阳著:《章太炎的“文”》(未出版)
    柄谷行人著:《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孙毕著:《章太炎<新方言>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日]子安宣邦著:《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日]丸山真男著:《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日]沟口雄三著:《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2005年版。
    张春香著:《章太炎主体性道德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沈永宝编:《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黎锦熙著:《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蔡翔张旭东主编《当代文学60年回望与反思》,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蔡翔张旭东主编《当代文学60年回望与反思》,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彭林编,《清代经学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稚晖:《吴稚晖先生文存》,无锡周云青编纂,医学书局(上海)民国十
    四年六月初版,民国十五年一月三版
    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汉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版。
    德里达著:《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保罗·利科著:《活的隐喻》,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吉尔·德拉诺瓦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洪晖译,舒蓉陈彦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卡尔·瑞贝卡著,高瑾等译,《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中国民族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黑格尔著:《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
    查尔斯·泰勒著:《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列奥·施特劳斯著:《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思想与社会第三辑·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雷蒙·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福柯著:《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林少阳:《重审白话文》《东亚人文》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0月,页190-223
    张志强:《关于现代主体论述的几点分析》,《开放时代》,2003年第5期。
    张志强:《“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论章太炎“齐物”哲学的形成及其意趣》,《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3期。
    江湄:《“齐物”世界中的学术、道德、风俗与政治——章太炎的“学术”观念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重释》,《史学月刊》,2011年第12期。
    江湄:《章太炎<春秋>学三变考论》——兼论章氏“六经皆史”说的本意,《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1期。
    袁先欣:《语音、国语与民族主义:从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谈起》,《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袁先欣:《国语中的“言”与“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胡志德:《重新思考中国近代“文”的简单化》,收入《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贺照田:《关于当前学术界问题的讨论》,《开放时代》,2002年01期。
    田河赵彦昌:《“六经皆史”源流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周振甫:《<文心雕龙>论“文德”》,《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八年第三期。
    杨明:《<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解》,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
    《国粹学报》
    《民报》
    《清议报》
    《安徽俗话报》
    《新民丛报》
    《华国月刊》
    《制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