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时期江南戏曲消费与日常生活(1465-1820)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戏曲演出十分繁荣,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观赏各类戏曲歌舞表演,基本不受年龄、社会阶层、文化程度的限制,普及程度很高,演出形式也相对以前更为多样,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戏班表演逐渐增多,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也非常广泛。本文立足于社会文化史的分析视角,着重探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消费,并揭示其发展变迁的原因以及对明清江南民众日常生活的历史影响。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风尚等状况进行概述。明朝建立之后,政治上加强了专制统治,并定都南京,这就奠定了南京较高的政治地位。因此,江南地区一直都是明王朝加强统治的重要地区,很少经历战乱,政治相对比较稳定。江南地区一直以来也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有闲阶级群体不断扩大,普通民众文化消费的意愿更加强烈,为明清时期江南戏曲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江南的文化也在明清时期进入了高峰阶段。不管是在文学、绘画还是在思想、教育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社会风尚在进入明中晚期后也开始发生转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奢靡之风逐渐盛行。这些变化都对戏曲等文化消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主要阐述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的发展历程。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一是南戏的复兴;二是昆山腔的发展;三是昆曲步入鼎盛;四是花部的勃兴。南曲戏文大约从成化年间开始在江南各地陆续变化出了诸多新的腔种,并在各地广为流布,而此时繁盛一时的北曲杂剧却一蹶不振,最终在明中期时逐渐消亡。随着魏良辅的改革,昆山腔成为主流。进入明万历后,昆曲迅速发展,明末时步入鼎盛。至清中前期,昆曲开始衰落,花部、乱弹戏迅速发展起来。
     第三章主要对戏曲演出群体展开研究,主要有三方面:演出场所、演出艺人、演出戏班。演出场所主要有五种:神庙祭祀、私家厅堂、茶楼酒肆、会馆宗祠、游船水畔。戏曲演出艺人在明清时期戏曲市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职业艺人、家班艺人两大群体。戏曲戏班是专门从事戏曲表演艺术的团体或组织,主要包括职业戏班和家庭戏班两类。他们都是明清时期戏曲文化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戏曲文化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戏曲受众群体,主要包括观众的组成、欣赏需求、观戏时间和消费动机、价格等内容。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观众群体不仅规模很大,而且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在戏曲演出过程中,各个阶层的观众欣赏需求也有所不同,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清两代的民众在观戏时间上也有差别。明代时,观众赏戏的时间较为随意,多集中于夜间,至清代,随着朝廷控制的加强,夜戏多被禁止。观众背后还存在着一定的消费动机,主要有娱乐动机、审美动机、交际动机、信仰动机、追星动机五种。在各种动机的促动下,民众不仅喜欢去听戏,而且也愿意为此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第五章主要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的政府管理以及民间自律展开研究。相对来说,明代政府对于戏曲的管理相对宽松。入清以后,清政府加强了对各种“淫词”戏曲小说的管控力度,有意识地去强化程朱理学,推行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政治教化。清代官方在沿袭历代禁戏的诸种策略和手段基础上,强化了制度性禁戏的网络,利用士绅舆论和民间经济力量,由官方设立专门的机构,大规模查缴禁毁戏剧剧目与演剧活动,这对清代戏曲的发展走向都产生了强势控制和决定性影响。在管理的手段上主要包括限制演出场所、时间,规定演出内容,严格管理演员和观众等。从民间自律角度看,明清时期戏班不仅成立了专门的行会组织负责管理,而且在戏班内部都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总体来说,明清两代对于戏曲的管理正逐渐制度化与规范化。
     第六章主要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消费的变化与影响进行历史考察。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戏曲消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演出场所逐渐固定、完善;演出艺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提高;戏班的市场意识逐渐增强;戏曲受众囊括社会各个阶层,戏曲消费意识不断提升。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文化市场的整体繁荣等都是推动江南地区戏曲消费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因。戏曲消费的不断变革也对民众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引导民风向善,调整社会关系,而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了社会就业率,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奢靡之风的弥漫。
During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performance of dramatics in the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lourishes profusely, thus becoming an essential part of people's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of that epoch. At that time, people from all levels of the society have access to enjoying the various dramatics performance regardless of their age, gender, social class and standard of culture and so forth. Simultaneously, enjoying a wide popularity coupled with increasing performance forms and growing performances of commercial troupe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profits, the dramatics performance exerts an extensive influence on the daily life of the public.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the present paper succeeds in putting emphasi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dramatics performance in Jiangnan area during that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and then explicates the hidden reasons behind this phenomenon together with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of that period.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Chapter one is a brief overview on the economics, politics, culture, and the social climate in the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g dynasty, Zhu Yuanzhang politically strengthens the despotic rule and makes Nanjing the capital, thus laying firm foundations for Nanjing's political standing. As a result, with less war and relatively steady politics,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has becoming the crucial area in which the Ming dynasty consolidates the rule.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has so far been the developed area i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rise relatively and group of the leisure class has continuously expanded with further strong desire for cultural consumption for the masses, all of which build the firm material bases for the prosperity of dramatics of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Similarly, the culture in this area reaches its peak mainly including the fact that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literature or painting, ideology or education, all of these reach a higher stage. In the meanwhile, the social climate also makes a shift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increased popularity of extravagant tendency in the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Ming, which is also a significant promoter a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sumptions such as the dramatics consumption.
     Chapter two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dramatics in Jiangnan area during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The development course can be summarized into four stages in the following:firstly,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ern drama;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Kun Shan tune; thirdly, the grandeur of Kunqu Opera; the last one is the vigorous growth of local operas. Almost in1471, the skit of Southern Tunes gradually comes to develop many new tunes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becomes prevalent among them while the Za Ju of Northern Opera flourishes under the dynasty falls into a decline, which eventually dies out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Ming. With the reformation of Wei Liangfu, Kun Shan tune has gained its prominence. After the year of the Ming Emperor Wanli, Kunqu Opera develops rapidly and culminates in the late period of Ming dynasty. Until the earlier and middle period of Qing, Kunqu Opera comes to decline and the local operas advance rapidly.
     Chapter three indicates a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group of dramas, chiefly reflecting in three aspects:the place of performance, the artists of performance and the troupe company of performance. There are basically five kinds of performance places, that is, mortuary temple, private hall, tearoom and tavern, Ancestral Hall and boat or the waterside. In addition, the artists of performance, mostly concluding professional performer and family troupe,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dramatics market of that period. Primarily concluding professional troupe company and family troupe, the troupe company refers to the group or organization specializing in the dramatics performance, which is also a necessary part in the cultural market of dramatics in that period and the main provider of the products of dramatics culture.
     Chapter four examines the audience group of dramatics, consisting of the component of the audience, time of the theatergoing, as well as the motivation and price of dramatics consumption. The audience from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re very large, including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society. D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dramatics, the appreciating drives of audience from all classes differ consequently, which have a deep impact on the dramatics creating and performance. What's more, the theatergoing time of the audienc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varies. In Ming, the audience choose the time to appreciate the dramas according to their wishes, but mainly at night. However, in Qing, most evening performances are forbidden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ourt's control. On the other hand, certain motives of this consumption including five needs such as recreational need, aesthetic need, communicating need, belief need and star-pursuing need exist. With the help of these needs, the audience not only feel like going to the theater, and also spending a plentiful of time and money.
     Chapter five addresses an analysis on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and the self-regulation among the people concerning dramatics in Jiangnan are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Relatively speaking, the governmental management of Ming over the dramatics is slack. Since the Qing dynasty, the Qing government reinforces the control of varied dramas and fic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obscenity" in order to consciously carry out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mainly containing the enhancement of the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Based on various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banning the drama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the authorities in Qing intensify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of banning the drama and make use of the public opinion and the folk economic force and the specialized institution established by the government to confiscate, ban and destroy the drama programs and dramatics activities on a large scale, thus strongly and fateful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dramatics in Qing dynasty. The methods of the management include the restraint of performance place and time, the strict control over the performers and the audience. In light of the self-regulation among the people, the troupe compan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not only set up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 to be in charge, they also form certain norms inside the company. In general, the governmental managemen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systematizes and normalizes gradually.
     Chapter six suggests a historical observation about the changes and influences of dramatics consumption in Jiangnan area during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is a period in which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revolutionarily changes. The dramatics consumption in Jiangnan area makes a series of changes:the place of performance gradually becomes fixed and comple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es of the actors rise relatively higher; the market conscious of the theatrical troupe comes to heighten; the consumption awareness of the audience from all levels of the society come to promot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conomy, the daily need of the public, and the general prosperity of the cultural market are the main motives to promote the change of dramatics consumption in Jiangnan area. The constant changes of dramatics consumption have numerous effects on people'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which on the one hand enriches the recreational life of the public, perfects the folkway and adjusts social relations, spurs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ve industries and enhances the employment rate of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Nevertheless, these 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bring about the prevailing of extravagant vogue.
引文
① 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年。
    ②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③ 张民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④ 张仁善:《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⑤ 孟彭兴:《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市民社会生活的嬗变》,《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⑥ 常建华:《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
    ⑦ 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⑧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① 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历史探测》,见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② 汪维真、牛建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风尚取向的更移》,《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
    ③ 王翔:《论明清江南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江海学刊》1994年第3期。
    ④ 孙竞昊:《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消费结构关系探析》,《齐鲁学刊》1995年第4期。
    ⑤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
    ⑥ 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
    ① 方行:《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② 邱仲麟:《诞日称觞——明清社会的庆寿文化》,《新史学》2000年11卷第3期。
    ③ 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④ 吴申元:《明代经济思想家——陆楫》,《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3期。
    ⑤ 陈学文:《明中叶“奢能致富”的经济思想》,《浙江学刊》1984年第4期。
    ⑥ 陈学文:《略论明中叶的生产观与消费观》,《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① 林丽月:《晚明“崇奢”思想偶论》,《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1年第19期。
    ② 林丽月:《陆楫(1515—1552)崇奢思想再探——兼论近年明清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新史学》1994年5卷第1期。
    ③ 钞晓鸿:《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④ 宋传银:《论清前期“奢靡”之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⑤ 蓝东兴:《明中后期奢侈浮靡之风刍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⑥ 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见《明史研究》第3辑,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⑦ 王卫平:《明清江南太湖地区的奢靡之风及其评价——吴地民风嬗变研究之四》,《学术月刊》1994年第2期。
    ⑧ 李景屏:《康乾盛世与奢靡之风》,《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⑨ 李景屏:《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⑩ 林丽月:《明代禁奢令初探》,《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4年第22期。
    11 周建波、孙淮宁:《明清时期的文化消费》,《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8期。
    12 廖奔:《中国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13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 廖奔:《中国戏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 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② 刘庆:《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③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① 周育德:《昆曲与明清社会》,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② 朱琳:《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 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②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③ 洪焕椿、罗仑:《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④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⑤ 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⑥ 徐新吾:《江南土布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⑦ 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⑧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⑨ 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04—1949)》,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
    ⑩ 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 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13 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4 参见李伯荤:《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62页。
    ① 转引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第47-48页。
    ①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4册《苏上》,《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39页。
    ② 参见陈继儒:《白石樵真稿·尺牍》卷3《答嘉定胡中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
    ③ 参见王士性:《广志绎》卷2《两都》,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袁学澜:《吴门岁华纪丽》卷10“起荡鱼”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 翁澍:《具区志》卷5《水利》,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湘云阁刻本。
    ① 周建波、孙淮宁:《明清时期的文化消费》,《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8期。
    ① 邵艺:《戏曲的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戏剧丛刊》2003年第2期。
    ① 张瀚:《松窗梦语》卷7,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9页。
    ② 潘耒:《遂初堂集·文集》卷3,见《续修四库全书·一四一七·集部·别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22页。
    ③ 冯桂芬:《苏州府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
    ① 《大明律·刑律》“搬做杂剧”条,《古今图书集成·详刑典》,第38卷,第768页,律令部第23页。
    ① 张廷玉:《明史》卷75《职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6页。
    ① 《明太宗实录》卷23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实录》,第2259页。
    ② 张廷玉:《明史》卷8《仁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页。
    ③ 邹漪:《明季遗闻》卷1,《台湾文献史料·第5辑》,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第18页。
    ④ 参见张廷玉:《明史》卷75《职官志四》、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① 张廷玉:《明史》卷1828《列传第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834页。
    ② 参见杜登春:《社事始末》,吴江沈氏世楷堂昭代丛书道光刻本,民国8年(1919年)重修。
    ③ 参见张薇:《(园冶>文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6—77页。
    ① 《重刊江宁府志》卷16,《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第566页。
    ① 参见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4卷《明时期》、第5卷《清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001年。
    ②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4卷《明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6—247页。
    ① 参见吴建华:《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②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18-719页。
    ③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73页。
    ④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8-718页。
    ⑤ 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56页。
    ① 《明太祖实录》卷29,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实录》,第505-506页。
    ② 《明太祖实录》卷38,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实录》,第759-760页。
    ③ 张廷玉:《明史》卷78《志第五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5页。
    ④ 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30页。
    ①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② 数据来源于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46-347页。
    ① 数据来源于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92页。
    ② 申时行等:万历《大明会典》卷5《吏部·选官》、卷8《吏部·吏役参拔》,《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95、151页。
    ③ 张廷玉:《明史》卷72《志第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44页。
    ①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89页。
    ② 数据来源于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44--348页。
    ① 数据来源于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58--359页。
    ② 数据来源于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92页。
    ③ 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① 张廷玉:《明史》卷88《志第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45页。
    ② 顾炎武:《日知录》卷13,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32页。
    ③ 参见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水利史略》编写组:《长江水利史略》,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第139页。
    ④ 参见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年,第451页。
    ⑤ 参见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年,第468页。
    ①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② 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38页。
    ③ 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卷4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163、1163页。
    ④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53页。
    ① 参见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年,第451页。
    ② 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6页。
    ③ 陆容:《菽园杂记》卷1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99页。
    ① 张廷玉:《明史》卷80《志第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54页。
    ② 同治《湖州府志》卷32,《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599页。
    ⑧ 光绪《杭州府志》卷81,《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第1591—1592页。
    ④ 同治《湖州府志》卷32,《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599页。
    ⑤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⑥ 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2页。
    ⑦ 同治《湖州府志》卷30,《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565页。
    ⑧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① 朱国桢:《涌潼小品》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170页。
    ② 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0页。
    ③ 光绪《桐乡县志》卷7,《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312页。
    ① 光绪《杭州府志》卷81,《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第1587页。
    ② 光绪《孝丰县志》卷4,《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580页。
    ③ 民国《太仓州志》卷3,《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第130页。
    ④ 孙嘉淦:《南游记》,见张潮:《虞初新志》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90页。
    ⑤ 民国《德清县新志》卷2,《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831页。
    ⑥ 张履祥:《补农书》下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32页。
    ① 张履祥:《补农书》下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32页。
    ②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第2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44--445页。
    ③ 张履祥:《补农书》上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91页。
    ① 《宫中朱批奏折·商业贸易类》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 同治《安吉县志》卷8,《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154页。
    ③ 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7页。
    ④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① 崇祯《松江府志》卷7,《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81页。
    ② 嘉庆《松江府志》卷5,《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166页。
    ③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31,《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00页。
    ④ 钱泳:《履园丛话》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23页。
    ⑤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38页。
    ① 光绪《石门县志》卷3,《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135页。
    ②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③ 万历《嘉定县志》卷6,《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第476页。
    ④ 徐新吾:《鸦片战争前中国棉纺织手工业的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页。
    ⑤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60页。
    ⑥ 萧国亮:《关于清前期松江府土布产量和商品量问题》,《清史研究通讯》1985年第2期。
    ① 乾隆《吴江县志》卷38,《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第1132页。
    ② 张瀚:《松窗梦语》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5页。
    ③ 参见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④ 参见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① 龙文彬:《明会要》卷26,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18页。
    ②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5-56页。
    ③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④ 李致忠:《明代刻书述略》,《文史》第23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48页。
    ⑤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6-57页。
    ⑥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9页。
    ① 俞为民:《明代南京书坊刊刻戏曲考述》,《艺术百家》1997年第4期。
    ②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③ 同治《苏州府志》卷20,《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488页。
    ④ 嘉靖《吴邑志》卷14,《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10》,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1102页。
    ⑤ 苏州巡抚张渠乾隆五年闰六月十一日《为请严米烧之禁以裕民食事奏折》,转引自《历史档案》1987年第1期。
    ① 陈学文:《关于石门镇榨油业的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② 陈学文;《关于石门镇榨油业的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③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7页。。
    ④ 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14页。
    ①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71-372页。
    ③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78-501页。
    ④ 参见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20-162页。
    ⑤ 参见陈学文:《略论明清江南城市化》,梅新林、陈国灿编:《江南城市化进城与文化转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① 乾隆《吴江县志》卷4,《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第123页。
    ② 乾隆《震泽县志》卷4,《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184页。
    ③ 陈学文:《略论明清江南城市化》,梅新林、陈国灿编:《江南城市化进城与文化转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① 参见陈学文:《略论明清江南城市化》,梅新林、陈国灿编:《江南城市化进城与文化转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53页。
    ②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③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0页。
    ④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⑤ 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0页。
    ⑥ 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页。
    ① 同治《湖州府志》卷29,《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548页。
    ② 罗时进:《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① 梁白泉:《吴越文化:中国的灵秀与江南水乡》,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194页。
    ① 参见李浴:《中国美术史纲》下卷,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731-732页。
    ②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画源》,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第46页。
    ③ 董楚平、金永平等:《吴越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85页。
    ① 罗时进:《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②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页。
    ① 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② 黄绍海:《试论清代学术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编:《中国近代文化问题》,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5—56页。
    ①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纪风俗》,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0页。
    ②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③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26--131页。
    ①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5页。
    ②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34,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47页。
    ③ 陆容:《菽园杂记》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31页。
    ① 张岱:《陶庵梦忆》卷8,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6页。
    ② 张廷玉:《明史》卷65《志第四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11页。
    ③ 张廷玉;《明史》卷68《志第四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1—1672页。
    ④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页。
    ①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35,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52页。
    ② 张瀚:《松窗梦语》卷7《风俗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9页。
    ③ 陈善:《杭州府志》卷19《风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第344、346页。
    ① 金木散人:《鼓掌绝尘》第8回,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82页。
    ②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23页。
    ③ 金木散人:《鼓掌绝尘》第13回,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④ 张瀚:《松窗梦语》卷7,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9页。
    ⑤ 刘致中、胡忌:《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227页。
    ⑥ 侯方域:《壮悔堂集》卷5《马伶传》,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第13页。
    ①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
    ②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62页。
    ③ 李梦阳:《空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59页。
    ① 祝允明:《猥谈》,转引自陶宗仪编:《说郛三种》第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099页。
    ② 徐渭:《南词叙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① 刘埙:《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第185—186页。
    ② 刘一清:《钱塘遗事》卷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③ 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219页。
    ④ 参见俞为民:《南戏通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①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3-134页。
    ② 叶子奇:《草木子》卷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3页。
    ③ 《成化新编刘知远逻乡白兔记》,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第3页。
    ① 徐渭:《南词叙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5页。
    ② 祝允明:《猥谈》,转引自陶宗仪编:《说郛三种》第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099页。
    ③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页。
    ①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3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② 徐渭;《南词叙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③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3页。
    ④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71页。
    ① 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212页。
    ②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3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③ 王骥德:《曲律》卷1,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55-56页。
    ④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3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⑤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9页。
    ① 参见彭隆兴:《中国戏曲史话》,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198—199页。
    ② 徐渭:《南词叙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③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3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① 温宝麟:《简明中国戏曲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62页。
    ② 高明:《琵琶记》,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① 转引自周心慧:《中国古代戏曲版画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190页。
    ② 徐渭:《南词叙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77--83页。
    ① 转引自周心慧:《中国古代戏曲版画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356页。
    ① 转引目周心慧:《中国古代戏曲版画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①转引自周心慧:《中国古代戏曲版画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128页。
    ②参见温宝麟:《简明中国戏曲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2-84贝。
    ① 转引自张琴:《蓝花布上的昆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86页。
    ① 祝允明:《猥谈》,转引自陶宗仪编:《说郛三种》第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099页。
    ② 徐渭:《南词叙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③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风俗》,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1页。
    ④ 杨慎:《词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⑤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3页。
    ① 参见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23页。
    ② 转引自李晓:《京昆简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43页。
    ③ 魏良辅的籍贯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根据明代的记载,主要有三种说法:太仓、昆山、豫章。学者们大多赞同太仓说,主要的证据有二:1.《南词引正》全名为《娄江尚泉魏良辅南词引正》,“娄江”是太仓的别称;2.王骥德《曲律》中记载:“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昆山之派,以太仓魏良辅为祖。”其它等说法,均缺少较有利的证据,因此,现多主张魏良辅为太仓人。
    ① 李开先:《词谑》,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354-355页。
    ②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4页。
    ③ 对于《南词引正》成书时间也有诸多争论,今见《南词引正》据说是文徵明手写本,共二十条,后有“嘉靖丁未夏五月金坛曹含斋叙”。嘉靖丁未是1547年。钱南扬先生认为《南词引正》是“魏良辅毕生唱曲经验的总结,应该是晚年所作”,并主张魏的时间“必须提前至弘治(1488年—1505年)间才无问题”。本文采用前一种观点。
    ① 魏良辅:《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7页。
    ② 魏良辅:《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6页。
    ③ 转引自周心慧:《中国古代戏曲版画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554页。
    ① 李晓:《京昆简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3页。
    ① 转引自周心慧:《中国古代戏曲版画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292页。
    ②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页。
    ③ 吕天成:《曲品》(下),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230页。
    ① 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206页。
    ② 转引自刘致中、胡忌:《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① 刘致中、胡忌:《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88页。
    ② 刘致中、胡忌:《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225页。
    ③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3页。
    ① 仇英:《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②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③ 吴新雷:《扬州昆班曲社考》,《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① 刘致中、胡忌:《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51—152页。
    ②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41页。
    ③ 刘若愚:《酌中志》卷10,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25-327页。
    ① 钮琇:《觚腊》卷4《圆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9页。
    ② 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卷28《宋子建诗序》,宣统三年武进董氏诵芬室刊本。
    ③ 支大纶:《支华平先生集》卷36,参见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北:台湾学生书店,1986年,第168页。
    ① 刘宗周:《人谱类记》卷下,乾隆四十三年《钦定四库全书》本。
    ②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③ 叶绍袁:《甲行日注》卷7,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127页。
    ④ 清朝前期宫廷内演习音乐和戏曲的管理机构,专事管理宫廷音乐与演剧。
    ① 转引自周心慧:《中国古代戏曲版画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562页。
    ① 转引自周心慧:《中国古代戏曲版画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627页。
    ①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510-511页。
    ①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① 《嘉定县续志》,民国十九年铅印本,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59页。
    ② 嘉庆三年《翼宿神祠碑记》,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295--296页。廖奔、刘彦君在其《中国戏曲发展史》中认为此处应为《钦奉谕旨给示》碑。
    ① 李调元:《剧话》卷上,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46页。
    ② 参见李晓:《京昆简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96页。
    ① 张岱:《陶庵梦忆》卷6,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8页。
    ② 焦循:《花部农谭》,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25页。
    ① 李康化:《文化市场营销学》,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第346页。
    ② 洪兆惠:《戏剧的困惑与探索》,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③ 廖奔:《中国戏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4页。
    ④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① 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00页。
    ② 王逸:《楚辞章句补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③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8,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7页。
    ① 四水潜夫:《武林旧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0页。
    ② 陆游:《剑南诗稿》,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644页。
    ③ 转引自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① 金木散人:《鼓掌绝尘》第39回,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81-382页。
    ② 转引自《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台北:天一出版社,2006年。
    ①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②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3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4页。
    ③ 蔡丰明:《江南民间社戏》,上海:百家出版社,1995年,第62页。
    ④ 陈宏谋:《风俗条约》,魏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校:《魏源全集·皇朝经世文编·礼政》第16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657页。
    ①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3页。
    ② 《真如志》卷8,《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39页。
    ③ 顾禄:《清嘉录》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7页。
    ① 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② 参见蔡丰明:《江南民间社戏》,上海:百家出版社,1995年,第66页。
    ③ 顾禄:《清嘉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3页。
    ④ 参见《浙江风俗简志·温州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5页。
    ⑤ 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43页。
    ① 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②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8页。
    ③ 顾禄:《清嘉录》卷4,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0页。
    ④ 蔡丰明:《江南民间社戏》,上海:百家出版社,1995年,第71页。
    ① 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51页。
    ②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2页。
    ③ 褚人获:《坚瓠集·癸集·戏台对联》,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54页。
    ①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①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3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9页。
    ② 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卜键笺:《李开先全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533页。
    ③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页。
    ①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3页。
    ②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5页。
    ③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62页。
    ① 李渔:《李渔全集》第12卷,《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1、451-452页。
    ② 转引自李渔:《李渔全集》第12卷,《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③ 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12页。
    ① 转引自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附录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2页。
    ①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第760页。
    ② 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64页。
    ③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④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69页。
    ⑤ 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64-69页。
    ①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第773页。
    ① 《吴中文献小丛书》,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辑,1938-1943年排印,第24页。
    ① 余怀;《板桥杂记》中卷《丽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② 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32页。
    ③ 陈少海:《续书红楼复梦》(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917-918页。
    ① 陈少海:《续书红楼复梦》(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922-923页。
    ② 陈少海:《续书红楼复梦》(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992页。
    ③ 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卷15《闺阁类》,上海:上海会文堂书局发行,民国六年(1917年)印。
    ④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3-54页。
    ① 姚廷遴:《万年纪》,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9页。
    ②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426—427页。
    ③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④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页。
    ① 《明实录》卷234,李国祥、杨昶:《明实录类纂·宫廷史料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年,第1482页。
    ②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7页。
    ③ 天启《慈溪县志》卷12、卷3,《中国方志丛书》,《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630、137页。
    ①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1页。
    ② 徐珂:《清稗类钞》第11册《戏剧类》,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045-5046页。
    ③ 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15页。
    ④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⑤ 乾隆《长洲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4页。
    ① 转引自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附录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② 顾禄:《清嘉录》卷7,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2页。
    ① 林苏门:《邗江三百吟》卷8《适性馀闲》,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第108页。
    ②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第873页。
    ①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56页。
    ① 《中国戏曲志》r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2000年。
    ① 嘉庆十八年《姑苏鼎建嘉应会馆引》,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年,第351页。
    ② 乾隆四十九年《潮州会馆记》,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年,第340页。
    ① 引自http://www.memoryofchina.org/bbs/read.php?tid=11267&page=1; http://www.yplib.org.cn/structure/jdsh/bnsz/dg_82764_1.htm。
    ②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46、200页。
    ① 张岱;《陶庵梦忆》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7页。
    ② 张岱:《陶庵梦忆》卷8,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2页。
    ③ 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戏剧》,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045-5046页。
    ①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482页。
    ② 绍兴县柯桥区湖塘乡宾舍土地庙戏台,转引自“悠游微尘”博客:http://blog.163.com/yy_wc/blog/static/1157837992011112852820403/.
    ①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2000年,第619页。
    ① 焦循:《剧说》卷6,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26--127页。
    ② 张瀚:《松窗梦语》卷7,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9页。
    ③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1页。
    ① 潘允端:《玉华堂日记》万历十四年丙戌,上海博物馆藏本。
    ②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4页。
    ① 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第174页。
    ② 何孟春:《馀冬序录》,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③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1,上海古籍出版社:《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470页。
    ④ 焦竑:《玉堂丛语》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0页。
    ⑤ 徐树丕:《识小录·吴优》,《涵芬楼秘笈第一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910-911页。
    ⑥ 陆文衡:《啬庵随笔》,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2页。
    ⑦ 张岱:《陶庵梦忆》卷6,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7页。
    ① 不题撰人;《祷杌闲评》,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② 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第232页。
    ③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2页。
    ④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2-123页。
    ①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3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7页。
    ②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1页。
    ③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92页。
    ① 张岱:《陶庵梦忆》卷4,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8页。
    ② 余宾硕:《金陵览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15页。
    ③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卷上,上海:中央书店,1936年,第37页。
    ④ 黄印:《锡金识小录·声色》,《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623页。
    ⑤ 冒襄:《同人集》卷3,清咸丰9年(1859)木活字本。
    ①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4页。
    ① 张瀚:《松窗梦语》卷7,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9页。
    ②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1--113页。
    ③ 侯方域:《壮悔堂集》卷5《马伶传》,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第13页。
    ④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231页。
    ① 叶绍袁:《启祯记事录》卷6,于浩:《明清史料丛书八种》(第七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534页。
    ②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2页。
    ③ 张岱:《陶庵梦忆》卷4,北京市:中华书局,2008年,第72页。
    ④ 张潮:《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40页。
    ⑤ 叶绍袁:《甲行日注》卷7,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127页。
    ① 焦循:《剧说》卷6,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32--133页。
    ② 焦循:《剧说》卷6,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28页。
    ③ 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2000年,第533页。
    ① 参见杨惠玲:《明清家班》,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② 嘉庆《松江府志》卷52,《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1162页。
    ③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98页。
    ① 黄印:《锡金识小录·优童》,《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609610页。
    ② 杨惠玲:《明清家班》,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③ 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④ 张岱;《陶庵梦忆》卷2,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9页。
    ⑤ 李梦阳:《空同先生集》卷39,台北: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第1103页。
    ① 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2年,第642-643页。
    ② 归庄:《归庄集》卷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0页。
    ③ 杨惠玲:《明清家班》,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④ 参见林鑫、林喆:《扬州昆曲人物评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6、76页。
    ① 董含:《三冈识略》四《李笠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② 孙静庵:《栖霞阁野乘》卷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9页。
    ③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④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2页。
    ⑤ 孙静庵:《栖霞阁野乘》卷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9页。
    ① 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第302页。
    ① 艾思林:《戏剧剖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第99页。
    ② 李简:《元明戏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8页。
    ①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12页。
    ② 陈确:《陈确集》别集卷10《补新妇谱·不看剧》,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19页。
    ③ 申涵光:《荆园小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0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529页。
    ④ 石成金:《传家宝全集》卷2《家训钞》,上海:广益书局,民国25年刊本,第78页。
    ①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3页。
    ①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200、202页。
    ① 张岱:《陶庵梦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7-108、152页。
    ②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52、217页。
    ③ 张岱:《陶庵梦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6、95-96、130、139页。
    ①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②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9-50、54页。
    ③ 《大清会典事例》卷829《刑部·刑律·杂犯》,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第3页。
    ④ 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文檄》卷14,家刻本,第1页。
    ①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7页。
    ②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9页。
    ③ 徐扶明:《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95页。
    ① 包世臣:《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第27页。
    ② 参见余师龙:《新戏剧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48年,第56页。
    ③ 参见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7、248—251页。
    ①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5页。
    ② 参见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例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2页。
    ③ 参见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例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2页。
    ④ 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63页。
    ⑤ 李赞:《焚书》卷4,张建业:《李贽全集注(第2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33页。
    ①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05页。
    ② 谢肇淛:《五杂俎》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30页。
    ③ 张岱:《陶庵梦忆》卷6,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8页。
    ④ 汤来贺:《内省斋文集》卷7,《北京古籍珍本丛刊》第113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542页。
    ⑤ 谢肇淛:《五杂俎7》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 1830页。
    ① 张琦:《衡曲麈谭·情痴寤言》,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273页。
    ② 戴卫东、刘鸽:《消费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页。
    ① 戴卫东、刘鸽:《消费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6页。
    ② 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页。
    ③ 陈善:《杭州府志》卷19《风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第344、346页。
    ① 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05-206页。
    ② 李渔:《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10页。
    ③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1页。
    ④ 《瑶台片玉甲种补录十四》卷2,张宇澄编:《香艳丛书》(第9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第 112页。
    ① 陆容:《菽园杂记》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71-472页。
    ② 周晖:《金陵琐事》卷4,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第10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95-496页。
    ③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④ 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014页。
    ① 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014页。
    ②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7页。
    ③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8页。
    ①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6页。
    ②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③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1页。
    ④ 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2页
    ①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75页。
    ② 徐树丕:《识小录·吴优》,《涵芬楼秘笈第一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910-911页。
    ③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2页。
    ①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5页。
    ② 李渔:《连城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页。
    ③ 徐树丕:《识小录·甲申奇疫》,《涵芬楼秘笈第一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910-911页。
    ④ 叶绍袁;《甲行日注》卷7,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127页。
    ⑤ 廖奔:《中国戏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3页。
    ① 震钧:《天咫偶闻10卷》卷7,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5页。
    ② 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卷8,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第252页。
    ③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0页。
    ④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6页。
    ⑤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35-136页。
    ① 参见徐扶明:《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12页。
    ② 汤斌:《汤斌集》(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81页。
    ① 赵士麟:《读书堂全集·彩衣集》卷44《抚浙条约》(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30页。
    ② 汤斌:《汤斌集》之《汤子遗书》卷2,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③ 陈宏谋;《培元堂偶存稿·文檄》卷14,家刻本,第1页。
    ④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页。
    ① 李铭皖、冯桂芬等:《同治苏州府志》卷7《山二》,《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03页。
    ②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70页。
    ③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85页。
    ① 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25-326页。
    ② 赵山林:《历代咏剧诗歌选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123-124页。
    ③ 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57页。
    ① 张岱:《陶庵梦忆》卷5,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5-96页。
    ② 苏州市文化局、苏州戏曲志编辑委员会:《苏州戏曲志》,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8年,第384页。
    ① 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② 李渔:《李渔全集(第2卷)·笠翁一家言诗词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65页。
    ③ 欧初、王贵忱:《屈大均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1175页。
    ④ 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5页。
    ① 张潮:《虞初新志》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75页。
    ② 嘉庆《新修江宁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6-67页。
    ③ 嘉庆《新修江宁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7页。
    ④ 黄天骥、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3页。
    ① 吴应箕:《留都见闻录》卷下,《丛书集成初编·集部·第178册》,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第307页。
    ② 张岱:《陶庵梦忆》卷4,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6页。
    ①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第462-463页。
    ②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③ 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6页。
    ① 钟惺;《秦淮灯船赋序》,《历代赋汇》卷104,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88页。
    ②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4页。
    ③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④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3-14页。
    ①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②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③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④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①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3页。
    ①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47-348页。
    ②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③ 徐复柞:《花当阁丛谈》,周光培:《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9-80页。
    ④ 刘庆;《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① 张廷玉:《明史》卷74《职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8页。
    ② 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① 张廷玉:《明史》卷74《职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20页。
    ② 参见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③ 臧懋循:《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页。
    ① 参见王芷章:《清朝管理戏曲的衙门和梨园公会、戏班、戏园的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第19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236页。
    ②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页。
    ③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④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0页。
    ⑤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5页。
    ①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② 哈恩忠:《乾隆初年整饬民风民俗史料》(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2001年1期,第34页。
    ③ 《清仁宗实录》卷100,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45页。
    ④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⑤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页。
    ① 汤斌:《汤斌集》之《汤子遗书》卷9,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76页。
    ② 汤斌:《汤斌集》之《汤子遗书》卷9,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76页。
    ③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5页。
    ④ 《大清会典事例》卷829《刑部·刑律·杂犯》,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铅印本,第3页。
    ⑤ 《清高宗实录》卷1118,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39页。
    ①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7页。
    ② 顾禄:《清嘉录》卷7,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2页。
    ③ 《翼宿神祠碑记》,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年,第295-296页。
    ① 《苏州织造府禁止演唱淫靡戏曲碑》,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年,第297页。
    ② 参见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①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四部备要·子部》,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第11页。
    ② 董含:《三冈识略·李笠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③ 顾炎武:《日知录》卷13,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77页。
    ④ 申涵光:《荆园小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0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529、532、540、538页。
    ① 汤斌:《汤斌集》之《汤子遗书》卷9,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73页。
    ② 汤斌:《汤斌集》之《汤子遗书》卷9,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76页。
    ③ 汤斌:《汤斌集》之《汤子遗书续编》卷2,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52—755页。
    ① 张大纯:《吴中风俗论》,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② 陈枚:《凭山阁增辑留青新集》卷21《告示》,《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5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36页。
    ③ 汪启淑:《水曹清暇录》卷12,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76页。
    ④ 李光祚、顾诒禄等:《长洲县志》卷11《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13》,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4-95页。
    ① 《大清会典事例》卷829《刑部·刑律·杂犯》,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铅印本,第3页。
    ②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3页。
    ③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7页。
    ④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① 素尔纳等:《钦定学政全书》卷7《书坊禁例》,《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84页。
    ② 汤来贺:《内省斋文集》卷7,《北京古籍珍本丛刊》第113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542页。
    ③ 徐珂:《清稗类钞》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040页。
    ① 张影:《历代教坊与演剧》,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75页。
    ②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③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① 徐复祚:《花当阁丛谈》,周光培:《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第11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9-80页。
    ②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③ 谢肇淛:《五杂俎》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651页。
    ① 徐树丕:《识小录·吴优》,涵芬楼秘笈第一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910--911页。
    ② 《清史稿》卷120《户口》,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481页。
    ③ 张荣铮、刘勇强、金懋初:《大清律例》卷8《户律·户役条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87页。
    ④ 张荣铮、刘勇强、金懋初:《大清律例》卷10《户律·婚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24页。
    ⑤ 张荣铮、刘勇强、金懋初:《大清律例》卷17《礼律·仪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91页。
    ① 汤斌:《汤斌集》之《汤子遗书续编》卷2,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55页。
    ② 钱泳:《履园丛话》卷1《旧闻》,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5页。
    ③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3页。
    ① 王稚登:《吴社编》,陈其弟:《吴中小志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第169页。
    ② 余怀:《板桥杂记》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③ 顾炎武:《日知录》卷13,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98页。
    ④ 邵远平:《戒山文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731页。
    ①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2页。
    ② 《清世宗实录》卷7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61页。
    ③ 《清高宗实录》卷845,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3页。
    ① 《清世宗实录》卷18,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97页。
    ② 张荣铮、刘勇强、金懋初:《大清律例》卷34《刑律·杂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87页。
    ① 《大清会典事例》卷829《刑部·刑律·杂犯》,上海:宣统元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第3页。
    ②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页。
    ① 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2000年,第773页。
    ② 王芷章:《清朝管理戏曲的衙门和梨园公会、戏班、戏园的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第19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236页。
    ③ 顾禄:《清嘉录》卷7,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2页。
    ④ 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03页。
    ① 潘超、丘良任、孙忠铨等:《中华竹枝词全编4》,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843页。
    ② 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2000年,第657-658页。
    ③ 顾禄:《清嘉录》卷7,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2页。
    ④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2页。
    ① 廖奔:《梨园公会浅考》,吴敢、杨胜生编:《古代戏曲论坛》,澳门:澳门文星出版社,2003年,第292页。
    ② 《奉宪永禁差役梨园扮演迎春碑文》,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年,第276-277页。
    ①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94页。
    ② 黄印:《锡金识小录》卷10,《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610页。
    ③ 参见杨惠玲:《明清家班》,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④ 张岱:《陶庵梦忆》卷6,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7-108页。
    ⑤ 参见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430页。
    ① 参见杨惠玲:《明清家班》,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② 参见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312页。
    ① 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1册,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① 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1册,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② 钱志中:《清代的戏班管理》,刘伟冬:《艺术学新视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1页。
    ③ 刘庆:《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④ 杨惠玲:《明清家班》,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
    ① 李渔:《闲情偶寄》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88页。
    ② 李渔:《闲情偶寄》卷2,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2-103页。
    ③ 张岱:《陶庵梦忆》卷2,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9页。
    ① 李渔:《闲情偶寄》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2—103页。
    ② 参见刘庆:《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③ 李开先:《词谑·词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353页。
    ① 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2年,第610页。
    ② 根据朱建明《从<玉华堂日记>看明代上海的戏曲演出》、刘庆《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统计。
    ③ 参见叶世昌、潘连贵:《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
    ① 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1册,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② 钱志中:《清代的戏班管理》,刘伟冬主编:《艺术学新视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4页。
    ① 参见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② 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四)》,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③ 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四)》,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8页。
    ④ 参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三)》,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① 何孟春:《馀冬序录》,周光培:《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第7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1一13页。
    ②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佞幸》卷2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470页。
    ③ 焦竑:《玉堂丛语》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0页。
    ④ 徐树丕:《识小录·吴优》,《涵芬楼秘笈第一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第910-911页。
    ⑤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2页。
    ① 张岱:《陶庵梦忆》卷6,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7页。
    ② 不详:《祷杌闲评》,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① 参见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9页。
    ② 钱志中:《清代的戏班管理》,刘伟冬:《艺术学新视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5页。
    ③ 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页。
    ① 参见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② 魏金玉:《封建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③ 方行:《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④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5册《苏下》,《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76页。
    ⑤ 王士性:《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广游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27页。
    ⑥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① 李乐:《见闻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21—1022页。
    ② 乾隆四十九年《潮州会馆记》,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年,第340页。
    ①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纪风俗》,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0页。
    ②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5页。
    ①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页。
    ② 嘉靖《武康县志》卷3《风俗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28》,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影印本。
    ③ 赵士麟:《读书堂全集·彩衣集》卷44《抚浙条约》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320页。
    ④ 顾禄:《清嘉录》卷7《青龙戏》,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2页。
    ⑤ 参见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92页。
    ⑥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299页。
    ① 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76页。
    ②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2页。
    ③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① 邵圭洁:《北虞先生遗文》卷2《夏日夜泊金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50页。
    ② 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③ 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① 参见周育德:《昆曲与明清社会》,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89-90页。
    ① 陈抱成:《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②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355页。
    ③ 张岱:《陶庵梦忆》卷5,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5页。
    ④ 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卷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57页。
    ① 高安道:《嗓淡行院》,隋树森:《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110页。
    ② 胡祗通:《胡祗通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246页。
    ③ 休谟:《论悲剧》,汝信:《外国美学》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30页。
    ④ 参见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576页。
    ⑤ 张岱:《陶庵梦忆》卷7,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5页。
    ⑥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3页。
    ⑦ 谢肇涮:《五杂俎》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30页。
    ⑧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7页。
    ① 张岱;《陶庵梦忆》卷6,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8页。
    ② 谢肇涮:《五杂俎》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30页。
    ③ 张琦:《衡曲麈谭》,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273页。
    ④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第1期。
    ⑤ 高明:《琵琶记》,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①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47页。
    ② 刘宗周:《人谱类记》卷下,乾隆四十三年《钦定四库全书》本。
    ③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0页。
    ① 参见闵虹:《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与文士文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295—302页。
    ② 陈抱成:《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29页。
    ③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3页。
    ① 张岱;《陶庵梦忆》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7页。
    ②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62页。
    ③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297页。
    ④ 汪道昆:《太函集》卷2,《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41页。
    ⑤ 李梦阳:《空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59页。
    ⑥ 武新立:《明清稀见史籍叙录》,南京:金陵书画社,1983年,第94页。
    ① 朱琳:《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① 黄印;《锡金识小录·优童》,《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609610页。
    ②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周光培等:《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111-113页。
    ③ 唐甄:《潜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14页。
    ④ 张瀚:《松窗梦语》卷7《风俗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9页。
    ①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62页。
    ② 顾公燮:《丹午笔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2页。
    ③ 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④ 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⑤ 朱琳:《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
    ① 李宪卿:《条奏被灾疏》,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34年,第63页。
    ② 张墀山等:《苏州风物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4页。
    ③ 参见《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第751—752页。
    ④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59页。
    ⑤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57页。
    ⑥ 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07页。
    ⑦ 余怀:《板桥杂记》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①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卷上,上海:中央书店,1936年,第39页。
    ②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38页。
    ③ 余怀:《板桥杂记》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④ 顾炎武:《日知录》卷13,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98页。
    ⑤ 余怀:《板桥杂记》下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⑥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2页。
    ① 顾公燮:《丹午笔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② 王稚登:《吴社编》,陈其弟:《吴中小志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第169页。
    ③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2页。
    ④ 叶绍袁:《甲行日注》卷7,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127页。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宋]周密:《癸辛杂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元]四水潜夫:《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元]刘—清:《钱塘遗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版。
    [明)王镝:《寓圃杂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
    (明]张瀚:《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明]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王士性:《广游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明]陆容:《菽园杂记》,《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明]张岱:《陶庵梦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明]王稚登:《吴社编》,广陵书社2004年版。
    (明]李乐:《见闻杂记》,《续见闻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李贽:《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明)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明]袁宏道:《瓶花斋杂录》,《四库存目丛书》本。
    [明)谢肇涮:《五杂俎》,《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明)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明)陆楫:《蒹葭堂杂著摘录》,涵芬楼影印万历刻本。
    (明]余怀:《板桥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明]徐树丕:《识小录》,《涵芬楼秘笈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版。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华书局1982版。
    [明]施显卿:《奇闻类记》,周光培:《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版。
    [明]何孟春:《馀冬序录》,周光培:《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版。
    [明)徐复柞:《花当阁丛谈》,周光培:《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版。
    (明]叶绍袁:《甲行日注》,岳麓书社1986版。
    [明]田汝成:《熙朝乐事》,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华书局1982年版。
    [明]陆文衡:《啬庵随笔》,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明]刘宗周:《人谱类记》,乾隆四十三年《钦定四库全书》本。
    [明)焦竑:《玉堂丛语》,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吴应箕:《留都见闻录》,《丛书集成初编》,上海书店1994年版。
    [明]周晖:《金陵琐事剩录》,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明]周晖:《金陵琐事》,周光培:《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版。
    [明]洪文科:《语窥古今》,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明)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明]叶绍袁:《启祯记闻录》,于浩:《明清史料丛书八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明]潘允端:《玉华堂日记》万历十四年丙戌,上海博物馆藏本。
    [明]刘若愚:《酌中志》,周光培:《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明代笔记小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明]叶子奇:《草木子》,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祝允明:《猥谈》,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华书局1958年版。
    (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明]朱国桢:《涌潼小品》,《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明)焦循:《忆书》,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清)顾公燮:《丹午笔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清)邹漪:《明季遗闻》,《台湾文献史料·第5辑》,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版。
    [清)杜登春:《社事始末》,吴江沈氏世楷堂昭代丛书道光刻本。
    [清]桐西漫士:《听雨闲谈》,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钮瓒:《觚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清)褚人获:《坚瓠集》,《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清)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上海会文堂书局发行,民国六年(1917年)印。
    [清)林苏门:《邗江三百吟》,广陵书社2005年版。
    [清]余宾硕:《金陵览古》,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清]孙静庵:《栖霞阁野乘》,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清]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清]佚名:《松下杂抄》,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中央书店1936年版。
    [清]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叶梦珠:《闽世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
    [清]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顾禄:《清嘉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
    [清]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
    [清]董含:《三冈识略》,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清]张潮:《虞初新志》,《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清]戴熙芰:《五湖异闻录》,《明清稀见史籍叙录》,金陵书画社1983年版。
    乾隆《长洲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乾隆《元和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嘉庆《新修江宁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同治《苏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同治《安吉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书店2000年版。
    同治《湖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书店2000年版。
    光绪《石门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书店2000年版。
    光绪《桐乡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书店2000年版。
    民国《德清县新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书店2000年版。
    万历《嘉定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
    天启《慈溪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
    乾隆《吴江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
    乾隆《震泽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
    嘉庆《松江府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
    光绪《嘉定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
    光绪《杭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
    光绪《孝丰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
    民国《太仓州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
    《重刊江宁府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74年。
    嘉靖《武康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28》,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影印本。
    嘉靖《吴邑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10》,上海书店1990年版。
    《真如志》,《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黄印:《锡金识小录》,《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
    崇祯《松江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元]胡祗通:《胡祗通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明]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明)李梦阳:《空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明]李梦阳:《空同先生集》,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
    [明]汪道昆:《太函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明]汤显祖:《汤显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明]邵圭洁:《北虞先生遗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
    (明]赵士麟:《读书堂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
    [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明)冒襄:《同人集》,清咸丰9年(1859)木活字本。
    (明]李开先、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国书店1983年版。
    (明]陈继儒:《白石樵真稿》,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
    [清]潘耒:《遂初堂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魏源:《魏源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版。
    (清)侯方域:《壮悔堂集》,中华书局1936年版。
    [清]归庄:《归庄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清]陈确:《陈确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包世臣:《包世臣全集》,黄山书社1997年版。
    [清)陈宏谋:《培元堂偶存稿》,家刻本。
    [清]汤来贺:《内省斋文集》,《北京古籍珍本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清]邵远平:《戒山文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清]吴伟业:《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宣统三年武进董氏诵芬室刊本。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清]钱德苍:《新订解人颐广集》,乾隆二十六年刊本。
    [清]汤斌:《汤斌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清]李渔:《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清]陈枚:《凭山阁增辑留青新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四部备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
    [清)石成金:《传家宝全集》,广益书局,民国25年刊本。
    [清)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三联书店1955年版。
    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李开先:《词谑》,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张琦:《衡曲麈谭》,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魏良辅:《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吕天成:《曲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焦循:《花部农谭》,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 年版。
    李调元:《剧话》,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李渔:《闲情偶寄》,中华书局2007年版。
    焦循:《剧说》,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杨慎:《词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金木散人:《鼓掌绝尘》,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不详:《祷杌闲评》,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陈少海:《续书红楼复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汤显祖:《牡丹亭》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高明:《琵琶记》,中华书局1958年版。
    《成化新编刘知远逻乡白兔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版。
    李渔:《连城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陆游:《剑南诗稿》,岳麓书社1998年版。
    [明]申时行等:万历《大明会典》,《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明]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版。
    《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勘本。
    《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1934年版。
    《大清会典事例》,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铅印本。
    《大清律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1986年版。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清]素尔纳等:《钦定学政全书》,《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清]保宁等辑纂:《中枢政考》,嘉庆七年刊本。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2000年。
    吴晟:《明人笔记中的戏曲史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谢国桢选编,牛建强等校勘:《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三联书店1959年版。
    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李国祥、杨昶:《明实录类纂》,武汉出版社1992年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吴中文献小丛书》,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辑,1938—1943年排印。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黄山书社2006年版。
    余师龙:《新戏剧概论》,大东书局1948年版。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艾思林著,罗婉华译:《戏剧剖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张墀山等:《苏州风物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尊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徐扶明:《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湾学生书店1986年版。
    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林陵,史敏徒译:《演员自我修养》,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赵山林:《历代咏剧诗歌选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臧懋循:《元曲选》,中华书局1989年版。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
    洪兆惠:《戏剧的困惑与探索》,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蔡丰明:《江南民间社戏》,百家出版社1995年版。
    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
    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苏州市文化局、苏州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苏州戏曲志》,古吴轩出版社1998年版。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董楚平、金永平等:《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林明敏等:《老戏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4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冯贤亮:《明清江南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沈阳出版社2003年版。
    李简:《元明戏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吴敢、杨胜生:《古代戏曲论坛》,澳门文星出版社2003年版。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廖奔:《中国戏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梅新林、陈国灿编:《江南城市化进城与文化转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育德:《昆曲与明清社会》,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三民书局2005年版。
    吴建华:《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张薇:《<园冶>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康化:《文化市场营销学》,书海出版社2006年版。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刘庆:《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杨惠玲:《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闵虹:《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与文士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版。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朱琳:《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影:《历代教坊与演剧》,齐鲁书社2007年版。
    潘超、丘良任、孙忠铨等:《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俞为民:《南戏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周心慧:《中国古代戏曲版画集》,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温宝麟:《简明中国戏曲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黄天骥、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张建业:《李贽全集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李晓:《京昆简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
    戴卫东、刘鸽:《消费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林鑫、林喆:《扬州昆曲人物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第1期。
    吴申元:《明代经济思想家——陆楫》,《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3期。
    李致忠:《明代刻书述略》,《文史》第23辑,中华书局,1984年。
    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陈学文:《明中叶“奢能致富”的经济思想》,《浙江学刊》,1984年第4期。
    萧国亮:《关于清前期松江府土布产量和商品量问题》,《清史研究通讯》,1985年第2期。
    方行:《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魏金玉:《封建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陈学文:《关于石门镇榨油业的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汪维真、牛建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风尚取向的更移》,《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
    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宋传银:《论清前期“奢靡”之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张民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王卫平:《明清江南太湖地区的奢靡之风及其评价——吴地民风嬗变研究之四》,《学术月刊》,1994年第2期。
    孟彭兴《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市民社会生活的嬗变》,《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王翔:《论明清江南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江海学刊》,1994年第3期。
    常建华:《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
    陈学文:《略论明中叶的生产观与消费观》,《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林丽月:《明代禁奢令初探》,《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4年第22期。
    李景屏:《康乾盛世与奢靡之风》,《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孙竞昊:《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消费结构关系探析》,《齐鲁学刊》,1995年第4期。
    方行:《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李景屏:《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俞为民:《明代南京书坊刊刻戏曲考述》,《艺术百家》,1997年第4期。
    吴新雷:《扬州昆班曲社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邱仲麟:《诞日称觞——明清社会的庆寿文化》,《新史学》,2000年11卷第3期。
    哈恩忠:《乾隆初年整饬民风民俗史料》,《历史档案》,2001年1期。
    钞晓鸿:《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宋立中:《论明清封建政府的消费政策及其对江南服务业的影响》,《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姚峰、姚伟钧:《明代娱乐市场管理研究》,《求索》,2009年第2期。
    罗时进:《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周建波、孙淮宁:《明清时期的文化消费》,《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8期。
    原祖杰:《文化、消费与商业化:晚明江南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0年第5期。
    曾琳:《明清苏州休闲空间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姚峰:《明代文化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陈娟:《明代文化市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