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选择与接受:新时期以来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时期以来,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是一个重要的文艺现象。改编作为文学与电影之间最直接的联系方式,其实质是电影对于文学的一种影像式的选择与接受。新时期以来电影对文学的改编实践表明,一方面,电影程度不同地以文学原著为丛础,从题材内容、主题内涵、形象塑造、艺术结构等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接受,以“重读”的方式闸释并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另一方面,新时期以来由于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地位与影响力的日益提高,电影改编对文学原著的选择和接受所凸显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取向又反过来影响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并日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即以新时期以来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为研究对象,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为此,本文从电影改编文学的理论前提、具体改编实践、以及电影改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反作用等三个层面来架构全文。全文内容共分四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阐述电影改编文学的理论前提,论述电影为何更倾向于改编文学(尤其是小说)而非其他艺术形式。为此,论文分析了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文学与电影在媒介方式、叙事特征、接受方式上的差异性,使其各自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具备独立的艺术品格;另一方面,两种艺术之间的遇合与互渗,又提供了电影以改编的方式对文学实现互文的可能性。具体而言,文学文本的独创性与“空白”、文学与电影在艺术元素上的交互与融合、受众的接受与其期待视域的弥合等,是电影改编文学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
     在阐述了电影改编文学的理论前提之后,论文接下来对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改编实践展开具体、深入的论述,力图在电影改编文本和文学文本对比性“细读”的丛础上,清晰呈现电影改编是如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选择与接受的。根据改编电影所呈现的鲜明的阶段性特点,本文将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改编分为新时期(1977年——1989年)和1990年以来两个阶段。相应地,论文以两章的篇幅进行具体论述。
     第二章阐述新时期电影对现当代文学基于审美原则的选择与接受,从现实主义回归和人道主义彰显两个角度展现政治拨正给文艺带来的新生。新时期改编电影中的现实主义回归经历了从政治批判走向文化反思的历时性演变过程,人道主义彰显也有历时性不断深化的轨迹。从改编实践看,现实上义的回归以正面价值观的示范、批判意识的加强与苦难的淡化、以及现实情感的感召与宏大叙事的嬗变三个向度展现:人道主义的彰显则以人的觉醒与人性的呼唤、以及对生存苦难的悲悯情怀两个向度展现。本文通过具体文本的对比分析,试图体现出改编的历时性特征。此外,新时期电影的改编观念也有明显的变化:早期重视“忠实于原著”,中后期开始出现“提取一点,凸显自我”的主张。
     第三章阐述1990年以来在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规约下电影对现当代文学的选择与接受,从大众文化、全球化和后现代三重语境出发,展现此时的电影改编较之于新时期所发生的显著变化。1990年以来,由于大众文化的商业性、通俗化的特征与后现代上义的消解深度、削平价值的平面化特征,这一时期的电影改编呈现多元化的风貌,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多侧面来体现其多样性。分别从商业语境中的娱乐化和欲望消费中的焦虑感、全球化语境下应对国际视域的迎合与趋同策略、后现代语境下颠覆权威、背离崇高和戏仿生活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阐述了改编电影的勃兴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影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增强和精英文学的逐渐衰落,电影改编对于文学的选择和接受,也越来越凸显出电影艺术对于文学的反作用在逐步加强。本文主要从创作主体、文学文本和接受主体三个角度考察电影改编作为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对当代作家、文学文体和受众审美选择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电影改编对当代文学的文体产生推动革新和蚀伤文体的双重影响;电影改编直接影响到作家的文学立场抉择与创作观念的嬗变;电影改编对受众审美倾向、审美趣味的规约导致受众审美选择的变化等。
     本文紧紧围绕新时期以来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实践,力图以理论阐述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当代电影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互动和互文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并深入探讨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的审美联系,以及电影改编作为一种文学接受方式对当代文学所施加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上述努力,进一步推进新时期以来电影与文学关系的研究走向深入。
The adaption of movie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a is an important literature phenomenon from new era. As the most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ovie, adaption is a kind of choice and acceptance with photograph in its nature. The practice of movie adaption to literature from new era suggests that on one hand, movie, basing on original literature works, chooses and accepts these literature works artistically in contents, topics, image building, art structure, etc., to explain and broadcast China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by "re-reading"; on the other hand, with movie's status and impact improving as a mass media from the new era, aesthetic tendency and value orientation presented by the choice and acceptance of movie adaption to original literature works, in return, casts an more and more obvious impact o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from the new era.
     This article studies on movie adaption to China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rom the new era and develops with the two perspectives above. So,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concludes in three perspectives of movie adaption to literature:theoretical premise, adaption practice and impact and reaction of movie adaption to China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 article breaks down on following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describes theoretical premise of movie adaption, explaining the reason that movie adaption favors literature, especially for novels, rather than other art forms. Thu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ner connections between movie and literature. On one hand, the difference of literature and movie on media method, narrative style and acceptance way makes literature and movie independent art forms and possesses independent art charact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et and inter-penetration of two art forms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movie Intertextualite to literature by adapting. Specifically, unique creation and "empty" of literature text, inter-cross and integration, mixture of acceptance and expectation from audience, etc.. are the major factors, which make possible for movie to adapt literature.
     After describing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actice of movie adaption from the new era in details and depth, trying to present clearly how movie adaption to choose and accept China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n a basis of comparative "specific reading" to movie adaption text and literature text.
     Through the vivid stage character of movie adaption, the article divides movie adaption from the new era into two stage:new era (year1977to1989) and from year1990.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in details in two chapters.
     Chapter Two describes the choice and acceptance of movie adaption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aesthetical principle, presenting the new birth of art by bringing order out of chaos politically, from returning of realism and presence of humanism. The returning of realism in movie adaption from new era went through a historical evolving course from returning to main stream ideology to cultural introspection. The presence of humanism also takes a deepening diachronic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practice, the returning of realism presents on three dimension:a demonstration of positive value, an enhancing of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weakening of hardship, a call to realistic emotion and transition to grand narration. The presence of humanism demonstrates on two dimensions:human's awakening and call to humanity, a mercy and emotion to hardship of survival. In addition, the concept of movie adaption in new era also possesses an obvious change:from a "loyalty to original works" in its early stage to a stand of "a bit of extraction and self-highlight" in its mid-later stage.
     Chapter Three describes choice and acceptance ef movie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ithin a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ics multi-culture rules from year1990and presents obvious changes of movie adaption between contemporary time and time from new era by perspective of mass culture, global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Movie adaption from year1990, presents a diversifying style because of a popularization character and a plane character of depth and value of post modernism. The article tries to describe its diversity from multi-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entertainment of commercial condition anxiety of desire consumption, attendance and convergence to international viewpoint of globalization context, anti-authority of post modernism context, anti-decent and life simulation, etc..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flourishing movie adaption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basing on previous discussion. The choice and acceptance of movie adaption to literature highlights the strengthening of counteraction of movie art to literature with an enhancing impact of movie on social cultural life and a fading of elite literature from new era.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impact of movie adaption as a special acceptance method on modern authors, literature text, literature style and audience aesthetic from creation subject, literature text and acceptance subject. The detailed impacts includes:movie adaption casts an impact on evolution and eros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text, movie adaption casts an impact on literature stand choice and creation concept of authors, movie adaption casts an impact on aesthetic preference of audience by influencing aesthetic tendency and interests of audience, etc..
     The article analyzes in depth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rsexuality connection of China modern movie and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by concentrating on practice of movie adaption to China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ith a methodology of theory de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 The article discusses in depth aesthetic connections of literature text and movie text and the impact of movie adaption as a kind of literature acceptance method on modern literature. The article tries to push the study on the connection of movie and literate from new era to go further through above endeavor.
引文
① [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3页。
    ② [美]布里恩·汉德森:《<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比尔·尼柯尔斯主编:《电影与方法》(第二卷),加州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戴锦华译,《当代电影》,1987年第4期。
    ① 分别载于《世界电影》1953年第6期、1979年第1期。
    ② 参见张骏样:《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在一次导演总结会上的发言》,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编:《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第114页。
    ① 分别载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小说评论》2007年第S1期、《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小说评论》2007年第S1期、《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电影评介》2006年第21期、《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1期、《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电影文学》2005年第3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丛》2011年第10期。
    ① 分别载于《东南传播》2006年第11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② 分别载于《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文艺评论》1987年第2期、《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 参见[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② KRISTEVA J.,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T. MOI, ed., The Krtsteva Reader.[C],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39.
    ③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M], Minneapolis:Terry Easota Press (1983),12.
    ① 周志雄:《论小说与电影的改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② [美]莫·贝加:《论改编》,陈犀禾译,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世界艺术与美学》编辑部编:《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八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228页。
    ③ 孟丽娜、陈晓伟:《从“改编”到“编造”——2000年以来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学改编问题》,《电影评介》2009年第11期。
    ④ 参见周传基:《电影电视根本就不是“综合艺术”》,《电影艺术》1994年第6期。
    ① [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第6页。
    ② 同上,第6页。
    ③ 参见[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第114页。
    ① [美]岁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②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③ 金天逸:《电影艺术的科学:献给电影100年(18951995)》,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①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②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① [日]岩崎昶:《电影的理论》,陈笃忱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第50页。
    ② [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吴昌杰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02年,第1113页。
    ① 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文史哲》2004年第2期。
    ② [德]w·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桓、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49页。
    ① 阿过:《没有改编的改编——评影片<边城>》,《当代电影》1984年第3期。
    ② 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一世纪文论选》(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97页。
    ① 陈白尘:《向<阿Q正传>再学习》,《文艺报》1981年第19期。
    ②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第302页。
    ① 张石川:《做导演以来》,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① 顾肯夫:《<影戏杂志>发刊词》,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② 同上,第6页。
    ③ 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④ 陈景亮、邹建文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精选》(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63页。
    ①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9页。
    ① 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195页。
    ① 夏衍;《杂谈改编》,《夏衍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第222页。
    ② 朱杰:《选择与传播—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影视转换》,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① 李振潼:《论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电影艺术》1983年第10期。
    ① 葛维屏:《张艺谋电影和小说原著》,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编:《论张艺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第86页。
    ① 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217页。
    ② 林华:《浅谈电影“作者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理论与当代》2007年第5期。
    ① 分别被改编成电影: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1985)、包起成导演的《肖布尔拉克》(1984)、孙羽导演的《今夜有暴风雪》(1984)、黄蜀芹导演的《青春万岁》(1983)、薛彦东导演的《流泪的红蜡烛》、董克娜导演的《相思女子客店》(1985)。
    ① 分别被改编成电影:史蜀君导演的《女大学生宿舍》(1983)、黄健中导演的《良家妇女》(1985)、张暖忻导演的《青春祭》(1985)、张泽民导演的《绝响》(1985)、邱忠义、徐耿导演的《豆蔻年华》(1989)、陆小雅导演的《热恋》(1989)、胡炳榴导演的《商界》(1989)。
    ② 参见汪流主编:《电影剧作概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第233页。
    ① 倪震:《<黄土地>之后》,本社编:《探索电影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9页。
    ① 赫牧寰:《现实·新写实·新现实——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三次流变》,《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① 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第77-78页。
    ① 参见《第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揭晓》,《大众电影》1986年第7期。
    ① 邝世编著:《天下无极陈凯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② 《凌子风导演访谈录》,《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③ 老舍:《老舍经典作品选》,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① 《凌子风导演访谈录》,《北京电影学报》1992年第1期。
    ① 邵燕君:《“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南方文坛》2006年第6期。
    ① 景慕逵:《<天山行>导演创作回顾》,《电影导演的探索》(3),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第177页。
    ① 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① 金汉、冯云青、李新宇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28页。
    ① 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沈从文全集》(17卷)中《新废邮存底续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13页。
    ②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1页。
    ① 沈从文:《萧萧》,《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② 仲呈祥、饶曙光:《从文化反思中观照人心——<湘女萧萧>印象记》,《当代电影》1986年第6期,第60页。
    ① 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①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② 傅守祥:《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① 王一川:《从无声挽歌到视觉动画——兼谈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置换》,《当代电影》2003年第1期。
    ① WATERS M, Globalization[M], London:Routledge (1995),139.
    ② R.Roberson and Frank Lechner, Moder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m theory in cultural issues,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Ⅱ[M], London:Routledge (1955),108.
    ① 刘恒:《伏羲伏羲》,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152页。
    ① 苏童:《妻妾成群》,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① 史铁生:《命若琴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06页。
    ① 余华:《余华作品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40页。
    ① 余华:《余华作品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44页。
    ② 同上,第345页。
    ① 霍建起、马智:《镜头中别一样的风景》,刘志福编:《霍建起电影——<暖>》,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① 王东:《霍建起在东京》,《新电影》2003年第23期。
    ①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泽,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① 参见尹鸿,《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② 尹鸿,《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①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批评的趋势》,何锐主编,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① 王朔:《我是你爸爸》,《王朔文集·矫情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第171页。
    ① 王朔:《过把瘾就死》,《王朔文集·纯情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第295页。
    ① 董学文、汀溶主编:《当代世界美学艺术学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72页。
    ① 尤凤伟:《尤凤伟文集》(第一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493页。
    ① [美]费正清、费惟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刘敬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813页。
    ① 杨向荣、傅海勤,《山寨现象的文化社会学剖析——兼及文艺学研究的文化社会学路径》,《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3期。
    ① 平凹:《高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431页。
    ① 刘畅:《阿甘克隆周星驰 拍喜剧(高兴>笑中带泪》,《城市晚报》2009年2月10日。
    ① 白烨、王朔、吴滨、杨争光:《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势》,《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
    ① 梁振华:《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叙事的双向表征》,《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② [苏]普多夫金:《论蒙太奇》,多林斯基编注:《普多夫金论文选集》,罗慧生、何力、黄定语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第152页。
    ③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五中《勾践阴谋外传》所载《弹歌》,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①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三家评本),[清]护花主人、大某山民、太平闲人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95页。
    ② [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③ 王安忆:《看电影也是读书》,《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2期。
    ④ 池莉:《信笔游走》,《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
    ① 池莉:《之后迷上电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② 莫言:《两座灼热的高炉》,《世界文学》1986年第3期。
    ① 王安忆:《小鲍庄》,《王安忆中篇小说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 莫言:《红高粱》,《莫言文集·红高粱》(卷1),北京:作家出版社,1994年,第38页。
    ① [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第307页。
    ① 王朔:《我是你爸爸》,《王朔文集·矫情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第202页。
    ② 王朔:《空中小姐》,《王朔文集·纯情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第22页。
    ③ 王兰英:《人性·命运·文化——杨争光谈小说创作》,《作家报》1993年9月11日。
    ① 郑建、罗劲松:《小说家不该围着导演转》,《江南时报》2000年8月15日。
    ② 耿翔:《陈忠实坦言改编<白鹿原>》,《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8日。
    ③ 毕飞宇:《自序》,《毕飞宇文集·这一半》,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④ 毕飞宇:《上海往事》,《毕飞宇文集·这一半》,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① Sunshine:《石头刘恒》,《中国文艺家》2003年第8期。
    ② [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第306页。
    ③ 陈朝华:《是否先锋并不重要——羊城访余华》,《南方周末》1994年10月28日。
    ④ 刘震云:《磨损与丧失》,《中篇小说选刊》1991年第2期。
    ⑤ 参见陈丽:《困境与突围——对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上海作家情况的调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第68页。
    ① 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1页。
    ② 白烨、王朔、吴滨、杨争光:《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势》,《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
    ① 王朔等:《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第88页。
    ① 参见“附录一”,“2012年受众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途径调查”及相关数据统计。
    ② 郑建、罗劲松:《小说家不该围着导演转》,《江南时报》2000年8月15日。
    ③ 王国平:《作家,是否适合编剧这顶“帽子”?》,《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2日
    ④ 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文史哲》2004年第2期。
    ① 周艺、赵斌:《苏童称与张艺谋只有“买卖关系”》,《羊城晚报》2000年7月24日。
    ② 陈朝华:《是否先锋并不重要——羊城访余华》,《南方周未》1994年10月28日。
    ③ 卜昌伟:《苏童怕个执拒做电影编剧(作家访谈)》,《京华时报》2005年4月22日。
    ④ 王国平:《作家,是否适合编剧这顶“帽子”?》.《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2日。
    ⑤ 杨莉、张杰:《作家频频触电当编剧,写一集剧本最高可拿30万》.《现代快报》2012年3月31日。
    ⑥ 林舟:《人生的逼视与抚摸——刘恒访谈录》,《花城》1997年第4期。
    ⑦ 张志雄:《文学、影视谁当家?》,《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18日。
    ⑧ Sunshine:《石头刘恒》,《中国文艺家》2003年第8期。
    ⑧ 杨莉、张杰:《作家频触电当编剧写一集剧本最高可拿30万》,《现代快报》2012年3月31日。
    ① 卜昌伟:《<天下无贼>编剧王刚获奖不满冯小刚占尽风头》,《京华时报》2004年12月24日。
    ② 于国鹏:《刘震云:我不会给电影打工》,《大众日报》2004年3月16日。
    ③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第3页。
    ① [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② 同上,第25页。
    ③ 同上,第23页。
    ④ 同上,第25页。
    ⑤ [美]艾·威尔逊:《论观众》,李醒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⑥ 汪流主编:《中外影视大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6页。
    ① [英]休谟:《论人的知解力》,朱光潜译,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11页。
    ① 阿过:《没有改编的改编——评影片<边城>》,《当代电影》1984年第3期。
    ②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③ 刘川鄂:《“池莉热”反思》,《文艺争鸣》2002年第1期。
    ① 李振潼:《论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电影艺术》1983年第10期。
    ① 参见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峻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2、[美]约翰·霍华德·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齐宇、齐宙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3、[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周传基、梅文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4、[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
    5、[美]艾·威尔逊,《论观众》,李醒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
    6、[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
    7、[美]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齐宇、利芸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
    8、[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徐建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
    9、[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0、[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1、[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
    12、[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博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美]罗伯特·斯塔姆、亚历桑德拉·雷恩格:《文学和电影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美]罗伯特·斯塔姆:《电影中的文学:现实主义、魔幻与改编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美]罗伯特·斯塔姆、亚历桑德拉·雷恩格:《文学和电影:电影改编理论与实践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
    17、[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18、[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19、[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法]莫尼克·卡尔科一马塞尔、让娜—玛丽·克莱尔:《电影与文学改编》,刘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21、[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
    22、[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
    2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4、[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吴昌杰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02年。
    25、[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26、[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7、[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28、[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29、[德]W·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桓、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30、[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31、[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
    33、[苏]B·口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34、[苏]多林斯基编注:《普多夫金论文选集》,罗慧生、何力、黄定语泽,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35、[日]岩崎昶:《电影的理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36、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37、夏衍:《夏衍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
    38、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
    39、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
    40、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41、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编:《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42、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编:《电影观念讨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43、《电影导演的探索》(1-6),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987年。
    44、上海文艺出版社编:《探索电影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45、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
    46、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一世纪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7、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世界艺术与美学》编辑部编:《世界艺术与美学》(第一辑——第十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1990年。
    48、董学文、江溶主编:《当代世界美学艺术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49、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50、王朔等:《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5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
    52、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53、马德波、戴光晰:《导演创作论:论北影五大导演》,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
    54、戴锦华:《镜城突围:女性·电影·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55、陈墨:《张艺谋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56、罗艺军:《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年。
    57、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58、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59、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60、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61、金天逸:《电影艺术的科学:献给电影100年(1895——1995)》,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62、张骏祥:《张骏祥文集》(上、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63、汪流、王迪等:《电影剧作概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
    64、老舍:《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65、金汉、冯云青、李新宇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66、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67、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68、黄式宪:《“镜”文化思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
    69、张国清:《从中心到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0、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审美与文化视野中的张艺谋电影》,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71、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
    72、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一、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
    73、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74、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75、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
    76、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
    77、孟繁华:《梦幻与宿命——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78、赵风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79、颜纯钧主编:《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80、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81、郦苏元等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82、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83、杨远婴、潘桦、张专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84、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85、钱理群:《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86、池莉:《之后迷上电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87、王朔主编:《电影厨房:电影在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88、陆扬、王毅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89、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90、宋杰:《影像与声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91、蒲震元、杜寒风主编:《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92、谭桂林:《转型期中国审美文化批判》,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
    93、工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94、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95、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96、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97、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98、张凤铸等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99、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0、黄会林、周星主编:《影视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1、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102、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i03、任殷:《论谢晋电影续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104、陈犀禾、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105、孟建、李亦中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6、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7、王晓玉:《中国电影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8、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109、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110、刘志福:《霍建起电影——<暖>》,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
    111、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2、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3、王海洲主编:《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114、李道新:《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115、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6、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17、陈晓云:《中国当代电影》,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8、尹鸿:《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9、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20、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1、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2、陈景亮、邹建文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精选》(四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山版社2005年。
    123、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4、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125、邝世:《天下无极陈凯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126、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7、杨世真:《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以小说与影视剧为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8、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129、李红秀:《新时期的影像闸释与小说传播》,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0、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视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131、倪浓水:《小说叙事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年。
    132、傅守祥:《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3、陈旭光等著:《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4、傅明根:《从文学到电影——第五代电影改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35、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0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
    136、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10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
    137、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1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
    1、KRISTEVA J.,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T. MOI, ed., The Kristeva Reader.[C],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2、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M], Minneapolis:Terry Easota Press (1983).
    3、WATERS M, Globalization[M], London:Routledge (1995).
    4、R.Roberson and Frank Lechner, Moder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m theory in cultural issues,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Ⅱ [M], London:Routlcdge (1955).
    5、[法国]克一埃·马格尼:《电影美学和小说美学的比较》,陈梅译,《世界电影》1983年第3期。
    6、[法]艾·菲兹利埃:《文学和电影的关系》,卜禾译,《世界电影》1984年第2期。
    7、[法]阿·维尔莫、奥·维尔莫:《关于电影——小说的札记》,周海译,辛久校,《世界电影》1985年第3期。
    8、[美]布里恩·汉德森:《<搜索者>——个美国的困境》,比尔·尼柯尔斯主编:《电影与方法》(第二卷),加州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戴锦华译,《当代电影》,1987年第4期。
    9、[美]莫·贝哈:《电影与文学》,齐颂译,桑重校,《世界电影》1989年第6期。
    10、[英]J·奥尔:《欧美文学改编电影》,王昶译,《世界电影》1999年第3期。
    11、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12、汪流:《探求和小说相适应的电影形式》,《电影艺术》1981年第12期。
    13、陈白尘:《向<阿Q正传>再学习》,《文艺报》1981年第19期。
    i4、郑雪来:《电影文学与电影特性问题——兼与张骏祥同志商榷》,《电影新作》1982年第5期。
    15、李振潼:《论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电影艺术》1983年第10期。
    16、邵牧君:《电影、文学和电影文学》,《文学评论》1984年第1期。
    17、谢中征、邝邦洪:《论<高山下的花环>从小说到电影的再创作》,《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18、仲呈祥、饶曙光:《从文化反思中观照人心——<湘女萧萧>印象记》,《当代电影》1986年第6期。
    19、仲呈祥:《赵书信性格论——与钟惦荣老师谈<黑炮事件>的典型创造》,《电影艺术》1986年第10期。
    20、莫言:《两座灼热的高炉》,《世界文学》1986年第3期。
    21、张艺谋:《唱一支生命的赞歌》,《当代电影》1988年第2期。
    22、《凌子风导演访谈录》,《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23、王安忆:《看电影也是读书》,《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2期。
    24、刘震云:《磨损与丧失》,《中篇小说选刊》1992年第2期。
    25、白烨、王朔、吴滨、杨争光:《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势》,《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
    26、周传基:《电影电视根本就不是“综合艺术”》,《电影艺术》1994年第6期。
    27、葛维屏:《张艺谋电影和小说原著》,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编:《论张艺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
    28、陈墨:《新时期中国电影与文学》,《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
    29、王宁:《后殖民语境与中国当代电影》,《当代电影》1995年第5期。
    30、陈丽:《困境与突围——对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上海作家情况的调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31、郭小橹:《新历史主义:走向文学和电影》,《当代电影》1996年第2期。
    32、孙立峰:《文学与电影的百年匹配与折磨——文学影像化的跨世纪回溯》,《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3期。
    33、张颐武:《共同的想象与共同的追寻——90年代小说与电影的互动》,《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
    34、池莉,《信笔游走》,《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
    35、谢晋、李尔葳:《艺术家要有历史使命感》,《电影艺术》1997年第5期。
    36、林舟:《人生的逼视与抚摸——刘恒访谈录》,《花城》1997年第2期。
    37、邓红风:《大众文化的崛起与20世纪西方文学》,《文史哲》1998年第3期。
    38、贾秀清:《文学电视初探》,《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39、毛克强:《当代小说文化溯源》,《当代文坛》1999年第2期。
    40、马宁:《新上流电影,对国产电影的一个建议》,《当代电影》1999年第4期。
    41、张时民:《第五代”导演的文学情结》,《艺术百家》1999年第1期。
    42、陈定家:《现代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43、桑地:《电影改编与审美转换》,《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
    44、包礼祥:《近代传播与文学的互动历程》,《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5期。
    45、余纪:《论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
    46、谭华孚:《冲突中的互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与电视》,《福建论坛》2000年第5期。
    47、钱旭初:《观念的形态及其互动——文学与影视比较关系研究之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8、颜敏:《“人的觉醒”——论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潮》,《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9、袁小可:《池莉小说传播现象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50、王岳川:《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批评的趋势》,何瑞主编,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1年。
    51、金丹元:《全球化背景下的解构与建构——处于多重后现代与语境中的中国影视文化》,《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52、杨乃乔:《批评的职业性与话题的专业意识——论电影批评的文学化倾向及其出路》,《文艺争鸣》:2001年第3期。
    53、王有亮:《图像不可能取代文学》,《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54、陈晓明:《挪用、反抗与重构——当代文学与消费社会的审美关联》,《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55、宋炳辉:《文学媒质的变化与当代文学的转型》,《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56、仲呈祥:《关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的改编——银幕审美对话之五》(上),《中国电视》2002年第1期。
    57、仲呈祥:《关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的改编——银幕审美对话之五》(下),《中国电视》2002年第2期。
    58、彭海军:《历史积淀与时代超越——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透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9、丛坤赤、张慧:《大众文化语境下的90年代小说》,《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
    60、林舟:《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小说文体》,《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61、阎景娟:《影视剧的文学性与文学的电影性》,《中国电视》2002年第11期。
    62、刘川鄂:《“池莉热”反思》,《文艺争鸣》2002年第1期。
    63、吕周聚:《现代市场经济语境中的文学悖论——王朔现象透视》,《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64、北村、张煊:《都市爱情神话解析》,《电影艺术》2003年第3期。
    65、秦俊香:《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66、王一川:《与影视共舞的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文学——兼论京味文学第四波》,《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67、王一川:《从无声挽歌到视觉动画——兼谈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置换》,《当代电影》2003年第1期。
    68、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69、黄会林:《谢晋电影创作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0、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影视时代的小说危机》(上),《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71、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影视时代的小说危机》(下),《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72、查一路:《小说的叙事风格与电影的表现空间》,《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73、彭熙、向怀林、侯平:《电影和文学在交叉与分离中的互动》,《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74、罗艺军等:《众说谢晋》,《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75、梁振华:《转型期影视文化与中国作家的角色选择》,《文艺评论》2004年第1期。
    76、张文红:《结盟中的凯旋与失意——从90年代作家“触电”和“影视同期书”现象谈起》,《文艺评论》2004年第1期。
    77、许波:《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78、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文史哲》2004年第2期。
    79、梁振华:《文学与影视,“暧昧”的遇合——由<手机>小说与电影说开去》,《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3期。
    80、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1、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82、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83、苏畅:《试论中国电影的后现代特征》,《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
    84、杨少伟:《论张艺谋电影的寓言性》,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85、黄勇:《全知叙述人与宏大叙事——“新时期”小说的叙事规范及文化释义》,《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86、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87、梁振华:《影视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的互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88、尹鸿:《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国际化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5期。
    89、尹晓丽,《小说在电影世界中的沉浮——关于中篇小说电影改编的个案考察》,《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90、赫牧寰:《现实·新写实·新现实——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三次流变》,《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91、龚金平:《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92、张学昕、于倩:《超越宿命的表达——关于小说《命若琴弦》和电影《边走边唱》》,《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
    93、冯淑珍:《池莉热探因》,《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94、徐魏:《视觉文化与当代读者审美趣味的转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5、臧焱辛、张媛:《红色幕布下的人性思考——论电影《菊豆》对小说《伏羲伏羲》的二次创作》,《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96、邵燕君:《“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南方文坛》2006年第6期。
    97、原理:《浅析后现代电影及其特征》.《美与时代》2006年第7期。
    98、张彩红:《新时期小说宏大叙事行为透析》,《美与时代》2006年第8期
    99、王学振:《从<萧萧>看沈从文文化心态的矛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8期。
    100、袁靖华:《<阳光灿烂的日子>:男性成长的经典演绎》,《电影评介》2006年第21期。
    101、龚金平:《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叙述学观照——以叙述方位为切入角度》,《电影文学》2007年第9期。
    102、林华:《浅谈电影“作者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理论与当代》2007年第5期。
    103、张学昕、于倩:《无法止息的焦虑——关于电影<寻枪>的读解》,《文艺评论》2007年第2期。
    104、金鑫:《如梦似幻缘来如此——从小说《命若琴弦》到电影《边走边唱》所讲述的》,《小说评论》2007年第S1期。
    105、叶志良:《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106、梁振华:《从同质化生存到无定性交互——论影视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时性关联》,《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07、吕新娟:《温情脉脉的忏悔——谈小说《白狗秋千架》到电影《暖》的演变》,《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08、陈尚荣:《直面“触电”——作家、文学与影视》,《电影文学》2007年第18期。
    109、吴道毅:《沈从文小说的结尾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9期。
    110、万凌:《世纪末“新写实”的转变——论<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崇高”意识》,《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第S1期。
    111、李跃庭:《生存意识与历史记忆——从小说<生存>到电影<鬼子来了>》,《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1期。
    112、李红秀:《影像时代的文学书写》,《义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1期。
    113、周志雄:《论小说与电影的改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14、金昌庆:《新时期寻根电影的审美选择》,《当代文坛》2008年2月。
    115、丁筑兰:《生活的美和生存的痛:<天上的恋人>的电影文本和小说文本比较》,《电影评介》2008年第2期。
    116、王春荣:《水土意象群落的现代意义指向——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学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17、张娟:《论新时期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文教资料》2008年10月号上旬刊。
    118、杨向荣、傅海勤:《山寨现象的文化社会学剖析——兼及文艺学研究的文化社会学路径》,《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3期。
    119、王达敏:《从启蒙人道主义到世俗人道主义——论新时期至新世纪人道主义文学思潮》,《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120、周根红:《先锋作家的影视转型与价值分化》,《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21、孟丽娜、陈晓伟:《从“改编”到“编造”——2000年以来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学改编问题》,《电影评介》2009年第11期。
    122、周斌:《论新中国的电影改编》,《当代电影》2009年第9期。
    123、张娟:《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当代的电影改编》,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24、周仲谋:《夏衍电影改编理论的时代境遇及其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25、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26、潘磊、张莹:《从凸显苦难到消解苦难——论<高兴>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1期。
    127、冯岭:《互动的意义与精神的失落—池莉作品改编刍议》,《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3期。
    128、朱洁:《中国电影中人道主义思潮的流变——兼论新生代电影中的人道主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29、李军:《<让子弹飞>: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型文本》,《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30、王淼:《八个样板戏之外的“文革”电影》,《文史博览》2011年第4期。
    131、吕媛:《文学作品改编与电影内容生产》,《当代电影》2011年第6期。
    132、颜琪:《“崇高”上题下的“滑稽”——谈<高山下的花环>影视改编问题》《文艺争鸣》2011年第8期。
    133、徐巍:《图像时代文学创作的危机与选择》,《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134、李军:《媒介转换与意义差异——从现代发生学的角度论义学的电影改编》,《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i35、全炯俊:《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活着>和<红高粱>的电影改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0期。
    136、陈犀禾、王艳云:《“兴、观、群、怨”:评姜文影片<让子弹飞>》,《文艺争鸣》2011年第13期。
    13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5-2011)。
    138、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文艺理论》(1995-2011)。
    139、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影视艺术》(1995-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