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也提出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赢得主动。“中国梦”的提出,要求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为民众谋幸福。这一切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需要,对未来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产业集聚带动了人口集聚,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并持续增长,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且由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农民工纷纷涌入城市务工,加剧了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并导致了很多经济、社会问题。一边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边是城市的管理机制无法跟上城市高速发展的节奏而产生的“城市病”,如何保障城市人口在城市中安全幸福地生活,是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研究必须要解决的内容。
     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还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与一定地域内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活动主体的,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范畴有两重属性,既有生物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但人口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作为人口理论研究对象的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社会群体,而不是脱离社会生产方式的超历史的抽象的生物群体。人口范畴还是包括数量、素质、构成、分布等各种规定性的统一体。生活在一定社会的人口,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人口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可以分解为人口内部系统和人口外部系统两个方面,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关系的复合体。人口安全、城市人口安全的基本概念就建立在对人口的双重属性和人口的内外部关系的有机复合体上。
     因此,在研究城市人口安全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城市人口安全既包括城市人口内部系统的安全,也包括城市人口外部系统的安全;(2)安全状态既是相对的,又是动态的;(3)人口安全是相对于人们抵御人口风险的能力而言。人们抵御人口风险的能力越强,人口越安全;(4)城市人具有的特定的社会特征,如天生的异质性、生存在人工环境中、高密度聚居、角色和个性的功能化和人际交往的实利性与自主性等特点,是塑造城市性格与城市文明的基础性条件;(5)城市人口安全的主体是城市居民,只有城市人口普遍感受到并认可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城市人口安全。城市人口安全某种意义上来讲又可以用城市人口幸福指数来进行衡量;(6)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其理论框架包括了风险社会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人口管理理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
     研究城市人口安全问题,不仅要研究人口内部的规模、素质、结构、分布四个方面,还要研究城市人口安全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四个方面的关系问题。这些要素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共同作用于城市人口安全的内外部系统。
     我国的城市人口安全问题,从城市人口规模上看,数量庞大,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并且还有上亿的农民工。在对未来20年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我们发现:2010-2030年间,在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口总量稳步增长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城市人口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变动。城市社会将成为主流社会形态,城市人口还将持续增长。城市人口的规模庞大,使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缺少休养生息的时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压力巨大、城市中需要就业的劳动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未来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会对城市的发展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我国结构性城市人口安全问题来看,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合理;二是城市老龄化程度严重;三是城市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我国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不合理,既有自然条件影响的因素,也有历史原因,因此城市规划和拆迁仍是其主要的解决措施。我国的老龄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大城市的人口老龄化情况更为严重。由于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产生的,我国的养老保障、养老服务业等明显滞后,城市老龄人口的物质赡养和精神慰藉都存在很大的风险问题。我国城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近年来越趋明显,远远超过了107的正常值。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不仅东南沿海城市出现失调现象,中部和西北部城市也都出现了失调现象。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必然导致城市人口性别结构失调和婚姻挤压的出现,诱发破坏家庭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可考虑适当调整城市地区的人口生育政策。
     我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中除人口规模安全问题和人口结构安全问题这两个主要问题外还包括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安全问题、城市贫困人口安全问题、城市人口健康安全问题、城市灾害事故、食品安全等问题。城市外来流动人口中,农民工占了大多数,由于他们没有城市户籍,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使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生活。他们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带来了一些隐患。由于农民工社会地位与稳定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因此,要解决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带来的城市人口安全问题,可以考虑首先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社会地位问题。
     城市中的各种人口安全问题,受人口发展的惯性影响,一旦出现人口安全问题,可能要一代或者几代人的努力才能使它重回安全轨道,其成本和风险都无比巨大,因此必须保持前瞻性,做好城市人口安全预警。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建立城市人口安全的数据库,并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做好城市人口安全监测与评估,为城市人口安全的决策提供数据的支持。在现有的人口安全预警指标和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基础上构建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的指标子系统时,要注意城市人口安全与农村人口安全、区域人口安全的不同特点,选取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相关指标,以便针对性的为城市人口安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因为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主要针对城市人口,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全国和农村的平均水平,因此部分指标的安全警戒值需要根据城市的数据进行调整。安全警戒值的确认对风险程度的判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应对城市人口安全问题,除了要做好问题的提前预警外,还要针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治理,如重视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加强小城镇、城市群的建设、完善城市人口安全的相关政策、完善保持城市人口安全的保障体系等。同时在政策调整时,要以人为本,保障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只有全体城市居民都感觉安全幸福的城市才能真正保障他们的人口安全,实现“中国梦”,走向小康社会。
The Six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a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And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suggested to grasp the chance and operate actively. The slogan of "Chinese dream" ask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eople's interest and the trying for people's happiness. All those goals depend on the growth of economy and society. Growth is the theme of current China and is the key to solving kinds of problems in China. The pushing on of urbanization is the need of growth and is important to future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ast speed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move to the urban areas, which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cities'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 from countryside swarmed into cities to seek jobs, which aggravated the pressure to cities'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with som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flicts. How to balance the need of growth and the limited resources in cities, and how to maintain people's happy life in cities, are what we look for from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security in cities.
     Human beings are a group of humans who live with some special social manufacturing patterns in some time and some place. The group has two properties, biologically and socially, with the social property the basic one. Human beings we study, is the social group with social manufacturing patterns, not the abstract biological livings. Human beings are also concerned with human's quantity, quality and composition. And the study of human beings observes the group from two aspects, inner parts and outer parts. The basic idea of population security comes from the dual propertie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composite organism of inner and outer parts.
     So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security problems in cities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points:(1) the population security in cities includes the securities from the inner parts to the outer parts;(2) the status of security is relative and changeable;(3) how much population security human beings can acquire depends on the capability of human beings to fight with the risks. More capable human beings are, more secure they are;(4) citizens live with special social characters. For example, they are naturally different from the birth; they mainly live in man-made environment; they crowdedly live together; etc;(5) population security in cities is mainly for citizens, so only the security citizens feel and identity with is valuable;(6)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security in cities is cross-disciplinary, which concerns the theories of risk society, urban ecology, urban sociology, urban population governanc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inner part of urban population security includes population quantity, population quality, population composition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outer part of urban population security focus on its relationship with economy, society, resource and ecosystem. Those factors work interactively and have great impact on urban population security.
     In China more than half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live in cities and there are two hundred millions of people from countryside additionally. From the forecast of population quantity in future20years, we find that the population in cities will grow more, which is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capacity of cities.
     Three aspects in urban population composition have obvious risks. One is the illogic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which is affect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policies. So the best choice is to make citizens move with new city layouts. The second is about the ageing people. The ageing comes before we have enough preparations. Without strong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enough rest houses, the ageing people will counter difficulties financially and mentally. The third one is the unbalance of numbers between baby boys and baby girls. The situation of unbalance is much beyond the safe criterion. When baby boys grow up, they w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marry with a woman for they are much less than men. The fighting may bring risks to the stable social and family structures. Policies about population birth are suggested to adjust.
     Besides,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he governance of countryside people in cities, the support of poor people, the health concern, accidents and food safety. The governance of countryside people is complicat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ir job seeking,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som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income, the stability of jobs and their social status. So the issue of their equal identity is much important.
     All population security problems are influenced by the inertia of population growth. So any problem needs the efforts of generations to solve with great cost and risk. To that, the population security early warning system can do some help. The population security early warning system has a huge data base about population, then som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work will be done. Once there is any risk, the system will have warning signals, which may lead to the change of policies. The indexes in the system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warning. But the system for cities is different with that for countryside. The index should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urban population security and the safe criterion of each index should be adjusted with urban data.
     With the help of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the solving of urban population security needs more support from the policies, which may eradicate problems from the root. And during the reform,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citizens should be the first principle. Only by that, the goal of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can be achieved and the Chinese dream can come true.
引文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李克强:《协调推荐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11月
    1 段成荣:《北京人口规模控制》,《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3期
    1 张维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会上的报告》,《人口研究》,2003年7月
    2 王军、耿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能力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2012年第1期
    3 王桂新:《关于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与控制问题的思考》,《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3期
    1 黄润龙:《“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之浅见》,《人口研究》2011年第1期
    2 丁金宏:《论城市爆炸与人口调控》,《人口研究》2011年第1期
    3 丁志宏等:《维护人口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多学科视野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人口研究》,2005年6月
    4 段成荣:《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历史与现实的可能性》,《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3期
    5 段成荣:《从无序到有序: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思考》,《人口研究》2011年第1期
    1 郭秀云:《城市人口发展与风险控制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 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1 刘洪康、吴忠观主编:《人口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1页
    2 刘洪康、吴忠观主编:《人口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1-7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1 马寅初:《新人口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 秦生:《世界人口安全问题综述》,《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第12期
    2 陆杰华、傅崇辉:《关于我国人口安全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4年第3期
    1 郝福庆:《我国人口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2 邬沧萍:《人口安全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问题》,《人口研究》2005年5月
    3 翟振武、明艳:《定义“人口安全”》,《人口研究》2005年5月
    1 沈国明:《城市安全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2 张宝义:《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1 薛晓源等:《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1 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 朱艳芳:《城市生态学的若干问题讨论》,《江西化工》,2011年9月
    1 陆杰华:《关于社会管理框架中的人口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城市观察》,2011年第5期
    1 俞德鹏:《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及其对策》,《人口学刊》,2001年第1期
    2 白建民等:《现代城市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1页
    1 张梅:《可持续发展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淮北煤炭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4月
    1 郭志刚,《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6期;朱勤,《2000-2010年中国生育水平推算——基于“六普”数据的初步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4期
    1 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人口科学》,2003第6期。
    2 刘勇:《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第12-17页
    2 沈国明:《城市安全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02页
    1 白天亮:《失业率拐点已现》,《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9臼
    1 冯浩:《西南五区产业结构需优化调整》,《北京观察》,2008年3月
    1 田艳平:《旧城改造与城市社会空间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2 田艳平:《旧城改造与城市社会空间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0页
    1 苗瑞凤,邬沧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到底有多严重》,《西北人口》2004年第1期
    1 梁秋生,刘宁:《我国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辨析》,《西北人口》2004年第6期
    2 李玲等:《人口发展与区域规划》,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页
    3 田雪原等:《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1 陈谊等:《北京市城乡老年人口基本状况分析》,《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文辑(第三辑)》,200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76页-第290页。
    1 陈奕平:《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99页
    1 刘爽:《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2页
    1 李建新:《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94页
    1 《首都流动人口最新状况》,翟振武等,《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文辑(第三辑)》,200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第3页-第9页。
    1 韩保江:《全面小康社会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11月
    1 王军、耿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能力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2012年第1期
    1 毛增峰:《城市贫困人口心理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8月
    1 于德宝:《当前群体性时间的特点和原因》,《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6月
    2 尚丽新:《出生缺陷研究现状》,《人民军医》2012年1月第55卷第1期
    3 刘凯波等:《北京地区出生缺陷监控管理模式探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年第20卷第1期
    1 郝卫萍:《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与对策》, 《临床医药实践》,2012年3月第21卷第3期
    2 孟凡萍、张新华:《2000-2009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第39卷第1期
    1 黄广文、杜其云、刘智昱:《出生缺陷儿母亲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年2月第16卷第2期
    2 沈蓓绯:《“官员问责制”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3月
    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疾控中心:《中国慢性病报告》2006年5月12日
    1 汤原:《城市建设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北京日报》,2012年8.月25日
    1 (英)大卫·丹尼,马缨等译:《风险与社会》,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1 张维庆,《“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1 王玲杰,《人口安全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0期
    2 童玉芬:《人口安全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1 兰徐民等,《人口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探讨》,《西北人口》2006年第6期
    2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上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与信息司编,第13页,2009年,世界知识出版社
    1 赵振全等:《小康社会独立指标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 刘延年:《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年第11期
    1 鲁玲:《论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监测评价》,《理论导刊》,2004年第2期
    2 陈友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 于洋:《绿色-效率-公平的城市愿景一美国西雅图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24期
    2 李莎:《德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及启示》,《调研世界》,2011年第1期
    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2 潘晓君:《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分类模型》,《北京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272页
    2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328页
    3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342-348页
    1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349、352页
    2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3 陈友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321页
    5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321页
    6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104-110页
    7 在张得志的博士论文《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中,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正常情况设为3%,3%-4%属于轻度警戒区,4%-6%属于中度警戒区,6%以上属于高度警戒区(第147页)在《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0)中,失业率的警戒值设为7%。(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 陈友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 郭秀云:《城市人口发展与风险控制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7页
    2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286页
    1 来源:《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
    1 方向新:《中国人口安全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第340页
    1 冯晓英,《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第179页
    2 陈秀峰、叶贵仁:《公平、权利与发展:论中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5期
    3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第180页
    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通讯》,1996年第3期
    2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1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第220页
    1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1 郭秀云:《城市人口发展与风险控制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2页
    1 方向新:《中国人口安全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2 陈雯、何雨:《独生子女:我国人口安全中不可忽视的焦点》,《青年探索》,2006年第期
    1 《人民日报》,2012年7月20日
    1 翟振武:《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1期
    1.白天亮:《失业率拐点已现》,《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9日
    2.曹建云:《AIDS与人口安全》,《西北人口》[J],2004年第5期
    3.陈秀峰、叶贵仁:《公平、权利与发展:论中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研究》[J],2009年5期
    4.陈雯、何雨:《独生子女:我国人口安全中不可忽视的焦点》,《青年探索》[J],2006年第期
    5.陈功等:《安全与人口安全:概念的发展与讨论》,《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3月
    6.陈友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7.丁金宏:《论城市爆炸与人口调控》,《人口研究》[J],2011年第1期
    8.丁志宏等:《维护人口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多学科视野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人口研究》[J],2005年6月
    9.段成荣:《北京人口规模控制》,《人口与经济》[J],2011年第3期
    10.段成荣:《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历史与现实的可能性》,《人口与经济》[J],2011年第3期
    11.段成荣:《从无序到有序: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思考》,《人口研究》[J],2011年第1期
    12.冯浩:《西南五区产业结构需优化调整》,《北京观察》[J],2008年3月
    13.冯晓英,《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北京社会科学》[J],2008年第5期
    14.郭秀云:《人口安全研究述评及思考》,《西北人口》[J],2009年1月
    15.郭秀云:《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人口安全》,《西北人口》[J],2007年5期
    16.郭秀云:《风险社会理论与城市公共安全》,《城市问题》[J],2008年11期
    17.郭志刚,《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中国人口科学》[J],2011年第6期
    18.顾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年第1期
    19.郝福庆:《我国人口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宏观经济研究》[J],2004年第6期
    20.郝卫萍:《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与对策》, 《临床医药实践》[J],2012年3月第21卷第3期
    21.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人口科学》[J],2003第6期
    22.黄广文、杜其云、刘智昱:《出生缺陷儿母亲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J],2012年2月第16卷第2期
    23.黄润龙:《“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之浅见》,《人口研究》[J],2011年第1期
    24.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J],2010年第3期
    25.柯荣住:《城市人口控制制度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J],2000年第6期
    26.兰徐民等,《人口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探讨》,《西北人口》[J],2006年第6期
    27.李建新:《“公用地悲剧”与中国人口思考》,《人口研究》[J],2003年第2期
    28.李克强:《协调推荐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11月
    29.李莎:《德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及启示》,《调研世界》[J],2011年第1期
    30.梁昊光、张燕:《北京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北京社会科学》[J],2006年第1期
    31.梁秋生,刘宁:《我国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辨析》,《西北人口》[J],2004年第6期
    32.刘家强、唐代盛:《关于人口安全的几点理论思考》,《人口研究》[J],2005年第3期
    33.刘凯波等:《北京地区出生缺陷监控管理模式探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J],2012年第20卷第1期
    34.刘延年:《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J],2003年第11期
    35.陆杰华、傅崇辉:《关于我国人口安全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J]2004年第3期
    36.陆杰华:《关于社会管理框架中的人口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城市观察》[J],2011年第5期
    37.鲁玲:《论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监测评价》,《理论导刊》[J],2004年第2期
    38.孟凡萍、张新华:《2000-2009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现代预防医学》[J],2012年第39卷第1期
    39.毛飞:《危机缓和:一种前瞻性的危机管理行动》,《理论与改革》[J],2004年第1期
    40.毛增峰:《城市贫困人口心理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8月
    41.苗瑞凤,邬沧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到底有多严重》,《西北人口》[J],2004年第1期
    42.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统计研究》[J],2005年第8期
    4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通讯》[J],1996年第3期
    44.潘晓君:《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分类模型》,《北京航天工业学院学报》[J],2007年第3期
    45秦生:《世界人口安全问题综述》,《国际资料信息》[J],2003年第12期
    46.任远、姚慧:《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人口研究》[J]2007年第3期
    47.尚丽新:《出生缺陷研究现状》,《人民军医》[J],2012年1月第55卷第1期
    48.沈蓓绯:《“官员问责制”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甘肃理论学刊》[J],2005年3月
    49.史培军等:《建立中国综合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减灾》[J],2005年第1期
    50.谭克俭:《人口安全预警系统基本框架研究》,《人口学刊》[J],2005年第5期
    51.汤原:《城市建设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北京日报》,2012年8月25日
    52.滕五晓、彭希哲、郭秀云:《城市人口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社会科学》[J],2007年第2期
    53.童玉芬:《人口安全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人口研究》[J],2005年第3期
    54.王桂新:《关于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与控制问题的思考》, 《人口与经济》[J],2011年第3期
    55.王军、耿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能力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J],2012年第1期
    56.王可:《中国区域人口的均衡分布》,《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J],2011年4月
    57.王国强:《完善人口政策维护人口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人口研究》[J],2005年第3期
    58.王玲杰,《人口安全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统计与决策》[J],2009年第20期
    59.王学义、曾祥旭:《四川生育水平估计与未来人口总量预测研究》,《理论与改革》[J],2009年9月
    60.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疾控中心:《中国慢性病报告》[J],2006年5月12日
    61.邬沧萍:《人口安全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问题》,《人口研究》[J],2005年5月
    62.薛晓源等:《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5年第1期
    63.阎逸:《浙江人口安全体系的构建方略》,《浙江经济》[J],2006年第10期
    64.于德宝:《当前群体性时间的特点和原因》,《中国党政干部论坛》[J],2006年6月
    65.俞德鹏:《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及其对策》,《人口学刊》[J],2001年第1期
    66.于洋:《绿色-效率-公平的城市愿景—美国西雅图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国际城市规划》[J],2009年24期
    67.翟振武:《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中国人口科学》[J],2001年第1期
    68.翟振武、明艳:《定义“人口安全”》,《人口研究》[J],2005年5月
    69.张宝义:《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广西社会科学》[J],2008年第9期
    70.张梅:《可持续发展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淮北煤炭学院学报(哲社版)》[J],2003年4月
    71.张维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会上的报告》, 《人口研究》[J],2003年7月
    72.张维庆:《关注人口安全促进协调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J],2003年12月
    73.赵振全等:《小康社会独立指标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74.朱勤,《2000~2010年中国生育水平推算——基于“六普”数据的初步研究》,《中国人口科学》[J],2012年第4期
    75.朱艳芳:《城市生态学的若干问题讨论》,《江西化工》[J],2011年9月
    76.朱正威、吴霞:《构建人口结构安全预警系统初探》,《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7.陈倩:《历史的重生》,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78.胡伏湘:《长沙市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79.蒋若凡:《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80.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81.刘武安:《云南人口安全预警系统研究》,云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82.谭啸:《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辽宁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83.王堂尧:《四川省人口安全指标体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84.张得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85.阿尔弗雷德·索维:《人口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86.白建民等:《现代城市管理》[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蔡防:《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8.程亦军:《俄罗斯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89.陈奕平:《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90.方向新:《中国人口安全报告》[M], 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
    9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与信息司编:《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上册)》[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92.高尚东:《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以上海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3.郭秀云:《城市人口发展与风险控制问题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4.顾孟迪:《风险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6.蒋正华:《人口安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7.李建民等:《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与对策》[M],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8.李建新:《中国人口结构问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99.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100.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
    101.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2.李玲等:《人口发展与区域规划》[M], 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3.李志刚、顾朝林:《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4.刘洪康、吴忠观主编:《人口理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5.刘爽:《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6.刘勇:《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9.彭希哲主编:《亚洲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实践:人口、性别与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0.沈国明:《城市安全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1.《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文辑(第三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2.田雪原等:《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13.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M],,今日中国出版 社,1997年版
    114.田艳平:《旧城改造与城市社会空间重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5.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组:《四川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年版
    116.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7.王浣尘:《人口系统工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8.王世巍:《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9.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年版
    120.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1.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2.翟振武主编:《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3.章友德:《城市灾害学: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4.郑杭生等:《社会指标理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25.郑也夫:《城市社会学》[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2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
    127.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28.(英)大卫·丹尼,马缨等译:《风险与社会》[M],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09年版
    129. Alden Speare, Jr. and Michael J. White. (1990) Optimal City Size and Population Density for 21 Century, NPG forum series.
    130. Castells, M. Theory and Ideology in Urbaan Sociology, in Pinkvance G.G.(ed.). Urban Sociology:Critical Essays. London:Tavistock,1976
    131. De Marchi B. (2003).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Risk Governance", Science and Public 30(3):p83-95.
    132. Flanagan, Willian G. Contemporary Urban Sociology. 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33. Giaoutzi, M. (1993), Decision Support Model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dershot:A Thenaeum Press, Ltd.
    134. Giddens, A. The Constitutions of Society. Cambridge, U. K..-Polity Press, 1984
    135. Giddens, A.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London: Hutchinson,1973
    136. Komei Sasaki. (1998). Optimal Urban Growtth Control,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8:475-496
    137. Reed, A. The Underclass as Myth and Symbol:The Poverty of Discourse about Poverty. Radical America 24,1990
    138. Santiago J. Rubio, Renan-U. Goetz. (1998) Optimal Growth and Land Preservation,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20:345-372
    139. Schwab, William A. The Sociology of Cities. NJ.:Prentice Hall,1992
    140. Uriel Rosenthal and Bert Pijnenburg(1991).Crisis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Simulation Oriented Scenarios,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41. Woodward A.,Hales S. and Weinatein P.(1998).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in the Asia Pacifid:Who will be Most Vulnerable? Climate Researsh 11:31-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