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区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区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微观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社区认同构建:一是核心价值系统,二是社区组织系统,三是社区福利系统。
     核心价值系统由象征符号构成,如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道德和法律等,一般通过媒体、各类教育形式的人际交往与互动来传播。核心价值系统之所以在社区认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是教育人的一个大体风向标,是航向与目标。没有正确方向的指引,整个社会就是一盘散沙,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认同,即使经济建设进行得再好,物质生活再富裕,人也会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核心价值系统与社区认同之间联系紧密,物质保障是认同的基础,但是物质生活的繁荣并不会自动、必然带来社区认同,社区认同需要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系统的指引。
     社区组织系统是要在社区内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社区归属感。它的功能在于向其成员灌输行动逻辑、塑造特定注意力分配结构以及营造组织文化。任何一种社区组织方式都蕴含着某种理论前提和价值观念,人们在承受这些制度对自身生活的组织和管理的同时,也在对这些组织制度本身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进行体会和评价,继而产生是否认同的观念。并且社区组织的方式总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切实利益。居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社区组织的各项制度安排进行理解、评价,继而萌发出认同或说反对的情感。只有社区组织体系捋顺了,才能产生社区认同。
     社区福利系统属于社会资源再分配领域,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抗风险能力,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交往,对社区认同的支撑作用显而易见。从宏观层面看,民族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会福利这样一个中介,来行使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让公民享受福利的权利,推动民众对国家的依赖关系和信任感,使得国家的形象在个人心中清晰而神圣,这就是社会认同产生的过程,从微观层面来看,就是社区认同的培育。高效率的社区福利能够成为居民“本体性安全”的载体,可以有效地推动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大力推进社区福利建设,落实好“适度普惠型”社区福利。
     社区认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贯彻好以人为本、互利共赢、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处理好社区价值建设、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福利建设的关系,使之能够良性匹配,协调好利益关系、强弱关系和官民关系。增进社区认同,建设和谐社会。
Community Identity is the micro-carrier of social identity, is the basis points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have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article from three aspects to constructed community identity:the core value system,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system, the community welfare system.
     The core value system is composited of symbols, such as ideology, values, ethics and law, usually spread through the media,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reason why the core value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ty identity, because it is educated people in general vane, is the heading and target. If lose the guidelines to right direction, The society as a whole will be a mess and can not have a real identity, people will become without soul but only as a shell, no matte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wealthy of material life. There will be a closely linked between the core value system and community identity, material secur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identity, but the material life of prosperity does not automatically bound to bring community identity, the community identity need the core value system to guide correctly.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system want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correctly between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mobilized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ffairs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enhanced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dentity. The function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s instill the logic of action to its members, shape the structure of a particular distribution of attention and create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y kind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have the certain theoretical premises and values, People who bear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se systems on their own lives, will experience and evaluate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its underlying values, giving rise to the concept of whether or not to agre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will be related to the residents interest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residents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system from their own interests, then followed the emotional of approval or objection. Only straighten out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system, there will produce communal identity.
     The community welfare system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redistribu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related the residents' daily life and the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directly, and related the residents'living standard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e supporting role of community identity is obviously.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the nation-state is largely through the social welfare intermediary to exercise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country, so that citizens can enjoy the welfare right, promote dependency and trust of the people to their country, making the country's image clear and sacred in the personal mind, this is the process of social identity, from a microscopic perspective, is the cultivation of community identity.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community welfare can become a carrier of the residents "ontological security", can promoted the residents community recognitio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welfare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moderate Pratt&Whitney-type" community welfare.
     Commun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need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mutual benefit,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reduced social costs,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properly between community value construction,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ty welfare construction, to make it can benign match.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correctly of interests and strength and officials-public relations, Enhancing community identity,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① 江立华、沈洁:《中国城市社区福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8-19页。
    ② [德]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54页。
    ③ [德]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95-96页。
    ① 埃米尔·涂尔干,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第40、314、328页。
    ②Parsons, T. Sociological Systems and the Evolution of Action Theory[M]. New York:Free Press,1977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②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③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④ 泰勒:《现代性的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2-13页。
    ⑤ 栗志强:《都市村庄流动人口社区认同状况及成因分析——以郑州市为例》,《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⑥ 张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1期。
    ⑦ 杨敏,王建民:《社区建设与社会认同——基于实地经验的理论阐释》,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 单著著:《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② 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3-34页。
    ① 唐梅、刘昱彤:《少数民族转制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②Jason, J.Jung, Adaptive Community Identification on Semantic social Networks with Contextuals Synchronization:An EmPirical Study. Heidelberg:Springer Berlin,2009, P.1.
    ① 王立洲:《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其重建》,《求实》,2011年第4期刊。
    ② 季伟:《城市社区认同感的培育》,《社会工作》,2008年第9期。
    ① 李左人:《“回归社区”与社区精神重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①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2-150页。
    ② 董爱玲:《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认同》,《学理论》,2011年第3期。
    ① 曾建平、代峰:《公民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认同》,《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
    ② 陈亚杰主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① 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与农民行为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
    ② 朱继胜、谭培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建构》,《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
    ③ 朱继胜、谭培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建构》,《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
    ④ [美]塞缪尔·亨廷顿,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⑤ 吴玉军:《国家认同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7页。
    ③ 郭建新:《论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6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7页。
    ① 吴少进、谢丽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① 胡建:《公民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6期。
    ② 吴少进、谢丽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③ 凌烨丽:《城市社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维一体多元互动”模式探索》,《成人教育》,2011第5期。
    ④ 胡建:《公民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6期。
    ① 凌烨丽:《城市社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维一体多元互动”模式探索》,《成人教育》,2011第5期。
    ② 吴少进、谢丽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③ 凌烨丽:《城市社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维一体多元互动”模式探索》,《成人教育》,2011第5期。
    ④ 吴少进、谢丽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⑤吴玉军:《国家认同视阀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① 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3、30、41页。
    ① (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4页。
    ② 谭培文:《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和实现》,《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1期。
    ① 张君秋:《浅谈社区文化建设》,《江淮论坛》,2002年第5期。
    ① 张君秋:《浅谈社区文化建设》,《江淮论坛》,2002年第5期。
    ② 张君秋:《浅谈社区文化建设》,《江淮论坛》,2002年第5期。
    ① 文军:《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岭南学刊》,1999年第5期。
    ② 马兴宇:《搞好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12期。
    ③ 马兴宇:《搞好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12期。
    ① 张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1期。
    ② 张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1期。
    ③ 丁峰:《试论社区文化建设》,《经济师》,2008年第10期。
    ① 叶南客:《21世纪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方略》,《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4期。
    ② 叶南客:《21世纪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方略》,《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4期。
    ③ 叶南客:(21世纪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方略》,《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4期。
    ① 李友梅:《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25、26页。
    ②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7-98页。
    ③ 史及伟:《新时期社区党建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④ 史及伟:《新时期社区党建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2003年第2期。
    ⑤ 史及伟:《新时期社区党建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① 史及伟:《新时期社区党建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② 史及伟:《新时期社区党建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① 杨贵华:《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② 杨贵华:《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③ 杨贵华:《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④ 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学海》,2006年第3期。
    ⑤ 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学海》,2006年第3期。
    ① 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学海》,2006年第3期。
    ② 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学海》,2006年第3期。
    ③ 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学海》,2006年第3期。
    ④ 吴猛、陈伟东:《制度设置与运行状态的异化》,《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⑤ 陈涛:《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① 徐祖荣:《社区治理中的政府作用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 吴刚:《社区自治体制创新的理论思考》,《公共行政》,2001年第6期。
    ③ 李璐:《利益分化时代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2010年7月。
    ④ 段华明:《广州“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制度创新》,《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 卜长莉、邱新芳:《老工业基地的社区冲突与非营利组织介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 彭惠青:《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5页。
    ① 王立红:《构建多元化和协同化的社区组织,促进东北城市社区发展》,《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 陈伟东:《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② 杨荣:《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以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为视角》,《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③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① 郑杭生:《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意义和思路》,《人民日报》,2007年11月24日,第7版。
    ② 约翰·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82页。
    ① 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② 陈伟东、吴猛:《社区自组织与直选成本——以武汉市柴东社区和宁波市澄浪社区为个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2期。
    ① 陈伟东:《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以武汉市社区建设为个案》,《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
    ② 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③ 陈伟东:《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以武汉市社区建设为个案》,《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
    ①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②郑杭生:《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上城模式”实地调查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第85-86页。
    ① 杨贵华:《自组织与社区共同体的自组织机制》,《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② 于声:《浅谈社区建设》,《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5期。
    ③ 于声:《浅谈社区建设》,《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5期。
    ④ 尹继佐:《城市管理与市民素质——2002年上海社会发展蓝皮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330页。
    ⑤陈耀:《社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路径》,《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① 陈耀:《社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路径》,《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② 段华明:《广州“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制度创新》,《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 李友梅:《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②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6-77页。
    ③ 陈劲松:《广义社会福利视野下社会工作的拓展》,《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10期。
    ④Midglev,James,1997, Social Welfare in Global Context, London:Sage.
    ④ 陈劲松:《广义社会福利视野下社会工作的拓展》,《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10期。
    ① 江立华:《城市社区建设:以增进福利为目标的实践》,《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 李洁:《社区:福利的新型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① 李洁:《社区:福利的新型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② 李洁:《社区:福利的新型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③ 洪国栋:《老年福利服务区层面的整合与参与》,《人口研究》,1995年第6期。
    ① 孙炳耀、常宗虎:《中国社会福利概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第43页。
    ① 周沛:《社会福利体系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① 熊燕:《武汉老城区社区环境更新探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① 熊燕:《武汉老城区社区环境更新探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① 熊燕:《武汉老城区社区环境更新探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② 熊燕:《武汉老城区社区环境更新探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③ 窦玉沛:《社会福利:大力推进社会化》,《民政论坛》,2000年第1期。
    ④ 丁华、徐永德:《“福利私营化”、“社会福利社会化”:辨析与反思》,《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
    ⑤ 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① 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第43页。
    ②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① 范斌:《福利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73页。
    ① Harold L. Wilensky and Charles N.Lebeaus, 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 New York, Free Press,1965, P169-173。
    ① 王振耀、王齐彦、冯晓丽:《新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理论探索获奖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② 王振耀、王齐彦、冯晓丽:《新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理论探索获奖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91页。
    ① 成海军:《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新视野》,2008年第5期。
    ② 刘佳:《扶贫标准提高说明了什么》,经济日报,2011-12-01。
    ③ 成海军:《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新视野》,2008年第5期。
    ④ 成海军:《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新视野》,2008年第5期。
    ⑤ 成海军:《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新视野》,2008年第5期。
    ① 成海军:《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新视野》,2008年第5期。
    ② 成海军:《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新视野》,2008年第5期。
    ③ 姜波、郑明桥、万建民:《经济发展要“普惠”到所有群众》,经济日报,2005-03-01。
    ① 姜波、郑明桥、万建民:《经济发展要“普惠”到所有群众》,经济日报,2005-03-01。
    ② 姜波、郑明桥、万建民:《经济发展要“普惠”到所有群众》,经济日报,2005-03-01。
    ③ 万建民、郑明桥:《武汉新政》,《经济》,2007年第2期。
    ① 李宪生:《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② 李宪生:《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③ 李宪生:《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④ 李宪生:《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中国民政》,2006年第1期。
    ⑤ 李宪生:《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中国民政》,2006年第1期。
    ① 李宪生:《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② 李宪生:《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③ 武汉市民政局:《实施883行动计划建设和谐社区》,《学习月刊》,2006年第11期。
    ④ 武汉市民政局:《实施883行动计划建设和谐社区》,《学习月刊》,2006年第11期。
    ① 武汉市民政局:《实施883行动计划建设和谐社区》,《学习月刊》,2006年第11期。
    ② 武汉市民政局:《实施883行动计划建设和谐社区》,《学习月刊》,2006年第11期。
    ③ 武汉市民政局:《实施883行动计划建设和谐社区》,《学习月刊》,2006年第11期。
    ④ 田祚雄:《改革社区公共服务是建设和谐武汉的重要途径》,《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7年。
    ⑤ 武汉市民政局:《实施883行动计划建设和谐社区》,《学习月刊》,2006年第11期。
    ① 姜波、郑明桥、万建民:《经济发展要“普惠”到所有群众》,经济日报,2005-03-01。
    ② 郑杭生:《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南方网。网址:http://www.southcn.com/nflr/fdbg/200602070283.htm.
    ① 袁永友、袁永胜:《畅通社区信访渠道创新和谐武汉建设模式》,《武汉学刊》,2007年第6期。
    ① 唐红、张继涛:《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中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记武汉百步亭社区》,《住宅产业》,2008第10期。
    ② 唐红、张继涛:《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中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记武汉百步亭社区》,《住宅产业》,2008第10期。
    ③ 张绍泰、左吉祥、高波:《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管理创新模式研究》,《长江论坛》,2009年第6期。
    ④ 袁永友、袁永胜:《畅通社区信访渠道创新和谐武汉建设模式》,《武汉学刊》,2007年第6期。
    ⑤ 唐红、张继涛:《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中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记武汉百步亭社区》,《住宅产业》,2008第10期。
    ⑥ 唐红、张继涛:《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中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记武汉百步亭社区》,《住宅产业》,2008第10期。
    ① 张绍泰、左吉祥、高波:《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管理创新模式研究》,《长江论坛》,2009年第6期。
    ② 唐红、张继涛:《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中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记武汉百步亭社区》,《住宅产业》,2008第10期。
    ③ 唐红、张继涛:《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中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记武汉百步亭社区》,《住宅产业》,2008第10期。
    ④ 唐红、张继涛:《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中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记武汉百步亭社区》,《住宅产业》,2008第10期。
    ⑤赵南起、刘江、肖万钧:《构建和谐城市应从社区抓起——建设和谐社区调研报告》,《中国民政》,2009年第9期。
    ⑥ 邓隆飞、澎冰:《百步亭社区打造创新社会管理新样本》,中华工商时报,2011-08-01。
    ⑦ 肖万钧、刘江:《建设和谐社区调研报告: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途径》,网址:http://www.hb.xinhuanet.com/zhoanti/2007-05/21/content_10083279_1.htm.
    ① 赵南起、刘江、肖万钧:《构建和谐城市应从社区抓起——建设和谐社区调研报告》,《中国民政》,2009年第9期。
    ② 赵南起、刘江、肖万钧:《构建和谐城市应从社区抓起——建设和谐社区调研报告》,《中国民政》,2009年第9期。
    ③ 赵南起、刘江、肖万钧:《构建和谐城市应从社区抓起——建设和谐社区调研报告》,《中国民政》,2009年第9期。
    ①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② 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③ 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①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② 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③ 郑杭生:《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创新》,2009年12期。
    ① 郑杭生:《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①郑杭生:《武汉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学习时报,2006-07-17。
    ②郑杭生:《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③郑杭生:《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④郑杭生:《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⑤郑杭生:《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白友涛:《城市社会建设新杠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卜长莉:《社区冲突与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蔡禾:《社区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陈漭,许彬,王时浩:《社区经营与社区服务》,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崔凤:《社会保障进社区的过程与影响》,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
    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董小燕:《公共领域与城市社区自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方明,王莹:《观察社会的视觉——社区新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年。
    房列曙,陈恩虎,柴文杰:《社区工作》,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范斌:《福利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冯钢,史及伟:《社区:整合与发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高艳青:《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
    葛红兵:《障碍与认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胡云生:《传承与认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黄平,王晓毅:《公共性的重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江立华,沈洁:《中国城市社区福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刘海平:《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李友梅:《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慧凤,许义平:《社区合作治理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李慧敏:《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认同与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黎熙元,童晓频,蒋廉雄:《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宓小雄:《构建新的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潘小娟:《城市基层权力重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彭惠青:《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孙炳耀,常宗虎:《中国社会福利概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宋惠民:《当代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沈骏:《社区策划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
    沈红:《结构与主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唐忠新:《社区服务思路与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唐忠新:《城市社会整合与社区建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
    田玉荣:《非政府组织与社区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谭培文,肖祥:《从底线伦理到终极关怀——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振海:《社区政治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振耀,王齐彦,冯晓丽:《新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理论探索获奖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王敬尧:《参与式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韦克难:《社区管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魏钧:《组织契合与认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杨团:《社会福利社会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尹继佐:《城市管理与市民素质——2002年上海社会发展蓝皮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易松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于丽娜,聂成涛著:《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
    于文杰,成伯清:《欧洲社会的整合与欧洲认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
    袁光亮,李素菊:《社会工作与社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袁振龙:《社会资本与社区治安》,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
    袁振龙:《社区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
    郑杭生,杨敏:《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郑州实地调查为例的河南特色分析》,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
    郑杭生:《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上城模式”实地调查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郑杭生,杨敏,奂平清:《“中国经验”的亮丽篇章——社会学视野下“杭州经验”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郑杭生,杨敏:《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郑州市实地调查为例的河南特色分析》,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
    郑杭生:《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郑杭生:《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上城模式”实地调查研究——杭州“上城经验”的一种社会学分析》,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郑杭生:《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赵君,杨敏:《“三化两型”城市: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以郑州实地调查为例的河南特色分析》,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周沛:《社会福利体系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
    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翟学伟,甘会斌:《全球化与民族认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朝戈金:《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张静:《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赵毅旭:《城市社区治理路径》,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等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法)埃米尔·涂尔干,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著:王鲲译:《身份认同的困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美)丹尼尔·贝尔,李琨译:《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德)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德)马克斯·韦伯,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日)山田正行,刘燕子,胡慧敏译:《自我认同感与战争》,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
    (加)泰勒,程炼译:《现代性的隐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美)泰勒:《承认的政治》,载陈清桥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俄)瓦列里·季什科夫,姜德顺译:《苏联及其解体后的族性、民族主义及冲突炽热的头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英)约翰·密尔,许宝骙译:《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美)约翰·罗尔斯,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著,金烨译:《文化和认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鲍宗豪:《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河北学刊》,2010年第6期。
    白昕:《城市文化型社区建设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07年。
    柏萍:《论城市养老和社会福利体制的改革》,《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卜长莉,邱新芳:《老工业基地的社区冲突与非营利组织介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曹立波、刘畅:《东北城市社区委员会的建设与发展——以通化市北山社区委员会的建设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陈伟东:《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陈伟东,吴猛:《社区自组织与直选成本——以武汉市柴东社区和宁波市澄浪社区为个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2期。
    陈伟东:《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以武汉市社区建设为个案》,《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
    陈占江,《空间、认同与社会秩序》,《学习与实践》,2010年3期。
    陈振华:《利益、认同与制度供给: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陈桂蓉:《从低收入群体价值认同看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陈涛:《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问题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陈耀:《社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路径》,《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陈晓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陈聚芳:《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1年。
    陈彩棉:《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陈云松:《从“行政社区”到“公民社区”——由中西比较分析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走向》,《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
    陈劲松:《广义社会福利视野下社会工作的拓展》,《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10期。
    陈雷:《构建“以人为本”适度普惠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陈雷、江海霞:《“太阳城”和谐社会福利思想的诠释与启示》,《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成海军:《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新视野》,2008年第5期。
    成海军:《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社会福利》,2008年第11期。
    成海军:《适度普惠型福利:让更多人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社会报》,2009-01-19。
    崔月琴:《后单位时代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以“中间社会”的构建为视角》,《学习与探索》,2010第4期。
    代恒猛:《从“补缺型”到适度“普惠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邓红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认同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邓泽贤:《城市社区自治体制创新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邓隆飞、澎冰:《百步亭社区打造创新社会管理新样本》,中华工商时报,2011-08-01。
    丁峰:《试论社区文化建设》,《经济师》,2008年第10期。
    丁桂英、吴寿松、盛爱兰:《金华市社区文化建设探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窦玉沛:《社会福利:大力推进社会化》,《民政论坛》,2000年第1期。
    窦玉沛:《中国社会福利的改革与发展》,《社会福利》,2006年第10期。
    董爱玲:《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认同》,《学理论》,2011年第7期。
    董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年。
    段华明:《广州“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制度创新》,《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房玉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西藏发展论坛》,2008年第6期。
    冯钢:《现代社区何以可能》,《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付金柱:《民办官助党领导:当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模式研究》,《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年第11期。
    G.A.希莱里:《社区的定义:一致的地方》,《乡村社会学》,1955年6月号。
    高国富:《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分析》,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高鸣放:《福利解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郭建新:《论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郭建新:《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研究》,《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2009年。
    郭德海、刘鑫渝:《行政化与内生性:社区发展动力浅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龚志成:《论构建和谐社会对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角色诉求》,《消费导刊》,2008年第4期。
    《构建“强政府、强社会”社区治理模式》,《中国社会报》,2003-12-17。
    何东平:《试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冲突与调适》,《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12期。
    洪国栋:《老年福利服务区层面的整合与参与》,《人口研究》,1995年第6期。
    胡建:《公民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6期。
    胡祎文:《意义危机与价值重构》,《求实》,.2009年第8期。
    胡敬斌:《转型时期中国农村治理结构的法学透视》,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侯志阳,孙琼如:《迈向“适度普惠”时代:中国社会政策的理性抉择》,《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江立华:《论我国城市社区福利的建设及其运作机制》,《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江立华:《城市社区建设:以增进福利为目标的实践》,《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江立华:《城市社区建设与增进居民福利》,《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7期。
    江立华,李洁:《城市社区福利及其可行性分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姜慧文:《商品型住宅小区的社区认同调查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姜波、郑明桥、万建民:《经济发展要“普惠”到所有群众》,经济日报,2005-03-01。
    景天魁:《论“底线”公平》,《北京日报》,2006-5-29。
    蒋山花,杨钊:《城市社区组织治理结构的创新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蒋红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困境及纾解》,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蒋永甫:《行政吸纳与村庄“政治”的塌陷——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困境与出路》,《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季伟:《城市社区认同感的培育——对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的调查分析》,《社会工作》,2008年第9期。
    季明:《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8期。
    蓝云曦,谭晓辉:《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李炜:《论社区归属感的培育》,《东岳论丛》,2002年第2期。
    李左人:《“回归社区”与社区精神重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李世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区认同的变迁》,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占乐:《论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福利的模式变迁》,《社会工作》,2008年第11期。
    李光,易晓波,黄涛,李明传:《和谐文化: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能第3期。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浙江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李广东:《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研究》,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李京:《论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机制》,《前沿》,2010年第18期。
    李屏南、文军:《社区文化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论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李璐:《利益分化时代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2010年7月。
    李璐:《制度与价值:解读社区组织管理创新的两个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李连永:《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社区民主建设》,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04年。
    李洁:《社区:福利的新型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李振华:《市场化取向的社会福利观重构》,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李晗琦:《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潮研究》,湖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李宪生:《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李宪生:《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中国民政》,2006年第1期。
    李雪萍:《论社区非营利组织及其经济功能》,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李伟梁:《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整及其发展趋势》,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建》,2008年第5期。
    刘国云,陈爱华:《从价值同一性的历史构建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难题》,《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刘泽雨:《内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刘昌华:《职业道德沦落的前因与后果》,《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刘继同:《从身份社区到生活社区:中国社区福利模式的战略转变》,《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建》,2008年第5期。
    刘崇顺:《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4期。
    刘朱红:《我国社区参与的现实分析》,《岭南学刊》,2002年第4期。
    刘佳:《扶贫标准提高说明了什么》,经济日报,2011-12-01。
    刘巧玲、泽夫:《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社区》,《政策》,2004年第1期。
    梁浩:《立宪主义的基础》,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连思嘉:《城市回族社区居民对社区现代化的认同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林瞡:《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反腐模式转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凌烨丽:《城市社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维一体多元互动”模式探索》,《成人教育》,2011第5期。
    罗伯特·平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福利》,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8期。
    罗琦炜:《社区建设中的社区认同问题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学位论文。
    卢小琴、罗青青:《城市社区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吕珊:《我国城市机构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探索》,武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马天芳:《城市社区整合与妇女社区意识构建——以广州市东山区为个案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
    马兴宇:《搞好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12期。
    茅永红:《建设中国和谐社区》,《城市住宅》,2010年第3期。
    孟固:《北京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城市问题》,2004年第3期。
    民盟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设文明社区夯实和谐基石》,《世纪行》,2006年第11期。
    闵学勤:《社区认同的缺失与仿企业化建构》,《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潘允康,关颖:《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3期。
    裴蓉:《中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丘海雄:《社区归属感》,《中山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岑颖,凌文铨,方俐洛:《城市居民社区意识调查》,《改革与战略》,2003年08期。
    石德生:《社会心理学视域的“社会认同”》,《攀登》,2010年第1期。
    石国亮:《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5期。
    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尚晓媛:《从国家福利到多元福利》,《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孙璐,《利益、认同、制度安排》,《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孙志丽:《单位制解体下城市社区居民认同感的培育》,《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孙大志:《试论新阶段民生特征与社会公平建构》,《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第2期。
    孙恬:《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哈尔滨市社区党建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沈洁:《城市社区福利服务体系与运作机制探讨》,《社会福利》,2002年12期。
    沈洁:《从国际经验透视中国社区福利发展的课题》,《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07年第1期。
    沈洁:《中国社会福利政策建构的理论诠释》,《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05年第1期。
    沈剑霞:《论城市社区居委会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单菁菁:《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6期。
    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3年。
    栗志强:《都市村庄流动人口社区认同状况及成因分析——以郑州市为例》,《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苏洁、曲佰军:《李宪生:将“大爱“融入城市管理》,《决策》,2008年第1期。
    施葹,眭海霞:《农村社区认同现状及成因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史及伟:《新时期社区党建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唐梅,刘昱彤:《少数民族转制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唐红、张继涛:《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中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记武汉百步亭社区》,《住宅产业》,2008第10期。
    谭培文:《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谭培文:《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和实现》,《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1期。
    陶雪婷:《城市社区管理中“站—居“工作模式探讨》,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涂薇,余嘉元,夏春:《分离中的社会认同》,《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童建勇:《治理理论视野下城市社区自治问题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童裴:《“武汉883”与城市社区功能重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第2期。
    田太促:《新时期社区管理体制研究》,《苏南科技开发》,2006年第4期。
    田祚雄:《改革社区公共服务是建设和谐武汉的重要途径》,《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7年。
    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王海峰:《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求索》,2010年第8期。
    王敬尧:《“互动合作”的制度变迁模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王杰文:《民间舞蹈与社区认同》,《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王立洲:《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其重建》,《求实》,2011年第4期。
    王立红:《构建多元化和协同化的社区组织,促进东北城市社区发展》,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王媛媛:《论共建共享和谐社区文化》,《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第5期。
    王勇:《对我国城市社区福利建设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4期。
    王勇:《社区:福利建设的新型依托》,《“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年。
    王景军:《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06年。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王力平:《适度普惠视角下的农村社区福利服务体系构建》,《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王静:《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中政府角色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王栋栋:《善治视野中的和谐社区构建——以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为个案》,《“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年。
    王小莹:《志愿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力量》,《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2008年。
    汪火根:《中国社会共同体的演变与重构:以民间组织为视角》,《学会》,2009年第8期。
    万能善:《利益与认同——社区居民参与的两种动力》,《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7期。
    万建民、郑明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经济日报》,2006-12-18。
    万建民、郑明桥:《武汉新政》,《经济》,2007年第2期。
    万勇:《建设和谐社区夯实和谐社会基础》,《长江日报》,2005-01-08。
    文军:《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岭南学刊》,1999年第5期。
    文军:《社区经济略论》,《社会》,2000年第6期。
    吴猛,陈伟东:《制度设置与运行状态的异化》,《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吴刚:《社区自治体制创新的理论思考》,《公共行政》,2001年第6期。
    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及重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吴理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认同消解之逻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与农民行为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
    吴理财:《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认同重构的思考》,《学习月刊》,2010年第8期。
    吴润楠:《简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吴玉军:《国家认同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吴玉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第1期。
    吴少进,谢丽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吴雪:《关于城市社区认同感培养的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吴珂:《清代四川地区民间演剧与社区认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吴世民:《“大民政”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名人视点》,2011年第3月期。
    武汉市民政局:《实施883行动计划建设和谐社区》,《学习月刊》,2006年第11期。
    温敏婷:《社会福利社会化视角下的社会福利社区化》,《社会工作》,2007年第10期。
    尉军平:《和谐社区的建设者——茅永红》,中国改革报,2008-11-06。
    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学海》,2006年第3期。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徐晓军:《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徐中振:《主动参与和社会认同》,《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第19期。
    徐中振、徐珂:《走向社区治理》,《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徐艳:《浅谈社区文化的创新》,《剧作家》,2007年第4期。
    徐祖荣:《社区治理中的政府作用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徐祖荣:《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定位》,《城市问题》,2006年第6期。
    徐祖荣:《论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和谐运作:以杭州市为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徐祖荣:《论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和谐运作:以杭州市为例》,《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许斌,孙轶群:《城中村失地农民社区认同状况探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许小玲,汪青:《城市社区服务体系: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实现路径》,社会工作,2009年第12期。
    许朗:《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许娟:《以和谐社区为主导——推进新熟人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夏玉珍,李骏:《社区组织体制创新当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夏思永、雷曦:《社会学视野下对北京奥运志愿者的理解》,《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谢松明:《论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谢方意:《政党执政能力与合法性相关研究——从政治学视角》,《理论探讨》,2005第9期。
    徐艳:《浅谈社区文化的创新》,《剧作家》,2007年第4期。
    熊晓燕:《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熊燕:《武汉老城区社区环境更新探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熊光祥、陈伟东:《社区对话为政府公共服务导向》,《社区》,2007年第1期。
    熊毅:《中国社会保障基本问题分析:社会的、法律的、经济的》,《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杨敏:《我们何以共同生活》,《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杨敏,王建民:《在社区建设中重铸社会认同》,《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杨敏,王建民:《社区建设与社会认同——基于实地经验的理论阐释》,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杨敏:《价值观多元开放时代的社会共同性追求——体制改革30年来公众价值观变化的社会学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杨荣:《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以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为视角》,《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杨荣:《论非政府组织的社区功能定位》,《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杨贵华:《自组织与社区共同体的自组织机制》,《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杨贵华:《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杨贵华,王瑞华:《社区自组织机制的发展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杨芳:《社会分工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理性分析》,《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8期。
    杨芳:《从社会分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性》,《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杨智:《老工业城市创建和谐社区组织管理新体系的探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杨圣洁:《论政府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中的角色定位》,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杨磊:《论社区治理创新的逻辑》,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严振书、邵沁妍:《公平正义: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闫英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沈阳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叶南客:《21世纪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方略》,《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4期。
    于声:《浅谈社区建设》,《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5期。
    丁华、徐永德:《“福利私营化”、“社会福利社会化”:辨析与反思》,《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
    于燕燕:《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思考——百步亭社区公共服务的启示》,《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7期。
    尹世尤,彭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湖湘论坛》,2011年第3期。
    俞吾金:《新时期意识形态的特性》,《人民日报》,2005-06-01。
    姚德薇:《论社会认同研究的多学科流变及其启示》,《学术界》,2010年第8期。
    袁振龙:《社区认同与社区治安》,《中华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袁永友、袁永胜:《畅通社区信访渠道创新和谐武汉建设模式》,《武汉学刊》,2007年第6期。
    郑杭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郑杭生:《坚持和发展共同理想的几个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郑杭生:《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意义和思路》,《人民日报》,2007年11月24日。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郑杭生:《让社会弱势群体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11期
    郑杭生:《破解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难题》,《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7期。
    郑杭生:《社会建设的前沿理论研究——社会建设问题的社会学思考》,《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郑杭生:《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区建设——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社会学分析》,《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2007年。
    郑杭生:《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郑杭生:《社区文化建设与共同意义创新》,《红旗文稿》,2007年第18期。
    郑杭生:《抓住改善民生不放推进和谐社会构建——从社会学视角领会十七大报告的有关精神》,《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郑杭生:《武汉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学习时报,2006-07-17。
    郑杭生:《完善制度建设让社区成为居民的“代言人”》,《中国社会报》,2010-12-23。
    郑杭生:《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创新》,2009年12期。
    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论纲-—-从传统福利模式到新型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1期。
    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与发展战略:从照顾弱者到普惠全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郑会霞:《我国应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张桂蓉,程伟波:《城市居民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实证分析——以长沙市Y社区为例》,《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年第1期。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吉林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汉静,葛振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路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张海辉:《韦伯的职业道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2期。
    张君秋:《浅谈社区文化建设》,《江淮论坛》,2002年第5期。
    张瑞,柳红霞:《城市基层治理:矛盾、改革及其趋向》,《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4期。
    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后果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张卫:《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学海》,1996年第5期。
    张绍泰、左吉祥、高波:《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管理创新模式研究》,《长江论坛》,2009年第6期。
    曾建平,代峰:《公民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认同》,《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6期。
    邹辉明:《城市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调查与思考》,《学理论》,2009年第16期。
    邹厚东:《新农合福利性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第二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周运清:《城市政府工作进社区与执政能力创新——“武汉883行动计划”与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周燕:《成为新城人:社区身份认同的型塑》,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周保垒、陈君:《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学习时报》,2006-07-17。
    《中国社区的旗帜和谐社会的缩影》,《湖北日报》,2009-03-04。
    中共武汉市江岸区委组织部:《突出“四个重点“建设温馨家园——百步亭花园社区以党的建设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学习月刊》,2008年第20期。
    朱继胜,谭培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建构》,《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
    朱汉平:《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朱毅蓉:《城市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朱常柏:《我国大陆福利社区化的路向选择》,《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朱婷:《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郅玉玲、李一:《社会稳定的“安全阀”——试论浙江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2009年。
    郅玉玲、李一:《社会稳定的“安全阀”——试论浙江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2009年。
    赵继伦,张李斌:《合作型福利社区发展模式研究》,《长白学刊》,2009年第4期。
    赵兴:《政府主导型和谐社区构建模式探析—一以武汉市构建和谐社区实践为例》,《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2期。
    赵南起、刘江、肖万钧:《构建和谐城市应从社区抓起——建设和谐社区调研报告》,《中国民政》,2009年第9期。
    赵锦凤:《浅谈城市社区福利及其发展途径》,《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Parsons, T. Sociological Systems and the Evolution of Action Theory, New York:Free Press,1977.
    Jason, J.Jung, Adaptive Community Identification on Semantic social Networks with Contextuals Synchronization:An EmPirical Study. Heidelberg:Springer Berlin,2009.
    Midgley, James, Social Welfare in Global Context, London:Sage.1997.
    Barber, Robert L. ed.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Washington D. C.:NASW Press.1999.
    Mishra, Ramesh. The Welfare State in Crisis:Social Thought and Social Change, Brighton: Wheatsheaf Books.1984.
    Harold L. Wilensky and Charles N. Lebeaus, 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 New York, Free Press,1965.
    郑杭生:《“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一个地方范例——杭州市社会复合主体新探索对于应对五大挑战的启示》,社会学视野网,网址: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xueshuredian/zhongguojingyanshididiaochay ulilungaikuo/2010-04-23/10072.html
    郑杭生:《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与公平正义》,网址: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9019 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shgz/shgz39/t20071115_14329.htm
    郑杭生:《破解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难题》,社会学视野网,网址:http://www.sociologyb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shequyanjiu/ 2009-03-10/7467.html
    :郑杭生:《重建社会信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南方网,网址:http://www.southcn.com/nflr/zhongxinzu/fdbg/200602070283.htm
    郑杭生:《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南方网,网址:http://www.southcn.com/nflr/fdbg/200602070283.htm
    郑杭生:《“三失”制约中国社会矛盾高发期》,网址: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9664
    郑杭生:《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解读》,网址: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shehuirenlei xue/2010-03-18/9795.html
    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qt/t20100302_25234.htm
    http://www.scuphilosophy.org/research_display.asp?cat_id=97&art_id=8489
    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1745
    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种“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社会学视野》,社会学视野网,网址: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xueshuredian/zhongguojingyanshididiaochay ulilungaikuo/2009-07-20/8418.html
    杨敏、王建民:《社区建设与社会认同——基于实地经验的理论阐释》,社会学视野网,网址: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shequyanjiu/2009-08-10 /8557.html
    李璐:《制度与价值:解读社区组织管理创新的两个视角》,社会学视野网,网址: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10-04-09/9966.html
    陈云松:《从“行政社区”到“公民社区”——由中西比较分析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走向》,网址:http://lunwen.cnkjz.com/lunwen/72/136/lunwen_222331.html
    唐娟:《基层政府治理变迁的制度分析》,网址:
    http://www.fanwen114.com/fanwen/zzzx/fanwen_20060111223745.html
    http://www.chinaelections.com/newsinfo.asp?newsid=66920
    http://1w.kmlrt.cn/article/html/14404.html
    《当前城市社区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网址:http://www.ccmedu.com/bbs10_7481.html
    《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网址: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67941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下),网址:http://www.ccmedu.com/bbs/dispbbs.asp?boardid=12&id=4541&star=1
    《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经验”》,网址:http://www.lwsir.com/wenshi/shehuixue/201001/112917_7.html
    《XX市居委会组织建设与社区民主发展研究报告》,网址:http://www.yxtvg.com/show/187260.html
    《制度与价值:解读社区组织管理创新的两个视角》,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网址: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3886
    《在叙述联邦政府之前必须先研究各州的过去》,孤独书斋学术网,网址:http://www.cngdsz.net/book/philosophy/usademocracy1/2009-10-01/286.html
    武汉百步亭社区,网址:http://zt.cjn.cn/zt2008/bbt/sqwzz/default_10.htm
    武汉百步亭社区,网址:http://img.cjn.cn/cjnbbt/bbtjs.htm
    《百步亭集团总裁王波: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当代名家网,网址:http://www.ddmj.net/html/dichan/529666814589.html
    《百步亭:长江岸边尽是春》,长江网,网址:http://riews.cjn.cn/wh/200809/t757192.htm
    《百步亭集团》,现在网,网址:http://news.cnxianzai.com/bbt/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