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同质性”、“未分化性”的传统社会结构日渐消解,“异质性”、“分化性”成为了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特质。传统社会的道德一致性也日渐为多元道德价值所取代,社会的道德统一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道德共识问题也随之产生。道德的多元合理性对于人性释放、个性发展以及平等自由等观念的滋长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多元合理性也容易导致人的“原子化”样态,容易引发社会冲突。于是,对于多元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在一起”的“现代性”反思,便成为了学界长期以来始终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中国社会而言,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转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结构也在发生着重要变化,利益多元化等诸种因素所导致的道德的“现代性”问题——道德价值观多元化,已是不争的客观现实。如何建构公民道德共识以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已然成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本论文正是立足于当代中国道德多元化的现实,力求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于道德共识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两种维度展开:一是如何达成“道德共识”的维度。这一维度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社会政治公共生活,探究道德主体间如何通过民主商谈、讨论、争辩等程序就某种具体公共问题达成共享性一致意见;二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公民道德共识建构问题,亦即从公民道德建设的维度展开研究。本文的写作是基于第二个维度,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基于第一个维度的研究从学科而言是属于政治哲学的论域,其理论支撑主要是罗尔斯的“重叠共识”和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这与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相去较远;二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两个文明”思想的提出至今,在公民道德建设层面所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实际上都是形成最大限度的道德共识和普遍伦理精神的努力”。因此,从公民道德建设的视阈探讨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问题与本文基于唯物史观的理论立场更加契合。
     本论文认为,道德共识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多元化社会语境下,“共识”作为社会一般意义上的一致性认识,应该是在合理正视和尊重道德价值多元前提下的关于道德的一种基准性认识,抑或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底线共识”,而不宜“人为拔高”,否则有可能导致道德共识的乌托邦。当然,社会主义形态下的道德共识应该有着某种价值指引,这是道德进步的重要内驱力,也是更高层次“道德共识”得以形成的价值保证。具体到当代中国而言,公民道德共识的维度应该着眼于“底线共识”层面,这是一种似乎无奈但却更加理性、务实的判断和选择。
     围绕着以上基本观点,本论文的写作主要呈现为以下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一、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这一部分的内容立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即社会经济结构对社会意识的“最终决定性”,首先从社会生产力及由其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历史变迁中对中国社会多元化转型时期的道德共识问题进行考察,当然,仅仅从经济的视阈考察是不全面的,容易陷入机械经济决定论的泥潭。而事实上,社会的政治、文化等结构同样对道德共识问题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另外,道德亦有着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因此,在本部分内容中,笔者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论域较为详细地考察了传统社会、计划经济时代的道德共识何以形成、何以持续,而现代性转型过程中,道德共识又为何成为“问题”。接下来,文中从一般和具体的双重维度探讨了道德共识在现代社会以及当代中国为何必要,就具体维度而言,研究主要围绕着道德共识与以人为本、社会认同、市场良序、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关系而展开。
     二、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的具体维度考察。道德共识作为国内外学界持续关注的问题,就其涵义有着种种不同的观点,但大多学者认为“现代性”决定了当代社会的道德共识不宜过于“理想化”,而应将其定位于“底线”层面,本文亦采学界的普遍看法,将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厘定为关于基本道德价值的共识,当然在这种基本共识中,也有着更具突出地位的核心共识,即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于论述逻辑周严的考虑,在这部分内容中,笔者还对于道德共识是否可能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
     三、公民道德共识的价值指引。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不仅应该有其具体维度,而且还应有着确定的价值指引,否则,道德的进步就会缺乏导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也难以彰显。文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的价值指引,并从集体主义涵义阐释、计划经济时代集体主义之“服从式”与“神圣化”反思、集体主义在中国的现代性意蕴,以及其作为公民道德共识的合理性等四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进行了论证。笔者认为,倡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如何处理好现代社会道德价值层面“多”与“一”的关系并不矛盾,而且其对于多元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公民道德共识建构的理论取向。坚持唯物史观道德维度的根本指导,是本文立论的基本立场,因此,充分发掘唯物史观在公民道德共识建构层面的重要思想也成为了这一部分写作的重心。文中从经典作家关于道德共识的基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道德共识意蕴两个层面揭示了唯物史观对于公民道德共识建构的意旨。具体而言,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社会实践思想、利益诉求思想以及伦理关怀思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伦理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伦理关切和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思想对于公民道德共识建构同样有着积极的价值。另外,西方相关理论对于道德共识建构也在一定意义上有着积极的启示,本文重点阐论了“社群主义”理论、“商谈共识”理论、“社会表征”理论,并揭示了其在道德共识层面的运用价值。
     五、公民道德共识建构的基本逻辑。这一部分旨在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建构从宏观上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也是全文的落脚点。这部分的写作主要围绕公民品格教育、和谐共同体、社会心理三个维度作具体展开,其中,公民品格教育层面主要涉及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借鉴以及传统德性伦理对于当代中国公民品格教育的启示等;和谐社会共同体层面,主要论及利益整合、交往实践、制度伦理等对于道德共识建构的特殊价值;社会心理层面,主要从社会表征理论的启示维度阐述道德共识建构的舆论引导问题。
     就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而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梳理了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产生的脉络。虽然学者普遍将现代社会道德共识问题的产生归因于社会结构的变迁,但皆是从道德哲学的维度作一般意义上的考察,还未曾有对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道德共识问题产生的详细阐论,笔者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立场的基础上对此作了尽可能详尽的分析。(2)明确了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的具体维度和价值指引。出于国情、民情、世情、德情等多重因素的考虑,笔者将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廓定为“底线”性的基本认识,并强调了其中的核心共识,并明确将集体主义确定为价值指引,这在目前学界的论述中还未曾出现。(3)重点从公民品格教育、和谐共同体、社会心理等维度对公民道德共识建构的基本逻辑作出考察。以往对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维度展开,虽有一些关于社会、国家保障层面的考察,但大都泛泛而论,远不够深入、系统,尤其缺乏社会心理学维度的审视。本文不拘囿于既有研究成果的论述定式,从伦理共同体和社会心理的视角出发力求对于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更具实效性的方案。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raditional society structure which the "homogeneity" and "undifferentiated" has gradually changed,"heterogeneity" and "differentiated" has becom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social structure. The moral consistency of traditional society h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pluralistic moral value, social moral unity has facing the unprecedented crisis of legitimacy, moral consensus problems also occurred. It is undoubtedly meaningful of multi-dimensional rationality of moral for release of human natur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freedom. But multiple rationalities will easily lead to the "atomic" state of human being, which is easy to cause the social conflict. Then the reflection on "Modernity" of a pluralistic society "how should we live together" has become a hot and long concerned issue in academic circles. As to Chinese society, with social diversified transformatio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ociety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terests and other factors caused by the ethics of "Modernity"-moral value diversification, is indisputable objective reality. How to construct a real harmonious moral consensus to realize harmonious society has become a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oral pluralism, striving to do the deep research on the moral consensu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and its construction. Research on moral consensus can be expanded from two dimensions:one is how to achieve "moral consensus" dimension. Research of this dimens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public life, moral subject through democratic dialogue, discussion, debate which about specific public issues to reach a sharing agreement; the two is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from the national ideology angle, which launches the research from the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dimens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second dimension, firstly because the first dimension based on the subject is belongs to the domain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of which is Rawls's "overlapping consensus" and Habermas's "negotiate consensus", this is far away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econd i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rom "two civilizations" has been put forward, the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level adopted a series of major initiatives "actually formed to maximize moral consensus and efforts for universal ethics spirit ". Therefore, from the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and its construction is fit for the posi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ory.
     In this paper, the moral consensus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dynamic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a diverse society,"consensus" as the uniformity of the social common sense, should be reasonable to respect a benchmark of moral value under the premise of understanding, and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bottom-line consensus", but not "artificially overstating", otherwise may cause moral consensus utopia. Of course, the socialist moral consensus should have the value guidance, this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moral progress, but also a higher level of "moral consensus" to form the value of guarantee. Specific to the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dimension should focus on "bottom-line consensus" level; this is a helpless but seems to be more rational, pragmatic judgment and choice.
     Around the above basic point of view, this thesis mainly presents the following basic train of thought and logic structure:
     Firstly, analyze the causes of moral consensus probl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The basic position of this part is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at i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decisive", firstly from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moral consensus, of course,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y is not comprehensive, easy to fall into the mire of mechanical economic determinism. In fact, social politics and culture also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moral consensus. In addition, morality also has its own development logic. Therefore,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from the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other domain to do detailed study of moral consensus of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planned economy era is formed, how sustainable, process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moral consensus, why become "problem". Next, the paper start from the general double dimensions and specifically to discuss the moral consensus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a are necessary, the specific dimensions, the research mainly deals with relations aspect of moral consensus and people-oriented, social identity, market order, cultural soft power.
     Secondly,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dimension of moral consensu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Moral consensus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concern about its meaning,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but most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Modernity" determines the moral consensu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should not be too "ideal", but positioning in the "bottom line" level, this paper also adopts general view of academia, the moral consensu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about the basic moral value consensus, of course, in this basic consensus, also has a core and more prominent consensus, namely citizen level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ut of the consideration of closely logic,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d moral consensus whether is. likely to happen or not.
     Thirdly, the value of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guidelines. This paper believes, moral consensu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 should have not only the specific dimension, but also the value guidance, otherwise, moral progress will lack of guidanc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is difficult to highligh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learly, socialist collectivism is the guide value of moral consensu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and from the collectivism connotation, reflection of the era of the planned economy collectivism "obedience" and "sacred", collectivism in Chinese modern, as well as the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on the rationality and four aspects be fully demonstrated. The author thinks, advocating socialist collectivism and how to handle the level of modern social moral value and "one" relationship are not contradictory, and the multiple harmony has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urthly, th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The fundamental guiding adhering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oral dimension is the basic position of this argument, therefore, to fully explore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has become center of this part. Two levels of moral consensus on the meaning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from the classic writers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veal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or constructing moral consensus will. Specifically, the relevant thought of classical writers mainly manifests for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thoughts, interests and ethical concern though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Deng Xiaoping ethics thought, the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ethical concerns and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related thought for the building of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also has a positive value. In addition, the western theory for the building of moral consensus in a certain sense has positive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community" theory,"negotiate consensus" theory," social representations" theory, and reveals its value in the use of moral consensus.
     Fifthly, the basic logic of constructing the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This part is aimed to provide a solution for the build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oral consensus in micro aspect, but also the end-result. This part of the writing is mainly focus on three dimensions of citizens, society and country, the citizen level mainly involves moral consensus education, civic virtue character and morals participation; social level, mainly concerns the justice, rule of law for the special price of the building of moral consensus values; the national level, mainly on national guarantee issues of moral consensus construction from the dimensions of benefit identity, democratic mechanism.
     On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thi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first part,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Although scholars generally attributed the modern social moral consensus to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but all ar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moral philosophy research in general sense, also did not ha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moral consensus problem in theory,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analysis as detailed as possible; The second part, clearly the specific dimension and value guidance of moral consensu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Because of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people, the world situation, the feelings of morality and the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will regard moral consensu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as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bottom line", and emphasizes the core consensus among them, and will regard collectivism as the value guidance, which have not emerged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circles. The third part,mainly inspect from the point of social ethics, national ethics dimension of moral consensus construction logic. In the past research of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is mainly from the dimension of educ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studies about social, national guarantee level, but most of them are in general terms, are still not enough, especially lack of examination system, social psychology dimension.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and social psychology view, to provide a more practical 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itizen moral consensus.
引文
① H. Gene Blocker, Ethics An Introduction, p.38转引自王海明:《新伦理学》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68页。
    ② 温克勤:《略谈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5期。
    ③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② 参见王俊秀、杨宜音等:《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0-21页。
    ③ 王俊秀、杨宜音等:《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④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⑤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① 参见郁建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② 张华:《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0期。
    ③ 参见张华:《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0期。
    ④ 参见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1-82页。
    ⑤ 可参见吴林根:《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⑥ 参见华玉武:《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⑦ 参见徐敦楷、张瑞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及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⑧ 参见张华:《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0期。
    ① 参见李毅:《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9期。
    ② 参见刘建军:《论先进文化的衡量标准》,《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
    ③ 参见韦幼苏:《文化全球化与构建中国先进文化》,《南开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④ 参见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⑤ 参见李德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7期。
    ⑥ 参见吴向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4期。
    ⑦ 参见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根本》,《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⑧ 可参见陈胜云:《在守护中创新: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观变迁》,‘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 参见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 参见王海明:《新伦理学》上、中、下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① 参见[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4-282页。
    ② S. Sayers, Analytical Marxism and Mora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ary Vol.15, 1989, pp.81-104.
    ③ S. Lukes, Marxism and Mor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④ Z. I. Husami, Marx on Distributive Justic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8, No.1, Fall 1978, pp. 27-64.
    ⑤ G. A. Cohen, Freedom, Justice and Capitalism, New Left Review,126,1981, pp.3-16.
    ⑥ 参见王露璐、张霄:《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从一场“马克思与正义”的争论谈起》,《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2期。
    ① 参见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② 参见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③ 参见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④ 何怀宏:《什么是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⑤ 参见杜永吉:《论和谐社会的道德共识》,《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⑥ 参见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⑦ 参见杜永吉:《论和谐社会的道德共识》,《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⑧ 参见张言亮:《浅析道德相对主义在现代社会愈演愈烈的原因》,《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第1期。
    ⑨ 参见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①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38页。
    ② 例如,有学者提出,“重叠共识”只能帮助人们寻找已然存在、只不过尚未凸显的价值共识;而不是化解价值纷争,由异而同地达成新的共识。参见韩东屏:《如何达成价值共识》,《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① [德]汉斯·昆:《世界伦理构想》,周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6页。
    ② 参见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③ 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④ 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⑤ 参见汪荣有,韩桥生:《社会转型期道德共识构建问题探索》,《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期。
    ① 参见郑富兴,高潇怡:《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② 参见吕耀怀:《网络伦理:本土资源与全球性道德共识》,《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 参见周春燕:《再论网络伦理的本土资源与全球性道德共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④ 关建英:《生态政治与道德共识——人类困境视角下生态伦理的瓶颈与出路》,《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2期。
    ⑤ 参见吴洁珍、万俊人:《伦理秩序与道德资源——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问题的一点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6期。
    ① 参见胡承槐:《关于市场经济基础上制度性伦理道德秩序的探讨》,《哲学研究》,1994年第4期。
    ② 参见张康之:《道德整合:社会公平与社会秩序获得的根本出路》,《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1期。
    ③ 参见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④ 参见肖士英:《市场经济秩序道德基础的拓展与道德伦理化历史的终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⑤ 参见罗建文:《规范的经济运行呼唤道德的“自然秩序”》,《广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⑥ 可参见段江波:《“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秩序建构:先秦儒家的尝试》,《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⑦ 参见关健英:《税赋、民生与政治道德——从先秦儒家的税赋讨论谈起》,《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6期。
    ⑧ 参见张鸿翼:《儒家经济伦理及其时代命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 参见杨志刚:《当今社会人脉异化的成因及矫治——基于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视角》,《学术交流》,2010年第4期。
    ② 参见周山东、吕锡琛:《<道德经)之道与伦理秩序》,《探索》,2011年第7期。
    ③ 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④ 参见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64页。
    ⑤ 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24页。
    ① 参见黄雁玲:《论道德回报及其制度化建设》,《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8期。
    ② 参见陈应春:《道德制度化、法律化——制度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③ 参见杨淑霞,山文岑:《关于行政道德责任制度化的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④ 参见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① 参见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17页。
    ② 《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9页。
    ① 王海明:《新伦理学》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②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525页。
    ① 譬如,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等;从生产力角度说,是指一定社会所有生产力的总和。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③ 有学者提出,经济基础也应是指一定社会之中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因此,经济基础与社会经济结构二者是等同的概念。详见马俊峰:《有必要重新评价“综合经济基础论”》,《哲学动态》,2000年第12期。对此,王孝哲教授撰文商榷,并明确提出:经济基础是单一的,而经济结构则是多元的。详见王孝哲:《经济基础不等于经济结构》,http://www.doc88.com/p-247652804848.html.笔者赞同王孝哲教授的观点。
    ① 在原始社会,同样存在着氏族及氏族部落间的利益区分;即使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也存在着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的差别,其它私有制社会的经济结构多元化更是显而易见的。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③ 李建华:《思想道德建设急需解决的五个问题》,《理论探讨》,2007年第6期。
    ①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重关市之赋”,苛捐杂税使商人“家若被盗”,“归心于农”;从春秋管仲相齐开始,后世封建国家实行禁商制度,主要的商品,如铁、盐、茶、酒等的生产、运销,完全由政府垄断,从而中断生产的商品化过程:封建王国之内实行土贡制,阻止农副土特产品的商品化,等等。
    ② 参见瞿同祖:《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4-28页。
    ① 公丕祥:《中国传统文化与义务本位》,《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6期。
    ②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绪论”第29页。
    ③ 杨维桢:《三史正统辨》。
    ④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49-250页。
    ① 应星:《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的转变》:转引自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② 从伦理思想思想史的角度而言,中国传统道德的近代转型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由于本文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重在探讨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共识问题,所以对于近代中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道德问题不再作详述。
    ③ 关于总体性社会的阐述,可参见李培林等:《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1-77页。
    ④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集体主义”所作的“服从式”和“神圣化”的诠释是有悖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性的,关于这一点,本论文的“第3章”将作出专门阐论。
    ① “五爱”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第一个系统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按照历史时期的不同,可以分为“老五爱”和“新五爱”。“老五爱”是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新五爱”指载入1982年《宪法》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② 樊浩等:《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序”第3页。
    ③ 有人提出,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道德仍带有深深的封建烙印。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十年“文革”时期的情况表明,社会的很多人道德素质相当低下。可参见朱德真:《商品经济与道德建设》,美国90学社、上海社会科学院编:《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94-95页。本文认为,上述情形在社会一定范围内确实存在,但不应就此得出社会道德分化的结论。
    ④ 参见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4页。另外,学者还从社会学角度对计划经济时代抑制社会分化的问题作了反思性剖析,可参见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http://www.aisixiang.com/data/5864.html?page=2.
    ⑤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1页。
    ① [美]杰弗里·亚历山大:《分化理论:问题及其前景》,《国外社会学》,1992年第1期。
    ② 参见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③ 参见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6-108页。
    ④ 参见万俊人:《道德之维——一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① [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4页。
    ② [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① 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5页。
    ② 十个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③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具体指标。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变动,反映收入从绝对平等到绝对不平等的变化,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根据联合国标准,0.4为收入差距扩大的国际警戒线。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公布测算的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为0.61,人民网,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205/c1004-20430603.html。
    ④ 数据资料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08/c_122398072.htm。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103页。
    ① 何建华:《道德选择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② 杜永吉:《论和谐社会的道德共识》,《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① 参见樊浩等:《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85页。
    ② 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UK, Basil Blackwell Ltd.,1996, p469-478.
    ① 参见樊浩等:《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7页。
    ② 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③ 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④ 例如,罗尔斯从公平正义的维度表达了一个基本立场:一个没有基本道德价值共识的社会,不可能是“善”的社会;“善”的社会应该有着多元基础上的共识,这是社会多元主体良序共存的前提和基础。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再如,樊浩教授以伦理精神生态合理立论,阐释了道德共识的重要意义。参见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② 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11页。
    ①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先后20多次出现“公平”字眼,提出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目标。参见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② 可参见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③ 参见王俊秀、杨宜音等;《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① 李建华:《道德秩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②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① 参见王海明:《新伦理学》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66-368页。
    ② 参见王海明:《新伦理学》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66-368页。
    ① [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5-276页。
    ① 樊浩等:《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
    ②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0页。
    ③ 何怀宏:《什么是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④ 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① 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② 参见陈泽环:《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论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
    ③ 可参见周春燕:《再论网络伦理的本土资源与全球性道德共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③ [美]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4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② 三个“坚定不移”是指: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详见《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人民日报》,1986年9月29日。
    ①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人民日报》,1986年9月29日。
    ②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国教育报》,1994年9月6日。
    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日报》,1996年10月14日。
    ②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5日。
    ② 具体可参见李仁武:《制度伦理研究——探寻公共道德理性的生成路径》,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220页。
    ① 《中共中央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5月24日。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11372-2546_6.htm.
    ③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6.htm.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① 参见陈新汉、冯溪屏:《现代化与价值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
    ④ 《拉法格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6页。
    ②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①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54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4页。
    ① 王茂森:《灿烂的星空与神秘的苍穹——<探索宇宙奥秘)评价》,《出版发行研究》,2003年第4期。
    ① [德]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2-10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0页。
    ③ 例如,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并非脱离现实的“应然确立的状况”,而是以现有的前提为条件的“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
    ③ 《论语·雍也》。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1页。
    ② 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阐述,可参见余京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及其当代观照》,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安徽大学,2010年。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3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2页。
    ① 参见马文彬:《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3期。
    ② 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①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① 本文在“绪论”部分已经对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论和宗教“普遍伦理”理论作了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① 参见[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284页。
    ② 虽然麦金太尔被视作当代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但其本人却否认自己是社群主义者。这种否认源于麦金太尔认为其与别的社群主义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所言的社群(共同体)是“小共同体”,即诸如邻里、社区、村镇等,而非现代社会的都市甚至国家等“大共同体”。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可参见姚大志:《“小社群主义”——麦金太尔社群主义研究》,《求是学刊》,2013年第1期。
    ① 万俊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以麦金太尔的美德理论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
    ② 参见[德]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章国锋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①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② 龚群:《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③ 龚群:《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① 可参见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重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② 参见[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徐向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3贝。
    ① 参见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 管健、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③ 参见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140页。
    ① 参见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 参见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143页。
    ③ 管健、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 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① 《新牛津英语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页。
    ② 《辞海》对“品格”的另一解释是:文学以及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③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Stanley Hauerwas. Charaeter and the Christian Life. Trinity UniveRsity Press,1985:11-18.
    ⑤ 参见[美]R.赫斯利普:《美国人的道德教育》,王邦虎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⑥ 参见潘光旦:《潘光旦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99-200页。
    ① 关于“良心”已在“第3章”作了相应阐释,此处不再赘述。
    ② 参见江新华:《美国人格教育“12点·综合法”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③ 可详见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复旦大学,2010年。
    ① 参见郑富兴、高潇怡:《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① 参见郑富兴、高潇怡:《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① 参见余维武:《冲突与和谐——价值观多元背景下西方德育应对路径评析》,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① 参见樊浩等:《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89页。
    ② 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册,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页。
    ③ 李政涛:《21世纪初的社会变革与学校教育——叶澜教授访谈录》,《探索与争鸣》,2001年第4期。
    ① 参见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① 参见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② 《论语·为政》。
    ① 参见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杨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281页。
    ① 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是“一体”的逻辑关系,是“内在融贯的统一体”。参见龚群:《三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内在关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 people.com.cn/n/2013/0105/c49150-20092198-3.html.
    ① 例如,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公正包括多种类型,但最主要的是分配的公正和矫正的公正。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8-149页。再如,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著名的正义二原则:平等自由原则;机会平等原则与差别待遇原则。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4-117页。
    ②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①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3页。
    ② 万俊人:《制度伦理与当代伦理学范式转移》,《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① 参见王颖、俞树彪:《制度伦理的道德审视》,《学海》,2004年第4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
    ② 参见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117页。
    ③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92页。
    ① 例如,近年来娱乐界的所谓“**门”事件不断被曝光,但事件的当事者依然频频出现在主流甚至中央级媒体上,仍被视作正面典型宣扬,这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共识严重悖离!
    ① 关于这方面的详细阐述,可参见肖伟:《道德唤起与共识建构——“小悦悦事件”新闻报道的框架透视》,《新闻界》,2012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4、9、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8]拉法格文选(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9]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1]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7]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8]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9]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0][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1][奥]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2]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3]张一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4]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5][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6][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8][德]T.W.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9][美]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0][美]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1][美]R.G.佩弗.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2][英]史蒂文·卢克斯.马克思主义与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3][美]R.W.米勒.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历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4][美]奥尔曼.异化: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5]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6]王海明.新伦理学(上、中、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7]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8][美]史蒂文·卢坡尔.伦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9]王海明.伦理学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0]李建华.道德秩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51]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国家治理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2][美]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3][美]帕特里克·E.墨菲,吉恩.R.兰兹尼柯,诺曼.E.鲍维,托马斯.A.克莱因.市场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4][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5][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共识与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6][美]爱德华·S.赫尔曼,诺姆·乔姆斯基.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7]张鸿翼.儒家经济伦理及其时代命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8]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9]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0][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1]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2][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4]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5]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66]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9]王俊秀、杨宜音等.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0]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1]S. Lukes, Marxism and Mor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72]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3]何怀宏.什么是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8]瞿同祖.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9][德]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0]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1][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82]樊浩等.中国伦理道德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3]应星.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的转变[M].转引自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4]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5][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6][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8.
    [88]何建华.道德选择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89]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90]论语·雍也
    [91]管子·牧民
    [92]论语·为政
    [9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94][德]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M].章国锋,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95]龚群.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6]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7][美]R.赫斯利普.美国人的道德教育[M].王邦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8]潘光旦.潘光旦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9]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0]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重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01][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M].徐向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2]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103]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4]Z. I. Husami, Marx on Distributive Justic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8, No.1, Fall 1978.
    [105]G. A. Cohen, Freedom, Justice and Capitalism, New Left Review, 126,1981.
    [106]Alasdair Macintyre, A Short History of Ethic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97.
    [107]S. Sayers, Analytical Marxism and Mora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ary Vol.15,1989.
    [108]Stanley Hauerwas. Charaeter and the Christian. Life. Trinity UniveRsity Press,1985.
    [109]郁建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现时代[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110]张华.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0).
    [111]华玉武.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和创新[J].科学社会主义,2011(2).
    [112]徐敦楷,张瑞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及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
    [113]陈必龙.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贡献[J].社会主义研究,1999(2).
    [114]王露璐,张霄.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2).
    [115]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J].哲学研究,2001(5).
    [116]杜永吉.论和谐社会的道德共识[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1).
    [117]甘绍平.道德共识的形成机制[J].哲学动态,2002(8).
    [118]汪荣有,韩桥生.社会转型期道德共识构建问题探索[J].探索与争鸣,2012(1).
    [119]曹展明.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共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3).
    [120]刘峰.道德共识何以达成——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及其现实道路[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6).
    [121]郑富兴,高潇怡.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11).
    [122]江新华.美国人格教育“12点·综合法”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
    [123]郑富兴,高潇怡.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11).
    [124]李政涛.21世纪初的社会变革与学校教育——叶澜教授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1(4).
    [125]吕耀怀.网络伦理:本土资源与全球性道德共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3).
    [126]周春燕.再论网络伦理的本土资源与全球性道德共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1).
    [127]关建英.生态政治与道德共识——人类困境视角下生态伦理的瓶颈与出路[J].社会科学辑刊,2012(2).
    [128]丁大同.论道德秩序[J].理论与现代化,2003,(11).
    [129]周山东,吕锡琛.《道德经》之道与伦理秩序[J].探索,2011(7).
    [130]段江波.“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秩序建构:先秦儒家的尝试[J].伦理学研究,2005(2).
    [131]关健英.税赋、民生与政治道德——从先秦儒家的税赋讨论谈起[J].伦理学研究,2011(6).
    [132]杨志刚.当今社会人脉异化的成因及矫治——基于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视角[J].学术交流,2010(4).
    [133]胡承槐.关于市场经济基础上制度性伦理道德秩序的探讨[J].哲学研究,1994(4).
    [134]周怀红.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的道德秩序建设[J].学术论坛,2005(9).
    [135]许向阳.自由秩序及其道德基础——对转型期社会价值冲突的分析及未来中国主流人文精神的展望[J].学海,2003(6).
    [136]肖士英.市场经济秩序道德基础的拓展与道德伦理化历史的终结[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37]许玲.市场经济秩序下的信用道德建设[J].民主与科学,2004(5).
    [138]查干巴拉,韩志诚.试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139]罗建文.规范的经济运行呼唤道德的“自然秩序”[J].广西大学学报,2000(3).
    [140]张康之.道德整合:社会公平与社会秩序获得的根本出路[J].学习与 探索,2002(1).
    [141]吴洁珍,万俊人.伦理秩序与道德资源——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问题的一点理论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6).
    [142]王志红.人本化情结与交往共识价值原则[J].河北学刊,2006(2).
    [143]万俊人.制度伦理与当代伦理学范式转移[J].浙江学刊,2002(4).
    [144]王颖,俞树彪.制度伦理的道德审视[J].学海,2004(4).
    [145]温克勤.略谈道德相对主义[J].道德与文明,2005(5)
    [146]吴林根.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贡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2)
    [147]李毅.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9)
    [148]刘建军.论先进文化的衡量标准[J].社会主义研究,2002(6)
    [149]韦幼苏.文化全球化与构建中国先进文化[J].南开大学学报,2002(3)
    [150]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151]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52]李德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7)
    [153]吴向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154]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根本[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3)
    [155]陈胜云.在守护中创新: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观变迁[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
    [156]张言亮.浅析道德相对主义在现代社会愈演愈烈的原因[J].科学·经济·社会,2011(1)
    [157]张康之.道德整合:社会公平与社会秩序获得的根本出路[J].学习与探索,2002(1)
    [158]黄雁玲.论道德回报及其制度化建设[J].社会科学家,2011(8)
    [159]陈应春.道德制度化、法律化——制度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J].长江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60]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161]杨淑霞,山文岑.关于行政道德责任制度化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6(1).
    [162]李建华.思想道德建设急需解决的五个问题[J].理论探讨,2007(6).
    [163]管健,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64][美]杰弗里·亚历山大.分化理论:问题及其前景[J].国外社会学,1992(1).
    [165]公丕祥.中国传统文化与义务本位[J].学习与探索,1991(6)
    [166]马文彬.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2(3)
    [167]肖伟.道德唤起与共识建构——“小悦悦事件”新闻报道的框架透视[J].新闻界,2012(2).
    [168]姚大志.“小社群主义”——麦金太尔社群主义研究[J].求是学刊,2013(1)
    [169]万俊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以麦金太尔的美德理论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08(5)
    [17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72]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4/17/c_121314 799_3.htm.
    [173]城乡收入差达到3.23倍[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08/c-1223980 72.htm.
    [174]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
    [175]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
    [176]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以个人品德养成为核心的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
    [177]余京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及其当代观照[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178]余维武.冲突与和谐——价值观多元背景下西方德育应对路径评析[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179]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