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法门寺秘色瓷与晚唐佛教密宗审美观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传统手工艺门类之一的陶瓷艺术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杰出代表,曾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中国陶瓷业的发展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和审美价值的唐代越窑秘色瓷,以其变化无穷的肌理和巧夺天工的纹饰,把瓷釉的天青色泽和瓷胎质地发挥到了极致,瓷釉的厚度恰到好处,由此产生出极好的艺术装饰效果。它问世以来便执着的追求其素雅精美的艺术目标,践行“以简为美”的审美思想,一直以来被人们推崇为是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其质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和无穷“韵”味,追求圆“满”,崇尚“玉”质的文化内涵,长时期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以唐代秘色瓷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历史审美和密宗宗教审美观念探析越窑青瓷中的佼佼者——秘色瓷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探究隐藏在秘色瓷美学因素背后的真相。
     以往研究者关更注于秘色瓷器物本身的外部特征及其审美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只是较多地涉及了史料和文献,侧重于探讨其产生的历史现象。本文尝试从研究器物的层面着手,把秘色瓷的外在特性—造型、釉色、装饰等作为重要的实证材料,力求从历史、宗教和文化的角度,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揭示和阐述秘色瓷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宗教、文化等重要因素。
     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越窑青瓷和秘色瓷的内在联系,秘色瓷的工艺技术和烧造窑场等。详细研究了唐代越窑秘色瓷的起源、辉煌和衰落的过程和其产生的诸多原因,并考证了秘色瓷源于晚唐这一史实。文中紧扣秘色瓷器物的材质品质、生产工艺、装饰效果、不同造型和工艺装烧情况及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唐代秘色瓷的美学特征为出发点,从历史审美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秘色瓷简洁大气的造型艺术,生动美感的装饰艺术,清新淡雅的釉色艺术背后的历史成因,从而清晰地理解和展示秘色瓷美学独特的魅力。
     其次,法门寺秘色瓷的发掘出土是秘色瓷研究历史的一个里程碑。秘色瓷作为唐代皇帝进贡佛祖的“供养品”,其崇高地位已经不言而喻,而且秘色瓷能够与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一起保存千年至今,其背后隐藏的宗教意味值得探究。本文通过对法门寺秘色瓷与“供养”的关系,秘色瓷与密宗宗教审美观念等问题的研究,力图从宗教审美的角度发掘晚唐佛教密宗审美与法门寺秘色瓷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莲花”等佛教常见的装饰图案无不彰显着秘色瓷与宗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次,本文探讨了秘色瓷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其成因,在对大量历史文化研究和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将秘色瓷的核心价值理念高度归纳总结为“韵”、“玉”、“满”,将秘色瓷放在唐代宫廷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证,通过对唐代经济、政治、技术、宗教、社会风尚、对外交流、审美文化、艺术风格、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揭示秘色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地位及美学上的价值,引申出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思想影响下的秘色瓷,其风格特征与文人书画审美情趣的趋同性。探寻秘色瓷所呈现的“雅”与“俗”审美两极演变与融合,以及“五行”与“五色”和秘色瓷之间的必然关联,从而构建了完整的秘色瓷文化体系。最后,本文研究法门寺秘色瓷与晚唐佛教密宗审美观念对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秘色瓷美学特征折射出晚唐瓷器烧造的最高工艺技术和艺术追求。通过对秘色瓷的釉色、装饰、造型和工艺等方面深入分析其美学特征的研究,再次印证了其作为晚唐时期瓷器烧造的最高工艺技术的巨大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这项研究对现代社会了解晚唐时期社会、人文、宗教、工业、特别是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还原当时的历史文化风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秘色瓷的发展历史体现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对美学理论基础研究发现,晚唐时期宫廷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意识形态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引导着人民大众的思想旨趣和审美喜好,成为人民大众的自觉审美追求,最终为秘色瓷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文化内蕴。
     (三)佛教密宗审美观念深化了秘色瓷的文化气韵。秘色瓷的经典图案“莲花”是我国佛教文化中一个经典艺术符号,它是佛教的圣花,代表着美丽高洁的形象,也寄托寓意圣洁、佛光普照、如意吉祥之意。秘色瓷的主色调是青色,青,泛指一类带绿的蓝色,而蓝色在佛教中被赋于庄严与神圣的特殊意义。佛教文化在晚唐时期达到鼎盛,其对当时乃至后世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秘色瓷不仅是晚唐时期工艺美术精品中一个典型代表,也是晚唐佛教文化艺术品的一个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秘色瓷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代思想的外部表征之一,以其精湛绝伦的工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在秘色瓷的发展历史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魂与灵性,反映出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情怀。它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中,特别是青瓷装饰艺术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ime-honored. 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categories, ceramic art has become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 used to be a brilliant chapter in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 a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with aesthetic value, Yueyao secret color porcelain (SCP) of Tang Dynasty has been regarded as a good epitome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its endless variations of texture and intricate ornamentation, azure porcelain enamel and porcelain body has adequately demonstrated those characteristics. Enamel thickness is just right with excellent artistic decorative effect. From the moment of its birth, persistent pursuit has been made for its elegance and exquisite artistic goals, and practicing of "simple is beautiful" aesthetic thinking. Its idyllic, elegant art style, as well as its natural beauty and cultural quintessence, has enjoyed growing popularity.
     In this paper, Tang Dynasty SCP has been studied for analyzing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CP with the late Tang Dynasty Buddhist Tantric aesthetic concepts, and exploring the hidden aesthetic factors. After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en SCP aesthetic features and Tang Dynasty Buddhist Tantric aesthetic idea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emerge of SCP is not a coincidence. Actually, it is the consequence of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research status, purposes, meanings and methods on SCP in Famen Temple are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Taking Porcelain as the traditional objects of art studies, it usually tends to focus on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artifacts pattern; whi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it particularly studys historical and social phenomenon from the classic historical data and literature materials.
     This chapter tried to focus on the external features of SCP, including-shape, glaze, decorative, which serve as important empirical materials. It strives to use historical analysis, document analysis, field surveys, compara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demonstr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aterial and image information, SCP is deeply studie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is elaborated comprehensively. Finally, the social life context of late Tang dynasty has been exhibited vividly.
     Aesthetic form and style of SCP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is article. This chapter mainly focus on the features of secret color porcelain artifacts, its material, craft, decoration, shape, and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Taking Tang SCP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andpoint, it shows that SCP beaut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beauty of the porcelain shape, decorative and glaze.
     From views of literature, artifacts, field comprehensive survey, combining history and theory, we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unique charm of secret color porcelain through SCP analysis and elaboration. Tang Dynasty SCP is aesthetic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The third part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P and the Tantric religious concepts.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Tantric religious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of between Famen SCP and "depend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antric religious system on SCP.
     Tang Chang'an city is the place where Buddhism was in full bloom in Tang dynasty. Based on the abundance data, th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Famen SCP and Tang Buddhist Tantric aesthetic ideas is convincingly identified.
     The four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CP, which is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thesis. In this chapter SCP is studi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ang Dynasty aulic culture. By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 Tang Dynasty aulic specific background, aesthetics, artistic style, lifestyle, based on the real bowls, plates, dishes, and bottles unearthed in Shaanxi Famen temple, the status and aesthetic value of SCP in the ceramic development history are research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ang Dynasty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religion, ideology, the characteristic of SCP conforms to aesthetic taste of literati."Advocating jade" implication of elegance and vulgar,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SCP are also discussed.
     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ing on Famen SCP and Tang Buddhist Tantric aesthetic concept,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oday'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aesthetic features reflects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artistic pursuits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In modern society, this research i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late Tang Dynasty society, culture, religion, and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ramic arts. To depi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it also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CP development history reflects the highligh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ased on aesthetic theory,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ideology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aristocrats and literati carries rich connotation, which influenced the civilians' ideology and aesthetic preferences. This ideology turned to be the esthetic pursuit of the masses. Finally, SCP come into being based on the ideological basis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SCP'cultural flavor has been enhanced by the Buddhist Tantric aesthetic concept. SCP classic pattern "Lotus" is a classic artistic symbol of China's Buddhist culture.
     This Buddhist holy flower represents the beautiful image of nobility. Its implied meanings are holiness, purity, Buddha illuminating, and auspiciousness.
     Blue is the main color of SCP. However, blue is assigned to be the solemn and sacred significance in Buddhism.
     Buddhist culture reached its zenith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It not only had enormous impact on the time,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 subsequent dynasties.
     SCP is not only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greatest arts and craft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it is the true portrayal of the Buddhist artworks.
     In summary, with its exquisite and amazing technology, SCP is an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istoric thought.
     The essenc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implied in the SCP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social psychology and humanistic feelings reflect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 ancient China.
     In the ceramic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especially celadon decorative arts development, SCP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引文
① 李新玲:《法门寺唐代地宫秘色瓷》,长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①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9年。
    ② 李新玲:《法门寺唐代地宫秘色瓷》,长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 余卫华:《南宋官窑青瓷的艺术风》,《中国陶瓷》,2011年第1期。
    ② 尹正伟:《由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所引发的思考》,《考试周刊》,2011第25期。
    ① 尹正伟:《由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所引发的思考》,《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25期。
    ① 朱顺龙、李建军:《陶瓷与中国文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② 高阿申:《越窑与秘色瓷浅》,《收藏家》,2001年第2期。
    ③ 陆德锁:《唐朝瑰丽文化的奇葩——浅议唐代瓷器发展的文化背景》,《大众文艺》,2011年第12期。
    ① 顾鼎之:《浅析中国青瓷演变特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① 童兆良:《上林窑工》,《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①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 韩金科:《卢建国·扶风法门寺塔基出土秘色瓷的意义极其相关问题》,文博1995年版,第17页。
    ② 韩金科:《卢建国·扶风法门寺塔基出土秘色瓷的意义极其相关问题》,文博1995年版,第17页。
    ③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 王仓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秘色瓷几个问题的探讨》,《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① 林士民:《谈越窑青瓷中的秘色瓷》《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① 宁波市文物考古所:《浙江宁波和义路遗址发掘报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页。
    ① 林士民:《浙江慈溪社湖窑址调查报告》,《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① 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3页。
    ② 李政:《宋代青瓷艺术的发展及其文化内涵》,《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
    ① 施祖青:《越窑青瓷造型文化探析》,《东方博物》,2005年第4期。
    ① 杭州历史博物馆:《越窑、耀州窑、龙泉窑青瓷文化对比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② 贺夏:《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与纹饰艺术》,《中国陶艺家》,2006年第3期。
    ① 李政:《宋代青瓷艺术的发展及其文化内涵》,《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
    ②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③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① 朱顺龙、李建军:《陶瓷与中国文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194页。
    ② 魏承思:《论唐代文化政策与文化繁荣的关系》,《学术月刊》,1989年第4期。
    ① 李约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科学出版社,第1卷第1分册,第266页。
    ①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① 何建明:《中国近代密教文化复兴运动微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①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② 黄心川:《汉传密教序》,《佛学研究》,1999年第8期。
    ③ 黄忏华:《佛学概论》,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17页。
    ④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9页。
    ⑤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8页。m
    ①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页。
    ② 吴立民:《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法音》,1995年第1期。
    ③ 夏广兴:《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④ 夏广兴:《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①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47《义释教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② 严耀中:《汉传密教》,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③ 任新来:《法门寺地宫文物与唐代佛教密宗文化》,《文博》,1992年第1期。
    ④ 夏广兴:《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⑤ 黄心川:《密教的中国化》,《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
    ① 悟光:《密教思想与生活》,(台湾)五智山光明王寺印行2000年版,第149页。
    ②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大正藏》,第十册,第0848部。
    ②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论大教五经》,《大正藏》,第十八册,第0865部。
    ① 夏广兴:《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② 夏广兴:《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0页。
    ③ 陈耳东等:《佛教文化的关键词——汉传佛教常用词语解析》,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 沙武田:《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中国藏学》,2008年第2期。
    ② 胡素馨:《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③ 韩金科:《法门寺文化史》,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版。
    ④ 谢和耐、苏远鸣等著,耿昇译:《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7-95页。
    ② 祥振西、韩伟、韩金科:《法门寺出土唐代秘色瓷器初探》,《文博》,1995年第6期;王仓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秘色瓷几个问题的探讨》,《文博》,1995年第6期。
    ①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95页。
    ①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3页。
    ① 李迎春:《道家的审美观及其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北方美术》,1994年第4期(总第7期)。
    ① 周文君:《和谐美学对美学中国化的探索和贡献》,《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② 郭东:《儒家审美观及其对国人服饰审美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①艾玉庭:《景德镇青白瓷艺术的探讨》,《佛山陶瓷》,2006年第10期。
    ① 老子:《图解老子》,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2页。
    ① 程金城:《中国陶瓷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② 李广元:《色彩艺术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德]鲍姆·嘉通《美学》,王旭晓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法]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诺埃尔·卡罗尔:《超越美学》,李媛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陈星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广两师范人学出版社2009年版。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
    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嘉:《儒家伦理哲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炎:《陈炎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陈瑛、温克勤:《中国伦理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陈瑛:《中国伦理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问题研究史》,中华书局1990年版。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多卷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顾兆骏:《儒家伦理思想》,台湾中正书局1967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书店2004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多卷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黄公伟:《中国伦理学通诊》,台北现代文艺出版社1968年版。
    黄建中:《比较伦理学》,台湾编译局1974年版。
    剪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新知书店1947年版。
    姜法曾:《中国伦理学史略》,中华书局1991年版。
    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台湾三民书局1984年版。
    李斌城:《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隋唐五代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浩:《唐代美学思潮》,长春出版社1990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梁韦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刘文英:《中国哲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文英:《中国哲学史史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刘勰:《文心雕龙》,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三联书店1987年版。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敏泽:《中国古代思想史》,齐鲁书社1987年版。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唐傅基:《中国伦理》,台北海外文章出版社1957年版。
    王开府:《儒家伦理学析论》,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下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隋唐卷》,黄山书社2004年版。
    吴乃恭:《儒家思想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年版。
    杨国荣:《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余家菊:《中国伦理思想》,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张岱年:《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科学出版社195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发徽》,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强:《中国绘画美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张锡勤、柴文华:《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锡勤等:《中国伦理思想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周来祥主编:《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朱伯昆:《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朱日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邹化政:《先秦儒家哲学新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文化》,吴彤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罗马利亚]米尔价·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美]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李庆本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房龙:《人类的艺术(下)》,河北教育出版2002年版。
    [美]卡洛琳·M·布鲁墨:《视觉原理》,张功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唐]李鼎柞撰:《周易集解》,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版。
    [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英]E.H.贡布里奇:《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杨思梁、徐一维译,浙江摄
    影出版社1987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英]德伯里:《人文地理——文化社会空间》,王民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曹之:《中国出版通史·隋唐五代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陈淳主:《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年版。
    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古风:《意境探微》,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黄惇等:《中国书法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剪伯赞:《中国史纲要》(4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瞿林东:《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廖国伟:《艺术与审美的文化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中华书局1998年版。
    刘振东:《中国儒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罗坚:《先秦审美意识发展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彭林译注:《仪礼》,岳麓书社2001年版。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版。
    唐得阳:《中国文化的源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
    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杨东晨:《陕西古代史》,陕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赵吉惠等:《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朱志荣:《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宗白华:《意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PBourdieu.Distinctioni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edge and Kagan Paul.1984.
    P.Bourdieu.DistinctioniOutlin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UK/New yor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P. Bourdieu. Distinction:Homo Academicus.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P.Bourdieu.Distinction: The Logic of Pactice.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Robert Tiehane. 'Ching-Te-Chen views of a Poreelain city'. The New York State Insittute for Glaze Research,1983.
    [日]正仓院事务所编:《正仓院の陶器》,日本经济新闻社1971年版。
    [日]中野彻编著:《展开写真にょる中国の文样》(中国纹样的展开观察),东京平凡社1985年版。
    曹焕旭:《中国古代工匠》,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陈进海:《世界陶瓷艺术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陈万里:《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版。
    程金城:《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慈溪市博物馆:《上林湖越窑》,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慈溪市博物馆编、谢纯龙主编:《上林湖越窑》,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邓白:《中国历代陶瓷饰纹》,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傅振伦:《中国古陶瓷论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高明:《古陶文汇编》,中华书局1990年版。
    郭建晖:《中国陶瓷经济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韩槐准:《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新加坡青年书局1960年版。
    杭州历史博物馆:《越窑、耀州窑、龙泉窑青瓷文化对比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大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
    江思清:《景德镇瓷业史》,中华书局1936年版。
    蒋书庆:《破译天书:远古彩陶花纹揭秘》,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新玲:《法门寺唐代地宫秘色瓷》,长城出版社2003年版。
    刘兰华、张柏:《中国古代陶瓷纹饰》,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
    马承源:《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苗传明、余太山:《中西纹饰比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南京博物院编:《江苏彩陶》,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沈斌:《中国花鸟装饰)),“中国装饰艺术”丛书,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谭旦同:《餐臀纹的构成》,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年版。
    田自秉、昊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光尧:《中国古代官窑制度》,紫禁城出版业2004年版。
    王树村:《中国吉祥图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熊寥:《中国陶瓷古籍集成注释本》,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徐雯:《中国云纹装饰》,“中国装饰艺术”丛书,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杨永善:《中国传统瓷器的造型意识及其文化内涵》,文艺研究1995年版。
    杨永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陶瓷》,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叶馥山:《彩陶刻划新释》,中华学术研究会1988年版。
    叶馥山:《人面新释:仰韶文化彩陶刻画》,中华学术研究会1988年版。
    叶喆民:《饮流斋说瓷译注》,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
    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2006年版。
    张道一:《中国图案大系》(共十二卷),邯郸出版社1995年版。
    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编:《中国陶瓷研究·第五辑》,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硅酸盐协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朱伯谦:《古瓷中的瑰宝——秘色瓷》,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朱伯谦:《中国陶瓷·越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朱伯谦:《朱伯谦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
    朱顺龙、李建军:《陶瓷与中国文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版。
    邹丽娜:《中国瓷文化》,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曹仕邦:《中国沙门外学的研究——汉末至五代》,东初出版社1994年版。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陈士强:《佛典精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方广锠:《佛教大藏经史八——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方立天:《中佛教与传统文化》,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郭乃彰:《印度佛教莲花纹饰之探讨》,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版。
    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黄有福、陈景富:《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蓝吉富:《佛教史料学》,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
    蓝吉富:《我国传统史籍中佛教专篇史料之检讨》,《中国佛教史学史论集》,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刘亚丁:《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巴蜀书社2006年版。
    倪建林:《中国佛教装饰》,“中国装饰艺术”丛书,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石峻:《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
    石峻:《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道发:《佛教史观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年版。
    宋天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孙尚勇:《佛教经典诗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版。
    王洪军:《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文颜:《佛典疑伪经研究与考录》,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夏广兴:《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薛惠琪:《六朝佛教志怪小说研究》,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杨曾文:《日本佛教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曼涛:《现代佛教学术丛书·中国史学史论集》,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张曼涛:《现代佛教学术丛书·中日佛教关系研究》,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日]村上专精著,杨曾文译:《日本佛教史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TerryBallard. Zen in the art of troubleshooting(systems library techniques). American Libraries.1994.
    Pratap Chandra. Was Early Buddhism Influenced by the Upanishads.Philosophy East and West.1971.
    John Steffney.Transmetaphysical thinking in Heidegger and Zen Buddhism.Philosophy East and West.1977.
    Juliane Schober. Buddhist just rule and Burmese national culture:state patronage of the Chinese Tooth Relic in Myanma. History of Religions.1997.
    ArtLeiden, J.Ph. The Past Buddhas ands Kaasyapa In Indian Arts.Asiatica.1954.
    高静:《浅谈对康德眼中美的理解》,《大众文艺》,2012年第24期。
    郭美华:《“本心”的普遍性与个体性——论熊十力哲学的普遍主义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潘华琴:《重归自然之径——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王志德:《毕达哥拉斯数论的美学探微》,《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1期。
    王中原:《论康德美学存在论解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浙江学刊》,2013年第1期。
    徐岱:《回归本真:生活世界的诗学问题》,《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章家恩:《生态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郭美华:《科玄论战双方共同的普遍主义取向》,《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
    霍韬晦:《中国传统文化中活生生的“道”》,《时代与思潮》,1991年第1期。
    康保苓、徐规:《苏轼饮食文化述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刘建伟:《徐复观的中西文化观》,《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刘毅青:《解释学的限度与重建中国解释学——以徐复观为例》,《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马德普:《上帝与永恒法——论基督教神学中的普遍主义传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石慧敏:《中国茶文化东渐日本的三次高峰》,《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
    孙邦金:《儒家乐教与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
    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江西社会科学》,2003第4期。
    王勤金:《江苏扬州市文化宫唐代建筑基址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5期。
    王守雪:《“打造”与“解构’,—徐复观与钱钟书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不同范式》,《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杨大禹:《设计中的文化象征表达——洱源柏节夫人祠的设计构想》,《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第3期。
    张学智:《熊十力与牟宗三关于<大学>释义的辩争—以<读经示要>为中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赵敦华:《为普遍主义辩护——兼评中国文化特殊主义思潮》,《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邹广文:《论文化的普遍价值与个性发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程方英:《“秘色瓷”数得》,《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韩金科,卢建国:《扶风法门寺塔基出土秘色瓷的意义极其相关问题》,《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杭间:《语焉不详的中国“现代陶艺”——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陶艺的现实和问题》,《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
    任世龙:《由秘色瓷论及唐宋“官监”问题》,《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孙新民:《越窑秘色瓷的烧造历史和分期》《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童兆良:《林窑工》,《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王仓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秘色瓷几个问题的探讨》,《文博——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1995年第6期。
    杨永善:《陶瓷造型三题》,《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
    方立天:《关于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的几个问题》,《法音》,2013第1期。
    任宜敏:《清代汉传佛教政策考正》,《浙江学刊》,2013第1期。
    谭洁:《论弘一法师的佛教伦理思想》,《孝感学院学报》,2012第4期。
    王雷泉:《中国佛教走出围墙困境及进入主流社会的路径》,《法音》,2013第1期。
    学诚:《继承优秀传统繁荣佛教艺术——在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开幕式上的致辞》,《法音》,2013第1期。
    学诚:《在<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编纂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法音》,2013第1期。
    张丽丽:《(周易禅解>研究》,《周易研究》,2012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