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胡仁乌力格尔生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文化在另一文化地带进行传播时都会与当地文化产生冲突和交融。在蒙古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和汉族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由于外在的政治原因,作为接受者的蒙古族面对强有力的外来文化除了抗拒以外更多的是接受。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他们没有采用硬搬生套的机械式的“拿来”方式,而是有机的将本民族原有的文化与外来的文化因素相融合而形成了一种多元而复杂的文化艺术种类。笔者在本文所论述的对象--胡仁乌力格尔便是蒙汉两个民族文化交融而形成的文学艺术种类。
     满清时期关内多年战乱,再加上自然灾害,河北、山东一代的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得到一线生机,关内汉人连年出关,迁移到长城以外的蒙古族地区。汉人最初迁移的地段是长城外的卓索图盟,当时的卓索图盟蒙古人都过着逐水草而牧的游牧生活。“闯关东”而来的汉人到卓索图盟开始耕地而生。长时间的蒙汉杂居生活形成了该地区半农半牧生产方式。汉人迁入蒙地,不仅向蒙古族地区带来农耕技术和手工业技术,还向蒙古族地区带来了他们的曲艺文化种类--评书、大鼓书、快板书、戏曲等等。在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融的背景下该地区形成了早期的说书艺术(广义的胡仁乌力格尔),随着外在的调适和内在本身的发展胡仁乌力格尔(狭义的胡仁乌力格尔)逐渐成为蒙古族东北地区主要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
     胡仁乌力格尔也称为说书,表演艺人称为胡尔奇。其表演形式为说唱艺人(胡尔奇)手持胡琴以边唱边奏的形式进行表演。主要流传在内蒙古科尔沁左右翼各旗、蒙古贞、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鲁特、巴林、克什克腾、乌珠穆沁二旗及蒙古国东方省、达力岗嘎旗、中央省、大库伦等地区。胡仁乌力格尔所说唱的内容多为短、中、长篇历史故事,题材既有蒙古族本民族的故事,也有汉族历史、小说故事。而蒙汉故事数量上,汉族历史、小说故事内容占很大的比例,这不仅仅是一种数量上的对比,更多体现的是胡仁乌力格尔所生成的内在因素,解释了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不仅扎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更多是吸收了汉族文学艺术众多因素而形成的特点。现在,胡仁乌力格尔不仅是东部蒙古族中广为流传的说唱艺术,也对东部蒙古族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胡仁乌力格尔这里的牧民不仅了解的是故事情节内容,更多的是汉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等方面。
     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蒙古国学者呈·达姆丁苏伦,宾·仁庆等人开启了先河,到现在已有八十年的研究史。特别是近些年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工作如同雨后春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以往的研究,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文学和艺术两个领域,并把研究重点放置在“当下或现象”的研究上,而很少探究胡仁乌力格尔的生产问题。其中也有极少数学者在谈到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原因时提到它的形成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二者有启——承关系,而忽略了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曲艺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上。但笔者认为胡仁乌力格尔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汉族章回小说和说唱文学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胡仁乌力格尔在形成之前,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已有受到汉族口传文学影响的痕迹,并且通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现在意义上的胡仁乌力格尔。出于研究这点,笔者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变迁论、目录学等学科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论证了胡仁乌力格尔在其生、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汉族文学作品影响等。
     论文的框架结构和大体思路,首先笔者从胡仁乌力格尔所生成的“宏观的文化语境”的为基点,对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的文学艺术比较为例证,并在此基础上对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文学艺术中微观的套语的比较研究等三个方面论述,采用层层递进、由宏观到微观的比较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来解释了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特点。本文章由上例三章正文外由绪论、结语、附录等四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由研究的缘由、研究的动态、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方法、资料的来源、研究的价值、研究的创新点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八个部分组成。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论述前,首先介绍了与胡仁乌力格尔生成相关的名词术语,笔者认为概念定义的界定是学术论文展开研究的前提,因此首先介绍了胡仁乌力格尔的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并交代了本文是以广义的概念为坐标张开了整篇文章的前提条件。研究的缘由方面笔者对胡仁乌力格尔这个艺术形式所生成的历史社会等内外原因进行概述性的探讨,再此基础上对这门艺术种类所生成的研究的状态进行了一个宏观比较后得出从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文学艺术二者的比较研究的想法。在研究动态方面,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光博士论文就有8篇、硕士研究论文有10篇,有关探讨胡仁乌力格尔的著作近30余部,公开发表的论文近200多篇。在这些论著中也有不少关于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问题的探讨,但多数研究是通过胡仁乌力格尔与蒙古族传统说唱艺术英雄史诗二者的比较研究,而断定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是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很少学者探讨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文学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基于以上研究者的成果,本人从另一个较新的角度,通过胡仁乌力格尔和汉族文学二者的对比研究探讨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问题,这也是撰写本文的目的和较新颖的地方。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地理、政治等大的文化语境解读了胡仁乌力格尔生产原因。该章节由胡仁乌力格尔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汉族章回小说的翻译与胡仁乌力格尔的形成、小结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节中的第一论题为清朝时期在移民政策的实施下山东、河北一带的中原汉族民众闯关东来到了卓索图盟;第二论题为这些移民来到蒙地长期定居于此,从而形成了该地区的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一些生产、生活等“物质文化”而且也带来了中原的历史、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融于碰撞的“语境”下产生了广义上的胡仁乌力格尔;第三个论题为,清朝光绪年间卓索图盟发生金丹道起义对胡仁乌力格尔的流传范围的扩大有间接性影响;第四个论点为随着长时间的接触和融合,蒙古族人民逐渐能接受汉族文学艺术,原因在于汉族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与蒙古族传统史诗艺术中的英雄形象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从而逐渐接受汉族的文学作品。第二节中,笔者探讨了汉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丰富胡仁乌力格尔内容、题材,即生成和发展中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总结该章,主要论述和解释了外在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内在的发展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笔者在前一章的基础上从具象的角度对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说唱艺术和戏曲等众多艺术中间的比较来论证了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特点。该章节由汉族曲艺艺术评书与胡仁乌力格尔关系论、汉族曲艺艺术大鼓书与胡仁乌力格尔关系论、汉族戏曲艺术与胡仁乌力格尔关系论、明末清初时期的“倒剌戏”与胡仁乌力格尔关系论、小节等五个部分组成。在本章节中,笔者从关系论的角度通过上例曲艺艺术与胡仁乌力格尔之间的比较,了解到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艺术种类之间的相似性,从此论证了胡仁乌力格尔在其生、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汉族文化艺术影响的特点。
     第三章:笔者以胡仁乌力格尔中的聚象因素—一套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比较了胡仁乌力格尔中的套语与汉族曲艺艺术大鼓书、评书中所运用的套语的相似性。该部分由纲鉴套语的形成研究、“奇门遁甲”与胡仁乌力格尔“军队阵容”套语、其它套语的形成研究、明贤集、谚语与胡仁乌力格尔中的套语、小结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节中主要探讨了汉族纲鉴套语对胡仁乌力格尔“纲鉴”套语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第二节探讨了汉族军用秘诀“奇门遁甲”中的军队摆兵布阵与胡仁乌力格尔中摆兵布阵的相似性;第三节中通过比较汉族曲艺艺术中的山水赞、皇帝上朝、战马配鞍、赞英雄形象赋赞与胡仁乌力格尔套语得出二者的相似性。最后第四节中对胡仁乌力格尔某些套语与汉族的明贤集、谚语进行对比,得出在胡仁乌力格尔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吸取了汉族文学因素。
     贯穿正篇文章的研究方法为比较学。通过胡仁乌力格尔与汉族章回小说和历史故事中的比较研究,笔者最后总结以下四点:
     首先,广义的胡仁乌力格尔形成于上世纪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卓索图盟地区。此时的胡仁乌力格尔的生产特点是,从中原移民到蒙地的汉族与蒙古人民长时间的交流变为蒙古化了的汉人,而这些蒙古化的汉人以口传的形式带来了很多中原文化因素,这对胡仁乌力格尔初期的生成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后,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时,随着大量汉人的移民到卓索图盟地区、及长时间的交融,呈现出反哺蒙古族传统文化,从而更加促进了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发展速度。其过程可以从下列图有个简单认识:
     时间概述:17世纪末18世纪初→18世纪末、19世纪初概念定义:雅布甘乌力格尔(广义的概念)→胡仁乌力格尔(狭义的概念)表演形式:讲述→演唱文化因子:蒙古族原文化+汉族文化因素→蒙古族原文化+汉族文化因素传播方式:口传形式为主要方式→口传与文本传播本并重行为特征:移民吸收蒙古族文化→移民反哺蒙古文化
     但是,任何文化现象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上例图为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过程的理解有辅助作用,而不能全全代表整个生成过程。
     其次,在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过程中不能忽略早期的口头传播形式。在本子乌力格尔之前,汉族文学艺术更多是以口传形式传播到蒙古族地区的。也就是说,在胡仁乌力格尔的生成过程两种文化是通过口传形式到文本的传播方式来逐步的积淀后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说书艺术的。
     再次,胡仁乌力格尔是演唱、叙述、演奏等表演形式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复杂体。它的内容多数源于汉族历史故事和文学艺术,在表演层面上的音乐曲调也吸收了汉族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
     最后,胡仁乌力格尔的表演者--胡尔奇在数小时的演唱叙述中基本是以“脱稿”形成进行表演的,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故事情节内容外也积累了丰富的套语。通过对胡仁乌力格尔中的套语与汉族文学艺术中的套语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具有有很多相似性,从而能够看出胡尔奇在学说和演说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吸收了汉族文学艺术的套语及众多文化因素的特点。
One culture communicated in another cultural zone would conflict and blend with the local culture. The culture of Tibetan and Han nationality has had the great impact on the cultural diversities of Mongolian culture. Due to the political reasons, Mongolians tended to accept rather than resist the more influential foreign culture. They did not apply it mechanically. Instead, they combined local culture and the foreign one organically to form a more diversified artistic type. Huurin-Ulger is a case in point.
     Huurin-Ulger mainly spreads in the left-wing and right-wing flag of Horchin, Mongoljin, Gorlos, Durbed, Jaruud, Baarin, Heshigten Uzemchin of Inner Mongolia and Oriental Province, Dariganga flag, Central Province, Large Kulun region of the State of Mongolia. The singer(Huurch)holds Huuchir to sing Mongolian stories as well as novelettes and novels of Han nationality. This art form is not only rooted in the Mongolian culture but in Han talking-singing art. It has absorbed many elements from Han folk art forms and developed into storytelling and widely circulated in the eastern Mongolian areas.
     The research on Huurin-Ulger focused primarily on literature and art and the perspective of genealogy of Huurin-Ulger is relatively few. Such research mainly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urin-Ulger and Mongolian heroic epic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employ historical comparative theory,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theory of bibliography to explore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genealogy and development of Huurin-Ulger.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body(three chapters), conclusion and appendix.
     Introduction section introduces the terminology, the research scope, research time and research trends of Huurin-Ulger. To define the relative terminology is the premise of academic writing. The author first explains the narrow and broad concepts of Huurin-Ulger and applies the second one in his thesis. Since previous research ign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urin-Ulger and Han literature,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employ comparative method to explore the genealogy of it.
     Chapter one explains the origin of Huren Uliger in the historic,geographic and political context.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Han people from Shandong, Hebei and other areas came to settle in Josot Union and formed a semi-agricultural and semi-nomadic life style. They brought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es to the Northeast. The formation of Huurin-Ulger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llision of the two cultures.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Guang Xu of Qing Dynasty, Jindandao uprising in Josot Union expanded the spread of Huurin-Ulger. Later on, large amounts of translated literary works enriched the materials of this art form. Bo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help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fluential literary genre.
     Comparing Huurin-Ulger with folk art forms of Han nationality, the second chapter demonstrated the features of the formation of Huurin-Ulger. In terms of the spreading, the plot of the story and performance, Huurin-Ulger and story-telling and Dagushu have much in common with each other.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Huurin-Ulger was influenced by operas of Han people, especially in tunes and dress.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formulas. From micro perspective,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formulas from Huurin-Ulger and story telling and Dagushu of Han people. They have similarities in the formulas such as the history of rise and fall of the dynasties, the lineup of the army, going to court, troop march, poem composition to the women generals, appraisal of the beauties. This indicates that talking-singing literature of Han nationalit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the formation of Huurin-Ulger.
引文
[8]白翠英,陈稚卉:《蒙古族本森乌力格尔探源》,《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0]尼玛:《浅谈乌力格尔》,《中国民族》,1985年第。2期。
    [11]秦塔娜,特·塔日巴:《关于旧蒙古说书的起源及其它》,《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0]章虹,叁布拉诺日布:《胡仁乌力格尔概观》,《内蒙古艺术》,280年第1期。
    [24]陈岗龙:《东蒙古本子故事表演中的汉族说书赋赞和戏曲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5]戴莉,海全:《胡仁乌力格尔与鼓词比较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清圣祖实录》,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丁已,四十五年三月己末。
    [2][4][5][19](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978,『理藩院』.户丁。
    [3]《清圣祖实录》,康熙四十六年七月茂寅。
    [6](光绪)《大清会典》卷67,《理藩院》,《典属清吏司》。
    [7]《古北三厅志》,卷一,《兴地志》。
    [8][50]一档朱批:《雅德博卿额奏折里木垦荒事折》,乾隆三十七年四月初五日。
    [9]哈达清格:《塔子沟》,卷2,《疆域》。
    [10]《清高宗实录》,乾隆八年八月辛亥朔。
    [11]倪华杰,杜广权主编:《朝阳县志》,朝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年,18页。
    [12]《清高宗实录》,乾隆八年八月辛亥朔。
    [13][14]内蒙古档案馆藏喀喇沁右翼旗蒙文档案,档案号:505-1-19,505-1-43,505-1-47,505-1-38。
    [15][16][20][29]《锦热蒙地调查报告》下卷,第1425-1427,1435-1436,1437,1425-1427页。
    [17]《钦定热河志》,卷49,《疆域》。
    [19]《承德府志》卷23,《田赋·户口》;《钦定热河志》卷91,《食货一》。
    [21]《锦热蒙地调查报》,中卷所收嘉庆二十年热河都统奏折。
    [22]参见王玉海《发展与变革》,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23]平泉县志,河北省平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作家出版社,4页。
    [24]田山茂:《清代蒙古社会制度》,第265页。
    [25]《热河志》,卷73,《学校》。
    [26][27]《热河蒙地调查报告》,上卷49,269页。
    [28]《喀喇沁旗地名志》,喀喇沁旗人民政府,1986年5月。
    [30]《塔子沟纪略》,卷2,《疆域》,辽海丛书本。
    [31]沈鸣诗:《朝阳县志卷26『种族』。
    [33]李守信:《我出生前后的热河南部蒙旗社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34][35]汪国钧著,马希、徐世明校:《校注蒙古纪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121-122页。
    [36]辽宁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随旗现象历史分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1期。
    [38][39]《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准喀喇沁资料本(五),1987年,内部资料。
    [40]《彰武县志》,彰武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年12月,彰武县印刷厂印刷,321页。
    [51]参见《清高宗实录》,乾隆十四年九月丁未,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
    [52]《清仁宗实录》,嘉庆五年五月甲午,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
    [53]汪国均著,玛希、徐世明校注:《蒙古纪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54]光绪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朱批李鸿章折(《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第6辑,第763页);参见《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74,《宣化练军会剿教匪请奖折》(光绪十八年三月三十日)。
    [55]邓春阳:《建昌、平泉教案与金丹道起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页。
    [56]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志办公室,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志资料汇编:1[M],1986年,第7页。
    [57][58]清代喀喇沁中旗扎萨克衙门蒙古文档案:《道光三年科尔沁等地招来民人与外旗蒙民的档案》,504-2-4447,504-3-1953。
    [59]清代喀喇沁中旗扎萨克衙门蒙古文档案:《章京宝泉报称阿尔山阿鲁之阿尔班阿拉特等有四十多户前往北部蒙古旗之事》,504-10-5789。
    [60]赤峰市文史资料选辑:第7集,1994年,45页。
    [61]李福清(B.L.Riftin)著:《古典小说与传说:李福清汉学论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
    [62][68]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209,210页。
    [81][82][83][法]劳克婷·苏尔梦编著、颜保等译:《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年,101,99-121,104页。
    [85]叁布拉诺日布,章虹:《蒙古胡尔奇三百人》,哲里木文学艺术研究所编,1989年,187-190页。
    [1]王兆一主编:《长春曲艺史料》,长春市文化局文艺集成史志办公室,2001年,第318页。
    [2]姜昆,倪锤之编:《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08页。
    [3]彰武县志,彰武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年12月,彰武县印刷厂印刷,331页。
    [6]叁布拉诺日布,章虹:《蒙古胡尔奇三百人》,哲里木文学艺术研究所编,1989年,187-190页。
    [8]见赫福英编:《曲艺志资料》,(第四册),辽宁传统评书目录。
    [9][17]见《中国曲艺志·辽宁卷》,中国曲艺志编委会,2000年,附件《辽宁传统评鼓书书目概览》。
    [10][14]见《中国曲艺志·吉林卷》,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2005年,附件《吉林长篇评书、鼓书书目概览》。
    [11]见《中国曲艺志·北京卷》,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1999年,附件《北京评书传统书目概览》。
    [12]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下)》,536页。
    [13]李嘉瑞著:《北平俗曲略》,中央研究院出版,1933年。
    [14]叶德均著:《宋元明讲唱文学》,中华书局,1959年。
    [15]赵景深著:《大鼓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1942年。
    [16]《辽宁传统曲艺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62年,沈阳。
    [18]内蒙古电视台专题片《永远的乌力格尔》(共8集)。
    [20][27][28][29][30]李青松:《胡尔沁说书》,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128,137,147,137,135页。
    [21]源自戴莉,海泉:《胡仁乌力格尔和鼓词比较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2]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255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36]陈岗龙:《东蒙古本子故事表演中的汉族说书赋赞和戏曲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7]原载《天地人》(半月刊).第三期,1936年4月。现收人王秋桂编:《李家瑞先生通俗文学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153-160页。
    [38]见明初蒙古人火源结编《华夷译语》『人事门』:『倒刺,唱。』
    [39][42]《帝京景物略》卷五,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191页。
    [40][41]《续金瓶梅》,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435-440页。
    [43]赵连甲李国春主编:《中国传统西河大鼓鼓词大全》(两册),黄河出版社,2004年,附录部分,657页。
    [1][3]叁布拉诺日布,章虹:︽蒙古胡尔奇三百人︾,哲里木文学艺术研究所编,1989年,第品,留页。
    [6]讷古单夫译:《贡桑诺尔布传》,《赤峰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喀喇沁传辑),第2页。
    [7]白荫泰,邢莉:《崇正学堂与贡桑诺尔布的教育观》,《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8]李福清:《『本子·乌力格尔』演唱者生平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3期。
    [12][13]张志春著:《神奇之门-奇门遁甲大解谜》,36,102页。
    [14][16]图解道教-揭示中国人最隐秘的梦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89,286页。
    [17][法]劳克婷·苏尔梦编著、颜保等译《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年,104页。
    [18]道教-图文百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55页。
    6.华艳玲:《内蒙古扎鲁特旗乌力格尔发展与演变》,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7.胡灵艳:《扎鲁特乌力格尔的传承与保护》,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8.通拉嘎:《口头传承的延续-甘珠尔及其胡仁乌力格尔艺术》,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9.乌云塔娜:《试论五传的汉文化影响和蒙古文化特质》,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10.吴桐:《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力格尔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
    1.文成主编:《乌力格尔学术论文集》,2000年11月。
    2.波特奇,高长胜,包文诚:《享誉全国的乌力格尔之乡》,远方出版社,2005年。
    3.陈悙,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李青松:《胡尔沁说书》,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5.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叁布拉诺日布,章虹:《蒙古胡尔奇三百人》,哲里木文学艺术研究所编,1989年。
    7.叁布拉诺日布,王欣《蒙古族说书艺人小传》,辽沈书局,1990年。
    8.萨仁格日勒:《蒙古史诗生成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9.云峰著:《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
    10.扎拉嘎:《<比较文学: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清代蒙汉文学关系论稿》,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张志彪著:《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
    12.张思齐:《中国接受美学导论》,巴蜀书社,1989年。
    1.(俄)阿.马.博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一二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
    2.白玉双:《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以喀喇沁地区旗制与旗民社会为中心》,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3.孛儿只斤·布仁赛音著-娜仁格日勒译《近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4.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5.冯卓慧:《蒙汉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论草原民歌蒙汉调》,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
    6.丰云著:《新移民文学—融合与疏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7.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等合著六卷本《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8.(日)后藤十三雄著,布林译:蒙古游牧社会》,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经济史研究会,1987年。
    9.凯西.奥特拜因:《比较文化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柯玲:《俗文学的地域个性与都市消费情节》,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1.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12.刘守华著《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友谊出版社,2008年。
    13.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14.穆崟臣:《清代热河蒙地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5年5月。
    15.色音:《蒙古族游牧社会变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石丽丹:《内蒙古哲里木盟蒙族民歌汉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5月。
    17.(日)田山茂著,藩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
    18.田艳妮:《说唐系列中的游民意识》,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
    19.王海波:《东北移民问题》,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一年。
    20.王镇等编《中国蒙古族人口》,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
    21.王玉海:《发展与变革—清代内蒙古东部由牧向农的转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22.王庆华:《话本小说文本形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硕学位论文,2003年4月。
    23.王言锋:《中国十六—十八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片小说之兴衰》,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24.汪炳明:《是<放垦蒙地>还是<移民实边>》,《蒙古史研究》第3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5.汪国均著;玛希,徐世明校注:《蒙古纪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王蕾:《论杜尔伯特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互溶关系》,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27.王铁钢:《清末民初达尔汗王旗汉族移民问题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28.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9.夏洁:《苏州评弹<表>的本质与分类—从鲍曼口语表演理论出发》,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30.徐爱华:《1775-1850年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1月。
    31.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蒙古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4年。
    32.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
    33.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34.珠飒:《清代内蒙古东三盟移民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1.白庚胜(主编).张啸涛(编著):评书l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中国文联出版社,288年版。
    2.蔡源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3.陈汝衡:《大说书家柳敬亭》,上海四联书店,1954年版。
    4.陈汝衡:《说书史话》,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5.陈汝衡:《宋代说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6.陈汝衡:《说书艺人柳敬亭》,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7.程毅中:《宋元话本》,中华书局,1964年版。
    8.池水涌:《中国苏州弹词与朝鲜盘索里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9.高荷红著:《满族说部传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
    10.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
    11.(日)井口淳子著:《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说唱的书、文本、表演》,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12.姜昆,倪钟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姜昆,戴宏森(主编):《中国曲艺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法)克劳婷.俗而梦编著、颜保等译:《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年。
    15.(俄)李福清著:《李福清论中国古典小说》,红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印行,1997年,台湾。
    16.(俄)李福清著:《关公传说与三国演义》,汉忠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7年9月。
    17.(俄)李福清著,田大畏,尹锡康译:《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8.(俄)李福清(B.L.Riftin)著:《古典小说与传说:李福清汉学论集》,中华书局,2003年。
    19.《辽宁传统曲艺选》,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辽宁分会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62年,沈阳。
    20.倪钟之:《中国曲艺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1.乞牙惕.沙.贺喜歌芒来著:《蒙古族曲艺新探索》,中国蒙古学文库,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
    22.《曲艺赋赞选》,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群众文化艺术辅导资料之一,1982年8月。
    23.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24.《说书赋赞选》,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济南市文化局戏研室编,1983年。
    25.谭达先:《中国评书(评话)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
    26.汤敏著:《汤敏鼓曲演唱专集》,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
    27.汪景寿,王决,曾惠杰:《中国评书艺术论》,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28.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后又被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收入,中华书局,1979年版。
    29.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下),岳麓书社,2011年。
    1.李绿野编著:《道教图文百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唐颐著:《奇门遁甲大全,白话图解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张志春著:《神奇之门—奇门遁甲大揭密》,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年。
    4.张梦逍:《图解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北票县志》,北票县志编委会,国际商务出版社,2003年。
    2.《承德县志》,河北省承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3.《朝阳县志》,朝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
    4.《东北乡士志丛编》(全一册),辽宁省图书馆,1985年12月。
    5.《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志》,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5年。
    6.《建平县志》,建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6月,影印本。
    7.《建昌县志》,辽宁大学出版社,辽宁省建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年。
    8.《建平县志》,辽宁省建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辽海出版社,1999年。
    9.《喀喇沁旗地名志》,喀喇沁旗人民政府,1986年。
    10.《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志》,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喀喇沁旗志》,喀喇沁旗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凌源县县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
    14.《平泉县志》,河北省平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作家出版社,2000年。
    15.吴殿珍:《宁城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志》,围场县志编篡委员会,辽海出版社,1997年。
    17.《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志编纂委员会编,2001年.
    18.《彰武县志》,彰武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年12月,彰武县印刷厂印刷。
    19.《中国曲艺志》(山东卷),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ISBN中心,2003年。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资料本,1986年8月,内部资料。
    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朝阳资料本,1986年,内部资料。
    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法库资料本,1986年,内部资料。
    4.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喀喇沁资料本(五),1987年,内部资料.
    5.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北票资料本,1987年8月,内部资料。
    [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全八册),中华书局,1960年。
    1.巴·阿拉坦巴根:《祖国文艺百花园的一朵鲜花—介绍蒙古族民间文艺乌力格尔》,《呼伦贝尔报》,1979年2月27日。
    2.白晓清:《黑龙江地区蒙古族传统说唱音乐胡仁乌力格尔的艺术特征》,《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3.白晓清:《黑龙江<蒙古书>》,《黑龙江档案》,2009年第6期。
    4.白翠英,陈稚卉:《蒙古族本森乌力格尔探源》,《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5.布特勒图:《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的传承与传播》,《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6.布特勒图:《胡仁.乌力格尔音乐风格流派略述》,《中国音乐学》(季刊),2003年第2期。
    7.博特勒图:《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多元构成及其区域分布》,《音乐研究》,2011年第3期。
    8.包金刚:《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胡尔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9.包为为:《潮尔音乐与传统胡尔》,《内蒙古艺术》,2010年第1期。
    10.(苏)C.涅克留托夫、[蒙],土穆尔策伦:《南部蒙古与东部蒙古的英雄史诗》,《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年第Z1期.
    11.潮鲁:《音乐创作课中民族传统音乐技法的继承与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朝克图、赵玉华:《国外学者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概况》,《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3.朝克图:《国内学者对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概况》,《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3年第5期。
    14.朝克图,赵玉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胡仁·乌力格尔的载体胡尔奇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5.朝克图,赵玉华:《探析蒙古族曲艺艺术胡仁.乌力格尔面临的危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6.陈岗龙:《东蒙古本子故事表演中的汉族说书赋赞和戏曲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7.陈岗龙:《李福清院士与蒙古本子故事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8.戴莉,海全:《胡仁乌力格尔与鼓词比较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9.福宝琳:《胡仁乌力格尔音乐浅析》,《内蒙古艺术》,2000年第1期。
    20.(德)海希西:《明代1478年刊的说唱词话中的一些蒙古口头母体》,中国民族文学网,载《民俗学志》(Asian Folldore Studies),1994年,第53卷。
    21.(苏)李福清:《本子.乌力格尔演唱者平生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59年第3期。
    22.(俄)李福清著;杨利芳,田艳秋译:《东蒙古说书艺人与汉族说书艺人对英雄坐骑描述的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3.李彩花:《浅谈本子故事说唱活动中体现的汉文化特征》,《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4.李红梅:《蒙古族曲艺历史与现状研究述评》,《中国音乐》(季刊),2011年第4期。
    25.孟浩:《蒙古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发展渊源探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6.尼玛:《浅谈乌力格尔》,《中国民族》,1985年第02期。
    27.纳钦:《胡仁·乌力格尔及其田野研究途径》,《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28.秦塔娜,特·塔日巴:《关于旧蒙古说书的起源及其它》,《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9.通拉嘎:《乌春与胡仁乌力格尔的音乐之比较》,《内蒙古艺术》,2006年第2期。
    30.王迅:《中国东部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考略》,《民族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
    31.王志清:《蒙古贞地区胡尔沁说书艺人生存现状调查》,《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02期。
    32.乌力吉巴雅尔:《蒙古族说唱艺术》,《内蒙古地方志》,1990年第1期。
    33.吴红艳:《达斡尔族乌春与蒙古族胡仁乌力格尔的音乐比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34.谢秀云:《胡仁乌力格尔在科尔沁地区发展的原因》,《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5.杨玉成:《符号的互动—蒙古族近代说唱艺术传统中的书写与口传》,《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6.颜铁军:《胡仁乌力格尔曲调题材分类法研究兼谈音乐形态》,《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7.云峰:《简论蒙古族说唱文艺与蒙汉文学交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8.章虹,叁布拉诺日布:《胡仁乌力格尔概观》,《内蒙古艺术》,2000年第1期。
    39.扎拉嘎:《本子故事与故事本子述略》,《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
    40.照日格图:《胡仁乌力格尔与科尔沁长篇叙事民歌之比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蔡源莉:《中国曲艺志.内蒙古卷编纂随想》,《内蒙古艺术》,2002年第2期。
    2.陈锦钊:《论子弟书的整理与研究》,《满族研究》,2003年第4期。
    3.陈锦钊:《论<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及近年大陆所出版有关子弟书的资料》,《民族艺术》,1998年04期。
    4.陈国军:《<残唐五代史演义>非贯中所作》,《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01期。
    5.崔伟:《满汉民族音乐艺术的多元交融》,《民族艺术》,2010年04期。
    6.董国炎:《清代评话类小说与口述史》,《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耿瑛:中华民国时期的曲艺研究回顾》,《曲艺》,2011年03期。
    8.耿瑛:《北方说书的四大类型》,《曲艺》,2010年07期。
    9.关德栋,周中明:《论子弟书》,《文史哲》,1980年02期。
    10.郭盖:《追溯北京大鼓书的民间根脉》,《南方周末》,2005年6月16日。
    11.黄进德:《说话探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Z1期。
    12.纪德君:《明代<通鉴>类史书之普及与<按鉴>通俗演义之兴起》,《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3.纪德君:《<按鉴>与历史演义小说文体之生成》,《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14.纪德君:《明代<通鉴>类史书之普及与通俗历史教育之风行》,《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15.纪德君:《明末五部上古史演义小说的史料来源》,《文献季刊》,2007年第2期。
    16.纪德君:《民间说书与通俗小说文体兼容之关系初探》,《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17.纪德君:《民间说书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传播》,《学术研究》,2007年07期。
    18.纪德君:《清代英雄传奇小说文体创作特征阐析》,《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2期。
    19.纪德君:《从案头走向书场—明清时期说书对小说的改编及其意义》,《文艺研究》,2008年第10期。
    20.金昌浩:《盘索里的特征及其在中国的流传》,《戏曲艺术》,1987年03期。
    21.康红许:《河洛大鼓社会传播态势的思考》,《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2.(俄)李福清、宋绍香译:《中国民间说书与韩起祥的创新》,《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05期。
    23.李芳:《子弟书称谓新探》,《满语研究》,2009第2期。
    24.李小红:《中国评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艺术百家》,2010年03期。
    25.李光爀:《中国讲唱与韩国板索利的比较研究》,《文化遗产》,2011年第3期。
    26.李根亮:《<红楼梦>的说唱传播与民间接受》,《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7.刘大巍:《论苏州评弹表演技艺的艺术传承》,《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8.罗兴萍:《传统评书与当代文学英雄叙事—以<烈火金钢>为例》,《南方文坛》,2009年第3期。
    29.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人口研究》1985年第06期。
    30.鲁小俊:《<儿女英雄传>的说书笔法》,《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1.马岐:《京剧中的大鼓、大鼓中的京剧》,《中国戏剧》,1985年07期。
    32.倪钟之:《说书:对古典小说的再认识—论民间说书对明清小说的改编》,《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
    33.倪钟之:《说书艺人的底本研究—兼论话本小说的形成》,《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3期。
    34.宁颖:《延边朝鲜族难道盘索里音乐特征分析》,《民族民间音乐研究》,2011年第5期。
    35.染桂娟:《说书调与唱书调—论曲艺音乐的两种唱腔类型》,《中国音乐学》(季刊),1989年第3期。
    36.(日)上田望:《三国说唱文学浅谈—自清朝至现代》,《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一辑,2003年。
    37.田连元:《评书必须有时代感》,《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月13日。
    38.王彦华:《二胡与戏曲音乐伴奏》,《活力》,2009年第13期。
    39.王二梅,纪荣:《说书漫谈》,《传承》,2010年第1期。
    40.席臻贯:《从苏联藏享文契皇赴沦唱文本说起》,《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41.萧欣桥:《话本研究二题》,《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42.徐大军:《元杂剧演述体制中说书人的叙述质素》,《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43.宣炳善:《说史还是说书—兼论易中天的知识分子历史观》,《学术界》(双月刊),2007年第4期。
    44.徐大军:《明清戏曲演述体制中的话本核心》,《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5.杨佩琴:《单田芳评书的艺术风格》,《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6.(丹麦)易德波:《戏曲和说书叙事方式的异同—以<武松打虎>为例》,《戏曲研究》,2010年01期。
    47.苑利:《表演艺术的分类之一—民间说唱》,《中国文化报》,2007年3月7日。
    48.昝红宇:《清代子弟书之源流擅变考略》,《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49.张鸿懿:《鼓词探源》,《中国音乐》,1984年第01期。
    50.周良:《论苏州评弹的叙事方式》,《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1.朱巨夫:《目连故事在说唱文学中之流变考》,《文献》,1993年02期。
    1.包畹蓉,王瑜:《<蟒袍霞帔>流光溢彩》,《中国商报》,2004年03月11日。
    2.仓修良:《明代大史学家王世贞》,《文献》,1997年2期。
    3.仓修良:《朱熹和<资治通鉴纲目>》,《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
    4.李锐:《从<纲鉴易知录>到第一篇史论》,《读书》,1991年9期。
    5.雷铎:国学中的史学:从《尚书》到《纲鉴》(下),《南方日报》,2007年8月16日。
    6.涂秀虹:《明代<按鉴>演义与建阳刻书背景》,《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4期。
    7.涂秀虹:《<按鉴>明代历史演义的编撰方式及其意义—从建阳书坊刊刻通鉴类图书谈起》,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8.王树民:《从<纲鉴易知录>谈起》,《读书》,1981年11期。
    9.王彦霞:《通俗史学的典范—吴乘权撰<纲鉴易知录>》,《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0.王彦霞:《清代政治与通鉴学》,《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11.韦满昌:《清代草原丝绸之路及商品交换形式探微》,《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
    12.张文超,钱雪梅:《一部简明易读的通史—读吴乘权等辑<纲鉴易知录>》,《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3.邹振环:《晚清史书编纂体例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河北学刊》,2010年第2期。
    1.陈申:《京剧传统戏衣研究》,《京剧与现代中国社会—第三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09年。
    2.符小聪:《浅论中国戏剧服饰文化艺术分,《电影评介》,2009年22期。
    3.韩青,徐军:《传统戏曲服饰艺术漫谈》,《寻根》,2011年04期。
    4.皇甫菊含:《试论中国戏曲服饰的程式化》,《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梁群玲:《试谈戏曲服装》,《剧影月报》,2010年02期。
    6.罗坚,彭家璇,彭雅莉:《戏剧中服装的几种表现形式》,《装饰》,2005年08期。
    7.沈梅:《京剧表演史的实物鉴证—京剧戏衣》,《中国戏剧》2009年06期。
    8.束霞平,张蓓蓓:《苏州昆剧戏衣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民族艺术,2011年01期。
    9.孙立慧:《论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的基本特征》,《戏曲艺术》,1991年第02期。
    10.孙希武:《京剧人物的化妆和服饰在京剧人物剪纸艺术中的表现》,《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1期。
    11.杨秋红:《戏曲中鬼魂装扮色彩符号成因考》,《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
    12.张天翼:《京剧扮装是一种特殊的美术造型方式》,《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13.张红旺:《论中国古代戏曲服饰舞台性》,《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第6期。
    14.赵先政:《中国戏曲服饰艺术的文化意蕴》,《文化学刊》,2008年第6期。
    15.赵瑞平:《由民俗看戏曲的服饰艺术》,《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5期。
    16.周晓亚:《从五方之色到等级界定—戏曲帝王服饰色彩流变考析》,《戏曲艺术》,2001年3期。
    17.周怡,谭欣:《戏曲服饰设计的文化表现》,《四川戏剧》,2005年第6期。
    18.朱恒夫:《戏曲服饰艺术论》,《艺术百家》,2002年第2期。
    19.宗霞,王智:《传统戏曲中的古典服饰艺术探究》,《江苏纺织》,2006年01期。
    1.白玉双:《达玛拉与达鲁噶:保甲制在喀喇沁蒙古人社会中的推行》,《蒙古史研究》,2010年第01期。
    2.白玉双:《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的北迁及其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程旭光:《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汇融合》,《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年第6期。
    4.何晓芳,于海峰:《辽宁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随旗>现象历史分析l兼谈东北地区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1期。
    5.姜明、雷家军:《论民族文化交融及其社会功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6.季静:《清代喀喇沁地区蒙地开垦的背景与成因新论》,《东北史地》,2010年第5期。
    7.刘伟,倪育萍:《论翻译异化和文化交融》,《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8.刘平,柳亚平:《近代移民与文化再造走西口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
    9.那日苏:《试论清代以来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满族研究》,2002年03期。
    10.佟宝山:《东部蒙古藏传佛教寺庙佑安寺考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第l期。
    11.王玉海:《清代内蒙古东部农村的地户》,《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第01期。
    12.王志清:《蒙汉文化交融的社会记忆—以辽宁阜新地区的巴拉根仓故事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3.吴金凤:《论藏传佛教对辽宁省阜新蒙古贞地区的影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4.徐辉:《清代中期的人口至七移》,《人口研究》,1998年第6期。
    15.闫天灵:《塞外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与蒙汉双向文化吸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6.闫天灵:《论汉族移民影响下的近代蒙旗经济生活变迁》,《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7.张柏青,林文秀:《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交融本质》,《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18.赵之恒:《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19.珠飒:《清代汉族移民进入内蒙古地区的原因》,人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0.珠飒:《喀喇沁札萨克衙门档案与移民史研究》,《蒙古史研究》,2007年第1期。
    21.庄虔友:《清代内蒙古移民概述》,《蒙古学信息》,1999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