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吴郡陆氏家族与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吴郡陆氏源自妫姓,西汉时由北方迁居吴地,东汉后期发展为吴郡族姓。三国东吴时期,陆氏凭借地利之便和军事才能,家族势力达到鼎盛。经历了两晋至宋齐间的几度浮沉之后,陆氏在梁陈间出现了不少文化人物,以文取达,确立了其东南“吴姓”首望的文化士族地位。在陆氏的发展中,北方士族对其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唐代陆氏的三支显宦家族,其兴盛的时间和仕进的主要因素各有特点,代表了陆氏在唐代各阶段的发展。丹徒枝以旧族经学声望在唐代最先成为显宦之族,但不久就衰落下去;太尉枝在高宗、武后时期通过明经、制举等方式入仕而骤兴,家族人物多吏干、有治绩,后期亦能转而兼重进士科,基本保持了与唐始终的地位;侍郎枝中唐以后主要通过进士科复兴,显达于唐代后期。在婚姻关系上,以开元为界,陆氏前期以江南旧族为主要通婚对象,后期则多与北方新旧士族通婚,但始终没有与山东高门和皇室通婚。
     陆氏家族文化在唐代前期主要以经史为重,后期则转变为经学与文学兼重。与一般旧族相比,陆氏在唐代后期对经学格外重视,这对家族的文化风貌和文学发展也有显著的影响。陆氏也有书法人物,上承南朝风气,对书法传播有一定影响。
     陆氏家族文学的发展与唐代江南文学地位的变迁有着一致的走向:初唐处于沉寂状态,盛唐人物对“吴中四士”扬名北方有过促进,中唐人物在江南文坛集会和酬唱中更加活跃,晚唐人物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晚唐陆氏对经学的重视,使陆氏与古文运动也有诸多的联系,既有拔擢古文士子的政治人物,也有影响古文家思想的大儒,晚唐更成为古文运动的主要继承者。陆氏对江南文坛和在古文运动中的参与都是由边缘走向中心,对南北文学交流也有促进作用。
     唐代陆氏的文化人物中,陆淳作为中唐经学新变的代表,继承和发展了啖助、赵匡的学说,对新《春秋》学派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陆长源的《辨疑志》是对小说志怪传统的反拨,·也是中唐文人理性精神在小说写作中的一种体现。
Wujun Lu's originated from the surname Gui, migrated from the North to the Wu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developed into the notable clans of Wujun in the later stage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During the Eastern Wu of the Three Kingdom period, Lu's clan influence reached their peak by virtue of geographic proximity and the military achievements. After experienced the ups and downs of a few degrees from Jin Dynasty to Song and Qi Dynasty, Lu's appeared many cultural figures, promoted higher officials by the literatural advantage and radicated the first place of the southeast "Wuxing" in the status of scholar official clans during Chen and Liang Dynasty. The northern aristocracies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u's development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In the three prominent branches of Lu'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here wer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ime of their flourishing and the main factors to affect the official promotion, which represented Lu's development at various stages of the Tang Dynasty. Dantu branch at the first became the family with high officials, but soon eclipsed in the Tang Dynasty. Taiwei branch obtained official position by Mingjing and Zhi examination to be flourishing. And many of the family figures were high officials, gained great achievements and shifted to have passed Jinshi Examination in the late stage. In a word, the family maintained the status during all the Tang Dynasty period. Shilang branch was revived mainly through Jinshi Examination and had been illustrious and influential at the late stage of Tang Dynasty. In their marriage, Lu's chose Jiangnan Old aristocracies as the main intermarriage objects before the Kaiyuan Period, and after the Kaiyuan they mainly intermarried with the old and the new aristocracies in the North, but they never intermarried with Shandong aristocracy and the royals.
     The Lu's clan culture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stressed mainly on Classiques and Histoire, late on the both Classiques and Literatures.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old aristocracy, Lu's paid the special attention to Classique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which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ultural outlook and literary development. Lu's also had some figures in calligraphy who were inheren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nd had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spread of calligraphy.
     Lu's literature development had a consistent tren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literary status of Jiangnan in Tang Dynasty:in early Tang Dynasty, there was a quiet state in which the figures from prosperous Tang promoted "Four Scholar of Wuzhong" to be famous in the North; the figures from the mid-Tang Dynasty met in the Jiangnan literary world and actively responded to a poem with a poem each other; the figures from the late Ta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since they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Classiques Lu's had many connections with the Guwen Movement including the politicians who promoted the Classic scholars, great Confucianists who deeply influenced the Confucian thought and main successors of the classical movement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Lu's participated in Jiangnan literary world and Guwen Movement both in the edge to the central role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changes of North-South literary.
     Among Lu's cultural figures of Tang Dynasty, Lu Chun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mid-Tang had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Dan Zhu, and Zhao Kuang's doctrine, and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pring and Autumn" School. Lu Changyuan's "Bian Yi Zhi " contradicted the literature traditional of Zhiguai and reflected the scholar's rational spirit in the mid-Tang Dynasty.
引文
1 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夏应元等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11页。
    2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0页。
    3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9页。
    1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柳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7-5678页。
    1 毛汉光《隋唐政权中南朝旧族之仕进凭借与途径》,《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97页。
    2 分别刊载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98-101页和《文史哲》2005年第4期第88-94页。
    3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巴蜀书社1990年,第877页。
    4 毛汉光《中古家族之变动》,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60-61页。
    1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 冻国栋《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6-63页。
    3 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
    4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5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6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8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9 收于杨联升编《国史释论——陶希圣先生九秩荣庆论文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87年,第55-67页。
    10 Josephine Chiu-Duke:The Wu chun Lu Clan as an Example of Bureaucratization in the Tang Dynast, B.C. Asian Review, 1990, No.3/4,第106-152页。
    11 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年。
    2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4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
    5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6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7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 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9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影印1937年版)。
    10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1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 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3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4 《孔子研究》1999年第3期,第82-87页。
    1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125-132页。
    1 《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309-312页。
    2 《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
    3 《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4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1-45页。
    5《东方论坛》2007年第3期,第43-47页。
    6 《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69-69页。
    7 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8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72页。
    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专章解释啖助、赵匡和陆淳的春秋学研究,第779-799页。
    11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12 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3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
    14 原载《山东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第117-120页。
    15 原载《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93年)》,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第206-213页。
    16 原载《彦根论丛》第240号,第87-110页。
    17 原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第1期,第49-58页。
    18 原载《纪要》第73号(哲学科第20号),中央大学文学部,1974年,第67-104页。
    1 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97-219页。
    2 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年。
    3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4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6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 《文献》1990年第3期,第88-95页。
    10 《唐史论丛》第6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2-329页。
    11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
    1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22-27页。
    13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14 《文史哲》1996年第3期,第83-89页。
    15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6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7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 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
    19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
    20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3期,第12-15页。
    21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第51-56页。
    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57-63页。
    2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第31-36页。
    3 《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149-152页。
    4 《武汉大学学报》2005第5期,第558-566页。
    5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07-109页。
    6 《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第68-70页。
    7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52-55页。
    8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9 《宁波大学学报》,第26-30页。
    10 《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36-40页。
    11 《考古》1995年第10期,第942-944页。
    12 两文均见于《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2004年,第179-188页。
    13 见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2-74页。
    14 见虞万里《榆枋斋学术论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94-806页。
    15 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6 《文物》2010年第2期,第77-86页。
    1 分别见于权德舆《陆宣公全集序》及韩愈《顺宗实录》,王素点校《陆贽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14、787页。
    2 《唐语林》卷八:“有人检陆法言《切韵》,见其音字,遂云:“此吴儿直是翻字太辟。”不知法言是河南陆,非吴郡也”,见《唐语林校正》,王谠著,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738页。
    1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十,林宝撰,岑仲勉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407页。
    2 《新唐书》卷七三下《宰相世系三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65页。
    1 郑樵《通志》卷二七,中华书局据万有文库影印本1987年版,第458页。
    2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十五,王力平点校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页。
    3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5页。
    4 《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575页。
    5 见《史记》卷四《周本纪》之《正义》,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7页。
    6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玩世家》,第1879-1904页。
    7 陆让碑,即《(阙十六字)文州总管光禄卿(阙二字)公陆使君碑》,《全唐文》卷九九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270-10271页。
    8 张说《文昌左丞陆公墓志》,《全唐文》卷二三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42页。
    9 《大唐故韩王府兵曹参军延陵县开国公陆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垂拱05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66页。
    10 《大唐故朝散大夫护军行黄州司马陆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景云0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4页。
    11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0页。
    12 张说《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全唐文》卷二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26页。
    1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往迹》,金菊林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2 范成大《吴郡志》卷三九《塚墓》,陆振岳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50页。
    3 《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697页,。
    4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
    1 陆游《山堂陆先生墓志铭》,见《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2359-2361页。
    2 见王铁《中国东南的宗族与宗谱》引《山堂陆氏重修宗谱序》,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页。
    3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陆续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82-2683页。
    4 《后汉书》卷三十一《陆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2-1114页。
    5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31页。
    6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文选》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22页。
    1 《后汉书》卷八十一《陆续传》:“(陆续)因食饷羹,识母所自调和,故知来耳’。……使者问:‘何以知母所作乎?’续曰:‘母尝截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是以知之。’使者问诸谒舍,续母果来,于是阴嘉之。”2682-2683页。
    2 《后汉书》卷八十一《陆续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82-2683页。
    3 《新唐书》卷七十三下《宰相世系三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65-2980页。
    4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十五,于力平点校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1页。
    1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7页。
    2 《后汉书》卷三十一《陆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2-1114页。以下陆康事迹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
    3 《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1343-1361页。以下陆逊、陆抗事迹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
    4 《三国志》卷五十七《陆绩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28-1329页。
    1 《三国志》卷六十一《陆凯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99-1410页。
    2 《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撰,余家锡笺疏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52页。
    3 同上,刘孝标注引《吴录》语。
    4 《三国志》卷五十七《陆瑁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36-1339页。
    5 《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777页。
    1 见《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陆绩传》裴注引谢承《后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28页。
    2 分别见于《隋书》卷三十五集部、卷三十三史部、卷三十四子部。
    3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页。
    1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7-1488页。以下陆机、陆云事迹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
    2 陆云《答兄平原》,《陆云集》卷三,黄葵点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9页。
    3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45页。
    4 《晋书》卷七十七《陆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23-2027页。以下陆晔、陆玩、陆纳事迹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
    1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页。
    1 详见本文附录二《吴郡陆氏晋末北迁关中支考述》。
    2 《南齐书》卷三十三《张绪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01页。
    3 《南齐书》卷三十九《陆澄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81-686页。以下陆澄事迹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
    4 《南史》卷四十八《陆慧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87-1205页。以下陆慧晓及其南朝子孙事迹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
    1 《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上·庾于陵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91页。
    2 《梁书》卷五十《文学下·陆云公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24页。
    3 《陈书》卷三十三《儒林·王元规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50页。
    4 《陈书》卷十八《陆山才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46-247页。
    5 《陈书》卷二十二《陆子隆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93-295页。
    1 《南史》卷四十八《陆慧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87-1205页。
    2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韩昇、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222页。
    3 《南史》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05页。
    4 《隋书》卷六十六《陆知命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60-1567页。
    1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5页。
    2 近代学者曾对此说提出质疑,如卫聚贤认为太伯封吴之“吴”在陕西、山西而非江南,见吴越史地研究会编《吴越文化论丛》,江苏研究社1937年版,第14-48页。
    1 《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著,余家锡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82页。
    2 《三国志》卷五十六《朱治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05页。
    3 《陆士衡文集校注》卷六,陆机著,刘云好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584-585页。
    4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53页。
    5 《新唐书》卷七十二下《宰相世系二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06页。
    6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八,第1222页。原在“露”姓下,岑仲勉“校记”证“露”为“顾”姓之误。
    7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52页。
    1 见张承宗《三国“吴四姓”考释》,《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第117-122页。
    2 《三国志》卷六十一《陆凯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406页。
    3 《晋书》卷七十六《顾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15-2018页。
    4 《晋书》卷八十三《顾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63-2166页。
    5 《南史》卷三十一《张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803-821页。
    1 《南史》卷三十一《张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803-821页。
    2 何启民《吴郡朱张顾陆四姓之比较研究》,《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版,第116页。
    3 唐长孺《论北魏孝文帝定姓族》,《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9-91页。
    4 参见王仲荦《<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考释》及《<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两文所引的氏族谱之吴郡(苏州)著姓,分别见于王仲荦《(?)华山馆丛稿》第345页、435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1 《晋书》卷六十八《顾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14页。
    2 《南齐书》卷四十六《陆慧晓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05页。
    3 《南史》卷三十一《张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803-821页。
    4 毛汉光《中古统治阶层之社会成分》,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1 陆云《与陆典书书》,《陆云集》,黄葵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171页。
    2 事见《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4、354页。
    3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8页。
    4 《晋书》卷五十七《吾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63页。
    5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韩异、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9页。
    6 《晋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72页。
    7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附陆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7页。
    8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1页。
    1 《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62页。
    2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附陆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486页。
    3 《晋书》卷七十七《陆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2023-2027页。
    4 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69页。
    5 刘跃进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6 孙明君《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70-76页。
    1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149页。
    2 《晋书》卷七十七《陆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23-2027页。
    3 《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第五,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3页。
    4 《晋书》卷七十七《陆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27页。
    5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15页。
    1 《南史》卷四十八《陆慧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90-1192页。
    2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331页。
    3 《南史》卷四十八《陆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89页。
    4 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5 《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84页。
    6 《梁书》卷十五《谢朏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62页。
    7 《南史》卷七十一《儒林·郑灼传》附陆诩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49页。
    1 见《陈书》卷三十四《文学·陆琰传》附陆瑜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63页;《旧唐书》卷一八九上《儒学上·陆德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4页。
    2 《隋书》卷三十三《经籍二》,中华书局1973年版,984页。
    3 《周书》卷三十二《陆通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7-560页。
    4 《周书》卷三十二《陆通传》载:“(通)父政,性致孝。其母吴人,好食鱼。”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7页。
    1 主要据两《唐书》、《元和姓纂》、《庸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续编》、《全唐文》、《全唐诗》、《全唐文补遗》等统计,详见本本附表二。
    2 收于杨联升编《国史释论——陶希圣先生九秩荣庆论文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87年版,第55-67页。
    3 Josephine Chiu-Duke:The Wu chUn Lu Clan as an Example of Bureaucratization in the T'ang Dynast, B.C. Asian Review,1990,No.3/4,第106-152页。
    1 《梁书》卷五十《文学下·陆云公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24-725页;《陈书》卷三十《陆琼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96-398页。
    2 《陈书》卷三十《陆琼传》、《南史》卷四十八《陆慧晓传》附陆从典传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均记其官终于南阳主簿。两《唐书》之《李子通传》附《朱粲传》都记陆从典“合家为贼所瞰”,程章灿据其孙陆广成墓志,否定了这种说法,见程著《世族与六朝文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217页。
    3 丁仙之《唐故随州司法参军陆府君墓志铭并序》,见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残志06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2-2573页。
    4 《陈书》卷三十四《文学下·陆琰传》附陆琛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65页。
    5 此据张说《文昌左丞陆公墓志》,《全唐文》卷二三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42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缺陆山仁一世,《元和姓纂》则称陆元方祖父为“仁公”。
    6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5-4240页。本章陆元方、陆余庆及其子孙事迹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
    1 见王丽梅《新出唐大理正陆景献墓志铭考略》,收于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14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9-175页。
    2 《南史》卷四十八《陆惠晓传》,又见于《陈书》卷三十《陆琼传》、卷三十四《文学下·陆琰传》等。
    3 事见《唐诗纪事校笺》卷三十二,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905页。
    4 《旧唐书》卷一四五《陆长源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3937-3938页。
    1 《全唐文》卷七一七有陆行俭《代淄青谏伐淮西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72=7373页。流放赐死事见于《太平广记》卷三五一引《投荒杂录》故事“房千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780页。
    2 范成大《吴郡志》卷二十一,陆振岳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3 《南史》卷四十八《陆惠晓传》附陆倕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1192页。
    4 《唐会要》卷六十四称“陆元泰”,从任官时间和官职看,应即陆去泰。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179页。
    5 李林甫《进御刊定礼记月令表》:“河南府仓曹参军陆善经”,《全唐文》卷三四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3508页。
    6 参考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卷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419页;虞万里《<唐写文选集注残本>中陆善经行事考略》,《文献》1991年第1期,第262-266页。
    7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林宝撰,岑仲勉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419页。
    8 钱起有《送陆班侍御使新罗》和《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见《全唐诗》卷二三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633页。
    9 《新唐书》卷一四五《元载传》附李少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15页。
    1 此处世系等从陆德明子陆敬义墓志,详见本文附录二。
    2 《旧唐书》卷一八九上《儒学上·陆德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4-4945页。
    3 《元和姓纂》作敬信、敬义。“敬信”当为“敦信”之误,或陆敦信曾名“敬信”。
    4 《旧唐书》卷七十二《李百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76页。
    5 《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上·陆元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40页。
    6 见本文附录二《新见唐代吴郡陆氏墓志四种》。
    7 《元和姓纂》称陆大训为右金吾将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陆大钧为左金吾大将军,今有陆大训孙陆翘墓志,称其为宣州司户参军,当以为准,见本文附录二《新见唐代吴郡陆氏墓志四种》。
    8 见《全唐文》卷六五五,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冀勤点校《元稹集》为“国朝左侍极宰相信之玄孙”,但校记注宋蜀本、马本、《全唐文》“宰相信”作“右相敦”。《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岑仲勉校记认为当为“国朝左侍极兼右相敦信之玄孙”,见是书卷十,1415页,郁贤皓、陶敏整理版,中华书局1994年。
    1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二,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5页。
    2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秘书监”,《元和姓纂》记为“秘书少监”。
    3 《元和姓纂》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作“澧”,前者称其官“殿中御史”,后者称其官“侍御史”。《旧唐书》卷一七九《陆扆传》云:“曾祖沣,位终殿中侍御史”。“澧”与“沣(澧)”字形相近,而陆澧字深源,从意义看,“澧”为正字的可能性更大。
    4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作“涧,祠部员外”,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419页。
    5 《姑苏志》卷十七,四库本。
    1 《新唐书》卷一八三《陆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83-5384页。
    2 此据权德舆《唐赠兵部尚书宣公陆贽翰苑集序》,《全唐文》卷四九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32-5034页,本章陆贽事迹未注明出处者均据此文。
    3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苏轼文集》卷三六,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12-1013页。
    4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苏轼文集》卷三六,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12-1013页。
    1 《南史》卷七十一《儒林·王元规传》附陆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56页。
    2 《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陆南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32页。
    3 靳翰《大唐故朝散大夫护军行黄州司马陆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景云0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4—-1125页。
    4 同上。
    5 《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陆南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32页。
    6 《唐缙云郡司马贾崇璋夫人陆氏墓志铭》,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天宝20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1页。
    7 《大唐故护军奉医大夫陆公墓志铭并序》,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0-431页,以下陆敬道及其子事迹均出于此。
    1 《唐会要》卷六十七“伎术官”,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183页。
    2 《旧唐书》卷一六二《陆亘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52页;《新唐书》卷一五九《陆亘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58页。
    3 归融《唐宣歙池等州督团练观察处置等使通议大夫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赠礼部尚书陆府君墓志铭并序》,《全唐文补遗》第9辑,第401-402页。《旧唐书·陆亘传》称其祖父为睦州司马陆元明,父名陆持诠。
    4 《旧唐书》卷一三○《李泌传》附李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24页。
    5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421页。
    6 《唐河南府济源县尉陆府君妻吴郡张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页。
    1 权德舆《唐故使持节歙州诸军事守歙州刺史赐绯鱼袋陆君墓志铭》,《全唐文》卷五○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18页。
    2 《新唐书》卷一五八《韦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36页。
    3 《全唐文》卷七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897页。
    4 《新唐书》卷一七九《郑注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16页。
    5 范摅《云溪友议》卷中“吴门秀”条:“陆洿,员外畅之侄也。”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9-30页。
    6 《新唐书》卷一七四《杨嗣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38-5239页。
    7 《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下·欧阳詹传》附欧阳柜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87页。
    8 《唐诗纪事校笺》卷五十三,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1449-1450页。
    9 “童溪”应为董溪,即董晋之子。见韩愈《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下册,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139页。
    10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方南生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4页。
    1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2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3 原说见张忱石《徐松<登科记考>续补(下)》,《文献》1987年第2期,第97-109页。
    4 《隋书》卷五十八《许善心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27页。
    5 见《旧唐书》卷七十五《韦云起传》及卷七十三《孔颖达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31、2601页。
    1 杜文玉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9-175页。
    2 见《全唐文》卷三一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97页。
    3 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天宝1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5页。
    4 见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7页、190页。
    5 《全唐诗》卷一三六,中华书局1999年版,1381页。
    6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0-431页。
    1 《全唐文》卷四九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17页。
    2 符载《江陵陆侍御宅宴集观张员外画松石图》:“荆州从事监察御史陆澧,字深源”,《全唐文》卷六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65页。
    3 《唐诗纪事校笺》卷五十九,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1620页。
    4 陆绍云,陆凤诏撰:《陆氏世谱》(仰贤堂)正编卷一,上海图书馆藏,民国11年铅印本。
    5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1-402页。
    1 韩愈《上宰相书》,《韩昌黎文集注释》上册,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2 吴宗国《科举制与唐代高级官吏的选拔》,《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第57-85页。毛汉光《唐代大士族的进士第》,收入其《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364页。
    3 参见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第六章《学官试策》,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03-211页。
    1 《大唐故韩王府兵曹参军延陵县开国公陆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垂拱05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66-767页。
    2 《大唐故陆府君墓志》,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5辑,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1-392页。
    3 《唐故随州司法参军陆府君墓志铭并序》,见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残志06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2-2573页。
    4 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九,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924页。
    1 《新唐书》卷一五八《韦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36页。
    2 参考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3 《北梦琐言》卷六称陆宾虞进士及第后“浙东从事,侍御史”,《太平广记》引《前定录》谓其中第在大和元年,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考为入陆亘幕中,陆亘大和三年至七年为浙东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见是书第301页。又,白居易于开成二年为张仲方撰墓志,称其婿陆宾虞为校书郎,见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七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3776-3777页。
    4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8页。
    5 《旧唐书》卷一八九上《儒学上·陆德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4页。
    1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附陆希声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8页。
    2 《新唐书》卷一七四《杨嗣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38-5239页。
    3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傅根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06页。
    1 《旧唐书》卷七十二《李百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76页。
    1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附陆余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9页。
    2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
    3 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4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9页。
    5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6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附陆景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8页。
    7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19-520页。
    1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附陆象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64237页。
    1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附陆象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7页。
    2 陆绍云,陆凤诏撰:《陆氏世谱》(仰贤堂)正编卷一,上海图书馆藏,民国11年铅印本。
    3 权德舆《唐赠兵部尚书宣公陆贽翰苑集序》,《全唐文》卷四九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32-5034页。
    4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17页。
    1 权德舆《唐赠兵部尚书宣公陆贽翰苑集序》,《全唐文》卷四九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32-5034页。
    2 《新唐书》卷一八三《陆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83页。
    3 《通志》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9页。
    1 《贞观政要集校》卷七《论礼乐第二十九》,吴兢撰,谢保成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97页。
    2 李华《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全唐文》卷三一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30页。
    3 王溥《唐会要》卷三十六《氏族》,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64页。
    4 《旧唐书》卷八二《李义府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69页。
    5 王溥《唐会要》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28页。
    6 王溥《唐会要》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28页。
    7 《新唐书》卷九十五《高俭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42页。
    8 《新唐书》卷一七二《杜兼传》附杜中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06页。
    9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柳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78页。
    10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3页。
    1 《旧唐书》卷一七八《王徽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40页。
    2 《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传》附白敏中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06页。
    3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29页。
    1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22-23页。
    2 《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第五,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
    1 《旧唐书》卷九十九《萧嵩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93页。
    2 刘禹锡《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全唐文》卷六百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55页。
    3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下册,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260-262页。
    4 《旧唐书》卷一八五下《良吏下·杨元琰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10-4811页。
    1 此据陆亘墓志,见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1-402页。《旧唐书》卷一六二《陆亘传》称陆亘祖父名“元明”、父名“持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52页。
    2 见《旧唐书》卷一四九《归崇敬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14-4021页。
    3 《唐河南府济源县尉陆君妻吴郡张氏墓志铭》,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页。
    4 见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大和10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166-2177页。
    5 王仲荦《<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考释》列残卷中郡姓,侯氏亦在上谷郡姓,见氏著《华山馆丛稿》332页。可见,称上谷侯氏为士族身份,其他郡望则非。
    6 见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六关于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一诗的注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16-717页。
    7 刘轲《唐故朝议郎行陕州硖石县令上柱国侯公墓志铭并叙》,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大和10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6-2177页。
    1 Patricia Ebr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y of Early Imperial China:A Case Study of B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第94-95页。
    2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29-244页。
    1 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143页。
    2 唐燮军《六朝吴姓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273页。
    3 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415页。
    4 陈思《宝刻丛编》卷七,四库本。
    5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八有“唐贺兰夫人墓志”,《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64页。
    1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柳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79页。
    2 李世民论江南士族语,出《旧唐书》卷六十五《高士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43页。
    3 《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318页。
    4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1页。
    1 见《旧唐书》卷一九○中《文苑中·贺知章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33-5034页。
    2 见权德舆《送陆校书赴秘省序》,《全唐文》卷四九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17页。
    3 陆亘墓志,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1-402页。
    1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9页。
    2 陈寅恪《隋唐制度史渊源略论稿》叙论,三联书店第2000年版,第3页。
    3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1992年版,第486页。
    4 牟发松《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51-64页。
    5 陆德明《经典释文》,黄焯断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1 《三国志》卷五十七《陆绩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29页。
    2 《南史》卷七十一《儒林·郑灼传》附陆诩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49页。
    3 《陈书》卷三十三《儒林·王元规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50页。
    4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1 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
    1 陆德明《经典释文》,黄焯断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2 见《陈书》卷三十三《儒林·王元规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50页。陆庆为陆士季父,见《大唐故朝散大夫护军行黄州司马陆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景云0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4—1125页。
    3 《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陆南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32页。
    4 《大唐故朝散大夫护军行黄州司马陆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景云0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4—1125页。
    5 《唐缙云郡司马贾崇璋夫人陆氏墓志铭》,《唐代墓志汇编》天宝20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1页。
    6 《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陆南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32页。
    1 《全唐文》卷四一二,中华书局1983版,第4223页。
    2 《旧唐书》卷一一八《元载传》附李少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15页。
    3 白居易《唐赠尚书工部侍郎吴郡张公神道碑铭》,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87-2689页。
    4 《唐诗纪事校笺》,计有功传,王仲镛校笺,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905页。
    1 范摅《云溪友议》卷中“吴门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9-30页。
    2 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28页。
    3 陆畅诗作见《全唐诗》卷四七八,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577-5483页。
    4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0页。
    5 《唐语林校证》,王谠著,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8页。
    6 《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三,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49页。
    7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苏轼文集》卷三十六,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12-1013页。
    8 苏轼《答虔倅俞括一首》,《苏轼文集》卷五十九,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93页。
    9 《旧唐书》卷一七九《陆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68页。
    1 符载《江陵陆侍御宅宴集官张员外画松石图》,《全唐文》卷六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65页。
    2 权德舆《送陆校书赴秘书省序》,《全唐文》卷四九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17页。
    3 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十三,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6页。
    4 《唐语林校证》王谠著,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8页。
    5 《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陆龟蒙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12页。
    1 《陆贽集》,王素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0-194页。
    1 《颜氏家训集释》,颜之推著,王利器撰,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7页。
    2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三册,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版,第197页。
    3 《新唐书》卷四十五《选举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71页。
    4 《梁书》卷二十六《陆杲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98页。
    5 张彦远辑《法书要录》卷五,洪丕谟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1988年版,第156页。
    6 《宣和书谱》,桂第子译注,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以上三人条目分见于卷十四(263页)、卷七(148页)及卷十七(313—-314页)。
    1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李白传》附张旭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5764页。
    2 《新唐书》卷163《柳公绰传》附柳公权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弟5030页。
    3 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五,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4 张彦远辑《法书要录》卷八,洪丕谟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1988年版,第203-227页。
    5 张彦远辑《法书要录》卷三,洪丕谟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1988年版,第79-89页。
    6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1页。
    1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李白传》附张旭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5764页。
    2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全唐文》卷三三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19页。
    3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8页。
    4 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五,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182页。
    5 《宣和书谱》,桂第子译注,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6 《唐诗纪事校笺》卷四十八,计有功撰,王仲铺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1314页。
    1 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余英时文集第4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页。
    2 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五,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
    3 《宣和书谱》卷四,桂第子译注,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1 《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序,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25页。
    2 参见葛晓音《江左文学传统在初盛唐的沿革》,收入《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273页。
    3 参见唐长孺《论南朝文学的北传》(《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205-232页)和牟发松《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51-64页)。
    4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全唐诗》卷一八六,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06页。
    1 《隋书》卷二十一《天文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12页。
    2 孙元晏《淮水》,《全唐诗》卷七六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801页。
    3 唐长孺《论南朝文学的北传》,《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220页。
    4 萧绎《全德志论》,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049页。
    1 《旧唐书》卷一九○中《文苑中·贺知章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35页。
    1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附陆余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9页。
    2 参见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陆象先今存联句作品即是参与中宗朝宴饮酬唱所作,见《全唐诗》卷二、卷一○四。
    3 《旧唐书》卷一九○中《文苑中·贺知章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33页。
    4 《旧唐书》卷一九○中《文苑中·贺知章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34页。
    5 《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传》附陆象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76页。
    6 《太平广记》卷二百二《高逸·贺知章》条引《谭宾录》语,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27页。
    7 《旧唐书》卷一九○中《文苑中·贺知章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34页。
    1 《唐诗纪事校笺》卷三十二,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904页。
    2 刘肃《大唐新语》卷八,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7页。
    3 参见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
    4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5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59页。
    1 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全唐文》卷三三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36页。
    2 颜真卿《靖居寺题名》,《全唐文》卷三三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34页。
    3 颜真卿等《耿湋水亭咏风联句》,《全唐诗》卷七八八,第8972页。
    4 皎然《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题下注“此时公权领湖州”,又于“南郡思破竹”一句后自注“公时改任信州”《全唐诗》卷八一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281-9282页。
    5 《全唐诗》卷二六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960页。
    6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63页。
    7 参见吴汝煜对孟郊生平的考证,收于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二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6页。
    1 参考赵昌平对皎然生平的考证,见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二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2页。
    2 孟郊《上常州卢使君书》,《全唐文》卷六八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996页。
    3 洪亮吉纂《嘉庆泾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30页。
    4 洪亮吉纂《嘉庆泾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27-629页;两种同题诗都收于《全唐诗》卷二五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34-2837页。
    1 符载《江陵陆侍御宅宴集官张员外画松石图》,《全唐文》卷六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65-7066页。
    2 参考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3 《全唐文》卷五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85页。
    4 参考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78页。
    5 《诗式校注》卷四“齐梁诗”,皎然著,李壮鹰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6 《全唐诗》卷一五○、一五一。
    7 分别见于《全唐诗》卷二四九、二六三、二七九、三一五、三四八。
    1 《全唐文》卷四九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17页。
    2 《全唐文》卷四八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33-4934页。
    3 陆宾虞为陆亘幕僚佐事,见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1页。
    4 陆龟蒙有《引泉诗》云“上嗣位六年,吾宗刺桐川。余来拜旌戟,诏下之明年。”参见《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陆龟蒙”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0页。
    5 《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陆龟蒙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12页。
    6 见皮日休《松陵集序》,《皮子文薮》附录一,萧涤非、郑庆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235-237页。
    7 据李福标《皮陆研究》的相关考证,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82-87页。
    1 余恕诚《晚唐两大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161-171页,收入氏著《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页。
    3 《全唐诗》卷七○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213页。
    4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85页。
    5 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85页。
    1 李福标《皮陆研究》,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239页。
    2 《唐语林校证》王谠著,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8页。
    3 见《全唐诗》卷六八九,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984页。
    4 杨慎《升庵诗话》卷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4页。
    5 《唐语林校正》卷四“栖逸”,王谠撰,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99页。
    6 《唐诗纪事校笺》卷五十三,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1449页。
    7 陆肱《松》,《全唐诗》卷五六六,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611页。
    8 《唐语林》王谠撰,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76页。
    9 郑谷《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因有寄赠》,《全唐诗》卷六七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777页。
    10 《唐才子传校笺》卷九“许棠”条,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四册第15-30页。
    1 《全唐诗》卷七○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56页。
    2 《唐才子传校笺》卷七“李频”条,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三册,第380-388页。
    3 罗根泽《隋唐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406页。
    4 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245页。
    1 《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中·萧颖士传》“颖士乐闻人善,以推引后进为己任,如李阳、李幼卿、皇甫冉、陆渭等数十人,由奖目,皆为名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69页。
    2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6页。
    3 《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2-603页。
    4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元稹集》卷二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6页。
    1 参见王伟《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第三章第一节,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00页。
    3 《新唐书》卷二○三《欧阳詹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87页。
    4 韩愈《上宰相书》有“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之语,即谓此事。《韩昌黎文集注释》上册,阎琦 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1 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韩昌黎文集注释》上册,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2 李观《帖经日上侍郎书》,《全唐文》卷五三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16页。
    3 《韩昌黎文集注释》上册,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4 李观《帖经日上侍郎书》,《全唐文》卷五三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16页。
    5 陆贽《策问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陆贽集》卷六,王素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0-194页。
    6 查屏球《唐诗与唐学——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0页。
    1 赵翼《廿二史割记》卷二十,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96页。
    2 《曾国藩全集·读书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265页。
    3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89页。
    4 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柳宗元集》卷三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4-825页。
    5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苏轼文集》卷三六,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12-1013页。
    6 权德舆《陆宣公全集序》,《陆贽集》附录卷二,第815页。
    7 王定保《唐摭言校注》卷八“通榜”,姜汉椿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8 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韩昌黎文集注释》上册,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9 韩愈《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17页。
    1 《全唐文》卷四八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94页。
    2 见《全唐文》卷六一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49-6251页。
    3 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12页。
    4 权德舆《送歙州陆使君员外赴任序》,《全唐文》卷四九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09页。
    5 权德舆《唐故使持节歙州诸军事守歙州刺史赐绯鱼袋陆君墓志铭》,《全唐文》卷五○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18页。
    6 李翱《与陆傪书》,《全唐文》卷六三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15页。
    7 《全唐文》卷六三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34页。
    1 权德舆《兵部郎中杨君集序》,《全唐文》卷四八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4997页。
    2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5页。
    3 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引啖助语,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页。
    4 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八,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84页。
    5 见户崎哲彦《关于中唐的新春秋学派——以其家系、著作、弟子为中心》,王青译,收于林庆彰、蒋秋华主编《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第455-490页。
    1 吕温《祭陆给事文》,《全唐文》卷六三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69-6370页。
    2 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春秋书》,《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18-819页。
    3 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8-210页。
    4 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春秋书》,《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19页。
    5 关于吕温、柳宗元思想研究的论文大都会论及陆淳的影响,而专以此为中心的有如下几种: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第九章《柳宗元古文思想与关中学术资源》,户崎哲彦《柳宗元的明道文学——其与陆淳<春秋>学之关系》,寇养厚《中唐新<春秋>学对柳宗元与永贞革新集团的影响》等。
    6 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论》,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
    1 陆龟蒙《甫里先生传》,宋景昌、王立群点校《甫里先生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5页。以下所引陆龟蒙作品未特别注明者,均用此版本。
    1 韩愈《鳄鱼文》,《韩昌黎文集注释》(下),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页。
    2 葛晓音《中唐古文趋向新议》,《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第21-27页,收入《汉唐文学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版,第194-214页。
    1 韩愈《李元宾墓铭》,《韩昌黎文集注释》(下),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 陆希声《唐太子校书李观文集序》,《全唐文》卷八一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50页。
    1 例如,李华在《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中说“近日陈拾遗子昂文体最正”(《全唐文》卷三一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98页),而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说“广汉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其余如独孤及、李舟等的评价大抵类此。
    2 陆希声《唐太子校书李观文集序》,《全唐文》卷八一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51页。
    3 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01页。
    1 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柳宗元集》卷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0页。
    2 《旧唐书》卷一八九下《儒学下·陆质传》,中华书局第4977-4978页。
    3 《新唐书》卷一六八《陆质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27-5128页。
    4 杨慧文《陆质生平事迹考》,《山东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117-120页。陈光崇文与户崎哲彦文(王青译),均收入林庆彰、蒋秋华《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分别见于第61-72页和339-526页。
    5 《新唐书》卷一六八《陆质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27页。
    1 陆心源《群书校补》卷七,陆心源《潜园总集》,清同治光绪间归安陆氏刊本。
    2 《南齐书》卷三十九《陆澄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85页。
    3 《南齐书》卷三十九《陆澄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86页。
    4 张忱石《徐松<登科记考>续补》(下),《文献》1987年第2期,97-109页。
    5 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重修集传义》及《修传始终记》,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3-15页。
    1 吕温《祭陆给事文》,《全唐文》卷六三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70页。
    2 《新唐书》卷一五《礼乐五》,。
    3 户崎哲彦《唐代的禘袷论争及其意义》,蒋寅译,《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12-17页。
    4 见吕温《代国子陆博士进<集注春秋>表》,《全唐文》卷六二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22页。
    1 《柳宗元集》卷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9页。
    2 本章所引陆淳《春秋》学三书的文字,《春秋啖赵集传纂例》、《春秋辩疑》用丛书集成初编本,《春秋微旨》用学海类编本,不再注明。
    3 分别见于王溥《唐会要》卷十三(313-314页)、卷二十三(438页)、卷二十二(426页),中华书局1955年版。
    4 见户崎哲彦《流传日本的有关陆质的史料及若干考证》,收入林庆彰、蒋秋华《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第529-553页。该诗又收入陈尚君《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42页。
    5 见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答元饶州论春秋书》及吕温《代国子陆博士进集注春秋表》、 《祭陆给事文》等文。
    1 参见陈光崇《中唐啖赵学派杂考》,《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版,第61-72页;杨慧文《陆质生平事迹考》(《山东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第117-120页)也持这种看法。
    2 吉原文昭《关于唐代<春秋>三子的异同》,孙彬译,林庆彰、蒋秋华主编《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版,第339-397页。
    3 户崎哲彦《关于中唐的新<春秋>学派》,林庆彰、蒋秋华主编《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版,第339-526页。
    4 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第5页。
    1 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第13-14页。
    2 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第13页。
    3 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第13页。
    1 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2 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春秋书》,《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19页。
    1 参见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页。
    2 陆淳《删东皋子集序》,《全唐文》卷六一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39页。
    3 吕温《祭陆给事文》《全唐文》卷六三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70页。
    1 吕温《祭陆给事文》《全唐文》卷六三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70页。
    2 陆淳《删东皋子集序》,《全唐文》卷六一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38-6239页。
    3 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9页。
    4 吉原文昭《关于唐代<春秋>三子的异同》,孙彬译,见林庆彰、蒋秋华主编《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第339-397页。
    1 章群《啖、赵、陆三家<春秋>之说》,见《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第73-88页。
    2 以下分别简称《纂例》《辩疑》和《微旨》。
    3 《微旨》卷中。
    4 《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
    1 《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
    2 《纂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
    3 《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第一》。
    4 《纂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
    5 赵匡《举人条例》,《全唐文》卷三五五,中华书局1983年,第3604页。
    1 吕温《祭陆给事文》,《全唐文》卷六三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70页。
    2 《微旨·序》。
    3 《微旨》卷上。
    4 《微旨》卷下。
    5 见《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五“灭”例:“啖子曰,凡灭国直书灭者,罪来灭者甚于见灭者,言力屈而死故也。凡书灭又书其君奔者,则两罪之,且责其不死社稷也。”
    6 《微旨》卷上。
    1 吕温《祭陆给事文》,《全唐文》卷六三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70页。
    2 《纂例》卷一《啖氏集传集注义第三》。
    3 《纂例》卷一《赵子损益义第五》。
    1 《纂例》卷八《杂字例第三十三》。
    2 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9页。
    3 《纂例》卷一《啖赵取舍三传义例第六》。
    4 《纂例》卷一《三传得失议第二》。
    1 《纂例》卷一《啖赵取舍三传义例第六》。
    2 《纂例》卷一《赵氏损益第五》。
    3 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4 《纂例》卷一《重修集传义第七》。
    5 皮锡瑞《经学通论》卷四《春秋》,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3页。
    6 《纂例》卷一《啖赵取舍三传义例第六》。
    7 《纂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
    1 见户崎哲彦:《柳宗元的明道文学——其与陆淳<春秋>学之关系》,《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第399-453页。
    2 《纂例》卷一《重修集传义第七》。
    3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5页。
    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春秋集传纂例>提要》。
    5 《纂例》卷一《啖赵取舍三传义例第六》。
    1 《纂例》卷一《啖赵取舍三传义例第六》。
    2 《纂例》卷一《重修集传义第七》。
    1 《旧唐书》卷一四五《陆长源传》称“字泳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37页。《新唐书》卷一五一《董晋传》附陆长源传称其字“泳”,见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22页。又,罗宁《陆长源及其著述考论》认为陆长源兄名陆海,则或者其本名为“泳”,“长源”乃其字。
    2 收入房锐主编《唐五代文化论稿》,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18-152页。
    3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二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5-516页。
    4 《唐故灵泉寺玄林禅师神道碑并序》,见河南省建筑保护研究所编《宝山灵泉寺》录文,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7页。又《中国碑刻书法经精品选》收《唐玄林禅师碑》(周到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为原碑拓片,也有“监察御史陆长源”题名。《全唐文》卷五一○亦收此文,未录作者题名。
    5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页。
    6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韩昌黎文集注释》下,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7 《新唐书》卷一五一《董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21页。
    1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附陆余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9页。
    2 《新唐书》卷一五一《董晋传》附陆长源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22页。
    3 李华《扬州龙兴寺经律院和尚碑》,《全唐文》卷三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46页。
    4 事见徐锷《大宝积经述》,《全唐文》卷二九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93页。
    5 《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77页。
    6 《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附陆余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9页。
    7 陆长源《华阳三洞景昭大法师碑》,《全唐文》卷五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88-5189页。
    8 《旧唐书》卷一四五《陆长源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37页。
    9 《旧唐书》卷一二四《薛嵩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25-3526页。
    1 《新唐书》卷一五一《董晋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21页。
    2 韩愈《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管田汴宋毫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赠太傅董公行状》,《韩昌黎文集注释》下,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2-353页。
    3 《新唐书》卷一五一《董晋传》附陆长源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22页。
    4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48-2649页。
    5 《旧唐书》卷一四五《陆长源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37页。
    6 同上。
    7 韩愈《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管田汴宋毫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赠太傅董公行状》,《韩昌黎文集注释》下,阎琦校注,三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50-352页。
    1 《旧唐书》卷一四五《董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37页。
    2 《新唐书》卷一五一《陆长源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22页。
    3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巾幞”,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4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二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5页。
    5 殷亮《颜鲁公行状》:“今检校国子祭酒杨昱,自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除为汉州刺史,转湖州刺史。以旧府之恩,乘州人之请,纪公遗事,刊石立《去思碑》于州门之外。即今都官郎陆长源之词也。”《全唐文》卷五一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30页。
    6 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13页。
    7 《旧唐书》卷一六○《韩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95页。
    8 《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下·刘太真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81页。
    9 参见董超《唐代吕温家族与文学》第四章第四节《吕温的散文》,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 李翱《贺行军陆大夫书》,《全唐文》卷六三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19-6420页。
    2 《太平广记》所收见于卷二四二、卷二八八、卷二八九、卷四九三、卷四九五:《说郛》所收见于卷二十三。本文所引《辨疑志》文字均出此两书。
    3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第六章《唐代中期的小说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165页。
    4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18页。
    5 陶宗仪《说郛》卷三十四,中国书店1986年版(据涵芬楼1927年11月版影印),第6册。
    1 班固《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5页。
    2 《论衡校释》卷二九《对作篇》,王充著,黄晖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79页。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4 陆希声《北户录序》,《全唐文》卷八一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52页。
    1 《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5页。
    2 《史通通释》刘知几著,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3-276页。
    3 《新唐书》卷二百四《方伎·姜抚》,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811-5812页。
    4 《新唐书》卷五八《艺文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61页。
    1 参见王汝涛编《全唐小说》,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0-2506页: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53-54页。
    2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3 《旧唐书》卷七九《傅奕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15页。
    4 梁肃《神仙传论》,《全唐文》卷五一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77-5278页。
    5 程毅中《唐代小说琐记》,《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291-298页。
    6 周勋初《唐代笔记小说叙录》,《周勋初文集》第五卷,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50页。
    1 《封氏闻见记》卷八,封演撰,张耕注评,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2 《全唐文》卷五一○,又《宝刻丛编》卷十五引《复斋碑录》题《唐华阳三洞景昭大法师韦公碑》为“唐陆长源撰,窦臯书并篆额。贞元三年正月上元造,在茅山玉晨观。”
    3 分别引自陆长源《僧常满智真等于倡家饮酒烹宰鸡鹅判》、《断金华观道士盛若虚判》,《全唐文》卷五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83页。
    1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3页。
    2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
    3 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8页。
    1 《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0-841页。
    2 《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页。
    3 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8页。
    4 赵翼《廿二史劄记》,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5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收于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3册,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版,第194页。
    6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46页。
    7 《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李剑国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页。
    8 《史通通释》,刘知几著,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7页。
    1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2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1 参考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45-447页。
    2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十,林宝撰、岑仲勉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415-1417页。
    3 收于杨联升《国史释论——陶希圣先生九秩荣庆论文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87年,第55-67页。
    4 《周书》卷三二《陆通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7页;《北史》卷六九《陆通传》文字略有不同。
    5 见《新唐书》卷七三《宰相世系三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68页。
    6 《晋书》卷七七《陆晔传》附陆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24--2026页。
    7 或如岑仲勉所说,《新表》的“叔元”为“仲元”之误,见《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十,第1408页。
    1 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见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53--767页。
    2 庾信《大周柱国谯国公夫人故步陆孤氏墓志铭》,赵超《汉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84-485页,墓石今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志文又见于《庾子山集注》卷一六,第1027-1031页,文字略有不同。
    3 《魏书》卷四三《毛修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60页。
    4 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倪瑶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54页。
    1 《周书》卷三二《陆通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8页。
    2 《魏书》卷七《高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8页。
    3 《周书》卷三二《陆通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7-558页。
    1 庾信《大周柱国谯国夫人故步陆孤氏墓志铭》,《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27页。
    2 《北史》卷九《周本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9页。
    3 参见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6页。
    4 见陆让碑,王昶《金石萃编》卷四十六,《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二),(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785-787页。碑文又见于《全唐文》卷九九二,文字多处不同。本文所引以《金石萃编》为准,部分阙字参考《全唐文》补出。陆让碑记其唐贞观时迁葬“雍州三口县”,考当时雍州辖县中以“三”开头者只有“三原”,故此处阙文应即“原”字。
    5 陈寅恪:《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6 见《平昌孟公祖母吴郡陆氏墓志铭并序》,据铭文推测墓主为陆通孙女。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神龙02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3页。
    7 《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唐纪四》,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905页。
    8 见《大唐故韩王府兵曹参军延陵县开国公陆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垂拱05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66-767页。
    1 事见《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王慧龙族后成为北魏“四姓”之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75-877页。
    2 《周书》卷三二《陆通传》:“(陆政)其母吴人,好食鱼。”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7页。
    3 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64页.
    4 《北史》卷九八《蠕蠕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64页。
    5 庾信《大周柱国谯国夫人故步陆孤氏墓志铭》《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28-1029页。
    6 《周书》卷一三《谯孝王俭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03--204页。
    1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十四,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页。
    2 《隋书》卷五○《李安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322页。
    3 《周书》卷一五《李弼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42页。
    4 《北史》卷六○《李弼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29页。
    5 魏徵《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全唐文》卷一四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34页。
    6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柳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79页。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陆淳纂,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春秋集传辩疑》,陆淳纂,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春秋集传微旨》,陆淳撰,《学海类编》本。
    《经典释文》,陆德明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史记》,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书》,班固撰,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后汉书》,范晔撰,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陈寿撰,裴松之注,陈乃乾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晋书》,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书》,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南齐书》,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梁书》,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陈书》,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南史》,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魏书》,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北齐书》,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周书》,令狐德菜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北史》,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隋书》,魏徵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旧唐书》,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唐六典》,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通典》,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通志》,郑樵撰,王树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唐会要》,王溥撰,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唐国史补》,李肇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贞观政要集校》,吴競撰,谢保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登科记考补正》,徐松撰,孟二冬补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封氏闻见记》,封演撰,张耕注评,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大唐新语》,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郡斋读书志校证》,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史通通释》,刘知几撰,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古今姓氏书辨证》,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吴地记》,陆广微撰,曹林娣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吴郡志》,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吴郡图经续记》,朱长文撰,金菊林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吴门表隐》,顾震涛撰,甘兰经等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颜氏家训集解》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中说》,王通撰,王雪玲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道德真经传》陆希声撰,阮元辑《宛委别藏》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酉阳杂俎》,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摭言校注》,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唐语林校证》,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云溪友议》,范摅撰,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北梦琐言》,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云麓漫钞》,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容斋随笔》,洪迈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法书要录》,张彦远撰,范祥雍点校,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书史会要》,陶宗仪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宣和书谱》,桂第子译注,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文选》,萧统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85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全唐文》,董诰等编,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
    《全唐文补编》,陈尚君辑补,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全唐文补遗》(19辑及《千唐志斋专辑》系列),吴刚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出版1994—-2007年。
    《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绍良、赵超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太平广记》,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陆士衡文集校注》,刘运好校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陆云集》,黄葵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庾子山集》,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陆贽集》,王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柳宗元集》,《柳宗元集》校点组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白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元稹集》,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韩昌黎文集注释》,阎琦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甫里先生文集》陆龟蒙撰,宋景昌、王立群点校,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皮子文薮》,皮日休撰,萧涤非、郑庆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
    《唐诗纪事校笺》,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
    《唐才子传校笺》,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995年。
    《诗薮》,胡应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唐音癸签》,胡震亨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包弼德(美国)《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刘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卞孝萱《元稹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曹道衡《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岑仲勉《唐人行第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唐史余沈》,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陈明《中古士族现象研究——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初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柳宗元与唐代思想变迁》,郭英剑、徐承向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1年。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魏晋南北朝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池田温(日本)《唐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Chiu-Duke, Josephine:The Wu chun Lu Clan as an Example of Bureaucratiz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B.C. Asian Review,1990, No.3/4,106-152.
    川胜义雄(日本)《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徐谷芃、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修订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冻国栋《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Ebrey, Patricia Buckley:The Aristocratic Family of Early Imperial China:A Case Study of B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主编),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唐翰林学士传论》,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龚鹏程《唐代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宫崎市定(日本)《九品官人法研究》,韩异、刘建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谷川道雄(日本)《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伟中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49-67页。
    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户崎哲彦(日本)《唐代的禘袷论争及其意义》,蒋寅译,《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12-17页。
    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2001年。
    黄约瑟《港台学者隋唐史论文精选》,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体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
    蒋寅 《大历诗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大历诗人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Johnson, David G:The Last Years of A Great Clan:The Li Family of Chao Chun in Late T'ang and Early Sung, Harvard Joural of Asiatic Study, V.37, N.1,1977.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唐代中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的关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李福标《皮陆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皮陆年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李浩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生龙《.隐士与中国古代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林庆彰、蒋秋华主编《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张稳萍编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
    刘麟生《中国骈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刘海锋《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跃进《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年。《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隋唐政权中南朝旧族之仕进凭借与途径》,《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隋唐政权中的吴郡陆氏》,杨联升编《国史释论——陶希圣先生九秩荣庆论文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87年版,第55-67页。
    牟发松《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51-64页。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夏应元等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国史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3册,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
    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气贺泽保规《新版唐代墓志所在总合目录》,东京:汲古书院,2004年。
    沈时蓉《试论陆贽对韩愈古文运动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22-27页。
    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宋大川、王建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7年。
    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
    孙明君《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70-76页。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唐燮军《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陶晋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1年。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田余庆《东晋门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田廷柱《隋唐士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唐长孺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王素《陆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锡九《皮陆诗歌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伊同《五朝门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吴庚舜、董乃斌主编《唐代文学史》(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吴在庆《增补唐五代文史丛考》,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科举制与唐代高级官吏的选拔》,《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57-85页。《唐代士族及其衰落》,《唐史学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杨荫楼《陆德明的南学风韵及其对经学的贡献》,《孔子研究》1999年第3期,第82-87页。
    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余恕诚《唐诗风貌》,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余英时文集第4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章士钊《柳文指要》,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郑力戎《陆贽与唐宋古文大家》,《文史哲》1996年第3期,第83-89页。
    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