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六朝吴郡陆氏家族作为江东世族之首望,其在引领吴地文化形态、开拓六朝形式诗学传统等方面均有独特创造。然而,学术界在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方面对于陆机、陆云兄弟,尤其是对于陆机及其《文赋》的过份关注,遮蔽了对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化活动及文学创造的整体研究。本文拟将六朝吴郡陆氏家族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把握绵延于其家族内部的文化传统,从时代、地域、家族、文学集团等多重维度观照其家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品格,并进而审视其家族文化传承与文化品格统摄下的文化活动与文学创造,寻求其家族成员的文化活动及文学创造的家族根源,以期对与其家族相关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及文学创造问题提供更为通达的解释。
     本文绪论部分陈述了本题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梳理了本题研究相关资料及研究现状。
     正文部分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六章对六朝吴郡陆氏家族进行整体研究与述论。前三章对吴郡陆氏家族进行历时性的描述。第一章分析六朝吴郡陆氏家族远祖陆贾天人合策的天道观、仁义为本的政教观、统物通变的实践观及若即若离的出处观,这虽与六朝吴郡陆氏家族并无直接联系,然而根植其中的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却是六朝吴郡陆氏家族的文化起点与传承因子,从而将其家族文化推向历史的前台。第二章分析吴晋时期吴郡陆氏家族两条儒学实践路线的冲突与消长,并导致其家族的速荣速朽:逊、抗父子在孙吴政坛上的突出作为对于其家族极盛局面的推动,却最终导致了机、云兄弟在西晋政治中的步履维艰;机、云兄弟在西晋文坛上的巨大声名对于其家族引领江东士人的标示意义,却最终导致了其人在诸王争权中的惨遭罹难,从而最终促成其家族文化的转型。第三章分析南朝时期吴郡陆氏家族在文化转型后会通三家、顺应时变的文化活动与文学创作,最终在梁陈时期重新以文化的优势获得了家族发展的最盛期。
     第四、第五两章对六朝吴郡陆氏家族进行总体性的论述。第四章着重从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家族意识、文化成就四个方面分析六朝吴郡陆氏家族的文化特征,每个角度都折射出其家族既固守传统又追求新变、既保守又开放的文化品格。第五章则意在建构陆机、陆云、陆厥所代表的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陆机文学自觉论一方面开启了“诗缘情”的诗学道路,一方面又引领了六朝形式诗学的发展方向,对六朝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学都有着至为深远的影响;陆云文学境界论则在反拨机“绮靡”诗论的基础上,标举“文贵清省”与“先情后辞”,成为中国文学意境理论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中国传统诗学批评有着重要的贡献;陆厥则重申机、云诗学主张,将“情”置于文学的核心地位,在反拨永明文学的同时,直接影响了锺嵘《诗品》的批评形态。机、云、厥的文学理论构成了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学批评的自洽体系,从而成为其家族区别于其他家族的文化特色。
     第六章试图从年岁排行、人生经历、家族责任的角度比较陆机、陆云文学创作的动机、策略及其特征,从而构成了陆机以古诗乐府为拟诗对象、以以赋为诗为创作手法、诗文风格浑灏沉厚与陆云以诗经楚骚为拟诗对象、以以诗为赋为创作手法、诗文风格清丽玄远的不同分野,而两者在两晋乃至六朝诗歌发展史上所代表的不同的诗歌发展阶段、不同的诗学审美理想,构成了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方面。
     下篇两章对六朝吴郡陆氏家族的相关问题进行专题梳理与考论。第七章梳理吴郡陆氏家族世系、姻娅、著述及流传等相关资料,并附陆云《与兄平原书》校勘内容。第八章考证吴郡陆氏家族籍贯、陆机入洛时间、次数及原因等相关问题,并就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成员所预文学集团及文化活动、陆机《拟古诗》创作时间、动机及特色进行考述。
     附录部分编制六朝吴郡陆氏家族年表,勾勒出自汉末至陈隋四百余年间吴郡陆氏家族寄寓其间的文化生态及其家族成员置身其中的文化活动,作为正文的文献基础,为正文立论提供了较为正确翔实的文献资料。
As the most glorious family in Jiangdong aristocratic circles during the SixDynasties, Clan Lu in Wujun show its unique creative at leading Wudi culture formand expanding the poetics tradition of the Six Dynasties, and so on. Overly concernedon Luji and Luyun, especially on Luji and his WENFU, however, covering thecomprehensive study on Clan Lu in Wujun on the Six Dynastie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regard Clan Lu in Wujun on the Six Dynasties as a cultural entity, and finding itscultural tradition, observe it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character from somedimensions such as times, region, family, group of literature and etc. And furtherscan it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literary creations governed thi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cultural character, and explore the families roots of these cultural activities andliterary creations, to seek more reasonable answer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on culturalactivities and literary creations of this aristocratic clan.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ubject, the researchthought and method be declared, and relative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situation onthis subject be settled.
     The body of the thesis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Part One and PartTwo.
     Six chapters in Part One have a holistic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Clan Lu inWujun. In the preceding three chapters, diachronic description of this family wastaken. Chapter I analyses this clan's remote ancestor Lugu, his Tiantao theory thatman is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his view of political education that be on the basicprinciples “benevolence”, his view of practice that unified and variated all things, andhis view of seclusion or no that is neither friendly nor aloof. Although these are notdirectly linked to Clan Lu in Wujun on the Six Dynasties, the thinking mode andcultural heritage rooted in these views are the cultural beginning and inheritanceelement of this clan, which motivates family culture on the stage of history. Chapter IIanalyses the conflict and ebb and flow of two Confucianism lines of Clan Lu in Wujunon Dongwu and Jin Dynasties, and leads this clan to rapid boom and decline: Luxun and Lukang's prominent success promotes the exceeding prosperity of Dongwuregime and Clan Lu in Wujun, which leads Luji and Luyun to walk with difficulty onXijin politics; Luji and Luyun's great reputation in Xijin literary arena as the markedsignificance of Jianadong aristocratic circles, but leads Luji and Luyun to be killed atthe scrambling for power and position of the Kings, which promotes the culturaltransformation of this clan. Chapter III analyses Clan Lu in Wujun's cultural activitiesand literary creations of compositing Confucianism,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andkeeping up the times on the Nanchao Dynasty, which at last makes this clan gainboom again on Qi and Liang Dynasties.
     The two chapters of IV and V have a totality discussion on Clan Lu inWujun on the Six Dynasties. Chapter IV analyses this clan'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from four aspects of times characteristics, regional features, family consciousnessand cultural achievements, which respectively refracts this clan's cultural character ofeither sticking to tradition or seeking new change, of either conservative or open.Chapter V intends to construct development vein of this clan's literary criticism,which represented by Luji, Luyun and Lujue.
     Chapter VI attempts to contrast motivation, tactics and character ofliterary writing between Luji's and Luyun's from these dimensions of seniorityamong brothers, life experience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y. These lead to somedifferences of there literary writing: Luji simulating GUSHI and YUEFU, and Luyunimitating SHIJING and CHUCI; Luji's works of POETRY framework containing FUTIconnotation, and Luyun's FUTI framework containing POETRY connotation; Luji'sliterary style of deep and vigorous, and Luyun's elegant and beautiful. These embodydifferent poetry development phase and poetry aesthetic ideal of Xijin Dynasty andeven the Six Dynasties, which constitutes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whole Chineseclassical poetry.
     Two chapters in Part Two have a specialized carding and textual researchon some related issues of Clan Lu in Wujun. Chapter VII cardings pedigree, marriage,writings and spread of Clan Lu in Wujun's, and adding proofreading contents ofLuyun's letters writing to his elder brother Luji. Chapter VIII textual researchs on some related issues such as the native place of the clan, the time, cause andfrequency of LuJi's being to LuoYang, the literary group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themember of this clan participating in, the time, motivation, character of Luji's NIGUSHI,and so on.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of Luji on the one hand openspoetry way of "poetry originates from emotion", on the other hand leads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ormal poetry on the Six Dynasties, which has a profoundinfluence on classical poetry on the Six Dynasties and even whole ancient society ofChina.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Image of Luyun indicates "literature lies in clear andsimple" and "love prior to diction on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correcting Luji'sTheory of Vivid Poetry, which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link to the Theory of theArtistic Conception o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Lujue reasserts Luji and Luyun'sviews, and puts "love" in core status of literature, and directly influents critical formof Zhongrong's Poetry Rank at the same time of correcting Yongming literature. TheLiterature Theories of Luji, Luyun and Lujue's constitutes a self-consistent theoreticalsystem of literary criticism of Clan Lu in Wujun on the Six Dynasties, which forms thecultural feature of this clan's distinguishing from other clans'.
     The appendix draws up annual events of Clan Lu in Wujun on the SixDynasties, which describing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of ClanLu in Wujun on the Six Dynasties lives in over400years from the end of Han Dynastyto Chen and Sui Dynasty. This offers correct and rich datum for the issue wediscussing at present.
引文
①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二“礼仪”篇,载《陈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书局,1979年版,第15页。
    ①《松陵陆氏丛著序》,[清]陆日爱等著《松陵陆氏丛著》卷首,1927年刊本。
    ①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载《陈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书局,1979年版,第590-591页。
    ②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4页。
    ①李真瑜《文学世家:一种特殊的文学家群体》,《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②罗时进《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③罗时进《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④梅新林《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⑤张剑《家族文学研究的分层与守界原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王永平《六朝时期吴郡陆氏之家风与家学》,《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月。
    ②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参见田余庆《孙吴建国的道路》,载《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⑤参见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⑥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昭明出版社,1999年版。
    ⑦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⑧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③载《汤用彤全集》(七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⑥汪文学《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⑦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⑧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⑨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⑩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徐公持《浮华人生——徐公持讲西晋二十四友》,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②何融《齐竟陵王西邸及其学士考略》,载《国文月刊》第七十七期,民国三十七年(1948)。
    ③林家骊《竟陵王西邸学士及活动考略》,载《文史》第45辑。
    ④柏俊才《“竟陵八友”考论》,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河北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孙士现《梁代“四萧”与文人关系及对梁朝文学之影响》,苏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钱汝平《萧衍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⑧曾美海《萧统文学集团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沈意《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⑩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1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2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3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4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孙明君《两晋士族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版。
    16赵雷《士族与魏晋南朝文学研究》,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7[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①[民国]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②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③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学生书局,1978年版。
    ④吴长庚《论六朝吴中顾陆朱张四姓》,《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8月。
    ⑤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⑥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⑦王绍卫《孙吴的世家大族与学术》,《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⑧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⑨韩格平《孙吴子书的政治取向及其对孙吴文学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⑩孙中旺《吴姓士族与刘宋建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7月。
    11高华平《士族宗教信仰的分野与南北朝文学的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7月。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李存山《秦后第一儒——陆贾》,《孔子研究》,1992年第3期。梁宗华《论陆贾的儒学观》,《东岳论丛》,1994年第6期。黄宛峰《叔孙通、陆贾与汉初的儒学走向》,《史学月刊》,1995年第3期。马育良《陆贾:向非儒文化挑战的汉儒第一人》,《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胡胜军《陆贾与汉初儒学的复兴》,《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6月。邹远修《陆贾:汉代尊儒第一人》,《理论学刊》,2002年7月。李禹阶《汉代新儒学“天人感应论”开山祖——陆贾》,《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陆贾新“无为”论探析》,《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1期;《论陆贾的“礼”、“法”思想》,《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陆贾新儒学的文化独尊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徐平华《〈新语〉——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的先声》,《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8月;《〈新语〉无为思想的儒学渊源》(与欧阳强合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汉代“独尊儒术”的理论先声——再论〈新语〉之于“独尊儒术”的重要性》,《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7月。孙翔《陆贾思想研究》,南京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韩曦《试论老子与陆贾无为思想的异同》,《吉安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王汉昌《论陆贾》,《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页。
    ④唐国军著《帝制初期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建构——以〈新语〉整体性文本解读为基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沈华《论孙吴政权与江东世家大族关系之演变——兼析陆逊之死》,《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11月。
    ②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③徐芹庭《两汉京氏陆氏易学研究》,中国书店,2011年版。
    ④郝桂敏《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有关问题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月。
    ⑤颜慧萍《陆玑及其学术考述》,《社科纵横》,2008年6月。
    ⑥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上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8-44页。
    ⑦孙翀《陆修静传记资料补释》,《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第4期。
    ⑧汤其领《陆修静与南朝道教》,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月。
    ⑨董沛文《论陆修静在中国道教史上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⑩张泽洪《道教三洞学说及其在中古道教史上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
    11刘玉菁《东晋南朝江东士族与道教之关系——以葛洪、陆修静与陶弘景为中心》,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版。
    ①柏俊才《“竟陵八友”考论》,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杜永仁《陆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钟涛、程兴家《试论陆倕的骈文创作与其政治活动的关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月。
    ④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⑤《世说新语·言语篇》刘孝标注引《晋阳秋》。
    ⑥《文选》卷五十四李善注引《抱朴子》。
    ⑦《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注引《文章传》。
    ①[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晋平原相陆机”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
    ①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论陆机》,《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②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49页。
    ③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8-479页。
    ④李泽仁《陆士衡史》(附《陆士衡年谱》),载1926年5月《尚友书塾季报》;何融《潘陆年谱》,载《知用从刊》第二;朱东润《陆机年表》,《武大文哲季刊》,1930年1卷1-2期。
    ⑤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36页。
    ①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51页。
    ②陈庄《陆机生平三考》,《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③傅刚《陆机初次赴洛时间考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④蒋方《陆机、陆云仕晋宦迹考》,《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⑤姜剑云《陆机入洛疑案新断》,《洛阳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⑥顾农《陆机生平著作考辨三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⑦王林莉《陆机初次入洛时间新探》,《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⑧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河北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⑨戴燕《索靖、陆机交往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1期。
    ⑩孙明君《二陆赠答诗中的东南士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
    11刘运好、赵婧《陆机诗歌研究三题》,《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12刘运好《陆机籍贯与行迹考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3崔晓黎《二陆相关人物考》,山东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4杨强《西晋北渡士族陆机交游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5雷斌《二陆赠答诗研究》,兰州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6汪春泓《从东吴学术文化特点看陆机文学理论和创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17吴正岚《论孙吴士风的变迁对陆机出处之影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月。
    18戴士媛《魏晋文学之生死观研究——以阮籍、陆机、陶渊明为例》,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版。
    19孙明君《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
    ①蔡彦峰《论陆机天道思想的变化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从神学到玄学的建构——试论陆机天道思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载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②陆永胜《探寻文论中的生命意识——陆机〈文赋〉的审美体验理论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③林聪《试议宗族生存压力与陆机诗歌创作缺乏情感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安徽文学》,2012年第1期。
    ④陈思光《陆机文学研究》,香港广华书局,1969年版。
    ⑤李秀花《陆机的文学创作与理论》,齐鲁书社,2008年版。
    ⑥吴茜茜《陆机文学批评与创作比较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张恺《陆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⑧傅刚《论陆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⑨宋红霞《陆机诗歌论》,山东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⑩黄亚卓《陆机诗歌美学风格论》,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11跃进《陆机创作之“繁”》,《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12王秋杰《陆机及其诗赋研究》,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版。
    13罗文玲著《陆机诗研究》,龚鹏程主编《古典诗歌研究汇刊》第六辑,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14王林莉《略论陆机诗歌在结构上的创新》,《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月。
    15马荣江《陆机乐府诗探源》,《前沿》,2010年第20期。
    16刘运好《论陆机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
    17曹虹著《陆机赋论探微》,京都大学文学部文学研究科《中国文学报》第四十六册,1993年版。
    18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9宋东阳《〈文赋〉与儒家文学观》,《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0孙明君《陆机〈文赋〉创作论中的士族意识》,《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21管仁福《“诗缘情而绮靡”说的历代接受与误读》,《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22蔡宗齐著、陈婧译《先秦汉晋言实之论与陆机、刘勰的文学创作论》,《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2011年12月。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魏晋文学之变迁·潘陆及两晋诸贤之文》。
    ②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之《第八皇甫谧、左思、挚虞》。
    ③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蒋方《陆机、陆云仕晋宦迹考》,《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⑤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9页。
    ⑥姜剑云《清正而文弱:陆云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6月。
    ⑦顾农《陆云生平事迹二题》,《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⑧许雪峰《陆云考论》,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肖华荣《陆云“清省”的美学观》,《文史哲》,1982年第1期。
    ⑩傅刚《“文贵清省”说的时代意义——略谈陆云〈与兄平原书〉》,《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2期。
    11[日]佐藤利行《关于二陆的文章创作——以陆云〈与兄平原书〉为中心》,《中国中世文学研究》17,1984年12月;《陆云研究》,白帝社,1990年版。
    12龚斌《陆云“雅好清省”的文学审美观》,《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
    13姜剑云《论陆云“文贵清省”的创作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
    14周昌梅《文学情感论:附情而言——陆云文学思想述评之一》,《孝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5温小腾《陆云文学思想新论——兼与陆机比较》,《语文学刊》(读写教学版),2005年第5期。
    16廉水杰《陆云文学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论陆云文学思想对钟嵘〈诗品〉的影响》,《文学前沿》,2009年第1期。
    17王从芳《陆云文学思想探微》,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安牧阳《论陆云文论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②戴燕《陆云的“用思困人”及其他》,京都大学文学部文学研究科《中国文学报》第五十二册,1996年版。
    ③林芬芳《陆云及其作品研究》,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
    ④郭建勋、玄桂芬《论陆云的辞赋》,《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⑤归青《论南朝诗学对“吟咏情性”说的改造》,《齐鲁学刊》,2000年第3期。
    ⑥彭鸿程《陆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张照《从〈与兄平原书〉看陆云辞赋》,《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7月。
    ⑧张映红《陆云四言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周国林《陆机陆云思想趋向探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⑩周兴泰《“二陆”与六朝文学》,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1穆丹阳《“二陆”比较研究》,黑龙江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2曹旭、王澧华《论西晋诗学》,《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13曹旭《张华〈情诗〉的意义》,《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14曹旭、杨远义《锺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的碰撞与展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②李存山《秦后第一儒——陆贾》,《孔子研究》,1992年第3期。
    ③梁宗华《论陆贾的儒学观》,《东岳论丛》,1994年第6期。
    ④黄宛峰《叔孙通、陆贾与汉初的儒学走向》,《史学月刊》,1995年第3期。
    ⑤马育良《陆贾:向非儒文化挑战的汉儒第一人》,《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①胡胜军《陆贾与汉初儒学的复兴》,《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6月。
    ②邹远修《陆贾:汉代尊儒第一人》,《理论学刊》,2002年7月。
    ③李禹阶《汉代新儒学“天人感应论”开山祖——陆贾》,《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陆贾新“无为”论探析》,《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1期;《论陆贾的“礼”、“法”思想》,《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陆贾新儒学的文化独尊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④徐平华《〈新语〉——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的先声》,《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8月;《〈新语〉无为思想的儒学渊源》(与欧阳强合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汉代“独尊儒术”的理论先声——再论〈新语〉之于“独尊儒术”的重要性》,《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7月。
    ⑤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韩曦《试论老子与陆贾无为思想的异同》,《吉安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王汉昌《论陆贾》,《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⑥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⑦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页。
    ⑧陆贾《新语·资质》:“鲍丘之德行,非不高于李斯、赵高也,然伏隐于蒿庐之下,而不录于世,利口之臣害之也。”为鲍丘遭谗被弃发不平之鸣。《盐铁论·毁学》:“李斯与包丘子俱事荀卿。”包丘子即鲍丘。清戴彦升《陆子新语序》:“陆生盖尝与浮邱伯游,故称其德行。”浮邱伯亦鲍丘。清唐晏目贾为荀卿弟子,见《陆子新语校注》。近人余嘉锡、当代李学勤目贾为鲍丘弟子,见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新语》、李学勤《失落的文明·一三七·陆贾的〈易〉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余、李之说似乎更为通达。章太炎《论诸子学》认为,荀子“为《左氏》、《穀梁》、《毛诗》之祖。”贾《新语》多用《穀梁》家法,其学出荀子,应无异议。
    ①章太炎《诸子学略说》,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89页。
    ①唐国军著《帝制初期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建构——以〈新语〉整体性文本解读为基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引《傅子》云策“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田余庆先生《孙吴建国的道路》考证,当时江东大族如会稽盛宪、周昕兄弟、王晟,乌程邹他、钱铜,吴郡高岱等皆为孙策迫害,有的几乎举族被灭。这一政策延续至孙权当政之初,盛宪、沈友等便死于孙权之手。
    ②王永平《陆逊与孙权之关系及其政治悲剧之原因考论》,载《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①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昭明出版社,1999年版,第75-76页。
    ①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②《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注引《江表传》载刘繇谴责孙策“为袁氏攻庐江”,策开脱之辞底气甚为不足。
    ①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2页。
    ②陆绩《陆公纪京氏易传注三卷》,《盐邑志林》本,明樊维城辑,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刻本。下同。
    ①蒋济《万机论·政略篇》,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三十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9页。
    ①罗振玉《诗疏·叙》,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影印本。
    ②颜慧萍《陆玑及其学术考述》,《社科纵横》,2008年6月。
    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载《宋明帝敕中书侍郎陆澄撰〈法论目录〉序》,《南齐书·陆澄传》载澄于泰始六年(470)前兼中书郎职,《法论目录》当编于泰始六年前。
    ①唐神清撰、慧宝注《北山录》,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版。
    ①参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上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8-44页。
    ②陆修静《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二十四册,天津古籍、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版,第781页。
    ①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灵宝经目序》,《道藏》第二十二册,第19页。
    ②《道藏》第二十二册,第56页。
    ③《道藏》第二十四册,第658页。
    ④《道藏》第二十四册,第736页。
    ⑤《道藏》第二十二册,第35页。
    ⑥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道藏》第九册,第823页。
    ⑦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道藏》第三十二册,第619页。
    ③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④小南一郎《观世音应验记排印本跋》,载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①余嘉锡笺疏“周处杀虎斩蛟入吴寻二陆”条引,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9-740页。
    ②小南一郎《观世音应验记排印本跋》,载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①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②2013年3月20日,程章灿先生在上海师范大学题为《象阙与萧梁政权始建期的正统焦虑——读陆倕〈石阙铭〉》的学术讲座中指出,陆倕《石阙铭》、《新刻漏铭》分别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确立萧梁政权的正统地位,是梁武帝萧衍宣示政权合法性的代言人,其文具有很强的政治功利色彩。萧统《文选》卷五六“铭”类入选5篇,倕占其四成,其着眼点并非仅在文学辞章方面,而是有着更多的政治文化建设意味。
    ③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陆太常集》,明崇祯间太仓张氏原刻本。
    ①参见曹旭师、李猛师弟《〈上山采蘼芜〉新读》,《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6期。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9页。
    ①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①[宋]李昉等《太平御览·释部》,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②[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18-419页。
    ①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②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9页。
    ①《文选集注》卷八引,转引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3页。
    ②《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晋阳秋》:“机与弟云并有俊才,司空张华见而说之,曰:‘平吴之利,在获二俊。’”
    ②参见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魏晋——北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0页。
    ③参见曹旭师《张华〈情诗〉的意义》,《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①陆绍云、陆凤诏纂修《陆氏世谱》后编卷二,民国11年(1922)铅印本。
    ②本节多处受孙明君先生《陆机〈文赋〉创作论中的士族意识》一文及《两晋士族文学研究》一书启发。《陆机〈文赋〉创作论中的士族意识》,《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两晋士族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7月版。
    ①陆景《典语》,辑自《群书治要》,载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七十,下同。
    ①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②[宋]佚名撰、范红娟点校《宣和书谱》,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③宋拓本《淳化秘阁法帖》,上海图书馆、故宫博物院藏。
    ①[唐]张彦远撰、范祥雍点校《法书要录》卷五,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①《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②张少康《文赋集释·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③逯钦立《〈文赋〉撰出年代考》,原刊《学原》1948年第2卷第1期,后收入逯钦立先生遗著、吴云先生整理《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1-434页。
    ④陆侃如《关于〈文赋〉——逯钦立先生〈文赋撰出年代考〉书》,原刊《春秋》1949年第6卷第4期,后收入《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51-654页。陈世骧《陆机〈文赋〉的创作年代》,原刊《京都大学中国文学学报》第8号,引自王梦鸥《陆机〈文赋〉所代表的文学观念》(原刊《中外文学》1979年第8卷第2期,后收入毛庆其选编《台湾学者中国文学批评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文赋〉题解》,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⑤毛庆《〈文赋〉创作年代考辨》,原刊《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第5期。
    ⑥周勋初《〈文赋〉写作年代新探》,原刊《文学遗产增刊》第14辑,1982年,后收入周勋初《周勋初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册,第44-51页。
    ⑦胡耀震《〈文赋〉撰出年代新证》,《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①参见蔡宗齐著、陈婧译《先秦汉晋言实之论与陆机刘勰的文学创作论》,《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2011年12月,第21页。
    ①刘则鸣《从陆机〈拟古诗〉看其“呈才”的诗学观》,《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1期。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0页。
    ①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49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0页。
    ②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论陆机》,《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③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①[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谢灵运”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②参见曹旭师、王澧华师兄《论西晋诗学》,《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③徐公持编《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
    ①此处受傅刚《“文贵清省”说的时代意义——略谈陆云〈与兄平原书〉》一文颇多启发,傅文载《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2期。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①汤用彤《儒学·佛学·玄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8页。转引自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前言》,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②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前言》,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①《骈体文钞·女史箴》注,转引自傅刚《“文贵清省”说的时代意义——略谈陆云〈与兄平原书〉》一文,傅文载《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2期。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①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171-172页。
    ②[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阮藉”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③[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古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1页。
    ⑤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前言》,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①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十三《释僧辩传》,载《汤用彤全集》第六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6页。
    ①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85页。
    ①[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38-459页。
    ②[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沈约”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26页。
    ③[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陆厥”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623页。
    ④参见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⑤本节多处受曹旭师、杨远义师兄《锺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的碰撞与展开》一文启发,该文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①徐公持编《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
    ②邝建行《汉魏晋的四言诗》,收入《中国诗歌论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84年版,第1-29页。
    ③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①黄卓颖《“清”的一个解读视角——以魏晋新声与五言诗的关系为例》,《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4期。
    ①[韩]崔宇锡《魏晋四言诗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89页。
    ①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古诗四言之有冒头,盖不始延年也,二陆诸君为之俑也。”
    ②参见林芬芳《陆云及其作品研究》,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第88-90页;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前言》,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③此处按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九愍》注。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957-1030页。
    ①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②林庚《诗化与赋化》,《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③参见徐公持《诗的赋化与赋的诗化——两汉魏晋诗赋关系之寻踪》,《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史培争、尤丽《赋的诗化与诗的赋化——魏晋南北朝诗赋关系探析》,《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年第1期。
    ①李秀花《陆机的文学创作与理论》,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81页。
    ①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前言》,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①[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①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6页。
    ③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魏晋——北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①陈庄《陆机生平三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②傅刚《陆机初次赴洛时间考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③蒋方《陆机、陆云仕晋宦迹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④姜剑云《陆机入洛疑案新断》,《洛阳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⑤俞士玲《陆机陆云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⑥顾农《陆机生平著作考辨三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⑦王林莉《陆机初次入洛时间新探》,《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⑧[日]高桥和巳《陆机的传记及其文学》,《高桥和巳作品集9》,《中国文学论集》,河出书房新社,1972年版。
    ⑨姜亮夫《陆平原年谱》,《姜亮夫全集22》,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⑩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
    11金涛声《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
    12刘运好《陆机籍贯与行迹考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①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版。
    ②曹道衡《中古文史丛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朱东润《陆机年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年4月。
    ①傅璇琮《左思〈三都赋〉写作年代质疑》,《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期。
    ②牟世金、徐传武《左思文学业绩新论》,《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
    ①徐传武《皇甫谧卒年新考》,《学术研究》,1996年第11期;《关于皇甫谧〈三都赋序〉的真实性》,《社科纵横》,1999年第6期。
    ①宁稼雨先生即持此说,参见宁稼雨《刘义庆的身世境遇与〈世说新语〉的编纂动因》,《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①《册府元龟》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元嘉二十四年)三月丙辰,甘露降寻阳松滋,江州刺史庐陵王绍以闻。四月癸未,甘露降寻阳松滋,丙申又降江州城内桐树,丁酉又降近城数里之中,江州刺史庐陵王绍以闻。”《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六年)秋七月辛未,以江州刺史庐陵王绍为南徐州刺史。”知元嘉二十四年左右至二十六年七月庐陵王绍镇寻阳。
    ②《南史·临川王刘义庆传附鲍照传》载:“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慧,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义庆奇之。赐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甚见知赏。”
    ③照《拟行路难》(其二)云:“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为罢官居家之明证。
    ④《宋书》、《南史》临川王刘义庆传附鲍照传:“临海王子顼为荆州,(鲍)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子顼败,为乱兵所杀。”
    ⑤《高僧传》卷七《宋淮南中寺释昙无成传》附《昙冏传》:“释昙无成,姓马,扶风人。……姚祚将亡,关中危急,成乃憩于淮南中寺。……时中寺复有昙冏者,与成同学齐名,为宋临川康王义庆所重。”案《宋书》卷三五《州郡志一》:“南兖州刺史,中原乱,北州流民多南渡,晋成帝立南兖州,寄治京口。时又立南青州及并州,武帝永初元年,省并南兖。文帝永嘉八年,始割江淮间为境,治广陵。”义庆之为南兖州刺史,镇所即在广陵。昙冏之见重于临川,当在义庆职南兖州刺史时。
    ⑥《高僧传》卷一七《齐福寺释道儒传》:“释道儒,姓石,渤海人。寓居广陵。少怀清信,慕乐出家。遇临川王义庆镇南兖,儒以事闻之。王赞成厥志,为启度出家。”
    ⑦《高僧传》卷三《宋京师道林寺疅良耶舍传》附《僧伽罗达多传》:“时又有天竺沙门僧伽罗达多、僧加罗多等,并禅学深明,来游宋境。……元嘉十八年夏,(达多)受临川康王请,于广陵结居,后终于建业。”
    ⑧陆杲《系观世音应验记》“伏万寿”条:“伏万寿,平昌人,居都下。元嘉十九年,为卫军行佐。府主临川王刘义庆镇广陵,万寿请暇还都。”见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⑨《高僧传》卷一二《宋京师南涧寺释道冏传》:“释道冏,姓马,扶风人。……宋元嘉二十年,临床康王义庆携往广陵,终于彼也。”
    ①余嘉锡笺疏“周处杀虎斩蛟入吴寻二陆”条引,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9-740页。
    ②小南一郎《观世音应验记排印本跋》,载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①《梁书·陆云公传》载缵称云公为“今之蔡伯喈”,致襄、晏子书言云公“神情早著,标令弱年,经目所睹,殆无再问。怀橘抱柰,禀自天情;倨坐列薪,非因外奖。学以聚之,则一箸能立;问以辩之,则师心独寤。始逾弱岁,辞艺通洽,升降多士,秀也诗流。”
    ②《梁书·锺嵘传》:“元简命嵘作《瑞室颂》以旌表之,辞甚典丽,选西中郎晋安王记室。……顷之,卒官。”《梁书·司马褧传》:“(天监)十七年,(褧)迁明威将军、晋安王长史,未几卒。”
    ①《南史·陆罩传》:“初,简文在雍州,撰《法宝联璧》,罩与群贤并抄掇区分者数岁。中大通六年而书成,命湘东王为序。其作者有侍中国子祭酒南兰陵萧子显等三十人,以比王象、刘邵之《皇览》焉。”
    ②《梁书·王锡传》:“时昭明尚幼,未与臣僚相接。高祖敕:‘太子洗马王锡、秘书郎张缵,亲表英华,朝中髦俊,可以师友事之。’以戚属封永安侯,除晋安王友,称疾不行,敕许受诏停都。王冠日,以府僚摄事。”
    ①《陈书》卷二十四《周弘正传》:“太建五年,授尚书右仆射,祭酒、中正如故。寻敕侍东宫讲《论语》、《孝经》。太子以弘正朝廷旧臣,德望素重,于是降情屈礼,横经请益,有师资之敬焉。”
    ②按《陈书》卷三十四《褚玠传》载,玠太建中以廉俭有干用,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在任岁馀,惩猾民陈显文、陈信父子,得罪高宗宠臣曹义达,遭谮。“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太子爱玠文辞,令入直殿省。十年,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顷之,以本官掌东宫管记。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太建计十四年,太建中约在七、八年间,故玠还都入直殿省当在九年左右,十年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掌东宫管记,十二年卒于官。可知褚玠于太建九年至十二年活动于陈后主文学集团。
    ①《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开皇九年,589,夏四月)己未,以陈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瑳、王仪,御史中丞沈观等,邪佞于其主,以致亡灭,皆投之边裔。”沈观即沈瓘。
    ①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3页。
    ②郭丽平《〈文赋〉的创新说与陆机的〈拟古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9月。
    ③林文月《中古文学论丛》,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页。
    ①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5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0页。
    ③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四),康熙四十五年刊本。
    ①刘则鸣《从陆机〈拟古诗〉看其“呈才”的诗学观》,《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1期。
    ②《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文章传》。
    ③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①俞灏敏《陆机与魏晋文学自觉的演进》,《阳山学刊·社科版》,1994第4期。
    ②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神似与形似》,《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46页。
    ①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49页。
    ①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论陆机》,《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23页。
    ①徐青《古典诗律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
    ②薛泉《略论陆机拟古诗的创新》,《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6月。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东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南朝宋]范晔著、[唐]李贤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西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
    [唐]房玄龄等著《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南朝梁]沈约著《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南朝梁]萧子显著《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姚察、姚思廉著《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唐]姚思廉著《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李延寿著《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唐]魏徵等著《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
    [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
    [五代]刘昫著《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
    [宋]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11.
    [清]汤球、黄奭辑、乔治忠校注《众家编年体晋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民国]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2008.
    [明]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崇祯间太仓张氏原刻本。
    [明]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清嘉庆间寿考堂刻本。
    [明]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上海扫叶山房1917年石印本。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清]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三十八卷、补遗四卷》,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
    [唐]虞世南等撰《北堂书钞》,北京:中国书店,1989.
    [唐]魏徵等编《群书治要》,《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唐]欧阳询等编、汪绍楹注释《艺文类聚》(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徐坚等撰《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
    陆炜纂修《陆氏世谱》,清道光14年(1834)世德堂木活字本。
    陆绍云、陆凤诏纂修《陆氏世谱:正编九十卷、首一卷、后编五卷》,民国11年(1922)铅印本。
    陆瑞星等纂修《陆氏世谱:一百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37年(1948)仰贤堂铅印本。
    [西汉]陆贾著、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
    [东汉]陆绩撰《陆公纪京氏易传注:三卷》,明樊维城辑《盐邑志林》本,上海涵芬楼据明天启三年海盐原刊本影印本。
    [吴]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明樊维城辑《盐邑志林》本,上海涵芬楼据明天启三年海盐原刊本影印本。
    [吴]陆玑著、罗振玉校正《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据光绪十二年(1886)铅印本影印本。
    [西晋]陆机著《陆平原集:二卷》,清光绪18年(1892)善化章经济堂重刻本。
    [西晋]陆机著《陆士衡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
    [西晋]陆机著、金涛声点校《陆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西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陆士衡文集校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西晋陆机平复帖》珂罗版印本,文物出版社,1959.
    [西晋]陆云著《陆清河集:二卷》,清光绪18年(1892)善化章经济堂重刻本。
    [西晋]陆云著《陆士龙文集》十卷,《古逸丛书三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据国家图书馆藏宋刊本影印本。
    [西晋]陆云著《陆士龙文集》十卷,汪士贤明嘉靖间校刻本。
    [西晋]陆云著、黄葵点校《陆云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
    [西晋]陆云著、刘运好校注《陆士龙文集校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民国]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晋]葛洪撰《抱朴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
    [清]黄叔琳撰《文心雕龙辑注》,清乾隆六年(1937)养素堂刻本。
    [民国]黄侃撰《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王利器校笺《文心雕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南朝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珊删补《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孙望审订《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
    赵超编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赵超编《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毛远明编《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线装书局,2007.
    [梁]释僧祐撰、苏晋仁等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
    [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
    [唐]神清撰、慧宝注《北山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梁]僧祐编撰、刘立夫、胡勇译注《弘明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
    [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
    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94.
    董志翘译注《〈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
    《道藏》,天津、上海、北京:天津古籍、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唐]张彦远撰、范祥雍点校《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宋]佚名撰、范红娟点校《宣和书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宋拓本《淳化秘阁法帖》,上海图书馆、故宫博物院藏。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刘大杰著《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汤用彤著《汤用彤全集》(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李泽厚著《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汪文学著《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
    翦伯赞著《中国史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1.
    胡适著《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任继愈著《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熊铁基著《秦汉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万绳楠著《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
    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唐长孺著《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苏绍兴著《两晋南朝的士族》,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田余庆著《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1993.
    陈寅恪著《陈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书局,1979.
    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
    钱穆著《国史大纲》,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宁稼雨著《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启功著《启功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99.
    周勋初著《周勋初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徐邦达著《徐邦达集》,紫禁城出版社,2005.
    何启民著《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78.
    方北辰著《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李卿著《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民国]王伊同著《五朝门第》,北京:中华书局,2006.
    张可礼著《东晋文艺综合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程章灿著《世族与六朝文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丁福林著《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刘跃进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曹旭著《诗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田晓菲著《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10.
    [民国]刘汝霖著《汉晋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
    [民国]刘汝霖著《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
    陆侃如著《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
    罗宗强著《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清]沈德潜撰、苏文擢诠评《说诗晬语诠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清]刘熙载撰、徐玉中、萧华荣校点《刘熙载论艺六种》,成都:巴蜀书社,1990.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北京:中华书局,1962.
    洪顺隆主编《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余嘉锡著《四库提要辩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
    刘师培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胡国瑞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王锺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四百年民族心灵的展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徐公持编《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林继中著《文化建构文学史纲(魏晋——北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钱志熙著《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曹道衡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
    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
    逯钦立著、吴云整理《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梅家玲著《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毛庆其选编《台湾学者中国文学批评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日]佐竹保子《中国魏晉南北勢の修辞文学における形似表現と玄学表現の分析及び相互関連に関する研究》,平成16年。
    [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长沙:岳麓书社,1986.
    [日]兴膳宏著《潘岳、陆机》,载《中国诗文选》10,东京:筑摩书房,1973.
    [韩]崔宇锡著《魏晋四言诗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6.
    唐国军著《帝制初期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建构——以〈新语〉整体性文本解读为基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蔡忠道著《陆贾思想之研究》,载《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二编》第11冊,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
    徐芹庭著《两汉京氏陆氏易学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11.
    王永平著《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王永平著《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日]冈元凤纂辑、王承略点校《毛诗品物图考》,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吴正岚著《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徐公持著《浮华人生——徐公持讲西晋二十四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张爱波著《西晋士风与诗歌——以“二十四友”研究为中心》,济南:齐鲁书社,2006.
    孙明君著《两晋士族文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
    朱东润著《陆机年谱》,载《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武汉:国立武汉大学出版部,1930年第4期。
    姜亮夫著《陆平原年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俞士玲著《陆机陆云年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刘跃进、范子烨编《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西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蔡彦峰《从神学到玄学的建构——试论陆机天道思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赵敏
    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2008.
    罗文玲著《陆机诗研究》,龚鹏程主编《古典诗歌研究汇刊》第六辑,永和(台北县):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
    蒋祖怡、韩乐欣《陆机评传》,《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陈思光著《陆机文学研究》,香港:广华书局,1969.
    李秀花著《陆机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济南:齐鲁书社,2008.
    [日]佐藤利行著《陆云研究》,白帝社,1990.
    林芬芳著《陆云及其作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陈国符著《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第5卷第2期
    韩海浪《家族研究中的几个概念问题》,《学海》,2001年第3期
    李真瑜《文学世家:一种特殊的文学家群体》,《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罗时进《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罗时进《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梅新林《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张剑《家族文学研究的分层与守界原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梅运生《士族、古文经学与中古诗论》,《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高华平《士族宗教信仰的分野与南北朝文学的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7月
    王绍卫《孙吴的世家大族与学术》,《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田彩仙《魏晋文学家族的家族意识与创作追求》,《中州大学学报》,2001年4月
    孙中旺《吴姓士族与刘宋建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7月
    张天来《魏晋南北朝文学表现家族观念的情感模式》,《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
    张天来《江东陆氏家风与陆机的文学创作》,《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11月
    王永平《六朝时期吴郡陆氏之家风与家学》,《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月
    吴长庚《论六朝吴中顾陆朱张四姓》,《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8月
    沈华《论孙吴政权与江东世家大族关系之演变——兼析陆逊之死》,《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11月
    胡秋银《魏晋吴姓陆氏门风》,《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9月
    黄宛峰《叔孙通、陆贾与汉初的儒学走向》,《史学月刊》,1995年第3期
    梁宗华《论陆贾的儒学观》,《东岳论丛》,1994年第6期
    马育良《陆贾:为非儒文化观挑战的汉儒第一人》,《六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张秋升《陆贾的历史意识及其文化意义》,《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
    胡胜军《陆贾与汉初儒学的复兴》,《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6月
    项永琴《从汉赋研究看陆贾〈新语〉》,《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汪高鑫《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7月
    任怀国《试论陆贾对儒学的改造》,《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
    邹远修《陆贾:汉代尊儒第一人》,《理论学刊》,2002年7月
    李禹阶《陆贾新“无为”论探析》,《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1期
    李禹阶《论陆贾的“礼”、“法”思想》,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李禹阶《陆贾新儒学的文化独尊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李禹阶《汉代新儒学“天人感应论”开山祖——陆贾》,《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项永琴《陆贾〈新语〉与易学》,《周易研究》,2003第4期
    项永琴《论陆贾在汉代经学史上的地位》,《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徐平华《〈新语〉——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的先声》,《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8月
    徐平华、欧阳强《〈新语〉无为思想的儒学渊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
    陈斯怀《陆贾:雅正与通达》,《江淮论坛》,2006年第1期
    郑先兴《陆贾的史学思想》,《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月
    刘涛《陆贾〈新语〉赋化倾向探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黄觉弘《论陆贾春秋学及其文学意义》,《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8月
    范丽琴《陆贾〈新语〉易学思想探析》,《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徐平华《汉代“独尊儒术”的理论先声——再论〈新语〉之于“独尊儒术”的重要性》,《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7月
    葛立斌《“统物通变”:陆贾〈新语〉的〈诗〉学观》,《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7月
    韩曦《试论老子与陆贾无为思想的异同》,《吉安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王汉昌《论陆贾》,《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颜慧萍《陆玑及其学术考述》,《社科纵横》,2008年6月
    郝桂敏《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有关问题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月
    韩格平《孙吴子书的政治取向及其对孙吴文学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曹旭、李猛《〈上山采蘼芜〉新读》,《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6期
    曹旭、王澧华《论西晋诗学》,《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曹旭《张华〈情诗〉的意义》,《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毛庆《〈文赋〉创作年代考辨》,《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第5期
    胡耀震《〈文赋〉撰出年代新证》,《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管仁福《“诗缘情而绮靡”说的历代接受与误读》,《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宋东阳《〈文赋〉与儒家文学观》,《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孙明君《陆机〈文赋〉创作论中的士族意识》,《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王丽珍《“太康之英”与“形式主义”代表——论文学史上陆机诗歌的两种不同评价与接受》,《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5月
    蔡宗齐著、陈婧译《先秦汉晋言实之论与陆机、刘勰的文学创作论》,《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2011年12月
    陆永胜《探寻文论中的生命意识——陆机〈文赋〉的审美体验理论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日]柳川顺子《陸機擬する所の古詩について》,《中国文学论集》第二十八号
    刘昆庸《论陆机〈拟古诗〉》,《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陈冰《论陆机的拟古乐府诗》,《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刘则鸣《从陆机〈拟古诗〉看其“呈才”的诗学观》,《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1期
    刘加夫《论陆机文论的创新思想与作品的拟古倾向》,《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
    郭丽平《〈文赋〉的创新说与陆机的〈拟古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9月
    檀晶《袭古而弥新——陆机“拟古诗”新探》,《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
    陈恩维《陆机的模拟策略及其诗学意义》,《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6月
    傅刚《论陆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跃进《陆机创作之“繁”》,《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汪春泓《从东吴学术文化特点看陆机文学理论和创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吴正岚《论孙吴士风的变迁对陆机出处之影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月
    孙明君《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
    蔡彦峰《论陆机天道思想的变化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蔡锦芳《钟嵘〈诗品〉评陆机“不贵绮错”文献考辨》,《文献季刊》,2008年4月
    王林莉《略论陆机诗歌在结构上的创新》,《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月
    林聪《试议宗族生存压力与陆机诗歌创作缺乏情感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安徽文学》,2012年第1期
    刘运好《论陆机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
    马荣江《陆机乐府诗探源》,《前沿》,2010年第20期
    武国权《作为史家的陆机》,《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2期
    王世襄《西晋陆机〈平复帖〉考略》,《紫禁城》,2005年第S1期
    张伯驹《陆士衡〈平复帖〉》,《紫禁城》,2005年增刊
    曹宝麟《陆机〈平复帖〉商榷》,《书法研究》,1985年第1期
    戴燕《索靖、陆机交往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1期
    曹虹著《陆机赋论探微》,京都大学文学部文学研究科《中国文学报》第四十六册,1993.
    戴燕著《陆云的“用思困人”及其他》,京都大学文学部文学研究科《中国文学报》第五十二册,1996.
    姜剑云《清正而文弱:陆云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6月
    肖华荣《陆云“清省”的美学观》,《文史哲》,1982年第1期
    傅刚《“文贵清省”说的时代意义——略谈陆云〈与兄平原书〉》,《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2期
    龚斌《陆云“雅好清省”的文学审美观》,《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
    周昌梅《文学情感论:附情而言——陆云文学思想述评之一》,《孝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姜剑云《论陆云“文贵清省”的创作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
    温小腾《陆云文学思想新论——兼与陆机比较》,《语文学刊》(读写教学版),2005年第5期
    廉水杰《论陆云文学思想对钟嵘〈诗品〉的影响》,《文学前沿》,2009年第1期
    安牧阳《论陆云文论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张照《从〈与兄平原书〉看陆云辞赋》,《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7月
    郭建勋、玄桂芬《论陆云的辞赋》,《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归青《论南朝诗学对“吟咏情性”说的改造》,《齐鲁学刊》,2000年第3期
    [日]佐藤利行《关于二陆的文章创作——以陆云〈与兄平原书〉为中心》,《中国中世文学研究》17,1984年12月
    周国林《陆机陆云思想趋向探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王永平《论陆机陆云兄弟之死》,《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9月
    胡秋银《陆机陆云分裂人格探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月
    冷卫国《陆机陆云的赋学批评》,《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
    孙明君《二陆赠答诗中的东南士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
    曹旭、杨远义《锺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的碰撞与展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钟涛、程兴家《试论陆倕的骈文创作与其政治活动的关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月
    曹道衡《论任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齐鲁学刊》,1993年第4期
    柏俊才《兰台聚小考》,《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6月
    柏俊才《“竟陵八友”与齐梁文学的新变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钱志熙《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林庚《诗化与赋化》,《烟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徐公持《诗的赋化与赋的诗化——两汉魏晋诗赋关系之寻踪》,《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
    陈洪娟《南朝赋的诗化倾向及成因初探》,《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史培争、尤丽《赋的诗化与诗的赋化——魏晋南北朝诗赋关系探析》,《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年第1期
    申焕《曹植诗歌的赋化——以〈赠白马王彪〉为例》,《名作欣赏》,2007年11月
    宋俊伟《以情纬文———曹丕赋的诗化探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韩高年《魏晋南北朝诗赋的骈偶化进程及其理论意义》,《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月
    黄卓颖《“清”的一个解读视角——以魏晋新声与五言诗的关系为例》,《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4期
    汤其领《陆修静与南朝道教》,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月
    孙翀《陆修静传记资料补释》,《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第4期
    张泽洪《道教三洞学说及其在中古道教史上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
    郭凤娟《南朝吴郡陆氏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张筝《吴郡陆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赵雷《士族与魏晋南朝文学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徐千雯《魏晋南北朝五言诗拟作现象研究》,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
    戴士媛《魏晋文学之生死观研究——以阮籍、陆机、陶渊明为例》,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孙翔《陆贾思想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杨强《西晋北渡士族陆机交游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刘玉菁《东晋南朝江东士族与道教之关系——以葛洪、陆修静与陶弘景为中心》,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宋红霞《陆机诗歌论》,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黄亚卓《陆机诗歌美学风格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张恺《陆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吴茜茜《陆机文学批评与创作比较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韩]金良美《陆机〈文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王秋杰《陆机及其诗赋研究》,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彭鸿程《陆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廉水杰《陆云文学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许雪峰《陆云考论》,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王从芳《陆云文学思想探微》,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张映红《陆云四言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周兴泰《“二陆”与六朝文学》,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穆丹阳《“二陆”比较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崔晓黎《二陆相关人物考》,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雷斌《二陆赠答诗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董沛文《论陆修静在中国道教史上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钱汝平《萧衍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孙士现《梁代“四萧”与文人关系及对梁朝文学之影响》,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沈意《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柏俊才《“竟陵八友”考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曾美海《萧统文学集团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杜永仁《陆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