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生动力、机制与途径: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现代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中都必须经历这个阶段,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结构成长上的“先天不足”。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同质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二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特征。建国后,中国政府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结果加大了二元经济的结构强度。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进行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改革,结果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跟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跟我们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速度缓慢。二元转换的滞后带来了经济生活中诸多症结性问题: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利用中的城乡双重就业压力;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难以兼顾等等。因此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仅对于解决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缓解目前经济运行中的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根本,从内生的角度探析了我国二元经济转换的动力与途径。
     二元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二元反差。从经济学上理解二元反差首先代表的是一种差异,但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只强调城市现代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之间的部门差异这一对立,而没有对二元反差进行多维度的探析,更没有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说明差异的具体表现。结合中国的情况,可以归纳出二元反差的三个维度与表现形式:一为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非农部门之间的对立,具体表现为两大部门的生产率差距;二是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之间的对立,它通常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在我国可以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差值基尼系数等衡量;三是城市与农村的对立,这种对立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水平上的地域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农村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理解,二元反差代表的又是一组矛盾,这些矛盾存在着二元经济体中,既对立又统一,会推动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这就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内在动力。在不同的动力驱使下,二元转换的路径也会呈现出多元性。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通过如此安排,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的矛盾分析方法有效结合在了一起,三个分析的视角在本文自然展开。
     第一个视角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结构转换。从就业主体的维度考察我国的二元反差,它直接表现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低于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两者的差距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就业对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非农产业收入普通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可以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了农业劳动力,从而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这两种作用,二元经济的反差得以缓解。为此本文进行了三方面的实证分析:一是讨论二元反差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证实二元对比系数与城乡收入比和城乡差值系数负相关关系明显;二是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之间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人数的变化与城乡差值基尼系数的变化在长期中存在着均衡关系,差值基尼系数代表的城乡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人数增加得越多。三是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效应。VAR模型的分析结果证实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有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脉冲响应函数的冲击效应也显示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人数对二元反差指数有稳定的负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种途径:一是农民“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就业模式;二是“既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务工模式,即农民工;三是农村家庭的非农经营模式。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民退出机制的建设内容。
     第二个视角是传统农业现代化与二元结构转换。从产业的维度考察我国的二元反差,它表现为是落后的农业与发达的非农产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这一差距必然表现为二元对比系数偏小。换句话说,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太小,而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又过高。所以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可以提高农民的务农收入,也是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对西奥多·舒尔茨与黄宗智的理论评述与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地关系紧张的资源禀赋出发,用经验数据证实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内卷”困境~低边际生产力。并认为19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持续增加的非农就业,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带来的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是改善人地关系紧张的内在动力。再加上人口转型的外力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可以走出困境,但途径不是美国式的土地密集的大农场,而应该是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及其以家庭农场为生产基础的纵向一体化组织:“公式+农户”、专业合作社与政府组织的专业农产品市场。最后从支持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第三个视角是城乡融合发展与二元结构转换。从地域的维度考察我国的二元经济反差,它是指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这表现在生活水平、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与环保水平等方面农村的发展滞后于城市。所以落后的农村如果能发展成为城市,或者发达的城市通过辐射与扩张到周边农村进而带动其城市化,那么这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也能改善二元经济结构。为此本文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经验事实出发,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两种主要动力与途径:一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的乡村工业大发展,进而聚集所推动的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证的分析结果都证实,从19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它是我国城市化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二是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所促进的城市化率的提高,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大中城市向城市郊区的扩散所带来的效应十分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还用休闲产业的“农家乐”为例分析了一种新的城乡融合形式,即农业与非农产业互不吞噬对方的前提下,两者在城乡结合部的融合集聚所导致的城乡融合。并认为这种途径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低碳的城乡融合道路。
     以上三个视角的分析表明,促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内在矛盾是多维的,二元经济转换的途径注定也是多维的。为了早日实现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就应当提倡坚持走多元化的二元转换道路。即扬弃那种在经济发展中非此即彼、片面强调某一发展战略的传统思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把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城乡融合的城市化三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新颖。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转换”二字上,并从内生的角度揭示转换的动力与途径;二是结论上的新见解。认为二元经济转换的内生动力在于二元经济体中的内部矛盾。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有三种内在动力:一是农村劳动力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农转移;二是中国传统农业走出“内卷”困境的内在动力-人地关系改善背景下的农业经营模式与组织模式的创新;三是城乡融合促进的城市化,其内在动力为乡村工业化促进的小城镇建设与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三是政策结论上的创新,主张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元化道路。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refers to an economic structure in which the modern urban sector co-exists with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developing countries must go through this stage, which reflects the "inherent" deficienci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structure growth. The main task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must face in the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to transform the backward national economy structure, tha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eterogeneou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o homogeneous economic structure. China, a developing country, is basically characterized of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Chinese government had implemented an economic strategy of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which resulted in a powerfu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11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a comprehensive reform aiming to a market economic system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was performed in China, therefore, the strength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had been greatly weakened. However,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s still obvious; and compared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level, transformation speed of the two economic structures is slow. The lag of binary transformation has brought about many key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life:the dual constraints of the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market deman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ual employment pressur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course of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abor resources, the imbalance of the speed and quality in economic growth and so on. Therefore, promotion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s not only of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that have long hindere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ease the pressure of the lack of effective demand and employment in current economic operation. Based on this, by the way of using Marxist economic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endogenous institution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motivation and approach of China's du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dual economy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of a binary contrast. Economically understood, the binary contrast represents a kind of gap, but the traditional dual economic theory only emphasized the opposition of the sector gap between the modern urban sector and rural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but not multi-dimensionally analyzed the binary contrast, let alone explained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gap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case of China's situation, the binary contrast can be summed up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manifestations:First, a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with modern non-farm sector, as demonstrated by the productivity gap between the two sectors; Second, a confront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labor and non-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which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gap between th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can be measured by urban-rural income ratio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ini coefficient; Third, a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opposition was manifested as a geographical gap in development level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not only in economic terms, but also in the political,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in rural areas lag behind the city. From the Marxist philosophy, the binary contrast is on behalf of a set of contradictions that exist in binary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ual economy to single economy. This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dual economic to single economy. Driven by different force, the approach of binary transformation was also diverse.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was arranged in this dissertation by using the dual economic theory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Marxist contradiction analysis methods and three angles of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as fellow:
     The first perspective is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and the du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The second perspective is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du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The third perspective is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du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The above three perspective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that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ual economy to single economy is multi-dimensional, thus, du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is doomed multidimensional. In order to realize China'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diverse binary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That is,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of one-sided emphasis on certain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be sublated, and a variety of ways, many ways should be applied to achieve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n brief, rural labor migration from countries to cities,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urbanization were effectively combined.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First, the novelty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word "transformation" and revealed the dynamics and route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endogenous institution analysis; Second, a new insight that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du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s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the dual economies was put forward, there are thre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the non-farm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due to urban-rural income gap,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going out of the overcrowding plight--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business model and organizational model and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moted by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nd urban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effects; Third, policy conclusions innovation, a diversified road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was advocated.
引文
4 Boek.J.H. 《Economics and Economics policy of Dual Societies as Exemplified by Indosia》.New York: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1953.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6 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5),139-191.
    7 Fei C.H,Rains G.《A Theor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9),533-565.
    8 Jorgenson DW.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J].Economics Joural,1961(11),309-334.
    9 Harris JR,Todaro MP.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tor Analysi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3),126.
    10 陈孝兵,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与消解[J],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11 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J],经济学家,2002年第2期
    12 高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轨迹、特征与效应[J],学习与探索,2007第6期
    13 吴伟东,我国的三元结构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5期
    14 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2年第1期
    15 蔡防,“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和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6期。
    16 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J],南开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17 Lin Justin, GeweiWang andYaohuiZhao.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Transfers in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Change,2004, (3):587-603.
    18 王德文、蔡防、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J],开放导报,2005年第8期。
    19 吴要武,“刘易斯转折点”来临: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J],开放导报,2007年第3期
    20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近在眼前[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第5期。
    21 樊纲,民工荒是一个短期暂时性问题[R/OL],新浪财经2005年9月10号
    22 周天勇,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并未来临[J],江苏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23 赵显洲,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学家,2010年第5期
    24 钱文荣等人,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J],《人口研究》,2009年第3期。
    25 周天勇,“三农”国情、问题与出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8期
    26 洪银兴,三农现代化途径研究[J],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27 赵磊,“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辨析[J],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28 蒋南平、李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途径:基于人—地关系的现代小农经济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
    29 钟逖,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结构和功能[J],社科信息,1989第12期
    30 孙自铎,城乡一体化新析[J],经济地理,1989第1期
    31 汤正刚,城乡一体化:中心城市市域城镇规划的总方针[J],经济体制改革,1995年第4期
    32 石忆邵等人,城乡一体化探论[J],城市规划,1997第5期
    33 刘君德等人,上海郊区乡村~城市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1997年第5期
    34 金正帅,“双向运动’——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个独有特点[J],前沿,2003年第12期
    35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36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37 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
    38 于洋,经济转轨一中国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39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82页。
    40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41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页
    42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5页
    43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44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页
    45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页
    46 温铁军,21世纪的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J],新西部,2001年第12期
    47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48 蒋南平,李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途径:基于人一地关系的现代小农经济模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
    49 刘守英,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主要形式[J],中国合作经济,2012年12期
    45 (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著,盛洪等译:《企业、市场与法律》,格致出版社2009,39页
    5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4页
    52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113页
    53 陈宗胜、钟茂初、周云波,《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54 向仁康、曾伟,土地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效应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112第12期
    55 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第1期
    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1页
    5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47页。
    59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5卷rM],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60 《资本论》第1卷,人民山版社2004年版,第683页
    6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62 陈华等人,农家乐的社会经济功能分析~基于成都市的农家乐考察[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第1期
    [1](美)阿瑟.刘易斯著,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美)阿瑟.刘易斯著,《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英)艾利思著,胡景北译,《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蔡防著,《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蔡防、王德文、都阳等著,《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6]蔡昉著,《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7]陈宗胜、钟茂初、周云波等著,《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美)费景汉、拉尼斯等著,洪银兴等译,《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费孝通著,《城乡协调发展研究》[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费孝通著,《论小城镇及其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高帆著,《交易费用、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2]郭少新著,《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13]高铁梅著,《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美)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 2000年版。
    [15](美)黄宗智著,《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6](美)黄宗智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7]黄季煜著,《制度变迁和可持续发展:30年中国农业与农村》[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18]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9]林毅夫、蔡防、李周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0]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著,盛洪等译,《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22]刘永佶著,《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3]马克思著,《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谭崇台著,《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9](美国)托达罗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0]吴敬琏著,《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31]王景新,李长江,曹荣庆等著,《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32](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9年版。
    [33]谢百三等著,《中国当代经济政策及其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徐同文著,《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5]夏耕著,《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谢培秀著,《城乡要素流动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37]杨小凯、张永生等著,《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于洋著,《经济转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2年版。
    [39]易丹辉著,《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张桂文著,《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1]张桂文著,《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张平军著,《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版。
    [43]赵勇著,《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4]蔡防,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3第5期
    [45]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46]蔡防,“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和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6期。
    [47]蔡防,“刘易斯转折点”近在眼前[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第5期。
    [48]蔡笑腾、张成虎,二元经济判断标准的再思考及与我国二元经济判断分析[J],财政研究,2007年第3期
    [49]蔡雪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历程及趋势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50]蔡雪雄,邵晓,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新研究动态[J].经济学动态,2008第1期
    [51]陈华等人,农家乐的社会经济功能分析~基于成都市的农家乐考察[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年第1期
    [52]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53]戴炳源、万安培,乔根森的二元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改革[J],1998年增刊
    [54]冯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1999第1期
    [55]付文心、赫宝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56]高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轨迹、特征与效应[J],学习与探索,2007第6期
    [57]高帆、秦占欣,二元经济反差: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J],经济科学,2003年第1期
    [58]高帆,论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J],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59]高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因素分解:1981-2009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9期
    [60]高新才、周毅、徐静,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审视[J].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
    [61]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J],南开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62]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2年第1期
    [63]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4]洪银兴,三农现代化途径研究[J],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65]韩其恒、李俊青,二元经济下的中国城乡收人差距的动态演化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第8期
    [66]蒋南平、.李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途径:基于人~地关系的现代小农经济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
    [67]蒋南平,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问题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9期
    [68]蒋南平、向仁康,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69]蒋南平、刘巍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解构分析:1985-2007[J],消费经济,2010年第2期
    [70]金正帅,“双向运动”~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个独有特点[J],前沿,2003年第12期
    [71]刘君德等人,上海郊区乡村-城市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1997年第5期
    [72]李昌明、王彬彬,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73]李颖,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演进及其调整[J],农村经济,2011年第9期
    [74]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年第1期
    [75]钱文荣等人,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J],《人口研究》,2009年第3期。
    [76]孙自铎,城乡一体化新析[J],经济地理,1989年第1期
    [77]石忆邵等人,城乡一体化探论[J],城市规划,1997年第5期
    [78]汤正刚,城乡一体化:中心城市市域城镇规划的总方针[J],经济体制改革,1995年第4期
    [79]佟家栋,周燕,二元经济、刘易斯拐点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1期
    [80]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J],经济学家,2002年第2期
    [81]王德文、蔡防、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J],开放导报,2005年第8期。
    [82]吴伟东,我国的三元结构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5期
    [83]吴要武,“刘易斯转折点”来临: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J],开放导报,2007年第3期
    [84]温铁军,21世纪的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J],新西部,2001年第12期
    [85]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J],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86]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J],读书,1999年12期
    [87]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读书,2001年10期
    [88]温铁军,农地制度安排与交易成本[J],读书,2004年9期
    [89]温铁军,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的矛盾[J],读书,2004年第5期
    [90]向仁康、曾伟,土地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效应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第12期
    [91]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
    [92]肖卫、朱有志、肖琳子,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报酬差异与城乡统筹发展~基于中国1978-2007年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4期
    [93]徐毅,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数理描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94]杨永华,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中国三农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95]张桂文,从古典二元论到理论综合基础上的转型增长-二元经济理论演进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96]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97]张桂文、袁晖光,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难点及其破解思路[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2期
    [98]张乐柱、金剑峰、胡浩民,“公司+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基于温氏集团案例研究[J],学术研究,2012年第10期
    [99]邵宜航、刘雅南,二元经济的结构转变与增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100]赵磊,“三农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101]赵显洲,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学家,2010年第5期
    [102]周天勇,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并未来临[J],江苏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103]周天勇,“三农”国情、问题与出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8期
    [104]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105]钟逖,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结构和功能[J],社科信息,1989第12期
    [106]朱志萍,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变迁与城乡一体化[J],软科学,2008年第6期
    [107]朱广荣、刘邦凡,论马克思的休闲经济思想[J],理论前沿,2008年第8期
    [108]Boek.J.H. 《conomics and Economics policy of Dual Societies as Exemplified by Indosia)) [M].New York: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1953.
    [109]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5),139-191.
    [110]Fei C.H,Rains G. 《A Theor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9),533-565.
    [111]Jorgenson DW.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J].Economics Joural,1961(11),309-334.
    [112]Harris JR,Todaro MP.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tor Analysi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3),126.
    [113]Lin Justin, GeweiWang and YaohuiZhao.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Transfers in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Change, 2004, (3):587-6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