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物权防御请求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拉伦茨指出:“排除妨害请求权在当今私法中是最为晦暗不明的领域,从理论基础到构成要件乃至法律后果,无不疑窦丛集、聚讼纷纭。”排除妨害请求权和消除危险请求权(即妨害防止请求权)统称为防御请求权,这在《物权法》第35条和《侵权责任法》第21条都有规定。虽然长久以来关于物上请求权的性质、具体内容、法律解释等都是极具争议的问题。但仍然有一些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却时常被忽略:何为妨害?妨害和损害的区别是什么?妨害人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何在?我们满足于将妨害作为一种描述性概念,凡是妨碍物权之圆满支配状态的外来侵害,皆可以认定为“妨害”。但这不免造成若干重要情况下妨害和损害难分难辨,其结果是原本应以过错为要件的一般侵权责任,往往可以藉由“妨害”这道“任意门”逃遁过错主义的大原则。这显示了法律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评价矛盾。为探寻物权防御请求权的责任基础和法律构成,全面系统地对这一制度进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分别考察:
     第一章:梳理物权防御请求权的历史发展脉络,以此作为观察和讨论的基础。物权防御请求权源自于罗马法上的否认之诉,直到18世纪末,在潘德克顿法学派的影响下,否认之诉逐渐转变为所有权之诉,这一重要的理论成果最终为《德国民法典》所吸纳,后又被瑞士、日本等其他大陆法国家所承继。《大清民律草案》第987条第一次规定了物权防御请求权,从此“物权防御请求权”在我国法学界播下了种子。1929年《中华民国民法典》第767条正式将物权防御请求权付诸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六法全书被废,直到改革开放才从《民法通则》开始重新规定了防御请求权。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第35条和2010年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15条和第21条都再次规定了防御请求权。
     第二章:分别观察大陆法和英美法上对于有体财产权的防御性保护制度。在大陆法系中,德国的物权防御请求权制度虽然构思精巧,并被瑞士等国家所承继,但绝非唯一的立法例。早于《德国民法典》的《法国民法典》更多地继承了罗马法的特色,以地役权否定之诉、役权确认之诉等分散规定来保护物权的圆满支配。法国法上虽然缺乏体系化的防御性权利保护,但是其对于权利和法益的实际保护程度却毫不逊色于德国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极为弹性的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法。依法国的通说,无论是已经发生的损害还是即将发生的损害,都是属于损害赔偿法的调整范围。另一方面,不得不提的是与大陆法分庭抗礼的普通法。普通法对于侵权行为法与财产法之关系,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对于物权的防御性保护,主要是通过侵权法上的动产侵害、土地侵入和妨扰制度,更重要的是以带有强烈程序法色彩的禁令制度来实现的。
     第三章:以妨害与妨害人的界定为中心,论述物权防御请求权的理论基础。首先,对于妨害的界定,本文主张采取皮克尔提出的权利僭越说,妨害不仅是被妨害人所欲除去的目标,也是相对人要割舍的对象,于此应该采取两重的观察视角,既要考虑被妨害人承受的不利,也要考察相对人所处的法律地位。从广义上讲,妨害可以说是第三人对他人所有权在事实上的“侵占”。至于具体情形中妨害的认定,可以区分为行为妨害和状态妨害,分别考察其中的权利僭越问题。其次,排除妨害责任的制度目的在于取除因僭越他人权利所获之地位,因此只需要考虑何者扣留了权利人的财产利益或者法律地位,并扣除其财产或者矫正其权利范畴,故在确定“妨害”时即可一并确定“妨害人”。从这个角度而言,物权防御请求权之所以不以过错为要件,正如不当得利请求权也不以过错为要件,只不过前者是“物权”的僭越,后者是“利益”的僭越,这两种僭越都不符合权益的归属秩序,故基于权利的归属秩序本身即应返还之,而无需过问相对人是否主观上尽到了必要的注意(过错)。
     第四章:本部分旨在承接第三章的基础理论,具体地分析排除妨害请求权和消除危险请求权的成立要件和法律后果,以解决依据物权防御请求权,“谁得向谁,主张何种权利”这一根本性问题。排除妨害请求权中,请求权人原则上只能受到妨害的物权人,相对人包括行为妨害人和状态妨害人,也包括妨害物的继受人和买受人。在法学理论上,排除妨害请求权的抗辩事由包括容忍义务、诉讼时效和基于信诚原则造成的权利失权。另外一个关键性问题在于,排除妨害的费用应如何负担?本文主张,排除妨害的费用应由相对人自行承担,无须考虑其是否具有过错的问题。原则上妨害应当全部排除,除此以外,妨害人不负有任何其他的作为义务或者金钱义务。消除危险请求权的成立要件实质上只有一个,即有不法妨害所有权之虞。这种不法妨害即可以是过去曾经出现今后还将反复的危险,也可以是首次发生妨害的危险。所谓有妨害所有权之虞,其决定标准乃是就具体事实,依一般社会观念,就现在既存之危险状况加以判断,所有人之所有权在客观上被妨害之可能性极大,而有事先加以防范的必要。所谓“消除危险”更多地代表着这一请求权的目的,即阻止未来的妨害或者过去妨害的反复,在时间向度上总是指向将来。至于阻止的方式,多体现为消极的不作为,比如不得再穿越他人的花园。但也可以是积极的作为。
     第五章:本部分内容着眼于相邻关系对于物权防御请求权作出的私法限制,分别论述容忍义务的具体化。相邻关系在本质上为“所有权权能的扩展与限制”,乃容忍义务最为重要的领域。具体而言,相邻关系包括越界建筑、相邻用排水关系、邻地利用权、相邻不动产安全权、污染物的侵入以及相邻空间权这几种典型的情况。容忍义务在相邻关系中的具体化生动地说明了权利边界的动态性,另一方也呈现出浓郁的利益平衡色彩。法律试图维持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技术手段,就是在妨害非为重大时(如通行权),限制土地物权人行使物权防御请求权,而在防御利益占优势时(如相邻安全权),反过来强化该防御性请求权。在规范内容上,法律所采之手段为扩张一方的物权内容,限制他方的排除请求权,并设补偿制度,以资平衡。此时的容忍义务一方面旨在动态而合理地界划不动产的物权边界,另一方面则限制物权防御请求权的行使,并以牺牲请求权替代之,避免了动辄以物权受妨害为由而行使物权防御请求权,使邻接土地陷于无从用益的窘境。
     第六章:最后要探讨的是物权防御请求权与其他相关请求权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既表现为请求权的竞合,也表现为请求权的冲突。所谓请求权竞合系指,就同一利益的满足,有两个以上的请求权可以行使的情况。本章重点要讨论的是占有防御请求权和物权防御请求权、侵权性防御请求权和物权防御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物权防御请求权的区分三个问题。占有防御之诉在本质上是一种隐藏的物权防御之诉。但基于占有作为事实的性质,占有防御请求权中,被请求人不得以本权作为抗辩。二者的目的与效力不同,得发生竞合关系,或合并或先后行使之。就行为妨害而言,与侵权性防御请求权存在法条竞合,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应适用物权防御请求权。而状态妨害,则非侵权性防御请求权所能及,不存在竞合问题。依照权利僭越说,排除妨害责任的功能在于“管领错位的回复”,而非“损失的补偿或移转”,因此与损害赔偿请求权原则上不存在竞合。至于说损害赔偿请求权和物权防御请求权的关系,只有在妨害人为矫正其物权领域而必须对被妨害物恢复原状时,排除妨害请求权才会在有限的范围内和损害赔偿请求权发生竞合。但是排除妨害请求权不得请求金钱赔偿,而损害赔偿多以金钱赔偿为补偿的方式。本部分另一个论述的内容是请求权的冲突,尤其是排除妨害请求权和原物返还请求权的冲突问题。对此,应承认“动产寻查权”,以为平衡。
Just as the famous Germany Scholar Larenz pointed,"the claim to eliminateobstruction, which theoretical fundamentions as well as legal results are furiouslycontroversial,is the most darkest field in today's private law." The claim to eliminateobstruction and the claim to cease danger are collectively called the claims of defense,which are both provided in the Real Law and Tort Law of PRC. For a long time, it'sabsolutly a highly controversial issue over the nature of the claims, the specificcontent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Some more fundamental questions, however, are oftenignored: What is obstruction?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bstruction and damageon the thing? Wha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who should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Wehave satisfied with a descriptive concept on obstruction, based on which, anyinfluence that impedes the consumm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can be identified as"obstruction". But in this way, it's inevitably impossible to distinguish the concepts ofobstruction and harm, as a result, the general tort liability, which put a basis on fault,could often be escaped through the claim to eliminate obstruction. This shows thatthere is a serious evaluation of contradictions in the legal system. In order to requestthe basis of liability of eliminating obstruction and its legal construction, in thefollowing parts this paper will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for claimsin rem.
     Charter I: This paper retrospects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bout theclaim of defense in rem, as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 and discussion. The claim ofdefense in rem is derived from the claim of servitude in ancient Roman Laws. Until the end of the18th centu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jurisprudence of Pandect-school,the claim of servitude in ancient Roman Laws i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claims ofownership. This important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finally absorbed by GermanyCivil Law(BGB), and then inherited by other civil law countries such as Switzerland,Japan. Article987of Civil Law Draft Of the Qing Dynasty provided the claim ofdefense in rem first tim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seed this particular theory in theacademic circle. In1929, article767of the Chinese Civil Code put the claim ofdefense in rem into practice.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Six Laws in theKMT period is abolished. Until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ivil Law GeneralProvisions" reproveided for the defense claims again. Article35of the "Real Law"and the article15and21of "Tort Liabilities Law" are again provided the defenseclaims.
     Chapter II: This part would show the respective defensive protection system ofproperty rights in civil law and common law countries. In civil law countries, thedefense claims system in Germany is unique, which is inherited by many otherdeveloping country, but not the only legislative mode. More earlier than the GermanCivil Code, the French Civil Code inherited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 law, andprotected the use and enjoyment of the property rights by the way of disperseregulations such as actio negatoria, actio confessoire. The French law, although lackof the systematic claims of defensive protection of property, but the actual degree ofprotection in France law, which thanks to its flexible tort damages law, can rival theGermany Law.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damage, according to french law,whether occurred or imminent, are part of the adjustment range of the law of damages.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mon law is worth to be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on law tort law and property law, is completelydifferent from the common law. For the defensive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mainly through trespass to goods, trespass to land and nuisance, and what's moreimportant, through the procedual instrument—injunctions.
     Chapter Ⅲ: The definition of obstruction and the responsible person of theobstruction. First, as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bstruction", the paper advocates the theory of right arrogation, which is come up with by germany juristPicker.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obstruction is not only the the target, which theimpaired person desires to remove, but also the object which the responsible personshould let go. At this point, we need to take a twofold perspective on both theimpaired party and the impairing party. Broadly speaking, the obstruction is thefactual "occupation" of other's ownership by a third party. A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obstrunction i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can be divided into acts of obstrunctionand the state of obstrunction, for the purpose of investigation of the arrogation of right.Second, the legal structure of any claim must resolve who have what legal claims towhom? Removal of obstacles responsibility is for the purpose of removal of thetransgression of the status granted to the rights of others, and therefore only need toconsider what is to detain the property interests of the right holders or legal status, andcorrect the scope of the rights, so while determining the "obstruction",it could also beresolved, that who should bear the liabiliti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defensiveclaims in rem need no fault element, just as unjust enrichment request no fault for theelement neither, but the former is the transgression of the "Property", the latter is thearrogation of "interest", both arrogations do not comply with the ownership-order. Forthis reason, it is unnessary to ask if the relative subjective had fulfilled the necessaryduties (fault).
     Chapter IV: The purpose of this part is to undertake the analysis of the thirdchapter,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and legal consequences of the claim toeliminate obstruction and the claim to cease danger,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keyproblem—"who have what legal claims to whom". As for the claim of removal ofobstacles, the claimant principally is the one, whose real right is obstacled, and therespondents include the liable person in acts of obstruction and in state of obstruction,also include the obstructing thing's successor and buyer. In legal theory, the claim toeliminate obstruction has the following defenses, including tolerance obligations,limitation of actions and right's abrogation. Another key issue is how to afford thecost of removal of obstacl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st of the removal ofobstacles should be taken by the relative party himself, without regard to whether he bears the fault. Prejudice should be fully ruled out in principle; in addition, thereliable person takes no other active obligations or payment. The claim of eliminationof danger request the only element is that,there is a high risk of occurrence ofobstructing other's ownership. The wrongful obstruction may be a danger of the pastand will appear again in the future repeatedly, and may be the first occurrence ofobstruc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future obstruction, its decisive criteria is that, onthe specific fact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social attitudes, now existinghazardous conditions to be judged objectively ownership of all great prejudice thepossibility to protect themselves in advance necessary. The claim to cease danger,which prevents future obstruction to happen or obstruction in the past to repeat, is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ointview of time. As far as the manners of prevention,it may be negative nonfeasance, for example, no further going through others garden,it may also be positive act.
     Chapter Ⅴ: This part will reserch the restrictions of land's use according toadjacent relations in private law, discuss the particular duties of tolerance between theadjacent by the way of balancing of interest. In essence, adjacent relations areextens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intent of ownership, and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ofduties of tolerance. Specifically, the neighboring relations, typically includes thesituations such as the cross-border building, adjacent relationship with drainage,adjacent relationship with land's use, adjacent relationship with property securityrights, the nuisance as well as the adjacent spatial relationships. The duties oftolerance in adjacent relationship vividly illustrates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borderof the property rights, on the other hand shows how to balance the different parties'interests. The law attempts to maintain a balance of interests between the parties, andthe technical means to accomplish this task is that, in some cases, limit land propertyrights, and when the defensive interests prevails, strengthen the defensive claim. Inthe norm, one party's property rights is expansioned, and the other party's propertyrights is limi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law also set up a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the purpose of interests balance. In this context, the duties of tolerance are designed,on the one hand, to dynamically and reasonably bind the property ownership with the purpose of avoiding the deadlock because of the nabor's exercise of the defensiveclaim in rem. On the other hand, the duties of tolerance limit the exercise of thedefensive claim in rem, at the same time, replaced by claim of compensation.
     Chapter Ⅵ: Finally,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defensive claim and the other private claims, including competing relationships andconflicting relationships. The concurrence of claim refers to, there are more than oneclaims on the part of the plaintiff, however, each claim pursues the same interest. Thefocus of this chapter 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thedefensive claim based on possession, the defensive claim based on ownership, and theclaim based on damage in tort. In essence, the defensive claim based on possession isa hidden defensive claim based on ownership. However, the defendant can notpropose the fundamental right as the defense, because of the factual nature in thepossession. These claims have different purposes and effectiveness, independent oneach other, could be sued at the same time or in succession. For the acts of obstruction,there is a coincidence between a defensive claim in rem and a defensive claim in tort.According the principle, that the special law is superior to the general law, it shouldapply prior the defensive claim in rem. But for the state of obstruction, there are nocompeting issues, because it's out of the reach of the claim in tort. In accordance withthe theory of right arrogation, it' s the function of the claim to eliminate obstruction torestore the supposed dominance, which belongs to the ownership, instead ofcompensation for loss, and then there is no coincidence of claims in principle betweenthe defensive claim in rem and the claim in damages.
引文
1德国法教科书上在论述排除妨害请求权时,时常以石头打碎他人玻璃窗户为例展开讨论。
    2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页。
    1参见日本大判昭五(1930年),转引自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页,注15。出租人承担排除妨害责任的案例还可以参见参见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2011)渡法民初字第04421号民事判决书。
    2See Sturges v Bridgman (1879) LR11Ch D852.转引自[美]罗纳德·哈里·科斯:“社会成本问题”,龚柏华、张乃根译,载《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译校,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4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04)民初字第12755号民事判决书。
    1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页。
    3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8页。
    1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2010年版,第130页。
    1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2010年版,第130-133页。
    2参见[日]我妻荣:《日本物权法》,有泉亨修订,李宜芬校订,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242页。
    1Larenz/Canaris, SchRⅡ2,§86Ⅱ, S.675.
    1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页,曾先生同时指出:“这种现象并不正确,值得忧虑”。
    2《论语·为政》。
    1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GB/Baldus,§1004,Rn2.
    2参见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3参见[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4罗马法所有权大致分为市民法上的所有权、大法官法上的所有权、州县土地所有权和外国人的所有权。参见陈朝璧:《罗马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283页。
    5参见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84页。
    1参见陈朝璧:《罗马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2参见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3参见[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4参见费安玲主编:《罗马私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217页。
    1参见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0页。
    2《十二表法》第七表第8a条规定了雨水造成损害的情况,但具体内容现已无法考核。参见费安玲主编:《罗马私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3参见[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179页。
    4参见[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5Dig.8.5.8.5(Ulpian).转引自[美]詹姆斯·戈德雷:《私法的基础:财产、侵权、合同和不当得利》,张家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6Dig.8.5.8.6(Ulpian).转引自[美]詹姆斯·戈德雷:《私法的基础:财产、侵权、合同和不当得利》,张家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1参见[美]詹姆斯·戈德雷:《私法的基础:财产、侵权、合同和不当得利》,张家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107页。
    2参见[法]弗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尔:《法国财产法》,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9-1066页。
    3ABGB§523In Ansehung der Servituten findet ein doppeltes Klagerecht statt. Man kann gegen den Eigentümerdas Recht der Servitut behaupten; oder, der Eigentümer kann sich über die Anma ung einer Servitut beschweren.Im ersten Falle mu der Kl ger die Erwerbung der Servitut oder wenigstens den Besitz derselben als einesdinglichen Rechtes, im zweiten Falle mu er die Anma ung der Servitut in seiner Sache beweisen.“
    4参见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3页。
    1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153页。
    2刘绍成:“德国法上的请求权体系”,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182页。
    3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页。
    1Vgl. Erwin Deutsch,Hans-Juergen Ahrens,Deliktsrecht,5Aufl., Carl Heymanns Verlag2009, Rn736.
    2参见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3-154页。
    1《意大利民法典》,费安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1Vgl.Wolfgang Wiegand, Kommentar zum ZBG, Art.641, Rn40.
    1Vgl.Wolfgang Wiegand, Kommentar zum ZBG, Art.641, Rn.58f.
    2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79.
    1Vgl.Bezirksgericht Rheinfelden v.22.1.1945, SJZ42(1956)S.203. Nr.81.转引自Gerhard Hohloch, Die
    2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 S.75.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76-77.
    3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 S.77-78.
    4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78.
    1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80.
    2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81.
    1参见[法]费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尔:《法国财产法》(下),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6页。
    2参见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88页。
    3参见[法]费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尔:《法国财产法》(下),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9页。
    4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91.
    5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 S.92f..
    1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108.
    2法民第1382条规定:“人的任何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时,因其过错致该行为发生之人,负有赔偿之责。”
    3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111f.
    1[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1页。
    1王泽鉴主编:《英美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2See 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 Keeton&David G. 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Torts,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85.
    3Torts (Interference with Goods) Act1977, Section1:“In this Act ‘wrongful interference’, or ‘wrongfulinterference with goods’, means—(a)conversion of goods (also called trover),(b)trespass to goods,(c)negligenceso far at it results in damage to goods or to an interest in goods.(d)subject to section2, any other tort so far as itresults in damage to goods or to an interest in goods.”
    1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484.
    2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p484-485.
    1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p486-492.
    2参见李响编著:《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3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 Keeton&David G. 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 Torts,
    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86.
    1(1829)9B&C591.转引自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Basil Markesin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pp.496.
    2[1954]2QB182,196,204.[1956] AC218,242,244.转引自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pp.496.
    3Civil Aviation Act1982, Section76(1)“No action shall lie in respect of trespass or in respect of nuisance, byreason only of the flight of an aircraft over any property at a height above the ground which, having regard to wind,weather and all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ase is reasonable, or the ordinary incidents of such flight, so long as theprovisions of any Air Navigation Order and of any orders under section62above have been duly complied withand there has been no breach of section81below.”
    4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p.496-497.
    1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p.499.
    2See 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 Keeton&David G. 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Torts,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68.
    3See 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 Keeton&David G. 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Torts,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68.
    4See Keeton, Trespass, Nuisance and Strick Liability,1959,59Col.L.Rev.457, p.468.
    5See 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 Keeton&David G. 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Torts,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82.
    2See J. F. ranklin Brenner, Nuisance Law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1974,3J. Legal Stud.403, p.403.
    3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p.510.
    2(1851)4De G&Sm.315;64ER846, per Knight-Bruce V-C.?????????
    3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p.522-529.
    4See 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 Keeton&David G. 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Torts,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616.
    5[美]伊曼纽尔:《侵权法》(原文影印版),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395页。
    1“An injunction is sought to prevent the continuance of a tort or in anticipation of a threatened tort.” See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7, p.1029.
    2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p.1029-1032.
    3See Dan B. Dobbs, Law of Remedies2th ed. West Publishing Co.1993, pp.163-164.
    1See Dan B. Dobbs, Law of Remedies2th ed. West Publishing Co.1993, pp.164-165.
    1[德]菲利普·黑克:“利益法学”,米健译,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6期,第148页。
    2[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37-538页。
    3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4参见[法]路易·若斯兰:《权利相对论》,王伯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5参见[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8页。
    6在英美法上“滋扰”制度也涉及到何种程度应课以禁令责任的问题,可为对照。See RichardA. Epstein,Nuisance Law: Corrective Justice and its Utilitarian Constrains,8J. Leg. Stud.49(1979).
    1[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1辜明安:《物权请求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46页。
    1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2王泽鉴:《民法物权》,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第130页。
    3姚瑞光:《民法物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页。
    4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94页。
    5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页。
    6崔建远:《物权:规范与学会说——以中国物权法的解释论为中心》(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7页。
    7参见魏振瀛主编:《民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页。
    8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页。
    1黄松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2参见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40页;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121页。
    3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页。
    4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页。
    5参见王洪亮:《妨害排除与损害赔偿》,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62页。
    1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页。
    2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7页。
    1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20.
    2Schmidt,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24, S.41f.
    3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21f.
    1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22.
    2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23.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49.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50.
    1Westermann, Sachenrecht,7.Aufl.,1998, S.259f.
    2Westermann, Sachenrecht,7.Aufl.,1998, S.261.
    1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2012)南法民初字第00018号民事判决书。
    2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1)浦民一(民)初字第45125号民事判决书。
    3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榆中法民一终字第00058号民事判决书。
    1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2012)山法民初字第00087号民事判决书。
    2平顶山市汝州市人民法院(2011)汝民初字第2041号民事判决书。
    3见《物权法》第91条。
    4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2)渝三中法民终字第00076号民事判决书。
    5崇明县人民法院(2011)崇民一(民)初字第214号民事判决书。
    1参见[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2参见我国台湾地区1979年“台上字1420号判决”:“乙另有道路(甲地中B部分)可通行,乙地所有人乙使用甲土地中A部分通行,势将甲土地分隔为二,成为无法整体使用之畸零地,有损土地利用之经济价值时,参诸民法第787条第2项规定意旨,乙只得通行甲土地之B部分,而不得通行其A部分,甲得本于所有权请求排除侵害。”
    3参见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载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11卷第2期,第247页。
    4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1)浦民一(民)初字第13814号民事判决书。
    5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2)浦民一(民)初字第6972号民事判决书。
    6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2012)酉法民初字第00512号民事判决书;河南省巩义市人民法院(2011)巩民初字第3437号民事判决书。
    7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2)一中民终字第5589号民事判决书。
    8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三民终字第335号民事判决书。
    1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1)浦民一(民)初字第10367号民事判决书。
    2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法院(2012)云法民初字第00334号民事判决书。
    3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2011)思民初字第320号民事判决书。
    41930,270Mass.511,170N.E.385.转引自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 Keeton&David G.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 Torts,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79.
    59Cir.1936,84F.2d755.转引自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 Keeton&David G. Owen, Prosserand Keeton on The Law of Torts,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p.79-80.
    1Second Restatement of Torts,§159.
    2Anderson v.Souza,1952,38Cal.2d825,243P.2d497.转引自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Keeton&David G. 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 Torts,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p.80-81.
    3[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174页。
    4参见陈华彬:《德国相邻制度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27页。
    1Vgl. Staudinger/Gursky,§1004,Rn27.
    2Vgl. Staudinger/Gursky,§1004,Rn29.
    3Vgl.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98.
    1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33.
    2Vgl. Staudinger/Gursky,§1004,Rn30.
    3比较法上可参见英国判决:[1937]2KB242.
    4比较法上可参见英国判决:Douglas Valley Finance Co. Ltd. v. S. Hughes (Hirers) Ltd.[1969]1QB738.
    5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84.
    2参见[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3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5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1)浦民一(民)初字第45125号民事判决书。
    6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榆中法民一终字第00058号民事判决书。
    7平顶山市汝州市人民法院(2011)汝民初字第2041号民事判决书。
    1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37.
    2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91f.
    1参见高富平:《物权法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195页;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24-225页;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40页;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8页。
    2参见《建筑法》第83条第3款:“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不适用本法。”
    1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6-487页。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43.
    1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533页。
    3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45f.
    1BGHZ41,393ff.,转引自Wilhelm, Sachenrecht,4.Aufl.,2010, S.564.
    1Wilhelm, Sachenrecht,4.Aufl.,2010, S.573.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51.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52.
    3Münchener Kommentar/Baldus,§1004, Rn48.
    4参见[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138页。
    1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09.
    2Münchener Kommentar/Baldus,§1004,Rn49.
    3Vgl. Staudinger/Gursky,§1004,Rn30.
    5Westermann, Sachenrecht,7.Aufl.,1998, S.263.
    6Münchener Kommentar/Baldus,§1004,Rn51.
    1Vgl. Münchener Kommentar/Baldus,§1004,Rn52.
    2Vgl. Münchener Kommentar/Baldus,§1004,Rn55.
    3Vgl. Münchener Kommentar/Baldus,§1004,Rn55.
    4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0页。
    1参见[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140页。
    2Vgl. Wilhelm, Sachenrecht,4.Aufl.,2010, S.580f.
    3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0页。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93.
    4参见魏振瀛:“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4期,第401-402页。
    5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02f.
    6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53.
    7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请求权基础》,陈卫佐等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页。
    1Vgl. Westermann, Sachenrecht,7.Aufl.,1998, S.262.
    2参见[德]鲍尔、斯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3F Baur, Der Beseitigungsanspruch nach1004BGB, AcP160(1961)465,479f.转引自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96.
    4[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请求权基础》,陈卫佐等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页。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03.
    2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04.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07.
    2See Noel, Nuisances from Land in Its Natural Condition,1943,56Harv.L.Rev.772.
    3See W. Page Keeton, Dan B. Dobbs, Robert E. Keeton&David G. Owe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Torts,5thed.,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390.
    4[1967]1AC645.转引自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Markesin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pp.513-515.
    1[1980]QB485.转引自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Markesin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pp.516-520.
    2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514.
    1[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30页。
    2参见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0-212页。
    1[德]鲁道夫·冯·耶林:《罗马私法中的过错要素》,柯伟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2[德]鲁道夫·冯·耶林:《罗马私法中的过错要素》,柯伟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3参见[德]鲁道夫·冯·耶林:《罗马私法中的过错要素》,柯伟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2页。
    4参见[德]鲁道夫·冯·耶林:《罗马私法中的过错要素》,柯伟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6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71f.
    2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72.
    1Vgl. Larenz/Canaris, Schuldrecht Ⅱ2§86IV1b.
    3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233页;[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请求权基础》,陈卫佐等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页;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0页。
    4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81.
    5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75.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73-174.
    2王泽鉴:《侵权行为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219页。
    3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74.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74-175.
    2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75-176.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76f.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73.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73.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81f.
    2[德]鲁道夫·冯·耶林:《罗马私法中的过错要素》,柯伟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1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93f.
    3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94.
    1[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94,
    3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7.
    4Westermann, Sachrecht,7. Aufl.,1998., S.265.
    5[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1Vgl. Münchener Kommentar/Baldus,§1004,Rn73.
    2Vgl. Münchener Kommentar/Baldus,§1004, Rn17.
    3Vgl. Münchener Kommentar/Baldus,§1004, Rn17.
    4Vgl. Wilhelm, Sachenrecht,4.Aufl.,2010, S.575.
    1Vgl. Prütting, Sachenrecht,33.Aufl.,2008, S.232.
    2Vgl. Prütting, Sachenrecht,33.Aufl.,2008, S.233f.
    3Vgl. Wilhelm, Sachenrecht,4.Aufl.,2010, S.575, Fn2310.
    1Vgl. Rudolf Schmidt,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 Enke,1924, S.11f.转引自Picker, Der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27f.
    2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27f.
    3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29.
    4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27.
    1Vgl. Rudolf Schmidt,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 Enke,1924, S.41f.转引自Picker, Der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20.
    23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0f.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1.
    1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2.
    2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3.
    1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4.
    2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4f.
    3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5.
    4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6.
    1LG Tübingen RdL54,44.转引自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8.
    2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39.
    1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42.
    3Motive Ⅲ S.424.
    4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42.
    1Vgl. Hans Stoll, Unrechtstypen bei Verletzung absoluter Rechte, in: AcP162,转引自Vgl. Picker, Der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43.
    2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43f.
    1Vgl. v. Tuhr, Der Allgemeine Teil des Deutschen Buergerlichen Rechts, Bd.Ⅰ, Berlin1910, S.250.f.转引自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45.
    2BGH41,393ff.转引自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45.
    3Vgl.Pleyer, Die Haftung des Eigentuemers fuer Stoerungen aus seinem Eigentum, AcP156[1956]291,299f.转引自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47f.
    1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28f.
    2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30.
    3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30.
    1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30f.
    2Vgl. Westermann, Sachrecht,7. Aufl.,1998, S.266.
    3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6页。
    1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6页。
    2Westermann, Sachrecht,7.Aufl.,1998, S.260f.
    1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页。
    2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3参见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1张谷:“作为救济法的侵权法,也是自由保障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的几点意见”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第20页。
    2张谷:“作为救济法的侵权法,也是自由保障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的几点意见”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第20-21页。
    1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47页。
    2高富平:《物权法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1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2参见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载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11卷第2期,第248页。
    3Vgl. Staudinger/Gursky,§1004, Rn88.
    1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GB/Baldus,§1004,Rn26.
    2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七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3参见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载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11卷第2期,第249-300页。
    1参见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载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11卷第2期,第249-300页。
    2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3-84页。。
    1参见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68页。
    2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37.
    3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44。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18.
    2Larenz/Canaris, SchRⅡ2§86Ⅲ3a.
    1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47页。
    2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3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4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请求权基础》,陈卫佐等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页。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94.
    3[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4参见[俄]E·A·苏哈诺夫主编:《俄罗斯民法典》(第2册),王志华、李国强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6页。
    1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请求权基础》,陈卫佐等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153页。
    2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3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60.
    4参见张立春:“日本公害侵权中的‘容忍限度论’——兼论对我国民法学研究的启示”,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3期,第123页。
    1参见李宜琛:《民法总则》第365页;王伯琦:《民法总则》第218页,转引自王利明:《物权法论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2洪逊欣:《中国民法总则》第565页,转引自王利明:《物权法论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页。
    3史尚宽:《物权法论》1957年版,第59页,转引自王利明:《物权法论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页。但须注意的是史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写到:“余曾主张得因时效而消灭,然其性质上在所有权存续之限度,不断的发生,应解为不致因时效而消灭。所依据为德民902条,瑞民807条,日民167条第2项。”可见史先生的观点前后有所改变。
    4郑玉波:《民商法问题研究》(三),第80页,转引自王利明:《物权法论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页。
    1王利明:《物权法论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248页。
    2[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1参见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5页。
    2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157页。
    3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183页;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4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207.
    1参见[日]近江幸治:《民法讲义Ⅱ物权法》,王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5页。
    2参见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载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11卷第2期,第240页。
    3参见[日]近江幸治:《民法讲义Ⅱ物权法》,王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5参见[日]近江幸治:《民法讲义Ⅱ物权法》,王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6参见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载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11卷第2期,第240页。
    1参见[日]近江幸治:《民法讲义Ⅱ物权法》,王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2大审院判决1930.10.31,转引自我妻荣:《日本物权法》,有泉亨修订、李宜芬校订,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49页。
    3vgl. 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59.
    4vgl. Vgl. Picker, 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68.
    5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页。
    1Vgl. Prütting, Sachenrecht,33.Aufl.,2008, S.236.
    2参见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4-235页。
    3参见[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57.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57.
    1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64.
    3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57.
    4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57.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44.
    3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58.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47.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53.
    3Vgl. Larenz/Canaris, SchRⅡ2§86Ⅵ1d.
    1参见《德国民法典》第275条前两款规定:“(1)若给付对于债务债务人或任何人皆为不可能者,给付请求权被排除。(2)若依据债之关系的内容及诚实信用原则,给付所需的费用与债权人的给付利益极不相当者,债务人可以拒绝给付。在确定对于债务人是否可合理期待的努力时,也必须顾及给付障碍是否可归责于债务人。”
    2参见《德国民法典》第859条第1款规定:“占有人对于侵夺或妨害其占有之行为,得以己力防御之。”《瑞士民法典》第926条第1款规定:“占有人得以暴力保卫其占有物不受他人非法侵夺。”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960条第1项:“占有人对于侵夺或妨害其占有之行为,得以己力防御之。”
    3洪逊欣:《中国民法总则》(第三版),第671页。转引自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8页,注1。
    4参见《德国民法典》第859条第4款;
    5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135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50.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52.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55.
    1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62.
    2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9页。
    4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36.
    5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斯蒂尔纳和鲍尔也指出:“关于债权请求权之一般规定,如民法典第275条、第280条、第287条第2句等,可否适用于已成立之妨害排除请求权。对此原则上应予以肯定回答。”([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1参见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314条。
    2参见我国《澳门民法典》第761条、《德国民法典》第269条。
    3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4[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5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44.
    1[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7参见佟柔主编:《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48-49页。
    1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页。
    2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211.
    3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9页,注1。
    1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2页。
    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2页。
    3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载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11卷第2期,第252-253页。
    4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173f.
    5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174.
    6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211.
    2Vgl. Staudinger/Gursky (2006),§1004, Rn226.
    3参见《德国民法典》第286、287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229、237条。
    4Vgl. Staudinger/Gursky (2006),§1004, Rn227.
    7Vgl. Staudinger/Gursky(2006),§1004, Rn210.
    2Vgl. Wilhelm, Sachenrecht,4.Aufl.,2010,S.573, Fn2307.
    3参见[日]我妻荣:《日本物权法》,有泉亨修订,李宜芬校订,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1参见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97页。
    2参见谢哲胜:“民法上相邻关系与社区管理之探讨”(上),载台湾《军法专刊》第41卷第11期,第24页。
    1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页。
    2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177页;[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37-538页。
    3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38页。
    4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1高富平:《物权法讲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2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178页。
    2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8页。
    3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531页。
    4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7页。
    1Vgl. Staudinger/Roth (2009)§912Rn4.
    4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94.
    1Vgl. Staudinger/Roth(2002),§912, Rn75.
    2[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533页。
    3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531-532页。
    1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2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页。
    3Vgl. Staudinger/Roth(2009)§912, Rn35.
    4Vgl. Staudinger/Roth(2009)§912, Rn38.
    2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534页。
    3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221页。
    4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9页。
    1参见“1990年台上字第2419号判决”,转引自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第八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注1。
    2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3[法]路易·若斯兰:《权利相对论》,王伯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注1。
    4[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5[法]路易·若斯兰:《权利相对论》,王伯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6参见[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26-727页。
    1[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20-721页。
    2“台民”第782条。
    3“台民”第785条。
    1“台民”第783条。
    2参见台湾地区“民法”第775条。
    3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149页。
    4参见台湾地区“民法”第777条。
    1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法院(2011)济民一初字第1394号民事判决书。
    2参见高富平:《物权法讲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94页。
    3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2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8页。
    3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4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9页。
    1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203页。
    3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201页。
    1参见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2[日]三潴信三:《物权法提要》,孙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1参见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2参见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3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5页。
    1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页。
    2参见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211页。
    1参见姚瑞光:《民法物权论》,台湾吉锋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76页。
    2[美]罗杰·H.伯恩哈特、安·M.伯克哈特:《不动产》(第4版),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3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页。
    4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页。
    5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页。
    6姚瑞光:《民法物权论》,台湾吉锋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74页。
    1See Markesinis and Deakin's Tort Law6th ed, by Simon Deakin, Angus Johnston, Basil Markesinis,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 pp.549-550.
    1[法]费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尔:《法国财产法》(下),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74页。
    1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1)沪一中民二(民)终字第2435号民事判决书。
    1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2009)徐民三(民)初字第2643号民事判决书。
    2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0)沪一中民二(民)终字第379号民事判决书。
    3重庆永川区人民法院(2012)永法民初字第02584号民事判决书。
    1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2011)卢民四(民)初字第414号民事判决书。
    2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0)沪一中民二(民)终字第1108号民事判决书。
    1在比较法上类似的观点可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3页;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页。
    2Vlg. Staudinger/Roth(2009)§906, Rn1.
    3参见德民第906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793条。
    4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3页。
    5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156页。
    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11条。
    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页。
    32010年台上字第223号,该判决之评释,见郭丽珍:“噪音干扰之损害赔偿责债任与气晌侵入之禁止”,载《台湾法学杂志》2010年总第149期。
    1[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4页。
    2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7-548页。
    4[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8页。
    1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8-549页。
    2参见高富平:《物权法讲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99页。
    1[法]路易·若斯兰:《权利相对论》,王伯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2黄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1《意大利民法典》第844条第1款也规定“在正常容忍限度内并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条件”,不能行使排除妨害请求权。
    2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4页。
    3后来的《中华民国民法典》第793条延续了其精神。
    4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546页。
    1[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6页。
    2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156页。
    3河南省孟津县人民法院(2010)孟小民初字第22号民事判决书。
    4Vgl. Staudinger/Gursky,§1004,Rn30.
    5Vgl. Staudinger/Gursky,§1004,Rn30.
    6Vgl. Staudinger/Gursky,§1004,Rn29.
    1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2004)静民一(民)初字第2584号民事判决书。
    2陈敏:《行政法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168-1169页。
    3陈敏:《行政法总论》,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169页。
    4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46-547页。
    5参见[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51页。
    1[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2参见[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3参见[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4[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162页。
    1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0页
    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46页。
    1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36页。
    2Westermann, Sachrecht,7. Aufl,1998., S.147.
    3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3页。
    4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8页。
    5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8页。
    6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9页。
    1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9页。
    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9页。
    3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9页。
    4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9-1230页。
    5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30页,注23。
    1黄松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712页。
    2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50页。
    3参见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6-597页;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34页。
    4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50页。
    5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4页;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34页。
    1参见姚瑞光著:《民法物权论》(自版),台湾吉锋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56-57页。
    2参见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2页;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3参见姚瑞光著:《民法物权论》(自版),台湾吉锋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57页。
    1[比]佩雷尔曼:《正义、法律和辩论》,第145页,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8页。
    3参见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22页;黄松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711-712页。
    1Vgl. Staudinger/Gursky (2007),§892, Rn2.
    2Vgl. Westermann, Sachrecht,7. Aufl., S.145-146.
    4Vgl. Westermann, Sachrecht,7. Aufl., S.148.
    2参见王成:《侵权责任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5页。
    1参见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4页;杨立新:《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30-131页;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672-674页;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538页。
    2参见温世扬:《物权法要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参见刘士国:“侵权责任法调整对象研究”,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81页。
    3参见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奚晓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37-638页;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5页;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675-677页。
    4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5参见奚晓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
    1参见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
    2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546页。
    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2参见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0-652页;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536页。
    3Vgl. Wilhelm, Sachenrecht,4.Aufl., S.578.
    1参见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7页。
    3魏振瀛:《侵权责任法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及其与民法其他部分的关系》,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第36页。
    1参见魏振瀛:“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4期,第401-402页。
    2崔建远:《绝对权请求权或侵权责任方式》,载《法学》2002年第11期,第41页。在该文中,崔先生指出,如排除妨害、消除危险和原物返还请求权,从物权、人格权和知识产权制度中分割出来,放置于侵权责任法中,作为一种侵权责任之方式,存在十二个方面的不妥。因篇幅所限,无法列明,仅提出以便参照。
    4王洪亮:《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载《北方法学》2010年第1期,第52页。
    1梁慧星:《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几个问题》,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7页。
    2Vgl. Deutsch/Ahrens,Deliktsrecht,5. Aufl., Rn734.
    3Vgl. K tz/Wagner, Deliktsrecht,11. Aufl., Rn409;Deutsch/Ahrens,Deliktsrecht,5. Aufl., Rn738f.
    4参见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5-196页。
    1德国学界关于“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属于绝对权还是法益颇有争论,在我国已通过《侵权责任法》第2条明确为人格权,但身体权例外,自由权则仅限于婚姻自主权。
    2Vgl. Staudinger/Gursky,§1004, Rn15f.
    1Picker AcP178[1978]499,501.
    2王泽鉴:“损害概念及损害分类”,载台湾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总第124期,第203页。
    3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119页。
    4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1参见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2王泽鉴:“损害概念及损害分类”,载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总第124期,第205页。
    3王泽鉴:“损害概念及损害分类”,载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总第124期,第206页。
    4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5参见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129页。
    6关于差额说应予肯定的理由,可参见王泽鉴:“损害概念及损害分类”,载台湾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总第124期,第207-208页。
    7王泽鉴:“损害概念及损害分类”,载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总第124期,第207页。
    1王泽鉴:“回复原状与金钱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方法的基本架构”,载台湾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总第127期,第197页。
    2王泽鉴:“回复原状与金钱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方法的基本架构”,载台湾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总第127期,第197页,脚注3。
    3王泽鉴:“回复原状与金钱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方法的基本架构”,载台湾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总第127期,第197页。
    4Marc Wolf,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 und Schadensersatz, S.15.
    5Vgl.Motive Ⅲ, S.425.
    1Vgl. Marc Wolf,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 und Schadensersatz, S.247.
    1Vgl. Marc Wolf,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 und Schadensersatz, S.248f.
    2Vgl. Marc Wolf,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 und Schadensersatz,2006,S.250f.
    1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
    4Vgl.Gerhard Hohloch, 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 Schadensersatzrecht,1975,S.243f.
    1Vgl. Marc Wolf,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 und Schadensersatz,2006,S.234f.
    2Vgl. Marc Wolf,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 und Schadensersatz,2006,S.236.
    1Vgl. Picker,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1972, S.51.
    1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GB/Baldus,§1004,Rn25.
    1辜明安:《物权请求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285页。
    2参见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载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11卷第2期,第249页。
    1参见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2页。
    2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5-216页。
    1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163页。
    1.高富平:《物权法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辜明安:《物权请求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季秀平:《物权之民法保护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5.谢怀栻:《民法总则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周梅:《间接占有中的返还请求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上下卷)(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尹田:《法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9.陈华彬:《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0.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1.屈茂辉:《用益物权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陈本寒:《担保物权法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高富平、黄武双:《房地产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版。
    14.高圣平:《物权法与担保法:对比分析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15.曹士兵:《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6.孙宪忠:《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7.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8.孙宪忠:《争议与思考——物权立法笔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刘凯湘:《权利的期盼》,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1.曹杰:《中国民法物权论》,周旋勘校,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22.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4.高富平:《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从契约的视角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26.段厚省:《民法请求权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27.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8.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30.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1.段厚省:《请求权竟合与诉讼标的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2.申卫星:《期待权基本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周林彬:《物权法新论——一种法律经济分析的观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经济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6.肖厚国:《所有权的兴起与衰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曹杰:《中国物权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38.温世扬:《物权法要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9.陈本寒:《担保物权法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费安玲:《比较担保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中下三册)(修订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3.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4.郑玉波:《民法物权》(修订十七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
    45.姚瑞光:《民法物权论》,台湾吉锋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
    46.苏永钦:《民法物权争议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8.张龙文:《民法物权实务研究》,汉林出版社1977年版。
    49.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1.黄右昌:《民法诠释——物权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52.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周枏:《罗马法原论》(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5.黄风:《罗马私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下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德]卡尔·拉轮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近代私法史》(上下册),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6.[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琨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日]三潴信三:《物权法提要》,孙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日]我妻荣:《新订担保物权法》,申政武等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0.[日]近江幸治:《担保物权法》,祝娅、王卫军、房兆融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1.[日]田山辉明:《物权法》(增订本),陆庆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日]近江幸治:《民法讲义Ⅱ》,王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法]雅克·盖斯坦、吉勒·古博:《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5.[法]弗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尔:《法国财产法》(上下册),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6.[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英]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8.[古罗马]优士丁尼:《法学阶梯》(第二版),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意]朱塞佩·格罗素:《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将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21.[美]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冉昊、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美]罗杰·H.伯恩哈特、安·M.伯克哈特:《不动产》(第4版),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3.[美]约翰·G.斯普兰克林:《美国财产法精解》,钟书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4.[英]F.H.劳森、伯纳德·冉得:《英美财产法导论》(第三版),曹培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5.[英]丹尼斯·基南:《英国法》(第14版),陈宇、刘坤轮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6.[法]路易·若斯兰:《权利相对论》,王伯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修订第三版)》(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4.黄松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5.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物与物权》,范怀俊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崔建远:《侵权责任法应与物权法相衔接》,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2.汤勇:《物权请求权行使的正当性及其限度》,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2期。
    3.冯珏:《论妨害排除请求权》,载《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4期。
    4.丁珊珊:《略论物上请求权的时效性》,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5.曾梅麟、赖昌仁:《楼顶的权属性质及业主的物上请求权分析》,载《人民司法》2009年第14期。
    6.许冰梅:《论物权的民法保护方式——徘徊在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之间》,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1期。
    7.金可可:《温德沙伊德论债权与物权的区分》,载王洪亮等主编:《中德私法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郑天锋、王伟:《“物权请求权”抑或“物权的保护”——论我国物权立法中物权保护机制的体系构建》,载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崔建:《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0.王洪亮:《实体请求权与诉讼请求权之辨———从物权确认请求权谈起》,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
    11.尹田:《论物权请求权的制度价值——兼评物权法学者建议稿有关物权请求权的规定》,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4期。
    12.王明锁:《物上请求权与物权的民法保护机制》,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13.张晓霞:《民法请求权概念之辩析》,载《法学家》2002年第2期。
    14.曹治国:《请求权的本质之探析——兼论物上请求权的性质》,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1期。
    15.魏振瀛:《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4期。
    16.邹海林:《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竞合》,《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
    17.魏振瀛:《论债与责任的融合与分离——兼论民法典体系之革新》,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
    18.魏振瀛:《论民法典中的民事责任体系——我国民法典应建立新的民事责任体系》,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3期。
    19.王文宇:《从经济观点论保障财产权的方式——以财产法则与补偿法则为中心》,载《法学丛刊》第44卷第3期。
    20.苏永钦:《民事财产法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载《人大法律评论》2001年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徐晓峰:《请求权概念批判》,《月旦民商法研究》(4),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崔建远:《关于恢复原状、返还财产的辨析》,《当代法学》2005年第1期。
    23.丁文:《物权请求权与我国物权立法》,载《法学》2003年第3期。
    24.曹治国:《请求权的本质之探析———兼论物上请求权的性质》,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1期。
    25.高德胜:《略论物权请求权的形态》,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3期。
    26.董学立:《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
    27.尤冰宁:《论物上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载《法律适用》2000年第8期。
    28.刘凯湘:《论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9.马俊驹:《民法上支配权与请求权的不同逻辑构造——兼论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性》,载《法学研究》2007第3期。
    30.马俊驹、刘阅春:《物权法的定位与基本体系分析》,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
    31.林诚二:《论形成权》,载杨与龄:《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霍政欣:《返还请求权法初探》,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35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3.程啸:《论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定位》,《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第5期。
    34.徐同远:《解读<物权法>第37条:物权法物权保护模式的认定——物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法学》2007年第3期。
    35.谢鸿飞:《所有人——占有人关系规定的设计》,王洪亮等编:《中德私法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苏永钦:《民法制度的移植——从所有人与占有人间的特殊关系谈起》,王洪亮等编:《中德私法研究》(2006年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孟勤国:《物权法如何保护私有财产》,《法学》2005年第8期。
    38.刘凯湘:《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历史演变》,易继明主编《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金可可:《私法体系中的债权物权区分说——萨维尼的理论贡献》,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40.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台大法学论丛》,第11卷。
    41.王轶:《物权保护制度的立法选择》,《中外法学》2006年第1期。
    1.李宜琛:《债务与责任》,载何勤华、李秀清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张龙文:《论由所有权所生之物权的请求权》,载郑玉波:《民法物权论文选辑》(上),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3.郑玉波:《论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载氏编:《民法物权论文选辑》(上),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4.李太正:《物上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名称之辨正》,载苏永钦主编《民法物权争议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2.刘凯湘:《物权请求权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
    3.杜颖:《论民事保全请求权》,北京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
    1. Prosser, Dan B. Dobbs, W. Page Keeton, Robert E. Keeton,Prosser andKeeton on torts, West Group,1984.
    2. Basil S. Markesinis, Hannes Unberath, The German Law of Torts:AComparative Treatise, Hart Publishing Oxford and Portland, Oregon2002.
    3. Joseph William Singer, Introduction to Property, Aspen Publishers Inc.1996.
    4. Fleming, J. G., The Law of Torts, LBC Information Services, Sydney1998.
    5. Picker, Eduard:Der negatorische Beseitigungsanspruch, Bonn1972.
    6. Wolf, Marc:Negatorische Beseitigung und Schadensersatz, Peter Lang,2006.
    7.Hohloch, Gerhard:Die negatorische Ansprueche und ihre Beziehungen zumSchadensersatzrecht, Frankfurt a.M.1976.
    8.Westermann, Harry: Sachenrecht,7.Aufl., C.F.Müller Verlag, Heidelberg1998.
    9. Prütting, Hanns:Sachenrecht,33.Aufl.,Verlag C. H. Beck, München2008.
    10.Gursky,Karl-Heinz:J. von 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urgerlichenGesetzbuch:§§985-1011(Eigentum3), Sellier–de Gruyter Berlin2006.
    11.Wilhelm, Jan:Sachenrecht,4.Aufl., Berlin2010.
    12. K tz/Wagner, Deliktsrecht,11. Aufl., Verlag Franz Vahlen, München2010.
    13. Deutsch/Ahrens,Deliktsrecht,5. Aufl., Carl Heymanns Verlag2009.
    14.Larenz, Carl/Canaris,Claus-Wilhelm: 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 Bd2:Besonderer Teil Halbband2,13Aufl., C.H. Beck, München1994.
    15.Roth,Herbert:J. von 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Staudinger BGB-Buch3: Sachenrecht§§905-924(Privates Nachbarrecht),Sellier-deGruyter,Berlin2009.
    16.Gaier, Reihhard, 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GB, Band6,5. Aufl., VerlagC.H. Beck, München2009.
    1.Samuels, Interrelations between Legal and Economic Processes,14J.LAWECON.(1971).
    2.Stigler,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Public Policy: A Plea to the Scholars,1J.Legal Stud.(1972)
    3.Guido Clabresi, The Pointlessness of Pareto: Carrying Coase Further,100YaleL.J.(1991)
    4.Guido Calabresi and A. Douglas Melamed, 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72Harvard Law Review.(1972)
    5. Jules L. Coleman and Jody Kraus, Rethingking the Theory of Legal Rights,95The Yale Law Journal.(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