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农民到农民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书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在于借由对核心文本的分析,来探究文学如何回应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巨变以及为何要如此回应,呈现出怎样的问题和意义,从而使本文的研究真正参与到对乡村问题的讨论中去。本文试图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既有的研究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因而将1990年代以来关于乡村书写的文学文本当成讨论乡村和农民问题的“场”。所以,不只是文学文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还包括文本采取的叙事程式、修辞方法、故事情节所能带出的社会问题等等都应该被纳入讨论的范围,这样的讨论就不完全是只局限在作品本身的小文学,而是包括了生产出文本的历史语境、意义结构和阐释制度等的大文学。
     本文具体的写作围绕“从农民到农民工”这一基本思路而展开,同时抓住几个乡村书写中的关键概念或写作对象——村庄、女性农民工、青年农民工,每一章选定几个核心文本展开论述,从而结构全文。简而言之,本文以1980年代的乡村故事作为前史,与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书写相结合,清理出一条“从农民到农民工”的叙事脉络。在对这一脉络的考察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自给自足”的乡村世界如何被以“城市化”为表征的新的历史逻辑所打破,农民被迫从乡村共同体中脱离出来,成为“市场逻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因而,我们仿佛会看到关于乡村的文学书写从此走向了“挽歌”式的叙述。但本文认为并非如此,这一貌似挽歌式的叙述中实际上包含着更多的复杂性和张力,某种意义上写作者正是以这种挽歌式的叙述引导我们聆听乡村/农民努力发出的属于自己的声音。换言之,“从农民到农民工”的文学叙述虽然有伤感,某种意义上却也不乏新的希望。这显然并非文学一厢情愿的想象,它更加是活生生的现实。
     由此,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以1980年代文学中的乡村故事为研究对象。从1980年代早期到中后期的文学叙述中,恰好包含着一套完整的叙事逻辑,这套逻辑让我们看到传统的乡村秩序结构是如何被破坏掉的,而这正是1990年代乡村故事的起源。在第二章中,围绕文学对“村庄”的想象展开论述。“颓败的村庄”某种程度上已经是1990年代文学中的村庄的普遍形态。而“空壳化的村庄”则是对“颓败”的集中表达,它包含着写作者对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的整体性呈现和思考。这里的“空壳化”更多地是一种隐喻,指向的是村庄人文层面的空洞:如权力结构的变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等等。第三章以文学对于女性农民工的叙述作为研究对象。这不仅是因为女性农民工集中表达了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同时也与关于女性农民工的写作的倾向性更加明显有关。一个基本的判断是——1990年代以来关于女性农民工的书写大多与“性”或“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本章的意图在于讨论文学为何要如此来想象女性农民工,同时还会论及这样一种写作可能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围绕文学对“青年农民工”(也即新生代农民工)的叙述展开讨论。主要目的在于探究为何青年农民工常常被文学叙述成暴力的青年——这一暴力既是对于他人也是对于自己的。这里的“暴力”某种意义上具有强烈的隐喻性,象征着“弱者的反抗”。在这个意义上,这样的一种文学书写便具有了某种“政治书写”的意味。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rural writings, with the mainpurpose of, by analyzing the core texts, exploring how and why the literature inresponse to the great change of the country from the1990's and what questionsand meanings it presents, and therefore make the texts research really involvingin the discussion on the country question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use a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 and make a break through existing researchmode. Thus the literature texts about rural writings from the1990's are debatedas the field on the questions of the country and peasant. So, not only thecharacters, story lines in the literature texts, but also the program of narrativeand the rhetorical devices that used in the texts, and social issues presented bythe story line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scope of discussion, that way, thediscussion will not be limited completely in the minor literature unto the worksthemselves, but the great literature that involve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atproduces the text, meaning structure and the system of the interpretation.
     The specific writing of this dissertation revolves around the basic ideas of"from peasant to peasant-worke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of grasping some of the key concepts or writing objects in the ruralwritings---village, women peasant-workers, young peasant-workers, andspreading out discussion from the core texts selected in each chapter. In short,this paper put the1980's rural stories as the pre-history, then combines withthe rural writings from the1990's, liquidate a narrative context about "frompeasant to peasant-worker". In the study of this context, we can see more clearlythat how the country world of "self-sufficient" was broken by a new historicallogic characterized by "urbanization", and how the peasants were obliged to bedivorced from the country community and became "the human resources" thatneeded by "the logic of market". As a result, we seem to see that the literary writings about rural writings move towards the "elegy" type of narrative sincethen. But this paper doesn't think so, the seemingly elegy type of narrativecontains actually more complexities and tensions. The writers, in a sense, withthis elegy type of narrative, guide us to listen to the own voice made hard by thecountry/peasants. In other words, although the literary narrative of "frompeasant to peasant-worker" has some sentiment, it's not lack of, in a sense, newhope. Obviously, this is not an imagination of the literature's own wishfulthinking, but, in a sense, a more living reality.
     This dissertation thus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research object inchapter one is country story in the literature of1980's. The literary narrative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the1980's, contains exactly acomplete set of narrative logic which shows us how the traditional country orderstructure was destroyed, and this is just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country stories inthe1990's. Chapter two expounds arou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thevillage"."The decaying village" in some degree has been a universal form of thevillages in the1990's literature, and "the empty-shelled village" is theconcentrate expression to "decay", which contains the writers' holisticrepresentation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country from the1990's."Theempty-shelled " used here is more of a metaphor which refer to the empty ofthe cultural level of the village, 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wer structure,the collapse of traditional value conception and so on. The research object inchapter three is the narrative of women peasant-workers in literature. This isnot only because women peasant-workers concentrate on presenting thedilemma that peasant-workers encount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but also be more obvious connected with the tendency of writings about womenpeasant-workers. One of the basic judgments is that the writings about womenpeasant-workers from the1990's mostly have the interwovenness connectionwith "sex" or "body". This chapter, therefore, aims at discussing that why literature imagines women peasant-workers like this, and that what problemsthis writings might have. Chapter four spreads out discussion of the literarynarrative on "young peasant-workers" i.e. the new generation peasant-workers,with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why young peasant-workers were describedfrequently as violent youth in literature, a violence that unto both others andthemselves. The "violence" here, in a sense, has a strong metaphor whichsymbolizes "the resistance of the weakness". In this sense, this kind of literarywritings then have some significance of "political writing".
引文
②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本,第23页。
    ①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的“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②此处参见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②转引自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的“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①参见:《三农问题:非不能也,而不为也——温铁军畅谈三农》,《发展》,2004年第11期。
    ①此处关于《中国农民调查》的影响程度引自《饥饿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若干节点为例》(赖英晓:《饥饿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若干节点为例》,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1页。
    ①丁帆:《“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文学评论》,2005年第7期。
    ②参见轩红芹:《“向城求生”的现代化诉求——90年代以来新乡土叙事的一种考察》,《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①贺绍俊:《底层文学的社会性与文学性》,《小说选刊》,2007年第9期。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后记,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③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①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序言第4页。
    ②潘毅:《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以富士康工厂体制为例》,《文化纵横》,2012年第2期。
    ③潘毅:《富士康代工王国与当代农民工》,《中国工人》,20011年第2期。
    ④潘毅:《解构富士康》,《中国工人》,2011年第1期。
    ⑤严海蓉:《虚空的乡村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①赵允芳:《寻根·拔根·扎根: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作家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②此处参见赵允芳与书同名的论文:《寻根·拔根·扎根——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渤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③周永涛、轩红芹、王文初主编:《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①蔡翔:《泉涸,相濡以沫——读陈应松中篇小说<野猫湖>》,《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
    ②参见蔡翔:《泉涸,相濡以沫——读陈应松中篇小说<野猫湖>》,《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
    ①罗岗、刘丽:《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②罗岗、刘丽:《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①参见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514页。
    ②刘复生的《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洪子城:《“一体化”与“主旋律”——序<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③邵燕君:《“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兼及对“纯文学”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6年第1期。
    ④刘复生:《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林凌:《文学中的财富书写——新时期文学写作演变的再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第11页。
    ①蔡翔:《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①罗岗:《“文学”:实践与反思——对一个论题的重新讨论》,《上海文学》,2001年第7期。
    ②路遥:《平凡的世界》,载于《路遥全集》,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从1979年到1984年出现了持续六年的农林牧副渔和乡镇企业全面、迅速的发展。1984年粮食总产连登两个新台阶,达到8000亿斤。从此全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产品工业也出现了从过去长期短缺到相对富余的历史大转折。——参见詹武:《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
    ①蔡翔:《<创业史>和“劳动”概念的变化——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三)》,《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3期。
    ③林凌:《文学中财富的书写——新时期文学写作演变的再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第5页。
    ①改革的前几年,受益最多的还是农民。三中全会召开的1979年当年就增产粮食一次性超过547亿斤,这是建国以后增产粮食第一次超过50亿斤。1982—1984年,3年增产粮食1646亿斤——江流、陆学艺、单天伦主编:《1995—199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版。
    ②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中篇小说集》,中原农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③张一弓:《听从时代的召唤——我在习作中的思考》,《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①[意]阿岡本著,薛熙平译:《例外状态》,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9页。
    ②赖英晓:《饥饿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若干节点为例》,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78页。
    ④[意]阿岡本著,薛熙平译:《例外状态》,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10年,第19页。
    ①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中篇小说集》,中原农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②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中篇小说集》,中原农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②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258页。
    ④中国农村曾经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一个从农村改革开始的1979—1984年,一个是建国初期到1950年代中期,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高晓声:《七九小说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②高晓声:《七九小说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①高晓声:《七九小说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④高晓声:《七九小说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①高晓声:《七九小说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7页。
    ①何士光:《感受·理解·表达——关于<乡场上>的写作》,《山花》1981年第1期。
    ②何士光:《感受·理解·表达——关于<乡场上>的写作》,《山花》1981年第1期。
    ①何士光:《乡场上》,《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第1页。
    ②何士光:《乡场上》,《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第1页。
    ③何士光:《乡场上》,《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第2页。
    ②何士光:《感受·理解·表达——关于<乡场上>的写作》,《山花》1981年第1期。
    ①何士光:《乡场上》,《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第3页。
    ②转引自林凌:《重返“八十年代”的另一种可能——<乡场上>与“按劳分配”原则的生机与危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①倪伟:《并无传奇的尴尬》,《读书》,2006年第11期。
    ②何士光:《感受·理解·表达——关于<乡场上>的写作》,《山花》1981年第1期
    ③参见本雅明著,张旭东、王斑译:《讲故事的人》,载于《启迪——本雅明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95-100页。
    ①林凌:《文学中的财富书写——新时期文学写作演变的再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第58页。
    ①张钟、洪子诚等编《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04页。
    ①董健、王彬彬、丁帆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0页。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③刘旭:《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④高晓声:《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①刘旭:《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②赖英晓:《饥饿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若干节点为例》,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94页。
    ③刘旭:《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①高晓声:《创作思想随谈》,《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
    ②高晓声:《创作思想随谈》,《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
    ④铁凝:《哦,香雪》,《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⑤路遥:《人生》,《收获》,1982年第3期。
    ①张春波编:《陈奂生上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2页。
    ③罗岗、刘丽:《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文学评论》,
    2008年第5期。
    ①薛毅:《城市与乡村: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看》,《天涯》,2005年第7期。
    ②张春波编:《陈奂生上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2页。
    ③张春波编:《陈奂生上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4页。
    ④高晓声:《且说陈奂生》,《人民文学》,1980年第6期。
    ①高晓声:《谈谈有关陈奂生的几个短篇》,《文艺理论与批评》,1982年第6期。
    ①张春波编:《陈奂生上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2页。
    ②张春波编:《陈奂生上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5页。
    ③高晓声:《钱往哪儿跑》,见《高晓声文集·散文随笔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8月,第289页。
    ②张春波编:《陈奂生上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6页。
    ①程绍国:《林斤澜说》第三章《天堂水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②高晓声:《创作思想随谈》,《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
    ③高晓声:《谈谈有关陈奂生的几篇小说》,《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6期。
    ②转引自赖英晓:《饥饿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若干节点为例》,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07页。
    ①比如雷达:《〈鲁班的子孙的沉思〉的沉思》,《当代文学》,1984年第4期;腾云:《历史的前进运动当代文坛与,作家的道德思考——说说“王润滋论题”》,《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秦晋:《也谈对〈鲁班的子孙〉的评价——给雷达同志的信》,《当代文坛》,1984年第10期。
    ②雷达:《〈鲁班的子孙的沉思〉的沉思》,《当代文学》,1984年第4期
    ①王润滋:《从〈鲁班的子孙〉谈起——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山东文学》,1984年第11期。
    ②王润滋:《从〈鲁班的子孙〉谈起——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山东文学》,1984年第11期。
    ③王润滋:《从〈鲁班的子孙〉谈起——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山东文学》,1984年第11期。
    ④林凌:《“大和解”是否可能,从<内当家>到<鲁班的子孙>》,《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5期。
    ②王润滋:《鲁班的子孙》,载于王润滋小说集《自己的日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①润滋:《鲁班的子孙》,载于王润滋小说集《自己的日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①王润滋:《鲁班的子孙》,载于王润滋小说集《自己的日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③王润滋:《鲁班的子孙》,载于王润滋小说集《自己的日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①王润滋:《鲁班的子孙》,载于王润滋小说集《自己的日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②林凌:《文学中的财富书——新时期文学写作演变的再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第96页。
    ③王润滋:《鲁班的子孙》,载于王润滋小说集《自己的日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
    ①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②王润滋:《鲁班的子孙》,载于王润滋小说集《自己的日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③王润滋:《鲁班的子孙》,载于王润滋小说集《自己的日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⑤王润滋:《从〈鲁班的子孙〉》谈起——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山东文学》,1984年第11期
    ②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①贾平凹:《腊月·正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②孙健忠:《如何深刻反映农村生活?——在长沙召开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纪要》,《文艺报》,1981年第21期。
    ②温铁军:《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战略与管理》,1996年秋季号。
    ①傅金祥:《<内当家之死>并非人为设定——与燕子同商榷》,《滨州师专学报》,1993年第10期。
    ②卢万成:《内当家之死》,《时代文学》,1991年第8期。
    ①卢万成:《内当家之死》,《时代文学》,1991年第8期,第78页。
    ①卢万成:《内当家之死》,《时代文学》,1991年第8期,第80页。
    ②彭瑞高:《多事之村》,《上海文学》,1998年第4期,第4页。
    ③
    ①彭瑞高:《多事之村》,《上海文学》,1998年第4期,第22页。
    ①项静:《艰难的行走——漫谈陈应松的<望粮山>》,《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②陈应松:《望粮山》,《上海文学》,2003年第6期。
    ③陈应松:《灵魂的守望与救赎》,《小说评论》,2007年第5期。
    ④陈应松:《灵魂的守望与救赎》,《小说评论》,2007年第5期。
    ⑤项静:《艰难的行走——漫谈陈应松的<望粮山>》,《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①胡玉洁:《与死亡面对面——阎连科<日光流年>解读》,《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第5期。
    ②阎连科:《关于<日光流年>的对话》,《小说评论》,1990年第4期。
    ③谢有顺:《极致叙事的当下意义——重读<日光流年>所想到的》,《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9期。
    ①夏天敏:《好大一对羊》,《当代》,2001年第5期,第124页。
    ①具体可参考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00—110页。
    ①赵本夫:《即将消失的村庄》,《时代文学》,2003年第4期,第78页。
    ②梁晓声:《荒弃的家园》,《人民文学》,1995年第11期,第4页。
    ③陈然:《看不见的村庄》,《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11期,第46页。
    ④
    ②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①魏天真:《“姐妹情谊”如何可能?》,《读书》,2003年第6期。
    ②蔡翔:《泉涸,相濡以沫——读陈应松中篇小说<野猫湖>》,《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
    ①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②魏天真:《“姐妹情谊”如何可能?》,《读书》,2003年第6期。
    ②陈应松:《真难写——中篇小说<野猫湖>创作谈》,《小说选刊》,2011年第3期。
    ①蔡翔:《泉涸,相濡以沫——读陈应松中篇小说<野猫湖>》,《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
    ②石一宁、彭学明、李云雷:《面对空巢的乡村世界——<野猫湖>三人谈》,《小说选刊》,2011年第3期。
    ①迟子建:《花牤子的春天》,《佛山文艺》,2007年第3期,第59页。
    ②迟子建:《花牤子的春天》,《佛山文艺》,2007年第3期,第59页。
    ①迟子建:《花牤子的春天》,《佛山文艺》,2007年第3期,第65页。
    ②徐广惠:《寂寞的村庄》,《长城》,2009年第4期,第109页。
    ④徐广惠:《寂寞的村庄》,《长城》,2009年第4期,第110页
    ①徐广惠:《寂寞的村庄》,《长城》,2009年第4期,第117页。
    ②徐广惠:《寂寞的村庄》,《长城》,2009年第4期,第117页。
    ①严海蓉:《虚空的农村与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②许钧:《关注公共舞台后的私人空间》,《文汇报》2005年第6期。
    ③转引自:《梁庄——被消灭40万个村庄的缩影》,《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6日版。
    ①梁鸿:《从梁庄出发》,《中国在梁庄》,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前言,第2页。
    ①梁鸿:《中国在梁庄》,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214页。
    ①梁鸿:《中国在梁庄》后记,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231页。
    ②梁鸿:《从梁庄出发》,《中国在梁庄》,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前言,第2页
    ①陈桃霞:《单向度的叙述——论<中国在梁庄>兼及叙事伦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②陈桃霞:《单向度的叙述——论<中国在梁庄>兼及叙事伦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③林贤治:《国民性批判问题的札记》(节选),《沉思与反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4页。
    ①陈桃霞:《单向度的叙述——论<中国在梁庄>兼及叙事伦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②参见陈桃霞:《单向度的叙述——论<中国在梁庄>兼及叙事伦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③陈桃霞:《单向度的叙述——论<中国在梁庄>兼及叙事伦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①梁鸿:《从梁庄出发》,《中国在梁庄》前言,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前言,第1页.
    ②陈桃霞:《单向度的叙述——论<中国在梁庄>兼及叙事伦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①陈剑晖:《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评<中国在梁庄>的成功与不足》,《文艺评论》,2012年第3期。
    ①陈晓明:《喊丧、幸存与‘去—历史化’——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的叙事分析》,《南方文坛》,2009年第5期。
    ②刘复生:《纯文学的迷死与底层写作的陷阱》,《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陈桃霞:《单向度的叙述——论<中国在梁庄>兼及叙事伦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①梁鸿:《从梁庄出发》,《中国在梁庄》,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前言,第3页。
    ①陈应松:《对城市的指责》,《杂文选刊(下旬版)》,2009年第7期。
    ②《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系列访谈》之一:《农民工问题和新时期的劳资关系——访温铁军》,《读书》2003年第7期。
    ③【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①严海蓉:《虚空的乡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②(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4页。
    ①(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4页。
    ③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漂泊的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410页。
    ④苏童:《冬露》,《小说选刊》2005年第5期。
    ①苏童:《冬露》,《小说选刊》2005年第5期。
    ①苏童:《冬露》,《小说选刊》2005年第5期。
    ①孙犁:《读铁凝<哦,香雪>》,《小说选刊》,1983年第2期,第71页。
    ②崔道怡:《春花秋月系相思——短篇小说评奖琐忆》,《小说家》,1999年第4期,第7—8页。
    ①蔡翔:《何谓文学本身》,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49页。
    ②铁凝:《哦,香雪》载于《铁凝自选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①铁凝:《小黄米的故事》载于《铁凝自选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②方方:《奔跑的火光》,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③李肇正:《女佣》,《当代》,2011年第5期,第143页。
    ②铁凝:《小黄米的故事》载于《铁凝自选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③李肇正:《女佣》,《当代》,2011年第5期,第149页。
    ④王手:《乡下姑娘李美凤》,《山花》,2005年第8期,第25页。
    ⑤【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02页。
    ⑦铁凝:《从梦想出发》,《护心之心——铁凝散文集》,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52页。
    ②铁凝:《小黄米的故事》载于《铁凝自选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①朱日亮:《走夜的女人》,《收获》,1999年第3期。
    ③邵丽:《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47页。
    ①邵丽:《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53页。
    ②邵丽:《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52页。
    ①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334—335页。
    ②朱光磊主编:《大分化新组合——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版,第456页。
    ①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45页。
    ②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45页。
    ③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45页。
    ⑤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45页。
    ①李佩甫《创作札记》,《小说月报——第8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73页。
    ②蔡翔:《底层》,《神圣回忆》,东方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31—44页。
    ①[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55页。
    ②[捷]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2页。
    ①邵燕君:《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兼及对“纯文学”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6年创刊号,第2页。
    ①阿宁:《米粒儿的城市》,《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年第8期。
    ①阿宁:《米粒儿的城市》,《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年第8期,第15页。
    ①刘复生:《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3页。
    ①林白:《万物花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刘复生:《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2页。
    ④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
    ①魏微:《个人经验与生命感受》,《当代文坛》,2007年第5期,第1页。
    ①魏微:《大老郑的女人》,《人民文学》,2003年第4期。
    ③安子:《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海天出版社,1992年版。
    ④房忆萝:《我是一朵飘零的花》,现代出版社,2008年版。
    ⑤郑晓琼:《女工记》,《人民文学》,2012年第1期。
    ①房忆萝:《我是一朵飘零的花》,现代出版社,2008年版,封面。
    ②邵燕君等:《“乡土”/“底层”、“代言”/“立言”、“生活流”/“戏剧性”——有关贾平凹长篇新作《高兴》的讨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4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①郑小琼:《女工记》,《人民文学》,2012年第1期。
    ②邵燕君:《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兼及对“纯文学”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6年创刊号,第2页。
    ④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于崛起》,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①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九州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①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③黄传会:《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9页。
    ④刘俊彦主编:《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①此小段媒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描述可参见刘俊彦主编:《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①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于崛起》,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0页。
    ①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①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49页。
    ②陆扬:《文化研究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③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①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②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③张冲每一次回答问题的时候,给出的答案都是与众不同,但却又是有一定道理的。
    ①倪伟:《空间的生产与权力敞视——透视当代中国的城市广场》,载于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①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第90-91页。
    ①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第92页。
    ②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第92页。
    ①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第93页。
    ②转引自[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③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第105页。
    ②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46页。
    ①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第156页。
    ①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①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第145页。
    ②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第145页。
    ③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第90页。
    ④
    ①杨争光《作者备忘》载于《少年张冲六章》,作家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64—265页。
    ①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之《作者备忘》,作家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66页。
    ②周立民:《青涩的形象与苍老的根系——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阅读札记,》,《小说评论》,2010年第4期。
    ③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之《作者备忘》,作家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67页。
    ①尤凤伟:《泥鳅》,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②于怀岸:《台风之夜》,《芙蓉》,2004年第4期。
    ③马笑泉:《猛虎迷途》,《芙蓉》,2004年第3期。
    ①孙惠芬:《民工》,载于《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
    ②柯云路:《陌生的小城》,《当代》,1991年第4期。
    ③柯云路:《陌生的小城》,《当代》,1991年第4期,第6页。
    ①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60页
    ①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61页。
    ③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页。
    ①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第10页。
    ②引自2010年2月1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体位《关于“90后”农民工》的署名文章。
    ①侯慧杰:《艰难行走——解读鬼子<被雨淋湿的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1期。
    ②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第6页。
    ①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第8页。
    ②侯慧杰:《艰难行走——解读鬼子<被雨淋湿的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1期。
    ①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第8页。
    ②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第12页。
    ③
    ①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第8页。
    ②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第13页。
    ③侯慧杰:《艰难行走——解读鬼子<被雨淋湿的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1期。
    ①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第13页。
    ②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第16页。
    ④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第6页。
    ②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95页。
    ①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②参见潘毅:《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以富士康工厂体制为例》,《文化纵横》,2012年第2期。
    ②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③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②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费孝通、赵旭东、秦志杰译:《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7】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8】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9】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10】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1】黄传会:《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刘俊彦主编:《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13】[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15】《中国农民负担史》(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编著,中国则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16】《中国农民负担史》(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17】《中国农民负担史》(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18】乌廷玉陈玉峰张占斌编《现代中国农村经济的演变》,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
    【19】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2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21】《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版
    【2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张钟、洪子诚等编:《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4】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6】赵允芳:《寻根·拔根·扎根: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作家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27】周永涛、轩红芹、王文初主编:《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8】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9】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高秀芹:《文学中的中国城乡》,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1】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2】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3】高晓声:《高晓声文集·散文随笔卷》,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34】陈应松:《世纪末偷想》,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
    【35】陈应松:《在拇指上耕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版
    【36】铁凝:《从梦想出发》,《护心之心——铁凝散文集》,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37】杨宏海编:《打工文学纵横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9】杨宏海编:《打工文学备忘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0】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文学史论》,(修订版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42】罗岗倪文尖编:《90年代思想文选》(1一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4】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5】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6】薛毅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47】邵燕君:《新世纪文学脉象》,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48】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0】蔡翔:《何谓文学本身》,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51】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52】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韩少功:《在小说的后台》,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4】戴锦华:《隐形书写——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版
    【55】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56】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
    【57】谢春涛:《改革风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58】读书杂志编:《改革:反思与推进》,三联书店,2005年版。
    【59】许宝强:《资本主义不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0】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61】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牛津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
    【62】彼得·海勒丝著,李雪顺译,《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63】道格·桑德斯著,陈信宏译:《落脚城市——最后的人类大迁移与我们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64】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5】杜赞齐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6】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67】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68】阿岡本著,薛熙平译,:《例外状态》,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10年版
    【69】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70】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71】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72】莫里斯·迈斯纳著,张宁、陈铭康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
    【73】齐格蒙特·鲍曼著、仇子明、李兰译:《工作、消费、新穷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版
    【74】阿明著,高铦译:《不平等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75】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6】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77】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78】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启迪本雅明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79】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0】张旭东编,陈清侨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81】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中国企业家》,2011年第2期
    【2】林子力:《农村经济改革基本经验的普遍意义》,《新华文摘》,1984年第8期
    【3】丁帆:《“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4】轩红芹:《“向城求生”的现代化诉求——90年代以来新乡土叙事的一种考察》,《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5】陈晓明:《乡土叙事的终结和开启——贾平凹的《秦腔》预示的新世纪的美学意义》,《文艺争鸣》,2005年第6期
    【6】贺绍俊:《底层文学的社会性与文学性》,《小说选刊》,2007年第9期
    【7】蔡翔:《泉涸,相濡以沫——读陈应松中篇小说<野猫湖>》,《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
    【8】罗岗、刘丽:《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9】李云雷:《“底层叙事”前进的方向——纪念<讲话>65周年》,中国作家网,网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56/2009/0406/7155.html
    【10】邵燕君:《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兼及对“纯文学”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6年创刊号
    【11】罗岗:《“文学”:实践与反思——对一个论题的重新讨论》,《上海文学》,2001年第7期
    【12】詹武:《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
    【13】蔡翔:《<创业史>和“劳动”概念的变化——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三)》,《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3期
    【14】张一弓:《听从时代的召唤——我在习作中的思考》,《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15】何士光:《感受·理解·表达——关于<乡场上>的写作》,《山花》,1981年第1期
    【16】倪伟:《讲述“外地人”的尴尬》,载于《乡土文学与文化研究》(薛毅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17】刘旭:《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18】高晓声:《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19】高晓声:《创作思想随谈》,《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
    【20】高晓声:《且说陈奂生》,《人民文学》,1980年第6期
    【21】高晓声:《谈谈有关陈奂生的几个短篇》,《文艺理论与批评》,1982年第6期
    【22】张达:反映变革中的真实——有感于《鲁班的子孙》《山东文学》1984年第8期
    【23】雷达:《<鲁班的子孙>的沉思》,《当代文坛》,1984年第4期
    【24】王润滋:从《鲁班的子孙》谈起——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山东文学》1984年第11期
    【25】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26】孙健忠:《如何深刻反映农村生活?——在长沙召开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纪要》,《文艺报》,1981年第21期
    【27】曹锦清:《三十年来的中国》,来自观察者网,网址:http://www.guancha.cn/Search/?k=%E6%9B%B9%E9%94%A6%E6%B8%85&y=2
    【28】邵燕君等:《“乡土”/“底层”、“代言”/“立言”、“生活流”/“戏剧性”——有关贾平凹长篇新作<高兴>的讨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9】陈应松:《灵魂的守望与救赎》,《小说评论》,2007年第5期
    【30】项静:《艰难的行走——漫谈陈应松的<望粮山>》,《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31】阎连科:《关于<日光流年>的对话》,《小说评论》,1990年第4期
    【32】潘毅:《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以富士康工厂体制为例》,《文化纵横》,2012年第2期
    【33】陈应松:《真难写——中篇小说<野猫湖>创作谈》,《小说选刊》,2011年第3期
    【33】李云雷:《被逼而成的同性恋》,转自李云雷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5e0cd0100pwjz.html
    【34】李靖:《从梁庄思考乡土中国》,《人民日报》2011年1月7日版
    【35】张莉:《<中国在梁庄>:今天我们如何回故乡》:引自梁鸿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af36e50100q2br.html
    【36】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37】陈剑晖:《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评<中国在梁庄>的成功与不足》,《文艺评论》,2012年第3期
    【38】陈晓明:《喊丧、幸存与‘去—历史化’——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的叙事分析》,《南方文坛》,2009年第5期
    【39】刘复生:《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0】陈应松:《对城市的指责》,《杂文选刊(下旬版)》,2009年第7期
    【41】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读书》,2003年第10期
    【42】《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系列访谈》之一:《农民工问题和新时期的劳资关系——访温铁军》,《读书》2003年第7期
    【43】孙犁:《读铁凝<哦,香雪>》,《小说选刊》,1983年第2期
    【44】崔道怡:《春花秋月系相思——短篇小说评奖琐忆》,《小说家》,1999年第4期
    【45】蔡翔:《离开、故乡或者无家可归——2004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46】魏微:《个人经验与生命感受》,《当代文坛》,2007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