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知识人的中国体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甲午战争以降,日本在“海外雄飞”强国之梦的驱使下,对中国的关注空前加强,继而形成了形色各异的“中国观”。尤其是在日本政府的筹划与支持下,1875年2月至1898年1月,三菱会社、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等先后开辟了横滨—上海航线、长崎—芝罘—天津航线和长江航线,方便了日本人的中国旅行。日本的记者、作家、学者等,或受命于公务,或出于兴趣,开始前往中国旅行,他们以游记、日记、见闻录等形式记录了当时中国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文化政治等诸多信息。由于游记本身的亲历性与现场感,旅行者能够在异文化的体验与碰撞中形成更为直观的印象,成为研究近代日本知识人的中国旅行活动及其中国观的特殊文本。通过还原游记文学中的旅行活动与异文化体验,从新的研究视角审视近代日本知识人的中国观,使历史学与旅游学的交叉研究互为支撑、相得益彰。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和分析了近代日本知识人中国旅行的背景。西学东渐引起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而日本则开始了明治维新,同时大规模地向海外扩张。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和日本在朝贡贸易体系中的主客位置发生了逆转。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各类型的日本知识人前往中国旅行,其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又有文化侵略性的考察。本文从近代日本知识人的不同阶层中选取了四位知识人,包括京都中国学研究者内藤湖南、日本新儒家学派代表宇野哲人、以歌剧创作为主的文艺学家小林爱雄、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家夏目漱石,通过对他们游记的分析展示其在中国旅行活动中所形成的双重中国观。同时,又选取了文化评论家吉川幸次郎作为参照,以吉川的中国观作为一面镜子,映照其他四位日本知识人双重中国观的真实影像。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六章,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位不同身份的日本知识人为代表,以其在中国旅行活动中所写游记为基础,通过对他们眼中所见的历史场景的还原和分析,综述其旅行活动,窥探其中国观的不同风貌,并揭示其中国观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文化意涵。
     第二章以内藤湖南与《燕山楚水》为中心,对其游踪与中国文化体验进行深层剖析。《燕山楚水》共分为三个部分,恰好在三个层次上映射出内藤的中国观。内藤中国观的表层是“守旧”与“北衰南兴”的中国形象,是分别位于内藤史学“唐宋变革论”与“文化中心移动论”的延长线上的产物,此二者构成了内藤中国观的中层。进而,位于内藤中国观古层的是中国不在场的“日本天职论”。
     第三章以宇野哲人与《中国文明记》为中心,对他的中国旅行活动与“中国文明论”进行分析。宇野哲人并未简单附和“中国蔑视论”,而是通过中国旅行在《中国文明记》中既展现出一个强大的“民众之中国”,又展示出一个衰弱的“国家之中国”。但是宇野哲人在“民众之中国”的话语逻辑背后,却隐藏着他对中国“易姓革命”思想的批判与对日本“万世一系”天皇制的盛赞。
     第四章以小林爱雄与《中国印象记》为中心,对他的旅行动机、游踪、旅行消费体验和城市体验进行具体地分析。通过《中国印象记》中小林爱雄对中国的双重认知,即“残酷现实与美好梦幻”的中国,来进一步揭示其中国观产生的背景。事实上,小林爱雄以“文明论”为底色的中国观,既显现出了“中国文明停滞论”的论调,亦遁涵着“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文明进化史观。
     第五章以夏目漱石与《满韩漫游》为中心,首先介绍了夏目进行中国旅行的原因,并对其旅行过程中的异文化体验进行分析。夏目漱石在旅行期间一方面对满铁的成绩大加赞誉,另一方面又对满铁剥削中国劳动人民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形成了“满铁中国”的二重像。产生这种矛盾印象的原因就在于进行此次中国旅行的既是作为“满铁代言”的夏目漱石,又是作为“现实作家”的夏目漱石。
     第六章以吉川幸次郎与《我的留学记》为中心,首先叙述了吉川所属的京都学派的实证主义学风,不仅要直接阅读中国汉籍原典,更要去中国亲身体验,这正是其来中国旅行的文化因由。吉川两次到中国江南旅行的经历,使他不止一次地感慨:“中国,天生是我的恋人!”由此形成了其“诗意般”、“梦幻般”的中国印象,产生出“对中国文化的乡愁”,将中国视为一个“文化中国”。
     第三部分为第七章,旅行者的体验是构成旅行现象的结构性要素,虽然旅行主体、旅行客体与旅行媒介是旅行世界的共同要素,但连接这三种要素的主线是旅行体验或异文化体验。通过对内藤湖南、宇野哲人、小林爱雄与夏目漱石四位日本知识人在各自的中国游记中所形成的中国体验进行总结,可知其共同特征便是“双重中国认知”的中国观,这一将中国分而视之的“分视型”中国观位于“蔑视型”中国观(甲午战争之后)与“无视型”中国观(大正时代末期)之间,是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由“蔑视中国”向“无视中国”进行转变的过渡形态,这一过渡形态中既包含了“蔑视中国”的倾向,也存在向“无视中国”进行转变的可能性,是一种具有表面上的矛盾性与实质上的主从性的复杂中国观。同时,在吉川幸次郎的“文化中国”即“一个中国”的中国观映照之下,更能凸显出其他四位日本知识人“双重中国认知”的中国观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话语脉络进行深度追述,进而究明近代日本知识人的学术与政治的关联。
After Sino-Japanese war, Japan began to pay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to Chinawith the drive originated from the dream of "overseas expansion ", and a variety ofobservations on China came into being as a result. More and more Japanesejournalists, writers, scholars, and other similar intellectuals traveled to China with theconvenience provided by Mitsubishi societies and Nippon yusen co., LTD as theyco-opened the three sea trip routes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which areYokohama-Shanghai route, Nagasaki-ZhiFu-Tianjin route, and Yangtze river routeduring the period from February1875to January1898. Out of various personalpurposes, they recorded China's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customs, and culturein their diaries or trip notes, which were published afterwards. In these books, theperspectives as well as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were actually recorded and reflected,which makes these books become precious materials for present studies on Japanese'sattitudes to China during that time. By appearing the travel activities and writers'experiences, this thesis tried to construct connections between history research andtourism research, and enriched the studies in both areas in the end.
     This paper was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arts, which were the preface(chapter1),the body(from chapter2to chapter6), and the conclusion(chapter7). In the preface,author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s of the research in great details. The westernknowledge caused communication and collis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propelled two kinds of different reaction ways, which were the WesternizationMovement in China, and Meiji Restoration in Japan. While after the Sino-JapaneseW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ook a sharp turn to the worse.Japanese intellectuals traveled to China out of different purposes. Some of themsearched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ome others investigated with cultureinvasion.
     In the body part, five different identities of Japanese intellectuals were selected toappear the scene at that time. Based on their books of travel in China in the late19thcentury and early20th century, author summarized their travel activities, snoopedtheir different impressions of China, and revealed their implied deep culturalsignificance. Through restoring their travel activities and different culture experience,author inspected modern Japanese intellectuals' outlook of China from a newresearch view.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d Naito Konan's first trip in China, which wasreflected in his trip notes Yan Mountain&Chu Water. His perspective on China can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stages exactly. The outer level was the image of
     Conservativeness and Northern Decadency&Southern Prosperity. While thisview was not the simple replication of the belief that China's culture was in a stagnantstate, it was the extension of Naito Konan's understanding of transformation in Tangand So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Movement of Cultural Center, which composed hisperspective on China in middle level. When more close research on these Chineseperspectives was conducted,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above level in Naito Konan'sview on China was the endowed responsibility of Japan excluding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d a representative of Japan new Confucian,Yoshio Uno's trip in China and his Chinese Civilization. Deeply influenced by hisprofound sinological background, Yoshio Uno expressed his unwillingness ofadhering to the prevailing discriminating perspective on China in that time. He tried toillustrated a powerful China with strong democratic thoughts. Family principles andsocial relationship were stressed in his works. While, criticize on Mencius thoughtwere concealed in his literal logic of "powerful China".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d Kobayashi Aiyu's travel motivations and tours, andanalyzed his tourism consumer experience and urban experience. In his book ChinaImpression, he made his unique conclusion on China with cruel reality andwonderful dream. Actually, Kobayashi Aiyu's Chinese cognition based on the theoryof civilization both indicated the viewpoint of the stagn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and included the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 which followed the center of Westerncivilization.
     The fifth chapter introduced the Japanese writer Natsume Souseki's life and thereasons traveling to China at first, with analyzing the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culturalduring his travel. On the one hand, he praised all achievements of Manchu Railways,which showed his nationalism consciousness. On the other hand, he criticized theexploitation on Chinese labors by Manchu Railways, which showed his naturalemotion as a realistic writer. In other word, the reason that made Natsume Souseki'simpression of two contradictory types of China was that he traveled in China not only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Manchu Railways, but also as a realistic writer.
     The sixth chapter described Yoshigawa Kōziro's trip in China. The Kyoto Schooladvocated positive study style, so reading the original texts of the Sinology in Japanwas only a part of his study life, while overseas research in China constituted the other part of his study life, which was the cultural reasons for his travel to China.During Yoshigawa Kōziro's two trips in southern China, he was deeply impressed byChinese scenery and made several remarks full of emotions. A "poetic" and"fantastic" image of China appeared in the paper vividly.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Chinese experiences of above fiveJapanese intellectuals. The common viewpoint among them was that China wasexperiencing a period from flourish to wane. Their opinions experienced a typicaltransformation from discriminating China to neglecting China.
引文
①薛福成:《日本国志序》,黄遵宪著,王家祥点校整理:《日本国志》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陈湛颐:《日本人访港见闻录(1898-1941)》,香港:香港三联书店,2005年。
    ②[日]实藤惠秀著,陈固亭译:《明治时代中日文化的连系》,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1年。
    ①[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②[日]小島晋治编:《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錄集成》,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③[日]小島晋治编:《大正中国見聞錄集成》,東京:ゆまに書房,2000年。
    ④[日]村松定孝、红野敏郎、吉田熙生:《近代日本文学における中国像》,東京:有斐閣,1975年。
    ①[日]野村浩一著,张学锋译:《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走向亚洲的航踪》,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1999年。
    ②[日]竹内实:《日中关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③[日]沪友会编,杨华等译:《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④[日]横山宏章:《1862年日本人眼中的上海——长崎派遣船“千岁丸”随员们的中国观》,《档案与史学》,2004年第6期。
    ⑤[日]武部健一著,周郢译:《日本名人与蜀道》,《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①[日]佐藤三郎:《中国人の見た明治日本一一東遊日記の研究》,東京:東方書店,2003年。
    ②[日]西原大辅著,赵怡译:《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③陈云哲:《论谷崎润一郎的中国观》,《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
    ④肖勇:《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观——以<南京的基督>和<中国游记>为中心》,《大众文艺》,2010年第23期。
    ⑤张敬进:《浅析游华日本人中国观的近代变化》[D]:[硕士论文],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⑥张敬进:《浅论近代以前日本人中国观的变迁》,《哲学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①高原:《明治时期德富苏峰的中国观研究》[D]:[博士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②张明杰:《明治汉学家的中国游记》,《读书》,2009年第8期。
    ③董炳月:《日本人游记中的近代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4月21日。
    ④常骄阳:《近代日本作家的“满洲”游记述评》,《日本研究》,2009年第1期。
    ⑤潘世圣:《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中国叙事”再考》,《浙江学刊》,2012年第3期。
    ⑥姚建美,解德道:《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中国印象比较——对自然风景的鉴赏和对社会状况的写实》,《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⑦陈云哲:《跨界的想象与无界的书写——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10年。
    ①邵毅平:《芥川龙之介与洛蒂:分裂的中国与日本形象》,《书城》,2010年第1期。
    ②赵苗:《日本人笔下的近代中国——以德富苏峰的两部中国游记为视角》,《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③米彦军:《驳德富苏峰的近代中国观》,《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④杨红:《浅析夏目漱石<满韩处处>中的军国主义倾向》,《时代文学》,2010年第2期。
    ⑤吴增辉:《穿越历史的沉重——<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札记》,《书屋》,2009年第11期。
    ⑥孙立春:《从<中国游记>试论芥川龙之介的东方主义话语》,《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⑦孙立春:《“中国情趣”、中国旅行与东方主义——<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述评》,《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①刘雪飞:《从“东方学”视角解读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小说评论》,2009年S2期。
    ②泊功:《日本式的东方学话语——近代日本汉学与中国游记》[D]:[博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大学,2007年。
    ③童岭:《中国天生就是我的恋人——读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博览群书》,2005年第6期。
    ④齐秀丽,郭艳萍:《评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的中国像和中国观》,《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⑤高洁:《“疾首蹙额”的旅行者——对<中国游记>中芥川龙之介批评中国之辞的另一种解读》,《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
    ⑥苏明:《“诗意”的幻灭:中国游记与近代日本人中国观之建立》,《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⑦单援朝:《<中国游记>与芥川认识》,《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2期。
    ⑧连永平,薛秋昌:《从<七十八日游记>看德富苏峰的中国认识》,《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8期。
    ①李雁南:《经典中国与现实中国——近代日本作家中国之行的想象与误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②李雁南:《在文本与现实之间——浅析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③陈华:《从<观光纪游>看冈千仞眼里的中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④李雁南:《谷崎润一郎笔下的中国江南》,《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⑤虞云国:《一个中国通的处女游》,《东方早报》,2008年7月。
    ⑥孔颖:《芥川龙之介的杭州之行——一个大正西湖梦的破灭》,《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①杜文倩:《溯寻与误读——芥川龙之介的近代中国之行》,《唐都学刊》,2006年第2期。
    ②高洁:《迎合与批判之间——论夏目漱石的“满韩ところどころ”》,《日本学习与研究》,2008年第3期。
    ③张蕾:《日本近现代作家与大连》,《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
    ④冯岁平:《竹添井井及其<栈云峡雨日记>》,《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⑤叶纮麟,石之瑜:《德富苏峰之中国认识》,《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⑥戚其章:《曾根俊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
    ⑦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①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一八六二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②劉建輝:《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驗》,東京:蒲敖社,2000年。
    ③趙夢雲:《上海文学残像―日本人作家の光と影》,東京:田烟書店,2000年。
    ④宁婷婷:《谷崎润一郎和中国文艺界——从谷崎的第二次中国旅行说起》,《外语论坛》,2010年35期。
    ⑤李岚:《行旅体验与“集体想象”——论晚清域外游记的跨文化意义》,《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⑥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以教育考察记等相关史料为中心》[D]:[博士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年。
    ⑦李涯:《帝国远行:中国近代旅外游记与民族国家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⑧张偉雄:《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一中国初代駐日公使团の異文化体驗》,東京:柏番房,1999年。
    ⑨忻平:《试论黄遵宪的比较民俗文化研究——兼论黄氏对中日民俗文化的比较研究》,《东南文化》,1993年第6期。
    ⑩贾莉:《从<日本国志>日本婚葬习俗中的传统因素》,《日本思想文化研究》,2005年第12期。
    11李理,张海平:《黄遵宪与中国近代出境旅游》,《企业家天地》,2006年第12期。
    ①刘梦芙:《吟到中华以外天——论黄遵宪的海外旅游诗》,《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周郢:《外国学者笔下的汉中古道》,《文博》,1995年第2期。
    ③冉云飞:《一位日本人1876年的巴蜀观察》,《青年作家》,2007年第6期。
    ④刘济民,陈陆:《一百多年前日本汉学家眼中的三峡》,《中国三峡》,2010年第4期。
    ⑤沈秋农:《一个日军中尉游记中的常熟》,《档案与建设》,2008年第6期。
    ⑥薛玉楠:《近代日本人四川游记中的成都形象——以<巴蜀><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为史料的考察》,《剑南文学》,2011年第8期。
    ①许宗元:《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文化解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②Susan Schoenbauer Thurin, Victorian travelers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1842-1907,Columbus: Ohio UniversityPress,1999.
    ③Douglas Kerr,Julia Kuehn,A century of travels in China,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7.
    ④Marius B. Jansen,China in the Tokugawa world,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①Joshua A. Fogel,The Literature of Travel in the Japanese Rediscovery of China:1862-1945,Stanford: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96.
    ①王晶:《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日本研究》,1994年第1期。
    ①赫尔特列斯著,[日]北村勇译:《中世近世日欧交涉史》(上),东京:现代思潮社,1981年,第26页。
    ②[日]福尾猛市郎:《日本史史料集成》,东京:第一学习社,1980年,第149页。
    ①郑彭年:《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②戚印平:《日本早期耶稣会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91页。
    ①[日]石井良助:《德川禁令考》,东京:创文社,1981年,第379页。
    ③[日]大槻如电:《日本洋学编年史》,东京:锦正社,1964年。
    ①[日]佐藤昌介:《洋学史研究序说》,东京:岩波书店,1964年,第191—214页。
    ②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1卷(总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24页。
    ①于桂芬:《西风东渐—中日摄取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14—115页。
    ②[日]加治将一:《幕末维新的暗号》,东京:祥传社,2011年。
    ①[日]大隈重信等:《日本开国五十年史》(民国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②[日]大久保利谦:《岩仓使节的研究》,东京:宗高书房,1976年,第184页。
    ①[日]船曳健夫:《无论是左还是右,都是我的祖国日本》,东京:PHP新书,2007年,第2—3章。同时参见:韩东育:《福泽谕吉与“脱亚论”的理论与实践》,《古代文明》2008年第4期,第73—74页。
    ①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②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①盛邦和:《日本亚洲主义与右翼思潮源流——兼对戚其章先生的回应》,《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②盛邦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日本亚洲主义》,《历史研究》,2000年3期;盛邦和:《日本亚洲主义与右翼思潮源流——兼对戚其章先生的回应》,《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③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4页。
    ①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第23页。
    ②戚其章:《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2期。
    ③[日]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第2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页。
    ④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85页。
    ⑤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6页。
    ①[日]黑木彬文:《兴亚会的亚洲主义》,《法学研究》第71卷第4号,2005年3月,622页。
    ②[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③[日]曾根啸云辑,王韬删纂:《法越交兵纪》,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56—57页。
    ①[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17页。
    ①[日]兴亚会编:《兴亚会报告》第12集,明治13年11月15日刊行,第8页。
    ②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第28页。
    ③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第172—173页。
    ④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42页。
    ①[日]天儿慧:《日本人眼里的中国》,范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严绍璗:《20世纪日本人的中国观》,《岱宗学刊》,1999年第2期。
    ①[日]福沢谕吉:《脱亚论》,收入《福沢谕吉全集》(第10卷),第238—240页。
    ②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第390页。
    ①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第175页。
    ②李雁南:《在文本与现实之间——浅析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③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第184页。
    ④李雁南:《经典中国与现实中国——近代日本作家中国之行的想象与误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載《内藤湖南全集》(第2卷),東京:筑摩书房,1971年,第6971页。
    ②[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7273页。
    ③[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76页。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7778页。
    ②[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78页。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76页。
    ②[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80-81页。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7576页。
    ②巴兆祥:《近代日本人对江南城市的旅游感知》,载《旅游与城市发展》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70-483页。
    ③[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7475页。
    ④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871页。
    ⑤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第73页。
    ⑥吴光辉:《日本的中国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7页。
    ①[日]内藤湖南:《清国改革の風氣》,載《内藤湖南全集》(第2卷),東京:筑摩书房,1971年,第519页。
    ②[日]内藤湖南:《支那改革説の二時期》,載《内藤湖南全集》(第2卷),東京:筑摩书房,1971年,第233页。
    ③[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記》,第60页。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記》,第65—67页。
    ②[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記》,第61、66页。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記》,第31页。
    ②[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記》,第101页。
    ③[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記》,第59页。
    ④[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記》,第62页。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記》,第100—102页。
    ①李庆:《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第118页。
    ②[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鸿爪記余》,第122页。
    ③[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記》,第124页。
    ④[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鸿爪記余》,第124—125页。
    ①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91393页。
    ②[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鸿爪記余》,第125页。
    ③[日]内藤湖南:《地勢臆説》,載《内藤湖南全集》(第1卷),東京:筑摩书房,1970年,第117页。
    ④[日]内藤湖南:《地勢臆説》,第125页。
    ⑤[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鸿爪記余》,第116页。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鸿爪記余》,第122页。
    ②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第387页。
    ③[日]子安宣邦:《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5页。
    ①[日]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1页。
    ②[日]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第11页。
    ③[日]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第82页。
    ④[日]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第62页。
    ⑤[日]内藤湖南:《新支那論》,載《内藤湖南全集》(第5卷),東京:筑摩书房,1972年,第509页。
    ⑥[日]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第12页。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論纂》,第135页。
    ②[日]内藤湖南:《日本の天職と学者》,載《内藤湖南全集》(第1卷),東京:筑摩书房,1970年,第130页。
    ①[日]内藤湖南研究会编著:《内藤湖南的世界》,马彪等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②[日]内藤湖南:《新支那論》,第513—514页。
    ③[日]内藤湖南:《新支那論》,第516页。
    ④[日]内藤湖南:《新支那論》,第517页。
    ⑤刘岳兵:《近代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第148页。
    ⑥石之瑜,李圭之,曾倚萃:《日本近代中国学:知识可否解放身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72页。
    ⑦[日]野村浩一:《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张学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59页。
    ⑧[日]葭森健介:《漢学から東洋史へ——日本近代史学における内藤湖南の位置》,《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2008年第3期,第73页。
    ①[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載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8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第206页。
    ②[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282-283页。
    ③[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2页。
    ④[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2-3页。
    ⑤[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3-4页。
    ①[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9页。
    ②[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0页。
    ③[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1页。
    ④[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5页。
    ⑤[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7页。
    ⑥[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70页。
    ⑦[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35页。
    ⑧[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40-141页。
    ⑨[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43-149页。
    ①[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68页。
    ②严绍璗:《20世纪日本人的中国观》,《岱宗学刊》,1999年第2期,第38—39页。
    ③苏明:《“诗意”的幻灭:中国游记与近代日本人中国观之建立》,《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第109—115页。
    ①[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9页。
    ②[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03页。
    ③[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29页。
    ④[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37页。
    ⑤[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229页。
    ①[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236页。
    ②[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27页。
    ③[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91页。
    ④[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92页。
    ⑤[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1页。
    ⑥[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31页。
    ⑦[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34页。
    ⑧[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220页。
    ①[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17418页。
    ②[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03页。
    ③[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10页。
    ④[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19—420页。
    ⑤[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25页。
    ①[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26—427页。
    ②[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35458页。
    ③[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03435页。
    ④[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28页。
    ⑤[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1页。
    ⑥刘岳兵主编:《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3页。
    ⑦陈玮芬:《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①韩东育:《“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在日本的际遇》,《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88页。
    ②陈玮芬:《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第40页。
    ③刘岳兵主编:《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第88页。
    ④刘岳兵主编:《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第90页。
    ⑤严绍璗:《日本儒坛三闻人——近代日本儒学史主流派学者述评》,《世界汉学》,1998年第1期,第77页。
    ⑥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9页。
    ⑦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97页。
    ⑧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第192页。
    ⑨严绍璗:《日本儒坛三闻人》,第81页。
    ⑩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第196页。
    ①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第444页。
    ②[日]服部宇之吉:《東洋倫理綱要》,東京:京文社,1926年,第132页。
    ③[日]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東京:京文社,1926年,第153页。
    ④[日]服部宇之吉:《東洋倫理綱要》,第132页。
    ⑤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第207页。
    ⑥[日]服部宇之吉:《東洋倫理綱要》,第133页。
    ⑦[日]服部宇之吉:《儒教倫理概論》,東京:富山房,1941年,第1页。
    ⑧[日]服部宇之吉:《東洋倫理綱要》,第133页。
    ⑨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第207页。
    ①陈玮芬:《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第40、176页。
    ②[日]宇野哲人:《儒学史》上卷,東京:宝文馆,1924年,第8页。
    ③[日]宇野哲人:《孔子教》,東京:富山房,1911年,第8792页。
    ④[日]宇野哲人:《孔子教》,第235236页。
    ⑤[日]宇野哲人:《儒学史》上卷,第123页。
    ⑥[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19页。
    ①陈玮芬:《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第166—172页。
    ②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第387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72页。
    ④[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77页。
    ⑤[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181页。
    ⑥[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32、190页。
    ①[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10页。
    ②韩东育:《山鹿素行著作中的实用主与民族主义关联》,《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51页。
    ③董灏智:《伊藤仁斋的古学思想形成脉络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3期,第102页。
    ④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第107页。
    ⑤王明兵:《江户初期禅僧对“朱子学”的皈依与“脱佛入儒”》,《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第79页。
    ⑥严绍璗:《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2期,第34页。
    ①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第209页。
    ②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第448449页。
    ③[日]服部宇之吉:《東洋倫理綱要》,第279页。
    ④陈玮芬:《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第172页。
    ⑤[日]細田謙蔵:《孔子は天皇萬世一系主義を抱持せらるるの説》,《斯文》第4编第5号,1922年10月。
    ⑥[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432页。
    ⑦[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第335页。
    ⑧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第214页。
    ⑨陈玮芬:《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第52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載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6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第267268页。
    ②[日]増井敬二:《浅草オペラ物語歴史、スター、上演記録のすべて》,東京:芸術現代社,1990年,第126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59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77279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33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25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62263页。
    ④[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62263页。
    ⑤[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07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54269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56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61页。
    ④[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67页。
    ⑤[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73276页。
    ⑥[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95296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85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89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00310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13314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18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28329页。
    ④[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33334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42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57358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59360页。
    ④[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66367页。
    ⑤[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72373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78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91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05407页。
    ④[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13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28429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26页。
    ②李雁南:《在文本与现实之间——浅析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4651页。
    ③[日]小林爱雄著,李炜译:《中国印象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10页。
    ④苏明:《“诗意”的幻灭:中国游记与近代日本人中国观之建立》,《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第112114页。
    ⑤[日]芝原拓自:《対外観とナショナリズム》,芝原拓自,猪飼隆明,池田正博校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対外観》,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⑥[日]慶應義塾編:《福沢諭吉全集》(第10巻),東京:岩波書店,1960年,第239240页。
    ⑦高增杰:《福泽谕吉与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思想史和国际关系的接点》,《日本学刊》,1993年第1期,第89页。
    ①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历史研究》,2012年第1期,第145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60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61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62263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67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72页。
    ④[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75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12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59360页。
    ③[日]尾崎行雄:《支那処分案》,東京:博文館,1895年,第18页。
    ④[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62363页。
    ⑤[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57页。
    ⑥[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72页。
    ①高阳:《梦与现实之间》,《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75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40241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34页。
    ④[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53354页。
    ⑤[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89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09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81282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42页。
    ④[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96页。
    ⑤[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59页。
    ⑥[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63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06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98—299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10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225页。
    ②[日]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13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07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29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61—364页。
    ②[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29页。
    ③严绍璗:《20世纪日本人的中国观》,《岱宗学刊》,1999年第2期,第3839页。
    ④史桂芳:《简论近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演变及其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14119页。
    ⑤刘家鑫:《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①何少贤:《日本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②李光贞:《20世纪中日两国夏目漱石研究述评》,《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第3期。
    ①[日]夏目漱石著,王成译:《满韩漫游》,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53-154页。
    ②[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44页。
    ③[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52页。
    ①[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71页。
    ②[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0-161页。
    ③[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7页。
    ④[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8页。
    ⑤[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9-170页。
    ①[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80页。
    ②[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59-160页。
    ③[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39页。
    ④[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40页。
    ①[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41页。
    ②[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42页。
    ③[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44页。
    ④[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43页。
    ⑤[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50页。
    ①[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95页。
    ②何少贤:《日本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①[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0-161页。
    ②[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7页。
    ③[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8页。
    ④[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9-170页。
    ⑤[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13页。
    ⑥[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51页。
    ⑦[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17页。
    ⑧[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7页。
    ①[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18页。
    ②何乃英:《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①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
    ②刘岳兵主编:《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6页。
    ③吕兴师,王正东:《论日本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夏目漱石的生活与思想形成》,《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④刘岳兵主编:《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第258页。
    ⑤[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94-195页。
    ①林少阳:《“文”与日本的现代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②[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00页。
    ③[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05页。
    ④[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07页。
    ⑤[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84-185页。
    ①何少贤:《日本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②[日]夏目漱石:《漱石全集》(第15卷),东京:岩波书店,1936年,第55页。
    ③刘岳兵主编:《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第266页。
    ①[日]夏目漱石:《漱石全集》(第15卷),东京:岩波书店,1936年,第183-184页。
    ②刘岳兵主编:《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第305页。
    ③王美平,宋志勇著:《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四卷1895-1945),杨栋梁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页。
    ④[日]野村浩一著,张学锋译:《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98页。
    ①[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5页。
    ②[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66页。
    ③[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17页。
    ①[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240页。
    ②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4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著,钱婉约译:《我的留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4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39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849页。
    ③[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2页。
    ④[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3页。
    ⑤[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9页。
    ⑥[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20页。
    ⑦[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5152页。
    ⑧[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53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83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9-50页。
    ③[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87页。
    ④[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42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66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72页。
    ③[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29页。
    ④[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0页。
    ⑤[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1页。
    ⑥[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2、130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0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04页。
    ③[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0页。
    ④[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86页。
    ⑤[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20页。
    ⑥[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3页。
    ①[日]户川芳郎:《汉学·支那学·中国研究》,《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会刊》,1990年第4期。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3132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31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36页。
    ③[日]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9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23页。
    ②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③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第374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26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40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05页。
    ③[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45—146页。
    ①张哲俊:《吉川幸次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②[日]桑原武夫:《吉川幸次郎》,东京:筑摩书房,1982年,第3页。
    ③严绍璗:《吉川幸次郎与“吉川中国学”》,收入《学林漫录》(四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2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22—123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73—75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97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98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210—211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218页。
    ③[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240页。
    ④[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234页。
    ①《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574页。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61页。
    ③[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62页。
    ①汪涌豪:《吉川幸次郎的“中国乡愁”》,《东方早报》,2012年6月3日第T06版。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96页。
    ③[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72页。
    ①汪涌豪:《吉川幸次郎的“中国乡愁”》,《东方早报》,2012年6月3日第T06版。
    ②[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第174175页。
    ①谢彦君:《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第5-9页。
    ①[日]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华译,《对华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11月,第421-428页。
    ②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中国铁路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692-693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48页。
    ④[日]宇野哲人:《中国文明记》,第187页。
    ⑤[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105页。
    ①[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8-39页。
    ②[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95页。
    ③[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第36-37页。
    ④[日]夏目漱石:《满韩漫游》,第159-160页。
    ⑤[日]宇野哲人:《中国文明记》,第4页。
    ⑥[日]宇野哲人:《中国文明记》,第46-47页。
    ①[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26页。
    ②[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第17页。
    ③[日]宇野哲人:《中国文明记》,第157页。
    ①李雁南:《经典中国与现实中国——近代日本作家中国之行的想象与误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48页。
    ②李雁南:《在文本与现实之间——浅析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46页。
    ③日本学者西原大辅将“中国情趣”定义为:“以日本大正时代为中心的、对于中国文化所持有的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兴趣的总体”。参见:[日]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北京:中华书局,第12页。
    ①[日]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第116页。
    ②京都大学在创立中国学时,虽然标榜有意回避像东京大学那样“追求洋气十足的西洋学问”(参见:钱婉约:《从汉学到中国学——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北京:中华书局,第41页),不愿与政府过于接近的姿态,但是同样作为“帝国大学”,其学术中难以摆脱政治性影响,这从内藤史学体系中可以明显看出。
    ①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76页。
    ②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第387页。
    ③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1卷(总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4页。
    ④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1卷(总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03页。
    ⑤王美平、宋志勇:《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4卷(1895—194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2页。
    ⑥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1卷(总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4页。
    ①[日]内藤湖南:《山东问题与排日论的根底》,《太阳》,1919年第9期。
    [1]伊藤博文:《清国旅行日记》,汤志钧编著,《乘桴新货从戊戌到辛亥》,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吉川幸次郎著,钱婉约译:《我的留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内藤湖南著,吴卫峰译:《燕山楚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竹添进一郎著,张明杰译:《栈云峡雨日记苇杭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7]小林爱雄著,李炜译:《中国印象记满韩漫游》,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中野孤山著,郭举昆译:《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0]德富苏峰著,刘红译:《中国漫游记七十八日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1]小栗栖香顶著,陈继东译:《北京纪事北京纪游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2]宇野哲人著,张学锋译:《中国文明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3]冈千仞:《观光纪游观光续纪观光游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4]纳富介次郎著,陶振孝译:《上海杂记》,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5]日比野辉宽著,陶振孝译:《赘肬录》《没鼻笔语》,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6]高杉晋作著,阎瑜译:《游清五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7]峰洁著,阎瑜译:《船中日录·清国上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8]松田屋伴吉著,阎瑜译:《唐国渡海日记》,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9]名仓信敦著,陈捷译:《海外日录》《中国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20]山川早水著,李密、李春德、李杰译:《巴蜀旧影一百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巴蜀风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21]内藤湖南,清木正儿著,王青译:《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22]严修著,武安隆、刘玉敏校注:《严修东游日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杭州:西冷印社,2004年。
    [24]黄遵宪著:《日本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5]王韬著:《扶桑游记》,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出版社,2008年。
    [26]黄遵宪著:《日本杂事诗》,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出版社,2008年。
    [27]王宝平主编:《晚清东游日记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8]李德龙,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丛钞》,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29]金绍城著:《十八国游历日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30]“中研院”近代史所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72年。
    [31]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晚清东游日记汇编: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2]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晚清东游日记汇编:日本军事观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3]吕顺长编:《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34]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
    [35]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6]钟书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1]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2]王美平,宋志勇著:《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四卷1895-1945),杨栋梁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3]何少贤:《日本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
    [4]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何乃英:《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6]郑彭年:《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7]于桂芬:《西风东渐中日摄取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8]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9]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
    [10]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12]谭汝谦:《近代中日文化关系研究》,香港:香港日本研究所,1988年。
    [13]杨念群主编:《甲午百年祭多元视野下的中日战争》,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
    [14]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5]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年。
    [16]林少阳:《文与日本的现代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7]陈左高:《历代日记丛谈》,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18]梅新林,俞樟华:《中国游记文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19]贾鸿雁:《中国游记文献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孙雪梅:《清末民初中国人的日本观以直隶省为中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
    [22]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4]王晓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5]史桂芳:《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6]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一八六二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7]王淑良:《中国旅游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
    [28]翟新:《近代以来日本民间涉外活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9]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由一八七一年同治订约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0]李永炽:《日本的近代化与知识分子》,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
    [31]葛兆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3]周佳荣:《近代日本文化与思想》,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5年。
    [34]刘家鑫:《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35]李涯:《帝国远行:中国近代旅外游记与民族国家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6]吴光辉:《日本的中国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37]王向远:《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
    [38]刘天纯:《日本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9]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40]李庆:《日本汉学史·起源和确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41]郑海麟:《黄遵宪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2]王勇:《中国江南:寻绎日本文化的源流》,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43]张哲俊:《吉川幸次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4]邢永凤:《前近代日本人的对外认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5]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46]汪向荣:《中国的近代化与日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7]王晓秋:《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
    [48]米庆余:《日本百年外交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9]万峰:《日本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
    [50]郭连友:《吉田松阴与近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1]米庆余:《日本近代外交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
    [52]钱婉约:《从汉学到中国学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3]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54]陈才:《旅游体验的性质与结构——基于博客游记的探讨》,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年。
    [55]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
    [1]韩东育:《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在日本的际遇》,《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3]盛邦和:《日本亚洲主义与右翼思潮源流兼对戚其章先生的回应》,《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4]盛邦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日本亚洲主义》,《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5]盛邦和:《日本亚洲主义与右翼思潮源流兼对戚其章先生的回应》,《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6]戚其章:《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2期。
    [7]杨栋梁,王美平:《日本早期亚洲主义思潮辨析兼与盛邦和、戚其章先生商榷》,《日本学刊》,2009年第3期。
    [8]韩东育:《山鹿素行著作中的实用主与民族主义关联》,《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9]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历史研究》,2012年第1期。
    [10]严绍璗:《日本儒坛三闻人近代日本儒学史主流派学者述评》,《世界汉学》,1998年第1期。
    [11]严绍璗:《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2期。
    [12]董灏智:《伊藤仁斋的古学思想形成脉络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3期。
    [13]王明兵:《江户初期禅僧对朱子学的皈依与脱佛入儒》,《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14]刘岳兵:《近代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
    [15]谢彦君:《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16]谢彦君,谢中田:《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旅游学刊》,2006年第4期。
    [17]石之瑜,李圭之,曾倚萃:《日本近代中国学:知识可否解放身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8]代顺丽:《近代域外游记的特征及价值》,《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9]苏明:《诗意的幻灭:中国游记与近代日本人中国关之建立》,《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20]李少军:《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7期。
    [21]贾莉:《从《日本国志》看日本婚葬习俗中的传统因素》,《日本思想文化研究》,2005年第12期。
    [22]杨波:《晚清域外游记研究著作述评》,《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6期。
    [23]王屏:《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日本学刊》,2003年第2期。
    [24]石晓军:《中日相互认识变迁史的比较文化学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25]渡边浩:《中国与日本的日本观》,《日本学刊》,2002年第6期。
    [26]高增杰:《福泽谕吉与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思想史和国际关系的接点》,《日本学刊》,1993年第1期。
    [27]张晶萍:《叶德辉与日本学者的交往及其日本想象》,《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8]陈景彦:《西风东渐与中日知识分子的回应》,《日本学刊》,2002年第2期。
    [29]焦润明:《梁启超的日本观》,《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30]桑兵:《兴亚会与戊戊庚子之间的终日民间结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3期。
    [31]冯天瑜:《同治元年日木人对上海社情的观察》,《学术月刊》,2000年第1期。
    [32]邱雅芬:《湖南的扇子:芥川龙之介文学意识及中国观之变迁》,《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33]李庆:《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
    [34]李少军:《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7期。
    [35]孙雪梅:《清末民初中国人的日本教育观》,《日本研究》,1999年第1期。
    [36]孙雪梅:《清末中国人的日本实业观》,《日本研究》,1998年第2期。
    [37]吴增辉:《穿越历史的沉重<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札记》,《书屋》,2009年第11期。
    [38]薛玉楠:《近代日本人四川游记中的成都形象以<巴蜀><<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为史料的考察》,《剑南文学》,2011年第8期。
    [39]张明杰:《明治汉学家的中国游记》,《读书》,2009年第8期。
    [40]王勤谟:《清朝晚期宁波一个小村庄中王氏族人的中日民间友好活动》,《学理论》,2010年第29期。
    [41]刘济民,陈陆:《一百多年前日本汉学家眼中的三峡》,《中国三峡》,2010年第4期。
    [42]沈秋农:《一个日军中尉游记中的常熟》,《档案与建设》,2008年第6期。
    [43]汪幼海:《中国第一个大型记者团访日记实》,《史林》,1997年第1期。
    [44]戚其章:《曾根俊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
    [45]高洁:《疾首蹙额的旅行者对<中国游记>中芥川龙之介批评中国之辞的另一种解读》,《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
    [46]杜文倩:《溯寻与误读芥川龙之介的近代中国之行》,《唐都学刊》,2006年第2期。
    [47]孙立春:《中国情趣、中国旅行与东方主义<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述评》,《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8]单援朝:《<中国游记>与芥川认识》,《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2期。
    [49]孟华:《试论游记在建构异国形象中的特殊功能》,《中华读书报》,2002年第9期。
    [50]孙立春:《从<中国游记>试论芥川龙之介的东方主义话语》,《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51]苏明:《诗意的幻灭:中国游记与近代日本人中国观之建立》,《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52]许宗元:《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文化解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3]孔颖:《芥川龙之介的杭州之行一个大正西湖梦的破灭》,《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4]肖勇:《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观以<南京的基督>和<中国游记>为中心》,《大众文艺》,2010年第23期。
    [55]邵毅平:《芥川龙之介与洛蒂:分裂的中国与日本形象》,《书城》,2010年第1期。
    [56]齐秀丽,郭艳萍:《评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的中国像和中国观》,《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57]赵苗:《日本人笔下的近代中国以德富苏峰的两部中国游记为视角》,《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58]连永平,薛秋昌:《从<七十八日游记>看德富苏峰的中国认识》,《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8期。
    [59]叶纮麟,石之瑜:《德富苏峰之中国认识》,《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60]米彦军:《驳德富苏峰的近代中国观》,《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61]姚建美,解德道:《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中国印象比较对自然风景的鉴赏和对社会状况的写实》,《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62]陈秀武:《近代日本的平民主义思想与儒学以德富苏峰为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3]李雁南:《谷崎润一郎笔下的中国江南》,《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64]宁婷婷:《谷崎润一郎和中国文艺界从谷崎的第二次中国旅行说起》,《外语论坛》,2010年第35期。
    [65]陈云哲:《论谷崎润一郎的中国观》,《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
    [66]裴永蕾:《中国谷崎润一郎研究综述》,《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7]赵薇:《谷崎润一郎的唯美历程说略》,《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第1期。
    [68]陈华:《从<观光纪游>看冈千仞眼里的中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69]易惠莉:《中日知识界交流实录冈千仞与上海书院士子的笔话》,《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6期。
    [70]钱婉约:《吉川幸次郎的中国情结》,《域外汉学与汉籍》,2011年第4期。
    [71]李廼扬:《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与中国》,《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4期。
    [72]疋田启佑:《日本儒学家吉川幸次郎与冈田武彦》,《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73]何培忠:《日本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家吉川幸次郎》,《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10期。
    [74]童岭:《中国天生就是我的恋人读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博览群书》,2005年第6期。
    [75]杨栋梁:《民国初期内藤湖南的支那论辨析》,《南开学报》,2012年第1期。
    [76]陈金凤:《内藤湖南时代区分论与日本二十世纪中国史研究》,《日本研究》,2010年第4期。
    [77]何培齐:《内藤湖南的历史发展观及其时代》,《史学集刊》,2008年第4期。
    [78]古川道雄:《内藤湖南的六朝论及其对日本学术界的影响》,《陕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79]张思齐:《内藤湖南的中国史观对我国学术建设的启示作用》,《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80]杨红:《浅析夏目漱石<满韩处处>中的军国主义倾向》,《时代文学》,2010年第2期。
    [81]铁晨光:《日本文学作家夏目漱石与中国文化》,《时代文学》,2010年第6期。
    [82]潘世圣:《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中国叙事再考》,《浙江学刊》,2012年第3期。
    [83]王成:《夏目漱石的满洲游记》,《读书》,2006年第11期。
    [84]王文苑:《夏目漱石研究综述》,《安徽文学》,2012年第3期。
    [85]徐志成,刘宁:《日本人的中国观》,《东疆学刊》,2008年第1。
    [86]史桂芳:《简论近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演变及其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7]严绍璗:《20世纪日本人的中国观》,《岱宗学刊》,1999年第2期。
    [88]李雁南:《在文本与现实之间浅析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89]李雁南:《经典中国与现实中国近代日本作家中国之行的想象与误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90][日]横山宏章:《1862年日本人眼中的上海长崎派遣船千岁丸随员们的中国观》,《档案与史学》,2004年第6期。
    [91]虞云国:《一个中国通的处女游》,《东方早报》,2008年7月。
    [92]汪涌豪:《吉川幸次郎的中国乡愁》,《东方早报》,2012年6月。
    [93]刘雪飞:《从东方学视角解读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小说评论》,2009年S2期。
    [94]冉云飞:《一位日本人1876年的巴蜀观察》,《青年作家》,2007年第6期。
    [95]黄万机:《自强、开放的探寻与呼吁晚清旅外文学初探》,《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10期。
    [96]张楠楠:《近代(1840-1919)中国出境旅行活动的历史影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97]周启乾:《晚清知识分子日本观的考察》,《日本学刊》,1997年第6期。
    [98]韩小林:《甲午战争前近代粤东客家人士对日本的认识综述》,《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99]刘学照,方大伦:《清末民初中国人对日观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2期。
    [100]彭雷霆:《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1]高原:《明治时期德富苏峰的中国观研究》[D]:[博士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2]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以教育考察记等相关史料为中心》[D]:
    [博士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年。
    [103]李雁南:《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博士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5年。
    [104]杨波:《晚清旅西记述研究(1840-1911)》[D]:[博士论文],郑州:河南大学,2010年。
    [105]陈云哲:《跨界的想象与无界的书写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10年。
    [106]于天祎:《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D]:[博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年。
    [107]高洁:《论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以文本《中国游记》为中心》[D]:
    [博士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108]泊功:《日本式的东方学话语近代日本汉学与中国游记》[D]:[博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9]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芥川龙之介与中国》[D]:[博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6年。
    [110]高原:《明治时期德富苏峰的中国观研究》[D]:[博士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年。
    [1][日]葭森健介:《漢学から東洋史へ日本近代史学における内藤湖南の位置》,《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2008年第3期。
    [2][日]内藤湖南:《内藤湖南全集》,東京:筑摩书房,1972年。
    [3][日]山根幸夫:《日本人の中国観内藤湖南と吉野作造の場合》,載《東京女子大学論集》,1968年第1期。
    [4][日]子安宣邦:《日本人は中国をどう語ってきたか》,東京:青土社,2012年。
    [5][日]内藤湖南研究会编著:《内藤湖南的世界》,马彪等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6]赫尔特列斯著,北村勇译:《中世近世日欧交涉史》,东京:现代思潮社,1981年。
    [7][日]福尾猛市郎:《日本史史料集成》,第一学习社,1980年。
    [8][日]石井良助:《德川禁令考》,东京:创文社,1981年。
    [9][日]大槻如电:《日本洋学编年史》,东京:锦正社,1964年。
    [10][日]船曳健夫:《右であれ左であれ、わが祖国日本》,东京:PHP新书,2007年。
    [11][日]曾根啸云辑,王韬删纂:《法越交兵纪》,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12][日]小林愛雄:《支那印象記》,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6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8年。
    [13][日]増井敬二:《浅草オペラ物語歴史、スター、上演記録のすべて》,東京:芸術現代社,1990年。
    [14][日]芝原拓自:《対外観とナショナリズム》,芝原拓自,猪飼隆明,池田正博校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対外観》,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15][日]慶應義塾編:《福沢諭吉全集》,第10巻,東京:岩波書店,1960年。
    [16][日]尾崎行雄:《支那処分案》,東京:博文館,1895年。
    [17][日]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8][日]宇野哲人:《東洋哲学大綱》,東京:皇典講究所、国学院大学出版部,1911年。
    [19][日]宇野哲人:《支那文明記》,小島晋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第8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20][日]服部宇之吉:《東洋倫理綱要》,東京:京文社,1926年。
    [21][日]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東京:京文社,1926年。
    [22][日]服部宇之吉:《儒教倫理概論》,東京:富山房,1941年。
    [23][日]熊本県立中学済々黌:《熊本県立中学済々黌創立三十周年記念多士》,熊本:熊本県立中学済々黌,1912年。
    [24][日]宇野哲人:《孔子教》,東京:富山房,1911年。
    [25][日]藤谷保:《文部省検定修身科受験準備の指導》,東京:啓文社書店,1934年。
    [26][日]實藤惠秀:《近代日支文化論》,東京:大東出版社,1941年。
    [27][日]實藤惠秀:《近代日中交涉史括》,東京:春秋社,1973年。
    [28][日]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涉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
    [29]熊達雲:《近代中国官民の日本視察》,東京:成文堂,1998年。
    [30]王勇:《中国史のなかの日本像》,東京:農文協,2000年。
    [31][日]佐藤三郎:《中国人の見た明治日本一一東遊日記の研究》,東京:東方書店,2003年。
    [32][日]實藤惠秀:《日中非友好の歷史》,東京:朝日新聞社,1973年。
    [33][日]實藤惠秀:《日中友好百花》,東京:東方書店,1985年。
    [34]张偉雄:《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一中国初代駐日公使团の異文化体驗》,東京:柏番房,1999年。
    [35][日]小島晋治编:《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錄集成》,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36][日]小島晋治编:《大正中国見聞錄集成》,東京:ゆまに書房,2000年。
    [37][日]村松定孝,红野敏郎,吉田熙生:《近代日本文学における中国像》,東京:有斐閣,1975年。
    [38][日]佐々木揚:《清末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觀と西洋觀》,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0年。
    [39][日]劉建輝:《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驗》,東京:蒲敖社,2000年。
    [40]趙夢雲:《上海文学残像―日本人作家の光と影》,東京:田烟書店,2000年。
    [41][日]信夫清三郎:《甲午日本外交内幕》,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78年。
    [42][日]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6年。
    [43][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年。
    [44][日]丸山真男,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年。
    [45][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46][日]藤家礼之助:《日中交流两千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47][日]中村新太:《中日两千年人物来往与文化交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48][日]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
    [49][日]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0][日]伊原泽周:《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51][日]井上清:《日本近代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
    [52][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53][日]实藤惠秀著,陈固亭译:《明治时代中日文化的连系》,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1年。
    [54][日]竹内实:《日中关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55][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日本史概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56][日]依田家宪著,卞立强等译:《简明日本通史》,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57][日]远山茂树著,邹有恒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58][日]今井清一著,杨孝臣,朗唯成,杨树人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59][日]藤原彰著,伊文成等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60][日]福泽喻著,吉北京编译社译:《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61][日]丸山真男著,区建英译:《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62][日]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3][日]丸山真男著,区建英,刘岳兵译:《日本的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64][日]南博著,邱琡雯译:《日本人论:从明治维新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5][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66][日]依田宪家著,卞立强等译:《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67][日]竹内好,橘川文三:《近代日本と中国》,東京:朝日新聞社,1974年。
    [68][日]内藤湖南,长泽规矩也著,钱婉约,宋炎辑译:《日本学人中国访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9][日]野村浩一著,张学锋译:《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走向亚洲的航踪》,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1999年。
    [70][日]盯田三郎著,连清吉译:《明治的汉学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
    [71][日]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72][日]沪友会编:《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年。
    [73][日]薄井由:《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74][日]村田雄二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它: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75][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编,马采译:《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76][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编,李民等译:《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77][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编,那庚辰译:《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78][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79][美]埃德温·赖肖尔著,孟胜德、刘文涛译:《日本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80][加]诺曼·赫伯特著,姚曾廙译:《日本维新史》,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
    [81][美]西里尔·布莱克等著,周师铭等译:《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82] Joshua A. Fogel,The Literature of Travel in the Japanese Rediscovery of China:1862-1945,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83] Moulder.Frances.V,Japan China and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77.
    [84] Conrad.Schirokauer,Modern China and Japan,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1982.
    [85] K.H.Kim,Japanese Perspectives on China’s Early Modernization,Michigan:University ofMichigan Press,1974.
    [86] Vivien.W.Ng,Madness in Late Imperial China,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0.
    [87] W.G.Beasley,The Meiji Restoration,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88] Yong Deng, Chinese Relations with Japan: Implications forAsia-PacificRegionalism,Pacific Affairs,Vol.70,No.3(Autumn.,1997),pp.373-391.
    [89] Luke S. K. Kwong, The Rise of the Linear Perspective on History and Time in Late QingChina c.1860-1911,Past&Present,No.173(Nov.,2001),pp.157-190.
    [90] Victor Lieberman, The Qing Dynasty and Its Neighbors: Early Modern China in WorldHistory,Social Science History,Vol.32,No.2(Summer.,2008),pp.281-304.
    [91] Atsuko Sakaki, Japanese Perceptions of China: The Sinophilic Fiction of TanizakiJun'ichirō,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59,No.1(Jun.,1999),pp.187-218.
    [92] Atsuko Sakaki, Early Twentieth-Century Intra East Asian Literary Contact Nebulae:Censored Japanese Literature in Chinese and Korean,The Journal of AsianStudies,Vol.68,No.3(Aug.,2009),pp.749-775.
    [93] Evelyn S. Rawski,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5,No.4(Nov.,1996),pp.829-85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