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流动空间的生产与城市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时代的中国城市,是一个流动的城市。这表现为存在有大规模的流动就业的人口,也表现为城市里的空间也在流动过程中,即一方面不断地扩展着自己的数量,向天空伸展为越来越高的楼房,越来越多的立交道路,向地下开拓着越来越长的地铁线,越来越多的地下通道,另一方面不断变换这自己的形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外表,今天的宿舍区会变成明天的写字楼,今天的酒店会变成明天的体育馆。因此,要理解现时代中国的城市,研究城市里的流动人群,研究城市里的空间的流动过程,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本文便是一篇从生产和再生产角度来研究一个特定城市里特定流动人群及其所依凭的流动空间的文章。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京城市里一个特定的流动群体,一个特定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职业群体,即在京经营拉面馆的化隆回族穆斯林群体。他们全部来自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这是一个中国的西北边地,在自然条件、历史发展作用下,这里一直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边远区域,与中国东部地区,特别是与北京相比,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他们就是从这两个差异很大的空间的一端,流动到另一端。他们常年在北京从事拉面行业,依据微薄的资金、全家的劳动力、少数的雇佣、寻觅得来的机会,经营着一个小小的拉面馆,并将一天的时间几乎完全消耗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而且,这个空间还是不稳定的,还是流动的,常常因为这样或那样原因而关闭,他们便又踏上开办另一家拉面馆的路途。就这样在简单在生产的水平上重复下去。
     文章首先考察了青海化隆县的自然条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说明了化隆县由于自己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积累的路径使然,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边缘地带,政治上处于中央政权的边地,经济上处于农业和畜牧业的过渡带,实际也是农耕区的边地,文化上由于处于“华夏边缘”地带,今天也呈现为浓厚的穆斯林文化、藏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这样的地位,促成了化隆穆斯林流动到中国东部城市,也使得他们在流动中倾向于选择拉面馆这个行业。
     其次,文章再现了北京化隆拉面馆一般的流动历程,从化隆人以各种原因流动到这个城市,到开始寻址、租房、筹措资金、雇佣人员、装修、营业、破坏等几个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从中可以看出,化隆拉面馆流动中的影响因素,社会关系网络、市场机会、行政部门行为等三个方面影响最大。
     再次,文章重点审视了化隆拉面馆这个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这包括化隆拉面馆的城市区位、空间呈现、空间利用、食物安排以及空间内的日常生活。其中可以看到化隆人在城市区位选择、空间呈现方式、空间利用原则、食物安排原则与变通、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等各个方面都是对应于他们的拉面馆经营方式的,即对应于市场的需要,虽然其中也有考虑到他们自己生活的方面,比如考虑到他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考虑到他们自己的舒适度等。这说明他们几乎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当下经济运行的市场机制之中。
     最后,通过对化隆拉面馆以上的研究,文章认为,作为一个城市里流动的空间,化隆拉面馆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是现时代中国城市空间生产和再生产机制的微观体现。现时代的中国城市空间首先表现为行政力量和市场制造的具有集中功能的优势地位,由此也变得相对稀缺。在此条件下,化隆人才会被吸引到北京这个城市,也是在此条件下,他们才有可能在城市里以粗线条的理性、微薄的资金、家庭式经营来维持一个拉面馆生存,同时也不得不使这个拉面馆流动,但也总能够在流动中觅得机会,以城市里的非正式部门的一种形式而存在。在此过程中,化隆人只占据消费一方的地位,从事消费性生产,虽然他们力图在市场和自我文化价值观念中寻找平衡,力图一方面让化隆拉面馆变为一个盈利的空间,一方面变为他们自我舒适的空间,变为一个无酒的、可以使自己的穆斯林文化得到尊重的生活空间,但往往前者占据优势地位。从根本上说,化隆拉面馆是一个利润空间。
     另外,通过生产和再生产角度,文章还对“什么是城市”这个城市社会学的基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综合社会学、历史学两个学科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城市从根本上说是被生产出来的,而之所以要生产出城市,是因为人类社会社会性配置资源的两个手段的需要,这两个手段就是再分配和市场。在使用这两个手段社会性地配置资源的时候,必然要求资源在空间上进行某种程度的集中。当这种集中落在了空间中的某个点上时,这个地方就会被生产出城市。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es all have, to a large extent, the character of "flowing"。On the one hand, It refers to lots of flowing people in the c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o the flowing space, which expresses itself in two ways. One is the increasing of amount of space produced, such as higher and higher buildings to the sky, more and more overpasses in the sky, longer and longer subways under the ground, more and more underpasses. The other is the frequent change of forms of urban space, such as from residences to office buildings, from hotels to gyms in a short time. For this reason, it is a good way to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es by studying the flowing people in the cities and how the flowing space cha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this thesis focuses on a group of people, who are all Hui-muslims from Hualong Hui Autonomous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and are all running a pulled beef noodle restaurant in Beijing. Hualong county is a remote county, located in Northwest China. It is also, due to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 a marginal area in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n Chinese economic system, and in Chinese cultural system. These Hualong Hui-muslim people are flowing in Bejing, by living on a small noodle restaurant, spending almost the whole day in this noodle restaurant, which have to be made by the combination of borrowed money, all the labor powers in the family, a couple of employees, and a chance the city has been giving. Unfortunately, these restaurants are still flowing, have to be closed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Firstly,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ich Hualong county are in as for as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Hualong is a political marginal area, a transi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area and nomad area, a musilim cultural and Tibetan cultural area in contrast to the Han culture in most of east china area. This situation makes them be willing to and apt to move to the cities in east china.
     Secondly, it show us the life course of these Hualong noodle restaurants, from Hualong Hui-muslim people moving to Beijing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to looking for a proper location and room to run a restaurant, to financing, to employing a couple of persons,to signing a contract, to decorating the room, to running, to closing. And it give us som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is process, mainly including ac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markets and their social relations.
     Thirdly, this thesis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space of Hualong noodle restaurants. It studies the location features of these restaurants, how these people create and use these restaurant space, why they supply some certain food in these space, and how they socialize in these space. It is argued that all of the actions of these Hualong people are subjected to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ir restaurants. That is, they are all qualified members of Chinese market economy society.
     Finally, it make a conclusion that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Hualong noodle restaurants is a part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urban space; that Chinese contemporary urban space is relatively scarce because of government's polices and market mechanism; that due to this reason, these Hualong people are apt to move to Beijin to run restaurants, and they can do this for the same reason; that these Hualong people are, in contrast to dominating production side, on the consumption sid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restaurant space, what they have been doing is a kind of consumption-production; that the Hualong noodle restaurant space are basically space for profits, though these Hualong people try their best to keep a balance between profits and their cultural value.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also explore the question of "urb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Basing on achievements about this question in history and sociology, it present anther answer. It is argued that all the cities are produced by human society when human beings have to allocate socially resources by the two ways of redistribution or/and market. As a means of distribution, redistribution or market need a location to concentrate the resources. It is on this location that a city will be produced.
引文
① 傅崇兰,白晨曦,曹文明:《中国城市发展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0页。
    ②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③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 t20120427_402801903.htm,2012年4月27日发布。
    ① (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5页。
    ① 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27页。
    ②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
    ③ (英)丹尼·卡瓦拉罗:前引书,第172页.
    ④ (英)丹尼·卡瓦拉罗:前引书,第162页.
    ① (英)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布赖恩·特纳《Blackwell社会学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0页。
    ② (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行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③ 参见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文军、黄锐:《“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①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60页。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0页。
    ①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m-Smith, blackwell.1991. pp.343.
    ② Lefebvre Henri. ibid, pp.104.
    ①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m-Smith, blackwell,1991, pp.85.
    ② Lefebvre Henri, ibid, pp.347.
    ③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m-Smith, blackwell,1991, pp.412.
    ④ Lefebvre Henri, ibid, pp.347.
    ⑤ Lefebvre Henri, ibid, pp.346.
    ⑥ Lefebvre.Henri, ibid, pp.101.
    ⑦ (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8贝。
    ⑧ (法)米歇尔·德塞·托:同前书,第96页。
    ① 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学研究》,20009年第2期,第183页。
    ② 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9年,第97页。
    ③ (法)米歇尔·德塞·托:同前书,第33页。
    ① (西班牙)华金·阿朗蛇:《移民研究的评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年第3期,第35页。
    ② (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强、赵荣美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240页。
    ③ (西班牙)华金·阿朗戈:同前书,第37页。
    ④ 蔡禾、王进:《“农民工”水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第89页。
    ① (美)米尔顿·M·戈登:《同化的性质》,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91页。
    ② (美)米尔顿·M·戈登:同前书,第1015页。
    ③ 张岳、良警宇:《选择性建构:国家、市场和主体行动互动下的文化身份与认同——对北京某满族村的个案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第4期,第31页。
    ① 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期,第61页。
    ② H·蒂施勒、B·贝里:《多元主义》,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③ (美)W·I·托马斯、(波)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① (美)W·I·托马斯、(波)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② (美)W·I·托马斯、(波)F·兹纳涅茨基:同前书,第118页。
    ③ (美)W·I·托马斯、(波)F·兹纳涅茨基:同前书,第130-131页。
    ① 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② 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32页。
    ①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①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化隆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② 同上。
    ① (清)杨应琚:《碾邑巴燕戎请设官开田议》,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化隆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73页。
    ②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前书,序二。
    ③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9年。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⑤ (清)杨应琚:同上书,第774页。
    ①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第106页。
    ① 刘德然主编:《青海年鉴2010》,西宁: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1年,第605页。
    ① 《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68页。
    ②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化降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56页。
    ③ 同上
    ① (法)布尔迪厄·皮埃尔:《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尔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2-188页。
    62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64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m-Smith, blackwell,1991, PP.412.
    66 《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3页。
    69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70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71 (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72 (法)米歇尔·德塞·托:同上书,总引言,第35页。
    73 宋俊岭:《城市的定义与本质》,《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第108页。
    74 尤建新:《城市定义的发展》,《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第67页。
    75 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的发现》,《社会》,2006年第2期,第136页。
    76 参见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92页。朱力: 《从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看城市适应》,《河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30页。谭正萍:《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年。
    77 姜芃:《城市史是否是一门学科》,《世界历史》,2002年第4期,第102页。
    78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页。
    79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40页。
    80 熊月之、张生:《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史林》,2008年第1期,第21页。
    81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82 赵冈:同上书,第14页。
    83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84 何一民:同上书,第12页。
    85 何一民:同上书,第128页。
    86 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第39页。
    87 何一民:同上书,第12页。
    88 赵宝俊:《试论开封之盛衰》,《中国古部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89 赵宝俊:同上书,第245页。
    90 阎崇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述议》,《中国古都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页。
    91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論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92 (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93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9页。
    94 (美)刘易斯·芒福德:同前书,第21页。
    95 (美)刘易斯·芒福德:同前书,第28页。
    96 (美)刘易斯·芒福德:同前书,第41页。
    97 (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98 (美)刘易斯·芒福德:同前书,第209页。
    99 (美)刘易斯·芒福德:同前书,第210页。
    ① (美)刘易斯·芒福德:同前书,第214页。
    ②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③ (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6页。
    ④ (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1页。
    ⑤ (美)刘易斯·芒福德:同前书,第9页。
    ① (美)乔尔·科特金:同前书,第13页。
    ② (比利时)亨利·皮雷纳:同前书,第84页。
    ③ (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6页。
    ④ 周俊旗:《城市性格研究初探——以近代华北城市为例》,刘海岩主编:《城市史研究(第23辑)》,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①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33-92页。
    ②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① G·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涯鸿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年,第258-279页。
    ② (德)韦伯:《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 Wirth Louis, Urbanism Asa Way of Life, In Urban Life. Waveland Press,2010, pp.106.
    ① Wirth Louis, Ibid,pp105.
    ② Wirth Louis,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In Urban Life. Waveland Press.2010, pp105.
    ③ Fisher. S. Claude, Toward to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5, no.6, PP.1320.
    ① 金耀基:《现代性论辩与中国社会学之定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91页。
    ① 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1-64页。
    ① (美)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 (英)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24页。
    [1]Bourdieu, P,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Baudrillard, J,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Trans. by Make Poster. Telos Press, 1975.
    [3](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4]Castells, M, Towards a Political Urban Sociology, in M. Harloe (ed.),New Perspectives in Urban Changeand Conflict,1981.
    [5]Castells, M, City, Class and Power, St. Martin's Press,1982.
    [6](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Fischer, C, The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A Twentieth-Year Assessment, 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1995, Vol.101, No.3, pp.543-77.
    [8]Fischer, C, Towards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6, Vol.80, No.6, pp.1319-1340.
    [9]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Doubleday Anchor Inc.1959.
    [10]G·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涯鸿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11]M, Hutchison. R, The New Urban Sociology, Boston:McGraw Hill,2000.
    [12]((?)·蒂施勒、B·贝里:《多元主义》,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4]Ilarvey, D,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5.
    [15]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m-Smith, blackwell,1991.
    [16]Lefebvre, H, State, Space, World——selected essays, 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9.
    [17]Lefebvre, H, The Urban Revolution, Trans. by Robert Bononno, 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3.
    [18](美)W·T·托马斯、(波)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19]Wirth, L,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In Urban Life, Waveiand Press,2010。
    [20]阿尔斯朗:《北京“新疆村”的饮食文化》,《城市问题》,1998年第5期。
    [21](法)阿兰·库隆:《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1](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22](法)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1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2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25]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6]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27]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8]北京“新疆村”课题组:《“新疆村”的现状及其经营活动》,《城市中的少数民族》,2001年。
    [29]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30]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陈维君、罗军、谢霞:《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变革的回顾和展望》,《企业家天地》,2009年第6期。陈蕴茜:《空间维度下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
    [32]楚文杰:《北京人口规模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北京,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2009年。
    [33]戴一峰:《城市史研究的两种视野:内向性与外向性》,《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
    [34](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英)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布赖恩·特纳:《Blackwell社会学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6](美)法古斯·弗莱明编:《城市的进城》,王媛等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
    [37](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8]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G01年。
    [39]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40]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1]冯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2003年第5期。
    [42]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的发现》,《社会》,2006年第2期。
    [43]傅崇兰、白晨曦、曹文明等:《中国城市发展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44]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5]《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6]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期。
    [47]韩光辉:《建都以来北京历代城市人口规模蠡测》,《人口与经济》,1988年第1期。
    [48]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
    [49]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
    [50]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51](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52](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棵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53]胡兆量:《北京“浙江村”一温州模式的异地城市化》,《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3期。
    [54](西班牙)华金·阿朗戈:《移民研究的评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年第3期。
    [55]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化隆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56]《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57]黄匡时:《改革开放30年北京流动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5期。
    [58]黄荣清:《198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的变化》,《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
    [59黄少军:《城市“非正式部门”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5期。
    [60]黄树民:《林村的故事》,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61](法)基佐:《欧洲文明史——从罗马帝国败落起到法国革命》,程洪逵、沅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62]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63]姜芃:《城市史是否是一门学科》,《世界历史》,2002年第4期。
    [64]金耀基:《现代性论辩与中国社会学之定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65](美)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66](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67](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8]匡文慧、杜国明:《2003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GIS分析》,2011年第4期。
    [69]冷梅:《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之探析——兼评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误读》,《兰州学刊》,2006年第3期。
    [70]李爱芹编:《北京行政区划历史演变》,《民主与法制》,2010年第16期。
    [71]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
    [72]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史研究述评》,《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3]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74]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76]良警宇:《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77]梁树春:《土地私有制不能解决中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兼与文贯中同志商榷》,《科技导报》,1989年第5期。
    [78]林蓉:《从北京的“浙江村”看农民工在城市的社区融入》,《消费导刊》,2009年第5期。
    [79]刘德然主编:《青海年鉴2010》,西宁: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1年。
    [80]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81]刘应杰:《城市化的微观视角:个人的城市化》,《社会》,1995年第5期。
    [82]卢天庆:《非正规就业研究回顾》,《南方论刊》,2007年第12期。
    [83]鲁临琴、桑才让:《对青海海东地区穆斯林群众拉面经济的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84]鲁临琴、桑才让:《走出省门的“拉面汉”们——对深圳“青海拉面馆”的调查与思 考》,《攀登》,2005年第3期。
    [85](美)路易·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孙逊、杨剑龙:《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86]罗伯中:《唯物史观与生产主义——评学术界对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的批评》,《理论探讨》,2011年第1期。
    [87](德)马克斯·韦伯:《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88](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90](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91](美)马文·哈里斯:《圣牛之谜——饮食人类学个案研究》,叶舒宪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92](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强、赵荣美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
    [93]孟延春、曹广忠:《北京南部“浙江村”的结构、定位和特征研究》,《人文地理》,1997年第4期。
    [94](美)米尔顿·M·戈登:《同化的性质》,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95](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96](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97](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98]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99](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尔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0](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01](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102]皮明庥:《城市史研究略论》,《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03](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04]秦晖:《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5](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0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 10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8]宋俊岭:《城市的定义与本质》,《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09]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0]孙发平、马桂芳:《“拉面经济”——青海省化隆县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模 式》,《攀登》,2005年第2期。
    [111]谭正萍:《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年。
    [112]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13]唐正东:《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误读》,《现代哲学》,2007年第2期。
    [114]汪和建:《就业歧视与中国城市的非正式经济部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115]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一京城“浙江村”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6]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17]王汉生、杨圣敏:《大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演变—:I北京新疆村调查之二》,《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118]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
    [119]王秋菊:《论中国现行土地制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2期。
    [120]王雯菲、张文新:《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及其演变》,《人口研究》,2001年第1期。
    [121]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22]文贯中:《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病及其对策》,《科技导报》,1988年第4期。
    [123]文建东、吴淑帆:《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部门理论述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124]文军、黄锐:《“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125]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26]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論》,《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27]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
    [128]吴文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青海“拉面经济”现象的分析》,《西北人口》,2010年第2期。
    [129]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0]夏建中:《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131]向德平主编:《城市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2]项飚、未秀卿:《社区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133]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34]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社会学》,1998年第6期。
    [135]熊威:《民族宗教流动人口社会学调查——广州市化隆拉面从业群体的基本特征调查报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36]熊威:《社会网络的资本化——广州化隆拉面馆从业人员的民族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9年
    [137]熊月之、张生:《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史林》,2008年第1期。
    [138]徐琦:《“社会网”理论述评》,《社会》,2000年第8期。
    [139]许超诣:《“后浙江村时代”北京浙籍小商户的社会融入》,《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40](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141]阎崇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述议》,《中国古都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42]杨圣敏、王汉生:《北京“新疆村”的变迁———北京“新疆村”调查之一》,《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143]杨应琚:《碾邑巴燕戎请设官开田议》,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化隆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4]姚宇:《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45]叶舒宪:《饮食人类学:求解人与文化之谜的新途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46]尤建新:《城市定义的发展》,《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147]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48]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9]袁熹:《近代北京城市人口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150](英)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51]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2007年第6期。
    [152](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53](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变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54](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155](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156]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年。
    [157]张金凤、石云霞:《马克思视域中的“人的生产”概念——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学术论坛》,2008年第8期。
    [158]张利民、任吉东:《近代天津城市史研究综述》,《史林》,2011年第2期。
    [159]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3年4期。
    [160]张岳、良警宇:《选择性建构:国家、市场和主体行动互动下的文化身份与认同—一对北京某满族村的个案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第4期。
    [161]赵宝俊:《试论开封之盛衰》,《中国古都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62]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163]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64]郑也夫:《城市社会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5]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年。
    [166]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7]周俊旗:《城市性格研究初探——以近代华北城市为例》,刘海岩主编:《城市史研究(第2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168]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69]朱力:《从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看城市适应》,《河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0]庄孔韶:《北京“新疆街”食品文化的时空过程》,《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