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底层抗争与基层治理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分析框架,以底层抗争、基层治理及其互动关系为分析视角,通过对华中Z镇农民抗争事件的实证考察,试图把握我国农民日常生活的秩序,揭示底层民众抗争行动的基本逻辑以及基层治理的制度性缺陷,检讨抗争与治理互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我国乡村社会良好秩序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围绕抗争和治理的互动关系来研究我国农村的社会秩序,是本文追求学术创新的一个尝试。通过对经验性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获得了两个有价值的发现:
     (1)我国农村底层抗争的“递进模型”。底层抗争发生的三大要素即侵权认知、抗争文化、抗争策略,在抗争行动中是一种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在三大要素中,侵权认知是抗争行动发生的首要基础。底层群体之所以会做出抗争的行动,首要原因在于认知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且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侵犯。抗争文化具有“催化剂”的作用。温和的抗争文化是一种负催化剂,会促使抗争者心平气和地放弃激烈对抗的方式,转而寻求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而“对抗性”文化则“加速”抗争者做出抗争的决定,促使底层群众一遇到困难便首选对抗作为诉求的主要渠道。抗争策略是抗争行动的具体表现,是底层民众选择温和的抑或激烈的方式以实现抗争目标的技巧和步骤。
     (2)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内卷化”趋势。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府及基层组织在治理过程中主要在消解抗争策略上“下功夫”,突出表现为强调“维稳”。这种“维稳”的目标不在于谋求解决抗争行动背后的原因,不在于通过提高治理效率来解决抗争问题,而是靠上级的重视、压力和工作经费的持续增加来体现“维稳”的绩效。这就使得基层治理愈益呈现出“内卷化”的特征和趋势。要解决基层治理这种低效率的“内卷化”问题,有三条途径:一是重视“维稳术”,通过技术治理,力争将每一起抗争事件纳入依法治理(法治)的轨道内加以解决;二是引导抗争文化,剔除其“对抗性”,由“零和博弈”转向“正和博弈”;三是切实扩大农民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帮助农民选择抗争之外的合法途径来达到利益诉求的目标。
     根据以上发现,笔者认为,虽然经济因素引起的侵权认知是抗争行动的主要变量,但抗争文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基层政府及有关基层组织而言,为了实现健康有效的基层治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维稳”的策略目标阶段,而需准确把握抗争行动发生的规律和逻辑,立足社会正义与社会和谐的角度,有针对性地疏导和引导抗争文化,重新塑造底层对“侵权”的认知,将他们的抗争行动纳入法治的轨道,依法解决抗争行动的原因。换而言之,重视抗争文化在底层抗争行动中的作用,可以促使基层政府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切实降低或减少农民感受到的侵权认知,有效构建政社之间、官民之间良性互动的共同体关系,进而实现健康和谐的乡村社会秩序。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ubaltern Contention,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as an analysis framework and the resistance event of the farmers of Z town in Central China as an empirical study, aims to grasp the order of the daily life of Chinese farmers to reveal the basic logic of Subaltern Contention and the system defects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review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resistance and governance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to establish a good order in the society of rural China.
     To study the social order of rural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stance and governance is an academic innovative attempt of this paper. From Empirical materi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we gained two valuable discoveries:
     (1) The progressive model of rural underlying struggle.Three elements of the underlying struggle, infringement awareness, protest culture and protest, strategy, are progressive relationship in the protest action, in which the former is the basis of the latter. In the three elements, the infringement awareness is the primary basis of the protest action. The primary reason why the group will make a protest action is that they recognized that their own interests are violated unreasonably and illegally. The protest culture plays a role as "catalyst" Mild protest culture is a negative catalyst, prompting protesters to give up confrontation calmly and turn to other ways to express their demands."Adversarial" culture "accelerated" protesters to make up their mind, prompting people to choose fighting as the main channel to express demands once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Protest strategy is the concrete form of the protest action, and also the skill and the procedure of people achieving their goals by choosing to protest gently or intensely.
     (2) The involution trend of China's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At present, China's rural grass-roots government and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make their efforts mainly in clearing up the protest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ance, a particular form of which is the emphasis on "stability maintenance", the goal of the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 is not to fi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rotest action or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ance, but to refl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 by the attention and pressure of higher authority and the continued increasing work expenses, which makes grassroots governance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inv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inefficient involuted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re are three ways:First, emphasizing on "stability maintenance skills", strive to resolve every protest event according to the law by-skilled governance; second, guiding the protest culture, eliminate its "confront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urn "zero-sum game" to "positive sum game"; Third, effectively expand the channels for farmers to express their interest demands and help farmers to choose a legitimate way to figh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aspirations of interest.
     Based on the above, I think that although infringement cognition caused by economic factors are the main variables of the protest action, the effect of protest cultur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order to achieve a healthy and effective grass-roots governance, grass-roots government and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can not just stay in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stage of the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 but also need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principle and logic of the protest ac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harmony. purposefully guide the protest culture, reshape the "infringement cognition of people, put their protest actions into the orbit of the law, solve the reason of the struggle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In other word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test culture in the underlying protest actions can promote grass-roots government to adopt coping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ringing cognition of farmers, and effectively build positive inter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political and social, officials and the public, thus achieving a healthy and harmonious rural social order.
引文
①卡尔·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②胡兵,“可行能力”剥夺下的农民工生存行动及其对策,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③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
    ④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2008(3)
    ①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三联书店,1994
    ①[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
    ②转引自[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1
    ①赵鼎新把国家合法性界定为三种类型:法律选举型、绩效型和意识形态型。下文中提到韦伯所说的克里斯玛合法性可以是任何一种国家合法性的补充,但是它基本上是属于一种具有极端倾向的意识形态合法性。见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08
    ②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9
    ②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转引自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4
    ③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15)
    ④崔之元,“混合宪政”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见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性体质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⑤张静.“法团主义”下的上会角色,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1(1)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
    ②[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
    ③转引自[美]科瑟,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① Ranajit Guha, "Preface", in Ranajit Guha, ed., Subaltern Studies I. Writing on South Asian History and Society,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vii
    ②张旭鹏,“庶民研究”与后殖民史学,历史理论研究,2006(4)
    ③陈燕谷,关于“庶民”的历史,载刘健芝、许兆麟,庶民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6
    ④尼采,论人类道德的系谱学及瞧!这个人,纽约Vintage Books,1969:77-80转引自斯皮瓦克,庶民研究——结构历史编撰,刘健芝、许兆麟,庶民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46-147
    ①[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尼德·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M],屈平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5。但该书将"Contentious Politics"翻译成“斗争政治”
    ②[美]查尔斯·蒂利、西尼德·塔罗,抗争政治,李义中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9
    ③[美]查尔斯·蒂利、西尼德·塔罗,抗争政治,李义中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12
    ④[美]查尔斯·蒂利、西尼德·塔罗,抗争政治,李义中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249
    ①[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尼德·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屈平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9。
    ②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评述——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社会学研究,2005(1):169。
    ③[英]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2)
    ④张康之,公共行政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⑤ The World Bank.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1992:1
    ⑥ What is Good Governanc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the Asia and the Pacific(UNESCAP): Human Settlements Web Page, http://www.unescap.org/huset/gg/governance.html.
    ⑦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⑧ R.Rhodes. 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1996:iiv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9
    ②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是关于范式的经典著作;艾尔·巴比(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3)认为,范式是用以指导观察和理解的模型或框架,它不仅形塑了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些事物。冲突范式指引我们以某种方式来看待社会行为,而互动范式则指引我们以另外一种方式来看待社会行为。
    ③ Ritzer, George.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④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
    ⑤[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7
    ⑥[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429
    ①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的单位选择,中国农制观察,2009-6
    ②主要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杨懋春,个中国村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庄孔韶,银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黄树民,林村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王锫铭,社区的历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等: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于建嵘,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③郑浩澜,“村落共同体”与乡村变革——日本学术界中国农村研究述评,载于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⑤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2007年
    ①于建嵘,农村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应是“强县”,农民日报,2007-07-25
    ②杨雪冬,论“县”:对一个中观分析单位的分析,载于陈明明(主编):权力、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③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④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⑤转引自刘招成,美国中国学研究:以施坚雅模式社会科学化取向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7
    ⑥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北京:中华书局,2008:5
    ⑦参见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刘昶、李怀印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⑧转引自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社会学研究,2005-6
    ①根据学术规范以及对田野调查者隐私权的保护和尊重.文中出现的地方均为化名,文中受访者的姓名也使用了别名。下文同。
    ②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
    ③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7-1.
    ④ Burawoy,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Sociological Theory, March 1998, vol.16,no.1:4-33
    ⑤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36-37
    ⑥陈向明的定义为: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方法。参见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⑦应星,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与村庄整治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1
    ①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4
    ①许多研究者通常将研究的地点和对象选在自己的家乡,经典研究包括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林耀华的《义序的宗族研究》、杨懋春的《一个中国村庄》等。林耀华曾罗列出原因:“作者闽人,生长于闽地,早已娴熟,行动不致与习俗冲突,言语又不会发生,且距作者家居不远,气息想通,调查方便”
    ②胡兵,可行能力剥夺下的农民工生存行动及其对策,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Michael, Burawoy.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Factory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London:Verso,1985:17
    ①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
    ②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4
    ③张旭鹏,“庶民研究”与后殖民史学,历史理论研究,2006(4)
    ④ http://baike.baidu.com/view/6663312.htm
    ① Stephen Henningham, "Quit India in Bihar and the Eastern United Provinces:The Dual Revolt", in Ranajit Guha, ed., Subaltern Studies II,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130-164
    ② Ranajit Guha, Elementary Aspects of Peasant Insurgency in Colonial India,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13
    ③王庆明,“底层”作为问题何以浮现:印度“底层研究”产生的背景:从《庶民研究》谈起.http://dzl.ias.fudan.edu. cn/Default.aspx.
    ④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
    ⑤查特吉,关注底层,读书,2001(8)
    ⑥潘泽泉,自我认同与底层社会建构:迈向经验解释的中国农民工,社会科学,2010(5)
    ①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②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2008(3)
    ③[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8
    ④[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33
    ①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
    ②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6(2)
    ③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社会学研究,2005(1)
    ④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2-43
    ①Tilly,Charles,1978,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New York:Random House;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 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载于李培林、覃方明主编,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第二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2-24
    ⑦[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①参见范斌,集体行动的逻辑,华东理工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刘玉照,集体行动中的结构分化与组织化—以白洋淀某村修路与基层选举为例.社会,2004(11);李一平,城郊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缘起:方式与机理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3);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2005(3)等等。
    ②于建嵘,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中围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③裴宜理,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阎小骏译,东南学术,2008(3)
    ④[美]裴直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9
    ⑤转引自刘爱玉,选择:围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24
    ⑥ Lee, Ching Kwan,1998 The Labor Politics of Market Socialism. Modern China, Vol.24
    ⑦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①刘爱玉,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1
    ②叶鹏飞,科学院专家:中国社会骚乱虽增加发生革命可能性不大,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02-12
    ③肖唐镖,近二十余年来中国大陆农村政治稳定状况的变化,二十一世纪,2003(2)
    ④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与太平洋,太平洋世纪研究所
    ⑤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09
    ⑥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5)
    ⑦陈先兵,维权话语与抗争逻辑——中国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①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2)
    ⑦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2)
    ③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2)
    ④于建嵘,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对话裴宜理,南风窗,2008(20)
    ⑤董海军,塘镇:乡镇社会的利益博弈与协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15
    ⑥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社会冲突中的群体、组织和制度分析,新华出版社,2007:214-258
    ⑦于建嵘,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兼答应星和吴毅,东南学术,2008(3)
    ①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2)
    ②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5)
    ③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乡村评论(第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006
    ④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分析对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①霍尔姆斯、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⑦霍尔姆斯、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
    ③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④参见申端峰,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张静是较早使用“治权”一词的,她是在村规民约的意义上的,她认为村庄集体经济使其拥有了对村民权利的实际界定权。参见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3
    ⑤霍尔姆斯、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3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3-402
    ②张修成,1978年以来的中国信访工作研究——以山东威海为个案,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③黄豁等,“体制性迟钝”的风险,瞭望新闻周刊,2007(4)
    ④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⑤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⑥[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⑦[印]查特吉,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①[印]查特吉,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6
    ②[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前言1
    ③[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
    ④[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前言1
    ⑤郭于华,“弱者的武器”及其中国遭遇[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16655.html.2007
    ⑥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2008(6)
    ①万川,群体性事件研究回顾与前瞻,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2)
    ②参考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5-51
    ③于建嵘,农民有组织对抗及其政治风险,战略与管理,2003(3)
    ④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与太平洋,太平洋世纪研究所
    ⑤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2)
    ⑥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2)
    ⑦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序,2,271,294:
    ⑧赵树凯,乡村治理:组织与冲突,战略与管理,2003(6)
    ⑨王晓毅,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尴尬,中国社会导刊,2005(13)
    ⑩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①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分析对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3,132,133
    ⑦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集体维权行动,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1(19)
    ③肖唐镖,近二十余年来中国大陆农村政治稳定状况的变化,二十‘世纪(香港),2003(2):从农民心态石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5)
    ④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以浙江省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服务中心文库,2007(2)
    ⑤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2001:155,314,318
    ⑥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2)
    ①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的基层社会运动,学海,2005(3)
    ②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③毕向阳,从草民到公民:当代B市都市运动调查报告,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④党国英,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中国农村观察,2001(2)
    ⑤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城市公共安全,2005(2)
    ⑥张峰杰,群体性事件的危机管理,载余凌云,警察预警与应急机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⑦向德平、陈琦,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4)
    ①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前言1
    ②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42-62
    ③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④古德,家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166
    ⑤吴理财,民主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天津社会科学,1999(4)
    ⑥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7
    ①从翰香,近代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6
    ②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428
    ③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北京:中华书局,2008:15
    ④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⑤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⑥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⑦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⑧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①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②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③狄金华,被困的治理一·个华中乡镇中的复合治理1980-2009,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④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000
    ⑤袁明宝.接点治理:国家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国家政权建设——鄂西北王利乡村治理的表达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⑥肖唐彪.二十余年大陆的乡村建设与治理:观察与反思,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4)
    ⑦程同顺、李秋兰,论乡镇政府的职能错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1)
    ⑧李锦顺、毛蔚,乡村社会内卷化的生产结构研究,晋阳学刊,2007(2)
    ⑨李芝兰、吴理则,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4)
    ⑩“华中学派”的研究者对此开展了许多实证研究:陈柏峰,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黄海,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申端峰,维权与治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吕德文,治理钉子户——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权力与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杨华,隐藏的世界:湖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于生命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①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3)
    ②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6)
    ③狄金华,被困的治理——一个华中乡镇中的复合治理1980-2009,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①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马克思恩格斯选第一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②转引自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6
    ③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①参见光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74
    ①参见光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64-68
    ②1932年,经扶县即新县从光山划出,1958年,息县淮河以南地区又从光山划归息县。
    ③河南省信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①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208-220
    ②信阳市委宣传部,回归与梦想——记北京桦昌公司董事长魏均昌,信阳网,2010-02-10
    ①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4):48
    ①申端峰,税费改革后乡村组织的职能转变:问题与走向,古今农业2007(1)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①部分村庄以家族、宗族势力来代替了民间精英阶层,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②孙立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围社会的结构演变,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9
    ①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7
    ②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21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秦晖,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2(2)
    ②柯尔库夫,新社会学.钱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
    ③转引自沈原,社会转型与社会学干预方法,社会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
    ④王永前、黄海燕,国家信访局长:80%的上访有道理,半月谈,2003-11-20
    ⑤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导言1
    ①邹傥,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69-72
    ②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官镇征地研究(2000-2010).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③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汀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173
    ④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94-203
    ⑤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漫谈,社会科学报,2004-02-12
    ①据统计,自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国家通过城市工业产品和农村产品之间的剪刀差政策,共从农村提取资源5239亿元。参见:徐从才、沈太基,论我国工农产品贸易条件及其完善,财贸经济,1993(12)
    ②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60
    ③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6;《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人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4。转引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563
    ④参见光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光山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41
    ①载《特别关注》,2012(3):94
    ②马龙山,1959年为光山县委书记,在信阳事件中,光山是重灾区,1960年冬,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信阳的8位县委书记被捕,马龙山判刑最重,开始判死刑,后改判死缓,其他县的县委书记被判2-3年徒刑。
    ③刘洋硕,一个农民的“粮食关”纪念碑,载1959-1961年的大饥荒记忆,南方人物周刊,2012-05-22
    ④[印]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⑤李强,社会分层与则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191
    ⑥陆学艺以职业分化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中国人分文十大社会阶层,它 们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参加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26。
    ①具体参见:林坚、马艳丽,我国农民的社会分层结构和特征——一个基于全国1185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21
    ②“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者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它是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考察分析爪哇水稻农业生产时提出的概念,在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的爪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是原地不动、未曾发展,只是不断重复简单的再生产。黄宗智在分析华北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的时候,进一步分析了华北农村经济的“内卷化”问题,他认为,在人口压力过大、土地相对稀少的华北农村,由于剩余劳动力无法从土地上获得转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不得不将过剩的劳动力也投入到土地上,精耕细琢,虽然实现了总量增加,但也导致了劳动力边际报酬不断递减的现象。Z镇农民在集体化时代,由于相对过剩的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造成了第一次农业“内卷化”:进入改革开放后,分田到户带来的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产生了第二次农业“内卷化”。参见Clifford Geertz,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210-23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③李培林,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羊城村的故事,江苏社会科学,2004(1)
    ①农业部农业政策研究会编: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转换,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109-114
    ②[美]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梁永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9
    ③根据在Z镇陈岗村石子岗村的访谈记录,该村地势较高,山地较多、水田较少,山地只能种些茶树,农业收入不高,目前农民大部分靠外出打工获取收入。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8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
    ③谢伟恩,备忘录:与毛泽东的谈话
    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7
    ⑥王芹萼,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发展与解决模式,党史文苑,2004(6)
    ⑦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37
    ⑧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7-78
    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8,242
    ①对石子岗村民的“闲聊式”访谈,这类访谈主要用于观察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具体事件的价值判断。
    ①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社会学研究,2007:324-326
    ②可行能力是一个人实现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实质自由.参见[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2-63:胡兵,“可行能力”剥夺下的农民工生存行动及其对策,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③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92-193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①Huntington,Samuel P.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50
    ②潘鋐,邓小平论生产与分配,世纪桥,2008(20)
    ④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5
    ⑤田青,徐冠华,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⑥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02-28
    ⑦[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8
    ⑧来自在魏岗村民组的访谈,该村民组位于街道附近,走路10分钟,以前经常是村子文艺队的主场地,现在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文艺队了。整个陈岗行政村,以前过年时舞龙舞狮的文艺队很多,现在整个正月,能有两支队伍已经算是不错了。
    ①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3)
    ②王俊秀,中国社会心态:问题与建议,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5):43-46
    ③夏学銮,当前中国八种不良社会心态,人民论坛,2011(8)
    ④该派出所长为外地人,未受重伤,不到2个星期便继续以派出所长身份正常工作,不到1年之后便调离Z镇。
    ① Galtung, John. Violence, Peace, and Peace Research,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J],1969(3)
    ②石勇,社会结构性暴力的思考,南风窗,2009(26)
    ①石勇,社会结构性暴力与穷人埋单,社会学家茶座.2011(1)
    ⑦在农村,至少在z镇,挑担子是种田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由子丘陵地带.农田是一小块小块不规则的,并且地势不平,机械化操作不便,收稻谷时便依赖人工割稻子、捆稻子、挑担子回谷场打稻子的收割程序,因此,挑担子成为种田必备的能力之一,不少女性在农忙时也挑担子。在小明湾,曾有过祖孙三代同挑担子的场面,在z镇一时传为佳话。
    ①参见范伟国,重庆万州临时工冒充公务员打人引发群体事件,北京青年报,2004-10-20;王吉陆,安徽池州群体性事件调查:普通车祸变打砸抢烧,南方都市报,2005-07-01:潘盛凡、陈海峰,瑞安女教师坠楼后续:抑郁症引自杀,温州都市报,2006-09-10;任硌、陈凯,四川大竹事件反思:地方忙于换届错过处置良机,瞭望新闻周刊,2007-03-01;孙海涛,贵州省公安厅报告瓮安“6.28”事件,人民日报,2008-07-02
    ②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4-156
    ③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
    ④[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9
    ⑤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3-168
    ⑥在Z镇,由于田地的位置不同,丈量的时候不是科学地按照实际面积,而是按照折算的面积,如旱田无人灌溉、位置又远的话,可能实际面积2亩,但折算成1亩计算,按照1亩来分田及缴纳税收。但在承包给浙江商人时,也是按照折算的面积,但实际面积大的要求给的承包费就相应稍高些。
    ①门头就是罗姓的一个分支,小明湾罗姓村民来自两个门头.基本上村组长由两个门头的村民轮流当,表面上相处无事,但一到起冲突的时候,或者那个村民出了笑话,门头界限就格外明显了。某些年份,“门头”利益之争还挺严重的,在小明湾称之为“闹门头”事件。
    ②小明湾村民在农闲时,在吃早饭和晚饭时愿意端出来聚在一起聊天,边聊边吃,基本上形成了两个聊天点,一个是村头大路旁,基本上是所有村民都愿意来的场所,也是村小组议事的重要场所.离各家房子都不远:另一个是在村子第一排与第二排的弄道上,一般是罗姓村民,两个门头都有,矛盾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原因也很简单,村组长的老婆喜欢爆笑,笑声很大,在一件容易引起误会的事上爆笑,让另外的村民以为是嘲笑,遂产生了矛盾。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8-53
    ②[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4
    ③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①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7
    ②转引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14-15
    ③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的半决赛中,韩国选手申雅岚因为对手德国人海德曼的最后·击成功而被判5:6负,最后一秒被绝杀的申雅岚在击剑台上痛哭,并拒绝下场,她提出的对手获胜无效的申诉被驳回。德国的《图片报》用“坐地抗议”形容申雅岚的行为。稍后还有羽毛球女双的消极比赛、对于叶诗文金牌的质疑、对于陈一冰未能夺冠的猜疑等,均引起一定范围内关注的“抗争”。
    ①转引自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2
    ②肖唐镖,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6
    ③光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514-515
    ①夏明芳,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2
    ②周致元,明代徽州宗族的救荒功能,载肖唐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8
    ③光山县委统战部,信阳光山县独特的元宵节“送灯”习俗,载“根在中原网(信阳站)”,2012-03-21
    ①光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479
    ②光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99
    ③2012年新公布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光山县依然在列。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8
    ①[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55-271
    ⑦牵涉到大面积征地的只有小围孜村,他们由农村天地转为为街道建设用地,属于每位村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因此,基本上征地事件没有发生较大的冲突事件,只有偶尔的因分配不当引起的争执和纠纷。
    ①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在访谈中几位受访者回忆的年份不太一样,综合考虑,1980年初的数据较为准确,故采用1980年。
    ②广胜寺分水亭现存碑文“霍泉分水铁栅记”记载:“霍麓出泉,溉田行顷,唐贞观间,分南北二渠,赵城十之七,洪洞十之三。因分水不均。屡争屡讼,雍正三年乙己夏,余署府篆,诣渠相度,创制铁栅,分为十洞,界以墙,南三北七,秋九月起工,四年丙午春告竣,水均民悦,相率面清”。这就是广胜寺洪三赵七分水亭的真实历史。
    ③仝志辉,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社会学研究,2002(1):2
    ④陈光金,20世纪末农村社区精英的“资本”积累策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6)
    ①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社会科学辑刊,2000(4)
    ① Robert K. Merton,1938.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pp672-68
    ⑦如陈柏峰的学位论文,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两湖平原,1980-2008,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黄海的学位论文,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6),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以及黄海,乡村“混混”的生存土壤——对湘北H镇农村不良青年的考察,青年研究,2008(11)等。
    ①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②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①迈克尔·史华兹,资源动员与成员动员:为什么其议性运动不能充当社会变迁的工具,参见莫里斯: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7
    ②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7
    ③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8-244
    ④[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汀苏人民出版社,2005:2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9
    ①见邓小平,怎样恢复农业生产,邓小平文选(第一卷)。1962年,邓小平谈到农业生产管理政策的挑战问题时,引用刘伯承经常说起的四川谚语“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后被传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1986年邓小平成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白猫黑猫”论也随之扩大到全世界。
    ② Tilly, Charles. Popular Contention in Great Britain,1758-1834,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41. Tilly, Charles.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Tilly, Charles.2008. Contentions Perform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③各种抗争政治类型的详细说明可参见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11:17-21
    ①臧知非,生存与抗争的诠释——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
    ② Tilly,Charles, The Contentious Frenc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382
    ① Charles Tilly,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Mass.:Addison Wesley,1978.pp143-147
    ② Charles Tilly,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Mass.:Addison Wesley,1978.pp148-149
    ③ Tarrow, Sidney. 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35
    ④胡联合、胡鞍钢等,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26-66
    ① Tarrow, Sidney, Cycles of Collective Action:Between Moments of Madness and the Repertoire of Contention, in Mark Traugott(eds.) Repertoires and Cycles of Collective Action.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5:98-99
    ① Tarrow, Sidney. 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96.
    ② Tarrow, Sidney. 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p101.
    ① DeNardo, James. Power in Numbers:The Political Strategy of Protest and Rebellio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35
    ①詹姆斯·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前言2-4
    ②詹姆斯·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477-483
    ① Bernstein,Thomas P. and Lu Xiaobo.2003.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7,118
    ② O'Brien, Kevin J.and Li Lianjiang.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2
    ③ O'Brien, Kevin J.and Li Lianjiang.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52
    ① Tarrow, Sidney. "Cycles of Collective Action:Between Moments of Madness and the Repertoire of Contention", in Mark Traugott (eds.) Repertoires and Cycles of Collective Action.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② Snow and Benford, "Master Frames and Cycles of Protest". In Aldon Morris and Carol McClurg Mueller(eds.). Frontier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137
    ③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
    ①于建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刘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凤凰周刊,2005(7)
    ②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2005(3)
    ③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④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4)
    ⑤董海军,塘镇:乡镇社会的利益博弈与协调,北京:社会利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①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5-44
    ②王洪伟,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一个“艾滋村民”抗争维权的启示,社会,2010(2)
    ③塔吊闹剧可能扰乱公共秩序,乱跳塔吊将受罚或被拘,京华时报,2002-07-30
    ④刘利军,“要么死,要么下来受罚http://hlj.rednet.cn/c/2004/04/27/554993.htm
    ①郑欣还曾对缠访闹访的诸多手法进行了概括,参见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华北农村村民上访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②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4)
    ③谢岳使用“抗议手法”代替抗争策略,参见: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52
    ①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7-153
    ②该表是在柯理希观点的基础上对欧洲国家的未来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转引自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02-205
    ①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5-17
    ②斯科特·詹姆斯,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农民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③吴长青,从“策略”到“伦理”: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社会,2010(2)
    ①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126
    ②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二卷),群言出版社,1999:65-66
    ①胡联合、胡鞍钢等,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26-66
    ②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5-156
    ① Tilly, Charles. Regimes and Repertoire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27;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48-149
    ②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吴庆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22-141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84
    ②邢正军、陈蔚,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稳定及其调适,江海学刊,2007(6)
    ②[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上卷),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1990:9
    ①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0
    ②[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6
    ③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3
    ④[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6
    ⑤如康晓光,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民主法治与合法性基础——1978年以来的变化与今后的选择,战略与管理,1999(4);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5)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0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5,124
    ①参见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7)
    ②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1
    ②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951:322-324
    ④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第52期,1957:1093-1096
    ①冯仕政,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社会学研究,2012(4)
    ②《人民日报》社,作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有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秘书厅开会讨论,人民日报,1957-06-03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通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963:77-79
    ①国务院,信访条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②冯仕政,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社会学研究,2012(4)
    ③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283
    ①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2007(3)
    ②人民日报: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第八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以来信访工作成就综述,载国家信访局网站,2012-07-13
    ①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5-186
    ②毛泽东,中央转发关于处理群众来信问题报告的批语,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691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a/1950:691
    ③毛泽东,转发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关于处理群众来信的报告的批语,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b/1951:310
    ①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951:322-324
    ②参见光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③参见光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光山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④国务院,信访条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①国务院,信访条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①[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围史:革命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2
    ①《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编委会,巨变的图景,载贺雪峰主编,《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总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①如大公中原新闻网讯报道“信阳光山籍企业家斥资12007万元为家乡修桥”.载:http://zy.takungpao.com/n/20120926/150764.html
    ②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③申端锋,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①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56
    ②访谈中,许多基层管理者表示工作越来越不好做,尤其是面临着下面的上访,时时刻刻担心出现抗争事件,—旦散播出去,便等着背处分吧。处理抗争事件成为他们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③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57-358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95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96
    ③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④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⑤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⑥薛澜,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化建设,2004(11)
    ①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155
    ②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8-209
    ③薛澜、张扬,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江苏社会科学,2006(4)
    ④胡百精,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6),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44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出版社.1986:53.
    ②中国日报报道:“黄竹岗:昔日移民上访村、今朝致富导师村”江门日报报道新民村由上访村变成和谐乡:马慧斌在硕士论文中也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波头区文昌坝黄湾十村从原来群众“扎堆”上访的“落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村民自治“示范村”的过程(见马慧斌,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我本人老家的隔壁村也从多年前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归于平静,人们“静悄悄”地致富起来了。
    ③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84-237
    ①祁冬涛,政治参与视角下的集体上访和村民自治——对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参与和制度性变迁的个案研究,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92-223
    ② Schulz, Donald 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Systems:The Conceptual Frontier", in Donald E. Schulz, and Jan S. Adams, ed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Systems, 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1:17
    ③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8
    ④方汀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分析对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3
    ⑤唐绍洪、陈其贵、张丽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表现和多维价值,社会主义研究,2007(6)
    ④欧阳静,策略主义——乡镇政权的运作逻辑,改革,2011(4)
    ⑤陈锋,论基层政权的嵌入式治理——基于鲁中东村的实地调研,青年研究,2011(1)
    ② Schulz, Donald 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Systems:The Conceptual Frontier", in Donald E. Schulz, and Jan S. Adams, ed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Systems, 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1:66-68
    ①借土地流转进村的外来力量,会改变村庄共同体原有的认同与秩序——访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贺雪峰教授,商务周刊,2008(21)
    ①黄迎虹,感化型政治:—种独特的政治变革方式——以圣雄甘地绝食的理论与实践为例,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①2000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头版发表了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写给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信,全文只有1595个字,却尖锐反映了中国农村存在的严重问题,其点睛之笔“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迅速在全社会引起共鸣。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③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
    ④转引自杜凡,转型社会公正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4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报道模式与体系变革,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③杜凡,转型社会公正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4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宝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
    ⑤[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伺宝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⑥《孔子家语·大婚解》
    ⑦朱熹,朱子语类;转引自,朱贻庭,“公正”二字是撑拍世界底,探索与争鸣,2010(11)
    ①吕坤、王国轩、王秀美,呻吟语,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②杜凡,转型社会公正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5-25
    ③吴忠民,社会公正论(上卷)(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⑤[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92
    ⑥转引自麻宝斌,社会正义与政府治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9
    ⑦转引自麻宝斌,社会正义与政府治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
    ①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①杜凡,转型社会公正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72
    ②杜凡,转型社会公正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75-76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①杜凡,转型社会公正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93-94
    ②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①[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24
    ②狄金华,被困的治理——一个华中乡镇中的复合治理1980-2009,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①郇雷,转型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困境与出路.载中国道路政治法律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
    ②郑永年,为什么中国需要建设围家意识形态?联合时报,2013-01-29
    ③申端锋,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④[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的基础,范瑞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0
    ②印度圣雄甘地在整治改革与革命之外,根据印度的传统精神,结合现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理念,创造了“坚持真”的感化型政治模式,甘地的14次公共绝食实践都围绕着“坚持真”的政治感化理念展开,他通过政治感化提升、升华了的非暴力抗争,确保政治抗争从精神到行动上的非暴力性,即使中间夹杂着暴力,一旦经过政治感化洗礼的抗争行动,也能够将斗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不至于让仇恨、恶斗撕裂整个社会,最终为社会的和解、共享和发展开辟道路。参见,黄迎虹,感化型政治:一种独特的政治变革模式——以圣雄甘地绝食的理论与实践为例,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③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1-172
    ④刘涛、王震,中国乡村治理中“国家—社会”的研究路径——新时期国家介入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5)
    ①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2)
    ②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①陈朋,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基于浙江温岭民主恳谈的案例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②林尚立,协商政治: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4)
    ③蔡霞,建设现代政治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执政使命的历史维度,中国改革,2011(11)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32,338,341
    ②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6-230
    ③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⑤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战略与管理.2001(1)
    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① Goldman, From Comrade to Citizen:The Struggle for Political Rights in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O'brien & Li lianjiang,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② Perry E. Chinese Conceptions of Rights:Form Mencius to Mao-and Now.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2008(6)37-50
    ③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①于建嵘,底层立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⑦2013年4月10日起.原来免费的凤凰古城开始收取148元门票.大批商户和居民因不满政府强行通票、严重损害商家利益而关门歇业罢市。这起抗争事件可算是典型的政府的“坏”决定和不当治理引发的抗争事件。
    ③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④沈原在卡尔·波兰尼、麦克布洛维、安东尼·葛兰西等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2007)一文中强调,要“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李璐璐等人撰写《当代社会学中的阶级分析:理论视角和分析范式》(2012)揭示了阶级分析视角的核心和多元化的分析范式。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5
    ②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
    ①应星认为抗争政治对草根行动者的影响体现在草根行动者今后对抗争行动的选择有三种路向:退隐、续进和伺机而动。抗争政治对普通参与者或观望者也会产生影响。参见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11-216。
    [印]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艾尔·巴比,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美]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梁永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
    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美]查尔斯·蒂利、西尼德·塔罗,抗争政治,李义中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
    [印]查特吉,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陈桂棣、春桃,中围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陈燕谷,关于“庶民”的历史,载刘健芝、许兆麟,庶民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从翰香,近代鲁豫乡村,北京:中围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崔之元,“混合宪政”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见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性体质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当代中围》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围的人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尼德·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屈平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董海军,塘镇:乡镇社会的利益博弈与协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杜凡,转型社会公正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美]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的基础,范瑞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分析对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法]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钱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二卷),群言出版社,1999
    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高恩新,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古德,家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光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光山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贺雪峰主编,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总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胡百精,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6),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胡联合、胡鞍钢等,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刘昶、李怀印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美]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 民出版社,2007
    [美]霍尔姆斯、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德]卡尔·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北京:中华书局,2008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李强,社会分层与财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社会冲突中的群体、组织和制度分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三联书店,1994
    列宁,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刘爱玉,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刘健芝、许兆麟,庶民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刘招成,美国中国学研究:以施坚雅模式社会科学化取向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吕坤、王国轩、王秀美,呻吟语,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麻宝斌,社会正义与政府治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8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迈克尔·史华兹,资源动员与成员动员:为什么共议性运动不能充当社会变迁 的工具,参见莫里斯: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毛泽东,中央转发关于处理群众来信问题报告的批语,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691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50
    毛泽东,转发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关于处理群众来信的报告的批语,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51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农业部农业政策研究会编,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转换,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美]塞缪尔·P·亨延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美]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转引自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田青,徐冠华,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田先红,治理基层中国: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1995-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上卷)(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
    夏明芳,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2
    肖唐镖,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郇雷,转型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困境与出路,载中国道路政治法律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2001
    于建嵘,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于建嵘,底层立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臧知非,生存与抗争的诠释——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美]詹姆斯·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张峰杰,群体性事件的危机管理,载余凌云,警察预警与应急机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95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通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96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
    周致元,明代徽州宗族的救荒功能,载肖唐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庄孔韶,银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印]查特吉,关注底层,读书,2001(8)
    [英]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2)
    毕向阳,从草民到公民:当代B市都市运动调查报告,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蔡霞,建设现代政治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执政使命的历史维度,中国改革,2011(11)
    陈柏峰,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陈锋,论基层政权的嵌入式治理——基于鲁中东村的实地调研,青年研究,2011(1)
    陈光金,20世纪末农村社区精英的“资本”积累策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 (6)
    陈朋,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基于浙江温岭民主恳谈的案例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陈先兵,维权话语与抗争逻辑——中国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程同顺、李秋兰,论乡镇政府的职能错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1)
    党国英,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中国农村观察,2001(2)
    邓小平,怎样恢复农业生产,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15)
    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4)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一个华中乡镇中的复合治理1980-2009,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的单位选择,中国农村观察,2009(6)
    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漫谈,社会科学报,2004-02-12
    范斌,集体行动的逻辑,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冯仕政,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社会学研究,2012(4)
    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集体维权行动,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1(19)
    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社会科学辑刊,2000(4)
    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6)
    胡兵,“可行能力”剥夺下的农民工生存行动及其对策,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黄海,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黄豁等,“体制性迟钝”的风险,瞭望新闻周刊,2007(4)
    黄迎虹,感化型政治:一种独特的政治变革方式——以圣雄甘地绝食的理论与实践为例,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秦晖,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2(2)
    康晓光,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民主法治与合法性基础——1978年以来的变化与今后的选择,战略与管理,1999(4)
    李锦顺、毛蔚,乡村社会内卷化的生产结构研究,晋阳学刊,2007(2)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乡村评论(第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社会学研究,2005-6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与太平洋, 太平洋世纪研究所
    李培林,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羊城村的故事,江苏社会科学,2004(1)
    李一平,城郊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缘起:方式与机理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3)
    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4)
    林坚、马艳丽,我国农民的社会分层结构和特征——一个基于全国1185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林尚立,协商政治: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4)
    刘涛、王震,中国乡村治理中“国家—社会”的研究路径——新时期国家介入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5)
    刘玉照,集体行动中的结构分化与组织化——以白洋淀某村修路与基层选举为例,社会,2004(11)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7(1)
    吕德文,治理钉子户——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权力与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欧阳静,策略主义——乡镇政权的运作逻辑,改革,2011(4)
    潘泽泉,自我认同与底层社会建构:迈向经验解释的中国农民工,社会科学,2010(5)
    潘鋐,邓小平论生产与分配,世纪桥,2008(20)
    裴宜理,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阎小骏译,东南学术,2008(3)
    祁冬涛,政治参与视角下的集体上访和村民自治——对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参与和制度性变迁的个案研究,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申端峰,税费改革后乡村组织的职能转变:问题与走向,古今农业,2007(1)
    申端峰,维权与治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沈原,社会转型与社会学干预方法,社会学家茶座,2006(1)
    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2005(3)
    石勇,社会结构性暴力的思考,南风窗,2009(26)
    石勇,社会结构性暴力与穷人埋单,社会学家茶座,2011(1)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000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2007(3)
    唐绍洪、陈其贵、张丽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表现和多维价值,社会主义研究,2007(6)
    仝志辉,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社会学研究,2002(1)
    万川,群体性事件研究回顾与前瞻,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2)
    王洪伟,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一个“艾滋村民”抗争维权的启示,社会,2010(2)
    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6(2)
    王俊秀,中国社会心态:问题与建议,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5)
    王芹萼,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发展与解决模式,党史文苑,2004(6)
    王晓毅,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尴尬,中国社会导刊,2005(13)
    吴理财,民主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天津社会科学,1999(4)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5)
    吴长青,从“策略”到“伦理”: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社会,2010(2)
    夏学銮,当前中国八种不良社会心态,人民论坛,2011(8)
    向德平、陈琦,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4)
    肖唐镖,近二十余年来中国大陆农村政治稳定状况的变化,二十一世纪,2003(2)
    谢伟恩,备忘录:与毛泽东的谈话
    邢正军、陈蔚,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稳定及其调适,江海学刊,2007(6)
    徐从才、沈太基,论我国工农产品贸易条件及其完善,财贸经济,1993(12)
    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5)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报道模式与体系变革,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薛澜,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化建设,2004(11)
    薛澜、张扬,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江苏社会科学,2006(4)
    杨华,隐藏的世界:湖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于生命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杨雪冬:论“县”:对一个中观分析单位的分析,载于陈明明(主编):权力、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2)
    应星,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与村庄整治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1)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 2004(2)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2)
    于建嵘,农民有组织对抗及其政治风险,战略与管理,2003(3)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
    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2)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J],凤凰周刊,2005(7)
    于建嵘,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于建嵘,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兼答应星和吴毅,东南学术,2008(3)
    于建嵘,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对话裴宜理,南风窗,2008(20)
    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城市公共安全,2005(2)
    袁明宝,接点治理:国家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国家政权建设——鄂西北王村乡村治理的表达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张修成,1978年以来的中国信访工作研究——以山东威海为个案,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
    张旭鹏,“庶民研究”与后殖民史学,历史理论研究,2006(4)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以浙江省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服务中心文库,2007(2)
    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评述——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社会学研究,2005(1)
    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2008(3)
    赵树凯,乡村治理:组织与冲突,战略与管理,2003(6)
    郑浩澜:“村落共同体”与乡村变革——日本学术界中国农村研究述评,载于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战略与管理,2001(1)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3)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7)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官镇征地研究(2000-2010),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朱贻庭,“公正”二字是撑持世界底,探索与争鸣,2010(11)
    范伟国,重庆万州临时工冒充公务员打人引发群体事件,北京青年报,2004-10-20
    郭 于 华 , “ 弱 者 的 武 器 ” 及 其 中 国 遭 遇[OL].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6655.html.2007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02-28
    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第52期,1957
    国务院,信访条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国务院,信访条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刘洋硕,一个农民的“粮食关”纪念碑,载1959-1961年的大饥荒记忆,南方人物周刊,2012-05-22
    潘盛凡、陈海峰,瑞安女教师坠楼后续:抑郁症引自杀,温州都市报,2006-9-10
    人民日报社,作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有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秘书厅开会讨论,人民日报,1957-06-03
    人民日报: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第六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以来信访工作成就综述,载国家信访局网站,2012-07-13
    任硌、陈凯,四川大竹事件反思:地方忙于换届错过处置良机,瞭望新闻周刊,2007-3-1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孙海涛,贵州省公安厅报告瓮安“6.28”事件,人民日报,2008-07-02
    王吉陆,安徽池州群体性事件调查:普通车祸变打砸抢烧,南方都市报,2005-7-1
    王庆明,“底层”作为问题何以浮现:印度“底层研究”产生的背景:从《庶民研究》谈起http://dzl.ias.fudan.edu.cn/Default.aspx.
    王永前、黄海燕,国家信访局长:80%的上访有道理,半月谈,2003-11-20
    信阳市委宣传部,回归与梦想——记北京桦昌公司董事长魏均昌,信阳网,2010-2-10
    叶鹏飞,科学院专家:中围社会骚乱虽增加发生革命可能性不大,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02-12
    于建嵘,农村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应是“强县”,农民日报,2007-07-25
    郑永年,为什么中国需要建设国家意识形态?联合时报,2013-01-29
    Adams, ed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 st Systems, 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1
    Bernstein,Thomas P.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Burawoy,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Sociological Theory, March 1998, vol.16, no.1
    Charles Tilly,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Mass.:Addison Wesley,1978
    Clifford Geertz,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
    DeNardo, James. Power in Numbers:The Political Strategy of Protest and Rebellio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
    Galtung, John. Violence, Peace, and Peace Research,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J],1969(3)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Lee, Ching Kwan, The Labor Politics of Market Socialism. Modern China, Vol.24, 1998
    Michael, Burawoy.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Factory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London:Verso,1985
    0'Brien, Kevin J. and Li Lianjiang.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R.Rhodes. 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1996
    Ranajit Guha, Preface, in Ranajit Guha, ed., Subaltern Studies I. Writing on South Asian History and Society,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Ranajit Guha, Elementary Aspects of Peasant Insurgency in Colonial India,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Ritzer, George.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Robert K. Merton,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38(3)
    Schulz, Donald 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Systems:The Conceptual Frontier, in Donald E. Schulz, and Jan S. Adams, ed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Systems, 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1
    Snow and Benford, Master Frames and Cycles of Protest. In Aldon Morris and Carol McClurg Mueller(eds.). Frontier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
    Stephen Henningham, Quit India in Bihar and the Eastern United Provinces: The Dual Revolt, in Ranajit Guha, ed., Subaltern Studies II,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Tarrow, Sidney, Cycles of Collective Action:Between Moments of Madness and the Repertoire of Contention, in Mark Traugott(eds.) Repertoires and Cycles of Collective Action.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5
    Tarrow, Sidney. 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The World Bank.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1992:1
    Tilly, Charles. Popular Contention in Great Britain,1758-183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41
    Tilly, Charles.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78
    Tilly, Charles. Contentions Perform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Tilly, Charles. Regimes and Repertoires. Chicago:The Universi ty of Chicago Press.2006:27
    Tilly, Charles. The Contentious Frenc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What is Good Governanc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the Asia and the Pacific(UNESCAP):Human Settlements Web Page, http://www.unescap.org/huset/gg/governance.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