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罗的佛教受容与对外交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新罗的佛教受容与罗唐佛教交流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新罗受容佛教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论析了新罗佛教受容的过程及特征,阐释了新罗与唐之间佛教交流的意义及影响。全文包括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阐明了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论部分共分为四章,即第二章至第五章。
     第二章为“佛教在中国的兴盛与东传朝鲜半岛”。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通过不断的发展,到东晋十六国时期已趋于繁荣,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形成了八大佛教宗派,并在此过程中向朝鲜半岛传播。佛教最初传入之时朝鲜半岛正值三国鼎立时期,高句丽由于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最高,同中原地区的各方面联系也最为密切,成为三国中最早接受佛教的国家,百济紧随其后,新罗最晚。
     第三章为“新罗受容佛教的背景与历程”。新罗地处朝鲜半岛的最南端,既受到大海沧波的阻隔,又受到高句丽和百济的制约,与中原王朝的交流甚少,成为三国中最晚接受佛教的国家。同时,因其自身社会文化的发展也落后于高句丽和百济,固有的传统信仰较为浓厚,也是接受过程最为曲折的国家。佛教的传入受到了固有思想的排斥,新罗佛教的公认也是经过了流血事件才得以完成。但是,佛教被接受之后,其发展情况却异常顺利并迅速上升为国教。在统治阶级的积极扶持下,新罗僧尼云集,宗派林立,高僧大德辈出,佛教艺术尤为辉煌,进入到了韩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第四章为“新罗佛教的特征”。新罗佛教的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即新罗佛教的护国实践及佛国土思想。新罗的统治者把佛教作为振兴国家与保护众生的国教加以推崇,并充分发挥了佛教的护国精神为其统治服务。新罗将佛教的护国理念转换为具体的护国实践活动,如百高座会、八关会和护国三宝等。同时,新罗高僧还创造了佛国土思想,为树立新罗佛教的权威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五章为“新罗僧侣的入唐活动及其意义”。随着新罗佛教的繁荣,国家陆续派出了不少僧侣来到中国求法和巡礼,有的将中国作为中转站,前往印度求法取经,跟随名僧大德研习经论。来华的新罗僧侣中也有一些带着政治目的而来,为罗唐在特殊时期的政治交往起到过重要作用。他们广参名山诸耆,积极参与译经活动,对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教义的传播做出过突出贡献。他们学成后回到新罗,不仅携带大量的佛教经籍和文物,而且有的还开山授徒,在国内建立了具有新罗特色的佛教宗派,为新罗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新罗僧侣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不容忽视。
     结论部分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新罗在佛教的受容与交流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
This article takes the fusion of Silla's Buddhism and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ang dynasty as research objects. It analyses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s of the fusion, explains the significant and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illa and Tang dynasty after the surveys of the historical and thoughtful backgrounds. This article includes three parts: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main part and conclusion part.
     Paragraph1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of the article. It explains the purpose and meaning of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ynamic situations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ethod of the article and clarifies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article.
     The main part includes four characters——from character2to character5.
     The character2called "the prosperity of Buddhism in china and the spread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In the period of Han dynasty, Buddha began to spread to china in the3rd century BC. During this time, Buddhism was fighting and fusing with Chinese culture, and it was developing and changing. At the same time, it began to spread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The Goguryeo was the first to accept the Buddhism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second one was the Baekje and the Silla was the last one.
     The character3called "the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the Buddhism fusion". The Silla was located on the most souther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It was cut off by sea and Constrained by Goguryeo and Baekje. It only had a little bit communications with china. So the Silla was the last to accept Buddh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ety culture of Silla was not as developed as Goguryeo and Baekje, it has a stubborn traditional belief.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was rejected by the traditional belief. Buddhism was accepted after some bloodshed. But what is worth mentioning, after Buddhism was accepted, it developed to the state religion with the fast and safe speed.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ruling class, Buddhism was developing really fast. Many temple towers were built; many monks and nuns were gathered. It emerged many talented hierarchies. The Buddhist art was particularly brilliant, and then it was into the golden age of Korean Buddha.
     The character4call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lla buddhism"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country protection practices and the thoughts of country-Buddha land. The dominators of Silla advocated Buddhism as a country belief. Buddhism began to protect and support the country. The Silla turned the protecting thoughts into some piratical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illa talented monks created the country-Buddha land which was really important.
     The character5called "the activities and meanings of the Silla monks in tang dynasty". With the prosperity of the Silla Buddha, she send some monks to china to study, some of the monks went to India by crossing china. Some monks who come to china were on some political purpose that was important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illa and china in the special period. They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 of Chinese Buddha by visiting the famous places and taking part in some activities. When they returned to the Silla after the study, they took a lot of Buddhism books and antiques to homeland, some of they began to teach new students and build some Silla Buddhist sections. That was reall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lla Buddha, and also brought some new understanding of Buddhism to china.
     The conclusion part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illa Buddha fus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s with Tang dynasty in five ways.
引文
1 因篇幅有限笔者对通史类著作不作一一列举,只选取与本文密切相关的成果进行阐述。
    2 金煐泰:《韩国佛教史》,进修堂,1969年。金煐泰:《护国大圣四溟大师研究》,东国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1971年。金焕泰:《佛教的国家·政治思想研究》,东国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1973年。金煐泰:《韩国佛教史年表》,新兴出版社,1976年。金煐泰:《佛教文化史》,东国大学出版社,1973年。金煐泰:《<三国遗事>所传的新罗佛教思想研究》,新兴出版社,1979年。金煐泰:《韩国佛教史概说》,经书院,1986年。
    3 金煐泰:《新罗佛教研究》,民族文化社,1987年
    4 李基白:《新罗思想史研究》一潮阁,1974年。
    5 东国大学校佛教文化研究院:《韩国佛教史概观》,泰信印刷公社,1995年。
    6 安启贤:《韩国佛教史研究》,同和出版公司,2000年。
    7 李箕永:《韩国佛教研究》,韩国佛教研究院,2001年。
    8 金福顺:《韩国古代佛教史研究》,民族社,2002年。
    9 韩尚研:《新罗的佛教和文化》,佛教学报,1963年。李凤春:《三国至统一新罗时期佛教的主体受容》,佛教学报,1987年第24卷。崔光植:《新罗佛教的传来、受容及公认》,新罗文化祭学术发表会论文集,1991年。南希叔:《新罗法兴王代佛教受容及其主导势力》,韩国史论,1991年第25卷。文曝铉:《新罗佛教肇兴》,新罗文化祭学术发表会论文集,1993年。辛钟远:《新罗佛教公认真相》,新罗文化祭学术发表会论文集,1993年。全英泰:《新罗佛教受容过程中密教的作用》,石堂论丛,1997年第28卷。张大凤:《新罗末禅受容的背景研究》,佛教大学院论丛,1998年第5卷。金英美:《佛教的受容和新罗人生死观的变化》,韩国古代史研究,2000年第20卷。 朱甫墩:《新罗汉字的接受过程和佛教受容》,岭南学,2001年第1卷。郑炳三:《8世纪新罗佛教的思想和文化新罗文化》,2005年第25卷。白韩极:《慧超的<往无天竺国传>在世界史上的意义》,历史教育论集,2008年第40卷。
    10 赵永禄:《东亚佛教交流史研究》,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11年。
    11 黄有福、陈景富:《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2 黄有福、陈景富:《海东入华求法高僧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3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14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15 黄心川:《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韩国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 金京振:《朝鲜古代宗教与思想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 [韩]金得棍著、柳雪峰译:《韩国宗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18 [韩]金焕泰著、柳雪峰译:《韩国佛教史概说》,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9 [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韩国禅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0 白锐译:《韩国哲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21 何劲松:《论中国佛教的新罗化过程》,《浙江学刊》,1994年第4期。
    22 柳雪峰:《佛教在韩国的传播》,《当代韩国》,1996年第4期。
    23 黄心川:《佛教在东亚》,《当代亚太》,1998年第3期。
    24 许能洙:《中、朝、日佛教初传期比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5 潘畅和:《韩国佛教的嬗变》,《韩国研究论丛》,2000年。
    26 周进、于涛:《论中国佛教宗派对朝鲜半岛、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东疆学刊》,2007年第1期。
    27 李岩:《朝鲜三国时期思想文化与佛教的本土化历程考析》,《当代韩国》,2008年秋季号。
    28 潘畅和、李海涛:《佛教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传播足迹考》,《延边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9 黄心川:《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僧侣考》,《东方佛教论:黄心川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 黄心川:《韩国佛教的发展过程及其与中国的双向交流》,《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第01期。
    31 陈景富:《中韩佛教交流源远流长》,《中国宗教》,2006年第1期。
    32 陈景富:《朝鲜入学僧与唐代的佛经翻译》,《人文杂志》,1994年第
    33 刘素琴:《新罗僧侣对唐代佛教的贡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34 何劲松:《论韩国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当代韩国》,2002年冬季号
    35 王德朋:《论韩国僧人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贡献》,《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6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7 金勋:《元晓佛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刘立夫:《元晓对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贡献——以<大乘起信论>疏、记为中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2月魏常海:《元晓“和诤”理论与义天“圆融”思想》,《东疆学刊》,2005年12月。魏常海:《元晓“和诤”论与中国儒释道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 石吉岩:《法藏的思想变迁及元晓的影响》,《西北民族论丛》,2007年6月。
    38 张文德:《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笺释拾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3月。丁笃本:《旅唐新罗僧人慧超西域巡礼述略》,《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余小平的《论慧超旅行巨著<往五天竺国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田卫疆的《释慧超<往五天竺国传>里“西胡”习俗的记载》,《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0月。
    39 李岩的《“地藏菩萨”金乔觉及其九华山垂迹考》,《延边大学学报》,1988年7月。张文良的《地藏菩萨与金乔觉》,《佛教文化》,1991年1月。真禅的《论金乔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法音》,1991年11月。柳雪峰的《九华山与金乔觉》,《法音》,1992年4月。李福利的《韩国王子金乔觉来中国考》,《南京史志》,1994年1月。张敏的《新罗王子与佛教圣地九华山》,《文史杂志》,1996年10月。刚晓的《从金乔觉到地藏王》,《佛学研究》,2007年6月。释仁德的《金乔觉的禅学思想》,《佛教文化》,2009年8月。
    1 刘宋宗炳的《明佛论》说:伯益述《山海》:“天毒之国,偎人而爱人。”郭璞传:“古谓天毒即天竺,浮屠所兴。”偎爱之义,亦如来大慈之训矣,固亦闻于三五之世(按“三五”指三皇五帝,“三五之世”泛指三代以前)矣。(《弘明集》卷二)
    2 《魏书·释老志》中说:“释迦生时,当周庄王九年。《春秋》鲁庄公七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夜明,是也。
    3 《列子》卷四中提到:丘(孔子)闻西方有圣人。
    4 晋王嘉《拾遗记》载:燕昭王七年(前305年),沐胥之国来朝……又吹指上浮屠,渐入云里。
    5 唐法琳在《对傅奕废佛僧事》中明确地说,佛死于周匡王四年(前609年),其后一百十六年,东天竺国有阿育王收佛舍利,役使鬼神,散起八万四千宝塔,遍阎浮提。我此汉土九州之内,并有塔焉。(《广弘明集》卷十一)
    6 唐法琳在《对傅奕废佛僧事》中说:释道安,朱士行《经录》云:始皇之时,有外国沙门释利防等一十八贤赍持佛经来化始皇。
    7 《魏书·释老志》中说:“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浮屠之教。
    8 梁僧祜《出三藏记集》卷二说:“昔刘向校书已见佛经,故知成帝之前佛法久至矣。”
    9 此说源于《三国志》裴松注所引鱼豢的《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工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回复立(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
    10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牟子理惑论》和《四十二章经序》。《理惑论》载:“昔汉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
    11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12 此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
    13 一种佛教赞歌
    14 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3页。
    15 其他三位分别为真谛、玄奘和不空。
    16 三宝为佛、法、僧。
    17 所谓善性灭绝的人。
    18 《全唐文》卷88,http://ds.eywedu.com/quantangwen/
    19 头陀行即头陀之修行法,共有12种,从衣、食、住三个方面加以严格的限制。头陀是典型的“苦行僧”。佛教教义认为,众生因为贪、嗔、痴三根(三毒)缠身,始终摆脱不了生死轮回的命运,修头陀行,破衣、粗食少食、陋居乃至露宿坟地,即可“抖擞”掉这三方面的“贪着”,因而也就是除掉烦恼,离诸滞着,以成佛道。
    20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21 姚卫群:《佛学概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55页。
    姚卫群:《佛学概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58页。
    [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韩国禅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63
    24 《宋高僧传》卷四《竺潜传》
    25 《三国史记》卷第十八,高句丽本纪,第六,小兽林王条
    26 [高丽]觉训:《海东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No.2065。
    27 《三国遗事》卷三,兴法第三,顺道肇丽条。
    28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29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上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30 杨雨蕾等:《韩国的历史与文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第38页。
    31 潘畅和、李海涛《佛教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传播足迹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65页。31笔者根据论文中的图表总结得出。
    32 《三国史记·百济本纪》载“枕流王即位元年,秋七月,遣使入晋朝贡。九月,胡僧摩罗难陀自晋至,王迎至宫中礼敬焉,佛法始于此。二年,春二月,创佛寺于汉山,度僧十人。”《三国遗事》载:枕流王即位甲申(东晋孝武帝大元九年),胡僧摩罗难陀至自晋。迎置宫中礼敬。明年乙酉,创佛寺于新都汉山州,度僧十人。此百济佛法之始。又阿莘王即位大元十七年二月。下教崇信佛法求福。”相较之下,《海东高僧传》的记载则较为详细:“释摩罗难陀,胡僧也。神异感通。莫测阶位。约志游方。不滞一隅。按古记本从竺乾入于中国。附材传身。徵烟召侣。乘危架险。任历艰辛。有缘则随。无远不履。当百济第十四枕流王。即位九年九月。从晋乃来。王出郊迎之。邀致共中。敬奉供养。稟受其说。上好下化。大弘佛事。共赞奉行。如置邮而传命。二年春创寺于汉山。度僧十人。尊法师故也。由是百济次高丽而兴佛教焉。”
    33 杨雨蕾等:《韩国的历史与文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第39页。
    34 《三国史记》卷三,新罗本纪第四,法兴王十五年条
    35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36 在《三国遗事》卷三,兴法第三,阿道基罗条中载阿道“一作我道,又阿头”
    37 崔致远所撰的“凤巖寺智证大师寂照塔”塔碑中有“阿度度于我,如康会南行”的记载。(碑朝鲜金石总览上p89)
    38 [韩]金烘泰:《新罗佛教初传者考》,《新罗佛教研究》,民族文化社,1987年版:7—25页。
    1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卷一始祖赫居士西干,三十八年条
    2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智证麻立干四年条.
    3 《三国遗事》卷一,纪异第一,新罗始祖赫居士王
    4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在《三国遗事》卷一中记载的北扶余和高句丽的建国神诂与新罗的建国神诂有很大差别。在“北扶余”条中记载:“天帝降于讫升骨城。乘五龙军,立都称王。国号北扶余,自称名解慕漱。“高句丽”条中记载朱蒙的母亲说:“时有一男子,自言天帝子解慕漱。诱我于熊神山下鸭绿边室中私之,而往不返。父母责我无媒而从人,遂谪居于此。”东扶余的金蛙王将她幽闭于在密室之中。为日光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而照之,因而有孕。可见,北扶余和高句丽的始祖都与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新罗的始祖则是在从天而降的白马携带的卵中诞生,与天有着间接的联系。虽然同样具有神圣的权威性,但多少能反映出新罗固有文化文化的特殊性。
    5 姜云:《韩国风流思想的历史嬗变与价值研究》,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第24页
    6 赵允卿:《东北民族天神崇拜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三国遗事》卷一,纪异第一;新罗始祖赫居士王
    8 金京振:《朝鲜古代宗教与思想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9 文日焕:《朝鲜古代鸟崇拜与卵生神话之起源探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79页。
    10 《三国遗事》卷一,纪异第一,始祖赫居士王
    11 《三国遗事》卷一,纪异第一,始祖赫居士王
    12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归竺诸师
    13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归竺诸师
    14 《三国史记》,卷一,新罗本纪一
    15 《三国史记》,卷三十二,杂志第一。“神母本中国帝室之女吗,名娑苏。早得神仙之术,归止海东,久而不还。父皇寄书系足云,随鸢所止为家。苏得书放鸢,飞到此山而止,遂来宅为地仙,故名西鸢山。神母久据兹山,镇祜邦国,灵异甚多。有国已来,常为三祀之一,秩在群望之山。”
    16 《三国遗事》感通第七,仙桃圣母随喜佛事条。
    17 《三国遗事》纪异第一;第二南解王。
    18 孟慧英:《韩国萨满教印象》,《当代韩国》2005年春季号,第68页。
    19 [韩]金白鉉:《庄子的神明思想与韩人的山神信仰》,《中国俗文化研究》,2007年,第61页。
    20 [高丽]觉训:《海东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No.2065。
    21 李宗勋:《唐·新罗·日本政治制度比较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22 [高丽]觉训:《海东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No.2065。
    23 [韩]李基白:《新罗初期的佛教和贵族势力》,《新罗思想史研究》,首尔:一潮阁。
    24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是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欲界包括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和天道中的一部分——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和无色界都在天道。三界和六道所指的范围是相同的,三界是按照境界的不同区分的,六道是按照众生种类或者说叫业力或者叫果报的不同区分的。
    25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第四,法兴王条。
    26 [韩]金煐泰:《新罗佛教受容的国家理念》,《新罗佛教研究》,民族文化社,1987年版,第26页。
    27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在许明哲的《新罗佛教文化研究》亦有相关论述。
    28 宋志明:《佛教的传入与中国人的需求》,《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9 《三国史记》卷四,法兴王条载:“十六年,下令禁止杀生”。
    30 《海东高僧传》释法空条。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对法兴王出家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案《海东高僧传》卷一称法兴王逊位脱尘,住兴轮寺称法空,其妃亦为尼,住永兴寺,所云误也。法兴王时,兴轮寺尚未成,其证一;《三国史记》不记王让位事,其证二;王薨,王妃嗣位,是为真兴王。甫七岁,王太后摄政,由此足知让位之不可能,其证三:又按《阿道碑》乃把真兴王与法兴王混同,其证四;法兴、真兴皆称法云;其工妃皆居永兴寺云,其混同昭昭可见,其证五。”详见忽滑谷快天著《韩国禅教史》,第36页。
    31 按《三国史记》的记载,真兴王的父亲葛文王是法兴王的弟弟,母亲金氏是法兴王的女儿。
    32 《三国遗事》卷一,纪异第一,真兴王条。
    33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第四,真兴工条。
    34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第四,真兴王条。
    35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第四,真兴王条。
    36 [韩]金煐泰:《弥勒仙花考》,《新罗佛教研究》,民俗文化社,1987年版,第74页。
    37 《续高僧传》卷十三,《唐新罗国皇隆寺释圆光传五》
    38 按《海东高僧传》的记载:“释圆光,俗姓薜氏,或云朴,新罗王京人。年十三落发为僧,神器恢廓,惠解超伦,校涉玄儒,爱染篇章。逸想高迈,厌居情闹,三十归隐三岐山影不出洞。”“乃以真平王十二年春三月,遂入陈游历讲肆。”照此记载,真平王十二年即590年。此时,陈朝已经不复存在,下文的“入陈游历”之说不能成立。
    39 《续高僧传》卷十三,《唐新罗国皇隆寺释圆光传五》
    40 《续高僧传》卷十三,《唐新罗国皇隆寺释圆光传五》
    41 有学者认为此处的“四含”应为“四禅”之误。“四禅八定”即:“四禅又作四静虑、色界足。即色界大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足。文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九》
    42 《续高僧传》卷十三,《唐新罗国皇隆寺释圆光传五》
    43 《续高僧传》卷十三,《唐新罗国皇隆寺释圆光传五》
    44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第四,真平王二十二年条。
    45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第四,真平王三十年年条。
    46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第四,真平王二十四年条
    47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第四,真平王二十五年条
    48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49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圆光西学。
    50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圆光西学
    51 李甦平:《论韩国的三教和合——以花郎道为中心;《当代韩国》,2001冬季号,第70-75页。
    52 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酤酒戒、不说过罪戒、不自赞毁他戒、不悭戒、不嗔戒、不谤三宝戒。
    53 李海涛:《韩国佛教的护国实践及其特色》,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90-94贝。
    54 李岩:《简论新罗花郎道审美追求及其思想内涵》,《当代韩国》,2010年春季号,第96-100页。
    55 金大问:《花郎世记》,《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第四,真兴王
    56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慈藏定律。
    57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慈藏定律。
    58 神话的详细内容如下:山有曼殊大圣塑相。彼国相传云:“帝释天将工来雕也。”藏于像前祷祈冥感,梦像摩顶授梵偈。觉而未解,及旦有异僧来释云。又曰:“虽学万教,未有过此文。”以袈裟、舍利等付之而灭。《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慈藏定律。
    59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慈藏定律。
    60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慈藏定律。
    62 《宋高僧传》卷四,义解篇第四,《唐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传》
    63 按:麟德二年间,文武王割上州下州之地,置歃良州。则下州乃今之昌宁郡也,押梁郡本下州之属县;上州则今尚州,亦作湘州也。佛地村今属慈仁县,则乃押梁之所分开也。
    64 在《大觉国师文集》中,有关于其从学于普德的记载。《三国遗事》的“朗智乘云”条中有元晓师承朗智的记载。
    65 《宋高僧传》卷四,义解第四,《唐新罗国元晓传》
    66 《宋高僧传》卷四,义解第四,《唐新罗国义湘传》
    67 《三国遗事》义湘传教:“遂与元晓道出辽东,边戍逻之为谍者,囚闭者累旬,仅免而还。”
    68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69 杜继文:《评元晓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疏解》,http://www.foyuan.net/article-114072-1.html
    70 金京振:《朝鲜古代宗教与思想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71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元晓不羁。
    72 《宋高僧传》卷四,义解第四,《唐新罗国义湘传》
    73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义湘传教。
    74 [高丽]觉训:《海东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No.2065。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40页。
    《宋高僧传》卷四,义解第四,《唐新罗国义湘传》
    77 杜萍萍:《智俨生平及其华严思想》,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
    78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义湘传教。
    79 金京振:《朝鲜古代宗教与思想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80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81 东国大学校佛教文化研究院编:《韩国佛教思想史概观》,东国大学校出版部,1995年版,第105页。
    82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慈藏定律。
    83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五册,No.1887A。
    84 金京振:《朝鲜古代宗教与思想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85 在赞宁的《宋高僧传》中记载“释圆测者,未详氏族也”。
    86 陈景富先生认为圆测并非玄奘弟子,两人应为“同学”关系。见陈景富《圆测与玄奘、窥基关系小考》一文。
    87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孝昭王
    88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义湘传教
    89 也有人认为他是玄奘的门人。
    90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210页。
    91 《三国遗事》卷五,神咒第六,明朗神印
    92 《三国遗事》卷二,纪异第二,文虎王法敏
    93 《佛说灌顶伏魔封印大神咒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No.1331。
    97 《三国遗事》卷五,感通第九
    98 张雄石:《佛国寺与石窟庵韩国石造艺术的宝库》,《世界遗产》,2011-12-1。
    http://www.hudong.com/wiki/%e7%9f%b3%e7%aa%9f%e5%ba%b5
    100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页。
    102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4R4页。
    102 http://www.cnattractions.com/index.php?doc-view-584.html
    103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四,真兴王条
    104 《三国遗事》卷三,兴法第三,洛山二大圣
    105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四佛山、掘佛山、万佛山
    106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芬皇寺药师
    107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四佛山、掘佛山、万佛山
    108 http://www.hudong.com/wiki/%e7%9f%b3%e7%aa%9f%e5%ba%b5
    109 杨昭全:《韩国文化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51页。
    110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皇龙寺钟
    1 吕建福:《论不空的政教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4期,第40页。
    2 《仁工经》,《大正新修大藏经》,http://www.cbeta.org/
    3 《仁王经》,《大正新修大藏经》,http://www.cbeta.org/
    4 《仁王经》,《大正新修大藏经》,http://www.cbeta.org/
    5 《仁王经》,《大正新修大藏经》,http://www.cbeta.org/
    6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7 [韩]金烘泰:《新罗佛教的护国思想》,《新罗佛教研究》,民族文化社,1987年版,第165页。
    8 《三国史记》卷四十四,列传4,居柒夫传
    9 《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真平王
    10 《三国遗事》卷四·义解第五,圆光西学
    11 《三国史记》卷五,新罗本纪,善德王
    12 《三国遗事》卷二·纪异第二,圣德王
    13 《三国史记》卷九,新罗本纪,惠恭王
    14 《三国史记》卷十一,新罗本纪,宪康王
    15 《三国史记》卷十一,新罗本纪,宪康王
    16 《三国史记》卷十一,新罗本纪,定康王
    17 《三国史记》卷十一,新罗本纪,真圣王
    18 《佛说八关斋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No.89。
    19 宋征宇:《韩国佛教本土化之管窥》,《延边大学学位论文》,2006-05-11
    20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皇龙寺丈六
    21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皇龙寺九层塔
    22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皇龙寺九层塔
    23 周的九鼐相传是夏商周历代王朝把九鼎作为国家的象征。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曾经询问九鼎的轻重,有觊觎王权的野心,但是马上遭到驳斥。
    24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皇龙寺九层塔
    25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天赐玉带
    26 [韩]金煐泰:《新罗佛教的护国思想》,《新罗佛教研究》,民族文化社,1987牛版,弟176页。
    《三国史记》卷六,新罗本纪第六,文武王
    28 《三国遗事》卷二,万波息笛
    29 《三国史记》卷七,新罗本纪第七,文武王下
    30 [韩]金煐泰著、柳雪峰译:《韩国佛教史概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31 《三国史记》卷41,列传1,金庾信上
    3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http://fodian.goodweb.cn/dict_2.asp.
    33 《三国史记》卷41,列传1,金庾信上
    34 [韩]金烘泰著、柳雪峰译:《韩国佛教史概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35 《三国遗事》万波息笛条“圣考今为海龙镇护三韩。抑又金公庾信乃三十三天之一子今降为大臣。二圣同德。”
    《三国遗事》卷三,兴法第三,阿道基罗条
    《三国遗事》卷五,避隐第八,朗智乘云条“朗智尝云此庵址乃迦叶佛时寺基也。”
    38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迦叶佛宴座石
    39 麻天祥:《五台山佛教东传新罗及传播者慈藏》,《五台山研究》,1989年第1期,第39-41页。
    40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皇龙寺丈六条
    41 《三国遗事》卷三,塔像第四,皇龙寺九层塔条
    42 郑柄朝:《韩国佛教的思想特征——以新罗末期、高丽初期为中心》,《西北民族论丛》,2007年6月。
    43 《三国遗事》,避隐第八,朗智乘云,“歃良州阿曲县之灵鸳山(歃良。今梁州阿曲一作西又云求佛。又屈弗。今蔚州置屈弗驲。今存其名)有异僧。庵居累纪。而乡邑皆不识。师亦不言名氏。常讲法华。
    1 李能和:《朝鲜佛教通史》,民俗苑,1918年版。
    2 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3 黄心川:《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佛教僧侣考》,《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1期。
    4 刘素琴:《新罗僧侣对唐佛教贡献考略》,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韩国学论集》,第4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5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6 拜根兴:《唐与新罗关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7 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8 拜根兴:《入唐求法:铸就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08页。
    9 李宗勋:《新罗坊考》,《朝鲜学-韩国学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白化文等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1 新罗的一日讲仪式:辰时,打钟,长打槌了。讲师都讲二人入堂。大众先入列座。讲师、读讲师入堂夕会,大众同音称叹佛名长引。其讲师等北座,都讲等南座了,赞佛便止。时有下座一僧作梵,“云何于此经”一长偈也。作梵了,南座唱经题目——所谓唱经长引,音有屈曲。唱经之会,大众三遍散花。每散花时各有所颂。唱经了,更短音唱题目。讲师开经目。三门分别,述经大意。释经题目竟,有维那师披读申事兴所由。其状中具载无常道理,亡者功能,亡逝日数。
    12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13 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0-46页。
    14 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4月版,第259页。
    15 [唐]慧超原著;张毅笺释:《〈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经行记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月版,第3页。
    16 丁笃本:《旅唐新罗僧人慧超西域巡礼述略》,《韶关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0页。
    17 [唐]慧超原著;张毅笺释:《<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经行记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月版,第2页。
    18 余小平:《论慧超旅行巨著<往五天竺国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19 崔正森:《唐代五台山乾元菩提寺高僧慧超》,《五台山研究》,1998-11-30
    20 [唐]慧超原著;张毅笺释:《<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经行记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月版,第59页。
    21 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66页。
    22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23 王德朋:《论韩国僧人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贡献》,《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4 《大唐大慈思寺三藏法师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册,No.2053.
    25 其他三位是嘉尚、普光、窥基。
    26 [韩]南武照:《圆测的生涯和唯识思想研究》,国民大学校,2005年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第92页。
    27 《开元释教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五册,No.2154。
    28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五册,No.2157。
    29 刘素琴、刘胜芳:《新罗僧侣对唐代佛教文化贡献考实》,《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42页。
    30 刘立夫:《元晓对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贡献——以<大乘起信论、疏、记为中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2月
    1 魏常海:《元晓“和诤”理论与义天“圆融”思想》,《东疆学刊》,2005年12月。
    2 孙幸连:《圆测与窥基的唯识思想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0月。
    33 《宋高僧传》卷十九,CBETA,T50,No.2061。
    34 在此之前,金无相一直被称做金和上。
    35 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3下,《卍新纂续藏经》No.244。
    36 曾其海:《新罗僧无相与剑南保唐禅》,《佛学研究》,2002年,第01期。
    37 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3下,《卍新纂续藏经》No.244。
    38 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39 《大藏经》第39套第9册,第834页。转引自曾其海:《新罗僧无相与剑南保唐禅》,《佛学研究》,2002年,第01期。
    40 有人认为金乔觉并不是真实的姓名,而是一个代称。金为姓氏,乔是指从新罗侨居而来,觉则是指佛教中的觉悟者。
    41 李岩:《“地藏菩萨”金乔觉及其九华山垂迹考》,《延边大学学报》,1988年7月.
    42 柳雪峰:《九华山与金乔觉》,《法音》,1992年04期。
    43 清康熙年间的喻成龙、李灿撰《九华山志》和光绪年间的谢维喈、周斌撰《九华山志》以及康熙间彭定求等编的《全唐诗》卷八百八等都说金乔觉“唐至德初,航海来中土,卓锡九华。”
    11 弘法师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说:“宋《高僧传》载,唐永徽四年,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至中国九华山。灵迹甚多,具载传中。”丁福保(1874—1952)的《佛教大辞典》甚至说:金乔觉在“唐永徽四年,二十四岁,祝发携白犬善听,航海而来,至江西池州府东青阳县九华山,端坐九华山头七十五载,至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计年九十九岁。
    15 安徽九华山文物馆《地藏简介》说:金乔觉“唐开元七年航海来中土,卓锡九华山”。
    46 此段中的引文皆源自费冠卿的《九华山化城寺记》《全唐文》卷62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7 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全唐文》卷62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8 王波:《入唐新罗高僧金乔觉》,《文史知识》,1994年05期。
    49 李福利:《韩国王子金乔觉来中国考》,《南京史志》,1994年1月。
    [1](梁)慧皎:《高僧传》,CBET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T50,No.2059
    [2](唐)道宣:《续高僧传》,CBETA,T50,No.2060
    [3](宋)赞宁:《宋高僧传》,CBETA,T50,No.2061
    [4](高丽)觉训:《海东高僧传》,CBETA,T50, No.2065
    [5](宋)道原:《景德传灯录》,CBETA,T51,No.2076
    [6](唐)慧立原本,彦悰撰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T50,No. 2053
    [7](唐)智升:《开元释教录》,CBETA,T55,No.2154
    [8](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CBETA,T55,No.2057
    [9](唐)费冠卿:《九华山化成寺记》,《全唐文》卷62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唐)义净原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版。
    [11](日本) 圆仁,白化文等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2](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13](高丽)释一然:《三国遗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14](唐)慧超原著,张毅笺注:《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5](五代)静、筠二禅僧编,《祖堂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6]《大正新修大藏经》,http://www.cbeta.org/
    [17]《卍新纂续藏经》,http://www.cbeta.org/
    [1]太虚法师:《海潮音文库第1篇》,上海:国光印书局,1930年10月版。
    [2]张曼涛:《日韩佛教研究082)).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3]石峻,楼宇烈,方立天,许抗生,乐寿明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6月。
    [4]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1—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9月版。
    [5]石峻,楼宇烈,方立天,许抗生,乐寿明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3卷》,北京:中华书局出,1983年1月版。
    [6](韩)李元淳:《韩国史》,台湾:台湾幼狮出版社,1987年版。
    [7]圆瑛法师:《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上海:上海市佛教协会,1989年10月版。
    [8]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4卷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出,1992年1月。
    [9](韩)金得棍,柳雪峰译:《韩国宗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0]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
    [11]黄有福,陈景富:<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韩)金瑛泰著、柳雪峰译:《韩国佛教史概说》,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黄有福,陈景富:《海东入华求法高僧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郭明:《中国佛教思想史中卷·隋唐佛教思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15](日)忽滑谷快天,朱谦之译:《韩国禅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屈小强:《白马东来——佛教东传揭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版。
    [17]黄心川,葛黔君:《玄奘研究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18]韩国哲学会编,白锐译:《韩国哲学史(上中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9]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20]李宗勋:《唐·新罗·日本政治制度比较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朴文一、李宗勋等:《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2]黄心川:<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韩国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3]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3历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4]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上、下册)》,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5]任继愈:《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6]黄心川:《东方佛教论:黄心川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7]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8]姜子夫:《仁王经》,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9]金京振:《朝鲜古代宗教与思想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30]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朴真爽:《公元一世纪—七世纪中朝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2]牛枝慧:《朝鲜花郎道的美学特点》,《文艺研究》,1987年05期。
    [3]镰田茂雄:《东亚地区佛教圣地五台山和五台山信仰在日本的传播》,《五台山研究》,1988年03期。
    [4]李岩:《“地藏菩萨”金乔觉及其九华山垂迹考》,《延边大学学报》,1988年7月。
    [5]王仲殊:《东晋南北朝时代中国与海东诸国的关系》,《考古》,1989年11期。
    [6]张文良:《地藏菩萨与金乔觉》,《佛教文化》,1991年1月。
    [7]真禅:《论金乔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法音》,1991年11月。
    [8]陈景富,黄有福:《古代朝鲜僧人入华求法请益活动的兴起与发展》,《五台山研究》,1991年04期。
    [9]柳雪峰:《九华山与金乔觉》,《法音》,1992年04期。
    [10]谢澍田:《试论新罗高僧金地藏证道九华的业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2期。
    [11]李宗勋:《新罗村落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延边大学学报》,1993年3期。
    [12]韩钟万:《楞严经在韩、中、日三国的流传及歧见》,《佛学研究》,1994年00期。
    [13]李福利:《韩国王子金乔觉来中国考》,《南京史志》,1994年1月。
    [14]何劲松:《论中国佛教的新罗化过程》,《浙江学刊》,1994年第4期。
    [15]候远长:《中州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友好往来》,《学习论坛》,1994年01期。
    [16]黄夏年:《评<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2期。
    [17]刘建:《鸠摩罗什对东亚佛教史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2期。
    [18]赵骏河:《对韩国祭天仪礼的研究》,《孔子研究》,1994年02期。
    [19]陈景富:《朝鲜入华学僧对玄奘唯识学的研习与传播》,《五台山研究》,1994年02期。
    [20]陈景富:《朝鲜入学僧与唐代的佛经翻译》,《人文杂志》,1994年02期。
    [21]王波:《入唐新罗高僧金乔觉》,《文史知识》,1994年05期。
    [22]李宗勋:《新罗坊考》,《朝鲜学-韩国学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刘素琴:《新罗僧侣对唐代佛教的贡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5年第1期。
    [24]黄心川:《韩国佛教的发展过程及其与中国的双向交流》,《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1期。
    [25]谢澍田:《试论新罗僧金地藏入唐求法修道的思想和实践》,《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26]朱睿:《朝鲜民族的萨满教文化》,《民族文学研究》,1995年03期。
    [27]刘素琴,刘胜芳:《新罗僧侣对唐代佛教文化贡献考实》,《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28]黄心川:《韩国佛教的发展过程及其与中国的双向交流》,《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春之卷。
    [29]孙爱民:《佛教名山——九华山》,《上海集邮》,1995年04期。
    [30]王志光:《黄金纽带谱新篇——赵朴初谈中韩日三国佛教交流》,《法音》,1995年06期。
    [31]李箕永:《<般若心经>元晓新解》,《佛学研究》,1995年6月。
    [32]李法山:《韩中佛教交流小考》,《佛学研究》,1996年00期。
    [33]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年01期。
    [34]柳雪峰:《佛教在韩国的传播》,《当代韩国》,1996年04期。
    [35]苑利:《“白马”、“白鸡”现瑞与“金马碧鸡”之谜——韩半岛新罗神话与中国白族神话现瑞母题的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04期。
    [36]张敏:《新罗王子与佛教圣地九华山》,《文史杂志》,1996年10月。
    [37]乌丙安:《朝鲜巫俗与满蒙巫俗的比较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38]许能洙:《中、朝、日佛教初传期比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39]任晓丽:《略论佛教与朝鲜乡歌文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0]许辉勋:《试谈朝鲜神话的形成与演化》,《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1]刘立夫:《元晓对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贡献——以<大乘起信论>疏、记为中 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2月。
    [42]朴文一:《试谈在唐新罗坊的特点及其性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3]张子开:《唐朝来蜀的新罗国僧金和尚事迹考》,《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44]李甦平:《韩国三教和合的现代价值》,《现代哲学》,2000年04期。
    [45]张碧波:《中华文化圈中的新罗》,《学术交流》,2001年04期。
    [46]李甦平:《论韩国的三教和合——以花郎道为中心》,《当代韩国》,2001年04期。
    [47]杨国平:《义湘与海东华严》,《江淮论坛》,2002年05期。
    [48]何劲松:《论韩国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当代韩国》,2002年冬季号。
    [49]广中智之:《慧超所见于阗大乘佛教的戒律》,《敦煌学辑刊》,2005年1月。
    [50]孟慧英:《韩国萨满教印象》,《当代韩国》,2005年01期。
    [51]逸之:《由慧超朝佛过羊同讲起》,《中国西藏(中文版)》,2005年02期。
    [52]广中智之:《慧超所见于阗大乘佛教的戒律》,《敦煌学辑刊》,2005年04期。
    [53]韩梅:《论佛教对韩国文学的影响》,《理论学刊》,2005年05期。
    [54]王德朋:《论韩国僧人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贡献》,《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5]魏常海:《元晓“和诤”理论与义天“圆融”思想》,《东疆学刊》,2005年12月。
    [56]魏常海:《元晓“和诤”论与中国儒释道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
    [57]姜清波:《入唐三韩人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01期。
    [58]尹富:《地藏菩萨及其信仰传入中国时代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9]张海涛,张永强,王文肖,马世民:《赤山法华院》.《走向世界》,2006年03期.
    [60]李丽秋:《中韩始祖神话比较研究——以契神话、后稷神话和朱蒙神话为中心》,《当代韩国》,2006年04期。
    [61]王德:《浅论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共性特点》,《前沿》,2006年07期。
    [62]森安孝夫,广中智之,尹磊:《<往五天竺国传>记载的西域史料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
    [63]郑柄朝:《韩国佛教的思想特征——以新罗末期、高丽初期为中心》,《西北民族论丛》,2007年6月。
    [64]周进,于涛:《论中国佛教宗派对朝鲜半岛、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东疆学刊》,2007年第1期。
    [65]郑士友:《中日民间目连故事及目连文化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66]刚晓:《从金乔觉到地藏王》,《佛学研究》,2007年6月
    [67]拜根兴:《唐与新罗使者往来关联问题的新探索——以九世纪双方往来为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01期
    [68]杨昕:《从<三国史记>初探新罗社会制度的发展》,《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9]丁笃本:《旅唐新罗僧人慧超西域巡礼述略》,《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0]李岩:《朝鲜三国时期思想文化与佛教的本土化历程考析》,《当代韩国》,2008年03期。
    [71]拜根兴:《入唐求法:铸造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72]余小平:《论慧超旅行巨著<往五天竺国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73]李岩:《朝鲜三国时期思想文化与佛教的本土化历程考析》,《当代韩国》,2008年秋季号.
    [74]田卫疆:《释慧超<往五天竺国传>里“西胡”习俗的记载》,《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0月。
    [75]潘畅和,李海涛:《佛教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传播足迹考》,延边大学 学报,2009年第1期。
    [76]金京振:《试论高丽佛教的性质和主要特点》,《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77]杨泓:《中国南朝对百济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文物报》,2009年2月27日。
    [78]李岩:《新罗花郎道之思想特色及其审美趋向》,《东疆学刊》,2009年04期。
    [79]释仁德:《金乔觉的禅学思想》,《佛教文化》,2009年8月。
    [80]李岩:《简论新罗花郎道审美追求及其思想内涵》,《当代韩国》,2010年01期。
    [81]吕建福:《论不空的政教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4期。
    [82]李海涛:《韩国佛教的护国实践及其特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11年6月第44卷第3期。
    [83]韩国良:《论东吴高僧康僧会的佛学贡献》,《宗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1]金勋:《元晓佛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1995年。
    [2]姜云:《韩国风流思想的历史嬗变与价值研究》, 延边大学,2010年。
    [1](朝鲜)李能和:《朝鲜佛教通史》,民俗苑,1918年版
    [2]赵明基:《新罗的佛教理念和历史》,新太阳社,1962年
    [3]金志健:《新罗佛教研究》,山喜房佛书林,1973年
    [4]李基白:《新罗社会政治史研究》,一潮阁,1974年
    [5]《崇山朴吉真博士花甲纪念论文集》,《韩国佛教思想史》圆佛佛教思想研究院,1975年
    [6]黄溟江:《新罗佛教说话研究》,一志社,1980年
    [7]安启贤:《韩国佛教史研究》,同和出版社,1982年
    [8]李基东:《新罗骨品制社会和花郎徒》,一潮阁,1984年
    [9]李基白:《新罗思想史研究》.一潮阁,1986年
    [10]金瑛泰:《新罗佛教研究》,民族文化社,1987年
    [11]辛钟远:《新罗初期佛教史研究》,民族社,1992年
    [12]金英美:《新罗佛教思想史研究》,民族社,1994年
    [13]李基永:《韩国佛教研究》,韩国佛教研究院,1994年
    [14]金武兆:《韩国传统思想和新罗佛教》.新知书院,1999年
    [15]金武兆:《新罗佛教新罗僧侣》,新知书院,1997年
    [16]金福顺:《韩国古代佛教史研究》,民族社,2002年
    [17]《韩国佛教学研究丛书·新罗佛教篇》,佛含文化社,2003年
    [1]韩尚研:《新罗的佛教和文化》,《佛教学报》,1963年
    [2]金煐泰:《弥勒仙花考》,《东国大学佛教学报》第三·四合辑,1966年12月
    [3]金煐泰:《新罗真兴大王的信佛及思想研究》,《东国大学佛教学报》第五辑,1967年12月
    [4]金煐泰:《新罗佛教大众化的历史和思想研究》,《东国大学佛教学报》第六辑,1968年5月
    [5]金煐泰:《僧侣郎徒考》,《东国大学佛教学报》第七辑,1969年5月
    [6]金煐泰:《万波息笛说话考》,《东国大学论文集》第十一辑,1973年12月
    [7]金煐泰:《新罗佛教中的龙神信仰》,《东国大学佛教学报》第十一辑,1974年12月
    [8]金煐泰:《新罗的弥勒思想》,《东国大学论文集》第十四辑,1975年12月
    [9]金煐泰:《新罗的观音思想》,《东国大学佛教学报》第十三辑,1976年11月
    [10]金煐泰:《新罗十圣考》,《东国大学韩国学研究》第二辑,1977年12月
    [11]金煐泰:《新罗佛教初传者考》,《东国大学校论文集》,第十七辑,1978年12月
    [12]金煐泰:《新罗佛教天神考》,《东国大学佛教学报》第十五辑,1978年8月
    [13]金煐泰:《元晓研究——以传记和说话为中心》,《东国大学佛教学报》第十七辑,1980年12月
    [14]金煐泰:《三国统一完遂的领导者和佛教》,《东国大学佛教学报》第十八辑,1981年8月
    [15]金瑛泰:《新罗佛教信仰的特殊性》,《新罗文化节学术发表会论文集》,1984年
    [16]洪润植:《新罗的佛教文化》,《新罗文化节学术发表会论文集》,1984年第5卷
    [17]金煐泰:《新罗佛教的现身成佛观》,《东国大学新罗文化》创刊号,1984年12月
    [18]蔡印幻:《新罗最初的佛教思想》,《东国思想》,1986年第8卷
    [19]许与植:《新罗佛教界的组织和行政制度.新罗文化节学术论文集》,1987年第8卷
    [20]金煐泰:《新罗佛教受容的国家理念》,《新罗佛教研究论文集》,民族文化社1987年
    [21]金煐泰:《新罗佛国土思想》,《新罗佛教研究论文集》,民族文化社1987年
    [22]金煐泰:《新罗佛教的护国思想》,《新罗佛教研究论文集》,民族文化社1987年
    [23]金煐泰:《新罗的弥陀思想》,《新罗佛教研究论文集》,民族文化社1987年
    [24]金焕泰:《从说话看新罗高僧义湘》,《新罗佛教研究论文集》,民族文化社1987年
    [25]金煐泰:《占察法会和真表的教法思想》,《新罗佛教研究论文集》,民族文化社1987年
    [26]李凤春:《三国-统一新罗时期佛教的主体受》,《佛教学报》,1987年第24卷
    [27]秋贵爱:《新罗佛教受容的新考察》,《晓星文学》,1987年第3卷
    [28]崔柄宪:《唐新罗坊在佛教史上的地位》,《韩国宗教》,1988年第13卷
    [29]南希叔:《新罗法兴王代的佛教受容及其主导势力》,《韩国史论》,1991年第25卷
    [30]崔光植:《新罗佛教的传来、受容及公认》,《新罗文化节学术发表会论文集》,1991年
    [31]南希叔:《新罗法兴王代佛教受容及其主导势力》,《韩国史论》,1991年第25卷
    [32]文暻铉:《新罗佛教肇行》,《新罗文化祭学术发表会论文集》,1993年
    [33]辛钟远:《新罗佛教公认真相》,《新罗文化祭学术发表会论文集》,1993年
    [34]权英泽:《新罗佛教受容过程中密教的作用》,《石堂论丛》,1997年第28卷
    [35]张大凤:《新罗末禅受容的背景研究》,《佛教大学院论丛》,1998年第5卷
    [36]钟锡:《韩国密教的传来与受容》,《僧伽》,1998年第15卷
    [37]金英美:《佛教的受容和新罗人生死观的变化》,《韩国古代史研究》,2000年第20卷
    [38]朱甫墩:《新罗汉字定着过程和佛教受容》,《岭南学》,2001年第1卷
    [39]郑炳三:《8世纪新罗佛教的思想和文化》,《新罗文化》,2005年第25卷。
    [40]白韩极:《慧超的<往无天竺国传>在世界史上的意义》,《历史教育论集》,2008年第40卷
    [41]金勋:《中国地藏信仰和金乔觉法师》,《佛教研究》,2008年第28卷
    [1]郭胜勋:《新罗下代的佛教和政治变动》,翰林大学校,1988年。
    [2]姜英静:《新罗传统信仰的政治、社会机能研究》,淑明女子大学校,1992年。
    [3]朴希太:《新罗佛教的受容和政治发展研究》,汉城大学,2003年。
    [4]南武照:《圆测的生涯和唯识思想研究》,国民大学校,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