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历经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先后呈现三次高潮,两次中断,道路极其坎坷不平。这里的农业交流包括物的交流(即粮食、牲畜、大豆、茶叶等农产品贸易),也包括人及其科技的交流(即中国东北引进俄罗斯农畜良种和先进农机具、双方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互访、签订科研合作项目、相互交换物种资源、相互学习农业技术等)。新中国成立以前,双方农业交流以物的交流为主;建国以后,双方农业交流呈现贸易和科技交流并举的局面。
     中国与俄罗斯本不是邻国,俄国原本地处欧洲,与中国相距很远,只是由于俄国的不断向东扩张,才开始与中国接壤,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彼此有了交流的可能。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在平等基础上中国东北与俄国开始了正式的“互市”贸易往来。鸦片战争后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后订立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领土的重新分割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东北与俄国的农业交流性质由平等转变为不平等,贸易地点也推进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沿江边区和松花江内陆地区。在粮食、牲畜、毛皮等农畜产品贸易的同时甘蓝、铃当麦等俄国品种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由于俄国远东的移民政策和清政府土地的开禁,双方农业交流得到初步发展。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远东地区的移民不断增加,各种农产品严重短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中国东北地区成为俄国远东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贸易刺激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移民人数的增多,双方农业交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东北输入俄国的主要农产品有大豆、粮食和牲畜,俄国在中国东北还兴办各种农畜产品加工业。同时,因为中国东北与俄国远东茶叶贸易的扩大,中国种茶技术传入俄国。从俄国远东也传入中国一些俄国或其他国家的农作物新品种、农机具。
     俄国十月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的农产品贸易有所减弱,但大批俄国人逃往东北所带来的农业良种和农机具却促进了双方的技术交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完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国东北与苏联的经济关系骤然萎缩最后停止消失;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经过多次商洽才打通与苏联贸易的大门,1946—1949年与苏方先后签订三个出口农产品贸易合同,主要以农副产品换取急需的日用军需产品,从而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发展,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建国初期(即1949年至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封锁,我国政府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科学技术合作。在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指导下,双方的农业交流随之进入飞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东北向苏联输出大量优质农产品,同时引进苏联农畜良种为农畜品种杂交繁育提供条件、引进农业机械为我国农机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双方进行人员交流,苏联专家到我国帮助建设国营农场、进行技术指导,我国派遣留学生去苏联学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段时期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得到较为稳定而全面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
     总体来说,300余年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呈现出间断性、受国际市场制约性和一定盲目性等特点。双方农业交流的成效显著,无论是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业科学技术与人员交流,都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俄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缘因素为双方农业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中俄东部边境线全长4300多公里,有公路、铁路相通,山水相连,方便的地缘地理条件成为两区域交流与合作的给力因素。第二,政治因素是国家间能否开展友好往来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农业交流的外部条件,尤其是中俄两国国家政府间所签订的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更是两国农业交流的路标和指南针,在中俄交往过程中,各个时期所签订的不同性质条约深深影响着中俄农业的交流与合作。第三,优势互补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双方农业交流的重要因素,早期俄国毛皮和中国大豆茶叶的相互输出就是明显的例子;现阶段中国人多地少,俄罗斯人少地多的经济状况为中俄两国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第四,文化因素也影响着双方的农业交流,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派和学说的影响,讲究忍让、礼仪,如早期的京师互市贸易为俄国使团免费提供食宿。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双重性、两面性和极端性特点,建国初期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正处于高潮阶段因为赫鲁晓夫的鲁莽之举而骤然停止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当代,随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三个方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看法。
The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rtheast China and Russia has300years history, which experienced three booming and two interruption periods. It includes the exchange of agricultural trade, expert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 which means the visi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sts, sign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projects and species exchange.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mainly depends on trade exchange, while later agricultural trade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 develop together.
     China and Russia were not neighboring countries at the beginning, which Russia originally located in Europe. They borders after Russia constantly expanded eastward, what is more Russia invaded Northeast China after signing The Treaty of Nerchinsk between Qing Empire and Russia in1689. During this period Russia began agricultural trade with Northeast China formally. After the Second Opium War Russia forced Qing Dynasty to sign unequal treaties which occupied one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Chinese territory in Wusuli river. The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rtheast China and Russia has been unequal in this period, but it has been improved because of immigration policy and land opening-up policy.
     With the building of China-Eastern Railway, more and more immigrants surged into Russia far eas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mand couldn't meet supply, which made Northeast China the base of agricultural supply, at the same time stimulated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eriod lots of Chinese products exported to Russia, such as soybean, grain, cattle and tea, on the other hand Russia initiated various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exported agricultural varieties, machinery to Northeast China.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Sino-Russia or Sino-USSR communication present tortuous development trend. Northeast China has kept agricultural exchange with Russia before the September18th incident; while after the incident it has become the colony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and cut the exchange gradually.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Northeast liberated area began to trade with USSR after consultation and signed three agricultural trade contracts from1946to1949, which put emphasis on the exchange of daily military-rated products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national liberation.
     Sino-USSR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rried out under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the early day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t the time, New China was backward in economy and plagued by disasters.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y imposed blockage and embargo on China. China has no choice but to cooperate with the USSR in all fields. After signing The Sino-USSR Treaty of Mutual Friendly Alliance, both sides carried out cooperation. The state-owned friendship farm was set up in China in the early day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hich all the farming machinery and experts were provided by the former USSR.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ed rapidly fo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reform and the open policy also served for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rtheast China and Russia. The main content of Sino-Russia cooperation was to retain consultants and experts from Russia, to exchange students and visiting scholars,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and trade from Russia.
     On the whole, the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rtheast China and Russia has300years history, which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termittent, discontinuity, international market dominated, lack of autonomy, blindness and lack of planning. Whether it carried out trade exchange or expert communication, it has make achievements and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rtheast China and Russia. First of all, geographical fact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hina and Russia are good neighbors sharing border lines of more than4300kilos in eastern areas. There are vast of land, highways and railways, besides Russian far east area is far from the most developed and political center part. In a word,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two countries to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in agriculture. Secondly, political factor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for carrying out friendly relationship of two countries. It also affects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treaties signed by two countries have legal effect and guide their communication. Thirdly, two countries can complement in economy, such as the exchange of Russian fur and Chinese tea. At pres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and land area, they can exchang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t last, cultural factor has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nation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teachings which pay more attention to self-surrender and etiquette while Russian nation has her double characters.
     In modern times, many problems exposed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analyses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trade exchange. It als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引文
①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3编,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508-509页。
    ②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3编,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750页。
    ① 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年版,第53页;加恩:《彼得大帝时期的俄中关系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85页。
    ①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79年,第1编,223-228页。
    ② 方式济《龙沙纪略》,经制编,《龙江三纪》,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5-206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415页。
    ③ 《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333337页。
    ④ 同上书,第1编,第415页。
    ⑤ 《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第362-364页。
    ⑥ 《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第415页《陈泰为请查办俄人私来贸易事致尼布楚城长官咨文》。
    ⑦ 同上书,第417页。
    ① 同上书,第419-420页。
    ② 同上书,第462页
    ③ 同上书,第459页
    ④ 同上书,第485页
    ⑤ 同上书,第486页
    ⑥ 同上书,第488页
    ① 参见孟宪章:《中苏经济贸易史》第57页;东北三省中国经济史学会:《东北经济史论文集》,下,黑龙江出版局,1984年,第4-5页。
    ② 陈侠君:《筹鄂龟鉴》,复印本,1976年,第2卷,第274-275页;郭蕴深:《中俄黑龙江地区的茶叶贸易》《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第56-60页。
    ①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590页。
    ② 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第123页;刘选民《中俄早期贸易考》,载《燕京学报》,第25期,第185页。
    ① 孟宪章:《中苏经济贸易史》第83页;张凤鸣:《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贸易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② 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第125-126页。
    ① 包兹特涅耶夫编辑《满洲记述》第554页;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第554页;季米特里·包兹特涅耶夫等《十九世纪俄国同中国东北地区的边境贸易》《黑河学刊》1985年第4期;《满洲记述》第1卷557页。
    ② 包兹特涅耶夫:《满洲记述》第555-557页。
    ① 包兹特涅耶夫:《满洲记述》第558-560页。
    ② 斯拉德科夫斯基《俄国各族人民同中国经济贸易关系史(1917年前)》,1974年,莫斯科,第285页。
    ③ 包兹特涅耶夫:《满洲记述》第561-562页。
    ① 孟宪章:《中苏贸易史》,第175页。
    ③ 加·尼·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19世纪-20世纪初)》中译本,第71页。
    ④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2册,第1285-1286页。
    ① 安·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1881—1904年)》,1958年,加利福尼亚,第6-7页;《中苏贸易史资料》第300页。
    ② 《商务报告》1878年,汉口,第79页,转引自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1286页。
    ⑤ 王加生:“中国茶叶销苏史略》,《中国茶叶》,1983年,第1期,第31-32页。
    ① 李米特里·包兹特涅耶夫编辑:《十九世纪俄国同中国东北地区的边境贸易》,《黑河学刊》1985年,第87-100页。
    ② 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19世纪-20世纪初)》,第126页。
    Ⅱ)。
    ① 波兹涅耶夫:《满洲记述》,彼得堡,1897年俄文版,第2卷,附表8,表1、4、6、7
    ③ 波兹涅耶夫:《满洲记述》,第556页。
    ① 包兹特涅耶夫:《十九世纪俄国同中国东北地区的边境贸易》,《黑河学刊》,第4期,第87-100页。
    ② 波兹涅耶夫:《满洲记述》,彼得堡,1897年俄文版,第2卷,附表8,表1、4、6、7。
    ③ 季米特里·包兹特涅耶夫编辑《十九世纪俄国同中国东北地区的边境贸易》,《黑河学刊》,1985年,第87-100页。
    ④ 包兹特涅耶夫:《满洲记述》第567-569页;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第308页。
    ⑤ 包兹特涅耶夫:《满洲记述》第2卷,附录8,表7-10;翁特尔别格:《滨海省》,附录5,表2,张凤鸣:《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第40-41页;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19世纪-20世纪初)》,第128页,附表9。
    ① 包兹特涅耶夫:《满洲记述》,第2卷,附录8,表7-10;翁特尔别格:《滨海省》附录5,表2。
    ② 孟宪章:《中苏贸易史》,第175页。
    ③ 薛红:《沙俄攫取松花江航行权的经过》,《学术交流》,1979年,第4期,第181-185页。
    ① 吉林将军衙门为俄人进街购买货物按新章办理的札文—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一日,《涉外经济贸易》清代民国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下册,吉林省档案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② 吉林将军衙门为严禁将牛贩卖给俄人的札文(光绪二年五月初四)《涉外经济贸易》清代民国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下册,1996年第5页。
    ③ 宁古塔副都统为照新章阻拦俄人购买米粮牲畜的札文(光绪四年六月初五)《涉外经济贸易》清代民国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下册,1996年第6-9页。
    ④ 吉林将军衙门为嗣后有贩卖年商经过各路关隘务必认真查验的札文(光绪十八年六月)《涉外经济贸易》。
    ① 包兹特涅耶夫:《满洲记述》第1卷,第36页;孟宪章:《中国贸易史资料》,第299页。
    ③ 季米特里·包兹特涅耶夫;郭蕴深;马越山《十九世纪俄国同中国东北地区的边境贸易》,《黑河学刊》,1985年第4期。
    ④ 包兹特涅耶夫:《满洲记述》第1卷,第37-38页。
    ⑤ 三姓副总督衙门来往俄船带货数日册报(光绪二十四年),清代民国吉林档案史料选编:《涉外经济贸易》,下册,吉林省档案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9-12页。
    ① [清]方式济:《龙沙纪略》http://www.sf108.com/bbs/viewthread.php?tid=56406&extra=page%3D27
    ② 蔬菜科普:甘蓝中国种子交易网http://www.seed86.com/news/read_news.aspx?i=832
    ① http://www.seed86.com/news/read_news.aspx?i=832
    ② 衣保中:《清代东北的农作物种类与分布》,《古今农业》,1996年,第4期;[清]方式济《龙沙纪略》,尾穗苋(中国北部植物图志)老枪谷(龙沙纪略)老羌谷(黑龙江外志)。
    ③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农业志》,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6页。
    ① 资料来源据日本:《满蒙经济要览》第542-543页数字统计:胡雪梅:《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与近代中国东北开发1860-1931》,《北方文物》2002年第3期。
    ② 李澍田:《霍尔瓦特与中东铁路》,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89页。
    ① 《远东报》1911年6月20日。
    ① 中东铁铬经济调查局:《北满与中东铁路》.哈尔滨。1922年俄文版,第163页。
    ② 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第106页。
    ③ 《满洲开发四十年》下卷,第46页。
    ④施泰因菲尔德:《俄国在满洲的事业》第107页;《哈尔滨交易委员会纪念集》,第174页。
    ⑥ 阿瓦林:《帝国主义在满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4页。
    ⑦ 郭燕顺:《沙俄对东北吉黑两省的农业掠夺》,《东北经济史论文集》第141-142页。
    ④ 《二十五年来同蒙古和中国的贸易关系》,载《亚细亚时报》,1910年,第7期,第130页。
    ⑦ 郭燕顺:《沙俄对东北黑、吉两省的农业掠夺》,《东北经济史论文集》,下册,第141-151页。
    ① 郭燕顺:《沙俄对东北黑、吉两省的农业掠夺》,《东北经济史论文集》下册,第141-151页。
    ③ 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第100页。
    ① 薛明:《二十世纪初东北北部的对外贸易及特点》,《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3期,第137-142页。
    ② 中东铁铬经济调查局:《北满与中东铁路》俄文版,1922年。
    ③ [美]雷麦:《外人在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25页;张凤鸣《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第58页。
    ⑤ 《中东铁路15年商业活动概观》彼得堡,1912年,第6页。
    ① 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93页;孙公度:《20世纪上半叶满洲的经济发展》,(美)坎布里奇(马萨诸塞)1969年,第19、62页。Sun Kungtu C.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anchuria in the First Halh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1969。
    ② 施泰因菲尔德:《俄国在满洲的事业》,第105页。
    ③ 日本外务省:《满洲的工业》(俄译本)第3编“加工工业”,哈尔滨,第17、19页
    ② 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第346页。
    ③ 《远东报》1918年10月7日。
    ① 《黑龙江全省财政说明书》第47页。
    ③ 川上俊彦:《北满的工业》(俄译本)第3编“加工工业”,第22-24页。
    ① 《北满的工业》第3编“加工工业”,第24-25页。
    ③ 《远东工商业指南》(俄文版),伊尔库茨克,1913年,386、388、380页。
    ④ 《远东工商业指南》(俄文版),伊尔库茨克,1914年,478、470、471页。章鸣:《论帝俄在中国东北北部的加工工业》,《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第93105页。
    ⑤ 衣保中:《东北农业史》,第419页。
    ③ 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局:《北满与中东铁路》第301页。
    ① 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局:《北满与中东铁路》第302-303页。
    ② 《远东报》1911年6月24日。
    ① 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局:《北满与中东铁路》第251、303、322页。
    ③ 川上俊彦:《北满的工业》(俄文版)第2编“商业”第91页。
    ④ 施泰因菲尔德:《北满在满洲的事业》,第108页
    ⑤ 川上俊彦:《北满的工业》第2编“加工工业”第26-27页。
    ⑥ 哈尔滨文史资料委员会:《哈尔滨文史资料》,第15辑,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第59页。
    ⑦ 《北满产业资料》第8号,第3页。
    ① 黄越川:《东三省畜产志》,中华书局,1930年,第8-12页。
    ② 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第431-432页。
    ③ 黄越川:《东三省畜产志》,第61-62页。
    ④ 《满蒙全书》第3卷,第830-834页。
    ① 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第82页。
    ② 《远东报》1911年9月26日。
    ③ 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第71、97、98页。
    ④ 《远东报》1916年5月2日。
    ⑤ 《符拉迪沃斯托克商港》,载《俄国经济评论》1923年,第2卷,第5期,第24页。《The Commercial Port of Vladivostok》,《Russian Economic Review》,1923,vol.2,No 5.)。
    ⑥ 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
    ⑦ 《1912年的甘珠尔蒙古集市—中东铁路商务代表斯英里尼科夫的报告》(1913年哈尔滨俄文版)
    ① 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第108页。
    ② 根据海关总税务司编:《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整理;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第193页。
    ③ 根据海关总税务司编:《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整理;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第196页。
    ① 根据《农商公报》第33期(1917)整理。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第193页。
    ② 根据海关总税务司编:《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民国4-6年份整理。
    ① 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贸关系(19世纪-20世纪初)》,第82页。
    ② 郭蕴深:《中俄黑龙江地区的茶叶贸易》,《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第56-60页。
    ③ 陈椽:《中国农业从刊茶叶之部—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92页;徐克定:《阿罗斯茶事寻踪》,《农业考古》第4期,第270-271页。
    ④ B.梅格列利泽、Л.喀兰达利什维利《中国种茶专家社格鲁吉亚》载《新观察》1957年,第22期:陈椽《中国农业丛刊茶叶之部—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92页;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3-196页。
    ① 陈椽:《中国农业丛刊茶叶之部—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92页;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3-196页。
    ② 陈椽;《中国农业丛刊茶叶之部—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93页。
    ③ 蓝坪:《万水千山寻故人》载《新观察》1957,第22期。
    ④ B.梅格列利泽、Л.喀兰达利什维利:《中国种茶专家在格鲁吉亚》载《新观察》1957年,第22期。
    ⑤ 郭蕴深:《俄国的茶文化及中国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4期,第133136页。
    ⑥ 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中译本上册,农业出版社,1986年,第102页。
    ① 陈椽:《中国农业丛刊茶叶之部—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93页;徐克定:《阿罗斯茶事寻踪》,《农业考古》第4期,第270-271页;①陈椽:《茶树栽培史初稿(连载)》《茶叶科学简报》-1982-04-02。
    ② 汤尔和译:《黑龙江》第197页。
    ③ 海关总税务司编:《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下卷,第6页,第15页。
    ④ 《远东报》1911年3月1日。
    ⑤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科学技术志》第38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9-170页。
    ⑥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科学技术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7页。
    ⑦ 《吉林行省档案》,1(6—1)--306。
    ⑧ 《满蒙全书》第3卷,第631632页;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第411412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科学技术志》第38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7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6页。
    ③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页。
    ④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5页。
    ⑤ 祁学俊:《中俄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民间文化》,2001年第2期,第46-49页;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南京农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6页。
    ⑥ 李铁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⑦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① 《吉林省行政公署档案》11(7—7)—2350;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第413页。
    ② 李铁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③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科学技术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75页。
    ① 中央档案馆等编《东北经济掠夺》,中华书局1991年,第30页。
    ①《远东报》1918年1月31日。
    ② 《远东报》1918年2月3日。
    ③ 《远东报》1918年11月7日。
    ④ 《远东报》1918年3月13日。
    ⑤ 《远东报》1918年6月11日;6月20日。
    ⑥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局:《北满与中东铁路》第163、167、185、251、303、322页。
    ⑦ 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局:《北满与中东铁路》297-298页。
    ① 吕荣寰:《北满与东省铁路》,哈尔滨中国印刷局,中华民国十六年出版,第297-300页。
    ① 《远东报》1920年11月10日。
    ② 徐景学主编:《西伯利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478页。
    ① 中俄关系史料(民国六一八年)俄政变与一般交涉(一)第501页;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年,第385--386页。
    ② 黑龙江省档案局档案:全宗号121,目录号1,案卷号68。
    ④ 伪满《政府公报》号外,康熙二年三月。
    ⑤ 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东北经济小丛书·贸易》,中国文化服务社沈阳印刷厂,1948年,第76页。
    ① 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东北经济小从书》—贸易卷,中国文化服务社沈阳印刷厂,1948年,第32页。
    ② 张念之:《东北的贸易》,东方书店1948年,第96页。
    ③ 《中苏贸易史资料》第531--532页;《东北斛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三辑,第306、、308页;《中苏贸易史》第350-352页。
    ① 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三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8页。
    ② 孟宪章:《中苏经济贸易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53页。
    ③ 《东北局关于对外贸易工作的报告》,载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三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77-279页。
    ① 杨玉林:《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对苏贸易》;《黑河学刊》1991年第1期。
    ② 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年,第537-538页。
    ① 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三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7页。
    ① 吕荣寰:《北满与东省铁路》,哈尔滨中国印刷局,1927年版(中华民国十六年出版),第174页。
    ③ 《哈尔滨经济资料文集》第3辑,哈尔滨市档案馆1991年版,第158页。
    ⑤ 吕荣寰:《北满与东省铁路》,哈尔滨中国印刷局,1927年版(中华民国十六年出版),第177-178页
    ② 《哈尔滨经济资料文集》第3辑,哈尔滨市档案馆1991年版,第157页。
    ④ 吕荣寰:《北满与东省铁路》,哈尔滨中国印刷局,1927年版(中华民国十六年出版),第187-192页。
    ① 《北满和哈尔滨的工业》,哈尔滨,1928年版。)第89、90、200、202页。
    ② 《“老巴夺”哈尔滨卷烟厂》,载自《哈尔滨文史资料》第15辑,第31-32页第142页。
    ① 吕荣寰:《北满与东省铁路》,哈尔滨中国印刷局,1927年版(中华民国十六年出版),第195-196页。
    ② 中央档案馆等编《东北经济掠夺》,中华书局1991年,第46页。
    ③ 中央档案馆等编《东北经济掠夺》,中华书局1991年,第5-57页: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第14卷,中华书局,1991年,第508页。
    ④ 陈绍南主编:《哈尔滨经济资料文集》第三三辑,哈尔滨市档案馆,1990年,第183、202页。
    ① 关口寿一满州经济十年史、一九四二年、满州渐通信社。(关口寿一:《满洲经济十年史》,伪满洲国通信社1942年版)。
    ② 《“老巴夺”哈尔滨卷烟厂》,载自《哈尔滨文史资料》第15辑,哈尔滨出版社 1991年,第34--35页。
    ③ 《“秋林”独特经营和美味食品》,载自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部编《哈尔滨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①① 日本产业调查会满洲总局:<满洲产业经济大观>,东京,1942年9月日文版,第140页。
    ③ 《哈尔滨文史资料》第15辑,第78页;《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三辑,第194、194页。
    ① 《哈尔滨文史资料》第15辑,第62页。
    ② 《哈尔滨文史资料》第15辑,第35、36页。
    ③ 吉林省行政公署档案,11(7-7)--2024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科学技术志·科技》第38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1、235页。
    ② 李铁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7页;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南京农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0页。
    ③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科学技术志·科技》第38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7页。
    ④ 《东支铁路沿线畜产》第4页。
    ①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机械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395-396页;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南京农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49页。
    ② 祁学俊:《中俄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民间文化》,2001年第2期,第46-49页;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南京农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6页。
    ③ 刘祖荫:《满洲国农业经济概论》,东北日报图书资料室复印,原书在吉林省图书馆,第120-121页。
    ④ 黑龙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兴安屯垦区第一年工作概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3页。
    ⑤ 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467页,转引自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北满农业》,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1928年,第87页。
    ⑥ 《东北经济统计材料》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1949年,(6)--9
    ① 满铁调查部资料课编辑:《满铁调查月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39年,第20卷,第12号,第166--167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科学技术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7页。
    ③ 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第599-600页。
    ④ 呼玛县地方志办公室:《呼玛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第251页。
    ⑤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科学技术志》,第38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7页。
    ① 郭文韬、曹隆恭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495-496页。
    ② 《满洲经济研究年报》,昭和十六年,第161页。
    ③ 满洲国财政部编:《满洲国外国贸易统计》,伪康德五年度,产业部农务司调查。
    ① 黑龙江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科学技术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70页。
    ② 蒋南群:《苏联农机在吉林》,《东北农业》,1949年,第5期。
    ③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农业生产基本总结》1949年,第58页。
    ④ 《松江农业概况》,松江人民政府,1949年,第66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科学技术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10页。
    ① 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第564、545页。
    ② 吉林省档案馆档案:吉林省对外贸易局,吉林省粮食食品出口公司,全宗号68,案卷号13。
    ① 吉林省档案馆档案:吉林省对外贸易局,吉林省粮食食品出口公司,全宗号68,案卷号31。
    ① 吉林省档案馆档案:吉林省对外贸易局,第O1/04029—202号合同之第1—8号附件,全宗68,案卷号367。
    ① 吉林省档案馆:执行国外合同遇到的一些问题。全宗号68,案卷号16。
    ①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调研室编:《黑龙江省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15页。孟宪章:《中苏贸易是资料》,第600-601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科学技术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7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科学技术志》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8页。
    ②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农业志·种植》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5、154页。
    ③ 王正林:《友谊农场在成长壮大》,《中国农垦》,1959年,第21期,第5页。
    ④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农业志》,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4页。
    ⑤ 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54页。
    ⑥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农业志·种植》,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1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科学技术志》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8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农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1、449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7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9-141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41-144页。
    ②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43页。
    ③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44-145页。
    ④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45页。
    ⑤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2页、137-138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2-153、73、117、122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2-444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9-170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0-171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0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0-161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5-146、493页;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275-276页。
    ③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第38卷《科学技术志·科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6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3-185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49-151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2页。
    ③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6页。
    ④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9页。
    ⑤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4-445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第38卷《科学技术志·科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0,240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14页。
    ② 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春市志农业机械化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③ 刘安定:《新式农具推广工作座谈会总结》,《中国农报》,1952年20期,第9页;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南京农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6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5、38-39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③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3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3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9页。
    ① 宋超:第197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9-50页;王志:《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前景展望》,《农业机械》,1998年,第2期,第10-11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2-43、45-46、48-50、54-55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4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页。
    ③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01页。
    ① 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2-73页
    ② 吉林农机网:http://news.jgny.net2005-12-29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页。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页。
    ③ 宋超:《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对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影响研究》2009年第3期,第200页。
    ① 《黑龙江史志·农机志》第117-118页。
    ② 《黑龙江史志·农机志》第18页。
    ① 《吉林省·农业志·种植》第114页。
    ②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8月,第933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农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1、449页。
    ② 《黑龙江省志·农业志》第443页。
    ③ 《黑龙江省志·农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2-443页。
    ④ 《黑龙江省·畜牧志》1993年,第434-435页整理、437页。
    ⑤ 伏斯科保伊尼科夫:《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参观乌克兰记》,《中国农报》,1952年13期,第40页。
    ⑥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志》,吉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8月,第940-941页。
    ①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8月,第943,936页。
    ② 张林池:《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421页。
    ③ 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第136-138页。
    ④ 方悴农《苏联帮助我国建立的国营友谊农场》,《农业科学通讯》,1957年,第11期,第610-611。
    ⑤ 《黑龙江省志·农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3页。
    ①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简介:http://www.neau,edu.cn/dep/spxy.
    ② 《黑龙江史志·外事志》1993年,第415-416页。
    ③ 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技合作研究》第187页。
    ④ 中国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共吉林市党史人物(二)》,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 宋超:第125页。转引自: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院名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② 周邦任,费旭:《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第254页。
    ① 《黑龙江史志·外事志》第411-416页
    ①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起势迅猛http://www.gov.cn/gzdt/2006-03/24/content_235809.htm
    ①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科技创新田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2010年,内部资料。
    ① 吴晶,刘峰《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是提高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第3期第32-34页。
    ②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8月,第941页。
    ①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编辑委员会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1988--1997》,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出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印室印刷,1998年,第217-222、225页;1998—2010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各年院报整理,分别为2001年院报第203页、2002年院报第165页、2003年院报第169页、2004年院报第259页、2005年院报第183页、2006年院报第191-192页、2009年院报第263页。
    ① 池东辉《以黑龙江省为例的中俄农业科技合作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第36页。
    ② 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馆档案,《黑龙江省省农科院外事处》日期20040213。
    ① 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黑龙江省农科院科研处》1996年—2005年相关档案整理。
    ② 黑龙江对俄科技合作三年创产值逾16亿元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kjhz/200803/t20080331_5214.htm
    ① 张弛,周萍萍《对俄科技合作——沈阳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不容忽视的在素》,《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8期
    ①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8月,第936、938、997页。
    ②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编辑委员会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1988--1997》,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出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印室印刷,1998年,第217-222、225页;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1998—2010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各年院报整理,分别为1998年院报第261页、2000年院报第190页、2001年院报第204页、2002年院报第170页、2004年院报第261页、2005年院报第189页、2006年院报第196页、2007年院报第223页、2009年院报第263页。
    ① 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春市志·总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211-212页。
    ①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编辑委员会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1988-1997》,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出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印室印刷,1998年,第231—242、255、257、259页;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1998—2010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各年院报整理,分别为1998年院报第247页、1999年第253页、第2000年192页、2001年第204页、2003年院报第176页、2004年院报第261页、2006年院报第199页、2007年院报第225、229页、2008年院报第219页、2009年院报第265页。
    ① 池东辉《以黑龙江省为例的中俄农业科技合作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第36页;韩贵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对俄科技合作的回顾与展望》.2005年中俄科技合作高层论坛文.2005年,第292页。
    ② 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关于赴苏联伯力地区考察浅谈蔬菜生产合作的报告》全宗号:386,卷号:77,日期:1989.
    ① 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1993、1994、2002、2003、2004、2005、2006年文件。
    ① 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385,案卷号76,黑农科院[89]106号文件;1998年文件、2002年文件、2003年文件、2004年文件、2005年文件。
    ② 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160,永久,对俄中心,第3号和42号文件,日期20090226、20090612.
    ① 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1989年《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黑龙江省大豆科技代表团访问考察苏联远东地区工作报告》。
    ① 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科研处》1989年《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远东分院全俄大豆研究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书》整理。
    ① 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384,黑农科院[89]140号文件;1990、1991年外事处文件。
    ① 黑龙江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386,卷号75《关于同全俄大豆所互赠科研设备的请示》。
    ① 黑龙江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381,卷号72《关于同苏联阿穆尔州全俄大豆所交换大豆品种和根瘤菌种的请示》。
    ① 黑龙江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160,卷号560,目录号1,年度89《关于许忠仁等四人赴苏联参加大豆讨论会》。
    ①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编辑委员会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1988--1997》,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出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印室印刷,1998年印制,第231、236、254页。
    ①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报》1996年197页;1999年第247页;2001年第206页;2005年第183页;2006年,第192、196页。
    ② 《2009年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简况》,2010年内部资料。第259页。《吉林省农科院与俄罗斯联邦国家科学院远东分院协议书》,2010年内部材料。
    ③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吉林省农业利学院报》2009年,264页。
    ① 吴晶,刘峰:《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是提高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年第3期:第32-34页。
    ② 池东辉《以黑龙江省为例的中俄农业科技合作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第36页;韩贵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对俄科技合作的回顾与展望》.2005年中俄科技合作高层论坛文.2005年,第291页。
    ③ 吕萍: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科技合作发展战略研究》,《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1期。
    ① 孙吴县引种俄大果沙棘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801/t20080128_252608.htm。
    ② 约·库尔采夫,《西伯利亚农工系统和农业科学及其黑龙江省的合作》,《西伯利亚研究》.2005年,第4期,第21-22页。
    ③ 哈尔滨水稻基地引进俄罗斯生物肥料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kjhz/200803/t20080314_2952.htm。
    ④ 满洲里引进超亿元出口产品加工项目http://www.hlzew.gov.cn/zehz/hzdt/kjhz/200712/t20071220_237911.htm
    ① 布市瓜农引进中国技术喜获丰收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kjhz/200803/t20080319_5801.htm
    ② 赤塔州开始在中国专家指导下培育西瓜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706/t20070618_169958.htm
    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件《关于省农科院韩贵清院长办理一年多次往返赴俄罗斯签证的请求》,黑农科院[2009]13号,2009年内部资料。
    ① 凌丹,黄惠萍《国际经济合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① 宾县农民在俄种植菜年收入近亿元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511/t20051122_146950.htm
    ② 黑河市对俄农业开发实现新突破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512/t20051221_146955.htm
    ① 黑龙江东宁县跳出农业抓农业面向境外谋发展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706/t20070606_147128.htm
    ② 孙成钰:《黑龙江垦区大部分赴俄家庭农场今年农业经营实现盈利》,《粮油市场报》,2006年-11-18;黑龙江垦区对俄60万亩耕地的农业开发喜获丰收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611/t20061114_147079.htm。
    ① 我国企业在俄租地建设首个“巨型农庄”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606/t20060616_146974.htm。
    ② 王世才,郝赫《吉林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前景与对策》,1997年第4期。
    ① 吉林省农业厅2005年年度总结。
    ② 陈前恒,张黎华,王金晶《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与探索》,2009年第2期。
    ③ 牛力武记者陈麒发: 《将“良田”种到国外》,《中俄经贸时报》-2008-02-14;对俄农业劳务科技升级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802/t20080215_256148.htm。
    ①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起势迅猛http://www.gov.cn/gzdt/2006-03/24/content_235809.htm
    ② 王伟民《中俄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③ 2010年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43.1%http://www.fengj.com/zx/news_show.asp?info_id=496915。
    ① 张国华《中国和俄罗斯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第4期。
    ② 中国口岸协会网页http://www.caop.org.cn/webnews/openarticle.asp
    ①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起势迅猛http://www.gov.cn/gzdt/2006-03/24/content_235809.htm
    ② 尹荣梁,郭艳坤,王化楠《黑龙江省蔬菜出口贸易分析》,《北方经贸》,2007年第12期。
    ③ 村级协会帮助农民对俄出口洋葱效益显著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511/t20051111_146948.htm
    ④ 东宁推进基地备案工作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712/t20071206_233469.htm
    ① 逊之:《中俄贸易之观察(上)》,载自《商业月报》,第14卷,第5号;孟宪章:《中苏贸易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87页。
    ② 吕荣寰:《北满与东省铁路》,哈尔滨中国印刷局,中华民国十六年出版,第294页。
    ① 王宣生:《国茶对苏贸易》,载自《贸易月刊》,1941年2月;孟宪章:《中苏贸易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88页。
    ② 《苏中经济关系概要》,第248页;《中苏贸易史资料》,第458页。
    ⑤ 梅尼希科夫等:《北满·黑龙江省》汇总表16。
    ⑥ 黑龙江省档案馆:《中东铁路档案》,哈尔滨,1989年,第550卷。
    ① 奉天省公署档案,卷4483号、卷4684号并参考表6。胡雪梅:《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与近代中国东北开(1860-1931)》,《北方文物》2001年,第3期,第98页。
    ② 武向晨:《东省大豆贸易概况》,载《国际贸易导报》,第2卷,第10号;孟宪章:《中苏贸易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82页。
    ① 刘士伟:《走向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日报》1950年1月第152期。
    ① 郭燕顺:《沙俄对东北黑、吉两省的农业掠夺》《东北经济史论文集》143页:《阿穆尔沿岸地区》504-505页。
    ② H.II.施泰因菲尔德:《俄国在满洲的事业》,哈尔滨,1910年俄文版,第100、98页据统计。
    ① 东北解放区驻平壤商务代表团《一年的商务总结报告》[R](1949年),辽宁档案馆藏。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科学技术志》第38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8-280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3页。
    ①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科学技术志》第38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
    ②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76-177页。
    ③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47-149页、156-157页。
    ④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5-146、493页;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5-276页
    ① 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57页;徐庆林:《张克威》,中共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吉林市党史人物(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 同上第86页。
    ③ 陈椽:《中国农业从刊茶叶之部—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93页;徐克定:《阿罗斯茶事寻踪》,《农业考古》第4期,第270271页;③陈椽:《茶树栽培史初稿(连载)》《茶叶科学简报》-1982-04-02。
    ① 张林池:《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0页。
    ① 杨遇春:《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经济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7-108页。
    ② 王正林:《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中国农垦》,1959年,第21期。
    ③ 刘岑:《友谊农场获得高额丰产的农业技术措施》,《中国农垦经济》,1959年第21期。
    ④ 方悴农:《苏联帮助我国建立的国营友谊农场》,《农业科学通讯》1957,第11期,第610-611页。
    ⑤ 张玉明:《友谊农场畜牧业全面发展》,《中国农报》,1957年,第11期。
    ① 宋超:《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对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影响研究》,《求索》2009年,第3期,第202页。
    ② 方悴农:《苏联帮助我国建立的国营友谊农场》,《农业科学通讯》,1957年,第11期,第610页。
    ③ 杨遇春:《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经济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111页。
    ④ 宋超,志富平:《建国初期苏联援建国营友谊农场的积极意义》,《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5期,第500-504页。
    ① 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简介》,http://www.neau.edu.cn/dep/spxy/,2005-03-03宋超:第190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6页。
    ② 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年,第44页;转引自齐赫文斯基:《17世纪俄中关系》(资料与文献集),第1卷,第2册第456页:孟宪章:《中苏经济贸易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8页。
    ① 王殿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劳务合作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32页。
    ① 尼布楚条约,http://baike.baidu.com/view/38385.htm#3
    ②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3编,中册,第508-509页。
    ①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3编,中册,第750页。
    ②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3编,中册,第659负,中华书局1979年。
    ③ 黑龙江省档案馆收藏:《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1868年。
    ①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页。
    ②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齐赫文斯基等编:《十七世纪俄中关系》,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卷,第3册第655页。
    ③ 雅科夫列娃:《1689年第一个俄中条约》,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18页。
    ④ 亚历山德罗夫:《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前俄中经济关系史之一页》,载《苏联历史》(俄文版),1957年第5期第206页。
    ⑤《十七世纪俄中关系(1608-1683)》第1卷,第3册,第521、522,1675年2月28日——1676年,不早于7月20日。——尼·加·斯帕法里出使清帝国的出使报告。
    ① 吕荣寰:《北满与东省铁路》,哈尔滨中国印刷局,1927年版(中华民国十六年出版),第54页。
    ① 刘从梦:《各国农业概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
    ②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3页。
    ①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齐赫文斯基等编:《十七世纪俄中关系》(资料与文件集),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卷,第185、409页。
    ① 张会《农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俄农业合作研究》,《商业经济》,2009年第9期。
    ① 赵传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9-70页。
    1、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植物旧约章汇编》第3册,三联书店,1962年版。
    2、陈绍南主编:《哈尔滨经济资料文集》第三辑,哈尔滨市档案馆,1990年。
    3、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东北经济统计材料》,1949年,(6)--9。
    4、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三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5、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3编,中华书局,1979年。
    6、古籍《筹鄂龟鉴》,复印本,1976年。
    7、古籍《大清会典事例》复印装订本,1915年。
    8、哈尔滨市档案馆编:《哈尔滨经济资料文集》第3辑,哈尔滨市档案馆1991年版。
    9、哈尔滨文史资料委员会:《哈尔滨文史资料》,第15辑,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
    10、黑龙江省档案馆收藏:《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1868年。
    11、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卡伦处本年办过事情折》,光绪六年。
    12、黑龙江省档案馆藏:《黑龙江衙门档案》《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1882年-1889年)》1986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3、黑龙江省档案局档案:全宗号121,目录号1,案卷号68。
    14、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馆档案:《黑龙江省省农科院外事处》日期20040213。
    15、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黑龙江省农科院科研处》1996年—2005年相关文件。
    16、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关于赴苏联伯力地区考察浅谈蔬菜生产合作的报告》全宗号:386,卷号:77,日期:1989。
    17、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1993、1994、2002、2003、2004、2005、2006年文件。
    18、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385,案卷号76,黑农科院[89]106号文件;1998年文件、2002年文件、2003年文件、2004年文件、2005年文件。
    19、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160,永久,对俄中心,第3号和42号文件,日期20090226、20090612。
    20、《黑龙江省社科院近几年来的主要工作》,内部材料,2010年。
    2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件《关于省农科院韩贵清院长办理一年多次往返赴俄罗斯签证的请示》,黑农科院[2009]13号,2009年内部资料。
    22、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1989年《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黑龙江省大豆科技代表团访问考察苏联远东地区工作报告》。
    23、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科研处》1989年《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远东分院全俄大豆研究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书》整理。
    24、黑龙江省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384,黑农科院[89]140号文件;1990、1991年外事处文件;
    25、黑龙江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386,卷号75《关于同全俄大豆所互赠科研设备的请示》
    26、黑龙江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381,卷号72《关于同苏联阿穆尔州全俄大豆所交换大豆品种和根瘤菌种的请示》。
    27、黑龙江农科院档案:《黑龙江省农科院外事处》全宗号160,卷号560,目录号1,年度89《关于许忠仁等四人赴苏联参加大豆讨论会》。
    28、吉林省第一档案馆:《吉林行省档案》,1(6—1)--306。
    29、吉林省第一档案馆:《吉林省行政公署档案》11(7—7)--2350。
    30、吉林省政府:《吉林省农业生产基本总结》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 《1949一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
    31、吉林省档案馆档案:吉林省对外贸易局,吉林省粮食食品出口公司,全宗号68,案卷号13。
    32、吉林省档案馆档案:吉林省对外贸易局,吉林省粮食食品出口公司,全宗号68,案卷号31。
    33、吉林省档案馆档案:吉林省对外贸易局,第01/04029202号合同之第1—8号附件,全宗68,案卷号367。
    34、吉林省档案馆:执行国外合同遇到的一些问题。全宗号68,案卷号16
    35、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科技创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2010年,内部资料
    36、《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编辑委员会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1988--1997》,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出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印室印刷,1998年。
    37、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报》1997—-2009年。
    38、吉林省农科院编:《2009年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简况》,2010年内部资料。
    39、吉林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与俄罗斯联邦国家科学院远东分院协议书》,2010年内部材料。
    40、吉林省农业厅:吉林省农业厅2005年年度总结。
    41、辽宁省档案馆档案:东北解放区驻平壤商务代表团《一年的商务总结报告》(1949年)。
    42、满铁调查部资料课编辑:《满铁调查月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39年,第20卷,第 12号。
    43、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年。
    44、满洲国财政部编:《满洲经济研究年报》,昭和十六年。
    45、满洲国财政部编:《满洲国外国贸易统计》,伪康德五年度,产业部农务司调查。
    46、清代民国吉林档案史料选编:《涉外经济贸易》,吉林省档案馆,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1996年。
    47、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齐赫文斯基等编:《十七世纪俄中关系》(资料与文件集),商务印书馆,1978年。
    48、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华书局,1962年。
    4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50、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部编《哈尔滨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1、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春市志·农业机械化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2、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春市志·总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3、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奉天通志)卷162,交通二、航路上,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34年。
    4、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农业水利》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5、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远东报》摘编(1911—1918)第一至十二辑,哈尔滨史志,1984、1985年
    6、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科学技术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
    7、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农机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
    8、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农业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3年。
    9、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畜牧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国营农场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史志·外事志》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呼玛县地方志办公室:《呼玛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
    14、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卷十六·农业志)畜牧》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科学技术志·科技》第38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农业志·种植》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7、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18、李铁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1、陈椽:《中国农业丛刊茶叶之部—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
    2、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
    3、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东北经济小丛书·贸易》,中国文化服务社沈阳印刷厂,1948年。
    4、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北满农业》,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1928年。
    5、方式济:《龙沙纪略》,复制装订本,1915年。
    6、复旦大学历史系:《沙俄侵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7、郭文韬、曹隆恭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
    8、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9、何炳贤:《中国的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0、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调研室编:《黑龙江省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黑龙江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兴安屯垦区第一年工作概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黄越川:《东三省畜产志》,中华书局,1930年。
    1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编辑委员会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简史1988--1997-,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出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印室印刷,1998年。
    14、贾文华、高中毅:《苏联经济》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5、孔经纬:《东北经济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李澍田:《霍尔瓦特与中东铁路》,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17、李铁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18、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
    19、凌丹,黄惠萍:《国际经济合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刘从梦:《各国农业概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21、刘祖荫:《满洲国农业经济概论》,东北日报图书资料室复印,原书在吉林省图书馆。
    22、吕荣寰:《北满与东省铁路》,哈尔滨中国印刷局,中华民国十六年出版。
    23、孟宪章:《中苏经济贸易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24、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25、佟冬:《沙俄与东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
    26、孙晓郁:《面向未来的中俄经贸关系》,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27、王魁喜等:《近代东北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28、王晓菊:《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9、西清:《黑龙江外记》第5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30、辛培林,张凤鸣:《黑龙江开发史》第6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31、徐景学:《西伯利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32、徐兆奎:《清代黑龙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年。
    33、徐宗亮:《黑龙江述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34、(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5、杨遇春:《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经济开发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36、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37、张凤鸣:《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8、张林池:《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39、张念之:《东北的贸易》,东方书店,1948年。
    40、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纲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41、赵传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2、中共哈尔滨市委统战部党史研究室编:《哈尔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43、中共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吉林市党史人物(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44、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机械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年。
    45、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院名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46、中央档案馆等编:《东北经济掠夺》,中华书局1991年。
    47、周邦任,费旭:《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48、阿瓦林:《帝国主义在满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9、东北沦陷十四年史丛书编写组译[日]满史会著《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出版,1988年。
    50、加·尼·罗曼诺娃《远东俄中经济关系(19-20世纪初)》,宿丰林,厉声翻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51、[美]雷麦:《外人在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25页。
    52、罗曼诺夫:《帝俄侵略满洲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53、马克《黑龙江旅行记》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7年,1859年沙俄出版。
    54、莫柴耶夫:《中国的东北》科学出版社,1959年。
    55、特鲁谢维奇:《俄中通使与通商关系》,中华书局,1978年。
    56、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中译本上册,农业出版社,1986年。
    57、翁特尔别格:《滨海省(1856-1898年)》,1980年,商务印书馆中译本。
    .58、雅科夫列娃:《1689年第一个俄中条约》,商务印书馆,1973年。
    59、约·塞比斯:《耶稣会士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中译本)约瑟夫.塞比斯著,1973年商务印书馆。
    107、艾达奇·金诺萨科:《满洲概况》,1925年纽约出版。(Adachi Kinnosuke. 《Manchuria. A Survey》. N.Y.,1925)
    108、关口寿一:《满洲经济十年史》,伪满洲国通信社1942年版。(阴口寿一滴州经济十年史、一九四二年、满州国通信社。)
    109、孙公度:《20世纪上半叶满洲的经济发展》,(美)坎布里奇(马萨诸塞)1969年。(Sun Kungtu C.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anchuria in the First Halh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1、包兹特涅耶夫:《十九世纪俄国同中国东北地区的边境贸易》《黑河学刊》第4期。
    2、陈前恒,张黎华,王金晶《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与探索》2009年第2期。
    3、池东辉:《以黑龙江省为例的中俄农业科技合作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方悴农: 《苏联帮助我国建立的国营友谊农场》, 《农业科学通讯》1957年第11期。
    5、伏斯科保伊尼科夫:《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参观乌克兰记》,《中国农报》,1952年13期。
    6、郭燕顺:《沙俄对东北吉黑两省的农业掠夺》,《东北经济史论文集》黑龙江出版局,1984年。
    7、郭蕴深:《俄国的茶文化及中国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4期。
    8、郭蕴深:《清末民初蒙古地区的中俄贸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2期。
    9、郭蕴深:《中俄黑龙江地区的茶叶贸易》《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1O、郭蕴深:《中东铁路与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北方文物》1991年。
    11、韩贵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对俄科技合作的回顾与展望》2005年中俄科技合作高层论坛文。
    12、胡雪梅:《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与近代中国东北开发(1860--1931)》,《北方文物》2001年第3期。
    13、胡雪梅:《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与近代中国东北开发1860-1931》,《北方文物》2002年第3期。
    14、蒋南群:《苏联农机在吉林》,《东北农业》,1949年,第5期。
    15、蓝坪:《万水千山寻故人》载《新观察》1957,第22期。
    16、李济棠:《试论黑龙江地区早期的中俄贸易》,《东北经济史论文集》,黑龙江出版局1984年。
    17、刘安定:《新式农具推广工作座谈会总结》,《中国农报》,1952年20期。
    18、刘岑:《友谊农场获得高额丰产的农业技术措施》,《中国农垦经济》,1959年第21期。
    19、刘士伟:《走向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日报》1950年1月第152期。
    20、吕萍《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科技合作发展战略研究》,《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1期。
    21、梅格列利泽、喀兰达利什维利《中国种茶专家在格鲁吉亚》载《新观察》1957年,第22期。
    22、祁学俊:《中俄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民间文化》,2001年第2期。
    23、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南京农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4、宋超: 《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对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影响研究》2009年第3期。
    25、宋超: 《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对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影响研究》, 《求索》2009年,第3期。
    26、陶丽:《中国吉林省对俄边境贸易现状与问题》《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第6期。
    27、佟静:《近代东北大豆业概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8、王殿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劳务合作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9、王加生:《中国茶叶销苏史略》,《中国茶叶》,1983年第1期。
    30、王世才,郝赫:《吉林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前景与对策》,1997年第4期。
    31、王伟民:《中俄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
    32、王宣生:《国茶对苏贸易》,载自《贸易月刊》,1941年2月。
    33、王正林:《友谊农场在成长壮大》,《中国农垦》,1959年,第21期。
    34、王志:《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前景展望》,《农业机械》,1998年,第2期。
    35、吴晶,刘峰:《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是提高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第3期。
    36、武向晨:《东省大豆贸易概况》,载《国际贸易导报》,第2卷,第10号。
    37、薛红:《沙俄攫取松花江航行权的经过》,《学术交流》,1979年,第4期。
    38、薛明:《二十世纪初东北北部的对外贸易及特点》,《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3期。
    39、逊之:《中俄贸易之观察(上)》,载自《商业月报》,第14卷,第5号。
    40、衣保中: 《清代东北的农作物种类与分布》,《古今农业》,1996年,第4期。
    41、尹荣梁,郭艳坤,王化楠:《黑龙江省蔬菜出口贸易分析》,《北方经贸》,2007年第12期。
    42、约·库尔采夫,《西伯利亚农工系统和农业科学及其与黑龙江省的合作》,《西伯利亚研究》2005年,第4期。
    43、张弛,周萍萍: 《对俄科技合作——沈阳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不容忽视的因素》, 《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8期。
    44、张凤鸣:《日俄战后帝俄与中国东北北部的贸易》,《求是学刊》,1987年,第3期。
    45、张凤鸣:《19世纪后半期黑龙江地区与俄国远东地区的贸易》《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1期。
    46、张国华:《中国和俄罗斯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第4期。
    47、张会:《农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俄农业合作研究》,《商业经济》,2009年第9期。
    48、章鸣:《论帝俄在中国东北北部的加工工业》,《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
    49、张玉明:《友谊农场畜牧业全面发展》,《中国农报》,1957年,第11期。
    1、2010年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43.1%http://www.fengj.com/zx/news_show.asp?info_id=496915
    2、宾县农民在俄种植菜年收入近亿元http://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511/t20051122_146950.htm
    3、布市瓜农引进中国技术喜获丰收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kjhz/200803/t20080319_5801.htm
    4、赤塔州开始在中国专家指导下培育西瓜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706/t20070618_169958.htm
    5、村级协会帮助农民对俄出口洋葱效益显著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511/t20051111_146948.htm
    6、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简介:http://www.neau,edu.cn/dep/spxy.
    7、东宁推进基地备案工作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712/t20071206_233469.htm
    8、对俄农业劳务科技升级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802/t20080215_256148.htm.
    9、[清]方式济:《龙沙纪略》http://www.sf108.com/bbs/viewthread.php?tid=56406&extra=page%3D27
    10、《国营友谊农场的建立》http://www.aweb.com.cn2007年8月20日07:39农博网
    11、哈尔滨水稻基地引进俄罗斯生物肥料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kjhz/200803/t20080314_2952.htm
    12、哈尔滨水稻基地引进俄罗斯生物肥料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kjhz/200803/t20080314_2952.htm。
    13、黑河市对俄农业开发实现新突破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512/t20051221_146955.htm
    14、黑龙江东宁县跳出农业抓农业面向境外谋发展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706/t20070606_147128.htm
    15、黑龙江对俄科技合作三年创产值逾16亿元http://www.hijzew.gov.cn/zehz/hzdt/kjhz/200803/t20080331_5214.htm
    16、黑龙江垦区对俄60万亩耕地的农业开发喜获丰收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611/t20061114_147079.htm
    17、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起势迅猛http://www.gov.cn/gzdt/2006-03/24/content_235809.htm
    18、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起势迅猛http://www.gov.cn/gzdt/2006-03/24/content_235809.htm
    19、吉林农机网:http://news.jgny.net2005-12-29
    20、满洲里引进超亿元出口产品加工项目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kjhz/200712/t20071220_237911.htm
    21、尼布楚条约http://baike.baidu.com/view/38385.htm#3
    23、蔬菜科普:甘蓝中国种子交易网http://www.seed86.com/news/read_ews.aspx?i=832
    22、孙吴县引种俄大果沙棘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801/t20080128_52608.htm
    23、我国企业在俄租地建设首个“巨型农庄”http:/www.hljzew.gov.cn/zehz/hzdt/lwhz/200606/t20060616_146974.htm。
    24、中国口岸协会网页http://www.caop.org.cn/webnews/openarticle.as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