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引起了政府、学界和各方人士的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农民工被认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并未真正融入城市,存在着社会身份和实际利益的矛盾,农民工受歧视是因为其自身素质问题,归根结底是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问题,农民工权益缺失是当前农民工的主要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首先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政治地位,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化中找到一条农民工市民化的合理路径。论文试图从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变迁的视角探寻农民工的出现对我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农民工利益建构行动的逻辑中思考农民工的命运和我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路径的合理模式。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导论是全文的一般性引介。包括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主要核心概念的界定,总体理论框架的确立,研究方法说明等内容。
     第二章分析我国农民工利益建构的社会转型背景。文章认为,从元政策的角度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改革开放政策事实上形成了对农民工产生的历史性安排,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既存在着后发优势,又存在着一些突出的不利因素;社会转型复杂性要求必须理性选择社会转型的路向,我国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基于比较优势战略的渐进式发展、效率优先的发展策略;外资引入与产业转移、农村改革的成功、沿海地区城市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政策的调整、经济结构偏差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民工潮的兴起。
     第三章分析农民工个体利益行动。文章认为,个体建构是农民工从个体利益出发的一种行动,从农民到农民工的流动逻辑中反映了农民工个体利益建构的必然性。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可以用“乡—城”人口流动模式、“推—拉”理论、“理性人”理论进行解释;农民工主要流向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流向服务性行业,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开放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常态化、自发性,农民工流动的规模性、农民工的回流本质上都是农民工的生存策略。
     第四章分析农民工群体利益的建构。文章认为,农民工的阶层化是由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体现出来,在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建构中,形成了反映农民工利益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支持;农民工阶层存在着内部分化,表明农民工既是一个利益同质性很强的群体,又是一个内部利益差异性较大的群体;随着经济收入差异的增加,农民工阶层分化呈现加剧态势;农民工的代际分化和断裂对农民工阶层利益构建产生深刻影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广泛受损,使得农民工的维权抗争从经济维权到政治抗争,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个体维权到集体维权、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的复杂过程。
     第五章分析农民工利益行动的社会空间。文章认为,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进城农民工边缘化的趋势,形成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弱势地位:农民工与市民的关系错综复杂,市民对农民工既认同又排斥;强资本弱劳力下的劳资关系需要协调;农民工存在市民化的困境。农民工对乡村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农民工与土地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农民工与乡土社会经济生活不同的景象。主流传媒对农民工形象的文化建构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正在扭转社会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
     第六章分析农民工政策的演进逻辑。文章认为,中央农民工政策话语权威性建构了农民工利益,中央农民工政策总体思路是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也有利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但在具体某些阶段,也有一定的忽视农民工正当利益诉求的教训。城市政府对于农民工流入的心情是复杂的,流出地政府大都肯定农民工外出的意义,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帮助农民工。中央新政策更趋向于理性,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民工问题上的政策博弈将有加剧的趋势,由于地方政府拥有信息优势,在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不合作博弈关系中占据优势。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中央政策中存在着地方性表达的利益需要,实现了对政策利益的操纵化。
     第七章是结论与思考。文章认为,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关键在于需要正确把握农民工问题的本质;农民工是一种社会转型的可能性因素,在社会转型没有完成之前,农民工的利益行动不断改变着社会转型的既有形态,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及其行动路向包含着丰富的社会转型的信息。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各利益主体参与协调,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利益激励机制,从而顺利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The Migrant worker is a prominent phenomenon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as aroused the concern of government, academia and the parties.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migrant workers are vulnerable groups of society, the migrant workers flowing to the city have never re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ity, there are the contradictions of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being discriminated against because of their own quality problems, In the final analysis being the problem of dual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lack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the main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Solve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first of all to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mprove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to find a reasonable path of a people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the rural land reform and urbaniza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profound impact of the emergence of migrant worke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o think about the fate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reasonable mode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ath in the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to construct the action of logic.
     This paper comprises seven chapters.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to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full text. Including the reas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topics,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relevant research, the thesis core concepts defined, and gener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search methods descriptions etc.
     Chapter Ⅱ analyzes the origi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paper that can be clearly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olicy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s in fact formed a historic arran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the goal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s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China as a developing modernization both the existence of the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and there are some prominent negative factors; social transformation complexity requirements must be a rational choic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rend, China has selected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rategy of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efficiency;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industrial transfer led to the rise of the Seasonal Migration of Peasants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 in rural areas, coastal areas, urban demand for cheap labor, rural labor flow and employment policies adjustment, the deviation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come gap.
     Chapter Ⅲ analyzes the individual construction the interes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The paper believes, which individuals construct is the action of a departure from the individual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farmers to reflect the individual interes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construct the inevitability of migrant workers flow logic. surplus rural labor mobility Township-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patterns,"push-pull" theory, 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 migrant workers mainly to export-oriented,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 the flow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to the eastern coastal developed areas and open city; normalization of the flow of migrant workers, spontaneous, the size of the flow of migrant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essentially are the survival strategies of migrant workers.
     Chapter Ⅳ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the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class.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stratifi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reflected by the social networks of migrant worke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networks of migrant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the division within migrant workers class shows that migrant workers to be not only a homogeneous group of highly, but also an internal difference in larger group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come differences, migrant workers class differentiation has increased momentum;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fracture of migrant workers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constru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lass interests;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 is extensive damage, the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 has experienced the complex process from the economic rights to the political struggle and from a significant individual rights to collective rights and from the non-institutionalized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Chapter Ⅴ analyzes the socia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urban social exclusion of migrant workers makes the marginal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results in the weak position of the city of migrant workers;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public, the public attitude of migrant workers both agrees and rejects; the labor relationship needs to be coordinated between strong capital weak labor; migrant workers have public predicament. Migrant workers have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on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and land forms different scene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The mainstream media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missing to highlight about the image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migrant workers, and is reversing the social stereotypes of migrant workers.
     ChapterⅥ analyzes the Authoritative construction the interes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entral migrant workers policy discourse authoritatively constructs of the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the central general idea of migrant workers policy is conducive to glob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to resolving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but in some of the specific stage, there was a lesson of.certain neglect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The city government is complex, and the mood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the outflow governments mostly affirmed the significance of migrant workers to go out, support and help from all aspec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Central new policy tends to be more rational policy, game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on the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will exacerbate the trend dominant in the relationship. local governments have the advantage with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because they have information superiority. Local governments express in the local interests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central policies, and manipulate policy interests.
     Chapter Ⅶ is the conclusion and think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igrant workers phenomenon has its inevitability, the key lies in the need to correctly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is the possibility of a social transformation factor, the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would be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existing form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befor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s not been done,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ts action way contains much information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needs various stakeholders involved in the coordination and form a reasonable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and interests of incentives and realizes smoothly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Outlook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ll be a new way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will be able to avoi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inevitabl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zation.
引文
① 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②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第307-312页。
    ①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③ 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① 郑杭生、李强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② 李培林:《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3年第10-3期,第126页、第125页。
    ③ 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前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① (以)叶海卡·德罗尔著,王满传、尹宝虎、张萍译:《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40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② 谷晓芸:《后发现代化之审思》,《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③ 简新华、许辉:《后发优势、劣势与跨越式发展》,《经济学家》,2002年第6期。
    ① 刘燕:《后发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①俞可平:《“西化”与“中化”之辩——评30年代前后关于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两种观点》,《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1期。
    ① 刘燕:《后发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① 钟阳胜:《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270页。
    ① 钟阳胜:《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② 钟阳胜:《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② 魏杰、赵俊超:《对比较优势战略的再认识》,《理论前沿》,2006年第17期。
    ③ 魏杰、赵俊超:《对比较优势战略的再认识》,《理论前沿》,2006年第17期。
    ④ 魏杰、赵俊超:《对比较优势战略的再认识》,《理论前沿》,2006年第17期。
    ② 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新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① 刘秀梅、田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② 栾敬东:《“民工潮”的成因及社会经济影响深层探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 栾敬东:《“民工潮”的成因及社会经济影响深层探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1页。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8页。
    ① 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②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的表14和表15计算得出2005-2009年的数据。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① 王慧青、尹少华:《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选择问题探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34页。
    ② 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当前中国城乡家庭消费状况》,《光明日报》,2009年2月10日。
    ① 《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民政》2010年第7期。
    ① 武力:《试论1949年以来农业剩余及其分配制度的变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② 于光远:《试论社会主义生产中的c、v、m》,《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一),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58—359页。
    ③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④ 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①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① 郑有贵编著:《目标与路径: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254页。
    ② 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农村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第4一12页。
    ③ 江泽民:《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⑤ 孙立平:《中国农民工的流动》,载沈明明主编《改革发展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⑥ 梁雄军、林云、邵丹萍:《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特点、问题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⑦ 阳俊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5期。
    ①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② 金潇骁:《从农民到农民工的流程力学分析——以贵阳街头背篼为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③ 郭少峰:《专家称4000万失地农民土地出让收入获利太少》,《新京报》2011年10月31日。
    ① 张汉亚:《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30年》,《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网站。
    ③ 熊玉霞:《我国农村社会的不和谐表现及解决对策》,《甘肃农业》2005年第8期。
    ④ 谭洪江:《农民利益流失的成因、消极影响及对策》,《岭南学刊》,2004年第3期。
    ⑤ 参见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101页。
    ② 刘伟、平新乔:《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流民的考察》,《经济研究》,1989年第6期。
    ① 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② 吴胜泽、王金秀:《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财政政策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11期。
    ③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④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 金潇骁:《从农民到农民工的流程力学分析——以贵阳街头背篼为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② 米勒、波格丹诺:《希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31页。
    ③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8页。
    ④ [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 1974年版,第27页。
    ① Granovtter, M., "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 eds.by Nitinohria and Robert C.Eccle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2, (30)
    ① [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② [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中文版序言。
    ③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④ 文军:《当代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根本动因——谈<寻求生存——当代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2001年第10期。
    ⑤ 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①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②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7期。
    ① 沈坤荣、唐文健:《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② 这其中也包含着农业部门本身的现代化。
    ③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2006年。
    ③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2006年。
    ①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 时间在半年以上。
    ① 见梁雄军、林云、邵丹萍:《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特点、问题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4页。
    ② 有人称之为候鸟式或说兼农式的流动,见陈安民等:《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华龄出版社2006版,第11页。
    ① 2004年数据来自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69-72页:2011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2012年4月27日,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
    ② 其中41-50岁占24.0%,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2011年数据与2004年数据比较,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
    ③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④ 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
    ② 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35页。
    ③ 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5期。
    ④ 陈锡康:《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⑤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③ 卫龙宝等:《城镇化过程中相关行为主体迁移意愿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43页。
    ④ 汪远忠、白雷:《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实证分析——以河北迁安为例》,《科技信息》,2009年第1期。
    ① 肖冬华、姚会元:《新时期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1期。
    ② 凌斌、王勇;《回乡创业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区经济》,2006年第6期。
    ③ 肖冬华、姚会元:《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实证解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④ 张清泉:《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 邹新树:《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农村经济》,2005年第10期。
    ① 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② 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72页。
    ②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③ 陆绯云:《同乡关系网络与中国大陆的“民工潮”》,《世纪中国》,2001第3期。另参见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④ 林彭、张东霞:《社会关系网络视野中的农民工研究》,《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⑤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⑥ 他们或多或少也为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开了风气,有的还帮助与外联系关系。
    ⑦ 林彭、张东霞:《社会关系网络视野中的农民工研究》,《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①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② 一家在河北、北京、天津等地以加工肉类和为学校机关单位提供饮食服务的民营企业,企业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民工。
    ③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④ 陆绯云:《同乡关系网络与中国大陆的“民工潮”》,《世纪中国》,2001第3期。
    ①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① 林彭、张东霞:《社会关系网络视野中的农民工研究》,《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②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9期。
    ③ 郑杭生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页。
    ④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⑤ 郑杭生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页。
    ① 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6-115页。
    ② 唐灿、冯小双:《论农民工群体的二次分化——以河南村为例》,《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7期。
    ① 主要参考谢建社:《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牛喜霞、谢建社:《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李蕾:《城市农民工阶层化问题探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① 张戈:《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浙江人大》,2005年第1期,第47页。
    ② 张戈:《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浙江人大》,2005年第1期,第47页。
    ①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②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74页。
    ③ 段成荣、马学阳:《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状况》,《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4期。
    ④ 因为相关数据来自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年5月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用该数据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状况具有两点优势:首先是数据较新,之前的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尤其是大样本的数据相对较旧,不利于了解快速分化的农民工群体的最新状况;其次样本量达到10万左右,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好的代表性。该项调查获得的是时点数据,反映的是2010年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不能简单地推及到其他年份。另外,在使用时点数据进行比较的这三代农民工,指的是当前留在城里的“存量”农民工,不涉及已经“返乡务农”或者“落户留城”的那些曾经的农民工。
    ⑤ 段成荣、马学阳:《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状况分析》,《劳动经济评论》第4卷第1辑,2011年5月。
    ①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调研世界》,2005年第5期。
    ② 学术界对这一群体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新生代农民流动人口”,“青年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等。
    ③ 朱秋莲、刘艳文:《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困境及对策》,《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62页。
    ① 刘丽英:《农民工:一个新阶层的权利主张》,《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27期。
    ② 段成荣、马学阳:《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状况》,《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4期。
    ① 参见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青年探索》2005年第6期。
    ② 《新生代农民工沾了技能的光》,《济南时报》,2005年4月3日。
    ③ 卫龙宝等:《城市化过程中相关行为主体迁移意愿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43页。
    ① 参见甘丽华:《一群环卫农民工的艰难维权路》,《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1日。
    ② 1994年7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① 田雨:《全国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近70万农民工占大多数》,新华网,2006-5-1。
    ② 张志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求实》2007年第1期。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6、38、40、41、44条。
    ① 陈安民:《更新观念是改善农民工状况的前提条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② 2004年10月28日央视《东方时空》。
    ③ 杨正喜:《中国珠三角劳资冲突问题研究—农民工视角下的一种阐释》,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 徐增阳:《弱者的权利: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调研世界》,2003年第5期,第39-41页
    ② 蔡昉:《为什么城市持续歧视外地民工》,《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6月23日
    ③ 陈成文、廖文:《回顾与展望:制度社会学视野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进展》,《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② 宋艳:《进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
    ③ 2008年只有广东的胡小燕、重庆的康厚明和上海的朱雪芹被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④ 陈安民:《农民工群体的弱势特征分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⑤ 吴洁:《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 在这方面,可以参考美国不同种族学生同校问题。
    ② 曾守锤、章兰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③ 北京大学“东莞民工课题组”:《东莞民工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① 北京大学“东莞民工课题组”:《东莞民工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①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② 符平:《飘泊与抗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调研世界》,2006年第9期。
    ③ 申子仲:《为证明患上职业病河南新密小伙开胸验肺》,大河网,2009-07-10。另参见央视“今日说法”2009年7月26日节目《伤心的肺》。
    ④ 上海钓鱼执法事件,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z/shdiaoyuzhifa/.
    ⑤ 从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到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① 李强:《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① 刘传江:《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4期。
    ② 陈成文:《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③ 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学》,2002年第6期。
    ① 陈安民:《农民工群体的弱势特征》,《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②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③ 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④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① 郑英隆:《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经济学家》,2005年第5期。
    ② 唐斌:《“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期。
    ① 邓秀华:《权利分割: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前提条件》,http://xsb.Rednet.com.cn。
    ② 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③ 杨思远:《试析农民工的廉价工资》,《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7期。
    ①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③ 广东农民工联合课题组:《在流动中实现精英移民——广东外来民工调研报告》,《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5期,第112-120页。
    ④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274页。
    ⑤ 深圳市统计局:《深圳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⑥ 吴忠民:《中国究竟有多少贫困人口》,《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5月16日。
    ⑦ 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45页。
    ① Dorothy J. Solinger, 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4, no.3(1999), pp.455-478.
    ② 此处指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要求,与人员的实际技能素质水平不同,现实中,人们的自身素质技能或高于或低于工作岗位需要。
    ③ Wang Feng and Xuejin Zou, History's Largest Labor Flow:Understanding China's Rural migration Inside China's Cities:Institution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Migrants. 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 vol.89, no.2 (1999), pp.276-280.
    ④ Knight, John, Lina Song and Huaibin Jia, Chinese Rural Migrant in Urban Enterprises:Three Perspectives.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Feb.1999, pp.73-104.
    ③ 杨云彦、陈金水:《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④ 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①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3、228-229页。
    ① Solinger D J.Contest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11.
    ②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第48-53页。
    ③ 王晓鹏:《进城民工影响城市形象?如何融入城市生活引发大讨论》,http://www.sina.com.cn,2004年7月16日。
    ④ 范庆锋:《民工何时不再受歧视》,《中国青年报》,2002年12月23日。
    ⑤ 杨猛:《你没有资格为民工写歌》,《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07日。
    ⑥ 胡雪柏:《民工上厕所罚款50元?北京一公厕标语让人心寒》,《京华时报》,2002年11月22日。
    ① 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400页。
    ② “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课题组:《关于中外合资企业中劳资关系的调查》,《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① 李培林:《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年版,第200页。
    ② 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③ 郭悦:《平衡劳动关系:建立真正的集体谈判制度》,《中国劳动》,2005年第2期。
    ④ 吴忠民主编:《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重大社会矛盾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
    ⑤ 姚中秋:《全总出手为工人撑腰》,《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42期,第18页。
    ⑥ 刘志鹏:《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行动框架与制度调适——从杨正喜(中国珠三角劳资冲突问题研究)谈起》,载徐勇:《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277页。
    ① 杨正喜:《中国珠三角劳资冲突问题研究——农民工视角下的一种阐释》,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 王雷、王吉陆:《沃尔玛拒建工会面临诉讼工会发展面临尴尬》,《南方都市报》2004年11月19日。
    ②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7-244页。
    ① 杨正喜:《中国珠三角劳资冲突问题研究——农民工视角下的一种阐释》,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金朝力:《国内代工仅从iPhone获益1.8%》,《北京商报》2012年6月13日。
    ③ 马燕:《中国制造业被苹果“借腹”面临有产业无产品尴尬》,《证券日报》2012年1月30日。
    ① 王桂芳:《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② 刘传江:《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发展经济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③ 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④ 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另据2005年中国科学院估计,每进入城市一个人,需“公共支付成本”约为1.5万元;2006年建设部调研组称,每新增一个城市人口需要增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小城市为2万元,中等城市为3万元,大城市为6万元,特大城市为10万元(不含运行和管理成本)。
    ⑤ 石霞:《五中全会前瞻之四: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在于制度创新》,人民网,2010年10月14日。另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0),认为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万元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课题报告指出,推动城镇化,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为8万元。
    ① 石霞:《五中全会前瞻之四: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在于制度创新》,人民网,2010年10月14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12947191.html。
    ② 汪远忠:《农民工、土地制度与城市化》,《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③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8年10月14日。
    ① 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①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②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① [法]H·蒙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② 汪远忠:《农民工、土地制度与城市化》,《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③ 在一些农村,可以看到许多新房常年门窗紧闭,无人居住,一问才知基本是年轻户主夫妇外出打工所致。城市中住房难问题与农村住宅空置的现象同时出现,与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有一定关系。
    ① 温铁军:《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学习月刊》,2006年第19期。
    ① 张鹏:《农民工形象再现与传媒建构》,苏州:苏州大学,2006。
    ①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① [美]甘布尔等著,熊婷婷译:《有效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② [美]约毖夫·R·多米尼克著,蔡琪译:《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5页。
    ③ [美]约毖夫·R·多米尼克著,蔡琪译:《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5页。
    ④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12月。
    ① 张诗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新读——以农民工媒介形象为例》,《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119-124页。
    ②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官方媒体,受众覆盖面的广度和收视率都居于全国首位,其节目中渗透的价值观和态度对受众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及变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每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高达90%以上,是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也是受众覆盖面最广的节目之一
    ③ 程千、刘力:《主流媒体对农民工的表征及其变迁——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节目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① 王超:《电影中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再现分析——以2001-2010年中国农民工题材的电影为例》,《东南传播》,2011年第8期。
    ② 李红涛、乔同舟:《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5年第40期。
    ③ 王超:《电影中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再现分析——以2001-2010年中国农民工题材的电影为例》,《东南传播》,2011年第8期。
    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
    ① 商伟:《“集体失语”与“集体发作”》,《青年记者》,2004年第8期。
    ② 李勇、彭鹏:《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采写编》,2010年第6期。
    ① 朱力:《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② 刘小年:《农民工政策的阶段新论》,《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3期。相关争议另参见:胡鞍钢:《农民工问题是解决“三农”的核心》,《当代经济》,2006年第4期;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5期;文军:《从分治到融合:近50年来我国劳动力移民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学术研究》,2004年第7期。
    ③ 阳芬:《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演变特点分析》,《江海纵横》2009年第3期。
    ④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⑤ 姚上海:《中国农民工政策的回顾与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⑥ 刘小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① 余贤:《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研究》,《改革》1995年第2期。
    ② 欧阳慧:《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23期。
    ② 本刊特稿:《我国民工就业政策:从控制流动到公平流动》,《中国就业》,2002年第4期。
    ① 参见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02011)71号),2011年6月2日.
    ① 姚上海:《中国农民工政策的回顾与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 陆子修:《“民工潮”与“GDP”》,《时代潮》,2003年第2期。
    ② 沈坤荣、唐文健:《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50页。
    ③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④ 沈坤荣、唐文健:《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50页。
    ① 建设部等七部委:《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25条,2007年12月1日。
    ② 赵宏远,鲍勇:《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4期。
    ③ 江小容:《新农村建设思路下的农民工群体贡献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9期。
    ① 何慰先:《返乡农民工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理论与当代》,2006年第10期。
    ② 王天权:《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重要途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① 《门槛降进城来重庆321万农民领了“农转城”户口簿》,《重庆日报》2012年1月7日。
    ② 阳大胜、刘范一:《广州与深圳农民工政策比较研究》,《特区经济》2009年第10期。
    ② 罗兆慈:《有关中国工业化与农民工关系研究的文献述评》,《南方经济》,2008年第7期。
    ① 程新征:《农民工——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①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②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③ 高瑞泉:《现代性批评在中国的兴起与走向——近30年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倾向的转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④ 何传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
    ⑤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1][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美]格尔哈斯·伦斯基著,关信平等译:《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美]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7]何建章:《当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葛象贤、屈维英:《中国民工潮——“盲流”真相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
    [9][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美]戴维.H.史密斯著,顾昕译:《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个人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13]郑念:《潮落、潮涨——民工潮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杨湛:《汹涌民工潮》,广州出版社1993年版。
    [15]顾杰善:《当代中国利益群体的多维透视:现阶段社会结构分析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6]龚益鸣:《“民工潮”的起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袁亚愚:《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8]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19]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1]郑杭生主编:《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经济出版社1997 年版。
    [23]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25]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7]陈俊杰:《“关系资源”与农民的非农化——浙江越村的实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
    [29]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31]余大兴、胡小勇:《脚下的长路——中国民工现象透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33]金叶:《阶层腐败——当代中国社会的裂变与落差》,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4]张兴杰:《跨世纪的忧患--影响中国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姜洪:《利益主体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7]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美]科尔曼:《社会理论基础(上、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9]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0][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1][法]福柯·米歇尔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42]朱国宏:《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3]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4]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6]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8]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9]于建嵘:《岳村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俞可平等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51]邹农俭:《苏南农民非农民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3]蔡防主编:《中国人口流动力式与途径1900-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4]王俊祥、王鸿春:《中国流民史(现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5][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8]余钟夫:《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9]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0]李培林、李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新变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1]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3]张晓明:《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冯仕政:《再分配体制的再生——杰村的制度变迁》,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5]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三联书店2002年版。
    [66]刘宁:《分享利益论——兼析在我国的发展与运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7]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8]江立华:《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1500-1750》,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年版。
    [69]刘林平:《关系、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71]郑也夫:《都市的角落》,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72]李路路:《透视社会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3]朱力:《中国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4]蔡防、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版。
    [7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6]陈民等:《农民工维权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77]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78]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79]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1]徐勇、徐增阳等:《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3]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4]李培林:《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5]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86]迟福林:《改革与多数人利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87]杜丽蓉:《城市民工生存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88]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理论框架及农民工就业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89]孔祥智主编:《聚焦“三农”:180位专家学者破解“三农”难题(上、中、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0]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版。
    [92]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4]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张继焦:《城市的适应》,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6]余红、丁骋骋:《中国农民工考察》,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
    [97]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4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8]景天魁主编:《收入差距与利益协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9]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0]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1]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2]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3]李真主编:《流动与融合——农民工公共政策与服务创新论集》,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104]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5]李真:《工殇者: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论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6]刘根荣:《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田玉斌主编:《农民工维权之路》,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沈立人:《中国农民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版。
    [109]宁国良:《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过程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0]王振海等:《城市化与市民公共利益保护》,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1]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2]王颖:《城市社会学》,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3]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14]王景新:《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15]王颖:《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长征出版社2005年版。
    [116]游钧主编:《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统筹城乡就业》,中国劳动出版社2005年版。
    [117]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8]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19]史柏年:《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0]张宏发、王文斌编选:《同舟共济:2005中国社会年报》,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1]郑杭生:《郑杭生的学术历程(三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2]郑杭生、李路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3][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4]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5][美]戴维·杜鲁门著,陈尧译:《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6]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拓展——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7]蔡防、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8]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129]陈安民等:《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华龄出版社2006版。
    [130]陈文杰:《农民工权益手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1]池子华:《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2]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版。
    [133]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34]卢斌编著:《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35]段德峰:《农民工权益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36]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137]《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38]黄平、杜铭那克主编:《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39]蒋月等:《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0]谭楷等:《中江农民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1]佟丽华主编:《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维权案例精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2]谢良敏:《中国农民工维权法规政策解读》,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3]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4]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记录与调查》,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145]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6]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7]程新征:《中国农民工若干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48]周大鸣、周建新、刘志军:《“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中国东南沿海散工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9]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等编著:《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0]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1]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52]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3]江立华:《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4]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就业-以政府、企业和民间伙伴关系为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55]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
    [156]韩俊:《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版。
    [157][爱尔兰]瑞雪·墨菲著、黄涛等译:《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8]刘传江等:《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9]马桂萍:《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0]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研究:主体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61]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62]宋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3]邹晓美、高泉:《农民工权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16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
    [165]杨肖丽、张广胜:《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迁移行为及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
    [166]中工运研究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判、对策建议》,工人出版社2011年版。
    [167][英]威廉·乌斯怀特、拉里·雷著,吕鹏等译:《大转型的社会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8]甘满堂:《农民工改变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69]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70]《南方都市报》特别报道组:《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花城出版社2012年版。
    [171][美]小威廉·休厄尔著,朱联璧、费滢译:《历史的逻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72]Donald Bogue. "Internal Migration", in The Study of Poulation: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Hauser and Duncan (ed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1959.
    [173]Ying Du. Rural Labor Mi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An Analysis of Its Features and the Macro Context.Rural Labor Flows in Chin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0
    [1]北京大学“东莞民工课题组”:《东莞民工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2]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3]“外来农民工”课题组:《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4]李淋:《试析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宜昌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与分析》,《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3期。
    [5]谭建光:《历史性的嬗变:农民、农民工、现代职员——珠江三角洲农民角色的双重转化分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6]孙立平:《农民工是洪水猛兽吗》,《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2期。
    [7]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8]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9]冯桂林:《我国当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研究》,《江汉论坛》,1997年第4期。
    [10]李江涛:《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广州个案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第6期。
    [11]池子华:《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12]谭运长:《打工文学与文学史》,《羊城晚报》,1998年12月1日。
    [13]宫希魁:《撵走农民工安置下岗工实属下策》,《改革与理论》,1998年第5期。
    [14]谢小灵:《寻求生存——城市农民工的故事》《中国贫困地区》,1998年第7期。
    [15]潘天豪:《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广东省农民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工运》,1998年第7期。
    [16]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7]“农民流动与乡村发展”课题组:《农民工回流与乡村发展——对山东省桓台县10村737名回乡农民工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0期。
    [18]蔡防、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9]李文安:《建立农民工与城镇下岗职工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第9期。
    [20]张敦福:《城市农民工的边缘地位》,《青年研究》,2000年第9期。
    [21]李强:《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2]马德峰:《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23]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24]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25]吴晓东:《自由迁徙的梦想与贫富分化的代价》,《三联生活周刊》,2001年第1期。
    [26]殷晓清:《农民工:一种就业模式的形成及其社会后果》,《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27]徐艳:《关于城市边缘人现代性的探讨——对武汉市260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青年研究》,2001年第11期。
    [28]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9]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0]江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1]江立华:《论城市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2]王东:《农民工代际差异研究——成都市在城农民工分层比较》,《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33]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34]周明宝:《无奈抉择下的一种理性创造——浙西南农民工城乡“两栖”现象专题调研》,《社会》,2002年第11期。
    [35]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6]李强:《关注转型时期的农民工问题(之三)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37]赵振宇:《农民工进城动因及对城市就业影响实证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8]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39]庞文:《武汉市农民工的慕本状况及其权益保护调查》,《社会》,2003年第8期。
    [40]庞文:《都市农民工的权益侵害与保护——武汉市农民工权益现状的调查报告》,《城市问题》,2003年第3期。
    [4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农民市民化的趋势与国内相关理论学派的主张》,《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期。
    [42]任丽新:《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权益问题》,《理论学刊》,2003年第4期。
    [43]杨连登、张公松:《论城市化、市民化与市民文化》,《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44]罗惠缙:《“城市边缘人”的逃避与对抗——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文化解读》,《民族论坛》,2003年第4期。
    [45]罗忆源:《农民工流动对其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青年研究》,2003年第11期。
    [46]马九杰:《民工迁移非持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改革》,2003年第4期。
    [47]陈星博:《结构挤压与角色错位——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青年农民工群体中“问题化”倾向研究》,《改革》,2003年第4期。
    [48]黄红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政治变迁——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文史哲》,2003年第6期。
    [49]朱考金:《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以南京市600例样本的频数分布为例》,《社会》,2003年第9期。
    [50]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51]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52]吴兴陆:《中国农民工流动机理的理论探索》,《中国人口科学》,2003第6期。
    [53]张晓辉:《西部农民工流动趋势》,《发展》,2003年第8期。
    [54]安徽省社科联课题组城:《市农民工是工人阶级一部分》,《领导之友》,2003年第5期。
    [55]《建筑业农民工状况扫描》,《人民日报》,2003年01月16日。
    [56]李良进:《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岭南学刊》,2003年第1期。
    [57]杨善华:《自我重塑——以陕西关中地区某村外出女农民工为例》,《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58]钱雪飞:《进城农民工消费的实证研究——南京市578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59]李强:《关于进城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问题(英文)》,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第4期。
    [60]谭深:《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英文)》,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第4期。
    [61]李强:《专题讨论:中国流入城市的农民工问题(英文)》,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第4期。
    [62]张谋贵:《伟大经济现象背后的城市“边缘人”——对歧视农民工现象的思考》,《学习月刊》,2003年第4期。
    [63]顾协国:《中外农民工问题比较启示》,《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4]江立华:《农民工的权利缺失与维权机制》,《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5]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6]刘秀英:《论农民工与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两重化》,《求实》,2004年第3期。
    [67]城市流动人口问题课题组:《对于城市农民工政策的反思——以北京市为例》,《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68]江立华:《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与现代性》,《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9]林彭:《社会关系网络视野中的农民工研究》,《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70]苗萌《农民工:城市中的弱势群体》,《经济论坛》,2004年第9期。
    [71]钱雪飞:《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实证分析——基于南京市578名农民工的调查》,《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2]俞弘强:《中国政府与农民关系研究述评》《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73]王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模式构想》,《中国劳动》,2004年第6期。
    [74]杨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分析》,《中国劳动》,2004年第6期。
    [75]吕柯:《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76]程新征:《农民工——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77]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从农民工“跳楼秀”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2期。
    [78]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79]林拓:《农民市民化:制度创新与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5期。
    [80]刘雯:《农民工“自救式犯罪”分析》,《社会》,2004年第6期。
    [81]康来云:《农民工心理与情绪问题调查及其调适对策》,《求实》,2004年第7期。
    [82]郑杭生、吴力子:《“农民”理论与政策体系急需重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83]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4日。
    [84]李强:《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学术界》,2004年第4期。
    [85]刘传江:《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86]吴鲁平:《城市青年农民工的弱势特征及其后果——对1997-2002年43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9期。
    [87]和丕禅:《制度约束下的农民工移民倾向探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0期
    [88]陈成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来自长沙市的一项实证研究》,《学海》,2004年第6期。
    [89]余小平:《论农民工思想观念现代化转变》,《求索》,2004年第11期。
    [90]叶齐招:《深圳市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实践与探索》,《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10期。
    [91]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社会》,2004年第5期。
    [92]朱虹:《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93]朱光磊:《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4]张宝义:《析“城市农民工”犯罪的空间形态及侵入方式——对天津市农民工犯罪现状的调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5]甘满堂:《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6]高刃锋:《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思考》,《兰州学刊》,2005年第1期。
    [97]潘建林:《城市农民工结构性短缺的经济分析——以浙江为例》,《兰州学刊》,2005年第1期。
    [98]张丽红:《农民工的政治权利探析》,《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
    [99]郑杭生、杨敏:《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时代内容》,《光明日报》,2005年2月22日。
    [100]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01]束鹏:《冲突、排斥和边缘化——当前农民工再社会化困境原因探究》,《求实》,2005年第2期。
    [102]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
    [103]金焕玲:《当代中国农民工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社会伦理分析——对农民工问题的伦理性回应》,《调研世界》,2005年第4期。
    [104]厉有国:《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工社会属性的新论断》,《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2期。
    [105]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106]詹玲:《农民工市民化:城乡和谐的着力点》,《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4期。
    [107]苏奎:《永远的异乡人——论“农民工”主题小说》,《当代文坛》,2005年第3期。
    [108]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与政府职责》,《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2期。
    [109]李广贤:《村民自治中要充分发挥农民工的参与作用》,《理论界》2005年第2期。
    [110]杨冬喜:《当代中国农民工社会角色透视》,《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
    [111]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12]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13]肖云:《青壮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倾向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对重庆市954名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4期。
    [114]贺汉魂:《“农民工”:一个不宜再提的概念——“农民工”的伦理学思考》,《农村经济》,2005年第5期。
    [115]占少华:《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机制探析——以“中国农民工反贫困项目”为例》,《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
    [116]卢海元:《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第7期。
    [117]卢海元:《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上)》,《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第6期。
    [118]束鹏:《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当前我国农民工与市民利益冲突研究的一个视角》,《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19]高海燕:《我国农民工自我归类模式的理论研究——基于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过程分析》,《南方人口》,2005年第2期。
    [120]邸敏学:《平衡劳资关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根本》,《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21]王国辉:《民工荒、技工短缺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临界点》,《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4期。
    [122]郑月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
    [123]沈君彬:《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现状、根源、对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的解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9期。
    [124]李彩霞:《城市经历与女农民工的生育意愿——对武汉市洪山区部分女农民工的个案访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25]刘彦武:《关注农民工文化生存》,《理论前沿》,2005年第17期。
    [126]吴振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式选择及其原因探析》,《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127]赵立新:《从社会资本视角透视城市农民工就业》,《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128]金崇芳:《当代中国农民工阶层的群体特征探析》,《理论导刊》,2005年第11期。
    [129]江立华:《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30]何瑞鑫:《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31]成艾华:《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0期。
    [132]潘高林:《农民工受歧视的法学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33]张秀香:《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管理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2期。
    [134]杨守宝:《农民工身份与职业二重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农村经济》,2005年第12期。
    [135]王宇雄:《关于农民工类型的思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36]王海:《农民工:人到四十豆腐渣——农民工“40岁现象”调查》,《乡镇论坛》2005年第24期。
    [137]舒康庄:《走向和谐——农民工体制之变革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38]刘秀梅、田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139]韩燕:《“农民工”议题的建构方式及趋势分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140]简新华、张建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人口研究》,2005年第2期。
    [141]范红波:《农民工迁移收入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42]江立华、符平:《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43]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社会》,2006年第2期。
    [144]周建:《农民工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45]徐小霞:《新生代农民工权利缺失现象的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4期。
    [146]李立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4期。
    [147]何瑞鑫:《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4期。
    [148]董海军:《镜像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4期。
    [149]王刚:《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社会权利的缺失》,《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50]张正河、卢向虎:《中国农村劳动力短期流动现象的一个理论解释——基于托达罗城乡迁移经济行为模型的修正》,载郭沛、辛贤、王秀清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321页。
    [151]韩克庆:《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52]杨立雄:《农民工社会保护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53]岳经纶:《农民工的社会保护:劳动政策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54]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55]郑功成:《农民工问题与解决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56]杨翠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57]吴红宇:《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南方人口》,2006年第2期。
    [158]姚华平:《城市农民工社区文化参与及其相关性因素分析——以武汉市为分析个案》,《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3期。
    [159]王刚:《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社会权利的缺失》,《理论观察》,2006年第2期。
    [160]辜胜阻:《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161]蔡的贵:《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就业行为的家庭制约差异与政府干预》,《生产力研究》,2006年7期。
    [162]梅志罡:《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差异》,《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7期。
    [163]符平:《漂泊与抗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调研世界》,2006年第8期。
    [164]张辉金:《农民工回流现象的深层思考》,《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
    [165]陈成文:《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对农民工阶层话语权丧失的社会学分析》,《天府新论》,2006年第5期。
    [166]余微:《第二代农民工及独居老人的“丁克”模式——扩大的丁克家庭模式的内涵和外延》,《西北人口》,2006年第4期。
    [167]孙丽:《女性农民工的流动动因及途径分析——以肖家河社区“租地种菜”群体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8期。
    [168]姚先国:《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69]辜胜阻:《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人口研究》,2006第5期。
    [170]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5期。
    [171]刘秀红:《关于建立全国性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72]吴敬秋:《农民工生存状态及其改善:基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73]赵邵明:《伤痛中的现代渴望——近期小说“农民工”书写的意识建构功能》,《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5期。
    [174]刘小年:《烧水壶:基于农民工实践的政策科学模型研究》,《理论探讨》,2006年第5期。
    [175]赵立新:《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176]吕斐宜:《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7期。
    [177]张志胜:《脱根与涅槃——新生代女民工的市民化释读》,《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
    [178]李广贤:《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青年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
    [179]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80]同春芬,陶顺君:《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农民工就业公平问题初探》,《求实》,2008年第S1期。
    [181]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82]张世威:《农民工体育利益分析》,《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第6期。
    [183]苏晓艳:《制度困境、利益保护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对接》,《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1期。
    [184]金潇骁:《从农民到农民工的流程力学分析——以贵阳街头背篼为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85]李尚旗:《欧美发达国家工人利益表达的经验考察与启示——以农民工利益表达为研究视角》,《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186]黄璇、任剑涛:《维权之道:利益转化为权利的两种路径——以美国编剧罢工潮和中国农民工讨薪风暴为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87]郑素侠:《论农民工利益表达中传媒的作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88]李尚旗:《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189]范艳萍:《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12期。
    [190]杨国才、储平平:《区际产业转移对农民工利益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91]熊吉峰:《农民工医保转移接续中的区域利益分割与化解对策——以东莞仙桃籍农民工为例》,《开发研究》,2011年第4期。
    [192]李艳:《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与管理策略——以南海本田停工事件为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4期。
    [193]李慧、杨颖秀:《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就学的利益冲突与政策选择》,《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8期。
    [194]喻名峰、廖文:《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变迁与建构逻辑》,《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95]周水涛:《主流农民工文学形象塑造的价值判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96]李立:《多维空间叙事结构下的苦难呈示与正义诉求——当代底层文学农民工书写的空间叙事分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5期。
    [197]Edward Friedman.The Politics of Local Models,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tate Power Struggl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achai and Teng Hsiao-p'ing,The China Quarterly, No.76 (Dec.,1978), pp.873-890
    [198]Comparis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19, No.1 (Spring,1985), pp.135-143
    [199]Yaohui Zhao. Labor Migration and Returns to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7
    [200]Yang Yao. Rural industry and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in 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
    [201]Deborah S. Davis.Social Class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China:Training, Hiring, and Promoting Urban Professionals and Managers after 1949,Modern China, Vol.26, No.3 (Jul.,2000), pp.251-275
    [202]Zhenzhen Zheng, Yun Zhou, Lixin Zheng, Yuan Yang, Dongxia Zhao, Chaohua Lou, Shuangling Zhao.Sexual Behaviour and Contraceptive Use among Unmarried, Young Women Migrant Workers in Five Cities in China.Reproductive Health Matters, Vol.9, No. 17, By and for Young Women and Men (May,2001), pp.118-127
    [203]Saich, Tony.2000. Negotiating the State: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3.
    [204]Nong Zhu. The Impact of Income Gaps o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
    [205]Therese Hesketh, Ye Xue Jun, Li Lu, Wang Hong Mei.Health Status and Access to Health Care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Public Health Reports (1974-), Vol.123, No.2 (MARCH/APRIL 2008), pp.189-197
    [206]Hongbin Li, Lei Li, Binzhen Wu, Yanyan Xiong,The End of Cheap Chinese Labor.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26, No.4 (Fall 2012), pp.57-7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