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事证明程序的控制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事司法证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围绕主体间权利义务如何配置而逐步展开的,对民事证明程序的控制实际上是指在民事司法证明活动中,当事人与法官(院)的作用与功能的分担。民事证明程序的控制机制是支撑整个民事司法证明活动的基本构架,它反映了民事证明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主体——当事人与法官在民事司法证明活动中的作用分担。民事证明程序的控制机制是民事证据法律制度的纲,民事证据制度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事证明程序的控制机制之运行状况。现行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也就是不断调整、协调当事人与法官(院)在民事司法证明活动中控制权限的分配,在保障当事人各项权利的同时强调法官公权力对证明程序的控制,以形成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合作协同关系。本文通过对控制权限如何在证明程序控制主体间进行游移的考察,探讨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围绕案件事实的探究与认定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从我国的司法实践出发,合理分配当事人与法官在民事证明程序中的控制权限,为两种权能的结合寻找科学可行的平衡点,形成解决事实争议的互动机制,是符合我国司法改革的现实需要的。本文通过对传统认识论与证明方式的质疑和反叛来重新认识与分析民事司法证明活动,挖掘出影响民事证明程序推进的多方制约因素,合理分配当事人与法官对民事证明程序的控制权限,以达到平和的互动,从而推进民事司法证明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简略摘要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从选题的角度对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以及基本问题的厘清等内容进行阐述,以展示本文具体内容背后的思考,为全文的研究提供一个背景,从而更加深入地体现本文具体内容编排和它们之间的关联。第二部分是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的基本理论。主要是从民事证明程序的概念入手,分析民事证明程序的主体及过程,为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的研究做好必要的铺垫。通过对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根本动因和本质的探讨,在法对主体权利(力)配置及诉讼主体理论的指引下,分析当事人和法官二元主体的程序控制权限,从而总结归纳出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中的多元价值取向。第三部分是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的历史演变过程。主要是在分析民事证明程序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究程序主体控制行为之间存在的关系,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民事证明程序与控制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古时期的法定裁判和近现代时期的证据主义裁判这两个司法证明发展阶段的研究,深入剖析法定证据制度时期、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时期和内心确信证据制度时期的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之发展轨迹,从而详细梳理出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历史演变的本质规律和基本特点。第四部分是二元主体在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中的相互作用。通过多元化系统目标和评价维度的指引,在民事证明程序的有机整体中对当事人和法官在证据收集、事实探究和事实认定等过程中控制权的分配进行探讨,使得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的实践特征得以显现。通过厘清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争议,深入分析了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权限在二元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现了我国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的运行现状。第五部分是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的完善。通过对真理、价值和实践之辩证统一关系的考察,认为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的完善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圆融为理论基础,并通过对古代中国的“法治”思想、近代法律移植以及民众法治心理的分析来重塑现代法治文化,以期实现民事证明程序控制机制的完善。通过对民事证据法律制度多层次目的的探讨,提出了民事证明程序控制平衡应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兼顾多样与突出重点的统一,择优与代价的统一等基本原则。
The civil evidence system, to some extend, focuses on adjusting the configuration of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mong the legal subjects, and the control of civil evidenceprocedure basically refers to, during the course of civil judicial evidence, the configurationof the functions between the judge/court and the parties. The cybernetics of civil evidenceprocedure control is the basic supporting framework of the civil judicial evidenceprocedure, which reflects the usage configura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the judge, whoare the main subjects in the legal relation of civil evidence procedure. The cybernetics ofcivil evidence procedure is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ivil evidence system, the basicprinciple and system of it, to a great extent, depends on the function of the cybernetics, sothe main point of the civil evidence system reform is to adjust the judge’s public powertowards evidence procedures to form coordinat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itigant and thejudge. By investigating drifts among subjects, civil evidence procedure tends to inquireinto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litigant and the judge formed by investigation andidentification of related cases. It is necessary to distribute reasonably the controllingpower between the litigant and the judge and find the bal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power and rights and form a mutual mechanism to solve the controversy for the judicialreformation. The author, by questioning the traditional epistemology and proving methodto re-recognizing and analyzing the civil evidence movement, and find out somerestrict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ivil evidence procedure, and distribute the controllingpower reasonably so that the civil evidence movement can proceed fluently. In this paper,there are five parts as the following: the first part is a preface, which is mainly about thetime background, studying significance, studying train of thought and method, new ideasand the basic problems to show how the author think and give a background for this paper,which can reflects the lay-out of the content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e secondpart is about the basic theory of cybernetics of civil evidence procedure. By starting fromthe concepts of the civil evidence procedure,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ubject andprocedure of it, and pave the way for the study. By discussing the original motion andnature, and being guid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rights or power by law and thelawsuit subject theor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power limits of controlling the procedure ofthe dualistic subject of the parties and judges and make the conclusion of the multivariatevalue of the above-mentioned cybernetics.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historic evolvement of the above-mentioned cybernetics. The autho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actionsof procedure control of the subjects, and also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ic development, theautho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dure and controlling of civil evidence.By studying the two judicial proving development phases of medieval period statuaryjudgment and the modern times’ evidence judgment, analyzing deeply the developmentcourse of civil evidence procedure of the period of statuary evidence system, the principleof free intention and the inner conviction so as to find out the naturally regular pattern andbasic features of the civil evidence cybernetics’ historic evolution.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the integrated function of the dualistic subjects in the cybernetics of civil provingprocedure. Being guided by the multivariate systematic purpose and evaluation dimension,the author discusses about the controlling power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judgeduring the procedure of evidence collection, facts investigation and facts confirmation soas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ybernetics. Through distinguishing controversy ofthe legal truth and the objective truth, the author analyzes deeply the situation of thecontrolling power between the dualistic subjects and demonstrates objectively all-roundthe functioning situa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cybernetics. The fifth part is aboutperfecting above-mentioned cybernetics. By inquiring the dialectical unity theory of truth,value and practic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e should perfect this cybernetics throughrecreating the culture of rule of law by analyzing, based on the integrating the Marxisttheory of recognition and value, the ancient China’s thought of rule of law, modern legaltransplantation and civilians’ legal psychology. By discussing the civil evidence systemfrom multi level angle, the author bring up the basic principle of adhering to integratingcivil proving procedure’s regular pattern and the purpose, integrating the public interestsand the individual interests, integrating multiplicities and key elements, integrating thepreferred factors and the sacrifice.
引文
①陈浩然:《证据学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张卫平:《诉讼架构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②[英]戴维.郝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①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以下。
    ②金岳霖著:《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79页。
    ③同上书,第880—881页。
    ①有关详细的表述,请参阅[前苏]阿斯姆斯著:《关于证明与反驳的逻辑学说》(第四章《证明的结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5年版,第16页以下。
    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③参见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
    ④布莱恩加纳:《布莱克法律词典》(第九版),北京市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396页。
    ①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第24页。
    ②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92-93页。
    ①张子培、陈光中、张玲元、武延平、严端:《刑事证据理论》,群众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②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③封利强:《司法证明系统论》,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第196页。
    ④从目前学界的主流话语来看,以心证形成的提法来取代此处的事实认定似乎更为妥当,因为广义上的事实认定通常被看做与司法证明含义相同的概念。然而,由于本文对民事证明程序的考察不局限于当代司法证明制度,心证形成的表述无法涵盖历史上的神明证明、法定证明以及未来的科学证明等不同历史阶段的证明形态,因此,本文姑且用事实认定这一表述来概括证据收集和事实探究之后的民事司法证明程序。
    ⑤李浩著:《民事证据立法前沿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①[日]松岗正义:《民事证据论》,张知本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②封利强:《司法证明系统论》,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第201页。
    ①封利强:《司法证明系统论》,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第202页。
    ②孙国华:《论法与利益之关系》,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①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9页。
    ②魏晓娜:《刑事正当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学位论文,第138页。
    ③邱联恭:《程序利益保护原则》,载《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十二),(台湾)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发行,三民书局有限公司总经销2004年版,第5-6页。
    ④亚里士多德:《尼格马可伦理学》,载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12页。
    ①刘蕾:《刑事诉讼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第23页。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转引自黄森、沈宗灵:《西方人权学说》(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184页。
    ③[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④邱联恭等:《程序利益保护原则》,载(台湾)《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十二),(台湾)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发行,三民书局有限公司总经销2004年版,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2页。
    ②唐力:《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5期,第47页。
    ①陈禹、钟佳桂:《系统科学和方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江世明:《二00二年德国民事诉讼法改革》,载《月旦法学教室》(台湾)2002年创刊号。
    ①夏甄陶著《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页。
    ②季卫东:《程序比较论》,载《比较法研究》1993年第1期,第12页。
    ①[美]波斯纳著,徐昕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①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②王亚新著:《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①[美]安·赛德曼,罗伯特·B·赛德曼:《法律秩序与社会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页。
    ①徐冬根:《最基本的法现象不是权利和义务而是权利和权力——评童之伟著<法权与宪政>》,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4期,第111页。
    ①朱塞佩、格罗索著,黄风译:《罗马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页。
    ②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①《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汉穆拉比法典》,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②毛国权著:《宗法结构与中国古代民事争议解决机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③有关我国传统判词可见《名公书判清明集》以及清代名幕汪辉祖的《学治臆说》。
    ①详见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②该司法原则又被称为“对抗制”诉讼模式。
    ③张建伟著:《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方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7页。
    ①何文燕:《民事诉讼法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页。
    ①崔婕:《证据收集制度》,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3期。
    ①王洪礼:《民事诉讼证据简论——侧重效率维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①[美]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①[德]汉斯—普维庭,吴越译《现代证明责任问题》,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①周叔厚:《证据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95年版,第91页。
    ①参见宋世杰,廖永安主编:《证据法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页。
    ②参见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8页。
    ①参见何家弘主编:《证据法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276页。
    ①参见宋世杰,廖永安主编:《证据法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338页。
    ①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
    ①参见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页。
    ②参见宋英辉,汤维建主编:《证据法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7页。
    ①阿·特温:《审判中的真实》,前苏联《消息报》1962年2月9日。
    ②[前苏]安·杨·维辛斯基著,王之相译《苏维埃法律上的诉讼证据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2—228页。
    ①田心铭:《认识的反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1页。
    ①吴宏耀:《诉讼认识论纲——以司法裁判中的认识认定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页。
    ①John H. Langbein,Torture and the Law of Proof.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1977.p,6.
    ②陈浩然:《证据学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6页。
    ①参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1页。
    ①参见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108页。
    ①袁贵仁著:《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0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3页。
    ①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页。
    ①宁洁:《法伦理学——学科抑或思想》,湘潭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第103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鹏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①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7页。
    ③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页。
    ①江伟:《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
    ②廖永安:《民事诉讼理论探索与程序整合》,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①[美]波斯纳著,徐昕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①[美]埃德加·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及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1、夏甄陶.关于目的的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夏甄陶.认识论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5、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夏甄陶.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夏甄陶.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8、金岳霖.知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田新铭.认识的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0、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彭漪涟.事实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12、孙伟平.事实与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3、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熊则坤,李林昆.价值观的冲突[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
    15、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竹立家.道德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中国哲学范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0、夏甄陶主编.认识发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肖前,李淮春,杨耕主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2、张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3、邬昆如主编.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5、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26、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27、江伟.探索与构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8、汤玉奇,陈继新,曾辉尧.社会公正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29、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
    30、陈瑞华.庭审方式改革与实务[M].北京:中国民主出版社,1998.
    31、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2、叶自强.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3、陈浩然.证据学原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4、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5、周叔厚.证据法论[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95.
    36、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37、程春华.民事证据法专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8、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股份有限公司,1981.
    39、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
    40、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41、陈刚.证明责任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2、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3、王洪礼.民事诉讼证据简论——侧重效率维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44、吴宏耀.诉讼认识论纲——以司法裁判中的认识认定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5、郭卫著,廖永安,李喜莲,阳慧玲勘校.民事诉讼法释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6、白绿铉.美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
    47、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
    48、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9、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0、英国法律体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1、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52、何勤华主编.法国法律发达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3、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54、沈达明编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
    55、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6、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7、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10卷)[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58、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
    59、陈朴生.刑事证据法[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3.
    60、陈一云主编.证据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1、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2、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3、证据法学论文选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64、毕玉谦.民事诉讼证明妨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5、罗玉珍主编.民事证明制度与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6、江伟主编.中国证据法草案及立法理由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7、宋英辉,汤维建主编.证据法学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68、何文燕主编.民事诉讼法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69、宋世杰,廖永安主编.证据法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70、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71、张卫平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72、李双元主编.国际私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3、江平主编.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4、赵汀阳主编.论证[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75、吴志明主编.大调解: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76、粟峥.超越事实:多种视角的后现代证据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77、陈界融.证据法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8、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周洪波.修正的事实说:诉讼视野中的证据概念新解[J].法律科学,2010(2).
    2、仰海峰.马克思的历史认识论及其理论意义[J].哲学研究,2000(8).
    3、谭兵.公正、民主、效率——论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的特点[J].现代法学,1991(1).
    4、马贵翔.公正.效率.效益――当代刑事诉讼的三个基本价值目标[J].中外法学,1993(1).
    5、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1).
    6、江伟.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J].现代法学,1996(3).
    7、何文燕,黄娟.民事诉讼中法官与当事人间互动关系初论[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8、齐树洁,钟胜荣.论民事审判改革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影响[J].诉讼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0、裴苍龄.从实质证据观到实质真实标准[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6).
    11、民事证据法:程序与实体的交汇——访中国人民大学江伟教授[J].人大法律评论,2000(2).
    12、江伟,吴泽勇.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J].中国法学,2002(1).
    13、陈光中,陈海光,魏晓娜.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J].中国法学,2001(1).
    14、张建伟.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J].现代法学,2002(2).
    15、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对案件事实及证据的哲学、历史学分析[J].公法,2003(4).
    16、张建伟.认识相对主义与诉讼的竞技化[J].法学研究,2004(4).
    17、刘金友.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证据规则的圆融[J].诉讼法学研究,2006(10)第10卷.
    18、[英]史蒂芬.证据法概念[J].外国法译丛,1984(3).
    19、何家弘.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J].外国法译评,1999(4).
    20、秦策.我们研究什么样的证据法学——英美证据法学的转向与启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4).
    21、张吉喜.论证据法的发展方向——《漂移的证据法》和《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读后[J].前沿,2009(2).
    22、卞建林,郭志嫒.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J].中国法学,2001(2).
    23、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J].中国法学,2000(1).
    24、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J].法学研究,2001(6).
    25、张继成,杨宗辉.对“法律真实”证明标准的质疑[J].法学研究,2002(4).
    26、李浩.民事证据法的目的[J].法学研究,2004(5).
    27、李浩.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含义新解[J].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86(3).
    28、陈刚.证明责任概念辨析[J].现代法学,1997(2).
    29、陈桂明,刘田玉.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纬度——一个时段性分析[J].中国法学,2008(1).
    30、任铁健.对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反思[J].政法论丛,2000(1).
    31、刘荣军.论证人的拒绝证言权[J].法学,1999(5).
    32、房保国.证人作证豁免权探析[J].法律科学,2001(4).
    33、崔婕.证据收集制度[J].现代法学,2002(3).
    34、汤维建.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和完善[J].法律科学,2004(1).
    35、汤维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刍议[J].法学,2004(5).
    36、钱梁.举证时限理念的理性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37、万毅.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批判[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5).
    38、包冰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之解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2、[德]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4、[德]康德.道德形上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6、[法]罗素著,张金言译.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7、[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18、[奥]威廉.耶路撒冷.西洋哲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
    19、[苏]B·F·库兹涅佐夫著,孙慕天等译.认识的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0、[捷克]弗·布罗日克.价值与评价[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21、[苏]M·A·帕尔纽克主编,刘继岳译.作为哲学问题的主体和客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2、[美]罗伯特·所罗门著,张卜天译.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德]M·石里克著,李步楼译.普通认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4、[德]拉伦茨著,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5、[美]E·A·霍贝尔.初民的法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6、[美]哈罗德·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7、[美]约翰·亨利·梅里曼著,顾培东,禄正平译.大陆法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8、[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9、[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30、[美]贝勒斯著,张文显等译.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1、[美]安·赛德曼,罗伯特·B·赛德曼.法律秩序与社会改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32、[德]拉德布鲁赫著,米健,朱林译.法学导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33、[苏]安·扬·维辛斯基著,王之相译.苏维埃法律上的诉讼证据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
    34、[德]汉斯·普维庭著,吴越译.现代证明责任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5、[美]波斯纳著,徐昕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6、[英]民事诉讼与律师实务[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37、[苏]克列曼.苏维埃民事诉讼[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7.
    38、[德]尧厄尼希著,周翠译.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9、[德]克利纳等著,刘家辉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事诉讼[M].重庆:西南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编印.
    40、[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1、[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42、[日]美隆部达吉著,欧宗祐、何作霖译.宪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43、[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44、[日]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5、[英]戴维·M·沃克主编.牛津法律大辞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戒能通孝.自白与裁判.日本评论社,1951年.
    2.平野龙一.传闻排斥法理.成文堂,1961年.
    3.John Henry Wigmore. Code of Evidence.3rd ed., Pine Forge Press,1962. Cross and Wilkins. AnOutline of the Law of Evidence,2nd ed., Univ. Press U.S.,1968.
    4.John Kaplan. Criminal Justice.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 New York,1973.
    5.Charles T. Mccormick, Frank W. Elliott, John F. Sutton. Evidence.5th ed., West Publishing Co.,1980.
    6.Michael H. Graham. Evidence: Text, Rules, Illustrations and Problem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railAdvocacy,1983.
    7.庭山英雄.自由心证主义.学阳书房,1983年.
    8.Jean Larguier. La Procedure Penale. Pres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96.
    9.Robert M.Cover., Owen M.Fiss. The Structure of Procedure. Mineola, New York,1997.
    10.Claude Garcin, L’Hermes. Procedure Penale.1998.
    11.Jacques Borricand, Anne-Marie Simon. Droit Penal, Procedure Penale. Editions Dalloz,Paris,2002.
    12.Droit Penal, Procedure Penale.3Edition, Jacques Borricand, Anne-Marie Simon, EditionsDalloz,Paris,2002.
    13.Jeremy Fleming,“PROFILE: BISHOP INTERNATIONAL-Secret intelligence--financial scandals,have brought into focus the work of private investigation companies. A profile of BishopInternational and a look at the ins and outs of corporate misfeasance”(In: Law SocietyGazette,vol.23(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