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置身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复杂动荡的政治格局和恶劣严竣的社会环境中,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不仅没有走向衰亡,反而迅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民国时期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学术机构,并在其时的经济学界发挥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和领军作用。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之所以能很快从众多学术机构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应时顺势,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办学宗旨,以“务实应用”为科教理念,以“中国化”为学术特色,并与工、商、农、学、政及国外学术机构密切互动合作,共同服务社会,推进学术,产生了丰硕的“中国化”学术成果,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性声誉:社会调查“独开风气之先”,指数编制享誉中外,“出版物驰名全球”,建言献策触动朝野。
     本文以时间演变为经,地点变更为纬,“学术中国化”为主题,截取1927年—1949年的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区间,将考察重点放在群体活动最为频繁、最具影响力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建国前创立、发展、繁荣、衰退四个时期(1927—1949年)的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总结评价,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简介欧美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对中国经济学留学人员群体及中国经济学研究机构的建立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换,分四个阶段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各阶段人、财、物资源配置情况及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基本介绍。
     第二章主要厘清“学术中国化”核心定义,引介“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评判标准,阐明南开经济学人、时人及今人对“学术中国化”的主要认知,及作者本人对“学术中国化”内涵的自我理解,进而为下文探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活动作好前期概念与学理上的铺垫工作。
     第三章主要对南开经济研究所指数调研、工商调研、“三农”调研等社会调研活动进行介绍,并结合西方社会调查方法,总结南开经济研究所“实证调研方法”、“计量方法”、“教授负责制”、“项目负责制”等社会调查“中国化”的特色和优势。介绍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说明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作用与地位。
     第四、五、六、七章主要探索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分类介绍其“中国化”学术活动与学术成果。其中第四章主要探讨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工业思想和理论。本章对比英、法、苏、美等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历程及“工业化”路径选择,结合韦伯等人工业建设理论与主张,阐明南开经济学人对于中国“工业化”的认知,探讨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资本因子”面前对外来经验与模式的态度,评析方显廷工业重心思想演变,并总结陈振汉对韦伯等人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结合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相关理论和改造手工业有关思想,借鉴美、加、意等欧美国家合作组织模式和经验,介绍南开经济学人何廉、方显廷等人改造“三农”思想,发展乡村工业、农业合作的有关思想与理论,总结其改造“三农”的“中国化”特色与亮点,肯定方显廷、吴知提出的区别于步赫卡尔等人的乡村工业演变制度路径更适合中国国情。第六章探索南开经济学人在苏德成功经济模式面前认知态度,简析其“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计划自由经济”思想与理论的演变路径,总结其“中国化”的“混合经济”和“计划自由经济”模式,阐明南开经济学人运用西方经济学理立足中国实情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保护”、“外汇合理统制”以及财税改革的主张,并结合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欧文·费雪与霍曲莱的货币学说、皮古现款差额理论等,总结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与理论。第七章主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举措和思想。首先对“轮回教育”风波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洋化”教育问题进行简要总结,进而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土货化”教育方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与理念进行解析。
     第八章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教研环境,研究其与工、商、农、学、政社会各界合作与互动的关系。
     第九章围绕“得”、“失”、“同”、“争”四个方面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的活动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在学科建设的推进;“失”在学理构建中理论缺失;“囧”在教研环境的不到位;“争”在于学术思想上的四次大辩论。
     “结语”对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的成功之“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应时顺势”,适应了时代与社会大变革的需求,顺应了政府谋求经济建设的大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建所宗旨、“中国化”学术理念及“实用至上”的服务原则;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
     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发展是部不老的“传奇”,时至今日仍叶繁枝茂,学术生命如日中天。重翻其建国前这部尘封的历史,深挖其“学术中国化”的活动和成果,探索其历百折而不衰的“秘籍”,于昔于今,价值非凡,意义深远。
In the volatile and complex political landscape and the harsh and turbulent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first20to40ye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anka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bbreviated as NKIE, obtained a meteoric rise from being small to big, and weak to strong instead of going to decline, grew into a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leading academic institution studying Chinese economy, and played a positive model and leading role in the economics field of that time. The reason why NKIE stood out among a large number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was its being in compliance with the trend, with its aim of "knowing China, serving the Chinese", its principle of "being pragmatic, being practical", and its academic feature of "being sinicized". Moreover, NKIE had interacted and cooperated closely with domestic organizations of industry, commerce, agriculture, academy and government and foreign academic institutions to serve the society and promote academics, thus achieving fruitful "sinicized" results and enjoying a high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Its social investigation was the first of this kind, its indexing enjoyed popularity throughout the world, its publications were well-known globally, and its advices and suggestions remained very important to the government.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 with "Academic Sinicization" as its research topic, this dissertation inspects NKIE of1927-1949, especially NKIE in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1927-1949).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achievements and evaluates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NKIE of the four periods (1927-1949) of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prosperity, and decline.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en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in which the writer presents the background and premise of NKIE's establishment, and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its dissemination in china. Besid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hinese students of economics studying abroad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Economics Research Institute is made in this part.
     Chapter Two mainly clarifies the core definition of "Academic Sinicization", introduces the two-level evaluation standard of it, and presents the views of NKIE economic scholars, people at that time and now on it as well as the writer's understanding of "Academic Sinicization", thus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Academic Sinicization" of NKIE in the following parts.
     Chapter Three introduces NKIE's social investigations such as index, industry and commerce, and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By comparing with the western methods for social investigations, this part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NKIE's social investigations, "being sinicized" by using "empirical method","measurement method","Profess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Proje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is part also explores soci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demonstrates the role and status of NKIE's social investigations. The next four chapters mainly explore the academic thoughts and economic theory of NKIE economic scholars, and introduce their activiti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about "Academic Sinicization". By comparing with the process and route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Britain, France,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referring to Weber's theory about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Chapter four clarifies NKIE economic scholars'thought and theory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ir ideas about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patters of "Capital factors". This part assesses the evolution of Fang Xianting's ideas about industrial center, and summarizes Chen Zhenhan's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f Weber's Theory of "Industrial Location".
     Based on agriculture economist Schultz's theory of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idea about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and the pattern and experience of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of America, Canada and Italy, Chapter Five introduces NKIE economic scholars He Lian and Fang Xianting's thought and theory of transform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developing rural industries and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This part points out that Fang Xianting and Wu zhi's way of rural industry transforming syste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Buhacarr's, is mor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Chapter six explores the attitudes of NKIE economic scholars towards the successful economic patter of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ir thought and theory of "Planned Economy","Controlled Economy "and "Planned Free Economy",summarizes the sinicized pattern of their "Mixed Economy" and "Planned Free Economy", clarifies their ideas about "international trade protection","reasonable control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tax reform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by applying western economics theory, and summarizes their thought and theory of "sinicized" monetary finance and price contro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Keynes'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Irving Fisher and Hawtrey's monetary theory, and Pigou's theory of cash balance.
     Chapter Seven focuses on NKIE's ideas and measures of "Educational Sinicization". After a brief review of "Recurrent Education" event and "foreignization"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a higher educational,this part analyzes NKIE's educational policy of "localization" and reform scheme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Chapter Eight discusses NKIE research environment of "Academic sinicization", exploring its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industrial, commercial, agricultural, academic, and political circles.
     Chapter Nine i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NKIE's "Academic sinicization" from such four aspects as "contribution","deficiency","awkwardness", and "debates","contribution" lies in the promotio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deficiency" the absence of theory in theory building,"awkwardness" the po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the four-time "debates" of academic thoughts.
     The conclusion is a summary of NKIE's way to success, which is attributed to its being in compliance with the trend, its aim of "knowing China, serving the Chinese", its academic idea of "Sinicization", its service principle of "Practicality first", and the first-class team construction and multi-access to finance. The present research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NKIE with focus on its "Academic sinicization" to reveal its secret to success and thus has vital significance.
引文
① 张博:《知中国,服务中国》,《中华新闻报》2006年7月5日,第6版。
    ②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清华周刊》1932年第38卷第4、5期,第516页。
    ③ 张国:《南开经济研究所成立八十年》,《南开大学校报》(电子版),http://weekly.nankai.edu.cn/2007年10月19日第1005期第01版。
    ④ 徐百柯:《在辉煌的余光下—何廉:经济学一叶》,《民国那些年》,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7年,第96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朱佑慈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69页。
    ⑥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2页。
    ⑦ 徐百柯:《在辉煌的余光下—何廉:经济学一叶》,第97页。
    ⑧ 张国: 《南开经济研究所成立八十年》第1005期第01版。
    ⑨ 注:“民国四大经济学家”分别为:何廉、方显廷、马寅初、刘大钧。
    ⑩ 林毅夫、胡书东:《中国经济学百年回顾》,《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卷第1期,第9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电子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③ 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4年,第393页。
    ④ 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86页
    ⑤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986),北京:国际文化公司出版,1989年中译本。
    ⑥ 正亚南:《怎样从立场、观点、方法来辨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不同本质》,《王亚南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王亚南:《中国经济研究之路》,《经济评论》1948年1月24日第2卷17期,第4页。
    ① [美]费正清、费惟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1986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③ [台]徐振国:《中国现代经济政策概念的先躯者—何廉》,由互联网搜索下载,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type=blog&itemid=100820,2010年3月17日。
    ④ [台]徐振国:《何廉及南开经济学家对战后经济政策发展之议论》,《东吴政治学报》2002年第14期。
    ⑤ [台]丁履进:《学府纪闻:国立南开大学》,南京: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
    ⑥ [台]孙彦民:《张伯苓先生传》,台湾:中华书局,1971年
    ② [美)费正清、费惟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198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
    ③ 李哲:《其地有人,必有其杰——邵阳名人小辑》,网易博客:http://chinahnlz.blog.hexun.com/17361148_d.html,2008年3月5日。
    ④ 张国:《南开经济研究所成立八十年》, 《南开大学校报》(电子版)张国: 《南开经济研究所成立八十年》,《南开人学校报》(电子版),http://weekly.nankai.edu.cn/2007年10月19日第1005期第01版。
    ① 《南开经济研究所(中国·南开大学)简史》,《经济研究》1997年03期。
    ② 李家斌: 《钱荣堃教授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人民教育》1981年第4期。
    ③ 梁吉生主编: 《南开逸事》,辽宁:辽海出版社,1998年,第40、92、111、147、170、230、235、239页。
    ④ [台]丁履进:《学府纪闻:国立南开大学》,江苏: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10月。
    ⑤ 张博:《知中国,服务中国》,《中华新闻报》2006年7月5日,第6版。
    ⑥ 注:这240篇有关学术论文主要有田彤教授的《陈序经研究的现状与突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陈序经的文化学与其社会问题研究的关系》,《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论陈序经的独立品格——以文化理论与文化观为中心的考察》,《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陈序经文化学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基础刍议——以(现代主权论)为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刘集林:《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成因探析》,《史学集刊》2002年第4期等,因论文数量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⑦ 张世保:《陈序经政治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张世保: 《从西化到全球化—20世纪前50年西化思潮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年; [德]克劳斯·比尔克: 《现代化与西化:中国30年代中期关于关于全盘西化问题的一场论战》,莱茵笔会资料汇编,1992年;陈传汉等主编: 《东方的觉醒》,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年;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东方振兴与西化之路》,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社,2004年;赵立彬: 《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田彤: 《转型文化学的批判—以陈序经为个案的历史释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刘集林: 《陈序经文化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赵林彬: 《学识渊博的优秀教育家陈序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夏和顺: 《陈序经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等。
    ① 刘健:《概论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② 杨柳:《何廉—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奠基人和实践者》,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9年。
    ③ 李翠莲:《近代留美学生与中国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5年
    ④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 陈苏寒、孙惠英: 《“南开指数”与何廉》, 《天津日报》2007年10月29日,第5版。
    ② 李惠村:《南开大学外贸指数研究》,《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第6期,第17-23页。
    ③ 陈炳富、刘儒:《南开经济研究所过去所编的统计指数究竟是为谁服务》,《南开大学学报》(经济科学)1957年第4期,第119-120页。
    ④ 陈炳富、刘儒:《南开经济研究所过去所编的统计指数究竟是为谁服务》,第119-120页。
    ① 南开经济研究所: 《南开经济研究所80周年经济指数研讨会会议材料汇编》,2007年11月。
    ② 孙智君:《民国经济学家方显廷的农业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88-92页。
    ③ 林毅夫、胡书东:《中国经济学百年回顾》, 《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卷第1期,第9页。
    ④ 彭南生、易仲芳:《何廉的农本思想与农村互助合作理论探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① 辛凌: 《方显廷的工业思想》,《经济研究》1983年10期,第4651页;朱子静:《方显廷战时工业思想试论》,《魅力中国》2010年17期,第307-308页;朱了静:《方显廷工业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1年。
    ② 吴传清:《陈振汉的工业区位经济思想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13-18页;聂志红:《民国时期的工业区位思想》,《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5期,第117-121页。
    ③ 阎书钦:《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第82.-88页。
    ④ 参见杨叔进:《中国的工业化与资本来源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10月6第2卷第2期,第136页;方显廷:《西南经济建设与工业化》,《新经济》1938年12月第1卷第2期;方显廷:《中国工业化的途径(书评)》,《新经济》1938年12月第1卷第3期。
    ⑤ 聂志红:《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艰难转折—近代工业化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北方论从》2008年第5期;聂志红:《民国时期的工业化思想》,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孙智君:《民国时期产业结构思想的变迁》,《经济评论》2007年5期,第133-140页。欧阳剑锋:《中国学者对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贞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硕士学位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等。
    ⑥ 储丽琴:《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农村工业组织制度演变路径的论战》, 《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第133-138页。
    ① 李晔:《民国时期留美知识分子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模式的个案解析》,《前沿》2008年第6期,第174-178页。
    ② 彭南生:《晚清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论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互补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互补形态初探》,《江汉论坛》1999年第3期;《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兼与王文昌同志商榷》,《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评民初至抗战前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近代华北乡村手织业经济区兴起原因初探》,《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中间经济:近代手工业经济地位与作用的新阐释》,《近代中国》2001年第1期;《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包买主制与近代乡村手工业的发展》,《史学月刊》2002年第9期;《半工业化: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一种描述》,《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地方能人”与近代乡村手工业的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论近代中国乡村“半工业化”的兴衰——以华北乡村手工织布业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近代中国“半工业化”农村中的经济社会变迁》,《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近50余年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史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20世纪会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欺诈行为与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的衰变》,《江汉论坛》2006年第10期;《论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日本侵华战争与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中断——以近代乡村织布业、缫丝—丝织业为讨论中心》,《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彭南生、严鹏:《清末民初湖北乡村棉织业发展缓慢的W素——兼与华北、江南地区的比较》,《江汉论坛》2008年第8期;《试论近代工商业学徒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史学月刊》2010年第11期;彭南生、严鹏:《论20世纪20年代上海棉纺织机械业的技术创新——以大隆机器厂和中国铁厂为分析重点》,《江汉论坛》20011年第3期;彭南生,易仲芳:《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等。
    ③ 注:彭南生有关乡村工业专著有:《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半工业化:近代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传承与变动:近代转型时期的城乡经济与社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等。
    ④ 彭南生、易仲芳:《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① 阎书钦: 《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阎书钦: 《抗战时期经济思潮的演进——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兴盛到对自由经济的回归》,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971页;
    ② 吴大业:《战后建设的经济》,《新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2期,第126-127页。
    ③ 阎书钦:《抗战时期国统区关于国、民营经济的论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4246页。
    ④ 阎书钦: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及内涵流变》, 《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第187-193页。
    ⑤ (台]徐振国:《何廉及南开经济学家对战后经济政策发展之议论》,《东吴政治学报》2002年,第14期,第65-95页。
    ⑥ 蔡志新:《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9月第8卷第3期,第28-32页。
    ① 蔡志新著: 《民国时期浙江经济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69-192页。
    ② 冶辉: 《方显廷民国时期经济建设思想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8年。
    ③ 吴大业:《战后外汇与货币政策》, 《新经济》1942年第7卷第12期。
    ④ 朱则行: 《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政策》, 《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宋则行: 《战后我国采行保护贸易政策问题》,方显廷主编:《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宋则行:《战后吾国对外汇率厘定标准的商榷》, 《新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
    ⑤ 聂志红:《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经济科学》2004年第6期,第122-128页。
    ⑥ 张忠民,朱婷: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与国家资本企业》, 《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40-150页;张连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统制经济思潮与自由主义者的反应》,《历史教学》2006年第2期,第28-29页;黄岭峻:《30-4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计划经济”思潮》,《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164页;黄岭峻:《激情与迷思——中国现代自由派民主思想的三个误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蔡双全:《简析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之争》,《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1期,第239页;刘殿君: 《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统制》, 《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第3期,第61-66页;泉章: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批判“生产价格论”》, 《经济研究》1965年第2期;李向民: 《大梦初觉——中国的经济发展学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7-208页。
    ① 宋秋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1 87页;宋秋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办学成功的因素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9月第5期,第99-103页。宋秋蓉:《民国时期制约私立大学发展的因素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3期,第2327页。
    ② 金以林: 《二:、三十年代南开大学的办学特点》,《近代中国研究》2009年第6期,第43-45页。。
    ③ 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南开精神”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求是》2004年21期,第55-57页。
    ④ 李翠莲《美国教育理念对近代中国教学的影响——以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个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9卷第5期,第47-49页。
    ⑤ 杨鑫洁:《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成立暨经济学科的“中国化”》,《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第11期。
    ⑥ 邢菊红:《民国私立南开大学的成功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启示》,《魅力中国》2010年第32期,第375-375页。
    ⑦ 廖岳玲: 《我国近代私立大学的管理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⑧ 黄卫: 《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七十周年》,新浪网: 《中国新闻周刊》,http://www.sina.com.cn2007年11月2日;黄卫、言咏、罗雪挥:《寻找中国最好的大学》,《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8期。
    ① 江沛: 《蒋介石与张们苓及南开大学》,《民国档案》2011年第1期,第73-78页。
    ② 张静:《国民外交与学术研究: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基本活动及其工作重心的转移》(1925-1933),《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4月,第144页。
    ④ 王滨生:《南开大学原经济研究所藏书概览》,《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第78-80页。
    ① 李翠莲著:《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332页。
    ②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③ 陶诚:《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中国社会经济研究》1990年第3期,第92页;郑清坡,《试论民国时期农村调查的兴起与发展》,《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卷第1期,第88页。
    ① 陈炳富、刘儒:《南开经济研究所过去所编的统计指数究竟是为谁服务》,《南开大学学报》(经济科学), 1957年第4期,第119-120页。
    ① 宋承先主编《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序》,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页。
    ① 注: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5页。李庆塵认为学术传播一般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外籍人员采用外籍教材资料直接输入阶段;二是国人自我翻译阶段;三是国人的自我创新发展阶段。李庆麈:《评董时进的<农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报》1934年第3卷第1期。
    ① 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主编:《西方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26页;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361页、376-377页。
    ① 注:详阅:杨国昌:《马克思经济学说研究》,辽宁:沈阳出版社,1992年,第10-16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8、1216页;马晨:《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4期,第133136页;杨爱东:《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第8期,第133136页等。
    ② 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论”主要观点就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心理规律,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引起“非自愿失业”“非充分就业的均衡论”主张通过积极的国家经济干预,降低利率,增加公共支出,刺激投资和消费,用“需求”带动就业,抑制通货膨胀,挽救经济萧条,刺激经济发展。
    ③ 参阅: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
    ④ 张旭:《20世纪经济学解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1页。
    ⑤ 参阅吴易风著:《从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的论战看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休制改革》(第二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⑥ 注:1908年初创时为《经济公告》,1911年该刊改名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评论》,每年出版四次。
    ① 参阅:郑秉文:《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82-92页;杨春学:《20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经济学动态》1999年10月号,第4748页。
    ② 店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5页。
    ③ 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第5页。
    ④ 张建伟:《现实主义、制度主义与中国经济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29页;《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现实主义思潮》,《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3期。
    ⑤ 注:《大学衍义补》(160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邱溶(1420—1495)撰。溶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止於格致诚正修齐,而阙治国平天下之事,补其所缺,成《大学衍义补》,成化二十三年(1487)十一月奏上。该书“主于事”,其内容包罗宏富,为研究古代,尤J其是明代前期和中期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司法、军事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大学衍义补》最早于弘治初刊行,万历时再版,明神宗朱翊钧亲为作序。明代又有张溥刊本,陈仁锡刊本、乔应甲扬州刊本、续补全书本。清代有《四库全书》本,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明清时,学人为广传该书,还曾纂有多种节本或述要行世。如明凌迪知《大学衍义补精华》十七卷、胡世宁《读大学衍义虞见》二卷,清陈弘谋《大学衍义补辑要》十二卷等。1997年由林冠群和周济夫校点,海南出版社出版《大学衍义补》。
    ①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变法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 严复:《与张元济书》,王栻编:《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29页。
    ③ 戴金珊:《试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世界经济文汇》,1985年第4期,第34页。
    ④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f究(1923-1953)》,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5年,第2021页。
    ⑤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652页。
    ① 注:《富国策》系英国剑桥盲人经济学家亨利·福西特(Henry Fawcett)1863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教本》(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中译本,署名汪凤藻译,丁韪良校。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论生财,即现在的生产理论;第二卷论用财,即现在的消费理论;第三卷论交易,即现在的交换和分配理论。
    ② 梁捷: 《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博览群书》2008年第3期,第30-36页。
    ③ 朱通九: 《近代我国经济学进展之趋势》, 《财政评论》1941年3月第5卷3期,第117页。
    ① 戴金珊:《试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世界经济文汇》1985年第4期,第3236页。
    ② 戴金珊:《试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第33页。
    ③ 戴金珊:《试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第35、36页。
    ④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j中外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灭。
    ⑤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上海: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37页。
    ⑥ 注:孙大权博士论文《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2005年4月,第7页)根据周棉主编《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591—592页)的表3“1906—1921年留学日本学生人数统计表”加总而成。
    ① 注:数据来源根据周棉主编《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597页)表11。
    ② 梅贻奇、程其宝著:《百年来中国留美学生调查录》(1854—1953),转引自刘真主编、王焕探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台湾:国立编译馆,1980年,第718-722页。
    ③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第8页。
    ④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第8页。
    ⑤ 注: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第12页。转引刘真主编、王焕琢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3册),台湾,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第1144灭。
    ⑥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第13页。
    ① 注:指国民政府教育部1935年年初统计,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五编高等教育》,《近代中国史丛刊》(第三编),第1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85年,第574-576页。
    ① 左玉河:《移植与转化——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建立》,郑州: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186页。
    ② 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五编高等教育》,《近代中国史丛刊》(第三编),第1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85年,第574-576页。
    ③ 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概况》,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杭州:浙江省江教育出版社,第593页。
    ④ 任鸿隽:《大学研究所与留学政策》,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09页。
    ⑤ 蔡元培:《北京大学第二十二年开学式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700页。
    ⑥ 蔡元培:《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一览序》,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5卷,第341页。
    ⑦ 罗家伦:《学术独立与新清华》,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2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1页。
    ⑧ 胡适:《提高和普及》,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9页。
    ⑨ 胡适:《非留学篇》,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第21页。
    ⑩ 洪式闾:《东方学术之将来》,北京《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日。
    11 顾颉刚:《悼王静安先生》,罗继祖主编:《王国维之死》,台北:台北祺龄出版社,1995年,第137页。
    ① 梁启超:《莅北京大学欢迎会演说词》,《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局局,1936年,第213页。
    ② 注:孙大权在其博文论文《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认为1917年10月成立的“北京大学法科经济门研究所”在立最早,方显廷在《二十年来之中国经济研究》认为,中国经济研究的先锋是1921年刘大钧在北平创立经济讨论处,何廉在其回忆录中认为成立于1921年5月的国家经济情报局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研究机构李翠莲在其博士论文《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中认为成立于1927年9月的南开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研究机构。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8灭。
    ④ 严济慈:《二十年来中国物理学之进展》,刘咸选辑:《中国科学二十年》,北京:中国科学社,1937年,第41页。
    ⑤ 《拟组织东方学术事业委员会》,《申报》1924年4月30日。
    ⑥ 蔡元培:《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379页。
    ⑦ 蔡元培:《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7元培全集》第7卷,第593页。
    ① 蔡元培:《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第593页。
    ② 注:这些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央研究院之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社会调查所,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交通大学经济研究所,金陵大学实业经济研究所,社会经济调查所、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主计处统计局、资源委员会经济处、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军事委员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机构等。
    ③ 朱通久:《近代我国经济学进展之趋势》,《财政评论》1941年第5卷3期。
    ④ 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字伯苓,天津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1895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有感于威海卫甲午海战惨败后“国旗三易”的悲愤,痛感中国积弱不振,认为“自强之道,端在教育”。故在严氏私馆的基础上先后建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现在的天津第二南开中学)和重庆南渝中学。
    ⑤ 黄卫: 《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七十周年》, 《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1月2日。
    ⑥ 王文俊等选编: 《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⑦ 范军:《经济学大师何廉与南开》,《人物》1999年第11期。
    ① 何廉著:《何廉回忆录》,第69页。
    ② 注:方显廷(1903—1985),浙江宁波人,1921—1928年间先后求学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29—1946年执教于南开大学,1947—1968年受聘于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1968—1971年执教于新加坡南洋大学。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042页。
    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 第370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9页。
    ⑥《南开经济研究所一览》,重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印行,1941年,第1页。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0-42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2页。
    ②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17页。
    ③ 注:此阶段前期何廉承担“统计学”(1931年让给学生助理吴大业),“财政学” (1931年让给学生助理李锐)及“经济学原理”。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2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3页。
    ⑥ 注:三项建议为:一是将商学院、文学院的经济系和大学的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合并,采用新名称“南开经济学院”,并且让大部分教师承担教研双重任务;二是根据每年课程教学的需要,按照精减课程、突出重点的要求,重新改编大学的经济学与商学方面的教材;三是经济学院组织一个独立的董事会,负责政治指导和寻求新的支持和赞助。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6页。
    ⑧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18页。
    ① 注:南开经济研究所,英文为:Nankai Institute Of Economics,缩写为NKIE。
    ② 黄肇兴、王文钧,《何廉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总第102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113页。
    ③ 《经济学院莆事会成立开会记》,《南开周刊》,第108期,王文俊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第48页。
    ④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15-524页。
    ⑤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一览》,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印行,1933年,第8页。
    ⑥ 注:经济研究所人员与经济学院合并,共同承担教研任务,因此人员统计上系为经济学院人数。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7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7页。
    ②《陪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的科学运动》,谢儒弟主编: 《重庆抗战文化史》,重庆: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449页。
    ③ 注:1935年,南开经济研究所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金陵大学、协和医学院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第一行政监察专员公署联合组成“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何廉被选为协进会主席,方显廷任秘书长,抗战中,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南迁,1938年更名“中国农村建设协进会”,何仍为会长。
    ④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清华周刊》,第38卷第4、5期,1932年,第515-524页。
    ⑤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19页。
    ⑥ 黄肇兴、王文钧:《何廉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总第102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123页。
    ①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19页。
    ② 注:南开主要救国抗日活动有:南开成立“满蒙研究会”(后改为东北研究会)开展、揭示东北问题研究;张伯苓还出任天津抗日救国会领导人,积极组织声援东北同胞的活动;成立国难急救委员会,发起抵制日货及反对“华北自治”等活动,经济研究所的谷源田、乐永庆、李文定积极参与其中各项活动等。
    ③ 梁吉生:《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49-253页。
    ④ 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编: 《张伯苓纪念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61页。
    ⑤ 《1919-1949大事年表》,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第132页。
    ① 重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第56页。
    ② 杨敬年:《期颐述怀》,第21页。
    ③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重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印行,1941年,第11-14页。
    ④ 重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第56页。
    ⑤ 重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第58页。
    ① 重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第57页。
    ② 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第123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07页。
    ② 注:何廉1948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方显廷1948年12月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任研究部主任。
    ③ 注:袁贤能1947年赴燕山大学任教。
    ④ 注:张纯明先后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简任秘书、河南民政厅厅长。
    ⑤ 《南开经济研究所一览》,1947年6月。
    ①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天津:国立南开大学印行,1949年5月,第17页。
    ②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第19页。
    ③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第23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08页。
    ① 注:根据行政院1948年10月19日人字策46374号训令。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第111页。
    ①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15页。
    ② 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58-68页。
    ③《毛洋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2页。
    ④ 具体参见:《校风·十六周年纪念号》转自王文俊等编《南开大学校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7页;何廉:《何廉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69页;李权时:《教育学原理·自序》,民智书局,1932年,第2页;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许纪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6页;潘淑:《学术中国化化刍议》,《潘淑心理学文选》,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9页。
    ⑤ 注:“中国化”口号是20世纪二、三十年提出的,“土货化”是1928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发展方案》中,提出了大学教育“土货化”的观点。本文为行文方便,除无特别说明及直接引用外,均采用“学术中国化”这一概念。
    ⑥ 详见:杨柳:《何廉—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奠基人和实践者》,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9年;杨鑫洁:《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成立暨经济学科的“中国化”》,《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第11期,第1-3页;纪辛:《百年百人排行榜·第五十四位:何廉: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开拓者》,《经济学家茶座》,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马嘶:《何廉、方显廷与南开经济研究所》,《1937年中国知识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94页;鲍觉民:《解放前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51年;黄肇兴、王文钧:《何廉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02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① 注:如杨松认为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的提出标志着“学术中国化”运动的开始,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学术中国化的核心”,见杨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第1卷第5期,1940年7月25日。
    ② 嵇文甫:《嵇文甫文集》(上册),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6-68页。
    ③ 吕振羽:《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钟离蒙、杨凤麟主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3集第1册,沈阳: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年,第43页。
    ④ 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例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1页。
    ⑤ 贺麟:《当代中国哲学》,山东:胜利出版公司,1945年,第79页。
    ⑥ 任建树、张统模、吴信忠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1页。
    ⑦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15页。
    ⑧ 注:“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主张源于CC系王新命、陶希圣、何炳松等10位教授在1935年1月《文化建设》月刊上发表的《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一文。
    ① 王新命、何炳松等:《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1935年1月。
    ②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32页。
    ③ 贺麟:《文化与人生》,上海: 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3页。
    ④ 具体参见:嵇文甫:《中国民族文化的新发扬》,《力行》,1943年第7卷第1期,第7375页;《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时代中国》,1943年第9卷第1期,第282页。
    ⑤ 李家斌:《钱荣堃教授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人民教育》,1981年第4期,第23页。
    ⑥《校风·十六周年纪念号》,转自王文俊等编:《南开大学校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7页。
    ⑦ 张博:《知中国,服务中国》,《中华新闻报》,2006年7月5日,第6版。
    ⑧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一览》,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印行,1933年,第1页。
    ①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15页。
    ② 纪辛:《百年百人排行榜·第五十四位:何廉: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开拓者》,金明善主编:《经济学家茶座》,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8期,第47页。
    ③ 《大公报经济研究周刊》(天津),第1期,1930年3月3日。
    ④ 何廉著:《何廉回忆录》,第52-53页。
    ⑤ 纪辛: 《百年百人排行榜第五十四位:何廉: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开拓者》,第47页。
    ⑥ 李锐:《地方收入制度之检讨》,《财政评论》1939年第3期,第30页。
    ⑦ 纪辛: 《经济史学家方显廷回忆录读后》,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⑧ 陈序经:《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独立评论》,1933年第43期。
    ⑨ 滓:第一次论战缘于陈序经1934年11月15日在《广州民国日报》》“现代青年”版发表《中国文化 之出路》一文;第二次论战缘于陈序经在《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乡村建设一途径》等文章中批驳了梁漱溟等人乡村建设观点而起。第三次论战是围绕陈序经在1932年5月26日《广州民国日报》的《对于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商榷》发起的。第四次论战是1947年陈序经针对《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发起的。
    ① 注:“十教授宣言”指CC系王新命、陶希圣、何炳松等10位教授在1935年1月《文化建设》月刊上发表的《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
    ② 陈序经:《中国文化之出路》,《广州民国日报》,“现代青年”版,1934年11月15日。
    ③ 陈序经:《中国文化之出路》,《广州民国日报》,“现代青年”版,1934年11月15日。
    ④ 《南开经济研究所简介》,《生产力研究》1997年第6期,第76页。
    ⑤ 徐百柯:《在辉煌的余光下:何廉:经济学一叶》,《民国那些年》,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7年,第154页。
    ⑥ 张国:《南开经济研究所成立八十年》,《南开大学校报》(电子网络版)第1005期第01版,2007年10月19日。
    ⑦ 许纪霖:《学术的本土化与世界化》,《读书》1995年第3期,第65页。
    ① 舒新城:《论道尔顿制精神答余家菊》,《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8期。
    ② 丁绪贤:《科学书籍有中国化的必要》,《晨报周年纪念增刊》1925年第7期。
    ③ 注:这一时期的相关论文有陈序经:《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独立评论》,1933年第43期;周扬:《对于通俗化与中国化的一点意见》,《武装》1938年年第3期;毛起鵕:《马克斯主义中国化问题》《时代精神》1939年第1期;周宪文:《由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讲到学术中国化问题》, 《时代精神》1939年第1期;胡秋原:《所谓学术中国化》, 《时代精神》1939年第1期:叶青:《论学术中国化》,《时代精神》1939年第1期:张申府:《论中国化》1939年第2卷第2期;《学术中国化几个原则》,学习半月刊1940年第1卷第9期;伯劳:《所谓学术中国化的剖析》,《大路月刊》1941年第6卷第5期;方舟:《论中国化》,《求知文从》1941年第13期等。
    ④ 孙本文:《中国社会学之过去现在及将来——中国社会学社第一次年会演词》,载中国社会学社编,《中国人口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第19页。
    ⑤ 《创刊献辞》,《理论与现实》第1卷第1期,1939年4月15日。
    ① 注:1939年4月21日《新知半月刊》召开“论学术中国化”集体讲座会,黄特组织了陈垦、周康等14人围绕“什么是学术中国化”、“现阶段学术中国化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如何学术中国化”及“怎样推进学术中国化”四个专题进行探讨。《新知半月刊》,1939年第3卷第4期,第22-25页。
    ② 注:1939年4月《时代精神》也组织“学术中国化”专题笔会,相关文章有毛起(?):《马克斯主义中国化问题》《时代精神》1939年第1期;周宪文:《由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讲到学术中国化问题》,《时代精神》1939年第1期;胡秋原:《所谓学术中国化》,《时代精神》1939年第1期:叶青:《论学术中国化》,《时代精神》1939年第1期等。
    ③ 潘淑:《学术中国化问题刍议》,《潘淑心理学文选》,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4页。
    ④ 潘淑:《学术中国化问题的发端》,《读书月报》1939年第3期,第111页。
    ⑤ 柳湜:《论中国化》,《读书月报》1939年第3期,第115页。
    ⑥ 柳湜:《论中国化》,《读书月报》1939年第3期,第115、116页。
    ⑦ 逖泽纪:《谈中国化》,《读书月报》1939年第3期,第110页。
    ① 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理论与现实》1940年1第4期,第11页。
    ② 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第238页。
    ③ 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第11-12页。
    ④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李卫红,王丽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⑤ 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许纪霖自选集》,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6-387页。
    ⑥ 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第386-387页。
    ⑦ 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十化》,《许纪霖自选集》,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6页。
    ① 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第386页。
    ② 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第386页。
    ③ 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第386页。
    ④ 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第386页。
    ⑤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331页。
    ⑥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331页。
    ① 洪水淼:《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必须国际化》,《光明日报》,2007年09月04日,第5版。
    ② 郝雨凡:《只有充分国际化才能真正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2-22。
    ③ 郝雨凡:《只有充分国际化才能真正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2-22。
    ④ 瞿保李,郑金州,程亮:《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求索》,《教育学报》2006年第3期,第411页。
    ⑤ 马多秀:《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23页。
    ① 马多秀:《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7月第4期,第23页。
    ② 马多秀:《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第24页。
    ① 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② 艾思奇:《大众哲学》,《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沈志远:《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陈唯实:《通俗辩证法讲话》,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通俗唯物论讲话》,上海:大众文化出版社,1936年;《新哲学体系讲话》、《新哲学世界观》,上海作家书店,1937年;胡绳:《新哲学的人生观》,上海:新知书店出版,1937年;李达:《社会学大纲》,上海:上海笔耕堂书店,1937年。
    ③ 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64页。
    ④ 注:1939年4月1日,《读书月报》第1卷第3期率先开辟了“学术中国化问题”专栏,发表了潘菽的《学术中国化问题的发端》、柳湜的《论中国化》等讨论“学术中国化”问题的论文。1939年4月15日《理论与现实》发表潘梓年的《新阶段学术运动的任务》和侯外庐的《中国学术的传统与现阶段学术运动》两篇重要文章,1940年2月,该刊第1卷第4期又发表了嵇文甫的《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新建设》第1卷第2期发表了许崇清的《“学术中国化”与唯物辩证法》,《新文化半月刊》第2卷第5期发表了胡绳的 《近五年间中国历史研究的成绩》等论文,潘梓年、黄特等进步文化人士还分别在重庆和上海组织了“学术中国化”的专题讨论会。
    ① 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第64页。
    ② 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第67页。
    ③ 刘大年:《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页。
    ④ 剪伯赞:《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新建设》1952年第9期。
    ⑤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华东师范大学育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6页。
    ⑥ 潘梓年:《新阶段学术运动的任务》,《理论与现实》第1卷第1期,1939年4月15日。
    ① 李权时:《教育学原理·自序》,上海:民智书局,1932年。
    ①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页。
    ②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第2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3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4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6页。
    ⑥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6页。
    ⑦ 纪辛:《经济学人方显廷》,第83页。
    ① 李金铮、邓红:《民国时期国外学者与中国农村调查》《文史哲》,2009年第3期,第23页。
    ② 主要著作有:1919年3月在《北京大学学刊》上发表的《战时之物价与货币》;4月在《北京大学学刊》上发表的《大战前欧美各国之不换货币与我国的金钞》;1922年5月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中国国际贸易之真相》。1925年,出版了《中国国外汇兑》,1929年,出版《中华银行论》,1932年出版《马寅初经济论文集》。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6-68页。
    ②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332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7-68页。
    ④ 陶诚:《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中国社会经济研究》1990年第3期,第92页;郑清坡,《试论民 国时期农村调查的兴起与发展》,《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88页。
    ① 陶诚:《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第92页。
    ② 陶诚:《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第92页;郑清坡,《试论民国时期农村调查的兴起与发展》,第88页。
    ③ 黄孝方:《山东旧济南道属农村经济调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社,1934年,第2页。
    ④ 立法院统计处:《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绪言》,南京:正中书局,1941年版,第2页。
    ⑤ 费孝通:《江村经济》又名《中国的农民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 费孝通:《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读书》1990年第10期,第8页。
    ② 史国衡: 《昆厂劳工》,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
    ③ 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④ 陈达:《上海工人》,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
    ⑤ 南开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经济研究周刊》发刊词,《经济研究周刊》(该刊后改名《经济周刊》)1930年第1期第1页。
    ⑥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6页。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8页。
    ①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② 纪辛:《经济学人方显廷》,《博览群书》2007年第7期,第82页。
    ③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332页。
    ④ 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编:《本会华北批发物价指数修正说明》,《大公报·经济研究周刊》第14期,1930年6月1日。
    ⑤ 何廉:《华北每周批发物价指数编制之说明》,《经济半月刊》1928年5月,第2卷第9期。
    ⑥ 何廉:《统计周刊·发刊词》,《大公报》,1928年1月1日。
    ⑦ 注:主要有上海货价调查处的一般物价提数、上海输出输入货物指数、广州一般批发物价指数及农产品批发物价指数等。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7页。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186页。
    ⑧ 注:外国人在华从事指数统计和编制工作的主要有英国人温德莫(W. S. Wetmore)编制的《1873-1892年的批发物价指数》、日本货币委员会编制的《1874-1893年的中国批发物价指数》等。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186页。
    ⑨ 何廉:《华北每周批发物价指数编制之说明》,《经济半月刊》1928年第2卷第9期,第1页。
    ⑩ 何廉:《华北每周批发物价指数编制之说明》,第1页。
    11 《十年来之南开经济研究所·附录Ⅱ》,1937年,第5760页。
    12 何廉:《何廉问忆录》,第70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9页。
    ② 《十年来之南开经济研究所·附录Ⅲ》,1937年,第9页。
    ③ 注:三人后成为南开经济研究所正式研究人员。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78页。
    ④ 《十年来之南开经济研究所·附录Ⅱ》,第57-60页。
    ⑤ 《战时华北工业生产指数》,《经济评论》1948年2卷14期。
    ⑥ 注:“南开指数”是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制的各种价格指数的统称,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华北批发物价指数、天津工人生活费指数、中国进出口贸易物量、物价指数、津沪外汇指数及天津零售物价指数。
    ⑦ 何廉:《华北每周批发物价指数编制之说明》,第1页。
    ① 中国联合银行总行编:《天津物价年报》(1913-1942年)1944年第1期。
    ② 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年鉴》,南京:中国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48年。
    ③ 注:1988年自孔敏主编《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后“南开指数”再无成果发布。2007年10月18日,中断近20年后,“南开指数”这一在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非官方经济指数在南开大学恢复发布。
    ④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9年,第7页。
    ① 方显廷:《中国棉纱织品之制造及销售》,《经济统计季刊》,1933年第2卷第2期,第382-394页;《中国之棉纺织工业及棉纺织品贸易》,《经济统计季刊》,1932年第1卷第3期,第395-403页; 《中国棉纺织业之历史及其区域之分布》,《经济统计季刊》,1932年第1卷第4期,第718-732页。
    ② 方显廷: 《中国棉纱织品之制造及销售》,第382-394页;《中国之棉纺织工业及棉纺织品贸易》,第395-403页;《中国棉纺织业之历史及其区域之分布》,第718-732页。
    ③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187页。
    ④ 陈振汉(1912—-2008),浙江诸暨人。193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师从方显廷,研究经济史。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他以经济史为专业,并奠定西方经济理论和统计学基础,在理论学习方法上受哈佛大学经济系熊彼特(J. A. Sehumpeter)和阿喧尔(A. P. Usher)两位教授很大影响。1940年4月,与夫人崔书香回国,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任副教授(1941--1942)、教授(1942—1946),并兼中央大学教授。
    ⑤ 方显廷:《天津之粮食业及磨坊业》,《经济统计季刊》1933年第2卷第4期,第885页。
    ⑥ 方显廷:《天津之粮食业及磨坊业》,第1015页。
    ⑦ 方显廷:《天津之粮食业及磨坊业》,第1015页。
    ① 方显廷:《天津之粮食业及磨坊业》,第1015-1017页。
    ② 方显廷:《天津地毯工业·自序》,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印行,1930年,第2页。
    ③ 方显廷讲、顾浚泉记: 《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 《西南实业通讯》1941年第4卷第5期,第75页。
    ④ 方显廷讲、顾浚泉记: 《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第75页。
    ① 纪辛:《经济学人方显廷》,第83页。
    ② 彭南生:《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54页。
    ③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期,第4页。
    ④ 方显廷:《华北乡村织布工业与商人雇主制度》,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经济卷(中)》,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94页。
    ⑤ 毕相辉: 《乡村家庭手工中商业资本运用之方式》, 《中国农村》1935年第1卷第8期,第29页。
    ⑥ 毕相辉: 《乡村家庭手工中商业资本运用之方式》,第30-31页。
    ① 赵靖:《经济学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第6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94-296页。
    ② 吴知:《高阳土布工业的组织现状和改革的建议》,《大公报·经济周刊》,第48、49、50期,1934年1月24、31日、2月7日。
    ③ 方显廷:《《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4卷第2期,第325-326页。
    ④ 方显廷:《《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第326页。
    ⑤ 方显廷:《《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第327页。
    ⑥ 方显廷:《《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4卷第2期,第328页。
    ⑦ 方显廷:《《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第329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3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4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9页。
    ⑤ 注:三个调研课题指东北移民、华北工业化及农村土地、财财经融与合作组织的调查研究。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3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4页。
    ② 何廉:《南开社会研究会调查东北移民近况》,《大公报·教育界》,1930年5月9日。
    ③ 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英文版为:Population Movement to the Northeast Frontier in China, Oct,1931)《经济统计季刊》1932年第1卷第2期,第223页。
    ① 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经济统计季刊》1932年第1卷第2期,第271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2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7页。
    ④ 《大公报·华北经济特刊》,1936年4月1日。
    ⑤ 杨鑫洁:《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成立暨经济学科的“中国化”》,《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第11期,第2页。
    ① 《十年来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Ⅲ事业》,1937年,第5页。
    ② 毕相辉:《中国土地经济之出路及土地政策之阶段性》,《时事类编》1941年第61期,第27页。
    ③ 晏阳初: 《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 《晏阳初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63贞。
    ④ 叶谦吉:《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 《农林汇刊》1934年第4期,第159页。
    ⑤ 叶谦吉:《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第160页。
    ⑥ 叶谦吉: 《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第159-160页。
    ① 方显廷:《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 《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5,第709-716页。
    ② 方显廷: 《整理地籍刍议》, 《行政研究》1936年第1卷第1-3,第462-467页。
    ③《南开经济研究所一览·Ⅲ事业》,1949年,第16页。
    ④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326页。
    ⑤ 张会芳:《1927-1937年河北省的棉花改良》,《北京大学·政学者论文集》,2001年,第429页。
    ⑥ 《本刊之旨趣及其成立经过》,《大公报·棉运合作特刊》,第1期,1934年9月1日。
    ① 刘君煌:《开封之花生市场》,《大公报·经济周刊》第198期,1935年7月4日。
    ② 刘君煌:《川北米麦之生产成本》,《大公报·经济周刊》第204期,1936年3月7日。
    ③ 乐永庆:《山东济宁县最近食粮涨价之原因》,《大公报·经济周刊》1936年第202期。
    ④ 鲍觉民:《中国粮食问题》,《四川省政府公报》1935年第51期。
    ⑤ 叶谦吉: 《粮食统制声中中国稻麦改进之途径》, 《东方杂志》1936年第33卷第16号,第25-33贞。
    ⑥ 叶谦吉: 《粮食增产问题》, 《经济评论》1948年第2卷第20期,第3-7页。
    ⑦ 丁估: 《滇米·川米·越米》,《经济动员月刊》1940年第4卷第5期,第213、214页。
    ① 鲍觉民:《成都平原之水利》 (《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5卷第2期,第323-355页;《西南经济建设与水力利用》,《云南建设》1945年第1期,第58-63页。
    ② 谷源田: 《四川省之公路建设》, 《四川月报》1936年第9卷第3期,第37-62页。
    ③ 丁估:《胶皮轮大车与公路利用》,《农报》1936年第3卷第31期,第37-62页。
    ④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政治经济学报》1934年第3卷第1期,第1页。
    ⑤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第17页。
    ⑥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第23页。
    ⑦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第27页。
    ⑧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第27-38页。
    ⑨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1页。
    ① 陈振汉: 《浙江省之合作运动》, 《政治经济学报》1935年第3卷第2期,第250页。
    ② 陈振汉: 《浙江省之合作运动》,第252页。
    ③ 梁思达、李文伯、黄肇兴:《中国合作事业考察报告》,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35年,第137页。
    ④《教务工作·研究生之训练》,《十年来之南开经济研究所》,1937年,第13-17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6页。
    ② 杨鑫洁:《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成立暨经济学科的“中国化”》,第2页。
    ③ 注:张纯明(1902-1984),字镜轩,又名永昭,河南省洛宁县人,我国著名行政学专家。1922年赴美伊时诺州立大学、耶鲁大学攻读社会政治学,1929年获得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31年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邀请出任南开大学经济系教授、政治系主任,并任文学院院长等。其间曾主编《南开政治经济学报》,1937年后离开南开经济研究所从政。
    ④ 注:张金鑑(1903—1989),字明诚,河南安阳人,1936年由河南大学转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行政管理。毕生从事行政学教学与研究,著有《行政学之理论与实际》》、《行政学典范》、《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文官制度史》、《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概论》、《人事行政学》、《当代美国左翼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等40余部,被誉为“中国行政学之父”
    ① 冯华德:《河北省定县之牙税》,《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5卷第2期,第285页。
    ② 冯华德、李陵:《河北省定县之田赋》,《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5卷第3期,第443页。
    ③ 冯华德:《河北省定县之牙税》,《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5卷第2期,第320页。
    ④ 冯华德、李陵:《河北省定县之之田房契税》,《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5卷第4期,第751页。
    ⑤ 冯华德、李陵:《河北省定县之之田房契税》,第800页。
    ① 张纯明:《现行保甲制度之探讨》,《行政研究》1937年第2卷第3期,第229-230页。
    ② 张金鑑:《如何发挥乡镇保甲的效能》,《地方自治半月刊》1940年年第1卷第12期,第34-35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4页。
    ② 卢建红:《陈序经:一个人和一所大学》,《南方都市报》,2006年3月21日,第6版。
    ① 纪辛:《经济学人方显廷》,第83页。
    ② 纪辛:《经济学人方显廷》,第83页。
    ③ 王药雨:《耕地所有权的分配和田场分割状态一个实例的研究—河北高阳县旧城村调查结果》,《大公报·经济周刊》1935年第164期。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4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4、75页。
    ⑥ 李景汉:《健全县单位调查统计工作的需要》, 《独立评论》1936年第9卷第222号。
    ⑦ 李景汉: 《回忆平教会定县实验区的社会调查工作》,《河北文史资料选辑》1983年第11辑,第69页。
    ⑧ 李金铮:《定县调查: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的里程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171页。
    ⑨ 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第78页。
    ⑩ 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第79页。
    11 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63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6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8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5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57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6页。
    ④ 注:李会铮、邓红将社会调查分为认知型、服务型、改造型和综合型四类。所谓认知型,即纯粹学理的调查,以认识乡村为目的,重在描述事实,为人们提供真实而详尽的田野报告和有限的理论分析;服务型调查,则以为某一设计目标(不管是善良的还是丑恶的)服务为目的,重在提供实现目标的依据:而改造型调查,主要是从事实中发现问题,提出改革方案,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型调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综合体。详见:李金铮,邓红:《另一种视野:民国时期国外学者与中国农村调查》, 《文史哲》2009年第3期。
    ⑤ 吴文藻, 《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 《社会学刊》1936年第5卷第1期。
    ⑥ 费孝通: 《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帅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419页。
    ① 方显廷:《中国之工业化与乡村工业》,《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8年,第527页。
    ② 孙晓村:《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与农村复兴委员会》, 《文史资料选辑》第84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③ 卜凯:《中国土地利用》,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41年,第234页。
    ① 赵晓雷:《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② 彭南生:《传统工业的发展与近代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41卷第2期,第80页。
    ① 《林则徐集》(中册), 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85页。
    ②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89、290页。
    ③ 《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92页。
    ④ 吴承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文史哲》1991年第6期,第65页。
    ⑤ 注:部分研究者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划为四个阶段,详阅:卢锋:《对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初步考察》,《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6期,第35-40页;赵晓蕾:《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转折——论工业化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119-126页:赵晓蕾:《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工业化思想发展评析》,《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4期,第211-218页;聂志红:《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艰难转折—近代工业化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北方论从》2008年第5期,第139-142页。
    ⑥ 注:详阅钟祥财著:《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述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311-317页: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谷春帆:《中国工业化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简贯三: 《工业化与社会建设》,北京:中华书局,1945年。
    ① 孙倬章:《农业与中国》,《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17号。
    ② 吴景超:《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大公报》1935年2月10日。
    ③ 吴景超:《我们没有歧路》,《独立评论》1942年第125号,第7页。
    ④ 贺岳僧:《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应走的路》,《独立评论》1934年12月16日第131号。
    ⑤ 翁文颧:《中国经济建设论丛》,资源委员会秘书处印行,1943年,第2页。
    ⑥ 行严:《业治与农—告中华农学会》,《新闻报》(上海)1923年8月12日13日;《章士钊全集》(4),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第201--203页。
    ⑦ 董时进:《论中国不宜工业化》,《申报》1923年10月25日。
    ⑧ 梁漱溟:《往都市去还是到乡村来?——中国工业化问题》, 《乡村建设》第4卷第28期,1935年6月1日: 《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建设》第5卷第1、2期,1935年8月16日-30日。
    ① 姚溥荪: 《不复兴农村中国也可以工业化吗?》,《独立评论》1935年1月第137号。
    ② 郑林庄: 《我们可走第三条路》,《独立评论》1935年1月第137号;《论农村工业》,《独立评论》1935年7月21日第60号。
    ③ 聂志红:《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艰难转折——近代工业化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北方论丛》2008年第5期,第142页。
    ① 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377页。
    ② 戴金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发展思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③ 方显廷:《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377页。
    ④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14期,第4页。
    ⑤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第4页。
    ① 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595页。
    ② 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下),第595页。
    ③ 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下),第595页。
    ④ 方显廷:《吾人对于工业化应有之认识》,《中国经济研究》(下),第618页。
    ⑤ 方显廷:《中国之工业化与乡村工业》,第478页。
    ⑥ 注:具体定义请参阅吴景超:《中国工业化的途径》,长沙:商务印书馆发行,1938年,第21-22页。
    ⑦ 方显廷:《中国工业化的途径(书评)》,《新经济》(半月刊)1938年12月第1卷第3期,第77-80页。
    ⑧ 方显廷:《中国工业化的途径(书评)》,《新经济》(半月刊)1938年12月第1卷第3期,第7780页。
    ⑨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上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①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期,第4页。
    ② 吴承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文史哲》1991年第6期,第65页。
    ③ 何廉:《我国今日之经济地位》《大公报·经济周刊》(天津)1935年1月16日97期。
    ④ 何廉:《我国今日之经济地位》1935年1月16日。
    ⑤ 何廉:《我国今日之经济地位》1935年1月16日。
    ⑥ 何廉:《今日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问题》,《南大半月刊》(中国经济专辑)1934年第1314期,第1-3页。
    ⑦ 吴知:《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出路》,《大公报》(天津),1936年7月15日。
    ⑧ 吴知:《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出路》,1936年7月15日。
    ⑨ 吴知:《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出路》,1936年7月15日。
    ① 吴知:《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出路》,1936年7月15日。
    ② 吴知:《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出路》, 《大公报》(天津),1936年7月15日。
    ③ 注:藤维藻,1917年-2008年,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前南开大学校长,江苏阜宁人。1942-1945年求学于当时位于重庆沙坪坝的南开经济研究所。1946毕业后在南开经济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工业化与农业》、《工业化对于农业的影响》、《中国战后工业化与国际经济》、《论劳力供给与工业化》等。
    ④ 藤维藻:《工业化与农业》,《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方显廷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95页。
    ⑤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的将来》,《独立评论》1936年4月20日第196号:《乡村建设理论的检讨》,《独立评检讨》,《独立评论》1936年5月3日第199号。
    ⑥ 陈序经:《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 《独立评论》1934年11月11日第126号。
    ⑦ 《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5页。
    ① 杨叔进: 《中国的工业化与资本米源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10月第2卷第2期,第43-47页。
    ② 陈振汉:《工业区位的理论》,《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5卷第8期,第173页。
    ③ 方显廷讲,顾浚泉记:《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第75页。
    ④ 何廉:《我国今日之经济地位》,《大公报经济周刊》(天津)1935年1月16日第97期。
    ⑤ 注:相关著作敬请参阅:方显廷、陈振汉:《中国工业现有困难的分析》,《大公报》(天津),1933年8月23日;方显廷:《中国工业化的途径》,《新经济》半月刊,1938年12月第1卷第3期,第77-79页;方显延:《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之没落及其复兴途径》,《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1月第1卷第4期,第90-94页;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第1卷第8期,第208页;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问题》,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方显廷讲,顾浚泉记:《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西南实业通讯,1941年,第4卷第5-6期,第75页;方显廷:《抗战与工业》,《中央日报》(重庆),1939年1月5日:丁洪范: 《工业化官僚化与科学化》, 《新工商》,1943年第4期,第6264页;何廉:《一般经济》,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38年;顾毓泉:《工业化的六个问题》,《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1月第1卷第4期,第99-101页;毕相辉《乡村家庭手工中商业资本运用之方式》,《中国农村》,1935年第1卷第8期,第2942页:丁佶《技术合作》,《政治经济学报》,1934年第3卷第1期,第180-181页;丁佶:《工业标准与产业合理化》,《工业标准与度量衡》,1936年第5期,第1—2页;丁佶:《胶皮轮大车与公路利用》《农报》,1936年第31期,第1663—1654页;谷源田:《天津鞋业之组织》;滕维藻:《日本战败后的赔款问题》,《新经济》1944年第9期,第219页;滕维藻:《战后工业化的资本需要与内资的供应》,《财政评论》,1945年第2期,第511页;陈振汉:《战后工业之资金需要》,《中农月刊》,1942年第11期,第13-15页。吴大业:《当前产业资金问题及其解决》, 《中农月刊》,1943年第6期,第89、90页;余新民:《美援与中国工业》,《工业月刊》,1948年第9期,第9页;杨叔进:《中国的工业化与资本来源问题》。方显廷编,《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第二版),重庆:商务出版社,1947年,第116页;吴大业:《当前产业资金问题及其解决》,《中农月刊》1943年第6期,第89、90页。
    ① 隗瀛涛:《孙中山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1页。
    ② 方显廷讲,顾浚泉记:《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第75页。
    ③ 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8年第6-7页。
    ④ 方显廷、陈振汉:《中国工业现有困难的分析》,《教育旬刊》1933年第l期,第5152页。
    ⑤ 何廉:《中国今日之经济之根本问题》,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112页。
    ⑥ 方显廷、陈振汉:《中国工业现有困难的分析》,第51-52页。
    ⑦ 方显廷讲,顾浚泉记:《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第75页。
    ⑧ 何廉:《我国今日之经济地位》,《大公报·经济周刊》(天津),1935年1月16日。
    ⑨ 戴金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发展思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7页。
    ①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第208页。
    ② 吴景超:《中国经济建设之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121128页。
    ③ 方显廷讲,顾浚泉记:《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第75页。
    ④ 谷春帆:《中国工业化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155页。
    ⑤ 孙中山:《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33页。
    ⑥ 林则徐:《两广奏稿》,《林则徐全集第3册奏折卷》,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2002年,第379页。
    ⑦ 马建忠:《铁道论》,《借债以开铁道说》,《适可斋记言》,卷一,1879年,第257页。
    ⑧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七十八,卷七十,第231、313页。
    ⑨ 梁启超:《外资输入问题》,《外债平议》,《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辨》,《饮冰室合集·文集》。
    ⑩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5灭。
    11 隗瀛涛:《孙中山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①《中国国民党临时全代会宣言》,《大公报》(汉u)1938年4月3日。
    ② 梁启超:《外资输入问题》,《外债平议》,《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辨》,《饮冰室合集·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47页。
    ③漆树芬:《经济侵略下的中国》,上海:光华书局,1926年,第23页。
    ④ 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吴景超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66灭;吴景超:《中国经济建设之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150页;吴景超:《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检讨》,《独立评论》1937年4月25日第231号,第5页。
    ⑤ 滕维藻: 《战后工业化的资本需要与内资的供应》, 《财政评论》1945年第2期,第11页。
    ⑥ 吴景超:《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检讨》,《独立评论》1937年4月25日第231号,第5页。
    ⑦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第1卷第8期,第205页。
    ⑧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第1卷第8期,第208页。
    ⑨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第204页。
    ⑩ 方显廷讲,顾浚泉记:《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第75页。
    11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第208页。
    ① 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332-334页。
    ②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第208页。
    ③ 吴景超:《中国经济建设之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152页。
    ④ [美]Paul B.Trescott, "H.D.Fong and the Stud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uke University: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2002.Vol.34,No.1:789.
    ⑤ 何廉:《中国今日之经济之根本问题》,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3-29页。
    ⑥ 李卓敏:《外汇统制与外资利用——献给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之论文》(星期论文),《大公报》(重庆)1940年4月28日。
    ⑦ 李卓敏:《外汇统制与外资利用——献给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之论文》(星期论文),1940年4月28日。
    ⑧ 宋则行:《生产资源分配与投资方向控制》,《经济汇刊》1943年第7卷第10期,第8页。
    ① 陈振汉: 《战后工业之资金需要》, 《中农月刊》1942年第3卷第11期,第14-15页。
    ② 滕维藻: 《战后工业化的资本需要与内资的供应》, 《财政评论》1945年第2期,第511页。
    ③ 滕维藻: 《战后工业化的资本需要与内资的供应》, 《财政评论》1945年第2期,第5-11页。
    ① 《由中国建国立场看国际通商会议》(社评),《大公报》(重庆)1944年11月16日。
    ② 杨叔进:《中国的工业化与资本来源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10月第2卷第2期,第144页。
    ③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第205页。
    ④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第206页。
    ⑤ 聂志红:《民国时期建设资本筹集的思想》,第32-35页。
    ⑥ 翁文灏:《中国经济建设之轮廓》,《中国经济建设论从》,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215页。
    ① 何廉:《中国今日之经济之根本问题》,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329页。
    ②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第205页。
    ③ 丁洪范(18981979年),别名茂海,男,浙江省天台县人。1918年4月在菲律宾大学读书。曾任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南开大学商学院、经济研究所(1934.8-1937.7,讲授国际留易等课程)等教授、法学院院长、暨南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及《大公报.经济周刊》主编等职,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会计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④ 丁洪范:《经济建设应从资本的强制储积做起》,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621-622页。
    ⑤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与运用》,第207页。
    ⑥ 吴大业:著名的“南开四吴(吴大任、吴大业、吴大献及吴大刚)”之一,南开大学商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联合国高级职员,联合国派驻新加坡工作,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有《统计学之原理与方法》等。
    ① 吴大业: 《当前产业资金问题及其解决》, 《中农月刊》1943年第6期,第89、90页。
    ② 余新民: 《美援与中国工业》, 《工业月刊》1948年第9期,第9页。
    ③ 注: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决定供应盟国作战物资,援用该法案向美国租借物资的国家有43个,其中以英、苏、中三国为主。租借法案提出战后国际货币、贸易、投资、粮食等经济合作问题。
    ④ 注:1941年8月罗斯福、丘吉尔分别率领本国政府的官员乘军舰在纽芬兰的阿金夏港举行会谈,于8月14日签署了联合声明《大西洋宪章》,其中涉用战后国际经济合作政策及自由贸易、经济合作、安居乐业等内容。
    ⑤ 注:1943年11月,44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协定,成立国际善后救济总署,“决心于任何沦陷区域获得解放后,立即解除该区人民之痛苦,予以衣食住行方面之协助,并助其预防瘟疫,恢复健康”。
    ⑥ 郭子勋:《战后我国对外贸易几个根本问题》,《经济建设季刊》第2卷第1期1943年7月,第54页。
    ⑦ 注:冀朝鼎(19031963),笔名动平。山西汾阳人,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创办《今日中国》和《美亚杂志》。1941被中共组织派到国民政府从事经济工作,先后任平准基金会秘书长、国民政府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并兼任圣约翰大学、暨南大学商学院教授等被誉为“中国最十练的经济学家”。
    ⑧ 冀朝鼎:《利用美国资本的途径》,《新经济》半月刊1938年12月第1卷第2期,第63页。
    ⑨ 冀朝鼎:《利用美国资本的途径》,第63灭。
    ① 张道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问题》(星期论文),《大公报》(重庆)1941年10月19。
    ② 《编辑后记》,《新经济》半月刊1938年12月16日第1卷第3期,第84页。
    ③ 吴景超:《美国经济政策对于中国的影响》,《新经济》半月刊1942年第7卷第10期,第143页。
    ④ 吴大业:《战后建设的经济》,《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10月第2卷第2期,第123页。
    ⑤ 汀祥春:《从美国对外投资趋向论我国利用外资》,《新经济》半月刊1944年11月1日第11卷第2期,第32-35页。
    ⑥ 李卓敏:《战后几个主要国家对外经济政策之展望》,《新经济》1942年第2期,第22-23页。
    ⑦ 李卓敏:《战后几个主要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之展望》,《新经济》半月刊1942年10月16日第8卷第2期,第22-28页。
    ⑧ 李卓敏:《世界经济与中国》,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522贝。
    ⑨ 李卓敏:《世界经济与中国》,第22页。
    ⑩ 李卓敏:《世界经济与中国》,第18页。
    11 方显廷:《战后中美经济合作》,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3页。
    12 方显廷:《抗战与工业》,《中央日报》(重庆),1939年1月5日。
    ① 方显廷:《战后世界经济与中国》,《大公报》(重庆),1945年1月1日。
    ② 注:方显廷按工业发展程度将太平洋地区国家分为两大类:一是美国、日本、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展区域;二是中国、印度、东南亚等经济落后区域。
    ③ 方显廷:《战后中美经济合作之我见》(星期论文),《大公报》(重庆),1944年2月27日。
    ④ 《由中国建国立场看国际通商会议》(社评),《大公报》(重庆),1944年11月1611。
    ⑤ 方显廷:《战后世界经济建设》(星期论文),《大公报》(重庆),1944年3月19日。
    ⑥ 方显廷:《战后世界经济建设》1944年3月19日。
    ⑦ 方显廷:《战后世界经济建设》1944年3月19日。
    ⑧ 注:太平洋学会第八届年会于1942年9、10月间在加拿大召开。会议详细讨论了中国战后建设的资金需求、外资可能的供给量、中国引进外资的技术与财政、外资流人中国的法律和政治条件等问题。会议一方面告诫中国,战后中国工业建设资金不能全赖外援,“关于中国之改造工作,其资金之大部均将由中国自行筹集,即有外资,其数额亦必有限”,又强调,中国急需引进复杂机械、工程师及技术专家,外资利用将集中在这些领域。会议认为,中国政府可以运用现有的外汇基金,美国等国家政府可向中国提供长期信用贷款,私人投资家亦可根据国际商约供给中国短期贷款。如果中国能保持外汇率稳定,并对外资利益实行政府担保,美国私人资本可望大量流人中国。
    ⑨ 《战后中国工业化问题:太平洋学会圆桌会议讨论结果》(上)(本报特辑),(重庆)《大公报》1943年1月21日;《战后中国工业化问题:太平洋学会圆桌会议讨论结果》(下)1943年1月22日。
    ⑩ 方显廷:《战后世界经济与中国》,《大公报》(重庆)1945年1月16日。
    11 方显廷: 《国际经济合作的展望》,《世纪评论》1947年第1卷第4期,第7-9页。
    ① 方显廷: 《国际经济合作的展望》,第9页。
    ② 方显廷:《序》,《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第二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1页。
    ③ 注:“四大自由”系1941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倡导的言论、信仰、不感贫乏、不感威胁四大自由。
    ④ 杨叔进:《中国的工业化与资本来源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10月第2卷第2期,第146-147页。
    ⑤ 《战后工业化的一个条件》(社评),《大公报》(重庆)1943年5月22日。
    ⑥ 高平叔:《奖励外资方针确定以后》,《利用外资问题》,第88-89页。
    ⑦ 《战后中国工业化问题》(社评),《大公报》(重庆)1943年1月21日。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42250页。
    ② 滕维藻: 《日本战败后的赔款问题》, 《新经济》1944年第9期,第219页。
    ③ 《美援与中国工业问题》(座谈会资料),《工业月刊》1948年8月9日第5卷第9期。
    ④ 《美援与中国工业问题》1948年7月22日。
    ① 《美援与中国工业问题》1948年8月9日。
    ② 《美援与中国工业问题》1948年8月9日。
    ③ 《美援与中国工业问题》(座谈会资料),《工业月刊》1948年8月9日第5卷第9期。
    ① 方显廷:《开人对于工业化应有之认识》,第600页。
    ② 注:相关论点敬请参阅:吴景超:《经济建设与资金》, 《中国工业建设论文选辑》,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43年,第208209页;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6-7页。谷备帆:《中国工业化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47年,第910页;简贯三:《工业化与社会建设》,北京:中华书局,1945年,第3-23页等。
    ③ 蔡志新:《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9月第8卷第3期,第28-32页;叶世昌:《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86-91页。
    ④ 方显廷:《中国工业化的途径》,《新经济》半月刊 1938年12月第1卷第3期,第77页。
    ⑤ 方显延: 《方显廷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7页。
    ⑥ 注:方显廷的这一分类方法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谢普德·克拉弗教授(Prof. Sheppard·CIOtlgh)1959年所著的教科书《欧州经济史》一书所采用,影响较大。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3页。
    ⑧ 方显廷:《中国工业化的途径》,第77页。
    ① 方显廷:《吾人对于工业化应有之认识》第600-601页。
    ② 方显廷:《吾人对于工业化应有之认识》第600-601页。
    ③ 方显廷: 《中国经济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618-619页。
    ④ 方显廷:《中国之工业化与乡村工业》,第595页。
    ⑤ 蔡志新: 《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9月第8卷第3期,第30页。
    ① 方显廷:《中国工业化的途径》,《新经济》半月刊1938年12月第1卷第3期,第77页。
    ② 方显廷: 《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之没落及其复兴途径》,《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1月第1卷第4期,第92页。
    ③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第1卷第8期,第205页。
    ④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第205页。
    ⑤ 方显廷: 《中国工业资本问题》,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61-65页。
    ⑥ 方显廷:《中国工本业资本问题》,第61页。
    ⑦ 方显廷: 《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之没落及其复兴途径》,第91页。
    ⑧ 方显廷:《中国工业化的途径》,第77页。
    ① 方显廷: 《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之没落及其复兴途径》,第91页。
    ② 方显廷: 《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之没落及其复兴途径》,第92页。
    ③ 方显廷:《西南经济建设与工业化》,《新经济》半月刊1938年12月第1卷第2期,第34页。
    ④ 方显廷:《西南经济建设‘与工业化》,第34页。
    ⑤ 方显廷:《中国工业化的途径》,第77页。
    ⑥ 方显廷:《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之没落及其复兴途径》,第90-96页。
    ⑦ 陈振汉: 《战后工业之资金需要》, 《中农月刊》1942年第3卷第11期,第13页。
    ⑧ 全国生产会议秘书处编:《全国生产会议总报告》,重庆:全国生产会议秘书处,1939年,第301-307页。
    ① 注:根据《方显廷回忆录: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记载,1944年2月方显廷担任国民政府中央设计局调查研究处主任一职,主要负责工业调研、工业建设计划等,此前多次参与国民政府工业建设规划设评工业。
    ② 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第121135页。
    ③ 方显廷:《西南经济建设与工业化》,第34页。
    ④ 注:方显廷:《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44年,该书共5编20篇。
    ⑤ 注:如冶辉:《方显廷民国时期经济建设思想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8年6月;蔡志新:《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9月第8卷第3期,第28-32贝;朱r静:《方显廷工业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1年;朱子静:《方显廷战时工业思想试论》,《魅力中国》2010年17期,第307308页;聂志红:《民国时期建设资本筹集的思想》,《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3235页;聂志红:《民国时期的工业化思想》,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李向民:《大梦初觉——中国的经济发展学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7-208页。欧阳剑锋:《中国学者对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页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硕士学位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⑥ 朱子静:《方显廷战时工业思想试论》,《魅力中国》2010年17期,第307-308页;朱子静:《方显廷工业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1年。
    ⑦ 钟祥财著:(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述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310-311页。
    ⑧ 聂志红:《民国时期的工业化思想》,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
    ⑨ 全向民: 《大梦初觉——中国的经济发展学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7-208页。
    ⑩ 蔡志新: 《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第30页。
    ① 方显廷:《吾人对于工业化应有之认识》,《中国经济研究》(下),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8年,第600页。
    ② 蔡志新: 《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第30页。
    ③ 陈振汉(1912—2008),浙江诸暨人,当代中国著名经济史学家。1931-1935年就读于由留美经济学家何廉、方显廷组建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1936—1940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经济学系,师从经济史学家阿希尔(A.P.U sher,1883—1965),专攻经济史,先后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题为 《美国棉纺织工业的区位:1880—1910》。1940年回国后先后在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任职: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40—1946)、中央大学兼职教授(1942—1946)、 北京大学教授(1946—2008)、 南开大学兼职教授(1947—1948)、燕京大学兼职教授(1947—1948)、 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47—1948)。陈振汉的学术研究工作在1949年前致力于经济理论、 比较经济制度、 经济政策以及工业区位理论;1949年后致力于明清经济史研究以及史料整理。陈振汉在经济史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使其成为影响1949年后中国经济学发展路径的学者之一。陈振汉的主要著作有: 《工业区位理论》(与厉以宁合著,1982)、《(清实录>经济史资料》第一辑、《农业编》 (主编,1999)、《社会经济史论文集》(1999)、《步履集:陈振汉文集》(2005)等。
    ④ 陈振汉、厉以宁:《工业区位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页。
    ⑤ 陈振汉、厉以宁:《工业区位理论》,第1页。
    ⑥ 陈振汉:《步履集:陈振汉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7页。
    ① 孙中山:《实业计划》,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② 他们主要成果有: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齐植璐:《论战后工业区位的经济条件与国防条件》,《新经济》1945年第9卷第7期;陈振汉:《工业区位的理论》,《新经济》1941年第5卷第8期;《战前工业区位的评价》,《新经济》1941年.第5卷,《战后工业中心的区位》, 《新经济》1941年第5卷第11期;任美锷:《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区位计划》,《新经济》1943年第7卷第1期;戴世光:《对战后工业区位的意见》,《当代评论》1946年第3卷,第15期;吴景超:《中国应当建设的工业区与工业》,《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1卷第4期;周华章:《工业区位理论修正说》、《决定工业区位的实际方法》,《新经济》1947年第11卷2期;第12卷2期。
    ③ 注:他们的研究主要成果有:聂志红:《民国时期的工业区位思想》,《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5期,第117-121页;美传清:《陈振汉的工业区位经济思想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13-18页。
    ④ 吴传清:《陈振汉的工业区位经济思想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13页。
    ⑤ 注:方显廷工业区位的著作有:《西南经济建设与工业化》,《新经济》半月刊1938年第1卷第2期,第34-35页:《工业建设之商榷》,《西南实业通讯》1940年第2卷第2期,第51页;《西南经济建设》,《战时经济问题续集一册》(中国经济学社编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419页;《抗战与工业》,《中央日报》(重庆),1939年1月5日。方显廷:《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第三编“工业区位”),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
    ① 陈振汉:《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韦伯以前》, 《工业月刊》1947年第4卷第3期,第8页。
    ② 陈振汉:《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书伯以前》,第9页。
    ③ 陈振汉:《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韦伯以前》,第11页。
    ① 陈振汉: 《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 《燕京社会科学》1948年第1卷,第65页。
    ① 注:胡佛的代表作有《区位理论与靴鞋及皮革工业》(1937);潘楞德的代表作有《区位论研究》(1935):俄林的代表作有《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
    ② 丹尼森(Dennison),英国经济学家,著有《工业区位的理论》(1937)、《论_工业区位的政府管制》(1938)及《工业区位与衰落区域》(1939)。
    ① 陈振汉: 《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 《燕京社会科学》1948年第1卷,第106页。
    ② 陈振汉: 《步履集:陈振汉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7页。
    ③ 陈振汉: 《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8年第1卷,第80页。
    ① 陈振汉: 《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第8183页。
    ② 陈振汉: 《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第85-87页。
    ③ 陈振汉: 《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第89页。
    ④ 陈振汉: 《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第106页。
    ① 陈振汉:《工业区位的理论》,《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5卷第8期,第172页。
    ② 陈振汉:《工业区位的理论》,第172页。
    ③ 陈振汉:《工业区位的理论》,第173页。
    ④ 陈振汉:《工业区位的理论》,第174页。
    ⑤ 注有关他们争议敬请参阅:任美锷,《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区位计划》,《新经济》1943年第7卷,第1期; 戴世光,《对战后工业区位的意见》, 《当代评论》1946年第3卷,第15期;齐植璐,《论战后工业区位的经济条件与国防条件》, 《新经济》1945年第9卷,第7期,;吴景超,《中国应当建设的工业区与工业》, 《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1卷第4期等。
    ① 陈振汉:《工业区位的理论》,《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5卷第8期,第172页。
    ② 陈振汉:《战前工业区位的评价》,《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5卷第9期,第189-190页。
    ③ 陈振汉:《战前工业区位的评价》,第190页。
    ④ 陈振汉:《战前工业区位的评价》,第190页。
    ① 陈振汉:《战后工业中心的区位—工业建设的区位问题之三》, 《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5卷第11期,第149-158页。后分别收录入方显廷主编的《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第149-159页:以及陈振汉的《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55-165页。
    ② 陈振汉:《战后工业中心的区位—工业建设的区位问题之三》,第149页。
    ① 孙中山:《实业计划》,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② 任美锷:《实业计划中的工业区位计划》,《新经济》1943年第7卷第1期。
    ③ 齐植璐:《论战后工业区位的经济条件与国防条件》,《新经济》1945年第9卷第7期。
    ④ 戴世光:《对战后工业区位的意见》,《当代评论》1946年第3卷,第15期。
    ⑤ 吴景超:《中国应当建设的工业区位主张》,《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1卷第4期,第25-28页。
    ⑥ 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66页。
    ⑦ 注:七个区域分别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其中,西南指的是四川、西康、贵州、云南。十个部门,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动力工业,化学工业,兵工工业,食品工业,衣着工业,建筑工业,交通器材工业,印刷工业。
    ① 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第66页。
    ② 注:方显廷工业区位的著作有:《西南经济建设与工业化》,《新经济》半月刊1938年第1卷第2期,第34-35页;《工业建设之商榷》,《西南实业通讯》1940年第2卷第2期,第51页;《西南经济建设》,《战时经济问题续集一册》(中国经济学社编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419页;:《抗战与工业》,《中央日报》(重庆),1939年1月5日。方显廷:《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第三编“工业区位”,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
    ③ 注:方显廷将我国的工业中心分为以下几类:一等工业中心有上海、天津、青岛、武汉;二等工业中心如北平、无锡、广州、济南;三等工业中心如塘沽、唐山、通州等;第四类为华中一带如郑州、长沙、宜昌、沙市;最后一类是出于较偏僻一带的城市如西南的重庆、成都、昆明、贵阳、自井及西北的西安、兰州。“内地”指西南和西北各个省份。
    ② 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安徽政务月刊》1935年,第11-12期,第1-2页。
    ③ 程霖:《中国农村经济改造模式与发展路径——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的探索》, 《财经研究》2007年第5期第38页。
    ④ 张嘉璬:《中国经济目前之病态及今后之治疗》, 《中行月刊》1932年第3期。
    ⑤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一,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第142页。。
    ⑥ 漆琪生: 《由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论目前农村之出路》,《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9期,第92页。
    ⑦ 《农村复兴与土地公有》(社评),《大公报》1935年9月11日。
    ⑧ 王镜铭:《复兴农村首应肃清毒祸》, 《大公报》1933年10月21日。
    ① 李哗:《民国时期留美知识分了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模式的个案解析》,《前沿》2008年第6期,第174-178贝。
    ② 注: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法国经济学家,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法国经济学家,也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代表作《经济表》,魁奈当时被尊称为“欧洲的孔子”
    ③ 注: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1721—1781)法国经济学家,马克思的评价,杜尔哥的理论体系使“重农主义体系发展到最高峰”。著有《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④ 注:(美]西奥多·舒尔茨(Schultz,1902-1998),美国农业经济学家,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著有《世界粮食》、《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 《农业生产和福利》、《农业经济组织》、 《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改造传统农业》、 《经济增长和农业》、《农业刺激的扭曲》、《对人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 《恢复经济均衡——经济现代化中的人力资本》等。
    ⑤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75-778页。
    ① 注:“农村复兴计划”是国民党政府为重振乡村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的乡村建设活动。20世纪30年代,面对农村困境及政治动荡,国民党政府也力求“复兴农村”,巩固政权。1933年5月,国民政府还成立了附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农村复兴委员会,先后对浙江、江苏、陕西、河南、广西、云南等地进行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乡村复兴的建议。国民党政府在一些地方也推动实施了乡村改革和建设计划,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江西的乡村复兴计划。项继权:《中国农村建设:百年探索及路径转换》,《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89页。
    ① 何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农业合作贷款部业务说明》,《银行周报》1933年第17卷第30期。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43页。
    ③ 何廉:《中国经济病症之解剖与诊断》,《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4卷第2期,第228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3、74页。
    ⑤ 何廉:《南开社会研究会调查东北移民近况》,《大公报·教育界》1930年5月9日。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4页。
    ② 何廉:《中国经济病症之解剖与诊断》,《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4卷第2期,第228页。
    ③ 何廉:《中国农业生产要素之概况》,《独立评论》1932年第6期,第4页。
    ④ 何廉:《中古式之中国经济》,《独立评论》1933年第93期,第2页。
    ① 《本刊之旨趣及其成立经过》,《大公报·棉运合作特刊》,1934年9月1日。
    ② 《华北经济特刊》,《大公报》,1936年4月1日。
    ③ 何廉:《今日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问题》,《南大半月刊》(中国经济专辑)1934年第13-14期,第1-3页。
    ④ 何廉:《中国经济病症之解剖与诊断》,第231-235页。
    ⑤ 何廉:《今日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问题》,第1-3页。
    ⑥ 何廉:《中国经济病症之解剖与诊断》,第236页。
    ⑦ 何廉:《中国经济病症之解剖与诊断》,第236页。
    ① 何廉:《中国经济病症之解剖与诊断》,第236页。
    ② 何廉:《今日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问题》,第1-3页。
    ③ 何廉:《政治安定与经济建设》,《农报》1936年第3卷第21期,第117页。
    ④ 何廉:《今日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问题》,第13页。
    ⑤ 何廉:《世界棉战与中国》,《关声》1935年第4卷第3期,第3页。
    ⑥ 何廉:《中国经济病症之解剖与诊断》,《政治经济学报》 1936年第4卷第2期,第239-247页。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4页。
    ① 岳谦厚,许永峰:《1930年代关于中国农村合作道路问题的讨论——以(大公报)为中心的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6874页。
    ②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上海:大东书局,1946年:《乡村建设的途径》,《当代评论》1943年第3卷第2期。
    ③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第21页。
    ④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续),《大公报·经济周刊》1934年5月23日。
    ⑤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续),《大公报·经济周刊》1934年5月23日。
    ⑥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续),《大公报·经济周刊》1934年5月23日。
    ⑦ 王文钧:《中国农村金融之一般形态》,《银行周报》1924年第19卷第31期,第3页。
    ① 何廉:《抗战两年来农本局业务的进展及其今后》,《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第3卷第11期,第21页。
    ② 何廉:《合作事业在中国经济建设上之重要》,《合作月刊》1939年第9-10期,第3-4页。
    ③ 何廉:《合作事业在中国经济建设上之重要》,第3-4页。
    ④ 何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农业合作贷款部业务说明》,《银行周报》 1933年第17卷第30期,第30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45页。
    ⑥ 何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农业合作贷款部业务说明》,第28页。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45页。
    ① 何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农业合作贷款部业务说明》,第27、30页。
    ② 何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农业合作贷款部业务说明》,第27、30页。
    ③ 何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农业合作贷款部业务说明》,第28页。
    ④ 何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农业合作贷款部业务说明》,第30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45页。
    ② 黄肇兴,王文钧:《何廉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02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237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45页。
    ④ 方显廷: 《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 《中国经济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67页。
    ⑤ 方显廷: 《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第163页。
    ⑥ 方显廷: 《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第165页。
    ① 方显廷: 《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第165页。
    ② 叶谦吉 《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 《农林汇刊》1934年,第4期,第159页。
    ③ 办显廷: 《中国经济之症结》, 《中国经济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31页。
    ④ 叶谦吉《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第190页。
    ⑤ 叶谦吉: 《粮食统制声中中国稻麦改进之途径》, 《东方杂志》1936年,第16期,第29页。
    ⑥ 叶谦吉《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第190页。
    ⑦ 叶谦吉: 《粮食统制声中中国稻麦改进之途径》, 《东方杂志》1936年第16期,第29页。
    ⑧ 叶谦吉《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第190页。
    ⑨ 鲍觉民:《成都平原之水利》, 《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2期,第323-355页。《西南经济建设与水力利用》, 《云南建设》1945年第1期,第58-63页。
    ⑩ 方显廷: 《中国经济之症结》, 《中国经济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31页。
    11 叶谦吉 《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第188页。
    12 方显廷:《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 《中国经济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65页。
    ① 丁佶:《胶皮轮大车与公路利用》,《农报》1936年第3卷第31期,第1663页。
    ② 丁佶: 《滇缅铁路:七十多年的期望》, 《新经济》1938年第6期,第157页。
    ③ 丁佶:《胶皮轮大车与公路利用》,第1664页。
    ④ 谷源田: 《四川省之公路建设》 , 《四川月报》1936年第9卷第3期,第61页。
    ⑤ 叶谦吉: 《粮食统制声中中国稻麦改进之途径》, 《东方杂志》1936年,第16期,第30页。
    ⑥ 叶谦吉: 《粮食统制声中中国稻麦改进之途径》,第30页。
    ⑦ 叶谦吉: 《粮食统制声中中国稻麦改进之途径》,第30页。
    ⑧ 叶谦吉: 《粮食统制声中中国稻麦改进之途径》,第29页。
    ⑨ 方显廷: 《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 《中国经济研究》,第163页。
    ⑩ 方显廷: 《中国之合作运动》, 《中国经济研究》,第429页。
    11 叶谦吉《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第190页。
    ① 方显廷:《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第190页。
    ② 叶谦吉: 《粮食统制声中中国稻麦改进之途径》,第29页。
    ③ 叶谦吉: 《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第190页。
    ④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14期,第4页。
    ⑤ 吴知:《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出路》,《银行周报》1936年,第20卷第29期,第13页。
    ⑥ 吴知:《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出路》,《第13页。
    ⑦ 吴知:《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出路》,第17页。
    ⑧ 藤维藻:《农业特性之理论分析》,《中农月刊》1945年,第6卷第1期,第1-10页。
    ⑨ 藤维藻:《中国农业的远景》,《中农月刊》1944年第5卷第11期,第18-22页。
    ⑩ 注:苏式经验,即大力发展农业,强制节储,采用强制征收、低价购买等方法换取外汇推动工业。(藤维藻:《苏联计划经济中农业对于工业化的作用》,《中农月刊》1945年第6卷第7期,第17-22页。英式经验,即强制转移农业人口,增加工业原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藤维藻: 《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 《中农月刊》,1945年第6卷第7期,第9-15页。藤维藻:《十九世纪欧洲大陆的农民解放与工业化》1945年第6卷第5期,第39-45页)。
    11 藤维藻:《论劳力供给与工业化》,《新经济》半月刊1944年第11卷第12期,第162-165页。
    ① 藤维藻:《工业化对于农业的影响》,《经济建设季刊》1944年第3卷第2期,第138-155页。
    ② 藤维藻:《中国农业的远景》,第18-22页。
    ③ 藤维藻:《工业化与农业——与钱穆先生论“农业国防”》,《贵州企业季刊》1944年第2卷第1期,第150页。
    ④ 藤维藻:《工业化与农业——与钱穆先生论“农业国防”》,第150-153页。
    ⑤ 王文钧:《中国农村金融之一般的形态》,《银行周报》1924年第19卷第31期,第3-6页。
    ⑥ 王文钧:《商业银行在农村中的动态》,第21-29页。
    ⑦ 王文钧:《中国农村金融之一般的形态》,第3页。
    ⑧ 王文钧:《中国农村金融之一般的形态》,第3页。
    ① 王文钧: 《由收缩农贷论及合作金库之财务基础》, 《金融知识》1942年第1卷第4期,第6270页。
    ② 叶谦吉: 《农业金融与农业信用》, 《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6卷第6期,第127129页。
    ③ 叶谦吉:《我国合作金库制度的检讨》《财入评论》半月刊1940年第3卷第5期,第62页。
    ④ 叶谦吉: 《论信用合作社增加自有资金之重要》, 《中农月刊》1942年第3卷第4期,第28-31页。
    ⑤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第17页。
    ⑥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第23页。
    ⑦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第17-18页。
    ⑧ 方显廷:《中国之合作运动》,第26页。
    ⑨ 方显廷: 《中国之合作运动》,第13页。
    ⑩ 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第428页。
    ① 叶谦吉: 《江苏无锡堰桥一百十三农家土地利用之研究》,第191页。
    ② 方显廷: 《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第168页。
    ③ 方显廷: 《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第166页。
    ④ 方显廷: 《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第166页。
    ⑤ 方显廷: 《中国之合作运动》,第432页。
    ⑥ 方显廷: 《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第168页。
    ⑦ 孙智君: 《民国经济学家方显廷的农业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第88-92页。
    ⑧ 方显廷:《吾人对于工业化应有之认识》,《中国经济研究》(下),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599页。
    ⑨ 注:相关著作请参阅方显廷:《中国乡村工业与乡村建设》,《经济学季刊》1933年第4卷第4期,第137-143页:《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14期,第卜6页;《工业合作与乡村工业》,《服务》1940年第3卷第2-3期。何廉:《今日中国的几个经济重要问题》,《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14期;丁佶:《中国与经济恐慌》,《政治经济学报》1934年第3卷第1期;吴知:《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出路》,天津《大公报》,1936年7月15日等等。
    ① 方显廷:《中国之工业化与乡村工业》,《大公报》(天津)1936年5月20日,第11版。
    ① 方显廷,吴知:《中国之乡村工业》,《经济统计季刊》,1933年第2卷第3期,第589页。
    ② 方显廷,吴知:《中国之乡村工业》,第591页。
    ③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的将来》,《独立评论》1936年4月20日第196号;《乡村建设理论的检讨》,《独立评论》1936年5月3日第199号。
    ④ 陈序经:《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独立评论》1934年11月11日第126号。
    ⑤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14期,第1页。
    ⑥ 方显廷:《华北乡村织布工业与商人雇主制度》,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经济卷(中)》,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94页。
    ⑦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14期,第4页。
    ①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第4页。
    ②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第5页。
    ③ 方显廷,吴知:《中国之乡村工业》,第617页。
    ④ 方显廷、吴知:《中国之乡村工业》,第617页。
    ⑤ 方显廷:《天津针织业组织》,《清华大学学报》1931年第1期,第31页。
    ① 方显廷:《中国之工业化与乡村工业》,《大公报》1936年5月20日,第11版。
    ② 方显廷:《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4卷第2期,第281页。
    ③ 吴知:《从一般工业制度的演进观察高阳的织布工业》,《政治经济学报》1934年第3卷第1期,第76页。
    ①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14期,第5页。
    ② 方显廷: 《中国之工业化与乡村工业》,《大公报》1936年5月20日,第11版。
    ③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1934年第1314期,第5页。
    ④ 吴知: 《从一般工业制度的演进观察高阳的织布》, 《政治经济学报》1934年第1期,第76-77页。
    ⑤ 实业部总务、商业司编:《全国工商会议汇编》,重庆:京华印书馆,1931年,第59-66页,见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第20辑:全国工商会议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195-196页。
    ⑥ 何廉著:《何廉回忆录》,第145页。
    ① 何廉1936年受张伯苓之托应蒋介石邀请先后在蒋的侍从室中任专家顾问、行政院政务处长、农本局局长(总经理)、农业经济部次长、三青团中央经济处处长、农产调整委员会主任(后并入农本局)、军事委员会参事、最高国防委员会中央设计局副秘书长等,但其一直未脱离南开经济研究所所长一职。
    ② 何廉著:《何廉回忆录》,第145-151页。
    ③ 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11-215页。
    ① 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377页。
    ① 朱伯康:《战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商榷》,《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2期第159页。
    ② 注: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则被认为是当代资产阶级财政理论形成的标志。
    ③ 郑独步:《统制经济之社会学考察》,《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19号。
    ① 克己:《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9号,。
    ② 阎书钦:《抗战时期经济思潮的演进—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兴盛到对自由经济的回归》,《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98页。
    ③ 注:代表他们观点的主要著作有:沈志远: 《计划经济学大纲》,出版社:上海:申报馆,1933年;克己:《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东方杂志》1943年10月第30卷第9号;简贯三:《工业化与社会建设》,上海:中华书局,1945年;叶作舟:《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检讨》,《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9号。
    ④ 注:代表他们观点的主要著作有:白芒:《统制经济的两大代表形态:苏维埃计划经济和法西斯计划经济》,《前途》1933年8月第1卷第8期;罗敦伟:《中国统制经济论》,上海:新生命书局,1934年。罗为蒋介石政府统制经济理论专家;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陈公博:《四年从政录》,L海:上海出版社,1936年。
    ⑤ 注:他们观点的主要著作有:郑独步: 《统制经济之社会学考察》,《东方杂志》1933年10月第30卷第19号;张素民: 《一九三三年英美之统制经济运动》, 《复兴月刊》1933年第2卷第7号; 《统制经济与计划经济》, 《复兴月刊》1933年第1卷第20号; 胡适: 《建设与有为》, 《独立评论》1934年4月1日第94号,;《再论无为的政治》,《独立评论》1934年2月25日第89号;梁子范: 《“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可以实行么》, 《独立评论》1933年12月24日第82号;丁文江: 《实行统制经济条件》, 《独立评论》1933年11月9日第77号; 《实行统制经济制度的条件》, 《国闻周报》(上海),1934年7月9日;前溪:《统制经济问题》,《独立评论》1933年11月9日第77号;宋士英:《山西省的统制经济》,《独立评论》1933年11月9日第77号:蒋廷黻: 《从无为而治到统制经济》, 《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1月1日第4卷第8号。
    ① 阎书钦:《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25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41-247页。
    ③ 注:具体请参阅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的成长——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阎书钦:《抗战时期经济思潮的演进——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兴盛到对自由经济的回归》,《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97111页;徐振国:《何廉及南开经济学家对战后经济政策发展之议论》,台湾:《东吴政治学报》2002年第14期,第65-95页;张连国: 《20世纪30年代中国统制经济思潮与自由主义者的反应》, 《历史教学》2006年第2期,第29页;黄岭峻:《304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计划经济”思潮》,《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164页:黄岭峻:《激情与迷思—中国现代自由派民主思想的三个误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章清:《1940年:自由主义由背景走向前台——兼论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自由主义》,《历史研究》2007年第8期,第239页;张忠民,朱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与国家资本企业》,《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40-150页;蔡双全:《简析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之争》,《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1期,第239页;刘殿君:《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统制》,《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第3期,第61-66页;聂志红:《民国时期建设资本筹集的思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32-35页。蔡志新:《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9月第3期,第28-32页。
    ④ 注:统制经济,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于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混合经济,是介于几种模式之间或几种模式并存的经济模式。据:阎书钦:《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 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30页。
    ① 方显廷:《一年来之经济(上)》、《一年来之经济(下)》,《大公报》(重庆)1939年1月4、6日。
    ② 注:敬请参阅:吴景超:《中国经济建设之路》,《经济建设季刊》创刊号,1942年7月,第17--18页:马寅初:《统制经济问题》,《马寅初全集》(6),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9-460页;方显廷:《年来之经济》(上),(重庆)《大公报》,1939年1月4日;方显廷:《一年来之经济》(下),(重庆)《大公报》1939年1月6日:李权时:《统制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2、57页;《自序》,刘大钧:《经济动员与统制经济》(国民经济研究所从书之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页。
    ③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第253页。
    ① 宋则行:《经济建设的远景与近路》,《新经济》 半月刊1942年第7卷第10期,第193-198页。
    ② 宋则行:《经济建设的远景与近路》,第195页。
    ③ 宋则行:《经济建设的远景与近路》,第195、196页。
    ④ 宋则行:《经济建设的远景与近路》,第197、198页。
    ① 宋则行:《经济建设的远景与近路》,第193页。
    ② 方显廷: 《统制经济与中国》, 《经济评论》1938年2卷14期,第27-32页。
    ③ 阎书钦:《抗战时期经济思潮的演进:从计划经济、 统制经济的兴盛到对自由经济的回归》,第103页。
    ① 桑予白:《试论经济政策》,《新经济》半月刊1942年第8卷第2期,第37-39页;桑予白:《《论经济自由与经济统》,《经济建设季刊》1942年第1卷第2期,第108-118页。
    ② 汀祥春:浙江黄岩人,1944年获西南联合大学南开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学位。1947年至1949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留学。建国后,历任东北统计局研究员,东北计划统计学院、薄弱财经学院、辽宁大学副教授,辽宁财经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教授,中国计划学会常务理事。专于工业经济管理、计划经济学。主编《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工业经济管理学》、《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概论》。
    ③ 汪祥春:《计划经济的生产理论》,《经济建设季刊》1944年第2卷第3期,第181页。
    ④ 汪祥春:《计划经济的生产理论》,第181页。
    ① 汪祥春:《计划经济的生产理论》,第182页。
    ② 何廉:《计划经济》,《中央日报》,1933年12月20日,第3版。
    ③ 阎书钦:《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第274页。
    ④ 阎书钦:《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第274页。
    ⑤ 桑予白:《试论经济政策》,《新经济》、半月刊1942年第8卷第2期,第37-39页。
    ① 张忠民、朱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与国家资本企业》,《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42页。
    ② 阎书钦:《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第230页。
    ③ 张忠民,朱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与国家资本企业》,第140-150页。
    ①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76辑,台湾:台北中央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51页。
    ② 注:《抗战建国纲领》,《大公报》(汉口)1938年4月3日;《中国国民党临时全代会宣言》,《大公报》(汉口)1938年4月3日。
    ③ 赵小阳:《西方经济学的传入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经济科学》2000年第1期,第83页。
    ④ 注:1944年5月23日《大公报》社评《论保护私人企业》(社评),(重庆)《大公报》也表示,工业建设道路有两条:一是按照“自由法则”,奖励私人企业发展;一是遵循计划经济,主要产业归国营。虽然计划经济效率高,较进步,苏联建国的成功就是楷模,但“自由竞争也不是全部落伍”,美国这个新世界就是自由竞争的果实。虽然中国应走计划经济道路,重要产业应归国营,但是,中国并不具备苏联那样全面实行国营的条件,必须包容私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私人自由竞争。
    ⑤ 注:《当代评论》社1943年3月主办的战后经济建设问题座谈会,以自由经济理论为基础,对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进行反思和质疑。
    ⑥ 注:《新经济》刊社先后于1939年3月15日召开以“中国经济建设之路的选择”及1943年5月21日召开以“抗战与经济统制”为专题的系列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对“统制经济”等进行反思和质疑。
    ⑦ 方显廷:《国民经济建设之途径》,《信托季刊》1937年第2卷第2期,第84页。
    ⑧ 方显廷:《统制经济与中国》,《经济评论》1938年2卷14期,第32、33页。
    ⑨ 方显廷:《中国工业资本之筹集‘与运用》,《新弪济》半月刊1939年第1卷第8期,第204-209页。
    ① 注:方显廷1930年11月在“全国工商会议”提出出口贸易提案,1939年为国民政府起草制订《建设西南国防工业以促进国家战时生产案》、《拟在川康甘肃等省建立重工业区以资开发富源案》等,1944年2月担任中央设计局调查研究处主任。
    ② 方显廷:《统制经济与中国》, 《胜利后的中国经济》, 《经济评论》1938年2卷14期; 《抗战与经济统制》, 《时事类编》1938年第21期; 《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第二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论华北经济及其前途》,天津:南开经济研究所编印,1936年;《西南经济建设论》(战时综合从书第四辑),上海:独立出版社,1936年。《西南经济建设与工业化》, 《新经济》半月刊1938第1卷第2期; 《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之衰落及其复兴途径》,《新经济》半月刊 1938年第1卷第4期:《国民经济建设之途径》,《信托季刊》1937年第2卷第2期;《抗战与工业》, 《中外经济年报》1939年; 《中国工业上的几个问题》,《西南实业通讯》1941年第4卷第5-6期; 《中国工业资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方显廷:《一年来之经济(上)》、 《一年来之经济(下)》,《大公报》 (重庆)1939年1月4、6日。
    ③ 注:“统制经济政策”这一概念正式明确使用,是1939年3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宣布“依于战时人民生活之需要,分别轻重,斟酌缓急,实行统制经济”。
    ④ 方显廷: 《建设西南国防工业以促进国家战时生产案》, 《全国生产会议总报告》,重庆:全国生产会议秘书处,1939年,第303页。
    ① 方显廷: 《建设西南国防工业以促进国家战时生产案》, 《全国生产会议总报告》,重庆:全国生产会议秘书处,1939年,第303-304页。
    ② 方显廷: 《建设西南国防工业以促进国家战时生产案》,第303-304页。
    ③ 方显廷: 《战时中国经济研究》,重庆: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16页。
    ④ 方显廷: 《战时中国经济研究》,第16页。
    ⑤ 蔡志新: 《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第30页。
    ⑥ 方显廷:《国民经济建设之途径》,《信托季刊》1937年第2卷第2期,第84页。
    ⑦ 方显廷: 《统制经济与中国》, 《经济评论》1938年2卷14期,第27-32页。
    ⑧ 方显廷:《国民经济建设之途径》,第84页。
    ⑨ 方显廷: 《统制经济与中国》,《经济评论》1938年2卷14期,第27-32页。
    ① 方显廷: 《统制经济与中国》,第2732页。
    ② 蔡志新:《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第32页。
    ① 宋则行:《经济建设的远景与近路》,《新经济》半月刊1942年第7卷第10期,第198页。
    ② 宋则行:《经济建设的远景与近路》,第193-198页。
    ③ 罗敦伟:《中国经济复员总榆讨》,《经济建设季刊》1944年第2卷第4期,第4-5页。
    ④ 吴半农:《美国经济走向那里去》,《新经济》半月刊1944年第11卷第1期,第2-6页。
    ⑤ 吴大业:《战后建设的经济》,《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2期,第126、130页。
    ⑥ 《编辑后记》,《新经济》半月刊1944年第11卷第3期,第79页。
    ⑦ 吴大业:《论战时经济行为的研究》,《新经济》半月刊1944年第11卷第3期第54-56页。
    ① 陈振汉:《战时经济的统制与放任》,《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4卷第12期,第273页。
    ② 陈振汉:《战时经济的统制与放任》,第270页。
    ③ 陈振汉:《战时经济的统制与放任》,第270页。
    ① 陈振汉:《战时经济的统制与放任》,第270页。
    ② 陈振汉:《经济政策在苏德经济中的地位——经济政策与经济建设问题之一》,方显廷主编《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第二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第4243页。
    ③ 陈振汉:《苏德计划经济与经济建设》,《世界政治》1948年第8卷第2期,第25-32页。
    ④ 陈振汉:《从苏德经济建设论到中国的经济建设》,《经济汇报》1943年第8卷第7期,第4-12页。
    ⑤ 陈振汉:《苏联的工业建设与计划制度》,《新路月刊》1948年第2卷第4期,第5-9页。
    ⑥ 注:三个理由为:一、中国重工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国营,厘定计划,限期完成;二、重工业的经营在现在不能获利,因为在中国自营机械的生产,不如由外输入,除非由政府赔钱经营,重工业在中国将无从树立;三、政府集中财力发展重工业,生产资本财货,增加就业人数,或增加现有就业者的购买力,而不增加或反而减力消费品生产,一般物价将形上涨,为防止这种物价的上涨,政府即有全面统制或行计划经济的必要。
    ⑦ 陈振汉:《中国战后经济建设与计划经济》,方显廷主编《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第二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第60页。
    ⑧ 陈振汉:《经济政策在苏德经济中的地位——经济政策与经济建设问题之一》,第52页。
    ⑨ 陈振汉:《经济政策在苏德经济中的地位——经济政策与经济建设问题之一》,第53页。
    ⑩ 陈振汉:《经济政策在苏德经济中的地位——经济政策与经济建设问题之一》,第53页。
    11陈振汉:《中国战后经济建设与计划经济》,第65、66页。
    12陈振汉:《放任政策十涉政策还是计划经济》,第36-40页。
    13《战后经济建设问题座谈会》,《当代评论》第3卷第15、16期合刊,1943年3月28日第3-10页。
    14 陈振汉:《放任政策干涉政策还是计划经济》,第36-40页。
    ① 陈振汉:《中国的政治传统与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与经济建设问题之二》,《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第二版),第59页。
    ② 陈振汉:《混合制度与计划制度中问的选择》,《新路月刊》1948年第2卷第5期,第57页。
    ③ 宋则行:《经济机构与计划经济》,《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第2卷第6期,第138页。
    ① 宋则行:《经济机构与计划经济》,《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第2卷第6期,第138-140页。
    ② 宋则行:《经济机构与计划经济》,第139、140页。
    ③ 宋则行:《调整外销物资统制机构》,《新经济》(半月刊)1940年第5期,第112-118页。
    ① 杨叔进:《经济自由论》(书评)(EconomicFreedom, aDemocraticProgram, ByCharlesE. Nayes,1943),《经济建设季刊》1944年第3卷第1期,第215-216页。
    ② 闹书钦:《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第274页。
    ③ 杨叔进:《中国的工业化与资本来源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2期,第148页。
    ④ 杨叔进:《计划经济与经济循环》,《新经济》半月刊1944年第11卷第3期,第69-71贝。
    ⑤ 杨叔进:《计划经济与经济循环》,第69-71页。
    ⑥ 桑予白:《论经济自由与经济统制》,《经济建设季刊》1942年第1卷第2期,第108-118页。
    ① 桑予白:《试论经济政策》,《新经济》半月刊 1942年第8卷第2期,第37页。
    ② 桑予白:《试论经济政策》,第37页。
    ③ 桑予白:《试论经济政策》,第37页。
    ④ 桑予白:《试论经济政策》,第39页。
    ⑤ 注:指(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与货币一般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⑥ 桑予白:《从马克思的恐慌论与凯恩斯的就业论论到我国的经济政策》,《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1卷第3期,第155页。
    ⑦ 桑予白:《从马克思的恐慌论与凯恩斯的就业论论到我国的经济政策》,第158页。
    ⑧ 桑予白:《从马克思的恐慌论与凯恩斯的就业论论到我国的经济政策》,第159、160页。
    ① 桑予白:《从马克思的恐慌论与凯恩斯的就业论论到我国的经济政策》,第159页。
    ② 桑予白:《从马克思的恐慌论与凯恩斯的就业论论到我国的经济政策》,第160页。
    ③ 桑予白:《从马克思的恐慌论与凯恩斯的就业论论到我国的经济政策》,第162页。
    ④ 桑予白:《从马克思的恐慌论与凯恩斯的就业论论到我国的经济政策》,第163页。
    ⑤ 桑予白:《从马克思的恐慌论与凯恩斯的就业论论到我国的经济政策》,第163页。
    ⑥ 李卓敏:《论战后经济建设》,《新经济》半月刊1940年第4卷第5期,第107页。
    ⑦ 李卓敏:《论战后经济建设》,第106页。
    ① 李卓敏:《论战后经济建设》,第106页。
    ② 李卓敏:《论战后经济建设》,第107页。
    ③ 李卓敏:《论战后经济建设》,第106页。
    ④ 李卓敏:《论战后经济建设》,第106页。
    ⑤ 李卓敏:《论战后经济建设》,第107页。
    ⑥ 李卓敏:《论战后经济建设》,第107页。
    ⑦ 宋则行:《经济机构与计划经济》,《新经济》半月刊1939年第2卷第6期,第138--142页。
    ⑧ 李卓敏:《战后几个主要国家对外经济政策之展望》,《新经济》1942年第2期,第22-23页。
    ⑨ 李卓敏:《世界经济与中国》,(重庆)《大公报》1944年3月5日。
    ① 傅筑夫:《计划经济与经济计划》,《中农月刊》1946年第7-8期合刊,第96-97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41-247页。
    ① 注:他们的经济思想详阅:朱佑慈、杨大宁、胡隆昶、王文钧、俞振基译:《何廉回忆录》,第241-247页;宋则行:《经济机构与计划经济》,《新经济》半月刊第2卷第6期(1939年9月16日),《经济建设的远景与与近路》,《新经济》半月刊第7卷第10期(1942年8月16日);李卓敏:《论战后经济建设》,《新经济》半月刊第4卷第5期(1940年10月1日);陈振汉:《战时经济的统制与放任》,《新经济》半月刊第4卷第12期(1941年3月16日)。
    ② 方显廷:《战后中美经济合作》,《大公报》,1944年2月27日,《战后世界经济建设》,《大公报》1944年3月19日;李卓敏:《世界经济与中国》,《大公报》,1944年3月6日。
    ③ 何廉:《今日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问题》,《南大半月刊》(中国经济专辑)1934年第1314期,第1-3页。
    ① 《第一期经济建设原则》(国防最高委员会第148次常务会议通过),《经济建设季刊》1945年第3卷第3、4期合刊,第249页。
    ② 注:四份文件分别为1944年12月第148次会议通过的国防最高委员会《第一期经济建设原则》、1945年蒋中正在国庆日告全国同胞广播词中宣布的《经济建设的方针》、1945年11月行政院草拟的《确立战后我国之经济事业制度》及1945年中央设计局编裂的《物质建设五年计划草桉提要》(总论)。
    ③ 经济部编印:《经济部政策资料汇编》,1951年,第72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45页。
    ⑤ 注:时人针对该原则发表的评论主要有:《甘乃光谈经建原则,中心思想为计划的自由经济,设计局草拟第一次五年计划》,(重庆)《大公报》1945年1月29日:简贯三:《第一期经建原则的工业政策》,《新经济》半月刊第11卷第12期,1945年7月1日.第291-293页;《论中国新工业政策》(社评),(重庆)《大公报》1945年1月18日;高叔康:《论第一期经济建设原则》,《新经济》半月刊第11卷第12期,1945年7月1日,第286-288页。齐植璐:《第一期经济建设原则的经济休制——论所谓“计划自由经济”》,《新经济》半月刊第11卷第12期,1945年7月1日,第299--307页;谷春帆:《经济计划的比较》,《经济建设季刊》第3卷第3、4期合刊,1945年,第20-24页等。
    ⑥ 经济部编印.《经济部政策资料汇编》,1951年,第106页。
    ① 徐振国:《何廉及南开经济学家对战后经济政策发展之议论》,《东吴政治学报》(台湾),2002年第14期,第65-95页。
    ② 方显廷:《自由主义的计划经济》,《财政评论》1946年第3期,第65-67页。
    ③ 马寅初:《中国经济之路》,《马寅初全集》第12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455页、460页。
    ① 李卓敏:《世界经济与中国》,《大公报》(重庆),1944年3月5日。
    ② 方显廷:《民元来我国之经济研究》,朱斯煌编:《民国经济史》(下)(影印版),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7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8年,第483页。
    ③ 陈椿永:《论战后对外贸易政策》,《新经济》1943年半月刊第9卷第2期,第38-41页。
    ④ 褚葆一:《试论战后贸易政策》,《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第65-67页。
    ⑤ 林育青:《从历史上观察各国的关税政策》,《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第40页。
    ① 郭子勋:《战后我国国际贸易政策之商讨》,《经济建设季刊》1942年创刊号,第123136页。郭了勋:《战后我国对外贸易几个根本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第54页。
    ② 张道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问题》(星期论文),《大公报》(重庆)1941年10月19日。
    ③ 章乃器:《我国战后经济建设的两大问题》(星期论文),《大公报》(重庆)1943年5月16日。
    ④ 《战后中国工业化问题》(社评),《大公报》(重庆)1943年1月21日。
    ⑤ 罗仲言:《论紧急经济程序》(续),《大公报》(汉口)1937年10月1113。
    ⑥ 章友江:《战后推行国营贸易制之重要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第80--81页;朱伯康:《战后的国际贸易》(书评)(章友江著《统制贸易制度》,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年版),《新经济》半月刊1943年第9卷第11期,第235-237页;孔士谔:《论战后之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第77-78页;郭子勋:《国营贸易制度的新估价》,《经济建设季刊》1945年第3卷第3、4期合刊,第71、73-74页。
    ⑦ 陈椿永:《论战后对外贸易政策》,《新经济》半月刊1943年第9卷第2期,第38-41页。
    ⑧ 陈寿琦:《国际通商问题与中国》,《新经济》半月刊1944年第11卷第4期,第94-98页。
    ⑨ 霍宝树:《发展我国战后对外贸易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第49-50页。似彭:《伦敦商会论战后经济(书评)》(ReportoftheLondonChamber0, CommerceonGenerazPrincipleso, opost War Economy,May,1942),《新经济》半月刊1942年第8卷第6期,第114-116页。
    ⑩ 林育青:《从历史上观察各国的关税政策》,《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第34、39页。
    ① 谷源田: 《统制贸易与中国》, 《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7期,第564-608页。
    ② 丁洪范: 《生产力平衡原则刍议并论中国的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3期,第821-860页。
    ③ 丁洪范:《生产力平衡原则刍议并论中国的国际贸易》,第859页。
    ④ 丁洪范: 《生产力平衡原则刍议并论中国的国际贸易》,第860页。
    ⑤ 采则行:《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政策》,《战后我国采行贸易保护政策问题》、《战后我国出口贸易政策》方妊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13-234、235-254、255-257、204-212页。
    ① 注:六个假设前提,即(1)假定贸易国双方在交易时,现有资源均已全部利用:(2)假定国际间生产资源,不能自由转移:(3)假定一国的国际收支有自然平衡的作用;(4)按照各国现存的生产资源和技术水准来判断当前的利益;(5)假定国际分工后,各国的专业在经济利益上并无差别;(6)所谓自由贸易的利益,纯指经济利益而言。
    ② 宋则行:《白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政策》,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13-234页。
    ① 宋则行:《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第213-234页。
    ② 宋则行:《关税政策·进口限额-外汇统制》,《新经济》半月刊1943年第9卷第11期,第218--222页。
    ③ 宋行:《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政策》,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13-234页。
    ④ 宋则行:《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政策——论战后我国贸易政策的抉择原则》,《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第20-21页。
    ⑤ 聂志红:《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经济科学》2004年第6期,第128页。
    ⑥ 丁洪范:《战时贸易国营论》,《贸易月刊》1941年第8期,第5页。
    ⑦ 丁洪范: 《法币财政与国际贸易》,《贸易月刊》1940年第4期,第45、46页。
    ⑧ 丁洪范:《法币财政与国际贸易》,第46页。
    ① 宋则行:《国营出口贸易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贸易月刊》1941年第1期,第25-36页。
    ② 李卓敏:《世界经济与中国》,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9、20页。
    ① 宋则行:《综论战后对外贸易政策》,《财政评论》1944年第1期,第41-54页。
    ② 宋则行:《综论战后对外贸易政策》,第48页。
    ③ 李卓敏:《外汇统治与外资利用——献给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之论文》(星期论文),《大公报》(重庆),1940年4月28日。
    ① 李卓敏:《外汇统治与外资利用——献给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之论文》(星期论文),《大公报》(重庆),1940年4月28日。
    ② 李卓敏:《我国外汇政策的商榷》,《广东省银行季刊》1941年第1期,第13-17页。
    ③ 宋则行:《战后我国出口贸易政策》,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55-257页。
    ④ 杨叔进:《战后我国应否变更对外汇率》,《财政评论》1944年第1期,第511页。
    ⑤ 宋则行:《上海对外贸易之剖析》,《贸易月刊》1941年第9期,第38页。
    ① 宋则行:《战后我国对外汇率厘定标准的商榷》,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08页。
    ② 宋则行:《战后我国对外汇率厘定标准的商榷》,第209页。
    ③ 宋则行:《战后我国对外汇率厘定标准的商榷》,第204212页。
    ④ 宋则行:《战后吾国对外汇率厘定标准的商榷》,第210页。
    ⑤ 吴大业:《战后外汇与货币政策》,方显廷编:《中国经济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62167页。
    ⑥ 聂志红:《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经济科学》2004年第6期,第127页。
    ① 注:1945年5月召开的六大党代会通过《工业建设纲领实施原则》。
    ② 《关于工业建设纲领》(社评),《大公报》(重庆)1945年5月29日。
    ③ 朱伯康:《战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商榷》,《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2期,第159页。
    ④ 永则行:《战后我国采行保护贸易政策问题》,《金融知识》1943年第6期,第119-136页。
    ⑤ 褚葆一:《试论战后贸易政策》,《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1期,第65-67页。
    ⑥ 宋则行:《关税政策·进口限额·外汇统制》,《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1期,第222页。
    ⑦ 李卓敏:《世界经济与中国》,《中国经济研究》,第15-22页。
    ① 李卓敏:《世界经济与中国》,《中国经济研究》,第15-22页。
    ② 吴大业:《战后建设的经济》,《经济建设季刊》1943年第2卷第2期,第123-124页。
    ③ [英]Bastable,C.F.Public Finance.London:Macmillan & Co.,1892,P7.
    ④ 朱炳南: 《财政政策与生产建设》, 《经济建设季刊》1942年,第1期,第136页。
    ① 朱炳南: 《财政政策与生产建设》,第131页。
    ② 朱炳南: 《财政政策与生产建设》,第132页。
    ③ 朱炳南: 《财政政策与生产建设》,第136页。
    ④ 朱炳南: 《财政政策与生产建设》,第130-136页。
    ⑤ 丁洪范: 《由抗战财政转为建国财政》,《财政评论》1939年第6期,第4页。
    ① 丁洪范: 《由抗战财政转为建国财政》,第2页。
    ② 丁洪范: 《由抗战财政转为建国财政》,第4页。
    ③ 丁洪范: 《由抗战财政转为建国财政》,第5、6页。
    ② 注:丁洪范认为“时中的可税能量”取决于比较团体消费与个别消费的有利程度及不妨害生产情形下课税税率。 《经常与非常的财源及其调度》, 《湖南省银行经济季刊》1944年第7期,第41-42页。
    ③ 丁洪范: 《经常与非常的财源及其调度》,第43页。
    ④ 丁洪范: 《经常与非常的财源及其调度》,第38页。
    ⑤ 李锐:《实行预算紧缩的条件》,《财政评论》,1942年第2期,第4550页。
    ⑥ 李锐:《租税制度与财政政策》,《财政学报》,1942年,第1卷第1期,第5页。
    ① 李锐:《租税制度与财政政策》,第5页。
    ② 李锐:《租税制度与财政政策》,第6页。
    ③ 丁洪范: 《中国财富与收益的个人分配及其所引起之问题》,《经济学报》1941年第1期,第6页。
    ④ 丁洪范: 《我国战后财政与资本捐》, 《财政评论》1944年第6期,第15-17页。
    ① 丁洪范: 《经常与非常的财源及其调度》, 《湖南省银行经济季刊》1944年第7期,第38页。
    ② 丁洪范: 《我国战后财政与资本捐》, 《财政评论》1944年第6期,第14页。
    ③ 丁洪范: 《我国战后财政与资本捐》,第11-30页。
    ④ 吴大业: 《法币之前途及其救济》, 《时事月报》1939年第1期,第16页。
    ① 李卓敏: 《我国财政政策之商榷》, 《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8期,第169172页。
    ② 滕维藻: 《论‘美会库券’发行和募销》, 《世纪评论》1947年第19期,第13页。
    ③ 滕维藻: 《论‘美金库券’发行和募销》,第13页。
    ④ 冯华德: 《吾国国地财政划分之理论与实际》,《浙江财政月刊》1936年第10期,第80页。
    ⑤ 注:南京政府1928年11月正式公布施行《划分国家收支地方收支标准案》,将财政体制定为中央与省二级制;1935年南京政府又公布了《财政收支系统法》,将财政体制由过去中央与省二级制改为中央、省、县三级制;1941年,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实行国家与地方自治两级财政,将省级财政并入中央;1946年7月1日,南京政府修正公布《财政收支系统法》,重新确立中央、省、县三级财政体制。直至1942年,依照《改订财政收史系统实施纲要》划分之后,自治财政系统才从以往向以省地方为单位改为以县市为单位。
    ⑥ 注:“不完全财政的特征”是指地方财政的基础却被中央的财政政策所严重淘空。地方政府的收入不完全确定,地方政府的支出也没有合理的安排,定额化赋税征收则是不完全财政体制的基础,它迫使中央对省或省对县地方的加派浮收作出让步。中央财政权力的扩张使地方财政所得份额越来越小,而随着国家现代化的推进,地方政府所需承担的事权日益复杂。李铁强: 《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县财政——以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湖北省为例》,《长江论坛》2010年第2期。
    ⑦ 刘京:从月芬《民国时期的财政研究及对当前财政改革的启示》,《开发研究》2010年第3期。
    ① 冯华德: 《县地方行政之财政基础》, 《政治经济学报》1935年第4期,第697页。
    ② 注:即指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划分:一是指中央与省市(直辖市)财政关系的划分:二是指省和普通县市财政关系的划分;三是指市县与乡镇财政关系的划分。冯华德: 《吾国国地财政划分之理论与实际》,《浙江财政月刊》1936年第10期,第80页。
    ③ 冯华德: 《吾国国地财政划分之理论与实际》,《浙江财政月刊》1936年第10期,第94页。
    ④ 冯华德; 《县地方行政之财政基础》, 《政治经济学报》1935年第4期,第697页。
    ⑤ 何廉:《吾国地方财务行政之检讨》,《行政研究》1936年第13期,第244页。
    ① 何廉:《吾国地方财务行政之检讨》,《行政研究》1936年第1-3期,第245页。
    ② 何廉:《吾国地方财务行政之检讨》,第246页。
    ③ 何廉:《吾国地方财务行政之检讨》,第249页。
    ④ 何廉:《吾国地方财务行政之检讨》,第249页。
    ⑤ 何廉:《吾国地方财务行政之检讨》,第243-251页。
    ⑥ 何廉、李锐:《财政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⑦ 李锐:《地方收入制度之检讨》,《财政评论》1939年第3期,第25页。
    ① 李锐:《地方收入制度之检讨》,第26页。
    ② 李锐:《地方收入制度之检讨》,第27页。
    ③ 李锐:《地方收入制度之检讨》,第30-33页。
    ④ 李锐:《公用事业与地方财政》,中国经济学社编辑:《战时经济问题》(续集,一册),1941年,第350页。
    ⑤ 李锐:《公用事业与地方财政》,第344-350页。
    ① 李锐:《调整财政收支系统与田赋改制》,《财政评论》1941年第5卷第6期,第13页。
    ② 李锐:《论统一征课行政》,《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6卷第1期,第22页。
    ③ 李锐:《调整财政收支系统与田赋改制》,第17页。
    ④ 李锐:《抗战时的省县支出》,《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4卷第10期,第231页。
    ① 李锐:《抗战时的省县支出》,《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4卷第10期,第227-231页。
    ② 丁洪范: 《由抗战财政转为建国财政》,《财政评论》1939年,第6期,第8页。
    ③ 丁洪范: 《由抗战财政转为建国财政》,第6-7页。
    ④ 方显廷:《整理地籍刍议》(《行政研究》1936年第1卷第1-3期,第457页
    ⑤ 方显廷: 《整理地籍刍议》第458--465页
    ① 马寅初: 《中国财政之根本问题》, 《马寅初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3页。
    ② 丁洪范: 《我国战后财政与资本捐》, 《财政评论》1944年第6期,第1130页。
    ③ 何廉: 《国人对於所得税应有之认识》,《广播周报》1936年第109期,第16页。
    ④ 丁洪范: 《我国战后财政与资本捐》,第11页。
    ⑤ 冯华德: 《县地方行政之财政基础》, 《政治经济学报》1935年第4期,第699页。
    ⑥ 朱炳南:《论我国的所得税法》,《文摘》1937年第2期,第80-82页。
    ① 何廉: 《国人对於所得税应有之认识》, 《广播周报》1936年第109期,第16页。
    ② 何廉: 《国人对於所得税应有之认识》,第16页。
    ③ 注:指伍启元在《征税募债与发钞》,(《经济建设季刊》第1卷第2期及《论收缩通货》,(《当代评论》第3卷第2期中提出的征收“一般财产税”、“励行所得税”及“奢侈品税”来增加政府收入。其中第一、三种为新增税,以增加富裕阶级负担为目的。
    ④ 李锐:《增税问题的检讨》,《财政评论》1943年第6期,第1页。
    ⑤ 李锐:《增税问题的检讨》,第4页。
    ⑥ 李锐:《怎样课征战时利得税》,《经济动员》1938年第11期,第519、520页。
    ① 注:马寅初:《提议对发国难财者开办临时财产税以充战後之复兴经费》,《时事类编》1940年第54期,第4650页;《对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为我国财政与金融惟一的出路》,《时事类编》,1940年第57期,第12-17页。
    ② 注:此类文章有:朱炳南:《开征临时财产税的商榷》, 《财政评论》1941年第1期,第131-133页;陆昭华:《论征收临时财产税》,《银行通讯》1948年第32期;姚铁心:《今日中国不宜开征临时财产税》,《财政评论》1948年第18卷第6期;庄智焕:《关於临时财产税的几点反面意见》,《财政评论》1948年第18卷第6期;吴大业祝百英:《财产税征收技术》,《财政评论》1948年第18券第6期第1314页;丁洪范: 《我国战后财政与资本捐》, 《财政评论》1944年第6期第1130页等。
    ③ 朱炳南: 《开征临时财产税的商榷》, 《财政订论》1941年第1期,第131-133页。
    ④ 朱炳南: 《开征临时财产税的商榷》,第131页。
    ① 李树青:《田赋改征实物的商榷》,《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5卷第10期,第214-215页。
    ② 李锐:《田赋征收实物之实施》,《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5卷第10期,第212-214页。
    ③ 李锐:《战后国家税制改进的方案》,《复兴关》1945年第2期,第48页。
    ④ 李锐:《战后国家税制改进的方案》,第54页。
    ① 汤心仪:《财产税有征收的必要吗》, 《财政评论》1948年第18卷第6期,第17-18页。
    ② 杨荫溥 张白农: 《财产税将引起资金逃避》, 《财政评论》1948年第18卷第6期,第49-50页。
    ③ 陶乐勤: 《种种发财花样财产税税不到他们》, 《财政评论》1948年第18卷第6期,第47-49页。
    ④ 卢郁文: 《论临时财产税不应以法人为征课对象》,《财政评论》1948年第18卷第6期,第7-9页。
    ⑤ 朱福奎、朱斯煌:《目的是向豪门开刀恐怕工商业做替死鬼》,《财政评论》1948年第18卷第6期,第50-52页。
    ⑥ 吴大业、祝百英:《财产税征收技术》,《财政评论》1948年第18券第6期第13-14页。
    ⑦ 丁洪范: 《我国战后财政与资本捐》, 《财政评论》1944年第6期第11-31页。
    ⑧ 丁洪范: 《<中国租税问题>书评》, 《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2期,第496499页。
    ⑨ 丁洪范: 《我国战后财政与资本捐》,第27页。
    ① 丁洪范: 《我国战后财政与资本捐》,第31页。
    ② 陈振汉: 《战乱,财政与生产》, 《世纪评论》1947年第13期,第8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合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上),1989年版,第381页。
    ④ 黄余送、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85页。
    ① 注:资料来源于《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第120、142、167页;《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一览》,1933年印行;《十年来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37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0年6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1年6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5年5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9年,及何廉著:《何廉回忆录》;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杨敬年:《期颐述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页等;李翠莲:《南开经济研究所历年留美教师名单》,《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
    ② 黄余送、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86页。
    ③ 王巍:《民国金融的大突破: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创业家》2011年第4期,第100页。
    ④ 李爱:《白银危机与中国币制改革》,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第1页。
    ⑤ 薛选衡:《废两改元问题之商榷》,《东吴》1933年第1卷第1期,第78-89页等。何廉:《废两改元问题》,《独立评论》1932年第11期,第9页等。
    ⑥ 注:相关著作敬请参阅:蔼庐:《废两改元问题》,《银行周报》1928年第8期,第1-2页;刘振东:《废两改元问题平议》,《时事月报》1932年第7卷第3期,第143-149页;何廉: 《废两改元问题》,《独立评论》,1932年第11期,第89灭;章乃器:《旧事重提之废两改元问题》,《银行周报》1932年,第37期,第6-10页;薛选衡:《废两改元问题之商榷》,《东吴》1933年第1卷第1期,第78-89页等。 何廉:《废两改元问题》,《独立评论》1932年第11期,第9页。
    ① 何廉:《废两改元问题》,第9页。
    ② 何廉:《废两改元问题》,第10页。
    ③ 丁佶:《(中国新货币制度)书评》,《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1期,第270页。
    ④ 傅筑夫: 《中国历代的银币及银问题》, 《国立中央大学社会科学从刊》1935年第1期,第242页。
    ⑤ 注:1932年12月美国实行提高银价的“白银计划“,采取了金银复本位制度。美国政府通过在市场购买白银、增加储备可以推动白银价格上涨,增加中国等银本位国家的购买力,以便向这些国家推销过剩商品;同时以白银为通货准备金,可以膨胀通货。,1933年和1934年两年中,美国颁布了《白银法案》等一系列法案,主要内容包括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发行银券和白银收归国有等措施,目标是在准备金中达到“金三银一”的比例。当时美国国内白银储备仅有14.5亿美元,只有目标值的一半。于是美国政府开始在纽约和伦敦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世界市场上白银价格随即猛涨。
    ⑥ 陈竹静:《半年来沪市金融之恐慌》,《银行周报》1934年第31期,第13页。
    ① 注:法币公告主要内容包括:法币的发行机关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1936年又授予中国农民银行发行权),而其他银行钞票逐渐收回;设立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以保管准备金及管理法币的发行;国家统一管理白银,工商业及公私往来都必须使用法币,个人持有的白银必须兑换成法币;中央、中国及交通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以稳定法币对外价值,保持汇率稳定(1法币=1先令2.5便士;1法币元=0.2975美元《中美白银协定》)。
    ② 陈振汉:《凯恩斯之货币理论》,《中农月刊》1943年第4卷第8期,第13-24页。
    ③ 朱炳南: 《霍曲莱之货币学说》, 《中农月刊》1943年第4卷第8期,第43页。
    ④ 袁贤能:《中国货币论考正》,《经济统计季刊》1933年第2期,第287350页;丁估:《(中国新货币制度)书评》,《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1期,第270274页。《(中国与经济恐慌)书评》,《政治经济学报》1934年第1期,第183-185页。
    ⑤ 何廉:《银价问题与中国》,《独立评论》1933年第92期,第2页。
    ⑥ 方显廷: 《关于银价问题与中国文献之介绍》, 《政治经济学报》1935年第2期,第451页。
    ⑦ 何廉:《银价问题与中国》,第23页。
    ⑧ 何廉:《今H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问题》,《南大半月刊》(中国经济专辑)1934年第13-14期,第13页。
    ⑨ 何廉:《银价问题与中国》,第23页。
    ① 何廉:《银价问题与中国》,第2-3页。
    ② 何廉:《银价问题与中国》,第7页。
    ③ 何廉:《银价问题与中国》,第8页。
    ④ 何廉:《银价问题与中国》,第9页。
    ⑤ 方显廷:《关于银价问题与中国文献之介绍》,《政治经济学报》1935年第2期,第451页。
    ① 吴大业:《金银本位国间金银货流动的原则及中国金银货进出口的解释:物价银价汇价与金银货流动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报》1933年第2期,第352页。
    ② 吴大业:《金银本位国间金银货流动的原则及中国金银货进出口的解释:物价银价汇价与金银货流动的关系》,第353-381页。
    ① 何廉:《中国通货管理的几个重要问题》,《文化建设月刊》1936年第2卷第3期,第30页。
    ② 注: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时,发钞6亿元法币,按6成准备金则为3.6亿现银(折合为2,61亿关金)按最低度,可就原有现银准备额发行法币9.785亿元,即可另增发3.785亿元,
    ③ 何廉:《中国通货管理的几个重要问题》,《文建设月刊》1936年第2卷第3期,第30页。
    ④ 何廉:《财政部币制改革后之经过及今后急待解决之问题》, 《时事月报》1936年第19期,第28页。
    ⑤ 丁佶:《(中国新货币制度)书评》,《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1期,第270-271页。
    ⑥ 吴大业:《法币之前途及其救济》,《时事月报》1939年第1期,第11-16页。
    ⑦ 吴大业:《法币之前途及其救济》,《第11页。
    ⑧ 吴大业:《法币之前途及其救济》,第16页。
    ① 丁洪范: 《法币财政与国际贸易》,《贸易月刊》1940年第4期,第45页。
    ② 方显廷: 《中国经济危机及其挽救途径》, 《现代文摘》,1947年第1卷第2期,第38页。
    ③ 方显廷: 《中国经济危机及其挽救途径》,第38页。
    ④ 注:“关金券”首发于1930年1月15日,国民政府以金价暴涨,银价低落,海关收入大为减少,不足以偿付外债为由,决定海关进口税改征金币,自2月1日起开始实施。1942年4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决定大量发行关金券,规定1元关金券等于法币20元,并准用于完粮纳税。此后,关金券币式与海关征税脱离关系,只作为大额钞票使用。 1947年1月,国民政府发行面值为250元、500元关金券两种,分别折合法币5000元、1万。1948年7月,又发行面值为1万元、25000元、5万元和25万元的关金券四种,分别折合法币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直到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宣布发行金圆券,发行限额为20亿元,法币300万合一元金元券,关金券遂被废止。
    ⑤ 方显廷:《评经济紧急措施方案》,《金融汇报》1946年第4546期,第3页。
    ① 方显廷:《评经济紧急措施方案》,第3页。
    ② 方显廷:《评经济紧急措施方案》,第4页。
    ③ 方显廷:《评(经济改苹方案>》,《现代文摘》1947年第8期,第143页。
    ④ 方显廷:《评<经济改革方案>》,第144页。
    ⑤ 方显廷:《评(经济改革方案>》,第145页。
    ⑥ 李卓敏: 《信用管理与金融政策》,《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6期,第116-119页。
    ⑦ 李卓敏: 《金融总说》,《金融知识》1942年第6期,第4页。
    ① 滕维藻:《论‘美金库券’发行和募销》, 《世纪评论》1947年第19期,第10-13页。
    ② 吴大业: 《新币制成败的关键》, 《经济评论》1948年第20期,第3页。
    ③ 吴大业: 《新币制成败的关键》,第34页。
    ④ 张白衣: 《如何维持金元信用价值》, 《财政评论》1948年第19卷第2期,第56页。
    ⑤ 朱福奎: 《论金元券的前途及其成功条件》, 《财政评论》1948年第19卷第2期,第34页。
    ① 杭解宣:《从“两头牛到一个煤球”谈起》,《中国金融》1980年第2期,第37页。
    ② 李炯文: 《物价及其控制》, 《广东省银行季刊》1941年第2期,第53页。
    ③ 李卓敏: 《论战时物价的研究》,《广东省银行季刊》1941年第2期,第48页。
    ① 李卓敏: 《战时物价之理论》, 《新经济》半月刊1941年第5卷1期,第13-16页。
    ② 毕相辉: 《涨价休战与平价政策》, 《农本月报》1941年第62期,第24-27页。
    ③ 毕相辉: 《涨价休战与平价政策》,第27页。
    ④ 方显廷:《货币周转速度与物价》,《资本市场,1948年第1期,第1-7页;《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波动》,《钱业月报》1948年第5期,第23-29灭。
    ⑤ 方显廷:《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波动》,《钱业月报》1948年第5期,第23-29页。
    ⑥ 注: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货币主义和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q)的阐释者,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
    ⑦ 方显廷:《货币周转速度与物价》,第17页。
    ⑧ 方显廷: 《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波动》,第24页。
    ⑨ 方显廷: 《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波动》,第28页。
    ① 方显廷: 《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波动》,第28页。
    ② 方显廷: 《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波动》,第28页。
    ③ 方显廷: 《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波动》,第29页。
    ④ 叶谦吉: 《物价保险与物价稳定》, 《中农月刊》1942年第3卷第2期,第35-39页。
    ① 参阅:章乃器: 《法币金本位问题》, 《中农月刊》1945年第6卷第7期;顾翊群: 《黄余问题》, 《中农月刊》1945年第6卷第7期。
    ② 杨叔进:《‘金本位’能解决物价问题吗?》,《中农月刊》1945年第6卷第7期,第86页。
    ③ 杨叔进:《‘金本位’能解决物价问题吗?》,第85-86页。
    ④ 杨叔进:《‘金本位’能解决物价问题吗?》,第85-186页。
    ⑤ 桑予白: 《物价统制与物资利用》, 《金融知识》1942年第2卷第2期,第249页。
    ⑥ 傅筑大: 《论战后经济恐慌的必然性》, 《新中华》1945年第4期,第15-20页。
    ① 傅筑夫: 《论战后经济恐慌的必然性》, 《新中华》1945年第4期,第15-20页。
    ② 丁洪范: 《财政的通货澎涨的运用》, 《广东省银行季刊》1943年第4期,第4页。
    ③ 丁洪范: 《财政的通货澎涨的运用》,第6页。
    ④ 丁洪范: 《财政的通货澎涨的运用》,第1页。
    ⑤ 丁洪范: 《财政的通货澎涨的运用》,第1页。
    ⑥ 注:“借头政策”指重庆《新华日报》1940年12月24日报道:国民政府为了平抑物价,解决粮荒,认为重庆市市长杨全宇筹粮食不力,囤积居奇而杀。详见:郑光路:《川人大抗战》,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342页;及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34页。
    ① 丁洪范: 《管制物价的故事》, 《天津经济统计月报》,1948年第28号,第1-2页。
    ② 吴大业: 《物价继涨下的投机理论》,《经济建设季刊》1944年第3卷第2期,第110-118页。
    ③ 吴大业:《物价继涨下的投机理论》,第¨0-118页。
    ④ 注:杨叔进硕士论文《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1939)中认为“资本化程度”就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资本数量。
    ① 吴大业: 《物价继涨下的生产资本化程度与资本积聚》, 《中农月刊》1944年,第5卷第9-10期,第1-8页。
    ② 吴大业: 《稳定物价之理想汇价》, 《中央银行月报》1946年第2期附刊,第1-10页。
    ③ 吴大业: 《抗战以来物价与生产的转变》, 《经济论衡》1943年创刊号,第25页。
    ④ 吴大业: 《抗战以来物价与生产的转变》,第25-37页。
    ⑤ 杨叔进:《论投资与生产》,《新经济》半月刊 1943年第9卷第3期,第56-58页。
    ⑥ 杨叔进:《物价政策论》,《经融知识》1944年第5卷第12期,第143页。
    ⑦ 杨叔进:《物价政策论》,《经融知识》,第143页。
    ⑧ 杨叔进:《物价政策论》,《经融知识》,第143-155页。
    ① 杨叔进:《论今后我国通货管理问题》,《财政评论》1943年第9卷第6期,第7-15页。
    ② 杨叔进:《战后钞券的整理》, 《财政评论》1944年第12卷第1期,第65-68页。
    ③ 杨叔进:《战后我国币制问题》,《金融知识》1944年第1期,第10-16页。
    ④ 杨叔进:《战后我国币制问题》,第16页。
    ⑤ 刘涤源:《战后我国货币整理问题》,《金融知识》1944年第1期,第17-40页。
    ⑥ 杨叔进:《战后钞券的整理》,第65-68页。
    ⑦ 杨叔进:《凯恩斯物价理论的研究》,《金融知识》1943年第2卷第6期,第136-156页。
    ⑧ 杨叔进:《论物价生产与利率》,《经济汇报》1941年第5卷第12期,第50-54页。
    ① 杨叔进:《论物价生产与利率》,第50-54页。
    ② 杨叔进:《利率政策论》,《经融季刊》1944年第1卷第1期,第27-31页。
    ③ 杨叔进:《利率政策论》,《第27-31页。
    ④ 吴大业: 《稳定物价的目的与手段》, 《中农月刊》1943年第3期,第120-121页。
    ⑤ 吴大业: 《利率政策与财政物价及生产之关系》, 《经济汇报》1941年第5卷第12期,第723页。
    ① 吴大业: 《利率政策与财政物价及生产之关系》,第2223页。
    ② 杨叔进:《“充分就业”理论与我国战时经济政策》,《经济建设季刊》1942年第2期,第103-108页。
    ③ 陈振汉: 《战乱,财政与生产》, 《世纪评论》1947年第13期,第7-11页。
    ④ 陈振汉:《战乱,财政与生产》,第10页。
    ⑤ 陈振汉: 《战乱,财政与生产》,第11页。
    ⑥ 陈振汉: 《战乱,财政与生产》,第8页。
    ⑦ 何廉:《今日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问题》,第1-3页。
    ① 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② 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张伯苓纪念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12页。
    ③ 南开经济学院编印:《农村经济调查指南》,1933年,第1页。
    ④ 注:1928年2月,张伯苓亲自主持和制订了《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提出此教育改革方针。
    ⑤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一览》,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印行,1933年,第3页。
    ⑥ 南开大学主办:《南开大学半月刊》1924年第15期,第37页。
    ① 《益世报》(天津),1924年12月27日
    ② 《益世报》(天津),1924年12月27日
    ③ 《益世报》(天津),1924年12月27日
    ④ 《益世报》(天津),1924年12月27日
    ⑤ 候杰,泰方:《百年家族:张伯苓》,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3-236页。
    ① 王运来:《试谈我国高教史研究的现状和走势》,《高教研究与探索》(哲社版)1994年4月,第78页。
    ②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清华周刊》,第38卷第4、5期,1932年,第515页。
    ③ 梁吉生: 《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45页。
    ④ 数据来源:根据1930年《南开经济研究所一览》等统计。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2页。
    ⑥ 钱学森:《回顾与展望》,黄昌勇:《老交大的故事》,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⑦ 梁吉生: 《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45页。
    ⑧ 刘超:《老北大在困厄中崛起》,《中国教育报》,2009年8月23日第3版。
    ⑨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2、54页。
    ① 郑若谷: 《大学教育的理想》,北平:著者书店,1933年,第3页。
    ② 孙晓楼: 《大学教育应行改进的几点》, 《教育杂志》1933年11期,第50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2--56页。
    ④ 唐庆增:《经济学原理教法管窥》,《唐庆增经济论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41-49页
    ⑤ 详阅:唐庆增:《我国大学中之经济学程问题》,《唐庆增最近经济论文集》,上海:上海智民书局,1933年,第93-102页;唐庆增:《改革我国大学中经济课程刍议》,《唐庆增经济论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35-41页。
    ⑥ 唐庆增:《经济学在大学课程中之地位及使命》,《唐庆增最近经济论文集》,上海:上海智民书局,1933年,第83-86页。
    ⑦ 《教育部颂大学规程》(1913年1月12日),璩鑫生、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702-704页。
    ⑧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3页。
    ⑨ 燕京大学编印:《私立燕京大学一览·经济学系》,1931年,第157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3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3页。
    ③ 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第194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94页。
    ⑤ 黄卫:《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七十周年》,《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1月2日。
    ① 《南开双周》,第4卷,第2、3期,1929年,第26页。
    ② 《南开双周》,第4卷,第2、3期,1929年,第34页。
    ③ 王文俊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第38--39页。
    ④ 候杰,泰方:《百年家族:张伯苓》,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5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5页。
    ⑥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3页。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2页。
    ⑧ 杨鑫洁:《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成立暨经济学科的“中国化”》,第1页。
    ①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1933年课程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一览》,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印行,1933年,第17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6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3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8-61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5-58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3页。
    ③ 马相伯:《函夏考文苑议》,朱维铮编:《马相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7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3页。
    ⑤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第135页。
    ⑥ 国立编译馆编订:《经济学名词》 (1941年11月教育部公布),正中书局,1946年,第1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朱佑慈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36页。
    ② 田正平: 《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43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0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2页。
    ⑤ 杨敬年:《期颐述怀》,第21页。
    ⑥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4页。
    ⑦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招收硕士研究生名单》(1935-1948),《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天津:国立南开大学印行,1949年5月,第16-20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4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5页。
    ③ 注:据何廉回忆,李惠灵1933年毕业南开经济研究所后任联合国秘书处中文翻译。
    ① 注:系民国民间流传谚语:“天津有三宝,永利(碱厂)、南开、大公报”。
    ① (美]费正清、费惟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198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
    ② 资料来源:1.何廉著:《何廉回忆录》;2.方显廷著: 《方显廷回忆录: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3.杨敬年:《期颐述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37页;刘国铭主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这政职官人物志》,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团政会议与财政概况(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95-96页。
    ③ 卫挺生:《从政闲话(一)》,《中外杂志》(台湾)1975年18卷2期,第8页。
    ④ 实业部编:《全国工商会议汇编》,沈云龙主编: 《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1985年第20辑,第195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241-242页。
    ① 《全国生产会议总报告》,重庆:全国生产会议秘书处,1939年,第301-307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47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52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99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04页。
    ⑥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11页。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11页。
    ⑧ 朱英、石柏林著:《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7页。
    ① 王亚南:《中国经济研究之路》,《经济评论》1948年第2卷17期,第4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67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67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67页。
    ⑤ 梁吉生:《张伯苓年谱长编》(中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439页。
    ⑥ 梁吉生:《张伯苓与南开大学》,第264页。
    ⑦ 《重庆市私立南开中学补助费》(1937-1938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五/9167.
    ⑧ 《日机继续轰炸南开》,《申报》,1937年7月31日第4版。
    ⑨ 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1944年10月17日版,第10页。
    ⑩ 《教育部拟定平津沪战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1937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一),第11页。
    ① 王文俊、梁吉生、杨珣、张书俭、夏家善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第84页;梁吉生张兰普编:《张伯苓私档全宗》(中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060-1077页。
    ② 江沛: 《蒋介石与张伯苓及南开大学》, 《民国档案》2011年第1期,第73页。
    ③ 《伉乃如致昆明南开同人函》,王文俊、梁吉生、杨珣、张书俭、夏家善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7页。
    ④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第421-422页,《附:蒋介石复教育部函》(1942年3月27日),梁吉生张兰普编:《张伯苓私档全宗》(中卷),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第1082页。
    ⑤ 《致陈立夫函》(1943年月17日),梁吉生张兰普编:《张伯苓私档全宗》(中卷),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088页。
    ⑥ 《南开大学复兴筹备会议》(四则)王文俊、梁吉生、杨殉、张书俭、夏家善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89页。
    ⑦ 梁吉生:《张伯苓年谱长编》(下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202、219页。
    ⑧ 伉铁隽: 《张伯苓在重庆时的片断》,政协天津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1981年,第186页。
    ⑨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90页。
    ⑩ 注:“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中国近代最早的第一所大学,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1952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其理、工科的学术水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的高等教育中堪称第一,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均高于南开。抗战胜利后,北洋大学便渐渐。
    11 注:“农村复兴计划”是国民党政府为重振乡村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的乡村建设活动。20世纪30年代,面对农村困境及政治动荡,国民党政府也力求“复兴农村”,巩固政权。1933年5月,国民政府还成立了附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农村复兴委员会,先后对浙江、江苏、陕西、河南、广西、云南等地进行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乡村复兴的建议。国民党政府在一些地方也推动实施了乡村改革和建设计划,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江西的乡村复兴计划。项继权:《中国农村建设:百年探索及路径转换》,《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89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1页。
    ② 方显廷: 《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 《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5期,第709-716页。
    ③ 方显廷: 《整理地籍刍议》, 《行政研究》1936年第1卷第1-3期,第462-467页。
    ④ 《Ⅲ、事业》,《十年来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37年,第5页。
    ⑤ 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重庆分会:《重庆抗战文化史》,2005年,第453页。
    ⑥ 晕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第58页。
    ⑦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第421-422页,《附:蒋介石复教育部函》(1942年3月27日),梁吉生张兰普编:《张伯苓私档全宗》(中卷),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第1082页。
    ⑧ 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第617页。
    ① 何廉:《统计周刊·发刊词》,《大公报》,1928年1月1日。
    ② 金城档案:“渝总处致渝行函”,1943年5月3日。《抗日战争时期金城银行的畸形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第692页;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09110页;杨敬年:《期颐述怀》,第256页。
    ① 方显廷:《天津地毯工业·自序》,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1930年印行。
    ② 方显廷:《乡村工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南大半月刊》(中国经济专辑)1934年第13-14期,第1-6页。
    ③ 沈云龙主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1985年第20辑,第195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241-242页。
    ④ 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6页。
    ① 何廉:《今日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问题》,第1-3页。
    ② 中国经济研究所:《世纪评论》创刊辞,1946年9月4日。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7页。
    ④ 注:“北四行”指华北的四大商业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大陆银行、中南银行。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07页。
    ⑥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10页。
    ⑦ 注:1937年6月,方显廷、罗家伦、周炳琳等10位受他资助、学有所成的知名人物集资设立“穆藕初先生奖学金”
    ① 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是1923年3月26日在北平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由南京国民政府1933年5月成立。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1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4-65页。
    ④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9年5月,第16-20页。
    ① 黄肇兴:《中国棉花运销合作社组织之研究》,《农村合作》1936年第2卷第1期,第16-19页。
    ②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9年5月,第16-20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1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5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53页。
    ⑥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07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16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3-97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7-80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80页。
    ⑤ 注:该社成立于1934年,以研究和改良华北农产为宗旨,先从河北棉产入手,以西河棉区为基点逐步推进。最高权力机关为执行委员会。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07页。
    ② 注:前者是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后l者何廉神其回忆录中认为“农本局”不是严格意义的政府机构,更非商业机构。
    ③ 黄肇兴、王文钧: 《何廉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02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④ 注:加入“中国经济学社”的南开经济研究所成员有三:何廉、方显廷、李锐。参阅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5年。
    ① 陈立廷、应元道编:《最近太平洋问题》,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编印,1927年,第1页。
    ② 《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第一次会议报告书》(出版者及日期不详),第77页。
    ③ 张伯苓:《太平洋讨论会之经过》,苏上达,祁仍奚:《第三届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纪要》,天津:观海社,1929年,第178-179页。
    ④ 张静:《国民外交与学术研究: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基本活动及其工作重心的转移》(1925-1933),《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144页。
    ⑤ 《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第一次会议报告书》(出版者及日期不详),第11页。
    ① 注:1932年春,何廉在中国分会改选中担任研究主任。
    ② 《经济学院董事会成立会开会记》,《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第47-49页。
    ③ 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47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1页。
    ⑤ 《经济学院董事会成立会开会记》,《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南开大学,1989年,第47-49页。
    ⑥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3-45,72-73页。
    ⑦ 资中筠:《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资中筠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82-183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0页。
    ② 注:该报由英敛之于1902年6月17日天津创办。
    ③ 《大公报一百年社评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 侯杰:《<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7-159页。
    ⑤ 《经济研究周刊·本刊旨趣》第1期,《大公报》1930年3月3日。
    ⑥ 参见《大公报·经济研究周刊》第1-52期,1930年3月3日到1931年2月23日;《大公报·经济周刊》1947年10月至1948年12月,第1-60期。
    ① 注:详阅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5年,第339页。
    ② 中华文化教育基余委员会是一个民间机构,专门管理美国退还给中国的庚子赔款,1925年成立后,它就致力于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文化教育机构提供钱财支持。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1页。
    ④ 冯华德:《河北省定县之牙税》,《政治经济学报》1936年第5卷第2期,第285页。
    ① (美)J.B.Condliffe,There is an Another China《另一个中国》,美国哥伦比亚王冠出版社,1948年,第72-73页,李哗:《民国时期留美知识分子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模式的个案解析》,《前沿》2008年第6期,第175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4页。
    ②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22页。
    ③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22、523页。
    ④ [美]费正清、费惟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198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第175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5-76页。
    ②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农村经济调查指南》,1933年1月印行。
    ③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农村经济调查指南》,第1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75-76页。
    ⑤ 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第519页。
    ⑥ [美]费正清、费惟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1986),第327页。
    ① 王滨生:《南开大学原经济研究所藏书概览》,《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78-80页。
    ② 重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第58页。
    ③ 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重庆分会编:《陪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的科学运动》,《重庆抗战文化史》,重庆:团结出版社,2006年8月,第449页。
    ④ 李家斌,《钱荣堃教授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人民教育》1981年第4期,第23页。
    ⑤ 张志雄主编:《中国经济学的寻根和发展》编后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137-139页。
    ⑥ 金碚:《信用卡随想》,《财经》1996年第1期。
    ① 方显廷: 《方显廷回忆录: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第78页。
    ② 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许纪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6-387页。
    ③ 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第386页。
    ④ 梁吉生:《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
    ⑤ 胡寄窗:《近代思想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38页。
    ① 胡寄窗:《近代思想史大纲》,第390-391页。
    ②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5页。
    ③ 方显廷、陈振汉:《中国工业发展的前途》,《大公报·经济周刊》(天津)第37期,1933年11月8日。
    ④ 吴华宝: 《中国之农业合作》, 《大公报·经济周刊》(天津)第175期,1936年4月22日。
    ⑤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1年06月,第16页。
    ⑥ 即巫宝三和杜振东合译: 《基础经济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中文版,共两册。
    ⑦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331页。
    ①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365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2-55页。
    ③ 何廉,李锐:《财政学》,北京:国立编译馆,1935年。
    ④ 夏炎德:《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学之进步》,《中国近百年经济思想.附录》,《民国从书》第一编第36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188页。
    ⑤ 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概况》,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杭州:浙江省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93页。
    ⑥ 符碧真:《学术研究经费分配与研究表现之探讨:以国科会研究经费为例》,《二十一世纪大学教育的新挑战》,第132页。
    ①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363页。
    ②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第364页。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85页。
    ④ 注:1941年至1943年方显廷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之邀赴美进修。方显廷著:《方显廷回忆录: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第111-113页。
    ⑤ 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3年第3期,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4页。
    ⑥ 洪运朋:《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7期,第23页。
    ⑦ 凯恩斯:《劝说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244-245页。
    ② 李哗:《民国时期留美知识分子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模式的个案解析》,《前沿》2008年第6期,第175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陈翰笙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④ 赵靖:《中国经济史的对象和方法》,北京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经济学集刊》编辑委员会:《经济学集刊》(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7页。
    ⑤ 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页。
    ① 南开经济研究所: 《南开经济研究所大事记·附录一》,2004年,第9页。
    ② 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67页。
    ① 《人民日报》,1950年12月28日第一版。
    ②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9年5月。
    ③ 注:主要学者有:翁文灏、王世杰、蒋廷黻、张家璈、吴鼎昌、何廉、叶公超等。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72页。
    ⑤ [美)费正清、费惟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198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
    ⑥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66页。
    ⑦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52页。
    ⑧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247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11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106--111页。
    ③ 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136页。
    ①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1949年5月。
    ② 黄卫、言咏、罗雪挥:《、寻找中国最好的大学》,《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8期。
    ③ 注:当时国内高校中最大一项开支就是教帅薪金,平均约占支出总数的60%左右,即使是私立院校薪金比例也高达52.4%,同期的北京大学,1931年每月经费12万元,虽然实际拨给的经费仅7.5万元,但教师薪津支出仍高达6万元,占实际支出额80%,占预算50%。南开教师薪津远远低于当时社会平均水平。资料来源:台湾学者金冲及根据教育部编《二十一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第59页、 《二十二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第5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2月版)、《二十三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第5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0月版)三三书中所开列的《全国各大学支出经费统计表》提供的数字换算而来。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6页。
    ②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5页。
    ③ 转引自李新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1页。
    ④ 陈立夫《中国文化建设论》,《文化建设月刊》1934年1卷1期,第3页。
    ① 注:“十教授”指王新命、何炳松、武育十、孙寒冰、黄文山、陶希圣、章益、陈高佣、樊仲云、萨孟武。“五项宣言”指必须把过去的一切,加以检讨,存其所当存,去其所当去;吸收欧美的文化是必要而且应该的,但需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盘承受的态度,连渣滓也吸收过来;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是创造,是迎头赶上去的创造;在文化上建设中国,并不是抛弃大同的理想。“三三项目标”指“检查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35年1月10日发表在《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
    ② 1933年的12月在中山大学所做的《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后载于《广州民国日报》1934年1月15日“现代青年”版。
    ③ 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原载《大公报》(天津)1935年6月21日。据罗荣渠主编的《从西化到现代化》选自台北出版的《胡适选集-杂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52554页;卢观伟,《答陈序经先生》,《大公报》(天津)1935年7月21日。
    ④ 张磬,《在文化运动战线上答陈序经博士》,《广州民国日报》1934年2月2日,“现代青年”版。
    ⑤ 注:该文发表于1939年12月20日《时代精神》月刊第1卷第5期。
    ⑥ 注:该文发表于1940年1月7日重庆《新蜀报》上。
    ① 《陈序经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7页。
    ②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上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2-113页。
    ③ 注:停办文法科议案缘起于1932年“教育专家”的系“文实之争”。当年5月19日大批“教育专家”云集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商讨高等教育方针,有专家提出“停办文法科或减少数量,同时多设职业学校,以适应社会生活之需要”议案。1932年5月30日陈果夫即向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出一个所谓“彻底改造教育之新动议”,即《改革教育初步方案》,其中指出,“自本年度起,全国各大学及专门学院,一律停止招收文法艺术等科学生,暂定以十年为限。”主张未来十年,中国的教育应专重于农工医各项专门人才的造就。此论一出,支持者众,如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等,轻文重理的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甚至先后对外宣称停止文法专业。
    ④ 陈序经:《对于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商榷》,《广州民国日报》,1932年5月26日。
    ① 陈序经:《对于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商榷》,《广州民国日报》,1932年5月26日。
    ② 陈序经:《对于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商榷》,《广州民国日报》,1932年5月26日。
    ③ 陈序经:《对于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商榷》,《广州民国日报》,1932年5月26日。
    ④ 蒋廷黻:《陈果夫先生的教育政策》,《独立评论》1932年第4期,第:6-8页。
    ⑤ 池世英:《文法科在今日中国的地位》,《独立评论》》1935年,第152页。
    ⑥ 陈受颐:《中国的西洋文史学》,《独立评论》1936年201号,第36-39页。
    ⑦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52页。
    ⑧ 注:该5所大学发别为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
    ⑨ 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上海:《观察》1947年10月11日第3卷第7期。
    ⑩ 注:这些作品主要有:金克木:《留学问题·第一流大学问题》,《观察》(上海)1947年11月15日第3卷第
    12期,;欧元怀:《教育危言》,《教育杂志》(上海)1948年第33卷第1号; 朱声绂:《争取学术独立应有的警惕》,《时与文》(上海)1947年11月21日第2卷11期;刘大杰:《教育与1948年11月6日政治》,《观察》(上海)1948年9月16日第5卷第8期;张东荪:《知识分子与文化的自由》,《观察》(上海)第5卷第11,。
    11 刘集林:《陈序经文化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2页。
    ① 宋秋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② 《南开经济研究所一览》,重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印行,1941年,第1页。
    ① 梁吉生:《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② 注:黄钰生认为大学的意义,一在“润身”:二在“淑世”。“润身”是为个人,“淑世”是为社会。“为学问而学问”,就是因为学问可以“润身”;“学以致用”,就是要改良社会,即“淑世”,详见《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③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发展方案》,1928年,第3页。
    ④ 严济慈:《二十年来中国物理学之进展》,刘咸选辑:《中国科学二十年》,北京:中国科学社,1937年,第41页。
    ① 张伯苓:《世界·中国·南开》,《上海文化》,1947年12月,第20页。
    ② 何廉著:《何廉回忆录》,第110页。
    ③ 何廉著:《何廉回忆录》,第251页。
    ④ 何廉著:《何廉回忆录》,第135-150页。
    ⑤ 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第243页。
    ① 方显廷:《二十年来之中国经济研究》,《财政评论》,1947第16卷第1期,第97页。
    ②《南开经济研究所一览》重庆沙坪坝,1945年5月,第4页。
    ③ 沈云龙主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1985年第20辑,第195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241-242页。
    ① 金明善主编: 《经济学家茶座》 (合订本2,第5-8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② 方显廷著:《方显廷回忆录: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第114页。
    ③ 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南开精神”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求是》,2004年21期,第55-57页。
    ④ 黄卫、言咏、罗雪挥:《寻找中国最好的大学》,第14页。
    ⑤ 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南开精神”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求是》2004年21期,第55-57页。
    ⑥ 注:张伯苓先生公开提出办学“三不”主张:一为“不偏”——始终坚持服务中国的办学方向;二为“不私”,-清廉为本,以诚立世,不以学校为致富门径,不以办学为进身之阶;三为“不假”——不自吹自擂,不虚假招摇,真诚办学,不欺学生,不欺社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南开量力招生,保证质量,不办学店,不卖文凭。包括一些知名大学者在内的南开教职人员恪尽职守、专心教书治学,不为商业习气、官僚习气所污染。
    ⑦ 祥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2页。
    ⑧ 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南开精神”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求是,2004年21期,第55-57页。
    ⑨ 梅贻宝:《大学教育五十年——八十自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2页。
    ① 柳无忌:《人生与文学》,《南开人物志》(第一辑),天津:南开大学合作社出版,1935年第1卷,第227页。
    ② 方显廷著: 《方显廷回忆录: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第41页。。
    ③ 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23页。
    ④ 注:1927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教育行政机构颁布大学院《大学教员资格条例》。
    ⑤ 注:根据1930年《南开经济研究所一览》等统计。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0页。
    ② 《教育部视察员对本校之评语》(1930年5月14日),王文俊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③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46页。
    ④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52-56页。
    ① 粱子民、毕文昌:《学术集团中的个人因素》,《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日。
    ② 毛增余主编:《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对话》(第六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③ 《本校经济问题》,张伯苓著,王文俊编. 《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31页。
    ④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南开大学校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17页。
    ⑤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南开大学校史》,第117页。
    ① 《校友会欢送张凌》,《南大周刊》1929年第74期,第23页。
    ② 梅贻宝:《大学教育五十年——八十自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4页。
    ③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183页。
    ①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年4月,第23-29页
    ①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13年-1952年南开指数资料汇编》,1958年03月第1版,第8页。
    ① 《V、出版》,《十年来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37年,第43-44页。
    ②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1913年-1952年南开指数资料汇编》, 北京统计出版社,1958年。
    1.中国经济研究所档案(Q264-1-372、Q185-3-593、C43-1-422、C43-2-09),上海市档案馆
    2.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史资料研究中心”档案(04—-29、01-002、01-006、09-002),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学术档案馆
    3.金城银行天津分行建国前档案(401206800-J0211-001-000001-001),天津市档案馆
    4.天津建国前特别市政府档案(401206800-J0001-2-000002-001),天津市档案馆
    5.天津市建国前政府档案(401206800-J0002-2-000005-001),天津市档案馆
    6.天津市建国前商会档案(401206800-J0002-2-000005-001),天津市档案馆
    7.天津市建国前教育局档案(401206800-J0110-1-000006-017),天津市档案馆
    8.天津建国前大陆银行总经理处档案(401206800-J0215-001-000144-001),天津市档案馆
    9.天津建国前南开区档案(401206800-J0517-1-000009-013),天津南开区档案馆
    10.天津建国前静海县档案(401206800-J0517-1-000009-013),天津静海县档案馆
    11.天津建国前津沽史料档案(401206800-J0512-4-000029), 天津市档案馆
    12.重庆市政府档案(2-100),重庆市档案馆
    《南开周刊》、《南大半月刊》、《政治经济学报》季刊(英文版:The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eal Science Review)、《经济统计季刊》、 《世纪评论》(上海:中国经济研究所)、《经济统计季刊》(1932年-1934年后改为《政治经济学报》)、《南开统计周报》(1928年创办,英文为:Nankai Weekly Statistical Service,1934年改为月刊:Monthly Bulletin on Economic China,1935年再改为季刊,不再刊登物价统计内容)、《南开指数年刊》(1934年-1937年共发行三册)《南开统计周报》(1944年5月)、《南开指数专刊》《大公报》(天津)、《新经济》、《财政评论》、《独立评论》、《经济评论》、《农报》、《经济学季刊》、《食货》、《农本》、《农本月刊》、《中农月刊》、《中国经济学社社刊》(1927年)、《经济统计月志》、《经济建设季刊》、《经济周报》、《经济汇报》、 《经济评论》、 《经济部公报》、《社会经济月报》、《中外经济周刊》《中央日报》、《申报》、《新华日报新闻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银行周报》、《东方杂志》、《政治学报年刊》《图书评论》、《商业月报》、《钱业月报》、《时事月报》、《文化月刊》、《文摘月报》、《商业月报》、《工业月刊》、《中央银行月报》、《合作月刊》、《中国农村》、《西南实业通讯》、《建设委员会公报》、《文化建设》、《行政研究》、《文摘》等。
    [1]何廉著:《何廉回忆录》,朱佑慈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
    [2]郑致光主编:《张伯苓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
    [3]梁吉生:《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4]龙飞等著:《张伯苓与张彭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5]陈其津:《我的父亲陈序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6]杨敬年: 《我的人生历程与南开经济研究所的五位老师——何廉、方显廷、张纯明、李锐、陈序经》,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最忆是南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7]方显廷著:《方显廷回忆录: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Reminiscences of a Chinese Economist at 70),方露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8]梁吉生主编:《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沈卫星主编:《重读张伯苓》,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10]候杰、泰方:《百年家族:张伯苓》,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11]杨敬年:《期颐述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全国财政会议秘书处: 《全国财政会议汇编》,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
    [2]全国经济会议秘书处:《全国经济会议专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3]《全国工商会议汇编》,全国工商会议秘书处编印,1930年。
    [4]《工商问题之研究》(中国工商管理协会丛刊之三),中国工商管理协会印行,1931年。
    [5]《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史》,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印行,1933年。
    [6]《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一览》,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印行,1933年。
    [7]《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汇编》,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办事处编印,1935年。
    [8]《十年来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印行,1937年。
    [9]《全国生产会议总报告》,全国生产会议秘书处1938年编印。
    [10]《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重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印行,1940年。
    [11]《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重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印行,1941年。
    [12]《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天津:国立南开大学印行,1949年5月。
    [13]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14]刘真、王焕探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台湾: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
    [15]王文俊、梁吉生主编:《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16]全国政协主编:《工商经济史料丛刊》(第四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
    [17]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1966)、《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18]朱斯煌编: 《中国金融经济史料丛编》(民国经济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481页。
    [19]黄肇兴、王文钧,《何廉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02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20]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编: 《张伯苓纪念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
    [21]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 《南开大学校史》,天津:南开大学大学出版社,1989年。
    [22]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2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2卷(上),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南开校友总会编:《南开校友通讯丛书》,天津:南开大学大学出版社,1991年。
    [25]书目文献委员会编:《民国时期总书目》(经济卷),北京图书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6]谈敏: 《中国经济学图书目录》(1900--1949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27]张思敬等主编;北京大学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教学、科研卷),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8]崔国良、张世甲主编: 《南开新闻出版史料》,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2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3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二、三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997、2000年出版。
    [31]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经济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2]周棉主编:《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3]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1]唐庆增:《唐庆增经济论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2]徐青甫: 《经济革命救国论》,浙江:浙江经济学会刊印,1932年。
    [3]唐庆增:《唐庆增经济演讲集》,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
    [4]黄孝方:《山东旧济南道属农村经济调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社,1934年。
    [5]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6]中国文化建设协会: 《抗战十年前之中国》,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7]刘咸选辑:《中国科学二十年》,南京:中国科学社,1937年。
    [8]贺麟:《当代中国哲学》,山东:胜利出版公司,1945年。
    [9]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例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10]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生活书店,1947年。
    [11](美)J.B.Condliffe,There is an Another China(《另一个中国》),哥伦比亚:美国哥伦比亚王冠出版社,1948年。
    [12]夏炎德:《中国近百年经济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年。
    [13]王亚南:《中国社会经济改造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50年。
    [14](台)孙彦民: 《张伯苓先生传》, 台湾:中华书局,1971年。
    [15][台]丁履进:《学府纪闻:国立南开大学》,南京: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1。
    [16][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
    [17][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上海: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18]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19]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
    [20]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1]嵇文甫:《嵇文甫文集》(上册),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2]费孝通:《江村经济》(又名《中国的农民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23]张公权著、杨志信译:《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24]潘淑:《潘淑心理学文选》,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
    [25]黄逸峰、姜铎编著:《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26]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27]岳琛主编:《中国农业经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28]四川省中国经济史学会编:《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经济》,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
    [29]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
    [30]重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年。
    [31](美]费正清著:《伟大的中国革命》,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32][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李卫红,王丽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33]周谷城编:《民国丛书》(第二编100卷·综合类),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
    [34]胡寄窗主编: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1年。
    [35]《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6](日]松本重治原著;任常毅,蔡德金编译;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室编:《战前华北风云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37]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38]杨国昌:《马克思经济学说研究》,辽宁:沈阳出版社,1992年。
    [39]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40]任建树、张统模、吴信忠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1]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42]李向民:《大梦初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43][美]费正清、费惟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44]李向民:《大梦初觉:中国的经济发展学说(1840-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46]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
    [47][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年。
    [48]杨深编: 《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49]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50]钟祥财:《法币政策前后中国的货币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5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52]田正平:《留学生于中国教育近代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年。
    [53]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主编: 《西方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54]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杭州:浙江省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55]董长芝、马东玉主编:《民国财政经济史》,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6]周代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发展经济学说》,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57]梁吉生主编:《南开逸事》,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58]虞宝棠编著:《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9]周棉主编:《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0]谈敏: 《中国财政思想史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61]李占才: 《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62]许纪霖:《关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许纪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3]张馨: 《公共财政论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64]周棉主编: 《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5][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
    [66]张家骧:《中国货币思想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7]胡海鸥等: 《当代货币金融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68]张旭:《20世纪经济学解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9]朱绍文: 《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70]马涛: 《经济思想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71]周骏: 《马克思的货币金融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72]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73]丁孝智: 《五四以来中国商业经济思想的发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74]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75]梁吉生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76]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百年》,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7]傅国涌:《1947年:傅斯年和中国言论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
    [78]明善主编:《经济学家茶座》第48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79]李学通: 《幻灭的梦——翁文灏与中国早期工业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80]谢儒弟主编: 《重庆抗战文化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
    [81]马嘶: 《1937年中国知识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82]陈争平主编:《中国经济学百年经典》(上)(1900-1949),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
    [83]张宪文: 《中华民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4](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85]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的成长: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86]孙海麟主编:《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87]徐百柯:《在辉煌的余光下:何廉:经济学一叶》,《民国那些年》,北京:中央翻译出版 社,2007年。
    [88]孙智君: 《民国产业经济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89]邹进文: 《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90]左玉河:《移植与转化——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建立》,郑州: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
    [91]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92]朱猷武、王俊芳: 《国统区的文化与文化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2009年。
    [93]《书屋》编辑部编:《在政治与学术之间游走》,长沙:湖南教育出版,2009年。
    [94]阎书钦:《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静一、王元照:《介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事业》,《清华周刊》,1932年第38卷第5期。
    [2]陈冠雄: 《我们商科里面的生活》, 《南大周刊·校闻·经济学会近讯》,1932年第1期。
    [3]李庆麈:《评董时进的(农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报》1934年第3卷第1期,。
    [4]王新命、何炳松等:《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1935年第5卷第1期。
    [5]吴文藻: 《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 《社会学刊》1936年第5卷第1期。
    [6]潘菽:《学术中国化问题的发端》,《读书月报》1939年第1卷第3期。
    [7]潘梓年:《新阶段学术运动的任务》,《理论与现实》1939年第1卷第1期。
    [8]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理论与现实》1940年第1卷第4期,。
    [9]杨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载《中国文化》1940年第1卷第5期。
    [10]朱通九:《近代我国经济学进展之趋势》,《财政评论》1941年第5卷3期。
    [11]嵇文甫:《中国民族文化的新发扬》,《力行》1943年第7卷第1期。
    [12]鲍觉民:《解放前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南开经济》1951年第2期。
    [13]陈炳富、 刘儒:《南开经济研究所过去所编的统计指数究竟是为谁服务》, 《南开大学学报》(经济科学)1957年第4期。
    [14]泉章: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批判“生产价格论”》, 《经济研究》1965年第2期。
    [15]李家斌: 《钱荣堃教授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人民教育》1981年第4期。
    [16]戴金珊: 《试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世界经济文汇》1985年第4期。
    [17]陶诚:《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中国社会经济研究》1990年第3期。叶世昌:《经济学译名源流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18]李惠村: 《南开大学外贸指数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第6期。
    [19]胡适原著:《张伯苓》昂若译,《中外杂志》,1993年第6期。 刘方健:《民国时期的经济研究》,《经济学家》1994年第4期。
    [20]汪文聪:《记张伯苓》,《中外杂志》1995年第5期。
    [21]许纪霖:《学术的本土化与世界化》,《读书》1995年第3期。
    [22]许纪霖: 《出山不比在山清》, 《读书》1996年第10期。
    [23]林善浪: 《中国近代农村合作运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4]《南开经济研究所(中国·南开大学)简史》, 《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
    [25]范军:《经济学大师何廉与南开》, 《人物》1999年第11期。
    [26]杨春学:《20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27]赵小阳:《西方经济学的传入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经济科学》2000年第1期。
    [28]黄岭峻:(30年代—4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计划经济思潮》,《近代史研究》2000年2期。
    [29]张建伟:《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现实主义思潮》,《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3期。
    [30]张建伟:《现实主义、制度主义与中国经济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叶世昌:《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复旦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1](台)徐振国:《中国现代经济政策概念的先躯者——何廉》,《东吴政治学报》2000年11期。
    [32]江海:《中国近代经济统计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33]林毅夫、胡书东: 《中国经济学百年回顾》, 《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期。
    [34]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华东师范大学育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3期。
    [35]郑秉文:(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36]闫应福、张贺敏:《薛仙舟的合作经济思想初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7]黄岭峻:《“统制经济”思潮述论》《江汉论坛》2002年12期。
    [38](美) Paul B. Trescott, "H.D. Fongand the Stud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uke University: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2002. Vol.34, No.1.
    [39][台]徐建国:《何廉及南开经济学家对战后经济政策发展之议论》,《东吴政治学报》2002年第14期。
    [40]李喜所: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的构建》, 《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41][汪敬虞:《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初探(1933--1947)》,《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42]刘佛丁、王玉茹:《南开经济学科的奠基人何廉、方显廷》,《经济学家茶座》2004年第2期。
    [43][孙建国:《20世纪30年代章乃器信用统制经济思想评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4]张士杰: 《蒋介石的农村合作经济思想》, 《民国档案》2004年第4期。
    [45]桑兵: 《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6]李翠莲:《美国教育理念对近代中国教学的影响——以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个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47]黄卫、言咏、罗雪挥:《寻找中国最好的大学》,《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8期。
    [48]钟祥财: 《经济思想的涵义及其史的写法》, 《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49]黄波: 《将心托明月明月照沟渠:民国学者从政脉络》, 《书屋》2004年第11期。
    [50]李强:《章乃器农村经济思想探析》,《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1]石溯: 《透过何廉“评蒋”的笔触》, 《文史天地》2005年第5期。
    [52]彭南生:《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3]张连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统制经济思潮与自由主义者的反应》,《历史教学》2006年第2期。
    [54]瞿保奎、郑金州、程亮:《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求索》,《教育学报》2006年第3期。
    [55]刘兰兮:《厦门15种重要商品批发物价指数的编制与辨析(1929—-1935)》,《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56]朱浒、赵丽:《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7]彭梅蕾: 《陈序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8]孙智君:《民国经济学家方显廷的农业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9]孙智君:《民国时期产业结构思想的变迁》,《经济评论》2007年5期。
    [60]张忠民,朱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与国家资本企业》,《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61]纪辛:《中国经济学界的曾经领军人物—方显廷》,《博览群书》2007年第4期。
    [62]储丽琴:《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农村工业组织制度演变路径的论战》,《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63]郑清坡:《试论民国时期农村调查的兴起与发展》,《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64]李金铮:《定县调查: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的里程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65]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66]梁捷: 《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博览群书》2008年第3期。
    [67]李晔: 《民国时期留美知识分子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模式的个案解析》, 《前沿》2008年第6期。
    [68]黄兴涛: 《清末民国社会调查及其学术内蕴》, 《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1期。
    [69]韦陈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者派官员考察》,《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2期。
    [70]李金铮、邓红:《民国时期国外学者与中国农村调查》,《文史哲》2009年第3期。
    [71]金以林: 《二、三十年代南开大学的办学特点》, 《近代中国研究》2009年第6期。
    [72]蔡志新:《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廷的经济发展学说》,《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73]马多秀:《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
    [74]杨鑫洁:《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成立暨经济学科的“中国化”》,《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第11期。
    [75]朱子静:《方显廷战时工业思想试论》,《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76]邢菊红:《民国私立南开大学的成功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启示》,《魅力中国》2010年第32期。
    [77]江沛: 《蒋介石与张伯苓及南开大学》, 《民国档案》2011年第1期。
    [78]彭南生、易仲芳:《何廉的农本思想与农村互助合作理论探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79]彭南生、易仲芳:《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欧阳剑锋:《中国学者对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5年。
    [3]刘健: 《概论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冶辉:《方显廷民国时期经济建设思想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8年。
    [5]杨柳:《何廉—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奠基人和实践者》,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9年。
    [6]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7]阎书钦:《国家与经济: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10年。
    [8]朱子静:《方显廷工业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1年。
    [1]南开名人堂—方显廷http://zsb.nankai.edu.cn/shownews.asp?newsid=6112004年10月21日。
    [2]王昊:《国事茫茫人彷徨——解放前夕南渡学人散记》,《学术中国—人文平台》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6186 2006年2月15日.
    [3]林惠华:《一代经济学大师何廉》,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100820_p_1.html,2006年3月17日.
    [4]李哲:《其地有人,必有其杰——邵阳名人小辑》http://chinahnlz.blog.hexun.com/17361148_d.html 2008年3月4日
    [5]刘磊、柳欣:《创立富有南开特色的“新南开指数”》,经济中国网,http://bbs.econchina.org.cn/siteaa2/061xwdt.html,2009年4月21日.
    [6][台]徐振国:《中国现代经济政策概念的先躯者—何廉》,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type=blog&itemid=100820.2010年3月17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