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自由与秩序之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治与控制之间的冲突是大学、政府关系的永恒矛盾,如何认识和处理二者关系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构亟须解决的问题。政治权力主导的社会客观场域形塑了我国权力本位的文化、制度和认知心理惯习。权力本位或“官本位”的性情倾向系统以命令和绝对服从为内在逻辑,只重秩序而轻视自由、只重义务而忽视权利,监督与制衡的不在场导致了权力的大而无当和无所不能。就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现状而言,政治权力逻辑僭越大学知识逻辑,妨害教育自由权利的现象并不鲜见。当今社会正处于日益走向权利的时代,在“权力-权利”的谱系中,权力本位应予以摒弃,权利本位才是必然的选择。本文的写作既是基于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理论追寻,也出于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思考,并试图解答以下疑问:大学自治与政府控制矛盾背后的价值动因何在;自由、秩序价值冲突的实践原则是什么,又是如何发生和运作的;边界清晰的大学场域有何运行逻辑,大学与国家“元场域”之间、大学场域内部行动主体之间存在何种冲突;为何以及如何实现权力的权利转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怎样付诸实施等。
     因循由理念解析到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解决思路,本研究共分作五章:第一章,引论。后发外生型的我国大学是行政权力主导、干预运作的产物,被视作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工具,长期处于服从和被支配的附庸地位,权力逻辑对学术逻辑的僭越导致大学丧失独立地位、缺少自治空间。宪政原理告诉我们,良序社会应当在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之间保持适当张力,关键是政府干预下的个人选择空间不能因之缩小。只有在这样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中,人的心智才能完满地发展,知识和智慧才能不断地积累,大学才能具有创造性。
     第二章,自由-秩序:自治与控制矛盾的价值动因。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选择,秩序与自由这对具有互补性的价值取向,在政府与大学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普遍而深刻的矛盾,集中表现为政府干预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冲突。政府遵从官僚体制的秩序逻辑,注重公共利益的协调和对组织的绝对忠诚,服从等级权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旨趣;大学则遵从知识逻辑,尊重专业知识的独立性与内在规律,服从知识权威,在与社会保持一定“心智”距离的基础上冷静、自由地批判流行理论和正统思想。当然,大学以自由为存续逻辑,并非意味着大学没有或拒绝秩序,事实上,大学的自由恰恰是自发秩序与计划秩序双向建构的结果。同样地,政府奉秩序为圭臬,并非意味着对自由的疏离,而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保护自由权利为宗旨,以期最终实现自由秩序。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这对高等教育的永恒矛盾,正是在自由与秩序、权利与权力双重维度之间展开的博弈。
     第三章,双重性格:自由-秩序价值冲突的实践原则。权利与权力是自由、秩序两种价值的现实表达和实践方式。权力的目的在于某种确定性秩序的形塑,自由的发生、发展和运作则是权利的领地,换言之,自由是权利的本质,权利是自由价值的实践原则。高等教育场域中权力与权利的冲突表现为大学的双重性格,即“权力性格”与“权利性格”。“权力性格”是大学对政治适应性的规定,福柯认为知识与政治权力有内在的关联,如果说监狱通过戒律驯服肉体和精神,那么大学则通过学科规训个体的身体和思想,使之服从政治权力。布迪厄则认为教育建构了社会现实,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确认、传承和维护现有社会秩序及其认知结构的过程。“权利性格”决定了大学以学术自由为逻辑的保守性和对抗性,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不仅仅是复制官方知识的过程,更是生产真理与正义的过程。知识分子通过专业自主对既有知识的片面和谬误加以修正,而且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敢于向权力言说真理,批判和省思当下的价值以及人类的生存样态。
     第四章,权利本位:大学场域的权力冲突及其转向。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探讨实质上是一种关系研究,概念的真正涵义来源于各种关系,只有在具体场域中才能获得相关概念的意涵。大学作为社会空间结构的历史性存在,是围绕知识生产、传承与创新而展开,以价值引导和人的德性养成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场域研究有助于克服大学边界模糊和独立性缺失的认识弊端,并为大学内外部关系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同时,将大学视作具有自身运行逻辑和边界清晰的知识场域,进一步回答了“大学是什么”的本体论命题。大学具备场域的冲突特质,表现为学术与行政权力之间的扦格,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面临着场域内外行政权力的双重规制,场域内部的行政权力来自国家“元场域”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授权,二者是同质同构的。场域研究范式为学术与行政权力的冲突提供了两种研究视角,即政府与大学关系的视角和大学内部治理的视角。前者表现为政府公权力与大学学术权力之间的冲突,后者则表现为政府授权的科层组织与学者社团之间的矛盾。冲突无疑是场域运行的动力原则,但失去引导的冲突将影响组织目标的达成,冲突旨在某种确定性秩序的形塑而非失序和混乱,权力冲突本身并非目的。就大学场域而言,必须符合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教育逻辑,协调权力主体间的关系,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保障学术权利。
     第五章,走向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抛开利益而言说权利,权利必定是空乏无效的,利益乃是权利的目的和价值依存,利益永远是权利形成的动机。大学场域囊括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根据投入-产出理论,依附于相应资本的主体,即国家、科层管理者、市场和学者均拥有不同的价值主张和利益取向。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大学视为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大学场域不同资本/权力主体的冲突与融合、斗争与合作、妥协与共同决策提供了适切的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指导下,我们将明晰“谁”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问题。美国大学拥有成熟的治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共同治理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推向全球的一个最有价值的出口。独立法人制度保障了大学的自由与独立,使其处置内部事务免遭外界干扰,为保护大学最大限度的自治和政府最小程度的干预提供了合法的制度安排。董事会是大学的法人代表和最高权力机构,它与政府、社会保持灵活的沟通,并积极倡导大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国家监督,政府参与管理和实现大学自治的重要机制。与此同时,董事会还负责大学事务的总体规划与管理,协调学术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教授会虽然置于董事会监管之下,但由于采取了不干预和向下授权的方式,从而保证了教授会的学术自由与独立。可以说,“法人-董事会制度”的共同治理机制对完善我国大学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Confliction of autonomy and control is an etern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government,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is important for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Chinese social objective field which is dominated by political power has created power-based habitus of culture, institution and cognition. Power-based thinking method takes absolute obedience and order as inner logic.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order and despises freedom, thinks highly of obligation and ignores rights. Absence of supervision and restraint leads to boundless and almighty power. As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in our country, power logic frequently arrogates knowledge logic and hampers educational freedom. Modern society is in an era moving towards rights, so we should adopt right-based attitude rather than power-based one. This thesis is a theory seeking 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 and also a practical thinking for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It intends to answer questions as follows: what is the value propulsion behi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utonomy and control? What are the practical principles of confliction between freedom and order, and what has happened and operated? What is the logic of university field, and what kinds of confliction exist between university and government, academic and administrative circles? Why and how to realize right's steering, how to implement common governance of stakeholders?
     According to a problem solving way which is from idea to operating, theory to practice, the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5parts. Chapter1: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in our country is in a subordinate status, and it is leaded by administrative powers and deemed as ideological tools. Power logic deprives university of its dependence. Constitutionalism tells us that for a well-ordered society, there should be a proper tension between social order and individual freedom. The key is that individual choices can never be narrowed und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wisdom be fully developed, knowledge be constantly accumulated, and can university be creative and energetic.
     Chapter2:Freedom-Order:Value propulsion between autonomy and control. A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relation of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order and freedom are fulfilled with deep contradiction. Government takes order as its logic, stressing on public interests and absolute loyalty to organization and it takes problem solving for fun. On the other hand, university takes knowledge as logic and respects independence and inner laws of specialty. University criticizes popular theory and orthodox thought by keeping a certain mental distance away from society. Certainly, taking freedom as existing logic doe not mean lacking or refusing order, actually, university freedom is results of spontaneous and planning order. Similarly, taking order as a model does not mean it is far away from freedom, protecting public interests and free rights is its purpose. The eternal contradiction of control and autonomy is a game played between freedom and order, right and power.
     Chapter3, Dual character:the practical principles of freedom-order confliction. Right and power are real expression and practical methods of freedom and order. The purpose of power is to create a definitive order;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freedom is the domain of rights, in another word, freedom is the nature of right, right is the practical principle of freedom. The confliction of power and right in higher education filed is manifested by dual characters of university. Power character is adapted to political power. Foucault believed that there is an inner associa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power. Prison tames flesh and spirit through commandment, while university dominate individuals by descipline; Bourdieu thinks that education constructs social reality,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inquiry is a process of confirming, transferring and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and recognition structure. Right character determines the conservatism and antagonism of university. The production and propagation of knowledge is not just a process of duplicating official knowledge, but also a process of producing truth and justice. Intellectuals correct falsehood of knowledge through professional autonomy, dare to say truth and criticize contemporary value.
     Chapter4, Right orientation:power confliction in university field and its steering. The inquiry of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relation is actually a relation research. True meaning of conception derives from different relation, and only in concrete filed can we obtain true implication. As a historical existence of social space structure, university is an objective net of producing, spreading and innovating knowledge; meanwhile, it takes value guiding and moral development as purpose. Field research is helpful for overcoming recognition drawbacks, such as the unclear border and lack of independence, and it also can present methodology for inner and external relation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deeming university as knowledge filed which has its own operation logic and clear border helps in answering the question what university is. University is qualified with confliction feature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cademy and administration is its expression. Academic power faces dual control from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administrative power obtains legal authorization from government meta-field. Field paradigm presents two research views for confliction between academic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 Confliction is no doubt propulsion of a field, but confliction without guiding will obstruct realizing organization goals. Confliction is to determine a definitive order rather than confusion. As to university field, we should keep a good coordination and guarantee academic rights.
     Chapter5, Moving towards common governance:institution route 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 Rights without benefit are doomed to be invalid. Benefit is the purpose and value basis of right, in another word, benefit is propulsion of right forming. University field contain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ymbolic capital. Based on input-output theory, government, bureaucratic manager, market and scholar all has their own benefit claim.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we deem university as a contract net of stakeholders. Stakeholder theory offers a proper analysis frame, and in this frame we can clearly understand who are the university stakeholder and the common governance question. American universities have mature governance theory and practice experiences. Legal entity system ensures dependence and freedom of university, and it helps university in dealing with inner affairs freely. Board of directors is both a legal representative and a super high power agency, and it keeps flexible communication with government and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initiat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y and it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o guarante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Board of directors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overal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oordinating 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s. It can be said that common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meaningful for perfecting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ng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in our country.
引文
①李炜光.中国:长达一百五十年的缓慢转身[J].读书,2012 (12):14.
    ②杜小真.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J]读书,2001(12):3-13.
    ①[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0.
    ②[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3.
    ③[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
    ④[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
    ①[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0-202.
    ②[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6.
    ①[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0.
    ①蔡春.在权利与权力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①[美]亨利·A·吉洛克斯.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M].刘惠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6.
    ②[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2001:10.
    ③[美]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④[英]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2.
    ⑤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53-254.
    ⑥[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9.
    ①[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262-263.
    ①[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1.
    ②钱理群.学魂重铸[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160.
    ①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69.
    ②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68.
    ③[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0.
    ①刘爱东.利益相关者理论视界下的大学治理价值取向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5):38-41.
    ①刘爱东.利益相关者理论视界下的大学治理价值取向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5):38-41.
    ②王振武.再论选择论的方法论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5):8-14.
    ①刘小枫.拣尽寒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1.
    ②[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③[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1.
    ④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69.
    ①叶立周.权利的逻辑构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3.
    ①[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中文版序).
    ②[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导言).
    ③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3.
    ④[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译者前言).
    ⑤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105-107.
    ①徐辉,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15
    ②陈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4):80-84.
    ③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
    ④[英]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
    ⑤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
    ①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22.
    ②注释:事实上,教育实践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做”,它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实践者的理性思考。只要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实践,就一定包含着起码的理性思考,或者说蕴含着一定的理论。这种教育实践中蕴含的理论,可能已被实践者所意识到,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参见石中英.教育与教育学[A].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26.
    ③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1:147.
    ①孙俊.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80.
    ②蔡春.在权利与权力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1.
    ③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77
    ④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65-68.
    ①杜小真.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J].读书,2001(12):3-13.
    ②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6-122.
    ①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9.
    ②上官剑.大学超越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摘要)1.
    ③[美]亨利·A·吉洛克斯.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M].刘惠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96.
    ④[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9.
    ①蔡春.在权利与权力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3.
    ②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00.
    ①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4.
    ①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24.
    ①Eicher,J C & Chvallier, T. Rethinking the finance of post compulsory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9,5.
    ②[英]伊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公共论丛(第一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引自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3.
    ①[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
    ②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主编.谷贤林等译.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9.
    ③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30.
    ④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3.
    ①胡子祥.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19.
    ②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5):17-20
    ③[美]菲利普·阿特巴赫.顾明远.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④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5):17-20.
    ⑤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3):38-46.
    ⑥胡子祥.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19.
    ①李超玲,钟洪.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利益相关者分类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8(3):31-34.
    ②王保华,张婕.重新划分高等教育管理阶段:范式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7(10):29-32.
    ③胡子祥.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19.
    ④潘海生,张字.利益相关者与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7(1):15-17.
    ①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14.
    ②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14.
    ③[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33.
    ①朱新梅.政府干预与大学公共性的实现:中国大学的公共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6.
    ①史万兵.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50-151.
    ②[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4.
    ③[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5.
    ①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38.
    ①Paquet G. Governance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M].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1999:214.
    ② Kooiman J. Modern Governace:Governance Society Interact ions[M]. London:Sage Publisher Co, 1993:109.
    ③[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刘小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32-33.
    ④甘永涛,张维松.“权威-目的两分法”的起源与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比较教育研究,2007(1):18-22.
    ①甘永涛,张维松.“权威-目的两分法”的起源与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比较教育研究,2007(1):18-22.
    ①蔡春.在权利与权利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①杜小真.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J]读书.2001(12):3-13.
    ②贺来.“本体论”究竟是什么——评《本体论研究》[J].长白学刊,2001(5):46-52.
    ①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 题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
    ②李杨.“学术”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及其理解“历史”的方式[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2 (4):22-32.
    ③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42.
    ①[美]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2.
    ②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的合法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4。
    ③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M].成都:巴蜀书社,1991:171.
    ④[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
    ⑤[英]J·R·伯里,思想自由史[M].宋桂煌,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8.
    ⑥[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25
    ①[英]霍布斯著.维利坦[M].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44.
    ②[英]霍布斯著.维利坦[M].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2.
    ③[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
    ④[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4.
    ⑤[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5.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9.
    ⑦[德]格尔哈德·帕普克主编.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9.
    ①[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8.
    ②[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M].宋桂煌,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7.
    ③蔡春.在权利与权利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1.
    ④尹弋.主体性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4):23-29.
    ⑤张传燧.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审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2):64-68.
    ⑥[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0:392.
    ①张俊宗.学术与大学的逻辑构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4(1):6-11.
    ②[英]卡尔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60.
    ③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3
    ④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
    ②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69.
    ③[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4.
    ④[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3.
    ①[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
    ②[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4.
    ③[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④[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12.
    ①[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6-17.
    ②[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
    [英]霍布豪斯,社会进化与政治学说[M].廖凯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158.
    ④[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①张斌贤、孙益.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权[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版),2004,(4):16-23.
    ②[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4-15.
    ③[英]J·R·伯里思想自由史[M].宋桂煌,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
    ①[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2-65.
    ②[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3.
    ③[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58.
    ④[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54.
    ⑤[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58.
    ①[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3.
    ②[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5.
    ③[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0.
    ①刘铁芳.无条件地追求知识与真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7.
    ②许庆雄.宪法入门[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转引自郭秦茂.论政府管理权与大学自主权的平衡[J].民办教育研究,2009(9):39-43.
    ③[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7.
    ④[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8-79
    ①[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卷)[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54.
    ②[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99.
    ③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94.
    ①[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11.
    ②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25.
    ③[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12.
    ④[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63.
    ⑤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4:127.
    ⑥李静蓉.论中国高等教育法律的秩序价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32.
    ①[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13.
    ②[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15
    ③[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14.
    ④杨红霞.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拓展——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96-100.
    ①[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
    ②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8-229.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2.
    ④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
    ⑤[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10.
    ①[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高等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0.
    ②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0.
    ③[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6.
    ④李帆.英国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6(4):34.
    ⑤李静蓉.高等教育秩序的逻辑:自发秩序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 (7-8A):84-88.
    ⑥王振武.再论选择论的方法论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5):8-14.
    ①王振武.再论选择论的方法论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5):8-14.
    ②[法]阿兰·伯努瓦.哈耶克批判[A].李其庆.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8.
    ③李静蓉.高等教育秩序的逻辑:自发秩序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84-88.
    ④[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5.
    ⑤李静蓉.论中国高等教育法律的秩序价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32.
    James E. Mauch. Reforms and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M].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1995.
    ②杨晓波.责任与自治:美国公立高校和政府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3):103.
    ③何雪莲.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漂浮的能指[J].湖北社会科学,2009(2):151-154.
    ④[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
    ①陈超.西方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中的国家干预[J].高等教育研究,2006(4):105-109.
    ②[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
    ③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00.
    ④[英]T·H·格林.论开明立法与契约自由.转引自邹水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01.
    ⑤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07.
    ①[英]D·G·里奇.自然权利.转引自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08.
    ②[英]D·G·里奇.自然权利.转引自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09.
    ③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31.
    ①[英]B·博赞克特.国家的哲学理论.转引自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31.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6.
    ③[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0.
    ①[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7.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2.
    ③张天磷.部分国家教师学术自由的法律与判例[J].教育研究,1990(6):63-65.
    ④程孝良,向玉凡.学术腐败成因及其治理:一个社会学理论分析框架[J].现代教育管理,2011(3):59-62.
    ⑤[德]舍勒.舍勒选集[M].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493.
    ①高伟.自由主义的教育哲学批判[J].教育学报,2011(1):32-38.
    ②[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
    ③[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
    ④[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8.
    ⑤[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0.
    ①[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5.
    ②[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6.
    ③[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约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9.
    ①黄丽松.1984年在香港大学学位颁授典礼上的演辞.转引自林正范,论香港高等院校的自治及其对中国高教管理改革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0(1):67-86.
    ②[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51.
    ③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8.
    ④[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14.
    ①[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4.
    ②[德]马克斯·韦伯.韦伯论大学[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45.
    ③刘莘,杨波,金石.论大学自治的限度[J].河南社会科学,2005(9):5-8.
    ④刘莘,杨波,金石.论大学自治的限度[J].河南社会科学,2005(9):5-8.
    ⑤董保城.修改大学法之建议——以“公立大学公法人化之争议”为题[J].宪政时代(4):42-45.
    ①[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序言,1.
    ②[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1.
    ③[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①[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
    ②[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③[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0.
    ④金生鋐.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46-51.
    ①雷志华,何嫣:从“力量”到“权力”——论“知识”内涵的演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33-134.
    ②[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③[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M].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1.
    ①[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
    ②[德]尼采.权力意志.转引自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46.
    ③刘郦.知识与权力——科学知识的政治学[J].哲学研究,2002(2):68-71.
    ④李孔文、王嘉毅.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及其教育学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9.
    ⑤[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9.
    ①何历宇.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与权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4(1):20-25.
    ②[英]阿兰·谢里登.求真意志——密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M].尚志英,许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71-172.
    ③金生鋐.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46-51.
    ④[美]威廉·V ·斯潘诺斯.教育的终结[M].王成兵,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
    ⑤李孔文、王嘉毅.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及其教育学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9.
    ①[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②吴康宁.学校课程标准的社会形成[J].教育科学,2003:(6):7-10.
    ③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95.
    ①[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
    ②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1.
    ③[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93.
    ①[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
    ②姚国宏.权力知识:关于费耶阿本德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4-39.
    ①何历宇.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与权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4(1):20-25.
    ②金生鋐.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③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0.
    ④[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9.
    ①[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
    ②[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
    ③[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
    ④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67.
    ⑤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6.
    ①金生鋐.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46-51.
    ②金生鋐.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46-51.
    ①金生鋐.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46-51.
    ②金生鋐.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8.
    ③金生鋐.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46-51.
    ④金生鋐.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46-51.
    ⑤[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65.
    ⑥[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66.
    ①[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66.
    ②金生鋐.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46-51.
    ③金生鋐.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4.
    ①金生鋐.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0.
    ②[美]汉娜·阿伦特.权力与暴力[A].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26.
    ③金生鋐.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4.
    ④包亚明.权力的眼晴:福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
    ①[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0.
    ②李润洲.“教育是什么”的哲学追问[J].现代大学教育.2012(1):1-5.
    ③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④R·M·Hutchins. The university of utopia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6:84.
    ①[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0.
    ②[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56.
    ③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
    ①蒋书丽.知识分子和权力[J].书屋,2004(8):8-12.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25
    ①周炽成,潘继恩.儒家人生理想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现实[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7-10.
    ①刘东锋.论儒家知识分子的精神[J].管子学刊,2006(4):87-90.
    ②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2.
    ①潘艺林.论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②[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20.
    ③刘铁芳.为哲学教育而辩——《苏格拉底的申辩》释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158-171.
    ④刘铁芳.为哲学教育而辩——《苏格拉底的申辩》释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158-171.
    ①[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M].宋桂煌,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8.
    ②刘铁芳.为哲学教育而辩——《苏格拉底的申辩》释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158-171.
    ③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M].吴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07.
    ④[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25.
    ①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话(一)古代东西方的高等教育[J].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2009-09-01:1659-1662.
    ②张汝伦.思考与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1999:524.
    ③[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5.
    ④[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5.
    ⑤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n].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63.
    ⑥[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
    ⑦注释:哥利亚德,这个词源于巨人族“哥利亚”,他是魔鬼的化身和上帝的死敌。哥利亚德的身份颇具争议性,12、13世纪中古时代,有些人将其视作破坏和平、不守秩序的危险分子,而有些人则将其视作贫困的离经叛道者、城市学校里的“穷学生帮”,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的开放阶层。
    ①[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9.
    ②[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0.
    ③注释:阿贝拉尔(1079-1142),中世纪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之一,早期唯名论的著名代表,一生醉心于“辩证法”和“论辩中的交锋”
    ④[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2.
    ⑤姜文问等.简明教育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65.
    ⑥刘亚敏.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5(9):7-11.
    ①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60-65.
    ②[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
    ①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8.
    ②[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7.
    ③[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1.
    ④[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7.
    ⑤[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
    ⑥[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7.
    ⑦张汝伦.思考与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1999:524.
    ⑧刘云杉.文化政治认同与技术认同——知识人双重旨趣的历史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2):26-40.
    ①刘亚敏.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5(9):7-11.
    ②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0:384.
    ③谈松华.变革与创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3):16-22.
    ①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朱红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77.
    ②赵汀阳.共在存在论:人际与人心[J].哲学研究,2009(8):22-30.
    ③刘铁芳.教育学话语的现代性转向和生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38-42.
    ④李润洲.“教育是什么”的哲学追问[J].现代大学教育,2012(1):1-5.
    ⑤李润洲.“教育是什么”的哲学追问[J].现代大学教育,2012(1):1-5.
    ①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1-6.
    ②[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7.
    ③[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5.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3.
    ③吴亚林.价值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
    ④邱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J].教育研究,2012(5):42-46,
    ①邱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J].教育研究,2012(5):42-46.
    ②高伟.现代性背景下当代教育价值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0-167.
    ③高伟.现代性背景下当代教育价值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0-167.
    ④[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06.
    ⑤金生鋐.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①邱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J].教育研究,2012(5):42-46.
    ②[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56.
    ①Paul Hage r. John Ander son on Critical Thinki ng[J].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1994 (1):55-56.
    ①[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5.
    ②[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8.
    ③[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6.
    ①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60-65.
    ②[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6.
    ①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60-65.
    ②王洪才.教育学:人文科学抑或社会科学?——兼与张楚廷先生商榷[J].教育研究,2012(4):10-17.
    ③[英]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导言,4.
    ④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31.
    ⑤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30.
    ①[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8.
    ②[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2.
    ③[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4.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5.
    ①[美]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78.
    ②[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3.
    ③[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3,
    ④[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7.
    ①[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3
    ②[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9.
    ③[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7.
    ④张汝伦.思考与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1999:521-522.
    ⑤[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43.
    ⑥[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前言)4.
    ①[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4.
    ②[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5.
    ③[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17.
    ①蒋书丽.知识分子与权力[J]书屋,2004(8):8-12.
    ②[英]齐格曼·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
    ③钱理群.周作人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13.
    ①[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6.
    ①[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1.
    ②[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③[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
    ④[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①[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6.
    ②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的合法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32.
    ③[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62.
    ④[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
    ⑤[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61
    ⑥[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9.
    ①’[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2.
    ②[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0.
    ①[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3.
    ①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的合法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33.
    ①杜小真.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J].读书,2001(12):3-13.
    ②谢建社.社会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3.
    ③韩明谟.社会系统协调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62.
    ①[英]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年,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②[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3.
    ③[英]A·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0.
    ④[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
    ①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78-91.
    ②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34.
    ③[法]米歇尔·福柯.性史[M].姬旭升,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80.
    ④钟秉林.现代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及其协调[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3-5.
    ①[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0.
    ①[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1.
    ②[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2.
    ③[加]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6-198.
    ①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69.
    ②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15.
    ③寇东亮.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16-21.
    ④[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58.
    ⑤[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70.
    ⑥[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71.
    ①寇东亮.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16-21.
    ②李硕豪.大学的权力运行:基于组织政治学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7(3):91-94.
    ③[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6-57.
    ①寇东亮.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16-21.
    ②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65.
    ③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68.
    ④寇东亮.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16-21.
    ⑤孔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23-30.
    ①孔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23-30.
    ②[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2.
    ③孙华.文化族群中的权力博弈——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社会人类学考察[J].江苏高教,2010(4):6-8.
    ①[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58.
    ②谢安邦,阎光才.高校的权力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8(2):20-24.
    ③[德]马克斯·韦伯.韦伯论大学[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39.
    ④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导论,3.
    ①[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03.
    ②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4-35.
    ③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2.
    ④[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8.
    ①[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8.
    ②[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③注释:德国招聘新教员的谈判是在三个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与要招聘的大学;第二,与大学所在州的行政长官;最后是与候选人所在的大学。
    ④[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1.
    ⑤[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1.
    ⑥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4.
    ①[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8.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31.
    ③蒋洪池.欧美大学与政府权能关系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26-33.
    ①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284-285.
    ②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导论,3.
    ③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298.
    ④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334-336.
    ①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73.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698.
    ③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8.
    ④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9.
    ①谢泳.大学旧踪[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
    ①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导论,6.
    ②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导论,6.
    ③许杰、张秀红.政府:影响大学自主权演进的主导性因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34-140.
    ①许杰、张秀红.政府:影响大学自主权演进的主导性因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34-140.
    ②转引自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导论,17.
    ③寇东亮.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16-21.
    ④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38.
    ①[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66.
    ②[英]T·H·格林.政治义务原则演讲集.转引自邹永贤等.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92.
    ①包利民,滕琪.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权利/权力观的三种维度[J].浙江学刊,2003(1):43-49.
    ②注释:“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由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见卢梭.《社会契约论》第1卷,第1章)在卢梭看来,强力是一种物理力量,其作用无法产生任何道德,人民屈从强力只不过是一种不得已的、明智的行为而已,并非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强力形成的“权利”不具稳定性,其结果会随强力主体的更迭而改变,“凡凌驾于前一种强力之上的强力,也就接替了它的权利”(见卢梭.《社会契约论》第1卷,第3章),卢梭质疑道:“这种随强力的终止便告消灭的权利,又算是一种什么权利呢?”那么,就让我们承认:“强力并不构成权利,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见卢梭.《社会契约论》第1卷,第3章)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
    ④[英]洛克.政府论(下册)[M].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6.
    ⑤[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1.
    ①湛中乐,肖能.论政治社会中个体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平衡关系——以卢梭社会契约论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0(8):2-12.
    ②湛中乐,肖能.论政治社会中个体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平衡关系——以卢梭社会契约论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0(8):2-12.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9.
    ④[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50.
    ⑤李华.现代大学学术权力的权利性回归——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6):46-49.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23.
    ②王彦斌.权力的逻辑——大学组织运行的社会学管窥[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46.
    ③钱理群.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152
    ①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68.
    ②蔡春.在权利与权利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3.
    ③蔡春.在权利与权利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3.
    ①[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7.
    ②[英]戴维·毕瑟姆.官僚制[M].韩志明,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
    ③于忠海.合法性与再生产: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反思——布迪叵场域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9(5):7-10.
    ④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67.
    ①[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71.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7.
    ③于忠海.合法性与再生产: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反思——布迪厄场域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9(5):7-10.
    ①[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04.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0.
    ①叶立周.权利的逻辑构成[D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3.
    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10.
    ③[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59.
    ④[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59.
    ①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4.
    ②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6.
    ③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相关利益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29.
    ①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6-157.
    ②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相关利益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29.
    ①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3.
    ②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2.
    ③胡赤弟、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0(6):15-19
    ④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0.
    ①[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5-6.
    ②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1.
    ③李平.高等教育的多维质量观: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53-58.
    ④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36-39.
    ⑤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36-39.
    ①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7-20.
    ②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7-20.
    ③胡赤弟、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0(6):15-19.
    ④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6:84-86.
    ⑤李红宇.探析“985工程”建设中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0(11):6-9.
    ①[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
    ②[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
    ③[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14.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0.
    ②[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6.
    ③[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3.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9.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9.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9.
    ④[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9.
    ⑤[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
    ⑥[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2-153.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3.
    ②[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
    ③[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
    ④[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
    ⑤[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4.
    ①[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5.②注释:“象牙塔”(ivory tower)最早见于《圣经》(Holy Bible)中的《旧约》(The Old Testament)的《雅歌》(Song of Solomon):“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拉并门旁的水池(Thy neck is as a ivory of tower, thine eyes like the fish pools in Heshbon, by the gate of Bath-rab-bim),“19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用‘象牙塔’一词来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脱离现实生活。”(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简编[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3379):“一切艺术,都为了艺术自己而独立地存在,绝不与别问题相关,对于世间辛苦的现在的生活,是应该全取超然高蹈的态度的……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题卷端[M].鲁迅,译//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戴宗济、编.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2571.)从此,象牙塔意指远离现实,沉湎于个人主观幻想,追求形式精美的创作倾向;也借指与世隔绝、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01.
    ④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6:35.
    ①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
    ②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8.
    ③[加]徐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
    ④[加]徐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
    ⑤[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导言,7,
    ①[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导言,7.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导言、7
    ③[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5.
    ④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4.
    ⑤[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7.
    ⑥[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9.
    ⑦[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
    ①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24.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2.
    ①[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顾明远.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②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6:83.
    ③刘爱东.利益相关者理论视界下的大学治理价值取向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5):38-41.
    ①刘爱东.利益相关者理论视界下的大学治理价值取向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5):38-41.
    ②[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7.
    ③[美]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①[美]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5.
    ②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治理理论视野中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34.
    ③J. Koomian and M. VonVliet. 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London:Sage Press,1993:255-261.
    ④[美]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①[美]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1998(3):66-73.
    ②[美]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8.
    ③沈佩萍.反思与超越——解读中国语境下的治理理论[J].探索与争鸣,2003(3):178-183.
    ④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治理理论视野中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0.
    ①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22-26.
    ②Robert Birnbaum. The end of shared governance:Looking ahead or looking back[J]. New Direc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Fall 2004(127):12-43.
    ①王秀丽.从教授治校走向共同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8-31.
    ②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6:82.
    ③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22-26.
    ④[美]戴维·奥斯本等.摒弃官僚制[M].谭功荣,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61.
    ①Paquet C. Governance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1999:214.
    ②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42.
    ①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治理理论视野中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29.
    ②[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贾湛,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5.
    ③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44.
    ④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编译.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4.
    ①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1.
    ②[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M].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4.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3.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
    ③注释:哈贝马斯反对大学生的暴力行径,不赞同大学生采取极端抗议活动,因此,在1968年学生运动的后期逐渐与学生运动疏离。
    ①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3.
    ②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3.
    ③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3-154.
    ④[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3.
    ①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22-26.
    ②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5.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
    ④[德]福尔.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慨览与问题[M].肖辉英,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20.
    ①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6-157.
    ②注释:联邦德国《高等教育总法》对“教授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造.基本原则包括:1.公开性原则;2.普遍性原则;3.差别性原则;4.强化管理的原则(参见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8-160.)
    ③刘爱生,顾建民.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的思想内涵[J].比较教育研究,2012(1):8-12.
    ①注释:加尔文教派主张改革教会组织,由教徒选举长老和牧师,共同管理教会;各地教会成立联谊会,领导教务,使教会组织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形式。
    ②甘永涛.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演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25-30.
    ③刘虹.控制与自治:美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46.
    ④李子江、张斌贤.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3-224.
    ①史伟.伯克利加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②甘永涛.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界说及制度演进[J].外国教育研究,2008(6):20-24.
    ① Birnbaum, R. The end of shared governance:looking ahead or back [J].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127):5-22.
    ④甘永涛.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演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25-30.
    ⑤ AAUP. Statement on Govern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966.转引自甘永涛.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演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25-30.
    ① AAUP. Statement on Govern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966.转引自甘永涛.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演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25-30.
    ② Gary A. Olson. Exactly What Is "Shared Governance"? [EB/OL).http://chronicle.com/art icle/Exact ly-What-Is-Shared/47065.2009-07-24.
    ③Redmond, Rodney W. Faculty Involvement in Shared Governance and Decision Making:A Case Study, Morgan State University,2007:8.
    ⑤甘永涛.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界说及制度演进[J].外国教育研究,2008(6):20-24.
    ①王英杰.论共同治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创建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7.
    ②President Richard C. Atkinson, Tradi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B/OL].http://www.UCOP. edu/pres/comments/tradition.htm.
    ③Shuming Zhao, Ph. D. Comparative Study of Governance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D]. Claremont Graduate School,1990.转引自史伟.伯克利加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8.
    ①胡卫.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1.
    ①Nason,J.W.The Nature of Trusteeship:The Role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Coll ege&University Boards[M].Washington: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1982.68.
    ②史伟.伯克利加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3。
    ③[EB/OL].http://academic-senate.berkeleyedu/about-senate,
    ①注释:预算与院系关系委员会(Budget and Interdepartmental Relations)由7名教授会成员构成,负责教授会所有职务的任命和晋升,以及向校长推荐任命、晋升人选和薪酬待遇,还有有关教师品质事宜。
    ②[EB/OL].Int roduction to the Budget Committee,Updated Feb.,2006.http://ls.berkeley.edu/files/imges/file/budget% 20Cormitte%20intto.pdf.
    ③王英杰.论共同治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创建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7.
    ④Russell H.Fitzgibbon.The Academic Sen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M].Office of the President.UC.1970:105.
    ⑤John A.Douglas,Shared Governa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n Historical Review,March, 1988.http://www.escholarship.org/uc/item/07q345d0.
    ①王英杰.论共同治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创建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7.
    ②王英杰.论共同治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创建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7.
    ③John A.Dougla s,Sha red Governa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n Historical Review,March, 1988.http://www.escholarship.org/uc/item/07q345d0.
    ③王英杰.论共同治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创建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7.
    ①马彦利,胡寿平.高校共同治理及其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0(3):18-22.
    ②史万兵.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1.
    ①熊庆年.大学法人化趋势与我们的对策[J].江苏高教,2002(4):25-27.
    ①史万兵.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2.
    ②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99:30.
    ③盛冰.“政府控制”模式的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3-08-09(4).
    ①史万兵.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7.
    ②唐振平.中国当代大学自治管理体制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54.
    ①马彦利,胡寿平.高校共同治理及其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0(3):18-22.
    ②[EB/OL].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2011-04/09/5633972-0.shtml,2011-04-09.
    ②朱新梅.政府干预与大学公共性的实现:中国大学的公共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00.
    ③马彦利,胡寿平.高校共同治理及其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0(3):18-22.
    ①王英杰.论共同治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创建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7.
    ①刘小枫.拣尽寒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74.
    ②[美l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3.
    ①[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6.
    [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7](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2001.
    [8](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美)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M].阎光才,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0](美)迈克尔·W·阿普尔.国家与知识政治[M].黄忠敬,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美)迈克尔·W·阿普尔.教育与权力[M].曲因囡,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刘小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3](美)威廉·V·斯潘诺斯.教育的终结[M].王成兵,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4](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M].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5](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6](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7](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美)亨利·A·吉洛克斯.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M].刘惠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美)菲利普·阿特巴赫,顾明远.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美)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
    [2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5](英)霍布斯著.维利坦[M].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6](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M].宋桂煌,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7](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高等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8](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9](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30](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1](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2](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3](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4](德)马克斯·韦伯.韦伯论大学[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5](德)格尔哈德·帕普克主编.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6](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8](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9](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0](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1](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2](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3](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4](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6]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7]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48]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9]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0]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1]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2]孙俊三.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53]钱理群.学魂重铸[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54]钱理群.周作人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5]钱理群.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5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7]金生鋐.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58]刘铁芳.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9]刘小枫.拣尽寒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60]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1]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62]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1.
    [63]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4]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65]李子江、张斌贤.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6]蔡春.在权利与权力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7]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8]李润洲.教育学研究的价值生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69]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70]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1]谷贤林.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力的平衡与制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2]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3]邹永贤.现代西方国家学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74]朱新梅.政府干预与大学公共性的实现:中国大学的公共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5]李静蓉.论中国高等教育法律的秩序价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76]万力维.控制与分等:大学学科制度的权力逻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7]史万兵.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8]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9]Paquet G. Governance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M]. 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1999.
    [80]Kooiman J. Modern Governace:Governance Society Interactions [M]. London: Sage Publisher Co,1993.
    [81]James E. Mauch. Reforms and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M]. 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1995.
    [82]R·M·Hutchins. The university of utopia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6.
    [83]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0.
    [84]Redmond, Rodney W. Faculty Involvement in Shared Governance and Decision Making:A Case Study [M]. Morgan State University,2007.
    [85]Nason, J. W. The Nature of Trusteeship:The Role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Col lege & University Boards [M]. Washington: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 leges.1982.
    [86]Russell H. Fitzgibbon. The Academic Sen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M].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UC.1970.
    [1]李炜光.中国:长达—百五十年的缓慢转身[J].读书,2012(12)
    [2]杜小真.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J]读书,2001(12).
    [3]刘爱东.利益相关者理论视界下的大学治理价值取向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4]王振武.再论选择论的方法论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5).
    [5]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6]徐辉,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7]陈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8]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 (5)
    [9]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3).
    [10]胡子祥.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1]李超玲,钟洪.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利益相关者分类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8(3).
    [12]王保华,张婕.重新划分高等教育管理阶段:范式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7(10)
    [13]潘海生,张宇.利益相关者与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7(1)
    [14]甘永涛,张维松.“权威-目的两分法”的起源与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比较教育研究,2007(1)
    [15]贺来.“本体论”究竟是什么——评《本体论研究》[J].长白学刊,2001(5)
    [16]李杨.“学术”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及其理解“历史”的方式[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2(4)
    [17]尹弋.主体性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4).
    [18]张传燧.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审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2)
    [19]张俊宗.学术与大学的逻辑构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20]张斌贤、孙益.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权[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版),2004,(4)
    [21]刘铁芳.无条件地追求知识与真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
    [22]郭秦茂.论政府管理权与大学自主权的平衡[J].民办教育研究,2009(9).
    [23]杨红霞.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拓展——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
    [24]李帆.英国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6(4).
    [25]李静蓉.高等教育秩序的逻辑:自发秩序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26]王振武.再论选择论的方法论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5)
    [27]杨晓波.责任与自治:美国公立高校和政府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28]何雪莲.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漂浮的能指[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29]陈超.西方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中的国家干预[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30]张天麟.部分国家教师学术自由的法律与判例[J].教育研究,1990(6)
    [31]程孝良,向玉凡.学术腐败成因及其治理:一个社会学理论分析框架[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32]高伟.自由主义的教育哲学批判[J].教育学报,2011(1).
    [33]刘莘,杨波,金石.论大学自治的限度[J].河南社会科学,2005(9):5-8.
    [34]金生鋐.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
    [35]雷志华,何嫣:从“力量”到“权力”——论“知识”内涵的演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6]刘郦.知识与权力——科学知识的政治学[J].哲学研究,2002(2)
    [37]李孔文、王嘉毅.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及其教育学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38]何历宇.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与权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4(1)
    [39]吴康宁.学校课程标准的社会形成[J].教育科学,2003(6)
    [40]姚国宏.权力知识:关于费耶阿本德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1]李润洲.“教育是什么”的哲学追问[J].现代大学教育,2012(1).
    [42]周炽成,潘继恩.儒家人生理想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现实[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43]刘东锋.论儒家知识分子的精神[J].管子学刊,2006(4).
    [44]刘铁芳.为哲学教育而辩——《苏格拉底的申辩》释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
    [45]刘亚敏.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46]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
    [47]刘云杉.文化政治认同与技术认同——知识人双重旨趣的历史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2).
    [48]谈松华.变革与创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3).
    [49]赵汀阳.共在存在论:人际与人心[J].哲学研究,2009(8).
    [50]刘铁芳.教育学话语的现代性转向和生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
    [51]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2]高伟.现代性背景下当代教育价值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53]邱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J].教育研究,2012(5).
    [54]王洪才.教育学:人文科学抑或社会科学?——兼与张楚廷先生商榷[J].教育研究,2012(4)
    [55]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56]钟秉林.现代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及其协调[J].中国高等教育,2005 (19).
    [57]寇东亮.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58]李硕豪.大学的权力运行:基于组织政治学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7(3).
    [59]孔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60]孙华.文化族群中的权力博弈——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社会人类学考察[J].江苏高教,2010(4).
    [61]谢安邦,阎光才.高校的权力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62]蒋洪池.欧美大学与政府权能关系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
    [63]许杰、张秀红.政府:影响大学自主权演进的主导性因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64]湛中乐,肖能.论政治社会中个体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平衡关系——以卢梭社会契约论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0(8).
    [65]李华.现代大学学术权力的权利性回归——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6)
    [66]于忠海.合法性与再生产: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反思——布迪厄场域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9(5)
    [67]胡赤弟、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68]李红宇.探析“985工程”建设中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0(11)
    [69]沈佩萍.反思与超越——解读中国语境下的治理理论[J].探索与争鸣,2003 (3)
    [70]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
    [71]刘爱生,顾建民.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的思想内涵[J].比较教育研究,2012(1).
    [72]甘永涛.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演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
    [73]王英杰.论共同治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创建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11(1)
    [74]马彦利,胡寿平.高校共同治理及其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0(3)
    [75]熊庆年.大学法人化趋势与我们的对策[J].江苏高教,2002(4).
    [76]乔元正.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兼论大学的权力性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77]乔元正.教育与政治场域中大学、政府关系的冲突与融合[J].高校教育管理,2012 (4)
    [78]Eicher, J C & Chvallier,T. Rethinking the finance of post compulsory educ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9,5.
    [79]Paul Hager. John Anderson on Critical Thinking [J].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1994 (1).
    [80]Robert Birnbaum. The end of shared governance:Looking ahead or looking back[J].New Direc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Fall 2004(127).
    [1]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的合法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4]潘艺林.论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5]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王彦斌.权力的逻辑——大学组织运行的社会学管窥[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叶立周.权利的逻辑构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6.
    [9]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治理理论视野中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0]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1]刘虹.控制与自治:美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2]史伟.伯克利加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