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六章、结语。
     引言部分,交代了选题背景、选题价值、研究现状、实证资料和行文思路。家庭暴力践踏个人尊严、动摇婚姻家庭、影响社会稳定。反家暴已成国际共识,针对家暴立法已成国际潮流,司法介入、社会救助是我国基本的反家庭暴力手段,日渐获得举国上下的普遍认同。我国法学界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重心正在家庭暴力内涵、类型、原因、特征等转向家庭暴力发生率、覆盖率、救济率,通过司法程序确保家暴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的公正与准确,通过社会救助方式实现社会对家庭暴力零容忍态度的全面铺开,通过专门反家暴立法保障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家庭暴力的既有研究多专注于对家暴的定义与发生,存在着问题盲点多、比较研究欠缺、实证研究薄弱等问题。家庭暴力案件审判程序的整体完善、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制度改革、家庭暴力采证方式与证据规则、施暴者处遇计划、各机构行政责任分配、家暴嫌疑者通报机制、反家庭暴力社会联动机制等方面研究日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集中研讨反家庭暴力的价值在于:实现反家暴领域研究的综合与系统、及时回应实务界的反家暴努力、确保我国家暴案件审判的公正与准确、推动家暴案件民事、刑事审判程序的改革、力争为我国反家暴的宏观改革和微观实践提供可行性建言,最大限度发挥实际应用价值。笔者收集的实证资料主要有:既有研究成果中的实证资料、家暴受害者、妇联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委员、家暴案件主审法官的访谈记录、583份家庭暴力案件裁判文书、15份人民调解委员会家庭暴力案件受理文书、80份投诉妇联家庭暴力事件记录文书、60份家庭暴力民众调查问卷。论文的基本思路在于:以比较法分析和实证考察为基本研究方法,关注问题盲点、拓展比较研究、突出实证研究,立足既有研究成果,整体思考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完善、司法改革、社会救助健全。
     第一章,界定了“家庭暴力”内涵,剖解了家庭暴力类型,概括了家庭暴力典型特征,分析了家庭暴力诱因。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家庭暴力”认识混乱的焦点在于“暴力主体”与“暴力行为”不明确,何谓家庭暴力认知不一。家庭暴力具有三大特征:行为隐蔽、手段多样、后果严重。除此之外,家庭暴力还具有人口社会学、家庭伦理学、地域文化性等特征。家庭暴力诱因表现在四个方面:施暴者个人潜藏的自卑与憎恶;受虐妇女综合症;家暴的代际遗传;不平等性别关系再生产。
     第二章,分析家庭暴力国际国内情势,考察了国际公约、域外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在反家暴方面的特色。国际公约要求关注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保障妇女人权,国家和政府有责任采取一切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主要缘由在于:家庭暴力践踏了人权、毁灭了正义,是严重的侵权和违法行为。反家庭暴力,应当提升个人防治家暴意识,鼓励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的健康发展,增强社会正式支持系统的有效运行,最终构建反家庭暴力社会联动机制。
     第三章,梳理反家庭暴力国际立法发展历程,考察英国、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反家庭暴力立法,总结评析各地反家暴立法特色所在。介绍我国立法现况,包含关于家暴的基本法,地方性反家庭暴力立法,反家庭暴力的《审理指南》以及既有的反家庭暴力立法建议稿。反思我国家庭暴力立法现状,分析缺陷所在:立法理念定位模糊;分散立法规制不力;立法内容亟待深化;立法改革成效难续。
     第四章,简介国外家庭暴力司法介入实况,以实证调研为基础,反思我国近几年家庭暴力案件审判程序的改革实践,总结困境所在:警察队伍反家庭暴力力度欠佳;司法机关对家庭暴力认识存在误区;现行家庭暴力法律法规适用较为狭窄;社会不平等性别关系仍然持续生产。
     第五章,简介国外家庭暴力社会救助实况,以实证调研为基础,反思我国近年家庭暴力社会救助实践,总结不足所在:对家庭暴力认识存在误区、法制宣传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部分当事人对人民调解工作不理解;反家庭暴力工作经费不足;家庭暴力受害者生活难以有效得到保障;社会救助机构的职能受到限制;社会救助机构回访制度不健全。
     第六章,具体提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途径。
     首先,构思“中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选择专门反家暴立法模式。必要性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应当有效规制家庭暴力;现行反家暴力量、力度、效果不尽如人意;顺应反家暴立法国际发展潮流。可能性在于:既有立法与司法实践提供了立法依据和本土经验;提升了的公民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度为出台专门反家暴法奠定了社会基础;国际反家庭暴力经验及域外相关立法为出台专门反家暴法提供了可资参考与借鉴;我国签署的反家暴一系列国际公约均明确表示反家暴是国家责任;专家学者们的立法建议稿为出台专门反家暴法缩小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第二,遵循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基本思路在于:诸多地方性反家暴法规业已出台,法学理论界研讨多年并已拿出学者建议稿,亟需国家立法层面回应。修正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强化反家暴力度,从宏观上冲击性别结构,促进实质的性别平等;设立反家暴专门机构,降低公权力机构干预家庭暴力的条件,建立全社会联动干预机制,完善家庭暴力法律责任体系。第三,以“中国反家庭暴力法”命名。原因在于:“反”即“绝对反对”,强调了对家庭暴力零容忍;既有立法中已有类似立法名称。第四,立法内容多元化。应当突破传统模式,综合既有法律法规,内含兼具民事、刑事、行政相关内容,力求做到法官在适用个案时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可援。主要包括:通则;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刑事程序;父母子女;预防及处遇;证据;法律责任。第五,实体程序一体化。原因在于:区分实体或程序,在立法上难以衔接,会给法官适用法律带来不便;对于家暴这样一个“特殊对象”的法律规制无必要严格区分实体法或程序法,将二者融入一部专门法,实施效果可能更佳。
     其次,整体思考我国家庭暴力司法介入实用型选择,从7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思路:第一,组建反家暴一线警察队伍。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应当迅速出警,及时制止家暴行为的继续发生,保障害者的人身安全,应当制作报警、接警、出警、处警等记录。第二,家庭暴力应当成为独立诉求。家暴已于2001年正式入法,具备了作为独立案由的法律依据;法院审理涉及的家暴案件已成为“一大门户”,数量不可小觑;受害者可直接因家暴提起诉讼,为司法审判实践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审判模式。第三,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制度理应改革。研究“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制度”,及时回应实务界的改革努力;推动我国家暴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的合理与公正;为构建我国专门反家暴法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第四,家庭暴力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建构。应当在我国未来反家暴立法中专设家庭暴力刑事案件特别程序专章:家暴嫌疑人先行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附加条件、不起诉和有罪免罚、相关法律文书的送达、缓刑与假释期间遵守事项、公安机关和反家暴中心等机构监督责任。第五,限制与未成年人子女会面交往令。以“子女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全面审酌未成年子女的安全,责令施暴者遵守会面交往的注意事项,如有违背命令者,法院应当依职权予以禁止并有权依法没收其缴纳的保证金。第六,家庭暴力案件采证和证据规则新思路。家暴案件应适用特定的证据规则,确立非法证据的采信标准;举证责任转移到受害者时,应适度采用的“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通过完善或改革立法对司法鉴定次数进行限制或采取“复核鉴定”,由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复核鉴定的结论为效力层次最高的鉴定结论;培塑家暴受害者的证据意识,引导其在具体案件中采用合法的取证方式,有效地收集和保存证据。第七,施暴者民刑责任的合理预设。家庭暴力案件审判程序改革力度很大、成效显著,但在改革措施落实和程序设计方面尚存诸多不足,并未彻底解决积弊日久的制度难题;既有改革的进路失当严重滞碍了改革的深入推进,可从三方面着手调整改革进路:适格主体理性主导、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关注细节确保落实。
     再次,提出家庭暴力社会救助措施的校正思路,主要包括7个方面:第一,设立家庭暴力防治委员会,筹划设立防治基金。第二,建立反家庭暴力中心,提供24小时电话专线服务、紧急救援装置和心理、住宅、追踪辅导、经济扶助、法律服务、庇护场所等。第三,设置对施暴者实施具有积极辅导和治疗色彩的“施暴者处遇计划”,在未来反家暴立法中明确制定机构、内容、评估标准、执行机关及职责等内容。第四,构建家庭暴力嫌疑者通报机制,当事人所在单位、教育、医疗、信访、妇联及其他社会组织相关机构自发现家庭暴力存在时起24小时向家庭暴力防治委员会通报嫌疑者,必要时请求公安执法机关和其他相关机构配合工作,力求做到将发现的家暴嫌疑者遏制在萌芽阶段以及有效及时制止以及升级为家暴施暴者。第五,设立家庭暴力当事人访视制度,各家庭暴力防治机构有义务采取询问观察当事人及周围邻里的方式对家暴受害者进行定期回访,及时检查防治工作进行实效,并根据效果程度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第六,规范各机构反家庭暴力机构职责,防治家庭暴力的社会救助单位种类较多,其职责也应当根据各单位机构性质而定。第七,努力形成反家庭暴力社会联动机制,依靠立法、司法、执法、社会救助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的就如何认定家暴、以何种方式防治家暴、采用何种措施惩治施暴者以及依靠何种手段救助受害者的一种“综合力量”,主要由社会正式支持系统和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构成。
     结语部分,回顾与总结前文,乐观展望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司法、执法、社会救助的改革完善。
This PhD.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which has six chapters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and value of subject selection, the researchsituation, the empirical materials and the train of thought. Domestic violence tramples onindividual dignity, shakes marriage and family, interferes with social stability. Therefore,struggle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 has become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legislate thelaw of anti-domestic violence now becomes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Judicial intervention andsocial assistance are two elementary measures to oppose domestic violence. The researchfocal points on domestic violence in China’s jurisprudential circle are from the connotation,type, cause, cause of domestic violence to the incidence rate, coverage rate, relief rate ofdomestic violence and through the judicial procedure or social assistance to ensure litigants’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hrough legislate the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to ensurethe stabilization of marriage, family and social. The existed researches on domestic violencehave some problems, such as more blind spots, less comparative studies, weak empiricalresearch and so on. Some hot points are now in research gradually, such as judicial procedureof domestic violence case, habeas corpus system, evidentiary rule of domestic violence,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distribution, and notification mechanism, anti-domestic violencerelated fare adjustment and so on. The value of the anti-domestic violence research lies inrealize the synthetic study in the field of anti-domestic violence, responding timely to theefforts in anti-domestic violence, ens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case fairly andaccurately, promoting the trial procedure of domestic violence case and play a valuablefarthest to reform the anti-domestic violence in China. The empirical materials which arecollected by the author contains the existed reference material, interviews with some damagedparties, some women’s league staff and some judges, five hundred eighty three domesticviolence case syllabi, fifteen mediation agreements, eighty complaints, sixty questionnaires.All these empirical materials are related with domestic violence.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achievements, this dissertation is pondering integrally the domestic violence case in Chinathrough exercising the basic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survey, focusing on the problem gaps, developing the comparative study and emphasizing the empiricalresearch.
     In chapter one, the dissertation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summarizes the types and analyse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violence. Theconfused focus on “domestic violence” between theory field and practice field is “violencesubject” and “violence behavior”. There are thre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violence:covert behavior, multiple means, and serious consequence. Besides, it has some othercharacteristics from else angle of views: sociology of population, ethics of family, and cultureof area. There are four incentives of domestic violence: the hidden inferiority and abhor ofbully, battered women syndrome,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unequalsexuality relation reproduction.
     In chapter two,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f domesticviolence, investigates all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s and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have somedistinguishing feature on domestic violence.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s focus on thedomestic violence aimed at the woman, advocate guarantee human rights for the women andhold that the sates have a responsibility for preventing and preventing every types of domesticviolence. The reasons of anti-domestic violence rely in it tramples on individual human rightand destroy justice. Anti-domestic violence, we should raise individual riot mentality,encourage to develop social unofficial sustain system, strengthen actual effect of socialofficial sustain system, and finally establish social anti-domestic violence related fareadjustment.
     In chapter three,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present the anti-domestic violence legislation of England, Hokang and Taiwan, summarizesrespective area’s legislativ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hen,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ourcountry’s anti-domestic violence legislations which include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law orrule, rethinks profoundly the deficiencies of our country’s anti-domestic violence legislations:obscure legislative idea; dispersive legislation; flimsy legislative contents; misadventurelegislative reformation.
     In chapter four,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briefly the die justiz schaltet ein of someforeign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England, France, Norway, and Spain and so on. In thesame time, the dissertation bases on the investigate and survey, rethinks profoundly the trial practice of domestic violence case recent years in our country, then sums up our country needface some difficult position: the potency dimension of anti-domestic violence about thepoliceman need to be raised; judicial authority have some misunderstanding on domesticviolence; the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law is too narrow; social unequal sexuality is stillproducing uninterruptedly.
     In chapter five,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briefly the social assistance of some foreign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England, France, and Denmark and so on. In the same time, thedissertation bases on the investigate and survey, rethinks profoundly the social assistancepractice of domestic violence case recent years in our country, then sums up our country needface some difficult position: social assistance organization have some misunderstanding ondomestic violence; should give more publicity to the legal system; some litigants haveincomprehension with mediation of disputes; lack of funds to anti-domestic violence;damaged party’s life is not be guaranteed contentedly; the social assistance mechanism’sfunction is limited; the return visit system of social assistance mechanism has some faultiness.
     In chapter six, the dissertation is thinking entirety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domesticviolence in China, and has put forward three fields perfection:
     Foremost, conceive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Firstly, choose the specializedlegislation to oppose domestic violence. The necessity is to guarantee the human right ofcitizen; the existed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has some insufficient; our country shouldcompl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n the legislation of anti-domestic violence. Theprobability lies in: the existed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support the indigenousexperience; the raised cognition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of citizen establishes socialfoundation to law-making; the foreign countries’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provides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for our country; the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covenant which ourcountry has signed present oppose domestic violence should be the state’s responsibility; theexisted anti-domestic violent proposed draft of specialist and scholars furnish a salutarylesson. Secondly, adhere to gender mainstreaming idea. The fundamental train of thought asfollows: a lot of regional anti-domestic violence rules have been making, now there is ananti-domestic violent proposed draft of specialist and scholars, so it needs the nationallegislation to response. Revising the protection of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marriagelaw is the foremost step; establish anti-domestic violence special organization and establish the social domestic violence related intervene system. Thirdly, the legislation should be thename is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The reason is “anti” means dead against, it emphasizedoppose completely domestic violence. Fourthly, legislation content should be multiplex. Weought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ode, in order to the judge can abide by laws in everydomestic violence case. Fifthly, make an organic whole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law. Thereason is it can regulate the idiosyncratic target (domestic violence) comparative of well.
     In the next place, thinking entirety the die justiz schaltet ein of domestic violence, andhas put forward seven fields perfection: firstly, build anti-domestic violence police. The policeshould on the case once he has accepted the report a case of sufferer and restrain domesticviolence immediately. Secondly, domestic violence should be independent demand. Thereasons are as follows: domestic violence has been legislated since2001, so it has a steadylegislative authorit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ases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in the court; itcan supply the scientific trial mode for judicial trial practice. Thirdly, personal protectionorder system should be reformed.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it ought to response onceendeavor; it can promote the reasonable and equitable of burden of proof of domestic violencecase; it can make a well preparation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king the anti-domesticviolence law. Fourthly, establish the special criminal procedure of domestic violence case.We can set up a deliberate chapter on special criminal procedure of domestic violence case, itcontains are as follows: detention de bene esse of criminal suspect about domestic violence,the auxiliary condition of guaranteed pending trial and residential surveillance,non-prosecution and impunity, the service of relevant legal documents, the keeping matters inthe time of probation and parole, the supervise duty of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ndanti-domestic violence organ. Fifthly, limit order of meeting with minor children. We shouldcount the children’s best interests as outweighs all other considerations, focus the children’ssafe and order the bully must comply with some attentions. If the bully breaks the rule, theyare confiscated margins by the court. Sixthly, the new evidence rules of domestic violencecase. The domestic violence case can be applied the special evidence rule and established theevidence evaluation standard; it can apply to standard with high probability; judicial appraisalmanagement’s expert conclus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conclusion through consummate therelevant legislation; enhance the evidence consciousness suffer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inorder to collect the evidence available. Seventhly, put up reasonably the civil liability and criminal liability of bull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two three aspects to adjust reformmethods that are through qualified person rationality guidance, joint forces harmony andconcern the details to implement.
     In series, putting forward some the reformed social assistance measures to opposedomestic violence and help the damaged party. There are seven measures are as follows:Firstly, establish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committee of domestic violence and build theprevention and cure fund of domestic violence. Secondly, establish the anti-domestic violencecenter where can supply the twenty four hours servic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inancialassistance, legal advice, sanctuary and so on. Thirdly, set up the bully’s assistance plan whichhas the features of cure and guidance, we can lay down definitely the organs, contents,standard,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future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Fourthly, establish thenotification mechanism of the suspected related domestic violence. The party’s organization,education organization, medical treatment organization, petition organization, women’sleague and some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 have the duty to inform the suspected relateddomestic violence since it has been discovered, and ask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for thecertainly need. Fifthly,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returning visit of the damaged party relateddomestic violence. The every prevention and cure committee of domestic violence has theduty to observe the damaged party related domestic violence in a certain period, and plan howto do the next. Sixthly, regulate the responsibility of respective anti-domestic violence organ.Seventhly, make an effort to form a social domestic violence related fare adjustment. Thesystem should rely on the joint effort of legislation, judicature, enforce the law and socialassistance, and the primary contents can conclude how to firmly believe the domestic violenceand how to make the measures to oppose domestic violence. The system is made up of socialofficial and unofficial support system.
     In the conclusion,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and prospectingoptimistically the consumm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judicator, law enforcement and socialassistance of anti-domestic violence in China.
引文
1巫昌祯、杨大文主编:《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2郭建梅主编:《家庭暴力与法律援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张李玺、刘梦主编:《中国家庭暴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苇:《论预防和制止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5张红艳:《法律透视:婚姻家庭暴力》,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6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8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构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于东辉:“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建构的思考”,《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10高凤仙:“家庭暴力之立法运动与整体防治网络的建立”,《万国法律》(台湾),2002年总第114期。
    11李明舜:“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几点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2李洪祥:“家庭暴力之法律概念解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3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4夏吟兰、李明舜:《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法律干预之实证研究》,中国法学会2002年论文。
    15褚杏子:“婚姻暴力下女性被害者之研究——以女性主义观点出发”,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2000年硕士论文。
    16杜瑞芳:“关注弱势群体——女性主义法学的启示”,《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1期。
    17黄列:“家庭暴力:妇女面临的人权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第2期。
    18陈敏:“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我国立法中的性别不平等”,《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19夏吟兰、郝佳:“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刍议——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正义观”,《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3期。
    20陈苇、冉启玉:“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婚姻法》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其立法完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1郭慧敏:“社会性别与妇女人权问题——兼论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1期。
    22莫瑞丽、袁泽民:“从和谐的视野看亲密关系的冲突——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3王晖:“关于家庭暴力产生原因的社会性别分析”,《新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4唐灿:《家庭与性别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张彩凤、沈国琴:“家庭暴力案件中警察权的权限及行使原则——社会性别主义视角下的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6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荣维毅、黄列主编:《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国际视角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李银河:“近年来国外对妇女受攀力侵害状况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
    29陆红:“谈美国的家庭暴力”,《法学杂志》,1997年第6期。
    30贾金风:“法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现状与预治”,《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31曹诗权:“中英维护妇女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
    32高凤仙:“论国外家庭暴力委员会之组织与功能”,《司法周刊》(台湾),1996年总第790期。
    33薛宁兰:“娜威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第2期。
    34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第2期。
    35张秀鸳、韦爱梅:“谈台湾家庭暴力加害人处遇计划之建构”,《律师杂志》,2006年总第267期。
    36刘晓梅:“英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
    37蒋月:“论警察介入和干预家庭暴力——若干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8史长青:“台湾家庭暴力之处理机制:从公力救济到乡镇市调解”,《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5期。
    39马忠红:“中美警察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案件比较研究”,《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40方金华:“对国外介入家庭暴力的考察及启示”,《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1宋美娅、薛宁兰主编:《妇女受暴口述实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肖树乔:《国际人权、法律和中国受虐妇女现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43陈敏主编:《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4陈苇:“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实证研究”,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
    45张伟、马钰凤:“家庭暴力司法干预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省为例”,《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48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5-444页。
    49Michel Foucault,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in Foucault Live, Trans, John Johnson, Semiotext(e) Foreign AgentSeries,1989, p.46.
    50笔者注:本文所引用的联合国公约及文件内容均来自联合国官方网站:http://www.un.org/zh/index.shtml.访问时间:2011年7月15日。
    51Raoul Wallenberg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Law, General Comments or Recommendations Adoptedby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Treaty Bodies, Vol1IV, Committee on the Elimination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Lund1998), p32.
    52Raoul Wallenberg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Law, General Comments or Recommendations Adoptedby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Treaty Bodies, Vol1IV, Committee on the Elimination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Lund1998), p5.
    53如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病理学、女权主义等视角。
    54“Model Code on Domestic and Family Violence: General Provisions.”,资料来源:http://www.stopdv.org.cn/cn/index.asp.访问时间:2011年9月13日。
    55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ommission on Domestic Violence, The Impact of Domestic Violence on Your Legal Practice,American Bar Association,1996, pp.11-13.转引自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第109页。
    56Kate Standley, Family L aw, Macm illan Press, Ltd,1997.
    57Domestic Violence: Break the Chain, published by the Home Offic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and others (Jan11999)1.
    58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Domestic Violence,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Canberra1986, pp.15-61.
    59维基百科对“家庭”的界定: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B6%E5%BA%AD.访问时间:2011年6月16日。
    60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the Family, Report by Special Rapporteur Submitted to55Session, Commission on HumanRights, E/CN14/1999/681。转引自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第107页。
    61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52the session), Report of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Violence E/CN14/1996/53(Feb1,1996),资料来源: http://www1unhchr/ch/Huridocda/Opendocument.访问时间:2011年8月10日。
    62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52the session), Report of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Violence,(E/CN14/1996/5), Feb1,1996.
    63荣维毅、黄列:《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64Kate Standley: Family Law, Macmillan Press Ltd.,1997, p.71.
    65Bill Atkin, Dealing with Family Violence: Family Law in New Zealand1995, in Bainhamed. Th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Family Law1995, The Netherlands, p.386.
    66巫昌祯、杨大文:《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67其中,由于同性婚姻在我国尚未有可被接受度,因此,本文将对其不作深入探讨。另外,关于是否将所有的同居关系均纳入家庭暴力主体范围,下文对此有详细论述。
    68杨大文主编:《婚姻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69李明舜:“制定家庭暴力法的几点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32页。
    70焦少林:“家庭暴力的主体与特征”,《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5页。
    71笔者注:本文所引用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方法律法规网站:http://www.gov.cn/flfg/index.htm.访问时间:2011年9月16日。
    72潘从武:“非婚同居遭‘家暴’也受保护,银川出台法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制日报》,2009年8月10日,第007版。
    73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第二版),北京: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196页。
    74关于对称型与非对称型家庭暴力的详细论述请详见本文“家庭暴力类型”。
    75如有研究家庭暴力行为的性质、表现方式、类型化等多种视角。
    76笔者注:对家庭暴力行为的研究,本文仅选择从家庭暴力与虐待的关系与“冷暴力”两方面进行,主要考虑有二:第一,目前,在我国家庭暴力学术研究中,关于家庭暴力与虐待之关系、冷暴力是否应当纳入法律予以规制等问题仍然是争议焦点所在,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同一案件,不同结果”的差异,司法实务部门对此也感到处理棘手与不力(可通过笔者对部分司法实务部门人员访谈内容予以佐证)。第二,本文并非忽略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性质、表现方式、类型化进行研究,相关论述请详见“家庭暴力类型剖解”部分。
    77巫昌祯:《中国婚姻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78蒋月、张莉编著:《新婚姻法导读》,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79杨大文:《婚姻家庭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80李霞:“家庭暴力法律范畴论纲——基于性别的角度”,《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90页。
    81需说明的是,虐待中的“非暴力”与“不理不睬”的“冷暴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笔者认为,“虐待”、“家庭暴力”关系是“和而不同”,但“冷暴力”既非虐待也非家庭暴力。本文在“新型家庭冷暴力”部分有详细论述。
    82此外,还有一种观点值得商榷,即是关于虐待中的“威胁”与家庭暴力中“威胁”的区别。有学者认为,虐待中的“威胁”不同于家庭暴力中的“威胁”,前者不以实施武力相威胁,后者以实施武力相威胁。换言之,虐待中的“威胁”只有施暴者的单纯威胁,并非强制受害者立即就范,此种“威胁”具有潜在性,偏向于精神恐吓,而家庭暴力中的“威胁”包含了施暴者实施威胁和受害者受到威胁就范两部分,此种“威胁”具有现实危险性。(王礼仁:“家庭暴力的类型化分析——以我国婚姻法关于家庭暴力的规定为主要对象”,2010年8月22日,宜昌法院网:http://yc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5112.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4月15日。)对此,笔者认为,“威胁”应当包含两层意思,即“用武力、权势胁迫”和“使某人面临危险”。虐待中的“威胁”和家庭暴力中的“威胁”理应同时具备施暴者实施威胁和受害者受到威胁就范两部分,均属精神恐吓。认为虐待中的“威胁”仅是施暴者的单纯威胁的观点是不妥当的,因为施暴者的威胁就是以受害者不服从而可能受到某种伤害为结果为目的。因此将虐待中的“威胁”和家庭暴力中的“威胁”加以区分是不必要的。
    83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84刘双玉:“家庭冷暴力法律仍是空白”,《北京日报》,2003年6月25日,第06版。
    85荣维毅、宋美娅:《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86笔者注:通过实证调研和访谈大体了解到:在现实生活中,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家庭中采用“冷暴力”多于男性。原因是由于性别、体力等差异,男性多采用诸如武力的一些积极作为的方式,女性多采用诸如不说话、不理睬等一些消极的不作为的方式。若这些消极不作为的方式都被认为是家庭暴力,那么容易造成一种误解,即一方采用“冷暴力”,另一方则用“热暴力”,双方都采用了暴力行为,均负一定法律责任。甚至还有可能,男性认为女性先使用暴力,责任应该大于男性,从而抵消男性使用“热暴力”的法律责任。男方还会认为是女方先使用暴力,责任大于男方,从而抵消男方的责任。这样的结论明显是谬误。
    87诚然,“家庭冷暴力”暂时还不能通过立法或司法予以处理,然而,对于“家庭冷暴力”受害者的救济方式,笔者以为有两种解决渠道:其一,利用本土资源,如向妇联及其他NGO等社会组织找寻劝导途径;其二,当事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理解,认识到冷暴力并非能够有效解决家庭矛盾,反而促使矛盾激化。
    88如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一)对家庭暴力的概念界定中,受害主体与暴力手段等方面外延太窄,这实际上就是根据设定一种所谓的‘万能’概念作为评判标准,有的甚至照搬或套用其他国家家庭暴力的概念作为评价标准。司法解释中的“家庭暴力”应当包含经济控制等非肢体暴力。”(陈敏:“关于家庭暴力认定难的思考”,《法律适用》,2009年第2期,第38页。)
    89本文在“家庭暴力与虐待”部分已详细论述了家庭暴力与虐待的区别与联系。此处仅从宏观上进行简要分析,不再赘述。
    90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55740.htm.访问时间:2011年6月21日。
    91如欧阳山在《柳暗花明》写到:“他们用暴力,咱们也要用暴力。”
    92如艾青在《大西洋》写到:“于是,我看见了,一个真实的大西洋——汹涌着野性的波涛,扩展着暴力的大西洋”。
    93如柯灵在《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写到:“《资本论》里不是有一句名言吗:‘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94关于家庭暴力主体的论述,请详见“暴力主体”部分,不再赘述。
    95当然,在对称型斗殴中,一方不计后果,故意伤害他方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被认定为家庭暴力。
    96我国现行《婚姻法》第3条、第43条、第45条所称的家庭暴力,并不局限于夫妻暴力,而是包括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家庭暴力。
    97不作为的虐待以及家庭冷暴力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家庭暴力。
    98笔者注:除了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外,还有一种称为“财产暴力”,即施暴者用摔打、破坏财产作为暴力手段。笔者以为,财产暴力并不能成为家庭暴力的一种。原因在于:第一,财产暴力针对的是财产(物),家庭暴力针对的是受害者(人);第二,财产暴力的结果是财产的破坏,家庭暴力的结果是受害者遭致人身、精神侵害。若施暴者以摔、打、砸等手段对家庭成员造成了精神恐惧,情节严重并符合虐待的,可以被认定为“作为性虐待行为”。
    99赵庆丽、杨彩方:“家庭暴力的特征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法治快报》,2008年3月25日,第005版。
    100刘继华:“谈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85-86页。
    101肖仁辉:“家庭暴力的内涵、特征及其防治”,《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2007年第3期,第86页。
    102黎光宇:“我国家庭暴力特征、成因及其对策研究”,《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40-41页。
    103李梅:“我国家庭暴力犯罪的特征及其对策”,《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32-33页。
    104曾毅:“谈家庭暴力及其预防”,《求实》,2006年第2期,第107页。
    105笔者注:本文除分析家庭暴力法学特征外,特意选取了三种不同的视角——人口社会学、家庭伦理学、地域文化学。其原因在于:家暴作为严重的社会症结之一,研究其防治问题应当是综合法学、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犯罪学、地域学等多种学科。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方能全面透彻研究家暴这颗社会毒瘤的源起、禁止、防治、救济。但是,因笔者囿于自身研究水平与能力的有限,仅选取与家暴最为密切的三种学科予以初步性粗浅分析,以寻求能够在前辈们研究家庭暴力特征的基础上,从他类角度对其作进一步诠释与理解。
    106笔者注: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和人口学相互交融的边缘学科,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也是人口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探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的状况,重点研究诸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类型、人口基本构成等问题。其从社会变量和人口变量的相互关系中研究社会发展对人口变化过程的影响以及人口变化带给社会发展的结果。该学科方法论尤其具有特色,主要在于深入城乡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调查方法一般包括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回访调查、跟踪调查等,在分析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定量与定性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最终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佟新:《人口社会学》(第三版),2008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16页。)
    107曹玉萍等:“家庭暴力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3期,第251-253页。
    108Etienne. GK, Linda. LD, James. AM,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2002,1891.
    109笔者注: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家庭暴力步骤大致为:选择三组性质不同的人群——A为施暴者组,B为受害者组,C为施暴者对照组。其中,A与C的因变量是“是”或“否”为家庭暴力施暴者。自变量则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予以分类,如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目的在于分析家庭暴力发生与这些因素的关联性以及危险性。
    110笔者注:随机整群抽样出存在家庭暴力有106户,为方便计算,随机去掉6户,100作为研究基数。
    111笔者注:为了解被调查者的个人经济收入状况,笔者事先将有经济收入信息的列为被筛选样本,然后再通过随机筛选以确定最终样本。
    112Oetzel J, Duran B,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American Indian and/or Alaska Native Communities: A SocialEcological Framework of Determinants and Interventions. An Indian and Alaska Native Mental Health Research,2004,11:pp.49-68.
    113Sattzman LE, Green YT, Marks JS,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s A Public Health Issue, Comments from the CDC,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0,19, pp.325-329.
    114Kyriacou DN, Anglin D, Taliaferro E, Risk Factors for Injury to Women from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Women, NEngl J Med,1999,341,1892-1898.
    115Bates LM, Schuler SR,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Domestic Violence in Rural Bangladesh,Int Fam Plan Perspect,2004,12, pp.190-199.
    116Mayer BW, Coulter M,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Partner Abuse, Am J of Nursing,2001,102, p.24.
    117张亚林:“论家庭暴力”,《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第14期,第385页。
    118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在此,需要提及的是,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伦”与“理”,“道”与“德”分属不同的范畴。“伦”意指人际关系,“三纲五伦”中的“五伦”主体就是亲属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关系。如“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夫是之谓人伦。”(《荀子·荣辱》)、“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古文尚书·舜典》)等;“理”意指万物运行的成法,人们行为的准则。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理也者,是非之宗也。”(《吕氏春秋·审应览》)、“乐者,通伦理者也。”(《礼记·乐记》)等。“道”意指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律、合理、正当等。如“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物之所以成也。”(《韩非子·解志》)等。“德”意指对人生命意义升华的一种原则。如“通于天地者,德也。”(《庄子·天地》)、“德者,得也,得其于心,而不是之谓也。”(《四书集注·论语注》)、“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等。
    11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页。
    1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页。
    121唐雄山:《人性平衡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122[法]爱弥儿·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喆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23李世家:《现代台湾与传统伦理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124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125王歌雅:《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3页。
    126高乐田:“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三重视野”,《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第1页。
    127《潜书注·备孝》。
    12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129金一虹:“转型期家庭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与新的整合”,《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第21页。
    130巫昌祯、杨大文主编:《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131[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0页。
    13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133蒋宝德、李鑫生主编:《中国地域文化》(上),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34《汉书·王吉纪》。
    135例如:陈苇、倪丹:“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实证研究——防治对农村妇女的家庭暴力”,《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135页;蒋月、林艳琴等:“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第34-67页;陈钟林、张芳:“家庭暴力受虐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5期,第29-33页;牛敏静:“从家庭暴力视角对城市夫妻家庭地位的实证探析——基于陕西省铜川市虎头山社区的调查”,《技术与市场》,第56-57页;单彦彦:“关于妇女家庭地位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以山东为例”,《秦安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第33-35页;李莉、李玲:“妇女NGO在反家庭暴力中的社会救助机制与行动策略——基于湖北妇女NGO发展的调查”,《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25-30页;苏敏:“吕梁地区农村妇女家庭暴力调查与研究”,《法学之窗》,2010年第12期,第21页;林少菊、彭科莲、张范湄:“湖南省家庭暴力中女性犯罪的调查与分析”,《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第19-24页;王晓丹:“为妇女呐喊——边疆农村家庭暴力的调查与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0期,第30-33页;叶志海等:“广州和深圳市孕产妇家庭暴力现况调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第3期,第18页;江波、杨晖:“探讨传统性别文化与家庭暴力的关系——对陕西农村妇女一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8-23页;柏晶、白艳:“走出家庭暴力的阴影——对吉林省家庭暴力现象的调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365-369页;张伟、马钰凤:“家庭暴力司法干预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省为例”,《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第3期,第37-44页,等等。
    136资料来源:http://www.qhdhgq.gov.cn/index.html.访问时间:2011年6月30日。
    137资料来源:http://www.deyang.gov.cn/dyweb/.访问时间:2011年6月30日。
    138资料来源:http://www.xzqh.org/quhua/62gs/11dingxi.htm.访问时间:2011年6月30日。
    139[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页。
    140关于中国专门反家庭暴力立法的论述请详见本文第六章内容。
    141此小测试目的并非在于对被质疑的20位男性就关于身体暴力情态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是笔者试图通过设计的三个问题得知暴力是否已在男性群体中成为一种共同的生活经验。诚然,女性群体没有被作为质疑对象似乎有以偏概全之嫌,然而,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仍然占据主流,男性施暴者数量远远超过女性施暴者,因此,笔者仅对男性进行了此项小测试。因选择范围有限,此20位男性是从笔者随意选择的50位男性中,根据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进行分类筛选而择定,其基本情况如下:第一,年龄均在25-70岁;第二,职业包括教师、法官、警察、医生、学生、工人、农民、银行职员、编辑、公务员、公司职员、个体、无业;第三,文化程度包括文盲、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博士。
    142从韦斯特马克的观点来看,人类属于动物界,亦受动物界一般的规律支配。因而,研究人类家庭婚姻的历史,必须从阐明它在动物界的根源开始。婚姻植根于本能,只能用生物学事实才能予以阐明。该本能是作为类人猿与原始人之共同祖先的高级灵长类种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这种本能驱使男性与女性同居并保护她们,即使在性关系终止以后也还是这样。(参见[芬兰]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第一卷),李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2-45页。)在笔者看来,韦斯特马克在研究人类婚姻方面单纯强调生物本能,完全忽视社会因素的倾向虽有失偏颇,但是,其在论证男性天生具有保护帮助女性的欲望之观点却值得深思。
    143[英]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刘仁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144例如:保家卫国、刑事侦讯、体育比赛等等。
    145例如:“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两肋插刀”、“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等等。
    146Eve S. Buzawa and Carl G. Buzawa, Domestic Violence: the Criminal Justice Response (19962nd Edition), SAGEPublications,1996, pp.1-34.
    147陶勑恒:“男性施暴者特质的心理学分析”,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148[澳] 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黄光国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149Eve S. Buzawa and Carl G. Buzawa, Domestic Violence: The Criminal Justice Response (19962nd Edition), SAGEPublications,1996, pp.1-34.
    150笔者姑且将“内外个人”分别命名为“外在个人”与“内在个人”。“外在个人”意指暂时让他人看到的外在的自己,“内在个人”意指个人身心体内真实的自己。
    151[美]C. S.霍尔、V. 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8页。
    152Michael Lindsey、R. W. McBride、C. M. Platt:《家庭暴力者辅导手册》,林明杰等译,台北:张老师出版社,2000年版,第92-93页。
    153笔者做此测试目的在于,试图通过两性对异性使用的含褒义、中性、贬义等词语的分属情况来进一步分析两性之间的内在关系。
    154笔者注:部分词语如“美丽”、“漂亮”等仅是从男性欣赏感官角度出发而言,“女强人”是否属于褒义词有待商榷,因为使用此词的男性可能心态较为复杂。
    155吴丽娟:《让我们更快乐:理性情绪教育课程》,台北:台湾心理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156陶勑恒:“男性施暴者特质的心理学分析”,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157资料来源:http://www.wrpil.org.cn/PageInfo/CN/ShowNews.aspx?ID=20090916000002.访问时间:2011年7月4日。
    158陈敏:“关注绝望的抗争:受虐妇女综合症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妇女报》,2000年11月2日,第3版。
    159李宏良:“一起刑事案件辩护的反思”,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762.html.访问时间:2011年7月4日。
    160马丁·沙利格文将几条狗放在一只铁笼子里,每天不定时地电击铁笼子的各部位。刚开始,狗在笼子里不断跳跃试图躲避电击,但它们很快发现无处可躲,于是停止了积极的躲避行为,而改为采取尽量减少痛苦的方式,如受到电击时,脸朝下趴在铁笼子里一动不动等。它们似乎明白:与其无望地躲避倒不如静静地忍受。(陈敏:“关注绝望的抗争:受虐妇女综合症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妇女报》,2000年11月2日,第3版。)
    161例如,受虐妇女综合症作为可采证据最早是用于加拿大的司法实践。1987年,22岁的琳·拉娃莉长期受到同居男友的谩骂和毒打,身心备受折磨。在一次晚会上,男友无端对她拳打脚踢。拉娃莉逃到楼上卧室,躲到衣橱里,但男友把她拖出来狠狠打了一顿,威胁她说待客人离去后,要宰了她。在极度恐惧中,拉娃莉在男友离开卧室时,从背后开枪杀了他。她因而受到谋杀罪的指控。审理此案时,辩护律师出示了大量的证据,证明她的男友在同居期间经常施暴。专家证人出庭作证,证明拉娃莉患有明显的受虐妇女综合症。一审法官采纳了专家证据,裁定正当防卫的辩护成立,拉娃莉无罪释放。公诉人不服,提起抗诉。上诉法院的多数法官认为,一审法官采纳这种专家证据是不合适的,故裁定撤消原判,重新审理。1990年此案上诉到加拿大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们一致同意受理此案的上诉。经审理,该专家证据被裁定为可采证据。(陈敏:“关注绝望的抗争:受虐妇女综合症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妇女报》,2000年11月2日,第3版。)
    162Walker, Alice.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A Womanist Prose, New York: Harecourt Brace JovanovichPublishers,1984.
    163[日]久世敏雄、长田雅喜:《家庭关系的心理透视》,李艳、苗登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164凌鸿:“论少年法庭的受案范围”,《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第2期,第34页。
    165陶勑恒、郑宁:《家庭暴力干预培训系列教材——施暴者教育与辅导培训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166刘梦:“个人家庭社会:多元的视角——国外虐妻研究综述”,《浙江学刊》,2001年第5期,第115页。
    167乐国安:《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168黄列:“家庭暴力的理论研讨”,《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3期,第56、61页。
    169张李玺、刘梦:《中国家庭暴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170[美]罗伊·F·鲍迈斯特尔:《恶:在人类暴力与残酷之中》,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171Mildred Daley Pagelow, Lloyd W. Pagelow, Family violenc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84, p.37.
    172Simith, Dorothy E., Sociology from Women’s Experience: A Reaffirmation, Sociological Theory10, No.1,1992, p.88.
    17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174吉登斯认为,在权力的生成过程中有两种资源类型:权威性资源(Authoritative Resources)与配置性资源(AllocativeResources)。前者是权力生成过程中所需要的非物质资源,后者是权力生成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物质产品。(佟新:“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唐灿主编:《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175“美国治理家庭暴力成效显著”,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3/06/content_1348697.htm.访问时间:2011年9月13日。
    176“David. Johannes: Domestic Violence Scandal”, The New York Times,28th March,2009.
    177Judith,“Domestic Violence and Depression”,资料来源:http://domesticviolencestatistics.org/domestic-violence-and-depression/.访问时间:2011年9月13日。
    178王茜:“美国每年有130万名家庭暴力受害者,女性占92%”,资料来源: http://www.myfp.cn/news/1310163.html.访问时间:2011年9月10日。
    179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AI)于1961年5月28日在伦敦成立。其宗旨是“动员公众舆论,促使国际机构保障人权宣言中提出的言论和宗教自由”。其有别于其他组织的特征是:为维持中立、公正与完整的独立性,该组织在每一地区的分会都不能对本身的“个案”表达关切。大赦国际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会议,其资金均来源于个人捐款、会费或当地筹款。目前,其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10万名以上的会员和在80多个国家的4349个地区性组织会员及54个国家会员。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6241340.htm.访问时间:2011年9月12日。
    180大赦国际官方网站,资料来源:http://www.amnesty.ch/de.访问时间:2011年9月13日。
    181“英国家庭暴力40%受害者是男性”,《广州日报》,2010年9月7日,A12(国际版)。
    182“澳大利亚家庭暴力导致数万妇女无家可归”,资料来源:http://news.qq.com/a/20090310/000496.htm.访问时间:2011年9月8日。
    183“家庭暴力令澳大利亚年损失逾130亿”,资料来源:http://www.xkb.com.au/html/news/shehui/2011/0307/53654.html.访问时间:2011年9月8日。
    184郭河兵主编:《图说法国女性》,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185贾金凤:“法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现状与预治”,《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第70、72页。
    186“法国家庭暴力触目惊心”,《钱江晚报》,2007年6月14日。
    187尚栩:“法国去年193人死于家庭暴力”,《赣东都市》,2009年6月18日。
    188“对家庭暴力勇敢说‘不’”,《浙江日报》,2009年12月10日,第007版。
    189令泉:“温州首发‘人身保护令’反家庭暴力立法时机成熟”,《中国商报》,2009年7月17日,第007版。
    190刘培现:“遏制家庭暴力地方法规‘呼之欲出’”,《大同日报》,2009年8月26日,第005版。
    191张浩淼:“儿童遭遇家庭暴力,维权存在法律空白”,《重庆日报》,2009年3月6日,第015版。
    192常艳等:“反家庭暴力的妇女维权新观察”,《安庆日报》,2009年5月11日,第003版。
    193张佳、陈立源:“家庭暴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太原日报》,2009年11月26日,第003版。
    194肖平:“家庭暴力白领占四成”,《苏州日报》,2009年8月13日,第A03版。
    195蒋菡:“家庭暴力多发,委员建议出台制止家庭暴力法”,《工人日报》,2009年3月9日,第007版。
    196陈敏:“家庭暴力离婚案件不宜调解结案”,《法制日报》,2009年7月17日,第003版
    197王瑜:“家庭暴力受害者渴望保护伞”,《工人日报》,2009年7月19日,第002版。
    198钱向荣等:“通州110一年接到投诉百起以上——农村家庭暴力引人关注”,《南通日报》,2009年4月24日,第B02版。
    199红钰:“人身侵犯及家庭暴力成妇儿维权两大热点”,《通辽日报》,2009年2月11日,第005版。
    200张丽丽:“我省家庭暴力投诉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11月25日,第002版。
    201朱磊:“反家暴立法不能缺少儿童视角”,《法制日报》,2011年4月16日,第003版。
    202李铁柱:“反家暴立法,别忽视‘冷暴力’”,《检察日报》,2011年9月2日,第04版。
    203“2011年4月:反对暴力迫害妇女法案”,http://www.oltarsh.com/ch/april20113.php.访问时间:2011年9月13日。
    204刘文:“应借鉴保护令制度防治家庭暴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36页。
    205韩冰:“美国预防和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措施”,资料来源:http://bjg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91003.访问时间:2011年9月14日。
    206有学者认为,“丹那之家”运动为反家暴带来诸多反省和思考:其一,反家暴过程中仍然缺失社会性别意识。一项社会行动一旦作为政府的常规工作,便失去了原有革命性和活力,一旦国家视庇护所为己任,女性就被边缘化。因此,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作为两性不平等的结构性问题自始就未进入以政府为主导的庇护视野;其二,丹麦政府经营的妇女庇护所具备最典型特征是专业的管理方法。政府雇佣了经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人员并非女权主义者,丹麦妇女庇护所运动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别色彩大大地被淡化,施暴者也仅仅被称为“心理障碍者”。诚然,政府和社会各界团体为受害妇女提供多种服务,然而,从根本上讲,由于庇护所运动过程中日渐放弃的女权主义原则以及妇女的主导地位被政府所代表的主流文化“掩盖”了,因此,实质并未消除暴力存在的真正原因——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和文化结构。(葛友俐:“丹那之家和丹麦受虐妇女庇护所运动”,资料来源:http://www.stopdv.org.cn/cn/article.asp?id=153.访问时间:2011年10月13日。)
    207高远:“法国对家庭暴力适用重典”,《中国妇女报》,2007年8月16日。
    208柳阎:“新法案规定夫妻间言语施暴也可入狱,法国首开心理暴力为刑事犯罪先例”,《法制日报环球大视野》,2010年7月13日。
    209王雷:“反对家庭暴力,欧洲各国措施不尽相同”,《中国社会报》,2007年1月22日。
    210王长路:“反对家庭暴力,法律框架期待成型”,《中国妇女报》,2009年3月10日,第A01版。
    211“长沙3年发30多份‘人身保护令’受害者要保留证据维权”,资料来源:http://hn.rednet.cn/c/2011/11/23/2439867.htm.访问时间:2011年11月24日。
    212赵家新:“常州武进:‘警察劝架’调解62起家庭纠纷”,《人民公安报》,2011年6月29日,第002版。
    213袁粮钢:“罗湖区家庭暴力防护中心成绩显著,对案件有效调处率逾九成”,《深圳特区报》,2009年11月20日,第A07版。
    214叶海燕:“反家庭暴力社工援助项目深圳启动”,《中国妇女报》,2009年11月30日,第A02版。
    215刘亚:“构建和谐平安家园——全州妇联组织‘反家庭暴力’纪实”,《黔西南日报》,2009年3月14日,第001版。
    216黄坑:“仁化首个平安家庭‘先进示范镇’”,《韶关日报》,2009年12月3日,第A04版。
    217黄志鸿:“景德镇市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成立”,《中国社会报》,2009年9月11日,第002版。
    218丁国锋:“无锡崇安法院反家庭暴力从‘吃螃蟹’到‘家常便饭’,六项机制试水综合审判模式”,《法制日报》,2009年7月17日,第005版。
    219侯莎莎:“家庭暴力被正式纳入了公安机关出警范围,民警干预家庭暴力尚无具体操作规范”,《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日,第007版。
    220于怀清:“民政部:推广徐州、大连家暴庇护先进经验”,《中国妇女报》,2009年7月14日,第A04版。
    221王丽玲、练红宁:“南京市成立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中国社会报》,2009年5月7日,第002版。
    222戎明昌:“让家庭暴力受害者敢于说‘不’”,《南方日报》,2009年8月5日,第A10版。
    223李维苇、刘必华:“‘疏心大姐’帮安亭妇女排忧解难”,《东方城乡报》,2010年10月5日,第A03版。
    224田桂营、代斌:“‘五心调解法’化解夫妻仇恨”,《法治快报》,2010年8月2日,第001版。
    225孙智超:“五里河派出所探索新家庭‘息战’模式——57份‘家暴档案’专管‘家务事’”,《沈阳日报》,2011年5月10日,第A05版。
    226李川:“半边天家园撑起妇女一片天——本市打造妇女工作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天津日报》,2010年7月7日,第001版。
    227陈勇:“部门联动反家暴”,《湖南日报》,2011年6月22日,第004版。
    228刘红荣:“沧州创建妇女信访代理绿色通道”,《中国妇女报》,2011年6月28日,第A02版。
    229陈政、熊亚媛:“茶陵:一个基层法院的诉前调解环境打造”,《人民法院报》,2011年4月25日,第008版。
    230张萌、杨巍:“带岭区妇联构建温馨‘姊妹港湾’”,《伊春日报》,2011年2月26日,第001版。
    231朱昭武:“德江合兴法律服务进村显成效”,《法制生活报》,2010年10月20日,第002版。
    232赵海旭:“妇女维权流动模拟法庭昨开庭”,《杭州日报》,2011年3月4日,第A02版。
    233周文馨:“甘肃省成立首家反家暴庇护中心”,《法制日报》,2010年7月20日,第007版。
    234高欣:“中澳反家庭暴力研讨培训会在沈召开”,《辽宁日报》,2007年7月18日,第002版。
    235赵晓英:“中澳反家庭暴力研讨培训会与会人员来鞍”,《鞍山日报》,2007年7月20日,第A01版。
    236黄斌:“通过司法途径推动反对家庭暴力——中澳合作反对家庭暴力培训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4期,第91-96页。
    237姜军:“中澳合作反家暴立法研讨会在宁举行”,《江苏法制报》,2009年12月10日,第001版。
    238陈荞:“反家暴立法进入预备阶段”,《京华时报》,2011年9月7日,第004版。
    239《辞源》(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6页。
    240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7页。
    241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
    242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三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243杨立新:“规定侵权责任反对家庭暴力的‘防火墙’”,《检察日报》,2003年3月19日。
    2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406页;第二十六卷,第139、326页。转引自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增删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0页。
    245谢鹏程:《基本法律价值》,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246卓泽渊:“论法的价值”,《中国法学》,2000年第6期,第24页。
    247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48李步云、陈佑武:“人权与‘权利’的异同”,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249在西方思想史上,人权理论从人权观念萌芽到理论形成、系统、定型有一条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萌芽阶段:13-14世纪,人权观念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通过文艺复兴运动扩张到整个欧洲,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该思想解放运动要求以个性、自由代替神性,以人的理性、经验代替神学的蒙昧主义或神秘主义,以人的个性解放、代替教会的禁欲主义,以个人奋斗代替宗教宿命。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自由、平等为基点的人道主义”。这成为人权理论最早的思想渊源。理论形成并系统化阶段:17世纪,荷兰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的观点,人权理论初步形成。后经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开创人约翰·洛克通过阐发自然权利学说,归纳了“天赋人权”的理论内涵,将人权理论系统化为几个基本点:人权是天赋的,与生俱来;人权是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权的基点是个人,个人人权高于一切;人权的主要内容是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而财产权是核心。(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193页。)此后,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美国思想家杰弗逊、潘恩等继承并发展了人权理论。潘恩还将“天赋人权”定义为“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包括所有的智能上的权利、思想上的权利以及所有那些不妨害别人的天赋权利而为个人自己谋求安乐的权利”。([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6页。)
    250“三代人权”的概念是1979年由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权与和平处处长的卡雷尔·瓦萨克(karel vasak)提出。(张爱宁:《国际人权法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然而,关于此概念还存在诸多分歧,如美国学者杰克·唐纳德认为“‘代’的比喻是令人困惑的:生物学的上一代产生下一代。这就表明,第一代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必须确立于经济和社会权利之前,而经济和社会权利必须先于相关的权利而存在。技术上的代的比喻更加令人困惑。新一代技术代替过时的上一代技术,并且执行过时的上一代技术的功能。而就一切人权都相互依存的公认的观点来说,这两种解释都是不着边际的。……集体人权不是一种权利,而仅是一些人或一些国家的一种利益上的要求、愿望和主张。([美]杰克·唐纳德:《普遍人权的理论和实践》,王浦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251徐显明:“人权建设三愿”,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52例如联合国大会通过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1966年《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79年《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1985年联合国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成果性文件《内罗毕前瞻性战略》、1990年《儿童权利公约》、1993年维也纳第二次世界人权大会的成果性文件《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暴力宣言》、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1996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第52次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标准守则》之“家庭暴力示范立法框架”等文件。
    253杨宇冠主编:《联合国人权公约机构与经典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54例如,有的从道德意义上使用。托马斯·弗莱纳认为:“人权就是人按其本性生活并与他人生活在一起的权利。”([瑞士]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谢鹏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有的从法律意义上使用权。《牛津法律大词典》定义为:“人权,就是人们主张应当有或者有时明文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并受到保护,以此确保个人在人格和精神、道德以及其他方面的独立得到最全面、最自由的发展。”([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词典》,李双元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38页。)
    255白桂梅:“国际人权法与消除对妇女暴力的行为: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白桂梅主编:《国际人权与发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
    25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8页。
    257夏吟兰、郝佳:“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刍议——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正义观”,《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3期,第8-9页。
    258石元康:《罗尔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259Elizabeth Anscombe: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Philosophy,1958(33), pp.1-19.转引自夏吟兰、郝佳:“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刍议——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正义观”,《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3期,第9页。
    260[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26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26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263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用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48页。
    264苏格兰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泰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265例如自由、平等、生命、安全、人格、尊严等。
    266[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于庆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7页。
    267杨静:“反对家庭暴力的政策成因——社会建构论的观点”,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167页。
    268郭慧敏:“性别平等的法律文本政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语境下的言说”,黄列主编:《性别平等与法律改革——性别平等与法律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269笔者注:本部分仅对提升个人家庭暴力防治意识与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正式与非正式)予以简要论述,其中,社会正式支持系统(立法、司法、执法、社会救助)的详细论述请见本文第三、四、五、六章。
    270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杨楠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71例如:工会组织、青联组织、妇联组织等。
    272例如: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等。
    273例如:非营利组织(NPO)、职业联合组织、医学会等。
    274“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中国35%婚姻中存在暴力”,《中国反对家庭暴力网络通讯》,2008年4月,第32页。
    275“美国治理家庭暴力成效显著”,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3/06/content_1348697.htm.访问时间:2011年7月12日。
    276[英]玛丽安·海斯特:“家庭暴力——英国调研概览”,中国法学会英国文化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婚姻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研究所编著:《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277德国联邦家庭事务、老年、妇女及青年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 und Jugend)位于柏林,是德国联邦部会之一。其创建与发展历史是:1953年,德国成立联邦家庭事务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Familienfragen),1957年改名为联邦家庭及青年事务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Familien-und Jugendfragen),1963年改名为联邦家庭及青年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Familie und Jugend),后与1961年成立的卫生部合并为联邦青年、家庭及卫生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Gesundheit),1986年,改名为联邦青年、家庭、妇女及卫生部(Bundesministeriumfür Jugend, Familie, Frauen und Gesundheit),1991年,卫生领域独立成为联邦卫生部,剩余则分为联邦妇女及青年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Frauen und Jugend)、联邦家庭及老年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Familie und Senioren)。1994年,两部会再度合并为联邦家庭事务、老年、妇女及青年部。(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zh-cn/%E5%BE%B7%E5%9C%8B%E8%81%AF%E9%82%A6%E5%AE%B6%E5%BA%AD%E4%BA%8B%E5%8B%99%E3%80%81%E8%80%81%E5%B9%B4%E3%80%81%E5%A9%A6%E5%A5%B3%E5%8F%8A%E9%9D%92%E5%B9%B4%E9%83%A8.访问时间:2011年11月28日。)
    278资料来源:http://www.daynews.com.cn/sjdsb/bban/B3/60885.html.访问时间:2011年7月14日。
    279黄列:“两种反对家庭暴力战略评析”,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280笔者注:1989年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第12号“一般性建议”提出:国家在其报告中应包括有关暴力及其所采取措施的信息。
    281《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第1部分序言、第2部分第9段、第3部分之“妇女的平等地位何人权”。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续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89-1000页。
    282朱晓青:“消除对妇女家庭暴力的法律举措”,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283陈明侠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构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5页。
    284欧洲理事会文件EG(99)14。
    285朱晓青:“消除对妇女家庭暴力的法律举措”,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6页。
    286欧洲理事会文件EG(99)14。
    287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第1期,第104页。
    288王长路、任然:“立法先行是家庭暴力防治根本途径——莫文秀代表、洪天慧委员建议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纳入人大立法”,《中国妇女报》,2008年3月11日,第A01版。
    289[法]勒内·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潘华仿、高鸿钧、贺卫方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90[英]爱琳·萨姆森:“零忍耐运动”,巫昌祯、杨大文主编:《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344页。
    291刘晓梅:“英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第127页。
    292笔者注:本文涉及英国反家庭暴力法案的英文资料均来自英国政府官方网站:http://www.legislation.gov.uk/.访问时间:2011年7月28日。
    293笔者注:该法案在1999年修正2次:《1998年家庭住房和家庭暴力法(北爱尔兰)》(1999年第1号令生效)(TheFamily Homes and Domestic Violence(1998Order)(Commencement No.1)Order(Northern Ireland)1999),《1998年家庭住房和家庭暴力法(北爱尔兰)》(1999年第2号令生效)(The Family Homes and Domestic Violenc(e1998Order)(Commencement No.2)Order(Northern Ireland)1999)。
    298《1996年家庭法》(Family Law Act1996)第4章“家庭住宅与家庭暴力”第42条“禁止侵扰令”。
    299《1997年保护免受骚扰法》(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1997)第1条“禁止骚扰”,第2条“骚扰罪”第2款,第3条“民事救济”第1、2款,第4条“致人于暴力的恐惧”第1款。
    300《2003年性侵害法》(Sexual Offences Act2003)第2章“通告和命令”[性侵害危险令]之第123条“性侵害危险令的申请、理由及效力”,第126条“临时性侵害危险命令”,第128条“犯罪:对性侵害危险命令或临时性侵害危险命令的违反”。
    301《2004年家庭暴力、犯罪和受害者法》(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第2条“对当事人为同居者或前同居者的补充规定”。
    302Children and Young Persons Act1933, c.1, s.1(1)(a)(b),(2)(a)(b),(3)(a)(b).
    303Children and Young Persons Act1933, c.1, s.17(1)(a)(b).
    304该法案译名参见了蒋月等译:《英国婚姻家庭制定法选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英国婚姻家庭制定法选集》译者注:鉴于该法案内容,既包括对法定离婚理由等实体性规定又有离婚诉讼程序规定,考虑到中国法律界所称“诉讼法”通常并不涉及实体性权利义务规范,因此,将该法译为“婚姻诉讼法”并不确切。然而,该法的中文译名,国内常见表述为“婚姻诉讼法”,因约定俗成之故,所以姑且将援用之。
    305Matrimonial Causes Act, c.1, s.1(2)(b),(5).
    306Domestic Proceedings and Magistrates’ Courts Act1978, c.1, s.1(c).
    307Domestic Proceedings and Magistrates’ Courts Act1978, c.1, s.3(1),(2)(e).
    308Domestic Proceedings and Magistrates’ Courts Act1978, c.5, s.88(1)(a)(b).
    309Matrimonial and Family Proceedings Act, c.5, s.32.
    310Children Act1989, c.1, s.1(3)(e),(4)(a)(b).
    311Children Act1989, c.1, s.6(7)(c).
    312Children Act1989, c.2, s.8(1), s.10(1)(b),(9)(c), s.14A(6)(b), s.14D(4), s.16(3)(a), c4, s.31(2)(a)(b)(i), s.34(5)(6)(a),s.35(1)(b), s.37(1), s.38, c.5, s.43(1)(a)(b), s.44(1)(a)(c), s.46(1), s.47(1)(b).
    313Children Act1989, c.3, s.8(1), s.17A, s.18, s.20, s.21, s.23, s.23D, s.23E, c.6, c.7, c12.
    314Children Act1989, c.4, s.31(2)(a)(b)(i).
    315Children Act1989, sch.2, s.4(1)(2)(3).
    316Children Act1989, sch.3, s.4, s.5.
    317Sexual Offences Act2003, c.2, s.123(3)(a), s.5(a)(b).
    318Sexual Offences Act2003, c.2, s.124(5).
    319Sexual Offences Act2003, c.2, s.126, s.128(1)(2).
    320Family Law Act1996, c.4, s.42(1)(2)(3)(6).
    321Family Law Act1996, c.4, s.45(1)(2)(a)(b), s.47(3)(a)(b),(4).
    322Family Law Act1996, c.4, s.60.
    323Family Law Act1996, c.4, s.62.
    324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1997, s.1, s.2, s.3.
    325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1997, s.4(1)(2)(3)(c).
    326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1997, s.7(2)(3).
    327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 s.3, s.4.
    328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 s.9.
    329The Crime and Security Act2011(Domestic Violence: Pilot Schemes)Order, s.24(1)(2)(4)(5)(9)
    330The Crime and Security Act2011(Domestic Violence: Pilot Schemes)Order, s.25, s26(1)(3), s.27, s.28(1)(2)(4), s.29,s.30.
    331The Magistrates’ Courts(Domestic Violence Protection Order Proceedings)Rules2011.
    332[英] R.C.范·卡内冈(R.C.Van Caenegem):《英国普通法的诞生》(第2版),李红海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333刘晓梅:“英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第127页。
    334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 s.9(1)(2)(4)(5).
    335笔者注:“香港《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述评”已发表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93-98页。
    336明光社:“家庭暴力条例(第189章)(2008年修订)与《2009年家庭暴力(修订)条例草案》内容之比较”,资料来源:http://www.truth-light.org.hk/society/family_vio/20090625-dvo-revised.doc.访问时间:2011年7月19日。
    337笔者注:其中,第(1)(a)是关于禁制答辩人骚扰申请人的条文;第(1)(b)款是关于禁制答辩人骚扰该指明未成年人的条文。
    338笔者注:其中,第(1)(c)或(d)款是关于规定答辩人必须准许(如申请人与答辩人居于同一处)。
    342“邓如雯杀夫案”是1993年10月27日发生在台湾的一起刑事案件,邓如雯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最终杀害了丈夫。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受到妇女团体的支援,被判刑三年。资料来源: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cn/%E9%84%A7%E5%A6%82%E9%9B%AF%E6%AE%BA%E5%A4%AB%E6%A1%88.访问时间:2011年8月17日。
    343陈明志:“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精神”,《清流月刊》(台北),第9卷第11期,2001年。
    344参见台湾《立法院议案关系文书》(院总第1761号),委员提案第1889号。
    345《中华民国立法院公报》,第86卷38期,第120页。
    346《中华民国立法院公报》,第87卷31期,第484页。
    347该法部分内容于公布之日施行,民事、刑事、家事部分在公布1年后正式施行。
    348笔者注:因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将施暴者称之为“加害人”,受害者称之为“被害人”,因此,在介绍台湾立法部分,本文沿用台湾立法之称,统一改用“加害人”与“被害人”,其意与本文其他部分所称的“施暴者”与“受害者”同义。
    349[美]波拉-F.曼格姆:“受虐妇女综合证证据的重新概念化:检控机关对有关暴力的专家证词的利用”,《环球法律评论》,2003夏季号,第135页。
    350笔者注:根据该法第47条的规定:“法院于诉讼或调解程序中如认为有家庭暴力之情事时,不得进行和解或调解。但又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一、行和解或调解之人曾受家庭暴力防治之训练并以确保被害人安全之方式进行和解或调解;二、准许被害人选定辅助人参与和解或调解;三、其他行和解或调解之人认为能使被害人免受加害人胁迫之程序。”
    351洪达亮:“浅析保护令相关问题”,《法官协会杂志,》第3卷第2期,2001年,第56-65页。
    352笔者注: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1999实施后,截止到2002年7月底民事保护令声请4万件,2002年为8673件,2003年为11789件,2004年上升为12600件,2005年达到37247件。(参见台湾财团法人妇女权益促进发展基金会:《数字告诉你,台湾女性图像(2004版)》,台湾财团法人妇女权益促进发展基金会,2004年版,第45-47页。)2007年修正后,民事保护令声请数量依然呈逐年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经台中法院统计,近三年来申请保护令者,男性比例增加,2011年已占18%。经台中南投县警局妇幼队的统计,家庭暴力案件案男性受害者数已逾一成,新竹县统计则为两成多。(资料来源:凤凰资讯http://news.ifeng.com/taiwan/2/detail_2011_08/08/8237063_0.shtml.访问时间:2011年8月19日。)
    353高凤仙:“我国家庭暴力之立法现状与展望”,《万国法律》(92),1997年,第43页。
    354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113页。
    355张秀鸳、韦爱梅:“谈台湾家庭暴力加害人处遇计划之建构”,《律师杂志》(267),2001年,第57页。
    356台湾财团法人民间司法改革部:“家庭暴力防治法实施一周年司法程序调查报告”,《司法改革杂志》,2000年第28期,第44页。
    357笔者注:李明舜教授观点。2009年4月24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制定中的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在北京举办,李教授认为:反家暴立法必须坚持“家庭暴力零忍耐”、“受害者本位”、“国家责任”、“人权观念与社会性别视角”等立法理念。“零忍耐”即无论是国家、社会和家庭成员,对于任何形式的家暴都不应容忍。“受害者本位”指为受害者提供有效、及时、全面的救助和保障。“国家责任”指家暴不仅是对家庭成员人权的侵犯,而且是对国家法律的违反,在反家暴过程中,国家是责任主体。“人权观念与社会性别视角”指立法须对男女两性将会造成影响程度做出评估,以防止法律上的性别歧视。(资料来源:李明舜:“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理念与体系建构”,2010年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论文。)需要说明的是,对我国公民而言,“社会性别视角”尚属“新事物”,其在立法理念上可谓“创新”,鉴于此,本文在反家暴立法理念部分将着重论述“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平等”,“家庭暴力零忍耐”、“受害者本位”、“国家责任”立法理念不再赘述。
    358笔者注:我国《宪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等法律均将其作为基本原则予以重视。笔者认为,尽管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的立法原则早已不是新理念,但是,在反家暴立法中,其确是一个占比重非常重要的话题。鉴于此,笔者再次强调论述:在反家暴立法中必须且应当坚持从保护未成年子女权益的立法理念。
    359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自2004年至2010年期间共接待38起涉及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咨询案件,并对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媒体报道的300宗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进行了跟踪调研,发现父母施暴的高达86.33%,对象大多是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此外,亲属对其抚养的留守儿童施暴案件也非少数。(朱磊:“如何让未成年人远离家庭暴力”,《法制日报》,2011年4月16日,第003版。)
    360王长路、任然:“立法先行是反家庭暴力根本途径”,《中国妇女报》,2008年3月11日,第A01版。
    361刘延东:“我国反家暴地方法评述”,林建军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歧视与暴力:跨学科视角国际研讨会会议手册》,2010年版,第184页。
    362例如,美国纽约州法律要求受害者和施暴者须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或受害者须与施暴者有共同的子女等等。
    363“Using the Police and the Courts and What Can the Police Do For Me?”, Domestic Violence Handbook (1995Edition),New York: New York State Coalition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1995.
    364本调研小组在西南政法大学陈苇教授的指导下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在此特别感谢沙区法院民一庭与档案室的大力支持!参加调研的人员有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曹贤余、石雷、段伟伟,硕士研究生侯菡、石婷、王玲、罗琼、周超、欧阳中梁、成蓓丽、张文清,在此一并向调研人员表示真诚感谢!
    365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40275.htm.访问时间:2011年11月1日。
    369佟新:“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唐灿主编:《家庭与性别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辑,第231页。
    374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页。
    391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第二版),北京: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607页。
    392陈苇、倪丹:“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实证研究”,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394资料来源:联合国暴力侵害妇女数据文库:http://webapps01.un.org/vawdatabase/country.action?request_locale=zh.访问时间:2011年8月25日。
    395荣维毅、宋美娅:《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398罗茜:“反家暴立法是当务之急么?”,《上海法治报》,2011年8月29日,第B08版。
    399例如:陈明侠、夏吟兰、李明舜、薛宁兰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0蔡双喜、金勇:“倾听,寻求和谐的声音——‘建和谐家庭·促和谐社会’分论坛发言摘要”,《中国妇女报》,2006年6月22日,第004版。
    401例如:王丹:“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社会性别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胡慧、吴波、张磊:“我国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必要性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第1期;蒋懿:“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研究”,《时代法学》,2007年第6期;任成琦:“夫妻和谐相处反对家庭暴力”,《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2月4日;张希慧:“对254起家庭暴力案件的分析——关于我省反家庭暴力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思考”,《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郭慧敏:“‘反家庭暴力’地方支持模式探寻——来自陕西的经验”,《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2期等等。
    402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52056.htm.访问时间:2011年8月25日。
    403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474903.htm.访问时间:2011年8月25日。
    404《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39页。
    405《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2页。
    406笔者注:“社会性别主流化与我国反家暴立法”一文已发表于《河北法学》2012年第1期,第78-82页。
    407[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历史中的性别》,何开松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408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3-204页。
    409“在国际劳工组织成员中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中国项目组: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指导手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410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6页。
    411陈明侠、黄列:《性别与法律研究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412李春茹、陈苇、冉启玉:“女性权益法律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以社会性别平等为视角”,薛宁兰主编:《国际视野,本土实践——亚洲地区性别与法律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413大洋:“家庭暴力投诉增加”,《广州日报》,2009年3月8日,第A6版。
    414黄庆畅:“‘人身保护令’接连出鞘”,《人民日报》,2008年10月7日,第8版。
    415夏敏:“性别视角下的司法正义”,《中国审判》,2007年第9期,第9页。
    416龙涛:“联合国项目组在长沙培训民警处置家庭暴力”,《潇湘晨报》,2011年7月14日,第A09版。
    417[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425韩小红:“出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势在必行”,《中国妇女报》,2010年3月15日,第A04版。
    [1][澳]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黄光国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法]爱弥儿·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喆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法]勒内·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潘华仿、高鸿钧、贺卫方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舒小菲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年版,。
    [8][芬兰]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第一卷),李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美]C. S.霍尔、V. 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1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美]杰克·唐纳德:《普遍人权的理论和实践》,王浦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3][美]罗伊·F·鲍迈斯特尔:《恶:在人类暴力与残酷之中》,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4][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5][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历史中的性别》,何开松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16][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8][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日]久世敏雄、长田雅喜:《家庭关系的心理透视》,李艳、苗登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0][瑞士]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谢鹏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2][英]莫里森:《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刘仁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3][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于庆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2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5][英]F. A.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英]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用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27][苏格兰]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泰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28][英]麦克.林西(Michael Lindsey)、罗伯特·麦克布来德(R. W. McBride)、康斯坦.布列特(C. M.Platt):《家庭暴力者辅导手册》,林明杰等译,台北:张老师出版社,2000年版。
    [29][英]R.C.范·卡内冈(R.C.Van Caenegem):《英国普通法的诞生》(第2版),李红海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31]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家庭暴力与法律援助——问题、思考、对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陈敏主编:《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3]陈明侠、黄列:《性别与法律研究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4]陈明侠等主编:《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构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6]陈苇:《论预防和制止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37]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第二版),北京: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
    [38]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续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9]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40]郭建梅主编:《家庭暴力与法律援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蒋宝德、李鑫生主编:《中国地域文化》(上),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43]蒋月、张莉编著:《新婚姻法导读》,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蒋月等译:《英国婚姻家庭制定法选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5]乐国安:《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李世家:《现代台湾与传统伦理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7]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48]刘梦:《中国婚姻暴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9]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50]荣维毅、黄列:《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荣维毅、黄列:《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国际视角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4]石元康:《罗尔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宋美娅、薛宁兰主编:《妇女受暴口述实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7]台湾财团法人妇女权益促进发展基金会:《数字告诉你,台湾女性图像(2004版)》,台湾财团法人妇女权益促进发展基金会,2004年版。
    [58]唐灿:《家庭与性别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9]唐雄山:《人性平衡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陶勑恒、郑宁:《家庭暴力干预培训系列教材——施暴者教育与辅导培训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2]佟新:《人口社会学》(第三版),2008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3]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4]汪明亮:《定罪量刑社会学模式》,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王歌雅:《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7]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8]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69]巫昌祯、杨大文主编:《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70]巫昌祯:《中国婚姻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1]巫昌祯、杨大文主编:《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72]吴丽娟:《让我们更快乐:理性情绪教育课程》,台北:台湾心理出版社,1998年版。
    [73]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4]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肖树乔:《国际人权、法律和中国受虐妇女现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76]谢鹏程:《基本法律价值》,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7]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增删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9]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0]杨大文:《婚姻家庭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杨大文主编:《婚姻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82]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三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83]杨宇冠主编:《联合国人权公约机构与经典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4]张爱宁:《国际人权法专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5]张红艳:《法律透视:婚姻家庭暴力》,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86]张李玺、刘梦主编:《中国家庭暴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8]周国平:《永恒之女性》,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版。
    [89]朱立恒:《公正审判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美]波拉-F.曼格姆:“受虐妇女综合证证据的重新概念化:检控机关对有关暴力的专家证词的利用”,黄列译,《环球法律评论》,2003夏季号。
    [2][英]玛丽安·海斯特:“家庭暴力——英国调研概览”,中国法学会英国文化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婚姻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研究所编著:《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3][英]爱琳·萨姆森:“零忍耐运动”,巫昌祯、杨大文主编:《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4]“2011年4月:反对暴力迫害妇女法案”,http://www.oltarsh.com/ch/april20113.php.2011年9月13日。
    [5]“澳大利亚家庭暴力导致数万妇女无家可归”,http://news.qq.com/a/20090310/000496.htm.2011年9月8日。
    [6]“对家庭暴力勇敢说‘不’”,《浙江日报》,2009年12月10日,第007版。
    [7]“法国家庭暴力触目惊心”,《钱江晚报》,2007年6月14日。
    [8]“甘州长安乡妇联‘四个坚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http://www.women.org.cn/allnews/1301/19752.html.2011年9月29日。
    [9]“河北保定‘妇女之家’创建调研”,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2/3466.html.2011年10月2日。
    [10]“家暴占婚姻投诉近三成妇女维权站成‘撑腰人’”,http://www.women.org.cn/allnews/1301/19744.html.2011年9月29日。
    [11]“家庭暴力防治法实施一周年调查报告”,《司法改革杂志》,2000年第28期。
    [12]“家庭暴力令澳大利亚年损失逾130亿”,http://www.xkb.com.au/html/news/shehui/2011/0307/53654.html.2011年9月8日。
    [13]“江苏省高邮市人社局:完善政策体系,维护妇女合法权益”,http://www.women.org.cn/allnews/1301/19753.html.2011年9月29日。
    [14]“连云港平安家庭创建调研”,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2/3484.html.2011年10月2日。
    [15]“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中国35%婚姻中存在暴力”,《中国反对家庭暴力网络通讯》,2008年4月。
    [16]“联合国妇女问题:性别主流化”,http://www.un.org/chinese/esa/women/mainstreaming.htm.2011年11月12日。
    [17]“美国治理家庭暴力成效显著”,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3/06/content_1348697.htm.2011年9月13日。
    [18]“宜宾市珙县:构建五级维权网络着力建设‘和谐家园’”,http://www.women.org.cn/allnews/1301/19751.html.2011年9月30日。
    [19]“英国家庭暴力40%受害者是男性”,《广州日报》,2010年9月7日,A12版。
    [20]“在国际劳工组织成员中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中国项目组: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指导手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21]《中华民国立法院公报》,第86卷38期。
    [22]白桂梅:“国际人权法与消除对妇女暴力的行为: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白桂梅主编:《国际人权与发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3]柏晶、白艳:“走出家庭暴力的阴影——对吉林省家庭暴力现象的调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4]蔡双喜、金勇:“倾听,寻求和谐的声音——‘建和谐家庭·促和谐社会’分论坛发言摘要”,《中国妇女报》,2006年6月22日,第004版。
    [25]曹诗权:“中英维护妇女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
    [26]曹玉萍等:“家庭暴力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3期。
    [27]曾毅:“谈家庭暴力及其预防”,《求实》,2006年第2期。
    [28]常艳等:“反家庭暴力的妇女维权新观察”,《安庆日报》,2009年5月11日,第003版。
    [29]陈静霞:“浅析家庭暴力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策”,《甘肃日报》,2007年5月23日,第007版。
    [30]陈丽平:“‘冷暴力’应否由法律调整分歧明显”,《法制日报》,2009年2月7日,第02版。
    [31]陈敏:“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我国立法中的性别不平等”,《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32]陈敏:“关于家庭暴力认定难的思考”,《法律适用》,2009年第2期。
    [33]陈敏:“关注绝望的抗争:受虐妇女综合症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妇女报》,2000年11月2日,第3版。
    [34]陈敏:“家庭暴力离婚案件不宜调解结案”,《法制日报》,2009年7月17日,第003版
    [35]陈明志:“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精神”,《清流月刊》(台北),第9卷第11期,2001年。
    [36]陈荞:“反家暴立法进入预备阶段”,《京华时报》,2011年9月7日,第004版。
    [37]陈苇、倪丹:“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实证研究——防治对农村妇女的家庭暴力”,《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
    [38]陈苇、冉启玉:“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婚姻法》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其立法完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9]陈苇:“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实证研究”,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
    [40]陈苇:“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实证研究——以对农村妇女的家庭暴力为主要分析对象”,《法商研究》,2007年第6期。
    [41]陈勇:“部门联动反家暴”,《湖南日报》,2011年6月22日,第004版。
    [42]陈政、熊亚媛:“茶陵:一个基层法院的诉前调解环境打造”,《人民法院报》,2011年4月25日,第008版。
    [43]陈钟林、张芳:“家庭暴力受虐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5期。
    [44]褚杏子“:婚姻暴力下女性被害者之研究——以女性主义观点出发”,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2000年硕士论文。
    [45]丁国锋:“无锡崇安法院反家庭暴力从‘吃螃蟹’到‘家常便饭’,六项机制试水综合审判模式”,《法制日报》,2009年7月17日,第005版。
    [46]杜瑞芳:“关注弱势群体——女性主义法学的启示”,《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1期。
    [47]方金华:“对国外介入家庭暴力的考察及启示”,《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8]高凤仙:“家庭暴力之立法运动与整体防治网络的建立”,《万国法律》(台湾),2002年第114期。
    [49]高凤仙:“我国家庭暴力之立法现状与展望”,《万国法律》(92),1997年。
    [50]高凤仙“论国外家庭暴力委员会之组织与功能”,《司法周刊》(台湾),1996年总第790期。
    [51]高乐田:“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三重视野”,《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52]高欣:“中澳反家庭暴力研讨培训会在沈召开”,《辽宁日报》,2007年7月18日,第002版。
    [53]高远:“法国对家庭暴力适用重典”,《中国妇女报》,2007年8月16日。
    [54]葛友俐:“丹那之家和丹麦受虐妇女庇护所运动”,http://www.stopdv.org.cn/cn/article.asp?id=153.2011年10月13日。
    [55]郭慧敏:“‘反家庭暴力’地方支持模式探寻——来自陕西的经验”,《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2期。
    [56]郭慧敏:“社会性别与妇女人权问题——兼论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1期。
    [57]郭慧敏:“性别平等的法律文本政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语境下的言说”,黄列主编:《性别平等与法律改革——性别平等与法律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8]韩冰:“美国预防和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措施”,http://bjg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91003.2011年9月14日。
    [59]韩小红:“出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势在必行”,《中国妇女报》,2010年3月15日,第A04版。
    [60]红钰:“人身侵犯及家庭暴力成妇儿维权两大热点”,《通辽日报》,2009年2月11日,第005版。
    [61]洪达亮:“浅析保护令相关问题”,《法官协会杂志,》第3卷第2期,2001年。
    [62]侯莎莎:“家庭暴力被正式纳入了公安机关出警范围,民警干预家庭暴力尚无具体操作规范”,《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日,第007版。
    [63]胡慧、吴波、张磊:“我国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必要性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第1期。
    [64]黄斌:“通过司法途径推动反对家庭暴力——中澳合作反对家庭暴力培训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4期。
    [65]黄坑:“仁化首个平安家庭‘先进示范镇’”,《韶关日报》,2009年12月3日,第A04版。
    [66]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
    [67]黄列:“家庭暴力:妇女面临的人权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第2期。
    [68]黄列:“家庭暴力的理论研讨”,《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3期。
    [69]黄列:“两种反对家庭暴力战略评析”,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黄列:“有关国家在反对家庭暴力方面的立法情况”, http://cyc6.cycnet.com:8090/othermis/stopdv/content.jsp?id=447.2011年7月19日。
    [71]黄庆畅:“‘人身保护令’接连出鞘”,《人民日报》,2008年10月7日,第8版。
    [72]黄志鸿:“景德镇市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成立”,《中国社会报》,2009年9月11日,第002版。
    [73]贾金风:“法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现状与预治”,《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74]江波、杨晖:“探讨传统性别文化与家庭暴力的关系——对陕西农村妇女一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5]姜军:“中澳合作反家暴立法研讨会在宁举行”,《江苏法制报》,2009年12月10日,第001版。
    [76]蒋菡:“家庭暴力多发,委员建议出台制止家庭暴力法”,《工人日报》,2009年3月9日,第007版。
    [77]蒋懿:“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研究”,《时代法学》,2007年第6期。
    [78]蒋月、林艳琴等:“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
    [79]蒋月:“论警察介入和干预家庭暴力——若干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0]焦少林:“家庭暴力的主体与特征”,《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81]金一虹:“转型期家庭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与新的整合”,《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
    [82]康天军:“彰显人身保护令,有效预防家庭暴力——陕西高院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制度的调研报告”,《人民法院报》,2011年9月15日,第08版。
    [83]黎光宇:“我国家庭暴力特征、成因及其对策研究”,《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84]李步云、陈佑武:“人权与‘权利’的异同”,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5]李川:“半边天家园撑起妇女一片天——本市打造妇女工作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天津日报》,2010年7月7日,第001版。
    [86]李春茹、陈苇、冉启玉:“女性权益法律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以社会性别平等为视角”,薛宁兰主编:《国际视野,本土实践——亚洲地区性别与法律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7]李宏良:“一起刑事案件辩护的反思”,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762.html.2011年7月4日。
    [88]李洪祥:“家庭暴力之法律概念解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89]李莉、李玲:“妇女NGO在反家庭暴力中的社会救助机制与行动策略——基于湖北妇女NGO发展的调查”,《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第2期。
    [90]李梅:“我国家庭暴力犯罪的特征及其对策”,《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91]李明舜:“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理念与体系建构”,2010年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论文。
    [92]李明舜:“制定家庭暴力法的几点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93]李铁柱:“反家暴立法,别忽视‘冷暴力’”,《检察日报》,2011年9月2日,第04版。
    [94]李维苇、刘必华:“‘疏心大姐’帮安亭妇女排忧解难”,《东方城乡报》,2010年10月5日,第A03版。
    [95]李霞:“家庭暴力法律范畴论纲——基于性别的角度”,《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96]李银河:“近年来国外对妇女受攀力侵害状况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
    [97]林少菊、彭科莲、张范湄:“湖南省家庭暴力中女性犯罪的调查与分析”,《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
    [98]凌鸿:“论少年法庭的受案范围”,《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第2期,。
    [99]令泉:“温州首发‘人身保护令’反家庭暴力立法时机成熟”,《中国商报》,2009年7月17日,第007版。
    [100]刘红荣:“沧州创建妇女信访代理绿色通道”,《中国妇女报》,2011年6月28日,第A02版。
    [101]刘洪华:“家庭冷暴力的立法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02]刘继华:“谈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03]刘梦:“个人家庭社会:多元的视角——国外虐妻研究综述”,《浙江学刊》,2001年第5期。
    [104]刘培现:“遏制家庭暴力地方法规‘呼之欲出’”,《大同日报》,2009年8月26日,第005版。
    [105]刘双玉:“家庭冷暴力法律仍是空白”,《北京日报》,2003年6月25日,第06版。
    [106]刘文:“应借鉴保护令制度防治家庭暴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07]刘晓梅:“英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
    [108]刘亚:“构建和谐平安家园——全州妇联组织‘反家庭暴力’纪实”,《黔西南日报》,2009年3月14日,第001版。
    [109]刘延东:“我国反家暴地方法评述”,林建军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歧视与暴力:跨学科视角国际研讨会会议手册》,2010年版。
    [110]柳阎:“新法案规定夫妻间言语施暴也可入狱,法国首开心理暴力为刑事犯罪先例”,《法制日报环球大视野》,2010年7月13日。
    [111]龙涛:“联合国项目组在长沙培训民警处置家庭暴力”,《潇湘晨报》,2011年7月14日,第A09版。
    [112]龙宗智:“论书面证言及其运用”,《中国法学》,2008年第4期。
    [113]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114]陆红:“谈美国的家庭暴力”,《法学杂志》,1997年第6期。
    [115]罗茜:“反家暴立法是当务之急么?”,《上海法治报》,2011年8月29日,第B08版。
    [116]马俊驹、曹治国:“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
    [117]马忠红:“中美警察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案件比较研究”,《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18]莫瑞丽、袁泽民:“从和谐的视野看亲密关系的冲突—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19]潘从武:“非婚同居遭‘家暴’也受保护,银川出台法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制日报》,2009年8月10日,第007版。
    [120]钱向荣等:“通州110一年接到投诉百起以上——农村家庭暴力引人关注”,《南通日报》,2009年4月24日,第B02版。
    [121]任成琦:“夫妻和谐相处反对家庭暴力”,《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2月4日。
    [122]戎明昌:“让家庭暴力受害者敢于说‘不’”,《南方日报》,2009年8月5日,第A10版。
    [123]尚栩:“法国去年193人死于家庭暴力”,《赣东都市》,2009年6月18日。
    [124]史长青:“台湾家庭暴力之处理机制:从公力救济到乡镇市调解”,《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5期。
    [125]苏敏:“吕梁地区农村妇女家庭暴力调查与研究”,《法学之窗》,2010年第12期。
    [126]孙智超:“五里河派出所探索新家庭‘息战’模式——57份‘家暴档案’专管‘家务事’”,《沈阳日报》,2011年5月10日,第A05版。
    [127]陶勑恒:“男性施暴者特质的心理学分析”,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8]田桂营、代斌:“‘五心调解法’化解夫妻仇恨”,《法治快报》,2010年8月2日,第001版。
    [129]佟新:“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家庭与性别评论》,2008年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0]王丹:“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社会性别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1]王晖:“关于家庭暴力产生原因的社会性别分析”,《新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32]王雷:“反对家庭暴力,欧洲各国措施不尽相同”,《中国社会报》,2007年1月22日。
    [133]王礼仁:“家庭暴力的类型化分析——以我国婚姻法关于家庭暴力的规定为主要对象”,2010年8月22日,宜昌法院网:http://yc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5112.2011年4月15日。
    [134]王丽玲、练红宁:“南京市成立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中国社会报》,2009年5月7日,第002版。
    [135]王茜:“美国每年有130万名家庭暴力受害者,女性占92%”,http://www.myfp.cn/news/1310163.html.访问时间:2011年9月10日。
    [136]王晓丹:“为妇女呐喊——边疆农村家庭暴力的调查与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0期。
    [137]王瑜:“家庭暴力受害者渴望保护伞”,《工人日报》,2009年7月19日,第002版。
    [138]王长路、任然:“立法先行是反家庭暴力根本途径”,《中国妇女报》,2008年3月11日,第A01版。
    [139]王长路:“反对家庭暴力,法律框架期待成型”,《中国妇女报》,2009年3月10日,第A01版。
    [140]温如军:“反家暴立法已进最后论证阶段”,《法制晚报》,2011年9月6日,第A16版。
    [141]吴丹红:“司法场景中的证人作证”,《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42]夏敏:“性别视角下的司法正义”,《中国审判》,2007年第9期。
    [143]夏吟兰、郝佳:“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刍议——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正义观”,《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3期。
    [144]肖平:“家庭暴力白领占四成”,《苏州日报》,2009年8月13日,第A03版。
    [145]肖仁辉:“家庭暴力的内涵、特征及其防治”,《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2007年第3期。
    [146]徐静村:“关于中国司法改革的几个问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47]徐显明:“人权建设三愿”,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8]薛宁兰:“娜威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第2期。
    [149]杨菁、任娜:“中国都市家庭冷暴力研究”,《社会学》,2004年第3期。
    [150]杨静:“反对家庭暴力的政策成因——社会建构论的观点”,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1]杨立新:“规定侵权责任反对家庭暴力的‘防火墙’”,《检察日报》,2003年3月19日。
    [152]叶海燕:“反家庭暴力社工援助项目深圳启动”,《中国妇女报》,2009年11月30日,第A02版。
    [153]叶志海等:“广州和深圳市孕产妇家庭暴力现况调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第3期。
    [154]于东辉:“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建构的思考”,《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155]于怀清:“民政部:推广徐州、大连家暴庇护先进经验”,《中国妇女报》,2009年7月14日,第A04版。
    [156]袁粮钢:“罗湖区家庭暴力防护中心成绩显著,对案件有效调处率逾九成”,《深圳特区报》,2009年11月20日,第A07版。
    [157]张彩凤、沈国琴:“家庭暴力案件中警察权的权限及行使原则——社会性别主义视角下的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58]张浩淼:“儿童遭遇家庭暴力,维权存在法律空白”,《重庆日报》,2009年3月6日,第015版。
    [159]张佳、陈立源:“家庭暴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太原日报》,2009年11月26日,第003版。
    [160]张丽丽:“我省家庭暴力投诉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11月25日,第002版。
    [161]张美荣:“‘被离婚者’遭遇损害赔偿难”,《北京社区报》,2011年7月28日,第008版。
    [162]张萌、杨巍:“带岭区妇联构建温馨‘姊妹港湾’”,《伊春日报》,2011年2月26日,第001版。
    [163]张庆:“家庭冷暴力——受虐妇女的另一种痛”,《广西日报》,2003年7月4日,第006版。
    [164]张伟、马钰凤:“家庭暴力司法干预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省为例”,《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第3期。
    [165]张希慧:“对254起家庭暴力案件的分析——关于我省反家庭暴力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思考”,《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166]张秀鸳、韦爱梅:“谈台湾家庭暴力加害人处遇计划之建构”,《律师杂志》(267),2001年。
    [167]张亚林:“论家庭暴力”,《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第14期。
    [168]赵海旭:“妇女维权流动模拟法庭昨开庭”,《杭州日报》,2011年3月4日,第A02版。
    [169]赵家新:“常州武进:‘警察劝架’调解62起家庭纠纷”,《人民公安报》,2011年6月29日,第002版。
    [170]赵庆丽、杨彩方:“家庭暴力的特征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法治快报》,2008年3月25日,第005版。
    [171]赵秋女:“本市首家家庭暴力预警协调处置中心成立”,《本溪日报》,2009年4月24日,第001版。
    [172]赵晓英:“中澳反家庭暴力研讨培训会与会人员来鞍”,《鞍山日报》,2007年7月20日,第A01版。
    [173]周文馨:“甘肃省成立首家反家暴庇护中心”,《法制日报》,2010年7月20日,第007版。
    [174]朱磊:“反家暴立法不能缺少儿童视角”,《法制日报》,2011年4月16日,第003版。
    [175]朱晓青:“消除对妇女家庭暴力的法律举措”,荣维毅、宋美娅主编:《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6]朱昭武:“德江合兴法律服务进村显成效”,《法制生活报》,2010年10月20日,第002版。
    [177]卓泽渊:“司法体制:司法改革的重点”,《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9期。
    [178]卓泽渊:“论法的价值”,《中国法学》,2000年第6期。
    [1] Addison and Lawson-Cruttenden, Harassment Law and Practice, Blackstone Press,1999.
    [2] Kelly Barth, book editor, Domestic Violence, Greenhaven Press,2009.
    [3] Holly Cefrey, Domestic violence, Rosen Pub. Group,2009. Edited by Michael Freeman., DomesticViolence, Ashgate,2008.
    [4] Abigail Sterne, Domestic Violence and Children, Routledge,2008.
    [5] Eavan Boland, Domestic Violence: Poems, W. W. Norton, September2,2008.
    [6] Mandy Burton, Legal Responses to Domestic Violence, Routledge Cavendish, September4,2008.
    [7] Margi Laird McCue.,Domestic Violence:a Reference Handbook, ABC-CLIO,2008.
    [8] Joyce Zoldak.,When Danger Hits Home:Survivors Of Domestic Violence, Mason CrestPublishers,2009. Donald G. Dutton, Rethinking Domestic Violence, UBC Press, February15,2007.
    [9] Encyclopedia of Domestic Violence, Routledge, February22,2007.
    [10] Richard L. Davis, Domestic Violence: Intervention, Prevention, Policies, and Solutions, CRC, March7,2008.
    [11] Laura Richards, Policing Domestic Violence (Blackstone's Practical Policing Series), OxfordUniversity Press, USA, November15,2008.
    [12] Donald G. Dutton, Rethinking Domestic Violenc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May30,2006.
    [13] Lorraine Radford, Mothering Through Domestic Violence,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July31,2006.
    [14] Jocelyn, E Andersen, Woman Submit! Christians&Domestic Violence, One Way Cafe Press, May15,2007.
    [15] Indira Jaising, Law of Domestic Violence [IMPORT], Universal Law Publishing Co Ltd, July2007.
    [16] R. C. Bird, Domestic Violence, Family Law Publications, June2003.
    [17] Katherine van Wormer and Albert R. Roberts, Death By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ng The MurdersAnd Murder-Suicides, Praeger Publishers,2008.
    [18] Ellen L. Bowen, Domestic Violence Treatment For Abusive Women: A Treatment Manual,Brunner-Routledge,2008.
    [19] David M. Haugen, book editor, Domestic Violence: Opposing Viewpoints, Greenhaven Press,2005.
    [20] Domestic Violence And Its Reverberations,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May11,2006.
    [21] Bernice R Kennedy, Domestic Violence: A.K.A.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 iUniverse, Inc., June18,2007.
    [22] Mike Wilson, book editor, Domestic violence, Greenhaven Press,2009.
    [23]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ommission on Domestic Violence, the Impact of Domestic Violence onYour Legal Practic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1996.
    [24] Arlie Hoch Child&Marching. Anne, the Second Shif. New York: Avon Books,1989.
    [25] Arlie Hoch Chil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Intimate Life: Notes from Home and Work,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2003.
    [26] Arlie Hoch Child, The Time Bind: 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 Baker andTaylor Books,1997.
    [27] Bainham, Day-Slater and Richards, What is A Parent? A Socio-Legal Analysis, Hart Publishing,1999.
    [28] Bates LM, Schuler SR.,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Domestic Violence InRural Bangladesh, Int FAM Plan Perspect,2004,12.
    [29] Beaumont and Mceleavy, Hagu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hild Ab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9.
    [30] Bill Atkin, Dealing with Family Violence, Family Law in New Zealand1995, in Bainhamed. TheInter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Law1995, the Netherlands,2000.
    [31] Chris Shilling,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3.
    [32] Davis, Cretney and Collins, Simple Quarrels, Clarendon Press,1994.
    [33] Domestic Violence, Break the Chain, Published by the Home Offic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rownProsecution Service and Others, Jan11999.
    [34] Eekelaar and Nohlapo (eds), The Changing Family, Hart Publishing1998.
    [35] Eekelaar and Sarcevic (eds), Parenthood In Modern Society, Martinus Nijhoff,1993.
    [36] Elizabeth Anscombe,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Philosophy,1958(33).
    [37] Emilie Amt Ed, Women’s Lives In Medievd Europe: A Source Book, New York,1993.
    [38] Etienne. Gk, Linda. Ld, James. Am,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2002.
    [39] Eve S Bazaar and Carl G Bazaar, Domestic Violence, The Criminal Justice Response, Second EditionSage Publications,1996.
    [40] Eve S. Buzawa and Carl G. Buzawa, Domestic Violence: the Criminal Justice Response (19962nd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1996.
    [41] Fortin, Children’s Rights and the Developing Law, Butterworths,1998.
    [42] Gill Hague and Ellen Malos, Domestic Violence: Action For Change,2nd Edition, New Clarion Press,1998.
    [43] Gillian Dalley, Ideologies of Caring: Rethinking Community and Collectivism, Macmillan Education,1988.
    [44] Hayes and Williams, Family Law: Principles, Policy and Practice (2nd edn), Butterworths,1999.
    [45] Kate Standley, Family LAw, Macm Illan Press, Ltd,1997.
    [46] Katz, Eekelaar and Maclean (eds), Cross Currents: Family Law and Police in the US and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7] Kelso. Ruth, Doctrine for the Lady of the Renaissanc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6.
    [48] Kyriacou Dn, Anglin D, Taliaferro E, Risk Factors for Injury to Women from Domestic ViolenceAgainst Women, N Engl J Med,1999.
    [49] Lawson-Cruttenden and Addison, Blackstone’s Guide to the 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1997,Blackstone Press,1999.
    [50] Mayer BW, Coulter M,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Partner Abuse. J of Nursing,2001.
    [51]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in Foucault Live, Trans, John Johnson, Semiotext (E)Foreign Agent Series,1989.
    [52] Mildred Daley Pagelow, Lloyd W. Pagelow, Family Violenc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84.
    [53] Silva and Smart (eds), The New Family, Sage Publications,1999.
    [54] Simith, Dorothy E., 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 A Feminist Sociology, Boston: NortheasternUniversity Press,1994.
    [55]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Domestic Violence,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Canberra,1986.
    [56] Walker, Alice.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A Womanist Prose, New York: Harecourt BraceJovanovich Publishers,1984.
    [57] Wasoff and Dey, Family Policy, The Gildredged Press,2000.
    [1] Amy Pollard&Julius Court, How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Use Evidence to Influence PolicyProcesses: A Literature Review, Working Paper249From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2005.
    [2] Balley-Harris (ed.), Dividing the Assets on Family Breakdown, Family Law,1998.
    [3] Bird, Domestic Violence and 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3rd edn), Family Law,2001.
    [4]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52the Session), Report Of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Violence,(E/CN14/1996/5), Feb1,1996.
    [5] David. Johannes, Domestic Violence Scandal, the New York Times,28th March,2009.
    [6] Hutchinson, Roberts and Setright, International Parental Child Abduction, Family Law,1998.
    [7] Jessica J. Eckstein, Reasons for Staying in Intimately Violent Relationships: Comparisons of Men andWomen and Messages Communicated to Self and Other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26October2010.
    [8] Joan A. Samuels-Dennis, Marilyn Ford-Gilboe and Susan Ray, Single Mother’s Adverse andTraumatic Experiences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23November2010.
    [9] Judith, Domestic Violence and Depression, http://Domesticviolencestatistics.Org/Domestic-Violence-And-Depression/.2011-9-13。
    [10] Law Commission, Domestic Violence and Occupation of the Family Home, LC No207,1992.
    [11] Lea Kacen, The “Extended Self” and “It” in the Dynamics of Violent Relationships: Learning fromPersonal Life Stories on Social Conflict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20October2010
    [12] Lisa M. Martirinson, Comment: An Ananysis of Resources for African-American Female Victims ofDomestic Violence in Wisconsin Wisconsin, Women’s Law Journal, Fall.2001.
    [13] Model Code on Domestic and Family Violence: General Provisions,Http://Www.Stopdv.Org.Cn/Cn/Index.Asp.2011-9-13。
    [14] Mullender and Morley, Children Living with Domestic Violence, Whiting and Birch,1994.
    [15] Nichole Miras Mordini, Mandatory State Interventions for Domestic Abuse Cases: An Examination of theBeefectos on Victim Safety and Autonomy,52Darake L. Rev.295, winter,2004.
    [16] Oetzel J, Duran B,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American Indian And/Or Alaska Native Communities:A Social Ecological Framework Of Determinants And Interventions. An Indian and Alaska NativeMental Health Research,2004,11.
    [17] Raoul Wallenberg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Law, General Comments orRecommendations Adopted by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Treaty Bodies, Vol1IV, Committee onthe Elimination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Lund1998).
    [18] Sattzman LE, Green YT, Marks JS,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s A Public Health Issue, Commentsfrom the CDC,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0,19.
    [19] Scott D. Easton, Carol Coohey, Patrick O’leary, Ying Zhang and Lei Hua, The Effect of ChildhoodSexual Abuse on Psychosexual Functioning During Adulthood,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23November2010.
    [20] Simith, Dorothy E., Sociology from Women’s Experience: A Reaffirmation, Sociological Theory10,No.1,1992.
    [21] Swindells, Nezves, Kushner and Skilbeck, Family Law and the Human Rights Act1998, Family Law,1999.
    [22] Taner Akar, F. Nur Aksakal, Birol Demirel, Elif Durukan and Se il zkan, The Prevalence of DomesticViolence against Women Among a Group Woman: Ankara, Turkey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Ankara,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Volume25, Number5, July2010.
    [23] Using the Police and the Courts and What Can the Police Do For Me?, Domestic Violence Handbook (1995Edition), New York: New York State Coalition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1995.
    [24]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the Family, Report by Special Rapporteur Submitted To55Session,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E/CN14/1999/681.
    [1]中宣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部、全国妇联《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司法鉴定程序通则》(2007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7年修正)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年)
    [10]1986年香港《家庭暴力条例》(第189章)
    [11]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2008年3月)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1995年)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年)
    [1] Children Act1989
    [2] Children and Young Persons Act1933
    [3] Domestic Proceedings and Magistrates’ Courts Act1978
    [4] 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
    [5] Family Law Act1996
    [6] Matrimonial and Family Proceedings Act1976
    [7] Matrimonial Causes Act
    [8] 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1997
    [9] Sexual Offences Act2003
    [10] The Crime and Security Act2011(Domestic Violence: Pilot Schemes)Order
    [11] The 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Commencement No.7and TransitionalProvision)Order2006
    [12] The 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Commencement No.1-4)Order2005
    [13] The 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Commencement No.6)Order2006
    [14] The 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Commencement No.8-10)Order2007
    [15] The 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Commencement No.11-12)Order2009
    [16] The 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Commencement No.13)Order2010
    [17] The Domestic Violence, Crime and Victims Act2004(Commencement No.14)Order2011
    [18] The Family Homes and Domestic Violence(1998Order)(Commencement No.2)Order(NorthernIreland)1999
    [19] The Magistrates’ Courts(Domestic Violence Protection Order Proceedings)Rules2011
    [20]韩国《防止家庭暴力及保护被害者的法案》(1997年)
    [21]韩国《家庭暴力犯罪处罚的特例法案》(1997年)
    [22]美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法令》(1996年)
    [23]美国《反针对妇女暴力法》(1994年)
    [24]美国《预防家庭暴力与提供服务法案》(1992年)
    [25]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虐待保护法》(1977年)
    [26]美国密西西比州《反家庭暴力决议》(1824年)
    [27]欧洲理事会文件EG(99)14
    [28]日本《家庭暴力防止法》(2001)
    [29]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2007年修正)
    [30]台湾《立法院议案关系文书》(院总第1761号)
    [31]香港《2009年家庭暴力(修订)条例》
    [32]香港《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2009年修正)
    [33]英国《1977年住房(无家可归)者法》(1977年)
    [34]英国《1983年婚姻家庭法》(1983年)
    [35]英国《1989年未成年人法》(1989年)
    [36]英国《1991年未成年人抚养法》(1991年)
    [37]英国《1992年家庭法(北爱尔兰)条例》(1992年)
    [38]英国《1994年刑事司法和公共秩序法》(1994年)
    [39]英国《1998年犯罪和动乱法》(199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