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民政府时期的县自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民主宪政的潮流下,地方自治不仅事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科学处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关乎一个国家宪政建设的成败。因此,对地方自治的研究,特别是对本国过往地方自治实践的检讨和考量,在宪政课题的研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属宪法史范畴,主要考察国民政府时期的县自治理念、制度设计和运行。在此基础之上,对国民政府将县自治作为实现国家宪政重要路径的合理性,以及发轫于基层的宪政建设路径在当代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本文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个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梳理和评价了与本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最后提出了选题的研究方法和整体写作框架。
     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地方自治的基础理论入手,探讨了县自治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形成过程。文中介绍了地方自治的基础理论,梳理了与地方自治相关的中国历史源流,并在此基础上对县自治理论进行了评述。文中指出,县自治理论固然是近代以来欧风美雨的产物,是在西方地方自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但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对其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最后成为国民政府进行宪政实践指导思想的县自治理论,经过蒋介石、胡汉民等人的修正和改造,实际上已经有别于一般的地方自治理论。第二章主要从制度构建的动因、制度的设计以及县自治的权力架构三个方面探讨国民政府时期县自治的制度构建。县自治制度的构建主要是出于国民政府现实统治的需要,即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削弱地方实力派的需要和加强基层控制的需要。正是在上述利益需求的驱动下,国民政府一方面为了体现民主色彩,充分借鉴了西方的地方自治理论,另一方面,出于维护统治的现实需要,又强化了传统的集权式控制手段,最终在县自治制度的设计上和权力架构上呈现出民主与集权两种理念的冲突与矛盾。
     第三章重点考察了县自治的实施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县自治实施的成果进行了检讨。文章通过对国民政府县自治建设的三个阶段进行综合考察得出结论,随着县自治逐渐转变为集权式的社会控制手段,县自治的建设成果乏善可陈,远未达到孙中山设计的建国程序所规定的实行宪政的条件。然而,迫于国内外民主呼声的日益高涨,国民政府不得不公开宣布立即实施宪政,县自治的宪法地位从而得以确立。当然,这种宪法地位的确立并不是县自治建设的发展水到渠成的法律表达,而是国民政府对现实统治危机的被动回应。它清楚地表明了国民政府县自治建设的失败。
     第四章在梳理与比较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宪政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对国民政府时期县自治的宪政意义进行了综合考量,最后得出结论,由基层自治走向全国宪政是中国宪政建设的可行之路。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主权独立、社会安定的背景下,国家进行宪政建设的各项条件已经完全具备,我们更应当强调由地方而中央的这种自下而上的宪政建设道路的重要性,以弥补当前政府主导型宪政建设模式的不足。为此,文章提出应从事权架构的合理化、形式自治与真实民主的统一以及宪政精神的培育三个方面,保障地方自治的实施,以确保地方自主性与民主活力的不断增强,进而为国家宪政建设的全面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余论部分综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县自治的研究价值,并再次强调在当前实施宪政的基本条件已经完全具备的情况下,自下而上进行国家民主宪政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Under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trend, scientific treatment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is not only an issue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but also a national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to a great exten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Therefore, research on local autonomy, especially on their past local self-government practice review and considerat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constitutional issues. This stud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constitutional history, mainly inspect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the county autonomy concept,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On this basis, the study will discuss county autonomy as the rationality of state constitutional important path,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basic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path in the contemporary.
     This article contains three part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he topic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reviews and appraises the topics related to literature, finally proposes the framework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whole writing.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I starts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local autonom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forming process of the county autonomy theo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local autonomy, combed the Chinese history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l autonomy,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ents on the county autonomy theory. In this part, the county autonomy theory is defined as a product of the influences of western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since modern times, it constructed on the theory of western local autonomous, but the ingrained effect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can not be ignored on the other hand. Especially the county autonomy guidelines of National Government constitutional practice, revised and transformed by Jiang Jieshi, Hu Hanmin and others,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theory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Chapter Ⅱ mainly discusses the motivation, design and power structure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county aut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y autonomy system is mainly fo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rule of the country, namely, to reinforce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gime, weaken the local power 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level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interest deman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make full use of the local autonomy theory of the west as a performance of democracy, and use for refer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rule of the country. It finally presents the conflict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mocracy and centralization on the design of the county autonomy system and power structure.
     Chapter III focuses on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y autonomy, and review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unty autonomy on the basi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y autonomou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is part concludes that the resul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unty autonomy construction is far from Sun yat-sen's design for the procedure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ntry establishment, and the county autonomy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means of social control of centralization. However, under the Democratic voice rising,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d to publicly annou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titution immediately, so as to establish the county autonomy. Of course, the constitutional status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autonomy construction is not a logical law expression, but a passive response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the realistic crisis of governance. It clearly shows the fail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y autonomous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Chapter IV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approach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China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20th century, and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the constitu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unty autonomy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t finally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asic autonomy towards the national constitutionalism is a feasible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Especial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tical stability, social stability and sovereignty, the condition of national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completed,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bottom-up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from local to central, to make up for the inadequacy of the current government leading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mod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roposed to guarantee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autonomy by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formation of the unity of autonomy, real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spirit cultivation. That could ensure the vigorous growing of local autonomy and democracy, and laid a good foundation of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for the country.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value of the county autonomy during the period of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again emphasize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bottom-up national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n the term of the readiness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引文
①[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
    ②汪辉祖:《学治臆断说·自序》,载郭成伟编:《官箴书点评与官箴文化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①杨熙时:《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84页。
    ①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版,白序第1页。
    ②白贵一:《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自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自序。
    ①朱国斌、郭宝平:《寻求控制与参与之间平衡的尝试——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地方自治》,载《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
    ②武乾:《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立法的演进及其特质》,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所编:《中西法律传统》(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李国青:《南京政府‘地方自治’制度设计的演变》,载《史学集刊》2010年第5期。
    ①杜赞奇:《文化、权力、国家——1900至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
    ②[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③参见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8页。
    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93页。
    ②《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
    ③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78页。
    ①参见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5页。
    ①以下内容主要参考许志雄:《地方自治权的基本课题》,载《月旦法学杂志》1995年第1期。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0页。
    ①法治斌、董保城:《宪法新论》,三民书局2003年版,第331页。
    ②[日]山内敏弘:《分权民主论的50年》,载张庆福主编:《宪政论从》(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73页。
    ①童之伟:《从宪法学角度探析国家结构形式的源与流》,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第55页。
    ②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③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页。
    ①参见[美]亨廷顿:《变动中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页。
    ②参见[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46页。
    ①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②Keith S.Rosenn,Federalism in the America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26 The University of Miami Inter-American Law Review 1(1994).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0页。
    ①William H.Riker,Federalism:Origin,Operation,Significance(1964),p.11.
    ③张千帆:《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①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②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6页。
    ③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6页。
    ④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2页。
    ①《尚书大传》。
    ②参见陈晓枫、柳正权:《中国法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
    ③《周礼·大司徒》。
    ④《周礼·地官·遂人》。
    ①廖伯源:《汉初县吏之秩阶及其任命—张家山汉简研究之一》,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②《后汉书·百官志》。
    ③曾宪义总主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0页。
    ④《随书》卷二,《帝纪第二·高祖下》。
    ①《通典》卷三三《职官·乡官》。
    ②[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17页。
    ③《宋史》卷一二九《兵志·保甲》。
    ①[元]孔克齐:《至正直记》卷二,《广德乡司》。
    ②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载《历史研究》1964年第4期。
    ①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23页。
    ①[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三《宗族》。
    ②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1页。
    ①《左传·桓公二年》。
    ②李申:《中国儒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0页。
    ①史美衍:《从史氏家训看宗族教育》,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②阴法鲁、许树安:《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③同上。
    ①史美衍:《从史氏家训看宗族教育》,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②《大清律例·刑律·贼盗》。
    ①转引吴民翔、阮美玲:《明清时期宗族教育与义乌商业文化》,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②转引萧一山:《清代通史》(第一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9页。
    ①对于明清时期这一新兴的社会阶层,学术界还有绅士、士绅的定义,三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鉴于上
    述三个概念的辨析不是本文的重点,为行文方便,文中将交替使用三个概念。②[民国]谢树阶:《保富约书》(卷八)。
    ③参见徐茂明:《明清以来的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④[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4版),张里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①明代刘宗周语,转引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和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2页。
    ②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页。
    ③[清]贺长龄、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卷六四《礼政》。
    ④[清]贺长龄、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卷二三《吏政》。
    ①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01页。
    ②[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①汪太贤:《近世中国地方自治主张的最初提出及其表达》,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①郭宝平、朱国斌:《探寻宪政之路:从现代化的视角检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宪政实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②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3页。
    ③郑观应:《盛世危言》,载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5页。
    ④同上。
    ⑤同上第57页。
    ①陈虬:《治平通议》,载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8页。
    ②同上。
    ③郑观应:《盛世危言》,载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7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9页。
    ②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载《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页。
    ③梁启超:《爱国论》,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3页。
    ④严复:《辟韩》,载《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页。
    ⑤康有为:《公民自治篇》,载《新民丛报》第6号。
    ⑥梁启超:《答某君问德国日本裁抑民权事》,载《新民从报》第20号。
    ⑦《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2页。
    ⑧参见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44-345页。
    ①攻法子:《敬告我乡人》,载《浙江潮》第2期。
    ②攻法子:《敬告我乡人》,载《浙江潮》第2期。
    ③《论开国会当先于地方自治》,载《东方杂志》第4卷第12期。
    ①《论地方自治之办法及秩序》,《预备立宪公会报》第2年第2期,转引杨秀祖、晓战:《清末的地方自治思潮及其特征》,载《通化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①《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简明章程》第一条,载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56-357页。
    ②周青松:《上海地方自治(1905-1927)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①李国忠:《中国地方自治百年发展论略》,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①《山西村政汇编》(第二卷),山西村政处出版,1928年,第16页。
    ①[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①陈独秀:《联省自治与中国政像》,载《向导》第1期。
    ②参见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2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5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0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3页。
    ⑥同上,第329-330页。
    ⑦《国父全集》第1册,国父全集编辑委员会1978年版,第180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8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3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8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页。
    ③同上,第339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2页。
    ①陈旭麓、郝胜朝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出版社1990年版,第32-33页。
    ②何炳贤编:《地方自治问题》,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123-124页。
    ①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载《政论》第1期。
    ②《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载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页。
    ①同上。
    ②《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载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页。
    ①胡汉民:《告吾国人之注意地方自治》,《中兴日报》1908年6月12日。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胡汉民:《革命的建设是本党工作的中心》,《胡汉民文集》第3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8年版,第296页。
    ①胡汉民:《最近破坏的情形与今后建设的计划》,《胡汉民文集》第3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8年版,第305页。
    ②成台生:《胡汉民的政治思想》,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版,第95页。
    ③胡汉民:《法律与自由》,《胡汉民文集》第4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8年版,第809页。
    ④李宗黄:《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实际》,重庆行政院县政计划委员会1940年版,第6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9页。
    ③朱汇森:《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87年版,137页。
    ④赵小平:《试论国民党地方自治失败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
    ①行政院县政计划委员会主编:《总裁地方自治言论》,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128页。
    ②同上。
    ③李宗黄:《对于新县制之认识》,《中央党务公报》第2卷,第14期。
    ④行政院县政计划委员会主编:《总裁地方自治言论》,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131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②同上,第241页。
    ③参见陈晓枫、易顶强:《略论直观思维范式下的近代中国立宪》,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4期。
    ①《老子》第一章。
    ②同上。
    ③《老子》第四十二章。
    ④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①《尚书·甘誓》。
    ②[德]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诚、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③转引自[美]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等译,社会科教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267页。
    ①《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9页。
    ②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7页。
    ③《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报》1925年第1号。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54页。
    ②“蒋总统”集编辑委员会:《“蒋总统”集》(一),台北“国防研究院”1963年版,第517页。
    ③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54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2页。
    ②[美]罗伯特A·柯白:《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殷钟嵘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6页。
    ①余治平:《从“西方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②汪精卫:《遵照建国大纲完成地方自治的问题》,载《中央周报》1933年,第253页。’
    ③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第一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580-581页。
    ①《切实推进地方自治以完成训政工作案》,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11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儒学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②[美]W·古德:《家庭》,魏章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66页。
    ③Vivienne Shu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178.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①费孝通、吴晗:《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发行1948年版,第50页。
    ②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中国当代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③舜生:《中国的绅士》,载《中国青年》第17期,1924年2月,第6页。
    ④《国民政府公报》宁字第12号,转引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0页。
    ⑤[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页。
    ①[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8页。
    ②田芳:《地方自治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③田芳:《地方自治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105、112页。
    ①田芳:《地方自治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①《内政部函复中央宣传部关于保甲运动之意见》,载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343页。
    ①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525页。
    ②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160页。
    ①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554页。
    ②陈柏心:《地方自治推行问题》,载《地方自治》1936年第1期。
    ③同上。
    ④罗家伦:《革命文献》第77辑,台北1976年版,第263页。
    ⑤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内政年鉴》(一),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44页。
    ⑥陈之迈:《中国政府》(三),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77页。
    ①梁漱溟:《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载《梁漱溟全集(五)》,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李宗黄:《现行保甲制度》,上海中华书局1945年第三版,第1页。
    ①王蔚佐:《行宪以后保甲制度的存废问题》,载《地方自治》1948年第2期。
    ②蒋介石:《地方高级行政人员会议闭幕词》,载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印:《总裁言论选集》(第五卷:政治类),第279页。
    ①朱国斌、郭宝平:《寻求控制与参与之间平衡的尝试——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地方自治》,载《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
    ①周叶中主编:《宪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
    ①《院令通过地方基层组织强制民众反共案》,转引曹成建:《国民政府保甲制度中的连坐处罚规定及其实践制约》,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①武乾:《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与地方自治》,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
    ②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323页。
    ③[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页。
    ①陈之迈:《中国政府》(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79页。
    ①参见周联合:《法制与腐败—以南京国民政府的县制为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②[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30页。
    ①田芳:《地方自治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
    ①参见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5-119页。
    ①陈心柏:《自治法草案评议》,载《东方杂志》1934年第19期。
    ②参见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①参见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47页。
    ③《怎样消弭各县的党政纠纷》,《江苏党务周刊》第4期,转引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④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43页。
    ⑤《县党部与县政府之关系条例》,转引郭宝平:《民国政制通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⑥《胡汉民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①胡汉民:《胡汉民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②《市党部监督市政府办法》,上海《民国日报》1930年3月5日。
    ③同上。
    ④《临时大会关于中央采以党统政省市采党政联系县市采党政融化三种形式之决议》,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⑤同上。
    ①潘源澄:《‘党治’下的自治》,载《自治季刊》(创刊号),第19页,第24页。
    ②《指令浙江省执行委员会》,《中央党务月刊》第16期,转引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①《五届七中全会阐释县以下各级党部融党于政之方式真义在使党对外秘密而实际与政府合为一体以加强党之活动力之决议》,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②[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页。
    ①参见内政部:《内政年鉴》(B),内政部年鉴编篡委员会1936年版,第10-45页。
    ②参见内政部:《内政年鉴》(B),内政部年鉴编篡委员会1936年版,第645-646页。
    ①胡次威:《民国县制史》,大东书局1948年版,第79页。
    ②《县政大全》第二编,普益书局1931年版,第73-74页。
    ①参见内政部:《内政年鉴》(B),内政部年鉴编篡委员会1936年版,第753-758页。
    ②参见内政部:《内政年鉴》(B),内政部年鉴编篡委员会1936年版,第753页。
    ③陈冰柏:《今日之县政》,同文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版,第73页。
    ④《切实推进地方自治以完成训政工作案》,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10页。
    ①程方:《中国县政概要》,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51页。
    ②《中华民国史事纲要》(初稿),民国二十三年册,第1147页,转引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0页。
    ③《剿匪省份各县政府裁局改科办法大纲》,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28页。
    ①同上,第529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第530页。
    ①转引周联合:《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府裁局改科研究》,载《晋阳学刊》2004年第6期。
    ②转引周联合:《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府裁局改科研究》,载《晋阳学刊》2004年第6期。
    ③程方:《中国县政概要》,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51页。
    ①[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2页。
    ②《国民政府年鉴》(民国三十二年度七月),地方之部,第23,38,82-83,146,174,203,336,268页,转引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43页。
    ①参见中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华年鉴》(上),中华年鉴社1948年版,第565页。
    ①《文史资料选辑》第129辑,第207-208页,转引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48页。
    ②参见中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华年鉴》(上),中华年鉴社1948年版,第567-569页。
    ①陈之迈:《中国政府》(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96页。
    ①参见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62页。
    ②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62页。
    ③《县组织法施行法》,载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40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54页。
    ②参见刘振东主编:《县政资料汇编》(下册),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1939年版,第147-148页。
    ①[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
    ②程方:《中国县政概论》,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71页。
    ①《咨送各省设立县政建设实验区办法请查照办理由》,载《内政公报》1933年第6期。
    ②内政部:《内政年鉴》(1),内政部年鉴编篡委员会1936年版,第229-230页。
    ①田阜南:《江宁自治实验县实习总报告》,载萧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资料》,台湾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第57035页。
    ②《江宁县政概况》,(南京)大陆印书馆1934年版,第15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2页。
    ①同上,第23页。
    ②梅思平《江宁实验县工作报告》,载章元善、许仕廉:《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301页。
    ①张觉人:《国府成立以来的地方自治沿革》,载《地方自治》1941年第7期。
    ①苏松芬:《现行地方自治法令解释汇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78页。
    ①《内政公报》,第6卷第2期。
    ②《内政公报》,第6卷第2期。
    ③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54页。
    ①参见李宗黄:《新县制理论与实际》,中华书局1945年版,第238页。
    ②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30页。
    ①陈柏心:《中国县制改造》,重庆国民图书社1942年版,第131页
    ②张国馨:《县政快窒息了——广东县政一般现况的概述》,载《地方自治》第2卷第7期。
    ③陈柏心:《中国县制改造》,重庆国民图书社1942年版,,第379页。
    ①汪振国:《新县制实施后几个重要问题的研讨》,转引周联合:《法制与腐败——以南京国民政府的县制为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版,第117页。
    ②程厚之:《从另一个角度观测地方自治》,载《县政》第四卷第一期,1945年。
    ③陈柏心:《中国县制改造》,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年版,第191页。
    ④熊子骏:《县地方自治问题的总检讨》,成都新新新闻报馆、成都文化服务部1940年版,第18页。
    ⑤《新县制实施成绩总检讨》,载《县政》第二卷第一期,1943年。
    ①内政部:《各省实施新县制推行地方自治总检讨》,载《民国档案》2005年第3期。
    ②胡次威:《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新县制’》,载《文史资料选辑》第129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③胡次威:《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新县制’》,载《文史资料选辑》第129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①参见李宗黄:《新县制之理论与实际》,中华书局1945年版,第85-87页。
    ②汪振国:《新县制实施后几个重要问题的研讨》,转引周联合:《法制与腐败——以南京国民政府的县制为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版,第124页。
    ③胡次威:《怎样实施新县制》,大东书局1947年版,第108页。
    ④内政部:《各省实施新县制推行地方自治总检讨》,载《民国档案》2005年第3期。
    ①汪振国:《新县制实施后几个重要问题的研讨》,转引周联合:《法制与腐败——以南京国民政府的县制为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版,第125页。
    ②胡次威:《怎样实施新县制》,大东书局1947年版,第107页。
    ③汪振国:《新县制实施后几个重要问题的研讨》,转引周联合:《法制与腐败——以南京国民政府的县制为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版,第126页。
    ④内政部:《各省实施新县制推行地方自治总检讨》,载《民国档案》2005年第3期。
    ①陶希圣:《由国民代表会到国民参政会》,转引荆知仁:《中国立宪史》,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402页。
    ②蒋廷黼:《国民党与国民党员》,转引荆知仁:《中国立宪史》,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403页。
    ①陈之迈:《政制改革的必要》及《再论政制改革》,转引荆知仁:《中国立宪史》,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403页。
    ②胡适:《宪政问题》,转引荆知仁:《中国立宪史》,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405页。
    ③胡适:《从一党到无党的政党》,转引荆知仁:《中国立宪史》,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405页。
    ④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74页。
    ①孙科:《关于宪草经过及其内容的说明》,载夏新华、胡旭昇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8页。
    ①周叶中、江国华:《从工具选择到价值认同——民国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0页。
    ②张金鉴:《均衡主义与地方制度》,正中书局1948年版,第3页。
    ③转引田芳:《地方自治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④田芳:《地方自治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99页。
    ①张謇:《致袁世凯书》,转引张晋藩、曾宪义:《中国宪法史略》,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58页。
    ②参见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45-346页。
    ①《大清德宗实录》卷562.
    ②同上。
    ③参见张晋藩、曾宪义:《中国宪法史略》,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62页;张学仁、陈宁生主编:《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①参见梁启超:《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638页。
    ②荆知仁:《中国立宪史》,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134页。
    ③《咨议局章程》第一章第一条。
    ①据统计,当时选民参选比例最高的是直隶地区,选民人数占其总人口数的0.62%,最低的是甘肃省,选民人数仅占其总人口数的0.19%。参见李新:《中华民国史》,第1编全1卷,《中华民国创立》(下),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7-88页。
    ②《资政院章程》总纲第一条
    ③[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页。
    ①[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页。
    ①张謇:《记论舜为实业政治家》,《张季子九录·文录》卷2,第4页。
    ②参见夏东元:《郑观应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
    ③参见陈炽:《续富国策》,载《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编》(中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④参见张晋藩、曾宪义:《中国宪法史略》,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35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9页。
    ②《黄兴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2页。
    ③参见胡绳武、程为坤:《民国初年的振兴实业热潮》,载《学术月刊》1987年第2期。
    ④参见虞和平:《试论辛亥革命后的实业救国热潮》,载《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①《汇报》,1911年6月20日,转引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566页。
    ②梁启超:《敬告国中谈实业者》,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二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3页。
    ③《中国经济公报》,1922年12月23日,转引[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0页。
    ①陈独秀:《驳康有为<共和评议>》,载《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页。
    ②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载《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
    ③陈独秀:《复辟与尊孔》,载《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
    ④陈独秀:《敬告青年》,载《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⑤李大钊:《<晨钟>之使命》,载《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页。
    ①李大钊:《自然理论与孔子》,载《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80页。
    ②胡适:《我的歧路》,载姚鹏、范桥编:《胡适散文》(第四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40页。
    ③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载《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④李大钊:《大哀篇》,载《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页。
    ①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载《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②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载《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页。
    ③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载《李泽厚十年集》(第三卷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①[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6页。
    ①李时友:《中国国民党训政的经过与检讨》,载《东方杂志》44卷2号。
    ②[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2页。
    ③[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字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
    ④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解读蒋介石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⑤参见[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8页。
    ①参见[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页。
    ②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5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9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1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28页。
    ②[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
    ③[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
    ①蒋介石:《为什么要有党》,载高军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参见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07-211页。
    ②参见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256页。
    ①《中华民国史事纲要》(初稿),民国二十一年册,第981页,转引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93页。
    ①张君劢:《宪政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①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②Deborah Jones Merritt,Three Faces of Federalism:Finding a Formula for the Future,47 Vanderbilt Law Review 1563(1994),pp.1566-1577.
    ③[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
    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98-199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②[德]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苏颖霞、陈少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③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④[德]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苏颖霞、陈少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①转引张千帆:《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②转引王建学:《我国的地方自治:宪法文本的解读和现实状况的考察》,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十二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③龚洪波:《欧洲宪法中的原则》,载曹卫东编:《欧洲为何需要一部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①参见许崇德:《中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①何包钢:《村民自治与民主理念》,载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92页。
    ②胡振亚、任中平:《论“乡村政治”中乡村关系的两极极端走向及调适建议》,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①潘小娟:《社区行政化问题研究》,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②徐勇:《村民自治: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重构与启动》,载《中国书评》,1998年5月。
    ③何包钢:《村民自治与民主理念》,载《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④胡振亚、任中平:《论“乡政村治”中乡村关系的两种极端走向及调适建议》,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①Vedel and P.Delvolve:,转引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②[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页。
    ③[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①[美]阿尔蒙德、维伯:《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徐湘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68页。
    ②参见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③参见隆仕明:《宪政精神论》,载《浙江学刊》1993年第2期。
    ①Michael W.McConnell.Federalism:Evaluating the Founders' Design,54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1484(1987), Book Review of Federalism:The Founder' Design. Raoul Berger,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87.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0页。
    ②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解读蒋介石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1]《尚书大传》。
    [2]《周礼·大司徒》。
    [3]《周礼·地官·遂人》。
    [4]《后汉书·百官志》。
    [5]《随书》卷二,《帝纪第二·高祖下》。
    [6]《通典》卷三三《职官·乡官》。
    [7][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二,中华书局1996年版。
    [8]《宋史》卷一二九《兵志·保甲》。
    [9][元]孔克齐:《至正直记》卷二,《广德乡司》。
    [10][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三《宗族》。
    [11]《左传·桓公二年》。
    [12]《大清律例·刑律·贼盗》。
    [13]谢树阶:《保富约书》(卷八)。
    [14][清]贺长龄、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卷六四《礼政》。
    [15][清]贺长龄、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卷二三《吏政》。
    [17]《老子》第一章、第四十二章。
    [18]《尚书·甘誓》。
    [1]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2]《孙中山全集》第1-9卷,中华书局版。
    [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4]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法治斌、董保城:《宪法新论》,三民书局2003年版。
    [6]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张千帆:《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9]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0]《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曾宪义总主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张庆福主编:《宪政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3]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4]李申:《中国儒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阴法鲁、许树安:《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陈晓枫、柳正权:《中国法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7]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和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郭宝平、朱国斌:《探寻宪政之路:从现代化的视角检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宪政实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
    [23]《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4]《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25]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6]王建学编:《近代中国地方自治法重述》,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7]周青松:《上海地方自治(1905-1927)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8]《山西村政汇编》(第二卷),山西村政处出版,1928年。
    [29]《国父全集》第1册,国父全集编辑委员会1978年版。
    [30]陈旭麓、郝胜朝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出版社1990年版。
    [31]何炳贤编:《地方自治问题》,北新书局1930年版。
    [32]《胡汉民文集》第3、4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8年版.
    [33]成台生:《胡汉民的政治思想》,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版。
    [34]李宗黄:《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实际》,重庆行政院县政计划委员会1940年版。
    [35]朱汇森:《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87年版。
    [36]行政院县政计划委员会主编:《总裁地方自治言论》,正中书局1946年版。
    [37]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8]《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9]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41]“蒋总统”集编辑委员会:《“蒋总统”集》(一),台北“国防研究院”1963年版。
    [42]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第一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
    [4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4]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费孝通、吴晗:《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发行1948年版。
    [46]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中国当代出版社1998年版。
    [47]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8]田芳:《地方自治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9]郭成伟编:《官箴书点评与官箴文化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50]杨熙时:《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书店1992年版。
    [51]白贵一:《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自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5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所编:《中西法律传统》(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正中书局1935年版。
    [54]罗家伦:《革命文献》第77辑,台北1976年版。
    [56]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内政年鉴》(一),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7]陈之迈:《中国政府》(三),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58]《梁漱溟全集(五)》,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9]李宗黄:《现行保甲制度》,上海中华书局1945年第三版。
    [60]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印:《总裁言论选集》(第五卷:政治类)。
    [61]周联合:《法制与腐败—以南京国民政府的县制为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62]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3]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64]郭宝平:《民国政制通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5]胡汉民:《胡汉民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6]内政部:《内政年鉴》(B),内政部年鉴编篡委员会1936年版。
    [67]胡次威:《民国县制史》,大东书局1948年版。
    [68]《县政大全》第二编,普益书局1931年版。
    [69]陈冰柏:《今日之县政》,同文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版。
    [70]程方:《中国县政概要》,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71]中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华年鉴》(上),中华年鉴社1948年版。
    [72]刘振东主编:《县政资料汇编》(下册),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1939年版。
    [73]萧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资料》,台湾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
    [74]《江宁县政概况》,(南京)大陆印书馆1934年版。
    [75]章元善、许仕廉:《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中华书局1935年版。
    [76]苏松芬:《现行地方自治法令解释汇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77]陈柏心:《中国县制改造》,重庆国民图书社1942年版。
    [78]《文史资料选辑》第129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95年版。
    [79]胡次威:《怎样实施新县制》,大东书局1947年版。
    [80]荆知仁:《中国立宪史》,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81]夏新华、胡旭异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2]周叶中、江国华:《从工具选择到价值认同——民国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3]张金鉴:《均衡主义与地方制度》,正中书局1948年版。
    [84]高军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5]张晋藩、曾宪义:《中国宪法史略》,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86]张学仁、陈宁生主编:《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7]《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77年版。
    [88]李新:《中华民国史》,第1编全1卷,《中华民国创立》(下),中华书局1982年版。
    [89]夏东元:《郑观应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90]《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编》(中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
    [91]《黄兴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92]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3]《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4]《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95]姚鹏、范桥编:《胡适散文》(第四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96]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载《李泽厚十年集》(第三卷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97]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解读蒋介石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8]张君劢:《宪政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0]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1]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2]曹卫东编:《欧洲为何需要一部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3]许崇德:《中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4]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5]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10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08][美]亨廷顿:《变动中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09][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110][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4版),张里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11][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2][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4][德]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诚、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5][美]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等译,社会科教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6][美]罗伯特A·柯白:《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殷钟嵘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7][德]马克斯·韦伯:《儒学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8][美]w·古德:《家庭》,魏章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119][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0][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2][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3][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5][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6][德]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苏颖霞、陈少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7][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8][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9][美]阿尔蒙德、维伯:《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徐湘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许志雄:《地方自治权的基本课题》,载《月旦法学杂志》1995年第1期。
    [2]童之伟:《从宪法学角度探析国家结构形式的源与流》,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3]廖伯源:《汉初县吏之秩阶及其任命—张家山汉简研究之一》,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4]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载《历史研究》1964年第4期。
    [5]史美衍:《从史氏家训看宗族教育》,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6]吴民翔、阮美玲:《明清时期宗族教育与义乌商业文化》,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7]徐茂明:《明清以来的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8]汪太贤:《近世中国地方自治主张的最初提出及其表达》,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9]康有为:《公民自治篇》,载《新民丛报》第6号。
    [10]梁启超:《答某君问德国日本裁抑民权事》,载《新民丛报》第20号。
    [11]攻法子:《敬告我乡人》,载《浙江潮》第2期。
    [12]《论开国会当先于地方自治》,载《东方杂志》第4卷第12期。
    [13]杨秀祖、晓战:《清末的地方自治思潮及其特征》,载《通化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14]李国忠:《中国地方自治百年发展论略》,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5]陈独秀:《联省自治与中国政像》,载《向导》第1期。
    [16]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载《政论》第1期。
    [17]胡汉民:《告吾国人之注意地方自治》,《中兴日报》1908年6月12日。
    [18]赵小平:《试论国民党地方自治失败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
    [19]李宗黄:《对于新县制之认识》,《中央党务公报》第2卷,第14期。
    [20]陈晓枫、易顶强:《略论直观思维范式下的近代中国立宪》,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4期。
    [21]余治平:《从“西方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22]李国青:《南京政府‘地方自治’制度设计的演变》,载《史学集刊》2010年第5期。
    [23]陈柏心:《地方自治推行问题》,载《地方自治》1936年第1期。
    [24]王蔚佐:《行宪以后保甲制度的存废问题》,载《地方自治》1948年第2期。
    [25]朱国斌、郭宝平:《寻求控制与参与之间平衡的尝试——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地方自治》,载《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
    [26]曹成建:《国民政府保甲制度中的连坐处罚规定及其实践制约》,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7]武乾:《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与地方自治》,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
    [28]陈心柏:《自治法草案评议》,载《东方杂志》1934年第19期。
    [29]周联合:《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府裁局改科研究》,载《晋阳学刊》2004年第6期。
    [30]张觉人:《国府成立以来的地方自治沿革》,载《地方自治》1941年第7期。
    [31]张国馨:《县政快窒息了——广东县政一般现况的概述》,载《地方自治》第2卷第7期。
    [32]程厚之:《从另一个角度观测地方自治》,载《县政》第四卷第一期,1945年
    [33]《新县制实施成绩总检讨》,载《县政》第二卷第一期,1943年
    [34]内政部:《各省实施新县制推行地方自治总检讨》,载《民国档案》2005年第3期。
    [35]胡绳武、程为坤:《民国初年的振兴实业热潮》,载《学术月刊》1987年第2期。
    [36]虞和平:《试论辛亥革命后的实业救国热潮》,载《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37]王建学:《我国的地方自治:宪法文本的解读和现实状况的考察》,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十二辑。
    [38]胡振亚、任中平:《论“乡村政治”中乡村关系的两极极端走向及调适建议》,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9]潘小娟:《社区行政化问题研究》,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0]徐勇:《村民自治: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重构与启动》,载《中国书评》,1998年5月。
    [41]胡振亚、任中平:《论“乡政村治”中乡村关系的两种极端走向及调适建议》,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2]隆仕明:《宪政精神论》,载《浙江学刊》1993年第2期。
    [1]Keith S.Rosenn,Federalism in the America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26 The University of Miami Inter-American Law Review 1(1994).
    [2]William H.Riker,Federalism:Origin,Operation,Significance(1964),p.11.
    [3]Vivienne Shu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178.
    [4]Deborah Jones Merritt,Three Faces of Federalism:Finding a Formula for the Future,47 Vanderbilt Law Review 1563(1994),pp.1566-1577.
    [5]Michael W.McConnell,Federalism:Evaluating the Founders' Design,54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1484(1987), Book Review of Federalism:The Founder' Design. Raoul Berger,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