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的日益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学范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着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存在客观的现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的主客体具有关联性,目标具有一致性,内容具有交叉性,方法具有互鉴性,功能具有一致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都有所体现。西欧、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很早就存在“文化育德”的实践活动,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育德经验,如高度重视公民政治教育,注重传播主流政治文化,注重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继承性和现实性,注重教育方法的综合性和渗透性,注重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整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人生态度、仁爱忠恕、重义轻利等“教化”思想。中国传统“教化”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至上性,注重主体自觉和道德践履,强调情感欲望和理性精神的统一,坚持贵和持中,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坚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这些内容和方法不仅在传统社会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而且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工作,并在实践中注重用文化教育人。这些文化育人思想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之中。坚持用文化教育人,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文化的引领,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和教育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文化融入难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的影响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有个体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期望、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和文明素质、非理性因素等;客观因素有地理环境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国际要素、科技要素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难的原因包括: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泛政治化、泛生活化、孤立化误区,与文化的关系中存在代替论、否定论、困难论、无暇论等错误认识;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解放、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利益观念更加突显、理想信念出现松动;文化发展的主题逐渐由革命型文化转变到建设型文化、领导型文化转变到服务型文化、封闭性文化转变到开放型文化;我国多元文化竞相发展、长期存在,使人们的价值选择出现困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品生产不足,文化贸易逆差严重,文化安全形势严峻;网络文化的发展导致价值冲突,误导思想行为,导致关系冷漠。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需要从理念原则、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制度机制等四个方面寻找突破。树立文化融入的理念,应明确文化融入的目的、程度和产物,增强文化融入的意识,找准文化融入的切入点。文化融入的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相互补充渗透原则等。扩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的内容范围,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共同导向,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大众文化、开放文化,在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大力生产精神文化产品。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的方式方法,应坚持直接融入与间接融入相结合,营造良好文化环境;推动文化载体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积极拓展文化渠道。建立促进文化融入的制度机制,应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融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互动机制和同步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的动力机制、反馈评估机制以及组织、队伍、经费、制度保障机制。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there are more andmore new developing chan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ulturalna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ppears gradually. The Cult-urologicalparadigm has been a research focus. This paper purposes to improve cultural content,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rais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by studying the cultural penet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The objective basis of the cultural penet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cudes the relevance of subjects and objects, the consistency of targets, theintersection of content, the reference of methods and the similarity of function. Theresearch is propitious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ethic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qualities,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larg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and the well-round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untries all of the world have accumulated abundant experiences in thecultural penet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 were practical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 on the moral education from culture in Western Europe,America, Singapore and other countries. They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itizens'political education, the dissemination of main culture, the national spirit education,the inheritance and reality of educational content,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permeability of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the actions of cultural carriers. Theindoctrination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ed holism, patriotism, ethos,ideal personality, mental realm, philosophy of life, benevolence, loyalty, forgiveness,valuing justice above profits, and so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ndoctrinations paidattention to the paramountcy of moral education,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moral practice, the unity of emotion and rationality, the harmonious and moderation,the educations for all people without discrimination, the educations according to thestudent's ability and the exemplary roles of activities. These content and methods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societi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work all the time and insisted on cultural education. These ideas we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New Democracy and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needs to uphold the guidance of Marxism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It needs to adapt Marxism to China's conditions in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and increase its appeal to the people. It needs to uphold ascientific attitude.
     The cultural penet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en affectedb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include subjective factors andobjective factors. The subjective factors include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s, theexpectations of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standards of living, educational level, civilqualities and the irrational factors. The objective factors include geographicalconditions, economic factors, political factors, international factors and technologicalfactor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in the difficulties of cultural penetration. Themisunderstanding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lude pan-politicizing,pan-living and isolating.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clude substitutabletheory, negative theory, difficult theory and busy theory. The thought is more andmore opening. The living styles are more diverse. The ideas of benefit are highlighted.The ideals and beliefs are loose. The cultural developing topics are changed fromrevolution to construction, from leadership to service-oriented, from closing toopening. There are many puzzles in value selection with the long-term existence and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ism.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develop slowly.The cultural productions are short. The cultural trade deficit is serious. The culturalsecurity situation is grim. The developments of internet cultures have led to theconfliction of values, the mistakes of thoughts and practices, the indifference ofrelationships.
     It needs to seek a breakthrough from the aspects of principles, content, methods,systems and mechanisms. In the aspect of philosophy, it needs to clear the objectives,degrees and products of cultural penetration, to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culturalpenetration, to identify the breakthrough of cultural penetration. The principlesinclude directivity, systematicness, subjectivity, novelty and complementarypenetration,etc. In the aspect of content, it needs to study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and core socialist values, to develop the advanced, popular and opencultur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make spiritual products with the developments of cultural programs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aspect ofmethods, it needs to insist on combining direct integration and indirect integration, tocreate great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culture carriers, totake full advantage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cultural facilities and to develop new cultural ways actively. In the aspect of systemsand mechanisms, it need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leading system and workingmechanism which are benefit to cultural penetration,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interactive and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mechanism between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dynamicmechanism, the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guarantee mechanisms oforganization, staff, funding and system.
引文
①葛艳红.对库恩“范式”的理解[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8.
    ①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②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
    ③郑忠梅,秦在东.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16-17.
    ④张筱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9).10-11.
    ⑤蔡志强.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范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7(4).8-12.
    ⑥吴琼.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解析[J].北京教育(德育),2008(3).14-16.
    ⑦徐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探微[J].湖北社会科学,2012(5).186-189.
    ①林惠秋.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J].黑河学刊,1998(3).66-68.
    ②谢晓娟.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文化的分析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5).191-194.
    ③尉天骄,王恒亮.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J].求实,2011(8).77-80.
    ④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参照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1995(2).112-117.
    ⑤韩迎春,张蕾.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J].学术论坛,2011(3).46-49.
    ⑥李治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47-49.
    ①王淑文.基于文化情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97-99.
    ②韩耀康.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和谐文化建设[J].政工研究动态,2006(22).17-19.
    ③刘艳.多样性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失语”分析与反思[J].求实,2011(6).84-87.
    ④卢景昆,罗洪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责任[J].思想教育研究,2012(3).17-20.
    ①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0.
    ②杨娜,刘朋.校园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J].学术论坛,2009(3).196-199.
    ③郑永廷,董伟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发展[J].江苏高教,2008(5).113-115.
    ④朱志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93-95.
    ⑤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224-225.
    ⑥苏振芳.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J].思想教育研究,2012(2).17-21.
    ⑦赵振华,刘成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实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63-164.
    ①高大洪.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1(2).13-15.
    ②周文昭.试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切入点[N].经理日报,2010-10-27(B03).
    ③左云飞,谭振亚.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切入点[J].江苏高教,2005(2).58-60.
    ④郑爱莲.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介入与文化介入[J].集美大学学报,2004(4).65-67.
    ⑤罗洪铁,周琪.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新视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94-98.
    ⑥张天祥.论文化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镜鉴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01-104.
    ⑦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2.
    ①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②蔡宏生,郑文慧.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75-76.
    ③刘红娟.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122-125.
    ④周琪.机遇与风险: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二重境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9).37-39.
    ⑤陈金龙.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4).15-17.
    ⑥[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8.
    ①刘明君,陈再国.多元文化冲突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81-83.
    ②谢晓娟.文化多样性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考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14-17.
    ③谢宏忠.文化多样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回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58-163.
    ④黄涛.一元主导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6).96-99.
    ⑤于洪卿.论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论坛,2006(6).83-87.
    ⑥刘明君,陈再国.多元文化冲突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81-83.
    ⑦刘明君,陈再国.多元文化冲突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81-83.
    ①何昭红.计算机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1997(3).18-19.
    ②盛文斌,陈江.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2(11).109-110.
    ③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2(1).83-85.
    ④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2(1).83-85.
    ⑤王明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48-50.
    ⑥谢海光.互联网时代与我们的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2001(8).3-8.
    ⑦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2(1).83-85.
    ⑧胡成广.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2).29-31.
    ⑨谢海光.互联网时代与我们的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2001(8).3-8.
    ①李雅兴,关洁.拇指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甘肃社会科学,2007(3).213-215.
    ②张迪良,汪韬阳.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由手机文化引起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66-68.
    ③丁妍,沈汝发.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J].中国青年研究,2003(3).6-11.
    ④范红,曲元.手机短信的大众传播功能和效果[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2-81.
    ⑤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71.
    ⑥薛玉华.大众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J].前沿,2007(7).91-93.
    ⑦张坚强,杜苏.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江苏高教,2004(4).78-81.
    ①马晓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90-92.
    ②徐安鑫.构建与大众文化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2).22-23.
    ③马晓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90-92.
    ④王保庆,李屏南.传统文化与党的思想建设[J].北方论丛,2002(5).9-15.
    ⑤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6-59.
    ⑥王平川.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12-15.
    ⑦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2003(7).34-35.
    ①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参照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1995(6).112-117;王东莉.论中国文化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1(11).64-68.
    ②赵瑞华,孔君英.论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理论月刊,2011(7).186-188.
    ③刘淑霞.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实然状态与应然态势[J].唐都学刊,2011(1).93-97.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②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1.
    ①庄思晦.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再谈文化能否市场化[J].哲学研究,1994(10).11-17.
    ②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4.
    ②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
    ①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
    ①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69.
    ①张蔚萍.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125.
    ①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0.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7.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3-584.
    ①吴松.教育与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2(6).16-20.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02.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①[美]阿乐温·托夫勒.预测与前提——托夫勒未来对话语录[M].粟旺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163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4.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9.
    ①[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1.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4.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0.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8.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6.
    ①[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4.
    ①[美]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M].杨红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840.
    ①Dawson and Prewitt,Political Socialization(Boston:Little Brown,1969).pp.17-18.
    ①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7.
    ①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1.
    ②冯志鹏,郝永平.新加坡国民素质考察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34.
    ③冯志鹏,郝永平.新加坡国民素质考察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34.
    ④冯志鹏,郝永平.新加坡国民素质考察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36.
    ①周易·象传上·乾
    ②周易·象传上·坤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泰伯
    ⑤大学·第三章
    ①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子罕
    ④孟子·告子上
    ⑤中庸·第二十章
    ⑥中庸·第二十章
    ⑦论语·子罕
    ⑧论语·雍也
    ①论语·颜渊
    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雍也
    ④论语·颜渊
    ⑤论语·泰伯
    ⑥论语·八佾
    ①孟子·梁惠王上
    ②孟子·离娄下
    ③论语·卫灵公
    ④论语·宪问
    ⑤孟子·滕文公下
    ⑥论语·里仁
    ⑦孟子·告子上
    ⑧荀子·礼论
    ①孟子·滕文公上
    ②周易·系辞上
    ③周易·系辞下
    ④大学·第一章
    ⑤论语·卫灵公
    ⑥论语·阳货
    ⑦论语·为政
    ⑧论语·为政
    ⑨论语·颜渊
    ⑩论语·宪问
    ①论语·宪问
    ②论语·颜渊
    ③孟子·公孙丑上
    ①论语·宪问
    ②荀子·修身
    ③荀子·劝学
    ④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①孟子·告子下
    ②中庸·第一章
    ③论语·里仁
    ④论语·学而
    ①论语·为政
    ②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③庄子·天地
    ④庄子·秋水
    ①论语·子路
    ②中庸·第一章
    ③荀子·天论
    ④中庸·第一章
    ⑤论语·述而
    ①论语·子路
    ②论语·为政
    ③孟子·离娄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8.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②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
    ①李大钊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
    ②李大钊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4.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5.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0.
    ②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8.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7.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9.
    ⑤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7.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6.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4.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8.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7.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3.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6.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6.
    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
    ④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680.
    ⑤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4.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0.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5.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5.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6-337.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5.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2.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⑦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0.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1.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②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9.
    ③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
    ①或称之为内在文化消费能力,相对于以收入衡量的外在消费能力。
    ①孙春福.你是否在剪掉孩子的一只翅膀[J].教学与管理,2003(2).34-35.
    ②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3.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5)[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7.
    ①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
    ②周礼·考工记
    ③王士性.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1981.68.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7.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08.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72.
    ①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21-35.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策划了“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年)的活动,并在1992年成立了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经过多年的调研,1995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推出了题为“我们创造的多样性”的报告,深入论述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推进世界文化发展的公约、宣言等文件,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化、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新的理念和共识,并因此要求世界各国更加关注文化、文化创新和文化多样性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敦促世界各国将文化作为一个战略要素纳入国家发展政策之中,以新的姿态和新的战略来推进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为人类新世纪发展奠定了世界性的新文化价值观念基础。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8.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公约选编[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9.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公约选编[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1.
    ①中国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亿元占GDP比重2.85%[N].人民日报,2012-11-14.
    ①涉外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软肋:文化软件出口[N].中国文化报,2003-1-20.
    ②涉外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软肋:文化软件出口[N].中国文化报,2003-1-20.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2.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3.
    ①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3.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28.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②李忠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J].前线,2011(8).11-12.
    ③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82.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6-277.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8-279.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7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9.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5.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专题文集(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
    [8]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9]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006,2008.
    [1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
    [1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14]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1]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上海:三联书店,1999.
    [5]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6]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7]张蔚萍.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8]荆惠民.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唐渡.文化道德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14]郑忠梅.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5]柳恩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16]冯秀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17]李佳国.当代文化变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8]高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19]宋元林.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0]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1]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2]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23]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4]张季菁.文化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25]北京语言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26]沈壮海.先进文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7]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8]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29]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0]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31]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3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3]胡世庆,张品兴.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3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5]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6]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7]李慎之,何家栋.中国的道路[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
    [38]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39]刘树范,李永连.比较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40]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2]戴焰军.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43]戴焰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44]李俊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与科学化[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
    [45]张澎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6]郑忠梅.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7]张学礼.大思路——预见未来的方法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48]纪树立.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9]甘阳.文化:中国与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87.
    [50]张锡勤等.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51]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52]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3]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54]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与热点难点问题讲座[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55]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6]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7]陈文博,郑师渠.北京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8]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社科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59]程恩富.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60]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61]周易
    [62]礼记
    [63]论语
    [64]孟子
    [1][英]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4][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M].卢明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9][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潘嘉玢,刘瑞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1][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何小东等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
    [12][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4][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5][美]爱德华·霍夫曼.马斯洛传——人的权力的沉思[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6][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7][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胡塞尔选集[M].倪梁康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8][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孔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9][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0][美]阿乐温·托夫勒.预测与前提——托夫勒未来对话语录[M].粟旺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4.
    [21][美]R.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M].高铦,潘世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2][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3][美]克鲁克洪等.文化与个人[M].高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杜,l986.
    [24][英]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M].高湘泽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25][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7][美]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徐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8][美]考夫曼.存在主义[M].陈鼓应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9]Yinger.J.Milton,“Contraculture and Subculture,”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1960).
    [30]Baughman.James L,The Republic of MassCulture:Journalism,Filmmaking,and Broadcasting in America Since1945(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P,1992).
    [31]T.W.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1).
    [32] Cf.Benedict Anderson,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 on the Origin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1983).
    [33]Milton Singer,The Concept of Culture(New York:International EncycIopea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1968).
    [34]José Ortega y Gasset,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NewYork:Taylor&Francis Group,2010).
    [1]林坚.文化观:马克思的丰富遗产[J].探索与争鸣,2008(3).
    [2]张永红.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反文化之主流化原因初探[J].中国青年研究,2008(10).
    [3]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7(1).
    [4]张筱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9).
    [5]马焕灵.教育管理体制与民族文化变迁[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6]程京武,卢宁.对构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8(5).
    [7]郑忠梅,秦在东.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
    [8]石中英.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J].教育研究,2000(8).
    [9]周勇.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路向[J].教育研究,2000(8).
    [10]吴成钢.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牵引力[J].科学社会主义,2009(6).
    [11]邱振常.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接轨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1997(12).
    [12]周文昭.试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切入点[J].企业家信息,2010(12).
    [13]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参照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14]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15]本刊评论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时代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12).
    [16]毛军.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界,2006(2).
    [17]郑永廷,董伟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发展[J].江苏高教,2008(5).
    [18]蔡志强.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范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7(4).
    [19]李雅兴,关洁.拇指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甘肃社会科学,2007(3).
    [20]许云哲.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J].企业文化,2008(7).
    [21]龚书铎.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演变的历史启示[J].史学集刊,1994(4).
    [22]权红军.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河南社会科学,1999(2).
    [23]李玉华,孟鸿.廉洁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4]隋岩.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划分和嬗变——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哲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25]董德福,杨博.从主文化视角看20世纪我国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演变与重建[J].道德与文明,2008(6).
    [26]李丽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标准制定的文化学思考[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12).
    [27]黄腾蛟,何永宏.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28]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
    [29]吴艳东.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30]黎刚,王炎.先进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10).
    [31]郑祖泉.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异及相互关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2).
    [32]吴松.教育与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33]李晓兵,颜洁丽.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3).
    [34]陈成文.论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J].探索,2002(6).
    [35]郑永廷,董伟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发展[J].江苏高教,2008(5).
    [36]罗洪铁,周琪等.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新视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
    [37]钟青林,李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理论界,2004(6).
    [38]朱志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
    [39]褚克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审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4).
    [40]吴艳君.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41]赵自力,葛晓芳.和谐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显现[J].思想教育研究,2007(3).
    [42]赵林.“轴心期”的文化精神变革[J].江淮论坛,1996(1).
    [43]王世明.技术·网络文化·文化变迁[J].情报杂志,2004(4).
    [44]陈炳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文化思潮[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45]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46]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47]卢屏,刘海春.西方文化影响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48]董德福,杨博.从主文化视角看20世纪我国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演变与重建[J].道德与文明,2008(6).
    [49]金勇兴.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格局变迁中文化功能透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2).
    [50]曲洪志.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J].山东社会科学,2006(4).
    [51]罗大文.试析爱国主义的内涵、结构与功能[J].学术论坛,2006(6).
    [52]王凌彬.论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学习论坛,2003(9).
    [53]王保庆,李屏南.传统文化与党的思想建设[J].北方论丛,2002(5).
    [54]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55]郑永廷,聂立清.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价值取向——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56]赵绪生.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9).
    [57]赵德馨.马克思学说向东方的传播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4).
    [58]姜玉齐,宋进.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意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59]王先俊.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与党对思想文化的整合[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3).
    [60]刘能杰.二十年来我国思想文化变迁的回顾与前瞻[J].湖湘论坛,1998(6).
    [61]张晓琼,李成武.国家指导下的民族社会与文化变迁——以云南布朗山布朗族为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2).
    [62]毛曦.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的理论思考[J].唐都学刊,2011(3).
    [63]贾建红.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4]周宪.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景观变迁[J].文艺研究,2010(7).
    [65]隋岩.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划分和嬗变——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哲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66]陈仲元,周冶国.网络文化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1(2).
    [67]杨泽宇.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高教研究,2000(18).
    [68]何昭红.计算机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1997(3).
    [69]李莉.从文化经济视角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06(2).
    [70]郑双集.多元文化:作用及误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71]张宝根,黄晓春.从文化变迁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5).
    [72]杨之兴,赖宏.党与时代同步伐首要的是思想理论时代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3]张骥,武树霞,张然.国际环境的变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求实,2003(11).
    [74]韩源,唐晓勇,曾朝夕.从国家文化安全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0).
    [75]李瑞珂.论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76]李惠斌.关于八个重大主题的转换[N].北京日报,2010-1-25(17).
    [77]邹晓东.“十五”期间上海市文化消费变动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6).
    [78]石书臣.时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课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1(4).
    [79]陈曙光.思入时代深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0(1).
    [80]齐卫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81]黎刚,王炎.先进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10).
    [82]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求是,2005(22).
    [83]孙代尧,何海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1(7).
    [84]李雅兴,关洁.拇指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甘肃社会科学,2007(3).
    [85]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三重规定[J].思想教育研究,2008(12).
    [86]贾恒德.试论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0(4).
    [87]于伟峰,李文桥.胡锦涛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贡献[J].理论探索,2011(1).
    [88]蔡志强.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范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7(4).
    [89]蔡志强.所有制结构变迁与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点思考[J].福建论坛,2004(1).
    [90]胡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06(7,8).
    [91]李爽.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党建研究,2010(2).
    [92]鲍海生,陈金龙.党的思想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93]宋元林.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
    [94]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高校理论战线,2010(11).
    [95]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96]都淦.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问题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2(2).
    [97]唐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98]杨智圆.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硕,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