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分裂主义是国际政治中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现象,它一般并不以国家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为转移。分裂主义不仅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的危害,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形成威胁。我国是世界上受分裂主义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对我国形成威胁的各种分裂主义中尤以新疆分裂主义为甚。新疆分裂主义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它不仅严重危害着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构成威胁。反对新疆分裂主义,既是新疆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我国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
     新疆分裂主义产生于边疆地区绝非偶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文化差异的存在、中央政府权威的衰落和外部势力的介入为其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国家认同的弱化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境外社会思潮的渗透蔓延,既为新疆分裂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也为境内外的分裂势力进行社会动员和开展政治活动提供了指导思想,更严重的是其对我国的既有国家认同形成严重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双泛”)两股思潮的渗透直接刺激了新疆分裂主义的产生,而极端民族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等社会思潮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新疆分裂主义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意识形态体系,并以维吾尔民族主义为核心,以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为支撑,包括以“东突厥斯坦国”为核心的国家观、泛突厥主义的民族观、泛伊斯兰主义的宗教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和“共同突厥文化论”为基本特征的文化观。新疆分裂主义的这套意识形态对我国的国家认同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是新疆分裂主义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在反对新疆分裂主义的斗争中都存在着两个战场、两种类型的斗争,其中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既是整个反对新疆分裂主义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的一个领域。民国时期,新疆分裂主义思想不仅在意识形态领域大肆泛滥,而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建立。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分裂主义的发展势头受到有效遏制,其主导的分裂思想也受到有效的清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受极端民族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影响,新疆分裂主义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对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危害日益增大。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也为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蔓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并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
     鉴于分裂主义是国家认同弱化的必然产物,而其产生之后又会进一步否定和排斥国家认同,为分裂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应当围绕国家认同来进行,不仅要加强对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打击与遏制,更需要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强化国家认同建设。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的两根支柱,强化国家认同建设也须从强化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方面着手,二者对于国家认同的稳固缺一不可。在反对新疆分裂的斗争中,我们必须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而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不仅应立足于对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打击与遏制,而且更需要强化和巩固我国的国家认同,这是反对新疆分裂主义的治本之策。
     近代以来,我国的国家认同遭遇了严重的危机,在重建和强化国家认同的过程中,民族主义(中华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列主义)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国家认同已经得到了很大巩固,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仍有待加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对新疆分裂主义斗争更应在国家认同建设方面有新的探索与建树,主要应以中华民族认同为核心,从强化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两个方面夯实国家认同的文化和政治基础。在文化认同建设方面,要在尊重各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建设,并以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在政治认同建设方面,大力倡导公民社会建设,树立公民意识,推动公民国家建设。
Secessionism is a common but also special phenomen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hich would not be altered by national historical tradition, political system as well as level of ecocultural development. It would lead to serious harms to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related states and regions, while threat directly toward global peace an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one of the states who have most serious secessionist problems in the world, and among all its domestic secessionist movements the Xinjiang secessionism has been the most damaging. With a more than one century history, Xinjiang secessionist movement has been an obstacl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a very threat to China's sovereignty and integration. Thus, countering Xinjiang secessionism is of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all nationalites in Xinjiang and China's top national interest.
     Xinjiang secessionism didn't come from random, instead all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geographic land-lock, cultural division, the declination of central authority, and the engagement of outer forces have severed as preconditions, and the keeping weakening national identity the fundamental reason. Analyzing the hap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y of Xinjiang secessionism, we could see that the infiltration of outer social thoughts severed as the ideological basis and the guide for its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 as well as what's worse, a serious strike on the existing national identity. At the end of19th and early period of20th century, infiltration of the Pan-Turkism and the Pan-Islamism (the "two Pans") directly stimulated Xinjiang secessionism from happenning, with other social thoughts such as extrem-nationalism, extrem-Islamism, and terrorism playing equally important roles. Over the ensuring century, Xinjiang secessionism has formed a well-organized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system, with Uyghur nationalism at core, extremism and terrorism as pillars, including cultural ideas with "East Turkistan" national idea, the Pan-Turkist national idea, the Pan-Islamist religious idea and idealism historical idea as basic characters. This ideological system has greatly impacted on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thus been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secessionism.
     For long, there have been two battle-zones and two styles of competetion within the couter Xinjiang secessionism battle. Countering secessionism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is one criticlal part, however, has been lacking necessary atten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China era, the Xinjiang secessionism ideology flooded and caused damaging political consequnces, that two East Turkistan Republics had been build in success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Xinjiang secessionism movement had been effectively restrained and its ideology sorted out. However,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up, due to a fundamental change of inner and outer circumstances and influence by extrem-nationalism, Islamic extremism and terrorism, Xinjiang secessionist movement has enjoyed a rapid development, increasingly damaged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At the same tim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have also given convenience to the spread of secessionism, made China's counter secessionsit battle more complex than ever.
     The coming of secessionism is inevitable against a context where national identity is weakening, and once happening, it will further neglect and extinct existing national identity, making condition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ecessionism. Thus, countering secessionism in the ideological area should based on national identity, meaning central authority should not only enhance the restrain toward secessionist ideology, but also 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by the maintream ideology.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dentities serve as two pillars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us important entry points to (re)construct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battle against Xinjiang secessionism, China should not merely repress the secessionist ideology, what's more important is to reinforce its own national identity. This is the way which would effect a permenant cure.
     Unfortunately, China has been facing a serious identity crisis since morden times. The introducing of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m (Marxism-Leninism) had contributed to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 building,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which could not be ignored. For example, the basis of cultural identity still yet be solidified.
     Under today's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China should stregthen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basises through reinforcing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dentites, with China identity at the core. In the aspect of cultural identity, China should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respect to the exist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of various inner ethnic groups, lead a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by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 In the aspect of political identity, China should encourage building civil society, building civic awareness, promo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c state.
引文
1 杨恕.世界分裂主义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9.
    2 Gurr TR, Peoples versus states:minorities at risk in the new century, US Institute of Peace, Washington DC, 2000.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430.
    2 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31.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716.
    2 “文化隔离是指在同一生活环境中,不同文化类型的人群对他方文化(包括语言、风俗等)采取排斥或不接受的态度,使不同文化行为之间缺乏或停止交流和融合的现象。”文化隔离虽不属于政治范畴,但是其产生却往往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参见杨恕.分裂主义界定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0,(3).
    1 杨恕.分裂主义界定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0,(3).
    2 Aleksandar Pavkovic with Peter Radan, Creating New States: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cession,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7, p33转引自杨恕.分裂主义界定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0,(3).
    3 参见杨恕.世界分裂主义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14-22.
    1 2013年王柯的此书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简体中文修订版,书名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从1930年代至1940年代》。
    1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道路.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2 杨恕.分裂主义界定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0,(3).
    1 杨恕.分裂主义界定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0.(3).
    2 据考证,汉语里“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成书于公元8世纪的《南齐书》,用以表示中原的汉人,与“夷狄”相对应。之后,“民族”一词很少见诸中文文献,直至19世纪再次出现于中文里。参见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1 孙中山.三民主义[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6.
    2 参见[美]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0:4-11.
    3 参见[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著,王春华译.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3.
    4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5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
    6 [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著,王春华译.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5.
    1 转引自周边斌.理论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30.
    2 民族国家里的“民族”是全体国民的统称,一个国家里只有一个民族。从民族国家这一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所谓的“多民族国家”一说,只能称之为“多族群国家”或“多族群的民族国家”
    4 [苏联]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
    5 我国学者王辑思认为,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卡尔·多伊奇(Karl W.Deutsch)较早提出了“政治民族”与“文化民族”的划分。多伊奇认为,“文化民族”是历史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政治民族”是拥有国家的群体,或己产生准政府的功能,有能力制定、支持共同愿望的群体。参见王辑思.民族与民族主义[J].欧洲.1993,(5).
    2 参见马戎.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00-208.
    3 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4 Ethnic group一词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被用来描述两个群体文化接触的结果或者是从小规模群体在向更大社会中所产生的涵化现象,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在国际人类学界广泛运用起来。台湾学者首先把ethnic group翻译成中文“族群”,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学者开始引用“族群”这个词。
    5 美国韦氏词典认为ethnic表示“具有表现在风俗习惯、特征、语言和共同历史等方面的共同文化遗产的居民群体”。在《麦克米兰人类学词典》中,对ethnic group是如下定义的:族群,是指一群人或是自成一部分,或是从其他群体分离而成,他们与其他共存的,或交往的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区分的特征可以是语言的,种族的和文化的;族群这一概念包含着这些群体交互关系和认同的社会过程。
    6 笔者认为,国家民委其实应该被译为The State Ethnic Minorities Affairs Commission of PRC更合适。
    7 北京大学马戎教授多次建议将我国“56个民族”的说法改成“56个族群”。
    8 周大鸣.从族群视角评价民族政策需要两个准则[N].中国民族报.2009年2月13日,第5版。
    9 谢立中主编.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去政治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62.
    1 彭继红.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研究(1949—2009)[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315.
    2 [美]I.克拉莫尼克、F.M.华特金斯著,章必功译.意识形态的时代——近代政治思想简史[M].上海:同济 大学出版社.2006:1.
    1 早在1957年,法国学者雷蒙·阿隆(Raymond Aron)就在《知识分子的鸦片》(L'Opium des intellectuels)一书的最后一章中正式提出了意识形态时代是否已经终结的问题。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在《意识形态的终结》(The End of Ideology)一书中对此做出了回答:“在西方世界里,在今天的知识分子中间,对如下政治问题形成了一个笼统的共识:接受福利国家,希望分权、混合经济体系和多元政治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的时代也已经走向了终结。”20世纪末,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其所著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一书中断言,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形态之争结束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直言,文明的冲突将代替意识形态的冲突成为未来国家冲突的根源。
    2 [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
    3Anthony Giddens:Four theses on ideology, in Arther and Mailouise Kroker(edited):Ideology and power in the age of Lenin in ruins, St. Martin's Press,1991。
    4 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47.
    5 [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
    6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
    1 [英]汤普森著,高銛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2.
    2 李珺平.马克思之前的“意识形态”寻踪[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10).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译丛》编辑部.英汉哲学术语词典[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礼.1991:125.
    4 [德]卡尔·曼海姆著,黎鸣、李崇书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2-73.
    5 [德]卡尔·曼海姆著,黎鸣、李崇书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3.
    6H.Johnson,'Ideology and the Social System', op.cit.p77转引自[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3.
    7 [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8.
    8 [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0.
    9 [美]利昂·P·巴拉达特著,张慧芝、张露璐译.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第10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8.
    10 [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2 Jennifer W See.Encyclopedia ofAmerican Foreign Policy[Z]. Sen-cond Edition转引自吕厚轩、马望英.“戴季陶主义”与国民党实权派的意识形态[J].北方论丛.2008,(4)。
    3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31.
    4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10。
    1 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8.
    2 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9.
    3 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5.
    4 [美]利昂·P·巴拉达特著,张慧芝、张露璐译.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第10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9.
    5 [美]利昂·P·巴拉达特著,张慧芝、张露璐译.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第10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8.
    6 [美]利昂·P·巴拉达特著,张慧芝、张露璐译.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第10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8.
    7 [英]安德鲁·海伍德著,吴勇译.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6.
    8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8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310.
    1 周民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
    2 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9.
    3Roy C. MaCridi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Movements and Regimes, Cambridge Mass.:Winthrop Pub.,1980. prefaces.
    4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1 [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3.
    2 这些书信包括:致康·施密特(1890年8月5日)、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致康·施密特(1890年10月27日)、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
    3 参见[德]黑格尔著,贺麟译.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0-21.
    4 周民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6 参见周民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30.
    7 [英]雷蒙德·威廉斯著,王尔勃、周莉译.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5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4 叶启绩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
    1 [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3.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3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8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6 恩格斯.关于德国的札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54-256.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49.
    1 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18.
    2 叶启绩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
    3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
    4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7.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6.
    2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5.
    4 沧南.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两个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6.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3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82.
    4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03.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9.
    2 江泽民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J].时潮.2001.(15).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3/3957/471905.html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1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3.
    2 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
    1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2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3Erik H. Erikson.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1959,pp.27-28.
    4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5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6 袁其波.政治认同的概念与特征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2.
    2 许宗国.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99.
    3 覃彩銮.壮族的国家认同与边疆稳定[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4 郭艳.民族分离运动与国家认同的建构.[J]国际论坛.2004.(5).
    5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2.
    6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18.
    2 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权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
    3 高文兵.现代性语境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文史哲.2010.(6).
    4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791-793.
    5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90.
    1 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2 [美]威尔特.A.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6.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32.
    4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5 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0.
    6 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
    1 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64.
    2 赵鼎新.当今中国会不会发生革命[J].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12年12月号总第134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index.html
    3 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82.
    1 余英时.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沈志佳主编.余英时文集(第四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1.
    1 魏良弢.突厥汗国与中亚[J].西域研究.2005,(3).
    3 《维吾尔族简史》编写组.维吾尔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39.
    1 苏德毕力格.晚清政府对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6-7.
    2 方英楷主编.中国历代治理新疆国策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96.
    3 方英楷主编.中国历代治理新疆国策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15.
    4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1930年代至1940年代[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5.
    9 转引自潘向明.清代新疆和卓叛乱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1.
    1 陈慧生、陈超.民国新疆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32.
    1 林恩显著.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19.
    2 清朝时期,由于尚无现代族群概念,一般认为国内存在满、蒙、汉、回、藏五族,而将现在的维吾尔族称为“缠回”或“西回”,将现在的回族称为“汉回”,统称为回族,本文所提及之“回人”系指维族。
    3 林恩显著.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294.
    1 苏德毕力格.晚清政府对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161.
    2 杨建平.从制度缺陷看近代新疆的社会动荡[J].西域研究.2006,.(2).
    3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262—263.
    4 张力均.清代八旗蒙古汉化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1 张力均.清代八旗蒙古汉化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 李铁.清朝入关前后满蒙联姻及满族婚俗新变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3 牛海桢.简论清王朝的满蒙联姻政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 林恩显.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150.
    2 梁启超.新史学[J].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
    1P.C.Chakravarti, India's China Policy,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2. pp.15-16.
    1 咎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27.
    2 Nikki R.Keddie, " Pan Islam as Proto-Nationalism",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41, No.1 (Mar., 1969).
    3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4.
    1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40.
    2 图兰(Turan)或土兰,这一名称是匈牙利东方学者万伯里提出的。图兰在地理上是指咸海以东、以南的一块平原;伊朗北部塞姆南省东部也有一个小城叫图兰。泛突厥主义者将图兰的范围扩展至今天各突厥语民族居住的地方及其历史上所有突厥人游牧过的地方,大致从阿尔泰山至地中海,甚至包括蒙古和芬兰等地。
    3 [土]孜牙·乔加勒甫.突厥主义原理[M].新疆社科院“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在新疆的传播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双泛”译丛》(第二辑).1992:139.
    4 咎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67.
    1 昝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62.
    2 咎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13.
    3 咎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47.
    1 包尔汉.包尔汉选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128.
    2 1916年有土耳其人在莎车办学,1920年土耳其人伊斯马依尔阿吉受阿赫迈德·凯末尔之命求和阗办学。
    3 潘志平、王鸣野、石岚.“东突”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69.
    4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7.
    1 此前,维吾尔人一般称自己为喀什人、和田人、库尔勒人,很少有“维吾尔人”的统一身份认同。Graham E Fuller & S.Frederick Starr.The Xinjiang Problem[R].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2003.
    2 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课题组主编,唐晓峰摘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74.
    3 1888年生于伊犁,青年时留学土耳其,毕业于君士坦丁堡医科大学,在国外接受了“双泛”的影响。1915年回国后即开始以行医和办学为名,在新疆传播“双泛”思潮,受到当局打击。后来投靠了国民党,与艾沙等人继续宣传“双泛”。
    4 潘志平,王鸣野,石岚:.“东突”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67.
    5 咎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33-134.
    1 张运德.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内部研究报告),2006.
    1 麦斯武德于1945年9月任新疆监察使,1947年5月任新疆省主席;穆罕默德·伊敏先任建设厅厅长,后任新疆省副主席;艾沙先任“三青团”书记长,后任省政府秘书长。
    2 玛依努尔·哈斯木.回忆阿合买提江.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319.
    3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新疆简史(第三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483.
    4 [英]福布斯:《新疆军阀与穆斯林:1911—1949年民国新疆政治史》.转引自新疆社会科学院“双泛”研究课题组编译.“双泛”研究译丛》(第一辑)[M].乌鲁木齐:新疆社会科学院出版发行.1991:123.
    1 包尔汉.新疆五十年[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331.
    2 陈慧生、陈超.民国民国新疆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465.
    3 包尔汉.新疆五十年[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330.
    4 据考证,20世纪30年代之前维吾尔人并未普遍使用“东突厥斯坦”这一名称,而“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出现以后,“东突厥斯坦”才开始在维吾尔中间流行起来。
    5 沙比提大毛拉为喀什噶尔阿图什人,曾在士耳其等地留学,被视为“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真正的精神领袖。
    6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从1930年代至1940年代[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35.
    2 英国驻喀什领事馆向南疆派出间谍,广泛活动,投入经费51万卢比。土耳其派出两名军官穆斯塔法·阿里、马合木提·纳木丁来喀什活动。参见潘志平、王鸣野、石岚:《“东突”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06.
    3 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62.
    1 [英]福布斯:《新疆军阀与穆斯林:1911—1949年民国新疆政治史》。转引自潘志平,王鸣野,石岚:“东突”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12.
    2 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
    1 时殷弘.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对外政策主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J].2001.(1).
    1 薛衔天.是推进新疆革命,还是维护自身安全?——关于苏联调停三区革命的民族因素.载于《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上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45-359.
    2 1935年巴列维王朝国王礼萨·汗将国名更改为“伊朗”。
    4 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84.
    5 薛衔天.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三区革命的影响[J].中共党史研究.2003,(1).
    1 赛福鼎著,郭丽娟等译.赛福鼎回忆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79.
    2 马仲英的武装后来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六师。
    3 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85.
    4 [英]安德鲁.D.W.福布斯著,王嘉琳、胡锦洲译.新疆军阀与穆斯林(1911年——1949年民国新疆政治史).转引自新疆社会科学院“双泛”研究课题组编译.“双泛”研究译丛》(第一辑)[M].乌鲁木齐:新疆社会科学院出版发行.1991:61.
    1 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86.
    2 [瑞典]斯文·赫定.马仲英逃亡记[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20.
    3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71.
    4 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第11册)[M],台北:兰溪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6251.
    1 原籍俄国托克马克,安集延大阿訇,曾在沙特学习伊斯兰教经文。十月革命初期,他反对革命、建立“穆合代斯”泛突厥主义组织,反对苏维埃政府。1924年被苏联政治保卫局逮捕,1927年逃到新疆,定居伊犁。
    3 陈慧生、陈超.民国民国新疆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386.
    4 “民族解放组织”即为“伊宁解放组织”。
    5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从1930年代至1940年代[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127.
    6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从1930年代至1940年代[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130.
    1 苏联十月革命的纪念日,苏联的影响可见一斑。
    2 1933年“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3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从1930年代至1940年代[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148.
    4 九项宣言的内容均引自陈慧生、陈超.民国新疆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408—409.
    4 洪涛.论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反对艾力汗·吐烈分裂祖国的斗争[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 关于“国民党统治新疆后期苏联对新疆的干涉计划”部分内容转引自杨恕、曹伟的论文《从哈共(布)中央的报告看苏联对中国新疆政策的变化》,原文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3期。
    2 1947年6月5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突然越界进攻驻守北塔山的国民党守军,被击退,此后双方冲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关于此事件的起因和过程还需要深入研究。关于该事件可参见宋希濂:《鹰犬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245—254.
    1 杨增新.补过斋文牍续编(卷14).第44页。
    2 杨增新.电复叶城王知事论俄新党联络回缠情形文.补过斋文牍三编(卷二)。
    3 杨增新.呈明修改管理寺庙条例意见文.见《补过斋文牍》续编卷-
    2 玛依努尔·哈斯木.回忆阿合买提江[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587.
    3 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M].台北:兰溪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4906.
    1 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9演讲).台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176.转引自黄建华.国民党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89.
    2 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9演讲).台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404.转引自黄建华.国民党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90.
    3 陈慧生、陈超.民国民国新疆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365.
    4 陈慧生、陈超.民国民国新疆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366.
    5 吴忠信.主新日记.1944年11月28日。转引自黄建华.国民党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93-94.
    6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633.
    1 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475—476.
    2 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第12册)[M].台北:兰溪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7288-7289.
    3 唐纵.“处理新疆问题之意见具申”.转引自齐清顺.论三区革命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处理新疆问题之对策.西域研究[J].2008(4).
    4 陈慧生、陈超.民国民国新疆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414.
    1 1964年伊敏死后,艾沙继任为主席。
    2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08.
    3 麦斯武德于1951年4月被以从事反革命活动罪处决。
    2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99.
    3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99.
    4 “黑大爷”指汉人,系“契丹”之音译。
    5 玛依努尔·哈斯木.回忆阿合买提江[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833-834.
    1 曾和平编著.新疆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114.
    2 主要是1962年的“伊塔事件”和1969年的铁列克提事件。
    3 潘志平,王鸣野,石岚.“东突”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40.
    1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15.
    2 据统计,该党先后12次派遣26人(12人被我安全部门抓获)潜逃苏联、蒙古求援,苏联方面先后派遣9批14人(9人被抓获)潜入新疆支援。详见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16.
    1 艾尔肯·伯特肯.中共统治下的东突厥斯坦.转引自杨发仁主编.“双泛”研究译从(第三辑)[M].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1993:8-9.
    2 艾沙·优素甫·阿尔普特金.以慈悲的安拉的名义.东突厥斯坦之声[J].1987(16).转引自杨发仁主编.“双泛”研究译丛(第三辑)[M].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1993:125.
    3 [德]海特·巴米尔查著,李琪、周金玲译.俄国和中国之间的突厥斯坦[M].转引自杨发仁主编.“双泛”研究译丛(第三辑)[M].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1993:78.
    1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89.
    2 1979年初,伊朗发生了反对巴列维王朝统治的革命,美国支持下的巴列维政府被推翻,伊朗建立了以霍梅尼为最高精神领袖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神权体制,这场革命在伊朗历史上被称为“伊斯兰革命”
    3 潘志平、王鸣野、石岚.“东突”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8.
    1 郭泰山、李进新主编.新疆宗教问题研究论文选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79.
    2 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98.
    1 杨恕、汪金国.20世纪80-90年代全球民族主义浪潮及相关理论探讨[J].新疆社会科学..2005.(5).
    1 张秀明.新疆反分裂斗争和稳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52.
    1 郭泰山、李进新主编.新疆宗教问题研究论文选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38
    1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
    2 李宏图.民族与民族主义概论[J].欧洲.1994.(1).
    3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96-97.
    4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
    5 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2.
    6 高永久、徐亚清.论中亚的民族主义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4).
    1 参见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200.
    3 U. S. State Department. Patterns of Global Terrorism:2000. 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 Washington D. C. 2001.
    4 转引自何秉松、廖斌.恐怖主义概念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4).
    5 杨心宇、丁毅.对恐怖主义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J].当代法学.2003,(3).
    1 王存刚.霸权主义是恐怖主义的重要诱因——关于恐怖主义产生根源的一种解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6(4).
    2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东突”恐怖势力难脱罪责[R].2002.
    3 张秀明.新疆反分裂斗争和稳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7—30.
    1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R],2009年9月。
    1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99-500.
    1 新华总社:《关于民族问题给西北总分社的电报》。转引自张运德.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内部研究报告),2006.
    2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300.
    3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311.
    1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29.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99.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06.
    1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299.
    2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327-328.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55.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0.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4.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6.
    7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03.
    1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92.
    2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309.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46.
    1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2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252.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13.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23.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43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434.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487.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512.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716.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720.
    3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35.
    1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94-495.
    2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85.
    3 工恩茂.王恩茂文集(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21.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474
    5 吴福环.改革开放30年新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经验[J].新疆社会科学.2008,(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2 王恩茂.王恩茂文集(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9.
    1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
    1 参见Dru C. Gladney, Cyber-Separatism and Uyghur Ethnic Nationalism in China.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5 Jun 2003.
    1 张运德.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内部研究报告),2006.
    1 转引自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200.
    1 参见杨恕、李捷.分裂主义国际化进程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2).
    1 Werner Meissner.China's Search for Cultur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China perpectives [Online],68| november- december 2006. Online since 01 December 2009. connection on 17 May 2012. URL:http://chinaperspectives.revues.org/3103.
    2 参见刘中民.民族与宗教的互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67.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3.
    2 李红杰.由自决到自治——当代多民族国家的民主政治经验教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8.
    3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1.
    4 李红杰.由自决到自治——当代多民族国家的民主政治经验教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20.
    1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18.
    2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64-65.
    3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包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3.
    4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9.
    5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
    1 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70.
    2 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75.
    3 宣统政纪(卷七○),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
    4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
    5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
    1 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6.
    2 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6.
    1 参见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 王思茂.王恩茂文集(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309.
    2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1 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1 Hursthanum, Autonomy, Sovereign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0, p54.
    2 [新加坡]郑永年.中国为什么需要建设国家意识形态?http://www.zaobao.com/yl/y1130129_001.shtml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第一版).2012年11月18日。
    2 张岱年.炎黄传说中与民族精神、炎黄文化与民族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0.
    3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67.
    1Anthony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Penguin Books,1991, p.11.
    2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43.
    3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1 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10.
    2 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3.
    1 [英]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6.
    2 [美]托马斯-雅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1.
    3 商红日.公民概念与公民身份理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4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236.
    5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2.
    6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跨国民族视阈下的巴尔虎蒙古人身份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2 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93.
    3 徐杰舜.从多元到一体:中华民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3.
    4 熊锡元.略论民族文化的全民性与整体性——对“两种民族文化”论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1991,(3).
    5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跨国民族视阈下的巴尔虎蒙古人身份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5.
    1 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13792211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9%
    2 无论是民族自治,还是民族区域自治,其在价值追求上都是承认和保护族群的集体政治权利。
    3 转引自周传斌.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75-76.
    2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1 徐杰舜.从多元到一体:中华民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4.
    2 转引自徐杰舜.从多元到一体:中华民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1.
    7 李瑞君、代晓光.从民族认同到公民认同:新疆政治文化转型刍议[J].新疆社会科学.2012,(1).
    8 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74.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一○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20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列宁全集[M].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斯大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美]I.克拉莫尼克、F.M.华特金斯著,章必功译.意识形态的时代——近代政治思想简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彭继红.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研究(1949—2009)[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3.[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第二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德]卡尔·曼海姆著,黎鸣、李崇书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美]利昂·P·巴拉达特著,张慧芝、张露璐译.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第10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7.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8.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周民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英]雷蒙德·威廉斯著,王尔勃、周莉译.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12.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3.余英时.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沈志佳主编.余英时文集(第四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课题组主编,唐晓峰摘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5.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6.[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7.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英]汤普森著,高銛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9.[英]安德鲁·海伍德著,吴勇译.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20.叶启绩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一二0一0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3.杨恕.世界分裂主义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4.苏德毕力格.晚清政府对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6-7.
    5.方英楷主编.中国历代治理新疆国策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6.陈慧生、陈超.民国新疆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7.林恩显著.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
    8.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梦的幻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9.新疆社科院“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在新疆的传播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双泛”译丛.1992.
    10.包尔汉.包尔汉选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11.潘志平、王鸣野、石岚.“东突”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2.玛依努尔·哈斯木.回忆阿合买提江.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13.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新疆简史(第三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14.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M].台北:兰溪出版有限公司.1980.
    15.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16.赛福鼎著,郭丽娟等泽.赛福鼎回忆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17.[瑞典]斯文·赫定.马仲英逃亡记[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
    18.宋希濂:《鹰犬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
    19.黄建华.国民党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0.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21.郭泰山、李进新主编.新疆宗教问题研究论文选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22.张秀明.新疆反分裂斗争和稳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23.王恩茂.王恩茂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24.曾和平编著.新疆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研究[M].鸟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25.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从1930年代至1940年代[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
    26.潘向明.清代新疆和卓叛乱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31.
    2.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5.[美]威尔特.A.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8.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9.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包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13.张岱年.炎黄传说中与民族精神、炎黄文化与民族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4.[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徐杰舜.从多元到一体:中华民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跨国民族视阈下的巴尔虎蒙古人身份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孙中山.三民主义[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2.[美]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0.
    3.[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7.咎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8.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0.李红杰,由自决到自治——当代多民族国家的民主政治经验教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1.[英]安东尼·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
    13.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4.周传斌.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5.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1.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译丛》编辑部.英汉哲学术语词典[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8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4.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5.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东突”恐怖势力难脱罪责[R].2002.
    6.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R].2009.
    1.杨恕.分裂主义界定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0,(3).
    2.吕厚轩、马望英.“戴季陶主义”与国民党实权派的意识形态[J].北方论丛.2008,(4).
    3.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4.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5.覃彩銮.壮族的国家认同与边疆稳定[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6.郭艳.民族分离运动与国家认同的建构.[J]国际论坛.2004,(5).
    7.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8.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权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
    9.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
    10.赵鼎新.当今中国会不会发生革命[J].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12年12月号总第134期.
    11.魏良弢.突厥汗国与中亚[J].西域研究.2005,(3).
    12.王尚达、杨恕.新疆与历代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计量分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
    13.杨建平.从制度缺陷看近代新疆的社会动荡[J].西域研究.2006,(2).
    14.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15.时殷弘.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对外政策主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J].2001,(1).
    16.薛衔天.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三区革命的影响[J].中共党史研究.2003,(1).
    17.洪涛.论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反对艾力汗·吐烈分裂祖国的斗争[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8.齐清顺.论三区革命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处理新疆问题之对策.西域研究[J].2008,(4).
    19.杨恕、汪金国.20世纪80-90年代全球民族主义浪潮及相关理论探讨[J].新疆社会科学.2005,(5).
    20.高永久、徐亚清.论中亚的民族主义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4).
    21.何秉松、廖斌.恐怖主义概念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4).
    22.杨心宇、丁毅.对恐怖主义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J].当代法学.2003,(3).
    23.王存刚.霸权主义是恐怖主义的重要诱因——关于恐怖主义产生根源的一种解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6(4).
    24.杨恕、李捷.分裂主义国际化进程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2).
    25.袁其波.政治认同的概念与特征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6.李瑞君、代晓光.从民族认同到公民认同:新疆政治文化转型刍议[J].新疆社会科学.2012,(1).
    27.李珺平.马克思之前的“意识形态”寻踪[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10).
    28.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1).
    29.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
    30.杨恕、曹伟.评清朝在新疆的隔离制度[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2).
    31.杨恕、曹伟.从哈共(布)中央的报告看苏联对中国新疆政策的变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3).
    32.高文兵.现代性语境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文史哲.2010.(6).
    33.吴福环.改革开放30年新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经验[J].新疆社会科学.2008,(6)
    1.Aleksandar Pavkovic with Peter Radan, Creating New States: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cession,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7.
    2. Anthony Giddens:Four theses on ideology, in Arther and Ma ilouise Kroker(edited):Ideology and power in the age of Lenin in ruins, St.Martin's Press,1991.
    3. Roy C. MaCridi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Movements and Regimes, Cambridge Mass.:Winthrop Pub.,1980.
    4. Erik H, Erikson.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1959.
    5. Nikki R.Keddie, "Pan Islam as Proto-Nationalism",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41, No.1 (Mar.,1969)
    6.Graham E Fuller & S.Frederick Starr.The Xinjiang Problem[R].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2003.
    11. U. S. State Department, Patterns of Global Terrorism:2000, 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Washington D. C.,2001.
    12. Dru C. Gladney, Cyber-Separatism and Uyghur Ethnic Nationalism in China,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5 Jun 2003.
    13. Werner Meissner. China's Search for Cultur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Chma perpectives [Online],68| november-december 2006, Online since 01 December 2009, connection on 17 May 2012. URL:http://chinaperspectives.revxies.org/3103.
    14. P.C.Chakravarti, India's China Policy,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2, pp.15-16.
    15. Gurr TR, Peoples versus states:minorities at risk in the new century, US Institute of Peace, Washington DC,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