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信用哲学引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前我国的信用缺失问题比较普遍,在部分地区、行业和人员当中,信用缺失问题甚至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为扭转信用缺失的被动局面,对信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用问题进行一般的理论探讨。
     第一章是导论,包括四节内容。第一节阐述了对信用问题进行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第二节综述了国内外的信用研究现状。第三节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第四节指出了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信用思想史进行了考察,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考察了我国的信用思想史,指出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肇始了对信用思想的系统思考;秦汉时期的信用思想呈现出明显的神学化和世俗化倾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信用思想因社会的长期动荡而受到了一定的挑战;隋唐时期的信用思想多侧重于政治实践;宋元特别是两宋时期的信用思想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的信用思想因受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而有所突破;民国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赋予信用思想以新的内涵。第二节考察了西方的信用思想史,指出古希腊罗马开启了西方信用思想探究的先河,并在罗马法中出现了信用契约和信用诉讼之规定;中世纪西方社会的信用思想,在承继了古希腊罗马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受到了基督教神学信用伦理的深刻影响;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的信用思想逐渐向世俗化方向回归;近代西方社会的信用思想因受到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而不断强化,并促使这一时期的信用关系更多地以社会契约的形式确立起来;现代西方社会,不仅信用的契约化思想进一步强化,而且信用的市场化运作也逐渐展开,同时,信用的法制化发展也有了很大推进。第三节考察了马克思的信用思想,梳理了马克思关于信用源流、信用形式、信用功用、信用本质等方面的思想。
     第三章从存在论的角度对信用的基本事实进行了分析,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阐释了信用的基本涵义,在对不同学科视域中的信用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信用的概念进行了一般的阐释;接着对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用中介、信用规则、信用环境等信用的基本构成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并提出了过程性中介、形式性中介、技术性中介等三种基本的信用中介;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对信用的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第二节分析了信用的特征本质,首先阐述了信用的人际互动性、利益关联性、伦理约定性等基本特征;接着阐释了信用是承诺与践行的统一、是利益与伦理的统一等本质属性。第三节探讨了信用的若干规律,首先探讨了利益、认识、能力、品德等主体的内在要素对主体信用行为的内在作用;接着探讨了信用主体与信用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探讨了信用主客体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主要的信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从价值论的角度对信用的价值问题进行了审视,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审视了信用的价值属性,主要阐释了信用对信用主体、信用客体、社会的有用性。第二节审视了信用的价值分类,首先从主体存在形态的视角将信用的价值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然后从主体需要内容的视角将信用的价值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最后从信用在主体价值观中的地位的视角将信用的价值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第三节审视了信用的价值选择,首先论述了信用的价值选择的目标,即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接着论述了信用的价值选择的原则,即信用的价值选择的多维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最后论述了信用的价值选择的策略,即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
     第五章从实践论的角度对信用的实践建构进行了探讨,包括四节内容。第一节是对我国信用现状的认识,首先指出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信用缺失普遍存在的情况;接着指出了我国的信用制度、信用管理、信用服务等信用体系方面存在的不够完善的地方。第二节是对信用理念的建构,提出了要树立信用价值理念、信用义务理念、信用维权理念等科学的信用理念。第三节是对信用体系的建构,首先提出要建立健全信用的法律、规则、标准等信用制度体系;接着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行业、部门的信用管理体系;最后提出要建立健全征信、评价、担保等信用服务体系。第四节是对信用环境的建构,首先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利益谐衡环境;接着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塑造环境;然后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引导环境;最后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典型示范环境。
     结语部分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对我国社会的信用建设进行了展望。这部分内容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壮大,随着我国社会利益的进一步谐衡发展,随着包括信用文化在内的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随着包括信用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随着一系列信用实践建构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能够不断地推进我国社会的信用建设,并从而把我国建成一个充满希望的、和谐的信用社会。
For various reasons, the current problem of the lack of credit in our country ismore prevalent; in some areas, industries and people, the problem has even reached amore serious level, which has largely affected th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reverse the passive situation, it is verynecessary and urgent to study the credit problems in-depth. Based on this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does general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credit problems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mainly including four contents. The first sectionexpounds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the study on credit problems. The second section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redit research. The thirdsection puts forward the basic thought and main research methods on credit problems.The fourth section points out the possible innovation and deficiencies in this article.
     Chapter two, consisting of three contents, investigates the history of creditthought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first section investigates the history of creditthought in our country, and points out the exponents of the pre-Qin Period began thesystematic thinking on credit thought; the credit thought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obviously showed a clear theological and secular tendency; due to the long-termsocial unrest, the credit thought of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faced acertain challenge; the credit thought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ocused more onpolitical practice; the credit thought of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especially in theNorthern and Southern Song Periods obtained great development; the credit thoughtof Ming and Qing Periods had a breakthrough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apitalismsprou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ome bourgeois thinkers gavecredit thought new connotation. The second section surveys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credit though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blazed a trail ofwestern credit thought, containing the provisions of the credit contract and creditlitigation in Roman law; the credit thought of Medieval western society, inheriting thefine tradition of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e, was meanwhile deeply affected bycredit ethics of Christian theology; during the Renaissance, the credit thought of thewestern society gradually returned to secular direction;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idea of social contract, the credit thought of neoteric western society was constantlystrengthened, and the credit relations of this period was more established in the formof social contract; in modern western society, not only has the contract thought ofcredit further been intensified, but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credit has alsogradually been expan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ofcredi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third section examines Marx’s credit thought, andcombs the idea of the origin of credit, the form of credit, the function of credit andthe essence of credit, etc.
     Chapter three, made up of three contents, analyzes the basic facts of credit fromthe perspective of ontology. The first section illustrates the basic meaning of credit.On the basis of combing different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f credit concept, it firstlyexplains the concept of credit. Then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credit like the creditsubject, credit object, credit intermediary, credit rule and credit environment aredescribed in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the three basic types of credit intermediary—the procedural intermediary, the formative intermediary and technologicalintermediary are put forward. Lastly the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 of credit type wascarried 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second sectio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essence of credit. This section firstly elaborat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interpersonalinteraction, interest relationship, ethical convention of credit; then it illustrates theessential attributes that credit is the unity of promise and practice and that credit is theunity of interest and ethics.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some rules of credit. First ofall, this section discusses how the inherent factors of credit subject, includingsubject’s interest, understanding, ability, moral character and so on, affect thebehavior of credit subject; then it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redit subject andcredit object;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credit and credit’s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environments, etc.
     Chapter four carries on the survey to value problem of credit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value, mainly including three contents. The first sectionexamines the value attribute of credit, mainly illustrating the usefulness of credit tocredit subject, credit object and society. The second section looks at the valueclassification of credit. From the angle of the existing form of credit subject, creditvalue is firstly divided into individu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then from the angle ofthe contents of subject’s need, credit value is divided into material value and spiritual value; final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position of credit in subject’s values, credit valueis divided into objective value and instrumental value. The third section examines thevalue choice of credit. To begin with,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choice goal of creditvalue, that i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to promote theall-round social progress; then it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the value choice of credit,that is, the multidimensional principle, developmental principle, unitive principle ofthe value choice of credit;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the value choice of credit,namely, the unity of individu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the unity of material value andspiritual value and the unity of objective value and instrumental value.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construction of credit from the perspectiveof practice, mainly including four contents. The first section is about the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credit. This section first points outthe widespread absence of credit in our country’s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fields; then pointes out the imperfectness in credit system consisting of creditinstitution, credit management and credit service. The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theconstruction of credit idea. This section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scientificcredit, which consists of credit value idea, credit obligation idea, and credit right idea,etc. The third section i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ystem. In this section, firstly,the idea comes up that a sound credit institution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which ismade up of credit laws, credit rules, credit standards, etc; then it proposes to establisha perfect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consisting of government, industry, department,etc; finally it deals with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a sound credit service systemconsisting of credit collection, credit assessment and credit guarantee, etc. The fourthsection i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environment. This section firstly proposes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of harmonic-balanced interests; then it deals with theproposal of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in which culture can be shaped; and then itproposes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of public opinion guiding; finally at the end ofthis part comes the view of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of typical demonstration.
     Epilogue part looks forward to our country’s social credit construc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part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furtherenhance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strength, with the further harmonic-balanced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social interests,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culture business including the credit 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at includes credit technology, with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measures of credit construction implemented, we will continue to carry forward ourcountry’s social credit construction, thus building our country into a hopeful andharmonious credit society.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0页。
    ①参见张亦春等著:《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7页。
    ①参见张亦春等著:《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3页。
    ②参见张亦春等著:《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2页。
    ③在信息经济学中,一般将市场交易过程中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将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称为委托人。参见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114页。
    ①参见刘锡良、陈鹏:《农村商业金融与熟人社会信用联结机制——双水村担保合作模式研究》,载于《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第1期。
    ②[法]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42—543页。
    ③尼古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See Stephen Bailey,“Ethics and Public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4(4),1964.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①陈炳富、周祖城编著:《企业伦理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②黄运武主编:《新编财政大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6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96页。
    ④贾灿宇主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概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⑤姜林林:《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信用问题》,载于《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第3期。
    ①参见王淑芹等著:《伦理信用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2页。
    ②王淑芹等著:《伦理信用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③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页。
    ④参见周文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政府信用问题的伦理审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参见李晓安、阮俊杰:《信用规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参见李凌燕:《信用经济法律精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参见陈潜、唐民皓主编:《信用·法律制度及运行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参见李晓红:《中国转型期社会信用环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摘要第1—3页。
    ③参见张艳:《超市在食品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载于《江苏商论》2011年第7期。
    ④参见贾灿宇主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概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1页。
    ⑤参见贾灿宇主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概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4页。
    ⑥李晓安、阮俊杰:《信用规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⑦参见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1—413页。
    ①参见李晓安:《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缺陷及其演进路径》,载于《法学》2012年第3期。
    ②参见陈建中等著:《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构想》,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5页。
    ③参见桂河清:《社会信用对网络零售的影响及当前障碍分析》,载于《征信》2011年第4期。
    ④参见梁睿诗:《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专利保护社会信用问题探究》,载于《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第2期。
    ⑤参见张亦春等著:《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213页。
    ①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页。
    ②参见陈建中等著:《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构想》,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85—89页。
    ③参见刘建洲:《社会信用体系:内涵、模式与路径选择》,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④姜林林:《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信用问题》,载于《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第3期。
    ⑤胡斌、梁锡坤、高济:《基于模糊逻辑的Agent社会信用评价模型》,《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第5期。
    ①参见林英泽:《现代传媒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载于《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12期。
    ②参见桂河清:《社会信用对网络零售的影响及当前障碍分析》,载于《征信》2011年第4期。
    ③翟学伟:《社会信用:人性假设与制度安排》,载于《开放时代》2011年第6期。
    ④翟学伟:《社会信用:人性假设与制度安排》,载于《开放时代》2011年第6期。
    ①《论语·公冶长》。
    ②《论语·为政》。
    ③《论语·子路》。
    ④《论语·学而》。
    ⑤参见谢名家主编:《信用:现代化的生命线——汕头实践与中国社会信用建设》,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7页。
    ⑥《墨子·兼爱》。
    ⑦《墨子·耕柱》。
    ⑧《管子·小匡》。
    ⑨《管子·权修》第三。
    ①参见康志杰、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5页。
    ②《说苑·谈丛》。
    ③《法言·重黎》。
    ④《淮南子·说林训》。
    ⑤参见康志杰、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1页。
    ⑥《论衡·问孔》。
    ①《人物志·八观》。
    ②《柳宗元集》卷四十五。
    ③《策林·五十》。
    ④《贞观政要·诚信》。
    ①参见康志杰、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63页。
    ②《庆历民言三十篇·实效》。
    ③《宋史·范仲淹传》。
    ④《资治通鉴》卷二。
    ①参见康志杰、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①康志杰、胡军著:《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②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44》,转引自周辅成编译《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2页。
    ①赵俊、柳之茂:《中西古代诚信伦理比较及其现代意义》,载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页。
    ③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①参见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②刘正峰:《论教会法中的诚信原则与其对民法诚信制度的贡献》,载于《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5期。
    ①[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6页。
    ②[英]丹尼斯·海:《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李玉成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9页。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0页。
    ①赵爱玲:《马克思信用理论初探》,载于《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7页。
    ④赵爱玲:《马克思信用理论初探》,载于《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
    ①赵爱玲:《马克思信用理论初探》,载于《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
    ②赵爱玲:《马克思信用理论初探》,载于《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
    ①参见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万俊人:《义利之间:现代经济伦理十一讲》,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③参见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黄运武主编:《市场经济大词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58页。转引自蓝寿荣主编:《社会诚信的伦理与法律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②蓝寿荣主编:《社会诚信的伦理与法律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③参见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参见蓝寿荣主编:《社会诚信的伦理与法律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9页。
    ①See William H·Shaw,Social and Person Ethics,Boston: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2011,p.11.
    ②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①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①计承江主编:《区域金融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426页。
    ①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茅于轼:《一个经济学家的独特视角:推进社会进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65页。
    ①裴大洋:《论认识结构问题》,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转引自李荫榕著:《社会信息化的哲学之思》,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②李景源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2页。
    ①欧阳康:《欧阳康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
    ①胡雪峰:《论企业信用与道德功能》,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①骆郁廷教授在其《精神动力论》一书中论述精神动力的共生规律的时候,提出了精神动力的共存共生、精神动力的互补共生、精神动力的转化共生等基本规律。这里阐述的主体的内在要素对主体的信用的共同作用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骆郁廷教授有关精神动力的共生规律的启发。
    ①高齐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1页。
    ②陈启明、秦林杰:《社会信用的解构与整合》,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387页。
    ①程民选:《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
    ①[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①朱镕基:《提高认识,周密部署,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析自《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7页。
    ①[德] F.拉普:《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2页;转引自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广义技术世界的理论阐释》,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①董德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421页。
    ①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6页。
    ①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②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①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①易小明:《人的工具价值及其目的化处理》,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②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参见杨文礼:《论社会信用的价值选择目标》,载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②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析自《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①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3页。
    ①《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①杨春贵、张绪文、侯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6页。
    ②《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1页。
    ①《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①中国消费者协会:《二〇一二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EB/OL].http://www.saic.gov.cn/zwgk/tjzl/zxtjzl/xxzx/201207/t20120726_128167.html
    ②张文魁:《我国合同执行率50%,交易成本有待降低》
    [EB/OL].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104/16/t20110416_16564611.shtml
    ①林其屏:《找回缺失的信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①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①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析自《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1页。
    ②张然:《社会信任度下降“情绪反向”值得警惕》,载于《京华时报》2013年1月8日。
    ①陈静:《我国社会信用及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载于《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1期。
    ①王天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与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载于《经济问题》2004年第6期。
    ①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9页。
    ②吕福新等著:《浙商论:当今世界之中国第一民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①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1页。
    ①王静主编:《当代学术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①[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张成林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
    16页。
    ②[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①王文苹:《关于信用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载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①《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①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析自《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
    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①王静主编:《当代学术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王文苹:《关于信用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载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①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②美国信用体系考察团:《美国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载于《经济参考研究》2005年第8期。
    ①林其屏:《规则和信用的建设: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①吴晶妹:《中国信用标准体系建设的四个基本问题》,载于《中国标准化》2009年第9期。
    ①丁宝林、刘学聪:《文化与道德缺失是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源》,载于《北方贸易》2012年第1期。
    ①美国信用体系考察团:《美国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载于《经济参考研究》2005年第8期。
    ②潘孝礼:《构建完善我国信用服务体系》,载于《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2期。
    ③吴晶妹:《中国信用标准体系建设的四个基本问题》,载于《中国标准化》2009年第9期。
    ①张亦春等著:《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328页。
    ①崔文亮、孟宇东:《创新担保服务体系,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载于《西部财会》2010年第10期。
    ①王淅勤:《社会信用结构与我国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载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②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①陈仁涛、刘彦朝:《当前中国社会利益矛盾的特点及解决途径》,载于《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
    ①王孝哲:《努力实现经济利益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载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②《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37页。
    ①丁关根:《认真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析自《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7页。
    ①陈勇阳:《信用缺失现象及信用环境优化研究》,载于《浙江金融》2010年第10期。
    ②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析自《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6页。
    ①汪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实现传媒科学发展》,载于《传媒》2012年第12期。
    ②参见汪灵犀:《中国企业信用100强发布》,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月21日。
    ①参见张辛欣:《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载于《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16日。
    ①李钟隽:《3G时代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策略分析》,载于《学术交流》2011年第12期。
    ①《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7页。
    ②H.George Frederichson,and Richard K.Ghere,Ethics in Public Management, Armonk,N.Y.:M.E.Sharpe,2005,p.368.
    ③俞可平:《政务失信的根源及破解之道》,载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3期。
    ①See William H.Shaw,Social and Personal Ethics,Boston: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2011,p.62.
    ①俞可平:《政务失信的根源及破解之道》,载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8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析自《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0页。
    ①杨绍功:《让信用成为社会“通行证”》,载于《辽宁日报》2013年4月10日。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列宁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全集[M](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文集[M](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刘少奇选集[M](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江泽民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江泽民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0]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1][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2][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M].万俊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3][印]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4][美]埃里克·尤斯拉纳.信任的道德基础[M].张敦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5][法]爱弥儿·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6]安贺新.信用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7]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8][美]保罗·詹森,杨毅宏.诚信的种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9][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0]边立新.中国发展深层问题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31]陈炳富,周祖成编著.企业伦理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2]陈建中等著.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构想[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3]陈平编著.新中国诚信变迁:现象与思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34]陈启明,秦林杰.社会信用的解构与整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35]陈潜,唐民皓主编.信用·法律制度及运行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6]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7]程民选.信用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8][英]大卫·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9][英]丹尼斯·海.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M].李玉成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8.
    [40][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1]董德刚等著.经济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2]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43]董德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44][德]恩斯特·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M].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5]范西成等著.诚信为本[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
    [46][德] F·拉普.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M].刘武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47][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8]高齐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49]郭建宁主编.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50][美]哈伯德.诚信、善待、宽容[M].李家驹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1]黄运武主编.市场经济大词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52]黄运武主编.新编财政学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53]洪远朋等著.经济利益关系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4]计承江主编.区域金融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55]贾灿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概要[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56]贾高建.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57]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8][美]杰尔·厄卡夫,维利·伍德.关系决定成败[M].鲁刚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9]江曙霞等著.中国民间信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0]康志杰,胡军著.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62][美]肯尼斯·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M].丁建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3]蓝寿荣主编.社会诚信的伦理与法律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6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5]李景源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6]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7]李凌燕.信用经济法律精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8]李瑞强等编著.无规矩不成方圆:信用与法律规范[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69]李晓安,阮俊杰.信用规制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0]李晓红.中国转型期社会信用环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1]李新庚.信用论纲[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72]李荫榕.社会信息化的哲学之思[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73]廖进,赵东荣主编.诚信与社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74]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75]林其屏.找回缺失的信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76]刘光明等著.企业信用:伦理、文化、业绩等多重视角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77]刘光明.新商业伦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78]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
    [79]吕福新等著.浙商论:当今世界之中国第一民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80]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81][美]玛格里特·米勒.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M].王晓蕾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82][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83][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
    [84][美]麦特·里德雷.美德的起源[M].刘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5]毛道维.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中信用结构和信用链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86]茅于轼.道德经济制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87]茅于轼.一个经济学家的独特视角:推进社会进步[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88][德]尼古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9][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0]欧阳康.欧阳康自选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91]潘金生.中国信用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2]全国整规办主编.中国信用年鉴[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93][法]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94]榕汀编著.诚信,未来社会通行证[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95]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96]宋惠昌.诚信——商道之本[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97]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98]唐贤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9]万俊人.义利之间:现代经济伦理十一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100]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广义技术世界的理论阐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1]王静主编.当代学术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
    [102]王良.社会诚信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03]王淑芹.伦理信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04]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5]王小奕主编.世界部分国家征信系统概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06]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7]魏建等编著.谁为我们担保:诚信危机在中国[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08]魏昕,博阳.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3.
    [109]吴晶妹.现代信用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110][日]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M].何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1]谢名家.信用:现代化的生命线——汕头实践与中国社会信用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2]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3][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5]杨春贵,张绪文,侯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16]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117]喻敬明,林钧跃,孙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8]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19]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120]张军.价值与存在:价值话语的形上之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1]张强,黄卫东主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122]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
    [12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4.
    [124]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则[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25]张亦春.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26]郑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27]郑也夫,彭泗清等著.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128]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129]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M].杨玉明,皮子林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130]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31]中华征信所编著.征信要领——理论、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132]周辅成编译.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33]周文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政府信用问题的伦理审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34]朱荣恩,丁豪樑编著.企业信用管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135]邹建平.诚信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陈静.我国社会信用及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1).
    [2]陈仁涛,刘彦朝.当前中国社会利益矛盾的特点及解决途径[J].学习与探索,2010(6).
    [3]陈勇阳.信用缺失现象及信用环境优化研究[J].浙江金融,2010(10).
    [4]崔文亮,孟宇东.创新担保服务体系,破解企业融资难题[J].西部财会,2010(10).
    [5]丁宝林,刘学聪.文化与道德缺失是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源[J].北方贸易,2012(1).
    [6]桂河清.社会信用对网络零售的影响及当前障碍分析[J].征信,2011(4).
    [7]胡斌,梁锡坤,高济.基于模糊逻辑的Agent社会信用评价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5).
    [8]胡雪峰.论企业信用与道德功能[J].江苏社会科学,2010(1).
    [9]姜林林.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信用问题[J].中国-东盟博览,2011(3).
    [10]李晓安.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缺陷及其演进路径[J].法学,2012(3).
    [11]李钟隽.3G时代手机媒体舆论引导策略分析[J].学术交流,2011(12).
    [12]梁睿诗.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专利保护社会信用问题探索[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2).
    [13]林其屏.规则和信用的建设: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J].江西社会科学,2005(4).
    [14]林英泽.现代传媒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
    [15]刘建洲.社会信用体系:内涵、模式与路径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3).
    [16]刘锡良,陈鹏.农村商业金融与熟人社会信用联结机制——双水村担保合作模式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1(1).
    [17]刘正峰.论教会法中的诚信原则与其对民法诚信制度的贡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5).
    [18]美国信用体系考察团.美国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J].经济参考研究,2005(8).
    [19]潘孝礼.构建完善我国信用服务体系[J].社会科学论坛,2008(2).
    [20]裴大洋.论认识结构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21]王天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与行业协会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04(6).
    [22]王文苹.关于信用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3]王淅勤.社会信用结构与我国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4]王孝哲.努力实现经济利益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5]汪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实现传媒科学发展[J].传媒,2012(12).
    [26]吴晶妹.中国信用标准体系建设的四个基本问题[J].中国标准化,2009(9).
    [27]杨文礼.论社会信用的价值选择目标[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1).
    [28]易小明.人的工具价值及其目的化处理[J].天津社会科学,2006(4).
    [29]俞可平.政务失信的根源及破解之道[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13).
    [30]翟学伟.社会信用:人性假设与制度安排[J].开放时代,2011(6).
    [31]张艳.超市在食品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江苏商论,2011(7).
    [32]赵爱玲.马克思信用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2007(5).
    [33]赵俊,柳之茂.中西古代诚信伦理比较及其现代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陈楠.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构中的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5.
    [2]陈燕.我国信用环境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迟铁.转型时期中国信用制度安排研究[D].吉林大学,2009.
    [4]黄志伟.战略管理中的价值权力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
    [5]李新庚.信用论纲[D].中共中央党校,2003.
    [6]刘伟.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D].辽宁师范大学,2011.
    [7]毛卫平.社会认识论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1998.
    [8]齐平.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
    [9]田义双.诚信场域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
    [10]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
    [11]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
    [12]王艳.人心之序——舍勒价值论探究[D].复旦大学,2007.
    [13]谢衡晓.诚信领导的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
    [14]谢行宽.信用与理性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15]姚文.马克思“诚信”观及其当代启示[D].南华大学,2012.
    [16]叶祖淼.政治诚信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
    [17]张周.信用信息共享和中国征信模式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3.
    [1]顾骏.规范先行,信用建设才不会走偏[N].文汇报,2012—8/3.
    [2]郭艳.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N].学习时报,2012—7/16.
    [3]何聪,朱磊.建立统一的信用体系[N].人民日报,2013—3/16.
    [4]欧阳洁,吴秋余.“信用档案”覆盖你我一生[N].人民日报,2013—4/8.
    [5]乔洪武,郭亮.完善社会征信系统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12—9/1.
    [6]王明文,肖君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亟待法制保障[N].光明日报,2012—6/2.
    [7]王淑芹.社会诚信建设的法律问题[N].光明日报,2012—10/17.
    [8]汪灵犀.中国企业信用100强发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1/21.
    [9]温源.你珍重信用吗?[N].光明日报,2013—4/9.
    [10]杨绍功.让信用成为社会“通行证”[N].辽宁日报,2013—4/10.
    [11]张辛欣.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N].中国青年报,2013—1/16.
    [12]张然.社会信任度下降“情绪反向”值得警惕[N].京华时报,2013—1/8.
    [1] Amartya Sen,On Ethics and Economics,Oxford,UK,New York,NY,USA: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7.
    [2] Barber,B.,The Logic and Limits of Trust,New Brunswick,N.J.:RutgersUniversity Press,1983.
    [3] Christel Lane, and Reinhard Bachmann, Trust Within and BetweenOrganiza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 Crumwiede Tim,“The role of fair-value accounting in the credit-markedcri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closure&governance,5(4),2008.
    [5] Francis Fukuyama,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6] H.George Frederichson,and Richard K.Ghere,Ethics in Public Management,Armonk,N.Y.:M.E.Sharpe,2005.
    [7] Ismail Serageldin,Richard Barrett,Ethics and Spiritual Values,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6.
    [8] Jason Baehr,“Credit theories and the value of knowledge”,Philosophicalquarterly,62(246),2012.
    [9] Seligman,A.B,The Problem of Trus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10] Stephen Bailey,“Ethics and Public Servi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4(4),1964.
    [11] William H.Shaw,Social and Person Ethics,Boston:Wadsworth,Cengagelearning,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